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寡糖的酶法制备和分离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

壳寡糖的酶法制备和分离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
壳寡糖的酶法制备和分离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

壳寡糖的酶法制备和分离技术可行性

研究报告

1

2

新苗人才计划项目

3

项目名称:壳寡糖的酶法制备和分离技术的研究

一、立项背景及意义

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又名甲壳低聚糖,是由氨基葡萄

4

糖经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度约为2-20的低聚糖,其分子量低于5000,具有稳定的三维结构。壳寡糖可运用壳聚糖经过生物酶技术降解制得。

壳聚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虾壳、蟹壳和真菌中,虽然有特殊的生物活性,但由于其分子量大、水溶性差,在人体内不易被吸收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作为一种生物技术产品,壳寡糖几乎包括了所有壳聚糖的所有优点,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亲水性、吸附性、生物学活性等多种理化特征以及天然、高效、毒副作用少、抗药性不显著、性能多样等特点。科学研究表明,壳寡糖的功能作用和生物活性比起壳聚糖将提高数十倍、应用领域更加广泛、人体吸收率近100%(壳聚糖吸收率6.48%),而且增加了促进钙吸收的新的功能作用,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发达国家称其为”软黄金”。

壳寡糖具有三调(免疫调节、调节pH值、调节荷尔蒙)、三降(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三排(排胆固醇、排重金属离子、排毒素)、三抑(抑制癌细胞、抑制癌细胞转移、抑制癌毒素)等功能,同时,还具有抗自由基、防辐射、抗炎、止血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等功能。壳寡糖及其衍生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日化、农业等领域。在医药保健领域具有提高免疫、活化细胞、调节血糖血脂血压胆固醇、预防治疗癌症、强化肝功、促进钙吸收、增殖肠道有益菌等功能;在食品饮料领域是一种良好的健康食

5

品添加剂,可增殖乳酸菌、双歧杆菌等人体有益菌100倍以上;在日化领域具有营养皮肤、抑菌、保湿等功能,性能优于传统的透明质酸等产品;在农业领域可激活植物免疫系统和酶系活性,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强抗病力、增殖生物菌肥有益菌群等,具有药肥双效功能,被誉为”不是农药的农药,不是化肥的化肥”,市场前景极其广阔。

当前壳寡糖产品的年需求量在6000吨以上。在精细化工领域,由于壳寡糖的绿色天然的特性符合世界日化产品的发展趋势,含天然活性物质的化妆品顺应回归自然、科学美容的消费趋势,欧洲现已有60多个与壳寡糖相关的化妆品品牌,年需求壳寡糖1500吨。中国化妆品年销售额从1982年的2亿元人民币发展到的400亿元,居亚洲第二位。在生物医药领域,从中国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统计可知,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工业总产值将达到400亿-500亿元。在保

健食品领域,韩国于1996年即批准壳寡糖为功能性保健食品,中国现在已有许多保健品及药品等年需求壳寡糖上百吨的保健食品生产厂家,国内许多医药保健品公司正在申报壳寡糖保健食品文号,预计年需求量将以高于30%的速度递增。在农林畜牧领域,因壳寡糖具有良好的抗病虫害功能,且有安全、微量、高效、成本低等优势,可使水果、蔬菜、粮食增产10%-30%,因而能够应用于生物农药产品,部分替代化学农药。当前中国农业病虫害共余种,受灾面积数10亿亩。因此壳寡糖在农林畜牧上的应用对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

6

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壳寡糖为基础的生物农药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科技部已将”壳寡糖新产品的开发应用”列为国家”九五”攻关计划项目和”十五”招投标项目,要求建立数条年产500吨以上的壳寡糖生产线,到总产值可达1100亿-1300亿元,从而满足国

内市场的需求。壳寡糖的级别不同,售价差额较大。农业专用壳寡糖市场价为400元/公斤;食品级壳寡糖市场价为600元/公斤;而化妆品级壳寡糖市场价为150元/公斤。随着壳寡糖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加之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基础原料,市场需求量将呈稳步上升趋势。同时,壳寡糖作为一种中间原料,出口市场稳定。

近年来,随着我省海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甲壳素综合利用产业的兴起,我省逐步成为东南亚地区海产品加工利用中心和主要的甲壳素产业发展基地。。全省甲壳素制品的直接经济总产值约10亿元左右(与其相关的、间接的纺织、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的产值达数百亿元)。在此基础上,本项目从壳聚糖的局限性出发,着重研究了经过专一性酶法技术降解壳聚糖,制备聚合度均一的壳寡糖产品,将使产品的附加值得到大幅度地提升。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对于有效利用甲壳素资源,促进我省甲壳素行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由于项目原料来源方便、价格低廉,将大大降低了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满足了市场紧缺,且安全无公害,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对全国的水产加工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7

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篇一:可行性研究报告通用模板 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模板 [政府立项-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项目总论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第五章工厂技术方案 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第七章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章财务效益、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 第十一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章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 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总论章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条件, 参照下列内容编写。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企业或工程的全称,应和项目建议书所列的名称一致。 1.1.2 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系指负责项目筹建工作的单位(或称建设单位),应注明单位的全称和总负责人。 1.1.3 项目主管部门 注明项目所属的主管部门。或所属集团、公司的名称。中外 合资项目应注明投资各方所属部门。集团或公司的名称、地址及 法人代表的姓名、国籍。 1.1.4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1.1.5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如由若干单位协作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应注明各单位 的名称及其负责的工程名称、总负责单位和负责人。如与国外咨 询机构合作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则应将承担研究工作的中外 各方的单位名称、法人代表以及所承担的工程、分工和协作关系等,分别说明。 1.1.6 研究工作依据 在可行性研究中作为依据的法规、文件、资料、要列出名称、来源、发布日期。并将其中必要的部分全文附后,作为可行性研 究报告的附件,这些法规、文件、资料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1)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的建设要求所下达的指令性文件; 对项目承办单位或可行性研究单位的请示报告的批复文件。

