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火灾事故

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火灾事故
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火灾事故

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火灾事故

1 企业概况

宝源丰公司为个人独资企业,位于德惠市米沙子镇,成立于2008年5月9日,法定代表人贾玉山。该公司资产总额6227万元,经营范围为肉鸡屠宰、分割、速冻、加工及销售,现有员工430人,年生产肉鸡36000吨,年均销售收入约3亿元。该企业于2009年10月1日取得德惠市肉品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核发的《畜禽屠宰加工许可证》。2012年9月18日取得德惠市畜牧业管理局核发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2 事故概述

2013年6月3日6时10分许,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的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源丰公司)主厂房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共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17234平方米主厂房及主厂房内生产设备被损毁,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

3 事故经过

6月3日5时20分至50分左右,宝源丰公司员工陆续进厂工作(受

运输和天气温度的影响,该企业通常于早6时上班),当日计划屠宰加工肉鸡3.79万只,当日在车间现场人数395人(其中一车间113人,二车间192人,挂鸡台20人,冷库70人)。

6时10分左右,部分员工发现一车间女更衣室及附近区域上部有烟、火,主厂房外面也有人发现主厂房南侧中间部位上层窗户最先冒出黑色浓烟。部分较早发现火情人员进行了初期扑救,但火势未得到有效控制。火势逐渐在吊顶内由南向北蔓延,同时向下蔓延到整个附属区,并由附属区向北面的主车间、速冻车间和冷库方向蔓延。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主厂房西北部的1号冷库和1号螺旋速冻机的液氨输送和氨气回收管线发生物理爆炸,致使该区域上方屋顶卷开,大量氨气泄漏,介入了燃烧,火势蔓延至主厂房的其余区域。

4 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宝源丰公司主厂房一车间女更衣室西面和毗连的二车间配电室的上部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当火势蔓延到氨设备和氨管道区域,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漏,介入了燃烧。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完整)

银川市地下综合管廊及配套基础设施PPP项目V标段工程 火 灾 事 故 应 急 预 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东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银川项目部 2017年02月 目录

. 一、火灾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03)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04)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04) 四、预防与警报 (06) 五、信息报告程序 (10) 六、应急处置 (11) 七、应急主要物资与装备保障 (17)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对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预防和控制,增强全体职工的消防意识,搞好消防工作,提高消防应急能力,全力、及时、迅速、高效地控制火灾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事故损失和事故造成的负面影响,保障国家、企业财产和人员的安全。遵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做到人员明确,责任到人,必须迅速及时地将火扑灭。针对银川市地下综合管廊及配套基础设施PPP项目V标段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特制定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火灾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一)事故类型 各类火灾事故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依据现场实际及风险评价四级分类如下: Ⅰ级(特别重大):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动火作业现场。 Ⅱ级(重大):食堂煤气 Ⅲ级(较大):生活区、办公区 Ⅳ级(一般):木工棚、木料、配电室 (二)危害程度分析 (1)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仓库等多是临时性易燃建筑,且相对集中,一旦失火,容易蔓延成灾。 (2)施工现场易燃,可燃材料多,有油毡、木料、草袋、油料等可燃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公司火灾紧急状况事故应急预案实施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公司火灾紧急状况事故应急预案实 施 XXXX有限公司文件编号:SF/ZY-01 现行版本:xx 火灾/紧急状况事故应急预案修订状态:0 页码:1/ 5 1 目的:最大程度降低人身伤害/减少财产损失。 2 人员构成 2.1紧急应急人员包括:急救员、抢险员、应急员和通讯员。 2.2事故指挥小组工作区域在所有应急操作控制协调的区域。当发生险情且控制已经处于不安全状态时,组成临时控制小组。小组组长由项目部经理担任。 2.3公司内紧急聚集区为,前厅空地或展厅外空地。 3 应急状况准备和岗位职责准备工作由应急人员在组长安排下进行。 3.1事故指挥组长(销售部经理) 1)在听到火灾报警时,快速确定紧急事故的方位。 2)快速到达紧急控制小组。

3)全权负责控制紧急事故。 4)负责指派任务和负责紧急状况行动。 5)负责确定应急准备队伍和急救人员是否得到适当培训。 6)负责执行紧急预案和确保全部员工遵守这个预案。 7)确保所有防火和消防系统(灭火器、消防栓、手动报警器、烟感报警器、单点报警器)是完好效应无损,且要确保消防设施通道不被占用或阻塞。 8)所有的有关文件的档案和记录统一归办公室文员归档妥善管理。 9)处理公司与外部门有关机构的信息沟通和问题处理。 10)决定现场情况是否需要联络110、120、119等专业部门处理。 3.2应急员 1)熟悉应急预案包括在紧急期间的角色和职责。 2)熟悉应急预案和从工作地点撤离的路径。

