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病病发的急救方法

哮喘病病发的急救方法
哮喘病病发的急救方法

哮喘病病发的急救方法

哮喘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发作可持续24小时以上,经过一般治疗不能缓解者称为哮喘持续状态。此时,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呼气延长、咳嗽,面部苍白或发紫,心率增快,常在每分钟120次以上。严重者血压下降,大汗淋漓,出现肺气肿,可神志不清而出现昏迷。家庭成员应在救护车未来之时对其进行正确的急救,以免延误病情!

家庭的救治方法

哮喘发作时,应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1)、注意病人保暖,环境安静,鼓励病人配合治疗。

(2) 、家属不要把病人围起来,要保持病人周围空气新鲜;室内通风,空气新鲜,但没有过堂风。避免室内有煤油、烟雾、油漆等刺激性气体。

(3)、舒喘灵或沙丁胺醇(喘乐宁)气雾吸入,按压1-2喷,每天不超过6-8喷。口服喘乐宁,每次2-4毫克,每日3次。

硫化氢中毒的急救措施

硫化氢中毒的急救措施 发现中毒者应立即将中毒者迁移到空气新鲜处,在救助之前以鼓风机或者电风扇向现 场送入新鲜空气,救助者也要戴好防护措施,如防毒面具,湿毛巾,防护眼镜等,在确保 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入现场 有呼吸困难,或者昏迷者,应立即吸氧。 如有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应坚持不懈,在未确认中毒者死亡 之前,不能放弃。 眼部刺激严重者用清水或小苏打液洗眼,并滴眼药水数日。 输液,使用维生素C,细胞色素C,三磷酸腺苷等注射液静脉滴注。 硫化氢中毒的病因 在采矿和从矿石中提炼铜、镍、钴等,煤的低温焦化,含硫石油的开采和提炼,橡胶、鞣革、硫化染料、造纸、颜料、菜腌渍、甜菜制糖等工业中都有硫化氢产生;开挖和整治 沼泽地、沟渠、水井、下水道和清除垃圾、污物、粪便等作业,以及分析化学实验室工作 者都有接触硫化氢的机会;天然气、矿泉水、火山喷气和矿下积水,也常伴有硫化氢存在。由于硫化氢可溶于水及油中,有时可随水或油流至远离发生源处,而引起意外中毒事故。 硫化氢中毒的临床表现 急性硫化氢中毒一般发病迅速,出现以脑和或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亦可伴 有心脏等器官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可因接触硫化氢的浓度等因素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1.轻度中毒 轻度中毒主要是刺激症状,表现为流泪、眼刺痛、流涕、咽喉部灼热感,或伴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检查可见眼结膜充血、肺部可有干啰音,脱离接触后短期内可 恢复。 2.中度中毒 接触高浓度硫化氢后以脑病表现显著,出现头痛、头晕、易激动、步态蹒跚、烦躁、 意识模糊、谵妄,癫痫样抽搐可呈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等;可突然发生昏迷;也可发生呼吸 困难或呼吸停止后心跳停止。眼底检查可见个别病例有视神经乳头水肿。部分病例可同时 伴有肺水肿。脑病症状常较呼吸道症状出现为早。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强或有片状阴影。

防止硫化氢中毒安全管理制度(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硫化氢中毒安全管理制度 (新版)

防止硫化氢中毒安全管理制度(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一、目的 为防止生产过程中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天津天保电力有限公司范围内以及进入公司区域内作业的外来施工单位和人员。 三、内容与要求 1.凡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防止硫化氢中毒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使作业环境中硫化氢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标准。 2.在有可能泄漏硫化氢气体的场所应配置固定式硫化氢检测报警器,有硫化氢危害的车间应配备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器。所使用的监测仪器应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可,“三证”齐全(即生产许可证、安全鉴定证/消防认证、防爆合格证),并按技术规范要求定期由有检测资质的部门校验,并将校验结果记录备

最新各种突发病的急救常识资料

各种突发病的急救常识 心绞痛 心绞痛病人的急救措施:先解松领带、皮带、钮扣等;让病人坐下,等待阵痛过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安抚病人,使其精神稳定下来。如果属于复发症状,病人需要马上服用携带的常备药:将医生配给的硝酸甘油药含在舌头下面,勿要吞服,约3-4分钟起效。若服药无效,要怀疑可能是心肌梗塞,这时应马上叫救护车送往医院。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心绞痛病人随身常备急救药物是十分重要的。 心肌梗塞 胸骨后或心前区突然出现持续性疼痛,同时有全身抽搐、意识模糊、呕吐、休克等症状时,可能是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病人急救措施:密切注视病人生命征候情况的同时应马上叫救护车;解松衣服,让病人保持半坐位或病人感到最舒服的体位,并保持绝对安静;让病人先含硝酸甘油,如果是心绞痛发作,5分钟之内可缓解。 如果服药以后,剧烈疼痛仍然持续,并扩散到左腕、左手背部等部位,同时伴随脸色苍白、脉搏紊乱等症状,则可能是心肌梗塞。 这时应选择以下姿势中的某一种(以病人感到最舒服为准),等候救护车到来:有桌子的话,可让病人伏在桌子,两手当枕,垫在头下。若在家中,可叠高被子,让病人背靠,让头部也倚在被子上,或者垫好枕头,让病人仰卧,并适度垫高脚跟。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分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是心脏病后期发生的危急症候。左心衰竭的早期表现为体力劳动时呼吸困难,病情发展严重时,患者常常在夜间憋醒,咳喘有哮鸣音,口唇发紫,大汗淋漓,烦躁不安,咳粉红色痰,脉搏细而快。右心衰竭初起可有咳嗽、哮喘、面颊和口唇发紫、下肢浮肿,严重者还伴有腹水和胸水。同时出现左心和右心衰竭的为全心衰竭。 心力衰竭病人急救措施:首先要让病人安静,减少恐惧躁动,有条件的应马上进行吸氧;松开领扣、裤带;让病人采取坐位,两下肢随床沿下垂,必要时可

