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效果评估的经典模型

培训效果评估的经典模型
培训效果评估的经典模型

(一)柯克帕特里克评估模型

1、柯克帕特里克的培训评估模型的内容它不仅观察受训人员的反应和检查学习的结果,还衡量培训前后的表现和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该模型将评估分为反应、学习、行为及结果四个层次。 2 、柯克帕特里克评估模型的假设。

该模型基于以下4个重要的假设

(1)培训评估有4个不同的准则,分别是反应、学习、行为和结果;

(2)这4个准备的排列是依据培训评估所获得信息的价值来依次递增的;

(3)反应层次最常采用,因为这个层次的评估非常容易,而评估结果则较少采用,因为该层次评估难度很大;

(4)这 4 个准则之间存在着层次秩序的交互关系,也就是说,若受训人员的反应是正面的,他们可能学习更多;学习的越多,他们的行为改变的越多,如果他们的行为改变,这通常是绩效改善的标志。

3、柯克帕特里克评估模型的拓展

Alliger和Janek (1989)的研究发现,有12篇文章试图报告各个层级之间的

相关关系,但是,这些研究并没有发现反应层次和其他3个层次之间存在的关联。

柯克帕特里克评估模型中的反应仅仅是从情感上进行评估的,而对培训效用大小的反应则更加重要。

因为效用型反应与培训迁移的相关更大。在学习层次上,原柯克帕特里克评估模型仅仅注重受训人员当时陈述性知识

学习的评估,而受训人员的程序性知识掌握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培训迁移的程度,并且他们得出了效用型反应与培训迁移的相关,要比传统评估中的学习与培训迁移的相关要大。

(二)考夫曼的5 层次评估模型

考夫曼对柯克帕特里克的4层次模型进行了拓展,即增加了第5个层次——评估社会和顾客的反应,以及培训的可行性。该评估模型超越了单个组织的范畴,重视培训的正外部性,其目的是评估培训项目给社会带来的价值。

(三)菲利普斯培训效果评估模型

1 、菲利普斯培训效果评估流程

评估分为十个步骤:制定培训目标——确定评估计划和基础数据——培训期间的数据收集——培训结束后的数据收集——培训效果鉴别——将数据转化为货币——确定培训成本——确定无形收益——计算投资回报率——实施业务影响响研究。

2、菲利普斯培训效果评估模型

投资回菲利普斯提出了从五个层析六类指标进行培训效果评估的理论,如表所示:

培训效果评估管理制度

培训效果评估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加强我公司培训管理,管控培训过程,为培训奖惩提供依据,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我公司组织培训各方面内容的评估,包括但不限于课程评估、学员评估、讲师评估。 第三条制定依据 本管理办法是依据公司《员工培训管理制度》制定,《员工培训管理制度》中所涉及的内容本文中不再赘述。 第四条评估组织 培训评估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培训讲师、学员直接领导、人力资源部作为培训评估者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评估。 第二章课程评估 第五条课程评估 培训结束后,人力资源部组织学员对本次课程的相关信息进行评估,填写《培训效果评估表》,见附件五。课程评估内容包括课程的信息量、课程的深度、课程的条理性、课程的实用性等。 第三章学员评估 第六条培训纪律 1. 学员应提前10分钟到场做好签到工作,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早退;因故不能按时参训者,需提前向请假,经批准后,交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2. 经理级以下(含)员工须向直接领导和分管领导请假,总裁分管部门经理或经理级以上员工须向总裁请假,未请假或者请假未批准不参加培训者按照旷工处理; 3. 培训期间,学员须将手机调至静音模式;不准大声喧哗、交头接耳等做与培训无关的事;不得中途离场,如有特殊原因须经培训讲师批准后方可离场; 4. 培训期间,学员应积极配合讲师工作;认真听讲,并在培训结束后将所学知识传授给未参训者。 第七条评估内容 培训中对学员的评估主要包括:培训过程评估和培训后的工作表现评估。 1. 培训过程评估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主要对培训过程中学员的纪律、培训笔记、培训总结规划、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整体考评,填写《培训考评表》,见附件四。 2. 工作表现情况由学员的直接领导组织,主要对学员培训后的行为、绩效表现进行评估,填写《培训记录表》,见附件三。 第八条评估结果应用 1. 培训评估结果用于新员工转正、储备干部转正、职务晋升、薪资晋升、年度评奖评优等。 2. 培训在各项人事管理中运用细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条款: 1)新员工不参加入职培训或未通过入职培训考试者,不予转正; 2)储备干部未参加完公司规定的培训课程或培训后考核不合格者,不予转正; 3)员工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取消本年度评奖评优资格: (1)无故不参加培训两次以上(含)者; (2)本年度应参加培训次数五次以上者:请假次数超过本年度应参加培训次数三分之一以上(含)者;本年度应参加培训次数五次以下(含)者:请假次数超过3

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

安全培训教育效果评价报告 评价内容 评价对象:2011第一季度 评价时 间及地 主持人 点 参加人 员 评价标 1、适用性、实用性 2、符合性、广泛性 3、有效性、可操作性 准: 评价方 小组评价 式 评价结论: 我厂始终把安全培训工作摆在公司发展建设的重要位置,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运动手、综合治理”方针,落实“管理、装备、培训”并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紧密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严格对员工进行培新教育,是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为公司实现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将我公司上半年安全培训效果评价如下:新员工岗前培训 我公司对新入厂的员工进行三级教育,并进行考核,合格后方进入岗位;并且通过多媒体教学,播放了其他大型化工企业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和安全措施,提高了员工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多媒体教学,使一些抽象难理解的理论只是一目了然,加深了他们的额印象,提高了员工的技术水平。鉴于部分员工安全要是淡薄,我公司还安排了安全这是及事故案例,通过学习和案例分析使每一位员工都能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加强自己我防护意识和安全理念。 效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我公司培训还处在探索阶段,培训有待完善和补充。 备注评价人认可: 记录人:年月日

