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配套课堂作业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配套课堂作业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配套课堂作业

第1课时口算和估算

一、想一想,算一算。

2×4= 3×5= 5×6=

20×4= 30×5= 50×6=

200×4= 300×5= 500×6=

二、口算。

10×3= 8×20= 6×200=

50×9= 7×80= 400×3=

三、在中填上“>”“<”或“=”。

59×4 240 6×51 300 102×5 500 8×198 1600

答案:一、8 80 800 15 150 1500 30 300 3000

二、30 160 1200 450 560 1200

三、< > > <

第2课时倍的认识。

四、○○○

△△△△△△△△△△△△△△△△△△

☆☆☆☆☆☆

18里面有()个3,△的个数是○的()倍。

18里面有()个6,△的个数是☆的()倍。

五、一支钢笔16元,一本练习本4元,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本练习本的几倍?

六、王阿姨家来了客人。王阿姨从水果店购买了24个苹果,4个西瓜,8个橘子。

(1)苹果的个数是橘子的几倍?

(2)橘子的个数是西瓜的几倍?

(3)你还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一、6 6 3 3

二、16÷4=4

三、(1)24÷8=3 (2)8÷4=2 (3)略

第3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七、9的3倍是多少?列式为()。

9是3的几倍?列式为()。

八、

一辆大客车限乘多少人?

九、体育课上跑步的有6人,拍球的人数是跑步的3倍,跳绳的人数是跑步的5倍。

答案:一、9×3 9÷3

二、6×9=54(人)答:一辆大客车限乘54人。

三、拍球:6×3=18(人)跳绳:6×5=30(人)

第4课时练习一

十、40×4= 8×200= 70×2=

500×4= 30×9= 800×6=

十一、一根电缆长900多米,某施工队每天用80~90米,9天能用完这根电缆吗?()(填“能”或“不能”)

十二、

(1)爸爸今年多少岁?

(2)妈妈今年多少岁?

答案:一、160 1600 140 2000 270 4800

二、不能

三、(1)8×5=40(岁)(2)8+28=36(岁)

第5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

十三、 4 2 1 3 2 2 2 1

× 2 × 3 × 4

十四、用竖式计算。

31×3 2×24 314×2 4×212

十五、晨光少年宫去年招收学员223人,今年招收学员的人数是去年的2倍。

答案:一、84 396 884

二、93 48 628 848

三、223×2=446(人)

第6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连续进位乘

十六、竖式计算。

2 7 2 2 5 2 4 1 1 8

× 3 × 3 × 4 × 3

十七、用竖式计算。

41×8 37×2 831×3

622×4 4×213 5×18

十八、小佳每分钟跳绳116下,她3分钟能跳多少下?

答案:一、81 675 96 354

二、328 74 2493 2488 852 90

三、116×3=348(下)

第7课时练习二

十九、4×3+6= 7×9+2= 3×8+4= 6×2+4= 8×4+9= 6×4+9=

二十、用竖式计算。

26×3 5×71 142×3 4×812

每个28元每个72元每顶43元

二十一、

答案:一、18 65 28 16 41 33

二、78 355 426 3248 三、84 288 129

第8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乘

二十二、用竖式计算。

67×8 3×97 521×5 6×354

二十三、小乐看一本书,每天看126页,8天看完,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二十四、航空博物馆上午有2批人参观,每批155人,下午有280人参观。上

午有多少人参观?全天一共有多少人参观?

答案:一、536 291 2605 2124

二、126×8=1008(页)

三、上午155×2=310(人) 全天:310+280=590(人)

第9课时 练习三

二十五、4×5+6= 7×3+4= 8×4+2=

3个 4个 3顶 一共( )元

一共( )元

一共( )元

6×2+9=8×6+6=4×7+5=

二十六、用竖式计算。

39×4456×35×247

二十七、

兰兰和翠翠分别练了多少个大字?

答案:一、26 25 34 21 54 33

二、156 **** ****

三、兰兰:24×6=144(个)翠翠:35×3=105(个)

第10课时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二十八、算一算。

16+0= 0×10=80-0= 45×0=

0÷1=10-10= 102×0+1= 23-0×23=

二十九、用竖式计算。

301×3=103×3=205×4=502×2=

三十、果园里有苹果树208棵,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3倍,梨树有多少棵?

答案:一、16 0 80 0 0 0 1 23

二、903 309 820 1004

三、208×3=624(棵)

第11课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三十一、 5 2 0 6 3 0 3 8 0

× 7 × 6 × 4

三十二、用竖式计算。

370×3 240×5 280×6

三十三、学校小剧场可以坐280人,“小星星艺术团”在小剧场内表演了4场,场场满座,一共有多少人观看了他们的表演?

答案:一、3640 3780 1520

二、1110 1200 1680

三、280×4=1120(人)

第12课时练习四

三十四、4×5+8= 9×2+4= 8×3+14= 6×6+9= 5×9+6= 4×2+7=

三十五、用竖式计算。

304×6 450×8 730×4

三十六、某公司分批组织员工外出旅游,已经去了3批,每批106人,公司里还有230人没有去。这个公司一共有员工多少人?

