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包装 教学大纲 修改

栏目包装 教学大纲 修改
栏目包装 教学大纲 修改

《栏目包装》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四年制本科艺术设计专业(影视动漫设计方向)

学分:5 总学时:80 理论学时:48 实验/实践学时:32/0 必修

一、课程作用与目的

栏目包装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设计课程。本阶段课程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目的是让学生从前期创意、艺术表现、色彩构图、运动匹配、音乐节奏、调色、特效制作等方面学习如何运用动画技术与后期合成技术表现不同类型的电视包装创意,并结合实例分析国内外的成功电视包装案例,最终掌握整个栏目包装的制作流程,达到独立设计完成整套电视栏目包装的能力。

课程前期从栏目包装的设计基础——包括平面元素的设计技巧、画面的构图研究、色彩的合理搭配和使用入手,将栏目包装中设计包装项目的基本要素进行详细讲解。进一步介绍电视包装的概念、频道理念的阐述、电视频道整体包装的意义等电视包装理念。

课程后期要求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有关三维动画,后期合成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成功电视包装案例。引导学生完成电视栏目的整体包装创意、动画制作和后期合成工作。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视栏目包装理念,对栏目包装的概念、意义——包括电视频道整体包装的总体设计、包装项目的执行制作流程有全面的了解,能够独立完成电视台整套包装的设计、提案和制作。课程后期着重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对整套栏目包装设计具备一定的把握能力。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电视频道品牌包装艺术,郭蔓蔓世纪工厂著,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1] After Effects影视特效与电视栏目包装实例精粹,应杰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栏目片头包装,杨春蓉朱富宾著,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3] 3ds max7/After Effects三维影视片头制作技法实例详解,艾莉莉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4] 新火星人–Maya & Max片头动画风暴,房海山著,北京,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2003

[5] 3ds Max/After Effects影视包装与片头制作完美风暴,郭发明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6] 电视台栏目设置与栏目经营运作实用艺术手册,王东著,安徽,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

[7] 影视节目片头设计与制作入行实战,王志新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8] 典藏3dsMax8影视片头与包装制作完美风暴,毛国民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四、课程内容

第一章电视频道的品牌战略

主要内容:介绍品牌的概念以及电视频道品牌的重要意义,对电视频道品牌的特征、电视频道品牌战略的具体方面进行阐述。

重点:电视频道品牌的概念和重要意义。

难点:电视频道品牌的几个误区。

第二章频道包装中的形象识别系统

主要内容:通过分析、欣赏案例的方式,了解电视频道包装实际是打造电视频道识别系统,电视频道包装应将不同的节目形态和识别系统打造成与品牌战略相一致的整体。电视形象识别系统应遵循完整性、统一性、规范性、延续性、人性化等特点,而做为主体的视听识别系统应更好的体现定位并进行包装和推广。

重点:了解频道包装中建立视听识别系统的重要性。

难点:形象识别系统与品牌战略的统一。

第三章频道形象包装和栏目包装

主要内容:讲解分析不同的频道包装和栏目包装的案例,学习频道包装的整体包装和栏目包装中的细节体现。从图形设计和视频设计两个方面以及视频风格、运动方式、声音、色彩、光影等细节来完整理解栏目包装的设计思路。

重点:如何在确立了频道形象的前提下进行栏目包装的设计。

难点:栏目包装的细节体现。

第四章栏目包装设计范畴

主要内容:分析不同的栏目整体形态,理解栏目包装应包括的设计范畴,包括栏目形象宣传片、栏目片头、栏目间隔片花、栏目片尾以及栏目角标,以及不同方面的栏目包装应如何体现频道形象的延续。

重点:栏目包装的设计范畴和分类。

难点:栏目包装在不同的类别中如何强化风格的统一。

第五章栏目包装片头设计表现

主要内容:学习3D MAX、After Effects在栏目包装中的各种应用技巧。金属质感的研究、玻璃质感的研究、粒子系统的应用、丝绸效果与质感的研究、分层渲染的原理与使用。掌握栏目片头字体的设计思路,学习栏目包装中字体的不同表现方式。

重点:电视栏目片头制作软件的应用。

难点:结合课题要求掌握栏目包装片头的设计技巧。

第六章电视栏目包装的制作流程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娱乐类,新闻、体育类,文化、法制类栏目片头的制作方法及设计流程,详细讲解频道整体包装的制作流程。视频格式、数字标清和高清的概念、分辨率与制式输出的认识。

重点:学习各种不同风格的电视栏目包装的案例,掌握各种常见的栏目片头的制作流程及表现技巧。

难点:不同类型栏目包装的手法异同。

第七章电视栏目整体创意设计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栏目包装中对于形象宣传、片头、片尾、片花及栏目角标以及字幕等包装元素的创意方法和设计流程,学习栏目包装如何把握整体风格的建立。

重点:栏目包装不同元素的设计方法。

难点:文字、图形、视频、声音等元素的结合。

五、习题内容及要求

(一)栏目片头制作

1、课题方向:

