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供电课程

工厂供电课程
工厂供电课程

XX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

第一章设计任务

1.1设计要求

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和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与类型,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纸。

1.2设计依据

1.2.1工厂总平面图

图1.1 工厂总平面图

1.2.2工厂负荷情况

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4600h,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6h。该厂除铸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属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三级负荷。本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1所示。

表1.1 工厂负荷统计资料

厂房编号厂房名称负荷类别设备容量/kW 需要系数功率因数

1 铸造车间动力300 0.3 0.7

照明 5 0.8 1.0

2 锻压车间动力350 0.

3 0.65

照明8 0.7 1.0

7 金工车间动力400 0.2 0.65

照明10 0.8 1.0

6 工具车间动力360 0.3 0.6

照明7 0.9 1.0

4 电镀车间动力250 0.

5 0.8

照明 5 0.8 1.0

3 热处理车间动力150 0.6 0.8

照明 5 0.8 1.0

9 装配车间动力180 0.3 0.7

照明 6 0.8 1.0

10 机修车间动力160 0.2 0.65

照明 4 0.8 1.0

8 锅炉车间动力50 0.7 0.8

照明 1 0.8 1.0

仓库动力20 0. 4 0. 8

照明 1 0. 8 1. 0 生活区照明350 0.7 0.9

1.2.3供电电源情况

供电电源情况按照工厂与当地供电部门签定的供用电协议规定,本厂可由附近一条10kV的公用电源干线取得工作电源。该干线的走向参看工厂总平面图。该干线的导线牌号为LGJ-150,导线为等边三角形排列,线距为2m;干线首端距离本厂约8km。干线首端所装设的高压断路器断流容量为500MVA。此断路器配备有定时限过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间为1.7s。为满足工厂二级负荷要求,可采用高压联络线由邻近的单位取得备用电源。已知与本厂高压侧有电气联系的架空线路总长度为80km,电缆线路总长度为25km。

1.2.4气象资料

本厂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38℃,年平均气温为23℃,年最低气温为-9℃,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3℃,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年最热月地下0.8米处平均气温为25℃。当地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雷暴日数为20。

1.2.5地质水文资料

本厂所在地区平均海拔500m,地层以砂粘土为主,地下水位为2m。

1.2.6电费制度

本厂与当地供电部门达成协议,在工厂变电所高压侧计量电能,设专用计量柜,按两部电费制交纳电费。每月基本电费按主变压器容量为18元/kVA,动力电费为0.9元/Kw.h,照明电费为0.5元/Kw.h。工厂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此外,电力用户需按新装变压器容量计算,一次性向供电部门交纳供电贴费:6~10VA为800/kVA。

第二章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

2.1负荷计算

2.1.1单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

a)有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W )

30

P =d K e P , d K 为系数 b)无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var )

30

Q = 30P tan ?

c)视在计算负荷(单位为kvA )

30

S =

?

cos 30P

d)计算电流(单位为A )

30I =

N

U

S 330, N U 为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单位为KV )

2.1.2多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 a)有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W )

30

P =i p P K ??∑∑30

式中i P ?∑30是所有设备组有功计算负荷30P 之和,p K ?∑是有功负荷同时系数,可取0.85~0.95

b)无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var )

30Q =i

q Q K ??∑∑30,i Q ?∑30是所有设备无功30Q 之和;q K ?∑是无功负荷同时系数,可取

0.9~0.97

c)视在计算负荷(单位为kvA ) 30S =

2

30

2

30Q P +

d)计算电流(单位为A )

30I =

N

U

S 330

经过计算,得到各厂房和生活区的负荷计算表,如表2.1所示(额定电压取380V )

编号

名称

类别

设备容量

e P /kW

需要系数

d K

cos ? tan ?

计算负荷

30P /kW

30Q /kvar

30S /kV A

30I /A

1

铸造 动力 300 0.3 0.7 1.02 90 91.8 —— —— 照明

6

0.8

1.0

4.8

——

——

车间小计306 ——94.8 91.8 132 201

2

锻压

车间动力350 0.3 0.65 1.17 105 123 ————照明8 0.7 1.0 0 5.6 0 ————小计358 ——110.6 123 165 251

7

金工

车间动力400 0.2 0.65 1.17 80 93.6 ————照明10 0.8 1.0 0 8 0 ————小计410 ——88 93.6 128 194

6

工具

车间动力360 0.3 0.6 1.33 108 144 ————照明7 0.9 1.0 0 6.3 0 ————小计367 ——114.3 144 184 280

4

电镀

车间动力250 0.5 0.8 0.75 125 93.8 ————照明 5 0.8 1.0 0 4 0 ————小计255 ——129 93.8 160 244

3 热处理

车间

动力150 0.6 0.8 0.75 90 67.5 ————

照明 5 0.8 1.0 0 4 0 ————

小计155 ——94 67.5 116 176

9

装配

车间动力180 0.3 0.7 1.02 54 55.1 ————照明 6 0.8 1.0 0 4.8 0 ————小计186 ——58.8 55.1 80.6 122

10

机修

车间动力160 0.2 0.65 1.17 32 37.4 ————照明 4 0.8 1.0 0 3.2 0 ————小计164 ——35.2 37.4 51.4 78

8

锅炉

车间动力50 0.7 0.8 0.75 35 26.3 ————照明 1 0.8 1.0 0 0.8 0 ————小计51 ——35.8 26.3 44.4 67

5 仓库动力20 0.4 0.8 0.75 8

6 ————照明 1 0.8 1.0 0 0.8 0 ————小计21 ——8.8 6 10.

7 16.2

11 生活区照明350 0.7 0.9 0.48 245 117.6 272 413

总计(380V

侧)动力2220

1015.3 856.1 ————照明403

计入

p

K

?

=0.8,

q

K

?

=0.85 0.75 812.2 727.6 1090 1656 表2.1 各厂房和生活区的负荷计算表

2.2无功功率补偿:

无功功率的人工补偿装置:主要有同步补偿机和并联电抗器两种。由于并联电抗器具有安装简单、运行维护方便、有功损耗小以及组装灵活、扩容方便等优点,因此并联电抗器在供电系统中应用最为普遍。

由表2.1可知,该厂380V 侧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只有0.75。而供电部门要求该厂10KV 进线侧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不低于0.9。考虑到主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元大于有功损耗,因此380V 侧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应稍大于0.9,暂取0.92来计算380V 侧所需无功功率补偿容量:

C

Q =30P (tan 1? - tan 2?)=812.2[tan(arccos0.75) - tan(arccos0.92) ] = 370.30 kvar

参照图2,选PGJ1型低压自动补偿评屏,并联电容器为BW0.4-14-3型,采用其方案1 (主屏)1台与方案3(辅屏)6台相结合,总共容量为84kvar ?6=504kvar 。补偿前后,

变压器低压侧的有功计算负荷基本不变,而无功计算负荷'

30Q =(697.3-504)kvar=193.3

kvar ,视在功率2'30

230

'30

Q

P

S

+==868.5 kVA ,计算电流N

U S I

3'

30'30

=

=1320 A ,功率因数提高

为cos '?=

'

30

30S

P =0.935。

在无功补偿前,该变电所主变压器T 的容量为应选为1250kVA,才能满足负荷用电的需要;而采取无功补偿后,主变压器T 的容量选为1000kVA 的就足够了。同时由于计算电流的减少,使补偿点在供电系统中各元件上的功率损耗也相应减小,因此无功补偿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因此无功补偿后工厂380V 侧和10kV 侧的负荷计算如表3所示。

主屏

辅屏

1#方案6支路3#方案6支路2#方案8支路

4#方案8支路

C

C

C

图2.1 PGJ1型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屏的接线方案

表2.2

无功补偿后工厂的计算负荷

项目

cos ? 计算负荷

30P /KW

30Q /kvar

30S /kV A

30I /A

380V 侧补偿前负荷 0.75 812.2 727.6 1090 1656 380V 侧无功补偿容量 -420 380V 侧补偿后负荷 0.935 812.2 307.6 868.5 1320 主变压器功率损耗 0.01530S =13

0.0630S =52 10KV 侧负荷计算

0.92

825.2

359.6

900

52

第三章 变电所位置与形式的选择

变电所的位置应尽量接近工厂的负荷中心,工厂的负荷中心按负荷功率矩法来确定。工厂的负荷中心假设在P(x ,y ),其中P=1P +2P + 3P +11P =i P ∑。因此仿照《力学》中计算中心的力矩方程,可得负荷中心的坐标:

∑∑=

++++++=

i i

i P

x P P P P P x P x P x P x P x )

(11

32111

11332211 (3-1)

∑∑=

++++++=

i

i

i

P

y P P P P P y P y P y P y P y )

(11

32111

11332211

(3-2)