酰氯的制备方法

酰氯是一种重要的羧酸衍生物,在有机合成、药物合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主要可以发生水解、醇解、氨(胺)解、与有机金属试剂反应、还原反应、α氢卤化等多种反应。酰氯是最活泼的酰基化试剂,极限结构的共振杂化体。 这种共振效应稳定了整个分子,也加强了羰基碳原子与离去基团的键。共振效应是一种稳定效应,它依赖于成键原子轨道的交盖,酰氯受这种共振的影响可能是最小的,因为这种共振需要碳原子的2p轨道与氯原子的3p轨道交盖,这两种轨道的大小不同,它们之间的交盖不大,对Cl 来说,结构(Ⅱ)的贡献不大,酰氯由于共振影响而受到的稳定作用是最小的,因此,酰氯是最活泼的酰基化试剂。在一些羧酸不能进行或进行非常缓慢的反应中将羧酸制成酰氯使反应活性和产率大大提高。 目前,制备酰氯的方法最常用的SOCl2,三氯化磷,五氯化磷,三光气等,本文对几种方法进行论述。 1二氯亚砜法 1.1二氯亚砜在酰氯制备中的应用 脂肪酸(包括不饱和脂肪酸)芳香酸,有机磺酸和取代酸(如氨基酸和卤代酸等)在催化剂存在下均能与氯化亚砜生成酰氯,催化剂通常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苯胺和吡啶等。反应过程中氯化亚砜一般先与催化剂结合,然后再与羧酸反应生成酰氯。 (1)三甲基乙酸在己内酰胺催化下与氯化亚砜反应生成三甲基乙酰氯,产率96%。 (CH3)3CCOOH→(SOCl2己内酰胺)→(CH3)3COCl (2)对(间)苯二甲氯化亚砜酸和氯化亚砜反应制得对(间)苯二甲酰氯。 这两种产品主要用于有机合成,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增塑剂对苯二甲酸二异辛脂(DOT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的合成原料。 (3)邻氯苯甲酸和氯化亚砜反应生成邻氯苯甲酰氯。 该产品主要用于有机合成以及医药,染料中间体的合成。 (4)用丁(庚、辛、癸)酸和氯化亚砜反应制得丁(庚、辛、癸)酰氯,用十六碳酸和氯化亚砜反应制得十六碳酰氯,这4种产品常用于医药中间体的合成。 CH3(CH2)n COOH→(SOCl2)→CH3(CH2)n COCl n=4-20 (5)硬脂酸和氯化亚砜反应制得的硬脂酸酰氯可用于合成护肤品,双硬脂酸曲酸脂和制备造纸工业的中性施胶剂——烷基烯酮二聚体(AKD)。 (6)有机磺酸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氯化亚砜反应一般生成磺酰氯也可由有机磺酸钠直接与氯化亚砜反应生成磺酰氯。 1.2氯化亚砜在制备酰氯中的优、缺点 利用氯化亚砜制备酰氯反应条件温和,在室温或稍加热即可反应。产物除酰氯外其他均为气体,往往不需提纯即可应用,纯度好,产率高。如果所生成酰氯的沸点与氯化亚砜的沸点相近,与氯化亚砜不宜分离;另外此方法氯化亚砜用量大,生产成本高,且设备腐蚀严重。 2三氯化磷法 (1)丙酸与三氯化磷反应生成丙酰氯,反应式如 下: CH3CH2COOH→(PCl3)→CH3CH2COCl 丙酰氨主要用于合成抗癫痫药甲妥因、利胆醇、抗肾上腺素药甲氧胺盐酸盐,在有机合成中用作丙酰化试剂。 (2)月桂酸与三氯化磷反应生成月桂酰氯,反应如下: 3C11H23COOH+PCl3→3C11H23COCl+H3PO3 本品用于合成过氧化十二酰,月桂酰基多缩氨基酸钠。 (3)油酸与三氯化磷反应制得油酰氯,反应如下: CH3(CH2)7(CH2)7COOH PCl3CH3(CH2)7(CH2)7COCl >C=<→>C=C< H H NaOH H H 本品主要用于有机合成中间体,用它可以制得净洗剂LS(C25H40NnaO5S),204洗涤剂等。 用三氯化磷制备酰氯时,适用于制备低沸点酰氯,因反应中生成的亚磷酸不易挥发,可方便蒸出酰氯。

