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及答案

2021年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及答案
2021年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及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題

欧阳光明(2021.03.07)第一套:单选题(分数:20分)得分:20 1.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1.甲类1种、乙类23种、丙类11种

2.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3.甲类3种、乙类28种、丙类9种

4.甲类3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5.甲类3种、乙类30种、丙类10种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2.在感染过程的5种不同表现中,最常见的是

1.病原体被清除

2.隐性感染

3.显性感染

4.病原携带状态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3.传染病的临床病程发生、发展规律是

1.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2.发热、皮疹、毒血症、败血症

3.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后遗症期

4.病原体入侵、生长、繁殖、排出、消灭

5.有病原体并能产生感染后免疫

你所选的答案:1是正确的

4.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称为

1.前驱期

2.潜伏期

3.症状明显期

4.恢复期

5.复发期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5.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

2.平均潜伏期

3.最长潜伏期

4.传染期

5.前驱期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6.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1.隔离治疗病人

2.隔离治疗带菌者

3.切断传播途径

4.疫苗预防接种

5.接触者预防服药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7.关于传染病的区域划分错误的是

1.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2.病室、厕所、浴室是污染区

3.医护办公室是半污染区

4.更衣室是清洁区

5.医护值班室为污染区

你所选的答案:5是正确的

8.疾病已进入恢复期,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

1.再感染

2.重复感染

3.复发

4.再燃

5.重叠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9.关于消化道隔离,错误的描述是

1.最好同一病种病人收住同一病室

2.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及口罩,穿隔离鞋

3.病室应有防蝇、灭蝇设施

4.病人出院后不必进行终末消毒

5.病人的用品、食具、便器等应专用

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

10.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1.输血传播

2.唾液传播

3.母婴传播

4.粪-口传播

5.飞沫传播

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

11.乙肝病人血清中检出抗-HBs,说明

1.免疫耐受,病情迁延不愈

2.获得免疫,疾病已治愈

3.仍有传染性,需继续隔离

4.病毒在体内复制

5.血清中可同时检出HBsAg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12.下列血清学检查结果提示乙型肝炎有较大的传染性的是

1.抗-HBc(+)

2.HBsAg(+), HBeAg(-),抗-HBc(+)

3.HBsAg(+),抗HBe(-)

4.HBsAg(+), HBeAg(+)

5.抗-HBs(+)

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

13.男,25岁,1周来食欲不振。查:血ALT130U,血清总胆红素30μmol/L(1.76mg/dl),抗-HAVIgG(+)、HBsAg(+)、HBeAg(+)、抗-HBcIgM(+),应诊断为

1.急性甲型肝炎

2.急性无黄疸型乙型肝炎

3.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

4.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5.急性甲型肝炎合并黄疸型乙型肝炎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14.被乙型肝炎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后,主要宜采取

1.应用干扰素

2.立即注射乙肝疫苗

3.注射丙种球蛋白

4.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5.碘酒消毒

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

15.18岁,男性,乏力、纳差、黄疸进行性加重10天,尿少2天,神志不清1天。

身体评估:嗜睡、烦躁不安、明显黄疸、皮肤淤斑,肝未触及、肝浊音界缩小,扑翼样震颤阳性。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1.2×109/L,中性粒细胞0.82,血清总胆红素255μmol/L(15mg/dl),ALT 200U/L,凝血酶原时间40秒(对照15秒),诊断应考虑

1.急性黄疸型肝炎

2.急性重型肝炎

3.亚急性重型肝炎

4.慢性重型肝炎

5.淤胆型肝炎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16.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1.卧床休息

2.保肝药物

3.免疫制剂

4.抗病毒药物

5.维生素类药物

你所选的答案:1是正确的

17.应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是

1.乙肝疫苗

2.髙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3.丙种球蛋白

4.胎盘球蛋白

5.抗毒素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18.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

1.病人

2.蚊虫

3.猪

4.鸟

5.鸡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19.流行性乙型脑炎最主要的3种凶险症状是

1.高热、惊厥、循环衰竭

2.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3.高热、昏迷、惊厥

4.昏迷、惊厥、呼吸衰竭

5.昏迷、呼吸衰竭、高热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20.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综合措施是

1.管理好动物传染源及治疗病人

2.抓好防蚊、灭蚊工作

3.管理好动物传染源及预防接种

4.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5.灭蚊与疫苗接种

你所选的答案:5是正确的

第二套:单选题(分数:15分)得分:15 1.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1.病人

2.病犬

3.狐狸

4.食血蝙蝠

5.病毒携带者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2.狂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1.空气飞沫传播

2.粪-口传播

3.直接接触传播

4.昆虫传播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3.关于狂犬病咬伤后的处理,错误的是

1.注射狂犬疫苗

2.冲洗后用75%酒精涂擦

3.用0.1%新洁尔灭彻底冲洗

4.冲洗后缝合、包扎

5.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

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

4.与狂犬病毒有强大的亲合力的组织是

1.神经组织

2.结缔组织

3.皮肤、粘膜

4.骨骼肌

5.心肌

你所选的答案:1是正确的

5.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2.消化道传播

3.体液传播

4.接触传播

5.虫媒传播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6.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各期的发展过程正确的是

1.发热期、少尿期、低血压休克期、多尿期、恢复期

2.发热期、少尿期、多尿期、低血压休克期、恢复期

3.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4.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多尿期、少尿期、恢复期

5.发热期、多尿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恢复期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7.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血象中比较有特征性的表现是

1.淋巴细胞降低

2.中性粒细胞降低

3.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4.少尿期红细胞数升高

5.白细胞降低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8.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在病程第6天,尿量80ml/24h,血压186/118mmHg,面部浮肿,两肺底有散在湿罗音,应采取的治疗原则是

1.降压、促进利尿、导泻

2.采用利尿合剂、扩血管药、抗病毒药物

3.采用高渗葡萄糖液、降压、利尿

4.严格控制输液量、应用高效利尿剂、导泻

5.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

9.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最关键的措施是

1.防鼠、灭鼠

2.防螨、灭螨

3.加强个人防护

4.疫苗接种

5.加强食品卫生

你所选的答案:1是正确的

10.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何种免疫细胞从而引起免疫功能缺陷?

