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评分标准课件.doc

无创呼吸机评分标准课件.doc
无创呼吸机评分标准课件.doc

无创呼吸机的应用考核标准

项目操作程序分值评分标准扣分

1. 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合作。 5 分未取得知情同意-5

准备质2. 病情评估: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睡

眠、心理状况。

10 分

一项未评估

-2

量标准

30 分 3. 备物:氧流量表,吸氧管,无创呼吸机及配套湿

化装置,呼吸管路 1 根,无创通气面罩、 1 只固

头带,漏气阀,听诊器,灭菌蒸馏水。

10 分漏一项-1

4. 检查操作环境是否适宜,呼吸机各零件是否完好,检查呼吸管路消毒有无过期、漏气。5 分

一项未检查

-1

1. 连接氧流量表,吸氧管路,呼吸机管路,调节氧

流量,连接呼吸机电源。

10 分一处错误-2

2. 装呼吸机:(1)湿化器加灭菌蒸馏水,不超上线,

不低于下线。(2)湿化器与呼吸机出口连接,湿化

器出口与呼吸管连接。(3)呼吸管另一头与排气阀、

15 分一处错误-5

面罩连接。头带固定。

操作质

3. 参数调

整量标准

50 分(1)模式:CPAP,BiPAP(PSV+PEE)P。S,S/T。(2)

IPAP 及EPAP设置,备用呼吸频率。(3)设置加湿、

吸气时间,压力延时。(4)氧气流量。15 分

设置描述一

处错误-3

4. 应用无创呼吸机后评估:生命体征,SPO2,血气分析,人机配合。8 分

一项未评估

-2

5. 根据评估调整呼吸机参数,注意头带松紧度。 2 分未注意-2

理论问答20 分范围为《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湖南科

学技术出版社)和《国家执业医师、护士“三基”

训练丛书临床医学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

20 分

一题回答错

误-10

回答不完整

酌情扣分

相关理论知识

作,Ⅰ型呼吸用于多种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如:COPD急性发

一、适应

症:应

肌肉疾病,辅

助脱

,ALI,ARDS),手术

后呼吸衰竭,神经

衰竭(心源性肺水肿

合征,胸廓疾病引起的限制

机或拔管后的呼吸衰竭加重,哮喘,肥胖低通气综

合症,呼吸康复治疗等。

性通气功能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综

二、禁忌症:

(1)绝对禁忌症:心跳呼吸停止;自主呼吸微弱、昏迷;误吸可能性高;合并

部疾病,

定);消化道大出血/ 穿孔;严重脑

力学不稳

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血流动

伤(胸外负压通气);

后/ 畸形(正压通气);胸腹部手术后或创

面部创

伤/术

不合作。

重低氧血症

;严

(2)相对

禁忌症:气道分泌物多/ 排痰障碍; 极度紧

重酸中毒( pH ≤7.20); 近期上腹部手术后(尤其是需要严(PaO2<45mmH)g /严

重肥胖; 上气道阻塞。若有以上相对禁忌症,在取得患者知减压者);严

格胃肠

呼吸机治疗。

情同意、合作的基础

上,可给予无创

④呼吸性酸中毒⑤肺部感染

伤③低血压

三、并发

症:①呼吸性碱中毒②肺气压

合征。

⑥呼吸机肺,即呼吸窘迫综

用的标

准:

呼吸机应

止无创

四、终

脉血气分析停机条件:肺部感染控制;呼吸道分泌物不多;动

升高,pH基本正常。

Pa02>6.67kPa(50mmHg,) PaCO2 无明显

五、注意事项

情况;

、非允许

漏气和管路通畅

察允许

1. 注意观

通气;

2. 必要时

气管插管有创

3.注意呼吸机报警,及时排除;

4.面罩松紧度调整;

5.每次使用后彻底清洁、消毒、整理清点附件;