把各车间的坐标代入(1-1)、(2-2),得到x =4.14,y =3.97 。由计算结果可知,工厂的负荷中心在4号厂房(工具车间)的东北角。考虑到周围环境及进出线方便,决定在4号厂房的东侧紧靠厂房建造工厂变电所,器型式为附设式。

第四章 变电所主变压器及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4.1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根据工厂的负荷性质和电源情况,工厂变电所的主变压器考虑有下列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a)装设一台变压器型号为S9型,而容量根据式30S S T N ≥?=900,T N S ?为主变压器容量,30S 为总的计算负荷。选T N S ?=1000 KVA>,即选一台S9-1000/10型低损耗配电变压器。至

于工厂二级负荷所需的备用电源,考虑由邻近单位相联的高压联络线来承担。 b)装设两台变压器型号为S9型,即:

?≈?)7.0~6.0(T N S 898.9 KVA=(540~630)KVA

因此选两台S9-630/10型低损耗配电变压器。工厂二级负荷所需的备用电源,考虑由邻近

单位相联的高压联络线来承担。主变压器的联结组均为Yyn0 。

4.2 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按上面考虑的两种主变压器方案可设计下列两种主接线方案: 4.2.1装设一台主变压器的主接线方案

图4.1 装设一台主变压器的主接线方案

4.2.2装设两台主变压器的主接线方案

Y0

Y0

S9-100GG-1A(F)-0

10/0.4k

联络(备用电源)

GG-1A(F)-5

GW 口-10

10k

FS4-1

GG-1A(J)-0

GG 1A(J -0

GG-1A(F)-0

GG 1A(F -5

GG 1A(F -0

GG 1A(F -0

联络(备用)

220/380高压柜

图4.2 装设两台主变压器的主接线方案

4.3 主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供电质量

由于一台主变,电压损耗较大

由于两台主变并列,电压损耗较

Y

Y 0 220/380V

S9-630

GG-1A(F) GG-1A(F)-07

10/0.4kV

S9-630

10/0.4kV

联络线 (备用电源)

GG-1A(F)-54

GG-1A(F)-113、11 GW 口-10

10kV

FS4-10 GG-1A(J)-01

GG- 1A(F) -113

GG- 1A(F) -11

GG- 1A(J) -01

GG- 1A(F) -96

GG- 1A(F) -07

GG- 1A(F) -54

主 变 主

变 联络 (备用)

高压柜列

-96

第五章 短路电流的计算

5.1 绘制计算电路

图5.1 短路计算电路

5.2 确定短路计算基准值

设基准容量d S =100MVA ,基准电压d U =c U =1.05N U ,c U 为短路计算电压,即高压侧

1d U =10.5kV ,低压侧2

d U

=0.4kV ,则

kA kV MVA U S I d d d 5.55.103100311=?=

=

(5-1)

kA kV

MVA U S I d d d 1444.0310032

2=?=

=

(5-2)

5.3 计算短路电路中个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5.3.1电力系统

已知电力系统出口断路器的断流容量oc S =500MVA ,故

*

1

X =100MVA/500MVA=0.2

(5-3)

5.3.2架空线路

查表得LGJ-150的线路电抗km x /36.00Ω=,而线路长8km ,故

6.2)

5.10(100)83

6.0(2

2

02=?

Ω?==*

kV MVA U S l

x X c

d (5-4)

5.3.3电力变压器

查表得变压器的短路电压百分值%k U =4.5,故

kVA

MVA S S U X N

d k 1000100100

5.4100%3?

=

=

*

=4.5 (5-5)

式中,N S 为变压器的额定容量

因此绘制短路计算等效电路如图5-2所示。

图5.2 短路计算等效电路

500MVA K-1 K-2

LGJ-150,8km

10.5kV S9-1000 0.4kV

(2) (3)

(1) ~ ∞系统

2

.01 k-1

k-2

6

.21

5

.41

5.4 k-1点(10.5kV 侧)的相关计算

5.4.1总电抗标幺值

*

2*

1)1(X X X k +=*

-∑=0.2+2.6=2.8

(5-6)

5.4.2 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kA kA X

I I k d k 96.18

.25.5*

)

1(1*

1==

=

-∑=

(5-7)

5.4.3 其他短路电流

kA

I I I

k 96.1)

3(1)

3()

3(''===-∞

(5-8)

kA kA I i sh 0.596.155.255.2)

3('')

3(=?==

(5-9) kA

kA I

I sh 96.296.151.151.1)

3('')

3(=?==

(5-10) 5.4.4 三相短路容量

MVA MVA X

S S k d k 7.358

.2100*

)

1()

3(1==

=

-∑-

(5-11) 5.5 k-2点(0.4kV 侧)的相关计算

5.5.1总电抗标幺值

*

3*

2*

1)1(X X X X k ++=*

-∑=0.2+2.6+4.5=7.3 (5-12)

5.5.2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kA kA X

I I k d k 7.193

.7144*

)

2(2*

2==

=

-∑=

(5-13)

5.5.3 其他短路电流

kA

I I I

k 7.19)

3(1)

3()

3(''===-∞

(5-14)

kA kA I i sh 2.367.1984.184.1)3('')

3(=?==

(5-15) kA

kA I

I sh 5.217.1909.109.1)

3('')

3(=?==

(5-16)

5.5.4三相短路容量

MVA MVA X S S k d k 7.133

.7100*

)

2()

3(2==

=

-∑- (5-17)

以上短路计算结果综合图表5.1所示。

表5.1 短路计算结果 短路计算点

三相短路电流

三相短路容量/MVA

)

3(k I

)

3(''I

)

3(∞I

)

3(sh i

)

3(sh I

)

3(k

S

k-1 1.96 1.96 1.96 5.0 2.96 35.7 k-2

19.7

19.7

19.7

36.2

21.5

13.7

第六章 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6.1 10kV 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6.1.1按工作电压选则

设备的额定电压e N U ?一般不应小于所在系统的额定电压N U ,即≥?e N U N U ,高压设备的额定电压e N U ?应不小于其所在系统的最高电压max U ,即≥?e N U m a x U 。N U =10kV ,

max U =11.5kV ,高压开关设备、互感器及支柱绝缘额定电压e N U ?=12kV ,穿墙套管额定电压

e

N U

?=11.5kV ,熔断器额定电压e N U ?=12kV 。

6.1.2按工作电流选择

设备的额定电流e N I ?不应小于所在电路的计算电流30I ,即≥?e N I 30I

6.1.3按断流能力选择

设备的额定开断电流oc I 或断流容量oc S ,对分断短路电流的设备来说,不应小于它可能分断的最大短路有效值)3(k I 或短路容量)3(k S ,即

≥oc I )

3(k

I 或≥)3(oc

S )

3(k S 对于分断负荷设备电流的设备来说,则为≥oc I max ?OL I ,max ?OL I 为最大负荷电流。

6.1.4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和断路器的短路稳定度校验

a)动稳定校验条件

≥max i )

3(sh

i 或)

3(max sh I I ≥

max i 、max

I 分别为开关的极限通过电流峰值和有效值,)3(sh i 、)

3(sh I 分别为开关所处的三相

短路冲击电流瞬时值和有效值

b)热稳定校验条件 ima t t I t I 2

)3(2∞

=

对于上面的分析,如表6-1所示,由它可知所选一次设备均满足要求。

表6.1 10 kV 一次侧设备的选择校验

选择校验项目电压电流断流能

动态定度热稳定度

装置地点条

件参数

N

U

N

I)3(

k

I)3(

sh

I

ima

t

I?

2)3(

数据10kV

57.7A

(

)

1(T

N

I

?

)

1.96kA 5.0kA 3.7

9.1

96

.12=

?

一次设备型号规格

额定参数

e

N

U

?e

N

U

?oc

I

max

i t

I

t

?2高压少油断路器

SN10-10I/630

10kV 630kA 16kA 40 kA 512

2

162=

?

高压隔离开关

6

8

GN-10/200

10kV 200A - 25.5 kA 500

5

102=

?

0.6

高压熔断器

RN2-10

10kV 0.5A 50 kA - - 电压互感器

JDJ-10

10/0.1kV - - - -

电压互感器

JDZJ-10

kV

3

1.0

/

3

1.0

/

3

10

- - - -

电流互感器

LQJ-10

10kV 100/5A -

kA

1.0

2

225?

?

=31.8 kA

1

)1.0

90

(2?

?

=81

避雷针FS4-10 10kV - - - -

户外隔离开关

GW4-12/400

12kV 400A - 25kA 500

5

102=

?

6.2 380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同样,做出380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如表6.2所示,所选数据均满足要求。

表6.2 380V一次侧设备的选择校验

选择校验项目电压电流

断流

能力

动态

定度

热稳定度其它

装置地点

条件

参数

N

U

N

I)3(

k

I)3(

sh

I

ima

t

I?

2)3(-

数据 380V

总1317.6A

19.7kA

36.2kA

2727.07.192

=?