标题文字效果片头制作

2、课题要求:综合使用三维动画与后期合成技术完成文字效果的栏目片头的设计、提

案和制作,完成后将作品制作多媒体演示光盘。

(二)主题栏目片头制作

(1)文化类栏目片头制作

(2)娱乐类栏目片头制作

(3)新闻类栏目片头制作

(4)体育类栏目片头制作

2、课题要求:综合使用动画技术与后期合成技术,2-3人一组,选择以上选题的两种,分别完成栏目片头的设计、提案和制作,完成后将作品制作多媒体演示光盘。

(二)洛阳电视台文体频道整体包装设计

1、作业方法:频道定位策划——基础设计——方案整合——制作实施——设计创意提案手册

2、课题要求:3-4人一组,综合使用动画技术与后期合成技术完成某频道整套包装的设计、提案和制作,完成后将作品制作多媒体演示光盘。

六、实验教学环节

依据课程要求,学生应完成5项设计实验,实验环节共32学时,主要练习栏目片头制作与频道整套包装的表现技巧。3D MAX、After Effects等在栏目包装中的各种应用技巧,质感的表现等。

各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

序号实验内容学时

1 实验一文字效果片头制作 4

2 实验二主题栏目片头制作16

3 实验三栏目整体包装设计12

合计32

七、学时分配(建议)

各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理论讲课48课时;实验环节32课时。

序号内容学时

1 第一章电视频道的品牌战略 4

2 第二章频道包装中的形象识别系统 4

3 第三章频道形象包装和栏目包装8

4 第四章栏目包装设计范畴8

5 第五章栏目包装片头设计表现8

6 实验一文字效果片头制作 4

7 第六章电视栏目包装的制作流程8

8 实验二主题栏目片头制作(选题一)8

9 实验二主题栏目片头制作(选题二)8

10 第七章电视栏目整体创意设计8

11 实验三栏目整体包装设计12

合计80

八、先修课程

音效编辑、影视特效、三维动画

九、适用对象

艺术设计专业(影视动漫设计方向)

十、执行大纲的几点说明

1、本大纲是依据《洛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影视动漫设计方向)的培养方案》制订的。

2、本大纲所列顺序不作为授课顺序,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积极倡导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提高课时效率和增强教学效果。

4、课程内容中的了解部分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该学科的了解。除此之外其余的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即是该课程的重点。

5、成绩考核评定办法:平时成绩占20%:根据课堂考勤、课堂表现综合评定。

期末成绩占80%:根据课程中的所有设计作业进行分别打分、

综合评定。

《平面设计软件》教学大纲

《平面设计软件》教学大纲一、理论教学内容 corelDRAW,Photoshop的基本概念。 corelDRAW,Photoshop的系统设置与管理。corelDRAW,Photoshop工具的使用。 corelDRAW,Photoshop常用图像文件的格式。 图形图像的存储与输出。 图形图像的获取与建立。 图形图像的颜色模式。 图形图像的Web设计与应用设计。

二、实践教学内容平面设计软件与CI设计平面设计软件与包装设计平面设计软件与广告设计平面设计软件与装帧设计平面设计软件与产品设计平面设计软件与网页设计平面设计软件与装饰设计

三、学时分配:

《平面设计软件》教学大纲说明 一、本课程性质、作用和任务 平面设计软件是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平面设计、多媒体应用软件开发制作等的重要基础课程。对平面图形处理技术的掌握,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对学生毕业后就业从事相关工作也有重要意义。课程学习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CORELDRAW。本课程学时总数为:80学时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本课程的任务是: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图形图像处理软件corelDRAW,Photoshop工具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团结合作精神,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服务。 2.为学生利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各类艺术设计打下基础,使他们具有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能力。本课程强调软件操作能力与实际应用设计的能力。掌握corelDRAW,Photoshop不同版本设计应用。 二、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需要有一点《美术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图案》课为基础,同时又是《广告设计》、《CI设计》、《印刷工艺》、《网页设计》等课程的专业基础课。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知识和技术,在此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为艺术设计做好铺垫;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本课程教学应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下述目标: 1.知识方面 ⑴掌握corelDRAW,Photoshop的基本概念。

世界现代设计史教学大纲

《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A0702035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0 学分:2 适用专业:环境设计 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世界现代设计史》是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世界现代设计史发展的历史,了解现代设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现代设计领域的基本知识。 任务:通过对现代设计作品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认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品位,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学时分配

三、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共4学时) 1、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现代设计的发展和现代设计教育 第二部分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 第三部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及其影响 2.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的概念,现代设计的萌芽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工艺美术运动”的个发展过程及影响。 难点:“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过程及影响。 (二)第二章: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共4学时) 1、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新艺术运动 (1)新艺术运动的背景 (2)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家 (3)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 (4)新艺术运动的平面设计发展 第二部分装饰艺术运动 (1)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与特点 (2)法国、美国、英国的装饰艺术运动 2.重点与难点 重点: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家,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 难点: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与特点。 (三)第三章: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与包豪斯(共6学时) 1、教学内容

《创意设计》教学大纲

《创意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创意设计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代码:1202050408213 学分:3分 总学时:48学时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四年制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基础图案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艺术设计专业必修课.图形设计以其独有的思维特征,思维模式和思维定位及丰富的表现技巧被广泛地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的各个领域.如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商业摄影等等.本课程是将素描,色彩等课程中获得的基本技能通过系统的思维训练和图形组织,设计创造出具有独特的,富于视觉冲击力,美感的创意图形.是启发创造思维,引导学生创造新的图形的一个重要环节.重在培养学生在有效传播信息的基础上提高图形的独创性,形式美感和审美趣味的能力.开发学生对于充满想像力,富有情趣和形式美感的图形样式的探讨,使他们的设计与创造能力达到一个新的台阶.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全面介绍图形设计的概念,图形语言的特征,图形设计的发展状况和应用价值2,重点讲授创意图形的思维特征,思维模式和创意图形的组织方式 3,介绍图形设计的表现手法,并结合思维模式和组织方式进行系统训练 教学内容: 第一章图形设计概述 教学内容: 1,图形的起源,概念和含义 2,图形的语言特征和传播特征 3,创意的含义及意义 4,创意图形的应用 教学重点:1,图形的语言特征和传播特征 2,创意的含义和意义 教学难点:对创意的含义及意义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要求:结合充分的图形设计作品及其应用范例进行启迪教学 第二章创意图形的思维 1,创意图形的思维特征 2,创意图形的思维模式 教学重点: 创意图形的思维特征和思维模式 教学难点:1,学生对思维模式的具体应用能力 2,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和开阔度以及独创性培养 教学要求:以切合学生思维特征的练习拓展思维的活跃度和开阔度 第三章创意图形的组织形式 1,同构图形