6.加强气道湿化,促进痰液引流。

无创呼吸机使用操作评分标准

无创呼吸机使用相关理论知识 一、适应症:应用于多种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如:COPD急性发作,Ⅰ型呼吸衰竭(心源性肺水肿,ARDS),手术后呼吸衰竭,辅助脱机或拔管后的呼吸衰竭加重,哮喘,肥胖低通气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呼吸康复治疗等。 二、禁忌症:心跳呼吸停止;自主呼吸微弱、昏迷;误吸可能性高;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消化道大出血/穿孔;严重脑部疾病.)面部创伤/术后/畸形(正压通气);胸腹部手术后或创伤(胸外负压通气)。 三、注意事项: 1.注意观察允许、非允许漏气和管路通畅情况; 2.必要时气管插管有创通气; 3.注意呼吸机报警,及时排除; 4.面罩松紧度调整; 5.每次使用后彻底清洁、消毒、整理清点附件; 6.加强气道湿化,促进痰液引流。 四、无创呼吸机的通气模式: S:自主呼吸模式 T:时间控制模式 S/T:自主呼吸/时间控制自动切换模式 CPA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 APCV:辅助压力控制模式 S模式:自主呼吸模式 病人有自主呼吸或能自主触发呼吸机送气,呼吸机仅提供IPAP和EPAP,病人自主控制呼吸频率和吸呼比/吸气时间 相当于PSV+PEEP/CPAP 用于自主呼吸良好的病人 T模式:时间控制模式 指病人无自主呼吸或不能自主触发呼吸机送气,呼吸机完全控制病人的呼吸,提供IPAP、EPAP、BPM、Ti 主要用于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弱的病人 ST模式:自主呼吸与时间控制自动切换模式 指当病人的呼吸周期小于后备通气频率对应的周期时,为S模式;当病人的呼

吸周期大于后备通气频率时,为T模式 自动切换点:后备通气频率对应的周期如:BPM=10次/分,呼吸周期=60秒/10=6秒,则呼吸机等待6秒,如病人在6秒内能触发呼吸机,呼吸机则为S工作模式,相反为T模式。 使用最普遍,用于各种病人 APCV:辅助压力控制模式 指病人的呼吸频率大于后备通气频率对应的周期时,呼吸机除提供IPAP和EPAP外,还控制病人的吸气时间,但不控制呼气时间;当病人的呼吸频率小于后备通气频率时,为T模式 主要用于呼吸频率快、潮气量低、低氧血症的病人 CPAP模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病人有较强的自主呼吸,呼吸机在吸气相和呼气相均提供一个相同的压力,帮助病人打开气道 主要用于OSA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自主呼吸较强、只需呼吸机稍微辅助的病人。 五、无创呼吸机与有创呼吸机的区别: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PPV)是指不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的正压机械通气方式,临床多应用口鼻面罩或鼻罩进行正压通气,另外也有采用全面罩、鼻塞等方式进行NPPV治疗。 有创正压通气(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MV)是指通过建立人工气道(经鼻或经口、气管切开)进行的正压机械通气方式。无创通气与有创通气比较,具有设置简便、患者易于接受、不容易继发肺损伤和等特点,但是也有人机同步性较差、潮气量不稳定、不利于气道分泌物引流等缺点, 虽然无创和有创机械通气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我们应当将二者看作为临床治疗呼吸衰竭的两种重要手段或者是一种疾病不同阶段的机械通气方式,因此无创和有创通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早期可以应用NPPV治疗,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可以进行IMV治疗,病情一旦得到缓解可以提前拔管继续NPPV治疗以避免有创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只有将二者正确应用才能为更多的呼吸衰竭患者带来福音

无创呼吸机参数

无创呼吸机常用参数(参考值) 参数常用值备注 吸气压(IPAP) 10-20cmH2O 初始6-8cmH2O 呼气压(EPAP) 3-5cmH2O ARDS:8-12cmH2O 从2-4cmH2O开始, 逐渐上调 后备呼吸频率10-14次/min 吸气时间0.8-1.2s 吸氧浓度(FiO2) 据血气分析和SPO2 调整 维持SaO2或SatO2> 90%的最小氧浓度 吸气压上升时间呼吸频率与时间 20次/min 0.2-0.4s 25-30次/min 0.1-0.2s >35次/min 0.05-0.1s 根据患者舒适度等调 节 湿化温度36-37℃相对湿度100%或根 据患者具体情况调节