糖化酶的固定化

糖化酶的固定化及其在葡萄糖生产中的应用工艺 姓名:吴启华 12生物工程1班学号:1214200027 指导老师:柯德森、姚焱;同组者:严少杰,李海毅;时间:2015/11/30---2015/12/14 摘要:利用有关固定化酶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固定化糖化酶的效率与糖化酶的浓度的关系。 本实验中测定固定化糖化酶偶联率、相对活力、活力回收来衡量其生产工艺的优劣,并探讨糖化酶的浓度对固定化效果及结合牢固程度的影响和验证固定化糖化酶催化生产葡萄糖的重复使用能力及其效率。制备固定化糖化酶的方法为离子吸附法,并且使用DNS法测定固定化酶的活力。结果显示:在该次实验中,固定化的效果较好;加入20g离子交换剂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为79.1%,偶联率为90.46%,相对活力为82.58%,加入25g离子交换剂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为85.2%,偶联率为92.76%,相对活力为92.54%。重复使用葡萄糖固定化酶的过程中,固定化酶的利用效率降低。酶与载体的浓度比例较高固定化酶葡萄糖生产效率高。 关键词:固定化,糖化酶,葡萄糖,酶活力 1、前言: 糖化酶也称葡萄糖淀粉酶(glucoamylase, EC.3.2.1.3)(淀粉-α-1,4-葡聚糖葡萄糖水解酶),它能够催化淀粉液化产物---糊精及低聚糖进一步水解成葡萄糖。糖化酶对底物的作用是由非还原端开始,将α-1,4-键和α-1,6键逐一水解,酶作用时糖苷键在C1-6间断裂,所产生的葡萄糖为 构型,几乎100%转变为葡萄糖。工业生产使用的糖化酶主要来自曲霉、根霉及拟内孢霉,它被广泛应用于酿酒、制糖等行业,是非常重要的酶制剂。 酶的固定化方法通常按照用于结合的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大致有三种:非共价结合法(结晶法、分散法、物理吸附法及离子结合法);化学结合法(包括共价结合法及交联法);包埋法(包括微囊法及网络法)。 本实验利用离子结合法制备固定化糖化酶。离子结合法就是酶通过离子键结合于具有离子交换基的不溶性载体的固定化方法,常用的载体有:葡聚糖凝胶、离子交换树脂、纤维素等。本实验以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应用离子交换结合法制备固定化酶,该法操作简便,处理条件温和,酶的高级结构和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不易被破坏,酶的活性回收率高,可反复连续生产,对稀酶有浓缩作用,载体可再生使用。其缺点是:载体和酶的结合力弱,容易受缓冲液种类或pH的影响,在高离子强度下进行反应时,酶易从载体上脱落。使用共价结合法不会使酶容易脱落,国外研究者已研究出用氧化锆涂层多孔玻璃或多孔陶瓷,然后硅烷化,最后用重氮基、醛基和异硫氰基衍生物偶联糖化酶,结果使酶活较高,并且能连续生产3个酶半衰期。在此次实验中还使用用DNS法测定固定化酶、残留酶、原酶的活力。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1)糖化酶液,GF-201大孔强碱阴离子交换剂,葡萄糖,可溶性淀粉(20g/L),CuSO4.5H2O,次甲基兰,酒石酸钾钠,氢氧化钠,亚铁氰化钾,乙酸,乙酸钠(配制pH4.6

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篇

. . 技术篇 ‘教育资料word . . 1.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实施计划方案 ` 招标编号:说明:本《方案》是本项目评审的重要依据之一,投标人应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根据《用户需求书》要求内容做出全面响应并编制技术服务方案。其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用户需求书》要求及以下内容: 本方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工作实施方案1、项目建设内容理解与可研思路;2、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3 4、进度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5、项目的关键性技术问题的对策措施、组织机构安排;6、实施机制和流程;7 8、实施保障方案;、咨询建议与服务承诺。9 教育资料word . .

1.1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工作实施方案 )前期准备工作(1根据项目需求,进行项目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组建项目组,进行技术交底,制定工作大纲等。)现场踏勘(2必须制定周密的调研计划,提高调研效率,提前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调研现场需要重点关注重项目所在区域同类功能设施现状,,要节点的地形、地貌、需求等问题,勘查建设条件,周边配套设施居民需求和意见等情况。)方案研究(3根据调研结果,充分了解各相关单位的需求,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技术方案、实施进度方案、确定投资规模,必要时及时和各相关单位沟通,形成初步方案。 4)报告撰写(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方案研究结果,撰写报告初稿。 5)修改完善(初稿完成后,广泛征求各相关单位意见,必要时进行项目汇报或答疑,根据各单位意见,对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最终报告。 根据项目需求,按专业组建项目团队,制定调研大纲,进行签订服务委托合同现场调研,深入了解业主及同类设施现状、需求、了解项目 周边水电路及其它配套设施情况。根据调研结果,进行资料的分析整理,制定编制大纲,按专签订服务委托合同业开展报告编制工作,重点是工程方案规划,我司将单独就工程方案、投资估算等重点问题与贵单位进行沟通,已达良好的沟通效果。 整体报告初稿完成后,我司将听取贵单位上级部门、主管部签订服务委托合同对相关问门及其它相关部门的意见。必要时进行会议汇报,题进行解释和回应。根据各相关单位意见,对报告进行进一步完善,必要时进一签订服务委托合同步研究和调研,进一步调整项目报告,以达到各相关部门的要求。 word教育资料 协助业主向投资主管部门申报,必要时参加投资主管部门召签订服务委托合同开的评审会,并做会议汇报,根据专家意见对报告进行修改。项目批复后,根据我司业务范围,跟踪后期服务,为项目的. . . 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1.3 )项目的管理策划(1根据所签项目合同要求,规模及技术复杂程度,确定项目负责人并组建项目组。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合同的具体要求,项目的性质、功能和规模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编,并经所总监审定,必要时经总经理审批。/设计管理工作计划书》写《工程咨询)项目的资料管理(2将与项目有关的资料予以确定,并保持纪录。如:咨询的依据: 合同或委托书、工作计划书、项目批准文件等; 项目的信息:名称、合同签订时间、类别、规模、场地、计划工期;

壳寡糖的新用途的制作流程

本申请属于农业领域,公开了壳寡糖在防治番茄幼苗潜叶蝇的新用途。壳寡糖原材料来自于虾蟹壳,来源天然环保,采用先进的生物酶解法制备,加工工艺绿色、安全,壳寡糖分子量低,水溶性好,易被生物体吸收。同时壳寡糖在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提高植株抗逆性和对多种细菌、真菌、病毒等产生免疫杀死作用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试验表明在番茄育苗中,采用叶面喷施壳寡糖溶液时,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虫害,减少番茄幼苗病株数。由于壳寡糖较高的水溶性与安全性,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低,且不会对生物体造成伤害,是一种绿色环保、安全有效的农业制剂。 权利要求书 1.壳寡糖在防治番茄幼苗潜叶蝇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所述壳寡糖分子量为1000-3000D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所述壳寡糖浓度为25-150mg/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所述壳寡糖浓度为100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所述壳寡糖作用于番茄幼苗的时期为子叶展平至五到六片叶。 6.一种防治番茄幼苗潜叶蝇的方法,在番茄幼苗子叶展平后,将壳寡糖混合液通过叶片喷施方式作用于番茄幼苗,每盘幼苗壳寡糖混合液的用量为1/3L/d。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壳寡糖混合液为壳寡糖水溶液或壳寡糖溶于水溶性的溶剂制得的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所述壳寡糖混合液中壳寡糖浓度为25-150mg/L,壳寡糖分子