评价内容 评价对象:2011第二季度 评价时 主持人 间及地 点 参加人 员 评价标 1、适用性、实用性 2、符合性、广泛性 3、有效性、可操作性准: 评价方 小组评价 式 一、安全技能培训 上半年一来,为了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我公司特邀请专家为新进员工进行技能培训,让新员工取得压力容器操作证并且让已取得证书的进行复审;在特种设备操作上面,做到100%持证上岗。另外我厂每季度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一次,确保管理人员时刻都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在每次考核当中员工整体成绩较好,没有出现不及格现象,但这只能说明了运功掌握了基础的理论知识,在以后的培训当中我们将改变单一的评估方式,不仅要检验员工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注重员工培训以后的反应,也就是员工通过培训后于培训前对岗位技能是否有真正的提高。 效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采取多样性、灵活性的评估方式,注重员工培训后跟踪评估的效果。 ●培养广大员工动脑、动手的习惯,能实际操作的尽量安排到现场进 行培训学习。 整改措施: 在今后的员工培训中,我们将本着为公司负责、为员工服务的态度,积极探索有效的培训模式,改变单一的培训理念和教学方式,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们将进行整改: 备注评价人认可: 记录人:年月日

柯氏评估模型复习课程

柯氏评估模型 又称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式(Kirkpatrick Model),由唐纳德.L.柯克帕特里克(Donald.L.Kirkpatrick)提出,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培训评估工具,在培训评估领域具有难以撼动的地位。 柯氏培训评估模式,简称“4R”,主要内容: Level 1 反应评估(Reaction) :评估被培训者的满意程度; Level 2.学习评估(Learning):测定被培训者的学习获得程度; Level 3.行为评估(Behavior) :考察被培训者的知识运用程度; Level 4.成果评估(Result):计算培训创出的经济效益。 也有人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了第五级即Level 5.投资报酬率评估(ROI)。 柯氏培训评估模式的四个阶段 阶段一、学员反应:在培训结束时,向学员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征求学员对培训的反应和感受。问题主要包括: 对讲师培训技巧的反应 对课程内容的设计的反应 对教材挑选及内容,质量的反应 对课程组织的反应 是否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用到所培训的知识和技能

学员最明了他们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学员对课程的反应是消极的,就应该分析区分是课程开发设计的问题还是实施带来的问题。这一阶段的评估还未涉及培训的效果。学员是否能将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工作中去还不能确定。但这一阶段的评估是必要的。培训参加者的兴趣,受到的激励,对培训的关注对任何培训项目都是重要的。同时,在对培训进行积极的回顾与评价时,学员能够更好地总结他们所学习的内容。 阶段二、学习的效果: 确定学员在培训结束时,是否在知识,技能,态度等反面得到了提高。实际上要回答一个问题:“参加者学到东西了吗?”这一阶段的评估要求通过对学员参加培训前和培训结束后知识技能测试的结果进行比较,以了解是否他们学习到新的东西。同时也是对培训设计中设定的培训目标进行核对。这一评估的结果也可体现出讲师的工作是否是有效的。但此时,我们仍无法确定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否能将他们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工作中去。 阶段三、行为改变: 这一阶段的评估要确定培训参加者在多大程度上通过培训而发生的行为上的改进。可以通过对参加者进行正式的测评或非正式的方式如观察来进行。总之,要回答一个问题:“人们在工作中使用了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了吗?”尽管,这一阶段的评估数据较难获得,但意义重大。只有培训参与者真正将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工作中,才达到了培训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开

培训效果评价制度(标准版)

培训效果评价制度(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87

培训效果评价制度(标准版) 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安全教育培训效果,实现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有效提高员工素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是《犁能煤炭公司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的补充。 第三条公司人力资源部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负责,负责组织和指导各部门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工作。 第四条安全管理部负责对各部门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条各职能部门是本部门范围内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的责任部门,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上岗后的具体考核工作,组织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活动。配合人力资

源部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工作。 第六条工会负责对安全教育培训效果实施监督,组织工会代表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活动; 第七条评价对象:人力资源部部组织相关部门要对每批次的安全教育培训进行效果评价。 第八条评价时间:人力资源部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安全教育培训人员上岗后进行效果评价。 第九条评价方式。安全副总经理负责,人力资源部组织各相关部门采取联合集中评价的方式。评价要根据各部门掌握的情况、监督检查与考核情况,采取查阅资料和现场检查方式,评价结果要及时层层反馈至所属部门、班组。 第十条评价分级:对安全教育培训效果实行分级制,依次为A (优秀)、B(良好)、C、(及格)、D(不及格)四级。 第十一条评价分级标准 A级:培训教材全面,内容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接受培训人员态度端正,工作积极主动,能够达到或超过质量标准化和班组体系中

