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分子理论与计算化学导论作业

现代分子理论与计算化学导论作业
现代分子理论与计算化学导论作业

《现代分子理论与计算化学导论》

——课程大作业班级:xxxxxxx 姓名:小签牛学号:xxxxxxxxxx

题目:在T*=1.5条件下,分别用分子模拟方法和微扰理论方法计算ρ*=0.02和0.85的体系的压力,并比较两种方法计算

的结果。

Ⅰ.当T*=1.5、ρ*=0.02时的情况

①由Monte Carlo模拟获得体系的内能、径向分布函数和压力,流

体参数及模拟条件见contrifile文件;

此时的contrifile文件为:

---------------ENTER THE FOLLOWING IN LENNARD-JONES UNITS--------------------

0.02 # Enter The Density

1.5 # Enter The Temperature

8.0 # Enter The Potential Cutoff Distance

108 # Enter The Intial Molecular Number

---------------ENTER THE SIMULATION STEP CONTROLLING PARAMETES--------------- 200000 # Enter Number Of Cycles

400 # Enter Number Of Steps Between Output Lines

400 # Enter Number Of Steps Between Data Saves

400 # Enter Interval For Update Of Max. Displ.

.False. # Whether Read config. From Old Simulation Run

config.dat # Enter The Configuration File Name

---------------ENTER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PARAMETES-------------- .True. # Whether Calculate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0.01 # Enter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Distance

100000 # Enter Number Of Cycles Of Start Calculating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gr0.02.dat # Enter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File Name

(运行程序见附件1)

所得“result.dat”文件中的结果为:

A VERAGES

= -0.149649

= 0.028542

FLUCTUATIONS

FLUCTUATION IN = 0.029433 FLUCTUATION IN

= 0.002152

END OF SIMULATION

MC 模拟径向分布函数图:

利用MC 程序运行产生的数据文件“gr0.02.dat ”,使用origin8绘图软件作图:

图1 MC 模拟法所得径向分布函数

② 微扰理论法径向分布函数图:

利用Lennard_Jones 程序运行产生的数据文件“gr0.02.dat ”,使用origin8绘图软件作图:

1

2

3

4

5

0.0

0.5

1.0

1.5

2.0

g (r )

r

T *=1.5 ρ*=0.02

图2 微扰理论法所得径向分布函数

由径向分布函数计算体系的Helmholtz 自由能:

根据*

6ρπη=

计算出η,进而由)

1(3-422

ηηη-=hs A 可计算出hs A 。*2*

)()(2T dr r r u r g A LJ LJ ??

? ??=?∞σπρ可转换为微分迭代求和获得。最后由A

A A LJ

hs

ex

+=即可获得Helmholtz 自由能

由Helmholtz 自由能计算体系的压缩因子,进而得到压力,所涉及公式如下:

1*

ex *

+??=ρ

ρA Z ;T Z P ***=ρ

(运行程序见附件2)

所得 “result.dat”文件中的结果为:

Helmholtz Energy : -0.024717 Compressibility Factor : 0.975845 Pressure

: 0.029275

1

2

3

4

5

6

7

8

0.0

0.5

1.0

1.5

2.0

g (r )

r

T *=1.5 ρ*=0.02

③ 结果分析

对于r 比较小的情况,g(r)主要表征的是原子的堆积状况及各个键之间的距离。对于长程的性质,由于对于给定的距离找到原子的几率基本上相同,所以g(r)随着r 的增大而变得平缓,最后趋向于恒定值。通常g(r) 归一化的条件为r 趋向于无穷大 时,g(r)趋向于1。分析图1和图2,可以看出:由Monte Carlo 模拟与用微扰理论法所得的径向分布函数走势基本一致。而且随着r 的增大,g(r)趋向于恒定值1.

通过MC 模拟的方法和微扰理论的方法都计算出了体系的压力,分别为0.028542和0.029275,通过MC 模拟法所得压力与微扰理论法所得压力的相对误差为2.50%,可见两种方法的偏差比较小。从而,在同等温度下,当密度相对较小时,两种方法所得结果接近。

偏差分析: 用MC 模拟时,根据所设定的温度、密度和每个分子在的不同位置时的相互作用力计算出多个压力P ,当计算完成后输出的P 是一个加权平均值。微扰理论方法是通过简单问题的精确解来求得复杂问题的近似解。对于Helmholtz 状态函

数的计算,P *

的计算涉及到*2*/)()(2T dr r r u r g A LJ LJ ??

? ??=?∞σπρ、L J hs ex A A A +=、

1*

*

+??=ρ

ρex A Z 和*

**T Z P ρ=, A LJ 计算过程中采用微分迭代,dr 选取length/n=15/1024=0.015,以及在求解*ρ??ex

A 也是用的(A2-A1) /(rou2-rou1)即(A2-A1)

/(2step )近似求解。对于本身有误差的引用很有可能进一步的扩大了误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积分的准确性;诸多方面造成了偏差的存在。

Ⅱ.当T*=1.5、ρ*=0.85时的情况

① 由Monte Carlo 模拟获得体系的内能、径向分布函数和压力,流体参数及模拟条件见contrifile 文件;

此时的contrifile 文件为:

---------------ENTER THE FOLLOWING IN LENNARD-JONES UNITS--------------------

0.85 # Enter The Density 1.5

# Enter The Temperature

8.0 # Enter The Potential Cutoff Distance

108 # Enter The Intial Molecular Number

---------------ENTER THE SIMULATION STEP CONTROLLING PARAMETES--------------- 200000 # Enter Number Of Cycles

400 # Enter Number Of Steps Between Output Lines

400 # Enter Number Of Steps Between Data Saves

400 # Enter Interval For Update Of Max. Displ.

