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海洋的探索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

目录

为什么要探索海洋

人类目前对海洋的认识

人类探索海洋所面临的难题

从古到今我们不难发现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也许这正是证明了人类强大的求知欲,探索未知可以说是人类的本能,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能借助的工具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强大,现在对太空的探索显然成为一大热点,相比于浩瀚无垠的外太空,存在于地球本身的海洋就显得小了,而对海洋人类又了解多少,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为什么要探索海洋

对人类而言,海洋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那一览无际的蓝色大地,其所蕴含的生物、矿物、可再生能源及空间资源等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价值更是无法估量的,由此可见海洋对我们人类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下为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的相关数据及其表述。覆盖地球表面71%的海洋,是太阳系其它星球所见不到的最为独特地理景观。尽管月球表面上的某些区域,也被人类冠以“风暴海”等地名,但事实上那里连一滴海水也没有。海洋是云雨的故乡、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二空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海洋环境的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以及海洋教育已受到各国普遍重视。海洋中含有丰富的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以及海上航运交通皆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世界文明的振兴进步产生重大的影响。自古以来,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就极其投入,随着世界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和陆地资源的日趋匮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日益成为今后世界新的潮流。近些年来,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和开发利用的成就是以往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海洋的多种资源和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越来越引起人类的关注,实践证明,海洋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领域,海洋对人类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成倍的增长,海洋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正像众多专家预言的一样,未来世纪是人类的海洋世纪。除了蕴藏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外,辽阔的海域还是交通的通道、防御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事业与人类的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21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达到60亿的高峰期,由于陆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环境压力大,海洋客观上已成为世界后备资源基地及某些主要战略资源的接替区。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是解决世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最现实、有效的途径之一。

具体来讲海洋对人类的贡献则有这几个方面。

1、海底矿产

海水中最普通的是盐,即氯化钠,是人类最早从海水中提出的矿物质之一。另外还有一种镁盐,它们是造成海水又咸又苦的主要原因。除了这两种外,还有钾盐、碘、溴等几十种稀有元素及硼、铷、钡等,它们一般在陆地上比较少,而且分布较分散,但又极具价值,对人类用处很大。

据估计海水中含有的黄金可达550万吨,银5500万吨,钡27亿吨,铀40亿吨,锌70亿吨,钼137亿吨,锂2470亿吨,钙560万亿吨,镁1767万亿吨等等。这些东西,大都是国防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的必需品。例如镁是制造飞机快艇的材料,又可以做火箭的燃料及照明弹等,是金属中的“后起之秀”,而世界上目前有一半以上的镁来自海水。

海水是宝,海洋矿砂也是宝。海洋矿砂主要有滨海矿砂和浅海矿砂。它们都是在水深不超过几十米的海滩和浅海中的由矿物富集而具有工业价值的矿砂,是开采最方便的矿藏。从这些砂子中,可以淘出黄金,而且还能淘出比金子更有价值的金刚石、石英、钻石、独居石、钛铁矿、磷钇矿、金红石、磁铁矿等,所以海洋矿砂成为增加矿产储量的最大的潜在资源之一,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利用。

这种矿砂主要分布在浅海部分,而在那深海底处,更有着许多令人惊喜的发现:多金属结核锰结核就是其中最有经济价值的一种。它是1872-1876年英国一艘名为“挑战号”考察船在北大西洋的深海底处首次发现的。这些黑乎乎的,或者呈褐色的锰结核鹅卵团块,有的像土豆,有的像皮球,直径一般不超过20厘米,呈高度富集状态分布于300-6000米水深的大洋底表层沉积物上。

据估计整个大洋底锰结核的蕴藏量约3万亿吨,如果开采得当,它将是世界上一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目前,锰结核矿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开发热点。在海洋这一表层矿产中,还有许多沉积物软泥,也是一种非同小可的矿产,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和浮游生物残骸。例如覆盖一亿多平方公里的海底红粘土中,富含铀、铁、锰、锌、钴、银、金等,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2、生物资源

大型藻类有人们熟悉的紫菜、海带等。它们在海底构成"海底农场",有森林,又有草原。有一种巨藻,堪称世界植物之最,从几十米,至上百米,最高可达500米高,重达180多公斤,生长速度之快,一年可长50余米,而且它的年龄可长达12年之久。海藻在工业、农业、食品及药用方面有很重要的价值,除食用外,可从中提取褐藻胶、琼脂、甘露醇、碘等,可作为一种新的生物能源。

海洋生物中最重要、最活泼的当属动物资源,其中有1.5-4万种鱼类,对虾等壳类2万多种,贝壳等软体动物8万多种,还有鲸、海参、海豹、海象、海鸟等,构成了生机盎然的海洋世界,也构成了经济效益很好的海洋水产业,其中鱼类是水产品的主体,也最重要。

目前,全世界从海洋中捕捞的6000万吨水产品中,90%是鱼类,其余为鲸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鱼类种类较多,可供食用的就有1500多种。鱼类可谓全身是宝,营养经济价值很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味道鲜美。据说,吃鱼可使人大脑聪明,还有的具有医疗价值和作为精细化工业的贵重原料。

在水产上,鱼、虾、蟹总是相提并论的,它们不仅是席上珍馐,而且可从它们的甲壳中提取许多有用的东西--甲壳质,在工业上用途很广。其中生长在南极的一种磷虾被誉为"21世纪的流行食品"因为它有着极为惊人的资源量和很高的营养价值,在南极是鲸类吞食的对象,小小磷虾喂巨鲸,这也是一种奇闻吧。

贝类种类繁多,遍布于各个海区,又比较容易找到,所以在过去,人们早已开始捕获它们,其中比较有经济价值的是鲍鱼、贻贝、扇贝、蛏子、牡蛎、乌贼、章鱼、鱿鱼等。它们都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人们喜爱的食品。而且,有的贝壳可以从中取药,有的也有观赏价值,是贝雕的优良材料。我国特产的美术工艺品之一,大珠母贝座雕,其美丽精细,令人叹为观止。在贝类中,还有一点值得惊奇的是那就是珍珠,我国是珍珠发祥地,尤其是南海珍珠在世界上最负盛名,它主要是由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海区的珠母贝和珍珠贝生成的,那一粒粒晶莹皎洁的珍珠,是海洋引以为豪的结晶。

在海洋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就是海洋微生物,主要是细菌、放线菌、雪菌、酵母菌、病毒等,它们数量极大,分布不均。假设海洋中没有微生物存在,那么海洋中一切物质就不能循环,但它们的活动,也使渔业生产受到一定的损失。近年来,研究表明,在海洋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一些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对治疗疾病有奇效。

有一位美国作者提出:"下个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有这样的能力,而海洋产业可以将这一任务分担起来,而传统的渔业已达

到或超过它的再生能力,所以人们只有转向于研究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技术上来,巨大的海洋生物资源,等着开发时代的到来

3、海洋能源

潮汐能

潮汐能就是潮汐运动时产生的能量,是人类利用最早的海洋动力资源。中国在唐朝沿海地区就出现了利用潮汐来推磨的小作坊。后来,到了11-12世纪,法、英等国也出现了潮汐磨坊。到了二十世纪,潮汐能的魅力达到了高峰,人们开始懂得利用海水上涨下落的潮差能来发电。据估计,全世界的海洋潮汐能约有二十亿多千瓦,每年可发电12400万亿度。

今天,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潮汐发电厂就处于法国的英吉利海峡的朗斯河河口,年供电量达5.44亿度。一些专家断言,未来无污染的廉价能源是永恒的潮汐。而另一些专家则着眼于普遍存在的,浮泛在全球潮汐之上的波浪。

波浪能

波浪能主要是由风的作用引起的海水沿水平方向周期性运动而产生的能量。

波浪能是巨大的,一个巨浪就可以把13吨重的岩石抛出20米高,一个波高5米,波长100米的海浪,在一米长的波峰片上就具有3120千瓦的能量,由此可以想象整个海洋的波浪所具有的能量该是多么惊人。据计算,全球海洋的波浪能达700亿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的为20-30亿千瓦。每年发电量可达9-万亿度。

