浅谈用户体验与情感设计

浅谈用户体验与情感设计
浅谈用户体验与情感设计

浅谈用户体验与情感设计

时间:2012-07-23 02:16来源:中国移动CTC作者:中国移动CTC 围观: 2309 次我们经常提到"User center design"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是一种回归原始、以人为本理念,是人们在日益电子化的生活中对情感的一种诉求。它不仅仅是指一个产品的功能与性能,或一个产品外观及界面;它更多想表达的是,当用户使用起这个产品的时候一种畅快愉悦的心情,以及用户想要再次使用此产品的一种期待。

用户体验不仅仅是性能的体验

很多人会认为,一个产品的好用不好用只是取决于它本身运行的速度、功能的多少、流量等因素。其实一个产品它的信息架构、层级关系是否简单,用户使用顺序逻辑是否清晰直接影响到用户使用时的心理状态。所以提到用户体验,一个团队里面无论产品经理、开发人员、用户研究员、交互设计师、UI设计师各个岗位都担任着不同阶段用户体验把关的重要角色。

北京"商业价值"研究在对人们使用网站的心理状态进行研究:

①86%的用户在高峰期遇到糟糕体验后不再回来:②90%的用户认为网站信息分类体验不好不可接受,这一比例由09年29%上升为11年37%;③用户在电商网站糟糕体验比例达61%;新闻或信息站点50%,零售网站22%;④体验不好后果:75%跑到竞争对手网站;43%对网站留下不好印象并告诉他人。

由此可见,用户的需求已经上升到一定高度,他们不仅要求产品"能用",更重要的是"易用"!如果体验不好,很可能影响盈利。

用户体验需注重研究

现阶段由于竞争激烈,很多科技公司都跳过了用户研究的步骤直接进行敏捷开发,我们需要衡量一下研究对产品的深远影响。

很多时候,产品团队的成员会"想当然"地认为用户喜欢怎样,然而做出的产品到用户真正使用起来的时候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原因是,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脱离用户。

首先,我们需要做定性或定量研究。

我们需要针对产品的目标用户群进行分析,不同种类的用户群有着迥异的属性。产品的设计者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见去设计产品,毕竟你不是用户"他"本身。

定量研究需要我们做一些问卷调查,就好像小学生写作文一样,了解清楚用户使用产品的"5W"-"Why/when/where/what/who",这是挖掘产品需求,确定产品定位至关重要的一步。

然后,定性研究则是对用户进一步的了解。一般在用户体验的定性研究有一对一用户访谈、焦点小组、从旁观察等。

进行这些研究的同时,我们需注意的一点是,需要找与自己设计的产品同类的竞品对他们进行采访。这里重点提一下的是,"从旁观察"的方法效果显著,因为很多用户在不知道有人观察他们状态下,使用产品时是最自然的,我们可以通过用户的脸部表情、肢体动作等的反馈,对需要了解的不同项进行记录,结果往往可反馈出用户喜欢和厌恶的功能或操作动作等,设计师可参考结果进行交互的设计。

交互设计的重要性

交互设计概念其实并不空泛,它不像传统的设计学科主要关注形式,而是关注内容和内涵,而交互设计首先旨在规划和描述事物的行为方式,然后描述传达这种行为的最有效形式。实际它指的是一个产品的信息架构、使用思路、流程等使用户满意的程度。

所以交互设计在产品诞生的初期,起着一个如何正确快捷地指引用户的角色。在交互设计中不仅仅是排版的合理性,更多的是怎么在一个有限的界面内展示出无限的信息;如此一来,我们需要的是分类、归纳信息,而不是我们想到什么功能就马上将它摆上去界面的其中一个位置。细致来说,界面的不同功能的按钮的前后排列、用文字还是用图标标识等等都影响着用户使用的习惯。

再说,因为现在很多产品都有大量的功能,所以,一种新式的说法-"数据视觉化"(后续)也是交互设计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关于情感

Steve Job在设计苹果手机的时候认为,如果能将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元素巧妙地运用到手机界面当中就能大大提升用户的亲切感。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苹果的产品中,如选择日期的滑轮、on and off的switch等,都来源于生活中齿轮与电灯开关的灵感。如此一来,使人们在使用产品的时候找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共鸣,大大提升用户对产品的情感依赖。

另外,对于叙述情感,无印良品的CD播放器是杰出的代表。给我们一种新的体验,它像一只换气扇一样挂在墙上,部件结构简约,只要把CD放进去,拉一下那根做开关的绳子,乐曲声就向风一样被缓缓吹出来。

用户体验和情感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只要心中有用户,设计出来的产品就离成功不远了。

产品设计中的情感设计

产品设计中的情感设计 产品设计在人与产品之间应注重人的情感化和个性化,设计师只有准确地把握“形”和“态”的关系,才能求得情感上的广泛认同。在欣赏一项设计时应该需要有情感,如果设计不能激发起人们的情感,它不能算是好的设计。一座城市、一座建筑物、一件家具、或一件日用产品,除去功能外,它还必须能够吸引、打动其使用者;要能触动使用者的心弦,使他们或爱或恨,激起购买者的热情。产品的形式与情感不是分离的,只有产品的外观和功能同它们唤起的感情结合在一起时,产品才具有审美价值。 情感作为心理学的名词是指人对周围和自身以及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主体对外界刺激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求的态度和体验。 在一个具体产品中,情感是由设计师→产品→大众的一种高层次的信息传递过程。在设计中,只有具有情感才能激发他人的激情,以感性赋予产品,使其造型充满人文关怀,实现产品的情感价值。这产生于丰富的知识及力求实现某种强烈想法的创造性的基础上。如图1 两款可爱的开瓶器。将冰冷的工具变化成使人亲昵的人偶外型,使之不再只是因为使用而拥有,更多于喜欢而拥有,充满对这产品的感情的投入。 人们在谈及一款产品设计时,经常会用到“挺漂亮的”、“有创意”、“我好喜欢”等词汇,其实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些词汇都是对于设计师、产品和受众之间的情感征兆的描述,产品的形态美不再仅仅是一种视觉感受,它体现在产品与用户的交互过程中。外观精美极具刺激性的产品销售量增长之快超乎我们的想象。设计不是为了设计者,也不是为了这个人的感情,而是为了实现设计的价值,为了满足使它们得以生产的客观需求的方式,为了这些需求所经受的形式发展以及设计所代表的思想。人接受设计可能有各种不同的方式,有的要使用,有的只是喜欢,但却都不愿被强加他们某些反应,也不愿重温或模仿他人的激情。 在产品设计中情感是一种高层次的信息传递过程。应用这些设计的人当然想要感受情感——他们自己的激情。设计师的情感表现在产品中是一种编码的过程;大众在面对一些产品时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感受,这是一种解码或者说审美心理感应的过程。设计仅仅戒除它自己的感情还远远不够,必须融合并激发使用者的情怀而自己保持一种中间色调。在充满灵感和激