量为1000-3000Da。 技术说明书 壳寡糖的新用途 技术领域 本技术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涉及壳寡糖的新用途,尤其是涉及壳寡糖在防治番茄幼苗潜叶蝇的用途。 背景技术 潜叶蝇是蔬菜生产中常见的虫害,以幼虫潜入叶片内取食叶肉,在叶面留下不规则线形形状。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引发潜叶蝇虫害,夏季为虫害高峰期。在番茄幼苗生长过程中,在2-7叶时易受潜叶蝇虫害,且受害严重时,潜痕密布,叶片发黄脱落,严重影响其叶片光合作用,不利于幼苗生长,进而影响蔬菜的生长,而后期也会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目前生产中对于潜叶蝇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及时清除田间、田边杂草和蔬菜老叶、脚叶,减少虫源;2、大棚内茄果类蔬菜可悬挂黄板进行诱杀成虫,以减少虫源基数; 3、化学防治,选择持效期长的吡蚜酮、噻虫嗪、吡虫啉、阿维菌素及其复配制剂等药剂叶面喷雾防治。由于潜叶蝇传播蔓延快,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在进行化学防治时,必须一次只能施用一种药剂且需轮换交替用药。目前生产中,化学药剂一般会选用21%灭杀毙乳油2500倍液、10%灭百可13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500倍液、阿维菌素、20%速灭杀丁乳油2800倍液等等,此类药物均具有较高的毒性,持效期长,因此进行农药操作时需做好严格的防护措施,以免对操作者皮肤和呼吸道等造成损伤。此类药物与其他农药混用时其注意事项各有不同,且番茄幼苗在2~7片叶时,叶片较小,极易受到药害,对药物的选择和用量的需

整机、服务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

整机、服务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摘要 该整机、服务器项目计划总投资11923.3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833.1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47%;流动资金2090.22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17.53%。 达产年营业收入17889.00万元,总成本费用14308.80万元,税金及 附加201.68万元,利润总额3580.20万元,利税总额4275.70万元,税后 净利润2685.1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590.5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0.03%,投资利税率35.86%,投资回报率22.52%,全部投资回收期5.94年,提供就业职位260个。 报告根据项目工程量及投资估算指标,按照国家和xx省及当地的有关 规定,对拟建工程投资进行初步估算,编制项目总投资表,按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固定资产借款利息等列出投资总 额的构成情况,并提出各单项工程投资估算值以及与之相关的测算值。 项目概述、项目建设及必要性、市场研究、产品规划、项目选址评价、项目建设设计方案、项目工艺先进性、环境影响分析、安全生产经营、风 险性分析、项目节能评估、实施计划、投资方案分析、经济效益分析、总 结及建议等。

整机、服务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第二章项目建设及必要性 第三章市场研究 第四章产品规划 第五章项目选址评价 第六章项目建设设计方案 第七章项目工艺先进性 第八章环境影响分析 第九章安全生产经营 第十章风险性分析 第十一章项目节能评估 第十二章实施计划 第十三章投资方案分析 第十四章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五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第十六章总结及建议

磷酰氯合成方法研究进展_刘波

133 磷酰氯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刘 波1,王 博2 (1.环境保护部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甘肃兰州 730020; 2. 海南大学化工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摘要:磷酰氯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学中间体,用途十分广泛。就近年来合成磷酰氯方法的进展 情况而言,寻找一种经济、环境友好、容易操作的合成工艺仍是未来的研究方向的。 关键词:磷酰氯;合成;进展 磷酰氯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具有十分广 泛的用途,比如在杀虫剂、抗生素、杀真菌剂、延缓剂、润 滑剂、阻燃剂等的合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用途。同时磷酰氯 也是合成各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如氨基磷酸酯、膦酸盐、烯 醇磷酸酯、联胺磷酸酯的关键中间体。下面就磷酰氯类化合 物近年来的合成方法做一些总结。 1 酰化试剂与磷酸酯类化合物反应 1.1 氯化亚砜做为酰化试剂制备磷酰氯 常温下使用氯化亚砜和亚磷酸三乙酯或亚磷酸二乙酯 进行反应生成磷酰氯,如(图1)所示。 图1 磷酸酯与氯化亚砜的反应 1.2 氯气作为酰化试剂 Mueller, Eugen等 [1]在此基础上用环己烷做催化剂,室 温下反应得到磷酰氯,收率在80%左右,同时生成加成产物 (图2a)。2006年施介华等 [2]在室温下用氯气反应得到相应 的磷酰氯,收率为93%左右(图2b)。 图2 磷酸酯与氯化亚砜进行反应 1.3 氯代尿酸类作为酰化试剂 2005年,Acharya, J.,王博等[3]用三氯异氰尿酸和亚磷 酸二烷基酯类高效率地合成磷酰氯。后来,Shakya,P. D. 等[4]报道了一篇关于酰氯合成的方法的研究论文,在该论文 中同样采用氯代尿酸类化合物作为酰化试剂(图3)。 图3 氯代尿酸类化合物与磷酸酯反应 1.4 磺酰氯类化合物做催化作用下氯气做酰化试剂 用磺酰氯类化合无做催化剂的磷酰化反应不常见,且该 反应在-78℃进行反应,条件苛刻,收率不高(图4)。 图4 烯烃和磺酰氯催化下氯气与三磷酸酯反应 1.5 四氯化碳做为酰化试剂参与的磷酰化反应 四氯化碳和亚磷酸二乙酯或亚磷酸三乙酯在无催化剂 的情况下反应直接制备磷酰氯的反应(图5a)。同样在缚酸 剂三乙胺的存在下,有无催化剂都能进行反应得到磷酰氯, 该反应较无三乙胺存在的情况下更彻底(图5b)。 图5 四氯化碳参与的磷酰化反应 2010年第12期 2010年12月 化学工程与装备 Chemical Engineering & Equipment