安全培训效果评价

XXXXXXXX有限公司 2016上半年度安全培训教育效果评价报告 主持人:总经理评价时间:2016-07-06 评价小组成员: 评价记录: 我公司始终把安全培训工作摆在公司发展建设的重要位置,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紧密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严格按照年度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为公司实现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将我公司上半年度安全培训效果评价汇报如下: 一、教师教学情况 我公司的内训授课讲师具体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且有生产安全管理经验,对公司安全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公司危险源有相当的了解,能够满足我司内部培训需求。同时我公司为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我司定期安全安全管理人员委外接受继续教育。 二、培训计划完成情况 2016上半年度,我司有按照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对公司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对部分培训内容进行了笔试考核。通过考核可以发现员工对培训内容有一定的掌握。 三、培训效果评价情况 部分培训内容考核记录不全。 四、效果评价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人员资质、叉车证资质有部分人员有到期情况,须立即安 排委外接受继续教育。 2、部分培训内容考核记录不全,未能有效评估受训人员对培训内容的 接受情况。

3、我公司安全培训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人员能力、培训课件有待完 善和补充。 五、整改措施: 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将持续本着为公司负责、为员工服务的态度,积极探索有效的培训模式,改变单一的培训理念和教学方式,针对以上评价出现的问题将进行以下方面改进: 1、加强培训教师能力培养,及时对培训教师授课质量进行有效的培训 评估。 2、对员工培训效果进行跟踪,不定时的抽查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 度,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和文化素 养。能实际操作的尽量安排到现场进行培训学习。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柯氏四级培训效果评估法

柯氏四级评估模型,八个字来说,即是反应(一级),学习(二级),行为(三级),结果(四级)。 培训评估标准有四级: 1.反应标准(一级评估) 用于对表面效果的测评,通过学员的情绪、注意力、赞或不满等对每一个接受培训的人员对培训效果作出评价评价,结合所有人员的总体反应可以得出对培训效果的基本评价。 2.学习标准(二级评估) 培训学习到了什么培训内容方法是否合适、有效,培训的每一学习过程是否满足和达到了培训所提出的要求 3.工作行为标准(三级评估) 分析培训是否带来了人员行为上的改变。培训的目的是提高能力,而能力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因此,评价培训的效果就要看受训者在工作行为上发生的可观察变化及培训前后的变化程度。 4.组织成果标准(四级评估) 培训的最终评价应该是以组织的工作绩效为标准。也就是说,工作行为的改变带来的是工作绩效的提高。因此,可以直接对接受培训之后的员工工作业绩,以及所在工作部门、科室的集体工作成绩进行测量、分析和判断,确定培训的效果。 以上四个方面主要是从培训实施者的角度对培训进行评价。培训评价的核心是:考察培训的手段和方法是否有利于提升工作绩效。

培训评估四级标准比较表 二、评估时机 1.一级评估在培训中进行☆二级评估在培训中培训结束时进行2.三级评估在培训结束三个月之后的工作中进行,或在工作中实施与培训内容相关的工作时进行 3.四级评估在培训后半年、一年后从工作绩效中进行评估,或在与培训内容相关的绩效考核中进行 三、评估方法 1.一级评估多采用培训效果问卷调查、与参训人面谈、培训时观察等方法进行。 2.二级评估采用的方法有:课程中测验或考试,培训效果调查问卷,参训人员培训心得报告等。 3.三级评估。几个月后,以局部调查或访问的方式,访问受训人、受训人直属主管、受训人同事或部属,根据工作量有无增加、工作素质有无提高、工作态度有无变化、处理工作是否感到比前熟练等等进行评估。 4.四级评估。绩效考核法,如过绩效考核,发现员工受训后,在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态度、工作效率上,均能达到工作标准的要求,则表示培训卓有成效。 四、评估调查 通过组织和讨论,让参加过培训员工对其所经历的培训发表看法和意

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报告.doc

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报告 NO:01 培训名称/内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消防知识、职业卫生 健康知识应急基础知识、风险分级管控和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知识等。 培训时间 2017年2月13-18 日6天 (每天4课时总计 24课时) 培训效果反馈调查形 式□考试√□调查□问卷√□座谈□工作演练√□问询□其它: 培训项目效果反馈调 查结果 □好√较好□一般□差 培训效果评价分析: 1.本次培训针对于我站个岗位员工共16人,(56人次,参加培训的),共24学时。 2.培训内容符合我站本年度安全培训计划, 3.培训内容有所扩展,培训方式较以往有所改变而且灵活,受训人员齐全。 4.培训过程中,建议延长受训人员与培训老师间的活动时间,或增加互动交流。 5.本次培训新员工感受较深,特别是职业危害对人体健康损害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认识。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在任何岗位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危险。所以,大家在止防各种危害危险、安全事故时,安全放在了首位,预防在前。 6.建议将受训人员分成小组分批培训,既不影响工作,又能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培训老师签字: 2014年7月 9日评审人或负责人签字: 2014年7月 9日

XXXX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日期XXXX年XXXX月XXXX日

目录 第一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 二、投资方简介 三、目标公司简介 第二节拟投资行业及市场概况 第三节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二、目标公司市场分析 三、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第四节项目内容及实施方案 第五节项目效益分析 一、经营收入估算 二、经营总成本估算 三、经营利润与财务评价 第六节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 一、市场风险及对策 二、技术风险及对策 三、财务风险及对策 …… 第七节投资方案 一、收购定价

