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认识

社会工作专业认识
社会工作专业认识

社会工作专业认识

所谓“社工”即“社会工作”,是由英文social work翻译过来的,它是指非盈利的、服务于他人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在国际社会中,这类活动被称为社会服务或社会福利服务。也可以说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的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价值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性活动。对于一年半的专业学习,我认为社会工作是在政府和社会政策的支持下,运用“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在专业方法的指导下,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社区,整合链接社会资源,协调、缓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发展社会功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社会工作起源于英国,形成职业化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以前就已传入中国,因1952年的院系调整被取消,1987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建立社会工作专业,标志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内地开始恢复。在近几年,这个蒙着神秘面纱而又温情脉脉的崭新职业已经呼之欲出,渐露头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工人才”的有力支撑。在大陆,社工这个一直不为人们所熟知的职业自2006年以来急骤升温,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和认可。党的六中全会《决定》也明确提出,要在中国建设宏大的社工人才队伍。那么为何社会工作越来越受国家重视呢?首先,社会结构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工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而社工处于政府、社会同个人之间的缓冲区,具有“润滑剂”的作用,对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其次,社会工作的理念与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异曲同工之处。再者,社会工作作为整合、链接社会资源的桥梁,更有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运用,而且,社会工作也为公益事业注入专业的、新鲜的血液,其自身发展也孕育澎湃的动力。

目前越来越多高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也逐渐有学生自己选择这个专业而非被调剂。据我所了解到的本校和外校的情况,选择专业多口的学生逐渐增加,但仍有不少人选择专业不对口,这些原因主要有:了解社工的人认为,社工作为一种新职业,就业前景不乐观,工资低,发展空间小;仍对社工不了解或者不喜欢。针对就业前景不乐观这个问题,专家认为造成这种“不乐观”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走在职业化前面。对于工资低、发展空间小,个人认为从行业

动态中以及新闻中,可以看出社工越来越受国家重视和政策支持,也逐渐深入政府工作中,政府人员也慢慢认识到社工的重要性,所以说前景是很广的。再者,你认为工资低,是否考虑过你能否有能力拿到相对应的这份工资?对于发展空间小,我也前也是这么认为的,但现在却不赞同。以前我所认为的发展空间小是觉得它工资的上升幅度和职位的高低层次,现在认为发展空间并非指这两个方面,而是有更加广义的方面,社工能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这与其他行业是有所不同的,同时也能提高个人能力等。作为社工专业学生,可以通过专业实践(见习)帮助自己认清社工到底是怎样的,从而摆脱象牙塔中的理想主义,成为一名践行者,先了解后决定。

作为一名社工,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应具有专业素养和专业价值理念。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包括接纳、尊重、平等、同理心、个别化。能力包括技术、心理、文化、持续学习能力。以上的专业和价值观反映了行业的需要和对社工的要求,也是作为一名社工所追求和提升的目标。记得一句话说社工是无答案,无方法,无技巧的,没有一个办法在你的工作中是绝对可行的。没有一个人能完全具备这些能力,掌握所有的技巧,它是行业的需要和要求,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勿要用这个来打击自己。同时也不要奢求套高、定位太高,认为对的就去做,不断实践自己。作为一名社工作重要的是有一颗专业知心和热诚之心。

社工的行业正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社工的队伍将会越来越庞大。社会工作是一个能够能够帮助居民,帮助弱势群体,提高他们生活水平,提高人的尊严的一个专业,所以我相信这个专业,这个职业在将来会像医学、法律等专业一样深入人心,被人们所熟知和认可。