1.单核细胞

2.CD8+T淋巴细胞

3.CD4+T淋巴细胞

4.中性粒细胞

5.巨噬细胞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11.艾滋病病人肺部感染最多见的病原体是

1.结核菌

2.白色念珠菌

3.新型隐球菌

4.肺孢子菌

5.巨细胞病毒

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

12.艾滋病应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1.消化道隔离

2.严密隔离

3.接触隔离

4.血液、体液隔离

5.呼吸道隔离

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

1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

1.病人

2.病毒携带者

3.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禽类

4.隐性感染者

5.接触者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14.具有确诊禽流感意义的检查是

1.血象显示白细胞总数不升高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

3.胸部X线检查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

4.H亚型单克隆抗原检测阳性

5.抗体滴度检查升高4倍以上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15.对禽流感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药物是

1.病毒唑

2.金刚烷胺

3.感冒冲剂

4.维生素C

5.阿司匹林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多选题(分数:10分)得分:10

1.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的临床表现有

1.发热

2.头痛、腰痛、眼眶痛

3.面部、颈部、胸部皮肤潮红

4.皮肤、粘膜出血表现

5.肾脏损害表现

你所选的答案:12345是正确的

2.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的饮食原则正确的是

1.清淡、易消化饮食

2.发热期应注意适当补充液体

3.少尿期应限制液体、钠盐、蛋白质的摄入

4.多尿期应注意液体及钾盐等的补充

5.消化道出血病人应予禁食

你所选的答案:12345是正确的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正确的是

1.昆虫叮咬传播

2.性接触传播

3.母婴传播

4.血液、血制品传播

5.消化道传播

你所选的答案:234是正确的

4.狂犬病病人兴奋期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1.极度恐怖、恐水、怕风

2.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

3.大汗、流涎、心率增快、血压升高

4.全身肌肉强直性抽搐,重者呈角弓反张

5.病人神志清晰

你所选的答案:1235是正确的

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正确的是

1.经呼吸道传播

2.密切接触感染家禽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和水

3.直接接触病毒毒株

4.虫媒传播

5.血液、体液传播

你所选的答案:123是正确的

第三套:单选题(分数:16分)

1.伤寒最显著的病理改变部位是

1.肠系膜淋巴结

2.脾脏

3.乙状结肠

4.肝脏

5.回肠末端的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滤泡

你所选的答案:5是正确的

2.一伤寒病人突发右下腹剧痛。查体:腹部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应考虑最大可能是发生了

1.肠出血

2.肠穿孔

3.便秘

4.肠炎

5.阑尾炎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3.对伤寒腹胀病人的护理,错误的是

1.给予进食糖类饮食

2.注意补充钾盐

3.肛管排气

4.禁用新斯的明

5.用松节油热敷腹部

你所选的答案:1是正确的

4.胃肠型食物中毒的最主要治疗措施是

1.洗胃

2.抗生素治疗

3.对症治疗

4.抗毒素治疗

5.导泻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5.引起神经型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是

1.沙门氏菌

2.大肠杆菌

3.肉毒杆菌

作业及答案

2.诚信公司20 x9年10月发生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 10月2日,将款项交存银行,开出银行汇票一张,金额为 40000元,由采购员王强携往沈阳以办理材料采购事宜。 (2) 10月5日,因临时材料采购的需要,将款项50000元汇往上海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并开立采购专户,材料采购员李民同日前往上海。 (3) 10月9日,为方便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事务,办理信用卡一张,金额为12000元。 (4) 10月13日,采购员王强材料采购任务完成回到企业,将有关材料采购凭证交到会计部门。材料采购凭证注明,材料价款为31000元,应交增值税为5270元。 (5) 10月14日,会计入员到银行取回银行汇票余款划回通知,银行汇票余款已存入企业结算户。 (6) 10月17日,因采购材料需要,委托银行开出信用证,款项金额为150000元。 (7) 10月20日,材料采购员李民材料采购任务完成回到本市,当日将采购材料的有关凭证交到会计部门,本次采购的材料价款为40000元,应交增值税为6800元。 (8) 10月22日,企业接到银行的收款通知,上海交通银行上海分行采购专户的余款已转回结算户。 (9) 10月25日,行政管理部门小王用信用卡购买办公用品,支付款项3200元。 (10) 10月28日,为购买股票,企业将款项200000元存入海通证券公司。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40 000 贷:银行存款40 000 (2)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50 000 贷:银行存款50 000 (3)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12 000 贷:银行存款12 000 (4)借:材料采购3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 27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36 270 (5)借:银行存款 3 73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3 730 (6)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150 000 贷:银行存款150 000 (7)借:材料采购4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 8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46 800 (8)借:银行存款 3 2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3 200 (9)借:管理费用 3 200 贷: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 3 200 (10)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200 000 贷:银行存款200 000 3.3.星海公司20 x9年6月30日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为41 100 元,同日转来的银行对

护理研究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本章学习目标 1能说出科学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 2了解护理研究的范畴和发展趋势。 3说出护理科研中的伦理原则。 4说出知情同意书的基本内容。 (二)本章重点、要点 科学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知情同意书的基本内容。 (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 一、简答题: 1 护理科研中的伦理原则。 2 尊重人的尊严原则包括那些内容? 3 有益原则包括那些内容? 4 知情同意书的基本内容。 5 护理研究的范畴如何? 二、单项选择题: 1 下列那一项不是科学的本质:( c ) A合乎逻辑B可重复性C研究个性而不是共性D探讨事物因果关系 2 在研究“卧床对人的影响”中,要求受试者卧床10天,其风险属于:( b ) A暂时不舒适B较严重的暂时不舒适C无预测的影响D永久性伤害的可能 3 将乙肝病毒注入受试者体内以研究肝炎的发生,其风险属于:( c ) A. 暂时不舒适 B. 较严重的暂时不舒适 C. 确定的永久性伤害 D. 永久性伤害的可能 4 1860年_______建立了第一所护士学校:( b ) A.M.A.Nutting B.南丁格尔 C.Ryan D.Miller 5 第一篇护理研究报告是关于:( b ) A.抢救伤员 B.控制院内感染 C.护理伤员 D.护士的教育 6.我国最早的护理学杂志是:( a ) A.中华护理杂志 B.实用护理杂志 C.护士进修杂志 D.护理研究