家具的情感化设计探究

家具的情感化设计探究 摘要:家具设计是室内陈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的情感需求具有密切的关联。同时,具有情感化的家具设计成为当下设计的流行趋势。本文从家具设计的造型、材质、色彩、尺度等方面,阐述了家具的情感化设计。家具的情感化设计是城市的文明程度和人们生活品质的展现,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今天,更应该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家具设计也应该增强人们的情感与精神交流。 关键词:家具设计;情感;以人为本 著名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曾说过:“好看的产品更好用”。家具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必需品和生活息息相关,产品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现代家具设计越来越强调技术性和材料性,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家具的情感性,存在着模式化、过于现代简约等问题。因此,现代家居设计中应考虑家具与人之间的精神与情感的互动交流,更多体现人们的情感表达,使其成为一种“感性产品”,这将是家具设计的趋势所在。家具的情感化设计就是指在家具具有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赋予家具情感内涵,使得家具能表达一种情感,这种情感能够正确的传达给人们并且与人类的情感形成共鸣,促使人们接受和喜爱此种家具。 一、家具造型的情感化设计 家具的造型是人们对家具设计关注点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现在家具设计不仅要体现家具的本质实用功能,还应该包涵深刻思想,以作为人们的情感载体。其中思想和情感来源于设计师通过各种形态、从色彩、表面肌理等造型语言来表达。家具造型上的设计情感主要体现在家具造型的亲和力表达。人是家具的创造者、设计者,同时也是家具的使用者,人和家具的交流通过情感纽带来实现,而情感的产生通过有赖于家具造型给人的亲和力。 家具的造型设计依据人们的情感需求设计。设计师利用模仿自然界中的万物造型,体现生命运动的成长轨迹,以寄托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从自然界中寻找亲密感,以花草、树木等为原型进行设计,生动、活泼、有趣的造型能激起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点滴的记忆。特别是在现代化生活节奏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是将情感开始寄情于自然。于是情感对于自然的需求,转化为家具设计的模仿自然物造型,这便使家具具有新奇怪异的形状以及多元的色彩,满足消费者对大自然迷恋的情感,如花型沙发、唇形的座椅等,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满足消费者热爱自然、追求情调的情感需要。还有一种家具设计是添加中国传统元素的。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是吸引人们的一种强大力量,在全球化趋同的影响狭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的作用,只有植根于民族文化,才不会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失去自己的根基,所以要设计有中国特色的家具。历史是向前发展的,文化也在发展。在家具设计中寻找文化的亲和力,不是简单的模仿传统家具的造型,不是表面几个传统元素的拼接,而应该根据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融入民族文化的思想和精神,真正体现一种中国文化的亲和力。

设计流程及方法

UED设计流程及方法 “用户体验设计”无疑是这两年互联网行业最炙手可热的话题,而从我们成都UCD书友会火爆的现场来看,也的确如此。那么“用户体验设计”为什么会如此火爆呢?这需要从互联网的Web2.0革命说起。 这场革命,代表了互联网应用关注焦点的变迁,从以内容为王的门户型网站时代,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服务时代。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服务,自然就需要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但是要做到真正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却并不简单。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想用彩程的实际经历对这个问题做出解释。和很多其它软件企业一样,彩程也是从一些中小型的企业网站、电子商务网站开发业务启程的。当时我们开发一个电子商务类网站的流程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会由超级打杂老妖出马,跟客户沟通,套出用户的需求,然后由费西或是老妖自己,三下五除二的搞一个首页出来,拿去给用户确认,用户如果点头,那么ok,开始做首页的html切图,然后丢给程序员开始开发,同时,美工继续孤军深入,出各种特征内页,切html,交给程序员开发,如此循环往复。而一旦整个项目开始进行,客户就很少再参与其中了。 于是,这个项目持续运行,直到某一天,程序员说:“好了”,这样,老妖满怀希望的冲到客户那里,很想听到客户对网站认可,但实际的场景往往是: 客户抱怨说,这里我明明是想要个Flash广告,但是却只有一张图片;这个订单系统怎么不好用,为什么不参考淘宝来做呢?我还想要个会员系统,每个会员有自己的个人页面。 这个时候,可怜的老妖只能作出两种选择,要么照单全收,ok,哪里有问题我给你改哪里,要么就是耍死皮,但是后面一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因为老妖不愿因为得罪客户而丢掉奶粉钱。所以,这个原本大家都认为很简单的网站项目就这样被delay下去了。 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次数多了,让公司首脑小s同学很不满意,于是他开始召集大家思考,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之前我们的流程:

浅谈用户体验与情感设计

浅谈用户体验与情感设计 时间:2012-07-23 02:16来源:中国移动CTC作者:中国移动CTC 围观: 2309 次我们经常提到"User center design"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是一种回归原始、以人为本理念,是人们在日益电子化的生活中对情感的一种诉求。它不仅仅是指一个产品的功能与性能,或一个产品外观及界面;它更多想表达的是,当用户使用起这个产品的时候一种畅快愉悦的心情,以及用户想要再次使用此产品的一种期待。 用户体验不仅仅是性能的体验 很多人会认为,一个产品的好用不好用只是取决于它本身运行的速度、功能的多少、流量等因素。其实一个产品它的信息架构、层级关系是否简单,用户使用顺序逻辑是否清晰直接影响到用户使用时的心理状态。所以提到用户体验,一个团队里面无论产品经理、开发人员、用户研究员、交互设计师、UI设计师各个岗位都担任着不同阶段用户体验把关的重要角色。 北京"商业价值"研究在对人们使用网站的心理状态进行研究: ①86%的用户在高峰期遇到糟糕体验后不再回来:②90%的用户认为网站信息分类体验不好不可接受,这一比例由09年29%上升为11年37%;③用户在电商网站糟糕体验比例达61%;新闻或信息站点50%,零售网站22%;④体验不好后果:75%跑到竞争对手网站;43%对网站留下不好印象并告诉他人。 由此可见,用户的需求已经上升到一定高度,他们不仅要求产品"能用",更重要的是"易用"!如果体验不好,很可能影响盈利。 用户体验需注重研究

现阶段由于竞争激烈,很多科技公司都跳过了用户研究的步骤直接进行敏捷开发,我们需要衡量一下研究对产品的深远影响。 很多时候,产品团队的成员会"想当然"地认为用户喜欢怎样,然而做出的产品到用户真正使用起来的时候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原因是,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脱离用户。 首先,我们需要做定性或定量研究。 我们需要针对产品的目标用户群进行分析,不同种类的用户群有着迥异的属性。产品的设计者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见去设计产品,毕竟你不是用户"他"本身。 定量研究需要我们做一些问卷调查,就好像小学生写作文一样,了解清楚用户使用产品的"5W"-"Why/when/where/what/who",这是挖掘产品需求,确定产品定位至关重要的一步。 然后,定性研究则是对用户进一步的了解。一般在用户体验的定性研究有一对一用户访谈、焦点小组、从旁观察等。 进行这些研究的同时,我们需注意的一点是,需要找与自己设计的产品同类的竞品对他们进行采访。这里重点提一下的是,"从旁观察"的方法效果显著,因为很多用户在不知道有人观察他们状态下,使用产品时是最自然的,我们可以通过用户的脸部表情、肢体动作等的反馈,对需要了解的不同项进行记录,结果往往可反馈出用户喜欢和厌恶的功能或操作动作等,设计师可参考结果进行交互的设计。 交互设计的重要性 交互设计概念其实并不空泛,它不像传统的设计学科主要关注形式,而是关注内容和内涵,而交互设计首先旨在规划和描述事物的行为方式,然后描述传达这种行为的最有效形式。实际它指的是一个产品的信息架构、使用思路、流程等使用户满意的程度。

家具情感化设计研究

家具情感化设计研究 目录绪论 一、产品引发情感 二、情感化设计概述 三、情感化设计要素 (1)人的因素 (2)文化因素 (3)美学法则 (4)艺术因素 四、家具情感化设计研究 (1)家具情感化设计要素 1、形态情感 2、色彩情感 3、材料情感 4、装饰情感 5、空间情感 (2)家具情感化设计原则 1、人体工程学原则 2、创造性原则 3、流行性原则 4、满足需求原则

总结 绪论 进入21世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设计的关注更多的放在了产品的感性因素方面。人们的消费文化有了新的倾向,由“温饱型”向“文化型”转变,产品功能已不再是全部,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东西转变成产品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在设计中更加考虑精神和文化内涵等情感因素。家具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产品,作为人与情感交流的载体,如何位家具注入情感因素,达到一种情感上的交流尤为重要。 本研究在情感化设计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家具设计,对产品设计心理学进行深入探讨。 第一、从人、产品、情感的关系引出情感化设计,结合设计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美学法则、艺术因素四个方面分析情感化设计的出发点。 第二、家具情感化设计的概述,结合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次与家具设计原则论述了家具设计情感化设计应具备的功能情感、消费情感、重符号语意、人-家具-环境相结合的特点。 第三、从家具设计要素:形态、色彩、材料、装饰、空间情感特征进行分析。关键词家具、情感、设计、产品

一、产品引发情感 产品引发的情感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产品体验和感觉不同,由于人的文化背景、审美标准、生活习惯不同,对于产品的期望目标、衡量标准、态度也不同,因此对于同一种会有完全不同的情感反应。 这种情感具有时效性。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周围的环境在不断改变,个人的期望目标、衡量标准、态度也随之变化。情感的时效性也说明了情感具有变动性,情感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情感本身就是人们的心理反映。 在人的审美心理感应过程中,内在的心理感应和外在的心理感应是同时作用的,而这的作用程度不同而已。当产品传达的某种信息激发起大众所喜爱的情感时,人们就会乐意接受这个产品;反之,当产品传达的某种信息激发起大众厌恶的情感时,人们也会对该产品产生抵触情绪。人类的情感时无形的难以琢磨的,设计者不能控制这种无形的情感反应,但是设计者可以通过设计来影响情感。 二、情感化设计概述 所谓情感化设计就是通过各种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要素,将情感融入到设计的作品中,在消费者欣赏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激发联想,产生共鸣,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满足。情感化设计是一种着眼于人的内心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目的是创造出令人快乐和感动的产品,让生活充满乐趣和感动。 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设计过分强调产品的机能导向、忽视人的情感需求而提出的,它旨在扭转功能主义技术凌驾人情感之上的局面,使得以物为中心的设计模式重新回归到一人为中心的设计主线上。情感化设计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是设计的外形给予你喜爱的感受,是使用者在使用产品或使用这个设计中所能获得的情感体验,是使用后你所得到的成功的喜悦或者给你留下的美好回忆等。 三、情感化设计要素 (1)人的因素 情感化设计活动室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不仅仅是设计者单向的借助视觉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情感,同时还要与消毒者沟通、表达消费者需求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因此设计师在充分考虑产品的使用群体的审美心理因素以外,还应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情感诉求。 情感化设计是建立在个性时代的基础上的,产品的个性化设计正是由于人们的不同情感需求引起的,只有个性化产品才能满足人们多层次需求。在产品的设计形式上我们要尊重个性差异,个性化需求就是人们表现自我,提高个体识别性的需求和行动,是一种自我肯定的方式。产品个性化设计业意味着设计方式的变革,要建立多样变化的消费需求相适应的设计机制,不断提升设计的应变能力,进行设计创新。 情感设计追求是一种高尚的设计,总把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商业利益放在第二位,所以为弱势群体设计也是情感设计的一份责任。在发现大众消费市场需