社会工作概论

1、复习资料答案由班委整理上传,仅供参考, 2、请学生打印模拟试题考试后作为作 业上交 社会工作概论模拟题1 一、名词解释 社会工作——是一种介入手段;其最直接目标是助人自助,终极目标是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一门专业:个案、团体、小组——三大方法;是一门职业;其四大要素是:社会工作者、受助人、价值观、助人活动。 社区工作——广义:在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服务或社会管理。狭义:以整个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提供助人的、利他服务的一种专业手法。 怀旧——简而言之,怀旧就是缅怀过去。旧物、故人、老家和逝去的岁月都是怀旧最通用的题材。 二、简答题 1、改革后我国社会工作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80年代初,随着社会学的恢复和民政工 作的发展,建立和发展有我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的任务就提上议事日程。社会变迁 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促进作用。 2、民政部门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社会福利服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含县以上政府部门兴办的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院和由社区创办的敬老院等社会福利事业,二是由政府和社会为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而开办的社会福利企业,三是以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城市社区服务。 (2)救灾救济。一是救灾,民政部门主要是在灾害发生时抢救生命财产,在灾后向灾民提供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组织生产自救和以工代赈以及倡导群众中的互助互济。二是五保工作,是指由农村集体负担保证无法定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可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援助,对他们“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荐(保教)”。三是扶贫,是指对农村中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由民政部门予以资金扶持、政策和思想扶持、科技和信息扶持以及相应的配套制度等。四是社会救济,包括给城镇中的“三无”人员、部分农村五保对象、符合救济条件的退职职工和城乡困难户的临时救济等。 (3)优抚安置,民政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优抚工作包括国家抚恤、政府补助、群众优待、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人员接受安置及优抚事业单位管理等。 (4)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即对城市社会救助对象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进行救助,并开始在全国普遍建立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学习社会工作,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社会工作。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有人说社会工作是“助人自助”,是“专业化的助人活动”,又有人说它是“人的服务”或所谓“个人社会服务”,还有人说社会工作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等等。 什么是社会工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初学者的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和理解社会工作的。 一、社会工作的本质 社会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社会科学,它有着自己较独特的学科性质。 社会工作的科学性:(1)工作态度的客观性。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为求助者提供资源以帮助其摆脱困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作者虽抱有助人的价值观念,但他审视问题的立场及态度却是客观的。 他不是从感情出发,而是基于自己的知识基础、专业操守客观的对待问题,寻求合理且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之间的关系是工作关系,他“专业角度”开展工作,力求避免将其个人偏见、冲动等态度不经意间地流露于助人的过程中。(2)工作方法的科学性。社会工作十分注重工作方法,因为科学的工作方法是成功开展社会工作的基本条件之一。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和不断积累、完善,社会工作已形成一整套针对不同任务的工作方法,包括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小组工作、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社区行政,等等。这些方法反映了社会工作助人过程的基本规律,经受了无数次助人实践的检验,已成为社会工作者必须遵循的标准的工作准则。(3)工作程序的合理性与严密性。从接触求助者到接受他的请求,从了解求助者的需要到设计工作方案直至最终解决问题,社会工作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前后连贯的过程,每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都是为达到目标准备着条件,直至实现目标。当然,社会工作过程的合理性与严密性不是自动实现的,需要社会工作者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做出精心的设计。 社会工作的实用性。社会工作不是一门以探讨学理为宗旨的基础学科,而是已解决实际问题为宗旨的应用学科。与自然科学中已解决现实问题为宗旨的工程学类似,社会工作学是社会科学中已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为宗旨的。 社会工作虽然也要告诉人们如何看待和分析各种现实的社会问题,但它更看重的是教导人们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社会工作学科所提供的各种理论、方法与技术、技巧,都是为解决社会问题服务的。 社会工作的综合性。社会工作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它必须善于运用多种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提供的理论、方法及技术为自己服务。社会工作学科的知识体系是开放的,它通过不断的提炼、吸收一切有利于开展助人活动的各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内容。应当指出,社会工作的综合性并不意味着其学科知识是杂乱无章、不成体系的。它是以实际利于助人活动、解决现实问题为标准,去取舍相关知识的。因此,社会工作的学科知识是整合的、成体系的。 二、社会工作的功能 复原的功能。社会工作能够减少、消除导致社会功能失常的一些因素,使之逐步恢复正常。如通过社会工作,使下岗乃至失业者重新就业;使贫困者得到救济;使关系紧张的夫妇矛盾得到缓解,乃至重归于好,从而不仅挽救了这对夫

第一章 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学校社会工作 教材:学校社会工作,许莉娅主编,2009年1月第一次印刷,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课程之一,也是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之一,对于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方法和技术应用到现实社会中,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对学校社会工作有一个概括式的了解,并进一步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价值观念、基本技巧和方法;具有对学校当中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理解、解决和处理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去具体和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教学、研讨式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法。课堂讨论:就社会热点话题,联系本专业知识进行讨论;观看专业视频后,提交观后感(联系专业知识) 主要参考书(名称、编著者、出版时间、出版社): 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王思斌.学校社会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3.范明林、张洁.学校社会工作.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 4. 林胜义.学校社会工作.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4. 第一章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主要内容: 第一节学校社会工作的概念 第二节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目标及功能 第三节学校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基本要求: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特征、基本性质;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类型、对象和实施作用的基本领域;理解学校社会工作与青少年辅导的关系。 重点:学校社会工作的含义和对象 难点:学校社会工作与青少年辅导的关系。 第一节学校社会工作基本概念