可行性研究报告(篇四)

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目的是:说明该软件开发项目的实现在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方面的可行性;评述为了合理地达到开发目标而可能选择的各种方案;说明并论证所选定的方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内容要求如下: 7.1引言 7.1.1编写目的 7.1.2背景 7.1.3定义 7.1.4参考资料 7 7.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7.2.1要求 7.2.2目标 7·2.3条件、假定和限制 7.2.4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7.2.5评价尺度 7·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7.3.1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 7.3.2工作负荷

7.3.3费用开支 7.3.4人员 7.3.5设备 7.3.6局限性 7.4所建议的系统 7.4.1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 7.4.2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 7.4.3改进之处 7.4.4影响 7.4.4.1对设备的影响 7.4.4.2对软件的影响 7.4.4.3对用户单位机构的影响 7.4.4.4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7.4.4.5对开发的影响 7.4,4.6对地点和设施的影响 7.4.4.7对经费开支的影响 7.4.5局限性 7.4.6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行性 7.5可选择的其他系统方案 7.5.1可选择的系统方案1 7.5.2可选择的系统方案2 ......

7.6投资及收益分析 7.6.1支出 7.6.1.1基本建设投资 7.6.1.2其他一次性支出 7.6.1,3非一次性支出 7.6.2收益 7.6,2.1一次性收益 7.6.2.2非一次性收益 7.6.2.3不可定量的收益 7.6.3收益/投资比 7.6.4投资回收周期 7.6.5敏感性分析 7.7社会条件方面的可行性 7.7.1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7.7.2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7.8结论 附录A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提示 (参考件) A.1引言 A.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

壳寡糖的酶法制备和分离技术可行性实施报告

2008年度新苗人才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壳寡糖的酶法制备和分离技术的研究 一、立项背景及意义 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又名甲壳低聚糖,是由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度约为2-20的低聚糖,其分子量低于5000,具有稳定的三维结构。壳寡糖可运用壳聚糖经过生物酶技术降解制得。 壳聚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虾壳、蟹壳和真菌中,虽然有特殊的生物活性,但由于其分子量大、水溶性差,在人体不易被吸收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作为一种生物技术产品,壳寡糖几乎包括了所有壳聚糖的所有优点,它具有良好的生物

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亲水性、吸附性、生物学活性等多种理化特征以及天然、高效、毒副作用少、抗药性不显著、性能多样等特点。科学研究表明,壳寡糖的功能作用和生物活性比起壳聚糖将提高数十倍、应用领域更加广泛、人体吸收率近100%(壳聚糖吸收率6.48%),而且增加了促进钙吸收的新的功能作用,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发达国家称其为“软黄金”。 壳寡糖具有三调(免疫调节、调节pH值、调节荷尔蒙)、三降(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三排(排胆固醇、排重金属离子、排毒素)、三抑(抑制癌细胞、抑制癌细胞转移、抑制癌毒素)等功能,同时,还具有抗自由基、防辐射、抗炎、止血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等功能。壳寡糖及其衍生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日化、农业等领域。在医药保健领域具有提高免疫、活化细胞、调节血糖血脂血压胆固醇、预防治疗癌症、强化肝功、促进钙吸收、增殖肠道有益菌等功能;在食品饮料领域是一种良好的健康食品添加剂,可增殖乳酸菌、双歧杆菌等人体有益菌100倍以上;在日化领域具有营养皮肤、抑菌、保湿等功能,性能优于传统的透明质酸等产品;在农业领域可激活植物免疫系统和酶系活性,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强抗病力、增殖生物菌肥有益菌群等,具有药肥双效功能,被誉为“不是农药的农药,不是化肥的化肥”,市场前景极其广阔。 目前壳寡糖产品的年需求量在6000吨以上。在精细化工领域,由于壳寡糖的绿色天然的特性符合世界日化产品的发展趋势,含天然活性物质的化妆品顺应回归自然、科学美容的消费趋势,欧洲现已有60多个与壳寡糖相关的化妆品品牌,年需求壳寡糖1500吨。我国化妆品年销售额从1982年的2亿元人民币发展到2001年的400亿元,居亚洲第二位。在生物医药领域,从中国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统计可知, 2005年我国医药生物技术工业总产值将达到400亿-500亿元。在保健食品领域,韩国于1996年即批准壳寡糖为功能性保健食品,我国现在已有许多保健品及药品等年需求壳寡糖上百吨的保健食品生产厂家,国许多医药保健品公司正在申报壳寡糖保健食品文号,预计年需求量将以高于30%的速度递增。在农林畜牧领域,因壳寡糖具有良好的抗病虫害功能,且有安全、微量、高效、成本低等优势,可使水果、蔬菜、粮食增产10%-30%,因而可以应用于生物农药产品,部分替代化学农药。目前我国农业病虫害共2000余种,受灾面积数10亿亩。因此壳寡糖在农林畜牧上的应用对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壳寡糖为基础的生物农药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科技部已将“壳寡糖新产品的开发应用”列为国家“九五”攻关计划项目和“十五”招投标项目,要求建立数条年产500吨以上的壳寡糖生产线,到2015年总产值可达1100亿-1300亿元,从而满足国市场的需求。壳寡糖的级别不同,售价差额较大。农业专用壳寡糖市场价为400元/公斤;食品级壳寡糖市场价为600元/公斤;而化妆品级壳寡糖市场价为150元/公斤。随着壳寡糖应用围的不断扩大,加之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基础原料,市场需求量将呈稳步上升趋势。同时,壳寡糖作为一种中间原料,出口市场稳定。

云服务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模板)

