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

浅议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
浅议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

浅议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

郭清丽

[摘要]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加之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技术至上”的倾向,因此实现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包括:师德建设要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师德教育与教师专业实践相结合;建立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师德规范。

[关键词]师德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

[作者简介]郭清丽(1966- ),女,河南焦作人,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河南焦作454002)

高尚的德行是教师为人师之核心,一些道德失范的教师实际上是失去了教师本质的教师。虽然中西方的师道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对教师职业道德都很重视。在我国,教师职业自古以来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很高的要求,强调为人师表、以身立教,以及对学生的人格感化。西方则一贯强调通过教师的道德、人格感化学生。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这要求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要具有“教育性”。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到“传授知识”,而且还要通过传授知识去实现学生“人格的建设性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负有更全面的责任。因此,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不只是知识与技能的发展,还要提高教师内在的专业品质,即实现教师个体专业知能与专业精神在知行范畴和道德范畴的高度统一。

近年来,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多维、综合发展的趋势,但教师职业的“教育性”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永远无法脱离道德的规范,专业伦理始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师德建设作为提高教师伦理道德的系统工程,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从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密切关系来看,实现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体化是必要的。鉴于教师专业发展中技术至上的倾向仍占优势,探索这一课题,将有助于确立全面的教师专业发展观,确保师德建设成为教师全面与综合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

时,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体化,也有助于将师德建设落到实处。

将师德建设纳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之中,使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是实现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的唯一途径,具体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一、师德建设要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教师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其发展水平、需求、心态、信念也各不相同。教师专业道德的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受到教师专业实践与整体专业水平的制约。比如,新入职的教师和学生发生“矛盾与冲突”,很可能是由于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不足引起的。因此,师德建设要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特征,确定师德建设的目标,在内容、方法上也要有所侧重。

教师专业发展大体可分为职前教育阶段、入职任用阶段和职后完善阶段。职前教育,要从教师终身发展的理念出发,重点在于使学生理解专业道德对其今后专业生活以及专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掌握教师专业道德的基本内涵、基本原则、基本规范及其相应的理论基础。师德教育要与职业兴趣、专业意识的培养结合起来,这是使学生喜欢教师职业、选择教师职业的基础,是教师专业道德建立与提高的前提。因此,不仅要通过师德修养课灌输专业道德知识,还要把师德教育融合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之中,安排适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尝试专业道德行为并体验专业道德情感。入职任用阶段是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的关键期,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并实践最基本的师德规范,在专业实践中感受由良好师德带来的积极情感体验,提高面临道德困境的坚持力,教师入职教育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及专业道德的养成至关重要。职后完善是师德向高水平发展的阶段,要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实现师德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完善发展性的师德要求,增强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发展教师创造性的师德品质,提高教师的道德智慧。师德教育中要重视引导教师在师德实践过程中进行批判性的自省和建设性的反思,着重培养和发展教师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能力,这是师德得以不断提高的根本途径。

事实上,无论处于何种发展阶段,师德建设都存在个别差异性。对所有教师都采取统一的师德规范、师德内容、教育方式,是当今师德建设的一大问题。因此,要实行分层建设,既要注意按阶段分层,也要注意按个别差异分层。

二、师德教育与教师专业实践相结合

专业实践是实现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的一个结合点。师德教育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与教师专业实践相结合。尽管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众多,但是都不能代替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场景中的日常专业实践。师德主要表现在教师的专业实践当中,专业实践也是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教师的许多优良品质是在专业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的,专业道德规范只有在专业实践中才能内化为教师的专业品质。道德具有实践性与情境性的特征,不同的教育教学情境会呈现出不同的道德现象与道德问题,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究竟会如何做,在专业实践中能不能主动按照教师专业道德规范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与他本人的实践经验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师德教育要与教师日常的专业发展紧密结合,让教师在专业实践过程中,通过对道德现象、道德问题,甚至是道德冲突的认识、解释与诠释来提高师德修养与能力。脱离教师专业实践的师德教育难以深入教师心灵,更难以激起教师内在的道德需要。