3)熟悉火警系统的操作和使用紧急抢救和消防器材。 4)保卫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和楼房逃生方法。 5)获得适当的消防/灭火的技术训练。 3.3急救员 1)获得适当急救的技术训练。 2)确保急救箱内的物品是适当的,有效的和合适补充。 3.4 通讯员 1)接到事故指挥人员的指示确定火灾事故,传召消防大队。 2)引导/督导专业消防员进入现场。 4 应急预案 4.1发现火情人员 1)发现火灾/应急的人必须立即打破最靠近的手动的火灾报警点的玻璃,以发出警报。 2)通知事故指挥人员发生火灾/应急事故的确切地点。

安全 血泪教训之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连载14)

安全血泪教训之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双苯厂“”爆炸事故(连 载14) 编者按 小7:长期的安逸容易让我们失去危险的嗅觉,如果您身边有工作在一线的朋友,请不要吝啬您的点击分享。或许,他们正因为看到这篇文章,提高了自身安全意识,将大部分突如其来的事故扼杀于摇篮之中。事故案例: 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双苯厂“”爆炸事故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 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 大水污染责任事件。爆炸时冒起的黄烟 爆炸后的地面事故经过:2005年11月13日,因苯胺二车间硝基苯精馏塔塔釜蒸发量不足、循环不畅,替休假内操顶岗操作的二班班长徐某组织停硝基苯初馏塔和硝基苯精馏塔 进料,排放硝基苯精馏塔塔釜残液,降低塔釜液位。10时10分,徐某组织人员进行排残液操作。在进行该项操作前,错误地停止了硝基苯初馏塔T101进料,没有按照规程要求

关闭硝基苯进料预热器E102加热蒸汽阀,导致进料温度升高,在15分钟时间内温度超过150℃量程上限。11时35分左右,徐某回到控制室发现超温,关闭了硝基苯进料预热器蒸汽阀,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温度开始下降至正常值。13时21分,在组织T101进料时,再一次错误操作,没有按照“先冷后热”的原则进行操作,而是先开启进料预热器的加热蒸汽阀,7分钟后,进料预热器温度再次超过150℃量程上限。13时34分启动了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泵向进料预热器输送粗硝基苯,当温度较低的26℃粗硝基苯进入超温的进料预热器后,由于温差较大,加之物料急剧气化,造成预热器及进料管线法兰松动,导致系统密封不严,空气被吸入到系统内,与T101塔内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引发硝基苯初馏塔和硝基苯精馏塔相继发生爆炸。5次较大爆炸,造成装置内2个塔、12个罐及部分管线、罐区围堰破损,大量物料除爆炸燃烧外,部分物料在短时间内通过装置周围的雨排水口和清净下水井由东10号线进入松花江,引发了重大水污染事件。1事故原因爆炸事故原因分析:由于操作工在停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时,没有将应关闭的硝基苯进料预热器加热蒸汽阀关闭,导致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温度长时间超温;恢复进料时,操作工本应该按操作规程先进料、后加热的顺序进行,结果出现误操作,先开启进料预热器的加热蒸汽阀,使进料预热器温度再次出现升温。7分钟后,进料预热器温

服装公司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服装公司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防止重大火灾事故发生,出现火灾情况下做出快速、正确的反应,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内有效地扑灭火灾、抢救伤员、疏散伤员和物资,把火灾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 三、企业概况 (一)基本情况 某服装加工公司,位于xx县xx[区]镇路,占地xx平方米,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职工总数243人。 主要原材料: 主要产品:产量: (二)厂房设施 办公楼:1600平方米三层结构。 车间: 3000平方米二层结构。

宿舍楼: 1600平方米三层结构。 食堂: 700平方米一层结构。 办公楼:安全出口两个,宽度1.6米。 车间:安全出口三个,宽度1.4米。 宿舍楼:安全出口两个,宽度1.6米和1.2米。 (三)消防设施配置(附平面布图) 车间一、二层分别设防火报警探头等62个。车间内设有六组双头消防栓,院内分别设置3组双头消防栓。共设置灭火器44只,按规定检测检修。 其中: 办公楼:一层3个、二层3个、三层2个,共8个。 宿舍楼:一层1个、二层1个、三层1个,共3个。 车间楼: 一层正门开关柜南侧2个;一层西门开关柜1个;一层毛领车间1个;一层整理车间西门2个;一层里布车间1个;一层辅料库东门2个(门外侧),西门2个(北侧);一层成品库4个; 二层维修室对面3个;二层缝制车间东门2个,西门2个;东烫台对面1个;二层裁剪车间东门2个;二层小车间东门2个,西门1个;配电室2个;伙房2个;锅炉房1个,共33个。

