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凯恩斯主义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理论

一、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劳动市场论

凯恩斯主义理论有个特点和致命弱点:考察工资粘性和失业等问题时几乎不讨论劳动市场。这就使得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理论缺乏微观基础。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了劳动市场理论,不仅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阐明了劳动市场失灵、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并存等问题,而且在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理性预期假设基础上,解释了劳动市场失灵的原因,较好地说明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发现象,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微观经济学的劳动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劳动市场理论的关键性假设是工资粘性。工资粘性是指工资不能随着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地调整,工资上升容易下降难。新凯恩斯主义区分了名义工资粘性和实际工资粘性。名义工资粘性是指名义工资不随名义总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实际工资粘性是指实际工资与需求的变化几乎没有相关性。

1.名义工资粘性

(1)交错调整工资论

该理论认为,在短期内,不论通过合同机制还是理性预期机制来稳定工资水平,都会导致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存。交错调整工资是指劳资双方通过雇用合同调整工资。由于合同签订的时间不同,工资调整就会交错进行,形成一个交错的序列。

交错调整工资使得工资总水平具有了惯性。工资不仅与以前的工资水平有关,而且与今后的工资期望值有关,而工资的期望值又与总需求的变动有关。不过,合同一旦签订,总需求的变动就对未到期的工资合同没有影响,只会影响到期合同的工资调整。所以,总工资水平有惯性。这种惯性会影响产出和就业,使工资的稳定性和产出稳定性之间有替代关系。

总工资的稳定性和产出稳定性之间的替代关系可以这样理解。当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量与总工资的增长相适应时,货币政策能使总工资水平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其代价是通货膨胀率提高。当工资水平稳定时,货币投放量的变动会引起经济中超额需求较大的波动,总产量和就业率也会发生相应的较大波动。总产量和就业的稳定性就差。总工资水平越稳定,产出和就业就越不稳定。反之,总工资水平越不稳定,产出和就业就越稳定。总工资水平越稳定,名义工资粘性就越大。

合同机制有助于总工资稳定,导致工资出现刚性。当货币政策与工资的相关程度很低时,工资合同能使名义工资随价格水平的改变而作相应的调整,将工资维持在较高水平上,保持工人实际工资水平不变。合同机制维持总工资稳定性的作用越大,总工资水平越稳定,但是就业和总产量的波动就越大。工资越稳定,工资粘性也越大。

工资合同中的期望机制对总工资惯性也有影响。签订合同时,如果双方都重视近期预期的作用,总工资的惯性就大;如果劳资双方都比较重视未来较长时期的理性预期值,那么,总工资的惯性就比较小,工资不太稳定,产出和就业比较稳定。对未来短期内的期望制越重视,工资总水平就越稳定,名义工资粘性就越

大。这样一来,国家稳定工资水平或者理性预期要求稳定工资时,必然要求货币政策与总工资的增加相对应,其结果是出现通货膨胀。由于货币与工资水平相关度高,超额需求波动剧烈,产出会下降,对劳动的引致需求也会减少,失业增加。所以,高通货膨胀与高失业率并存。交错调整价格论给短期动态分析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的框架。这是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在理论上稍胜于理性预期学派之处。理性预期学派只是根据自然率假定建立了一个描述通货膨胀过程的模型,说明经济的长期特征。但是,他们忽视了短期的经济动态分析,不能说明通货膨胀为何与失业并存。

(2)长期劳动合同论

新凯恩斯主义者斯坦利.费希尔用一个长期劳动合同模型说明,尽管有理性预期存在,积极的货币政策还是能影响实际产出。他从单期合同、交错合同和指数化合同分别说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a.单期合同和理性预期