目前的师德教育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内容片面、方法单一的弊端,主要表现为偏重宣传说教,与教师专业实践相脱离。这种状况不仅造成师德教育的低效,而且也使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的目标难以实现。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形成师德教育以人为本的意识,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实际情况,尊重教师的个性化要求,使教师成为师德建设的主体,而非仅仅作为工具性的建设对象。其次,要建构开放、灵活、多样的师德教育模式。师德教育不只是为教师专业道德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更重要的是要为教师道德思想力和行为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因此要提倡教师间的合作讨论与教师个体的实践反思,特别是教师个体的实践反思对教师专业道德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将自己的专业实践过程作为反思的对象,思索复杂的教学背景和教学过程中的专业伦理问题,通过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反思,以达到自我改进、自我更新与自我完善。

三、建立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师德规范

1.师德规范对教师专业行为应有明确、具体、可衡量和可操作的规定。1997年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八个方面对师德进行了规范,但这些规定不够具

体、操作性也不强,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关注不足,专业特性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教师专业道德是一种他律下的自律,没有专业道德规范的约束、指导与激励,教师专业生活与专业发展中的自律是很难养成的。当师德规范仅仅是一种价值上的引导,而对具体的教学行为缺乏规定时,就不能真正发挥师德规范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对现行的师德规范进行深入的研究,从教育学与伦理学的高度对传统的师德规范进行重新审视,以期建立有深厚专业理论基础、能够反映教师专业发展特性、具体、明确、可衡量、操作性强的师德规范体系。

2.从教师专业发展看,还需要补充更能体现教师专业发展特征的内容。师德规范是具体也是历史的,它有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因此需要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加以改进。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断完善,教师专业道德的内涵也会不断生长、日益丰富,师德规范也应被注入新的内容,教师专业道德要突出体现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结构中最具有生成性的要素,决定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它包括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理想、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主动追求专业发展的精神等。在师德建设中要将这些专业精神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更要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断完善,融入新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曹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2]朱为群.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1,(5).

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眨眼间,我从事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已有近两年的时间了。在我看来,教师工作责任重大,对于一个新人来说,着实是一项挑战。但学校为我们安排了岗前培训,通过培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必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精心育人、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善于交流、及时沟通的氛围,也是保持教师心理健康的必要环境。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为了达到基本标准,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我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中,对教师明确提出六点要求:“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作为一名刚刚踏上教育岗位的青年教师,我深知师德规范精神的指导意义,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教学经历我了解到,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对学生的教育上都需要认真学习,应该努力尝试着将每一项要求融入到我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 一位哲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一个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师德是教师的良心。当一个教师不断充实、完善自身,使思想达到一定境界时,一切都变成了自然的行为,学生也会自然地感受到老师。从教师爱岗敬业的情感到乐业、勤业、精业的实践,教师的言传身教到教师的自我修炼,从教师学而不厌的钻研进取到教师诲人不倦的忘忧情怀等,形成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其中,无不包含着何以为善的道德策略。 师德规范中最引人注意的当数“保护学生安全”的问题。平时工作中,学校对学生的安全问题是非常重视的,家长是因为相信学校、相信老师才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学校,那我们就应该好好地保护他们,爱护他们,让孩子们能健康成长。不论是作为班主任老师还是任课老师,我们都有义务和责任去保护他们的身心安全,尤其中学阶段的学生更容易遇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所以我们就更应该去重视这方面,力争将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关爱”增加了教师的亲切感,但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也应宽严相济。“爱”但不能溺爱,更不能纵容和放弃,而是把对学生的温情和严格相结合。要“严中有爱”,“爱中见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学生性别、智能、家庭状况、学生家长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要尊重学生,才能启发学生尊重他人,尊重自己。教师平易近人,和学生打成一片,以诚相待,方可使学生感到老师亲切可敬,就能主动接近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提要:高校师德建设事关高等教育的成败,影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而影响公民道德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认真研究加强高校师德建设问题,特别是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本文重点谈了高校青年教师在师德上存在的问题,及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几项对策。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 高校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建设高级人才的基地,教师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任。教师是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人们把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道德比任何职业道德的要求都要高,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离不开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这也已成为高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数是年轻,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思维敏锐,极富创造力的硕士、博士。但与老教师相比,青年教师当中的一部分人在师德方面还需要弥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青年教师需要进行师德重建。以往国内外教育界对“师德”问题也多有论述,但多从“师德”的广泛意义上进行探讨,对市场经济社会中具有“弄潮”能力的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关注不够。 一、高校青年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和大量的教育实践来看,大多数青年教