我对社会工作的理解

我对社会工作的理解 社会工作系社区2班孙傲 首先,在这里我要提出一个概念,什么是社会工作?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有人说社会工作是“助人自助”,是“专业化的助人活动”,又有人说它是“人的服务”或所谓“个人社会服务”,还有人说社会工作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等等。 不同的说法均试图去把握住社会工作的一个本质的定义。然而,社会工作有唯一的固定的本质吗?还是拥有多样的变化的本质?或者干脆说,社会工作本质上是被人建构而成的,不存在本质,只存在关于它的某种特定的论述?社会工作无本质只有对它的论述之观点,建基于我们对社会世界的特性即“象征性”的肯定上,因为这是一个象征的世界,象征是全部,所以无需追问什么“本质”的问题,只应关注不同的象征表达和表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本质探讨与避免“本质化”的某种必要。也许可取的立场是,可以去追寻社会工作的本质,在特定和具体的场景下,也可以确定它的本质,但始终注意,它最终也仍不过是可以改变的论述。 至今为止,对社会工作本质的界定与理解,或说关于社会工作本质的论述,都有哪些呢?基本上是如下列举的这些。 ·社会工作是个人性社会服务 类似的还有强调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服务的其他定义和理解。这种本质界定中很重要的是将社会工作的角色确定为是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调和者,还有所谓从一种三维的角度来把握其自我身份或界定其本质。其中心的概念是“服务”。基本上,这反映的背后理论视角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但又属较宏观的一种认识。 ·社会工作是助人自助 这个关于社会工作本质的看法就其理论假设的基础来说跟上者是相同或十分接近的,因为它的核心观念即为“社会功能”,所以与一般功能主义的立场一致。不过它可以说是其中更具体的“机能论”的观点,因而属于一种微观性的视角和界定。这界定里核心的概念是“帮助”。 ·社会工作是控制和规训 这是将社会工作的本质认为一种压迫的形态,它不但没有前两种观点所

社会工作者心得感想

社会工作者心得感想 本文是关于社会工作者心得感想,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社会工作者心得感想篇1 在复习20xx年中级社工考试之中,我学习了《社会工作》这本书,中央党校李慧英老师、林梅老师将《社会工作》的起源、历史、发展、技术等知识做了介绍,根据自己的所学、所看、所想、所用的观点,将心得体会大致概括为以下两个部分: 一、对社会工作的理解认识 社会工作是“助人自助”,是“专业化技术性的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同时又是人与人的真诚相遇,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是服务于“多样性之共融”的事业。英国的工业革命催生了社会工作。当初的社会工作只是对穷人的一种同情,不是将其视为一种社会的需要。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利他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解决社会题目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和科学方法。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才是一个科学有效的治疗模式。”所以,本人认为社会工作应是一个心理帮扶与社会帮扶统一体的科学有效的公益性工作。在中国民众对社会工作的认识有很多误区,其实社会工作不是课本上的社会工作,也不是国外的社会工作,而是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工作。 二、从以下几个关键字词谈谈对社会工作与理论学习体会 (一)“利他主义”。这是由于社工师工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所要求的。社工师主要就职于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卫生服务、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对有效落实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工作,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完善我国专业化社会服务体系,达到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和谐的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社会工作专业认识

社会工作专业认识 所谓“社工”即“社会工作”,是由英文social work翻译过来的,它是指非盈利的、服务于他人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在国际社会中,这类活动被称为社会服务或社会福利服务。也可以说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的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价值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性活动。对于一年半的专业学习,我认为社会工作是在政府和社会政策的支持下,运用“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在专业方法的指导下,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社区,整合链接社会资源,协调、缓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发展社会功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社会工作起源于英国,形成职业化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以前就已传入中国,因1952年的院系调整被取消,1987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建立社会工作专业,标志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内地开始恢复。在近几年,这个蒙着神秘面纱而又温情脉脉的崭新职业已经呼之欲出,渐露头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工人才”的有力支撑。在大陆,社工这个一直不为人们所熟知的职业自2006年以来急骤升温,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和认可。党的六中全会《决定》也明确提出,要在中国建设宏大的社工人才队伍。那么为何社会工作越来越受国家重视呢?首先,社会结构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工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而社工处于政府、社会同个人之间的缓冲区,具有“润滑剂”的作用,对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其次,社会工作的理念与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异曲同工之处。再者,社会工作作为整合、链接社会资源的桥梁,更有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运用,而且,社会工作也为公益事业注入专业的、新鲜的血液,其自身发展也孕育澎湃的动力。 目前越来越多高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也逐渐有学生自己选择这个专业而非被调剂。据我所了解到的本校和外校的情况,选择专业多口的学生逐渐增加,但仍有不少人选择专业不对口,这些原因主要有:了解社工的人认为,社工作为一种新职业,就业前景不乐观,工资低,发展空间小;仍对社工不了解或者不喜欢。针对就业前景不乐观这个问题,专家认为造成这种“不乐观”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走在职业化前面。对于工资低、发展空间小,个人认为从行业