- 一次设备型号

规格 额定参数

e

N U

?

e

N U

?

oc I

max i

t I t ?2

- 低压断路器DW15-1500/3D

380V 1500A 40kA - -

-

低压断路器DW20-630 380V

630A

(大于30I )

30Ka (一般)

- - -

低压断路器DW20-200

380V

200A

(大于30I )

25 kA - - -

低压断路HD13-1500/30

380V 1500A - - - - 电流互感器LMZJ1-0.5 500V 1500/5A - - - - 电流互感器LMZ1-0.5

500V

100/5A 160/5A

-

-

-

-

6.3 高低压母线的选择

查表得到,10kV 母线选LMY-3(40?4mm),即母线尺寸为40mm ?4mm;380V 母线选LMY-3(120?10)+80?6,即相母线尺寸为120mm ?10mm ,而中性线母线尺寸为80mm ?6mm 。

第七章 变压所进出线与邻近单位联络线的选择

7.1 10kV 高压进线和引入电缆的选择

7.1.1 10kV 高压进线的选择校验

采用LGJ 型钢芯铝绞线架空敷设,接往10kV 公用干线。

a).按发热条件选择 由30I =T N I ?1=57.7A 及室外环境温度33°,查表得,初选LGJ-35,其35°C 时的al I =149A>30I ,满足发热条件。

b).校验机械强度 查表得,最小允许截面积min A =252mm ,而LGJ-35满足要求,故选它。

由于此线路很短,故不需要校验电压损耗。

7.1.2 由高压配电室至主变的一段引入电缆的选择校验

采用YJLV22-10000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的四芯(加铜芯)电缆之间埋地敷设。 a)按发热条件选择

由30I =T N I ?1=57.7A 及土壤环境25°,查表得,初选缆线芯截

面为252mm 的交联电缆,其al I =149A>30I ,满足发热条件。

b)校验热路稳定

按式C

t I A A ima )

3(min ∞

=≥,A 为母线截面积,单位为2mm ;min A 为

满足热路稳定条件的最大截面积,单位为2mm ;C 为材料热稳定系数;)

3(∞I 为母线通过的

三相短路稳态电流,单位为A ;ima t 短路发热假想时间,单位为s 。本电缆线中)3(∞I =1960,

ima

t =0.5+0.2+0.05=0.75s ,终端变电所保护动作时间为0.5s ,断路器断路时间为0.2s ,

C=77,把这些数据代入公式中得2

)

3(min 2277

75.01960mm C

t I A ima =?

==∞

mm 。

因此JL22-10000-3 ?25电缆满足要求。

7.2 380低压出线的选择

7.2.1铸造车间

馈电给1号厂房(铸造车间)的线路采用VLV22-1000型聚氯乙烯绝缘铝芯电缆直接埋地敷设。

a )按发热条件需选择

由30I =201A 及地下0.8m 土壤温度为25℃,查表,初选缆

芯截面1202mm ,其al I =212A>30I ,满足发热条件。

b )校验电压损耗 由图所示的工厂平面图量得变电所至1号厂房距离约为56m ,而查表得到1202mm 的铝芯电缆的0R =0.31km /Ω (按缆芯工作温度75°计),

X

=0.07km /Ω,又1号厂房的30P =64.8kW, 30Q =70.2 kvar ,故线路电压损耗为

ΔU =∑(pR+qX)=[64.8kWx(0.31x0.056)+70.2kvarx(0.07x0.056)]/0.38kV=3.68V ΔU%=3.68/380x100%=0.97%<%al U ?=5%

c )断路热稳定度校验

2

)

3(min 22476

75.019700mm C

t I A ima =?

==∞

不满足短热稳定要求,故改选缆芯截面为2402

mm 的电缆,即选

VLV22-1000-3?240+1?120的四芯聚氯乙烯绝缘的铝芯电缆,中性线芯按不小于相线芯一半选择,下同。 7.2.2 锻压车间

馈电给2号厂房(锻压车间)的线路,亦采用VLV22-1000-3?240+1?120的四芯聚氯乙烯绝缘的铝芯电缆直埋敷设(方法同上,从略)。

7.2.3 热处理车间

馈电给3号厂房(热处理车间)的线路,亦采用VLV22-1000-3?240+1?120的四芯聚

氯乙烯绝缘的铝芯电缆直埋敷设(方法同上,从略)。

7.2.4 电镀车间

馈电给4号厂房(电镀车间)的线路,亦采用VLV22-1000-3?240+1?120的四芯聚氯乙烯绝缘的铝芯电缆直埋敷设(方法同上,从略)。

7.2.5 仓库

馈电给5号厂房(仓库)的线路,由于仓库就在变电所旁边,而且共一建筑物,因此采用聚氯乙烯绝缘铝芯导线BLV-1000型5根(包括3根相线、1根N 线、1根PE 线)穿硬塑料管埋地敷设。

a )按发热条件需选择

由30I =16.2A 及环境温度26C ?,初选截面积42mm ,其al I =19A>30I ,满足发热条件。

b )校验机械强度

查表得,min A =2.52mm ,因此上面所选的42mm 的导线满足机

械强度要求。

c) 所选穿管线估计长50m ,而查表得0R =0.85km /Ω,0X =0.119km /Ω,又仓库的30P =8.8kW, 30Q =6 kvar ,因此

V kV

k kW U

qX pR

U N

1038.0)

05.0119.0(var 6)05.055.8(8.8)

(=??+??=

+=

?∑

%

63.2%100380

10%=?=?U <%al U ?=5%

故满足允许电压损耗的要求。

7.2.6 工具车间

馈电给6号厂房(工具车间)的线路 亦采用VLV22-1000-3?240+1?120的四芯聚氯乙烯绝缘的铝芯电缆直埋敷设(方法同上,从略)

7.2.7金工车间

馈电给7号厂房(金工车间)的线路 亦采用VLV22-1000-3?240+1?120的四芯聚氯乙烯绝缘的铝芯电缆直埋敷设(方法同上,从略)。

7.2.8锅炉房

馈电给8号厂房(锅炉房)的线路 亦采用VLV22-1000-3?240+1?120的四芯聚氯乙烯绝缘的铝芯电缆直埋敷设(方法同上,从略)。

7.2.9装配车间

馈电给9号厂房(装配车间)的线路 亦采用VLV22-1000-3?240+1?120的四芯聚氯乙烯绝缘的铝芯电缆直埋敷设(方法同上,从略)。

7.2.10机修车间

馈电给10号厂房(机修车间)的线路 亦采用VLV22-1000-3?240+1?120的四芯聚氯乙烯绝缘的铝芯电缆直埋敷设(方法同上,从略)。

7.2.11 生活区

馈电给生活区的线路 采用BLX-1000型铝芯橡皮绝缘线架空敷设。

1)按发热条件选择 由I 30=413A 及室外环境温度(年最热月平均气温)23℃,初选BLX-1000-1?240,其23℃时I al ≈455A>I 30,满足发热条件。

2)效验机械强度 查表可得,最小允许截面积A min =10mm 2

,因此BLX-1000-1?240满足机械强度要求。

3)校验电压损耗 查工厂平面图可得变电所至生活区的负荷中心距离150m 左右,而查表得其阻抗值与BLX-1000-1?240近似等值的LJ-240的阻抗0R =0.14km /Ω,

X

=0.30km /Ω(按线间几何均距0.8m ),又生活区的30P =245KW ,30Q =117.6 kvar ,因此

V

kV

k kW U qX pR

U N

5.2738.0)

15.03.0(var 6.117)15.014.0(245)

(=??+??=

+=

?∑

%

2.7%100380

5.27%=?=?U >%al U ?=5%

满足允许电压损耗要求。因此决定采用四回BLX-1000-1?120的三相架空线路对生活区供电。PEN 线均采用BLX-1000-1?75橡皮绝缘线。重新校验电压损耗,完全合格。

7.3 作为备用电源的高压联络线的选择校验

采用YJL22—10000型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的铝心电缆,直接埋地敖设,与相距约2Km 的临近单位变配电所的10KY 母线相连。

7.3.1按发热条件选择

最热月土壤平均温度为25℃。查表《工厂供电设计指导》,初选缆心截面为252mm 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的铝心电缆,其3090al I A I =>满足要求。

7.3.2校验电压损耗

由表《工厂供电设计指导》8-41可查得缆芯为252mm 的铝km R /54.10Ω=

(缆芯温度按80℃计),km X /12.00Ω=,而二级负荷的, 30P =(64.8+79+35.8)KW=179.6KW, 30Q =(70.2+56.3+26.3)kvar=152.8kvar ,线路长度按2km

