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题目: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一、《齐桓晋文之事》学习要点

(一)简介《孟子》和孟子的生平思想及散文特点

1、关于《孟子》

《孟子》是记录战国时代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一般认为是孟子和他的门徒合著。全书共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篇又都分上下两篇),共261章。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重要作品。

2、孟子的生平思想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三十岁左右聚徒讲学,四十四岁开始周游列国,宣扬“仁政”“王道”,因主张不被采纳,退而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孟子受到尊崇,被后人称为“亚圣”,与“圣人”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并有所发展,他主张实行仁政,抨击暴政(联系学过的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要通过学养保持善性,在道德上具备仁、义、礼、智,能做到“舍生取义”——可以为正

义而献身。孟子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有“有所不为”的操守,他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成为封建时代士人的秘世准则。孟子一身正气,决不附和权贵,他称赞“富贵不能淫(放纵),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操。

3、孟子散文特点

孟子的文章感情强烈,雄辩有力,气势磅礴。他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

孟子的文章善设机(智)巧(妙),引人入彀(诱引论敌进入预先构想的范围处在自己的掌握控制之中而驳服他);善用譬喻,生动说理。

孟子的散文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4、课文背景

课文记录孟子游历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是一篇语录体论辩文。孟子游说齐宣王放弃当时以功伐取胜的霸道,施行王道,从而集中阐述了他的仁政主张,描绘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

《齐桓晋文之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称“齐桓晋文之事章”(261章之一)。

(二)课文内容

1、内容结构

这篇语录体论辩文(通过双方论辩阐明自己的论点),根据论证思路,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提出中心论点:保民而王,莫之能御(即无敌于天下)。

这一部分,由齐宣王问“霸道”,而引起孟子谈“王道”,顺势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中心论点,而下文则将围绕这个中心论点进行论述。

第二部分(到‘其若是孰能御之’):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中心论点“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这一部分是分为两层论述的。

第1层(到“王请度之”),从正面论述王有不忍之心。所以行王道,针对齐王“以羊易牛,恩及禽兽”而功不及百姓的情况,说明“推恩足以保四海”,即“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这一层中,举“以羊易牛”事,承认齐王有不忍之心而足以王,并进而判定他是恩及禽兽而功不至百姓——未保民,是不能行王道的要害,这是善设机巧,引人入彀,欲擒故纵之笔。而“力举百钩,不举一羽”;“明察秋毫,不见舆薪”;“挟太山超北海是不能,为长者折枝是不为”均为巧设譬喻,说理生动。

第2层,从反面论述用武力称霸必败,并提出施行仁政保民则无敌,即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这一层中,“缘木求鱼”是巧设譬喻,生动说理。而“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仁者皆欲立于王之朝,……”一段论述饱含激情,整齐句式增强了气势,有感染力。

第三部分具体阐发王道仁政主张。

这一部分,作者扣住“保民而王”的中心,从制民之产入手,具体阐发仁政主张,乃至措施。论述饱含激情,有气势。

2、写作特点

①中心突出,结构严谨。

全文紧紧围绕中心论述,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论点,结尾具体阐发论点。全文论证结构严谨,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

②感情强烈,雄辩有力。

民本思想为根基,全文含蕴同情及憎恶暴政,不义战争爱护民众强烈的情感,宣传自己的主张,有说服力,且整齐的句式,一气呵成的论述也增强了气势和说服力。

③善设机巧,引人入彀;善用譬喻,生动说理。

例子已见内容分析。

二、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8题。

博陵李文博,性贞介鲠直,好学不倦。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开皇(隋文帝年号)中,为羽骑尉,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恒令在听事帷中披检书史,