7.早期的护理研究是关于:( d ) A.护理历史 B.护理理论 C.护理管理 D.护理教育 三、多项选择题: 1 评估风险时根据性质和程度可将风险分为:( abcde ) A无预测的影响B暂时不舒适C较严重的暂时不舒适 D永久性伤害的可能E确定的永久性伤害 2知情同意书的内容有:( abcde ) A介绍研究的目的B介绍研究的过程 C介绍研究的益处D退出研究的选择权E介绍研究的风险和不舒适之处3.在护理研究中应考虑到:( abd ) A.研究对象的复杂性B.临床研究的特殊性C.研究对象的心理 D.测量指标的不稳定性E.研究环境的不稳定性 答案 一、简答题: 1 尊重人的尊严、有益的原则、公正的原则、知情同意 2 1)自主决定权:受试对象有权决定是否参加研究、何时终止参与。2)隐私权:未经同意,任何人无权获得其记录资料。3)匿名权和保密权:收集资料被保密。 3 1)评估利益2)评估风险风险的分类:①无预测的影响②暂时不舒适③较严重的暂时不舒适④永久性伤害的可能⑤确定的永久性伤害3)衡量利益-风险比例 4 知情同意书的基本内容:(1)介绍研究目的(2)介绍研究的过程(3)介绍研究的风险和可能带来的不舒适之处(4)介绍研究的益处(5)匿名和保密的保证(6)提供回答受试者问题的途径(7)非强制性的放弃(8)退出研究的选择权 5 护理教育的研究、护理管理的研究、护理学历史的研究、护理理论的研究、各专科临床护理研究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 B 5 B 6 A 7 D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DE 3 ABD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及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題 第一套:单选题(分数:20分)得分:20 1.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1.甲类1种、乙类23种、丙类11种 2.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3.甲类3种、乙类28种、丙类9种 4.甲类3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5.甲类3种、乙类30种、丙类10种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2.在感染过程的5种不同表现中,最常见的是 1.病原体被清除 2.隐性感染 3.显性感染 4.病原携带状态 5.潜伏性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3.传染病的临床病程发生、发展规律是 1.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2.发热、皮疹、毒血症、败血症 3.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后遗症期 4.病原体入侵、生长、繁殖、排出、消灭 5.有病原体并能产生感染后免疫 你所选的答案:1是正确的 4.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称为1.前驱期

2.潜伏期 3.症状明显期 4.恢复期 5.复发期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5.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 1.最短潜伏期 2.平均潜伏期 3.最长潜伏期 4.传染期 5.前驱期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6.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1.隔离治疗病人 2.隔离治疗带菌者 3.切断传播途径 4.疫苗预防接种 5.接触者预防服药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7.关于传染病的区域划分错误的是 1.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2.病室、厕所、浴室是污染区 3.医护办公室是半污染区 4.更衣室是清洁区 5.医护值班室为污染区 你所选的答案:5是正确的

8.疾病已进入恢复期,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 1.再感染 2.重复感染 3.复发 4.再燃 5.重叠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9.关于消化道隔离,错误的描述是 1.最好同一病种病人收住同一病室 2.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及口罩,穿隔离鞋 3.病室应有防蝇、灭蝇设施 4.病人出院后不必进行终末消毒 5.病人的用品、食具、便器等应专用 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 10.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1.输血传播 2.唾液传播 3.母婴传播 4.粪-口传播 5.飞沫传播 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 11.乙肝病人血清中检出抗-HBs,说明 1.免疫耐受,病情迁延不愈 2.获得免疫,疾病已治愈 3.仍有传染性,需继续隔离

作业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1、什么叫电气主接线对电气主接线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电气主接线又称为电气一次接线,它是将电气设备以规定的图形和文字符号,按电能生产、传输、分配顺序及相关要求绘制的单相接线图。 基本要求: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 2、电气主接线有哪些基本形式绘图并说明各接线形式的优缺点。 答:单母线接线及单母线分段接线; 双母线接线及双母线分段接线; 带旁路母线的单母线和双母线接线; 一台半断路器及三分之四台断路器接线; 变压器母线组接线; 单元接线; 桥形接线; 角形接线。 3、在主接线方案比较中主要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其优越性 答:经济比较;可靠性、灵活性,包括大型电厂、变电站对主接线可靠性若干指标的定量计算,最后确定最终方案。 4、某水电站装机为4×25MW,机端电压为,现拟采用高压为110kV,出线3回, 中压为35kV,出线6回与系统相连,试拟出一技术经济较为合理的电气主接线方案,并画出主接线图加以说明。 答:单母线分段 110kv 三回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 35kv 六回单母线分段 5、某220kV系统的变电所,拟装设两台容量为50MVA的主变压器,220kV有两 回出线,同时有穿越功率通过,中压为110kV,出线为4回,低压为10kV,有12回出线,试拟定一技术较为合理的主接线方案,并画出主接线图加以说明。 答:220kv 2回双母线带旁母;110kv 4回单母线分段带旁母; 10kv 12

回双母线不分段;

作业:P62页 2-1,2-6 2-1 哪些设备属于一次设备哪些设备属于二次设备其功能是什么 注:基本是没有写错的啊就是有些同学的答案不全需要把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功能和设备类型名称写全 2-6 简述交流50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形式及其特点 作业:1-3、 2-3 、4-2、 4-3 、4-10 4-2 隔离开关与断路器的主要区别何在在运行中,对它们的操作程序应遵循哪些重要原则 答:断路器带有专门灭弧装置,可以开断负荷电流和短路故障电流;隔离开关无灭弧装置,主要作用是在检修时可形成明显开断点。 操作中需要注意不可带负荷拉刀闸, 送电时先合线路侧隔离开关再合母线侧隔离开关最后合上断路器 停电时先断开断路器再断开线路侧隔离开关最后断开母线侧隔离开关 4-3 主母线和旁路母线各起什么作用设置专用旁路断路器和以母联断路器或分段断路器兼做旁路断路器,各有什么特点检修出现断路器时,如何操作 答:主母线主要作用是汇集和分配电能;旁路母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检修出现断路器时,可用旁路断路器代替出线断路器以使出线断路器可以不停电检修。 可靠性安全性投资操作是否方便 检修出现断路器时先合上旁路断路器检查旁路母线是否完好若完好断开旁路断路器合上该出线的旁路隔离开关合上旁路断路器之后退出出线断路器(先断开断路器再断开线路侧隔离开关最后断开母线侧隔离开关) 4-10 参考答案见下图 注意:画主接线图时一定要在相应的电压等级母线边上注明电压等级 1.什么是弧隙介质强度和弧隙恢复电压 弧隙介质能够承受外加电压作用而不致使弧隙击穿的电压称为弧隙的介质强度。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五)