.False. # Whether Read config. From Old Simulation Run

config.dat # Enter The Configuration File Name

---------------ENTER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PARAMETES-------------- .True. # Whether Calculate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0.01 # Enter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Distance

100000 # Enter Number Of Cycles Of Start Calculating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gr0.85.dat # Enter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File Name

(运行程序见附件1)

所得“result.dat”文件中的结果为:

A VERAGES

= -5.096817

= 4.958224

FLUCTUATIONS

FLUCTUATION IN = 0.139289

FLUCTUATION IN

= 0.660584

END OF SIMULATION

MC模拟径向分布函数图:

利用MC程序运行产生的数据文件“gr0.85.dat”,使用origin8绘图软件作图:

2.5

T*=1.5 ρ*=0.85

2.0

1.5

)

r

(

g

1.0

0.5

0.0

0.5 1.0 1.5 2.0 2.5

r

图3 MC模拟法所得径向分布函数

②微扰理论法径向分布函数图:

利用Lennard_Jones程序运行产生的数据文件“gr0.85.dat”,使用origin8绘图软件作图:

2.5

T*=1.5 ρ*=0.85

2.0

1.5

)

r

(

g

1.0

0.5

0.0

01234567

r

图4 微扰理论法所得径向分布函数

由径向分布函数计算体系的Helmholtz 自由能;

根据*

6ρπη=

计算出η,进而由)

1(3-422

ηηη-=hs A 可计算出hs A 。*2*

)()(2T dr r r u r g A LJ LJ ??

? ??=?∞σπρ可转换为迭代求和获得。最后由A

A A LJ

hs

ex +=即可获得Helmholtz 自由能。

由Helmholtz 自由能计算体系的压缩因子,进而得到压力,所涉及的公式如下:

1*

ex *

+??=ρ

ρA Z ;T Z P *

**=ρ

(运行程序见附件3)

所得 “result.dat”文件中的结果为:

Helmholtz Energy : 1.655380 Compressibility Factor : 6.903019 Pressure

: 8.801349

③ 结果分析

对于r 比较小的情况,g(r)主要表征的是原子的堆积状况及各个键之间的距离。对于长程的性质,由于对于给定的距离找到原子的几率基本上相同,所以g(r)随着r 的增大而变得平缓,最后趋向于恒定值。通常g(r) 归一化的条件为r 趋向于无穷大 时,g(r)趋向于1。分析图3和图4,可以看出:由Monte Carlo 模拟与用微扰理论法所得的径向分布函数在r 为0到2.5之间走势基本一致。并且随着r 的增大,g(r)趋向于恒定值1。在r 不太大时,g(r)波动较大,说明密度较大时g(r)不稳定。

通过MC 模拟的方法和微扰理论的方法都计算出了体系的压力,分别为

4.958224和8.801349,可见通过Helmholtz 函数计算的压力要大于MC 模拟的压力。通过MC 模拟法所得压力与微扰理论法所得压力的相对误差为43.67%,可见两种方法的偏差较大。

偏差分析: 用MC 模拟时,根据所设定的温度、密度和每个分子在的不同位置时的相互作用力计算出多个压力P ,当计算完成后输出的P 是一个加权平均值。微扰理论方法是通过简单问题的精确解来求得复杂问题的近似解。对于Helmholtz 状态函数的计算,P*的计算涉及到

*2*

)()(2T dr r r u r g A LJ LJ ??

? ??=?∞σπρ、

A

A

A LJ

hs

ex

+

=、1*

ex

*

+??=ρ

ρA Z 和T

Z P

*

*

*

, ALJ 计算过

程中采用微分迭代,dr 选取length/n=15/1024=0.015,以及在求解*

ρ??ex

A 也是用的(A2-A1) /(rou2-rou1)即(A2-A1) /(2step )近似求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积分的准确性。另外,g(r)的值本来就存在小的误差,这会导致状态方程比较大的偏差,进而会影响用Helmholtz 函数状态方程计算压力P 的精度,并且经过积分后误差会扩大,于是出现了它相对于MC 模拟的正偏差。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

现代控制理论 (主汽温对象模型)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一. 背景及模型建立 1.火电厂主汽温研究背景及意义 2.主汽温对象的特性 3.主汽温对象的数学模型 二.分析 1.状态空间表达 2.化为约当标准型状态空间表达式并进行分析 3.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求解 4.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5.系统的输入输出传递函数 6.分析系统的开环稳定性 7.闭环系统的极点配置 8.全维状态观测器的设计 9.带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控制系统的状态变量图 10.带状态观测器的闭环状态反馈控制系统的分析 三.结束语 1.主要内容 2.问题及分析 3.评价