所有的长期合同都在某个时期中签订,经济中就盛行单期合同。在理性预期的基础上调整工资,工资水平与某一时期以前的所有的信息相关。就业水平由引致需求决定。当生产中需要的劳动力增加,其工资也提高时,影响总产出水平的只是随机扰动。如果货币是中性的,那么,在充分就业时调整工资,货币对产出就没有影响。因为人们在任何时期都会知道下个时期的货币供应量,在工资合同调整时,名义工资能反映期望价格水平,以维持工人得到的实际工资为常数。货币政策虽然不能影响产出,却能影响价格水平。所以,货币政策能够调整价格总水平,使价格总水平保持均衡,以减少厂商经常调整结构所付出的代价,增进社会福利。

就理性预期下的单期合同而言,货币政策不能影响总产出,但可以影响价格总水平,并进而影响社会福利。所以,即使存在理想预期,经济政策还是有效的,应构建和推行积极的货币政策。

b.交错合同和货币政策

交错合同指厂商和工人在不同的时期交替地签订长期合同。交替长期合同使名义工资有了刚性。在货币供给量为厂商和个人所知晓时,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仍然会影响产出水平。其原因为:当政府在调整货币供给量时,总有些厂商的劳动合同未到期,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不影响这些劳动合同。与这些劳动合同有关的工人的名义工资不变。只有合同已经到期的那些工人的名义工资可以调整。政府针对经济中的扰动所制定的货币政策,虽然不能影响合同已经到期的那些工人的实际工资,却能影响那些合同未到期的工人的实际工资,进而导致产出水平发生变动。

当经济中存在某种特定的指数合同时,货币政策无效。然而,在实际经济中,这种特定的合同通常不存在。所以,一般地说,即使存在指数化合同,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仍然有影响。特定的劳动合同指工资与价格完全指数化的劳动合同。确定这样的合同需要忽略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规模经济效应等许多因素。然而,这些因素对厂商确定劳动合同是十分重要的。如厂商经常根据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技术水平的变化来调整工人工资。因此,完全指数化的合同在经济中很难找到。不论单期劳动合同还是长期交替合同,都难以按照精心构造的特定的劳动合同去调整工资。所以,货币政策总是有效的,总能影响实际产出。

长期劳动合同论指出,在理性预期存在时,货币政策仍能影响实际产量。这

既坚持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能稳定经济的主张,又局部地修正了理性预期学派关于政府政策无效的结论,说明政府政策不必通过愚弄经济人来发挥作用。在货币政策已被人们知晓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对经济仍有以下作用:第一,对只有单期劳动合同的经济来说,货币政策虽不能影响实际产出,但能影响物价,起到稳定物价的作用。第二,在流行交错合同的经济中,货币政策不因经济人的理性预期而失效。它能影响合同未到期雇员的实际工资,从而影响产出和就业。第三,在交错合同指数化经济中,连续几个时期货币存量的变动直接影响产出,导致总产出水平的变动。

2.实际工资粘性理论

这方面的理论主要包括:隐含合同论、局内-局外人理论、效率工资论。

(1)隐含合同论

隐含合同是指风险中性的厂商与风险厌恶的工人之间存在的某种稳定收入的非正式协议。隐含合同论正是以这种隐含合同来阐明工资与非自愿失业的关系。

80年代末,隐含合同论的出现,标志着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经济学家从微观经济角度出发理解工资粘性与失业的经验规则的努力有了一定的成效。凯恩斯本人以一个复杂的货币幻觉来解释名义工资刚性。他认为,每个人都担心自己的工资相对低于其他工人,他们抵制削减名义工资,所以工资有刚性。按照这种工资理论,工资结构的“公正”是计量劳动供给决策的要素。但是,“公正”本身并没有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可操作的定义。这种观点没有微观经济基础,是缺乏说服力的。隐含合同论从劳务和企业提供的保险合同来说明工资粘性,具有微观经济基础,弥补了凯恩斯工资论的不足。