海流

除了潮汐与波浪能,海流可以作出贡献,由于海流遍布大洋,纵横交错,川流不息,所以它们蕴藏的能量也是可观的。例如世界上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洋流,在流经北欧时为1厘米长海岸线上提供的热量大约相当于燃烧600吨煤的热量。据估算世界上可利用的海流能约为0.5亿千瓦。而且利用海流发电并不复杂。因此要海流做出贡献还是有利可图的事业,当然也是冒险的事业。

海洋温差能

把温度的差异作为海洋能源的想法倒是很奇妙。这就是海洋温差能,又叫海洋热能。由于海水是一种热容量很大的物质,海洋的体积又如此之大,所以海水容纳的热量是巨大的。这些热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另外还有地球内部向海水放出的热量;海水中放射性物质的放热;海流摩擦产生的热,以及其他天体的辐射

可燃冰

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结合在一起的固体化合物,外形与冰相似。由于含有大量甲烷等可燃气体,因此极易燃烧。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避免了最让人们头疼的污染问题。科学家们如获至宝,把可燃冰称作“属于未来的能源”。

可燃冰这种宝贝可是来之不易,它的诞生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温度不能太高,如果温度高于20℃,它就会“烟消云散”,所以,海底的温度最适合可燃冰的形成;第二是压力要足够大,海底越深压力就越大,可燃冰也就越稳定;第三是要有甲烷气源,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后会产生甲烷。所以,可燃冰在世界各大洋中均有分布。

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在海洋里,据估算,海洋里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量是陆地上的100 倍以上。据最保守的统计,全世界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中贮存的甲烷总量约为 1.8 亿亿立方米(18000 × 10^12m3 ) ,约合 1.1 万亿吨(11 × 10^12t) ,如此数量巨大的能源是人类未来动力的希望,是21 世纪具有良好前景的后续能源。

可燃冰被西方学者称为“21世纪能源”或“未来新能源”。迄今为止,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及大陆地层中,已探明的“可燃冰”储量已相当于全球传统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储量的两倍以上,其中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够人类使用1000年。

2、人类目前对海洋的认识

1、海洋的构造

?太平洋——the Pacific (Ocean),世界第一大洋,面积约1.8亿KM2,占世界大洋总面积一半,也是世界最深的大洋,它的平均深度4028m,世界上最深的马里

亚纳海沟(11034m)位于太平洋西部。?大西洋——the Atlantic (Ocean),位于欧、非大陆与南北美洲之间,大致呈S形,面积和最大深度居世界第二。面积0.93亿KM2。?印度洋——the Indian Ocean,第三大洋,大部分位于热带和温带地区,其北、东、西分别为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南临南极大陆。?北冰洋——the Arctic (Ocean),位于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之间,大致以北极为中心,是面积最小的大洋。

各大洋间的分界线?四大洋间无天然界线,只能以水下海岭或人定经线为界。?太平洋北边通过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东边以通过南美合恩角的经线(68°W)到南极洲与大西洋分界,西边与印度洋的分界:从马来半岛起,经苏门答腊、爪哇、帝汶等岛,澳大利亚的伦敦德里角,再沿塔斯马尼亚岛的东南角至南极洲。?印度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从非洲南部厄加勒斯角起经20°E经线至南极洲。?北冰洋则大致以北极圈为界。(二)海及其分类?海——指位于大陆的边缘(或大洋的边缘),由大陆、半岛、岛屿或岛屿群等在不同程度上与大洋主体隔开的水域。具有深度浅、面积小、兼受洋、陆影响的特性,并具有不稳定的理化性质,潮汐现象明显,基本上不具有独立的洋流系统和潮汐系统,是大洋的附属部分,即海总从属于一定的洋。据国际水道测量局统计,全球共有54个海(包括某些海中之海)。?依据海与大洋分离程度和其他地理标志,可以把海分成边缘海、地中海和内海。

?边缘海——又称陆缘海、边海或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岛屿或群岛与大洋或邻海相分隔,但直接受外海传播来的洋流和潮汐的影响。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内海——又称内陆海、封闭海,指伸入大陆内部,仅有狭窄水道(海峡)同大洋或边缘海相通的海。例如我国的渤海、西亚的波斯湾、红海、欧洲的波罗的海等。?地中海——以称陆间海,指位于两个或多个大陆之间的海。如亚、欧、非大陆之间的地中海,位于安的列斯群岛、中美地峡和南美大陆之间的加勒比海等。(三)海湾和海峡?海湾——bay,gulf,指洋或海的一部分伸入大陆,深度逐渐变窄的水域。海湾中的海水因其与邻近海或洋相通,故海水性质与相邻海洋的性质相似。海湾中的最大水文特点是潮差很大,原因是深度和宽度向大陆方向不断减小。如杭州湾的钱塘江怒潮,潮差一般为6-8m。北美芬地湾潮差更达18m之最。?海峡——strait,channel,指位于两块陆地之间,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如连结东海与南海的台湾海峡等。

二、海洋运动的结构

?(一)海洋形态结构?根据海底地貌的基本形态特征,可分成大陆边缘、大

洋盆地、洋中脊三个单元

1、大陆边缘大陆边缘一般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大陆隆),约占海洋总面积的22%。大陆架或大陆浅滩是毗连大陆的浅水区域和坡度平缓区域,是大陆在海面以下的自然延续部分,通常取200米等深线为大陆架外缘。大陆架宽度极不一致,最窄的仅数公里,最宽可达1000公里,平均宽度约75公里。

大陆坡和大陆基构成了由大陆向大洋盆地的过渡带。大陆坡占据这一过渡带的上部,水深约200—3000米的区域,坡度较陡。大陆基大部分位于3000—4000米等深浅之间,坡度较缓。2、大洋盆地大洋盆地是世界海洋中面积最大的地貌单元,其深度大致介于4000—6000米之间,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5%左右,由于海岭、海隆以及群岛和海底山脉的分隔,大洋盆地分成近百个独立的海盆,主要的约有50个。3、大洋中脊?洋中脊或中央海岭是世界大洋中最宏

伟的地貌单元。它隆起于海洋底中央部分,贯穿整个世界大洋,成为一个具有全球规模的洋底山脉,大洋中脊总长约80000公里,相当于陆上所有山脉长度的总和;面积约1.2亿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32.7%。洋中脊的顶部和基部之间的深度落差平均1500米。4、海沟?海沟主要分布在大陆边缘与大洋盆地交接处,是海洋中最深区域,深度一般超过6000米。世界海洋总共有30多条海沟,约有20条位于太平洋,大多数海沟沿着大陆边缘或岛链伸展,宽度小于120公里,深度达6—11公里;深度大于1万米的海沟有马里亚纳海沟、汤加海沟、千岛-勘察加海沟、菲律宾海沟、克马德克海沟,均位于太平洋。其中,马里亚纳海沟的查林杰海渊深达11034米,是迄今所知海洋中的最大深度。(二)海水运动结构广阔无垠的海洋,永远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水的运动不仅仅发生在表层,而且直到近底层的深处。水的移动不仅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而且也发生在垂直方向上。海水的运动不仅是输送水量,而同时输送能量和物质促进了海洋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天气。引起海水运动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有:天体作用、太阳辐射作用、大气压力梯度等等,使海水运动形成多种多样的结构形式,但海水运动结构主要有:规模宏大首尾相接的洋流系统;周期性涨落和水平运动的潮汐系统;澎湃激荡的波浪系统;永无休止的混合系统。

2、海洋生物

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地球上生命30多亿年的发展史,其中85%以上的时间是完全在海洋中度过的。要研究生命的起源和演化问题,离不开海洋生物学的工作。海洋中生物门类,主要是动物门类的多样性远远超过陆地和淡水,其中许多门类的动物只能生活在海洋中。

