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气候影响下容易发生

季风气候影响下容易发生
季风气候影响下容易发生

季风气候影响下容易发生

1、季风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季风气候突出的特点是风向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变化角度大于120°。而且气流性质不同。再就是大陆性特征明显。雨热同期,气温、降水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

一般认为,季风气候要符合以下特征才行:

一、1月与7月盛行风向的变化有120°;

二、1月与7月盛盛行风向的平均频率超过40%;

三、1、7月盛行气流的性质不同。

四、至少在1月和7月中有一个月的平均合成风超过3m/s;

五、在5 经纬度矩形内,这1月与7月中每个月气旋与反

气旋的交替出现至少每两年一次。

主要看前3项指标。

2、分析亚洲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

亚洲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是:亚洲是位于地球上最大陆块一亚欧

大陆的东部,与面积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的紧密邻接,以

及高空行星环流的季节变化和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遂形成亚洲特有

的季风环流系统。冬夏海陆热力差异,引起海陆大气活动中心(即高

低气压活动中心)的季节变化,使季风风向发生有规律的季节转换。

亚洲濒临印度洋和太平洋,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冬季,风从亚欧大陆北部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吹向太平洋,形成

寒冷干燥的偏北风,也就是冬季风;夏季,亚洲的内陆升温快,气压低,太洋升温慢,气压高,于是湿热的气流从太平洋、印度洋吹向亚

洲大陆,形成偏南风,也就是夏季风。

亚洲季风气候对亚洲的影响就是:雨热同期,对农作物和森

林的生长有利,因为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足的

水热供应;气温年较差大,冬季气温低,可减少病虫害;季风不稳定,降

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常常造成旱涝灾害,尤其是各种台风,

容易造成农业、渔业减产和破坏。

3、亚洲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其频繁多发的地区

主要在哪

亚洲的季风类型有3种,这里以纬度的高低分别解释:

1.热带季风气候。这个气候主要分布在南亚地区、中南半岛上和

菲律宾群岛。

2.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江淮地区及其南部和青藏高

原东部地区、朝鲜半岛南部、日本的九州岛、四国岛和本州岛南部。

3.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江淮以北黄土高原以东至俄罗

斯堪察加半岛的沿海地区、日本的本州岛北部和北海道岛。

季风气候易发生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造成的。以我国为例,在东南季风较强时期,由于季风前进速度过快,导

致我过南方地区发生干旱、而北方地区由于过早降水和降水过量易形

成洪涝灾害。日过东南季风较弱,则暖湿的云雨则停留在南方地区,

导致南涝北旱。

另外,热带季风由于在热带地区,只有干季和湿季的区分,在干季,有长时间未下雨,加上热带地区高温作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形成干旱。而到了湿季,降水过程十分明显,许多低洼地形(比如恒

河流域)极易发生洪涝灾害。

我用的是高中地理知识,希望能符合要求的答案。

4、季风气候的利与弊

在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少雨。在季风气候

条件下,降水量的多少,雨季的早晚,完全决定于季风进退的早晚和

强弱。例如,长沙的雨季就比南京早一个月,到华北,雨季只6~8月,甚至只有7~8月是雨季。雨季的长短与夏季风控制有关系。在季风气

候条件下,雨量极不稳定,逐年变化很大。在长沙,多雨年比少雨年

的雨量多两部,南京则多三倍,北京更超过五倍。所以,在季风气候

条件下,水旱灾害频繁,是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极不利的一面。

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虽然不免有闷热难熬

之苦,却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因为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

时候能有充足的雨水供应。

利:(夏季风)雨热同期,东部受海上潮湿气流的影响,带

来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业发展

不利:(夏季风)易发生旱涝灾害;(冬季风)产生低温天气,

容易发生寒潮

5、季风气候是什么意思啊

中文名称:季风气候英文名称:monsoon climate 定义1:季风

地区的气候。其特征因地理位置不同而异, 如中国东部冬季干冷, 夏

季湿热。应用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气候学(二级学科)

定义2:受季风支配地区的气候。夏季一般受海洋气流影响,冬季主要受大陆气流的影响,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干冷,夏季湿热。应

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气候学(二级学科)定义3:季风地

区的气候。夏季一般受海洋气流影响,冬季受大陆气流影响。季风气

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干夏湿。应用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

科学(二级学科);海洋气象学(三级学科)中国的季风区与非

季风区、干湿分区季风气候(monsoon climate):由于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或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而引起的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

改变的现象,称季风气候。

定义

是指由于海陆热力差异或行星风带随季节移动而引起的大范围地

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改变的现象,称季风。最主要特征是一年中随同

季风的旋转,降水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东亚与南亚为两个典型的季

风气候区,但两者因纬度地理位置等的差异,季风气候亦各有特征。

澳门是属于亚洲季风,支配大陆与海洋冬夏之间,气压高低形势不同,风向相反,风性各异,天气差别很大。每年约自四至八月受海洋气流

控制,盛吹东南、西南风,是夏季风;自九、十月至翌年二、三月受

大陆气流控制,盛吹北、西北风,是冬季风。由于季风强弱与进退时

间每年不一,故季风气候易于发生旱涝自然灾害,如去年的干旱少雨、

今年的洪涝多雨。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

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气候具有海洋性。

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少雨,气候具有

大陆性。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主要特征

最主要特征是一年中随同季风的旋转,降水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东亚.南亚.东南亚为两个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但两者因纬度地理位

置等的差异,季风气候亦各有特征。澳门是属于亚洲季风,支配大陆

与海洋冬夏之间,气压高低形势不同,风向相反,风性各异,天气差

别很大。每年约自四至八月受海洋气流控制,盛行东南、西南风,是

夏季风;自九、十月至翌年二、三月受大陆气流控制,盛行北、西北.东北风,是冬季风。由于季风强弱与进退时间每年不一,故季风

气候易于发生旱涝自然灾害,如去年的干旱少雨是由于暖空气过强,

今年的洪涝多雨是由于暖空气较弱,雨带滞留南方。季风气候是大陆

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

高温潮湿多雨,气候具有海洋性。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少雨,气候具有大陆性。

主要类型

根据所在纬度位置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综述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温带季风气候

以北地域、朝鲜半岛、日本的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南部。

位于欧亚大陆的温带东部,具体在华北地区、东北地区、日本本州东

北地区、北海道岛、朝鲜半岛大部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特点是夏季

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季气温低于0度,夏季雨水最多。冬季

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

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

热多雨,雨热同季。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

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冬夏季风方向变化

显著。分布位于欧亚大陆的温带东部,具体在华北地区、东北地区、

日本本州东北地区、北海道岛、朝鲜半岛大部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成因位于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大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夏季亚欧大陆低压连成一片,海洋上副热带高气压西伸北进,从北太