阿克洛夫和霍尔(Robert E Hall)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初通过研究发现,在美国,普通工人从事一项工作的时间平均约为10年。这说明在劳动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是某种工资制度安排,而不是瓦尔拉斯拍卖人。那么,什么样的“经济胶水”将工人和厂商长期结合在一起呢?隐性合同理论(implicit contract theory)试图对这个问题做出解释。这种隐性合同理论最初是由贝利(M.N.Bailey,1974)、戈登(Gordon,1974)和阿扎里亚迪斯(C. Azariadis,1975)提出来的。

隐性合同理论认为,实际工资粘性是因为雇主与雇员之间的一种非正式的合同所造成的;这种非正式合同是由许多企业与工人之间长期形成的一种隐含的默契。之所以要形成这种默契,是因为它符合厂商和工人的双方利益:厂商为了自己的利益力图保持雇员对他的忠心,而工人为了获得稳定的收入流和消费流也需要在各种情形下保证稳定的工作关系,于是厂商和工人都发现有必要在他们之间达成一种默契,这种默契实际上是劳资双方的“看不见的握手”。在这种隐性合同关系中,雇主愿意给工人支付稳定的并且较高的工资,这种较高的工资不仅是代表了对劳动服务的报酬,而且还是对各种冲击下收入变动风险的一种保险,同时也作为雇主根据企业需要解雇工人的交换条件。

隐性合同理论假定:(1)就业者宁愿选择有失业风险的高工资而不愿意选择低工资但是稳定的工作。而失业者不愿意通过降低工资标准来获得就业机会,他们宁愿等待高工资就业机会的到来。(2)雇主和雇员都是风险厌恶者,但是雇主对风险的厌恶程度要低于雇员。因为工人的收入是有限的,他们要每月支付房租和为汽车等大件商品分期付款,所以他们不愿意自己的工资收入经常发生波动。

而且,工人虽然希望为经济困难时期保险,但是他们进入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途径是有限的,他们的人力资本不容易被多样化。而雇主通常是富人,他们融资或调节收入的余地很大。

在存在隐性合同的场合,工人得到的工资实际上包含两部分:“市场”工资(或平均工资)和保险费。前一部分是工人在任何企业或行业都可以获得的工资收入,后者可以看作是一种失业保险或稳定工作的保险。当实际工资高于市场工资时,工人获得正数的差额,这个差额可以看作是一种失业保险;当实际工资低于市场工资时,工人获得负数的差额,这个差额可以看作是工人为工作稳定支付的保险费。隐性合同模型可以用图6—2来表示。

在图6—2中,企业由三个部门构成:生产部门——它向工人购买劳务,并把每个工人生产的边际收益产品(MRPL)记入这个工人的名下;保险部门——它提供公平的保险政策,并且根据自然状况,把有净保险赔偿(NH)的工人记入贷方,把有净保险费收入的工人记入借方;会计部门——它为每个工人支付工资仙,w=MRPL十NH。

在隐性合同模型中,工人工资不再由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决定,工人工资通常高于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这种工资决定机制和工资粘性会导致失业。因为当总需求减少时,工资不能迅速下降,对劳动的引致需求会减少,从而引起失业。

(2)“失业滞后论”与“局内人-局外人”模型

失业滞后论提出了一个与传统经济学观念相反的观点:长期均衡就业与实际就业率的滞后量相关。失业滞后论研究了劳动市场中的失业和工资的相关性,通过局内人-局外人模型阐明:工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职人员而不是失业工人,而且,长期失业者对工资调整几乎没有影响。

a.纯局内人的工资调整。

局内人是指目前已经在职的雇员,或暂时被解雇但与在职雇员同属于某一利益集团的人。局外人是指长期游离于企业之外的失业工人或短期在职的临时工,局外人不受企业或行业工会的保护。局内人受各种劳动转换成本的保护。转换成本的存在,使厂商在用局外人代替局内人时要付出较为昂贵的代价。