人类已知的海洋生物有大约23万种这些海洋生物隶属于5个生物界、44个生物门。人类每年都会发现许多未知的海洋生物,人类对海洋的了解或许不如对火星的了解。

3深海探索

由于潜水艇的发明人类已经有能力到达最深的海底但人类对深海的探索程度仍不足5%。其中深潜记录由“特瑞斯特”号在1960年创下其已经到达了大海的最深处。

近年来,各国科学家竞相进行太空探索。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人类在热衷研究其他星球的同时,对地球本身仍缺乏足够的认识。比如,对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上的海洋来说,正如一位美国海洋生物学家所说,“我们关于海底的知识还不如对火星的多”。星际探索短期内可能不会给人类带来实质性的好处,而深海中蕴藏的丰富资源却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为人类造福。

日本在海洋探索方面走在了各国的前列。比如“海沟”号无人驾驶深海探测器,曾在1995年潜入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潜深达到10911米。但不幸的是,“海沟”号最终却在日本沿海失踪了。

“海沟”号的生命历程

1986年,日本海洋科技中心开始研制“海沟”号无人驾驶潜艇,于1990年完成设计并开始制造。“海沟”号长3米,重5.6吨,耗资1500万美元。它是缆控式水下机器人,上面装备有复杂的摄像机、声呐和一对采集海底样品的机械手,是世界上惟一下潜深度达到7000米的探测器。

2003年5月29日,日本科学家利用“海沟”号在日本高知县东南大约130公里左右的海域进行海底调查作业,当时“海沟”号的下潜深度为4673米。由于当年的4号台风已经开始接近这一海域,操作人员当天下午1时29分提前结束调查作业。但是在回收“海沟”号时,工作人员发现不知何原因“海沟”号已无法回到母船的发射架中。1分钟后,海面控制船与“海沟”号的光缆通信和高达3000伏的电力供应突然中断,控制船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

当天下午4时17分,控制船的卷扬机只回收到了“海沟”号的母船发射架,“海沟”号则因电缆断裂而不知去向。操作人员大吃一惊,连续用方位测定器向“海沟”号发射了3次信号,但控制船没有接收到“海沟”号的任何信号。

“海沟”号上搭载的电波发射器可以连续工作240小时,而电波发射器的发射范围仅在4公里左右。当时由于台风已经接近该海域,控制船上的操作人员推测认为,“海沟”号没有反应,可能是它受海浪冲击与控制船距离已经超过了4公里的范围。

此后,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决心找回“海沟”号,并进行了一个月的搜索,但一无所获。直至当年6月30日,日本方面才向外界公布了“海沟”号失踪的消息。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于当年7月4日开会研究后认为,在大片海域中即使动用声呐仪也不可能找到久已失去联系的“海沟”号,于是宣告搜索结束。

“海沟”号失踪使不少科学家痛心不已。对日本的深海科研来说,这次的损失无法估量。一些科学家甚至将“海沟”号比作航天界的“哥伦比亚”号。他们认为,这个价值5000万美元的探测器是独一无二的,它的失踪对科学研究是一个重大损失。

3人类探索海洋所面临的难题

人类潜水作业对深海进行探测尚不大现实,因为在海洋中,每下潜100米就增加10个大气压,几毫米厚的钢板在1万米洋底就像大气中的鸡蛋壳一样易碎。为了克服这些障碍,从事深海探测的大部分科学家都已从有人驾驶潜水器转向机器人潜水器的研究。现在,称为“遥控潜水器”(ROV)的有绳潜水探测器和小型的计算机控制蓄电池驱动潜水器(AUV)可以由任何合适的船只操纵。此外,它们的造价也比较便宜,而且不会给操纵它的人带来任何危险。

另一种可能解决的方案是开发出能取代适于海洋最深处压力的船壳。美国海军已成功试验过利用新型的陶瓷材料制成有浮力的深潜船壳,这类船壳具有人乘坐时所需的安全可靠性。目前这种陶瓷材料的数据资料已经解密,此举必然会促进其商用开发。

而对于潜水器的浮力材料,不仅要求它能承受住巨大的压力,而且要求它的渗水

率极低,以保证其密度不变,否则机器人就会沉入海底。在高压环境下,耐高水压的动态密封结构和技术也是水下机器人的一项关键技术。机器人上任何一个密封的电气设备、连接缆线和插件都不能有丝毫渗漏,否则会导致整个部件甚至整个电控系统的毁灭。

由于无线电波在水中的衰减太快,所以在水中不能使用无线电通信、无线电导航及无线电定位系统。

进行深海探测主要有以下一些物理手段

(1)浅地层剖面测量技术浅地层剖面测量技术是用低频声脉代替高频声脉,以图解的方式记录地质剖面,根据这些剖面可以判断沉积层在剖面上的分布及特征。(图为德国SES-2000,世界上第一套便携式的参量阵浅地层剖面仪)

(2)多频声学剖面测量技术多频海底回声探测仪,它最终会形成一幅假彩色合成剖面记录,可以通过彩色分割技术准确的划分出不同声学反射层,是一个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的浅地层剖面探测技术。

(3)高分辨率单道模拟地震系统其工作原理与浅地层剖面系统相似,但震源能量较大,常使用电火花震源,可以穿透100—500m的海底,分辨率达5m,它可以穿透浅地层剖面系统不能穿透的深度。

(4)高频多道数字地震系统这是海洋石油探测的主要方法。利用地震波在海底地层中的传播规律,来研究在海底以下的地质构造。这项技术,美国较领先。(5)地震折射法从一艘前进的船上按规定间距发射震源信号而在另一艘船上或浮标上安置检波器,随着震源与接收点的距离变动,将信号记录下来。从检波器接收到的信号曲线可以显示海底弹性波速度跳跃式增大的不连续深度。(6)海洋重力测量最初的海洋重力测量只能在潜水艇上进行。后来,重力测试仪不断更新,测量方法从人工记录发展为连续模拟记录。海洋重力测量对研究长短波重力异常、地幔都特别重要。

(7)地磁测量对于海域的地磁场测量分为航空测磁和海洋测磁两大类。

海洋测磁是应用核子旋进磁力

海洋地质概论仪和磁力梯度仪进行海上拖拽测量

(8)海底热流调查应用海底热流计进行海底热调查,全球已经积累了10 000多个数据,这对发展海底构造理论起了重要的作用。绝大部分海底热测量集中于大于1000m的深海,浅海工作区很少。在浅海石油探井可以进行地热梯度测量

(9)回声测深技术通过声脉的发射和接受之间的行程记录,在船航过程中,如果不间断地发声并接受回声,就可绘制出一条海底地形曲线。

(10)多波束测深技术多波束测深是利用多个波束声波探测海底深度,经运算得到航迹两旁带状区域海底深度、地貌。目前国内尚无商用化的国产系统;德国、美国、挪威、丹麦、英国较领先。

(11)旁侧扫描声纳利用超声波在水中传播和反射的原理,设计制造的

一种探测海底地貌的仪器。(右图为旁侧扫描声纳扫描到一艘沉船)(12)海底电磁探测技术利用相关电磁探测仪器在海底采集海底自然电场数据,对海底大地构造与资源进行物理探测。我国拥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成果和海底电磁探测仪器。

比起航天其实深海探索的难度并不算什么

从资金投入方面来看,深海探索成本远不及太空探索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宇航局为完成阿波罗计划(载人登月飞行任务)共耗资255亿美元。在而在同一时期,美国也研发出了可以探索4500米以下深海的阿尔文号潜水艇,但阿尔文号全部研发成本也仅只在5千万美元左右。在科研经费预算上也体现了两者的难以在一个量级上比较,2009年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预算是176亿美元,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海洋研究的经费为3亿美元。目前世界上最贵的深海潜水艇是日本的“地球号”,共斥资6亿美元研发建造,然而和航天飞机每架20亿美元的研发费用,每次发射9000万美元的发生成本相比,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从技术上来看,深海探索的难度比太空探索小得多

深海探索和太空探索有各自的困难:海洋的巨大压力需要潜艇设计新材料得以抗压,需要稳定的电池供能和提供照明;而太空探索也要解决这些问题,但不同于深海探索可以靠管线补给,太空探索由于距离遥远,需要把一切都压缩到最小的空间并且能够使用最长的时间,仅此一项,太空探索就要多解决数万项技术壁垒;还以阿波罗工程为例,该工程历时约11年。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可以说全美国的精英都参与了阿波罗计划才最终把人类送上了月球。而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作为一个非盈利的海洋研究机构仅仅凭借一己之力,就在60年代完成了美国深海探索的突破,研发并且建造了阿尔文号深海潜水艇,并且成功下潜数千次。人类目前已有能力进入到整个海洋99%的地区