社会工作学习心得

社会工作心得 社会工作,是助人活动,是一种艺术,是一个专业。现代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秉承利他助人的价值观,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职业活动。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感受最多的是老师将我们以往学习的内容进行了梳理,系统地将知识分块整理后传授给我们。同时,在课堂上通过分小组讨论让同学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念,是让同学们积极投身到知识创新与分享上来的一种良好方式,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增加了与老师的互动。我非常喜欢课堂上这种讨论的环节,觉得在讨论过程中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同时能听取其他人的观念与思想是互相促进与提升的一种良好方式。并且在展示小组成果时,展示的是智慧也是分享的喜悦。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应该在内心构建起社会工作者最基本的价值理念,其有两方面:即从社会使命看,强调“扶弱济贫”,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为己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专业使命看,强调“助人自助”,所谓“助人”是在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出现困难时,社会工作者向其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持,所谓“自助”是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来整合社会资源,挖掘潜能,推动困难人群走向“自救、自立和自强”。 近年来,社会工作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工作领域的扩大-从传统的弱势群体到各种有需要的人士,从对弱势人群的服务到关注公共问题;工作思路的拓展-从救济、救助到发展性的服务,从治疗到预防;工作方法的发展-直接社会工作方法:个案、小组、社区,间接社会工作方法:社会行政、社会工作研究;助人价值观的变化:从施舍到服务,从帮助到协助,从自上而下到平等合作,专业主义与文化敏感性。 社会工作者并不是一开始头脑中假设的简单的助人行为,通过学习我了解到,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分为三部分:一是价值理念。与其它社会科学学科不同,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社会工作价值是指社会工作对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的要求和规定。作为一个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应具备平等、尊重、民主、接纳、诚信、助人自助、自决等专业价值理念。二是知识体系。社会工作者除应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三是实务能力。社会工作者应熟练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挖掘潜能,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服务过程中,应能够与各类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做出预估,制定服务计划和服务协议,能够独立接案、结案和提供跟进服务,能够对提供的专业服务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和发展规划,整合、运用相关社会服务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影响社会政策。 社会工作是在利他主义指导下的科学服务,它对促进社会管理的作用在于:(1)通过深入细致的社会服务可以化解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2)社会工作者深入民众(非行政化、非机关化、非官僚化)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反映民情民意,使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在一定意义上加强了政府的基层工作);(3)社会管理者可以吸收社会工作的价值进行人性化的管理,提高管理效果;(4)在“小政府大社会”格局下,社会工作机构与政府之间的伙伴关系有利于形成社会的善治结构。 1

社会工作概论完整版

社会工作概论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复习资料答案由班委整理上传,仅供参考, 2、请学生打印模拟试题考试后作为作 业上交 社会工作概论模拟题1 一、名词解释 社会工作——是一种介入手段;其最直接目标是助人自助,终极目标是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一门专业:个案、团体、小组——三大方法;是一门职业;其四大要素是:社会工作者、受助人、价值观、助人活动。 社区工作——广义:在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服务或社会管理。狭义:以整个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提供助人的、利他服务的一种专业手法。 怀旧——简而言之,怀旧就是缅怀过去。旧物、故人、老家和逝去的岁月都是怀旧最通用的题材。 二、简答题 1、改革后我国社会工作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80年代初,随着社会学的恢复和民政工作的发展,建立和发展有我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的任务就提上议事日程。社会变迁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促进作用。 2、民政部门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社会福利服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含县以上政府部门兴办的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院和由社区创办的敬老院等社会福利事业,二是由政府和社会为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而开办的社会福利企业,三是以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城市社区服务。 (2)救灾救济。一是救灾,民政部门主要是在灾害发生时抢救生命财产,在灾后向灾民提供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组织生产自救和以工代赈以及倡导群众中的互助互济。二是五保工作,是指由农村集体负担保证无法定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可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援助,对他们“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荐(保教)”。三是扶贫,是指对农村中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由民政部门予以资金扶持、政策和思想扶持、科技和信息扶持以及相应的配套制度等。四是社会救济,包括给城镇中的“三无”人员、部分农村五保对象、符合救济条件的退职职工和城乡困难户的临时救济等。 (3)优抚安置,民政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优抚工作包括国家抚恤、政府补助、群众优待、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人员接受安置及优抚事业单位管理等。

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社会工作专业的认识 社会工作通俗讲就是一种帮助人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她的主体就是社会,主要目标就是服务社会上的人。它帮助服务的对象主要就是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留守儿童与其她不幸者;预防与解决部分社会人因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的主要就是通过开展社区服务,来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与社会生活素质,从而实现社会工作的最终目标个人与社会的与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范畴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与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因此,在我国的社会工作的课程设计、专业要求与理论框架方面涉及面相对较宽泛,服务范围也比较广泛。 社会工作起源于英国工业化时期的贫民救济或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就是伴随英国工业化引发的社会问题而产生的,欧美等工业化先行国家解决社会问题的理念与方法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实践基础。大家都知道在欧美贫民救济与慈善事业多半就是有教会与庄园主个人组织的。随着工业革命与社会的发展这种多半由教会或私人举办的、无组织的救济与慈善活动,逐渐演变成了有组织的社会救济与社会服务,经过长时间的时间与积累其就逐渐成为了全国性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因此,在国际社会上社会工作通常就是以多种方式帮助人类与环境进行着多样化、复杂的交流的一项工作。在国际上社会工作的宗旨就是促进人类发展全部潜能,丰富人类的生活并阻止人类功能失调。职业社会工作主要就是专注于问题的解决与变化。在国际社会的定义中社会工作者们正就是社会变迁、个人生活、家庭与社区生活进步的代理人。社会工作就是一个融合价值观、理论与实践的多维系统,这个系统既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协调人与人与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与谐统一。 在文章的开头我详细介绍了什么就是社会工作,接下来我将与大家进一步探讨一下我们的大学为什么要设立社会工作这门专业?为什么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上要成立社工组织?社会工作者对我们社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我们带着这三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大家都知道大学教育就是为社会与国家培养人才的,由于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们现在的社会出现了很多人与人与人与社会之间的问题。因此,部分大学就根据社会与国家的需要设置了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并提出了系统掌握社会工作理