计,因此

ΔU =[179.6x(1.54x2)+152.8x(0.12x2)]/10kv=58.8v

ΔU%=(58.8V/10000V)x100%=0.59%<%al U ?=5% 由此可见满足要求电压损耗5%的要求。

7.3.3短路热稳定校验

按本变电所高压侧短路电流校验,由前述引入电缆的短路热稳定校验,可知缆芯252mm 的交联电缆是满足热稳定要求的。而临近单位10KV 的短路数据不知,因此该联路线的短路热稳定校验计算无法进行,只有暂缺。

以上所选变电所进出线和联络线的导线和电缆型号规格如表 7.1所示。

表7.1 进出线和联络线的导线和电缆型号规格

线 路 名 称 导线或电缆的型号规格

10KV 电源进线 LGJ-35铝绞线(三相三线架空) 主变引入电缆

YJL22—10000—3×25交联电缆(直埋) 380V 低压 出线

至1号厂房 VLV22—1000—3×240+1×120四芯塑料电缆(直埋) 至2号厂房 VLV22—1000—3×240+1×120四芯塑料电缆(直埋) 至3号厂房 VLV22—1000—3×240+1×120四芯塑料电缆(直埋) 至4号厂房

VLV22—1000—3×240+1×120四芯塑料电缆(直埋) 至5号厂房 BLV —1000—1×4铝芯线5根穿内径252mm 硬塑管 至6号厂房 VLV22—1000—3×240+1×120四芯塑料电缆(直埋) 至7号厂房 VLV22—1000—3×240+1×120四芯塑料电缆(直埋) 至8号厂房 VLV22—1000—3×240+1×120四芯塑料电缆(直埋) 至9号厂房 VLV22—1000—3×240+1×120四芯塑料电缆(直埋) 至10号厂房 VLV22—1000—3×240+1×120四芯塑料电缆(直埋)

至生活区

四回路,每回路3×BLX-1000-1×120+1×BLX-1000-1×75橡皮线(三相

四线架空线)

与临近单位10KV 联络线

YJL22—10000—3×16交联电缆(直埋)

第八章 变电所二次回路方案的选择与继电保护的整定

8.1变电所二次回路方案的选择

a)高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控制与信号回路 断路器采用手动操动机构,其控制与信号回路如《工厂供电设计指导》图6-12所示。

b)变电所的电能计量回路 变电所高压侧装设专用计量柜,装设三相有功电度表和无功电度表,分别计量全厂消耗的有功电能表和无功电能,并以计算每月工厂的平均功率因数。计量柜由上级供电部门加封和管理。

c)变电所的测量和绝缘监察回路 变电所高压侧装有电压互感器——避雷器柜。其中电压互感器为3个JDZJ ——10型,组成)(//00开口 Y Y Y0/Y0/的接线,用以实现电压侧量和绝缘监察,其接线图见《工厂供电设计指导》图6-8。作为备用电源的高压联路线上,装有三相有功电度表和三相无功电度表、电流表,接线图见《工厂供电设计指导》图6-9。高压进线上,也装上电流表。低压侧的动力出线上,均装有有功电度表和无功电度表,低压照明线路上装上三相四线有功电度。低压并联电容器组线路上,装上无功电度表。每一

回路均装设电流表。低压母线装有电压表,仪表的准确度等级按符合要求。

8.2 变电所继电保护装置

8.2.1主变压器的继电保护装置

a )装设瓦斯保护。当变压器油箱内故障产生轻微瓦斯或油面下降时,瞬时动作于信号;当产生大量的瓦斯时,应动作于高压侧断路器。

b )装设反时限过电流保护。采用GL15型感应式过电流继电器,两相两继电器式结线,去分流跳闸的操作方式。

8.2.2护动作电流整定

max

????=

L i

re w rel op I K K K K I

其中A A KV KVA I I T N L 1157.572)103/(1000221max =?=??==?,可靠系数 1.3rel K =,接线系数1w K =,继电器返回系数0.8re K =,电流互感器的电流比i K =100/5=20 ,因此动作电流为:

A

A I OP 3.911520

8.013.1=???=

因此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整定为10A 。

8.2.3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的整定

因本变电所为电力系统的终端变电所,故其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10倍的动作电流动作时间)可整定为最短的0.5s 。 8.2.4过电流保护灵敏度系数的检验

1

m in

??=

op k p

I I

S

其中,T K T K k K I K I I /866.0/)

3(2)2(2

min --?===0.866?19.7kA/(10kV/0.4kV)=0.682

A

A K K I I w i op op 2001/2010/1=?==?,因此其灵敏度系数为:

p S =682A /200A =3.41>1.5 满足灵敏度系数的1.5的要求。

8.3装设电流速断保护

利用GL15的速断装置。 8.3.1速断电流的整定:利用式max

????=

k T

i w rel qb

I K K K K I ,其中kA I I k k 7.19)

3(2

max ==-?,=1.4rel K ,=1w K ,=100/5=20

i K ,=10/0.4=25T K ,因此速断保护电流为A A I qb 551970025

2014.1=???=

速断电流倍数整定为/=55A/10A=5.5qb qb op K I I =(注意qb K 不为整数,但必须在2~8之间) 8.3.2、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系数的检验

利用式1

min ??=qb k p

I I S ,其中kA I I I K K k 7.196.1866.0866.0)

3(2)2(2

min =?===--?,A A K K I I w i op op 11001/2055/1=?==?,因此其保护灵敏度系数为S=1700A /1100A =1.55>1.5

从《工厂供电课程设计指导》表6-1可知,按GB50062—92规定,电流保护的最小灵敏度

系数为1.5,因此这里装设的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度系数是达到要求的。但按JBJ6—96和JGJ/T16—92的规定,其最小灵敏度为2,则这里装设的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系数偏底。

8.4作为备用电源的高压联络线的继电保护装置

8.4.1装设反时限过电流保护。

亦采用GL15型感应式过电流继电器,两相两继电器式接线,去分跳闸的操作方式。 a)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利用式max

????=

L i

re w rel op

I K K K K I ,其中 .m ax L I =230I ,取

30I =A kV kVA U S S S I N 4.19)103/()4.44160132()3/()(18.304.301.30)(30=?++=+≈∑

0.6×52A=43.38A ,=1.3rel K ,w K =1,re K =0.8,i K =50/5=10,因此动作电流为:

A

A I op 3.64.19210

8.013.1=????=

因此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op I 整定为7A 。

b)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的整定

按终端保护考虑,动作时间整定为0.5s 。 c)过电流保护灵敏度系数

因无临近单位变电所10kV 母线经联络线到本厂变电所低压母线的短路数据,无法检验灵敏度系数,只有从略。 8.4.2装设电流速断保护

亦利用GL15的速断装置。但因无临近单位变电所联络线到本厂变电所低压母线的短路数据,无法检验灵敏度系数,也只有从略。 8.4.3变电所低压侧的保护装置

a )低压总开关采用DW15—1500/3型低压短路器,三相均装设过流脱钩器,既可保护低压侧的相间短路和过负荷,而且可保护低压侧单相接地短路。脱钩器动作电流的整定可参看参考文献和其它有关手册。

第九章 降压变电所防雷与接地装置的设计

9.1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9.1.1 直接防雷保护

在变电所屋顶装设避雷针和避雷带,并引进出两根接地线与变电所公共接装置相连。如变电所的主变压器装在室外和有露天配电装置时,则应在变电所外面的适当位置装设独立避雷针,其装设高度应使其防雷保护范围包围整个变电所。如果变电所所在其它建筑物的直击雷防护范围内时,则可不另设独立的避雷针。按规定,独立的避雷针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R <10W (表9-6)。通常采用3-6根长2.5 m 的刚管,在装避雷针的杆塔附近做一排和多边形排列,管间距离5 m ,打入地下,管顶距地面0.6 m 。接地管间用40mm ×4mm 的镀锌扁刚焊接相接。引下线用25 mm ×4 mm 的镀锌扁刚,下与接地体焊接相连,并与装避雷针的杆塔及其基础内的钢筋相焊接,上与避雷针焊接相连。避雷针采用直径20mm 的镀锌扁刚,长1~1.5。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变电所公共接地装置应有3m 以上的距离。

9.1.2 雷电侵入波的防护

a)在10KV 电源进线的终端杆上装设FS4—10型阀式避雷器。引下线采用25 mm ×4 mm

的镀锌扁刚,下与公共接地网焊接相连,上与避雷器接地端栓连接。

b )在10KV 高压配电室内装设有GG —1A (F )—54型开关柜,其中配有FS4—10型避雷器,靠近主变压器。主变压器主要靠此避雷器来保护,防雷电侵入波的危害。

c )在380V 低压架空线出线杆上,装设保护间隙,或将其绝缘子的铁脚接地,用以防护沿低压架空线侵入的雷电波。

9.2 变电所公共接地装置的设计

9.2.1接地电阻的要求

按《工厂供电设计指导》表9-6。此边点所的公共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满足以下条件:

Ω≤4E R

且 Ω==≤4.427/120/120A V I V R E E

其中,27

350

)

253580(10=++=

A I E 因此公共接地装置接地电阻Ω≤4E R 。

9.2.2接地装置的设计

采用长2.5m 、Φ50mm 的钢管16根,沿变电所三面均匀布置,管距5 m ,垂直打入地下,管顶离地面0.6 m 。管间用40mm ×4mm 的镀锌扁刚焊接相接。变电所的变压器室有两条接地干线、高低压配电室各有一条接地干线与室外公共接地装置焊接相连,接地干线均

采用25 mm ×4 mm 的镀锌扁刚。变电所接地装置平面布置图如图9-1所示。接地电阻的验算:

Ω=??Ω=

=85.365

.0165.2/100/)1(m

m n l n R R E E η

ρη

满足Ω≤4E R 欧的接地电阻要求,式中,65.0=η查《工厂供电设计指导》表9-10”环行敖设”栏近似的选取。

工厂供电课程总结

第一章概论 1. 工厂课程任务:主要是讲述电能供应和分配问题,并讲述继电保护、电气照明,使学生初步掌握供电系统和电气照明运行维护和设计计算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工厂供电技术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2. 工厂供电系统的有关知识 电力系统:由各种电压的电力线路将一些发电厂、变电所和电力用户联系起来的一个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3. 额定电压 A: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线路首端与末端的平均电压即电网的额定电压。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规定与同级电网的额定电压相同。 B: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发电机额定电压规定高于同级电网额定电压5%。 C:电力变压器的额定电压:(1)电力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分两种情况: ①当变压器直接与发电机相联时,如图中的变压器T1,高于同级电网额定电压5%。 ②当变压器不与发电机相联而是连接在线路上时,如图的变压器T2,此其一次绕组额定电压应与电网额定电压相同。 (2)电力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一亦分两种情况: ①变压器二次侧供电线路较长,如图中的变压器T1,其二次绕组额定电压应比相联电网额定电压高10%。 ②变压器二次侧供电线路不长时,如图中的变压器T2,其二次绕组额定电压只需高于所联电网额定电压5%。 4.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A,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形式,分为TN系统、TT系统和IT系统。B,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c,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 5. 工厂供电设计的主要内容:1,根据资料,计算出车间及全厂的计算负荷;2,根据计算负荷选择车间变电所位置和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3,根据负荷等级全厂的计算负荷,选择供电电源、电压等级、和供电方式;4,选择总降的台数及容量;5,确定总降接线图和厂区的高压配电方案,6,选择电气设备及载流导体的截面,必要时进行短路条件下动稳定和热稳定的校验;7,选择继电保护,并进行参数的整定计算;8,提出变压器和厂区建筑物的防雷措施,接地方式及接地电阻的计算,9确定功率因数补偿措施;10,选择高压配电所的控制和调度方式,11,核算建设所需器材和总投资 第二章负荷计算 1.负荷计算:求计算负荷的这项工作称作为负荷计算。实质:是功率的计算。“计算负荷”: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5、《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生产第一线电气技术员所必须具备的电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初步具有读懂电气原理图,计算电路元件参数,分析判断常见电路故障的能力,并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学习专业课程与新的科学技术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课程教学目标 【职业关键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具有电子、电工设备元件运行现场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开发新产品、使用新设备、机电技术革新的能力;通过各种媒体快速获得最前沿技术信息的能力。 2、方法能力:按电子电工元件、设备运行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工作方案,完成运行任务;进行电器线路管理、维修技术改造的能力;具有进行生产组织管理,开展工作的能力;协调各方面公共关系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主人翁意识。 3、社会能力:能进行科学研究实验、引进、改进生产技术和初步发明创新的能力。 【职业专门能力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2)能借助电工仪器对电子元件进行测试,故障诊断。 (3)能熟练使用烙铁完成电子线路的安装,并能进行故障诊断。 2、能力教育目标 (1)掌握简单交直流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的能力。 (2)掌握常用电子元件的使用方法及电子线路工作原理的分析能力。 (3)熟悉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构成、区别和不同的分析能力。 3、素质教育目标 (1)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2)具有艰苦奋斗、自主立业、开拓创新的精神。 (3)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

工厂供电心得体会.doc

工厂供电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第一篇:工厂供电心得体会 我想这对于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在这次设计中遇到了很多实际性的问题,在实际设计中才发现,书本上理论性的东西与在实际运用中的还是有一定的出入的,所以有些问题不但要深入地理解,而且要不断地更正以前的错误思维。 一切问题必须要靠自己一点一滴的解决,而在解决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自己在不断的提升。 虽然感觉理论上已经掌握,但在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仍有意想不到的困惑,经使我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也解决了课堂上理论发现不了的问题。我觉得能做这样的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的,在已度过的两年大学生活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基础课。 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基础课的理论面,如何去面对现实中的各种课程设计?如何把我们所学到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呢?我想做类似的大作业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属查阅了很多次设计书和指导书。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工程标准,一次次翻阅课本和设计书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做的是课程设计,而不是艺术家的设计。 艺术家可以抛开实际,尽情在幻想的世界里翱翔,我们做的一切都要有据可依.有理可寻,不切实际的构想永远只能是构想,永远无法升级为设计。这次设计也作为我今后努力学习的兴趣,我想这将对我以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分工协作才能保证整个项目的有条不絮。另外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当我们碰到不明白的问题时,指导老师总是耐心的讲解,给我们的设计以极大的帮助,使我们获益匪浅。因此非常感谢老师的教导。 通过这次设计,我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

工厂供电课程

XX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 第一章设计任务 1.1设计要求 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和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与类型,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纸。 1.2设计依据 1.2.1工厂总平面图 图1.1 工厂总平面图 1.2.2工厂负荷情况 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4600h,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6h。该厂除铸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属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三级负荷。本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1所示。 表1.1 工厂负荷统计资料 厂房编号厂房名称负荷类别设备容量/kW 需要系数功率因数 1 铸造车间动力300 0.3 0.7 照明 5 0.8 1.0 2 锻压车间动力350 0. 3 0.65 照明8 0.7 1.0 7 金工车间动力400 0.2 0.65 照明10 0.8 1.0 6 工具车间动力360 0.3 0.6 照明7 0.9 1.0 4 电镀车间动力250 0. 5 0.8 照明 5 0.8 1.0

3 热处理车间动力150 0.6 0.8 照明 5 0.8 1.0 9 装配车间动力180 0.3 0.7 照明 6 0.8 1.0 10 机修车间动力160 0.2 0.65 照明 4 0.8 1.0 8 锅炉车间动力50 0.7 0.8 照明 1 0.8 1.0 仓库动力20 0. 4 0. 8 照明 1 0. 8 1. 0 生活区照明350 0.7 0.9 1.2.3供电电源情况 供电电源情况按照工厂与当地供电部门签定的供用电协议规定,本厂可由附近一条10kV的公用电源干线取得工作电源。该干线的走向参看工厂总平面图。该干线的导线牌号为LGJ-150,导线为等边三角形排列,线距为2m;干线首端距离本厂约8km。干线首端所装设的高压断路器断流容量为500MVA。此断路器配备有定时限过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间为1.7s。为满足工厂二级负荷要求,可采用高压联络线由邻近的单位取得备用电源。已知与本厂高压侧有电气联系的架空线路总长度为80km,电缆线路总长度为25km。 1.2.4气象资料 本厂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38℃,年平均气温为23℃,年最低气温为-9℃,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3℃,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年最热月地下0.8米处平均气温为25℃。当地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雷暴日数为20。 1.2.5地质水文资料 本厂所在地区平均海拔500m,地层以砂粘土为主,地下水位为2m。 1.2.6电费制度 本厂与当地供电部门达成协议,在工厂变电所高压侧计量电能,设专用计量柜,按两部电费制交纳电费。每月基本电费按主变压器容量为18元/kVA,动力电费为0.9元/Kw.h,照明电费为0.5元/Kw.h。工厂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此外,电力用户需按新装变压器容量计算,一次性向供电部门交纳供电贴费:6~10VA为800/kVA。 第二章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 2.1负荷计算 2.1.1单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

企业工厂供电论文示例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示例 一、设计任务书(示例) (一)设计题目 X X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 (二)设计要求 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和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与类型,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纸。 (三)设计依据 1、工厂总平面图,如图11-3所示 2、工厂负荷情况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 4600 h ,

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 6 h 。该厂除铸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属于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于三级负荷。低压动力设备均为三相,额定电压为380伏。电气照明及家用电器均为单相,额定电压为220伏。本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1-3所示。 表11-3 工厂负荷统计资料(示例) 3、供电电源情况按照工厂与当地供电部门签定的供用电合同规定,本厂可由附近一条 10KV的公用电源干线取得工作电源。该干线的走向参看工厂总平面图。该干线的导线型号为 LGJ-150 ,导线为等边三角形排列,线距为 2 m;干线首端(即电力系统的馈电变电站)距离本厂约8 km。干线首端所装设的高压断路器断流容量为 500 MVA。此断路器配备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定