师的师德师风总体上是好的。都能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但不可否认在青年教师队伍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术不够严谨,学术风气不够端正 自古以来人们视教师为圣人,将学术领域尊为纯洁的圣土,容不得学术作品有半点瑕疵。但是现实情况是,媒体报道的关于高校教师剽窃,抄袭,照搬他人学术成果的现象尚存在,高校少数青年教师做学术时敷衍了事,态度不求严谨,将学术研究功利化,这样的学术风气扩散了学术研究的歪风,玷污了学术殿堂。 (二)敬业精神不足,功利思想浓厚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拜金主义,功利主义越来越浓厚,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下滑,在高校扩招的情况下,教师的课时增多,在课时津贴等项目的驱使下,部分青年教师承担过重的教学任务,为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疲于应付工作量,忽视教学质量,导致学生接收的知识含金量降低。另有一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发展副业,将精力主要放在经营副业上,而将教学放于次要地位。 (三)理论知识积累较多,实践经验缺乏 高校大部分青年教师的学历都在硕士以上,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专业基础扎实。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课堂讲课内容集中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缺乏深度和宽度。培养的学

浅谈对师德建设的认识

浅谈对师德建设的认识 新北区实验中学张蓓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能力的培养者,更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引导者。育人的重大责任就落在了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肩上。教师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21世纪人才培养的大问题,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教师队伍建设古老而永恒的主题。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师德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出:“师德是教师最主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教师的理想信念、师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未来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全面贯彻的党的教育方针,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爱岗敬业,以德育人,构建和谐校园。 一、当前师德建设的现状 关于师德,古今中外早有许多论述,包含了丰富的师德思想。如“师者,人之模范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最基本的职业要求。 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虽然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但与此同时,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一些教师的责任心减弱、随意离岗、做有偿家教、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现象屡屡出现,职业道德方面出现了困惑和迷茫,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光辉形象,成了教师自身发展的绊脚石,也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的道德失范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敬业精神、责任感较弱。多数教师都能够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对工作满腔热情,任劳任怨,用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自己。但也确实有部分教师仅仅把教书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课堂上只求讲完书上的知识点,照本宣科,课后将学生困于题海中,自己却忙于“开心农场”、网上聊天等等。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总结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总结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总结(一) 师德师风是学校的灵魂所在,也是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推进教学改革向深度和广度的进展,而且有利于校园精神风貌的改善,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层层规划,全面部署。系领导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纳入了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同时还建立了以系党总支书记许步国同志任组长,系主任朱晓慧同志任副组长,由其他党政领导和有关人员组成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并制定了师德师风建设三年工作规划。在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部署下,党总支各委员和行政各领导分工负责,团结协作,认真结合各自职责,积极做好师德师风建设的宣传动员和贯彻落实工作,确保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在全系范围内的全面开展。 二、注重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师德师风建设,首先是思想建设。而抓好思想建设,关键要抓好学习教育。只有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教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掌握关于

教职工思想、道德、作风建设的政策规定,有效提高广大教职工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性,才能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矗三年来,我系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把师德师风学习教育同教职工政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切实措施加以保证,形成切合实际工作的机制,使广大教职工的思想、道德、作风建设目标明确、有章可循,使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 1.组织开展常规化政治学习。 三、抓好落实,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过程中,各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积极抓好落实,注意通过加强建章立制来不断完善管理,既重视办好学校对广大教职工的职业要求,又充分尊重教职工的职业特点,把师德师风建设同广大教职工的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实现学校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积极性,将师德师风建设成为推动我系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开创以德治系新路子。 四、精心组织,丰富活动,突出主题。1.优化校园环境,强化校园制度。优美的校园,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爱国、爱校精神。针对我系在浦东校区单独办学的特殊性,系党政领导们除了配合学校做好校园硬件设施建设,还积极创造“软件”条件,努力改善校园氛围,营造