排水管道防止硫化氢中毒预防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排水管道防止硫化氢中毒预防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485-47 排水管道防止硫化氢中毒预防措施 (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下井作业是市政排水疏通养护和排水工程施工以及防汛抢险中经常遇到的生产和施工项目,其主要工作内容是井下检查、管道维修、下井清淤和捞杂物,管道内砌堵、拆堵、砸管,排水泵站掏挖集水池等。 该下井作业工作看似简单,但其工作环境较恶劣,其工作面狭窄,通气性差,作业难度大,工作时间长,危险性高,有的存有一定浓度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缺少氧气,作业稍有不慎或疏忽大意,极易造成操作人员中毒的死亡事故,特别是容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历年来在全国市政排水行业中下井作业发生的硫化氢中毒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天津市近几年连续发生硫化氢中毒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安全事故。如99年9月纪庄子污水厂在检修泵站进水闸门时,五人井下作业中

哮喘急性发作处理的急救预案

哮喘急性发作应急预案 一、定义:急性发作是指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其程度轻重不一,病情加重,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偶尔可在数分钟内即危及生命。一个哮喘病人可以平常没有什么症状,跟正常人一样,但是由于接触到某种原因,有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也可能是嗅闻到特殊气味,突然出现的一种喘息、胸闷、气急的症状。通常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急性发作。或者有的病人,平常有一些轻微的症状,比如咳嗽、轻微的胸闷,但不明显,也是接触到类似的诱因以后,病情突然加重,这也称之为急性发作。 二、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常紧随先兆症状后出现胸闷、胸部紧迫甚至窒息感,胸部似被重石所压,10~15分钟后发生以呼气困难为主的呼吸困难,并带有哮鸣音。病人被迫端坐,不能平卧,头向前俯,两肩耸起,两手撑膝,用力喘气。发作可持续几十分钟到数小时,自行或治疗后缓解。 2、咳嗽、咯痰:于先兆期因支气管粘膜过敏而引起咳嗽。一般为干性无痰咳嗽,程度不等。至发作期咳嗽减轻,以喘息为主。待发作接近尾声时,支气管痉挛及粘膜水肿减轻,大量分泌物得以排出,而咳嗽、咯痰症状加重,咯出较多稀薄痰液或粘液性痰栓。若合并感染时,可咯出脓性痰。少数病人可以咳嗽为唯一的表现。 3、其他:支气管哮喘发作较严重、时间较久者,可有胸痛。部分病人也可有呕吐甚至大小便失禁。当呈重度持续发作时,有头痛、头昏、焦

和病态行为,以及神志模糊、嗜睡和昏迷等精神神经症状。若合并感染,则可有发热。发作过后多有疲乏、无力等全身症状。 三、应急预案 1、体位与环境取坐位并予以背部支持,保持病室安静及通风良好,注意解除病人的焦虑及紧张。 2、保证呼吸道通畅并纠正缺氧。 (1)清除痰液并协助排痰,吸痰。吸痰前后应注意予以高流量吸氧。(2)吸氧4-6L/min,并予以适当湿化。 (3)必要时行人工或机械辅助呼吸。 (4)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痰液粘稠造成痰栓而加重呼吸困难,出现明显紫绀,神志不清的,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以清除痰栓,减少死腔 3、平喘扩支改善通气功能,减轻呼吸困难。 (1)0.1%肾上腺素0.5mg皮上注射或异丙肾上腺素(治喘灵)5-10mg 舌下含化,3-4/d。 (2)治喘灵0.25mg或0.5%舒喘灵1mg,稀释后雾化吸入。 (3)氨茶碱0.25g加2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滴,总量不宜超过1.5g。 4、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尽早\足量使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氢化可的松100-400mg或地塞米松20mg加入液体500ml中静滴,每6-8h1次,3d后如症状改善可改用口服维持。原则用药在一周左右。 5、纠正脱水及盐碱失衡 (1)等渗液静滴2000-3000ml/d,保持尿量>1000ml/d。 (2)5%NaHCO3 100-200ml静滴。