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间为 1.7 s。为满足工厂二级负荷的要求,可采用高压联络线由邻近单位取得备用电源。已知与本厂高压侧有电气联系的架空线路总长度为 80 km,电缆线路总长度为 25 km 。 4、气象资料本厂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 38°C,年平均气温为 23°C,年最低气温为 -8°C,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 33°C,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 °C,年最热月地下0.8m处平均温度为 25°C,当地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雷暴日数为 20 。 5、地质水文资料本厂所在地区平均海拔 500 m,地层土质以砂粘土为主,地下水位为 2 m。 6、电费制度本厂与当地供电部门达成协议,在工厂变电所的高压侧计量电能,设专用计量柜,按两部电费制交纳电费。每月基本电费按主变压器容量计为 18元/KVA,动力电费为 0.2 元/KW·h.,照明(含家电)电费为 0.5 元/KW·h.。工厂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得低于 0.9 。此外,电力用户需按新装变压器容量计算,一次性地向供电部门交纳供电贴费:6~10KV为800元/KVA。 (四)设计任务 1、设计说明书需包括: 1)前言 2)目录 3)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 4)变电所位置和型式的选择 5)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容量与类型的选择 6)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 7)短路电流的计算 8)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9)变电所进出线的选择与校验 10)变电所二次回路方案的选择及继电保护的整定

工厂供电知识点总结

填空 1、工厂供电就要满足: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等基本要求。 2、表征电能质量的几个指标有:电压、频率、供电连续可靠及谐波等。 3、工厂供电中的电压除了380/220V以外,还有:660V、3kV、6kV、10kV等电压。 4、低压配电系统,按其保护接地型式分为TN系统、TT系统和IT系统。 5、短路的原因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的原因:电气绝缘损坏、误操作、鸟兽害和其它等。 6、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有:欧姆法、标幺制法、短路容量法 7、产生电弧的游离方式有:热电子发射、强电场发射、碰撞游离和热游离。 { 8、交流电弧的特点是:每半周电弧过零点一次,即电弧自动熄灭一次。 9、在电缆线路中的校验项目中,电缆是不要校验动稳定,这个由厂家来保证。 10、发电厂是将自然界存在的各种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的工厂。 11、在三相系统中,可能发生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和单相短路等几种形式。 12、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由_两_个独立电源供电外,还须备有应急电源_ ,并严禁其他负荷接入。 13、各种高低压开关属_一_次设备。 14、跌落式熔断器属于_非限流式__熔断器。 … 15、防雷装置所有接闪器都必须经过_引下线_与__接地装置__相连。 16、真空_断路器适用于频繁操作、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 17、在三相短路电流常用的计算方法中,标幺制法_适用于多个电压等级的供电系统。 18、在工厂电路中,一次电路和二次电路之间的联系,通常是通过电流互感器_和_电压互感器_完成的。 19.我国规定的“工频”是50Hz,频率偏差正负,电压偏差正负5% 。20.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主要有电压、频率和波形。 21.高压断路器具有能熄灭电弧的装置,能用来切断和接通电路中正常工作电流和断开电路中过负荷或短路电路。 ( 22.短路的形式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短路。发生单相短路可能性最大。三相短路的短路电流最大,因此造成的危害最大。 23.在三相四线制的接地中性线上,不允许装接熔断器。 24.变压器的零序过流保护接于变压器中性点的电流互感器上。 25.任何运用中的星形接线设备的中性点均视为带电设备。 26.变压器在额定电压下,二次侧空载时,变压器铁心所产生的损耗叫空载损耗,又称铁损。 27.电压互感器能将高压变为便于测量的100 V电压,使仪表等与高压隔离。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报告书

. . 建筑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工厂供电 系:电气工程系 专业:电气控制及其自动化(自动控制方向)班级:电控082 学号: 2008308235 学生:子弦 指导教师:景 职称:助教 2011年 8 月 22 日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在现代生产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是对机械厂降压变电所进行的详尽的电气设计。 本文按照国家标准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GB50053-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及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等规,对机械厂降压变电所进行电气设计,尽量达到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基本要求,同时还注意电能和有色金属的节约问题。 为了保证供配电设备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地运行,本文进行了如下操作: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变电所位置和型式的选择,变电所主变压器和主结线方案的选择,短路电流计算,变电所一次侧设备的选择与校验,变电所进出线选择,变电所的防雷保护,并附有参考文献以及主接线图,平、剖面,接地装置图。 本文采用文字叙述与图表相结合的方式,一步步推算相关数据,从而得到具体的结论,并作出判断。本文中负荷计算表、变压器一次侧设备选择表、短路计算结果表、变电所进出线和联络线表等均给读者以较为直观的印象,这些表都是对计算结果的总结,对于实际生产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由于水平有限,文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改正! 作者 目录

一、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 (4) 1、负荷计算 (4) 2、无功功率补偿 (5) 二、变电所位置和型式的选择 (5) 1、负荷中心的计算 (5) 三、变电所主变压器和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5) 1、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5) 2、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6) 四、短路电流计算 (6) 1、计算电路 (6) 2、确定基准值 (6) 3、计算短路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6) 4、10.5kv侧的短路电流总电抗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的计算 (6) 5、0.4kv侧的短路电路总电抗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的计算 (6) 五、变电所一次侧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7) 1、10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7) 2、380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8) 3、高低压母线的选择 (8) 六、变电所进出线保护选择 (8) 1、10kV高压进线的选择校验 (8) 2、380V低压出线的选择 (8) 3、备用电源的高压联络线的选择校验 (9) 七、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10) 1、直击雷防护 (10) 2、雷电侵入波的防护 (10) 附录、参考文献.................................................

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课程标准

《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及定位 《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是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设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本课程适用于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工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在系统学习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控与PLC等课程基础上,获得《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设计、供电设备的选择及整定、短路电流的计算等,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同时通过教学要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和迫切性。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主要是讲述中、小型机械类工厂内部的电能供应和分配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小型工厂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及简单设计计算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工厂供电技术工作奠定初步的基础。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学习时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际实用能力。 本课程包含工厂供配电的认识、一次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电气主接线的运行分析、二次系统的调试与运行维护、电气主接线的倒闸操作、供配电系统的方案设计。工厂变配电所及其一次系统、工厂电力线路、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过电流保护、工厂供配电系统的二次回路和自动装置、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工厂的电气照明、工厂的节约用电与计划用电。 二、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能力: (一)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工厂供配电基本知识,电力系统的组成; 2. 掌握工厂供配电的基本要求、电力负荷的分级; 3. 掌握电力系统掌握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变配电工作打下理论及实践基础; 4.掌握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5.掌握常用高低压开关、熔断器、互感器等设备的结构、用途、倒闸操作顺序; 6. 掌握工厂供配电系统的结线方式; 7.了解人体触电的概念、接地的类型; 8.掌握变电所操作电源、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及中央信号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确定原则。(二)能力培养目标 1.具有选择电气设备的基本能力; 2.具有解决10KV中小型工厂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实验技能维护能力; 3.具有正确选择和校验设备的初步能力;

工厂供电毕业设计论文

学号04350403 毕业设计说明书石家庄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供电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王东亮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陈建辉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2008年 6月9日

石家庄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供电系统设计 Shijiazhuang hazardous waste disposal center power supply system design 2

摘要 众所周知,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本工程为石家庄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的供电系统设计,该处置中心大部分用电设备属于长期连续负载,全年工作小时数为8760小时,要求不间断供电,主要车间及附属设备均为二级负荷。采用10KV电压等级双回路线路提供电源,单母线分段,放射式接线的设计方案。设计内容包括负荷计算、方案选择、功率补偿计算、短路电流计算、设备选择、二次系统设计、继电器选择、防雷接地设计、照明设计等。由于缺乏经验,设计中有很多不足与疏漏,请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关键词:供电系统;计算负荷;短路电流;设备选择;

ABSTRACT It is well known, the electrical energy is the modern industry production primary energy and the power. The electrical energy both comes easy by other form's energy conversion, and easy to transform for other form energy supplies the application; Electrical energy transportation's assignment both simple economy, and is advantageous for the control, the adjustment and the survey, is advantageous in realize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utomation. Therefore, the electrical energy applies in the modern industry production and the entire national economy life extremely widely. This project for Shijiazhuang hazardous waste disposal center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design, the disposal center’s equipment belonging to the majority of long-term continuous load, annual work hours to 8760 hours, 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 requirements, the main workshop and ancillary equipment are 2 load. Use 10 KV double-circuit voltage lines to provide power, sub-bus, radiation-wiring design. Design elements include load calculation, options, power compensation, 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equipment selection, the second system design, choice of the relay, mine grounding design, lighting design. Due to lack of experience, there are many inadequacies in the design and oversight, to criticize the teacher corrected. Key words:Power Supply System; calculated load; short circuit; equipment selection