浅谈师德建设及体会

浅谈师德建设及体会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老师的身正,在教学中特别是德育中尤为重要。其身不正,何以为师? 教育部长周济指出: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因此,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极有必要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职业教育的老师,学为人师,行为示范,自身的师德显得异常重要。 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见,师爱是师德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正像教科文总干事马约翰先生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爱的教育。”身为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境地,让教师永远做爱的播撒者。那么,平凡的师爱就会产生非凡的力量。 一、学无止境,师爱的源泉。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条河流。”这是人们常常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学海无涯,正如陶行知所说:“活到老,学到老。”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学生们,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非同寻常。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一条河流”源源不断的“活水”。做到教到老,学到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成了人们离不开的工具,为此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计算机培训班的学习。除此之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一些关于计算机信息专业的学习。特别是在近两年的工作中受益匪浅。我能用电脑备课,绘画一些精美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书本上的知识。看着孩子们获得知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的论文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的论文 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是推进优质教育的重心,而教师持续的专 业发展有赖于教师是如何进行反思的。教育叙事、同伴互助的反思对教师内部结构的不断完善具有一定的作用,利用“学科教学创新的课 堂分析系统”进行反思更突显教育全面性、系统性。该系统切合了我国实际的当代课堂教学理论、策略和方法,为教师提供了教学自我诊断、反思与评价的平台,更好的实现教师基于日常课堂实践中的专业 发展。教师对自身实践和同伴互助的持续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真谛。而要得到持续的、终身的专业发展,在信息化已经成为助推教 育变革和发展的核心要素的今天,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已迫在眉睫。 教育叙事指凭借记忆或再现用叙事的语言将立足于日常教学中 的实践表述出来的一种方式。教育叙事不仅仅是事件的实录,更是对 过往经历的一种演绎、理解、注释的过程,是敞开心扉,是分享经历, 是共同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 把自己的理论置于实践的参照下,接受实践的检验,让承载着教育经 验的理论得到启发和提升,从而使理论和实践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得 到丰富、完善。 教育叙事的表现模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尤其在信息化成为助推 教育变革和发展的核心要素的今天,除了用“案例”的形式记录外, 我们还可以借助“博客”这个全球化、个性化、数字化的交流平台。

在“博客”中根据教师对自己日常教学生活的描述和分析,可以与广 大的群体进行深度的交流,达到深度的反思,以促进教师持续的专业 化成长。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自我反思是自省常新的有效手段,但由于 教师个人的主观因素从而教师个人的反思带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因此,国际领域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同伴互助”的概念,提倡教师要共同工作,共同反思,彼此学习和改进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同伴互助为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在学校环境中每个教师的专业 发展需要。教师是智慧的实践者,通过同伴间的互相观课和指导是一 种有利于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同伴互助强调基于教学实践平等的原则上通过同伴间的对话、沟通、反思和实践的形式集合大家的智慧,在共同的反思与参与中自我改进以获得教师专业的追求、专 业的探索、专业的发展。 《学科教学创新的课堂分析系统》在国内的研究开发中属于首创,在国际研究界也极少有对这一领域的系统开发。该系统的应用为 教师的反思提供了有效的认知工具,通过系统的反思,能准确的处理 如何矫正学生的错误认知,能建立对后进生帮助的策略,不断在反思 中完善自己的教学观与学习观。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此系统,根据教师的反馈信息,不断审视自己的职业情感和教学素养。这样一套辨析

青年教师师德

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的讲话中说:“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教师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乃至影响到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执行。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要求,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实现新的突破。而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研究青年教师的师德现状,切实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有利于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素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一、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师德,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应具有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职业范围内具有教师职业特点的行为规范和职业要求。因此,师德是具有教师职业特点的一种行业公德,是教师群体在从事教育活动时,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工作所形成的包括道德观念、行为规范以及个人品质在内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是教师的灵魂,是其思想、品质和精神面貌的体现。2011年12月,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印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提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条师德规范。该《规范》是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师德建设经验、反复研讨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旨在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切实保证教师履行“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充分发挥教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 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师队伍的一支生力军,其师德修养不仅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建设的希望所在,是新世纪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以德治校”方略,青年教师是核心力量。青年教师的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心得与体会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心得与体会 做为教师对师德师风有较深的理解,这里只谈谈我对师德师风的理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这都是师德。 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漫长的育人之旅。 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爱岗敬业,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素养。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岗位,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活动,认真对待每一次讲课,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古人对教师的教书方面的职责要求:传道、授业、解惑。任何事情都是双向的,学生如果看到老师这么努力、这么认真,付出这么多来教他们,我想他们肯定会首先在思想上对这位老师予以肯定,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的教学态度持有怀疑,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显然是很有利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 二、有个教育家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经常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平时会主动和老师交流思想,遇到问题,也会主动征求老师的意见。老师遇事要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势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存偏见,树立自己的威信。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现在孩子,生活条