一.背景及模型建立 1.火电厂主汽温研究背景及意义 火电厂锅炉主汽温控制决定着机组生产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由于锅炉的蒸汽容量非常大、过热汽管道很长,主汽温调节对象往往具有大惯性和大延迟,导致锅炉主汽温控制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影响机组的整个工作效率。主汽温系统是表征锅炉特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主汽温的稳定对于机组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汽温过高会加速锅炉受热面以及蒸汽管道金属的蠕变,缩短其使用寿命。例如,12CrMoV 钢在585℃环境下可保证其应用强度的时间约为10万小时,而在 595℃时,其保证应用强度的时间可能仅仅是 3 万小时。而且一旦受热面严重超温,管道材料的强度将会急剧下降,最终可能会导致爆管。再者,汽温过高也会严重影响汽轮机的汽缸、汽门、前几级喷嘴和叶片、高压缸前轴承等部件的机械强度,从而导致设备损坏或者使用年限缩短。 (2) 汽温过低,会使得机组循环热效率降低,增大煤耗。根据理论估计可知:过热汽温每降低10℃,会使得煤耗平均增加0.2%。同时,汽温降低还会造成汽轮机尾部的蒸汽湿度增大,其后果是,不仅汽轮机内部热效率降低,而且会加速汽轮机末几级叶片的侵蚀。此外,汽温过低会增大汽轮机所受的轴向推力,不利于汽轮机的安全运行。 (3) 汽温变化过大会使得管材及有关部件产生疲劳,此外还将引起汽轮机汽缸的转子与汽缸的胀差变化,甚至产生剧烈振动,危及机组安全运行。 据以上所述,工艺上对汽温控制系统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一般控制误差范围在±5℃。主汽温太高会缩短管道的使用寿命,太低又会降低机组效率。所以必须实现汽温系统的良好控制。而汽温被控对象往往具有大惯性、大延时、非线性,时变一系列的特性,造成对象的复杂性,增加了控制的难度。现代控制系统中有很多关于主汽温的控制方案,本文我们着重研究带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控制对主汽温的控制[1] 。 2.主汽温对象的特性 2.1主汽温对象的静态特性 主汽温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是指汽温随锅炉负荷变化的静态关系。过热器的传热形式、结构和布置将直接影响过热器的静态特性。现代大容量锅炉多采用对流过热器、辐射过热器和屏式过热器。对流过热器布置在450℃~1000℃烟气温度的烟道中,受烟气的横向和纵向冲刷,烟气以对流方式将热量传给管道。而辐射过热器则是直接吸收火焰和高温烟气的辐射能。屏式过热器布置在炉膛内上部

现代农业概论作业4

现代农业概论作业4------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现代农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 一、名称解释 1.育种家种子:由育种单位或育种者生产、繁殖的高纯度种子。 2.两种:由原种繁殖的第1~第3代或杂交种,经确认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 3.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及相关企业为了在生产经营上谋求共同发展,按照平等自愿、互助互利原则组织起来,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在技术、资金、购买、销售、加工、储运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的经济或技术组织。无土栽培:又称营养液栽培,是指不用土壤,而使用人工配置的营养液,或营养液加固体培养基栽培植物的方法。 4.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5.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二、填空 1、承包期30年,转让权 2、统一经营,家庭分散经营 3、综合配套技术,技术和技术体系 4、农民,行业协会 5、高产优质品种,科学栽培和饲养方法 三、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B 5.A 6.B 7.A 8.A 9.D 10.C 四、简答题 1、简要说明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2、农业经济组织的经济功能有哪些? (1) 降低交易费用; (2)提高农户在市场交易谈判中的地位; (3)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各种农业经营风险。 3、在提高抗病和抗虫品种的选育效率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在对抗病和抗虫基因进行精细分子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可以在杂交早期进行选择,避免环境对选择效率的影响,也可以实现不同抗性基因在同一材料中积累,获得多抗和持久性品种;在抗病、抗虫和抗除草剂基因克隆的基础上,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实现抗性基因的快速转移。如在棉花抗虫品种选育,番茄抗病毒品种选育和水稻、小麦、玉米抗除草剂品种选育方面已经取得重大突破。 4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有哪6条原则? (1)坚持立足国情和开放发展相结合的原则;(2)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相结合的原则;(3)坚持部署农

1计算化学概述

1计算化学概述 计算化学在最近十年中可以说是发展最快的化学研究领域之一。究竟什么是计算化学呢?由于其目前在各种化学研究中广泛的应用, 我们并不容易给它一个很明确的定义。简单的来说, 计算化学是根据基本的物理化学理论通常指量子化学、统计热力学及经典力学及大量的数值运算方式研究分子、团簇的性质及化学反应的一门科学。最常见到的例子是以量子化学理论和计算、分子反应动力学理论和计算、分子力学及分子动力学理论和计算等等来解释实验中各种化学现象,帮助化学家以较具体的概念来了解、分析观察到的结果。对于未知或不易观测的化学系统, 计算化学还常扮演着预测的角色, 提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除此之外, 计算化学也常被用来验证、测试、修正、或发展较高层次的化学理论。同时准确或有效率计算方法的开发创新也是计算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简言之, 计算化学是一门应用计算机技术, 通过理论计算研究化学反应的机制和速率, 总结和预见化学物质结构和性能关系的规律的学科。如果说物理化学是化学和物理学相互交叉融合的产物, 那么计算化学则是化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以及药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 而化学则是其中的核心学科。近二十年来,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理论方法的进步使理论与计算化学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今天、理论化学计算和实验研究的紧密结合大大改变了化学作为纯实验科学的传统印象, 有力地推动了化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发展。而且, 理论与计算化学的发展也对相关的学科如纳米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计算化学的产生、发展、现状和未来 2.1计算化学的产生 计算化学是随着量子化学理论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 有着悠久历史的一门新兴学科。自上个世纪年代量子力学理论建立以来, 许多科学家曾尝试以各种数值计算方法来深人了解原子与分子之各种化学性质。然而在数值计算机广泛使用之前, 此类的计算由于其复杂性而只能应用在简单的系统与高度简化的理论模型之中, 所以, 即使是在此后的数十年里, 计算化学仍是一门需具有高度量子力学与数值分析素养的人从事的研究, 而且由于其庞大的计算量, 绝大部分的

