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蒜苗二折线统计图

栽蒜苗二折线统计图
栽蒜苗二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上栽蒜苗97页-9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3、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课前交流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栽蒜苗(一),听说你们都栽了蒜苗,老师把一名同学栽蒜苗的经过拍摄下来了,大家想看看吗?(播放栽蒜苗照片)你们为蒜苗做过生长记录吗?这名同学也做了记录,(出示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不过他还想看出蒜

形统计图记录蒜苗的生长趋势合适吗?(出示蒜苗15天生长情况条形统计图)

生:1.

太合适。2.从条形图上看蒜苗好像不是一点一点长高的,而是一蹦一蹦长高的。

师:是啊,那用什么方式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比较好呢?谁有办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把条形统计图一点点变成折线统计图)

并板书:折线统计图。

二、新授课

1. 认识折线统计图

师: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说说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标题、时间、横轴、纵轴、点和连接的线段。

师:你能读懂这个统计图吗?同桌互相读一读。

师:这张统计图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a.观察这幅折线统计图,你能发现那几天蒜苗生长的比较快?生:可以从具体的

数据看,还可以从线段的斜度上看。斜度大,就是变化大。

(请学生上来指一指)

b.估计蒜苗第1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

c.预测蒜苗第2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并说说你的想法。

d.把你在的蒜苗生长情况在附页2的格子纸中制作成折现统计图,并于同学进行

交流。

下面同学们可以参照老师这张图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折线统计图该如何制作?

折线统计图绘制步骤:(参照上题的折现统计图,课件演示制作过程)

a.注明标题:

b.分别画出横轴和纵轴,横轴表示天数,纵轴表示蒜苗的高度。

c.确定纵轴上的单位长度

d.根据数据,在格子图上描点

e.把各点按顺序用线段连接起来

小结:看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反映了统计表中的数据情况,而且还能更好地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看出蒜苗的生长趋势。板书:数据的增减变化。这样就更有利于我们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预测。

三运用中感知特点

练习一

通过栽蒜苗引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让我们学习条形统计图并且认识了折现统计图。这些长大后的蒜苗们不仅可以用来欣赏还可以烹饪出各种美味的佳肴供大家来品尝,如果每天把这些蒜苗拔掉一些,又会引发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蒜苗拔出棵数统计表

根据上面的统计表,自己动手制作一副折线统计图,师巡视并且指导学生作业。

练习二

小玲把室内气温的变化画成下面的统计图

引导学生完成98页练一练第二题。(课件展示)

练习三:

师:我们前几节课学习了条形统计图,今天认识了折线统计图。那什么情况下选择条形统计图,什么情况下选择折线统计图呢?我们来看两个统计表:

大优势就是清晰地显示数据的增减变化。

想象一下,第二张统计表画成折线统计图的话,这个折线是怎样的?如果他以后每年的身高一直统计下去的话,又是怎样的呢?

生:几年之后,这个折线就平了,因为他成年之后,身高不变了。

生:老师,有可能他老了身高会变矮。这样折线还会下降的。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哪些数据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呢?)

同学们可以根据刚才大家介绍的数学信息,选择你喜欢的收集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师:其实统计图有很多种,除了条形和折线统计图,还有扇形、复式条形等(老师一一展示常见的几种统计图)

四、发散延伸

通过这一节课的相处,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不但聪明,而且善于动脑,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老师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不知道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数学是无穷的科学,数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除了我们学过的知

识外,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与数学知道息息相关的事物等待我们去发现,希望大家今后多观察、勤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单元测试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单元测试题时间:80分钟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个小题,共35分) 1.(3分)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和()统计图。 2.(6分)下面三组信息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1)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氧化时释放出的水。 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2)华山小学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如下。 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3)黄涛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下。 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3. (6分)下表是宝山乡2002年、2003年各种农产品产量统计表,把下表填写 完整。 4.(6分)下图是四(1)班学生参加“2+x”活动的人数统计图。请你在统计表里填上参加各项活动的人数。

5.(8分)右图是()统计图。喜欢语文 的人数占总数的()%,喜欢英语的人数 占总数的()%,喜欢数学的人数占总数 的()%。 6.(6分)下图是六一班5位同学统计的一周丢弃塑料袋情况统计图。根据 图上提供的信息填空。 (1)这一周丢弃塑料袋最多的是( )家,有( )个。 (2)这5个家庭一周共丢弃塑料袋()个,平均每家丢弃塑料袋()个。 (3)如果一个塑料袋污染土地4dm2,那么,这5位同学的家庭一周丢弃的塑料袋大约会污染土地()dm2,合()m2。