四、危险性分析 1、服装行业人员密集,电器线路复杂,易燃物品多,一旦出现火源易蔓延引起火灾早成群死群伤。 2、服装厂库房内的服装衣料的原料可燃且数量多,各种织物的燃烧速度要比普通木材燃烧速度快得多。同时,由于服装厂大量使用电熨斗导致火灾的因素增多。加工服装的各种衣料大多是化纤成分,一旦发生火灾产生的各种毒气比普通的火灾产生的毒气毒性更强。 3、存放服装的仓库是重点防火点。存放的原料和成品应采取垫板存放(若原料长时间直接置于地面),受潮发霉后容易自燃,须定期进行检查。 4、主要点火源:电器开关、用电线路;加热熨斗;伟明树脂胶的使用;食堂液化气罐的存放使用。 五、应急组织机构及与职责 设立事故现场指挥组、通信联络组、火灾扑救组、人员抢救组、物资疏散组、后勤保障组。 (一)现场指挥组: 总指挥员总经理联系电话: 现场指挥:副总经理联系电话: 组员:1-2名(保卫科或安全科) 联系电话: 主要职责:

“6·3”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中新网7月11日电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消息,《吉林省长春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6·3”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调查报告》日前已经国务院批复结案,今天发布。《报告》披露,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的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主厂房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共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17234平方米主厂房及主厂房内生产设备被损毁,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 全文如下: 吉林省长春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 “6·3”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四、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及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 (一)因在事故中死亡、免予追究责任人员。 1.蒋铁铀,宝源丰公司工厂厂长,工厂生产管理负责人。没有认真履行《消防法》、《安全生产法》等规定的消防安全职责。未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没有有效的安全防护制度措施,未开展安全检查;未对员工开展基本的应急避险常识教育,未组织开展应急疏散逃生演练,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 2.周绍岩,宝源丰公司工厂动力部主任,工厂生产车间电气管理负责人。没有认真履行《消防法》、《安全生产法》等规定的消防安全职责,未按规定对电气线路及设备进行检查、维护、检测,对事故的发生负有责任。 (二)司法机关已采取措施人员。 1.贾玉山,中共党员,宝源丰公司董事长,企业唯一出资人。严重违反《消防法》、《安全生产法》、《建筑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消防安全职责,追求企业和自身经济利益而忽视员工生命安全。在工程建设期间违反法定的基本建设程序;为节省自身投资而偷工减料,擅自更换厂房保温材料;企业日常安全管理混乱,未依法建立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未组织进行过安全检查;未按规定

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登记建档、备案;未采取措施保持车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未对员工开展基本的应急避险常识教育工作和组织员工开展应急疏散逃生演练。6月14日被批准逮捕。 2.张玉申,宝源丰公司总经理,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兼任工厂厂长。作为总经理,严重渎职。未履行《消防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职责;未组织建立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未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未按规定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登记建档、备案;未对员工组织实施基本的应急避险常识教育和组织开展应急疏散逃生演练。6月14日被批准逮捕。 3.贾铁金,辽宁大河重钢工程有限公司董事。2005年至2011年任辽宁大河重钢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介绍宝源丰公司违规借用长春建工集团施工资质办理建设手续;组织人员进行宝源丰公司项目钢构部分施工并指派其公司内部无资质人员为宝源丰公司项目做了项目设计,违规挂靠到辽宁纺织工业非织造布技术开发中心并办理手续;参与宝源丰公司项目违规变更阻燃材料。6月20日被批准逮捕。 4.刘升,长春建工集团职工。联系经办与宝源丰公司签订施工合同,违规借用长春建工集团资质为宝源丰公司项目办理施工手续的事项,从中提取管理费。6月20日被批准逮捕。 5.刘振江,中共党员,2005年7月任长春建工集团吉兴管理公司经理,2012年3月病休。经刘振江同意,宝源丰公司项目借用长春建工集团资质签订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办理了相关建设手续。6月20日被批准逮捕。 6.张新明,无业。联系经办宝源丰公司违规挂靠瑞城监理公司,签订监理合同,办理相关手续等事项。代表瑞城监理公司对宝源丰公司项目建设进行监理,同时代表宝源丰公司进行技术管理,从双方领取报酬。6月20日被批准逮捕。 7.姚改政,中共党员,宝源丰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分管生产工厂以外的消防、安全工作。未认真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未协助公司负责人建立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公司安全管理混乱。6月20日被批准逮捕。