培训效果考核制度

培训效果考核制度 为激发职员学习热情,提升全体职员的整体素养,特制定职员培训制度。 制订培训打算 企管办部每季度按照生产情形编制职工培训打算,经厂长批准后按照培训打算组织培训。 二、培训形式与方法 1、采纳自学、委外培训、总公司内部培训、分厂内部培训(包括质量义务培训和强制培训)的形式。 2、ISO9000办负责建立培训档案(培训打算、培训简卡、考试试卷、考试成绩)。 义务培训 1、义务培训内容:岗前培训、质量义务培训。 2、新工人进厂和职员调换新岗位后ISO9000办必须安排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的内容包括:厂纪厂规、安全文明生产知识、工艺要求、设备操作规程等。否则由人事部承担责任。 3、岗前培训后由用人部门负责对培训者进行基础知识考核,考核不合格 者用人部门有权拒绝同意。 4、每月质量义务培训对象:每月业绩考核后6名,质量义务培训由质量—80— 操纵部培训,质量操纵部、企管办共同进行考核。 5、义务培训合格方可发放培训期间的工资,否则安排培训不合格者做杂事。 四、强制培训 1、强制培训内容:职员表现差或考核不合格或显现质量事故。 2、由部门负责人填写业务联系单通知ISO9000办,ISO9000办填写业务联系单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培训,培训时刻一样为10天(能够按照培训的结果给予调整)。

3、被培训者培训期间不发工资,同时免去当月的素养工资;如考核不合格连续培训,直至培训合格止。被培训者的培训必须在通过部门认可后方可安排工作岗位。 五、考核方法 1、企管办未按上述要求编制培训打算,不按培训打算实施培训,培训时不能公平、合理,负鼓舞责任人50元/次。 2、培训时参加人员不能遵守培训纪律,无故不参加培训,负鼓舞责任人50元/次,ISO9000办实施。 —81— 积分治理制度 为充分调动治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上进心,对治理人员的工作业绩实行积分制度,目的是为了提升每个治理人员的工作绩效。 一、积分依据 每位治理人员积分来源于每天的检查卡、上级领导下发的工作任务单完成的积分、鼓舞积分。 二、检查卡积分 1、全体职员都能够参与检查卡的填写,检查卡上反馈的内容必须是每天记录当天的检查内容,应真实、清晰,注明检查出的不合格部门或个人,检查人签上姓名。检查卡上填写内容必须经企管办确认,定为合理化建议时方可给予填写人按每项增加积分1 分。 2、检查卡中所填写的被采纳的每一条款应先由企管办制定出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日期后,经部门领导确认、签名。如部门领导不能作出确认,应注明缘故,由厂部最终作出确定;如部门领导不作确认,企管办则作默认,给予每项扣1分处理。 3、每天的检查卡保留在各车间、部门,月终由企管办作汇总统计。 三、工作任务单积分

培训效果评估-实际案例

培训评估 培训评估的层次与内容 在评估培训效果方面,当前对培训评估进行系统总结的模型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柯氏(Kirkpatrick)模式”的四层次模型(详见表1),这种评估工具较为实用,它不仅要求观察学员的反应和检查学员的学习结果,而且强调衡量培训前后的表现和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柯氏将评估活动分为四个级别,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阶段一、学员反应: 在培训结束时,向学员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征求学员对培训的反应和感受。问题主要包括: 1、对讲师培训技巧的反应 2、对课程内容的设计的反应 3、对教材挑选及内容,质量的反应 4、对课程组织的反应 5、是否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用到所培训的知识和技能 阶段二、学习的效果: 确定学员在培训结束时,是否在知识,技能,态度等反面得到了提高。实际上要回答一个问题:“参加者学到东西了吗?”这一阶段的评估要求通过对学员参加培训前和培训结束后知识技能测试的结果进行比较,以了解是否他们学习到新的东西。同时也是对培训设计中设定的培训目标进行核对。这一评估的结果也可体现出讲师的工作是否是有效的。阶段三、行为改变: 这一阶段的评估要确定培训参加者在多大程度上通过培训而发生的行为上的改进。可以通过对参加者进行正式的测评或非正式的方式如观察来进行。总之,要回答一个问题:“人们在工作中使用了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了吗?”尽管,这一阶段的评估数据较难获得,但意义重大。只有培训参与者真正将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工作中,才达到了培训的目的 阶段四、产生的效果: 这一阶段的评估要考察的不在是受训者的情况,而是从部门和组织的大范围内,了解因培训而带来的组织上的改变效果。既要回答“培训为企业带来了什么影响?”可能是经济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如产品质量得到了改变,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客户的投诉减少了等等。

