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995年9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欢迎仪式上,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十分重视妇女的发展和进步,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向国际社会承诺,把男女平等作为国家的一项根本政策,从而使男女平等这一我国宪法的原则进入了国家政策体系的最高层。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这是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首次写入全国党代会报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亿万妇女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对于更好地推动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男女两性和谐发展、妇女自身全面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内涵和依据

平等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人对人的一种态度,是人类的终极理想之一。

人和人之间的平等,不是指物质上的“相等”或“平均”,而是在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把对方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现代社会的进步,就是人和人之间从不平等走向平等过程,是平等逐渐实现的过程。

什么是男女平等?

联合国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墨西哥宣言》中下的定义是:

男女平等是指男女两性的尊严和价值的平等,以及男女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

什么是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是一个国家为解决带有普遍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而确定的带根本性的总政策,在国家政策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具体政策起导向和制约作用。现阶段我国基本国策有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男女平等、保护土地等。

(一)我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内涵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涵盖“男女平等”和“基本国策”两个要点,但不是两个概念的简单拼接,而是对迄今为止的男女平等概念的丰富和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具有人类朝着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时代目标奋进的时代特色。

具体的说,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内涵有五个方面:

1.将妇女的发展权放到重要位置。作为基本国策的男女平等,是指男性和女性尊严和价值的平等,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男女平等首先是指妇女的平等发展。

2.重视性别差异的存在。实施这一国策的前提是尊重女性生理和心理特征,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问题上实现男女平等。

3.对女性给以关爱和援助。男女平等的原则,体现的是相对的性别公平和公正,而不是绝对的“男女都一样”。

4.强调女性的历史作用和男女作用的平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强调并重视妇女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简单地将妇女作为一个需要援助的弱势群体。

5.从妇女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来强调妇女发展。把男女平等与人口、资源、环境等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是党和国家对妇女运动和妇女发展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体现。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的依据

1.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作出的科学分析和概括。这种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概念是指由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它包括以下涵义:生物差异并不是造成两性角色及行为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制度和文化因素是造成男女角色和行为差异的原因;社会对妇女角色和行为的预期往往是对妇女生物性别规定角色的延伸;人们现有的性别观念是社会化的产物,因而是可以改变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性别理论则把社会性别当作分析的关键范畴,致力于揭示男女两性不平等的根源,以实现妇女“新的解放”。

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

后现代女权主义也称后现代女性主义,是20世纪80、90年代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遇和结合的理论产物。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发展至今, 在其理论中存在着两大阵营。一是本质论者, 她们继承、修正了传统女性主义的理论, 以解构主义为方法论, 重新讨论女性解放的可能性。因为她们基本上承认男女是两个相对立的范畴, 所以被称为本质论者。另一阵营是构成论者, 她们以解构主义为目的, 否认“男性”和“女性”观念, 认为两性平等观是男权的思维逻辑的延续, 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女性受压迫的根源问题。她们广泛地吸收各种后现代主义观念, 放弃了对女性解放具体目标的追求, 尽心去解构社会意识、思维习惯、人的主体及男权思想对女性主义的影响。但

是无论本质论者还是构成论者, 她们都在社会文化层面上对女性主义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2.时代背景

国际背景

20世纪中叶以来,妇女发展和男女平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与重视。联合国自成立之初就在其宪章中明确规定男女平等原则,并在其组成机构中成立了妇女地位委员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妇女运动以“平等、发展、和平”为主题,形成了声势,从联合国到许多成员国的内阁,纷纷设立性别平等机构或顾问,对各项政策进行性别分析。联合国的各种会议和文件,不断地把妇女发展纳入其中。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前夕,联合国在有关文件中明确提出“把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男女平等在国际社会中不再被狭义地看做女权问题,而是人权问题、发展问题,把妇女问题作为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战略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世纪末,妇女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强大的世界潮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提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国内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后,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发展进入了和一个新的时期。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及“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为我国妇女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妇女发展、男女平等的现状,需要国家更为有利的支持;社会转型引发的性别差距,需要公共政策更为切实的干预;筹备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也使得中国政府要更加全面审视男女平等在本国的进程以及存在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国内背景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得以出台。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的现状分析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的成就

1.国家层面

自1995年以来,党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解决妇女问题,改善妇女发展环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保障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工作业务体系基本健全;促进妇女发展,保障妇女权益的组织机构体系基本完善;国策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妇女发展的环境进一步优化;妇女的基本权利得到进一步实现,妇女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建设有了极大改善。

截至目前,妇女参与现代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全社会就业人员中的女性比例保持在46%左右;妇女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的女性比例分别是23%、23.4%和17.8%,比上届分别提高了2.9个、2.07个和0.1个百分点;妇女受教育程度和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2.辽宁省的情况

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妇女儿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视,认真部署,积极协调,大力推动。妇女儿童的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妇女的健康状况不断改善,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程度越来越高,就业领域不断拓宽,就业层次明显上升,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妇女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重视支持妇女儿童发展的社会风气逐步形成。

(二)男女平等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男女不平等的突出表现

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制约与影响,妇女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1)就业性别歧视仍未消除,妇女在资源占有和收入方面与男

性存在一定差距。

(2)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水平仍然较低。

(3)妇女受教育程度与男性存在一定差距。

(4)妇女的健康需求有待进一步满足。

2.实施贯彻国策的力度不够

透过男女不平等的若干社会现象,可以看到,目前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力度还有待加强,对法律政策的调控还没有完全到位,尚缺乏政府工作的硬约束机制,社会理解和支持程度还不够高。主要表现在:

(1)法律政策体系不完备

(2)执行机制不健全

(3)执行者性别意识不强

(三)原因分析

男女不平等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性现象。现阶段,我国男女不平等问题的存在与发展原因:

1.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在封建宗法制度和传统观念的束缚下,妇女一直处于顺从和受人支配的地位。她们安于现状、顺从依附,没有独立的人格更不能有效地开发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不敢向社会的偏见挑战,难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妇女经济独立的缺乏是造成性别不平等与失衡的主要原因

性别公正首先要的是经济利益上的公正,妇女只有经济上的独立,其人格才能真正独立。才能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尊重。而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不能给广大女性提供与男性平等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机会。许多妇女没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女性生活来源的不稳定性,所以她们不得不把自己的幸福生活寄托在男性身上,不得不接受父权社会给予的种种不公。正是由于经济地位的从属性才

使得广大妇女在政治、社会、教育等方面处于从属地位。

3.女性自身对自我价值实现途径的迷失

传统的性别文化意识已经在社会层面形成对妇女的歧视。女性对各种组织资源、教育资源、社会资源的占有不足,更使其在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双重压力使一些妇女自身发展方向出现偏差,许多女性越来越缺乏自主意识、竞争魄力和进取精神,更加注重外表形象的塑造、衣着的华丽;外界各种复杂环境的影响,家庭生活中一味的屈从,不注意全方位的提升自身的修养与素质,缺乏自尊自立的意识;由于在很多领域失去了独立人格,女性的地位难以得到真正的提高。

4.社会公共政策及法律因素

妇女在现实生活中要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取得平等的地位,必须要完善的社会政策和法律给予保证。我国虽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维护妇女权益体系的相关法律,但由于传统文化、社会习惯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法律规范文本没有清楚的给出其中的定义,也没有具体的法律措施支持,存在性别盲点和缺失;一些公共政策则明显带有性别不平等的倾向。

三、促进我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的对策

(一)让性别意识进入决策体系

坚持做到“五个纳入:把规划目标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纳入各政府各部门的职能系列,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切实保证妇女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步实施。要进一步完善促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贯彻落实的政策体系。构建实施国策的法律法律保障体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承认和尊重性别差异,政府有责任对女性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与保障,使女性享有充分的发展资源和发展机会。

(二)制定和实施体现性别平等的法律和政策

切实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不断完善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并认真分析这些法律和政策是否关注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两性差异,是否在法律政策框架内对女性的特殊需求给予重视;同时,对于社会和家庭中出现的侵犯妇女权益的不法行为,要依法予以查处和惩治,为妇女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在法律上落实权益向弱势群体、弱势性别倾斜,使妇女的权益保护得到真正落实。

(三)培育先进的性别文化,营造妇女发展的良好氛围

先进的性别文化,深刻影响着我国的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要旗帜鲜明地倡导男女平等的先进性别文化,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性别平等意识;要多宣传妇女在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宣传优秀妇女典型;要多宣传政府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妇女发展规划的措施和成绩;要关注妇女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参政、就业、教育以及婚姻家庭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批评、抵制落后的观念和腐朽的文化,揭露、打击侵犯妇女权益的犯罪行为。

(四)提高女性素质,促进性别平等和谐发展

女性能否成为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参与者和成果的享有者,能否与男性平等和谐发展,其自身素质的高低至关重要。对于女性自身来说,一是要继承和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摆脱凡事依赖男性的落后观念,机遇面前不犹豫,困难面前不退缩,以知识求进步,以能力谋发展。挑战中不断超越自我。二是勇于实践,艰苦创业,在各自岗位中再创佳绩,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三是突出特点,积极参与,为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五)创造妇女参与发展的平等机会

要使妇女参与社会发展,首先应该消除对妇女的歧视,给予她们

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机会。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将女职工工作比例作为单位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指标;建立公平竞争的社会机制,提高妇女参政议政的比例;建立科学合理的女性人才价值评价体制,实现对女性人才的合理使用;完善促进女性人才发展的培训机制,使她们在全面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参与国家和政府事务管理中发挥更加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女性不仅仅是社会成果的被动受益者,而是积的创造者和参与者。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定期的在本土召开或者参与国际性的妇女会议和学术交流,学习国外妇女争取平等的先进经验,吸取其教训和不足,同时要保持本土特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妇女事业。

推荐阅读书目:

1.(美)凯特〃米利特著:《性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提要:《性的政治》在攻击男性一统的秩序时,旁征博引而又注意分寸,提出问题的方式即严肃又意气风发。它表达的是一位年轻激进分子特有的敏感。孕育这一敏锐所必需的智能的和社会的发展等因素。如果男人们能不抱偏见地阅读这本书(这不是易事),他们就会明白,他们从书中获得的解放并不少于妇女们。

2.(法)西蒙波伏娃著:《第二性》,西苑出版社,2009年版。

提要:此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她以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第二性》实可堪称为一部俯瞰整个女性世界的百科全书,她揭开了妇女文化运动向久

远的性别歧视开战的序幕,使女性在这个男权社会有所觉醒。

备课主要参考书目:

1.赵津芳、岳素兰主编:《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简明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丁娟:《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研究》,中国妇女出版社,2005年版。

3.(美)凯特〃米利特著:《性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4.(法)西蒙波伏娃著:《第二性》,西苑出版社,2009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