我与社会工作专业

我与社会工作系 ——关于社会工作专业的认识 阳光灿烂微笑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题记 在2007年的夏季,南下的列车载着快乐的我去大学里寻找关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社会工作似懂非懂的我却对它的偏爱不可动摇。也带着“社工”是什么的疑问开始为实现自己的价值积累一点点一滴滴的素材。 一周的听报告,喊着“爱心助人,公义务实”的系训,开始懂得自己将来并非独立处事,了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但需要精彩的语言,而且还需要掌握人的基本心理与沟通的技巧。爱心的力量是巨大的,爱心的付出也是付出者所具有的人类最高境界。于是我真的认为我选对了专业,选对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摇不可动。觉得自己的前途被阳光笼罩,被幸运的光环所拥抱。 系里要求社工系的每一个学生每学期做40小时的义工并作为考核的标准。当然义工的单位由我们自己联系。一方面的平时就锻炼了我们如何与人交往;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学会了在被别人拒绝之时如何承受。在平时学校里就要求我们锻炼社交能力为我们以后走向社会铺平道路。于是我认为作为将来的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学会平衡心理的基本素质。仅凭爱心并不能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的出现,语言的温暖,沟通的技巧是为爱心的付出作了重要铺垫。所以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必须而且要认真的学会沟通的技巧,必须用更多的时间与实践充实自己的头脑。 第二,社会工作专业为培养构建和谐社会培养了专业化的人才,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储备了力量,还适应了走中国社会主义特色道路的要求,并且随着人才的大量培养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中一定会发现新的动力,这种动力一定会缓解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缓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矛盾并促进矛盾的解决,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在为社会建设的当中为国家正确的制定方案方针中献计献策,从而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社会主义矛盾的解决提供动力。 社会工作专业的开设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标准,重要的是它为人类和平发展、公平发展、共同进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血液,为世界的不平衡发展充当了缓冲剂和公平剂。 第二,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的是技术型的人才,技术型的人才对于社会发展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积极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妇展。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平衡的发展适应了中国的国情,推动城乡经济差距的缩小,城乡文化的发展的差距提供了平台。

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社会工作专业的认识 社会工作通俗讲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他的主体是社会,主要目标是服务社会上的人。它帮助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留守儿童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社会人因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的主要是通过开展社区服务,来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从而实现社会工作的最终目标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范畴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因此,在我国的社会工作的课程设计、专业要求和理论框架方面涉及面相对较宽泛,服务范围也比较广泛。 社会工作起源于英国工业化时期的贫民救济或慈善事业。社会工作是伴随英国工业化引发的社会问题而产生的,欧美等工业化先行国家解决社会问题的理念和方法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实践基础。大家都知道在欧美贫民救济和慈善事业多半是有教会和庄园主个人组织的。随着工业革命和社会的发展这种多半由教会或私人举办的、无组织的救济和慈善活动,逐渐演变成了有组织的社会救济和社会服务,经过长时间的时间和积累其就逐渐成为了全国性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因此,在国际社会上社会工作通常是以多种方式帮助人类与环境进行着多样化、复杂的交流的一项工作。在国际上社会工作的宗旨是促进人类发展全部潜能,丰富人类的生活并阻止人类功能失调。职业社会工作主要是专注于问题的解决和变化。在国际社会的定义中社会工作者们正是社会变迁、个人生活、家庭与社区生活进步的代理人。社会工作是一个融合价值观、理论与实践的多维系统,这个系统既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协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统一。 在文章的开头我详细介绍了什么是社会工作,接下来我将和大家进一步探讨一下我们的大学为什么要设立社会工作这门专业?为什么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上要成立社工组织?社会工作者对我们社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我们带着这三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大家都知道大学教育是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们现在的社会出现了很多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问题。因此,部分大学就

社会工作者概述题库大全(附答案)