7.(2分)植树能有效治理沙尘暴。下面是三种树在沙漠中的成活情况统计。 (1)算出每种树的成活率填在上表中。 (2)根据成活率,最适合在沙漠中种植的树是( )。 二、完成下面的统计表。(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9分) 1.(4分)下面是五(1)班图书角的书,请填上合计数。 2.(5分)下面是育新小学六年级小银行储蓄存款情况统计表。根据表中已 有数据,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三、解决问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56分) 1.(9分)看右图回答问题。 (1)每种颜色的面积各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 (2)哪两种颜色的面积占圆面积的百分比是相同的? (3)哪种颜色的面积正好是另一种颜色面积的百分之五十? 2.( 12分)六 (1) 班学生血型情况如右图. (1) (4分)写出你从图中得到的4个信息。

(最新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第二单元 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能读懂折现统计图;能收集简单数据,并用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简单分析折线统计图的数据,了解数据反映的实际情况。 2、使学生在认识折线统计图,收集数据、运用折线统计图表达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统计方法,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体会并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提高运用折线统计图处理简单数据的技能,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主动参与统计活动,形成相互合作、积极思考的学习意识,感受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里的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并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教学难点:分析数据,体会数据蕴含的规律和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手机自己从一年级开始每年体检的身高数据,课件一、预习作业 1、我们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开始,就学习过许多统计的知识与方法。大家回忆一下,统计有什么用处?我们都学习过哪些统计的内容和方法? 二、自主学习 1、交流预习作业指名学生回答 说明:我们知道,为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者了解某个问题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用统计的方法获得数据,分析数据反映的具体事实,并根据事实作出判断或推测。在统计内容和方法,大家学会了调查收集数据,分类整理数据,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以及分析数据表达的信息。 2、引入新课为了提高统计能力和根据需要表达数据,我们今天要学习表达数据的新形式。大家要能认识这种新的表达形式及特点,学会用这种形式表示数据、分析数据。那究竟是怎样的形式呢?我们一起来看具体问题。 3、教学例 1 出示例1统计表 提问:这是已经学习过的统计表。你能从统计表里知道些什么?张小楠的身高是怎样变化的? 引导:你能用手指比划画一条线,表示每个年龄身高增加的情况吗?大家和老师一起,用手指试着画画这条线看。 同学们已经用手指画线表示了身高增加的情况,你能像这样在纸上画出一条曲线来表示吗?自己试着画一画,表示出张小楠身高增长的变化。 观察:你觉得我们画的这条线有什么用?能看出张小楠每个年龄的身高怎样

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4.扇形统计图 西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4.扇形统计图 一、单选题 1.要表示各种蔬菜的种植面积各占总面积的百分比,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2.要比较5名同龄学生的身高和体重情况,应绘制()统计图。 A. 条形 B. 折线 C. 复式条形 D. 复式折线 3.某天散步时,爷爷先走了一会儿,到了公园休息了一下,然后继续往前走了一段路就转身走回家了。下面各图中,正确表示爷爷出去散步时的情景的是( )。 A. B. C. 4.某公司有员工700人参加元旦庆祝活动,参加各种活动的情况统计图如下图,规定每人只参加一项,不下围棋的共有( )人。 A. 259 B. 441 C. 438 D. 700 二、填空题 5.反映某市一天的气温变化,最好选用________统计图;反映某校六年级各班的人数,选用________统计图比较好。 6.下图是一件毛衣各种毛占总重量的统计图,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①棉的含量占这件衣服的________ %。 ② ________的含量最多,________的含量最少。 ③兔毛含量比涤纶少占总数的________ %。 ④这件毛衣重400克,羊毛有________克,兔毛有________克。

7.________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________统计图不但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要把梧桐山项的气温变化情况绘制成统计图,最好选用________统计图;要统计深圳市去年各月份的平均降雨量,应选用________统计图。 8.要反映某地一天气温的变化,应选择________统计图. 9.下图是幸福村2000年各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统计图。种植棉花比种植豆类少________ %。 三、判断题 10.判断对错.(根据统计图反映的情况判断下面的分析是否正确) (1)在全月的生活开支中,食品开支少于一半. (2)文体方面的开支已经成为家庭开支的重要项目. (3)用在食品和服装方面的开支,恰好占本月总开支的50%. (4)如果食品和服装两项开支是1350元,那么,小强家的总收入是2500元.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 折线统计图知识,是学生已经了解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单式折线统计图以及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小学里学习一些统计知识,主要是使学生对统计的意义和思想方面有个初步了解,教材加强了看懂和分析统计图的训练,并在统计图的后面都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根据图形回答几个相应的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在绘制统计图方面,本教材降低了一定的要求吗,为学生提供了帮助,帮学生初步掌握绘制统计图的方法,并注意多安排半独立完成的习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四、教学难点: 1、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预测。 2、绘制统计图的方法 3、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正确的描点 4、图例的设置 五、教学时数:3