并察己行事。若遇治政善事,即抄撰记录,如选用疏谬,即委之臧否。道衡每得其语,莫不欣然从之。后直秘书内省,典校坟籍,守道居贫,晏如也。虽衣食乏绝,而清操逾厉。不妄通宾客,恒以礼法自处,侪辈莫不敬惮焉。道衡知其贫,每延于家,给以资费。文博商略古今治政得失,如指诸掌,然无吏干。稍迁校书郎,后出为县丞,遂得下考,数岁不调。道衡为司吏大夫,遇之于东都尚书省,甚嗟悯之,遂奏为从事。在洛下,曾诣房玄龄,相送于衢路。玄龄谓之曰:“公生平志尚,唯在正直今既得为从事,故应有会素心。比来激浊扬清,所为多少?”文博遂奋臂厉曰:“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今治源混乱,虽日免十贪郡守,亦何所益!”其瞽直疾恶,不知忌讳,皆此类也。于时朝政浸坏,人多赃贿,唯文博不改其操,论者以此贵之。(《隋书·李文博传》)

1、对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知:了解。

B、后直秘书内省,典校坟籍典:经典。

C、道衡知其贫,每延于家延:邀请。

D、后出为县丞,遂得下考下考:指下等的考核。

2、比较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开皇中,为羽骑尉②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

③道衡为司吏大夫④比来激浊扬清,所为多少

A、①句和③句相同,②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C、①句和③句相同,②句和④句不同

D、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3、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红色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恒令在听事帷中披检书史┏虽衣食乏绝,而清操逾厉┗不妄通宾客,恒以礼法自处┗虽日免十贪郡守,亦何所益

A、两个“恒”字相同,两个“虽”字也相同

B、两个“恒”字不同,两个“虽”字相同

C、两个“恒”字相同,两个“虽”字不同

D、两个“恒”字不同,两个“虽”字也不同

4、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薛公(道衡)生平有高尚的志向,只做正直之事,现在您既然当上了从事,就应该有聚会的心意。

B、薛公(道衡)生平有高尚的志向,只做正直之事,现在您已经当上了从事,所以应该合乎平素的心愿了。

C、您生平有高尚的志向,只做正直之事,现在您已经当上了从事,所以应该合乎平素的心愿了。

D、您生平有高尚的志向,只做正直之事,现在您既然当上

了从事,就应该有聚会的心意。

5、①委之臧否②清操逾厉

A、①托付他来评论②保持清高的操守更加勉励

B、①任命他来评论②保持清高的操守更加勉励

C、①托付他来评论②保持清高的操守更加严厉

D、①任命他来评论②保持清高的操守更加严厉

6、①如指诸掌②朝政浸坏

A、①如同手指在手掌上②朝政渐渐败坏

B、①如同在手掌上指出它们②朝政渐渐败坏

C、①如同手指在手掌上②朝政全被坏人把持

D、①如同在手掌上指出它们②朝政全被坏人把持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文博“性贞介鲠直”的一组是()

①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

②守道居贫,晏如也。

③商略古今治政得失如指诸掌。

④遇之于东都尚书省,甚嗟悯之。

⑤瞽直疾恶,不知忌讳。

⑥唯文博不改其操。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吏部侍郎薛道衡让李文博在听事帷中披检书史,并让他

观察自己如何做事,在选用官吏的事情上听取李文博的评论。

B、李文博能保持清高的操守,不胡乱地交往宾客,自己又能用礼法处治坏人,所以人们都很敬畏他。

C、李文博虽明了古今治政得失,然而没有一般官吏的办事才干,调出做县丞,几年不升迁,后薛道衡遇到他,才让他做了从事。

D、房玄龄的话引起了李文博的强烈感慨,并尖锐地指出朝廷混乱的现实,认为应当从根本上治理朝政。

附参考答案、简析及译文

1、B(“典”应作“主管”讲。)

2、C(①句中的“为”是“作为”之义,属动词;②句中的“为”是“被”之义,属介词,此句是“为……所……”被动句式;③句中的“为”是“作为”之义,属动词;④句中的“为”是“做(事)”之义,属动词。因而只有C项正确。)

3、C(两个“恒”都当“常常”讲;而两个“虽”的意义和用法则不同,前一个“虽”是“虽然”之义,是表转折的连词;后一个“虽”是“即使”之义是表假设的连词。因而只有C项正确。)