社会工作概述单选题和多选题精练和答案 单项选择题[答题要求: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 )中] 1.社会工作的定义告诉我们,社会工作是一种( )。 A.公益活动B.职业活动C.行政活动D.慈善活动E.互助活动2.一个养老机构的社会工作者为住养老人提供的社会工作个案辅导服务属A.普通社会工作B.行政性社会工作C.专业社会工作D.业余社会工作的美女编辑们E.社区社会工作 3.行政性社会工作是指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它是( )。 A.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B.普通的社会工作C.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D.业余的社会工作E.社区社会工作 4.2006 年10 月中央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建立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强调今后在中国内地要着力推进和发展的主要是指( )。 A.普通社会工作B.行政性社会工作C.业余社会工作采集者退散 D.专业社会工作E.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5.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形成的职业活动。它的目标除了解除服务对象困难和促进其发展外,还包括( )。 A.管理层面的目标B.行政层面的目标C.个人层面的目标 D.社会层面的目标E.机构层面的目标 6.社会工作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认为人是有( )的,而这一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和帮助,逐渐达到自己能应对困难、面对生活以至预防新问题出现的状态。 A.尊严B.信心C.潜能D.个性E.需要 7.社会工作相信社会问题的产生有个体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 )方面的原因。 A.心理B.生理C.认知D.精神E.社会 8.社会工作所发挥的作用被称为功能,社会工作的功能主要包括对服务对象的功能和对( )的功能两个方面。 A.个人B.家庭C.社区D.社会E.组织 9.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就是通过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可以达到促进其正常生活、促进人与( )的相互适应。 A.社会B.心理C.经验D.生理E.能力 10.在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第一个被总结并被社会工作者普遍接受的社会工作直接服务方法是( )。 A.小组工作采集者退散B.个案工作C.社区工作D.社会行政 E.社会工作研究 11.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被接受是在20 世纪的( )。 A.20 年代B.30 年代C.40 年代D.60 年代E.70 年代12.社会工作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专业,是从20 世纪( )开始的。 A.20 年代B.30 年代C.40 年代D.60 年代E.70 年代 13.20 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中国内地的一些大学开始从事社会服务教学并从事服务实践活动,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开始出现。( )年燕京大学建立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可视为我国

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西南财经大学2010级社会工作 学科导论论文 鲁永泽 2010/11/20

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摘要 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学科自1987年恢复重建以来,在教育及其理论研究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工作提到历史性的高度并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说明社会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推进社会工作,体现了整个社会对特定阶段需求的提升,是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去把握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助人自助,以推动社会进步、捍卫社会公义为目标,即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本论文主要写我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关键词:社会工作认识发展前景 一、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方法 通过学科导论课,我认识的到了社会工作是以关于社会和人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一定的制度和社会政策框架下,运用科学的、多样化的方法,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并在此过程中发展理论与方法,以进一步推进社会服务的过程。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过程,要不断地认识服务对象的问题,评估和选择工作方法的过程,各种目标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持续合作、互动,共同达至的。所以,在服务时候就要讲究科学,用一套科学的助人方法秉承专业价值理念,在一定理论

指导下,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助人。 二、社会工作的本质 社会工作本质的深层内涵:助人自助。满足受助人的需要——怎样识别受助人的需要。助人过程是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互动的过程——使服务对象提升自我能力。就是我们在服务别人的同时也在提升自我,让我们更好的去满足受助者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学好专业知识,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去服务别人。 三、社会工作也是一个专业 专业指建立在科学的教育和训练之上的,某类人专门拥有的职业领域。从早期的慈善救助活动到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并逐步建立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模式,实现专业助人的职业。国外的社会工作由于其本身经济发展早,对这个行业的研究也就比较早。并且很多知名大学都有相关课程,也有相关的认证制度。我国的港台地区发展也比较早,像港大和台大都较早的开设了这个专业。像台大62年就开始单独把社会工作划出来,70年开始单独招生,96年就开始招收第一届博士生,其发展很完善。并且台大社会工作学刊自创刊以,一直是社会工作,社会和社会政策学界最重要的学术发表园地之一社会工作虽然在国外已经有百年历史,但国内起步较晚。如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大学等少数院校恢复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算起,社会工作教学和研究在我国已经有近20年。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工作真可谓是方兴未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00所学校开设相关专业或课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

认知理论对学校社会工作的启示

认知理论对学校社会工作的启示 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依据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在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密切配合下,主要以学校为工作范围,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促进学生成长为工作重点,为学生、家长、教师及相应的学校环节提供服务的一种专业活动。学校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性的服务活动,它需要专业理论和方法的背景,因此,它有别一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教育;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是在校学生,但为了学生问题的尽快解决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学校社会工作者还需在教师、学校有关管理人员、家长、社区相应机构工作人员配合下开展具体服务,因此,上述人员有时不仅是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有时也是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对象。 我们在社会工作中经常强调“人在情景中”,也就是还原每个案主于现实的生活之中。一切问题的起源来自现实生活中,而一个人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他的方方面面。学生、家长、教师等关键人员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是否能够自我解决与预防问题。我们通常说的心理咨询就是在改变案主自我认知进而使之行为发生改变。社会工作在关注个体心理时认知理论就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加之其他专业知识与技术的系统支持,问题的解决就有效多了。下面就认知理论做一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认知”是心理学界普遍使用的一个心理学术语,但是国内外心理学家在使用“认知”一词往往含义不同。一般认为,认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与认识的含义基本相同,指个体通过感觉、知觉、