低压配电系统的工厂供电课程设计知识分享

低压配电系统的工厂供电课程设计 姓 名 学 号 院、系、部 电气工程系 班 号 完成时间 2012年6月18日 ※※※※※※※※※ ※ ※ ※ ※ ※ ※ 2009级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内容: (1)由总降压变电所的配出电压和用电设备的电压要求,参考国际规定的标准电压等级确定车间变电所的电压级别。 (2)计算负荷采用需用的系数法,计算出单台设备支线、用电设备组干线和车间变电所低压母线和进线的计算负荷。 (3)由计算负荷结果,确定补偿方式,计算出补偿容量,选择电容器个数和电容柜个数。 (4)按对负荷可靠性要求,确定车间变电所电气主接线。 (5)按车间变电所低压母线的计算负荷,确定变电器的容量和台数。 (6)导线截面积的选择,支线和干线按发热条件选择,进线电缆按经济电缆密度选择,按允许发热,电压损耗进行校验。 (7)短路电流计算,绘制计算电路和等值电路图,确定短路点,计算出各短路点短路电流值及短路容量。 (8)车间变电所低压母线按发热条件选择,按短路的热合力校验。 (9)按国家规定的标准符号和图符,用CAD画出车间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图、车间配电系统和配电平面图。 二、设计条件: (1)机加车间符合全部为三级负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不高。

(2)车间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 (3)车间电气设备各细表如下表所示 设备代号设备名称台数单台容量(kW)效率功率因数启动倍数备注1~3 普通车床C630-1 3 7.6 0.88 0.81 6 4 内圆磨床M2120 1 7.2 5 0.88 0.83 6 5,16 砂轮机S3SL-300 2 1.5 0.92 0.82 6.5 6 平面磨床M7130 1 7.6 0.88 0.82 6 7~9 牛头刨床B6050 3 4 0.87 0.82 6 11,12 普通车床C6140 2 6.125 0.89 0.81 6 13~15 普通车床C616 3 4.6 0.90 0.81 6 17,18 单臂龙门刨床B1012 2 67.8 0.86 0.81 2.5 19 龙门刨床B2016 1 66.8 0.86 0.81 2.5 20,21 普通车床C630 2 10.125 0.88 0.81 6 22 立式钻床Z535 1 4.625 0.90 0.80 6 23 立式车床C534J1 1 80 0.86 0.80 3 24 摇臂钻床Z35 1 8.5 0.87 0.82 5.5

工厂供电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XXX机械厂低压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系部:电子信息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机电一体化09.2 班学生姓名:任东红 学号:0904310783 指导老师:俞瀛 日期:2011 年09 月21 日 (本报告一式三份,一份交指导教师,一份存系上,一份存学生设计档案袋) 一、课题名称 XXX机械厂低压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二、工厂供电的概述 工厂供电系统就是将电力系统的电能降压再分配电能到各个厂房或车间中去,它由工厂降压变电所,高压配电线路,车间变电所,低压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组成。工厂总降压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是根据各个车间的负荷数量和性质,生产工艺对负荷的要求,以及负荷布局,结合国家供电情况?解决对各部门的安全可靠,经济技术的分配电能问题。其基本内容有以下几方面:进线电压的选择,变配电所位置的电气设计,短路电流的计算及 继电保护,电气设备的选择,车间变电所位置和变压器数量、容量的选择,防雷接地装置设 计等。 四、工厂供配电系统的特点 1 )供电半径小而范围广。 2)负荷类型多而操作频繁。 3 )厂房环境复杂。 4)低压配电线路长等,既复杂又重要。

因此选择供电方式时应力求简单可靠按有色金属的消耗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而定, 并因考虑线路运行的安全和方便,周围环境和线路安装的可靠性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 ?统计负荷并进行负荷计算以及功率的补偿确定 2 ?变配电所的所址和型式的选择 3 ?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的选择 4 ?短路电流的计算 5.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6 ?一次及二次设备的选择、高低压配电柜的选择 7 .防雷及接地设施的确定 8 ?绘制主接线及平面图 9 ?编写设计说明书

最新工厂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工厂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工厂培训心得第二篇:工厂安全培训心得第三篇:参观工厂心得体会第四篇:参观工厂心得体会第五篇:工厂供电心得体会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第一篇:工厂培训心得工厂培训心得 时光飞逝,在保定培训的一周已经结束,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我的生活紧张而充实。初到保定的工厂,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我看到了从未见过的机器,学到了许多新的专业知识,并从中体验到了基层实践的苦与乐。在工厂领导、师傅和同事们的细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在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在培训期间,我不但虚心向师傅请教专业知识,增强对生产实践知识的学习,还努力学习师傅认真谨慎的工作态度。在一点一滴的工作细节中体现出来的,是师傅们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不怕困难的工作作风,这些点点滴滴都需要我不断的学习。我在工作学习中的收获主要有: 1、对工作恪尽职守、诚实守信、提高责任意识。

在工作中,每一个环节的操作都需要一步一步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一丝不苟,按章办事。因为每一个小细节都关系着一个工厂的生产的正常运行,不能有半点儿戏。责任就是每个人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每一件小事。责任是对自己做人做事的一种原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要求,是做不好一件事决不罢休的精神,是一种敢于承担的气概。事实证明,有无责任心,两者相差万里,它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作风,一种担当,一种约束,一种动力,也是一种魅力。 责任心对技术含量、安全生产要求高的电力系统员工至关重要。责任心强的员工能脚踏实地,细微观察每一个问题,并善于思考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事故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事故发生;责任心不够强的员工,观察问题粗心,并不善于思考所观察到的问题,任其发展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一名优秀的员工应具备高度责任感,以企业兴衰为己任,这样才能使事故发生的机率降到最低。 工作责任心体现在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体现在日常小事中。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但绝不能因此就敷衍应付,而要养成用心做事的习惯。每一个过程都成就了另一个过程,只有环环相扣整体才会和谐完美。因此,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对每一件事负责任,做每件事都细心一点,认真一点,做

工厂供电实训心得体会范文5篇

工厂供电实训心得体会范文5篇 作为一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这次课程实训是很有意义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平时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际中。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工厂供电实训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精选工厂供电实训心得体会篇一 首先是在于本次的实习,东风发动机有限公司给我们安排上课的工程师,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以及用具体的实例给我们上了几次生动而又具体实在的课程,比如有关“数控改造”的介绍,如下:在这一堂课中,是我们实习的第一堂课,同时也是我听得最好的一堂课。哪个姓赵的工程师,给我们讲解了有关数控改造的发展趋势、数控机械改造的优势、数控改造的市场、数控系统的选择、数控改造的步骤等等,以及用了一个有关数控改造的具体实列给我们讲解有关数控改造。在没有听到这些介绍之前,以自己认为来看,数控改造就是对机械的其中一部分进行改造,但当听到这些介绍后,使自己对于数控改造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就是它不仅仅是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改造,同时需要考虑这些改造对机械本身的运行、功能以及它的发展等等,都需要全面的考虑。 其次是在听有关工厂供电的介绍,电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了,可是真正懂得它和利用它的人却不是很多,这对于我个人而言是深有体会,那是在以前在家里的时候,时不时的看见有的电线着火或是用电器被烧坏,甚至还亲自被电触过。在这次听有关姓张的工程师的讲解,感触很深。如他介绍的有关电力网的知识,这对于我们以后走进工作岗位或是在家里安装电线的时候能有一个很

好指导,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坏和减少许多危险的隐患。还有就是关于电压的等级以及指标等,这些都对供电有很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介绍有关电在实际中的应用,如电力网的电力选择、高压电力的网的接线图、电压的调整的目的和方法等等,这些都是实际中应该存在和应该了解的。 第三是这次的实习让我见识不少,其中给我影响最深的是这里的工厂建设和每个车间里面的配置,尤其是各个生产流水线上的庞大机器,这些是我在经历了华中科大金工实习后的又一次接触到的,而且这里的各种各样的机器更大,自动化集程度更高,如这里的磨床和以前我所见过的磨床相比,那可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啊,它不光大了很多,更重要的可以自动根据物品的到来进行翻转和加工,然后加工结束后,又自动的将他们送走,还有就是铣床,这里的铣床是在我们以前见过的那些铣床的基础上进行改装过的,而且全部由电脑进行控制,如当需要加工的物品到来时,该铣床会自动将它送到加工部位,然后根据该物品的需要加工的程度自动的进行配料,然后检测,直到达到标准的时候才将他们送出。几乎在每个车间都是这样的,像生产曲轴这个生产流水线,光是这个车间都足足比我们南胡的一个篮球场还要大,里面的设备更是不用说,一根根曲轴由毛胚,刚从处加工的另一个车间运来,然后由吊车将他们一根根的放到下面有轨道的正在运转的铁车上,而后随着铁车的向前的运动而运动,那些曲轴每来到一个加工处,就由机器自动的对它进行调转、钻孔、摸洗,然后又运转到下一个环节,这样后面的曲轴跟着这样的,一直到最后。而他们在整个被加工的过程中,能由人工亲自动手的地方却不是很多,工人真正需要的是在那些重要的部位,如监控处以及各种测量处,有的甚至连测量处都是有机器自动完成,这样不仅节约劳力,更重要的是提高效率,减少误差。