用户体验设计 方法论

UE,UED,用户体验 先说说UE吧,全称Usre Experience,我们常说的UED就是后面增加了一个Designer而已。汉译:用户体验设计师 [书面解释]UE设计一般是指游戏设计或游戏相关设计,其中也包括网站设计。概念:用户体验设计师——user experience designer,国外叫UED,国内也简称UX/UE设计。个人认为此概念继续延伸下去,其实生活中很多也包含于UE里面的。你的生活中会碰到很多形形色色的trouble,这些trouble会让你very anger,so.... ----------------------------抽支烟,回来继续--------------------------------- UE定义:是指User访问一个web或者使用一个产品时的全部体验。他们的印象和感觉,是否成功,是否享受,是否还想再来/使用。他们能够忍受的问题,疑惑和BUG的程度。 用户体验设计,就是最大程度上是网站的功能设置界面设置更加人性化,方便用户,满足用户体验基于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原则,采用焦点小组、可用性试验、用户测试等易用性研究方法,对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体验感受进行正确准确的评估、充分认识用户的真实期望和目的、对用户操作流程的预设设计进行修正和有效的改进,保证产品核心功能及用户任务需求的平衡,促进人机界面的协调工作,提高产品易用性减少产品BUG。 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纯主观感受。对于界定明确的用户群体来讲,用户体验共性是能够经由良好设计实验来认识。新竞争力在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中曾提到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使技术创新形态正在发生转变,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越来越得到重视,用户体验也因此被称做创新2.0 模式的精髓。 UED步骤:数据调查、用户访谈、产品分析、产品定位、功能确认、信息架构、页面原型、UE 设计、视觉设计。 数据调查: 数据可以带来什么?对于各页面及路径的pv(产品),uv(用户)的总结,可以得到产品使用情况的一个大致概貌。缺乏什么?不了解用户,不了解过程,很难进入深层次的研究,不利于把握用户底需要什么。 用户访谈: 用户访谈有什么好处呢?产品和用户之间的联系,就像一个黑匣子。对用户的访谈,就是一个试图打开黑匣子的过程。打开了黑匣子,我们就可以改造他们之间的路径。从而使两者无缝融合。就像是研究dna,对结构的研究可以重塑基因。反映到产品上,就是我们可以以用户的心理模型去创造产品,或者是用富于创造的产品去影响用户。 产品分析: 即使了解用户,是否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呢?此时,对于相关产品的研究就会作出帮助。如果说对用户的需求,可以对产品有纵深的认识。那么对产品的分析,有利于横向去加深去产品的理解。为什么做同一个功能,会产生出两种不同的产品?差异表现在大体,也体现在细节,通过不断的比较,会发现产品各功能间,产品和用户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产品定位:

基于中国元素的家电产品情感化设计探析

基于中国元素的家电产品情感化设计探析 目前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前进,中国文化在慢慢走出国门广泛的在世界传播,中国的各种艺术作品也深深的受到国外人喜爱,同时被世界认可。由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情感也变得细腻而又丰富,在具体分析了中国的情感模式后,又提出了产品情感化设计的内涵,因为传统的家电产品在设计上,大多注重产品的功能,然而却忽视了人的情感,人们生活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提升,质量的提高代表着对日常所需的产品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运用大量的实例进行分析和对中国元素情感化的探讨,可以将中国元素与情感化设计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标签:传统文化;中国元素;情感化设计;家电产品;产品设计 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199163817.html,ki.16723198.2017.05.028 1中国传统情感模式的具体分析 1.1“中庸、中和”的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属于与“崇高”相对应的领域。突出了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以及各种形式下的美,以及这些美的因素之间的协调统一,给人以一种比较愉悦、轻松的审美感。处于优美与壮美两极之间的综合美我们称之为中和美。其中的含义是指刚柔兼备,情感力度的相对适中,并且具有着含蓄、典雅、静穆等特点。根据“中和之美”的原则,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把握适当的尺度,还要将相互之间相关联的不同种类的元素之间的连接更为巧妙,使得各种元素之间的糅合运用做到和谐统一。具有着价值论美学色彩的“中和之美”,是富有审美价值的和谐关系,并且以此为基础而追求着最佳的状态,这个最佳状态就是指在满足善与美的同时,也要防止艺术作品越过美的限制而发生质变。这也就说为什么沙发后来没有出现在中国,因为只有坐具才符合中国的“正襟危坐”这样的传统礼仪。孔子讲究“礼”,其实就是用“礼”的方法来制约思维的无限延伸,防止超越礼仪制度。在做设计的时候,要学会使用加减法,提倡“少就是多”的设计理念,达到所提倡的“中和”之美的境界。 1.2“天人合一”的自然之美 天人合一的思想更高的哲理在于人生理想以及人生最高觉悟的学说,在此基础上可以看出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仅只是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它还蕴含着更深地层面。在中国传统哲学所表达万物的思维方式中,人与自然和谐法阵的确立从本质上决定了天人融合这一思想,更重要的是实现这几类关系的融合;即客观与主体、宇宙与人类、人类与自然和个人与社会。因此“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也对中国的设计产生着非常深入的影响,无论工业产品设计、建筑园林设计还是其他设计领域,几乎都或多或少的蕴含着这一思想。在中国古代的设计中对这一思想的融入与运用更加明显,比如司母戊鼎的设计就巧妙地运用了“天人合一”