农业概论作业1-答案

《农业概论》作业1-参考答案 一、是非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 √ 二、填空 1. 经济再生产过程自然再生产过程 2. 土地质量位臵数量 3. 农林牧渔 4. 产品部门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三次产业划分 5. 光温水养分空气 6. 光温水养分空气 7.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8. 生物工程技术的利用机械化智能化 9. 植业资源林业资源畜牧业资源渔业资源 10. 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三、名词解释 1. 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动植物生长机能以获得生活所必需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的经济活动。 2. 是指产品处于生产状态的时间,其中包括劳动作用于产品的时间 3. 产品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部门 4. 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 5. 在环境中与生物体的生存、分布,生长发育及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有密切关系的因子 6. 是指农业生物周围的植被、杂草、昆虫、病害等因素,它们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调节因素和制约因素。 7. 是指一个农场专门生产某种中间产品,专门完成产品生产这一个过程里某一项作业的专业化 8. 是指从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一直到资本主义工业化之前这一阶段 9. 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利用的投入,它包括自然界的投入和来自人类社会本身的投入 10. 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和一定的经济、技术水平下,由人们发现的,可被人们利用的、有价值的物质。 四、简答题

1.农业即是利用生物生长发育过程来获取其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就是农业。它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土地是基本生产资料、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自然环境的强大影响、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连续性、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农业生产的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差异、农业生产的多变性、农业生产的综合性 2.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1).食物供应2).原料供应3).市场需求4).劳动力转移5).资金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转移6).改善国际收支状况7).改善生活环境 3.(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全民族的农业生态环境意识;(2)增加森林、草地、农田作物的绿色覆盖,减少土地裸露;(3)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4)优化产业结构,改革生产技术;(5)消除农业自身污染。 4.全世界划分为十大农区类型,它们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农业区、北非西亚农业区、东南亚与南亚农业区、拉丁美洲农业区、西欧北欧南欧农业区、北美农业区、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农业区、东欧与西伯利亚农业区、中亚农业区、东亚农业区。 5.(1)系统性与整体性(2)地域性(3)持续性(4)动态性(5)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6)稀缺性与有价值性 五、分析题 1.农业在现代社会的经济作用可能相对下降,但其生态环境作用和社会文化作用则不断上升。 (1)农业的经济作用:农业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可以归结为产品、市场、要素和外汇四个方面。此外,农业在缓解以至消除就业问题方面的作用更不可忽视。 (2)农业的生态环境作用: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措施包括合理利用土地、植树造林、改造沙漠、建立野生动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以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而农业部门是完成这一任务的主力军,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方面正在发挥主要作用。在治理污染方面,农业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粪便和一些生产、生活废弃物在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中可以用作有机肥料、饲料、饵料,或者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加以利用。此外,在减少温室效应,降低噪声、减少空气中的悬浮物,削弱都市的“热岛”效应,利用微生物无害化处理废液和废渣等方面农业都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3)农业的社会文化作用:无论是植树造林、改造沙漠,还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都不是单纯的生产和经济活动;它们同时也是改变人们意识的精神和文化活动。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和观光农业也不仅是经济生产活动,不仅是简单的消费,它们同时也是精神文化活动。 农村社会具有十分明显的社区特征,人们重视伦理、亲情等传统价值观念,道德、风俗

计算化学学习指南

计算化学学习指南 计算化学学习基本要求: 在学习了化学系列基础课程之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化学中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计算方法来解决化学中和部分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学习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与运用理论,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理论和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计算化学学习的难点: 学生学习计算化学时由于受原有化学、数学、计算机基础的制约,感到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入门较慢。尤其是对各种化学、化工知识的综合应用及编程需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 计算化学的研究方法: 传统意义上的计算化学要完成的任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量子结构计算,分子从头计算(Schrodinger方程的精确解)、半经验计算(Schrodinger方程的估计解)和分子力学计算(根据分子参数计算),属于量子化学和结构化学范畴; 2.物理化学参数的计算,包括反应焓、偶极矩、振动频率、反应自由能、反应速率等的理论计算,一般属于统计热力学范畴; 3.化学过程模拟和化工过程计算等。 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要界定计算化学的范围是很困难的,因为它是化学学科现代化过程中新的生长点,它与迅速崛起的高科技关系密切,深受当今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正处在迅速发展和不断演变之中,研究的侧重点也因研究者及其所处的学术环境、原有基础和人员的知识背景而异。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计算机辅助结构解析、分子设计和合成路线设计将是计算化学的主题。尽管实际上计算化学覆盖的面还要广得多,比较公认的研究领域至少有:1.化学数据挖掘(Data mining);