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2 教学内容教科书 P23 例2、P24练一练,P25~P26练习四第2、5、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能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会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建标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折 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 二、探标1、出示例2统计表,你能知道些什么 信息? 2、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3.指出: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 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 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学生回答:学生根据统 计表回答了解到的信息 学生独立完成,将折线 统计图补充完整。 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进 一步讨论讨论问题。 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 信息?你有什么发现? 重点要让学生在 尝试用复式折线 统计图表示数 据,以及在看图 回答问题的过程 中,了解复式折 线统计图表示数 据的基本方法和 特点。

栽蒜苗二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上栽蒜苗97页-9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3、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课前交流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栽蒜苗(一),听说你们都栽了蒜苗,老师把一名同学栽蒜苗的经过拍摄下来了,大家想看看吗?(播放栽蒜苗照片)你们为蒜苗做过生长记录吗?这名同学也做了记录,(出示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不过他还想看出蒜 形统计图记录蒜苗的生长趋势合适吗?(出示蒜苗15天生长情况条形统计图) 生:1. 太合适。2.从条形图上看蒜苗好像不是一点一点长高的,而是一蹦一蹦长高的。 师:是啊,那用什么方式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比较好呢?谁有办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把条形统计图一点点变成折线统计图) 并板书:折线统计图。 二、新授课 1. 认识折线统计图 师: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说说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标题、时间、横轴、纵轴、点和连接的线段。 师:你能读懂这个统计图吗?同桌互相读一读。 师:这张统计图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a.观察这幅折线统计图,你能发现那几天蒜苗生长的比较快?生:可以从具体的 数据看,还可以从线段的斜度上看。斜度大,就是变化大。 (请学生上来指一指) b.估计蒜苗第1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 c.预测蒜苗第2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并说说你的想法。 d.把你在的蒜苗生长情况在附页2的格子纸中制作成折现统计图,并于同学进行 交流。 下面同学们可以参照老师这张图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折线统计图该如何制作? 折线统计图绘制步骤:(参照上题的折现统计图,课件演示制作过程) a.注明标题: b.分别画出横轴和纵轴,横轴表示天数,纵轴表示蒜苗的高度。 c.确定纵轴上的单位长度 d.根据数据,在格子图上描点 e.把各点按顺序用线段连接起来 小结:看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反映了统计表中的数据情况,而且还能更好地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看出蒜苗的生长趋势。板书:数据的增减变化。这样就更有利于我们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预测。

《第7单元 扇形统计图》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第7单元扇形统计图》单元检测试卷(一) 一、我会填。(每空3分,共30分) 1.下图是六(1)班同学最喜欢喝的饮料情况统计图。 (1)最喜欢喝各种饮料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之和应该是( )%。 (2)最喜欢喝( )的人数最多,占全班总人数的( )%。 (3)如果全班有40人,那么最喜欢喝奶茶的有( )人,最喜欢喝可乐的有( )人。 (4)如果最喜欢喝可乐的有9人,那么全班有( )人。 2.为了表示一年中每个月的平均气温变化情况,应绘制成( )统计图;为了表示某次测验优、良、及格、不及格的人数与班级总人数的关系,应绘制成( )统计图。 3.校园里有杨树、柳树和槐树三种树,其中杨树有60棵,占总数的30%,柳树有100棵,占总数的( )%,如果画扇形统计图,槐树部分占圆面积的( )%。 二、根据统计表填空。(每题6分,共18分) 下面是小明调查的三组数据。 1.小明8~14岁每年生日时测量的体重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小明从( )岁到( )岁体重增长幅度最大。如果要用统计图表示这组数据,应该制成( )统计图。 2.小刚周日的作息时间安排如下表:

项目学习用餐文体 活动睡眠其余 占全天 时间的 百分比20% 10% ?% 37.5% 12.5% 小刚参加文体活动花了( )小时。如果要用统计图表示这组数据,应该制成( )统计图。 3.某天全班同学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统计如下表: 项目足球篮球踢毽子跳绳乒乓球其他人数18 10 4 9 7 4 他们班一共有( )人。如果要用统计图表示这组数据,应该制成( )统计图。 三、解决问题。(1,5题每题8分,其余每题12分,共52分) 1.空气的主要成分体积含量各占总体积的百分比情 况如下图。500升空气中含氧气多少升? 2.光明小学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球类运动如下图。 (1)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如果最喜欢篮球的学生有150人,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吗?