《传染病护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我国法定传染病为() A、三类,36种 B、三类,39种 C、三类,37种 D、三类,35种 2、构成传染的必备因素是:() A、病原体、人体、环境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C、病原体、门谶力、毒力 D、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3、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A、有病原体、传染性及门谶性。 B、有病原体、传染性、季节性。 C、有病原体、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及门谶性。 D、有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 4、下列哪一组标志物代表乙肝“大三阳”:() A、 HBsAg 抗-HBc 抗-HBs B、 HBsAg HBeAg 抗-HBe C、 HBsAg HBeAg 抗-HBc D、 HBsAg 抗-HBe 抗-HBc 5、下列哪种抗体最具有爱护作用:() A、抗-HBs B、抗-HBe C、抗-HBc D、抗-前s1 6、表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的血清指标是:() A、HBsAg B、HBeAg C、抗-HBc D、抗-HBe 7、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支气管肺炎 B、喉炎 C、心肌炎 D、脑炎 8、麻疹在哪一期无传染性:() A、潜伏期 B、前驱期 C、出疹期 D、恢复期 9、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脏器病变最明显的是:() A、心脏 B、肾脏 C、肝脏 D、脑垂体 10、肾综合征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的休克是指收缩压:() A、≤12Kpa B、≤9 .33Kpa C、≤8.5Kpa D、≤7.6Kpa 11、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A、DIC B、大量血浆外渗 C、继发性感染 D、电解质紊乱 12、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禁用:() A、地塞米松 B、甘露醇 C、干扰素 D、发汗退热剂 13、某病人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有哮鸣音,双肺底部有散在湿性罗音。此时应立刻:() A、使用强心剂 B、停止输液 C、吸氧 D、血液透析 14、乙脑病毒感染人体后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

护理研究在线答案

护理研究在线作业答案 1.哪项不是质性研究资料收集的方法(A 问卷法) 2.霍桑效应是哪种资料收集方法的缺点(A 观察法) 3.一项研究能够推广的场所越多、人群越广,说明(B 本研究外部效度越好)。 4.质性研究收集资料的工具多为(D 研究人员)。 5.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统计上用哪种符号表示(B P ) 6.国外早期护理研究主要是关于哪方面的(A 护理教育) 7.选择用做研究的病例时,诊断不准确或标准不统一而引起的偏倚称为( ) A 诊断性偏倚。 8.在质性研究中通常会采用的选取研究对象的方法是(A 立意取样)。 9.下列哪种论文要求列出的文献量较多(B 综述) 10.下列科研设计中解释研究变量间因果关系最强的是( ) A 实验性研究。 11.下列属于非实验性研究的特点是(D 没有人为施加因素)。 12.利用综述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文献查找的方法称为 (D 追溯法)。 13.下列不属于确立研究问题阶段的内容是(D 随机分组)。 14.科研设计要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 (D 排除与研究无关的干扰因素的影响,使结果具有可比性)。 15.《中华护理杂志》的创刊是在(C 1954 年)。

16.某护士欲研究患者在2pm与4pm时的体温变化情况在2pm与4pm时的体温变化情况,随机抽取了100名患者对其2pm与4pm的体温进行了测量,若欲对两组数据的差异进行比较,应首先考虑的统计学分析方法是(B 配对t检验)。 17.用于描述计量资料型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统计学指标是(D 均数)。 18.评价研究中测评工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属(D 对测评工具的评价)。 19.科学研究中的不端行为不包括(C 实验数据判断偏差)。 20.研究某地区老年人健康需求,随机抽取该区10 个居委会的老人进行调查,此抽样方法为(D 整群抽样)。 21.计算哪种效度时,一般用因子分析(A 结构效度) 22.在论文中有引文出现时,应在引文最后标注一个带数字的方括号角码,标注的位置是(A 右上角)。 23.评论论文立意是否有创新,是否完全重复别人的工作,是为了评价科研论文的(A 选题)。 24.人种学研究方法最早由谁提出的(C Leininger )。 25.质性研究适合于下列哪项研究(D 癌症患者化疗时的体验) 26.可以反映研究工具与其他测量标准之间关系的是(D 效标关联效度)。 27.护理论文第二段“对象与方法”内容是判断论文下列哪项特征的主要依据(C 科学性) 28.在研究设计中选择样本时要注意(D 样本的代表性要强)。 29.用点的密集程度和趋势表示两种现象的相互关系一般选用哪种类型的图(B 散点图)

C++作业及参考答案08级1-7章部分答案

第一、二章 1.请编写程序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判别它们能否形成三角形,若能,则判断是等边、 等腰、还是一般三角形。程序可多次判别,程序结束的条件自行定义。 【解答】未加入循环 #include void main() { float a, b, c ; cout << "a, b, c = " ; cin >> a >> b >> c ; if ( a+b > c && b+c > a && c+a > b ) { if ( a == b && b == c ) cout << "等边三角形!" << endl; else if ( a == b || a == c || b == c ) cout << "等腰三角形!" << endl; else cout << "一般三角形!" << endl; } else cout << "不能形成三角形!" << endl ; } 2.编一程序显示如下图案,注意行数可由用户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答】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j,k; for( i=1; i<=5; i++ ) { for( k=1; k<=5-i; k++ ) cout << " "; for( j=1; j<=2*i-1; j++ ) cout << "*"; cout << endl; } } 第三章 1.输入a,b和c的值,编写一个程序求这三个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要求把求最大值和最小值编写成函数,并使用指针或引用作为形式参数把结果返回函数main。