答案:一、28 22 38 45 51 15

二、1824 3600 2920

三、3×106=318(人) 318+230=548(人)

第1课时认识千克

三十七、说一说下面的物体各重多少千克。

三十八、估计下列物体的质量,大约1千克的画“√”。

一个图钉()3个橙子()一支铅笔()一个鸡蛋()一个菠萝()一袋大米()三十九、填一填。

(1)每个西瓜重5千克,6个同样大的西瓜重()千克。

(2)一头猪重100千克,()头这样的猪重1000千克。

(3)小红重25千克,比小芳轻8千克,小芳重()千克。

(4)张叔叔背着背包重78千克,背包重6千克,张叔叔的体重是()千克。

答案:一、一袋水泥重25千克,一袋红枣重1千克

二、3个橙子(√)一个菠萝(√)

三、(1)30 (2)10 (3)33 (4)72

第2课时认识克

四十、填空。

(1)表示物品的质量,可用()和()作单位。

(2)1个2分的硬币大约重()。

四十一、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个鸡蛋约重50()。

(2)小明的体重是32()。

(3)10颗图钉大约重1()。

(4)一个西瓜重2()。

四十二、填空。

4千克=()克5000=()千克

2千克500克=()克6200克=()千克()克

答案:一、(1)克千克(2)1克

二、(1)克(2)千克(3)克(4)千克

三、4000 5 2500 6 200

第3课时练习五

四十三、估计它们分别有多重,用线连一连。

四十四、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一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约为35()。

一只鸭约重2000()。

一个苹果约重100()。

一袋大米约重50()。

四十五、在里填“>”“<”或“=”。

6000克6千克500千克5克

8千克7000克5800克5千克

43千克29千克3克3000千克

答案:一、

二、千克克克千克

三、= > > > > <

第1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四十六、长方形有()条边,()相等;有()个角,都是()角。

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短边的长叫作()。正方形有()条边,长度都();有()个角,都是()角。正方形的每条边的长叫作()。

四十七、先量一量,在填一填。

长方形的长为()厘米,宽为()厘米。

正方形的边长为()厘米。

四十八、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和一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厘米)

答案:一、四对边四直长宽四相等四直边长

二、略

三、略

第2课时认识周长

四十九、描一描,画一画每个图形的周长。

五十、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五十一、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相等的画“√”,不相等的画“×”。

(1)()

(2)()

答案:一、略

二、2+2+3+3=10 3+3+2+4=12

三、(1)√(2)×

第3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五十二、先量一量,再计算出周长。(单位:厘米)

(1)(2)

五十三、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长是35米,宽是25米,这块菜地的周长是多少?

五十四、一块边长为24米的正方形菜地,要用篱笆围起来,需要准备多长的篱笆?

答案:一、(1)略

(2)略

二、35×2+25×2=120(米)

三、24×4=96(米)

第4课时练习六

五十五、张大爷沿着一个边长28米的正方形水塘走了2圈,他一共走了多少米?

五十六、工人师傅用一个根铝合金条沿着一块长34厘米、宽28厘米的长方形木板围了一圈,这时铝合金条还剩16厘米。原来这根铝合金条长多少厘米?

五十七、李大爷买来了16米长的篱笆,准备围一块长方形地用来种菜。请你帮李大爷设计一下该怎样围。(在下面的点子图中画一画)

答案:一、28×4=112(米) 112×2=224(米)

二、(34+28)×2=124(厘米) 124+16=140(厘米)

三、略

第1课时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五十八、直接写出得数。

300÷6= 800÷2= 630÷7=

400÷4= 720÷9= 600÷3=

五十九、小红有90张白纸,用这些纸钉3本草稿本。平均每本有多少张纸?

六十、一片苹果树林一共有540棵树,一共有9排。每排有多少棵苹果树?

答案:一、50 400 90 100 80 200

二、90÷3=30(张)

三、540÷9=60(棵)

第2课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被整除)

六十一、用竖式计算。

46÷2 847÷4 623÷2

六十二、“五一”庆祝会上,主持人准备了68个苹果。

六十三、食堂运来488千克的面粉,如果每天用4千克,那么这批面粉可以用多少天?

答案:一、23 211......3 311 (1)

二、68÷2=34(个)

三、488÷4=122(天)

第3课时除法的验算

六十四、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84÷2 963÷3 484÷2

六十五、填表。

小佳小乐小易

跳绳的个数96 84

所用时间(分钟) 2 2 3

平均每分钟跳绳的个数43

六十六、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843÷2 665÷3 285÷2

答案:一、42 321 242 验算略

二、129 48 42

三、421……1 221……2 142……1 验算略

第4课时练习七

六十七、直接写出得数。

450÷5= 48÷4= 60÷2= 120÷3=

80÷8= 540÷9= 900÷3= 360÷4=

六十八、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85÷4 68÷3 847÷2

六十九、学校买了58本故事书,26本科技书,平均放在4层书架上,每层书架放了多少本书?

答案:一、90 12 30 40 10 60 300 90

二、121……1 22……2 423……1 验算略

三、58+26=84(本)84÷4=21(本)

第5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被整除)

七十、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65÷2 75÷3 80÷5

七十一、

七十二、三年级有90名学生,每两人用一张课桌,一共需要多少张课桌?把这些课桌平均放在3间教室里,每间教室放多少张?

答案:一、32……1 验算:32×2+1=65 25 验算::25÷3=75

16 验算:16×5=80

二、54÷3=18(人)

三、90÷2=45(张) 45÷3=15(张)一共需要45张课桌,每间教室放

15张

第6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被整除)

七十三、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744÷2 992÷8 685÷5

七十四、估一估,连一连。

406÷5 三百多 789÷2

693÷5 一百多 962÷2

726÷2 四百多 812÷7

824÷2 556÷3

七十五、跳绳比赛中,王明2分钟共跳了304下,他平均每分钟跳多少下?

答案:一、372 124 137

二、略

三、304÷2=152(下)

第7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

七十六、(1)523÷4的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是()位。

(2)523÷6的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是()位。

七十七、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144÷2 496÷8 185÷5

七十八、学校小花园里有月季花152株,是菊花的4倍,菊花有多少株?

答案:一、(1)三百(2)两十

二、72 62 37

三、152÷4=38(株)

第8课时练习八

七十九、在□里填合适的数。

(1)□78÷4,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2)3□5÷7,商的十位上的数可能是(),也可能是()。

八十、先估计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928÷4 520÷6 497÷8

八十一、李老师和张老师打字,李老师4分钟打了472个字,张老师5分钟打了485个字。谁打得快?