正确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步骤 操作步骤要点与原则 1 评估患者状况患者意识、呼吸、发绀、氧饱和度、 血气分析 2 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核对 患者 严格查对制度,杜绝发生差错 3 解释安置无创呼吸机的目的、 注意事项 消除顾虑,取得合作 4 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必要 时协助排痰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才 5 连接电源、氧源注意氧源连接正确 6 呼吸机湿化罐内注湿化液,安 置湿化罐 湿化液为无菌蒸馏水 7 将鼻罩/面罩,头带及呼吸机管 路与呼吸机连接备有根据患者的面部情况,选择合适的鼻罩/面罩,呼吸机管道连接正确, 无漏气现象 正确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步骤(续)

操作步骤要点与原则 8 启动呼吸机器自检过程中再次做好解释 9 调整呼吸机各工作参数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IPAP、 EPAP、压力上升时间以及呼吸频率、吸 气时间 10 按STANDBY,呼吸机暂停 送气避免在呼吸机送气过程中给患者带鼻 罩/面罩 11 固定鼻罩/面罩,指导患 者有效的呼吸技巧 头带固定松紧度合适 12 观察病情,调整参数根据患者病情和氧和情况逐渐调整呼 吸机参数,保证患者舒适,提高患者依 从性 13 整理床单位,收拾用物协助患者卧位舒适,冬天注意保暖 14 洗手后,再次查对并做好 签字与记录

无创呼吸机评分标准课件.doc

无创呼吸机的应用考核标准 项目操作程序分值评分标准扣分 1. 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合作。 5 分未取得知情同意-5 准备质2. 病情评估: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睡 眠、心理状况。 10 分 一项未评估 -2 量标准 30 分 3. 备物:氧流量表,吸氧管,无创呼吸机及配套湿 化装置,呼吸管路 1 根,无创通气面罩、 1 只固 定 头带,漏气阀,听诊器,灭菌蒸馏水。 10 分漏一项-1 4. 检查操作环境是否适宜,呼吸机各零件是否完好,检查呼吸管路消毒有无过期、漏气。5 分 一项未检查 -1 1. 连接氧流量表,吸氧管路,呼吸机管路,调节氧 流量,连接呼吸机电源。 10 分一处错误-2 2. 装呼吸机:(1)湿化器加灭菌蒸馏水,不超上线, 不低于下线。(2)湿化器与呼吸机出口连接,湿化 器出口与呼吸管连接。(3)呼吸管另一头与排气阀、 15 分一处错误-5 面罩连接。头带固定。 操作质 3. 参数调 整量标准 50 分(1)模式:CPAP,BiPAP(PSV+PEE)P。S,S/T。(2) IPAP 及EPAP设置,备用呼吸频率。(3)设置加湿、 吸气时间,压力延时。(4)氧气流量。15 分 设置描述一 处错误-3 4. 应用无创呼吸机后评估:生命体征,SPO2,血气分析,人机配合。8 分 一项未评估 -2 5. 根据评估调整呼吸机参数,注意头带松紧度。 2 分未注意-2 理论问答20 分范围为《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湖南科 学技术出版社)和《国家执业医师、护士“三基” 训练丛书临床医学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 20 分 一题回答错 误-10 回答不完整 酌情扣分

无创呼吸机参数的设定

一、适应症: 1、严重通气不良 2、严重换气障碍 3、神经肌肉麻痹 4、心脏手术后 5、颅内压增高 6、新生儿破伤风使用大剂量镇静剂需呼吸支持时 7、窒息、心肺复苏9、任何原因的呼吸停止或将要停止。 二、禁忌症: 没有绝对禁忌症。肺大泡、气胸、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肌梗塞等疾病,应用时应减少通气压力而增加频率。不能耐受、精神障碍不配合者。 三、呼吸机的基本类型及性能: 1、定容型呼吸机:吸气转换成呼气就是根据预调的潮气量而切换。 2、定压型呼吸机:吸气转换成呼气就是根据预调的压力峰值而切换。(与限压不同,限压就是气道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继续送气并不切换) 3、定时型呼吸机:吸气转换为呼气就是通过时间参数(吸气时间)来确定。八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定时、限压、恒流式呼吸机。这种呼吸机保留了定时型及定容型能在气道阻力增加与肺顺应性下降时仍能保证通气量的特点,又具有由于压力峰值受限制而不容易造成气压伤的优点,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吸呼比、吸气平台的大小、氧浓度大小均可调节,同时