云服务器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云服务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 该云服务器项目计划总投资11288.0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902.9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0.01%;流动资金3385.1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99%。 达产年营业收入24866.00万元,总成本费用19181.81万元,税金及附加221.35万元,利润总额5684.19万元,利税总额6689.57万元,税后净利润4263.1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426.4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0.36%,投资利税率59.26%,投资回报率37.77%,全部投资回收期4.15年,提供就业职位397个。 消防、卫生及安全设施的设置必须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的法规和要求,符合相关行业的相关标准。项目承办单位所选择的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应是优化的方案,以最大程度减少建设投资,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项目承办单位和项目审查管理部门,要科学论证项目的技术可靠性、项目的经济性,实事求是地做出科学合理的研究结论。 ...... 主要内容:概况、项目建设背景分析、项目市场前景分析、投资建设方案、项目建设地分析、工程设计方案、工艺方案说明、清洁生产和环境

保护、项目安全规范管理、风险防范措施、节能评估、实施安排、项目投资情况、经济效益评估、项目总结等。

第一章概况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云服务器项目 (二)项目选址 某某产业园区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31815.90平方米(折合约47.70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1.45%,建筑容积率1.61,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36%,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5.68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31815.90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2732.4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1223.60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4577.72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745.64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45台(套),设备购置费3588.73万元。 (七)节能分析

苯甲酰氯的合成方法大全综述

苯甲酰氯的合成方法 摘要叙述了苯甲酰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介绍了实验室中合成苯甲酰氯和工业生产苯甲酰氯的方法,探讨了苯甲酸与三氯苄在三氯化铁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制备苯甲酰氯时影响苯甲酰氯产率的主要因素, 确定了最适宜的反应条件,即:苯甲酸与三氯苄配比以1:1为最佳,反应温度控制在110℃左右时为宜,使用三氯化铁为催化剂苯甲酰氯的产率最高,催化剂的用量以0.25 % 为宜,反应时间以60分钟为最好。 关键词苯甲酰氯;合成;苯甲酸 Synthesis Methods of Benzoyl Chloride Abstract Describes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benzoyl chloride, introduced the methods of laboratory synthesis of benzoyl chloride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benzoyl chloride, discussed the main factors effecting benzoyl chloride production in reaction preparation of benzoyl chloride of benzoic acid and benzyl trichloride under the action of catalyst of ferric chloride, determined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that is:benzoic acid and benzyl trichloride ratio of 1:1 is the best, reaction temperature control at 110 degrees Celsius is appropriate, the rate of benzoyl chloride is highest when using ferric chloride as catalyst, the appropriate amount of catalyst is 0.25 %, the reaction time is 60minutes for the best. Keywords Benzoyl chloride; Synthesis; Benzoic acid 1 前言 苯甲酰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地应用于农药、医药、香料和助剂等的合成中。苯甲酰氯还是重要的苯甲酰化和苄基化试剂。苯甲酰氯主要用于生产过氧化苯甲酰、二苯酮类化合物、苯甲酸苄酯等重要化工原料。 2 苯甲酰氯的物理性质 苯甲酰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熔点- 1. 0 ℃,沸点197. 2 ℃,相对密度 1. 2120 (20 ℃)。苯甲酰氯能够燃烧,遇水、氨水或乙醇逐渐分解成苯甲酸、苯甲酰胺或苯甲酸乙酯和盐酸。 3苯甲酰氯的化学性质 苯甲酰氯较脂肪族酰氯稳定,但由于其中含有较活泼的氯,故决定了其化学活泼性很强,主要用作苯甲酰化剂。苯甲酰氯可以发生水解作用、还原反应、胺化反应、酯化反应、缩合反应、氯化反应等化学反应。 4苯甲酰氯的实验室合成法 目前常用的合成苯甲酰氯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壳寡糖产业化可行性报告

国家“九五”攻关科技成果(96-C03-01-01) 壳寡糖产业化可行性报告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天然产物与糖工程课题组 2001年7月

壳寡糖产业化可行性报告 第一部分:项目背景及进展 该课题是国家科技部“九五”攻关项目,于2000年8月通过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专家鉴定,该项工艺是首次利用酶工程、生化反应分离耦合技术和纳米滤膜浓缩和纯化技术制备低聚氨基葡萄糖,经查新,国内外未见报道。首次开发出低聚氨基葡萄糖保健食品和生物农药,同时研制开发的奥利奇善胶囊获得卫生部保健食品证书,中科6号(好普)生物农药获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新农药登记证书。并率先实现了低聚氨基葡萄糖生物农药的产业化及在植物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意见详见成果鉴定证书)。 (一)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由于我国保护知识产权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以及加入WTO日趋临近,研制创新药物是十分迫切的任务,需要下大力气研究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药物。开发治疗重大疾病的药物,关键在于发现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或优秀的先导化合物,然后进行结构改造和优化,选择适宜的加工技术和产业化工程,进而开发出创新药物。我国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天然药物宝库,从生物资源中寻找新型先导化合物和创制新药,利用生物加工技术开发和利用我国的生物资源,从而促进生物来源药物生产的高技术化。 继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之后,糖工程已成为最引人注目的生物技术新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在基本的生命过程中,如受精、发生、发育、分化、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恒态维持方面,还是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如炎症及自身免疫疾病、老化、癌细胞异常增生及转移、病原菌感染等过程中,都涉及寡糖链的参与。以寡糖片段干扰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致病菌的侵染,将是从病理上的根治与预防。因此,通过多糖降解、化学合成、转化及分子修饰等手段寻找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寡糖药物已成为国际上寡糖药物开发的热点,利用该技术开发寡糖类新型药物对人类健康意义重大。 地球上两大生物群体,即细胞壁中具有甲壳质的生物和具有纤维素的生物,具有甲壳质的生物进化为菌类、节足动物,具有纤维素的生物则进化为植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生物群体彼此互相攻击、防卫,又相互利用、依存,以维持自己的生命,形成食物链。在一个多世纪前就发现了甲壳质,但它的优异功能只是在近40年,特别是近十年才被人们逐步认识,已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甲壳质化学。 几丁质又名甲壳质,存在于昆虫、甲壳类动物外骨骼和真菌细胞壁及一些绿藻中,它是由