平洋副热带高气压散发出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强大的

蒙古高压散发出来的西北季风影响本地。因风向切变符合季风要求,

故为季风气候。特征 1.夏季高温多雨:夏季太阳高度角增大,昼长

夜短,气温较高,从热带海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2.冬

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均温在摄氏0度以下,冬季寒冷,成因有:本地

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形较低平坦地势西高东低使冬季季风

得以加强。 3.季风显著。 4.夏秋常受热带气旋影响。自然带为温

带落叶阔叶林带。区内农业景观小麦、甜菜、花生、棉花等区内

主要城市中国的北京、天津、太原、郑州、西安、哈尔滨、长春、

沈阳、大连、济南、青岛、连云港;日本的札幌、函馆、小樽、青森、盛冈、秋田、仙台、山形、福岛;朝鲜的平壤、新义州、清津、首尔、仁川、大田;俄罗斯的海参崴、哈巴罗夫斯克、布拉戈维申斯克、阿

穆尔河畔共青城等。

亚热带季风气候

综述分布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亚热带季风气候

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

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

等地。该气候区域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

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中国东南部

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

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位于

太平洋边缘,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热

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10℃积温为

4000℃~6500℃。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长江以北0℃~2℃,江南

2℃~10℃,南岭一带10℃~12℃。由于淮阳山地山势低矮而破碎,屏障作用弱,冬半年常受南下冷空气的影响,特别是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

原,北接南阳盆地,南通湘桂走廊,冬季成为冷空气南下的通道,1月等温线在这里呈舌状向南凸出。长江以北,绝对最低气温可达-10℃

以下,汉口曾出现-18.1℃的最低值(1977年1月30日),长江以南,多在-7℃~-10℃之间。每当强冷空气南下时,气温下降的幅度常可

超过10℃,上海曾出现过两天之内气温下降25.2℃的记录。所以,本

区虽属亚热带,但冬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为低。由于冬季的

低温,中国亚热带所处的纬度偏南,其北界比理论上的界线南移4~5

个纬度。和地中海地区比较,要偏南10~11个纬度。但中国的亚热带,特别在华中区,夏季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均达28℃左右,有些地

区超过29℃。5~9月常出现高于35℃的酷热天气。7~8月因受副热带

高压控制,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高温出现的频率最大,绝对高温常

超过40℃,浙江的金华,湖南的安化,都有41℃以上的高温记录。4

月和10月的平均气温为16℃~21℃,秋温略高于春温。分布位于欧亚大陆的副热带东部,亚洲方面,具体在中国大陆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台湾中北部、日本本州关东地区及以南、四国岛、九州岛、琉球群岛、朝鲜半岛南端。成因位于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大洋之间,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显著。夏季亚欧大陆低压槽连成一片,海洋上副高西伸北进,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散发出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

强大的蒙古高压散发出来的偏北风影响本地。因风向切变符合季风要求,故为季风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夏季太阳高角度大,气

温较高,从热海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温和少雨:最冷的月份平均温度在18℃以下,0℃以上,冬季较温和,因为本地纬度较低,受黑潮影响,离冬季季候风源地远,地形起伏使冬季季候风

受削弱。但台湾北部与日本群岛南部因季风过海,削弱了冬季季候风

的强度,故冬季气候比起相同纬度的沿海城市显得特别温和多雨的型态。·季候风显著。·夏秋常受热带气旋影响。自然带为副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区内农业景观本区热量较高,一年三熟。·粮食、糖料、油料:水稻种植业、甘蔗种植、花生、油菜·水果:柑橘、枇杷、荔枝、龙眼、香蕉等·花卉:水仙花等·其他:毛竹、茶叶等

区内主要城市中国的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武汉、长沙、成都、重庆、厦门、广州、深圳、桂林、香港、澳门、台北、台中、

基隆;日本的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川崎、长野、和歌山、京都、大阪、奈良、神户、广岛、下关、埼玉、福冈、北九州、长崎、

鹿儿岛、那霸;韩国的济州、釜山、木浦等。

热带季风气候

综述分布于北纬10°至25°之间的大陆东岸。主要分布在中

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零星分布于中国台湾南部、广东南部、广西南部、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热

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 1、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冬半年。在云南的西双版纳以及印度南部,北部高大山地和

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侵,使得本区冬半年气温相对较高。 2、年降水量大,旱雨季明显,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在赤道海洋气团控制下,多

对流雨,再加上热带气旋过境带来大量降水,因此造成比热带干湿季

气候更多的夏雨;在一些迎风海岸,因地形作用,夏季降水甚至超过

赤道多雨气候区。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2000毫米以上。这个地区湿

热的气候、丰沛的水汽,加上特殊的地形,造就了世界“雨极”——

乞拉朋齐。冬季,在干燥的东北季风控制下,降水稀少。一年分旱雨

两季。 3、季风显著干季时陆地高压散发出来的东北季风汇入海洋上

的赤道辐合带。雨季时南半球副高发出来的西南季风汇入塔尔低压。

4、盛行热带气旋。与“夏季风”同步,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热

带气旋盛行季节。植被为热带季雨林,向半干旱气候过渡区有萨瓦纳(又称“热带稀树草原”。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稀疏散布有乔木

的热带旱生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和热带荒漠之间的过渡植被类型。

草本为丛生禾草,叶狭根深;乔木矮生多枝,树冠扁平呈伞状。主要

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景观。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稀疏散布有

乔木的热带旱生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和热带荒漠之间的过渡植被类型。草本为丛生禾草,叶狭根深;乔木矮生多枝,树冠扁平呈伞状。

分布热带季风气候位于热带纬度10°至20°的大陆东岸地区,是亚

洲独有气候。具体分布在雷州半岛、海南岛、南中国海、台湾岛南部、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中部以北)、菲律宾群岛北部、南亚等地区,即

南亚季风区。气候特征与成因 1.终年高温位于热带地区,全年长

夏无冬,最低月平均气温高于摄氏18度。冬半年,北部高大山地和高

原阻挡冷空气南侵,使得本区冬半年气温相对较高。 2.干湿季明显

季相明显,全年可以分为三个季节:旱季、雨季、热季。在干燥的东

北季风控制下,冬季降水稀少,在西南季风来临之前为热季,是一年

中最热的季节,在从海洋吹来的西南季风控制之下为雨季。但海南岛

北部因东北季风到达前先过海吸收水汽,故冬季为温暖潮湿的气候。

3.季风显著干季时陆地高压散发出来的东北季风汇入海洋上的赤道辐

合带。雨季时南半球副高发出来的西南季风汇入塔尔低压和南亚季风

槽 4.盛行热带气旋。与“夏季风”同步,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

热带气旋盛行季节。植被热带季雨林,向半干旱气候过渡区有萨瓦

纳景观。农业·水稻种植业·黄麻·橡胶·茶叶·咖啡区内

主要城市中国的海口、三亚、湛江、北海、防城港、西双版纳、高雄、台南;菲律宾的马尼拉、泰国的曼谷、缅甸的仰光、内比都;越

南的河内、胡志明市;老挝的万象;柬埔寨的金边;印度的孟买、加

尔各答、新德里、班加罗尔;孟加拉国的达卡

季风气候温度的变化

在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暖热,冬季寒冷。因此,气温年较差比

海洋气候大。一般来说,最冷月出现在1月,表现出大陆性气候特点;最热月出现在7~8月,秋季气温高于春季气温,又表现出海洋性气候

特点。例如,长沙的年较差24.6 ℃,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4.7 ℃,

最热月为7~8月。从月平均值来看,7月平均为29.3 ℃,8月平均28.7 ℃,7月只比8月高0.6 ℃,实际上在1951~1980年的30年中,有1/3的年份是8月温度高于7月,况且从平均最高温度看,则以8