(完整版)苏教版最新五下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过关测试题

苏教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过关测试题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 (1)小明为了观察自己的学习成绩是否进步,决定将每次测验的得分绘制成统计图,他 应选用()统计图。 (2)学校要统计每个班级的男、女生人数应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3)我们要绘制一幅5个城市某一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情况统计图,应绘制() 统计图,要绘制一幅本地一周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应绘制() 统计图。 (4)在同一幅折线统计图中,折线上斜表示数量(),折线下滑表示数量(), 折线越陡表示数量变化越(),折线越平缓表示数量变化越()。 (5)在一幅统计图的纵轴中,用5厘米表示400万元产值,那么240万元产值应用()厘米来表示,8厘米表示()万元产值。 6.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 7.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是: (1)整理数据。 (2)画出纵轴和(),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 (3)根据()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顺次连接起来。 (4)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并标出图例。 8.下面左图是一张甲、乙两车的行程图,仔细阅读后回 答下列问题。 (1)甲车的速度是()千米/小时。 (2)甲、乙两车的时速之差是()千米/ 小时。 (3)半小时两车的相差()千米。 9.右图是深圳市金威啤酒厂1999~2002年啤酒产量

情况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二)反复比较,谨慎选择。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 A.表示数量的多少 B.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C.既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2)下面不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A.彤彤近几年的体重变化情况 B.学校图书馆各类图书的数量 C.某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 (3)条形统计图通过()来表示统计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通过()来表示统计量的变化。 A.折线的长短 B.直条的粗细 C.直条的长短 D.折线的升降 (4)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十年间某校毕业人数的情况,则这十个数据应该()。 A.按年顺序排列 B.按数据的大小,由小到大排列 C.按数据的大小,由大到小排列 D.随意排列 度假方式 人数 走亲访友在家休息旅游其他 性别 男生 5 6 8 5 女生 6 5 6 4 选用()比较合适。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二11

临猗县示范小学教学设计模板 年级四学科数学主备教师文红审核教师黄伟锋教学内容:栽蒜苗二 教材分析: 本节是利用学生栽蒜苗实践活动的实验数据,学习折线统计图。教科书安排了4个问题,让学生继续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以及分析的过程:第一个问题是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是怎么画出来的;第二个问题是根据所画的折线统计图说明这几天蒜苗生长的情况;第三个问题是根据折线统计图说明哪段时间蒜苗长得最快;第四个问题是根据学生自己收集的蒜苗生长的数据画成折线统计图,并读出折线统计图蕴含的信息,与同伴交流。 设计理念: 一、以建立和谐课堂为宗旨,促进学生平等对话,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二、以问题解决为主线,促进学生在解疑、质疑的活动中体验统计的必要性,在作图的实践中感悟统计的方法。 三、以同伴评价为契机,促进学生读图能力的自我发展。 教学目标: 1、经理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 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难点: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我们在的蒜苗。 (板书栽蒜苗) 和同学们一样,老师也栽了一株蒜苗,这是老师每隔3天观察一次,记录下来的蒜苗生长情况。(出示表格) 天数/天 3 6 9 12 15 蒜苗高度/厘米 4 6 10 16 17 你能帮助老师把它制成条形统计图吗? (小黑板出示格子图,一名同学在黑板上制作,其他学生在格子图制作。然后纠正黑板上的问题) 说说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2、(移开小黑板露出折线统计图)大家请看,老师也做了一个统计图 这些线很曲折,所以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 (板书折线统计图)

六年级数学上册试题 第7章 扇形统计图 单元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有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1.(2分)阳光小学校园里种了三种树其中有杨树20棵槐树20棵玉兰树20棵.下面统计图中能正确表示阳光小学所种树木占比情况的是() A.B.C.D. 2.(2分)下图是五(1)班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良好占的百分比是40% B.五(1)及格人数最少 C.得优秀的人数比得良好的人数少10% 3.(2分)六(1)班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统计如下表. 下面的哪幅图能表示六(1)班这次数学测验成绩的统计结果?() A.B.C. 4.(2分)如图所示,初一(2)班的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有27人,那么参加美术小组的有人,如图所示.()

A.18人B.50人C.15人D.8人 5.(2分)某校男生,女生人数表示在图中的扇形区(如图),则男生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比为() A.98%B.52%C.48% 6.(2分)小贩设计了一个转盘游戏,2元钱玩一次,学生自由转动转盘,指针停止后所指向的物品即为学生所获物品,那么学生获得什么物品的可能性最大?() A.橡皮B.三角板C.圆珠笔D.文具盒 7.(2分)如图是六(1)班“我最喜欢的科目”统计图.六(1)班有50人,最喜欢数学的有()人.