吉化1113特大爆炸事故及松花江特别重大水污染事件基本情况及处理结果

吉化"11.13"特大爆炸事故及松花江特别重大水污染事件基本情况及处理结果 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 (一)事故原因 1.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硝基苯精制岗位外操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停止粗硝基苯进料后,未关闭预热器蒸气阀门,导致预热器内物料气化;恢复硝基苯精制单元生产时,再次违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汽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苯进料泵进料,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料突沸并发生剧烈振动,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兰松动、密封失效,空气吸入系统,由于摩擦、静电等原因,导致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并引发其它装置、设施连续爆炸。 2.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及双苯厂对安全生产管理重视不够、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不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劳动组织管理存在缺陷。 3.污染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双苯厂没有事故状态下防止受污染的"清净下水"流入松花江的措施,爆炸事故发生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出来的部分物料和循环水及抢救事故现场消防水与残余物料的混合物流入松花江。 4.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 一是吉化分公司及双苯厂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会引发松花江水污染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有关应急预案有重大缺失。 二是吉林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提出防控措施和要求。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对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预防和控制,增强全体职工的消防意识,搞好消防工作,提高消防应急能力,全力、及时、迅速、高效地控制火灾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事故损失和事故造成的负面影响,保障国家、企业财产和人员的安全,针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 各类火灾事故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依据现场实际及风险评价四级分类如下: Ⅰ级(特别重大):氧气乙炔、用火现场、防火作业现场 Ⅱ级(重大):油漆 Ⅲ级(较大):办公区临设 Ⅳ级(一般):木料、仓库、保温材料、配电室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的原则。 2、生命第一、损失最小化、第一响应、及时性有效性的原则。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交通运输部东棉花胡同二号院综合整治项目部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和义务消防队。 1、组长及小组成员、职能分工: 组长:执行经理:刘祥 副组长:技术负责人:刘为公 成员:施工负责人:王富国;安全员:王顺新;机械材料负责人:黄庆江;电工:张士祥、袁辉;保安员:丁万才。 组员职能分工:联络员、抢险员、疏散员、救护员、电气控制员、警卫员、后勤员、义务消防队员等。 2、职责: 领导小组基本职责:工地发生火灾事故时,负责指挥工地抢救工作,第一时间向110、119、120、总队及当地消防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及有关部门报告和求援。平时小组成员轮流值班,值班者必须在工地,手机24小时开通,发生火灾紧急事故时,在应急小组长未到达工地前,值班者即为临时代理组长,全权负责落实抢险。 组员专项职责: 2.1、组长:由施工项目经理部项目执行经理李强为消防责任人,负责人员分工,调度,消防设备使用。 2.2、副组长:由技术负责人刘具体事实灭火,人员调度,指挥车辆,清理道路,清理现场。 2.3、电气员:项目部电气员负责提供消防用电,并在发生火灾时负责电气设备切断电流,夜间需要提供照明设备。 2.4、联络员:项目部联络员邓尚仕负责报警“119”,并讲明发生火灾的方及道路,在大门口接消防车辆。 2.5、抢险、义务消防员殷玉龙:项目部抢险员负责人,指挥义务消防队员,进行灭火。 2.6、义务消防队发生火灾时,应按预案演练方法,积极参加扑救工作。 2.7、救护员:项目部潘振芳负责受伤人员救护,报“120”或“999”,并讲明方位及道路,在大门口接救护车辆。 2.8、后勤员:项目部丁守银负责提供其他车辆。 2.9、警卫员:项目部丁守文负责损失控制,物资抢救,对事故现场划定警戒区,阻止与工程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保护事故现场不遭破坏。 2.10、疏散员:项目部殷玉龙其任务为在发生事故时,负责人员的疏散、逃生,应最先的确保人员的安全。 3、应急小组地点、电话和有关单位部门联系方式: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1129园区改造项目 应急小组表:

宝源丰事故调查报告

·目录 一.事故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事故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事故发生经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宝源丰禽业公司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事故的经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事故原因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场勘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起火点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起火时间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起火及爆炸确定和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直接原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间接原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部门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监管严重缺失.........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监管部门履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责不到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损失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吉林石化爆炸事故

吉林石化爆炸事故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一、事故经过 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二车间化工二班班长徐某替休假的硝基苯精馏岗位内操顶岗操作。根据硝基苯精馏塔T102塔釜液组成分析结果,应进行重组分的排液操作。10时10分,徐某进行排残液操作,在进行该项操作前,错误地停止了硝基苯初馏塔T101进料,但没有按照规程要求关闭硝基苯进料预热器E102加热蒸汽阀,导致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温度升高,在15分钟时间内温度超过150℃量程上限,超温过程一直持续到11时35分。 在11时35分左右,徐某回到控制室发现超温,关闭了硝基苯进料预热器蒸汽阀,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温度开始下降,13时25分降至130.4℃。 13时21分,徐某在T101进料时,再一次错误操作,没有按照“先冷后热”的原则进行操作,而是先开启进料预热器的加热蒸汽阀,7分钟后,进料预热器温度再次超过150℃量程上限。13时34分启动了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泵向进料预热器输送粗硝基苯,当温度较低的26℃粗硝基苯进入超温的进料预热器后,由于温差较大,加之物料急剧气化,造成预热器及进料管线法兰松动,导致系统密封不严,空气被吸入到系统内,与T101塔内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硝基苯中的硝基酚钠盐受震动首先发生爆炸,继而引发硝基苯初馏塔和硝基苯精馏塔相继发生爆炸,而后引发装置火灾和后续爆炸。