还可提供IMV(间歇指令通气)、CPAP(气道持续正压通气)等通气方式,就是目前最适合婴儿、新生儿、早产儿的呼吸机。 四、常用的机械通气方式 1、间歇正压呼吸(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最基本的通气方式。吸气时产生正压,将气体压入肺内,靠身体自身压力呼出气体。 2、呼气平台(plateau):也叫吸气末正压呼吸(end inspiratory positive pressure breathing,EIPPB),吸气末,呼气前,呼气阀继续关闭一段时间,再开放呼气,这段时间一般不超过呼吸周期的5%,能减少VD/VT(死腔量/潮气量) 3、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在间歇正压通气的前提下,使呼气末气道内保持一定压力,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非心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时起重要作用。 4、间歇指令通气(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属于辅助通气方式,呼吸机管道中有持续气流,(可自主呼吸)若干次自主呼吸后给一次正压通气,保证每分钟通气量,IMV的呼吸频率成人一般小于10次/分,儿童为正常频率的1/2~1/10 5、呼气延迟,也叫滞后呼气(expiratory retard):主要用于气道早期萎陷与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如哮喘等,应用时间

无创呼吸机参数的设定

无创呼吸机 一、适应症: 1、严重通气不良 2、严重换气障碍 3、神经肌肉麻痹 4、心脏手术后 5、颅内压增高 6、新生儿破伤风使用大剂量镇静 剂需呼吸支持时7、窒息、心肺复苏9、任何原因的呼吸停止或将要停止。 二、禁忌症: 没有绝对禁忌症。肺大泡、气胸、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肌梗 塞等疾病,应用时应减少通气压力而增加频率。不能耐受、 精神障碍不配合者。 三、呼吸机的基本类型及性能: 1、定容型呼吸机:吸气转换成呼气就是根据预调的潮气量 而切换。 2、定压型呼吸机:吸气转换成呼气就是根据预调的压力峰 值而切换。(与限压不同,限压就是气道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继 续送气并不切换) 3、定时型呼吸机:吸气转换为呼气就是通过时间参数(吸气时间)来确定。八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定时、限压、恒流式呼 吸机。这种呼吸机保留了定时型及定容型能在气道阻力增加 与肺顺应性下降时仍能保证通气量的特点,又具有由于压力峰值受限制而不容易造成气压伤的优点,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吸呼比、吸气平台的大小、氧浓度大小均可调节,同时

还可提供IMV(间歇指令通气)、CPAP(气道持续正压通气)等通气方式,就是目前最适合婴儿、新生儿、早产儿的呼吸机。 四、常用的机械通气方式 1、间歇正压呼吸(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最基本的通气方式。吸气时产生正压,将气体压入肺内,靠身体自身压力呼出气体。 2、呼气平台(plateau):也叫吸气末正压呼吸(end inspiratory positive pressure breathing,EIPPB),吸气末,呼气前,呼气阀继续关闭一段时间,再开放呼气,这段时间一般不超过呼吸周期的5%,能减少VD/VT(死腔量/潮气量) 3、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在间歇正压通气的前提下,使呼气末气道内保持一定压力,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非心源性肺水肿、 肺出血时起重要作用。 4、间歇指令通气(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属于辅助通气方式,呼吸机管道中有持续气流,(可自主呼吸)若干次自主呼吸后给一次正压通气,保证每分钟通气量,IMV的呼吸频率成人一般小于10次/分,儿童为正常频率的1/2~1/10 5、呼气延迟,也叫滞后呼气(expiratory retard):主要用于气道早期萎陷与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如哮喘等,应用时间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