硫化氢中毒的急救处理

硫化氢中毒的急救处理 1.现场抢救极为重要,因空气中含极高硫化氢浓度时常在现场引起多人电击样死亡,如能及时抢救可降低死亡率,减少转院人数减轻病情。应立即使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有条件时立即给予吸氧。现场抢救人员应有自救互救知识,以防抢救者进入现场后自身中毒。 2.维持生命体征。对呼吸或心脏聚停者应立即施行心肺脑复苏术。对在事故现场发生呼吸骤停者如能及时施行人工呼吸,则可避免随之而发生心脏骤停。在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施行者应防止吸入患者的呼出气或衣服内逸出的硫化氢,以免发生二次中毒。 3.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高压氧治疗对加速昏迷的复苏和防治脑水种有重要作用,凡昏迷患者,不论是否已复苏,均应尽快给予高压氧治疗,但需配合综合治疗。对中毒症状明者需早期、足量、短程给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有利于防治脑水肿、肺水肿和心肌损害。控制抽搐及防治脑水肿和肺水肿,较重患者需进行心电监护及心肌酶谱测定,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对有眼刺激症状者,立即用清水冲洗,对症处理。 4.关于应用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的指征和方法等尚无统一意见。从理论上讲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适用于治疗硫化氢造成的细胞内窒息,而对神经系统反射性抑制呼吸作用则无效。适量应用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或4-二甲基氨基苯酚(4-DMAP)等,使血液中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后者可与游离的硫氢基结合形成硫高铁血红蛋白(sulfmethemoglobin,SMHb)而解毒;并可夺取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的硫氢基,使酶复能,以改善缺氧。但目前尚无简单可行的判断细胞内窒息的各项指标,且硫化物在体内很快氧化而

失活,使用上述药物反而加重组织缺氧。亚甲蓝(美蓝)不宜使用,因其大剂量时才可使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量过大则有严重副作用。目前使用此类药物只能由医师临床经验来决定。

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处理方案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吸入,经人体的黏膜吸收比皮肤吸收造成的中毒更快。 车间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10 mg/m3。 硫化氢物化性质:有“臭鸭蛋”气味的有毒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硫化氢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至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迅速引着回燃。另外,它可溶入水,易溶入甲醇、乙醇类、石油溶剂以及原油中。 很快恢复。 2.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眼和呼吸道的刺激症状,如眼刺痛、畏光、流泪、眼睑浮肿、眼结膜充血、水肿,角膜上皮混浊等急性角膜结膜炎表现;有咳嗽、胸闷、肺部可闻及干、湿性罗音,X线胸片可显示肺纹理增强等急性支气管周围炎表现;可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脱离接触,数日内症状即消失。 3.中度中毒:接触浓度常在300 mg/m3以上,除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加重外,尚有一般神经中毒症状和共济失调。有明显的头痛、头晕并出现轻度意识障碍;有咳嗽、胸闷、肺部闻及干、湿罗音,X线胸片显示两肺纹理模糊,有广泛的网状阴影或散在细粒状的阴影,肺野透亮度降低或出现片状密度增高阴影,显示间质性肺水肿或支气管肺炎。面对光源时,眼周围有彩色环,这是角膜水肿的征兆 4.重度中毒:接触浓度常大于700 mg/m3,发病急,进展快,突出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昏迷、肺泡性肺水肿、心肌炎、呼吸循环衰竭或猝死。严

重中毒脱险后.可残留后遗症,包括神经衰弱症、前庭功能障碍、椎体外系统损害、中毒性肾损害、精神障碍、瘫痪及心血管病变等,甚至有个别引起心肌梗死的报道。 进入可疑作业场所前,必须使用检测仪器和防毒面具 硫化氢检测仪监测硫化氢浓度,或用浸有2%醋酸铅的湿试纸暴露于作业场所30秒钟,如试纸变为棕色至黑色,则严禁入场作业。进入高浓度硫化氢场所,应有人在危险区外监护,作业工人应佩戴隔绝式防护面具。发现有人晕倒在现场,切忌无防护入场救护,应佩戴防毒面具。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生产场所,应当安装自动报警仪。接触硫化氢工人应加强中毒预防及急救培训。 硫化氢中毒的处置原则 人体内最重要的是大脑,虽然只占人体体重的2%,但其需氧量可达22%,如果出现缺氧,首当其冲的便是大脑受到损害。心脏停止跳动、血液不流动、氧没法输送,造成缺氧。 尽快使中毒者脱离毒物的危害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大量有毒气体泄漏,往往会发生着火爆炸、多人中毒和多人受伤等重大事故,在这种情况下,抢救人员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要慌张,迅速组织气防救护人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对遇难者进行抢救,尽快将中毒者抢救出来,使其脱离毒物的危害,转送医院进行抢救。 切断毒源 组织人员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关闭泄漏管线的控制阀门,切断毒源,以利事故处理,不使事态扩大。 划定危险区,疏散人员 当大量毒气泄漏时,特别是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人们闻不到,危险性更大,我们要根据风向、风级做好划定危险区的工作,指派警戒人员,以免他人误入毒区,对危险区内的无关人员尽快地撤离,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硫化氢中毒防护措施 生产装置和罐区内凡有可能泄漏硫化氢气体的场所应《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设置固定式硫化氢气体检报警器,有硫化氢危害的单位要根据生产岗位和工作环境的不同,为生产管理和操作人员配备防硫化氢过滤式防毒器材或隔离式防毒器材,配备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报警器及适当的防毒器材。 在生产装置和罐区内,对含硫化氢浓度较高的介质的采样和切水作业应为密闭方式,从本质上减少硫化氢的危害。