A.10B.12C.16D.9 8.(2分)如图是公园三种花卉数量统计图,下列四幅条形统计图中,能正确反映三种花卉数量之间关系的统计图是() A.B. C.D. 9.(2分)在“阳光体育节”活动中,某校对六(1)班、(2)班同学各50人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A.喜欢乒乓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 B.喜欢足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 C.喜欢羽毛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扇形统计图

1 毕节梁才学校小学六年级2015年春期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2 班级姓名月日分数 3 一、想一想,填一填。(每空2分,共26分) 4 1、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5 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6 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 7 2、下图1是鸡蛋各部分质量统计图。如果一个鸡蛋重80克,那么这个鸡蛋中的蛋白重 8 重 ()克,蛋壳 9 重 ()克,蛋黄 10 ()克。 11 1: 图 12 图2: 13 14 15 16 17 18 5、上图2是某学校教师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19 ⑴喜欢《走进科学》的老师占全体老师人数的()%。 20 ⑵喜欢()节目和()节目的人数差不多。

21 ⑶喜欢()节目的人数最少。 22 ⑷如果该学校有100名老师,那么喜欢新闻联播的老师有()人。 23 3、梁才学校要统计全校各年级的学生人数,需要绘制()统计图。 24 4、在一幅统计图里有2厘米的直条表示40吨,那么要表示60吨的直条的长应为()25 厘米。 26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7 1、主要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应选择()统计图。 28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29 2、灯塔村去年上半年总收入中农业收入占55%,副业收入占35%,其它收入占10%。将此制30 成一个扇形统计图,其中扇形面积最大的是()。 31 A、农业收入 B、副业收入 C、其它收入 32 3、某班在一次考试中,得优的有20人,得良的有15人,及格的有12人,不及格的有3 33 人。得优的占全班总人数的()。 34 A、40% B、30% C、24% 35 4、扇形统计图甲中女生占56%,扇形统计图乙中女生占45%,甲乙两个统计图中所表示的36 女生人数()。 37 A、甲比乙多 B、甲比乙少 C、不能确定 38 三、细心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3分,共15分)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课时 安排 共需要3课时 为第1课时 教学内容页数:书第21~22页,例1、“练一练”及练习四第1题。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组成部分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教学难点: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例1 2.分析统计表。谈话: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3.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探究特征,感悟优点。 谈话,刚才我们在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 吗?(能) 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将数据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 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可能会说到比较相差数或看折线的上升幅度。 谈话:那你认为就分析身高增长变化的情况来说,用统计表好些还是 用折线统计图好些?为什么? 估计一下张小楠13岁生日时身高大约 是多少厘米,说说理由。 2.联系生活举例。 你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 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 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了解结构。

谈话:既然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看了图,你知道一张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在制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横轴:一般用于标明时间的前后,每个时间段都要平均分; (2)纵轴:标明数据,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据大小要一致,一般最高数据比统计到的最高数据稍高一些(和条形统计图相同); (3)描点、连线:要找准数据,看清横轴、纵轴进行描点。当提供的数据与纵轴上的数据没有直接对应时,要把纵轴上相应的一小段平均分后再找点;在点与点之间连线时不能漏掉或连错。 (4)标注数据:在所描的点的上边或下边写上数据,不要写在折线上。 (5)填写制表日期。学生可能说到:容易分析张小楠身高的变化情况学生回答:身高变化情况、各时间段内身高增长幅度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完成练一练统计身高。 谈话:除了刚才我们讨论的这些情况外,还有很多数据比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分析。比如我们同学的身高情况。 课前我们一起收集了自己每学期期末时的身高情况,让我们一起来试着将它也制成折线统计图,看看我们的身高增长趋势如何。 对学生意见的预设和对策: (1)每个人的身高都在增长,增长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大致的增长趋势是相同的。 (2)这份统计图和其他的统计图有明显区别,底部从0到110这一段用了折线和虚线。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表示。指导学生发现最低身高数据在110以上,省略0到110这段数据可以使110~145厘米之间的每一段放大,使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更明显,而且使统计图更美观。 比较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独立将自己的身高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身高增长情况,再和小组内的同学进行比较,说说能从图上发现什么。 学生说一说:折线统计图不但和统计表一样可以反映数据的多少,并且比较易于反映几年中自己身高的变化情况:持续上升,没有下降 10 四、巩固练习:练习四第1、3、4题 五、总结新课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本领? 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有什么优点?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单式折线统计图 横轴 纵轴 描点连线 标注数据 填写日期 随堂 检测 内容 “练一练”和练习四第1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栽蒜苗(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栽蒜苗(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根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经历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的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规范有序的解决问题的步骤。 学习重点 能根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学习难点 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的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二、自学指导。 1.情景导入: (用蒜苗生长的动画图片引入新课) 2.由学生动手,演示笑笑的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 3.动画演示蒜苗生长情况折线统计图(要强调学生注意观察画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让学生分析在格子图中画折线统计图可以分成哪两步。 三、习题巩固。 课本P89练一练1。 四、实践应用。 课本P89练一练2。 五、课堂小结。 1.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 折线统计图有利于直观了解事物的变化情况。 2.怎样画折线统计图呢? (1)先在格子图中描点。 (2)连线。 3.统计图一般有几种形式呢? 统计图一般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种形式。 4.进行预测时,先要找出数量变化趋势中的规律,再进行预测。 六、知识拓展。