月最热,为31.2 ℃。再以南京为例,年较差为26.0 ℃,1月最冷,

平均2.0 ℃,最热也在7~8月,7月平均28.0 ℃,8月平均27.8 ℃,从1951~1980年30年间,有14年是8月平均温度高于7月,平均最

高温度也是8月最热,为30.5 ℃。

季风气候降雨量及对农业影响

在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少雨。例如,长沙

年降水量1 390毫米,3~8月就占71%;南京年降水量1 031毫米,

4~9月占74%;在季风气候条件下,降水量的多少,雨季的早晚,完

全决定于季风进退的早晚和强弱。长沙的雨季就比南京早一个月,到华北,雨季只6~8月,甚至只有7~8月是雨季。雨季的长短与夏季风控制有关系。在季风气候条件下,雨量极不稳定,逐年变化很大。在长沙,多雨年比少雨年的雨量多两倍,南京则多三倍,北京更超过五倍。所以,在季风气候条件下,水旱灾害频繁,是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极不利的一面。中国的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因为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足的雨水供应。气温年较差大,冬季气温低,可对病虫害的减少起一定作用.但是由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常常造成水旱灾害,因此又常常造成农业减产。

季风气候分布与特点总结

受季风支配地区的一种气候。夏季一般受海洋气流的影响,冬季主要受大陆气流的影响。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干夏湿。在盛行风向发生季节性转变的同时,云、雨和天气系统等都随着发生明显的变化:伴随夏季风的来临,云量增多,湿度加大,雨量猛增,这时进入了雨季;冬季风来临,则云量减少,湿度变小,雨量剧减,这时转为旱季。印度、中南半岛等地为南亚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雨季和旱季的对比异常显著,而夏季风和冬季风期间的气温差异不大。如印度孟买年降水量为1878毫米(1846~1950),其中95%的降水量集中在6~9月;气温年较差只有5.8°C。中国东部的广大地区,除华南外,则处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其雨季和旱季降水量的对比,远不如南亚季风气候区显著,但冬夏的温差很大。如上海年降水量1139毫米(1873~1953),其中6~9月的降水量占52%,其余 8个月合占48%,但11~2月的4个月中,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7%,仍然显示夏雨冬干的季风特征;气温年较差为23.8°C。又如北京,年降水量为 623毫米(1841~1952),冬季因受大陆冷高压的强烈影响,降水稀少,从11月至次年2月,仅占全年的 4%,而夏季6~8月的降水量却占全年的74%;气温年较差达30.8°C。由于季风气候“雨热同季”的特征,对农业生产,尤其对水稻一类高产粮食作物更为有利,所以南亚、东南亚、中国、朝鲜和日本等地,都是水稻集中产区。但由于夏季风和冬季风更替的时间

和强度等年际变化很大,所以,这些地区易遭受水旱灾害。(参考书

目高由禧等著《东亚季风的若干问题》,科学出版社,北京,1962。)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因为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足的雨水供应。

气温年较差大,冬季气温低,可对病虫害的减少起一定作用.但是由

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常常造成水旱灾害,因此又常常

造成农业减产。

6、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有利与不利影响

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雨热同期,降水充足有利

于农业生产。不利影响是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或降水不及时,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进一步影响农业的产量过低。

7、季风气候有利于农业作物生长的原因是什么

农业作物只有在充足的热量和水分条件下才能旺盛生长,季风气

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即雨热同期的特点,所以季风气候夏季热量和

水分充足,非常有利于农业作物生长。

8、什么是季风气候,季风是如何影响降雨?

您好:

=============================================================

========

季风气候(monsoon climate)

============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

动而引起的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改变的现象

==========================================

季风如何影响降雨:

1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气候

具有海洋性。

2 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少雨,

气候具有大陆性。

3 在季风气候条件下,降水量的多少,雨季的早晚,完全决

定于季风进退的早晚和强弱。

4 由于季风强弱与进退时间每年不一,造成降水量的季节变

化和年际变化大,有时候比较集中造成---夏季暴雨

5 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

=================================

=========以上仅仅个人归纳如有错误敬请修正

=============================================================

========

9、季风气候的利弊?详细一些!谢谢。。

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季受来自海洋

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气候具有海洋性。冬季受来自大

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少雨,气候具有大陆性。

在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暖热,冬季寒冷。因此,气温年较

差比海洋气候大。最冷月出现了1月,表现出大陆性气候特点,最热

月出现在7~8月,秋季气温高于春季气温,又表现出海洋性气候特点。例如长沙,年较差24.6℃,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4.7℃,最热月为7~

8月。从月平均值来看,7月平均为29.3℃,8月平均28.7℃,7月只

比8月高0.6℃,实际上在1951~1980年的30年中,有1/3的年份是

8月温度高于7月,况且从平均最高温度看,则以8月最热,为

31.2℃。再以南京为便,年较差为26.0℃,1月最冷,平均2.0℃,最热也在7~8月,7月平均28.0℃,8月平均27.8℃,从1951~1980

年30年间,有14年是8月平均温度高于7月,平均最高温度也是8

月最热,为30.5℃。

在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少雨。例如长

沙年降水量1390毫米,3~8月就占71%;南京年降水量1031毫米,4~9月占74%;在季风气候条件下,降水量的多少,雨季的早晚,完

全决定于季风进退的早晚和强弱。例如,长沙的雨季就比南京早一个月,到华北,雨季只6~8月,甚至只有7~8月是雨季。雨季的长短

与夏季风控制有关系。在季风气候条件下,雨量极不稳定,逐年变化很大。在长沙,多雨年比少雨年的雨量多两部,南京则多三倍,北京更超过五倍。所以,在季风气候条件下,水旱灾害频繁,是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极不利的一面。

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虽然不免有闷热难熬之苦,却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因为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足的雨水供应。

我国季风气候特点

考点名称:中国的气候,季风 ?我国的气候: 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除青藏高原外,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我国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及高原山地气候。 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等温线大致沿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吐鲁番。 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我国温度分布特点: 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等温线大致沿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吐鲁番。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我国干湿地区划分与分布特点:

? ?我国气候特点与评价:

?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对比:

?我国降水界限的划分: 1.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岭——淮河一线,此 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 2.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 一线。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 3.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此线大致是我 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区,多为荒漠地区,除有灌溉水源的绿洲以外,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十分荒凉。 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 1.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 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 2.锋面雨带的移动:五月,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 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

关于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关于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教材正文部分并未叙述,而是将这一内容安排在活动教材部分。这种编排既分散了难点和重点,同时对学生读图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有较大的帮助。 活动题1:选择了我国由北到南三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让学生分析降水和气温在时间上的配合特点。第1项,学生应该按纬向比较,总结出季风区降水量较多的月份自南向北逐渐减少,广州降水量较多的月份是4月至10月,上海降水量较多的月份是4月至9月,北京降水量较多的月份则是七八月份,三个城市气温最高的月份都是7月。通过回答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季风区内气温最高的时候,也是降水量最多的时候,因此季风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第2项分析季风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好处:降水量最多的时候,也是气温最高的时候,这时也正是农作物生长时期,雨热搭配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活动题2:设计此题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建立知识的横向联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问题,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为避免遗忘世界地理所学知识,教材以对话的形式将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特征表述出来,同时提出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的纬度位置大体相同,说明影响二者气候差异的因素不是纬度位置。根据本节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地处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较为丰富。由此可知,造成两个地区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应该是海陆位置。 活动题3:本题是对教材正文部分的补充、加深和拓展。关于季风影响下的灾害性天气,教材正文部分没有涉及,而是以活动题的形式出现,并配有景观图片和文字,再现灾害发生时的情景。解答灾害发生的原因时,可以与前面锋面的形成、锋面雨带的推移等知识联系起来,强调冬季风的势力特别强大,形成的锋面移动速度很快,就会造成大风降温天气,严重时会爆发寒潮;夏季,锋面雨带登陆时间的早晚或推移速度的快慢,会造成各地降水时间分配不均,严重时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将灾害性天气这部分知识,进一步拓展,教材补充了有关台风的知识,对于台风带来的大量降水,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有利的是解除或缓和旱情,不利的是可能造成大风、洪水灾害。 6.气候复杂多样,教材正文部分介绍了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并且指出地形因素加剧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为了说明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的变化,教材安排了一段阅读材料,以藏民的服饰特点说明这一变化,安排这样一段阅读材料,可以提示学生注意气候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不同地区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能够形象直观地说明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征以及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阅读四幅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能够说明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将教材中文字说明部分不全面的地方补充完整,同时对照气候类型图中四地的分布,了解四个地区所属气候类型。 活动题1:通过解答此题使学生明确农业的发展与气候的关系极为密切,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等地积温较高,生长期较长,可以种植各种果菜,成为我国主要的果菜生产基地,而北方地区冬季不适宜果菜的生长,

(完整版)中国气候特点

中国气候特点 中国气候特点和成因?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冬季,我国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地方;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是世界同纬度上除沙漠地区以外最暖热的地方。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大。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也都较大。这些都说明我国的季风气温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点。 (2)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比世界同纬度的许多地区气温偏高。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使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多,雨热同期。 (3)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我种多样的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1.中国东北、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 春季气温开始回升,地温上升,蒸发旺盛,但此时雨季还未到来。 2.中国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和原因? (1)特点:冬季寒冷、漫长; 夏季暖、湿且短; 降水适中,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2)原因:纬度位置的影响,纬度较高,冬半年昼短夜长,获得的热量少; 靠近冬季风的源地; 处于北冰洋寒冷气流南下的通道,深受寒冷气流的影响; 地势西高东低,冬季寒冷气流来自西北地区,冷空气从高而下,加剧寒冷。 3.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和伏旱的成因?(江淮准静止锋) 梅雨的成因:6月初至7月初,副热带高压脊第一次北跳,脊线在20~25°N,雨带停留在长江—淮河地区。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汽。 伏旱的成因:三伏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旱。 4.台风的成因? 产生台风的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比较高的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三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的激荡处。下层的空气受热后,就会往上升。由于低纬度海洋上的空气温度高、湿度大,如果某地区正好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而且发生了激荡,那么这个激荡地区将引起大量空气上升,上升气流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偏转力下,在北半球风向是以反时针方向旋转,这也就是台风形成前的预兆。当上升气流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助长了低层空气不断上升,使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这就形成了台风。 什么地方能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呢?只有在热带的海洋上。那里气温非常高,又是地球上水汽最丰富的地方。据统计,产生台风的海洋,主要有菲律宾以东的海洋、我国南海、西印度群岛以及澳洲东海岸等。这些地方海水温度比较高,也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的区域,因此台风就很容易产生。

7.2世界最大的季风气候 学案(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

第2课世界最大的季风气候 【学习目标】 1.亚洲的气候特征。 2.季风气候的利与弊。 【重点、难点】 1. 亚洲的气候特征。 2.非洲的气候特征。 3.季风气候的风向,季风气候的利与弊。 【导学过程】 一.看课本P7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共有那些气候类型? 2.季风气候有那些气候类型?它们分布有什么规律? 3.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该气候的特征是什么? 二.完成课本P8的“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1.赤道穿过非洲的什么部位?气温和降水分布有什么规律? 2.非洲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三.完成课本P9的“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亚洲的三种季风气候,说说它们各分布在什么地方? 2.冬季风和夏季风风向有什么不同?夏季风来自海洋还是陆地? 3.季风区的范围是与冬季风还是夏季风的影响范围一致? 4.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分别是什么? 四.以“季风气候的利与弊”为题,分组收集材料,在班上举行一场 辩论会。 【要点归纳】 【拓展训练】 1.下列气候类型中,亚洲没有的气候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A.北部 B.东部 C.西部 D.中部

3. 下列气候类型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亚寒带针叶林气侯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4.下列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南北跨纬度大, 东西离海洋远近差异大 B.河流湖泊众多, 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C.植被种类多, 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D.地形复杂,起伏大, 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5.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A.最大的洲与最大的洋相邻,海陆热力差异大 B.地跨寒温热三带 C.地形复杂多样 D.海陆位置的影响 6.亚洲东部气候的显著特征是 A.季风气候显著 B.海洋性明显 C.大陆性强 D.以热带气候为主 7.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 A.夏季风的强弱 B.冬季风的强弱 C.西风的强弱 D.面临的海洋大小 8.在亚洲,由于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而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A.东部和南部 B.东部和西部 C.西部和北部 D.南部和西部 9.同纬度的中国长江以南地区与西亚的阿拉伯半岛景观差异大,是因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说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并能够正确判断某一地点是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 2、能够正确说出我国季风气候的三种类型,并能根据图表正确分析出我国季风气候和干旱气候的特点 3、能够从两面举例说出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动物行为的影响 4、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说出寒潮、台风、洪水等灾害性天气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我国季风气候的类型及分布,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灾害性天气的成因及危害 【教学难点】 我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灾害性天气的成因及危害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展示图片——一组新疆和浙江的风景图 师:我国西北内陆与东南沿海地区在自然景观上有什么差别? 生:干燥,湿润 师:造成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季风 2、冬、夏季风形成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季风的相关知识,季风是什么啊? 生:季风是在大范围内区域,冬、夏季盛行,风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风。 师:我们将受季风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称为季风气候。我国是一个深受季风气候影响的国家,尤其是我们浙江沿海一带,那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杭州这边夏天和冬天分别是刮什么方向的风?