从设计心理学看情感产品开发设计

从设计心理学看情感产品开发设计 关键字:情感心理学产品设计 摘要: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我们正处于经济结构从商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的后工业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不再对一般的技术创新感到满足,追求高速高效的物质生活以外的丰富细腻的精神生活。人是设计的前提,是设计的对象和主体。人的需求是产品设计的主要依据,了解用户的行动结构和行为心理所得出的设计思路是优秀产品艺术设计产生的重要因素。在设计行业而言,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生产技术迅速提高,快速成形的技术成熟使各种产品造型似乎“无所不能”,伴随产业化,全球化的发展,设计包含了越来越多的层面,新的产品需要寻找新的切入点以及未开放的领域,如满足人类情感需求的市场。 正文: 一. 情感在产品设计中的含义 情感作为心理学的一名词是指人对周围和自身以及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主体对外界刺激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求的态度和体验。在产品设计中情感是设计师→产品→大众的一种高层次的信息传递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品扮演了信息载体的角色,它将设计师和大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设计师的情感表现在产品中是一种编码的过程;大众在面对一产品时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感受,这是一种解码或者说审美心理感应的过程。最后,设计师从受众的心理感受中获得一定的线索和启发,并在设计中最大限度的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二、人的需求是产品设计的主要依据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最高效率地掌握和操作产品,是当今设计的关键和核心。现代生活的人们工作节奏加快,面临的是竞争激烈的世界,当然不希望在使用日常生活用品的过程中也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产品的功能设计要根据消费者对产品的生理需要,力求达到产品的方便性、使用的科学性和相应的价值观。简单和功能单一的产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因为人们曾经陷入科技发展而导致的产品设计的误区。多功能的、过于饱和与功能的重复堆砌不仅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也容易引起人们的误操作。而多功能必然导致设计的复杂性,要设计师们合理安排各种设计界面的穿插也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功能饱和的设计仅仅是对科技发展的炫耀,而不是人的实际需要。事实上,有一些产品的功能,用户使用的频率极小。 比如,对有关微波烤箱的消费者调查显示:烤箱的功能很多,可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只是将食物放入烤箱,设定所需时间,然后开机。至于其他复杂的附加功能从未使用过。因此,根据消费者的动态的心理变化和需求,产品的功能设计有几个趋势: 1.自动化程度提高; 2.向“轻、薄、短、小”方向发展; 3.从提高生活质量出发,注重整体设计效应; 4.一看就懂,易于操作,功能适度。

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因素.

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因素 阚志刚 (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 , 吉林长春 ,130022 摘要 :通过对产品设计中功能与形式关系、产品形式的审美因素、情绪与情感的分析 , 论述情感化因素在产品设 计中产生的影响 , 阐释在产品设计中如何应用情感化因素及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产品设计 ; 情感化 ; 审美因素中图分类号 :F27312文献标识码 :A Emotional F actors in (The Liberal Arts School of and T echnology , Changchun Jilin , 130022 Abstract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of function and forms , aesthetic factors of product form , em otion and affection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at em otion factors have an effect on product design and expounds how to use the em otion factors and the im portance of e 2m otion factors in product design. K ey w ords :product design , em otion , aesthetic factors 产品设计是为人的使用而进行的设计 , 其组成部分包括可用性、美观性和实用性。在创造一个产品时 , 设计者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 如材料的选择、加工方法、产品的营销方式、制作的成本和实用性 , 以及理解和使用产品的难易程度等。但是 , 多数人没有认识到 , 在产品的设计和使用中还有很浓重的情感成分。有时 , 设计里含有的情感成分可能比实用成分对产品的成功更重要。在产品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 市场上不同品牌的大多数同类产品在功能、质量、价格等方面都十分相似 , 因此 , 现今的商家通常将产品卖点聚焦在消费者购买和拥有该产品的“ 情感利益” 上。

用户体验设计的5项原则

如何设计出具有优秀用户体验的产品是交互设计师始终面临的一道难题,“好的产品设计一定是建立在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上”这句话被许多设计师视为设计的天条;至于在设计中如何发现并深刻理解用户的需求,并由此设计出具有优秀用户体验的产品,阿里巴巴的UED团队在多年的产品设计实践中总结出重要的五项原则。 1. 同理心: 所谓的同理心通俗说法就是换位思考。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要能够做到换位思考,体会用户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把自己置身于相关的用户场景中,理解用户的行为特点和行为差异。 在我们阿里系网站,淘宝网站上面主要是C类用户,淘宝的很多设计师自己本身就是C 类用户,他们会更加容易把握和理解C类用户的需求,以此来指导产品的设计。这一点对于我们B2B的设计师来说即是面临的困难也是一种机遇,因为B2B的设计师很难从自身获得足够的B类用户经验也就无法很好的把握和理解B类用户的需求,所以我们团队就更加强调设计师的同理心、换位思考能力。我们会要求设计师在平时多注意积累用户经验,熟练的使用自己的产品,模拟B类用户进行相关操作,也会经常让设计师走出去把用户请进来等各个渠道和用户研究的手段让设计师可以全方位深入的了解用户需求。使得我们的设计师可以很客观、深入和全面的了解用户以及相关需求,也就避免了依赖自身经验和主观臆断的闭门造车。 记得在我上大学学习《无障碍设计》课程的时候,为了体验和理解腿部残疾人士对于乘坐车辆的需求,我会把自己的腿绑在一起或者坐在轮椅上,真实体验腿部残疾人士上车时的场景。我想有过这种体验的设计师为腿部残疾人士设计产品的时候,肯定会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残障人士的真实需求了。 同理心是用户体验设计的基础,只有这样设计师才会对用户需求把握的越透彻,设计出越贴心的产品。当我们的用户看到产品时会说:“这就是我想要的”,我想这应该就是最好的用户体验设计了。