美国1964年建造的“阿尔文”号载人潜水器是他们的代表作,可以下潜到4500米的深海。1985年,它找到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残骸,如今已经进行过近5000次下潜,是当今世界上下潜次数最多的载人潜水器。日本1989年建成了下潜深度为6500米的深海6500潜水器,水下作业时间8小时,曾下潜到6527米深的海底,创造了可控载人潜水器深潜的纪录。它已对6500米深的海洋斜坡和大断层进行了调查,已经下潜了1000多次。中国蛟龙号深潜器更是设计7000米以上的下潜深度,而这深度已经涵盖了99.8%的海洋

人类对深海的不了解与其说是因为海洋难以了解,不如说是不愿意付出了解的成本。

只要人类舍得投入大量资金在深海探索领域大海对人类将不再有秘密让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 目录 为什么要探索海洋 人类目前对海洋的认识 人类探索海洋所面临的难题 从古到今我们不难发现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也许这正是证明了人类强大的求知欲,探索未知可以说是人类的本能,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能借助的工具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强大,现在对太空的探索显然成为一大热点,相比于浩瀚无垠的外太空,存在于地球本身的海洋就显得小了,而对海洋人类又了解多少,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为什么要探索海洋 对人类而言,海洋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那一览无际的蓝色大地,其所蕴含的生物、矿物、可再生能源及空间资源等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价值更是无法估量的,由此可见海洋对我们人类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下为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的相关数据及其表述。覆盖地球表面71%的海洋,是太阳系其它星球所见不到的最为独特地理景观。尽管月球表面上的某些区域,也被人类冠以“风暴海”等地名,但事实上那里连一滴海水也没有。海洋是云雨的故乡、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二空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海洋环境的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以及海洋教育已受到各国普遍重视。海洋中含有丰富的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以及海上航运交通皆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世界文明的振兴进步产生重大的影响。自古以来,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就极其投入,随着世界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和陆地资源的日趋匮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日益成为今后世界新的潮流。近些年来,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和开发利用的成就是以往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海洋的多种资源和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越来越引起人类的关注,实践证明,海洋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领域,海洋对人类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成倍的增长,海洋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正像众多专家预言的一样,未来世纪是人类的海洋世纪。除了蕴藏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外,辽阔的海域还是交通的通道、防御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事业与人类的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21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达到60亿的高峰期,由于陆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环境压力大,海洋客观上已成为世界后备资源基地及某些主要战略资源的接替区。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是解决世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最现实、有效的途径之一。 具体来讲海洋对人类的贡献则有这几个方面。 1、海底矿产 海水中最普通的是盐,即氯化钠,是人类最早从海水中提出的矿物质之一。另外还有一种镁盐,它们是造成海水又咸又苦的主要原因。除了这两种外,还有钾盐、碘、溴等几十种稀有元素及硼、铷、钡等,它们一般在陆地上比较少,而且分布较分散,但又极具价值,对人类用处很大。 据估计海水中含有的黄金可达550万吨,银5500万吨,钡27亿吨,铀40亿吨,锌70亿吨,钼137亿吨,锂2470亿吨,钙560万亿吨,镁1767万亿吨等等。这些东西,大都是国防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的必需品。例如镁是制造飞机快艇的材料,又可以做火箭的燃料及照明弹等,是金属中的“后起之秀”,而世界上目前有一半以上的镁来自海水。 海水是宝,海洋矿砂也是宝。海洋矿砂主要有滨海矿砂和浅海矿砂。它们都是在水深不超过几十米的海滩和浅海中的由矿物富集而具有工业价值的矿砂,是开采最方便的矿藏。从这些砂子中,可以淘出黄金,而且还能淘出比金子更有价值的金刚石、石英、钻石、独居石、钛铁矿、磷钇矿、金红石、磁铁矿等,所以海洋矿砂成为增加矿产储量的最大的潜在资源之一,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利用。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第一课大洲和大洋第2课时海洋对人类的影响(201607) 班级:小组:姓名()学评价: 【学习目标】 1.利用地图认识大洋、海、海峡; 2.能借助地图说出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分布 3.能说明海洋对人类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借助地图,说出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分布 2.学习难点:各大洋、海峡、运河在地图上落实 【助学资料】 《历史与社会课本》:P28-P29,课本最后《世界地形图》; 《历史与社会图册》:P14-P18; 【基础部分】 1.认识海与洋 ①阅读课本最后的世界地形图,请找出以下海域:东海、南海、红海、地中海、加勒比海 ②观察课本后面《世界地形图》中的海和洋,结合书本P28的第一段,说说海与洋有什么区别? 2.认识四大洋 ①地球表面的海洋被划分为四大洋,请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到这四个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 ②连接大洋的交通要道: _________________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 _________________海峡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交通要道, 运河是沟通地中海和红海的交通要道, 运河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交通要道。 【要点部分】 1、仿照书本P28的图2-8的示例,描述下列大洋的位置 太平洋:被所包围, 与相通; 北冰洋:被所包围, 与相通; 大西洋:被所包围, 与相通。 2、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1.海洋在哪些方面对人类产生了重要影响? ①②、 ③④ 2.事例: 一艘货船从英国出发前往中国上海,航行路线经过哪些海和洋? 3.从世界地形图中再找找,还有哪些运河及海峡?请写在下面横线上,并概述运河和海峡的重要作用。

人类对海洋的探究

人类对海洋的探究 初中老师告诉我们我们所在的地球上百分之七十都是被水所覆盖,而九成以上是海水。连孩提都知晓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有四个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但是,除此之外,在地球四大洋中归属的海和海湾共有60个。属于太平洋的有26个,属于大西洋的有15个,印度洋有10个,北冰洋有9个。 人类自古就萌生了探索海洋的欲望,并在不断地实践着。从中国古代《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到郑和下西洋的宏伟壮举,在到麦哲伦终于完成环球航行的历史性壮举,人类在一步一步地加深对海洋世界的探究。华夏民族对于海洋与陆地的密切关系,在古代就有比较客观的认识,记载中国上古代典章文献的传世古籍《尚书》就有"四海会同"、"环九州为四海"、"江汉朝宗于海"等记载。《尚书·立政》就有华夏先民"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的记载流传至今。明朝郑若曾著的《海防图论》和《筹海图编》两书中,提出了经略海洋的思想。 对人类来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五洲的通道,资源的宝库。海洋学家由于发现海洋蕴藏着巨量资源和能源而把海洋称为世界“第六大洲”。 纵观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对海洋及其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全面 15世纪以前,海洋有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15世纪至20世纪初期,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至20世纪80年代,海洋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空间;1992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认为,海洋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目前来说,人类对海洋的开发较之前已有较大发展进步。海洋价值分为海洋经济价值(海洋资源价值)、海洋军事价值、海洋科研价值和海洋生态价值。 海洋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海洋资源的利用上。浩渺的海洋里有各种各样的人类需要的可以利用的资源。 (1).海洋化学资源,目前已发现有80多种,已开发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 (2).海洋生物资源,海洋里有20万种生物,由鱼、虾、贝、藻等组成。海洋是生命是的摇篮,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出现在海洋(30亿年前生命诞生),目前地球上80%的生物资源在海洋中。在不破坏生物平衡的条件下,海洋每年可提供30亿吨水产品,能够养活300亿人口。在海洋水产品中,人们吃得最多的是鱼类。全世界有鱼类2万多种,中国海域约有2000种。世界范围来说,最著名的渔场有四个:北海道渔场,由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而成;北海渔场,由北大西洋暖流和格陵兰寒流交汇而成;秘鲁渔场,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所致;纽芬兰渔场,由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而成。 (3).海底矿产资源,在大陆架浅海,有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资源;近岸带滨海砂矿中,有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海盆中,有深海锰结核——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大洋海底的宝藏——深海锰结构。它含有30多种金属元素: 锰25%, 铁14%, 镍 1.9%,铜0.5% ,钴0.4%。它生存在海洋2000-6000米水深海底的表层,4000-6000米水深海底的品质最佳。其总储量估计在30000亿吨以上。其中以北太平洋分布面积