书籍设计教学大纲

《书籍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书籍设计 英文名称:Book Binding Design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专业(方向)课 适用专业:平面艺术设计 开课学期: 学时:48 学分: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本课程的性质:书籍装帧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方向必修专业课,着重讲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理论,提高学生书籍装帧设计能力。 2、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书籍设计》是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程序及设计技巧,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及掌握运用专业技能和对书稿的理解, 设计出与书籍内容相应的阅读环境, 实现良好的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为学生适应社会需要打下良好基础。 书籍装帧设计是书籍的成型设计,设计者必须从属于书籍原著的内容体裁来进行设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独立进行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能力,从而达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水平。学生要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功能与形式,熟悉书籍装帧设计的工艺制作过程、装帧材料的种类、质地、性能,并在对书籍装帧设计有了总体把握后进行整体效果的设计。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讲授基本理论使学生了解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掌握书籍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它们在书籍中的结构特性和表现特征。教学必须启发学生的创意思路,引导学生构造出新的视觉形象。 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实际,组织学生看资料,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加强形象和直观教学;强化基本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书籍版式、结构、材料的设计及选用原则,能独立进行书籍设计。

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书籍设计概述 一、书籍设计的历史进程 书籍设计的起源; 中国书籍装帧的形式和演变过程; 西方书籍装帧设计; 二、书籍设计的现状与前瞻 三、书籍设计的专业定位 四、书籍设计的原则 五、书籍设计的意义与社会功能 第二章书籍的视觉形象设计 一、书籍的外观构成要素 函套; 护封; 书签; 堵头布; 环衬; 切口; 扉页; 目录及章节页; 封底; 二、书籍设计视觉要素 文字; 图形; 色彩; 肌理; 版面; 三、书籍设计色彩的特点与应用 书籍设计色彩应用的原理; 色彩的心理暗示;

文化创意学课程教学大纲

文化创意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文化创意学 英文名称:Cultural industry creativity learns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专业限修课 总学时: 32 讲课学时: 32 实验(实践)学时: 0 学分: 2 适用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 先修课程:中国文化史传播学公共关系学 一、编写说明 (一)制定大纲的依据 本课程依据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面向社会所需求的文化传播、宣传策划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制定本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系统地梳理文化产业策划与创意的理论及方法,从文化产业创意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创意的思维特点,文化产业策划的特征、原则以及一般程序;课程对文化市场战略的创意与策划、文化产品的创意与策划、文化品牌的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流通渠道的创意与策划进行理论阐述,着重分析文化产业市场运作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课程根据不同文化产业形态(纸质传媒产业、影视文化产业、动漫产业、广告产业、休闲文化产业)的特点进行创意与策划,分析各文化产业形态创意的特点、策划的原则和方法,同时注意将理论问题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三)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和限选课程。课程理论性、实用性均较强,与传播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联系密切,主要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讲解文化产业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课程重在考查学生对各类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的特征与程序的了解和把握,培养学生创意思维能力与策划能力,扩充了专业相关学科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搭建坚实平台,为联系各实际领域搭建桥梁。 (四)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文化产业是观念形态的产业化,是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生产和消费对象的特殊产业,它最终满足的是人们的精神心理需求。文化产业在获取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担负起增强人的文化素养、提升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塑造人的健康心灵的社会责任,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同时遵循文化和经济的双重规律,这一内容生产的本质决定了创意与策划在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地位。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表明,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导,成为保持文化产业发展活力的保证。文化生产创意不仅体现在对文化产品设计方面的灵感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对本民族文化资源利用的巧思新意,以文化创意来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而文化产业策划是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中极为重要的前期工作,策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文化企业能否真正把握市场机会、规避投资风险、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和

《包装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包装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81324 课程名称:包装机械设计 英文名称:Packaging Machine Design 总学时:40学时. 讲课学时:36学时. 实验4学时 学分:2 授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电传动控制 开课学期:7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必修 教材:孙智慧主编包装机械.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参考书:孙智慧主编. 包装机械概论. 印刷出版社,2006 高德主编. 包装机械设计.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侯珍秀主编. 机械系统设计.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一、课程教学目的、基本要求及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 【教学目的】以包装机械总体与典型部件为研究对象,学习包装机械的基本概念、典型包装机械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使学生掌握包装机械总体设计、包装材料与容器供送系统、包装物料供送系统、灌装机械、袋装机械、裹包机械、封口机械、包装生产线等知识,具备初步设计包装机械的能力。 【基本要求】掌握包装机械的设计特点,掌握分析与设计包装机械的一般方法与规律,掌握包装机械典型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与设计方法。 【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专业方向课 二、教学时间安排 三、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包装机械的分类、组成与特点 第二节包装机械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策 第三节包装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基本规律与特点