4、C(“公”是房玄龄对李文博的尊称,应译为“您”,“既”应译为“已经”;“故”应译为“所以”,“素心”

应译为“平素的心愿”。因而只有C项正确。)

5、A(“委之”是“托付他”之意;“逾厉”是“更加勉励”之意,译为“更加严厉”不通。)

6、B(“指诸掌”是“指之于掌”,应是“在手掌上指出它们”之意;“浸坏”则是“渐渐败坏”之意。)

7、D(①句是说李文博好学熟知治乱、忠臣烈士之事,③句也是写他熟知治乱之事,④句是写房玄龄对李文博遭遇的同情。只有②⑤⑥句才全是表现其“性贞介鲠直”的话。)8、B(B项中“自己又能用礼法处治坏人”是不合文意的,原文为“恒以礼法自处”,是“常常用礼法严格要求自己”之意。)

[译文]

博陵人李文博,性情坚定耿直,好学不倦。每次读书读到国家治乱、政治得失和忠诚之臣、建立功业之士,未尝不反复诵读体会。隋文帝开皇年间,作羽骑尉之官,特别被更部侍郎薛道衡了解,常常让他在厅堂帷幕中翻阅经史一类书籍,并让他观察自己做事。如果遇到治理政务方面的好事,就让他抄写记录;如果选用官吏疏漏谬误,就托付他来评论。薛道衡每次听到他的话,没有不高兴地听从它们的。后来李文博在秘书内省值班负责,主管校对典籍,他坚守正道,过着贫苦生活,心情很安定。虽然衣食缺少甚至断了接续,可是保持清高的操守更加勉励。不随便地交往宾客,常常用

礼法严格要求自己,同辈人没有谁不敬畏他。薛道衡知道他贫困,常邀请他到自己家中,供应他财物。李文博商讨古今治理政务得失,像在手掌上指出它们一样,然而没有当官吏的才干。他逐渐升为校书郎,后来调出动朝廷作县丞,于是得到了下等的考核,几年不升调。薛道衡为司吏大夫,在东都(洛阳)尚书省遇到了他,很感叹同情他。于是向皇帝上书让他作尚书省从事之官。在洛阳时,他曾到房玄龄那里去,房玄龄在大道上送别他。房玄龄对他说:“您生平有高尚的志向,只做正直之事,现在您已经当上了尚书省从事,所以应该合乎平素的心愿了。近来贬斥邪恶褒奖良善,做这样的事有多少呢?”李文博于是举起手臂高声说:“要使水流清就一定使源头洁净,要使树梢直必须使根部端正。现在政治源头混乱,即使每天免除十个贪赃郡守之官,又能起什么作用!”他为人耿直憎恨邪恶,不知避忌某些言语举动,都是这类事情。在这时朝政渐渐败坏,官员们有很多贪赃受贿,只有李文博不改变他的操守。评论的人因此很尊重他。

作文题:以“滋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800字以上,文体不限。

呷茶

茶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历代名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琴棋书画无一不通,但少不了的,是手中那一把小茶

壶,沏出的淡淡的茶香。

茶香比起酒香,简直不可同日而语。酒要的是烈,是一醉到底的醇香,是不要任何过程的陶醉。茶要的是淡,淡香中散出不易察觉的苦涩,那内敛的气质像极了我们的民族,茶非中华特有之物,但清茶确是我们的专利。欧洲人倒也喝茶,但他们会在茶中加糖加盐加奶,厚重了许多,却也少了许多优雅。

茶的共性是淡,香,却微苦。然而茶也是分类的。红茶品的是悠香,绿茶品的是回味。沏绿茶,讲究用虎泡泉的水,用西湖龙井的茶,8成开的水浇在茶壶上,一遍又一遍。

我的最爱便是绿茶。悠扬,内含,淡雅。灯光下,我愿沏壶毛尖,看着杯中袅袅的水雾出神。茶入口的第一口并不香,有些刺激舌头有点青涩的味道。别急着来第二口、第三口,啧啧舌,是否嘴中已飘出点点甘甜和清香?那种沁人心脾的安适和舒缓,霎时萦绕全身。