件好了,但是父母的期望,社会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使现在一些学生负心理压力很大,他们容易形成孤僻、霸道的个性,使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出现了许多的不适应。优越感的失去,生活上的不顺心在心理上造成了阴影。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三、“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及时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朋友,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浅谈师德师风内涵

浅谈师德师风内涵 樟树二中 熊志娟 2016/11/24

浅谈师德师风内涵 摘要:教师队伍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定性因素,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艺,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师德,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本文从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内涵 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师德为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主动地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新机制新方法,对于解决当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教师素质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基础教育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教育的目的在于完善学生的人格,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直接肩负着培育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其职业道德比其他职业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形象是每一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在教育岗位上取得成功的力量之所在。 师德师风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与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道德水平、工作态度等息息相关,并在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具体地体现出来。那究竟什么是师德师风呢?师德是教师的涵养、德行及善于教书育人。风就是良好的习惯、遗风;师风,就是教师在本职工作中的特有气质、行为准则、风尚及行业风气等。师德师风,应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行为、道德观念、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操及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并逐步将其内化成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其内涵至少蕴含以下几个方面: 1、师德师风的根本——正确的政治观念。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年的教育实践表明,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与教师的政治观念、理想信念、敬业态度、为人处世、道德情操、文化知识等有着重大的关联,所有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教师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与措施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措施 ——枫溪区蔡陇小学麦柔阳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与丰富的过程,主要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丰富与娴熟,专业信念与理想的坚持与追求,专业情感与态度的积极与深厚,教学风格和品质的独特与卓越。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教育的地位日显重要,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核心是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觉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书,催生教育智慧 读书学习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首先,读书学习可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当今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能系统整合、灵活调度,跨学科的或人文、或自然、或社会、或经济等知识丰富广博,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和信息技术手段运用自如。现代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像一个巨大的“磁场”,无论走到哪里,中心都随之转移到哪里。而且有“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气概,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给学生以充实的知识和心灵的震撼。因此,教师必须博览群书、兼收并蓄,才能支撑起知识的天空,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其次,读书学习可以丰富教师的生活。教师读书学习就像歌手练声、枪手打靶,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像呼吸、吃饭一样自然,应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教师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唯有如此,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书卷之气,去熏陶学生,使之热爱读书,与书为伴,成为未来书香社会的“读书人口”。唯有如此,教师的思想的河流才能潺潺不断,才能提高生命的强度。 接着,读书学习可以提升教师的精气。教师悠游于书籍之中,聆听古圣先哲教诲,欣赏宇宙的真谛和振聋发聩的哲理睿思,感悟人生,感悟世界,从不同角度追问、挖掘自我,不断提升“已成的我”,在书香四溢中经营自由的心灵、睿智的精神和丰富的文化,不断提升自己的魅力、品味、气质和精神境界。 最后,读书学习可以增长教师的职业智慧。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有才华的、富有教育智慧的。读书学习,能够让教师易于感知这个世界,易于走进学生的心灵,能在各种情境中做出独到的判断。读书学习,能于无形中提升教师的锐气、灵气、慧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可以催生职业智慧。 二、课堂,激发生命活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探究的园地、发展的场所,是师生交往的舞台,课堂不是“产品加工厂”,而是有鲜活和灵性的生命成长的原野、思想的摇篮、精神的栖息地。课堂是一名教师或教育家最为核心成长的阵地。教师应该积极改革课堂,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挖掘蕴涵其中的无限生机和活力,把课堂营造成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自然、有序地学习和操练,不断发展、提高各自的生命质量。 教师改革课堂教学,重点要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教材只是为教学提供了一种框架和思路,教师需要收集各种资源来发展、丰富自己的课程,带进课堂的只是一种教学预设,而不是剧本化的教案。因为只有在这种开放的状态中,教师才能在课堂中敏感地感受到学生与自己创造性火花的撞击产生共振,真正锻炼和成就这段共同的旅程。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实际、学生需要,有效地加工、整合教材,对教材作出富有针对性的设计,进行创造性实施。 二是预习与深度学习的关系。预习是学习的起点,是课堂学生展示的前提和基础,是现