第四节包装机械的总体布局与主要参数确定 第二章包装材料与包装容器供送装置 第一节包装材料及包装容器供送的类型与基本要求 第二节卷带包装材料供送装置 第三节板片包装材料供送装置 第四节瓶、罐包装容器供送装置 第五节盖、塞供送装置 第三章包装物料计量供送装置 第一节包装物料计量供送的基本要求与基本形式 第二节包装物料计量装置 第三节散体物料供送装置 第四节块状物料供送装置 第四章袋装机械 第一节袋装机械分类 第二节典型袋装机械 第三节制袋成型器 第四节纵封器 第五节横封器 第五章裹包机械 第一节裹包形式与裹包机械分类 第二节典型扭结式裹包机 第三节常用裹包机构 第六章灌装机械 第一节灌装的基本方法与灌装机械分类 第二节典型灌装机械 第三节常用灌装机构 第四节灌装机设计计算 第七章封口机械 第一节容器封口类型与特点 第二节卷边封口机 第三节压盖封口机 第八章包装生产线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包装生产线设计 第三节典型包装生产线 第四节包装生产线辅助装置 四、课程其它说明 1.本门课程安排两次次实验教学,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典型包装机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掌握机器传动系统的组成、主要部件的结构以及电器控制系统。 1)BZ801型枕式包装机实验。(2学时) 2)BZ350型糖果包装机实验。(2学时) 2. 习题课据教学内容要求随堂进行。 编写人:晏祖根

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Photoshop平面设计/Based graphic design and animation 课程代码:课程类型:方向课 适用专业:11计算机网络技术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 学时数:48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数为48 学分数:3 考核方式: 编制单位:编制时间:年月日 执笔者:审核人: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平面设计与动画基础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平面设计、多媒体应用软件开发制作等的重要基础课程。对平面图形处理技术的掌握,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对学生毕业后就业从事相关工作也有重要意义。使学生了解平面设计和动画领域的有关基本概念,认识并能熟练使用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和Flash,掌握平面设计技巧,并能使用平面设计软件和动画软件进行软件界面设计和平面广告制作。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团结合作精神,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服务。 为学生利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各类艺术设计打下基础,使他们具有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能力。本课程强调软件操作能力与实际应用设计的能力。 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知识和技术,在此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为艺术设计做好铺垫;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课程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习题课、课外作业、实验等 1、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通过介绍使学生了解平面设计和动画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有关概念;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现场课等教学环节。

现代设计史教学大纲

《现代设计史》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一、教学目的、任务 本课程通过对工业革命以来现代设计的发生、发展以及设计师作品的分析讲授, 使学生对人类在造物史方面的发展线索、各个运动的审美风格有初步的了解, 达到以开拓学生的设计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目的,为设计专业其他专业课的开设做好理论准备。 二、教学的具体要求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二)通过讲授和课堂讨论,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现代设计的发生、发展概况,达到建立学生设计意识的目的。 三、教学效果检查 本课程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共56学时,课程结束通过考试方式或论文形式评定学生课程成绩。 四、教学时数分配 第二部分讲授内容 第一章现代设计发展的理论模式 一、设计师与独立制作的手工艺人的区别 二、现代设计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维多利亚时代的特点(1831-1901年) (二)维多利亚时期的设计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出现前的设计 第一节工艺美术运动之前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现代的普罗米修斯——工业革命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为解决城市矛盾的实验性规划设计 三、新专业分工的出现 第二节工艺美术运动之前的设计潮流——维多利亚风格 第三节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水晶宫”(the Crystal Palace)的出场 第四节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 第五节芝加哥学派·沙利文 第六节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一、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异同 二、代表人物及作品 第七节装饰主义运动(Art Deco)1920—1935年 一、装饰主义运动所源之影响方面 二、代表地区及人物、作品 第八节现代主义(Modernism) 一、主要设计师 (一)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以下简称格氏) (二)密斯(Mies Van der Rohe) (三)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四)赖特(Frank Wright) (五)阿尔托(A.Alto) 二、主要设计风格和流派 (一)荷“风格派”运动 (二)表现主义 (三)德意志制造同盟 (四)俄——1918至1925年间的构成主义 第三章包豪斯BAUHUASE(1919—1933年) 德语Bauhuase意为“建筑房子”。格罗皮乌斯创立,她旨在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现代艺术和设计教学体系,达到个人进行微型社会试验和改造社会文化的目的,同时快速提高德国设计水平,满足战后的物质需求。 第一节魏玛时期(1919—1925年) 一、课程改革 第二节德骚时期(1925—1933年)——其中1925-1927年为黄金时期

平面设计软件课程教学大纲

平面设计软件课程教学大 纲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平面设计软件》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教学基本要求 1、目的 平面设计软件课程主要介绍了利用计算机进行平面设计的方法。包括艺术绘画、排版设计、图像加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进行艺术作品创作的职业技巧。 2、要求 理论要求: 了解平面印刷的常用软件,并会进行操作。理解软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合理的应用软件 进行设计。 实践要求: 掌握一些职业技巧,如:商业插图的制作、图像海报的制作等。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进行电脑创作。 3、课程重点及难点 课程重点:使学生掌握平面设计软件的基本技巧和能力。 课程难点:理解软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合理的应用软件进行设计。 (二)教学基本内容概况(共96学时) Photoshop CS(总计20学时) 一、Photoshop CS的新特点及新功能(1学时) 二、基础知识(1学时) 三、深入层次(颜色和颜色调整)(1学时) 四、文本操作(1学时) 五、介绍菜单栏、工具栏、浮动面板、参数设定(2学时) 六、通道和遮罩的应用(2学时) 七、图像合成(2学时) 八、层控制面板和菜单(2学时) 九、建立多种类型的层(2学时) 十、层的编辑操作(2学时) 十一、设置层效果(2学时) 十二、图像混合效果(2学时) 实践环节:(总计28学时)