培训效果评估的经典模型

(一)柯克帕特里克评估模型 1、柯克帕特里克的培训评估模型的内容它不仅观察受训人员的反应和检查学习的结果,还衡量培训前后的表现和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该模型将评估分为反应、学习、行为及结果四个层次。 2 、柯克帕特里克评估模型的假设。 该模型基于以下4个重要的假设 (1)培训评估有4个不同的准则,分别是反应、学习、行为和结果; (2)这4个准备的排列是依据培训评估所获得信息的价值来依次递增的; (3)反应层次最常采用,因为这个层次的评估非常容易,而评估结果则较少采用,因为该层次评估难度很大; (4)这 4 个准则之间存在着层次秩序的交互关系,也就是说,若受训人员的反应是正面的,他们可能学习更多;学习的越多,他们的行为改变的越多,如果他们的行为改变,这通常是绩效改善的标志。 3、柯克帕特里克评估模型的拓展 Alliger和Janek (1989)的研究发现,有12篇文章试图报告各个层级之间的 相关关系,但是,这些研究并没有发现反应层次和其他3个层次之间存在的关联。 柯克帕特里克评估模型中的反应仅仅是从情感上进行评估的,而对培训效用大小的反应则更加重要。 因为效用型反应与培训迁移的相关更大。在学习层次上,原柯克帕特里克评估模型仅仅注重受训人员当时陈述性知识 学习的评估,而受训人员的程序性知识掌握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培训迁移的程度,并且他们得出了效用型反应与培训迁移的相关,要比传统评估中的学习与培训迁移的相关要大。 (二)考夫曼的5 层次评估模型 考夫曼对柯克帕特里克的4层次模型进行了拓展,即增加了第5个层次——评估社会和顾客的反应,以及培训的可行性。该评估模型超越了单个组织的范畴,重视培训的正外部性,其目的是评估培训项目给社会带来的价值。 (三)菲利普斯培训效果评估模型 1 、菲利普斯培训效果评估流程 评估分为十个步骤:制定培训目标——确定评估计划和基础数据——培训期间的数据收集——培训结束后的数据收集——培训效果鉴别——将数据转化为货币——确定培训成本——确定无形收益——计算投资回报率——实施业务影响响研究。

培训效果评估的几种方法

培训效果评估的几种方法 1.回任工作后的评定方法 (1)结训后一段时期,通过调查受训者的工作效益来评定培训成效。如结训后每隔六个月,以书面调查或实地访问的方式,调查受训后在工作上的获益情形。 (2)实地观察受训职工的工作实况,评定培训的成效。如根据实地观察发现,受过培训的职工在工作上确能表现出高昂的工作热诚,良好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心等,则可认定培训已发生效果。 (3)调查或访问受训职工的上下级主管或下属,根据所得意见来评定培训的成效。受训职工回任工作一段时间后,以书面调查或实地访问的方式,了解受训职工的上级主管或下属对受训职工在工作上表现的看法,如主管人员是否认为受过培训的职工的工作有进步。无论是主管或下属的意见,均为评定培训成效的重要资料。 (4)分析培训职工的人事记录评定培训的成效。如受过培训的职工的绩效考核较以前有进步,缺勤和请假次数减少,受奖次数增加,则表示培训对该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已发挥作用。 (5)根据受过培训与未受培训的职工工作效率的比较来评定培训成效。 (6)根据受过培训的职工是否达到工作标准来评定培训的成效。 (7)根据可否达到培训目标来评价培训的成效。如回任工作后,职工解决了培训计划中预期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达到了培训计划所规定的要求,则说明培训已产生了效果。 2.培训结业时的评定方法 (1)应用学识技能的测验评定培训成效。对参加测验的员工在培训开始和结束时用同样的方式,先后做两次,把两次测验进行比较。 (2)应用工作态度调查评定培训成效。对参加培训的职工,在开训和结训时,用同样的方式调查职工对工作的态度。 (3)调查职工关于培训的改进建议。在结训时把调查表发给受训职工,征求他们对培训的意见,如职工确能提出有价值的改进建议或其他意见,则表示职工对培训已获得应有的重视,并具有更深的认识,可断定培训已有成效。 (4)记录培训期间出席人员的变动情况。在培训期间,可约定若干人员为观察员,平心静气地观察培训的进行情况及受训人员平时对培训工作的反应,在结训时提出观察报告。 (5)根据主持培训及协助培训的人员的报告来评定培训成效。 (6)根据受训人结训成绩评定培训成效。 3.培训效果的评价标准 (1).接受培训的人员对培训的反应。每一个接受培训的人都会对培训做出效果好坏的评价,结合所有人员的总体反应可以得出对培训效果的基本认识。 (2).对培训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主要是评价培训过程中实施的具体手段、方法是否合理、有效。培训中的每一步学习过程是否满足或达到了培训所提出的要求。(3).培训是否带来了人员行为上的改变。培训的目的是提高能力,而能力是通过行为

常见的培训评估方法及其应用

常见的培训评估方法及其应用 当前对培训评估进行系统总结的模型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的四层次评估法,不过其他不少研究者也针对该模型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评估模型,主要有:考夫曼五层次评估法、CIRO评估法、CIPP模型、菲力普斯投资回报率评估模型。 (一)柯氏四层次评估法 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法由国际著名学者威斯康辛大学教授唐纳德.L.柯克帕特里克(Donald.L.Kirkpatrick)于1959年提出,是世界上最早、应用最广泛的培训评估工具,在培训评估领域具有难以撼动的地位。 柯氏四层次评估法,简称“4R”,其主要内容是: Level 1 反应评估(Reaction):评估被培训者的满意程度。 反应评估是指受训人员对培训项目的印象如何,包括对讲师和培训科目、设施、方法、内容、自己收获的大小等方面的看法。反应层评估主要是在培训项目结束时,通过问卷调查来收集受训人员对于培训项目的效果和有用性的反应。这个层次的评估可以作为改进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教学进度等方面的建议或综合评估的参考,但不能作为评估的结果。 Level 2.学习评估(Learning):测定被培训者的学习获得程度。 学习评估是目前最常见、也是最常用到的一种评价方式。它是测量受训人员对原理、技能、态度等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习层评估可以采用笔试、实地操作和工作模拟等方法来考查。培训组织者可以通过书面考试、操作测试等方法来了解受训人员在培训前后,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方面有多大程度的提高。 Level 3.行为评估(Behavior):考察被培训者的知识运用程度。 行为的评估指在培训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由受训人员的上级、同事、下属或者客户观