从设计心理学看情感化设计

从设计心理学看情感化设计 学院设计学院 专业工业设计 学生姓名陈勇强 指导教师管少平 提交日期2015年 6 月 14 日

摘要 随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断深化,现在这个时代的大多数设计都充满了”人性“。而这个”人性“就是情感化设计的体验。唐纳德说过:“情感化设计有三个重要基本概念,即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而这三个概念正正也反映了全部设计的三个维度。所以说情感在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字:情感化设计以人为本设计心理学 一,情感 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作用于自身时的一种生理的反应。是由需要和期望决定的。当这种需求和期望得到满足时会产生愉快、喜爱的情感,反之,苦恼、厌恶。而心理学把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人类情感基本上分类为很多种,最早期心理以二分法将情绪分为正向情绪与负向情绪,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心理学家Robert Plutchik的情感轮盘(Plutchlt),这个理论主要是情绪表现在不同的强度,甚至情绪可以与他人情绪之间会互相影响产生不同的情感,建立新的情绪状态。而情感化设计就是要让使用者在使用产品中或者使用后产生正向情绪。 而我们人类的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既包含认知成分又包含感情知觉。认知评价意义(客观上),而情感评价价值(主观上的)。认知是指我们对某事或某对象的看法,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认识过程是情感的基础,并引导情感的发展。只有通过认识过程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主体才能确定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产生相应的态度体验,引起不同的情感。情感反过来对认识过程也起调节作用。比如积极的情感会促进人的认识活动,提高学习和工作的绩效;消极的情感则会妨碍人的认识活动,降低活动效率。 二,情感化设计 而产品的情感化设计即是一种着眼于人的内心情感需求和精神需要的设计理念,最终创造出令人快乐和感动的产品,将情感化设计融入到产品中,达到美感和可用性的统一,使”有魅力的物品更好用“,使人获得内心愉悦的审美体验,让生活充满乐趣和感动。那根据美国J·奴廷的需要理论中的要求的关系,我们可以知道这种情感设计的需求要求人

产品设计的情感因素

产品设计的情感因素 周海海 摘要: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日益丰富。从某种程度上说,人们对于情感的需求甚至超过了对物质的需求。对于产品设计而言,在产品与人之间建立某种情感联系是人性化设计的最终目标。同时,产品设计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艺术创作,因为设计师不仅要在设计中表现自身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设计师应通过产品设计最大限度的满足受众心理和情感上的需求。 主题词:产品设计;情感;人性化设计 ABSTRACT Modern society, the material production is abundant day by day. To some degree, the demands for the emotion of people have even exceeded the demand for the material. As to product design, it is a final goal designed in humanization to set up a certain emotion and get in touch between products and people. Another, product design is not an artistic creation in the complete meaning. Because designers should not merely display one's own emotion in the design, the more important thing is, the designer should maximum meet psychology and demand of emotion of masses through product design. KEYWORDS product design emotion humanization design 人们在谈及到一款产品设计时,经常会用到“挺漂亮的”,“有创意”,“有点意思”等等词汇,其实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些词汇都是对于设计师、产品和受众之间的情感征兆的描述。 一,情感在产品设计中的含义 情感作为心理学的一名词是指人对周围和自身以及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主体对外界刺激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求的态度和体验。在产品设计中情感是设计师→产品→大众的一种高层次的信息传递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品扮演了信息载体的角色,它将设计师和大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如(图1)所示。设计师的情感表现在产品中是一种编码的过程;大众在面对一产品时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感受,这是一种解码或者说审美心理感应的过程。最后,设计师从受众的心理感受中获得一定的线索和启发,并在设计中最大限度的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图1

智能家居产品的情感化设计

本文 本文主要是对智能家居的情感化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后,把情感化的设计理念融入到了智能家居的设计中,其中使用了唐纳德〃A〃诺曼(Donald Arthur Norman)的情感化设计理论。其主要的内容包括智能家居和情感化设计的发展和现状以及创新性然后通过对不同的家庭空间进行详细的论述,同时把智能家居的设计理念融入了家庭的不同空间中来,结合三层次的设计来介绍智能家居的设计理论基础。最后从人与人的相互体验、信息流程、产品设计等方面去阐述了智能家居的特殊化。 [关键词]智能家居;色彩;情感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生产力发展非常迅速,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在这个时候,人们对一些生活的质量开始有了新的要求,甚至很多家庭开始不断的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对于物质和文化都不断发展的今天,家庭生活已经在不断的改变,同时人们对新的家庭生活也有了不同的定义,尤其是在物质和文化上的方面。很多人希望体验到更加美好的生活,他们开始通过一些环境的改善、空间的布局改善或者是一些终端产品的改善来创造出更加舒适、智慧、便捷、高效的互动。这样就可以不断的提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的高新技术不断的发展,这也带动了物联网

的产生,物联网的产生大大促进了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完善,这也使得很多行业在互联网的带动下不断的发展,给各行各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以后,我国的互联网的在各行各业中的发展如雨后春笋,不断的涌现出一些先进的企业和个人。很多企业在这个时期开始展示出自己的强大的生产力,很多传统落后的企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了他们命运的转折点。近些年来,物联网的发展也带动了IT行业、通信行业以及一些传统的家电行业的发展,从而使得智能家居开始慢慢的进入市场,一些高新技术也趁这个时期开始应用到了智能家居中来。使得智能家居成为了这个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政府在这方面也给了很大的支持。各级政府都开始试点国家智慧城市的创建,其目的就是不断的引领信息技术的发展,把新的技术、新的科技、新的生活带入到了现实的生活中来,智能家居作为新时期智慧城市的发展基础,它的发展和建设将不断的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不断的引领着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 智能家居产品的设计概念综述 (1)概念描述 智能家居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把建筑、电器、网络、自动化设备等集成在一体,发挥它们之间的相互协同的作用,不断的提高居住的舒适性以及居住的环境。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智能家居的发展。目前很多家用电器开始把所有的用电设备都链接到一起,比如:空调、网络、音频设备、窗帘等等,都可以通过远程的控制进行控制。 (2)物理基础和载体 目前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不断的带动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的消费观念以及生活的观念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种情况也使得我国的智能家居不断的发展,使得智能家居的概念不断深入人心,人们的生活追求和生活的方式都更上一层楼。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厂家都把智能家居的服务体现在了个性化的服务