答案:一、(1)3 4 (2)4 5

二、三位数232 两位数86......4 两位数62 (1)

三、472÷4=118(个) 485÷5=97(个) 118>97 李老师打得快

第9课时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1)

八十二、判断。

(1)0除以任何数都得0。()(2)0÷0=0 ()八十三、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04÷2 906÷3 408÷4

八十四、一个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840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答案:一、(1)×(2)×

二、202 302 102

三、840÷4=210(米)

第10课时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2)

八十五、用竖式计算。

818÷2 860÷8 512÷5

八十六、

啄木鸟每天能吃多少只害虫?

八十七、每套西服用布4米,服装厂有562米布,最多能做多少套西服?

答案:一、409 107......4 102 (2)

二、624÷3=208(只)

三、562÷4=140(套)……2(米)

第11课时练习九

八十八、先用竖式计算,再对比。

619÷3 691÷3 681÷3

八十九、食堂运来630千克面粉,如果7天用完,那么平均每天要用多少千克?

如果6天、5天、3天用完呢?

用的时间7天6天5天3天平均每天的质量

九十、两个班共做了612朵纸花,有红、黄、蓝三种颜色。

(1)平均每种颜色的纸花有多少朵?

(2)平均每个班做了多少朵纸花?

答案:一、206……1 230……1 227 对比略

二、90千克105千克126千克210千克

三、(1)612÷3=204(朵)(2)612÷2=306(朵)

第1课时用列表的策略分析、解决问题

九十一、小青蛙第一天吃了70只害虫,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吃6只害虫,它第5天吃了多少只害虫?

九十二、一包糖果有64颗,第一次吃掉了它的一半,以后每次吃掉剩余数量的一半,第三次吃掉了几颗?第五次呢?

九十三、小红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20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看6页。小红第四天看了多少页?第五天呢?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20页

答案:一、70+6+6+6+6=94(只)

二、第一次吃掉:64÷2=32(颗)

第二次吃掉:32÷2=16(颗)

第三次吃掉:16÷2=8(颗)

第四次吃掉:8÷2=4(颗)

第五次吃掉:4÷2=2(颗)

答:第三次吃掉了8颗,第五次吃掉了2颗。

三、第二天:20+6=26(页)第三天:26+6=32(页)

第四天:32+6=38(页)第五天:38+6=44(页)填表略

第2课时用画线段图的策略分析、解决问题

九十四、水果店有24千克苹果,梨的质量是苹果的2倍,葡萄比梨少13千克。

水果店有葡萄多少千克?

九十五、

妈妈今年多少岁?

九十六、

小米和小麦一共折了多少只?

答案:一、24×2=48(千克) 48-13=35(千克)

二、10×3+6=36(岁)

三、45-14=31(只)45+31=76(只)

第3课时练习十

九十七、王老师带着32名学生去公园玩,买票一共需要多少元?

成人票:15元

儿童票:8元

九十八、动物园有20只猴子,羚羊的只数是猴子的2倍;还有一些孔雀,在运来4只就和羚羊的只数一样多。孔雀有多少只?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配套课堂作业

第1课时口算和估算 一、想一想,算一算。 2×4= 3×5= 5×6= 20×4= 30×5= 50×6= 200×4= 300×5= 500×6= 二、口算。 10×3= 8×20= 6×200= 50×9= 7×80= 400×3= 三、在中填上“>”“<”或“=”。 59×4 240 6×51 300 102×5 500 8×198 1600 答案:一、8 80 800 15 150 1500 30 300 3000 二、30 160 1200 450 560 1200 三、< > > < 第2课时倍的认识。 四、○○○ △△△△△△△△△△△△△△△△△△ ☆☆☆☆☆☆ 18里面有()个3,△的个数是○的()倍。 18里面有()个6,△的个数是☆的()倍。 五、一支钢笔16元,一本练习本4元,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本练习本的几倍? 六、王阿姨家来了客人。王阿姨从水果店购买了24个苹果,4个西瓜,8个橘子。 (1)苹果的个数是橘子的几倍? (2)橘子的个数是西瓜的几倍?

(3)你还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一、6 6 3 3 二、16÷4=4 三、(1)24÷8=3 (2)8÷4=2 (3)略 第3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七、9的3倍是多少?列式为()。 9是3的几倍?列式为()。 八、 一辆大客车限乘多少人? 九、体育课上跑步的有6人,拍球的人数是跑步的3倍,跳绳的人数是跑步的5倍。 答案:一、9×3 9÷3 二、6×9=54(人)答:一辆大客车限乘54人。 三、拍球:6×3=18(人)跳绳:6×5=30(人) 第4课时练习一 十、40×4= 8×200= 70×2= 500×4= 30×9= 800×6= 十一、一根电缆长900多米,某施工队每天用80~90米,9天能用完这根电缆吗?()(填“能”或“不能”) 十二、

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全册都有)

第一课时作业 1.填空题。 5 厘米=()毫米43 毫米=()厘米()毫米 90 毫米=()厘米3厘米 6 毫米=()毫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跳绳长2();(2)铁钉长8();(3)小华身高135();(4)粉笔长75() 3.画一画。 (1)画一条长 3 厘米 5 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24 毫米的线段。 第二课时作业 1.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1)一支铅笔长20();(2)语文书的厚度是18( )(3)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 )。 进率是( 2.开动脑筋算一算。 1 米—9 分米=()分米 1 厘米+ 2 毫米=()毫米 厘米+26 厘米=()分米2 厘米—8 毫米=()毫米14

49 厘米—39 厘米=()厘米= )分米(

第三课时作业1.判断对错。 (1)汽车每小时行40 千米()(2)电线杆高 6 千 米( ) (3)教室黑板长 5 分米()(4)小明身高是133 厘 米( ) 2. 填一填。 3000 米=()千米 5 千米=()米 5 米=()分米800 分米=()米 5000米— 2 千米=()千米3000 米+2000 米=() 千米 3.排排队。(从大到小) 6000 分米60 米 6 千米600 厘米