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形式,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狭义的认知与记忆含义基本相同,是指个体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贮存和提取的过程。认知是个体重要的心理活动,是人的意识的集中表现。认知对人的情绪、行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认知心理学对认知活动的研究涉及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的获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 信息的获得就是接受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信息。感觉的作用就在于获得信息。信息的编码是将一种形式的信息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信息,以利于信息的贮存和提取、使用。个体在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中都有相应的信息编码方式。 信息的贮存就是信息在大脑中的保持,在记忆活动中,信息的贮存有多种形式。信息的提取就是依据一定的线索从记忆中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并将它取出来。信息的使用就是利用所提取的信息对新信息进行认知加工。 在认知过程中,通过信息的编码,外部客体的特性可以转换为具体形象、语义或命题等形式的信息,再通过贮存,保持在大脑中。这些具体形象、语义和命题实际就是外部客体的特性在个体心理上的表现形式,是客观现实在大脑中的反映。认知心理学将在大脑中反映客观事物特性的这些具体形象、语义或命题称为外部客体的心理表征,

浅谈我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浅谈我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社会是什么?马克思对“社会”归纳了三点:一、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二、人的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三、人类社会是自然办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那么社会工作呢? 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解决与社会环境发生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弱势人群;预防和解决部分因不良互动方式而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互动,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工业国家,经过长时期的发展,逐渐成为一门学科、一个专业、一项职业,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应对社会问题制度化与专业化的方法。社会工作是应用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助人手法,具有特定的内涵和学理特征。在我国社会工作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 社会工作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帮助人们解除危机,维护基本的生存权利,在此基础上实现助人自助,恢复社会功能,并挖掘个人潜力,增强社会功能。具体来说,包括解救危难,缓解困难和促进发展。一是帮助个人在生存和生活方面解除危机,维护他们的基本生存;二是寻求资源帮助他们走出危难;三是联络其他人士为困难人群提供物质支持和心理支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促进其社会支持网络的发展,帮助处于危难者走出困境。困难是当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比较严重影响但尚未达到危及生命的状况,包括人类成长过程中的困难、一般性的困难和比较严重的困难、物质方面的困难和精神方面的困难和压力。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士缓解压力、克服困难。 社会工作认为人是有潜能的,并把充分挖掘个人潜能、解决个人生活困难、增进个人幸福当作自己的工作目标。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身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社会工作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通过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和帮助,促进其潜能的发挥和能力的增长,

社会工作概论试题

社会工作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 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以下不属于社会工作职能的是()。 A.恢复职能 B.预防职能 C.发展职能 D.控制职能 2.社会工作的精髓在于()。 A.助人自助 B.施人恩惠 C.解人危难 D.为人治病 3.英国政府为了更好地承担救助贫民的责任,在()年将以往有关贫民救济法规加以 编纂,制定了伊丽莎白济贫法。 A.1601 B.1788 C.1852 D.1610 4.“社会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这套以剧场作比喻研究社会互动 的理论称为“戏剧论”,它是由()提出来的。 A.米德 B.斯金纳 C.韦伯 D.戈夫曼 5.联合国1956年提出:()岁以上人口占总人中的7%为老龄社会的标准。 A.60 B.65 C.70 D.68 6.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要采取引而不决的态度,意味着:()。 A.工作者代替案主做决定 B.案主自己做决定 C.工作者和案主共同做决定 D.工作者和案主的关系人帮案主做决定 7.以下不属于社会工作间接工作方法的是()。 A.社会行政工作 B.社会团体工作 C.社会工作督导 D.社会工作咨询 8.心理学家()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对社会工作影响很大。 A.弗洛伊德 B.华生 C.马斯洛 D.戈夫曼 9.个案工作的原则之一是()。 A.保密性原则 B.互助原则 C.治疗原则 D.资源共享原则 10.社会团体工作的模型之一是()。 A.问题解决模型 B.心理模型 C.行为修正模型 D.社会目标模型 11.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对社工专业的认识