硫化氢中毒及急救方法

. 硫化氢是一种强烈神经毒物,虽有恶臭,但极易使人嗅觉中毒而毫无觉察。这是因为硫化氢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二硫键起作用,影响细胞氧化过程,导致组织缺氧。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而有臭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它是因粪便和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腐败而产生,或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在清理腌菜池、蓄粪池、酱油发酵池、沼气池、地窖,或疏通下水道、阴沟、隧道、矿井以及在某些化工生产过程中,有时 精选文档

. 因不慎吸入过多硫化氢而致急性中毒。也有偶然在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进入硫化氢浓度高、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发生急性中毒。 硫化氢是一种强烈神经毒物,虽有恶臭,但极易使人嗅觉中毒而毫无觉察。这是因为硫化氢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二硫键起作用,影响细胞氧化过程,导致组织缺氧。它除使人眼、鼻、支气管遭受强烈刺激外,还使体内组织细胞因缺氧而窒息,造成脏器的广泛损害。 精选文档

. 一、临床表现 1.眼粘膜刺激:双眼刺痛、流泪、畏光、结膜充血、灼热、视力模糊、角膜水肿等。 2.神经症状:头痛、头晕、乏力、动作失调、烦躁、面部充血、共济失调、谵妄、抽搐、昏迷、脑水肿、四肢绀紫以及惊厥和意 精选文档

. 识模糊。 3.呼吸道症状:流涕、咽痒、咽痛、咽干、皮肤粘膜青紫、胸闷、咳嗽剧烈、呼吸困难、有窒息感。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肺炎、喉头痉挛和呼吸麻痹。 4.重度中毒症状: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心肌炎、肝肾功能损害等。还有人可有神经衰弱和前庭器官功能障碍等后遗症。 精选文档

. 5.“电击样”中毒:部分患者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贸然进入硫化氢浓度极高的环境中,如地窖、下水道等不通风的地方时,还未等上述症状出现,即可象遭受电击一样突然中毒死亡。 二、急救处理 1.立即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但施救者应戴防毒面罩,否则进入 精选文档

预防硫化氢中毒措施

编号:AQ-JS-04583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预防硫化氢中毒措施 Measures to prevent hydrogen sulfide poisoning

预防硫化氢中毒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硫化氢为无色、有腐蛋臭味的窒息性气体,常存在于废气、含硫石油、以及下水道、隧道中。含硫有机物腐败也可产生硫化氢气体。在阴沟疏通、硫化氢为无色、有腐蛋臭味的窒息性气体,常存在于废气、含硫石油、以及下水道、隧道中。含硫有机物腐败也可产生硫化氢气体。在阴沟疏通、河道挖掘、污物清理等作业时时常常会遭遇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在密闭空间中作业情况更为突出。如防范不当,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根据硫化氢产生机理和事故原因、特点分析,防范硫化氢中毒关键要抓好以下“六大环节”: 一、普及防范知识 污水处理、市政建设和化工等可能产生硫化氢等毒害气体中毒的企业每年要定期开展专题教育,针对硫化氢中毒等危害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企业管理者、安全人员、从业人员对硫化氢中毒等危害

的认识。 二、落实责任主体 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生产经营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1、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加强作业场所劳动保护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保证安全生产的投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生产经营单位应对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上岗前和在岗期间要实行安全叮嘱,提示安全措施并指导从业人员正确使用职业防护设备和用品。 3、生产经营活动有可能产生硫化氢气体的场所,必须为从业人员配备气体检测仪器、呼吸器、救护带等安全设备;配备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医疗救护设备和药品。防毒器具要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整洁完好。

硫化氢中毒症状及急救

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及急救 凡是含碳的物质如煤、木材等在燃烧不完全时都可产生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很快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而且不易解离。一氧化碳的浓度高时还可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铁结合,抑制细胞呼吸而中毒。(一)诊断要点 有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环境,如燃烧、浓烟等,且缺乏良好的通风设备。伤员有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乏力、昏厥等症状体征,重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根据一氧化碳中毒的程度可分为三度:①轻度血碳氧血红蛋白在10%~20%,有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乏力或短暂昏厥,脱离环境可迅速消除。②中度血碳氧血红蛋白在30%~40%,除上述症状加重外,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脉快,烦躁,常有昏迷或虚脱,及时抢救的日后可完全恢复。③重度血碳氧血红蛋白在5O%以上。除上述症状加重外,病人可突然昏倒,继而昏迷。可伴有心肌损害,高热惊厥、肺水肿、脑水肿等,一般可产生后遗症。(二)现场急救 立即将病人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松解衣服,但要注意保暖。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并肌注呼吸兴奋剂,山梗菜硷或回苏灵等,同时给氧。昏迷者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病人自主呼吸、心跳恢复后方可送医院。 若有条件时,可做一般性后续治疗:①纠正缺氧改善组织代谢,可采用面罩鼻管或高压给氧,应用细胞色素C15毫克(用药前需做过敏试验),辅酶A50单位,ATP20毫克,静滴以改善组织代谢。②减轻组织反应可用地塞米松10毫克~30毫克静滴,每日1次。③高热或抽搐者用冬眠疗法,脑水肿者用甘露醇