人类社会早期对海洋的认识

人类社会早期对海洋的认识 人类认识海洋,经历过漫长的岁月,尤其是生存在海滨的居民,长年与海为伴,引发出无限的遐想,并产生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虽然大海带给了海疆居民一种茫茫无定、浩浩无际的客观印象,但同时也启迪着他们走入海洋、认识海洋的强烈信念。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探索,海洋世界的神秘面纱终于被人们所揭开。 我国古代有关海洋的记载可以完整地反映人们的认识过程,从上古到汉晋之间的史籍已经开始提示这种不断积累的海洋知识,并且透露出许多信息。 首先,人们发现了自己所居住的陆地被海洋所围绕,海与陆的概念逐渐明确。我们的祖先习惯上称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为“天下”,为“中国”,为“海内”,其中“海内”一词便采用了以海洋为地理座标的定义。战国时期,阴阳家、齐人邹衍就在稷下学宫的讲坛上发表了海外九州的学说,以此来解释海洋与陆地的关系,论证中国只是海洋中的一块陆地,与其它陆地可以隔海相通。《史记》卷74《孟子列传》这样记载:“驺衍……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也。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邹衍的海洋与大九州学说在当时具有科学假说的价值,从世界的角度而开阔了人们对于地理空间的认识,这也是当时的山东人对海洋范畴所能得出的最深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裨海”和“大瀛海”是邹衍提出的两个海区概念,按照《初学记》卷6《海》的解释:“凡四海通谓之裨海,裨海外复有大瀛海环之。”用现代的话说,裨海是靠近内陆而相连的各个海区,而大瀛海则指各大洋。《初学记》卷6所引《博物志》亦云:“天地四方,皆海水相通,地在其中。”与邹衍学说基本一致。 其次,人们已经清楚,海洋的面积要大于陆地的面积,海洋容纳着陆地的江河之水,涵养着无数生机。《庄子·秋水》曾以河伯与海若的对话为情节,透露出先秦时代的海洋认识。其中有云:“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又云:“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同样,古地理名著《山海经》也在不断揭示陆地有尽而海洋无边的概念。《尚书》曾强调“江汉朝于海”的流势,老子亦曾认为海为吸纳百川的“百谷王”。《说文解字》以“天池”形容大海,《释名》用“晦”字来解读海的辽阔。两千年前的中国哲人已经对茫茫大海投入了极大的关注。 对于海洋所能给人类提供的生机,古人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识,《公羊传》有“河海润千里”之说,葛洪《神仙传》注意到“东海三为桑田”的自然变迁,这

海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海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摘要:大海是生命的起源。海洋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体现在能源、生物、危机、经济等各个方面,人类的举动都会影响着海洋,当然海洋也会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要想实现共同发展,就必须了解海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关键词:能源,生物,危机,经济 正文: 一、海洋能源与人类生活关系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这个地球上的陆上资源越来越缺乏,尤其是能源短缺将成为下一世纪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向广阔的海洋索取能源已迫在眉睫。【1】众所周知,海洋里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这与当今能源短缺的人类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海洋能包括温度差能、波浪能、潮汐与潮流能、海流能、盐度差能、岸外风能、海洋生物能和海洋地热能等8种。【1】人们可以把这些海洋能以各种手段。转换成电能、机械能或其它形式的能供人类使用以便让海洋对今天能源日益短缺人类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电在当今人类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能源,而现如今发电主要依托火力发电。随着火力发电所带来的污染和煤炭资源的短缺,发电不得不寻求新的途径,而由于风力发电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风力发电在人类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海洋中永远吹着的风则是我们最好的风能能源,海洋正以它的风吹进我们的人类生活。 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其他能源的发电技术也正悄然兴起,潮汐发电、波浪发电等等,海洋的能源正以电能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海洋的这些能源大部分来源于太阳辐射能,较小部分来源于天体与地球相对运动中的万有引力。因此蕴藏于海水中的海洋能是十分巨大的,是可再生的。因此海洋在未来中一定会担负起能源供应的责任,造福于人类生活。 二、海洋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洋,在这个孕育了生命的地方,生活着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据粗略统计,世界海洋生物物种的数量有20多万种。【2】这些生物分布在海洋的各个角落,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陆地资源的日益匮乏,人类逐渐将目光转向海洋。海洋鱼类、无脊椎动物和藻类成为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据统计,海洋已成为世界上动物蛋白的最大源泉。【2】海上养殖也正高速的发展,丰富的海洋生物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海洋生物还可以用于养殖过程中的饲料。如秘鲁大量使用鳀鱼制造鱼粉,这种鱼粉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用作饲料添加剂和肥料;人类利用海洋生物作为药物的历史悠久,在海洋生物中发现可作为药物和制药原料的已达千余种,从个体微小的微生物到体重上吨重的鲸类都含有珍贵的海洋活性物质;海洋生物还可用作工业材料,很多岛屿国家都利用活珊瑚、珊瑚石、珊瑚沙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 由上可知,海洋生物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人类的生活,从吃到用都有海洋生物的身影,而正是海洋生物对人类生活影响巨大,海洋渔业经久不衰。 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是海洋渔业中最常见的两种形式。海水养殖是人工通过养殖生物来获得生物,海洋捕捞则是通过拖网、围网、延绳钓、杆钓等方式在海洋中获取自然野生生物。 正是有海洋渔业,海岸边的人们才会由此得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因此海洋正以它丰富的生物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同样的正是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海洋的生物也正逐渐的减少,

高中地理1.2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测试(选修2)

1.2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一、单选题 1.下图是公元前古希腊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反映了当时人类对海洋和陆地的认识是 A.陆地的四周是海洋,海洋的边缘是深渊 B.海洋有渔盐之利,舟楫之便 C.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 D.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于圣诞节前后,所以又叫做“圣婴”。受厄尔尼诺的影响,全球的气候会发生变化。据此完成第2-3题。 2.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与下列哪个海洋东岸水温升高有关?()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3.人们观测全球气候异常与厄尔尼诺的关系开始于()。 A.20世纪50年代 B.21世纪以后 C.20世纪80年代以来 D.1872~1876年 阅读下列不同时代船舶图,完成第4-7题。 4.在以①为主要航海工具的时代,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是()。 A.地的四周是海洋,海洋的边缘是深渊 B.海洋有“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 C.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 D.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 5.人类首次完成环球航行,利用的是序号________所示类型的船舶()。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列海洋科考活动,主要利用③类航海工具的是()。 A.哥伦布横渡大西洋 B.郑和下西洋 C.1872年“挑战者”号环球航行 D.20世纪50年代深海钻探 7.在人类以序号②航海工具为主的时代,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是()。 A.认识了世界海陆分布,了解了地球表面的整体面貌 B.诞生了板块构造学说和海底扩张说 C.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D.全面研究海洋环境与全球环境变化间的关系

8.读“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麦哲伦船队在环球航行中共穿过几大板块()。 A.3 B.4 C.5 D.6 麦哲伦船队历经三年,环球航行成功,人类首次用实践证明了地球的球体形状,据此完成第9-11题。 9.麦哲伦船队的出发地点位于下面①~④中的____附近()。 A. B. C. D. 10.船队渡过大西洋后,最早到达的地方位于下面哪幅图中()。 A. B. C. D. 11.与第(1)题图中④所示海峡高温期相同,多雨期相同的是第(2)题甲至丁城市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12.下列人类活动与人类对海陆分布的探索联系较为密切的是()。 A.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B.西欧乳畜业的形成 C.小麦、棉花、葡萄引种到黄河流域 D.东南亚、巴西分别成为最大的橡胶和咖啡产地 13.关于海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洋被誉为“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 B.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C.目前海洋还局限于为人类提供生存的自然环境、渔盐之利、航运交通、国家安全等方

【重点考点】(通用版)2019-2020-2020高中地理 第五章 海洋开发 5.4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练习 新人教版