呷一口茶,品一品个中滋味。其实,更多的时候,我还是愿意喝浓茶,品品清茶中独特的醇烈。“自从鹅黄到古铜色的菊花,记着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茶。” 闻一多是少有的能欣赏品味浓茶滋味的人。他生活的时代,也不容许他躲在竹林里呷一口清淡的茶,他需要的是经历痛苦和磨难,需要拍案而起,挺身而出,勇敢战斗。想想他爱苦茶的原因,也许是其中有现实的味道。苦,苦涩得让人的心沉重地滴血。然

而,他却没有来得及品出苦后的甘甜。苦茶咽到喉咙的末梢时,是有那么一种特殊的甘甜的,这种甜非经历过痛苦的人不能经历,非得到过苦楚的人不能珍惜。闻一多为了这种甘甜——未来的光明、和平与民主付于了一生,却未曾品尝就匆匆逝去。现今生活在这种甘甜中的大部分人却因不曾品尝先前的苦涩而逐渐淡忘了这种甜或是身处其中而浑然不觉,这样的事实是不是也透出了些许淡淡的苦涩?

茶真是样奇怪的东西,没有一种饮料或是别的什么和我们的生活,文化靠得这么近的。

我又在慢慢地呷茶,只觉呷茶时思绪像雪花一样漫天飞舞。它们像是手拉着手,排着队在空中跳舞,边跳边问:你是否真的明白了茶的滋味?

我想,这应是一个我穷其一生来找寻答案的问题了。

齐桓晋文之事高三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 一、导入: 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真正的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后任何一个时代,我们在思想领域的变革都没有当时那么巨大,形式都没有当时那么多样,内容都没有那么自由。这个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家能举出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派别吗?其中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孔子大家都非常熟悉,而对他的再传弟子孟子就可能不太了解了。有谁能说说孟子的有关情况。 二、关于孟子: 1、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4、《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时代意义: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5、“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三、课文分析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见面即问称霸的事,说明有称霸的意图。避免了平铺直叙,形成了迂回曲折、波澜起伏的论辩风格。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岔开话题,为下文宣讲“王道”铺垫。无以,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 辩论技巧:掌握对方心理,进而因势利导。 孟子能掌握齐宣王问霸政的目的只是想统一天下,故立即引导他讨论可达到统一天下的方法——行王道(仁政),促使宣王有兴趣与孟子继续谈下去。“保民而王”,国家富强正合于宣王之意,故他便有更大兴趣讨论王道,保民之道了。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wàng)矣?”语意急切,欲称霸之心昭然若揭,同时也显示了其畏难心理。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语意急切,欲称霸之心昭然若揭,同时也显示了其畏难心理。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语意急切,欲称霸之心昭然若揭。曰:“臣闻之胡龁(húhé)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xìn)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húsǜ),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不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齐桓晋文之事》学案设计 (无答案)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体会比喻在文中的运用和作用,并尝试运用比喻进行论辩。 学习重点 1、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说理态度和巧妙灵活的论辩方法,并对此有个人认识。 一.知识导学 (一)作家作品: 1.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与孔子并称孔孟,到元、明时被称为“。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4.“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二)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齐桓晋文之事》原文翻译及重点考点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齐桓晋文之事》原文翻译及重点考 点 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齐桓晋文之事》原文翻译及重点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作者孟子(前372—前309),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 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与翻译-高中语文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就说说行王道吧!”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说:“德行怎样,才可以称王呢”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说:“安抚老百姓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百姓吗”说:“可以。” 曰:“何由知吾可也” 说:“从哪知道我可以呢”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说:“我从胡龁那听说:大王坐在大殿上,有个牵牛从殿下走过的人。您看见他问道:‘牛到哪里去” 对曰:“将以衅钟。” (那人)回答说:“将用牛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大王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 (那人问)道:“这样那么废弃衅钟吗” 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 您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齐宣王)说:“有这事。” 曰:“是心足以王矣。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我本来知道您于心不忍。”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这样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 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就是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换它。”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您如果痛惜它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不是吝啬那些钱财才以羊换牛的,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孟子)说:“没有妨害,这是仁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远离厨房。”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在我心中很有同感啊!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孟子)说:“有人给大王报告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 曰:“否!”