理论讲解,作业练习,观看教学影碟和教师指导相结合,启动学生思维创意能力。 1、创建一幅水彩画(5学时) 2、用各种变化工具创作具有空间感的图像(5学时) 3、用羽化工具及色彩调整制作底图效果(6学时) 4、人像脸部替换练习(6学时) 5、杂志封面设计(6学时) Illustrator CS(总计20学时) 一、Illustrator CS简介(1学时) 二、文档管理与参数预置(1学时) 三、绘制基本图形(1学时) 四、绘制贝塞尔路径(1学时) 五、编辑图形对象(2学时) 六、使用颜色(2学时) 七、处理文字(2学时) 八、Illustrator CS高级技术(2学时) 九、应用图标(2学时) 十、滤镜(2学时) 十一、图形样式和效果(2学时) 十二、文件输出(2学时) 实践环节:(总计28学时) 理论讲解,作业练习,观看教学影碟和教师指导相结合,启动学生思维创意能力。 1、标志临摹(8学时) 2、插图临摹(8学时) 3、图案设计(4学时) 4、名片设计(4学时) 5、宣传单设计(4学时) 三、教学安排及方式 (一)学时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 96 学时,理论授课 38学时,其中实践课58学时。 (二)课程进度

《图形设计》教学大纲

《图形设计》教学大纲 (本科助考) 一、课程性质 图形设计是平面设计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考生掌握图形设计的基本原理,同时培养考生在图形设计中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掌握图形语言的特点,利用图形心理学理论与图形设计语言,形式构成手法进行平面创意。帮助考生拓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打破局限,打破传统的思维过程,强调探索的必要。 2、教学要求: 知识要求:通过对图形创作基本方法的理论讲解及表现形式的介绍,使考生掌握图形设计的思维和表现方法。 技能要求:通过对想象思维的训练,开发考生的创造能力。 素质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专业色彩设计的学习与实践奠定良好的表现与鉴赏的基本素质。 三、学时 90学时 四、教学内容 1、图形的概念演绎及其在设计中的角色与作用。 2、图形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图形设计的关系。(重点) 3、同构的设计方法的基本类型及其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重点) 五、教学方式 1、理论讲授: 图形概念的历史;视觉思维的基本特征;图形创意的本质与目的;图形表

现的形式。 2、课堂辅导: 练习主题切入生活,教授考生学习解决具体问题的基本思路。 3、示范: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有计划有目的进行课堂示范,着重技能方法的传授。 4、对考生练习的作业进行课堂交流。 六、考核要点及范题 1、考核要点: 1)作品对于图形主题表现的准确性。 2)作品的创意性表现。 3)作品能够体现图形创意。 4)作品应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2、范题: 《工具的形变》 考试时间:三小时 试卷规格:四开素描纸 绘画工具:不限 考试要求: 1、自选生活中的一个或多个工具进行图形的创意设计。 2、运用具象、抽象或具象抽象相结合的手法重点表现“工具”的形态特征。 3、画面构图完整,结合同构的图形表现方法着重突出主体元素的创意表达。 4、必须运用色彩,且色彩搭配和谐、美观。 5、画面布局合理,制作整洁。 6、使用水粉、水彩、描线笔、色粉笔、色铅笔、油画棒等工具。 七、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产品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产品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对象:平面设计专业大专学生学分:3.5 学时:70) 一、课程简介 《产品包装设计》课程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课。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包装发展趋势。掌握包装设计的表现技法和工艺方法。掌握包装设计的分类法,能从形态、材料、技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了解当前包装设计的解决方案,了解包装历史、包装技术、包装材料、包装设备及运输的相关知识,掌握包装功能、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包装装潢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如《包装法》、《商标法》、《知识产权法》等。掌握包装结构设计、容器设计、商标及品牌、帖签的设计以及包装盒的装潢设计、系列化设计、组合设计等基本规律和技能。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 通过结合典型实例来讲述的包装理论与技术,及大量实例练习,使学生在了解诸如包装造型、容器造型、装潢设计以及印刷工序、印刷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的同时把握当前包装装潢及相关行业发展的最新方向。同时,使学生对包装流程中的市场调研、包装材料、包装技术、印刷流程以及运输、销售和计算机制作过程有系统了解。使学生的作业创作和市场相结合,创作出实用、富有个性、具有审美价值的包装设计作品。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1、包装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了解包装的起始及历史发展(结合图片资料讲述);了解包装概念及包装概念的扩展;了解包装功能的转移。 2、包装与时代 了解包装设计的发展和所发挥的作用;了解产品包装在不同的时代所具备的不同特点(结合大量实例讲述) 3、现代包装形式特点与规律