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一、基础巩固 海洋具有广阔的空间可供人类开发利用,不过我们要注意其优缺点。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2题。 1.与陆地空间相比,海洋空间所具有的优点是( ) A.能显示先进的技术 B.高压、低温、缺氧 C.地价便宜,不需搬迁人口 D.隐蔽性差 2.下列海洋的空间利用方式属于对海底空间利用的是 ( ) A.海上钻井平台 B.海水淡化工厂 C.潜艇 D.石油储存罐 答案:1.C 2.D 解析:与陆地空间相比,海洋空间具有地价便宜,不需搬迁人口的优点;特殊的海底空间特点,使海底具有储藏的功能。 读下图,完成第3~5题。 3.一货轮从A地出发前往洛杉矶,最近航线必经过( ) A.好望角 B.巴拿马运河 C.麦哲伦海峡 D.曼德海峡 4.12月22日一货轮从A地出发,经半个月航行到达法国南部马赛港,有关此次航行的说法中可信的是( ) A.航行期间正午日影先朝北,再朝南 B.整个航程顺风、顺水 C.必经过英吉利海峡 D.到达马赛时,当地正值温和多雨期 5.一油轮从委内瑞拉驶往图中A地,经过图中B区域时,船员看到( ) A.漂浮的海冰 B.狂风巨浪 C.顺水航行 D.船体下沉 答案:3.B 4.D 5.D 解析:A地为巴西里约热内卢,由此前往洛杉矶,最近航线需经过巴拿马运河。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船向北航行,正午日影一直朝北;航行期间有顺流航行,也有逆流航行;从A走最近航线到马赛,须经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此时北半球为冬季,马赛为地中海气候,此时温

和多雨。B区域的洋流从东南向西北流动,与油轮航向相反;该区域为热带海域,无漂浮的海冰;此区域处于赤道无风带,常年风浪较小;此区域为亚马孙河入海口,淡水注入量大,盐度低,使船体吃水变深。 6. 读“澳门部分地区填海造陆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是岛,B是岛。C处是国际机场。 (2)澳门地区近百年来土地面积扩大了一倍多。其填海造陆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还需要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 (3)在我国台湾岛东部沿海模仿澳门那样的大面积填海造陆是否可行?为什么? (4)填海造陆是缓解矛盾的重要途径。 答案:(1)氹仔路环 (2)沿岸有淤积的浅滩人多地少,经济基础好 (3)不可行。台湾岛东侧直接濒临太平洋,大陆架面积不大,坡度较大。 (4)人多地少 解析:此题考查了澳门的组成以及填海造陆的条件及现状。澳门填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矛 盾的重要途径。同时,填海造陆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然条件。 二、能力提升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海洋作为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完成第1~2题。 1.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表现有( ) ①黑暗、高压②低温、缺氧③海水腐蚀性强④海冰破坏性大⑤资金投入大,风险大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下列不属于海洋空间利用的是( ) A.钻井平台 B.海上飞机场 C.人工岛 D.海水灌溉 答案:1.C 2.D 解析: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表现有黑暗、高压、低温、缺氧,海水腐蚀性强,海冰破坏性大。海水灌溉属于海洋水资源利用。 海上交通是人类对海洋空间利用的最早方式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3~4题。 3.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海洋运输要素的是( ) A.码头 B.船舶 C.航道 D.定位系统 4.下列地理事物出现最早的是( ) A.海底光缆 B.海底隧道 C.远洋航行 D.海底管道 答案:3.D 4.C 解析:第3题,定位系统不属于海洋运输要素。第4题,远洋航行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早的方式。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新建了一系列大桥,加快了各地人员、物资的交流。据此完成第 5~6题。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大洲和大洋 第2课时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一、课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四大洋,通过看地图,能掌握四大洋的位置、面积大小。 (2)了解海峡,主要掌握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3)通过学习,掌握海洋对人类的影响,能自己从不同方面归纳。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地图的学习,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构建各大洲轮廓及相应位置。通过这种方法,掌握四大洋的位置、大小及与大洋附近有哪些大洲。 (2)通过讨论,学生学会运用归纳法来了解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地图的解读,学生能够形成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 (2)通过学习和相互之间的讨论,学生能够树立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大洋、海峡的含义 (2)四大洋名称、位置、面积大小,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位置 (3)运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各大洲轮廓、位置,从而找到大洋位置 2、难点 (1)运用归纳法,归纳出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2)通过资料阅读,了解现在海洋面临的污染问题很严峻。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读图分析法、直观教学法 四、学情分析 (1)对刚步入初中的学生,肯定对一些自主学习,讨论环节比较感兴趣,所以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画图,自己阅读地图,分小组讨论效果应该比较好。 (2)在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阅读地图,在地图上寻找内容的技能,所以是有一定基础的。 五、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学生:上节课已经学习过了七大洲,那么七大洲的名称是什么?然后让学生拿出纸,在纸上用简单的几何符号画出七大洲的轮廓和位置。教师ppt展示,让学生拿自己的画和地图做比对,看是否正确。

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海洋

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海洋 人类文明由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共同构成,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千百万年来人类都在对海洋进行探索。海洋的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洋只有5%,还有95%的海洋是未知的。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咸的,而是带酸性、又是缺氧的。水分不断蒸发,反复地形云致雨,重又落回地面,把陆地和海底岩石中的盐分溶解,不断地汇集于海水中。经过亿万年的积累融合,才变成了大体匀的咸水。同时,由于大气中当时没有氧气,也没有臭氧层,紫外线可以直达地面,靠海水的保护,生物首先在海洋里诞生。大约在38亿年前,即在海洋里产生了有机物,先有低等的单细胞生物。在6亿年前的古生代,有了海藻类,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慢慢积累的结果,形成了臭氧层。此时,生物才开始登上陆地。总之,经过水量和盐分的逐渐增加,及地质历史上的沧桑巨变,原始海洋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海洋。 洋流,即海里的水总是依照有规律的明确形式流动,循环不息。它包括风海流、补偿流和密度流。盛行风是使海流运动不息的主要力量。海水密度不同,是海流成因之一。岛屿与大陆的海岸,对海流也有影响,不是使海流转向,就是把海流分成支流。此外洋流还受到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其中暖流、寒流对流经沿岸地区的气候分别起增温、增湿和降温、减湿的作用。其中典型的厄尔尼诺现象,就是由于洋流异常造成的。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分布也有影响,四大渔场就由此形成。最重要的是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陆地上的污染物质进入海洋之后,洋流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携带到其他海域,使污染范围扩大。但是,随着洋流的运动,污染物质会传到其他海域,加快净化速度。 凡是到过海边的人们,都会看到海洋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助澜,迅猛上涨,达到高潮;过后一些时间,上涨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出现低潮。如此循环重复,永不停息。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它包括半日潮、全日潮和混合潮型。潮汐是所有海洋现象中较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海水运动现象,它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海港工程,

浅谈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浅谈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对人类而言,海洋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那一览无际的蓝色大地,其所蕴含的生物、矿物、可再生能源及空间资源等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价值更是无法估量的,由此可见海洋对我们人类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下为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的相关数据及其表述。 覆盖地球表面71%的海洋,是太阳系其它星球所见不到的最为独特地理景观。尽管月球表面上的某些区域,也被人类冠以“风暴海”等地名,但事实上那里连一滴海水也没有。海洋是云雨的故乡、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二空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海洋环境的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以及海洋教育已受到各国普遍重视。海洋中含有丰富的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以及海上航运交通皆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世界文明的振兴进步产生重大的影响。自古以来,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就极其投入,随着世界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和陆地资源的日趋匮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日益成为今后世界新的潮流。近些年来,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和开发利用的成就是以往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海洋的多种资源和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越来越引起人类的关注,实践证明,海洋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领域,海洋对人类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成倍的增长,海洋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正像众多专家预言的一样,未来世纪是人类的海洋世纪。 除了蕴藏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外,辽阔的海域还是交通的通道、防御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事业与人类的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21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达到60亿的高峰期,由于陆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环境压力大,海洋客观上已成为世界后备资源基地及某些主要战略资源的接替区。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是解决世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最现实、有效的途径之 一。"因此人类开发海洋资源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1.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