第四课时作业 1. 我会填。 3 千米— 800 米=( )米 400 米+600 米=( )千 米 ( )千米— 14 千米= 26 千米 6407 米=( )千米( )米 5 千米— 3 千米 400 米=( ) 千米( )米 2 千米+ 3 千米 500 米=( ) 千米( )米 500 米+800 米=( ) 千米( )米 2. 一根 2 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 4 段,每段长多少?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班级姓名学号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两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2)三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3)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4)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积不一定有0。 (5)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所以积的末尾一定有0。【至少有这么多个零】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一个数乘以倍数;倍数关系一定要看清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 (7)一个数连续乘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乘后面两个数的乘积。 如:150×3×2=150×6 (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 (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1)常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和克。 (2)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3)称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常用的秤有电子秤、盘秤、台秤、体重秤、天平…… (4)1千克有多重—— 5个大苹果大约重1千克;10个橘子大约重1千克; 18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4本数学书大约重1千克。 (5)1克大约有多重—— 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5粒黄豆大约重1克; (6)几种常见物品的质量—— 1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 1本数学书大约重250克;1只苹果大约重200克; 1只鸡蛋大约重60克;1枚1角硬币大约重3克; 1枚1元硬币大约重6克; (7)1千克=1000克。 (8)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以不超过5克为宜。 (9)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 (10)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 (11)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12)填写单位时一定要看清是填长度还是重量。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1)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 (4)求长方形的周长,可以先算长加宽的和,再乘2。也可以先算2条长,2条宽,再把结果相加。 (5)长方形的长宽和等于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和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6)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7)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只要是求长方形的周长,一定要找它的长和宽,然后用公式去算。求正方形的周长,一定要找它的边长,然后用公式去算。】 (7)把一个长方形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 8.【一面靠墙围菜地】篱笆最长=长×2+宽篱笆最短=宽×2+长 9.画图题:画一个周长是多少的长方形,先让周长÷2,得到长加宽的和,然后再将和分一分,确定长和宽。 10.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说明它们长与宽的和相等,但长和宽不一定分别相等。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练习题 【导语】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课堂作业是教师在上课时布置学生当堂进行检测的各种练习,课外作业是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的活动,是检测学生是否学会了课上的知识点的一种方法,一般都是家庭作业。以下是wo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练习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练习题 一、填空。 1、5837这个数,5在()位,表示();7在()位,表示()。 2、3个千,6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 3、有一个四位数,千位和个位上都是5,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是()。 4、用笔算加法,哪一位的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5、小马虎在计算一道加法题时,把十位上的“5”看成了“3”,结果是784。正确的答案应是()。 二、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793-486249+318605-378 600-395588+468804-276 三、解决问题。 1、我们一班收集了135节废电池,二班比一班多收集69节。二班收集了多少节? 2、民间故事书有185本、童话书有210本、儿童小说有335本。儿童小说比童话书多多少本。 3、水果店运来410千克水果,上午卖出139千克,下午卖出183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4、动物园上午有游客552人,中午有272人离去。下午又来了308人,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全天园内来了多少游客?

5、红红家、莉莉家、美美家在同一条路上。红红家到美美家有424米,莉莉家到美美家有385米。红红家到莉莉家有多远? 【篇二】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练习题 一、我会填。 1、6分米=()厘米2千克=()克 5千米=()米45毫米+25毫米=()厘米 2、8吨=()千克1吨-750千克=()千克 3、3时=()分4分=()秒180秒=()分 4、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它的(),写作()。这样的4份是()个(),就是它的()分之(),写作()。 5、在算式÷7=8……()中,当余数是5时,被除数是()。 6、请填上合适的单位。 (1)小明的身高是138()。 (2)一节数学课是40()。 (3)一个大西瓜重8()。 (4)小冬每分钟大约走50()。 7、水果店运来水果30筐,每筐重20千克,还要运()千克就正好是1吨。 8、用3、8、9可以摆出()个不同的三位数。 9、在○里填上“>”、“<”或“=”。 40分米○390厘米1200千克○1吨3578○3587 二、我来当小老师。(对的打“√”,错的打“×”)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7千克棉花比7千克铁轻。() 3、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北师大版 数学 三年级上册 全册 课堂作业

第1课时小熊购物(1) 1.先标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5+12 =17 60-5×9 4×9-30 18+6×7 2.下面计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改正。 (1)3×2+6 改正:(2)14-5×2 改正: =3×8 =9×2 =24() =18() 3.三年级二班的同学排队做操,如果每行排6人,排成5行,还缺2人;如果每行排5人,排成5行,还余下多少人? 参考答案: 1. 2.(1)×改正:3×2+6=6+6=12 (2)×改正:14-5×2=14-10=4 3. 6×5-2=30-2=28(人) 28-5×5=28-25=3(人) 答:还余下3人。 第2课时小熊购物(2) 4.计算下面各题。 7×8-26 50-6×3 6+3×7 43+6×8 100-8×9 9×7+15 5. (1)买4个球和1个玩具熊,应付多少钱? (2)拿20元买2个风车,应找回多少钱?

6.一共有多少个轮子? 参考答案: 1. 30 32 27 91 28 78 2.(1)4×3+9=21(元)(2)20-2×7=6(元) 3. 4×9+50=86(个) 第3课时买文具(1) 1.连一连。 2.弄清运算顺序,再计算。 90-64÷8 72-24÷6 81÷9+9 8+64÷8 72+6÷6 25÷5+25 3.六一儿童节到了,小红和小梅剪了一些小红花要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小红5 分剪了40个,小梅每分剪10个,小梅每分比小红多剪多少个? 参考答案: 1. 2. 82 68 18 16 73 30 3. 10-40÷5=10-8=2(个) 答:小梅每分比小红多剪2个。