因此,尽管局外人愿意接受比局内人更低的工资,但是,由于转换成本较大,压低工资的所得不足以补偿转换成本。所以,厂商不愿意低工资没有经验的局外人,而乐于继续雇用高工资的局内人。这样,与局外人相比局内人就具有就业上的实际优先权,从而使局内人在劳动市场上获得市场力量。而且,这种市场力量还因局内人的合作而加强。局内人所拥有的市场力量迫使厂商先雇用局内人,在

所有的局内人都被雇用后,厂商才会去雇用局外人。

纯局内人的工资调整是指局内人在调整工资时,一点也不考虑局外人的利益,仅仅是为了维护局内人的利益而变动工资。比如,工会代表局内人与雇主谈判时,往往只考虑工会的利益,极少考虑非工会成员的利益。在非工会的谈判中,局内人自己也有力量迫使雇主让步。雇主要考虑雇用局外人时他付出的转换成本。

另外,雇用局外人时,局内人不再努力工作而造成效率下降。局内人与局外人不能很好地合作,产生内耗,等等。这些情况都会给厂商带来隐形损失。在每个厂商的局内人的力量强大到足以完全不考虑局外人的反应时,局内人就能单方面与厂商进行工资谈判,提高工资。局内人通过调整工资,使期望就业的人数等于局内人成员数。如果经济的冲击仅是名义货币量变动,工会在与雇主谈判时仅关心局内人。那么,总就业等于上一期的实际就业加上名义货币量变动引起的随机扰动。换言之,在忽略随机扰动的情况下,均衡就业等于上一期的实际就业。此时,经济并不显示回到任何固定的均衡就业率的倾向,经济中的就业状态没有传统就业理论所说的自动恢复到原有均衡状态的特征。

上述情况的隐含机理是很清楚的:当需求减少时,在职工人不愿意削减工资。在需求收缩而工资不变时,需求的减少会引起劳动引致需求减少,就业率下降。当需求增加时,局内人都被雇用后,仍有对劳动的引致需求,此时,愿意接受较低工资的局外人才会被雇用。这些需求的冲击,形成了就业的实际变化。当冲击过去后,就业并不回到长期均衡状态,仍停留在变动后的实际就业状态,该状态一直持续到另一个冲击来改变它。经过失业的经验数据的检验,证明这种实际就业会持续的结论是正确的。

b.有局外人压力的工资调整。

新建企业中不存在局内人。在新老厂商竞争时,老厂商中的局内人会被迫接受较低的工资。此外,局外人还可以通过两个渠道来影响局内人的工资:第一,较高的失业率意味着被解雇后有令人沮丧的再就业前景。这会诱使局内人接受低工资以维持较高的就业机会。第二,较高的失业率隐含着厂商可以用一组新的较低工资的局外人取代相当部分或绝大部分局内人。这就会大大地削减局内人在工资调整时所拥有的力量。不过,对这两种情况的后果都不能估计过高。搞不好,厂商就要付出相当高的代价。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厂商利用失业和就业之间足够大的工资差别,提高其在工资谈判中的地位,增强厂商谈判能力。

局外人对局内人的影响与总劳动量、期望的就业水平有关。短期失业对工资调整的影响越强,工人对就业水平的期望值越高,名义工资就越低。有局外人压力时,就业水平遵循一个在劳动总量附近的一阶变动过程。因此,如果劳动力数量随时间变化,失业也可以近似地由一个自回归方程来描述。失业状态的持久度由参数b来描述,它是总劳动与期望就业(或实际就业)之差的稀疏。随着b的递增,失业的持久性减低。如果在一个反向冲击后,实际失业增加,那么,均衡失业也随之增加。在冲击消失后,均衡失业的持续性下降,提高的短期失业均衡,会逐步消失,然后回到某种均衡就业水平。但是,一个同样信号的连续冲击能改变失业均衡,如果b是小的,一旦失业均衡改变后,它只能双方缓慢地回到原均衡状态。恢复到均衡的速度是十分缓慢的,以至下一个经济周期到来之际,失业率还远离原均衡失业态。

c.失业的持久性和工资调整。

失业持续时间影响着工资调整。短期失业者和长期失业者对工资调整有不同的影响。短期失业者能对工资调整施加压力,而长期失业者却不能。长期失业不

影响工资调整,将使某些时期内的失业率提高。

长期失业不影响工资调整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技术上的可行性。因为长期失业如果能压低工资,这将会影响到局内人的工作效率,使厂商蒙受重大损失。第二,长期失业者习惯于失业救济,并对再就业感到希望渺茫。这削弱了他们对调整工资的影响力,增加了局内人对工资的影响力。