论海洋资源开发对人类的影响

题目:论海洋资源开发对人类的影响学生姓名:朱永笑 学号:2011012938 老师:李典友 专业:制药工程 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论海洋开发对人类的影响 【摘要】:海洋约占地球人面积的71%,面积为3.62亿平方公里。宽阔的海洋蕴藏着生物、矿物、化学、能源等多种资源,它是人类未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生物资源是人类较早开发的海洋资源。据统计,全球海洋里的鱼类多达2万余种,还有牡蛎、蚶子、扇贝、乌贼、章鱼等贝类,以及鲸鱼、海豚、海豹、海象等海兽。海洋生物还包括各种藻类,尤其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绿藻、褐藻和红藻。这些海洋生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蛋白 【关键词】: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人类未来海洋农牧场经济价值多种资源开发利用 【正文】海洋约占地球人面积的71%,面积为3.62亿平方公里。宽阔的海洋蕴藏着生物、矿物、化学、能源等多种资源,它是人类未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生物资源是人类较早开发的海洋资源。据统计,全球海洋里的鱼类多达2万余种,还有牡蛎、蚶子、扇贝、乌贼、章鱼等贝类,以及鲸鱼、海豚、海豹、海象等海兽。海洋生物还包括各种藻类,尤其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绿藻、褐藻和红藻。这些海洋生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蛋白。众所周知,自然资源的状况,是一个社会和民族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物质前提和基本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经济运行,实质上主要是在围绕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的。海洋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其它资源一起,在整个资源大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正在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经济、社会价值。因随着许多陆地资源的日益减少,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依赖将日益增大。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多种资源,如:生物资源、油气资源、固体矿物资源、海水资源、海洋能源、海洋旅游资源等,这些资源将为人类解决资源短缺提供巨大的物质支撑力。各种海洋资源在开发活动中所形成的不同的海洋产业,已成为沿海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的甚至作为支柱产业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应该看到,尽管人们对海洋开发投入极大的热情,并已取得重大成就,但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却不是很高,除了传统的海洋生物资源外,其它资源的开发利用基本上处于初始阶段或低级水平。 其次,海洋资源的多层次复合性特点,要求其开发过程中必须系统规划、综合利用。海洋资源具有空间复合程度高的显著特点,许多资源在同一海区共存,既有生物资源,也有非生物资源,有和溶存或生活在海水中,有和储藏在海底或海底之下,也有的是通过水体运动而发生等。不少海域,海底是油气田,水体是渔场,水面是船舶航行的航道。海洋资源的这种多层次复合性、多功能性特点,决定了海洋的每一部分都拥有多种价值、多种功能,由此使海洋资源开发往往出现多行业的立体化开发,以及对同一海区某种资源的争相开发。这种状况要求任何海区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必须建立在对区域基础功能和价值的客观了解与分析基础之上,即对该区全部的可利用资源(包括物质的和空间与环境的)进行科学评价。要在最充分地发挥海区自然优势功能的基础上,尽量地考虑到社会需要与可能的各方面因素,树立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观念,力求使海域的客观价值得到最佳的使用。同时,海洋资源的这种空间性特点,也使海洋开发必须系统配套。因海洋资源开发受海洋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如海底油气资源开发,其原理和方法与陆地石油工作,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区别。但一层海水使得海洋石油勘探、开

人类应该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

人类应该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在座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方辩题是人类应该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首先,应该是指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加强是指更有效;开发是通过研究或努力,开拓、进行利用,我们讨论的是在海洋这一领域通过有效、合理的规划与管理进行一定深度与广度的资源综合利用。结合目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加强海洋资源的开发符合时代要求,而且具有现实必要性。下面我方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阐述, 第一、从人类资源的需求性和海洋资源的可开发性来看,发展是资源为依托。当下,资源问题突出,已有的供应不能跟上发展的需要,能源缺口大。这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难题,急需解决。同时,海洋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巨大,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对海洋资源的开发有长久的历史,一系列经验积累和技术保障的前提下,完善开发规划,为我们提供能源,更具优势和条件。 第二、从开发来看,在海洋的范围通过研究或努力,开拓,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在深度与广度上利用资源,即实行可持续开发。我们保持生物资源的理性化捕获,使之与海洋生物自然的生产能力保持冲突最小化,保持生态系统有较强的恢复能力,从而保持海洋中不可再生资源的有计划开采。开发时从长计议,科学规划,进行详细的优劣分析和成本分析,进行最优化的选择,杜绝无意识的开发行为。第三、从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和时代趋势来看,国际社会重视海洋的作用,加强利用。海洋资源的开发强调科学发展,全面进步,符合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立足社会现状,展望未来,人类对自然认识不断加深,能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角度会越来越来宽广。加强海洋资源的开发是人类的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我们不能因为开发海洋资源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拒绝开发的可能。 人类面临问题会在发展的规划中的到解决,海洋是重要的资源宝库,我们在经久的探索和开拓中发现海洋的奥秘,实现其资源的利用。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求索,相信我们会发挥浩瀚大海的作用,促进人类的进步。 综上所述,我方坚决认为,人类应该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 加强,增强,使变得更强和更有效 开发 1、通过研究或努力,开拓、发现、利用新的资源或新的领域; 2、对新资源、新领域的开拓和利用。 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1、以荒地、矿山、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为对象进行劳动,以达到利用的目的;开拓。 2、发现或发掘人才、技术等供利用。 3、施展并发挥。 4、启发;开导。

论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2011年暑期广东海洋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成果报告 题目 : 论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团队名称: 蓝色蒲公英 姓名 : 徐晓华 学院 : 农学院 班级 : 国土1092 类别 : □论文□心得 报告字数: 3863 指导老师: 杜军 日期 : 2011/9/4

论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学院:农学院班级:国土1092班作者:徐晓华指导老师:杜军摘要:人类活动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和提升生活水平,不断进行了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活动。生态系统发生任何的变化都可能对整个海洋生态环境的变化,最终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海洋资源开放、滨海旅游业的发展等这些人类活动都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海洋生态环境。从古到今,人类的生活与海洋一直紧密联系,本文通过简述人类活动与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湛江的南三岛和硇洲岛的人类活动情况和其沿岸海洋环境情况基础上,提出两者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人类活动;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社会,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导致陆地资源的减少加上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日臻深刻,围绕海洋权益、岛礁归属和海洋资源的争夺将在一些地区,尤其将在一些海洋大国和强国之间更加激烈地展开。海洋成为各国沟通与合作的又一个重要舞台,也演变为各国竞相争抢的重要战略资源。还有现今第三产业日趋兴旺,滨海旅游业对海滨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日渐明显,甚至占据一定比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重视海洋资源的开放,培育海洋优势产业。国家海洋局于2009年2月发布的《2008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历炼中,我国海洋经济仍保持了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水平。2008年以11.0%的增长速度达到海洋生产总值2966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87%,比上年提高了0.13个百分点,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15.8%。而在区域海洋经济发展中,2008年,环渤海经济区海洋

新版【人教版】地理选修二:1.2《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导学案(含答案)