《护理研究》必做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护理研究》课程作业(必做) 姓名:林辉学号:714200072181 年级:14秋护理学学习中心:华家池医学 一、名词解释 1. 科学本质:是合乎逻辑;可验证,即可被重复;科学研究着重一般共性问题;探讨事物因果关系:研究 现象的机理和相关因素、建立新理论、发明新技术等一系列的创新过程。 2. 科学研究:是一种有系统地探索和解决问题活动,并能从中认识客观规律和产生新的知识。 3. 医学研究: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有系统地研究或评价临床问题,并通过研究改进临床工作,提高对病人的治疗和护理。 4. 自主决定权:指在科研过程中,研究者应告知受试对象整个研究的所有事宜,受试对象有权决定是否参加研究,并有权决定在研究过程中的任何时候终止参与,且不会受到治疗和护理上的任何惩罚。 5. 护理研究:从实践中发现需要研究的护理问题,通过科学方法有系统地研究或评价该护理问题,并直接或间接地用以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通过研究改进护理工作,提高对病人的护理。 6. 假设:是指对确立的研究问题提出预期目的或暂时的答案,需要通过实验来证实或否定。 7?问题陈述:主要包括确立研究问题的背景(理由)和预期目的(假设),并用以指导研究设计。 8. 理论框架:利用已有的理论对研究中各概念或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作说明,该理论则为该研究的理论框架。 9. 观察指标:是在研究中用来反映或说明研究目的的一种现象标志,也是确定研究数据的观察项目,通过 指标所取得的各项资料,从中可归纳出研究结果。 10.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性质相同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11.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称为样本。 12. 变量:是指研究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因素,变量是可以观察到或测量出来的。在研究中变量主要可分 为自变量、依变量、外变量。 13. 自变量:指能够影响研究目的的主要因素,自变量不受结果的影响,却可导致结果的产生或影响结果。 14. 依变量:指科研目的,它随自变量改变的影响而改变,也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在研究中依变量正是 我们想要观察的结果或反映。 15. 外变量:指某些能干扰研究结果的因素,在科研设计中应尽量排除。设立对照组能起到排除外变量的作用。

作业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1、什么叫电气主接线?对电气主接线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电气主接线又称为电气一次接线,它是将电气设备以规定的图形和文字符号,按电能生产、传输、分配顺序及相关要求绘制的单相接线图。 基本要求: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 2、电气主接线有哪些基本形式?绘图并说明各接线形式的优缺点。 答:单母线接线及单母线分段接线; 双母线接线及双母线分段接线; 带旁路母线的单母线和双母线接线; 一台半断路器及三分之四台断路器接线; 变压器母线组接线; 单元接线; 桥形接线; 角形接线。 3、在主接线方案比较中主要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其优越性? 答:经济比较;可靠性、灵活性,包括大型电厂、变电站对主接线可靠性若干指标的定量计算,最后确定最终方案。 4、某水电站装机为4×25MW,机端电压为10.5kV,现拟采用高压为110kV,出 线3回,中压为35kV,出线6回与系统相连,试拟出一技术经济较为合理的电气主接线方案,并画出主接线图加以说明。 答:10.5kv 单母线分段 110kv 三回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 35kv 六回单母线分段

5、某220kV系统的变电所,拟装设两台容量为50MV A的主变压器,220kV有 两回出线,同时有穿越功率通过,中压为110kV,出线为4回,低压为10kV,有12回出线,试拟定一技术较为合理的主接线方案,并画出主接线图加以说明。 答:220kv 2回双母线带旁母;110kv 4回单母线分段带旁母;10kv 12回双母线不分段;

作业:P62页2-1,2-6 2-1 哪些设备属于一次设备?哪些设备属于二次设备?其功能是什么? 注:基本是没有写错的啊就是有些同学的答案不全需要把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功能和设备类型名称写全 2-6 简述交流50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形式及其特点 作业:1-3、2-3 、4-2、4-3 、4-10 4-2 隔离开关与断路器的主要区别何在?在运行中,对它们的操作程序应遵循哪些重要原则? 答:断路器带有专门灭弧装置,可以开断负荷电流和短路故障电流;隔离开关无灭弧装置,主要作用是在检修时可形成明显开断点。 操作中需要注意不可带负荷拉刀闸, 送电时先合线路侧隔离开关再合母线侧隔离开关最后合上断路器 停电时先断开断路器再断开线路侧隔离开关最后断开母线侧隔离开关 4-3 主母线和旁路母线各起什么作用?设置专用旁路断路器和以母联断路器或分段断路器兼做旁路断路器,各有什么特点?检修出现断路器时,如何操作? 答:主母线主要作用是汇集和分配电能;旁路母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检修出现断路器时,可用旁路断路器代替出线断路器以使出线断路器可以不停电检修。 可靠性安全性投资操作是否方便 检修出现断路器时先合上旁路断路器检查旁路母线是否完好若完好断开旁路断路器合上该出线的旁路隔离开关合上旁路断路器之后退出出线断路器(先断开断路器再断开线路侧隔离开关最后断开母线侧隔离开关) 4-10 参考答案见下图

传染病护理学复习题及答案.doc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 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按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除了对甲类传染病患者的病原携带者外,还应对乙类传染病 中的 ___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__采取强制性隔离治疗措施。 2 .目前已确定的病毒性肝炎共有 5 型,包括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 3.阿米巴病痢疾病变主要在_______________,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最明显。 4.水痘皮疹分布特点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 EHF 可通过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5 种途径进行传播。 6.甲型和戊型肝炎都以________________ 为主要传播途径。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 7.狂犬病的病理变化主要为___________,以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损害最为明显。 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钩体病黄疸出血型的主要死亡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狂犬病毒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传播,也可由____________,少数可在 ____________ 等过程中被感染。蝙蝠群居的洞穴中的含病毒气溶胶也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有报告 _______________可传播狂犬病。 11.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处理原则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和预防 _______________ 。 1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有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 1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培养多采用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 标本。

中南大学护理科学研究-在线作业一答案

护理科学研究_在线作业一 一. 单选题(共10题,共40分) 1. 关于自身前后对照设计描述错误的是( )。(4分) A.属于前瞻性研究 B.无对照 C.属于类实验性设计 D.没有随机 ★标准答案:B 2. 科研设计要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 )。(4分) A.增加实验的说服力 B.在实验中发现错误并不断纠正实验中的错误 C.扩大实验例数,以方便统计分析 D.排除与研究无关的干扰因素的影响,使结果具有可比性 ★标准答案:D 3. 在进行研究时,若对研究对象造成了心理伤害,就侵犯了研究对象的( )基本权利。(4分) A.保护隐私的权利 B.自决的权利 C.知情的权利 D.避免伤害的权利 ★标准答案:D 4. 下列属于文献的外表特征的选项是( )。(4分) A.主题 B.关键词 C.学科分类 D.著者 ★标准答案:D 5. 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的记录中,代表文献“题目”的字段是( )。(4分) A.TA B.TI C.AU D.AD ★标准答案:B 6. 下列属于一次文献的是( )。(4分)