教师晋级证明材料师德师风_教育教学能力_指导青年教师_118763

培养青年教师证明材料 本人姓名:钟萍英语,女,乳源一小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钟春同老师耐心指导我。指导内容主要有:1、学科教学方法;⒉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3、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4、差生的转化方法。 钟春同老师采用“跟班指导”的方式长期坚持指导我,根据课改要求,怎样去理解和掌握课程标准,如何把握教材重点、难点,怎样根据学生实际去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指导我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准确选择教学方法,合理应用计算机,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在学生方面,指导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如何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转化后进生。钟春同老师还经常深入课堂听我的课,然后进行指导,帮助我修改论文等。通过钟春同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得我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2001年,我在参加乳源县中小学英语教师说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02年,我在参加韶关市小学英语优质课竞赛中荣获二等奖。2008年,我在参加乳源县教师教学技能团体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特此证明 钟萍英 2016年10月10日

关于饶德炳同志指导青年教师的证明材料饶德炳老师是一个认真负责的好老师,凭着她本人在工作中积极性、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我们大家都很佩服饶老师。我是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饶老师带着我一起进行课堂教学讨论、备课研讨、有时也参与课题研究等等。这几年来因为有了饶老师的培养和指导,我在教学方法,备课、课堂教学、校本研修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成绩显著,得到了学校其它老师们的认可和好评。 饶老师在培养和指导我时采取了如下的做法: 1、在学期开学初先制定出教学计划,让我参照执行,坚持每周听我一节课,并认真分析,与其它参与听课的老师讨论,共同分析。 2、引导我找准自己的特色、特长,并结合到教育教学实际之中,成就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 3、饶老师是用眼、用心的指导了我;引导我向理论寻求答案,终身学习,为己所用。 饶老师的教学理念是“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成功”。所以于老师的教学经验越来越丰富,教学方法和效果越来越好,在教学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特此证明 证明人:陶明霞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现状及对策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现状及对策 陈博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政法经管系) 摘要: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本文针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 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最基础的建设,青年教师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青年教师的师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关系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质量和标准;关系到教育创新的顺利实施;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广大青年教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他们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对国家的政治局势和经济发展前景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绝大多数青年教师具有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真诚愿望,爱岗敬业,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为高校改革发展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如个别青年教师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严重、极大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也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大力提高青年教师的道德水平,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紧迫性的任务。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现状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活跃,富有朝气,敢于创新,精力充沛,但是理想信念较模糊,缺少政治鉴别力和判断力。高校青年教师充满朝气,思想活跃,富有激情,善于接受新事物,敢于直面社会的弊病,有自己追求的目标。但是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部分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比较模糊,对教师岗位的价值没有充分认识,马列主义理论素养不高,对社会主义信念产生动摇,对政治的鉴别力和判断力明显较低,容易受反政治思潮的影响,存在非政治化、非意识形态化的倾向,主张自己超然于政治、意识形态之外,因此,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缺乏政治进取心。高校青年教师理论知识扎实、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先进、知识面广,但敬业意识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 导语: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教育是人类崇高的事业,师德是教育事业的灵魂。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面对新时期的挑战,抓好我们教师的师德已成为重要工作之一。 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性,作为班主任,身教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班主任是学生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班主任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身教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与训斥效果好得多,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境界,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提倡“身教重于言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与教师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一个教师的师德好坏对教风、学风影响极大为人师表是当好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我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体察他们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和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位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是爱护、关心家庭有困难的学生,学习落后的学生、身患疾病的学生。 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这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这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我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家长把天真烂漫、聪明伶俐的孩子交给我们培养,这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我又怎么能不全身心地去爱他们呢?我坚信,我们也一定能以一片至真至诚的爱心感动我面对的全体学生。