完成出色用户体验设计的六个简单步骤

完成出色用户体验设计的六个简单步骤 原文作者:Henry Rahr,Product Manager & UX Guy at CoreLogic翻译:Sharon Fu 作为一名产品经理,在我的工作中会遇到很多较为紧迫而棘手的事情,项目的截止时间,对行业动态的了解,对项目预算的争取……上面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这样的工作中让我意识到在一个领域中构建越简单越好的成功法则是如 此重要。 对于那些软件/网页/移动应用来说,用户体验正在获得更多的关注,这种关注很多时候可以给我们的产品带来更多好处。最近几年,一些软件开发公司开始将一些2C(面向用户)的设计应用在2B(面向商业)的领域,这已经带来了一场用户体验的革命。然而,用户体验设计师作为一个非比寻常的群体,往往需要support不同的项目和产品,他们很难获得专门的资源和路径,这正是你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原因。 在意识到上面的问题后,我花费了很多个晚上来思考,一些自由职业的UI/UX设计师也在寻找类似于行业认证的组织 或者认证的流程,比如Nielson Norman Group。而接下来的步骤定义了一种用户体验设计的简单流程,保证产品用户体验的关键在于在软件开发的全流程时刻关注于用户体验,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最近完成的一个app设计项目。

1发现 看到这个标题,有些人可能会感到紧张。但事实是站在你自己的角度去考虑用户体验是很容易出现失误的。没有充分的用户反馈却着急构建用户体验对大家来说是在浪费时间,而且你的开发team可能很快就会有理由拒绝支持你。 这是因为你的观点尽管有趣但是无关紧要。在这一步中,通过电话联系你的用户跟他们坦诚地聊聊他们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聊天的过程中,以一种好奇的心态,不要限制聊天内容的范围,不要局限在你的产品,了解一些他们正在使用的可以用来完成某些任务的产品对你来说也是有帮助的,就像Henry Ford说的:如果我问人们想要什么样的马,他们可能会说“跑的更快”的马。所以仔细得去倾听用户的痛点并且记录下来,因为他们就是你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一步中不要试图设计任何东西,你必须专注于这些用户痛点而不是跳到痛点的解决方案中去。 在你跟5-8个用户聊过之后,可以去做第二步了。 2充分利用你的笔和纸 可以这么说,这一步就是笔和纸,你可能有很多出色的工具用来完成你的线框图,你的workflow,但是在我看来,没有任何工具比笔和纸更好用。在这一步中你起码需要画出三种可能的设计方案去解决用户的需求。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参考一下其他同类目标的竞品应用也是不错的办法,你可以把

用户体验设计流程详解

在线学习好工作https://www.360docs.net/doc/199163817.html,/ 用户体验设计流程详解 用户体验流程,很对人想到打开软件画图,设计反稿、修改。但设计流程是一个经过很多人总结后非常成熟的保证质量的精确地设计环节流程。 企业中的流程 1.定义 一般公司战略层提出发展方向,市场研究人员调查大环境,借助调研手段。验证管理层的战略方针有没有违背市场的基本运行以及用户的基本需求。更理想的是市场调研人员发现用户的需求,促进了战略的转移。此阶段主要是了解市场、定义市场。产品经理完成需求概括,包含:产品诞生背景、达到用户目标、用户需求具体是什么,根据不同过程详细描述产品功能。 2.设计 用户体验设计师出场,交互设计师接到产品经理文档,做一些用户需求、行为细化研究,发现用户市场需求,产品经理根据细节定义功能。交互设计师发现用户使用产品时具体什么样,验证用户需求。接下来人物分析、页面流程,对信息架构进行布局,输出原型稿,对原型稿进行测试,最终设计评审中通过,送给视觉设计师,关注色彩、风格、用户情感因素,完成设计。

3.开发 分为前端开发和后端开发,前段开发负责页面UI层面的东西。后端开发,完成具体的后端数据库及实现逻辑。 4.发布 公司的运维人员把之前的劳动成果发布到网站上。 5.测试与优化 完成公司的测试战略。对不同版本的产品进行分析,将新版本代替旧版本。强调产品已经上线,之后的用户反馈进行进一步优化。 整个流程中涉及的角色:市场研究人员、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用户研究工程师、视觉设计师、前段开发工程师、后端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运维人员、其他角色。 如何完成用户体验设计 1.定义 拿到需求时,进行定义。人物角色模型:精准定位产品目标用户。人种学信息:行为、需求、目标。 用户场景:用户使用产品的时间、环境、情绪对设计的影响。了解用户使用产品时的样子。将小故事进行需求拆分,拆分各个需求点。准确描绘用户需求:作为,每当,我想要,这样的话。 用户目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描述一个完整的用户需求。 如何了解用户:与用户交谈,观察用户,让用户参与设计工作,利用调查和问卷,用户行为数据分析。 2.构建 1)任务流程:化繁为简,理解用户行为路径。梳理用户使用功能时具体会经历哪些步骤,把步骤进行简化,理解用户行为路径。记录成功和错误的步骤。将所有用户故事视觉化的联系起来,考虑所有用户使用时的边界/特殊情况。 2)信息架构:最小化功能设计,设计完这个汗基本元素和框架。对一个网站整体的导航结构通过一个图示可以表达出来,如对一个公司的官网,可能会包含