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校本作业第12346789单元(课内外作业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校本作业第12346789单元(课内外作业题) 班级:姓名:座号:等级: 课内练习 一、书P5第1—2题.(口答) 二、看图写方向. 三、看图回答. 1. 学校的东面是( ),南面是( ),西面是( ),北面是( ). 2. 体育馆在学校的()面,图书馆在电影院的()面. 3. 图书馆在学校的()面,学校在图书馆的()面.(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课外练习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2.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校本作业第12346789单元(课内外作业题) 如果时针所指的方向是东面,那么半小时后,分针所指方向是( )面.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校本作业第12346789单元(课内外作业题) ☆4. 小红面向东方,她向左转,这时她面向( ).面向南方,向右转后就面向( ). 二、实践题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校本作业第12346789单元(课内外作业题) 作业预计完成时间:10-15分钟实际完成时间: 1.2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一) 班级:姓名:座号:等级: 课内练习 一、书P9第1、2题.(口答) 二、书P9第3题、P10第6、7题.(写在书上) 三、填空. 1. (1)A区在运动场的面. (2)B区在运动场的面. (3)E区在运动场的面. (4)H区在运动场的面. (5)运动场的东北面是区. (6)运动场的西南面是区. 课外练习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小兔家在大象家的面,大象家在山羊家的面. 2. 小猴家在小鹿家的面,小狗家在小猴家的面. 3. 大象家的东面是家,东北面是家. 4. 小猫要去小兔家,可先向面走到大象家,再向面走.

三年级数学上册作业和练习题

xx学年度第一学期专项复习题(A) 1、中国运动员王军霞至今还是10000()长跑世界记录保持者,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2、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正式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时速达到200()以上。 3、50毫米=()厘米5分米=()厘米3米=()分米 6千米=()米3000米=()千米70厘米=()分米 4、在○里填上“>”、“<”或“=”。 (1)5时○250分120分○2时3分○150秒 (2)7吨○700千克4500千克○5吨2吨○18000千克 8、在一个长3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9、我们学过的重量单位有()、()、(),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1)比628米长93米是()米,比1000少526是()。 (2)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和是(),差是()。 (3)一个加数增加378,另一个加数减少378,和()(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4)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5)在0、5、3、8这四个数字中,任选其中三个,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组成最小的三位数是(),它们的差是()。 (6)估计503-98的结果大约是(),计算结果为()(7)()里最大能填几? ()+52<80 ()-48<132 236+()<600 150-()>98 680-()>187 720-()>245 900-()>583 85+()<300 1.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和()。 2.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和()。 3.乐乐家离图书馆3000米,合()千米。 4.一头牛重500千克,()头牛重1吨。 5.找出3种长度约是1分米的物体:()、()、()。 6.10张纸叠起来厚1毫米,100张纸叠起来厚()毫米,合()厘米。 7.8千米=()米70厘米=()分米9千克=( )克 3厘米=()毫米4000千克=()吨8吨=( )千克 5厘米=( )毫米70厘米=( )分米4米=( )分米 4000千克=( )吨2千米=( )米( )米=50分米 6千克=( )克100厘米=( )米( )厘米=1分米 8.在○里填上“﹥”、“﹤”、“=”。 70毫米○70厘米2吨+4吨○6000千克1500千克○2吨 3千米○2970米7厘米+23厘米○3米2500千克○3吨6分米○58厘米1米-2分米○8分米60毫米○6厘米990克○1千克6吨○6000千克4分米○39厘米5千米○4500米300厘米○40分米2厘米○10毫米3米○25分米1吨5千克○1050克 1米○2分米30厘米 9、算一算。 87毫米-37毫米=( )毫米=( )厘米1吨-600千克=( )千克 480克+520克=( )克=( )千克1米-70厘米=( )厘米=( )分米 70毫米+3厘米=( )厘米=( )分米3千克+500克=( )克 75厘米+25厘米=( )厘米=( )分米=( )米 4厘米的5倍长是( )分米250千克的4倍重是( )吨 10、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床长约2()一袋牛奶重250()一个鸡蛋重约50()回形针长约3() 鱼重约1()儿童漫画书宽约2()学校操场长90( ) 一根跳绳长2( ) 小华身高130( ) 一本小学生字典厚4( ) 李明体重35( ) 一只公鸡重3( ) 一把小学生尺子长2( ) 一幢楼高12( ) 一袋水泥重50( ) 一包奶粉重250( ) 一辆汽车载重5( ) 一个杯子高10()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999()=1(),1000()+5()=6(),1()>1()>1()1、在( )里填上最大的数 3×( )﹤22 58﹥( ) ×7 42﹥8×( ) 9×( ) ﹤56 2、3千米=( ) 米50毫米= ()厘米4000千克=( )吨 3分=()秒120秒= ()分 3、小明身高124( ) 体重36( )。 4、直尺上的刻度7到17是( )厘米 5、长方形长是20分米,宽10分米,周长是( ) 6、学校里早上8:30上课,一节课是40分钟,应在( )点下课 7、把91个同学平均分成8个组,每组是( )个同学 8、48 7的4倍是( ) 9,甲的周长与乙的周长比较,甲的周长( )乙的周长甲(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 小丽家离公园5000米,合()千米。 4. 一袋大米重200千克,()袋大米重1吨。 5. 9千米=()米4000千克=()吨6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50分米=()米2000克=()千克6米=()厘米7分米=()毫米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大象约重4()西瓜约重4()小红的身高是138()小明的体重是42()数学课本长约2()日记本的厚4()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小玲家离学校1750()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 一、口算:(6分) 200+6000= 1300-700= 350+17=49+33= 63-15= 48÷8= 490+80= 70+50= 440-290= 36÷4= 32÷8= 47-34= 1000-700= 800+600= 240+320= 80+25= 54+93= 24÷6= 83-29= 90-27= 150+46= 1500-500= 6×9= 54+46= 1300-300= 13+38= 520+52= 48÷6+102= 3500+1000= 140-30= 69+40= 9×4+52= 1600-900= 3200-1000= 450+200= 1000-800= 47+38= 200+350= 570-80= 146-79= 34-17= 60+300= 42÷7= 260+65= 3100-400= 100-78= 35÷5×9=

三年级下期数学培优班 课堂练习及作业(2)