为了寻找小玲跳绳成绩提高的秘密,笑笑帮助小玲记录了锻炼的情况,并制成了统计图。 (1)小玲跳绳中哪一阶段成绩提高最快?哪一阶段成绩提高比较缓慢? 答:小玲第5~10天成绩提高最快,第15~20天和20~25天成绩提高比较缓慢。 (3)估计小玲第8天的成绩大约是多少,达到每分135个大约是在第几天? 答:估计小玲第8天的成绩大约是118个,达到每分135个大约是在第12天。 七、目标检测。 1.要表示上海2013年全年每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用( )表示合适。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2.统计图一般有 、 、 。 3.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李明从9时到11时由甲地到乙地骑车行驶的情况。 (1)李明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多长时间?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他平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2)李明在中途停留了吗?如果停留了,那么停留了多长时间? (3)李明在最后30分里行驶了多少千米?比他骑车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快多少? 甲地到乙地骑车行驶统计图 5 10 15 20 25 30 35 9时 9:30分 10时 10时30分11时 八、实践作业。 根据十几天观察蒜苗得到的结论,写一篇《我的蒜苗长得快》数学实践小论文。 路程/千米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 单元测试卷(一)B卷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单元测试卷(一)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填一填。 (共4题;共16分) 1. (2分)要统计乐乐家和明明家一年饮食、水电、服装、文化教育等各项支出分别是多少元,可以用________统计图;要统计他们两家一年中各月份的支出变化情况,可以用________统计图。 2. (2分)扇形统计图是用________表示总数,用________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比。 3. (10分)(2015·绵阳) 看统计图解答. (1) 平均每月生产摩托车多少万台? (2) 上半年产量是下半年的百分之几? 4. (2分)(2018·长寿) 下面是实验小学六年级同学参加“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统计表。 等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人数40803010 (1)全年级的及格率是________%。

(2)成绩优秀人数比良好人数少________%。 二、辨一辨。 (共5题;共10分) 5. (2分) (2019六上·虎林期末) 扇形统计图能形象、直观地展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间的关系,但不能明确各部分具体的数量.() 6. (2分)扇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7. (2分)在扇形统计图中,所有扇形的百分比之和为1.() 8. (2分)表示某个月的气温变化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9. (2分)判断对错. 如果我想了解我们班同学的兴趣爱好占全班百分比情况,应选择条形统计图较好. 三、选一选。 (共5题;共9分) 10. (2分)为了直观地表示出5班女生人数在全年级女生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应该选用()。 A . 条形统计图 B . 折线统计图 C . 扇形统计图 D . 面积图 11. (2分) (2018六下·云南期中) 服装厂上半年加工服装18万套,下半年比上半年增加了20%,下半年加工服装多少万套?正确列式是()。 A . 18×20% B . 18÷20% C . 18×(1+20%) D . 18÷(1+20%) 12. (2分)期末,六(1)班评选一名礼仪示范生,评选结果如表,下面()图能表示这个结果.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折线统计图知识,是学生已经能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单式折线统计图以及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小学里学习一些统计知识,主要是使学生对统计的意义和思想方面有个初步了解,教材加强了看懂和分析统计图的训练,并在统计图的后面都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根据图形回答几个相应的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体会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开展统计活动的兴趣,增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活动的需要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2. 初步学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既体现了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和应用水平,又能为接下来基于数据特点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支持。 教学难点: 1.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预测。 2.绘制统计图的方法 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2页例1 “练一练”,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 1.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单元测试题

1 扇形统计图单元测试题 基础检测 一、知识大本营(共32分,每空2分。) 1. 我们学过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和( )统计图。 2. 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 );( )统计图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3. 要想清楚地反映出各车间工业产值占全厂工业总产值的百分比,应绘制( )统计图。 4.下面是某班一次测试成绩的扇形统计图和与之相对应的统计表,请把它们补充完整。 5.小红家2014年11、12两个月的消费支出分别是3000元、3600元,具体的消费情 况如下图。 2014 年11月支出情况统计图 2014年12月支出情况统计图 优 不及格5% 35% 良 ( )% 40% 及格 水、电、话费 12% 医疗保健 8% 文化教育 15% 伙食费 45% 购买 衣物 20% 购买 衣物 32% 文化 教育 15% 伙食费 40% 医疗保健 5% 8%