《齐桓晋文之事》基础学习知识知识梳理

《齐桓晋文之事》基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 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3、王说:说,通“悦”,高兴 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 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 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7、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 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控诉、控告 10、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二、古今异义 1、吾何爱一牛:爱,吝啬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 3、至于兄弟:至于,推广到 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 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指中原一带 6、然后从而刑之:从而,接着就 三、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 2、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 3、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5、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6、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7、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8、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9、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0、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11、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老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12、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幼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13、刑于寡妻: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 14、然后从而刑之: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15、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四、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乃仁术也 2、夫子之谓也 3、是诚不能也 4、是折枝之类也 5、是罔民也 被动句 百姓之不见保:见,表示被动 省略句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docx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教材分析: 《齐桓晋文之事》为必修五第四单元“以天下为己任”中的首篇,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它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而且在论证的过程中又富有逻辑的力量。学习时,须用心体会。 学情分析: 本文篇幅较长,说理迂回,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但是,在单元三中学生刚学的《逍遥 游》与本文同属先秦诸子散文。晨练四中古文“桓公问治民于管子”中爱民的思想,又与 本文大有相通之处。再加上本学期学生刚在历史课文中学过孟子思想,文章中又有些有趣的譬喻,所以本文对学生来说是“熟悉的陌生人”。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有效积累王、保等重点文言实词,之、以等重点文言虚词;能正确识别文中 的倒装句等特殊句式;能准确翻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重要句 子。 2、学生能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3、学生能总结并鉴赏本文中孟子善于设喻、迂回曲折、层层深入的的论辩特色。 教学重点 目标 1 、2 教学难点 目标 2 、3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 1、孟子其人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 30 岁左右收徒讲学。 44 岁开始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宣扬“仁政”,但是始终不受重用,然而他傲视诸侯,决不苟同,晚年回到家乡讲学着述,直 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着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 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 3、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皆可成尧舜) ②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高一语文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 一、作者视窗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现在山东省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先后到齐、宋、魏、鲁等国,游说诸侯,宣扬“仁政”、“王道”,始终不受重用。晚年返回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孟子和孔子一样,成为封建统治者尊崇的偶像;到唐代,已将孟子和孔子并称;元、明时称其为“亚圣”。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思想,并有所发展,他主张人性本善;他宣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他反对一切不义战争和剥削人民、危害人民利益的人与事。他提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成为封建时代士大夫入世出世的准则。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孟子是孤独高傲的。他认为“人皆可成尧舜”。他高举“民贵君轻”的旗帜,他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无不闪烁着朴素的民本色彩。只要大家肯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他还把人民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他尊重人,把人从神权思想和血统论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对后世影响深远。当前,我们倡导的“以人为本”,大概也发端于此,可见其思想的超前性。 孟子又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他反对战争,但并不是反对所有的战争。他将战争分为正义和非正义,他反对的恰是那种以兼并、掠夺来统一天下的非正义战争。他用“得道”与“失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论述战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出一兵一卒,就能威慑敌人,那是何等自信,对于现代治国方略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用人方面,他主张,君主应先听民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这种用人观,不论在古代,还是当下,不失为一条良策。若此,干部选拔中的买官卖官、贪污受贿、裙带风、任人唯亲等皆可杜绝,我们深为孟子的远见卓识叹服。 《孟子》共七篇,各篇又都分为上下两篇。《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露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充分反映了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 《孟子》散文善于运用比喻。用比喻说理,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进行论辩,不仅增加了形象性,富有情趣,引人入胜,而且显得简洁、明白,更有说明力。 二、写作背景 从春秋时代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期,即由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题目: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一、《齐桓晋文之事》学习要点 (一)简介《孟子》和孟子的生平思想及散文特点 1、关于《孟子》 《孟子》是记录战国时代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一般认为是孟子和他的门徒合著。全书共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篇又都分上下两篇),共261章。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重要作品。 2、孟子的生平思想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三十岁左右聚徒讲学,四十四岁开始周游列国,宣扬“仁政”“王道”,因主张不被采纳,退而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孟子受到尊崇,被后人称为“亚圣”,与“圣人”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并有所发展,他主张实行仁政,抨击暴政(联系学过的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要通过学养保持善性,在道德上具备仁、义、礼、智,能做到“舍生取义”——可以为正