考核者:年月日 监护仪报警设定的原则: 1.病人的安全。 2.尽量减少噪音干扰。 3.不允许关闭报警功能,除非在抢救时才可以暂时关闭。 4.报警范围的设定不是正常范围,而应是安全范围。 报警设置要求: 1. ECG:HR—基础的±20-30%,必要时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设置,心率的最大极限是40—150次/分。波速25mm/s。 打开心律失常分析和ST分析(报警高低限为±0.20mV)。是否打开起搏分析根据病人实际情况。 2. BP—一般为患者血压值的±30 mmHg. 3. SPO2—90-100%,必要时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设置。波速25mm/s。 4. R—10~30次/分,波速6.25mm/s 。

简易呼吸器操作规程 操作时间8分钟考核者: 备注:1、场景模拟: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某病人面色青紫,呼吸停止,颈动脉搏动微弱,护士给予呼吸器辅助呼吸。2、给氧装置已安装为备用状态(按照实战状态可有他人的协作)。3、操作时间从检查用物开始计时共8分钟,每超过30秒,扣1分。

简易呼吸气囊功能测定方法 一、呼吸气囊的分解图 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 1 麻醉呼吸面罩 4 鸭嘴垫片7 进气阀底座10 氧气连接管14 储氧阀旋盖 2 安全阀 5 患者接头8 进气阀垫片11 储氧阀接头+储氧袋 3 单向阀 6 呼吸球体9 进气阀接头12、13 储氧阀垫片 二、安装步骤:1.将2、3、4、5部件安装、旋紧,组装成一套安全阀组与呼吸球体细颈相连;2.将8垫片装入7进气阀底座下,塞入球体粗颈并露出旋丝,将9接头旋紧;3.将12、13号垫片装入11储氧阀(两个垫片方向一致),然后再扣上14盖;4.将10管的一头与9接头上进气孔相连,一头与氧气设备相连。5.将1面罩与5接头相连。 三、呼吸球的自我测试:1.球体测试将呼吸球组装完成后,不要接单向阀及气袋,用手压下球体,然后放开球体应很快自动弹回原状;2.将出气口堵住用力压下球体,球体将无法压下,如发现球体慢慢凹陷或有漏气现象,请检查进气阀是否完整正常。 四、单向阀检测:将单向阀接上呼吸球体,在患者接头处以连接管接上呼吸袋,压下球体时鸭嘴会张开,并将气体推出,使呼吸袋饱满。如无法将呼吸袋充气充满,请检查鸭嘴、等各阀门、单向阀出气是否正常。如有异状,请检查是否有损坏。 五、安全压力阀检测:用手堵住患者接头并按压球体,检查气体是否能从安全阀溢出;有条件可接压力表或呼吸机测试安全压力,成人之压力为60cmH2O或无压力阀。儿童、婴儿安全压力阀为40cmH2O。将呼吸球患者接头部分接上0—100cmH2O压力表,以正常速度压下球体。压力表上应显示60cmH2O+/- 10 儿童、婴儿显示40cmH2O,如有异者请检测组装是否正确,及有无漏气,如安全阀损坏,请更换新组件以免影响其功能。 六、呼吸球氧气袋及储气阀检测:1.将氧气储气阀及储气袋接在一起,装上呼吸球进端将气体由导入口导入,储气袋应鼓起,多余之气体自储气阀溢出,如未察觉溢出应检查出气阀组装是否正确;2.压缩呼吸球体,鼓起之储气袋会将气体导入球体,鼓起之部分会凹陷,如外接之气体进入,储气袋会再度鼓起,请压缩数次,会察觉空气留经储气阀的进气阀,若球体无法回复原状,请检查储气阀是否正常。(如不需要氧气供应请不要加装储气座,以免影响呼吸球压缩次数) 七、呼吸球整组检测:请将呼吸球各部分接好,并接上储气阀及储气袋,将患者接头处接上一呼吸袋500ml—2500ml,将氧气流量调节至15ml(成人及儿童呼吸球)婴儿10ml将呼吸球体压下数次,呼吸袋应有起伏现象,并确定回复之速度及是否有漏气之现象,并确定阀门是否正常运作。 八、简单测试:1.堵住出气口与安全阀,呼吸囊不易被压下,说明鱼嘴阀、压力安全阀、球体功能良好。松开安全阀,堵住出气口,挤压呼吸囊,安全阀处有出气声,说明安全阀功能良好。无安全阀的简易呼吸器,测试时堵住出气口挤压呼吸囊未压下,说明鱼嘴阀与呼吸囊无漏气。2.挤压球体,球体易被压下,鱼嘴阀张开;将手松开,球体很快自动弹回原状,说明鱼嘴阀、进气阀功能良好。 九、简易呼吸器消毒:如有血迹、痰液时将简易呼吸器各配件依次打开,放入10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用无菌蒸馏水冲净晾干备用,储气袋不可浸泡,只需擦拭消毒即可。消毒后将各部件依次序组装作好测试,备用放回指定位置。