实务社工对社工研究知识态度的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入,各项社会事业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推进正展示着新的发展空间。上世纪80年代始,我国设立了社会学专业,由此开始了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专业社会工作者”作为一种职业的重要性也正在不断地得到政府及社会的认同。不过,在我国,社会工作还算是一门新兴的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很不平衡,区域差异明显。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和职业化尚处于探索阶段。社会工作的功能没有实质性的发挥,其社会影响力小,社会熟知度和认可度不高。另外,社会工作教育较发达国家落后,教育资源缺乏。总的来说,中国社会工作的现状是刚刚起步,还很不成熟。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的实际从业状况仍然处于一种喜忧参半的格局。虽然对专业社会工作者具有巨大的潜在社会需求,但是这种社会需求并未导致专业社会工作者良好的从业环境,即专业社会工作者还没有适当的土壤来发挥其专业特长,并进而实现其专业价值。因此,一方面是迅速发展的社会福利服务本身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和真正发挥专业作用存在着需求增长,另一方面是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合适的机制或模式来启动这种需求从潜在向现实的转化。社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上,也遇到非常多的困扰。 (1)行政化困扰 很多实务社工在进入了社工机构之后,都会经由政府购买服务的途径,以岗位社工的身份被各自的社工服务机构派驻到各街道办,开展社会工作。而在到达街道办之后,各种失落便接踵而来:“与预想的不一样,社工方面的工作在做,街道办的事情也做了不少”。也有一些说得更直接的:“按我帮忙做的行政事务算,我也该算一名兼职雇员了吧。” “兼职雇员”,一句总结式的自我称谓,道出了社工们如今有些尴尬的工作现状,以及一种发展中的倾向:作为提供公益性服务品的社会工作者正在被行政化,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很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社工被行政化的现象。首先,社会工作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社工进驻用人单位的第一要务是处理好人际关系,并代表社工机构处理好与合作单位的合作关系,这难免要协助做一些行政事务,行政化是必然,而且这种状况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其次,部分社工人员独立工作能力欠缺,对如何开展工作缺乏明确的方向和规划,易于被用人单位主导。第三,岗位性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行政化倾向。目前社工主要有项目社工与岗位社工两类,前者由福彩公益金等赞助,后者则由用人单位申请后,经由民政部门招标,社工机构中标后派社工进驻用人单位。相比而言,岗位社工工作具有长期性、稳定性,且得到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因而相对独立性弱,用人单位的话语权更强。 无论如何,社工被行政化必然会对社工自身的工作造成影响。社工每年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个案、开展多个主题小组,家访次数、居民咨询等均有相应的规定,而有些人并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并对这种日趋行政化的情况有所抱怨。 不过现在社会已经慢慢注意到社工行政化的现象,相信在未来的日子,这样的现状会慢慢得到改善。 (2)“社工+义工”双工联动形式大于内容 社工义工联动,推动社会工作发展,是现今社会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岗社工多数是经过了专职教育之后进入服务机构的,而义工则多数不具备社工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两者从属于不同机构,在交流沟通方面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很多社工具备较为

社会工作者作文范文

写作指导 例文一:浅谈如何当一名合格的社区工作者 打造平安和谐新型社区,是党和政府提出的要求;是新时期社区工作的需要;是社区居民已久的期盼;是社区工作者的职责和任务,因此,社区建设离不开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离不开和各部门的配合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参与;离不开社区工作者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可见,社区建设任重而道远。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区将越来越多地承担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转移分化出来的职能部门和任务,社区工作的面越来越广,社区与居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为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全面推进社区建设整体化进程,我认为社区工作者还应做到“三创新”: 要有创新意识 社区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力军,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社区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政府的形象。 第一,要有大局意识。区虽是居民自治组织,实际上却承接了从政府和部门分配下来的各项任务,一切工作最终都要沉到社区,由社区来贯彻落实,社区工作做得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就能得到及时宣传、贯彻,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心也能得到及时体现。因此,社区工作者时刻要想到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要站在党和利益高度,站在人民利益的高度,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团结协作,实事求是把社区的“亲民、爱民、为民”工作做扎实,为创造社区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作贡献。 第二,要有责任意识。区工作系于全局,责任重大,社区工作者要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乐意吃苦、乐意为人、率先垂范、廉洁勤政、无私奉献精神,要有崇高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始终不能忘记做好本职工作,从小事入手,从小事做起,树好自身形象,增强自身责任,才能把凝聚党心,民心的工作做好。 第三,要有任务意识。社区工作是“市民社会”工程的“设计师”和“工程师”,所担负的社区党建、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环境、社区就业、等其它领域的任务,可谓社区是个“针鼻子”社区工作者就必须尽心尽力,忘我工作,了解社情民意,讲究方法、讲究技巧、讲究艺术,从点滴做好、做实每件事,赢得社区居民的认同和爱戴。 第四,要有发展的意识。社区工作要做到取信于民,凝聚民心,关键在发展。一是有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二是有群众工作的基础,三是有一定经济实体作保障,四是有全社会广泛参与,社区规划要发展不是一句空话,要实实在在去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财力、物力、人力从何而来?关键在发展。我认为整合社区资源、夯实社区基础是发挥社区功能,打造品牌社区、精品社区的关键所在,势在必行。因此,实现社区资源共享和社区设施兴建。从而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密切关系,对社区资源共享整合意识的形面必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有利于促进社区工作有序、完整、规范发展的有效途径。 要有创新的思路 社区规划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但它又可亲可敬,实实在在,面临当前新建社区的形势雨季任务,社区工作者该干什么,怎样去干,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新的工作着力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