酒精发酵实验报告课件

生物工程专业综合(设计)性大实验 报告书 (酒精发酵实验) 学生姓名:吴丁柱 学号:3102106216 班级:生工2102 专业:生物工程 指导教师:魏胜华

生物工程专业设计(综合)实验 安徽工程大学实验报告书 学生姓名:吴丁柱学号:3102106216 专业班级:生工2102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3.12.17 实验成绩: 一、当前酒精生产工艺的技术进展及现状 1.1现状 酒精是广泛应用在食品、化工、医药、国防和科研等各个领域的重要有机工业原料。 中国工业化生产酒精始于1900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建的酒精厂,但发展非常缓慢,新中国成立时,我国酒精产量不到1万吨,专业性酒精厂生产规模大都是千吨小厂,基础十分薄弱。 五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酒精生产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现有酒精生产企业450多家,产量在3万吨以上的共26家,其中30万吨以上的3家、10~20万吨7家、3~5万吨9家。2005年酒精产量达368.13万千升(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计)(不包括自产自用的酒精),比2004年增长33.6%,居世界第三位。 2004年出口酒精74.44万吨比2003年增2.28倍,每吨酒精创汇418.73美元。进口3433吨,其中变性酒精1802.18吨,用汇686.03美元/吨。酒精生产实现了连续化、使用专用酶制作和商品酒精酵母,固定化酒精酵母,淀粉利用率达到90%以上,淀粉出酒率好的企业可以达到55~56%,(96°V/V)原料出酒率可到40~40.88%。随着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国家标准的4次制订、修订和实施,高纯度特级酒精企业的日益增多,标志着我国酒精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国外酒精生产技术自石油危机和美国大力发展汽油醇以来,有了更快的进步,特别是在节能、综合利用和自动化等方面,与我国拉开了差距。我国每吨酒精平均能耗酒精800公斤以上,世界水平为300~400公斤。随着我国燃料乙醇的发展,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我国酒精生产技术正在得到飞跃发展和提高,深信21世纪初期一定可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1.2国内酒精蒸馏流程的进展 淀粉质原料→ 蒸煮→ 发酵→ 蒸馏→ 酒精 (糖质含糖蜜)(糖质原料无需蒸煮) 1.2.1两塔 (1)50年代初,天津、地方国营哈尔滨(顾乡屯)等酒精厂采用的两塔间断蒸馏流程。 (2)50年代初间歇流程生产能力低、消耗大,相继改为连续蒸馏。上海新亚酒精厂采用的两塔液相过塔流程。 (3)山东黄台酒精厂采用的两塔半液相过塔流程。 (4)1953年南阳酒精厂为降低煤耗采用了两塔气相过塔蒸馏流程生产95%(V)酒精。 (5)1956年部颁医药用酒精标准实施后,上海酒精厂、资中糖厂采用的两塔气相 1

壳寡糖_综述

壳寡糖 1. 壳寡糖的基本概念 壳寡糖,又称寡聚氨基葡糖、甲壳低聚糖,是指2-10个氨基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低聚壳聚糖,是由壳聚糖解聚而制成的。以普通虾蟹壳为原料,经脱钙、脱蛋白、脱色、及脱乙酰基反应后,运用酶生物技术和先进分离技术制备而成的氨基寡聚糖类产品。是天然糖中唯一大量存在的碱性氨基多糖,壳寡糖是甲壳素、壳聚糖系列产品的高级产品,具备水溶性好、生物活性高、功能作用大、应用领域广、易被人体吸收等突出特点,在国外素有人体第六大生命要素、软黄金之美誉,在医药、功能性食品、日化、农业等领域应用广泛。壳寡糖作为新世纪前瞻性生物技术产品,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图1 壳寡糖的生产工艺工程 2.壳寡糖的生物活性 2.1 壳寡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壳聚糖具有激活机体系统、介导机体系统的系列生物学效应,提高吞噬细胞的系统功能。巨噬细胞表面存在着细菌多糖的受体,而壳聚糖作为细

菌多糖的类似物,能刺激巨噬细胞活化,产生如下反应:促进其吞噬功能,增强它在其它免疫应答中的协同效应,从而实现机体对T细胞、NK细胞和B细胞的调节,介导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因此,壳聚糖具有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 2.2 控制胆固醇 人类健康的最大问题之一是胆固醇,它导致许多严重的疾病。壳聚糖有两个机制降低胆固醇。一个是阻止脂肪的吸收,另一个是将人体血液内的胆固醇排泄掉。首先,壳聚糖抑制那些助于脂肪吸收的脂肪酶的活性。脂肪酶分解脂肪使人体进行吸收。另外一个是排泄胆酸。一旦胆酸排泄,则血液中的胆固醇被用于制造胆酸。这两种机制使得壳聚糖成为强胆固醇清除剂。壳聚糖是一种天然材料,具有强大的阴离子吸附力,适用于降低胆固醇而没有任何副作用。 2.3 抑制细菌活性 壳聚糖在弱酸溶剂中易于溶解,这种溶液特别含有氨基(NH2+)。这些氨基通过结合负电子来抑制细菌。壳聚糖的抑制细菌活性,使其在医药、纺织和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4 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对高血压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之一就是氯离子(Cl-)。它通常通过食盐摄入。近来许多人都过量消费盐。血管紧缩素转换酶(ACE: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产生血管紧缩素II,一种引起血管收缩的材料,其活力来自氯离子。高分子壳聚糖象膳食纤维一样发挥作用,在肠内不被吸收。壳聚糖通过自身的氯离子和氨根离子之间的吸附作用,排泄氯离子。因此,壳聚糖降低血管紧缩素II。它有助于防止高血压,特别是那些过量摄入食盐的人群。 2.5 吸附和排泄重金属 壳聚糖的一个显著特性是吸附能力。许多低分子量的材料,比如金属离子、胆固醇、甘油三酯、胆酸和有机汞等,都可以被壳聚糖吸附。特别是壳聚糖不仅可以吸附镁、钾,而且可以吸附锌、钙、汞和铀。壳聚糖的吸附活性可以有选择地发挥作用。这些金属离子在人体中浓度太高是有害的。比如,血液中铜离子(Cu2+)浓度过高会导致铜中毒,甚至产生致癌后