掌握现代包装形式特点与规律。通过做造型练习来了解包装设计中的色彩、外观造型、材质等不同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4、设计市场与工艺 了解产品包装设计的基本程序并做市场调研。对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及设计定位(包括比稿、定稿、包装材料特征、印刷工序及成本核算)。掌握包装的材质及各种功能性。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1、包装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重点:了解产品包装的起始及历史发展;了解包装概念及包装概念的扩展;了解包装功能的转移。 难点:解释包装功能的转移是在何种条件和原因作用下所产生的。 2、包装与时代 重点:了解包装设计与时代发展变化并掌握包装时代性的特点。 难点:把包装时代性的特点与产品包装设计实践相结合。 3、现代包装形式特点与规律 重点:培养包装设计中设计表达的初步技能。 难点:如何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 4、设计市场与工艺 重点:通过市场调研、理论分析、设计构思,最后完成讲评。 难点:在实践中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以及动手制作的能力。 五、课程的教学方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实训教学方法,重在实际能力的培养。

《Photoshop CC平面设计教程》教学大纲

Photoshop CC平面设计教程 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Photoshop CC平面设计教程(微课版) 课程类别:素质选修课/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选修/必修 计划学时:22 计划学分:2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Photoshop CC作为主流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在实际的工作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也成为学校教学过程中选用频率最高的Photshop版本之一。本书是介绍Photoshop CC基础知识与操作方法的专业书籍,通过总结平面设计以及图像处理的特点,以图片色彩调整、人像处理、电商网页设计、广告设计、海报设计等为例,系统讲述了Photoshop的应用。包括Photoshop CC的基本操作、图像处理基础、创建和编辑选区、绘制和修饰图像、调整图像色彩、使用图层编辑图像、使用文字与形状和路径完善图像、使用通道和蒙版、使用滤镜制作特效图像等内容。 本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每章均通过理论知识、课堂案例、课堂练习和拓展知识的结构详细讲解相关知识点的使用,并通过课后习题强化训练读者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使用大量的案例和练习引领读者快速、有效地学习到实用技能。 三、课程教学要求

体描述。“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M”或“L”。“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

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 注:此表中内容为该课程的全部考核方式及其相关信息。 六、学生学习建议 1. 理论配合案例与实训训练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对平面设计与Photoshop CC的动手

平面设计软件课程教学大纲设计

《平面设计软件》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教学基本要求 1、目的 平面设计软件课程主要介绍了利用计算机进行平面设计的方法。包括艺术绘画、排版设计、图像加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进行艺术作品创作的职业技巧。 2、要求 理论要求: 了解平面印刷的常用软件,并会进行操作。理解软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合理的应用软件进行设计。 实践要求: 掌握一些职业技巧,如:商业插图的制作、图像海报的制作等。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进行电脑创作。 3、课程重点及难点 课程重点:使学生掌握平面设计软件的基本技巧和能力。 课程难点:理解软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合理的应用软件进行设计。

(二)教学基本内容概况(共96学时) Photoshop CS(总计20学时) 一、Photoshop CS的新特点及新功能(1学时) 二、基础知识(1学时) 三、深入层次(颜色和颜色调整)(1学时) 四、文本操作(1学时) 五、介绍菜单栏、工具栏、浮动面板、参数设定(2学时) 六、通道和遮罩的应用(2学时) 七、图像合成(2学时) 八、层控制面板和菜单(2学时) 九、建立多种类型的层(2学时) 十、层的编辑操作(2学时) 十一、设置层效果(2学时) 十二、图像混合效果(2学时) 实践环节:(总计28学时) 理论讲解,作业练习,观看教学影碟和教师指导相结合,启动学生思维创意能力。 1、创建一幅水彩画(5学时) 2、用各种变化工具创作具有空间感的图像(5学时) 3、用羽化工具及色彩调整制作底图效果(6学时) 4、人像脸部替换练习(6学时) 5、杂志封面设计(6学时) Illustrator CS(总计20学时) 一、Illustrator CS简介(1学时) 二、文档管理与参数预置(1学时) 三、绘制基本图形(1学时) 四、绘制贝塞尔路径(1学时) 五、编辑图形对象(2学时) 六、使用颜色(2学时) 七、处理文字(2学时) 八、Illustrator CS高级技术(2学时)

平面设计基础(Photoshop)教学大纲

平面设计基础(Photoshop)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 授课学时:4 课程学分:4 一、课程性质、任务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它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平面设计、多媒体应用软件开发制作的重要基础课程。对平面图形处理技术的掌握,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对学生毕业后就业从事相关工作也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课授课32学时,上机实训课32学时。 课程的任务: 课程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讲解各种工具、面板、菜单的使用方法,图层、文本、路径、通道、滤镜的使用技巧,使学生全面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原理和操作方法,熟练掌握操作技巧,注重实例教学,使学生把软件的基础知识,很好地应用到专业领域的设计中。 二、课程培养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基本概念。 2.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图像的编辑方法。 3.掌握历史面板的使用和图层的基础知识及应用。 4.掌握文字的使用及编辑。 5.掌握通道、蒙版、路径、动作面板的基础知识及应用。 5.掌握图像的抽出、液化及图案的制作。 6.掌握滤镜和外挂滤镜的使用。 技能目标: 培养从事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装潢设计、网站的网页设计等岗位第一线需要的,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应用性、职业性的能独立完成制作任务的计算机人才为目标。 素质目标: 1.注重学生独立分析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 2.注重学生操作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3.注重学生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4.注重学生自律性、客户服务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三、选用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版本信息: 教材选用雷波主编的《Photoshop cs3中文版标准教程》,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 教材使用评价: 本书采用理论+实践方式系统讲授了数字图形图像的基本知识,文件格式,图形图像的