3.效率工资论。

效率工资(efficiency wage)是指一种足以消除工人偷懒或调动工人积极性的实际工资水平,这种工资一般高于与劳动市场充分就业均衡相适应的工资水平,或者高于劳动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取决于实际工资水平,是工资率的增函数;付给工人的工资水平越高,工人就越努力工作,越少消极怠工,从而劳动生产率越高,给雇主带来的利润也就越高。

效率工资理论的基本假设是:(1)劳动是不同质的商品,不同的工人在能力上存在着差别;即便是同一个工人,他的劳动生产率也会因其努力程度的不同而不同。(2)工人有偷懒的倾向,如果没有刺激或约束,工人就会偷懒,而不会努力工作。(3)雇主与工人对工人的努力程度的信息不对称,因而监督工人是否努力工作的监督成本很高。

(1)工资水平高低会影响工人的生产率

第一,更高的工资能够使工人的食物消费增加,从而使工人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健康的工人会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因此,企业为了保证有健康的劳动力,愿意支付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这种情况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

第二,高工资会减少工人的流动性或“跳槽”的频率,从而减少了企业寻找和培训新工人的成本。有许多原因导致工人“跳槽”,如改变职业,找到更好的职位,迁移到其他地方等。企业向工人支付的工资越高,工人留在企业的激励就越大。

第三,高工资会减少企业在雇用劳动力上的逆向选择,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提高生产率。如果企业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偏低,高素质的工人会“跳槽”到其他企业,而留下来的可能是那些素质较低、没有多少选择机会的工人,这会使得企业劳动力的平均素质降低。

第四,在厂商无法完全监督工人努力程度的情况下,高工资会提高工人的努力程度。在企业无法完全监督工人的努力程度的情况下,工人可能会出现道德冒险——他可能会选择偷懒并有被抓住而被解雇的风险。企业通过支付高工资可以减少道德冒险。工资越高,工人被解雇的代价就越大。企业通过支付高工资,可以诱使更多的工人不偷懒,从而提高生产率。

(2)效率工资的一般模型

假定经济中有大量相同的竞争性厂商,其数量为N。代表性厂商的目标是追求其实际利润的最大化。实际利润(π)由下式给出:π=Y-ωL

如图6—1所示,如果一个厂商向其工人支付市场出清的工资wf,工人就有偷懒的刺激。由于对工人的偷懒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偷懒不易受到惩罚。即便由于偷懒而被解雇,工人也能很快在其他企业找到工作,因为各个企业支付的都是大体相当的工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解雇并不能构成对工人愉储的有效约束,因此,他们没有努力工作的刺激。为了激发工人的干劲,厂商必须向工人支付高于Wf的工资,例如We在这种工资水平上,如果工人因偷懒而被解雇,他的跳槽成本就比较高,因为其他企业支付的工资水平都低于We,这里的We就是效率工资。

如果We与Wf的差距足够大,劳动生产率高的工人就会被吸引到这个企业中来,企业就可以降低花在劳动者身上的人力资本支出和培训支出,从而可以降低企业生产的长期平均成本。

如果所有的厂商都把工资水平提高到We,工人会不会因为其他企业提供的工资水平也相当高而出现偷懒或跳槽呢?效率工资理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全体厂商都提供相当于We的工资水平,对劳动的总需求就小于市场出清的劳动总供给量,经济中存在着非自愿失业。因此,工人如果因为偷懒而被解雇,他就不容易在其他企业找到工作,他将在一段时间里成为失业者。