或高渗糖进行脱水等。④严重者可考虑输血或换血,使组织能得到氧合血红蛋白,尽早纠正缺氧状态。 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及急救方法 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临床上以急性脑缺氧的症状与体征为主要表现。接触CO后如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等症状,于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即可迅速消失者,属一般接触反应。 轻度中毒者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昏、心跳、眼花、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烦躁、步态不稳、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如意识模糊、朦胧状态),但无昏迷。于离开中毒场所吸入新鲜空气或氧气数小时后,症状逐渐完全恢复。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面色潮红,多汗、脉快、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及时移离中毒场所并经抢救后可渐恢复,一般无明显并发症或后遗症。 重度中毒时,意识障碍严重,呈深度昏迷或植物状态。常见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正常或迟钝,四肢肌张力增高,牙关紧闭,或有阵发性去大脑强直,腱壁反射及提睾反射一般消失,腱反射存在或迟钝,并可出现大小便失禁。脑水肿继续加重时,表现持续深度昏迷,连续去脑强直发作,瞳孔对光反应及角膜反射迟钝,体温升高达39~40℃,脉快而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发绀,四肢发凉,出现潮式呼吸。有的患者眼底检查见视网膜动脉不规则痉挛,静脉充盈,或见乳头水肿,提示颅内压增高并有脑疝形成的 可能。但不少患者眼底检查阴性,甚至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而病理解剖最后仍

硫化氢中毒现场处置方案

硫化氢中毒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硫化氢气体是一种无色气体,低浓度的硫化氢气体有臭鸡蛋味,相对密度1.176,能溶于水(2.6体积),比空气重,有毒。作业人员吸入硫化氢气体发生中毒事故。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本公司生产厂污水处理调节池. 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调节池进水口堵塞污水停滞时间过长,长时间未对污水进行处理,调节池可能产生硫化氢气体。人吸入浓度为70~150 mg/m3,吸2~5分钟后嗅觉疲劳,不再闻到臭气。1~2小时,出现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吸入300 mg/m3,6~8分钟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1小时左右接触引起肺水肿。吸入760 mg/m3,15~60分钟,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痛、头昏、步态不稳、恶心、呕吐。吸入1000 mg/m3/数秒钟,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加快后呼吸麻痹而死亡。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4.1刺激反应: 空气中有有臭鸡蛋味少量吸入硫化氢气体后出现流泪、眼刺痛、流涕、咽喉部位有灼热感等刺激症状,在短时间内可恢复。1.4.2 轻度中毒 有眼胀痛、畏光、咽干、咳嗽,以及轻度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

1.4.3 中度中毒 有明显的头痛、头晕等症状,出现轻度意识障碍;有明显的粘膜刺激症状,出现咳嗽、胸闷、视力模糊、眼结膜水肿及角膜溃疡等。 1.4.4重度中毒 昏迷、呼吸循环衰竭、休克等。 1.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救护人员未做好个人防护可能导致中毒事件的再次发生。 2.应急工作职责 2.1组织机构 应急救援总指挥:维修主任 应急救援副总指挥:安全员 应急救援组成员:维修人员、制冷人员。 应急疏散组成员:变电所人员 应急抢修组成员:维修人员 事故调查组成员:安全员 2.2职责 2.2.1总指挥职责 a)负责预案的制定、修改、审批; b)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实施应急救援; c)检查督促做好硫化氢中毒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 d)负责应急时的全面组织和指挥; 2.2.2 副总指挥职责

遇到哮喘怎么急救

遇到哮喘怎么急救 文章目录 遇到哮喘怎么急救 1、遇到哮喘怎么急救 先帮助病人半卧着,当然,也可以让让病人抱着枕头跪坐在床上,腰向前倾。这样做是为了让病人可以顺畅的呼吸。 迅速取出家用吸氧瓶给病人吸入。这也意味着如果你家里有哮喘病人,一定要备好吸氧瓶。

如果是冬天,一定注意给病人保暖,当然,也要保持环境的安静,不要太过于喧哗。 要立即向急救中心呼救,或直接去医院急诊室救治。2、预防老年性哮喘的方法 注意居室环境:因为各种刺激都会引发老年哮喘,所以居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和流通并且室内无刺激性气味。 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 室内要尽量减少引起过敏的物质,可不铺地毯,不放花

草,不用羽绒制品,要采用湿式扫除的方法。 加强饮食调理:老年哮喘患者的饮食要清淡还要易于消化,饮食不要过甜、过饱、过咸和过于油腻等。 3、哮喘是怎样诊断的 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哮喘的分类有哪些 1、过敏性哮喘 一般都是有着过敏的体质,或者是过敏性疾病还有哮喘病的家族病史,就像是对花粉过敏,还有对特定食物的过敏等,发病急,哮喘的声音持续短,而且脱离过敏环境就可以缓解。

2、感染性哮喘 一般都是内源性的哮喘,先是因为咳嗽,甚至还有发热的症状,喘息逐渐加重,这样缓解会较慢,一般都是在秋末临冬季频发,夏季就会好转。 3、职业性哮喘 有明确的指定烟雾,还有各种气体的接触史,以及相近似的哮喘病的发作规律,症状有轻也有重,时间久了会变成慢性的哮喘,还有一部分的患者伴有鼻炎。