2.化学结构与化学反应的计算机处理技术; 3.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 4.计算机辅助合成路线设计; 5.计算机辅助化学过程综合与开发; 6.化学中的人工智能方法等。 无论计算化学涉及的内容多么广泛,其核心依然是数值计算问题。 本课程主要学习利用用计算机解化学中的数值计算问题,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将化学问题转变为数学模型,选择所需的计算方法; 问题分析是完成计算任务的基础,包括对问题所含物理化学意义的清楚认识。在进行数值计算时要量纲明确,保证计算步骤分解准确。采用的数学理论正确、计算方法合理有效。 2.写出解决问题的程序框图 根据分析结果给出程序框图是编写程序的基础和关键。写出清晰、流畅、准确的程序框图是任何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的必要步骤。程序框图的绘制要根据计算机运算的特点和编写代码程序的需要。 3.代码程序的编写 选择一种合适的计算机语言,运用该种语言将上述程序框图写成计算机程序(高级程序)。由于一种计算机语言往往有不同版本,适合于不同的编译平台,彩的程序代码要符合该编译平台的规范。 4.程序的调试和编译 一个计算机程序编写完成后,一般需要通过编译、调试和修改步骤,构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代码集,并找出问题,加以完善。编译和高度的方法依据不同的程序编译平台会略有不同。 5.试算分析,输出结果 调试得到执行程序后,用已知的算例去试算检查,分析结果正确无误码,才能用于未知的算例。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 北科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分析对象:汽车悬架系统 指导老师:周晓敏 专业:机械工程 姓名:白国星 学号:S2*******

1.建模 悬架是车轮或车桥与汽车承载部分之间具有弹性的连接装置的总称,具有传递载荷、缓和冲击、衰减振动以及调节汽车行驶中的车身位置等作用。传统汽车悬驾系统是被动悬驾,其参数不能改变,无法控制其对不同路面激励的响应,因此对不同路面的适应性较差。为提高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制动性等性能,人们开始用主动悬架系统来代替传统的被动悬架系统。主动悬架系统能根据路面的情况通过一个动力装置改变悬挂架的参数,改善汽车的各方面性能。 对悬驾系统进行仿真计算首先要建立悬驾系统动力学模型,随后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为了简化模型,取汽车的一个车轮的悬驾系统进行研究,该模型可简化为一维二自由度的弹簧阻尼质量系统,图1所示为该模型的模拟图。 图1 悬架系统模型的模拟图 其中u为动力装置的作用力,w为路面位移,x1为车身位移,x2为悬驾位移,用车身位移来度量车身的振动情况,并视为系统的输出。路面状况以w为尺度,并视为系统的一个干扰输入。当汽车从平面落入坑时,w可用一个阶跃信

号来模拟。u 为主动悬架的作用力,它是系统的控制量。 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规律可得车身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为: ()()()()() 1121212212122s s t m x K x x b x x u m x K x x b x x u K w x ?=-+-+?? =-+--+-??& &&&&&&& 设系统状态变量为: []1 2 12x x x x x =&& 则上面系统动力学方程可改写为状态空间表达式: x Ax Bu y Cx Du =+?? =+?& 其中: ()1 1 1 1222 200 100001s s s t s K K b b A m m m m K K K b b m m m m ????????--=????-+??-??? ? 12 200 001 01t B m K m m ?? ??????=????-???? []1000C = []00D = u u w ??=???? Matlab 系统模型程序代码: m1=800;m2=320;ks=10000;b=30000; kt=10*ks;

电大现代农业概论作业四次作业答案

电大现代农业概论作业四次作业答案

现代农业概论作业1------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现代农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 一、名称解释 1. 农业 农业是指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在国民经济中农业还包林业、渔业、和农村副业等项生产在内。在《农业法》中还将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也包括在农业之中。 2.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心的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3.种植制度 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包括作物布局复种或休耕单作、间作、混作、套作或移栽、轮作或连作等。 4.间作 同一田地上同一生长期内分行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方式。 5.再侵染 初次侵染引起植物发病后在病部形成的繁殖体传播到其它健康植物上引起发病称为再侵染。 二、填空

1、循环再生多层次利用 2、资源新技术 3、有性繁殖无性繁殖 4、植物检疫植物抗病虫品种 5、有机质团粒 三、单项选择题1.C 2.A 3.C 4.D 5.A 6.B 7.A 8.B 9.D 10.C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新的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打破传统农业的结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 2、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哪两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3、什么是模式化栽培技术 作物栽培学在研究作物生育进程中各器官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以及作物与环境间关系的基础上明确各种栽培措施和调控技术的作用原理科学、定时定量

计算化学学习指南

《计算化学》课程学习指南 计算化学学习基本要求: 在学习了化学系列基础课程之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化学中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计算方法来解决化学中和部分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学习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与运用理论,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理论和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计算化学学习的难点: 学生学习计算化学时由于受原有化学、数学、计算机基础的制约,感到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入门较慢。尤其是对各种化学、化工知识的综合应用及编程需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坚持一定会有收获! 计算化学的研究方法: 传统意义上的计算化学要完成的任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量子结构计算,分子从头计算(Schrodinger方程的精确解)、半经验计算(Schrodinger方程的估计解)和分子力学计算(根据分子参数计算),属于量子化学和结构化学范畴; 2.物理化学参数的计算,包括反应焓、偶极矩、振动频率、反应自由能、反应速率等的理论计算,一般属于统计热力学范畴; 3.化学过程模拟和化工过程计算等。 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要界定计算化学的范围是很困难的,因为它是化学学科现代化过程中新的生长点,它与迅速崛起的高科技关系密切,深受当今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正处在迅速发展和不断演变之中,研究的侧重点也因研究者及其所处的学术环境、原有基础和人员的知识背景而异。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计算机辅助结构解析、分子设计和合成路线设计将是计算化学的主题。尽管实际上计算化学覆盖的面还要广得多,比较公认的研究领域至少有:1.化学数据挖掘(Data mining);