义而献身。孟子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有“有所不为”的操守,他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成为封建时代士人的秘世准则。孟子一身正气,决不附和权贵,他称赞“富贵不能淫(放纵),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操。 3、孟子散文特点 孟子的文章感情强烈,雄辩有力,气势磅礴。他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 孟子的文章善设机(智)巧(妙),引人入彀(诱引论敌进入预先构想的范围处在自己的掌握控制之中而驳服他);善用譬喻,生动说理。 孟子的散文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4、课文背景 课文记录孟子游历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是一篇语录体论辩文。孟子游说齐宣王放弃当时以功伐取胜的霸道,施行王道,从而集中阐述了他的仁政主张,描绘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 《齐桓晋文之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称“齐桓晋文之事章”(261章之一)。 (二)课文内容 1、内容结构

《齐桓晋文之事》预习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预习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及《孟子》;掌握本课的文言句式和文言实词、虚词。 2、理清文章思路;学习孟子善于设譬、善于引领的辩论技巧。 3、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知识链接 关于孟子: 1、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市一带)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大学》、《中庸》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书。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题目都来自“四书”。 3、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时的社会背景: 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发展为一套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而孟子的仁政王道学说,在当时现实中却行不通。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一)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无以,则王()乎将以衅()钟彼恶()知之予忖度之()语人曰:“我不能。”()便嬖不足于使令于前与?()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放辟()邪侈()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莅()中国谨庠()序之教 (二)解释下面加点词。 1(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2)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2(1)无以,则王乎?() (2)则可以王矣?地)