A.综述 B.目录 C.学位论文 D.文摘 ★标准答案:C 7.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 )。(4分) A.应用学科 B.发展学科 C.基础学科 D.实践学科 ★标准答案:A 8. 研究设计内容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干预和处理的研究,称为( )。(4分) A.实验性研究 B.非实验性研究 C.类实验性研究 D.其它 ★标准答案:B 9. 在研究时,研究者若没有向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的目的和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就侵犯了研究对象的哪一项基本权利( )。(4分) A.保护隐私的权利 B.自决的权利 C.知情的权利 D.避免伤害的权利 ★标准答案:C 10. 解释因果关系最有说服力的是( )。(4分) A.实验性研究 B.非实验性研究 C.分析性研究 D.类实验性研究 ★标准答案:A 二. 多选题(共10题,共40分) 1. 理想的理论框架或概念框架图应具备( )。(4分) A.科学性 B.逻辑性 C.指导性 D.客观性 E.完整性 ★标准答案:B,C

《传染病护理学》复习题

1.下列哪项检查结果阳性表明乙型肝炎病人有较强的传染性:A.抗HBc B.抗HBe C.HBeAg D.抗HBs E.HBsAg 答案:C 2.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A.甲类1种.乙类23种.丙类11种 B.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C.甲类3种.乙类28种.丙类9种 D.甲类3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E.甲类2种.乙类22种.丙类11种 答案:B 3.关于消毒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消毒的种类包括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 B.疫源地消毒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C.终末消毒指预防性消毒 D.预防性消毒是指对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所做的消毒措施 E.病室的日常卫生处理.餐具消毒等属预防性消毒 答案:C 4.被乙型肝炎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后,主要宜采取:

A.碘酒消毒?? B.应用干扰素?? C.立即注射乙肝疫苗? D.注射丙种球蛋白? E.注射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答案:E 5.目前预防乙型肝炎的最佳措施是:? A.隔离病人? B.加强医院内消毒隔离及献血员检查?? C.丙种球蛋白被动免疫?? D.搞好粪便管理及水源保护?? E.消灭蚊.蝇? 答案:B 6.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A.卧床休息 B.保肝药物 C.免疫制剂 D.抗病毒药物 E.维生素类药物? 答案: A? 7.下列哪一种生物制品可作为乙型肝炎的人工被动免疫:?? A.抗毒素??

B.丙种球蛋白??? C.胎盘球蛋白?? D.乙型肝炎疫苗?? E.特异性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答案: E? 8.艾滋病属于哪种隔离:? A.肠道隔离 B.虫媒隔离 C.接触隔离 D.血液隔离 E.呼吸道隔离 答案:D 9.目前认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性传播 B.静脉滥用毒品而传播 C.输血及血制品 D.母婴垂直传播 E.昆虫叮咬传播 答案: E 10.艾滋病的传染源是: A.猪 B.犬

护理研究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第一章绪论 (一)本章学习目标 1能说出科学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 2了解护理研究的范畴和发展趋势。 3 4 1 2 3 4 5 1 下列那一项不是科学的本质:( c ) A合乎逻辑B可重复性C研究个性而不是共性D探讨事物因果关系 2 在研究“卧床对人的影响”中,要求受试者卧床10天,其风险属于:( b ) A暂时不舒适B较严重的暂时不舒适C无预测的影响D永久性伤害的可能 3 将乙肝病毒注入受试者体内以研究肝炎的发生,其风险属于:( c )

A. 暂时不舒适 B. 较严重的暂时不舒适 C. 确定的永久性伤害 D. 永久性伤害的可能 4 1860年_______建立了第一所护士学校:( b ) C.Ryan D.Miller 5 第一篇护理研究报告是关于:( b ) A 6 A 究 7 A 1 A D 2 A C 3.在护理研究中应考虑到:( abd ) A.研究对象的复杂性B.临床研究的特殊性C.研究对象的心理D.测量指标的不稳定性E.研究环境的不稳定性 答案 一、简答题:

1 尊重人的尊严、有益的原则、公正的原则、知情同意 2 1)自主决定权:受试对象有权决定是否参加研究、何时终止参与。2)隐私权:未经同意,任何人无权获得其记录资料。3)匿名权和保密权:收集资料被保密。 3 1)评估利益2)评估风险风险的分类:①无预测的影响②暂时不舒适③较严重的暂时不舒适④永久性伤害的可能⑤确定的永久性伤害3)衡量利益-风险比例 4 (6 5 1 2了解怎样评价选题的质量。 (二)本章重点、要点 熟悉选题的注意事项、了解怎样评价选题的质量。 (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 一、简答题:

电化学部分练习题及答案

电化学部分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极谱分析中,通氮气除氧后,需静置溶液半分钟,其目的是( ) A.防止在溶液中产生对流传质 B.有利于在电极表面建立扩散层 C.使溶解的气体逸出溶液 D.使汞滴周期恒定 2.在下列极谱分析操作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通N2除溶液中的溶解氧 B.加入表面活性剂消除极谱极大 C.恒温消除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 D.在搅拌下进行减小浓差极化的影响 3.平行极谱催化波电流比其扩散电流要大,是由于( ) A.电活性物质形成配合物, 强烈吸附于电极表面 B.电活性物质经化学反应而再生, 形成了催化循环 C.改变了电极反应的速率 D.电极表面状态改变, 降低了超电压 4.确定电极为正负极的依据是()A.电极电位的高低B.电极反应的性质 C.电极材料的性质D.电极极化的程度 5.催化电流和扩散电流的区别可以通过电流随汞柱高度和温度的变化来判断,催化电流的特征是( ) A.电流不随汞柱高度变化, 而随温度变化较大 B.电流不随汞柱高度变化, 而随温度变化较小 C.电流不随汞柱高度变化也不随温度而变化 D.电流随汞柱高度变化, 随温度变化也较大 6.在1mol/LKCl支持电解质中, Tl+和Pb2+的半波电位分别为-0.482V和-0.431 V, 若要同时测定两种离子应选下列哪种极谱法? ( ) A.方波极谱法B.经典极谱法 C.单扫描极谱法D.催化极谱法