2.化学结构与化学反应的计算机处理技术; 3.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 4.计算机辅助合成路线设计; 5.计算机辅助化学过程综合与开发; 6.化学中的人工智能方法等。 无论计算化学涉及的内容多么广泛,其核心依然是数值计算问题。 本课程主要学习利用计算机解化学中的数值计算问题,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将化学问题转变为数学模型,选择所需的计算方法; 问题分析是完成计算任务的基础,包括对问题所含物理化学意义的清楚认识。在进行数值计算时要量纲明确,保证计算步骤分解准确。采用的数学理论正确、计算方法合理有效。 2.写出解决问题的程序框图 根据分析结果给出程序框图是编写程序的基础和关键。写出清晰、流畅、准确的程序框图是任何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的必要步骤。程序框图的绘制要根据计算机运算的特点和编写代码程序的需要。 3.代码程序的编写 选择一种合适的计算机语言,运用该种语言将上述程序框图写成计算机程序(高级程序)。由于一种计算机语言往往有不同版本,适合于不同的编译平台,彩的程序代码要符合该编译平台的规范。 4.程序的调试和编译 一个计算机程序编写完成后,一般需要通过编译、调试和修改步骤,构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代码集,并找出问题,加以完善。编译和高度的方法依据不同的程序编译平台会略有不同。 5.试算分析,输出结果 调试得到执行程序后,用已知的算例去试算检查,分析结果正确无误码,才能用于未知的算例。

现代分子理论与计算化学导论作业

《现代分子理论与计算化学导论》 ——课程大作业班级:xxxxxxx 姓名:小签牛学号:xxxxxxxxxx 题目:在T*=1.5条件下,分别用分子模拟方法和微扰理论方法计算ρ*=0.02和0.85的体系的压力,并比较两种方法计算 的结果。 Ⅰ.当T*=1.5、ρ*=0.02时的情况 ①由Monte Carlo模拟获得体系的内能、径向分布函数和压力,流 体参数及模拟条件见contrifile文件; 此时的contrifile文件为: ---------------ENTER THE FOLLOWING IN LENNARD-JONES UNITS-------------------- 0.02 # Enter The Density 1.5 # Enter The Temperature 8.0 # Enter The Potential Cutoff Distance 108 # Enter The Intial Molecular Number ---------------ENTER THE SIMULATION STEP CONTROLLING PARAMETES--------------- 200000 # Enter Number Of Cycles 400 # Enter Number Of Steps Between Output Lines 400 # Enter Number Of Steps Between Data Saves 400 # Enter Interval For Update Of Max. Displ. .False. # Whether Read config. From Old Simulation Run config.dat # Enter The Configuration File Name ---------------ENTER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PARAMETES-------------- .True. # Whether Calculate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0.01 # Enter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Distance 100000 # Enter Number Of Cycles Of Start Calculating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gr0.02.dat # Enter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File Name (运行程序见附件1) 所得“result.dat”文件中的结果为: A VERAGES = -0.149649

= 0.028542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

现代控制理论 直流电动机模型的分析 姓名:李志鑫 班级:测控1003 学号:201002030309

2 1直流电动机的介绍 1.1研究的意义 直流电机是现今工业上应用最广的电机之一,直流电机具有良好的调速特性、较大的启动转矩、功率大及响应快等优点。在伺服系统中应用的直流电机称为直流伺服电机,小功率的直流伺服电机往往应用在磁盘驱动器的驱动及打印机等计算机相关的设备中,大功率的伺服电机则往往应用在工业机器人系统和CNC铣床等大型工具上。[1] 1.2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启动、制动和调速特性,可以方便地在宽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故多采用在对电动机的调速性能要求较高的生产设备中。 直流伺服电机的电枢控制:直流伺服电机一般包含3个组成部分: - 图1.1 ①磁极: 电机的定子部分,由磁极N—S级组成,可以是永久磁铁(此类称为永磁式直流伺服电机),也可以是绕在磁极上的激励线圈构成。 ②电枢: 电机的转子部分,为表面上绕有线圈的圆形铁芯,线圈与换向片焊接在一起。 ③电刷: 电机定子的一部分,当电枢转动时,电刷交替地与换向片接触在一起。 直流电动机的启动

电动机从静止状态过渡到稳速的过程叫启动过程。电机的启动性能有以下几点要求: 1)启动时电磁转矩要大,以利于克服启动时的阻转矩。 2)启动时电枢电流要尽可能的小。 3)电动机有较小的转动惯量和在加速过程中保持足够大的电磁转矩,以利于缩短启动时间。 直流电动机调速可以有: (1)改变电枢电源电压; (2)在电枢回路中串调节电阻; (3)改变磁通,即改变励磁回路的调节电阻Rf以改变励磁电流。 本文章所介绍的直流伺服电机,其中励磁电流保持常数,而有电枢电流进行控制。这种利用电枢电流对直流伺服电机的输出速度的控制称为直流伺服电机的电枢控制。如图1.2 Bm 电枢线路图1.2 ——定义为电枢电压(伏特)。 ——定义为电枢电流(安培)。 ——定义为电枢电阻(欧姆)。 ——定义为电枢电感(亨利)。 ——定义为反电动势(伏特)。 ——定义为励磁电流(安培)。 ——定义为电机产生的转矩(牛顿?米) ——定义为电机和反射到电机轴上的负载的等效粘带摩擦系数(牛顿?米∕度?秒) —定义为电机和反射到电机轴上的负载的等效转动惯量(千克?米)。 1.3建立数学模型 电机所产生的转矩,正比于电枢电流I与气隙磁通Φ的乘积,即: Φ (1-1) 而气隙磁通Φ又正比于激励电流,故式(1-1)改写为 (1-2)