2019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与方法

一、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保证 知识迅猛更新客观上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养成学习的习惯,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课堂常教常新。 二、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实际教育中,基于学校,源于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研究的起点和对象是教学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制订计划、系统地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付诸实施、检验和反省成果,把学习与培训、学习与行动结合起来。研究的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学实践的改进和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并以研究成果为依据,进行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师学习培训和教学过程相统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因此,近年来,行动研究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教师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认知对象,有意识地对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教育理念、教育思维方式和教育行为方式进行批判性地分析和再认知,从而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 四、同伴互助——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 新的课程计划的颁布,新教材的推行,新的课程理念的逐渐渗透,不同学科的相互融合,以及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等,这些都要求教师间彼此合作,共同提高。如磨课、沙龙和展示等。 五、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 校内同层级教师的横向支援常常会自囿于同水平反复。因此,教师还必须向专业人士和成功人士学习,不断接受先进理论、技术、方法和经验的专业引领。 提倡校本教研与大学牵手,各级中小学教研部门、教师进修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专业研究人员与中小学教师共同研究,建立起平等交流、共同成长、互补互益的伙伴关系,人人平等,能者为师。 六、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 课题是某一领域里具有普遍意义的、有明确而集中的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和研究任务的研究项目,它有效整合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能促进教师自主成长,提升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使学生获益。 通过课题研究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提升,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以及促进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

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演讲

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演讲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古人尚修德,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更应把师德放在首位。但是坦白说,刚刚看到“师德”这个演讲主题的时候,有些犯难。 因为,对于我,一个刚上任的年轻老师来说,不过是刚刚开垦了自己的一片田地,还没有收获桃李。所以,今天我想讲的仅仅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以及我这些时间来的体会和感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小学到大学到研究生,老师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好的老师可能会使人受益一生,这一点我感触比较深,也是我想当老师的出发点之一。作为一名教师,我很知足,知足于拥有这份高尚的职业,我想凭借自己的力量,哪怕很小的力量去为学生亮起一盏指路的明灯。 我的老师们每一个都在做同样的一件事——宁静致远,潜心育人。而各位老师这样的工作态度也在深深的影响着我、教育着我。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在告诉我,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而这句话便也成了我的师德宣言,同时更是我毕生所追求的目标。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该把讲台当成“舞台”,而不仅仅是一个工作的地方,像工人的“工地”或者农民的“菜园”。我们不仅在要“台上”挥洒自如,在“台下”的生活中处处也要为人师表。教师的职业不仅得到崇高的赞誉,更重要的也被赋予过更多的要求。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除了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外,还要要以身作则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学生迷茫疑惑的时候给他们指引方向。老师在我求学生涯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影响了今天的我。我受恩于老师,受恩与社会,所以今天我要用能力去回馈社会,同样如我的老师们一样滋润下一代的同学们。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如果想在教师这个行业里成为物质上的大亨是不可能的,你想在精神的天堂里寻求物欲的膨胀,那就会无功而返。只有跳出物欲的幸福才是真幸福。真幸福从来不是依靠物质刺激产生的,就像真正的爱情从来不是凭借钻戒与项链产生一样。没有哪一个工作会预先支付给你工作的幸福,除了教育。 当你第一天上班,走进课堂,见到学生,同学们用那纯真、热情的眼光迎候你,那眼神就支付了一切。当你投入的工作的时候,你就会感受这份工作的意义和乐趣。年轻的我们在面对名利金钱时,或许有那么一刻有些许浮躁,面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冲击。身为老师的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去履行我们的职责呢?我想“宁静致远,潜心育人”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在我的身边,有这样一支教师队伍,他们除了教书育人,还利用业余时间共同学习,苦钻业务,勇于创新,在教书育人的这条道路上,披荆斩棘,昂首阔步。 在我的身边,有这样一些老师,他们学识渊博,教学严谨,精心准备每一堂课,写好每一页教案,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