7.极谱定量测定的溶液浓度大于10-2mol/L时,一定要定量稀释后进行测定,是由于( ) A.滴汞电极面积较小 B.溶液浓度低时, 才能使电极表面浓度易趋于零 C.浓溶液残余电流大 D.浓溶液杂质干扰大 8.在单扫描极谱图上,某二价离子的还原波的峰电位为-0.89V,它的半波电位应是( ) A.-0.86V B.-0.88V C.-0.90V D.-0.92V 9.金属配离子的半波电位一般要比简单金属离子半波电位负,半波电位的负移程度主要决定于( ) A.配离子的浓度B.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C.配位数大小D.配离子的活度系数 10.某有机化合物在滴汞上还原产生极谱波R+nH++ne-RHn请问其E 1/2( ) A.与R的浓度有关B.与H+的浓度有关 C.与RHn的浓度有关D.与谁都无关 11.若要测定1.0×10-7 mol/LZn2+,宜采用的极谱方法是()A.直流极谱法B.单扫描极谱法C.循环伏安法D.脉冲极谱法 12.循环伏安法在电极上加电压的方式是()A.线性变化的直流电压B.锯齿形电压 C.脉冲电压D.等腰三角形电压 13.电解时,由于超电位存在,要使阳离子在阴极上析出,其阴极电位要比可逆电极电位()A.更正B.更负C.者相等D.无规律 14.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 A.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 B.内外溶液中H+浓度不同 C.内外溶液的H+活度系数不同 D.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 15.平行催化波的灵敏度取决于( ) A.电活性物质的扩散速度 B.电活性物质速度 C.电活性物质的浓度

2021年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及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題 欧阳光明(2021.03.07)第一套:单选题(分数:20分)得分:20 1.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1.甲类1种、乙类23种、丙类11种 2.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3.甲类3种、乙类28种、丙类9种 4.甲类3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5.甲类3种、乙类30种、丙类10种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2.在感染过程的5种不同表现中,最常见的是 1.病原体被清除 2.隐性感染 3.显性感染 4.病原携带状态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3.传染病的临床病程发生、发展规律是 1.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2.发热、皮疹、毒血症、败血症 3.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后遗症期 4.病原体入侵、生长、繁殖、排出、消灭 5.有病原体并能产生感染后免疫 你所选的答案:1是正确的 4.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称为 1.前驱期 2.潜伏期 3.症状明显期 4.恢复期 5.复发期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5.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

2.平均潜伏期 3.最长潜伏期 4.传染期 5.前驱期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6.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1.隔离治疗病人 2.隔离治疗带菌者 3.切断传播途径 4.疫苗预防接种 5.接触者预防服药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7.关于传染病的区域划分错误的是 1.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2.病室、厕所、浴室是污染区

3.医护办公室是半污染区 4.更衣室是清洁区 5.医护值班室为污染区 你所选的答案:5是正确的 8.疾病已进入恢复期,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 1.再感染 2.重复感染 3.复发 4.再燃 5.重叠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9.关于消化道隔离,错误的描述是 1.最好同一病种病人收住同一病室 2.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及口罩,穿隔离鞋 3.病室应有防蝇、灭蝇设施 4.病人出院后不必进行终末消毒

钢铁冶金炼铁部分课后作业题及答案

1—1高炉炼铁工艺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案(1):在高炉炼铁生产在中,高炉是工艺流程的主体,从其上部装入的铁矿石燃料和溶剂向下运动,下部鼓入空气燃烧燃料,产生大量的还原性气体向上运动。炉料经过加热、还原、熔化、造渣、渗碳、脱硫等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最后生成液态炉渣和生铁。组成除高炉本体外,还有上料系统、装料系统、送风系统、冷却系统、液压系统、回收煤气与除尘系统、喷吹系统、动力系统 1—2 高炉炼铁有哪些技术经济指标? 答案:综合入炉品位(%) 炼铁金属收得率(%) 生铁合格率(%) 铁水含硅(%) 铁水含硫(%) 风温(℃) 顶压(KPa) 熟料比(%) 球矿比(%) 高炉利用系数(t/m3.d) 综合焦比(Kg/t) 入炉焦比(Kg/t) 焦丁比(Kg/t) 喷煤比(Kg/t) 1—3 高炉生产有哪些特点? 答案:一是长期连续生产。高炉从开炉到大修停炉一直不停地连续运转,仅在设备检修或发生事故时才暂停生产(休风)。高炉运行时,炉料不断地装入高炉,下部不断地鼓风,煤气不断地从炉顶排出并回收利用,生铁、炉渣不断地聚集在炉缸定时排出。 二是规模越来越大型化。现在已有5000m3以上容积的高炉,日产生铁万吨以上,日消耗矿石近2万t,焦炭等燃料5kt。 三是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为了准确连续地完成每日成千上万吨原料及产品的装入和排放。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安全、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求有较高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 四是生产的联合性。从高炉炼铁本身来说,从上料到排放渣铁,从送风到煤气回收,各系统必须有机地协调联合工作。从钢铁联合企业中炼铁的地位来说,炼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高炉体风或减产会给整个联合企业的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高炉工作者要努力防止各种事故,保证联合生产的顺利进行。 1—5 高炉生产有哪些产品和副产品,各有何用途? 答案:高炉冶炼主要产品是生铁,炉渣和高炉煤气是副产品。 (1)生铁。按其成分和用途可分为三类:炼钢铁,铸造铁,铁合金。 (2)炉渣。炉渣是高炉生产的副产品,在工业上用途很广泛。按其处理方法分为: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及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 第一套:单选题(分数:20 分)得分:20 1. 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1. 甲类1 种、乙类23 种、丙类11 种 2. 甲类2 种、乙类25 种、丙类10 种 3. 甲类3 种、乙类28种、丙类9 种 4. 甲类3 种、乙类24种、丙类9 种 5. 甲类3 种、乙类30 种、丙类10 种 你所选的答案: 2 是正确的 2. 在感染过程的5 种不同表现中,最常见的是 1. 病原体被清除 2. 隐性感染 3. 显性感染 4. 病原携带状态 5. 潜伏性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 2 是正确的 3. 传染病的临床病程发生、发展规律是 1.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2. 发热、皮疹、毒血症、败血症 3.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后遗症期 4. 病原体入侵、生长、繁殖、排出、消灭 5. 有病原体并能产生感染后免疫 你所选的答案: 1 是正确的

4.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称为 1. 前驱期 2. 潜伏期 3. 症状明显期 4. 恢复期 5. 复发期 你所选的答案: 2 是正确的 5. 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 1. 最短潜伏期 2. 平均潜伏期 3. 最长潜伏期 4. 传染期 5. 前驱期 你所选的答案: 3 是正确的 6.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1. 隔离治疗病人 2. 隔离治疗带菌者 3. 切断传播途径 4. 疫苗预防接种 5. 接触者预防服药 你所选的答案: 3 是正确的 7. 关于传染病的区域划分错误的是 1. 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2. 病室、厕所、浴室是污染区