本次事故造成8人死亡,1人重伤,59人轻伤。在事故发生时,在现场作业和巡检的6名员工当场死亡;与双苯厂一墙之隔的吉林市吉丰农药有限公司一名员工在本单位厂房内作业时受爆炸冲击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吉化集团通信公司一名员工在距双苯厂1000米以外的吉林市热电厂附近的徐州路上骑摩托车时被爆炸碎片击成重伤,经抢救无效于12月1日死亡。在受伤人员中有23名双苯厂员工,其它为企业外人员。 本次爆炸直接涉及到的设备有硝基苯初馏塔T101、硝基苯精馏塔T102、2个粗硝基苯罐、2个硝酸罐、苯胺水罐、精硝基苯罐、空气罐、氮气罐、氢气缓冲罐、2个苯胺水普及器等设备、管架和原料罐区1个精硝基苯罐、2个苯罐等,爆炸事故造成周边的企业和居民住宅的门窗一定程度的破坏。直接经济损失为6908.28万元,其中财产损失合计5082.71万元,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合计283.76万元,善后处理费用(含赔偿费用)合计1541.81万元。 二、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徐某在排残液过程中,错误停止了T101进料,在停料时又未关闭预热器加热蒸汽阀,造成长时间超温;系统恢复进料时,再一次出现误操作,又先开进料预热器的加热蒸汽阀,后进料。使进料预热器温度再次出现升温。由于温度急剧变化产生应力,造成预热器及进料管线法兰松动泄漏,空气被吸入到系统内,与T101塔内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并发生爆炸。这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公司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公司火灾事故应急 预案

日照亚丰工贸有限公司 火灾防控专项方案 一、公司概况: 公司位于日照莒县夏庄镇夏庄工业园新华路三号,正门西向,面向新华路,东侧背靠惠生饲料有限公司,北临百信鸭苗孵化厂,南邻制帽厂。正门南方250米道路名为惠生路,北侧200米道路为政府前街。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以及公司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本公司的实际,特制定本防控专项方案。 本方案针正确火灾事故包括:印刷车间、办公区、生活区、库房、覆膜车间及缝纫车间发生的火灾事故。 三、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完善防火工作各项制度,降低系统风险,发生火灾事故后正确地实施抢险救灾活动,减少因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本公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保驾护航。 四、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和职责 (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

1、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经理 常务副组长:生产副经理 成员:安全保卫部、办公室、车间相关负责人。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保卫部,日常工作由安全保卫部部长负责,具体工作由安全保卫部消防干事负责。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指挥组、现场保卫组、灭火行动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事故善后处理组。 2、指挥组 经理候文绪任组长。成员由项目生产副经理、行政副经理、安保部、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3、灭火行动组 经理候文绪任组长,项目生产副经理、行政副经理、安保部部长任副组长,安保部、办公室等部门人员组成。 义务消防队由10人组成,共分2个小队,分别由刘永军、侯文欣任队长。 4、现场保卫组 由安保部部长为组长。成员由项目部安保部、办公室人员及现场保卫人员组成。 5、医疗救护组 由行政副经理鲁统艳任组长,办公室和志愿人员组成。一处行政部配合。重大事故服从公司领导小组统一指挥。

火灾专项演练

临沂市春明化工有限公司 火灾和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为确保顺利完成火灾事故应急演练任务,达到演练目的,从事故应急救援实战要求出发,尽量反映真实事件下采取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的过程,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本公司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本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通过举行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事故风险较高部门和岗位的员工掌握突发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程序、消防器材操作使用方法和自救逃生方法,提高现场管理人员和救援人员的协调和快速应急反应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范围内有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救援处置。 三、演练地点:生产厂区 四、演练时间:2018年7月27日上午10点 五、演练人员: 1、通讯联络组:刘夫全 2、抢险救援组:刘艳民、徐立勤、李士伟 3、后勤保障组:叶志涛、赵太运 4、疏散警戒组:张道娟、秦甜静 5、医疗救护组:高秀菊、颜士群、居秀红 六:演练程序 1、召开应急演练动员大会,学习事故应急预案、火灾爆炸专项