浅谈钻井作业中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中毒措施

浅谈钻井作业中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中毒措施 摘要:2003年12月23日四川重庆高桥镇罗家16号井发生井喷特大工业事故,大量H2S有毒气体从井底喷出,造成243人死亡,396人中毒住院,造成3万多附近村民紧急疏散,周围约五公里范围内被封闭。2005年长庆井下处某井,一名职工下到罐底清罐时,被H2S熏倒,同班2人发现后,立即配戴防毒面具去施救。在救人过程中,因配戴的是不防硫化氢的活性炭滤毒罐,也被硫化氢熏倒,造成3人死亡的重大工业事故。 H2S气体不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环境恶性污染,同时,它对金属设备、工具及用具也将造成严重的腐蚀破坏。由于H2S腐蚀造成钻具断裂,以致使井下造成复杂事故,其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因此,为确保人员的绝对安全,杜绝H2S井的井喷事故发生,我们必须要了解H2S的危害,掌握H2S气体的防护知识,预防H2S中毒,将H2S造成的危害控制到最低程度。这篇文章主要通过认识H2S的危害性,分析H2S在钻井作业中的主要来源,以及当有H2S存在时如何在钻井作业中检测预防,并进一步阐述一旦H2S中毒如何紧急抢救。 关键词:H2S 危害中毒措施 一、分析H2S的危害 谈到H2S的危害,我们必须先了解H2S的特性,因为

H2S自身特殊的性质,使得它对钻井工作人员及设备造成很大的危害。下面着重阐述H2S的特性、H2S对人体的危害及中毒症状以及H2S对设备的腐蚀危害。 (一)H2S的特性 H2S是一种可燃性气体,H2S燃点为260℃,燃烧时为蓝色火焰,并生成危及人眼睛和肺部的二氧化硫;H2S也是一种极易爆炸的气体,当H2S在空气中浓度达到4.3~46%时,形成的混合气体,遇火将产生强烈的爆炸;H2S还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人体吸入H2S后,可致人眼、喉、呼吸道发炎;H2S易溶于水和油,H2S及其水溶液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如果溶液中同时含有CO2或O2,其腐蚀作用更快;H2S及其水溶液还能加速橡胶、油浸石墨等非金属材料的老化;最重要的是H2S剧毒性,H2S的毒性比CO大5—6倍,可与氰化物相比,是一种致命的气体。它对人体的致死浓度为500ppm,在正常条件下,对人的安全临界浓度是不能超过30PPm。 (二)H2S对人体的危害及中毒症状 ?1、H2S对人体的危害。

2020年防范硫化氢中毒等事故须知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年防范硫化氢中毒等事故 须知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0年防范硫化氢中毒等事故须知 一、生产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要确认本单位各种作业中可能发生硫化氢中毒等事故的场所,在这些场所悬挂或张贴警示标志。 二、生产施工单位要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并且填报《中毒、窒息等危险作业审批表》,经所在单位安全部门审核和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作业。 三、生产施工单位应将作业方案明确告知所有作业人员,明确管理者、作业者和监护者的责任。从业人员有权拒绝未经批准,无安全防护设备、器具,无监护人员等措施的冒险作业。 四、凡进入中毒、窒息等危险场所作业的,作业人员应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和防范设施。 五、实施作业之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规定。凡是不符合标准的,应在采取通风或氮气吹扫、空气置换等措施后,再次

进行检测,直至各项指标符合标准后,方可作业。 六、作业人员要配备气体检测仪器、呼吸器、救护带、通讯工具等安全器具。 七、作业时,在可能中毒、窒息危险场所外部安全区域必须设有监护人员,监护人员要与作业人员保持不间断地联络。作业过程中,监护人员不得擅自离开作业现场。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

硫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 基本知识 第一节硫化氢及其中毒救治的基本知识 一、硫化氢 Hydrogen sulfide; CAS:7783-06-4 1、硫化氢的理化性质 硫化氢为无色气体,具强烈的臭蛋气味。分子式H2S,分子量34.08,相对密度1.19,熔点-82.9℃,沸点-61.8℃。易溶于水(2.9L/L),水中生成氢硫酸,亦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 硫化氢可燃上限为45.5%,下限为4.3%。燃点292℃。在空气中爆炸上限为(% by volume):44.0%,爆炸下限为(% by volume):4.0% 2、硫化氢毒理学简介 硫化氢是一种神经毒剂。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其毒作用的主要靶器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亦可伴有心脏等多器官损害,对毒作用最敏感的组织是脑和粘膜接触部位。 硫化氢在体内大部分经氧化代谢形成硫代硫酸盐和硫酸盐而解毒,在代谢过程中谷胱甘肽可能起激发作用;少部分可经甲基化代谢而形成毒性较低的甲硫醇和甲硫醚,但高浓度甲硫醇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体内代谢产物可在24小时内随尿排出,部分随粪排出,少部分以原形经肺呼出。在体内无蓄积。 硫化氢的急性毒作用靶器官和中毒机制可因其不同的浓度和接触时间而异。浓度越高则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越明显,浓度相对较低时粘膜刺激作用明显。 人吸入70~150 mg/m3/1~2小时,出现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吸2~5分钟后嗅觉疲劳,不再闻到臭气。吸入300 mg/m3/1小时,6~8分钟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间接触引起肺水肿。吸入760 mg/m3/15~60分钟,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痛、头昏、步态不稳、恶心、呕吐。吸入1000 mg/m3/数秒钟,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加快后呼吸麻痹而死亡。 允许暴露限制(PELs): Ceiling (C) 20 ppm 50 ppm [10分钟] 立即致人健康危害浓度IDLH: 100 ppm立即致死浓度:1000 mg/m3 嗅阈:0.012~0.03mg/m3; 车间空气卫生标准:中国MAC 10 mg/m3 3、硫化氢的来源 石油中的硫主要以有机硫化物的形式存在,部分高含硫原油还以元素硫形式出现。当炼制含硫原料油时,特别是在高温,催化剂伴随下,高分子有机硫化物即分解为硫化氢和其它低分子硫化物,并主要集中在石油气和汽油馏份内。在石油炼制等领域中,许多作业和加工过程都伴随有硫化氢产生。 二、硫化氢中毒表现早期征象 接触后出现眼刺痛、畏光、流泪、结膜充血、咽部灼热感、咳嗽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表现,或有头痛、头晕、乏力等神经系统症状,脱离接触后在短时间内可消失。 中毒表现 1、轻度中毒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a) 明显的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并出现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 b)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2、中度中毒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a) 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 b) 急性支气管肺炎。 3、重度中毒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a) 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呈植物状态; b) 肺水肿; c) 猝死; d) 多脏器衰竭。三、救援、急救处理 1、救援防护救援要严格按防护要求进行,现场抢救人员应有自救互救知识,以防