师:好的,让我们一起看下夏、冬季风的形成过程,看看究竟夏季和冬季是刮什么方向的风?播放视频——冬、夏季风的形成过程 师:大家看到冬季是刮什么方向的风啊? 生:东北风和西北风 阐述:没错。冬季时,西伯利亚,蒙古一带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部,气温较低,气压较高。而太平洋、印度洋气温较高,气压降低。风从西北内陆吹来,盛行的是偏北风。由于在冬季从内陆吹来的,因此寒冷而干燥。 师:那夏季刮的是什么方向的风啊? 生:东南风和西南风 师:夏季时,太平洋、印度洋热带和副热带海洋较凉爽,气压较高,大陆地区气温较高,气压较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盛行的是偏南风,温暖而湿润。我们来看下冬、夏季风的差异。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师:由于季风对我国的影响,我们将我国的区域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我们将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区域叫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的区域叫非季风区。那大家知道我国哪些地方属于季风区,哪些地方属于非季风区吗? 生:西藏、新疆不属于,浙江、上海属于 师: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到底是怎么划分的呢,它们的分界线是什么呢? 师:看图,夏季风从海洋吹过来,遇到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季风过不去了,所以这组山脉以东以南地区是季风气候区,以西以北地区是非季风气候区。 师: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气候又是如何的呢? 生:季风区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非季风区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师:浙江、新疆、哈尔滨分别属于什么气候区? 生 4、我国东部的季风气候 (1)读哈尔滨、上海、广州三地的年气温和降水分布图 师:我国季风气候具有哪些特点? 师:冬天温度怎么样?降水量怎么样?夏天温度怎么样?降水量怎么样?夏天气温最高使,温度也最高,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 (2)季风气候对工农业生产及动物行为的影响

季风气候影响下容易发生

季风气候影响下容易发生 1、季风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季风气候突出的特点是风向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变化角度大于120°。而且气流性质不同。再就是大陆性特征明显。雨热同期,气温、降水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 一般认为,季风气候要符合以下特征才行: 一、1月与7月盛行风向的变化有120°; 二、1月与7月盛盛行风向的平均频率超过40%; 三、1、7月盛行气流的性质不同。 四、至少在1月和7月中有一个月的平均合成风超过3m/s; 五、在5 经纬度矩形内,这1月与7月中每个月气旋与反 气旋的交替出现至少每两年一次。 主要看前3项指标。 2、分析亚洲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 亚洲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是:亚洲是位于地球上最大陆块一亚欧 大陆的东部,与面积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的紧密邻接,以 及高空行星环流的季节变化和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遂形成亚洲特有 的季风环流系统。冬夏海陆热力差异,引起海陆大气活动中心(即高 低气压活动中心)的季节变化,使季风风向发生有规律的季节转换。 亚洲濒临印度洋和太平洋,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冬季,风从亚欧大陆北部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吹向太平洋,形成 寒冷干燥的偏北风,也就是冬季风;夏季,亚洲的内陆升温快,气压低,太洋升温慢,气压高,于是湿热的气流从太平洋、印度洋吹向亚 洲大陆,形成偏南风,也就是夏季风。 亚洲季风气候对亚洲的影响就是:雨热同期,对农作物和森 林的生长有利,因为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足的 水热供应;气温年较差大,冬季气温低,可减少病虫害;季风不稳定,降

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常常造成旱涝灾害,尤其是各种台风, 容易造成农业、渔业减产和破坏。 3、亚洲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其频繁多发的地区 主要在哪 亚洲的季风类型有3种,这里以纬度的高低分别解释: 1.热带季风气候。这个气候主要分布在南亚地区、中南半岛上和 菲律宾群岛。 2.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江淮地区及其南部和青藏高 原东部地区、朝鲜半岛南部、日本的九州岛、四国岛和本州岛南部。 3.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江淮以北黄土高原以东至俄罗 斯堪察加半岛的沿海地区、日本的本州岛北部和北海道岛。 季风气候易发生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造成的。以我国为例,在东南季风较强时期,由于季风前进速度过快,导 致我过南方地区发生干旱、而北方地区由于过早降水和降水过量易形 成洪涝灾害。日过东南季风较弱,则暖湿的云雨则停留在南方地区, 导致南涝北旱。 另外,热带季风由于在热带地区,只有干季和湿季的区分,在干季,有长时间未下雨,加上热带地区高温作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形成干旱。而到了湿季,降水过程十分明显,许多低洼地形(比如恒 河流域)极易发生洪涝灾害。 我用的是高中地理知识,希望能符合要求的答案。 4、季风气候的利与弊 在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少雨。在季风气候 条件下,降水量的多少,雨季的早晚,完全决定于季风进退的早晚和 强弱。例如,长沙的雨季就比南京早一个月,到华北,雨季只6~8月,甚至只有7~8月是雨季。雨季的长短与夏季风控制有关系。在季风气 候条件下,雨量极不稳定,逐年变化很大。在长沙,多雨年比少雨年 的雨量多两部,南京则多三倍,北京更超过五倍。所以,在季风气候 条件下,水旱灾害频繁,是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极不利的一面。