应急预案,熟悉应急演练方案。 2、演练 2018年7月27日上午10点车间巡检人员刘夫全巡检过程中发现厂区发生火灾。发现火灾情况后立即向车间主任刘艳民汇报并看守现场疏散人员。车间主任接到通知后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并立即赶往现场。总指挥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火灾和爆炸专项应急预案》,应急救援小组接到报告后十分钟之内赶赴事故现场积极会同相关方展开救助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继续扩大,保护现场。 1、后勤保障组:叶志涛、赵太运将救援防护用品运送至事故现场并协助救援人员穿戴好。 2、疏散警戒组:张道娟、秦甜静对工厂主干道,大门口用布条布置警界区域警戒线,并维护现场秩序。 3、抢险救援组:刘艳民、徐立勤、李士伟穿戴好防护用品,进入事故现场,以最快的速度,用水枪、灭火器灭火。 4、急救组:高秀菊、颜士群、居秀红对事故现场人员进行疏散,并对事故现场受伤人员进行处理,待120救护人员到场后,听从120救护人员的指令,协助做好救护工作。 经过10分钟的抢险救援工作,火势被扑灭。 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并进行总结 临沂市春明化工有限公司 2018年7月27日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完整

银川市地下综合管廊及配套基础设施 PPP项目V标段工程 火 灾 事 故 应 急 预 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东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银川项目部 2017年02月 目录 一、火灾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03)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04)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04) 四、预防与警报 (06) 五、信息报告程序 (10) 六、应急处置 (11) 七、应急主要物资与装备保障 (17)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对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预防和控制,增强全体职工的消防意识,搞好消防工作,提高消防应急能力,全力、及时、迅速、高效地控制火灾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事故损失和事故造成的负面影响,保障国家、企业财产和人员的安全。遵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做到人员明确,责任到人,必须迅速及时地将火扑灭。针对银川市地下综合管廊及配套基础设施PPP项目V标段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特制定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火灾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一)事故类型 各类火灾事故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依据现场实际及风险评价四级分类如下: Ⅰ级(特别重大):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动火作业现场。 Ⅱ级(重大):食堂煤气 Ⅲ级(较大):生活区、办公区 Ⅳ级(一般):木工棚、木料、配电室 (二)危害程度分析 (1)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仓库等多是临时性易燃建筑,且相对集中,一旦失火,容易蔓延成灾。 (2)施工现场易燃,可燃材料多,有油毡、木料、草袋、油料等可燃物品。且施工期间动火作业多,电气焊、氧气、乙炔气瓶等明火作业极易引燃各种可燃材料造成火灾及爆炸。

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火灾事故

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火灾事故 1 企业概况 宝源丰公司为个人独资企业,位于德惠市米沙子镇,成立于2008年5月9日,法定代表人贾玉山。该公司资产总额6227万元,经营范围为肉鸡屠宰、分割、速冻、加工及销售,现有员工430人,年生产肉鸡36000吨,年均销售收入约3亿元。该企业于2009年10月1日取得德惠市肉品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核发的《畜禽屠宰加工许可证》。2012年9月18日取得德惠市畜牧业管理局核发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2 事故概述 2013年6月3日6时10分许,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的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源丰公司)主厂房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共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17234平方米主厂房及主厂房内生产设备被损毁,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 3 事故经过 6月3日5时20分至50分左右,宝源丰公司员工陆续进厂工作(受

运输和天气温度的影响,该企业通常于早6时上班),当日计划屠宰加工肉鸡3.79万只,当日在车间现场人数395人(其中一车间113人,二车间192人,挂鸡台20人,冷库70人)。 6时10分左右,部分员工发现一车间女更衣室及附近区域上部有烟、火,主厂房外面也有人发现主厂房南侧中间部位上层窗户最先冒出黑色浓烟。部分较早发现火情人员进行了初期扑救,但火势未得到有效控制。火势逐渐在吊顶内由南向北蔓延,同时向下蔓延到整个附属区,并由附属区向北面的主车间、速冻车间和冷库方向蔓延。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主厂房西北部的1号冷库和1号螺旋速冻机的液氨输送和氨气回收管线发生物理爆炸,致使该区域上方屋顶卷开,大量氨气泄漏,介入了燃烧,火势蔓延至主厂房的其余区域。 4 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宝源丰公司主厂房一车间女更衣室西面和毗连的二车间配电室的上部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当火势蔓延到氨设备和氨管道区域,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漏,介入了燃烧。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3)知识交流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火灾事故可能发生在仓库、生活区、办公区和易燃材料(化学品)堆放点。危险性分析:造成现场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严重的危及到周边建筑物和群众,造成重大伤亡。 2 应急处理基本原则 (一)火灾事故应急响应按照先保人身安全,再保护财产的优先顺序进行,具体基本原则如下: 1.救人重于灭火: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势威胁,首要任务是把被火围困人员解救出来; 2.先控制、后消灭: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首先控制火势的继续蔓延,具备了扑灭火灾的条件时,展开攻势,扑灭火灾; 3.先重点,后一般:全面了解并认真分析整个火场的情况分清重点; 4.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的方面和没有这些危险的方面相比,处置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物体是重点;