2 (1)这两个月比,( )月的文化教育费多,多( )元。 (2)12月比11月的医疗保健费少支出( )元。 (3)12月购买衣物的支出明显增多,估计原因是( )。 二、快乐ABC (共15分,每题3分。) 1. 果农要清楚地表示果园内各种果树占果树总数量的百分比,需要绘制( )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2. 为了清楚地展示彩电全年销售的变化趋势,用( )统计图更合适。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3. 张阿姨用150元钱购买A 、B 、C (如右图)。她购买A 物品比购买C A. 30 B. 45 4. 六(3)班共有40名学生,李明对全班同学最喜爱的食物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下面图( )能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栽蒜苗二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栽蒜苗二教 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八单元96~98页栽蒜苗(二)。 教学目标:1、经历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3、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学重点: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谈话:同学们,前些日子我们学习了栽蒜苗(一),听说你们都栽了蒜苗,老师把一名同学栽蒜苗的经过拍摄下来了,大家想看看吗?(播放栽蒜苗视频)你们为蒜苗做过生长记录吗?这名同学也做了记录,(出示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不过他还想看出蒜苗

的生长趋势,所以又把这些数据制成了我们刚刚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大家看看用条形统计图记录蒜苗的生长趋势合适吗?(出示蒜苗15天生长情况条形统计图) 生可能汇报:1条形统计图适合用于比较不同数据的多少,用它来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好象不太合适。2从条形图上看蒜苗好像不是一点一点长高的,而是一蹦一蹦长高的。 是啊,那用什么方式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比较好呢?谁有办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把条形统计图一点点变成折线统计图,并板书:折线统计图。 观察折线统计图,回答图上问题。 二、探索方法,学习新知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所以问题回答的就很准确,那么通过观察这幅图,你觉得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比有何特点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看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反映了统计表中的数据情况,而且还能更好地反映数据的升降变化情况,看出蒜苗的生长趋势。板书:数据变化。这样就更有利于我们对数据进行比较、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7 扇形统计图 单元测试卷(1)

扇形统计图单元测试卷(1) 一、填空题。 1.扇形统计图用( )表示总数,用( )的面积表示各个部分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2.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出( )数量与( )数量之间的关系。 3.下面是鸡蛋各部分质量统计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鸡蛋中蛋壳的质量约占( ),蛋黄的质量约占( )。如果一个鸡蛋重50克,那么这个鸡蛋中的蛋白重( )克。 4.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1%,全世界有60亿人口,中国约有( )亿人口。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 )。 A.数量的多少 B.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的情况 C.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D.各部分的具体量 2.要表示某实验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同全校学生总人数的关系,选择( )统计图比较合适。 A.条形 B.扇形 C.折线 D.复式条形 3.东兴村有土地200公顷,其中40公顷种植果树,果树的种植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 )。 A.50% B.40% C.30% D.20% 4.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200L空气中含有( )L氧气。 A.100 B.42 C.21 D.50 5.永兴超市春节期间共运来水果420千克,其中橘子运来120千克,香蕉运来50千克,橘子约占运来水果的( ),香蕉约占运来水果的( )。 A.28.6% B.32.5% C.42.5% D.11.9% 三、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长城电视机厂第一季度生产情况统计表 项目产量/台月 份 实际 产量 计划 产量 完成计划 的百分比 合计

1月2400 125% 2月3360 120% 3月3780 3000 四、解决问题。 1.下列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1)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所需的水,47%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 (2)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 项目看电视打球听音乐看小说其他 人数80 68 74 56 23 (3)小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变化情况如下。 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 身高/cm 125 129 135 140 150 2.据统计,2015年1月,某小学图书馆藏书中,故事书、科技书和连环画共20000本,请根据下面的统计图解决问题。 (1)故事书、科技书、连环画各有多少本?

蒜苗生长情况记录表

蒜苗生长情况记录表 日期蒜苗高 2011年11月23日 把大蒜种在花盆里,用水把土浇 透。 2011年11月24日 没有大的变化,蒜皮变松。赵渭琦家的蒜苗已经发芽了,他是用水栽的,而我是用土栽培。 2011年11月25日没发芽,继续浇水。 2011年11月26日没发芽,继续浇水。 2011年11月27日 终于有一颗发芽了,大约5毫米; 还有两颗蒜也快长出来了。 2011年11月28日今天有一颗蒜苗长到1.8cm,有两颗蒜苗长到1.5cm,最后两颗也马上长出来了。 2011年11月29日今天有一颗蒜苗长到3.5cm,有两颗蒜苗长到2.0cm,一颗长到了1.0cm,最后一颗好像死了。 2011年11月30日今天有一颗蒜苗长到了6.0cm,有一颗长到了5.5cm,有一颗长到了1.5cm,最后一课也长到了1.0cm。