防范硫化氢中毒的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防范硫化氢中毒的安全技术措施 (最新版)

防范硫化氢中毒的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气体检测 1、用人单位要摸清自身界内存有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危险源分布情况(如塔、沟、池、釜、罐、下水道等),定期进行气体监测和分析; 2、作业前,应对作业环境进行监测,判明是否存在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情况。允许接触值参考常见有毒有害气体允许浓度和爆炸范围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容许浓度); 3、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监测; 4、气体检测仪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检测; 5、气体检测应由取得监测资质的单位和人员进行。 (二)通风、降水 1、作业前,必须先行通风。采取自然通风或人工强排通风的手段,污水管道内按照平均风速0.8m/s计算通风机的风量,作业场所有毒有

害、易燃易爆气体允许浓度达到国家标准后,方可进行作业; 2、对于硫化氢浓度变化大的作业,必须同时进行通风; 3、固定封闭式的沉淀池、纸浆池等设施,必须装设固定的机械通风系统,池的进入口面积不应小于1.5平方米,并在开口上方加装安全防护网,凡不宜装设固定式通风系统的,必须配备移动或便携式的通风设施; 4、对于进入管道内的作业,作业前必须提前降水,避免潜水作业,作业时要联系好上、下游水泵停车、开车时间,防止溺水事故发生。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急性硫化氢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急性硫化氢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硫化氢(H S)是一种窒息性气体,同时又有刺激性。急性硫化氢 2 中毒是指短期内吸入较大量硫化氢气体后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为主要靶器官的多器官损害的全身性疾病。 1 概述 硫化氢是一种比空气重的无色气体,有臭蛋味,能溶于水。人最低致死浓度(MLC)约为1110mg/m3·5min。 硫化氢主要通过呼吸道吸收进入人体。接触硫化氢的常见机会有:清理蓄粪池、污水沟、下水道等;造纸、工业废物处理、酿造、甜菜制糖等;渔舱;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其它,如液体肥料贮存和生产、人造纤维生产、制毡行业、橡胶硫化、硫染工艺等。 2 中毒事件的调查和现场处理 现场救援时首先要确保工作人员安全,同时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减少公众健康受到进一步伤害。现场救援和调查工作要求必须2人以上协同进行,并且就事件现场控制措施(如通风、切断气源等)、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现场隔离带设置、人员疏散等及时向现场指挥提出建议。 2.1 现场处置人员的个体防护 进入硫化氢浓度较高的环境内(例如出现昏迷/死亡病例或死亡动物的环境,或者现场快速检测硫化氢浓度高于430mg/m3),必须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并佩戴硫化氢气体报警器,皮肤防护无特殊要求;现场中毒病人中无昏迷/死亡病例,或现场快速检测硫化氢浓度在10mg/m3~430mg/m3之间,选用可防H S气体和至少P2级别颗粒物的全 2 面型呼吸防护器(参见GB 2890-2009),并佩戴硫化氢气体报警器;进入已经开放通风,且现场快速检测硫化氢浓度低于10mg/m3,一般不需

要穿个体防护装备。现场处置人员在进行井下和坑道救援与调查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绳),并携带通讯工具。 在开放空间开展现场救援和调查工作对防护服穿戴无特殊要求。 医疗救护人员在现场医疗区救治中毒病人时,无需穿戴防护装备。 2.2 中毒事件的调查 调查人员到达中毒现场后,应先了解中毒事件的概况。 现场勘查内容包括现场环境状况,气象条件,通风措施,生产工艺流程等相关情况,并尽早进行现场空气硫化氢浓度测定。 调查中毒病人及相关人员,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人员接触毒物的时间、地点、方式,中毒人员数量、姓名、性别、工种、中毒的主要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抢救经过。同时向临床救治单位进一步了解相关资料(如抢救过程、临床治疗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对现场调查的资料作好记录,最好进行现场拍照、录音、录像等。取证材料要有被调查人的签字。 2.3 现场空气硫化氢的检测 现场空气中硫化氢快速检测设备均带有采气装置,要尽早对现场的空气进行检测。检测方法推荐使用检气管法或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附件1和附件2)。 2.4中毒事件的确认和鉴别 2.4.1 中毒事件的确认标准 同时具有以下三点,可确认为急性硫化氢中毒事件: a)中毒病人有硫化氢接触机会; b)中毒病人短时间内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 临床表现,重症病人常出现猝死; c)中毒现场或模拟现场检测确认有硫化氢存在。 2.4.2 中毒事件的鉴别