三年级下期数学培优班课堂练习(错中求解之一) 1、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十位上的1看作了7,结果得到的差是623,正确的差是多少? 2、小丽在做一道减法题时,错把被减数十位上的9看作了6,减数个位上的8看作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587,正确的差是多少? 3、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题目时,把某数乘以3加45,误看成某数除以3减45,得数是95,某数是多少?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4、小平在计算一道题时,把一个数加上3乘以5看成了乘以5加上3,得数是598,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5、小马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其中一个因数个位上的6看作1,算得结果是714,实际应为884,这两个因数分别是多少?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 —、选择题 1.太阳( )是东升西落。 A.一定 B.不一定 C.不会 2.与北极星相对的方向是( ) 。 A.东 B.南 C.西 3.小明座位的西南方向是张强的座位,那么小明在张强的( )方向。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4.三(1)班教室的黑板在教室的西面,那么老师讲课时面向( )面。 A.东 B.南 C.西 D.北 5.张丽面向南站立,当她向后转之后,她的左面是( ),右面是( )。 A.东 B.西 C.北 二、填空题 1.把手表平放在桌面上,用数字12 正对着北方,正对着南方的是数字( );数字3 正对着 ( )方。 2.小玲面向西站立,向右转动两周半,面向( );向左转动l周半,面向( )。 3.下图是某小区的平面图,请根据平面图填空。 (1)1号楼在中心花园的( )方向;3号楼在中心花园的( )方向;4号楼在 中心花园的( )方向。 (2)4号楼在2号楼的( )方向;1号楼在2号楼的( )方向。 (3)中心花园在( )的北面,( )的西北面,2号楼的( )方向。 (4)( )在( )北面。 (5)5号楼的西面有( )号楼和( )号楼。 三、判断题 1.人的影子在西方,太阳应在东方。( ) 2.和西北相对的方向是西南。( ) 3.在森林中可以利用树叶的疏密来识别方向。( ) 4.面对早晨的太阳,你的右手边是南方。( )

三年级上10次数学作业

一、竖式 754+236= 780—158= 608×7= 365 8= 二、递等式 236+489+164 732—198—132 514—465+35 242+198—142 641—176+259—224 78×45+55×78 748+456+152 三、应用题 (1)一根绳子长5米,减去79厘米,还剩多少厘米长? (2)从上海到苏州的铁路长85千米,从苏州到无锡的铁路长50千米,那么从上海到无锡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四、单位换算 6m=( )cm 30dm=( )m 5dm=( )cm 70mm=( )cm 6cm=( )mm 50m=( )dm 5000m=( )km 600cm=( )m 6cm=( )mm 20km=( )4m 12cm=( )cm 8m5cm=( )cm 990cm=( )m( )cm 606cm=( )m( )cm 2dm5cm=( )cm 1m4dm6cm=( )cm 7m7dm=( )dm 8m50dm=( )m

一、横式计算 484×7= 654÷4= 78÷6= 二、竖式计算 8×74= 305×8= 470×6= 242÷6= 842÷8= 三、填空 ①6×( )=144 ②( )÷8=205 ③ 840÷( )=8 ④□÷4=108……△,被除数最大是( )。 ⑤486÷7,商在( )和( )之间,接近( )。 ⑥□24÷6,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 ⑦□÷5=118……2,被除数是( )。 ⑧4□2÷4,要使商的中间是零,□里可以填( )。 四、应用题 ①白球有135个,红球个数是白球的3倍,红球有几个? ②白球有135个,是红球个数的3倍,红球有几个?

苏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情况分析 1.教材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共十一单元,有除法,认数,千克和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统计和可能性,认识分数,整理与复习。重难点: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服学习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报刊书籍、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初步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2.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一部分的学生自觉性较差,主要要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二、教学总要求: 1.(1)认识万,知道十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4)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

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5)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6)在现实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与克,通过动手实验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的换算。 2.(1)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2)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 (3)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或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3.(1)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2)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重点: 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练习题 【篇一】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练习题 一、填空。 1、5837这个数,5在()位,表示();7在()位,表示()。 2、3个千,6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 3、有一个四位数,千位和个位上都是5,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是()。 4、用笔算加法,哪一位的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5、小马虎在计算一道加法题时,把十位上的“5”看成了“3”,结果是784。正确的答案应是()。 二、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793-486 249+318 605-378 600-395 588+468 804-276 三、解决问题。 1、我们一班收集了135节废电池,二班比一班多收集69节。二班收集了多少节? 2、民间故事书有185本、童话书有210本、儿童小说有335本。儿童小说比童话书多多少本。 3、水果店运来410千克水果,上午卖出139千克,下午卖出183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4、动物园上午有游客552人,中午有272人离去。下午又来了308人,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全天园内来了多少

游客? 5、红红家、莉莉家、美美家在同一条路上。红红家到美美家有424米,莉莉家到美美家有385米。红红家到莉莉家有多远?【篇二】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业练习题 一、我会填。 1、6分米=()厘米2千克=()克 5千米=()米45毫米+25毫米=()厘米 2、8吨=()千克1吨-750千克=()千克 3、3时=()分4分=()秒180秒=()分 4、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它的(),写作()。这样的4份是()个(),就是它的()分之(),写作()。 5、在算式÷7=8……()中,当余数是5时,被除数是()。 6、请填上合适的单位。 (1)小明的身高是138()。(2)一节数学课是40()。(3)一个大西瓜重8()。(4)小冬每分钟大约走50()。 7、水果店运来水果30筐,每筐重20千克,还要运()千克就正好是1吨。 8、用3、8、9可以摆出()个不同的三位数。 9、在○里填上“>”、“<”或“=”。 40分米○390厘米1200千克○1吨3578○3587 二、我来当小老师。(对的打“√”,错的打“×”)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德基书院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整十或整百的乘法口算:(挡0法)先把乘数末尾的0挡住进行口算,再将挡住的0加到乘积 末尾,挡住几个0就再加几个0。 2、竖式计算: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 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讲解时,要演示给学生看。并且要确保所有学生注意力都在黑板上。 讲解后,立即训练。】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 5、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任何数和1相乘还得这个数本身。【强调任何数除以零等于零是错的。强化领不能做除数】 6、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7、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至少有这么多个零】 8、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最多只能多一位】 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10、对折绳子和对折纸:每次对折绳子变为原来段数的两倍。 11、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相加的和大(错)【举例说明:1X3=3,1+3=4】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1、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2、2包盐重1千克。4本数学书约重1千克。书包约重2千克。【要学生记住几个常见题型。鸡蛋50g 鸭蛋60g 学生体重25到45kg之间一分钱硬币1g左右】 3、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5、1千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 6、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装油,倒油问题。一瓶油连瓶重7千克,倒出一半油后重4kg。求油重多少千克,瓶重多少千克?典型题。画图讲解】 7、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反复强调单位要统一】 8、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 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填写单位时一定要看清是填长度还是重量。 9、一千克棉花和一千克铁哪个重?