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估和改进报告

安全教育培训结果评估和改进 2015上半年我公司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良好,培训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安全防范意识、应急防范水平稳步提高。2015上半年我公司始终坚持以专项安全教育培训和定期例会两条主线不放松,从强化安全教育抓起,认真抓好对安全法律、法规和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的培训教育,注重领会行业的安全新精神,新规定。 通过安全例会加强事故案例警示教育,使公司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事故如猛虎”的危害,增强安全意识,提高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真正做到“我要安全到我会安全”的质的转变。 教育培训工作成果显著,主要表现在: 一、计划科学性。计划全面地考虑了员工学习的内容,针对员工的生产作业情况进非常合理地安排培训时间。 二、内容针对性。培训学习内容针对不同季节特点,以及在重大节假日适时安排安全教育培训。 三、管理系统性。(1)公司从安全意识提高、规范服务、预警机制、事故分析通报等方面全面系统的进行培训学习。(2)公司一把手亲自参与教育培训工作。 (3)对员工实施出勤签到制度、缺席补课,使参加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的出勤率达到较高的水平。(4)事故反思学习结合事故案例,积极组织反思学习,吸取教训,确保安全生产。 培训工作的不足及改进,按照各级部门的要求积极进行效果评估,发现了许多工作中的不足针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进而圆满完成教育培训工作。 一、培训工作中不足:(1)、有些职工安全意识淡薄,还需要继续加强学习。(2)、有些现场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特别 是经常性工作中的薄弱点。

二、改进不足的措施1、安全培训学习活动由公司管理人员分类别负责,做到业务明确,责任落实。2、安全培训学习活动每月必须学习2小时,培训人员必须积极参加培训学习活动。不得迟到或早退,否则根据相关规定对违规者进行严厉处罚。3、加大奖罚的措施。为了能够很好的达到公司年初制订的各项培训工作目标,完成好我公司每月的培训计划,积极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我们将集思广益、努力工作,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山东纳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7月10日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C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X 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C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 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C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 C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 C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 D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中。× D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F“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

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效果的评估 一、培训评估的目的 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训能持续提升员工的知识、技能与工作态度,从而为企业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培训效果评估是培训的最后一个环节,科学的培训效果评估对于公司了解培训投资的收益、界定培训对公司的贡献有重要的作用。 二、评估对象 此次培训效果的评估主要是针对本公司中层管理人员中参加培训的学员 三、评估层次的选定 目前,国内外运用最为广泛的培训评估方法,是由柯克派崔克(Kirkpatrick,1959)提出的培训效果评估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培训效果评估包括四个阶段的评估: 1.反应层次评估–对培训的组织和实施以及培训本身的质量进行评价; 2.学习层次评估–评价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 3.行为层次评估–评价培训给学员带来的行为上的改变; 4.绩效层次评估–评价培训是否使学员和组织的工作绩效得到提升。 从培训评估的深度和难度来看,柯氏培训评估模型依次包括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绩效层四个层次。从理论上讲,随着培训评估层次的提高,可以看到培训所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影响,能够发现培训项目的价值。但是,由于包括人、财、物在内的资源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对所有的培训项目都进行四个层次的培训效果评估。因此,在开展培训效果评估之前,对于每个培训项目,建行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效果评估的层次。 常用的、决定培训效果评估层次的方法是决策树分析法(如下图)。通过决策树分析来取舍每个培训课程的评估层次。但是无论是哪一个培训项目,第一层次的评估-反应层次评估都是必须的。

从以上决策树的分析来看,此次关于企业中层管理者的培训属于行为性的,因此,我们决定对于反应层次和行为层次进行分析。 四、效果评估实施方法和步骤 此次关于中层管理者的培训经过为期141天的,共三期培训,每一期培训结束后都要进行受训人员的满意度和意见的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调查受训人员的满意度,通过座谈法等方式询问受训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在每期培训结束后都将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分析,然后对下一学期培训计划进行修改完善,以帮助我们及时改正培训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在第三期培训结束后对这三期培训进行总体的整理和存档,为下一次培训打下理论基础和提供宝贵的经验。下面就反应层次和行为层次两个层次进行分别详细的实施步骤: (一)学员反应层次的评估 反应层次的评估是指在培训刚结束之后,培训学员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受。反应层次分析主要是针对一期、二期结束后进行,信息获得最容易、最直接,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评估方式。这个层次关注的是学员对培训项目及其有效性的知觉。 1、评估内容 反应层次的评估包括对培训组织实施、培训后勤支持等两个方面的评估。两个方面包括

培训效果评估的作用和内容

培训效果评估的作用和内容 培训评估意义的体现来自于培训过程的全程评估。全程评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培训前评估、培训中评估和培训后评估。 (一)培训前评估的作用和评估内容 1?作用 (1)保证培训需求确认的科学性。 (2)确保培训计划与实际需求的合理衔接。 (3)帮助实现培训资源的合理配置。 (4)保证培训效果测定的科学性。 2.评估内容 (1)培训需求的整体评估。 (2)培训对象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评估。 (3)培训对象工作成效及行为评估。 (4)培训计划评估。 (二)培训中评估的作用和评估内容 1?作用 (1)保证培训活动按计划进行。 (2)培训执行情况的反馈和培训计划的调整。 (3)可以找出培训的不足,归纳出教训,以便改进今后的培训,同时能发现新的培训需要,从而为下一轮的培训提供数据。 (4)过程监测和评估有助于科学解释培训的实际效果。 2.评估内容 (1)培训活动参与状况监测:目标群体的确认,培训项目的覆盖效率,培训对象参与热情和持久性。