怎样预防硫化氢中毒

怎样预防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 长期以来,我国报告的重大急性中毒事故中,硫化氢所致的中毒事故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均排在第1位。每年的3月-10月为硫化氢中毒事故高发期,预防工作尤为重要,今天讲一讲预防硫化氢中毒事故小常识。 1、硫化氢是一种什么物质?主要存在于什么地方? 硫化氢为无色气体,有臭鸡蛋味,易挥发,燃烧时可产生蓝色火焰。 硫化氢中毒常发生在腌菜池、沼气池、地窖或疏通下水道、阴沟、隧道以及在某些化工生产过程中有硫化氢气体产生。农村主要见于沼气池的换料、掏蓄粪池时发生硫化氢中毒。硫化氢主要经呼吸道吸收,皮肤吸收很慢。 2、硫化氢中毒症状及急救 急性中毒时局部刺激症状为流泪、眼部烧灼疼痛、剧烈的咳嗽,胸部胀闷,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随着中毒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心慌,甚至引起抽搐,最后陷入昏迷、人事不省、全身青紫,进而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吸入高浓度的硫化氢,只需15分钟便可使人立即陷入昏迷,发生闪电型死亡。 急救:迅速将中毒者抬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脱去污染衣物,有条件的迅速吸入氧气;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忌用口对口人工呼吸,万不得已时与病人间隔数层水湿的纱布),并迅速送附近医院。 3、硫化氢中毒预防措施 在进入可能有硫化氢产生的场所作业时,必须由有资质、经过安

全培训的专业队伍或人员作业,并穿戴空气呼吸器和防毒衣安全防护,有专人监护和监测、制定现场安全作业规程。可能发生硫化氢中毒的工作场所,在没有采取适当防护措施(配备符合要求的通风设备、个人防护用品、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应强制作业人员进行作业。有人中毒被困时,必须在做好安全防护保障情况下进行施救,千万不要盲目施救。 农村在清理腌菜池、沼气池、地窖或疏通下水道、阴沟、掏粪池时,在进入前必须强制性充分通风换气,系好安全带,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才可以进入。这里要强调监护者必须是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的人,能够判断事故的发生并有一定的急救知识,监护过程中随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直至作业完成。

哮喘发作的正确急救方法

哮喘发作的正确急救方法 哮喘发作时,应该采取什么正确的急救方式呢?下面瑞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 了哮喘发作的正确急救方法,仅供参考。 随着喊声, 一个神色紧张的中年男子在几个人的簇拥下, 背着一位老人冲进 了抢救室。只见这位老人面色青紫,鼻孔溢出粉红色泡沫痰,值班的医生进一步 检查发现,他的呼吸和心跳都已经停止。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抢救,这位老年患者 的心电图始终都显示为一条直线。医生随即宣布老人临床死亡。 在悲痛欲绝的家人断断续续的哭诉中,医生得知,这位老人今年 70 多岁, 患高血压、冠心病已有 20 余年。当天凌晨,老人在睡梦中突然不停地咳嗽,并 伴气急、呼吸困难,浑身大汗淋漓,鼻孔有粉红色的泡沫痰状液体不断往外流, 口唇及指(趾)端发绀。见此情形,家里人当时都惊呆了。 随即,大家就急急忙忙想办法应对:有的打电话给医院,有的找衣物准备送 医院,老人的儿子忙乱地将他从 4 楼往下背,放到车上的时候,老人就已不省人 事,但还是一副咧嘴呼吸的样子。 综合家属介绍的病史和辅助检查, 以及老人心脏扩大、 下肢水肿等临床表现, 医生做出了最后的诊断: 老人是心源性哮喘急性发作, 而家人的救治不当是造成 老人过世的主要原因,而且问题就出在儿子的“背”上。也就是说, 老人是死在了儿子的背上。 心源性哮喘常见于左心衰竭, 发作时的症状与支气管哮喘颇为相似。 多见于 老年人。发病的原因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或慢性肾炎等,发作以夜间阵发性 多见。 哮喘发作时,患者的机体极度缺氧,呼吸肌最大限度地工作,以吸入更多的 氧气和更多地排除肺内的残余气体来缓解体内重要器官的缺氧。 如果此时急急忙 忙地背送患者,使患者的胸腹部受到压迫,限制了患者胸腹式呼吸,从而加重机 体缺氧,致使患者呼吸衰竭,心跳骤停。 这位老人正是心源性哮喘急性发作时, 被家属从 4 楼背下乘车就医, 这一不 当的急救转移行为,正是其死亡的重要原因,实在令人痛心和惋惜。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个惨痛的教训也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当你或家人心源性哮喘发作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哮喘发作时, 患者自身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室内空气的流通湿润, 是抢救成功 的基础。紊乱无章,紧张躁动,反而会导致缺氧加重。应尽量保持镇定,严禁过 多搬动。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