季风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季风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夏季风】 4、5月份亚洲大陆升温迅速,形成热低压,中心位于青藏高原西边。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辐散的暖湿气流从东南沿海地区以东南或偏南季风形式深入到北部及河套一带。其气候特点表现为湿热而多雷阵雨。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三个源地。第1支源于南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阿拉伯海形成一支低空急流,经印度半岛影响我国西南及华南地区;第2支源于澳大利亚北部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经印度尼西亚或马来半岛与第1支气流及北半球的东北信风汇合成赤道辐合带;第3支源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即为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东南季风和偏南季风,它与西北来的冷空气相遇形成的大雨带,带来充沛的降水,通常以这条大雨带表示夏季风的活动。东亚夏季风进退有两次急进和一次速退。一般5月初夏季风盛行到华南,此时为华南季风雨的开始;5月底或6月初盛行到西南地区;6月中夏季风突然盛行到江淮流域,即为江淮流域梅雨季节的开始,7月中夏季风再次跃迁到华北与东北地区,即为北方地区雨季的开始,同时亦为华中梅雨季结束进入伏旱天气;到8月中下旬为夏季风鼎盛时期,此时推进到夏季风在中国活动的最北、最西界限。因此夏季风活动从华南到华北以北地区约需4个月之久。而其撤退又是一次突变,一般9月初北方的冷空气开始加强,即冬季风开始建立,冬季风的来临只需1个月的时间。 【冬季风】 东亚季风环流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气候最直接的因素。冬季环流始自10月中旬,结束于翌年4月中旬,其中以12月~3月初是冬季风的全盛期。大陆上的冷高压中心位于蒙古。由此吹出寒冷干燥的西北或东北季风,最先到达中国北方,很快就向南推进到江淮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冬季风1月最强盛,每隔7~10天冷空气爆发南下,至华南地区24小时可降温12~16℃,有时伴有中到大雨。海南岛也可降温8℃以上。冷空气到达南部沿海一带常有低云形成,并伴有毛毛细雨。冬季风只盛行于低空(3千米以下),因此冷空气很难越过青藏高原,冬季风沿高原东侧及其以东流向中国东部地区,冷空气常随冷锋南下,在北部多大风、晴天,至江淮及其以南地区运行缓慢,在云贵高原地区常形成一条静止锋,表现为大范围的阴雨天气。 【冬夏季风对比表】

中国气候特点及成因的22个问答新选.

中国气候特点及成因的22个问答

1.中国气候特点和成因?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冬季,我国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地方;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是世界同纬度上除沙漠地区以外最暖热的地方。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大。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也都较大。这些都说明我国的季风气温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点。 (2)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比世界同纬度的许多地区气温偏高。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使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多,雨热同期。(3)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我种多样的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2.中国东北、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 春季气温开始回升,地温上升,蒸发旺盛,但此时雨季还未到来。 3.中国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和原因? (1)特点: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暖、湿且短;降水适中,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2)原因: 纬度位置的影响,纬度较高,冬半年昼短夜长,获得的热量少; 靠近冬季风的源地; 处于北冰洋寒冷气流南下的通道,深受寒冷气流的影响; 地势西高东低,冬季寒冷气流来自西北地区,冷空气从高而下,加剧寒冷。 4.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和伏旱的成因?(江淮准静止锋) 梅雨的成因:6月初至7月初,副热带高压脊第一次北跳,脊线在20~25°N,雨带停留在长江—淮河地区。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汽。 伏旱的成因:三伏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旱。 5.台风的成因? 产生台风的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比较高的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三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的激荡处。下层的空气受热后,就会往上升。由于低纬度海洋上的空气温度高、湿度大,如果某地区正好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而且发生了激荡,那么这个激荡地区将引起大量空气上升,上升气流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偏转力下,在北半球风向是以反时针方向旋转,这也就是台风形成前的预兆。当上升气流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助长了低层空气不断上升,使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这就形成了台风。 什么地方能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呢?只有在热带的海洋上。那里气温非常高,又是地球上水汽最丰富的地方。据统计,产生台风的海洋,主要有菲律宾以东的海洋、我国南海、西印度群岛以及澳洲东海岸等。这些地方海水温度比较高,也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的区域,因此台风就很容易产生。 6.中国西南地区西南季风的成因? 受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时,风带北移,东南信风带北移后偏转为西南季风,影响到我国的西南地区。 7.中国江淮准静止锋、华南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的成因? 准静止锋天气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云系发展在锋上,有明显的降水。例如,我国华南、江淮地区的准静止锋,大多是由于冷锋减弱演变而成,天气和冷锋相似,只是锋面坡度更小,云区、降水区更为宽广,其降水区并不限于锋线地区,可延伸到锋面后很大的范围内,降水强度比较小,为连续性降水。由于准静止锋移动缓慢,并常常来回摆动,使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达10天至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以上,"清明时节雨纷纷"就是江南地区这种天气的写照。这种阴雨天气,直至该准静止锋转为冷锋或暖锋移出该地区或锋消失以后,天气才能转睛。

中国地理区域、中国气候类型

中国地理分区 华东六省:山东(鲁),江苏(苏),浙江(浙),上海(沪),安徽(皖),福建(闽)华南:广东(粤),广西(桂),海南(琼) 华中:湖南(湘),湖北(鄂),河南(豫),江西(赣) 华北:北京(京),天津(津),河北(冀),山西(晋),内蒙古(内蒙古) 西北:宁夏(宁),新疆(新),青海(青),甘肃(甘或陇),陕西(陕或秦) 西南:四川(川或蜀),云南(云或滇),西藏(藏),重庆(渝),贵洲(贵或黔) 东北:黑龙江(黑),吉林(吉),辽宁(辽) 其他地区:香港(港),澳门(澳),台湾(台) 中国的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 高山高原气候,特点:气温要低于同纬度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1.气候复杂多样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从温度带划分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而且同一个温度带内,可含有不同的干湿区;同一个干湿地区中又含有不同的温度带。因此在相同的气候类型中,也会有热量与干湿程度的差异。地形的复杂多样,也使气候更具复杂多样性。 2.季风气候显著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由于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又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因之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著。冬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冬季风产生于亚洲内陆,性质寒冷、干燥、在其影响下,中国大部地区冬季普遍降水少,气温低,北方更为突出。夏季风来自东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性质温暖、湿润、在其影响下,降水普遍增多,雨热同季。中国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的地区广,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和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冬季气温偏低,而夏季气温又偏高,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这些又是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因此中国的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也称作大陆性季风气候。

不同地域建筑特征与气候条件

中国大陆地区地域辽阔,所跨纬度较大,造成了各地区的气候差异,气候的不同就要求人居住的房屋有着不同的气候条件的特征,因此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不同的样式。人类发展进化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改善环境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大自然条件的差异,对于不同地区的建筑,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气候的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阔叶林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气候、极地冰原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1、华北地区的建筑特征 北京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亦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 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典型的帐幕式住宅,以毡包最多见。内蒙古温带草原的牧民,由于游牧生活的需要,故乡以易于拆卸迁徙的毡包为住所。传统上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迁徙有4次,有“春洼、夏岗、秋平、冬阳”之说,因此,蒙古包是草原地区流动放牧的产物 2、华东地区的建筑特征 江苏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性气候。最冷月为1月份,平均气温-1.0-3.3℃,其等温线与纬度平行,由南向北递减,7月份为最热月,沿海部分地区和里下河腹地最热月在8月份,平均气温26℃-28.8℃,其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温度由沿海向内陆增加。江苏民居以苏州为代表。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苏州水网密布,地势平坦,房屋多依水而建,门、台阶、过道道均设在水旁,民居自然被融于水、路、桥之中,多楼房,砖瓦结构为主。青砖蓝瓦、玲珑剔透的建筑风格,形成了江南地区纤巧、细腻、温情的水乡民居文化。由于气候湿热,为便于通风隔热潮防雨,院落中多设天井,墙壁和屋顶较薄,有的有较宽的门廊或宽敞的厅阁。 位于长江口的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经济发达,住宅质量较好,多为砖瓦结构楼房,式样新颖美观大方,建筑风格充分显示出人文因素的影响,颇有“海派”文化的影子。 闽西南地区的客家人土楼是一种特殊农村住宅。土楼外形有方、圆之别,酷似宠大碉堡,其外墙用土、石灰、沙、糯米等夯实,厚1米,可达5层高;由外向内,屋顶层层下跌,共三环,主体建筑居中心;房间总数可达300余间,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人共居一楼。福建是东南沿海的“山国”,境内山地丘陵占80%以上,地形复杂,历史上匪盗现象较为严重,中原汉族迁居此地后,为御匪盗防械斗,同族数百人筑土楼而居所,故形同要塞的土楼,防御功能突出。此外,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气候暖热多雨,坚固的土楼既能防震防潮又可保暖隔热可谓一举数得。