无创呼吸机(详细参考)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正压,负压 有创,无创 优点:不需建立人工气道,损伤小、并发症小、操作简便、费用少;适合家庭或非医疗环境。一、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一)呼吸生理学基础 胸、肺组织的压力-容积(P-V曲线)合理机械通气的主要理论基础。 (二)动力源与正压通气产生原理 1、动力源:通过增加气道内正压,增加呼吸流量与容量或改变肺活量,气道辅助通气的作用。 2、呼吸管路:多数NIPPV只用单管 3、触发: 1)触发灵敏度: 吸气触发,越灵敏。吸气做功越少,同步性越好,过低可导致误触发,所以在低触发时,应设置吸气压上升时间,避免产生有效通气量不足或过量, 呼气触发:调节峰流量的百分比值作为切换时间。 2)触发反应时间:原则上越短越好。 流量触发为主,在通气环路中产生一个基础流量,呼吸机通过感知环路中的流量变化来触发吸气相开始,从而提高触发灵敏度及缩短触发反应时间。 4、漏气补偿:核心装置,通过口、鼻、喉罩连接,难免漏气,压力控制通气时,少量漏气可通过 呼吸机自动增加流量补偿。容量控制通气,需增大预设VT予以补偿, 大多数先进NIPPV通过感知环路中流量变化差异来确定漏气量,自动补偿漏气。 5、加温湿化装置:增加舒适度,提高疗效,不如IPPV。 (三)、工作原理 1、正压通气产生原理,通过气道内正压产生吸气,借助吸气压力触发装置,与自主呼吸协调。 BIPAP同期机时吸气期气道正压IPAP和呼气期气道正压EPAP,IPAP类似PSV/ASB,主要作用替代呼吸机做功,降低自主呼吸做功,改善气体交换,增加VT与MV,降低RR。EPAP类似于PEEP,主要作用为支撑气道、增FRC。COPD患者中,EPAP有降低吸气阈值、缓解呼气困难的作用。 2、漏气补偿机制:主机对出现漏气时的响应能力,是良好人机同步的前提。两种机制对漏气进行 识别与调节: (1)呼气流量调节: (2)VT 3、同步技术,保障NIPPV能否顺利进行的最主要因素 (1)吸气触发同步:健康人自主呼吸时,吸气动作与产生气流几乎同时发生,同步良好。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从开始吸气到呼吸机送气,需克服呼吸系统疾病造成的阻力、呼吸机的触发阻力、呼吸机的机械阻力,总时间为同步时间,<100ms同意满足同步需求,RR慢,可稍长,反之将缩短。 1)呼吸系统阻力,药物与参数调节使之降低,缩短同步时间。COPD主要为气道动态陷闭,伴一定程度阻塞,选择压力支持通气PSV,用较高的支持压力和适当PEEP可降低和对抗内源性PEEP。 2)触发水平,触发水平接近0时同步时间最短,但易导致假触发和人机配合不良。触发压力常设置在-1~2cmH2O(0.098-0.196kPa),流量触发稳定性与同步性最好。流量触发或以此为主的符合触发,可显著避免假触发。 3)延迟阻力,与呼吸机性能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