三年级上册课堂作业本答案

第1单元 1、我们的民族小学 1、①②;①②;②① 2、(1)学校被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2)钟声敲响了。 3、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4、、、、 2、(略) 2、金色的草地 1、假装、绒毛、花瓣、使劲、 手掌、有趣、观察、朝南 2、玩耍合拢钓鱼 要求龙王鱼钩 3、(1)那朵小花并不引人注目,确很香。 (2)拔河比赛我们使劲一拉,赢了。 4、略 5、绿、金、绿 我们的手掌、张开、合上、花朵张开、金色的、花朵合拢、就变成绿色的了

当妈妈回来时,我已经把饭烧好了。 3、爬天都峰 1、发:fā(发现)似:sì(似乎)相:xiāng(相当) fà(头发)shì(似的)xiàng(照相) 2、果然、居然 3、啊,蝴蝶这么美,在翩翩起舞呢! 啊,井水这么深,都看不见底哩! 啊,湖水这么清,可以当镜子啦! 5、要不是你拉我一把,我都要掉下去了。 鼓励、汲取力量 语文园地一 1、知了、好了;照相、相信;天都峰、都是;长大、成长; 2、yǐshìtíng mǒu jìn lù 3、桥、绿、谋——某 诗、亿、停——亭

4、路人借问 怕得鱼惊不应人 5、喜气洋洋斤斤计较十全十美 金光闪闪恋恋不舍 6、居然、一本正经 7、(1)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十分安静 (2)摇、叫、停、听、读 (3)小狗摇着尾巴向我扑来,好像在欢迎我回家。 (4)国庆节广场上很热闹:阿姨们在欢快地跳舞,老爷爷在练太极拳,小朋友们在溜冰 第二单元 5、灰雀 1、 果然?可惜?仰望 2、 肯定一定 ?肯定 5、 小男孩可能担心列宁知道是他捉走灰雀、想说又不敢说。 ?决心改正错误的心理。 6、小摄影师 1、摆放摆正秘书秘密 告诉劝告然后突然 2、 经常?如果?立刻立即

3年级数学课堂作业答案

3 年级数学课堂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 1. 十八亿四千零五十万九千写作()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写作() 。 2.5 吨820千克=() 千克,100分钟=() 小时。 3. =16()=():10=()%=() 成。 4. 在3.14 ,1,,162.5%和1这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相等的数是() 。 5. 三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 厘米,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6. 有两堆苹果,如果从第一堆拿9 个放到第二堆,两堆苹果的个数相等;如果从第二堆拿12个放到第一堆,则第一堆苹果的个数是第二堆苹果个数的 2 倍。原来第一堆有苹果() 个,第二堆有苹果() 个。 7. 一根长1 米2 分米的木料,把它截成两段,表面积增加了24 平方厘米,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 平方厘米。 8. 某人到十层大楼的第十层办事,他从一层到第五层用64 秒,那么以同样的速度往上走到第十层,还需要() 秒才能到达。 9. 在一个盛满水的底面半径是20 厘米的圆柱形容器里,有一个 底面半径是10 厘米的钢铸圆锥体浸没在水中。取出圆锥后,容器内的水面下降 5 厘米。这个圆锥高() 厘米。 10. 一辆小车从A 城到B 城需用10 小时,一辆货车从B 城到A 城需用15小时。这两辆车分别从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开出,在离

B城20千米处相遇,则A B两城相距()千米。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5 分) 1.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锐角,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2. 三位小数a精确到百分位是8.60,那么a最大为8.599。() 3. 一根铁丝长240 厘米,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 : 2 : 1,它的体积是6000立方厘米。() 4. 侧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5. 两个自然数的公有质因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 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零除以任何数都得零;B、如果二,那么X与丫成反比例; C 、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的体积的;D、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2. 圆的半径与周长() 关系。 A 、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以上答案都不对 3. 某工厂要绘制反映年产值的数量和增长情况统计图,应该选用() 比较合适。 A 、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以上答案都

三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新的一年,新的希冀。对于广大小学生朋友来说怎样才能度过 一个既快乐又充实的寒假呢?为此为大家搜集了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答案,让大家在享受假期的同时,轻松愉快的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①729+154+271 ②7999+785+215 答:①原式=729+271+154=1154 ②原式=7999+(785+215)=8999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①8376+2538+7462+1624 ②997+95+548 答:原式=(8376+1624)+(2538+7462)=20000 原式=(997+3)+(92+548)=1640 3.求和: ①3+4+5+…+99+100 ②4+8+12+…+32+36 ③65+63+61+…+5+3+1 答:①原式=(3+100)×98÷2=5047 ②原式=(4+36)×9÷2=180 ③原式=(65+1)×33÷2=1089 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①958-596 ②1543+498 答:①原式=958-(600-4)=958-600+4=362 ②原式=1543+(500-2)=1543+500-2=2041 5.巧算下列各题: ①5000-2-4-6-…-98-100 ②103+99+103+96+105+102+98+98+101+102 答:①原式=5000-(2+4+6+…+98+100) =5000-(2+100)×50÷2 =5000-2550=2450 ②原式=100×10+(3+3+5+2+1+2)-(1+4+2+2) =1000+16-9=1007 6.求下列数据的平均数: 199,202,195,201,196,201 答:取200为基准数,先求和,再求平均数。 [200×6+(2+1+1)-(1+5+4)]÷6 =(1200+4-10)÷6=1194÷6=199 7.填出下面各题中所缺的数: (1)如图5: (2)如图6: 答:(1)5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算练习