电大现代农业概论作业四次作业答案

现代农业概论作业1-—-——-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现代农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一、名称解释 1、农业 农业就是指栽培农作物与饲养牲畜得生产事业。在国民经济中农业还包林业、渔业、与农村副业等项生产在内。在《农业法》中还将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与渔业等产业直接相关得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也包括在农业之中. 2、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得用心得科学技术武装得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得社会化、商品化农业就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得现代产业。 3、种植制度 种植制度就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得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得综合包括作物布局复种或休耕单作、间作、混作、套作或移栽、轮作或连作等. 4、间作 同一田地上同一生长期内分行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得方式。 5、再侵染 初次侵染引起植物发病后在病部形成得繁殖体传播到其她健康植物上引起发病称为再侵染. 二、填空 1、循环再生多层次利用 2、资源新技术 3、有性繁殖无性繁殖 4、植物检疫植物抗病虫品种 5、有机质团粒 三、单项选择题1、C 2、A3、C 4、D 5、A6、B 7、A8、B 9、D 10、C 四、简答题 1、什么就是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就是利用人工建造得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得束缚走向新得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无毒农业得必由之路同时也就是打破传统农业得结节性实现农产品得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得有效方法。 2、实现农业现代化得过程包括哪两方面得主要内容 一就是农业生产得物质条件与技术得现代化利用先进得科学技术与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与化学化;二就是农业组织管理得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与企业化。 3、什么就是模式化栽培技术 作物栽培学在研究作物生育进程中各器官发育与产量、品质形成规律以及作物与环境间关系得基础上明确各种栽培措施与调控技术得作用原理科学、定时定量地分析其效应与应用原则形成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得栽培调控技术。 4、什么就是作物化学控制技术 作物化学控制技术就是指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影响植物内源激素系统调节作物得生长发育过程使其朝着人们预期得方法与成都发展得技术.作物化学控制技术可以提高作物抵抗各种逆境得能力可以改善产品器官得发育提高产品产量与质量可以提高劳动 效率. 6、土壤中得微生物对农业生产有什么益处 土壤中得微生物多数就是对农业生产有益得。土壤腐殖质得形成我由一些异养得微生物把土壤中得动植物残体与有机肥料分解然后重新合成得。当土壤温度较低通气较差时土壤中得嫌气性微生物活动旺盛腐殖质合成速度加快并得到积累。每当温暖多雨季节在潮湿得土壤表层藻类大量繁殖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固氮菌能固定空气中得氮成为自身得蛋白质、当这些细菌死亡与分解后其氮素即可被植物

《计算化学》教学大纲

《计算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教育目标 本课程的教育目标在于在计算化学多学科交叉(化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内容的优化与整合上,突出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前沿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用现代化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全面

掌握应用计算机解决化学、化工相关问题的基本思路、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 ——掌握如下计算方法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Newton-Raphson迭代法、二分法求解一元N次(N>2)方程; ?消去法、Gauss-Seidel迭代法解线性方程组; ?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Lagrange插值法和差商; ?Simpson法求数值积分; ?Euler法解常微分方程。 ——理解如下计算方法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非线性回归分析,多项式回归分析; ?Gauss 法求数值积分; ?Runge-Kutta法解常微分方程。 ——了解如下计算方法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样条函数插值法; ?Jacobi方法、QL方法求本征值; ?单纯形优化; ?化工调优; ?化学化工中常用的计算机软件与网络资源; ?分子动力学模拟;Monte Carlo模拟法。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 1.前言(1学时)什么计算化学;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计算化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学习方法。 2.代数方程及代数方程组的求解在化学中的应用(5学时)二分法;Newton-Raphson迭代法;Gauss消去法;Gauss-Seidel迭代法。 3.插值法和回归分析——实验数据的拟合及模型参数的确定(5学时)线性插值;Lagrange插值;中心差商;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一元非线性回归;多元回归;多项式回归分析(自学)。 4.数值积分与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4学时)梯形法;Simpson法;离散点数据的求积;Gauss法(自学);Euler法及其改进;Runge-Kutta法。 5.本征值和本征向量(1.5学时)Jacobi方法;QL方法(自学)。 6.化学化工中常用的软件及网络资源简介(1.5学时)结构式绘图软件;科学数据处理软件;化学化工重要网站;化工信息源。 7.化学化工中的最优化方法简介(1.5学时)单纯形法优化;化工调优。 8.化学化工过程计算机模拟简介(1.5学时)分子动力学模拟;Monte Carlo法;化工过程模拟;课程小结。 9.拓展课堂(1学时)上机实践主讲教师作计算化学相关的研究报告。 或外请专家作计算化学相关的专题报告。 10.学生讨论课(2学时)学生根据自查资料,写出课程报告并进行课堂讨论。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分类号:TH89 单位代码:10110 学号: 中北大学 综合调研报告题目: 磁盘驱动器读写磁头的定位控制 系别: 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2014级 姓名: 何雨贾晨凌朱雨薇贾凯张钊中袁航 学号: 14070541 39/03/04/16/33/47 指导教师: 靳鸿教授崔建峰讲师 2017年5月7日