浅谈高校教师师德建设

浅谈高校教师师德建设 当前高校教师师德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其中既有学校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师师德建设是个重要课题,必须加强高校师德理论体系建设。本文从分析师德存在的问题着手,从完善师德制度和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方面来提出应对问题的办法。 标签:高校师德;师德建设;对策 一、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不同的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相交汇,带来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对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造成很大的影响。如部分老师在职业理想和自身的道德水平方面,出现了一定偏差,影响了高等教育效果。同时,高校对师德也没有一个具体的约束和考核办法,导致师德建设这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高校教师师德建设轻内容重形式 国内高校非常重视师德建设,也积极主动地采取了很多措施促进师德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有些高校的师德建设仅限于表彰先进人物等表面形式,搞一段时间就恢复常态,走过场,往往忽视了师德教育的具体内容。 2.师生交流缺乏,个别老师对学生关爱不足 个别老师认为高校教师的职责只是在课堂上,只要完成了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对学生漠不关心,下课与学生没有交流,不主动关心学生对学习的要求和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只教书不育人,任其自然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3.个别高校教师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全球化思潮的涌入,现代社会一些大更加崇尚个性解放,个性自由,金钱至上。很多老师价值观出现失衡,强调个性的同时忽视了自己作为一个高校教师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二、加强我国高校教师师德的建设措施 1.建立健全的师德建设运行机制 (1)完善教师资格考核制度,从教师入口把关。应该根据现有的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完善教师的招聘流程。应该不仅仅看重专业知识,还应看重教师的思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谈谈当前师德状况以及开展师德建设的一些看法或建议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谈谈当前师德状况以及开展师德建设的一些看法或建议。 通过观看学习《全国师德论坛》,我觉得他(她)们确确实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与楷模,是我们教师队伍中优秀的典型代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教师队伍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极少数教师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抬头,以教谋私,搞有偿家教;工作缺乏应有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马虎了事;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也偶有发生。如果任其蔓延,必将严重影响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对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敬业精神不强,缺乏献身教育的事业心。 个别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精神,把教师执着的追求和高尚的人格抛诸脑后,缺乏奉献精神和教育热情,不愿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他们不用心去教育学生,不认真钻研教材,不认真备课阅卷,打牌上网夜以继日,备课上课马马虎虎,无精打采,教学效果差,家长和学生反响较大。个别教师甚至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不安心教育工作,不潜心钻研业务;备课简单从网上下载,有的甚至根本就不备课,更谈不上钻研教材进行教研教改;批改作业方式简单,甚至不批改学生作业。极个别的为追求个人利益,不经过学校批准擅自离岗离职。 2、攀比之风严重,不能廉洁从教。

部分教师拜金主义思想严重,羡慕经济效益好的部门,心理上产生不平衡,对安排给自己的工作斤斤计较,讨价还价,怨声载道,消极应付。不专心教书育人,却一门心思忙有偿补课,有的还利用职务之便来暗示、动员学生参加有偿补课。有的教师为蝇头小利向学生组织购买或推荐教辅材料,有的接受家长宴请,向家长索要礼物、请托家长办事等;有的从事第二职业,把教学当副业;这些都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3、工作作风欠端正,缺乏职业使命感。 有些教师不讲政治、不讲原则,思想政治观念淡薄,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学习不够,热衷于散布各种流言蜚语和小道消息,损害党和政府形象;有些教师缺乏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安于现状,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工作急功近利,敷衍塞责,手头的书籍只是围绕教材的几本教参,知识面狭窄,教育观念落后;有的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期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炒股票玩基金;有的学术道德修养不够,治学不严谨,抄袭套作,科研成果经不起推敲;有的整体协作精神不强,文人相轻,缺乏相互尊重、取长补短的精神风貌,影响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共同协作;还有个别教师在教育教学、考试测评、评优评先及职称评审中弄虚作假,以不正当的手段破坏公平竞争,追求非分利益。 4、对学生缺乏爱心,师表意识淡薄。 部分教师对学生特别是差生缺乏爱心,讽刺挖苦,随意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甚至侮辱学生人格,伤害学生自尊;个别班主任工作

我选择我热爱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演讲稿修订版

我选择我热爱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演讲稿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我选择,我热爱——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演讲稿 我选择我热爱 演讲者:范海敬 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来讴歌我的职业;也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来思考我的价值;更不是歌手,没有动听的歌喉来颂咏我的岗位。然而,我是教师——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我要在知识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用深深的思索,推演我心中最奥秘的哲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的赞歌——因为热爱,所以选择;我选择,我热爱。“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开始了向优秀教师,学者型教师进步的征途。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呢,我认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行是首要的条件。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记得一年前,第一次怯怯地站上讲台,同时感触到几十双纯真稚嫩而又充满渴望的目光,那一瞬间,我的所有希求已化成七彩粉笔,我知道这便是我的起点。我,一个涉世未深,对教育教学规律知之甚少,对困难艰辛估计不足的大孩子,在教学的过程中才真正体验到了教师平凡生活的滋味,体验到了其中的艰辛和压力。 我苦恼过,迷惘过,但却从未动摇过,退却过,放弃过。我坚信,通过不懈的努力,自己一定能为孩子们的天空添抹一簇缤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