中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中职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 和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中职三年制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和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 二、课程性质 中等职业教育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和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等电类和非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包含了电工电子技术中最基本的内容,使学生掌握专业必备的电工和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电子技术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同时,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它的任务是:阐明直流电路和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电磁现象的基本现象和规律;晶体二极管、三极管和晶闸管的等特性及其应用;低频放大电路、脉冲数字电路、直流电源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参考学时 中等职业教育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数,建议根据专业不同,有所区别,各专业的教学时数分别为: ㈠、28学时(适用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专业) ㈡、60学时(适用于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 这一课程的教学统一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具体学时分配建议在第七部分:内容纲要中。 四、课程的基本理念 中等职业教育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根据社会发展、学生发展的需要,精选最基本的体现专业基础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增加一些问题探究等内容,构建简明合理的知识结构。中等职业教育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要以应用技术专业为导向,以提升学生电工电子技术知识,了解焊接设备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安全技术能力、以提高焊接职业素质、符合焊接职业资格标准的需要为目标,以强化应用为重点。 在本课程的实施中,要根据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与学生认知基础相适应的逻辑推理、数据处理等能力要求,适度加强贴近生活实际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意识,避免繁杂的运算。同时,要展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为学生提供感受和体验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五、课程设计思路 中等职业教育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以“凸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地位,理论教学为实习服务,根据企业需要,本着必需、够用原则,将内容模块化,教与学进程一体化”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电路基础、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这四部分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彻底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设计思路,紧紧围绕专业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突出项目任务与电工电子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电工电子知识,增强理论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工厂供电课程总结

第一章概论 1.工厂课程任务:主要是讲述电能供应和分配问题,并讲述继电保护、电气照明,使学生初步掌握供电系统和电气照明运行维护和设计计算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工厂供电技术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2. 工厂供电系统的有关知识 电力系统:由各种电压的电力线路将一些发电厂、变电所和电力用户联系起来的一个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3. 额定电压 A: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线路首端与末端的平均电压即电网的额定电压。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规定与同级电网的额定电压相同。 B: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发电机额定电压规定高于同级电网额定电压5%。 C:电力变压器的额定电压:(1)电力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分两种情况: ①当变压器直接与发电机相联时,如图中的变压器T1,高于同级电网额定电压5%。 ②当变压器不与发电机相联而是连接在线路上时,如图的变压器T2,此其一次绕组额定电压应与电网额定电压相同。 (2)电力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一亦分两种情况: ①变压器二次侧供电线路较长,如图中的变压器T1,其二次绕组额定电压应比相联电网额定电压高10%。 ②变压器二次侧供电线路不长时,如图中的变压器T2,其二次绕组额定电压只需高于所联电网额定电压5%。 4.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A,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形式,分为TN系统、TT系统和IT系统。B,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c,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 5.工厂供电设计的主要内容:1,根据资料,计算出车间及全厂的计算负荷;2,根据计算负荷选择车间变电所位置和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3,根据负荷等级全厂的计算负荷,选择供电电源、电压等级、和供电方式;4,选择总降的台数及容量;5,确定总降接线图和厂区的高压配电方案,6,选择电气设备及载流导体的截面,必要时进行短路条件下动稳定和热稳定的校验;7,选择继电保护,并进行参数的整定计算;8,提出变压器和厂区建筑物的防雷措施,接地方式及接地电阻的计算,9确定功率因数补偿措施;10,选择高压配电所的控制和调度方式,11,核算建设所需器材和总投资 第二章负荷计算 1.负荷计算:求计算负荷的这项工作称作为负荷计算。实质:是功率的计算。“计算负荷”:

家电维修专业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中职家电维修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生产第一线电气技术员所必须具备的电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初步具有读懂电气原理图,计算电路元件参数,分析判断常见电路故障的能力,并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学习专业课程与新的科学技术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课程教学目标 【职业关键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具有电子、电工设备元件运行现场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开发新产品、使用新设备、机电技术革新的能力;通过各种媒体快速获得最前沿技术信息的能力。 2、方法能力:按电子电工元件、设备运行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工作方案,完成运行任务;进行电器线路管理、维修技术改造的能力;具有进行生产组织管理,开展工作的能力;协调各方面公共关系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主人翁意识。 3、社会能力:能进行科学研究实验、引进、改进生产技术和初步发明创新的能力。 【职业专门能力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2)能借助电工仪器对电子元件进行测试,故障诊断。 (3)能熟练使用烙铁完成电子线路的安装,并能进行故障诊断。 2、能力教育目标 (1)掌握简单交直流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的能力。 (2)掌握常用电子元件的使用方法及电子线路工作原理的分析能力。 (3)熟悉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构成、区别和不同的分析能力。 3、素质教育目标 (1)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2)具有艰苦奋斗、自主立业、开拓创新的精神。 (3)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

工厂供电技术

1.工厂供电系统包括哪些范围?对工厂供电工作有哪些基本要求? 工厂供电系统是指从电源线路进厂起到高低压用电设备进线端止的电路系统,包括工厂内的变配电所和所有的高低压供电线路。 (1)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2. 衡量电能质量的两个基本参数是什么?简述我国标准规定的三相交流电网额定电压等级。 (1)电压和频率 (2)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6千伏,038千伏 3.试确定图1所示供电系统中变压器T1和线路WL1、WL2的额定电压。 (1)U1*(1+5%)=G (2)U1’=U2*(1+10%) (3)M*(1+5%)=U2’ 变压器T1的额定电压:6.3/121kv; 线路WL1的额定电压:110kv; 线路WL2的额定电压:35kv。 4.什么是计算负荷?正确确定计算的负荷目的是什么? 计算负荷是指导体在长时间通电状态下其发热温度不会超过允许值时的最大负荷值。 计算负荷是分析和设计供电系统的基础,是选择供电系统导线、变压器、开关电器等设备的依据。 5.电力负荷按重要性分为哪几级?各级负荷对供电电源有什么要

求? 一级负荷要求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当其中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应不致同时受到损坏。对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上述两个电源外,还必须增设应急电源。常用的应急电源有: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专门的供电线路、蓄电池、干电池等。 二级负荷要求由双回路供电,供电变压器也应有两台(这两台变压器不一定在同一变电所),当其中有一条回路或一台变压器发生常见故障时,二级负荷应不致中断供电,或中断供电后能迅速恢复供电。 三级负荷为一般电力负荷,所有不属于上述一、二级负荷者均为三级负荷。由于三级负荷为不重要的一般负荷,因而它对供电电源无特殊要求。 6.确定计算负荷的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各有什么特点?各适用哪些场合? 用需要系数法来求计算负荷,其特点是简单方便,计算结果较符合实际,而且长期使用已积累了各种设备的需要系数,因此是世界各国均普遍采用的基本方法。二项式法的特点是既考虑了用电设备的平均负荷,又考虑了几台最大用电设备引起的附加负荷,其计算的结果比按需要系数法计算的结果大得多,适用于容量差别悬殊的用电设备的负荷计算。 7.有一机修车间,拥有冷加工机床52台,共200KW;行车1台,共5.1KW(ε=15%),通风机4台,共5KW;点焊机3台,共10.5KW(ε=65%)。车间采用220/380V三相四线制供电。试确定车间的计算负荷P30、Q30、S30和I30。 1、冷加工机组Kd=0.2,cos0.5, tan1.73 P30(1)=0.2×200=40 kw Q30(1)=40×1.73=69.2 kvar 2、行车因只有一台 P30(2)=2*(根号0.15)*5.1=4 kw 3、通风机组Kd=0.8,cos0.8, tan0.75 P30(3)=0.8×5=4 kw Q30(3)=4×0.75=3 kvar 4、点焊机Kd=0.35,cos0.6, tan1.33 P30(4)=(根号0.65)*10.5*0.6*0.35=1.9 kw Q30(4)=1.9*1.33=2.5 kvar 因此总的计算负荷为(取K∑p=0.95,K∑q=0.97) P30=0.9*(40+4+4+1.9)=47.4 kW Q30=0.9*(69.2+0+3+2.5)=72.4 kvar S30= (根号47.4平方+72.4平方)= I30= S30/(根号3 )*3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