栏目包装 教学大纲 修改

《栏目包装》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四年制本科艺术设计专业(影视动漫设计方向) 学分:5 总学时:80 理论学时:48 实验/实践学时:32/0 必修 一、课程作用与目的 栏目包装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设计课程。本阶段课程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目的是让学生从前期创意、艺术表现、色彩构图、运动匹配、音乐节奏、调色、特效制作等方面学习如何运用动画技术与后期合成技术表现不同类型的电视包装创意,并结合实例分析国内外的成功电视包装案例,最终掌握整个栏目包装的制作流程,达到独立设计完成整套电视栏目包装的能力。 课程前期从栏目包装的设计基础——包括平面元素的设计技巧、画面的构图研究、色彩的合理搭配和使用入手,将栏目包装中设计包装项目的基本要素进行详细讲解。进一步介绍电视包装的概念、频道理念的阐述、电视频道整体包装的意义等电视包装理念。 课程后期要求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有关三维动画,后期合成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成功电视包装案例。引导学生完成电视栏目的整体包装创意、动画制作和后期合成工作。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视栏目包装理念,对栏目包装的概念、意义——包括电视频道整体包装的总体设计、包装项目的执行制作流程有全面的了解,能够独立完成电视台整套包装的设计、提案和制作。课程后期着重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对整套栏目包装设计具备一定的把握能力。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电视频道品牌包装艺术,郭蔓蔓世纪工厂著,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1] After Effects影视特效与电视栏目包装实例精粹,应杰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栏目片头包装,杨春蓉朱富宾著,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3] 3ds max7/After Effects三维影视片头制作技法实例详解,艾莉莉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4] 新火星人–Maya & Max片头动画风暴,房海山著,北京,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2003 [5] 3ds Max/After Effects影视包装与片头制作完美风暴,郭发明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6] 电视台栏目设置与栏目经营运作实用艺术手册,王东著,安徽,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 [7] 影视节目片头设计与制作入行实战,王志新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8] 典藏3dsMax8影视片头与包装制作完美风暴,毛国民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四、课程内容 第一章电视频道的品牌战略 主要内容:介绍品牌的概念以及电视频道品牌的重要意义,对电视频道品牌的特征、电视频道品牌战略的具体方面进行阐述。 重点:电视频道品牌的概念和重要意义。

平面设计软件课程教学大纲

《平面设计软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教学基本要求 1、目的 平面设计软件课程主要介绍了利用计算机进行平面设计的方法。包括艺术绘画、排版设计、图像加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进行艺术作品创作的职业技巧。 2、要求 理论要求: 了解平面印刷的常用软件,并会进行操作。理解软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合理的应用软件 进行设计。 实践要求: 掌握一些职业技巧,如:商业插图的制作、图像海报的制作等。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进行电脑创作 3、课程重点及难点 课程重点:使学生掌握平面设计软件的基本技巧和能力。

课程难点:理解软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合理的应用软件进行设计 二)教学基本内容概况(共 96 学时) Photoshop CS(总计 20 学时) 一、Photoshop CS的新特点及新功能(1学时) 二、基础知识( 1 学时) 三、深入层次(颜色和颜色调整)( 1 学时) 四、文本操作( 1 学时) 五、介绍菜单栏、工具栏、浮动面板、参数设定( 2 学时) 六、通道和遮罩的应用( 2学时) 七、图像合成( 2学时) 八、层控制面板和菜单( 2 学时) 九、建立多种类型的层( 2学时) 十、层的编辑操作( 2学时) 十一、设置层效果( 2学时) 十二、图像混合效果( 2 学时) 实践环节:(总计 28 学时)理论讲解,作业练习,观看教学影碟和教师指导相结合,启动学生思维创意能力

1、创建一幅水彩画( 5 学时) 2、用各种变化工具创作具有空间感的图像 3、用羽化工具及色彩调整制作底图效果( 4、人像脸部替换练习( 6 学时) 5、杂志封面设计( 6 学时) Mustrator CS (总计 20学时) 一、 Illustrator CS 简介(1 学时) 二、 文档管理与参数预置( 1 学时) 三、 绘制基本图形( 1 学时) 四、 绘制贝塞尔路径( 1 学时) 五、 编辑图形对象( 2 学时) 六、 使用颜色( 2 学时) 七、 处理文字( 2 学时) 八、 Illustrator CS 高级技术(2学时) 九、 应用图标( 2 学时) 十、 滤镜( 2 学时) 十一、 图形样式和效果( 2学时) 十二、 文件输出( 2 学时) 实践环节:(总计 28 学时) 理论讲解,作业练习,观看教学影碟和教师指导相结合,启动学生思维创意能力 1标志临摹(8学时) 5学时) 6学时)