中国气候概述

中国气候概述 1.降水和于湿地区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具有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特点。 成因:我国东南临海,西北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使得我国的水分循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弱。另一方面,能带来大量降水的夏季风,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和路途越来越远的制约,影响程度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小。 降水的季节变化我国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量集中在五月到十月。这个时期的降水量一般要占全年的80%。就南北不同地区来看,南方雨季开始早而结束晚,北方雨季开始晚而结束早。 成因:我国降水量的这种时间变化特征,是与季风因锋面移动产生的雨带推移现象分不开的。五月份,北上的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在南岭一带相遇,雨带在此徘徊,华南雨季开始;六月份,雨带随锋面推移到长江流域,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约摆动一个月左,阴雨连绵,此时正值梅子黄熟时节,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七、八月份,雨带随锋面推进到华北、东北等地,我国北方降水量显著增加;九月份,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大,雨带随锋面迅速撤回到长江以南,加上有台风雨配合,此时华南雨水仍较多。 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分布极不均匀,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系,最少的地方则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 2.气温和温度带 我国属季风性气候区,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很大。气温分布特点为:冬季气温普遍偏低,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超过50℃。主要原因在于: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获得太阳能量少;纬度影响:冬季盛行冬季风。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温差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获得热量多;夏季盛行夏季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到最高值;夏季太阳高度大,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减缓了南北接受太阳光热的差异。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镇,夏季最热地地方是吐鲁番,重庆、武汉、南京号称我国“三大火炉”。 无霜期和生长期:我国各地的无霜期,一般来说,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地逐渐缩短。 霜期长则作物的生长期也长。反之则短。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两大主要特征。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冬季吹偏北风,寒冷于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 季风和季风的形成: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风向的风。海陆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习惯上把我国境内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把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非季风区。其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地区为季风区。 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有位置、地形和季风。位置,指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地形,指地势高低和山脉走向的影响;季风,指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影响。 5.气候的优缺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八年级中国气候特征

八年级-中国气候特征 中国气候特征: ①季风气候显著; ②气候复杂多样。(略) 在初一地理中,曾讲过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中国是东亚五国之一,中国东部的季风气候显著。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与此有关的几个概念。什么是季风?季风是随着季节变化有规律改变风向的风。什么是风向?风向是风来的方向还是风去的风向?在不少同学心中还是不确定的。假如风是从东边吹来的,自然就是东风,从西边吹来,自然就是西风。所以,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空气不会乱流动,就好像水不会乱流动,它总是从高处向低处流动。空气也要向低处流,不过是从高压向低压流。这里又涉及到一个词——气压。气压对我们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们来说,没有切身感受,我们就尽可能说得简单一点。我们知道,空气有重量,空气的这个重量对地表形成压力,这就形成了气压。严格地说,气压是单位面积上空气的重量。那么气压的大小取决于空气的轻重。那么,气温热空气更重还是冷空气更重呢?不少同学不知道。那我这样说,热空气中,空气膨胀,密度更小,对地表形成的压力就更小。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过热气球,将空气烧热,空气就膨胀变轻了,热气球就飞上天了。所以,热空气更轻,热

空气形成的气压就更小,反之,冷空气收缩,密度更大,对地表形成的压力就更大。简单地说,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 现在,我们来看处在亚洲东部的我国,冬夏季风是怎样形成的。 夏季,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陆地和海洋都在升温,陆地和海洋谁升温快呢?我听到了两种意见,有的说陆地升温快,有的说海洋升温快。我打个比方,夏天我们在池塘边玩,池塘边的一堆沙代表陆地,池塘里的水代表海洋。你们印象中,夏天,都在升温的时候,沙升温快,还是水升温快?对了,意见比较统一,是沙升温快,水升温慢。当沙很热的时候,水还很凉,所以我们在炎热的时候都喜欢在水里去泡一泡来凉快凉快,而不会到地上打个滚来凉快。我们再回到刚才的问题,夏天都在升温的时候,是陆地升温快,还是陆地升温快?对了,现在没有分歧了,是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陆地成了高温,海洋相对来说是低温,陆地变成低压,海洋变成了高压,风就会从海洋吹向陆地。如果从太平洋吹来就是东南风,即东南季风,如果从印度洋吹来就是西南风,即西南季风。总体来讲,是从赤道附近的偏南方吹来。从赤道附近的低纬吹来,便温和,从海洋吹来,便湿润。这就是夏季风的特点,温和湿润。因为温和,所以给我国带来热量,因为湿润,所以给我国带来降水。

地理季风气候的种类及特征(精简)

1.热带雨林气候:气候分布:赤道附近;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成因: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2.热带草原气候:气候分布:南北纬10度~南北回归线附近;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气候成因:干季受信风带,湿季受赤道低压控制。 3.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分布:东南亚、中南半岛;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季交替;气候成因:冬(旱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雨季):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4.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分布:回归线~30度附近;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气候成因:终年受副高或信风控制(信风是从大陆吹来的干风,且是由高纬吹向低纬,是一个升温的过程,不易形成降水)。 5.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分布:中国的秦岭淮河以南;气候特点:冬低温少雨,夏湿热;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6.地中海气候:气候分布:30~40度,大陆西岸;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气候成因:副高(干)和盛行西风(湿)交替控制。 7.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分布:40度~60度,大陆西岸;气候特点:终年湿润,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冬天高于0度,夏天低于20度);气候成因: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风是从海上吹来的暖湿风)。 8.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分布:35~50度,大陆东岸;气候特点:冬寒冷干燥,夏高温多雨;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9.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分布:温带大陆内部;气候特点:干,冬冷夏热温差大;气候成因:身居大陆内部。 10.极地气候:气候分布:极圈内;气候特点:终年寒冷干旱;气候成因:纬