2011年12月1日今天有一颗蒜苗长到了11.5cm,有一颗长到了11.3cm,有一颗长到了6.0cm,最后一课也长到了2.0cm,双胞胎的蒜苗长到了3.0cm。 2011年12月2日今天有一颗蒜苗长到了13.8cm,有一颗长到了14.3cm,有一颗长到了3.3cm,最后一课也长到了4.0cm,双胞胎的蒜苗长到了4.5cm。 2011年12月3日今天最长的蒜苗长到了18cm,最短的也有6.5cm长了,它们平均长3.5cm! 2011年12月4日今天最长的蒜苗长到了21cm,最短的也有11.2cm长了,它们平均长3cm! 2011年12月5日今天最长的蒜苗长到了25cm,最短的也有13.5cm长了,它们平均长3cm! 2011年12月6日 今天最长的蒜苗长到了30cm,最短 的也有14cm长了,它们平均长3cm!2011年12月7日 今天最长的蒜苗长到了38.5cm,最 短的也有19长了,它们平均长6cm!

扇形统计图单元测试卷教案资料

《扇形统计图》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18分) 1.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 2.下图是鸡蛋各部分质量统计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鸡蛋中蛋壳的质量约占(),蛋黄的质量约占()。如果一个鸡蛋重80克,那么这个鸡蛋中的蛋白重()克。 3.如图,如果用整个图表示总体,那么()扇形表示总体的;()扇形表示总体的;剩下的C扇形表示总体的()。 4.下图是某学校教师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1)喜欢《走进科学》的老师占全体老师人数的()%。 (2)喜欢()节目和()节目的人数差不多。 (3)喜欢()节目的人数最少。如果该学校有150名老师,那么喜欢新闻联播的老师有()人。 5.已知东湖公园实际占地120公顷,请根据以下东湖公园占地分布情况统计图填写下表。 二、选择(10分) 1.某公司有员工700人举行元旦庆祝活动(如下图),A、B、C 分别表示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的百分比,规定每人只参加一项且每人都要参加,则不下围棋的人共有( )。 A.259人 B.441 C.350人 D.490人

2.某校男生、女生人数表示在下图中的扇形区,则男生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比为( )。 A.48% B.52% C.92.3% D.4% 3.六(1)班有40名学生,选举班长的得票数为:小何20票;小赵10票;小邓6票;小李4票。下列四幅图中,( )图准确地表示了这一结果。 A. B. C. D. 4.在“阳光体育节”活动中,某校对六(1)班、(2)班同学各50人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 )是正确的。 A.喜欢乒乓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 B.喜欢足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 C.喜欢羽毛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 D.喜欢篮球的人数(2)班比(1)班多 5.一个圆形花坛内种了三种花,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各种花占地面积的关系应是( )。 A. B. C. D. 三、分数计算(30分) 1. 每小题4分 87-3215÷85+16 3 (34-51×41)÷15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单元测试卷(二)A卷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单元测试卷(二)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填空。 (共4题;共8分) 1. (3分)(2020·宁波) 观察下边的扇形统计图,并填空。 (1)如果用这个圆代表总体,那么扇形________表示总体的45%。 (2)如果用整个圆代表9公顷的稻田,那扇形A大约代表________公顷。 (3)如果用整个圆代表某校全体学生的人数,已知扇形B比扇形A多5%,且多60人,全校有________人。 2. (1分)要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选择________统计图最合适。 3. (1分)要直观地反映病人体温变化情况,护士一般采用________统计图. 4. (3分)(2019·长沙) 小红暑假去某城市旅游的费用如图所示. (1)这是________统计图. (2)小红本次旅游交通费、食宿费、购物费三项合计共2000元,小红本次旅游交通费是________元.已知

小红本次旅游用在食宿上的钱是580元,则她用在购物上的钱是________元. 二、选择。 (共5题;共10分) 5. (2分)李大伯在果园里种植了西瓜、草莓、猕猴桃等水果,要清楚反映各种水果种植面积的比例关系,最好选用()。 A . 统计表 B . 条形统计图 C . 折线统计图 D . 扇形统计图 6. (2分)在“阳光体育节”活动中,移民小学对六(1)班、六(2)班同学各50人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A . 六(1)班参加乒乓球的人数比六(2)班多 B . 六(1)班参加足球的人数比六(2)班多 C . 六(1)班参加羽毛球的人数比六(2)班多 D . 六(2)班参加篮球的人数比六(1)班多 7. (2分) (2020六上·邛崃期末) 希望小学献爱心捐款统计表 年级一二三四五六合计 金额(元)100120150170200240980 要清楚表示各年级捐款数量的多少,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