《视觉传达》教学大纲

《视觉传达》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视觉传达设计: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 视觉传达设计课程面向设计专业学生,是设计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此课程是一种思维训练的课程,着重于逻辑思维和创造性设计思维的表达,应用范围广泛。视觉作为人与人之间的设计图像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设计图形信息共享形式。此课程设计要求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等方法运用在设计中,以准确地表现达到接受方接受和理解的目的。设计重点在于创意训练与设计流程、表达。 1、认识视觉传达设计立体部分的具体内容和应用范围; 2、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立体部分的设计程序; 3、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立体部分的基本要素设计和应用要素设计的技能.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着眼"大视觉"的概念,以艺术与设计思维综合的方式对"传达"进行实验性探究,让学生全面了解视觉传达设计的学科架构与最新发展动态,并努力尝试有别于前人的创新设计. 教学重点:本课程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视觉传达立体部分的设计。作较全面、系统训练,通过教学与设计制作实践,学生应具有视觉传达立体方面的综合造型和设计能力。 教学难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容易将视觉传达设计仅仅局限在平面设计的认识上,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所包含的领域已扩展到空间中的应用,既要体现设计的综合性,又要突出视觉传达设计的特点,培养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立体部分的兴趣,强调视觉传达设计立体部分的重要性。 并在教学中通过实际案例、现场调查、企业参观和专题讲座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本课程教学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和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系统知识和技能,使课堂讲学与实 地参观、课题实践、实验室学习、参与国内外设计竞赛结合起来,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外,引导学生参与产、学、研活动,积极投身于实践设计,教授学生着眼于实际,运用平时所学到的知识,严谨、务实地解决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 2.本课程教学方法一直保持多层次、可持续性的改革,视觉传达领域发展迅猛、更新速度快、 社会需求大,在保持传统视觉传达基础上,不局限于平面设计的教学模式,研究出一套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综合运用能力的教学方法。 3.本课程目前所有授课内容均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还将课件及教学成果 在网络上进行公开展示,接受学生和其他校内外专家和同行的意见与建议,并及时反馈和作调整。三、教学内容

包装设计 实训大纲

课程特色 1、课程设置 该课程的前身是“包装装潢设计”,最早开设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当时作为包装装潢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对包装设计的学习,掌握包装设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以期更好的服务社会。当年该课程由国内包装界有影响的专家、教授担任,遵循着科学、合理、经济、美观、实用的设计原则,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实践的训练,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造就了一批至今活跃在国内设计界的著名包装设计师及包装设计教育人才。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巨大的市场需求与专业人力资源匮乏的矛盾日益突出,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包装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设计学院在国内创办了以艺术与包装技术和商品营销融为一体的包装系统设计课程。其目的在于打破过去单一型的包装装潢设计,改变了包装造型结构与包装装潢设计分离的不合理现状。强调将视觉艺术与包装技术、商业意识相结合,培养能够胜任从包装的整体策划到包装的造型设计、包装的结构设计、包装的视觉设计以及到包装的防护技术等,综合性设计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形成相辅相成的三大模块 通过教研组的集体讨论,明确了培养复合型包装设计人才的专业目标,构建了包装系统设计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包装工程技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包装设计相关的专业课。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教案编写,开始了包装设计课程从易到难、从基础到系统的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实际课题,并引入课程设计。从单件产品包装到系列化包装;从礼品包装到概念包装;从消费者定位到品牌定位和产品定位;从包装材料的选用、包装的造型、结构设计到包装的视觉形象设计;都能结合市场营销环节,进行整体系统地构思与设计制作。 “包装系统设计”课程的训练内容分为三个版块: 第一版块为包装系统设计基础。 包含包装基础理论、容器造型设计、包装结构设计、印刷工艺,主要解决对包装装潢要素的理解和把控能力。 第二版块是包装系统设计的主体部分。包括包装系统设计、概念包装设计。 包装系统设计包含从设计构思、创意、设计定位、设计执行、设计评估到市场营销等整个系统的把控。以及对包装设计前沿的认识和了解,如绿色包装设计,人性化包装设计、简约化包装设计等。概念包装设计是全新的探索性设计,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研究性,起到引领的作用。 第三版块结合“3+1”创新教学模式,实现课题化专题训练 学生在第四年进入工作室学习,有别于传统的课程化的教学模式,实现课题化专题训练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综合把握课题的能力,为深入研究提供了时间和教学方法的保证。 这三个版块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过程。 立足本土,中西交融的包装系统设计

《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 学分数 学时数 课外学时 执笔者 制订单位 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 04020500604 专业基础课 2 54 无 梁瑞仪 教育技术系 课程类型 适用范围 先修课程 实验/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审核者 制订日期 专业选修课 教育技术专业 美术学 28 考查 梁斌 2009 年 4 月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 《平面设计》是教育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以 photoshop 作为学习平台,让学 生掌握教学媒体平面图像设计过程和方法的一门综合性、 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对培养学 生从事教学多媒体平面图像的设计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平面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学会利用 PHOTOSHOP 的 各项功能设计和制作教学多媒体平面图像的方法, 为学生毕业后能胜任这方面的实际工作奠 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1、通过对平面设计的原理知识学习,让学生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从而为 学生利用图像制作工具完成平面设计作品打下理论基础。 2、通过对 PHOTOSHOP 的绘图、选择、路径、图像色彩的调整、图像的处理和修饰、 图层,通道,蒙版的应用和滤镜的应用等知识的掌握,让学生掌握教学多媒体平面图像设计 和制作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理论、案例分析和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授课方式进行教学。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平面设计》 是教育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由于考虑到平面设计的创作性和平面 作品的教育性,该课程与《美术》 、 《教育学》 、 《心理学》等课程具有密切关系。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缪亮等, 《photoshop 平面设计实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8 年 2 月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认识 photoshop CS3 了解 photoshop 的用户界面和使用环境,了解 photoshop 的常规操作。 重点:photoshop 的用户界面。 第二章 对象的选取 了解规则选框工具、套索工具的应用,懂得利用颜色和色彩范围对图像进行选取,掌握 抽出滤镜的使用方法和选取的编辑方法。 重点:选框工具、套索工具的应用。 第三章 图像的绘制 掌握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调整,画笔、铅笔、油漆桶、渐变工具的应用和矢量图绘制的方 法。 重点:画笔工具的应用。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