度高,终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11. 极地苔原气候:冬长而严寒,夏短而低温,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热的月份。 12.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第三篇大气与天气气候

第三篇大气与天气、气候 专题8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一、组成——作用;。 1、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微小尘埃组成的混合物。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等。 2、作用:氧——生命活动必须的物质;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温室气体;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水汽、尘埃——成云致雨的物质条件。 二、垂直分层——特点 4、对流层、平流层的主要特征: 5、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作用: “防弹衣”——阻止“天外来客”对地球生命的伤害

“遮阳伞”——削弱到达地表的强烈太阳紫外线辐射 “保温被”——通过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辐射损失,使地表昼夜温差较小。 (重点理解“大气的保温作用的示意图”,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6、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是因为大气逆辐射更强,大气返还给地面的热量更多,从而补充了因地面长波辐射损失的热量。在中高纬度地区的秋冬季节,晴朗的夜间水汽和云量稀少,大气逆辐射较弱,地表热量损失较多,常出现霜冻。 专题9 行星风系 / 专题10季风 大气运动的判断的基本原理: ①气压——单位面积以上空气柱的重量。 ②热力环流:在受热地区,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上空空气聚积,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在冷却地区,空气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上空形成低气压。 ③风——总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④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1、画出热力环流方向,并标注近地面和高空的高压区和低压区(思考: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参考教材80页) 冷热冷 2、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地表不同地区的冷热差异。 3、海陆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山谷风: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夜晚风从山坡吹向山谷。 在下列空白处,绘制海陆风、山谷风在白天及晚上的风向: 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分布、性质

季风气候的特点

我国地域辽阔,西北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的腹地,东南濒临世界上最大的水面——太平洋,西南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这样极其复杂的地理条件,使我国的气候具有强烈的季风性、大陆性和类型多样性的特征。与世界同纬度的其它国家相比,我国气候的这种特征是很独特的。 季风型气候显著 我国处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面对广阔的海洋,海陆之间的巨大热力差异使我国季风气候特点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冬季,我国大陆主要为极地大陆气团或变性极地大陆气团所控制,在80~90°E高空多为高压脊,而沿海高空常为一大槽,脊前、槽后的冷空气不断南下,加强了地面的冷高压(蒙古高压),温暖的海洋上多为低气压所控制。气流不断地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使得我国冬季对流层低层盛行西北、北和东北风。极地大陆冷高压及其伴随的极锋或次冷锋是冬季我国天气的主要控制系统,天气气候特征是降水少和低温、干燥。尤其是寒潮或强冷空气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伴随的大风和降温对工农业生产危害较大。 夏季,我国大陆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副热带海洋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所控制,高空在东经70~80°E处为一低压槽,沿海为一浅脊,地面气压系统在欧亚大陆均为蒙古低压所盘踞,它与海洋上的高压相配合使得我国夏季对流层低层盛行西南、南和东南风。这时除了极地冷空气及其伴随的冷锋仍然可以影响到华北一带外,大陆热低压、副热带高压、热带低压、热带气旋、东风波等成了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系统。天气气候特征是高温、湿润和多雨。这种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高温配合沛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水稻的主要产区,我国水稻种植最北可以到黑龙江省的漠河,从东北的一年一熟,华北、华中的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以至华南的一年三熟,都受惠于这种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但持续的暴雨或局地强降雨,又常常造成夏季我国大范围或局地严重的洪涝灾害。热带气旋所挟带的狂风暴雨,对渔业生产和海运交通有很大的影响,甚至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在登陆地点附近(有时可以深入到内陆)常会引起风灾和洪涝灾。

我国季风气候的成因

我国季风气候的特征及成因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我国季风气候的成因及特征,季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通过读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他们分析、综合、比较等能力; 3、通过评价季风气候的利弊,树立学生辩证看待事物的观念,增强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成因。 难点: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及季风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探究式教学,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学生学法: 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本地一年中的风向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本地气候有什么影响。 【新授过程】 、要求学生熟读课本,同桌讨论、分析回答:列表比较冬夏季风的发源地、风向、特点等。引导学生交流,指导学生完成表格 源地 风向 特点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 偏南风 暖、湿 冬季风 西伯利亚 偏北风

干、寒 、读“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联系以前学过的“中国地形分布”图、“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冬夏季风”图分析、分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找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所经过的山脉,并标识在图中的适当位置。。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降水差异?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依据? (4)利用课件演示动画“锋面雨的形成”,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短文“锋面雨”。 (学生小组讨论并全班交流,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读图、分析订正) 提问:我国季风形成的原因及特征; 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 季风气候显著 (一)、季风概述 定义:是指由于海陆热力差异或行星风带随季节移动而引起的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改变的现象,称季风。 最主要特征是一年中随同季风的旋转,降水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东亚.南亚.东南亚为两个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但两者因纬度地理位置等的差异,季风气候亦各有特征。 冬夏季风:每年约自四至八月受海洋气流控制,盛行东南、西南风,是夏季风;自九、十月至翌年二、三月受大陆气流控制,盛行北、西北.东北风,是冬季风。 由于季风强弱与进退时间每年不一,故季风气候易于发生旱涝自然灾害,如干旱少雨是由于暖空气过强,今年的洪涝多雨是由于暖空气较弱,雨带滞留南方。 季风气候: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而引起的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改变的现象,称季风气候。 (二)、我国显著的季风气候 1、成因: 中国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南部。由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特别是热力作用的差异,冬季亚洲大陆是冷空气的源地,形成冷高压,冷空气从大陆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加热迅速,形成热低压,暖湿空气从四周海洋吹向低压中心。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的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这一变化就形成了中国的季风气候。 2、冬季风 大陆上的冷高压于9月形成,中心位于蒙古。由此吹出寒冷干燥的西北或东北季风,最先到达中国北方,很快就向南推进到江淮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教师讲解】冬季风随季节变化而逐月加强,1月最强盛,每隔7~10天冷空气爆发南下,至华南地区24小时可降温12~16℃,有时伴有中到大雨。海南岛亦可降温8℃以上。冷空气到达南部沿海一带常有低云形成,并伴有毛毛细雨。冬季风强盛时可吹到澳大利亚北部,亦即冬季风的最南界限。南北半球冷暖空气经常混合于此辐合带或热带辐合带,这时从亚洲大陆吹来的冬季风在西太平洋上与北太平洋由副热带高压吹来的凉湿气流相遇后形成一条南北向的辐合线,在这些辐合带上降水量较丰沛。冬季风只盛行于低空(3000米以下),中国西南青藏高原海拔平均在4000米以上,因此冷空气很难越过青藏高原,冬季风沿高原东侧及其以东流向中国东部地区。冷空气常随冷锋南下,在北部多大风晴天,至江淮及其以南地区运行缓慢;在云贵高原地区常形成一条静止锋,表现为大范围的阴雨天气。 3、夏季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