高三年级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

齐桓晋文之事[情感目标] 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认知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 1、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2、善于切分课文这样的没有明显标志的长文章。 3、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简介孟子,问学生喜不喜欢读《孟子》,引入对《孟子》的介绍,学生自读165页《孟子》简介,导入课文。 相关知识补充:1、孟子与《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2、《孟子》的思想和当时的社会 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孟子的思想能够流传久远的原因还远不只于此。在孟子的大思想的统摄之下,孟子的“王道”思想,宣传仁政,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这充分体现了社会的民主和文明的正当的进步趋势,反映了大多数人的愿望,顺应了时代潮流,这就使他的学说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容易为多数人接受;而作为统治者,既然能够“王天下”,那么,这种学说就正好可以用来作为自己统治社会的工具,所以,他们会极力推行孟子的学说。 孟子的哲学人格也与他人不同,他主张人性本善,进而十分强调个人修养,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封建士大夫的出世进退准则。这种思想当然是具有更大的麻醉作用,所以,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当时的社会精英)总是缺乏进取精神和改革社会的意识,容易被故纸堆埋没,而封建统治者也正好以此来约束全社会。 最后,长期以来,孟子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中国的士大夫阶层,从而使他的学说得以更加久远地流传。且听听他的一些说法:“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齐桓晋文之事 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胡龁觳觫衅不识有诸褊小忖度舆薪挟太山挟菜便嬖莅商贾赴愬惛放辟赡衣帛彘豚庠序畜养 二.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1.无以,则王乎 2.王说,曰 3.独何与 4.为长者折枝 5.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6.盖亦反其本矣 7.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8.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9.放辟邪侈,无不为已10.是罔民也 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三.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无伤也 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3.不能进于是矣 4.然后从而刑之 5.宜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6.凶年免于死亡 四.指出活用词并解释. 1.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2.是心足以王矣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5.欲辟土地,朝秦楚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7.五十者可以衣帛矣8.谨庠序之教 9.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五.解释下列实词含义. 1.保民而王 2.若无罪而就死地 3.以羊易之 4.宜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5.挟太山以超北海 6.莅中国而抚四夷 7.犹缘木求鱼也8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9.天下之欲疾其君者10.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11俯足以畜妻子12.然后驱而之善 13.故民之从之也轻14.奚暇治礼义哉 15.百亩之田,勿夺其时16.申之以孝悌之义 六.解释下列虚词含义. 1.然则废衅钟与 2.诚有百姓者 3.即不忍其觳觫 4.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5.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6.物皆然,心为甚(若是其甚与) 7.夫我乃行之8.抑王兴甲兵 七、一词多义。 1诸:不识有诸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 2. 其: 齐集有其一 其若是,孰能御之 其皆出于此乎 3. 若: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以若所为 若毒之乎 4. 殆: 殆有甚焉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5. 爱: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吴广素爱人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6明: .举头望明月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明君治民之产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7. 道: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不足为外人道也 失道者寡助 .任重道远 八..翻译下列句子.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4.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5.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 高中语文课文《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文章中非常有影响的名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3、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4、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朗读全文二至三遍。正音。 二、熟读下列重点段,并参考注释,弄通这几段话的大意。见中学语文网中网对译。 ①“齐宣王问曰”至“可”。 ②“无伤也”至“君子远庖厨也”。 ③“挟太山以超北海”至“王请度之”。 ④“五亩之宅”至“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思考以下问题。 1、孟子在本文中的基本政治主张是什么? 明确: 孟子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保民而王”。在这次谈话中,孟子集中阐述了他的仁政和经济思想,描绘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他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说起,鼓励齐宣王发扬“仁术”,推恩百姓,以德服天下。在孟子看来,仁者无敌,得民心者得天下,“保民”是王道的基础。 2、孟子的论辩思路是怎样的?试根据文章的结构层次来说明。 明确: 本文是一篇谈话记录,齐宣王提问,孟子回答,问与答紧密相连,不容易看出层次。这里根据内容,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曾定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所以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这对于崇尚王道的孟子来说,无异于劈头一瓢冷水。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 第二层,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在孟子看来,王天下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学生版)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淄博实验中学主讲人:王德水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孟子》及其他的“仁政”思想。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熟练翻译文言语句,并能背诵文章最后一节。 3、通过学习本文,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和取譬之妙。 教学重点:重点词句和翻译背诵 第一学时 一、引入新课。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孟之道”不仅成为儒学的代名词,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华文化精神的旗帜。孟子的思想和论辩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人冯友兰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对孔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再走近孟子,品味《孟子》。 二、作者及其相关背景简介。 孟子情况可参见《中华第一考》P96。 《孟子》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活动于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学大师,他也曾周游列国兜售儒家学说,但和孔子一样,他的学说也百不一售。本文记叙的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虽然事后齐宣王并没有付诸实施,但这恐怕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大趋势。在以兼并战争为主要形式的动乱社会中,只有兼并才能实现社会的统一,才能结束战乱,因此孟子所说的“王道”和“仁政”在当时是行不通的。可文章却写得很有特色,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孟子的思想;而孟子在游说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高妙的论辩艺术,更使本文成了游说的名篇。