新版地理精品资料 2019.4 第二节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对海洋认识经历过的几个阶段,以及在各阶段对海洋的认识。2.了解人类认识海洋的历程以及海洋的重要作用,理解为什么说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一、人类认识海洋的历程 1.15世纪以前:人类对海陆关系的认识是“①____________”,形成了海洋有“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的认识。 2.1405~1433年: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 3.15世纪末开始:世界迎来②____________,人们认识到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 4.一战以后:海洋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空间。 5.现在:海洋是地球环境的④__________,是⑤________________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⑥______________的宝贵财富。 二、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索 1.海洋探险时代: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仅局限在与航海探险相关的海面⑦______要素、⑧______等方面,认识了世界⑨____________,了解了地球表面的⑩______面貌。 2.海洋科学研究时代 (1)1872~1876年,人类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环球综合海洋考察,奠定了海洋科学的基础。 (2)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____________技术的发展与?____________计划的实施,人们对海底地形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由此诞生了?____________学说和?____________学说。 (3)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大洋观测计划,人们认识到?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现象的关系,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4)进入21世纪,科学界正在全面开展海洋环境与全球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 海洋科学探索的三个阶段 1872年~1876年,人类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环球综合海洋考察,标志着人类对海洋的探索进入到科学探索阶段。 (1)19世纪末,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开始铺设;20世纪30年代,着手开发大陆架石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潜艇的频繁活动;20世纪60年代,海底矿藏的开发提到日程。 (2)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一系列的海底钻探计划,使人们对海底地形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运用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学说,较系统、科学地解释了对海底地形成因、大洋的起源、海陆的分合过程的同时,也更新了人们对构造带的认识。 (3)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至21世纪,卫星、火箭、雷达、遥感等观测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气象、海洋观测资料,运算速度达到千亿次、万亿次的计算机保证了资料的整理、传输、分析和模拟、预测。人们对厄尔尼诺现象进行了广泛的监测和研究,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目前科学界正在全面开展海洋环境与全球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 思维拓展海洋科学研究的特点 海洋科学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即使是同一区域,海洋、水文、化学要素及生物分布也是互不相同、多层次性的。因此,很难在实验室里对各类海洋现象和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精细的实验,也不能只靠数学分析和数学模拟来进行研究,而是要充分利用

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和认识过程。 2. 了解郑和下西洋 【重点难点】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和认识过程。 【学法指导】 通过搜集材料等方式,了解人类探索海洋的历程。 【学习过程】 高手笔记 人类认识海洋的历程 (1)15世纪以前:早期沿海地区的人们开始了海上航行,从海中捕鱼、晒盐、采集海菜,海洋给人类带来许多利益。 (2)15—18世纪:1405—1433年,中国明朝郑和率领船队七次横渡印度洋,创世界远洋航海之壮举。15世纪末以来的大航海时代,航海的实践使人类认识到海洋是世界交通的要道。 (3)19世纪至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类深化了对海洋的利用,并逐渐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当今社会出现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促使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名师解惑 到大洋底去探险,在下潜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剖析:到达洋底和到达外层空间一样,没有特殊的装备,人是不可能到达的。常识告诉我们,若没有氧气筒的帮助,人是不能长时间地下潜到3米以下的水里——这只不过是大洋平均深度的三千分之一。会游泳的人一直在寻思,如何在水下得到氧气?古代希腊的潜水者是从充满气的瓶子里获得氧气,近代潜水者则多用压缩空气的办法进行潜水。通常人可以潜入到30米的深度。即使最有经验的使用水下呼吸器的人也不敢冒险潜到45米以下,因为深潜压力的增加和上浮水面的过程的压力变化,造成减压病甚至死亡。使用密封的潜水服,也只能潜入到440米的深处。随着不断地潜入水下,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人的内耳、肺和一些孔道就会感到压力,令人痛苦。水下温度低,会很快吸走人体的热量,使得人难以在3米以下的水里坚持2—3分钟。

人类活动对海洋的破坏和污染

人类活动对海洋的破坏和污染 我曾无数遍遐想过的深深的大海中,还有1000万种生命未被人类认识。这个估计远远超过了人类已经认知的范畴。这让不禁我产生极大的好奇———海底之谜还需要多少代人的努力研究才能全部揭开?然而近几十年,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海洋的污染也日趋严重,人类正在因为自己的错误使很多海洋生物在我们还来不及认识它们的时候就消亡了。 就譬如珊瑚礁,这样一个很高多样性但又极脆弱的系统。因为自身的美丽和礼品市场的需求,或是海底采油、电缆、管道等等工程,大面积的珊瑚礁正不断被毁掉。地中海丰富多样的海草系统因捕鱼、旅游、滩涂开发和海岸建设已经在不断恶化。尽管这些系统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但却无法抵抗人类破坏带来的灾难。 人类究竟对海洋做错了什么? 由于河流上越来越多的大坝截断或明显减少了流入海洋的水量,从而减少了自然水流中生物物种的交换,许多河流中的鱼、虾、蟹、藻类、微生物、植物减少或消失,多起来的是海潮难以冲击的污染物。全世界每年海上运输的30%是原油,油船慢性泄漏和海上运输的排污、海底石油管道的持续泄漏,对于海底世界都是灾难。在亚得里亚海有100个钻井平台,这些平台本身不是问题,但采完油后这些垃圾钢架将怎样处理?拖出海洋运回家要花不少钱。留在海上显然不是“海洋土著”们所欢迎的。

因人的疏忽,过多地被送进海洋中的重金属同样是危险的,不仅对海中的生命,对人类也很危险。这些重金属被藻类和海洋植物吸收,小虾吃了藻类,鱼吃了小虾,人又吃了鱼。最终遭殃的是排放污染的人类。即使每公斤鱼肉中有1微克(即百万分之一)的含量也是很可怕的。 人类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发展,也要给海岸生物保留生存的环境,保持一个完整的海岸生态系统。 威尼斯是个海岸城市,人类沿海岸的活动非常多,以前很长时期,威尼斯水产养殖业发展很快,旅游度假区也越来越庞大,结果是海滩越来越小,海水污浊,海草退化。人们赶快用人工礁石保护海岸和海滩,但这样做却使问题更严重了。世界各地的沿海城市,很多都像威尼斯这样对海洋做了同样的错事。 大海到底是什么? 我想,我无法回答。海洋的浩淼无穷,确实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甚至当你以不一样的心情去观赏时,海洋所表现的姿态,也是截然不同的。 海洋是人类的母亲,她孕育了我们,也孕育了其他的海洋生物。假如人类还是如此不顾一切的破坏海洋生态,在海洋母亲的眼中,这无异于看着孩子们在互相残杀啊,这是多么残忍。 人类源于海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海洋,只有保护好海洋,这个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人类才能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一章 海洋概述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_2

从古到今我们不难发现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也许这正是证明了人类强大的求知欲,探索未知可以说是人类的本能,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能借助的工具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强大,现在对太空的探索显然成为一大热点,相比于浩瀚无垠的外太空,存在于地球本身的海洋就显得小了,而对海洋人类又了解多少,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为什么要探索海洋 对人类而言,海洋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那一览无际的蓝色大地,其所蕴含的生物、矿物、可再生能源及空间资源等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价值更是无法估量的,由此可见海洋对我们人类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下为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的相关数据及其表述。覆盖地球表面71%的海洋,是太阳系其它星球所见不到的最为独特地理景观。尽管月球表面上的某些区域,也被人类冠以“风暴海”等地名,但事实上那里连一滴海水也没有。海洋是云雨的故乡、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二空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海洋环境的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以及海洋教育已受到各国普遍重视。海洋中含有丰富的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以及海上航运交通皆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世界文明的振兴进步产生重大的影响。自古以来,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就极其投入,随着世界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和陆地资源的日趋匮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日益成为今后世界新的潮流。近些年来,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和开发利用的成就是以往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海洋的多种资源和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越来越引起人类的关注,实践证明,海洋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领域,海洋对人类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成倍的增长,海洋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正像众多专家预言的一样,未来世纪是人类的海洋世纪。除了蕴藏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外,辽阔的海域还是交通的通道、防御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事业与人类的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21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达到60亿的高峰期,由于陆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环境压力大,海洋客观上已成为世界后备资源基地及某些主要战略资源的接替区。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是解决世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最现实、有效的途径之一。具体来讲海洋对人类的贡献则有这几个方面。 1、海底矿产海水中最普通的是盐,即氯化钠,是人类最早从海水中提出的矿物质之一。另外还有一种镁盐,它们是造成海水又咸又苦的主要原因。除了这两种外,还有钾盐、碘、溴等几十种稀有元素及硼、铷、钡等,它们一般在陆地上比较少,而且分布较分散,但又极具价值,对人类用处很大。 据估计海水中含有的黄金可达550万吨,银5500万吨,钡27亿吨,铀40亿吨,锌70亿吨,钼137亿吨,锂2470亿吨,钙560万亿吨,镁1767万亿吨等等。这些东西,大都是国防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的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