摘要 硬盘驱动器作为当今信息时代不可缺少的存储设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它也成为信息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助推器。然而,随着信息量的日益增长,人们对硬盘驱动器存储容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硬盘驱动器的低带宽、低定位精度,导致磁头很难准确地定位在目标磁道中心位置,从而限制了存储容量的持续增加。 自IBM公司于1956年向全球展示第一台磁盘存储系统R.AMAC以来,随着存储介质、磁头、电机及半导体芯片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硬盘的存储容量成倍增长、读写速度不断提高。要保证可靠的读写性能,盘片的转速控制和磁头的定位控制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磁头的定位控制主要包括寻道控制与定位跟踪控制两个问题,如PID控制、自适应控制、模态切换控制等,这些控制方法大大提高了硬盘磁头伺服系统的性能。为达到更高的精度,磁头双级驱动模型成近年的研究热点,多种控制策略已有相关报道,但目前仍处于实验水平。 关键词: 磁盘驱动器;磁头;定位;控制 Abstract Hard disk drive (HDD), acted as requisite storage equipment in current information age,plays a more and more vital role in people’s daily life, and it becomes a roll booster in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wever, with the increase of information capacity, we put forward a severe request for HDD data storage capacity. Unfortunately, due to the low bandwidth, low positioning accuracy in conventional HDD, magnetic head is hard to be positioned onto the destination track center, thus it limits the continuing increase in storage capacity. Since IBM brought the first disk-the random access memory accounting machine(RAMAC) to market in 1956, the storage capacity and read/write speed have continuously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iques of media,read/write head, actuators and semiconducting chips. The problems of R/W head's settling control is definitely importa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read and write performance. Track seeking and track following are two main stages of the hard disk servo system. Researchers have developed kinds of control strategies to implement the servo control from PID control to advanced control methods.Dual-stage actuator has attracted many researchers and engineers for its broaderbandwidth compared with single-stage actuator. Key Words:Hard Disk Drive;Heads; Location; Control

农业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2

农业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6-01-26 17:51:30 一、单选题 1. (5分)太阳光不是()。 ? A. 无限要素 ? B. 不可储要素 ? C. 可再生要素 ? D. 自然要素 得分:0 知识点:农业概论(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2. (5分)中国农业资源的主要问题不包括()。 ? A. 水体污染 ? B. 农村劳力缺乏 ? C. 旱涝

得分:0 知识点:农业概论(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3. (5分)中国农业起源于()。 ? A. 10万年前 ? B. 5000年前 ? C. 7000年前 ? D. 1万年前 得分:0 知识点:农业概论(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4. (5分)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在()。? A. 东南沿海区

? C. 西北区 ? D. 西南区 得分:0 知识点:农业概论(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5. (5分)世界上粮食出口最多的是()。? A. 北美洲 ? B. 欧洲 ? C. 南美洲 ? D. 大洋洲 得分:0 知识点:农业概论(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6.

耕地的性质是()。 ? A. 纯自然要素 ? B. 纯人工要素 ? C. 自然基础上的人工要素 得分:0 知识点:农业概论(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7. (5分)随着农业投入的增加经济效益将出现()。? A. 报酬递增 ? B. 先增后减 ? C. 先减后增 ? D. 报酬递减 得分:0 知识点:农业概论(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B

8. (5分)按总人口计,我国人均耕地约为()。 ? A. 0.05公顷 ? B. 0.5公顷 ? C. 0.2公顷 ? D. 0.1公顷 得分:0 知识点:农业概论(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9. (5分)一般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约为()。? A. 50%-60% ? B. 70%-80% ? C. 20%-30% ? D. 5%-10% 得分:0 知识点:农业概论(第2版)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

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 一、位置控制系统----双电位器位置控制系统 由系统分析可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2233.3 s =s s 2*0.07s*s 205353G ()(+1)*(++1) 另:该系统改进后的传递函数: 223.331s =s s 2*0.07s*s 3455353G ( )(+1)*(++1) 1、时域数学模型 <1>稳定性 >> s=tf('s'); >> G=33.3/(s*(s/20+1)*(s^2/53^2+2*0.07*s/53+1)); >>sys=feedback(G,1); >> sys Transfer function: 9.915e007 ----------------------------------------------------------- 53 s^4 + 1453 s^3 + 1.567e005 s^2 + 2.978e006 s + 9.915e007 >> pzmap(sys) 由零极点图可知,该系统有四个极点,没有零点,其中两个在左半s 开平面上,两个在s 平面的虚轴处,则,四个极点的坐标分别是:

>> p=pole(sys) p = 0.0453 +45.2232i 0.0453 -45.2232i -13.7553 +26.9359i -13.7553 -26.9359i 系统的特征方程有的根中有两个处于s的右半平面,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 <2>稳态误差分析 稳态误差分析只对稳定的系统有意义,系统(G)处于不稳定状态,所以不做分析。改进后系统(G1)如下,求其特征方程的极点: >> s=tf('s'); >> G1=3.33/(s*(s/345+1)*(s^2/53^2+2*0.07*s/53+1)); >> sys2=feedback(G1,1); >>p=pole(sys2); p = 1.0e+002 * -3.4492 -0.0206 + 0.5258i -0.0206 - 0.5258i -0.0338 可以看出,改进后的传递函数G1的四个极点都在s平面的右半开平面上,则系统G1是稳定的,故对此系统做稳态误差分析: 由系统G1的开环传递函数在原点处有一个极点,故属于1型系统。系统是电位器位置控制,信号的输入应该是一种瞬时变化,类似于系统的阶跃响应,所以查稳态误差与系统结构参数、输入信号特性之间关系一览表,可得系统G1的稳态误差为零。 <3>动态响应分析(主要是单位阶跃响应,其他响应一般是用于静态性能的测试) ①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 s=tf('s'); >> G=33.3/(s*(s/20+1)*(s^2/53^2+2*0.07*s/53+1)) >>sys=feedback(G,1); >> step(sy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