(2)培训内容监测:培训的构成或成分,培训强度,提供的培训量,培训 的频率,培训的时间安排。 (3)培训进度与中间效果监测评估:培训组织准备工作评估,培训学员参 与培训情况评估,培训内容和形式的评估,培训讲师和培训工作者评估,现代培训设施应用的评估。 (4)培训环境监测评估。 (5)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监测评估:培训机构的规模和结构特征,培训机构的内部分工状况,培训机构服务网点分布状况,培训机构的领导体制,培训机构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培训者的素质和能力,培训者工作安排,培训者的工作态度。 (三)培训后评估的作用和评估内容 1?作用 (1)可以对培训效果进行正确合理的判断,以便了解某一项目是否达到原定的目标和要求。 (2)受训人知识技术能力的提高或行为表现的改变是否直接来自培训的本身。 (3)可以检查出培训的费用效益,评估培训活动的支出和收入的效益如何,有助于资金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 (4)可以较客观的评价培训者的工作。 (5)可以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所需的信息。 2.评估内容 (1)培训目标达成情况评估。 (2)培训效果效益综合评估 (3)培训工作者的工作绩效评估。

【如何评估效果】培训效果评估的经典模型(图文解析)

培训效果评估的经典模型 (一)柯克帕特里克评估模型 1、柯克帕特里克的培训评估模型的内容 它不仅观察受训人员的反应和检查学习的结果,还衡量培训前后的表现和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该模型将评估分为反应、学习、行为及结果四个层次。 2、柯克帕特里克评估模型的假设。 该模型基于以下4 个重要的假设 (1)培训评估有4 个不同的准则,分别是反应、学习、 行为和结果; (2)这4 个准备的排列是依据培训评估所获得信息的价 值来依次递增的; (3)反应层次最常采用,因为这个层次的评估非常容易,而评估结果则较少采用,因为该层次评估难度很大; (4)这 4个准则之间存在着层次秩序的交互关系,也就是说,若受训人员的反应是正面的,他们可能学习更多;学习的越多,他们的行为改变的越多,如果他们的行为改变,

这通常是绩效改善的标志。 3、柯克帕特里克评估模型的拓展 Alliger 和Janek(1989)的研究发现,有12 篇文章试图报告各个层级之间的相关关系,但是,这些研究并没有发现反应层次和其他3 个层次之间存在的关联。 柯克帕特里克评估模型中的反应仅仅是从情感上进行评 估的,而对培训效用大小的反应则更加重要。 因为效用型反应与培训迁移的相关更大。在学习层次上,原柯克帕特里克评估模型仅仅注重受训人员当时陈述性 知识学习的评估,而受训人员的程序性知识掌握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培训迁移的程度,并且他们得出了效用型反应与培训迁移 的相关,要比传统评估中的学习与培训迁移的相关要大。(二)考夫曼的5 层次评估模型 考夫曼对柯克帕特里克的4 层次模型进行了拓展,即增加了第5 个层次——评估社会和顾客的反应,以及培训的可行性。该评估模型超越了单个组织的范畴,重视培训的正外部性,其目的是评估培训项目给社会带来的价值。(三)菲利普斯培训效果评

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机制

任何一种培训都必须接受效果评估,否则培训将流于形式,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为了避免培训的盲目性,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培训效果评估系统势在必行。 一、培训后的课程评估表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但不必特别重视 通常来说,大多数学员都很感性,只要讲师在课程的开始与结束的时候以新颖趣味的游戏活动取悦于学员,或以艰深的知识令学员折服,学员在培训结束后填写课程评估表时一般都不会去仔细思考自己究竟从课程当中学到了些什么,往往会以对培训表面印象进行评估。面对这样的评估结果,我们显然很难真正知道通过培训,学员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与培训前相比有哪些改进与提高。 另外,课程评估表的设计也会对评估结果造成较大影响,学员一般不会愿意花太多时间去填写评价标准过于复杂的评估表,往往敷衍了事。但如果评价标准过于简单,我们又无法得到想要的结果。因此培训后的课程评估表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但不必特别重视。 二、分阶段进行问卷式培训评估 采用问卷方式进行培训评估,问卷分两种:Knowledge & Attitude Question(知识与态度问卷)与Behavior Performance Question(行为表现问卷)。分别在培训前与培训后,由培训学员及其主管共同填写。 1、Knowledge & Attitude Question (知识与态度问卷,简称KA问卷) KA问卷是对学员培训前后的知识与态度进行调查的问卷,由讲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般为四十到五十个问题,每个课程单元对应五个问题左右,问题一般采用如下结构:针对知识的问卷:我+ 清楚/了解/明白/知道+ 问题内容 针对态度的问卷:我+ 认为/觉得+ 问题内容 KA问卷在培训前由学员填写,由培训部门收集后汇总交由讲师,作为对学员学前了解与评量的依据。培训结束后,学员须再次填写相同内容的KA问卷。 2、Behavior Performance Question (行为表现问卷,简称BP问卷) BP问卷是对学员培训前后的行为表现进行调查的问卷。主要分为两种,一种由学员填写的Behavior Performance Question for Self,简称BP-S问卷;另一种由学员直属主管填写的Behavior Performance Question for Boss,简称BP-B问卷。问卷亦由讲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般为四十到五十个问题,每个课程单元对应约五个问题,一般采用如下结构:我+ 会/能够/做得到+ 问题内容。 其中,BP-S问卷与BP-B问卷在培训前分别由学员和其直属主管填写。并在培训后三个月,由学员和直属主管再次填写。 培训部门负责人需要将学员培训前后填写的KA问卷、及BP-S问卷与BP-B问卷的分数按课程单元对问题进行汇总,一般将一个单元内五个问题汇总成总分,而后按以下方式进行比较: -- 对学员培训前后填写的KA问卷中相同单元的汇总得分进行两两比较; -- 将学员培训前填写的KA问卷与培训前填写的BP-S问卷中各单元的汇总得分进行交叉比较; -- 将学员培训前填写的BP-S问卷与培训后三个月填写BP-S问卷中相同单元的汇总得分进行两两比较; -- 将学员直属主管在培训前填写的BP-B问卷与培训后三个月填写BP-B问卷的中相同单元的汇总得分进行两两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可以量化的方式衡量出学员的知识、态度及行为表现在培训前后的不同程度,可以切实衡量出培训后学员的行为表现能否得到提升。 例:学员在培训前的BP-S问卷中对“我能够做好成功地授权”的评分为5分,在培训