5.易燃、可燃物集中区域和这类物品较少的区域相比,这类物品集中区是重点; 6.贵重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保护和抢救贵重物资是重点; 7.火场的下风方向与上风、侧风方向相比,要害部位是火场上的重点。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人员组织机构的组成: 组长:李运明 副组长:陈阳煌 组员:李小星、彭松花、廖爱平、陈燕、曹建锋、岑立志、周朝、吕容娣、邓晓雯 后勤组长: 陈阳煌 第一抢险队队长:陈阳煌 机械设备的配备 第一抢险队配备推土机1台、装载机2台、挖掘机4台、15吨翻斗车10辆。

第二抢险队配备推土机1台、装载机1台、挖掘机1台、15吨翻斗车5辆。 第三抢险队配备吊车1台、挖掘机1台。 3.2 应急指挥机构成员及小组职责 ⑴队长职责:发布或解除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指挥应急救援。 ⑵副队长职责: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协调各应急小组及成员的具体行动,并实施决策。 ⑶通讯联络组职责 ①确保与总队长或副队长、集团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以及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②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③负责组织对事发现场的拍照、摄像工作;负责对新闻媒体的信息发布和报道;事故扩大应急后,负责向周边居民、社区的对外信息公告。 ⑷技术支持组职责 ①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②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③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宝源丰事故调查报告范文

宝源丰事故调查报 告 1

·目录 一.事故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事故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事故发生经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宝源丰禽业公司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事故的经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事故原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现场勘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起火点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起火时间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起火及爆炸确定和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直接原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间接原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3建设部门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监管严重缺失错误!未定义 书签。 3.4.4安全监管部门履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责不到位.错 误!未定义书签。

四. 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原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损失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一相关照片........................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二问询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3 起火点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4 公安部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5 气象局气象证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化工公司火灾事故专项预案

化工公司火灾事故专项预案 1.1总体措施 (1)发生初级火灾,在自救灭火的同时及时向车间值班主任和上级领导汇报。 (2)抢险抢修组队员本着边控制边扑救的方法进行灭火,根据燃烧物质和原材料的特性,选用不同的灭火方式和灭火器材。 (3)根据初级火灾燃烧情况,若本公司不能及时扑灭,指挥部成员或其它员工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在报警过程中,讲清本单位详细地址、燃烧物质、报警人姓名,并安排专人在公司门口迎接消防队。 (4)发生火灾后,指挥部安排信息发布者组成员通报周边单位,告知火灾燃烧物质的特性,劝告不要到火灾现场,并组织好人员疏散。 (5)火灾扑灭后,不经主管部门批准,任何人不准清理现场,确保灭火中的废水排向污水处理岗位,严禁废水随意流向厂外,防止废水污染环境。 1.2灭火方案 (1)根据不同燃烧物质和生产原材料,采用不同灭火方式和灭火器材,本公司使用的原材料、中间体和产品发生火灾,最佳灭火方法为用干粉和泡沫灭火器材进行灭火,三氯氧磷不得用水直接灭火,可用水保护灭火人员扑救火灾。

其它情况发生火灾可用水直接灭火。 (2)出现火灾情况,凡与事故有关岗位均立即紧急停车,关闭物料阀门,并通知供电部门立即切断电源。其它各部门接到扑救火灾警报后,立即携带灭火器材,或就近取灭火工具赶赴现场,按分工扑救火灾,抢救伤员和物资。 (3)在扑救火灾过程中,抢险抢修组及其它应急救援专业组要服从指挥部统一指挥,要本着围追堵截、防止蔓延、重点突破、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进行扑救。 (4)灭火过程中,抢险抢修组要以最快的速度抢修燃烧周围的可燃物资,防止火灾蔓延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5)除抢险抢修组人员外,其余人员应服从统一指挥,迅速撤离现场,确保无关人员安全疏散(以车间为单位清点人数)。 (6)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危险情况时,现场扑救人员要立即撤离现场,及时疏散人员。 (7)消防队进入火灾现场后,本厂指挥部要为消防队提供一切顺利灭火条件,任何人不得妨碍消防队灭火。 (8)灭火后,本厂指挥部和各应急小组全体成员要积极配合主管部门事故调查,并提供准确信息。 1.3初期火灾扑救的方法 (1)隔离断绝可燃物 1)将燃烧点附近可能成为火势蔓延的可燃物移走。