山东服务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山东服务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报告摘要说明 近年来,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学发展日新月异,而这些技术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与数据关系密切,数据构成了这些技术应用的基础,在将数据这种基础物料与技术进行结合并服务于各个垂直场景的应用时则需要依靠服务器这一物理硬件来实现。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些新兴技术不断突破并逐渐落地应用的过程中,产生了对服务器的刚性需求,服务器行业近些年来的发展亦呈欣欣向荣之势。 全球云计算行业性需求仍然强劲,经历短期消化周期后,大成长周期仍将延续量价齐升:随着Intel处理器架构的升级和存储价格的回暖,明年服务器ASP有望提升预测2020年全球和国内出货量增速分别约为高个位数和两位数;收入增速上,全球预测在百分之十几,国内有望突破20%。 该服务器项目计划总投资12080.4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038.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82%;流动资金3041.6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18%。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24778.00万元,总成本费用19784.86 万元,税金及附加230.67万元,利润总额4993.14万元,利税总额5912.52万元,税后净利润3744.8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167.6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1.33%,投资利税率48.94%,投资回报率31.00%,全部投资回收期4.73年,提供就业职位493个。

服务器是一种高性能计算机,作为网络的节点,存储、处理网络上80%的数据、信息,因此也成为网络的灵魂。网络终端设备如家庭、企业中的 电脑上网,获取资讯,与外界沟通、娱乐等,必须经过服务器,因此可以 说是服务器在组织和领导这些设备,是IT设施的基础之一,无论从利润空 间还是从规模发展上,都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云计算为服务器下游产业,它的需求量直接影响到服务器的采购数量。服务器上游主要包括CPU、GPU+、内存、硬盘等技术门槛较高的零部件,这一部分市场集中度较高,主要由美日韩企业主导;下游的数据中心主要包 括云计算服务商、电信运营商等。云计算作为服务器的下游产业,近年来 受到各个国家的大力支持,各大云计算供应商也在不断增加数据中心基础 设施支出,以应对云技术的发展及信息化更替,从而带动服务器行业的需求。

45095酰氯制备方法综述

酰氯制备方法综述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网 2007年1月29日 酰氯是一种重要的羧酸衍生物,在有机合成、药物合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主要可以发生水解、醇解、氨(胺)解、与有机金属试剂反应、还原反应、α氢卤化等多种反应。酰氯是最活泼的酰基化试剂,极限结构的共振杂化体。这种共振效应稳定了整个分子,也加强了羰基碳原子与离去基团的键。共振效应是一种稳定效应,它依赖于成键原子轨道的交盖,酰氯受这种共振的影响可能是最小的,因为这种共振需要碳原子的2p轨道与氯原子的3p轨道交盖,这两种轨道的大小不同,它们之间的交盖不大,对Cl来说,结构(Ⅱ)的贡献不大,酰氯由于共振影响而受到的稳定作用是最小的,因此,酰氯是最活泼的酰基化试剂。在一些羧酸不能进行或进行非常缓慢的反应中将羧酸制成酰氯使反应活性和产率大大提高。 目前,制备酰氯的方法最常用的SOCl 2 ,三氯化磷,五氯化磷,三光气等,本文对几种方法进行论述。 1 二氯亚砜法 1.1 二氯亚砜在酰氯制备中的应用 脂肪酸(包括不饱和脂肪酸)芳香酸,有机磺酸和取代酸(如氨基酸和卤代酸等)在催化剂存在下均能与氯化亚砜生成酰氯,催化剂通常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苯胺和吡啶等。反应过程中氯化亚砜一般先与催化剂结合,然后再与羧酸反应生成酰氯。 (1)三甲基乙酸在己内酰胺催化下与氯化亚砜反应生成三甲基乙酰氯,产率96%。 (CH 3) 3 CCOOH→(SOCl 2 己内酰胺)→(CH 3 ) 3 COCl (2)对(间)苯二甲氯化亚砜酸和氯化亚砜反应制得对(间)苯二甲酰氯。 这两种产品主要用于有机合成,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增塑剂对苯二甲酸二异辛脂(DOT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的合成原料。 (3)邻氯苯甲酸和氯化亚砜反应生成邻氯苯甲酰氯。 该产品主要用于有机合成以及医药,染料中间体的合成。 (4)用丁(庚、辛、癸)酸和氯化亚砜反应制得丁(庚、辛、癸)酰氯,用十六碳酸和氯化亚砜反应制得十六碳酰氯,这4种产品常用于医药中间体的合成。 CH 3(CH 2 ) n COOH→(SOCl 2 )→CH 3 (CH 2 ) n COCl n=4-20 (5)硬脂酸和氯化亚砜反应制得的硬脂酸酰氯可用于合成护肤品,双硬脂酸曲酸脂和制备造纸工业的中性施胶剂——烷基烯酮二聚体(AKD)。 (6)有机磺酸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氯化亚砜反应一般生成磺酰氯也可由有机磺酸钠直接与氯化亚砜反应生成磺酰氯。 1.2 氯化亚砜在制备酰氯中的优、缺点 利用氯化亚砜制备酰氯反应条件温和,在室温或稍加热即可反应。产物除酰氯外其他均为气体,往往不需提纯即可应用,纯度好,产率高。如果所生成酰氯的沸点与氯化亚砜的沸点相近,与氯化亚砜不宜分离;另外此方法氯化亚砜用量大,生产成本高,且设备腐蚀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