护理研究作业题与答案

单选题(分数:12分) 1、下列不属于护理研究内容的是(单选题1分) 1)比较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 2)评价某种新药的治疗效果 3)调查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4)应用、验证护理理论的研究 5)探讨社区慢性病人群的管理模式 学生答案:2答案:正确 2、护理研究的第一步是(单选题1分) 1)查阅文献 2)确定研究对象 3)确立研究问题 4)科研设计 5)资料收集 学生答案:3答案:正确 3、某研究者在选取研究对象时,为了使研究对象有动机参与研究,告诉研究对象如果参与研究,可获得优先就诊的机会;而如果不参与研究,可能会等很多天才能挂上号。从护理研究的伦理原则来看,这种做法属于(单选题1分) 1)违反了有益原则 2)违反了公正原则 3)违反了知情同意原则 4)侵犯了研究对象的隐私权

5)侵犯了研究对象的自主决定权 学生答案:5答案:正确 4、下列属于违反有益原则的做法是(单选题1分) 1)剥夺对照组本该享有的措施 2)优先对待社会地位较高的研究对象 3)不向研究对象讲明研究可能带来的风险 4)采用强制、利诱等手段使研究对象参与研究 5)在研究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录音或录像 学生答案:1答案:正确 5、关于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成员,不应包括(单选题1分)1)医学专业的人员 2)伦理专业的人员 3)法律专业的人员 4)非本单位的人员 5)研究涉及的利益集团成员 学生答案:5答案:正确 6、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查的内容不包括(单选题1分) 1)知情同意的具体过程 2)研究经费的使用情况 3)研究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4)研究对象的选择有无偏向

5)研究的预期受益和风险分析 学生答案:2答案:正确 7、下列不属于科研不端行为的是(单选题1分) 1)捏造科研数据 2)篡改科研数据 3)引用他人科研成果 4)违反实验动物保护规范 5)违反知情同意、保护隐私等规定 学生答案:3答案:正确 8、关于研究问题的来源,不恰当的是(单选题1分)1)从实践中发现研究问题 2)选择与已有研究类似的题目 3)从文献中获取选题的灵感 4)从护理新领域中选题 5)结合理论进行选题 学生答案:2答案:正确 9、确立研究问题的过程不包括(单选题1分) 1)初步设想 2)缩小范围 3)查阅文献 4)评价选题

生物化学作业题及部分参考答案(17页)

生物化学作业题及答案(一) (绪论、糖类、脂类、蛋白质化学) 填空题: 1、生物化学简单地说就是生命的化学,它是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大体上包括静态生化、动态生化和机能生化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2、生物体内特有的大而复杂的分子叫生物大分子,包括糖、脂肪、蛋白质、酶、核酸等。 3、我国科学工作者于1965 年,首先合成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于1972 年,对猪胰岛素空间结构的X光衍射法研究分析率达到了1.8 A 水平。1981 年又胜利完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合成。 4、生物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是指糖、脂肪、蛋白质,其中糖是生物体最重要的能源和碳源物质。 5、糖是一类多羟基的醛、酮和它们的缩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而脂类则是指由甘油 和高级脂肪酸所构成的不溶于水而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的生物体内的化合物。 6、糖可依据其结构的繁简分为单糖、寡糖和多糖三类,最简单的单糖是甘油醛和二羟丙酮,最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和核糖,大米中含量最多的糖是淀粉。 糖原、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分别加入碘溶液后各产生的颜色是红色、紫色和兰色。 糖原可以在肝脏和肌肉组织中找到。 糖原和支链淀粉都以α—1,6 糖苷键形成分支 10、自然界中最多的有机物是钎维素,此有机物是组成单位是β—D—比喃葡萄糖。 11、动物脂肪的碘价较低,在室温下呈固态。 12、膜的两种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类脂,在所有的生物膜中都有磷脂。 13、饱和脂肪酸的碳原子之间的键都是单键;不饱和脂肪酸碳原子之间则含有双键。 14、在人体内,对新陈代谢、生殖、生长和发育等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叫激素,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叫酶;在细胞膜上起运载作用的蛋白质称为载体;对入侵人体内的病原体具有特殊的抵抗能力的蛋白质是抗体。 15、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有C、H、O、N、S 等五种。有些蛋白质还含有P、Fe、I、Zn、Mn、Cu 。 16、假定1克生物样品的含N量为0.01g,则该样品的蛋白质含量为0.0625g 。 17、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主要有20 种,18、唯一无光学活性的氨基酸是甘氨酸,它的等电点是5.97 。 19、氨基酸或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没有净的电荷,而且溶解度最低。 20、氨基酸与茚三酮共热生成蓝紫色复合物;而与2?4—二硝基苯酚反应则生成_稳定的2、4—二硝基苯氨基酸黄色物_。 21、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键是_肽键_和___二硫键__;维系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次级键有_氢键__、_疏水键__、_盐键_、__酯键_、_范特华力_等。 牛胰岛素是由_51个氨基酸构成的,含有_A_链和_B_链,有_3_个二硫键。 23、蛋白质在水中能形成胶体溶液,是因为它的颗粒直径达到了_ 胶体颗粒(即1—100nm)_范围。胶体溶液得以稳定的原因则是因为__胶体颗粒表面形成水膜(水化层)__和_在非等电点的条件下带有同种电荷。 24、蛋白质变性是指_引起蛋白质天然构象的变化,而不涉及肽链断裂的任何过程_;凝固是指_变性后的蛋白质分子相互凝集为固体的现象_;沉淀是指_当蛋白质胶体溶液的稳定因素受到破坏后胶体颗粒聚集下沉的现象_。 25、加入大量中性盐使蛋白质从其溶液中沉淀析出的现象叫_盐析_;调节盐浓度使蛋白质中的几种蛋白质分段析出的现象叫_分段盐析_。 二、选择题(单选): 下面关于氨基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 天然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是L—a—氨基酸; 甘氨基酸无光学活性; 赖氨酸的侧链含S元素; 组成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分子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C )每种氨基酸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每个碳原子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位于同一个碳原子上。 苯丙氨酸的等电点大约是( B ) 3 ; 6; 10; 有5种氨基酸组成的五肽,可能出现的不同的排列次序有(D ) 30种; 90种; 120种。 某氨基酸溶于PH为7的水中,所得的氨基酸溶液的PH值为6。则此氨基酸的PH应该是(C ) 大于6; 等于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