三年级计算练习1 三( )班姓名成绩 1.口算。(20分) 23×3=0+35= 54÷6= 35×2= 8×8+6= 13×5= 7×200= 12×4= 4×16= 4×8+7= 3×70= 60×6= 700×0= 120-70= 5×7+6= 3×24= 56+24= 80×7=8×12= 9×5+8= 2.用竖式计算。(80分) 12×5= 178×3= 278+534= 309×5= 6×78= 4×264= 384×4= 480×5= 26×9= 700-432= 8×530= 6×835= 416×3= 2×604= 8×742= 219×5=

三年级计算练习2 三( )班姓名成绩 1.口算。(20分) 80÷2= 96÷3= 560÷7= 36÷3= 88÷8== 420÷7= 300÷6= 0÷9= 85÷5= 72÷4= 3×25= 280÷4= 720÷8= 800×0= 500×8= 0+76= 700×9=84-56= 240-8= 90÷6= 2.用竖式计算。(80分) 693÷3= 98÷6= 246÷4= 719÷7= 750÷3= 6×809= 1013-547= 709÷7= 875÷6= 2940÷6= 609÷3= 80÷6= 9×867= 487+529= 540÷8= 863÷8= 验算 验算

三年级计算练习3 三( )班姓名成绩 1.口算。(20分) 800÷4= 280÷4= 600÷3= 68÷2= 78÷6== 65÷5= 300×6= 0×95= 98÷7= 52÷4= 6×12= 68÷4= 600÷3= 800-0= 8×900= 0÷6= 13×7=84-26= 240-8= 56÷9= 2.用竖式计算。(80分) 89÷4= 118÷7= 865÷5= 908÷6= 450÷9= 9×806= 709÷7= 893+4197= 785÷6= 2700÷6= 589÷4= 268÷7= 986×7= 1487-499= 960÷8= 482÷3= 验算 验算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提前练:暑假作业大全

2020暑假数学作业 2020 月日星期 一、口算题: 48+56= 42-19= 25×4= 48÷4= 59+68= 162-93= 36×2= 248+166= 96÷3= 418-69= 105×5= 468÷4= 28+128= 258-126= 315-289= 二、列式计算: 205+399= 46×26= 315-86= 126×6= 743-482= 423-259= 426-138= 286+484= 327÷3= 398÷7= 三、应用题: 一个果园里栽了125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的4倍少20棵。这个果园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一、口算题: 26+9= 3×800=1500-700=42×2=99÷3= 770÷7=660÷3=960÷3=180÷9=65+15= 660÷6=800×2=50÷5=420÷7=57-38= 二、列式计算: 365÷5=43×58=70÷5=628÷3=912÷3= 45×25=951÷9=309÷3=750÷5=354÷5= 三、应用题: 一段路长324米,已经修了240米,剩下的计划4小时修完。平均每小时修多少米?

一、口算题: 880÷4=1200-200=11×7=80-46=0÷51= 0÷76=0×85=70÷7=14×2=5×900= 2×200=84÷4=0÷91=930÷3=90÷3=二、列式计算: 13×23=32×22=43×58=24×12=39×14= 63×72=24×25=15×19=23×24=53×45= 三、应用题: 红光印刷厂装订一批日记本,前三天共装订了960本,后16天平均每天装订420本。这批日记本共有多少本?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完整版)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 8×8= 5×2=

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doc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选择:(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太阳( ) 是东升西落。 A .一定 B 、不一定 C 、不会 2 .与北极星相对的方向是( ) 。 A .东 B. 南 C. 西 3 .小明面向西坐着他的后面是()面。 A .东 B. 南 C .北 4 .三(1) 班教室的黑板在教室的西面,那么老师讲课时面向( ) 面。 A .东 B .南 C .西 D. 北 5 。张丽面向南站立,当她向后转之后,她的左面是( ) ,右面是 ( ) 。 A .东 B .西 C. 北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填空: 1 .把手表平放在桌面上,用数字1 2 正对着北方。正对着南方的是数 字( ) ;数字 3 正对着( ) 方。 2 .小铃面向西站立,向右转动两周半,面向( ) ;向左转动l 周半, 面向( ) 。 3 .下图是某小区的平面图,请根据平面图填空。 (1)1 号楼在中心花园的( ) 方;3 号楼在中心花园的( ) 方;4 号楼在中心花园的( ) 方。 (2)4 号楼在2 号楼的( ) 方;1 号楼在2 号楼的( ) 方。 (3) 中心花园在( ) 的北面,( ) 的西北面,2 号楼的( ) 方。 (4)( ) 在( ) 北面。 (5)5 号楼的西面有( ) 号楼和( ) 号楼。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 一、直接写出得数: 40÷2= 120 ÷6= 2400 ÷8= 900 ÷3= 1500÷5= 270 ÷9= 300 ÷6= 400 ÷8= 200÷2= 360 ÷4= 100 ÷5= 2100 ÷7= 二、找规律: 8 ÷4 = 12 ÷3= 20 ÷4= 70 ÷7= 80÷4= 120 ÷3= 200 ÷4= 700 ÷7 = 800÷4= 1200 ÷3= 2000 ÷4= 7000 ÷7= 三、填空: 1.90 ()个十,450 是()个十。 2.480 是()个十,除以 6 等于()个十。 3.630 里有()个7,有()个9。 四、列示计算 1、被除数是86,除数是2,商是多少? 2、被除数是600,商是2. 除数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 80 个同学参加跳绳比赛。 4 人为一组可以分为几组?10 人为一组可以分为几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