吉林宝源丰火灾事故案例

6·3吉林德惠禽业公司火灾事故 1 事故介绍 2013年6月3日6时,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的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主厂房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该事故造成121人死亡,7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 2 事故原因 该事故直接原因已初步查明:该公司厂房一车间女更衣室西面和毗连的二车间配电室的上部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火势蔓延和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露,介入了燃烧。 2.1致死原因 据现场医护人员介绍,受伤致死的原因有烧伤、氨气中毒等,其中致死最主要的原因是氨气中毒引发的呼吸道水肿。 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黏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 5.1 组织调查 事故发生后高检院立即派员赶赴德惠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现场,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三级检察院也介入事故调查,相关责任人已被控制。 5.2 调查结果 经调查认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宝源丰公司主厂房部分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管理上的原因是:吉林德惠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存在安全生产管理上极其混乱、安全生产责任严重不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不扎实不彻底等问题,且没有开展应急演练和安全宣传教育。事故初期,该公司紧急疏散不力、车间安全出口不畅等问题也十分突出。地方消防部门安全监督管理不力,建设部门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监管缺失,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不到位,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落实不力。6.处理结果 长春市公安消防支队净月消防大队长吕彦东,德惠市公安消防大队防火参谋高伟,德惠市米沙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真祥,宝源丰公司董事长贾玉山,宝源丰公司总经理张玉申等19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给予吉林省副省长兼公安厅厅长黄关春记大过处分。 给予长春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姜治莹(副省级)记大过处分。

吉林石化“2005.11.13”爆炸事故

吉林石化“2005.11.13”爆炸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二车间化工二班班长徐某替休假的硝基苯精馏岗位内操顶岗操作。根据硝基苯精馏塔T102塔釜液组成分析结果,应进行重组分的排液操作。10时10分,徐某进行排残液操作,在进行该项操作前,错误地停止了硝基苯初馏塔T101进料,但没有按照规程要求关闭硝基苯进料预热器E102加热蒸汽阀,导致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温度升高,在15分钟时间内温度超过150℃量程上限,超温过程一直持续到11时35分。 在11时35分左右,徐某回到控制室发现超温,关闭了硝基苯进料预热器蒸汽阀,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温度开始下降,13时25分降至130.4℃。 13时21分,徐某在T101进料时,再一次错误操作,没有按照“先冷后热”的原则进行操作,而是先开启进料预热器的加热蒸汽阀,7分钟后,进料预热器温度再次超过150℃量程上限。13时34分启动了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泵向进料预热器输送粗硝基苯,当温度较低的26℃粗硝基苯进入超温的进料预热器后,由于温差较大,加之物料急剧气化,造成预热器及进料管线法兰松动,导致系统密封不严,空气被吸入到系统内,与T101塔内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硝基苯中的硝基酚钠盐受震动首先发生爆炸,继而引发硝基苯初馏塔和硝基苯精馏塔相继发生爆炸,而后引发装置火灾和后续爆炸。

本次事故造成8人死亡,1人重伤,59人轻伤。在事故发生时,在现场作业和巡检的6名员工当场死亡;与双苯厂一墙之隔的吉林市吉丰农药有限公司一名员工在本单位厂房内作业时受爆炸冲击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吉化集团通信公司一名员工在距双苯厂1000米以外的吉林市热电厂附近的徐州路上骑摩托车时被爆炸碎片击成重伤,经抢救无效于12月1日死亡。在受伤人员中有23名双苯厂员工,其它为企业外人员。 本次爆炸直接涉及到的设备有硝基苯初馏塔T101、硝基苯精馏塔T102、2个粗硝基苯罐、2个硝酸罐、苯胺水罐、精硝基苯罐、空气罐、氮气罐、氢气缓冲罐、2个苯胺水普及器等设备、管架和原料罐区1个精硝基苯罐、2个苯罐等,爆炸事故造成周边的企业和居民住宅的门窗一定程度的破坏。直接经济损失为6908.28万元,其中财产损失合计5082.71万元,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合计283.76万元,善后处理费用(含赔偿费用)合计1541.81万元。 二、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徐某在排残液过程中,错误停止了T101进料,在停料时又未关闭预热器加热蒸汽阀,造成长时间超温;系统恢复进料时,再一次出现误操作,又先开进料预热器的加热蒸汽阀,后进料。使进料预热器温度再次出现升温。由于温度急剧变化产生应力,造成预热器及进料管线法兰松动泄漏,空气被吸入到系统内,与T101塔内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并发生爆炸。这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