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当时诸侯与诸侯之间,诸侯与大夫之间,大夫与大夫之间在政治上、经济上展开了剧烈的斗争。由于连续不断的战争,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加剧,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人民陷入长期的水深火热之中。面对百姓的深重灾难,孟子提出“保民而王”,是有利于老百姓的。所以说,孟子的观点是有一定的人民性的。如果真能按照孟子所说的“制民之产”的措施去做,老百姓的生活是会得到改善的。孟子的“保民而王”,是包含一定程度的民主因素的。但当时诸侯都一心想用征战的办法来争霸,认为孟子的主张是不合时宜的,所以像齐宣王梁惠王这些大国的诸侯都愿意听他说,对他也十分优待,但并不采用他的建议。孟子的“保民而王”的主张在当时是理想化了的,是不能实现的。 三、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正音。 2、完成《中华第一考》自主预习的一二题。自我订正。 四、课文串讲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全)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知识点归纳 一、词类活用 1、无以,则王乎王(本文有多处):名词作动词,行王道,统一天下) 2、以小易大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牲畜,大牲畜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意动,对……感到奇怪 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6、老(1)吾老(2),以及人之老(2) 老(1):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2):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7、幼(1)吾幼(2),以及人之幼(2) 幼(1):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2):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8、刑于寡妻:(通“型”)名词作动词,做榜样 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香甜的食物 10、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软暖和的衣服 11、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 12、权,然后知轻重权,名词作动词,称一称 13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 14、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15、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16、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7、以一服八服:使动,使……降服 18、然后从而刑之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19、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用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20、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作动词,穿 21、树之以桑树:名词作动词,种 22、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 二、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乃仁术也 2、夫子之谓也 3、是诚不能也 4、是折枝之类也 5、是罔民也 被动句 1、百姓之不见保见:表示被动 省略句 1、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 2、将以(之)衅钟 3、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 4、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 宾语前置 1、臣未之闻也(臣未闻之也)之 2、莫之能御也(莫能御之也)之 3、何由知吾可也(由何知吾可也)何 4、牛何之(牛之何)之 5、然则一羽之不举(然则不举一羽)之 6、舆薪之不见不见舆薪 7、何以异以何异 8、未之有也未有之也 主谓倒装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10月20日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2.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3.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2、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教学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材简析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它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而且在论证的过程中又富有逻辑的力量。学习时,须用心体会。 教学方法:点拨讲练结合 学法指导:诵读讨论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落实字音 胡龁衅钟觳觫褊小庖厨 无以,则王乎?彼恶知之? 二、了解孟子 1、学生介绍孟子 2、教师补充强调其行仁政的思想 三、熟读文本,把握大意 1、学生朗读 2、学生评价 3、教师评价 4、学生再读 四、翻译重点语段 如第2、4、7、8、10、11、12、13、14段五、落实词义 仲尼之徒无以,则王乎 臣未之闻也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牛何之将以衅钟若无罪而就死地也有之不识有诸皆以王为爱也 臣固知王之不忍诚有百姓者即不忍其觳觫 王无异于百姓…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 则牛羊何择焉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六、总结特殊句式 臣未之闻也。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莫之能御也。何由知吾可也? 牛何之?将以衅钟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彼恶知之?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七、深入探究 齐宣王欲王天下,孟子欲推行仁政思想,孟子如何展开劝说?简说:孟子知道,齐宣王看似饶有兴趣地问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但是他的真正目的是想“王”天下,而且根本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想法。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达到自己的游说目的,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其“吾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仁爱的表现,这无疑是给齐宣王歌功颂德,于是轻易地博得了对方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齐宣王本来因为事情并不光彩还在自嘲,经孟子这样一解释,当然不由得连连对他称赞,把孟子看成知心人了。 八、课堂小结 孟子论辩的技巧就在于能抓住对方的心理并因势利导,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其“吾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仁爱的表现,这无疑是给齐宣王歌功颂德,于是轻易地博得了对方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

2020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疏通文意,积累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3. 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说理态度和巧妙灵活的论辩方法。 【知识链接】 1.孟子与《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2.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

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了,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3.“王道”和“霸道”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4. 孟子名言(背诵)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高一语文《齐桓晋文之事》 第二课时教案

高一语文《齐桓晋文之事》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第一课时内容,重点词语、重点句子。 二、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教师做点拨分析: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孟子引入话题的方法: (1)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 (2)转移话题: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婉转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绝。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孟子就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以其自身行为证明施行王道甚么高不可攀的难事,建立宣王施行王道的信心。 二、关于孟子: 1.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高一语文《齐桓晋文之事》第二课时教案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 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高一语文《齐桓晋文之事》第二课时教案 4.《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