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儿童产品设计

大 众 文 艺 77 摘要:随着人们对儿童产品市场的关注,针对中国儿童自身素质和健康发展的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设计中不但要中充分体现出产品自身的功用性,还要具有传达情感,愉悦心情的作用,能够为儿童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所以,情感化在儿童产品设计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儿童产品;情感化设计;情绪 现今儿童产品的设计不再是以功利性的消费市场为导向,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设计之前,通常要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及生理特征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与观察,并将获取的信息综合运用于设计之中,以便能够深入表达产品的价值。情感化设计在儿童产品设计中的体现是十分重要的,成功的儿童产品是建立在对情感化设计进行良好表达的基础之上的,它是设计师在实现作品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儿童心理、生理等认知能力的考验,在产品设计上所体现来的种种细节,都将是检验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情感表达的最好体现。 一、情感化设计在儿童产品设计中的作用 儿童心理学研究中指出,人类具有先天素质和后天经验两种心理特点。先天素质和后天经验相互影响,先天素质是无法改变的,稳定的;后天经验则是可以通过引导、教育进行影响和改变的,是可变的。[1]儿童时期的良性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设计则变成一种有责任、有感情的生命体,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会接触各式各样的产品,好的设计能够使儿童获得良好的使用体验,并对他们的后天经验产生影响。情感化的儿童产品能够给儿童的后天经验做出好的引导。在现今的儿童产品设计中对于情感化设计倾注大量心血的设计往往会是成功的典范,例如:日本玩具设计“宠物蛋”,设计师在迎合了商业运作的同时还考虑到设计的情感元素,如设计中的一个细节是将宠物的年龄设置成300岁,宠物的一年为人类的三天,到了一年宠物就自然而然的寿终正寝了,设计师考虑到怕失去宠物的孩子过于伤心,就在显示屏上设置,宠物到了300岁时,就会去另一个星球,它的爸爸妈妈在那里等它,而不是死掉了。这样儿童更易于接受,不会过于伤心。类似于这样的儿童产品,它们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他具有价格低廉,孩子能够长时间的把玩等因素,还具有与儿童发生情感等作用。从家长的角度来讲,这样的玩具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家长也乐于购买。同时具有情感化设计体验的产品,给予了孩子好的后天经验的培养,为他们的童年带来有趣的生活,还能够在未来的成长中给予其正向的指导。这样的产品可能就会成为一个人生活中的亮点,产品情感化设计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的成为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灵魂。人们的消费日趋理性,在选购产品时也越来越多的在注重满足产品基本功能的同时所带来的精神享受,舒适度等因素。儿童产品设计要在保证功能完善的同时,注意产品宜人性的传达,也就是设计的产品所传达出来的情绪与情感。 二、情感化设计在儿童产品设计中的表现方法 好的儿童作品,不能简单的凭自己喜好臆断设计,要在设计过程中关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具备的心理特征和他们对外界事物认知的差异性,并在设计中根据这些差异来进行情感化的体现。儿童的心理及生理行为相对单纯,他们会对个人的好恶有直接的反应。这是一种即时的情感效果,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和无意识的认知活动。产品的设计依赖于我们理解儿童的心情的能力,儿童在使用这些产品时所表达出来的面部表情、行为举止,都可以解释儿童的心理特征。儿童心理特征的认知是设计的首要步骤,把它真正归于设计实践中注重的则是产品内在思维的表达和 产品所具有的启迪心灵的效果,让孩子的朋友式的玩具成为他们心灵健康发展的助燃剂,而不单纯是让孩子在广告的宣传中盲目的从众。例如,Potterybarnkids儿童智力玩具,这种设计应该是使儿童充满乐趣而且能够开发儿童智力。因为美丽、乐趣和快乐共同起作用才会让儿童产生愉悦的感觉。 儿童产品要以美的外形、结构和色彩向儿童传播审美信息,满足、激起和发展它们的审美需要,并促使审美需要变成消费需要。应该强调的是这一过程应是良性的,具有情感化的。那些儿童需要并且家长愿意购买的产品,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新属性,还为了满足审美的需要。产品的外观主要包括形态、色彩、材质这三个方面:首先,对于一个儿童产品而言,有夺人眼球的外观,必然会吸引家长去购买。好的外观造型设计在能够满足使用者心理需求的同时还能获得审美情趣的提高。但是我们在设计时也不能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孩子们学习、娱乐和休息时所应具备的舒适性等。其次,在色彩上,鲜亮的、高纯度的、明快的颜色会是大多数儿童喜欢的颜色。因此,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可以尽量选择单纯的颜色,这样的颜色会给孩子带来愉悦的感受,并乐于接受它。由于儿童天性活泼、好奇,在使用产品时,喜欢对产品的各个部分和各种使用方法探个究竟,这样就有可能会发生意外事故,利用儿童对色彩的喜好与厌恶,可以提高产品的安全感。第三,孩子的呼吸系统和肝功能都相对脆弱,比较容易遭受不良环境的侵害。因此在材料的选择上,儿童产品设计应尽量以绿色天然的生态材料为主,例如玩具Enormouschampion所有动物的制造,采用的都是用来采伐的树木和很扎实的枫木材。动物上的油漆、着色剂和封口蜡都是无毒的并且是非常低的有机化合物。这种玩具不但会给孩子带来愉悦的心情,还让家长放心的进行选择购买。 三、情感化设计理论对儿童产品设计师的影响 从设计师的自身素养来看,不但要有良好的设计方法及缜密的设计思维,还要熟知儿童心理学知识,保持儿童般好奇、快乐的心态。例如卡尔.G.让恩在《心理类型》中的论述“怪念头的动态原则就是玩耍,它属于孩子,似乎与认真工作的原则不一致,但没有这种带有幻想的嬉戏,任何创造性的工作都不会产生。应归功于想象力的嬉戏不计其数”。[2]这种思维方式在儿童产品设计过程中尤为重要,友好的情感化设计作品,一定是出自具有相应心态的设计师之手。在设计过程中,与之相关的大多数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创造性的思考,以及随之而来的相当长时间的专心致志的努力,此时从事此项设计的设计师应保持轻松愉悦的心境,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友好、宜人的产品。可以说儿童产品设计是将设计师自身的情感、情绪直接在产品中得以体现的过程,是设计师内在思维的传达,它形成了儿童产品的外在客观形象以及内在精神讯息。设计师不能脱离情感,因为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情感都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在设计的过程中处于正面的情绪时,注意力往往会高度的集中,思维更加开阔活跃,无论在设计想法上,还是与市场的结合上都会十分顺畅。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处于负面的情绪时,人们通常会有紧张、局促的心理反应,思路也随之狭窄,不利于设计创作。因此,情感化的应用不仅仅是体现在孩子使用产品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的反应,还要追溯到设计师最原始的设计状态上。 总结: 情感化设计在儿童产品造型中的体现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为儿童产品创造出高于其商业价值的附加价值——一种情感化的、真正为儿童着想并符合儿童特点的价值。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将这种外在情感化的儿童心理、生理研究与内在的设计师自身情 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儿童产品设计研究 赵爱丽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大庆 163000) 理论研究?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