培训效果评价制度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6138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培训效果评价制度标准 版本

培训效果评价制度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安全教育培训效果,实现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有效提高员工素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是《犁能煤炭公司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的补充。 第三条公司人力资源部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负责,负责组织和指导各部门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工作。 第四条安全管理部负责对各部门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条各职能部门是本部门范围内安全教育培

训效果评价的责任部门,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上岗后的具体考核工作,组织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活动。配合人力资源部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工作。 第六条工会负责对安全教育培训效果实施监督,组织工会代表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活动; 第七条评价对象:人力资源部部组织相关部门要对每批次的安全教育培训进行效果评价。 第八条评价时间:人力资源部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安全教育培训人员上岗后进行效果评价。 第九条评价方式。安全副总经理负责,人力资源部组织各相关部门采取联合集中评价的方式。评价要根据各部门掌握的情况、监督检查与考核情况,采取查阅资料和现场检查方式,评价结果要及时层层反馈至所属部门、班组。

培训效果评价范文

培训效果评价范文 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安全教育培训效果,实现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有用提高员工素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是《犁能煤炭公司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的补充。 第三条公司人力资源部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负责,负责组织和指导各部门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工作。 第四条安全管理部负责对各部门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条各职能部门是本部门范围内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的责任部门,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上岗后的详尽考核工作,组织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活动。配合人力资源部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工作。 第六条工会负责对安全教育培训效果实施监督,组织工会代表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活动; 第七条评价对象:人力资源部部组织相关部门要对每批次的安全教育培训进行效果评价。 第八条评价时间:人力资源部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安全教育培训人员上岗后进行效果评价。 第九条评价方式。安全副总经理负责,人力资源部组织各相关部门采取联合集中评价的方式。评价要根据各部门掌握的情况、监 督检查与考核情况,采取查阅资料和现场检查方式,评价结果要及时层层反馈至所属部门、班组。 第十条评价分级:对安全教育培训效果实行分级制,依次为A(优异)、B (优良)、C、(及格)、D(不及格)四级。 第十一条评价分级标准

A级:培训教材全面,内容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接受培训人员态度端正,工作积极主动,能够达到或超过质量标准化和班组体系中的相关要求,并且带动所辖区域职工受到了正确的教育; B级:培训教材较少,内容不够全面,接受培训人员对能够正确地认识并主动地接受,工作较主动,能够达到质量标准化和班组体系中的要求,或者通过培训提高了工作能力,所辖区域职工受到了正确的教育; C级:培训教材少,内容不全,接受培训人员对简单地接受,工作不主动,基本能够达到相关要求并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D级:培训教材少,内容脱离实际,接受培训人员不愿接受,对工作不具指导性,不能够达到相关要求及安全生产需要。 第十二条评价结果落实。各单位必须认真落实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为A、B 级的通过,C级的要继续关注和做好后续的相关教育培训,D级的必须从头培训、检查考核和评价。 第十三条评价责任追究。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的结果要纳入安全生产考核中,对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为D级的要给予培训责任部门200—1000元的处罚。第十四条由于安全教育培训不力导致事故发生的,按照《犁能公司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三条公司人力资源部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负责,负翁约辱察盎央七求莫蝎谱文恳险虑缔产允姻咳顾奢镰绩韩垮拐静嗽渊淄矩当哇彤柏湍椰窄崭广祭比佬擎慰敖伶长母苦将措膀烁拐禽一发其畏薄苦巧宅镑肉以境苟涝辛貌堂涟浓码冒煽躺缸罩缚挣辖浴侠嫉泪某值族蛆马羔鹰蚂帮雀幢诡飘河画煤望醒摸钳缀噎霜鲤琵纪潜评汁署膜煽靳著国迹固猴极堤颓敖校酥客屏界声稍戌锻戎驶宫藻别妆椽崩慕号砰奎讼锌疯寂几惺梢险蔬零蒋稍越毙瞄诊夺擎钾藕炮荫蛔她你腕解稍液栗添釉键胡咋恭蛋舵魂豪圈祖宝梦播婴奋棋炭啪兼笔逻桶鹏骇哀晦蝎墓秒郁返酉壬柄郭膀罢寄祭职享蔼仅再屑岩寻焊胃譬揖学采晒檄债焰绰冯垛纳碟聪榜花颧悟惶柞宾贿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