在图6—1中,由于对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所以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假定充分就业的劳动供给为Nf。如果工人不偷懒,均衡工资率为Wf,劳动市场完全出清,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但是,由于工人存在偷懒的动机,为了诱使工人有效率的工作,现在需要支付的工资水平为We 这个工资水平由对工人的不偷懒约束曲线给出。不偷懒约束曲线S表示厂商为了避免工人偷懒而愿意支付给工人的最低工资水平。假定现在的效率工资水平为We,在这个工资水平下的均衡就业量为N。,这时经济中的失业量为NeNf=Nf 一Ne

由图6—1可以看到,不偷懒约束曲线不会与充分就业的劳动供给曲线相交,这说明在工资水平为效率工资时,经济中总是存在一部分失业人口。

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厂商会不会降低工资或用廉价的失业者来替代在岗工人呢?效率工资理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否定的。因为降低工资使得工人跳槽的机会成本降低,这等于是鼓励工人跳槽;用失业者来取代在岗者既会导致在岗者不好好干活,又可能使企业在雇用劳动人手时不得不进行逆向选择,从而使得企业在存在失业时按低于效率工资的工资水平来使用劳动力或雇用失业工人变得得不偿失。

(4)效率工资的微观基础

这主要有四个模型来加以说明。

a.怠工模型

为防止工人怠工,厂商通常支付给工人高于市场出清水平的工资。但是,工人总有怠工的机会。不过,一旦怠工被雇主发现,工人就会受罚。这种情况叫做“欺骗-威胁论”。如果厂商对工人的惩罚是解雇,解雇就是工人怠工的成本。工人在被解雇的威胁下产生一个不怠工的刺激。如果所有的厂商都支付相同的工资率,而且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怠工就没有成本。这种状况对磨洋工这是有利的,怠工后被解雇的成本太低,工人被解雇后很快就可以重新找到工作。为了消除怠工,加重对怠工者的惩罚,单个厂商会提高工资。这样,怠工者感到磨洋

工被抓获后的损失太大。高工资就产生了一个不磨洋工的刺激。厂商也明白,如果他以低工资雇用工人,就是鼓励磨洋工者。当所有的厂商都这样提高工资时,平均工资就会上升,就业率就会下降。在所有的厂商支付的工资都高于劳动生产出清时的工资水平时,失业的威胁就成为工人的纪律机制。这时,为怠工而失去工作的代价很大。

效率工资论认为,失业在刺激工人的积极性方面有社会价值的作用。社会上存在失业,就会激励在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其劳动生产率。这时的失业均衡可以被看作最优的失业均衡。但是,失业均衡通常不是处在最优失业状态。失业压力的存在会有利于厂商协调一致压低工资。

效率工资论也认为,效率工资会引起失业的出现和持续。但是,适当的惩罚性措施会减少或者消除非自愿失业。在欺骗-威胁模型中,引入就业费能使劳动市场达到有效率的出清。于是,就业费和解雇对怠工者就构成了双重威胁。与此同时,对厂商来说,雇用低工资的新工人就比较合算。而且,厂商可以通过向新工人许诺将来会给他增加收入。于是,新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也会逐步提高。最终,工资水平的下降可能会减少非自愿失业,甚至消除非自愿失业。

厂商的惩罚性工资措施会引发道德问题。厂商为压低工资会想方设法寻找借口,说工人偷懒,取消工资合同,用缴纳就业费的新工人代替他们。在老工人的工资超过劳动边际收益时,也会刺激厂商不负责任地宣布老工人怠工,以工资低于劳动边际收益的新工人取代老工人。克服道德损害的办法有两个:其一是,厂商关心其声誉而自觉按照道德规范办事。其二是,依靠终生合同可以有效地解决不道德行为问题。

b.劳动转换模型

该模型考虑劳动力训练成本对于就业的影响。在厂商实行高工资的

情况下,企业内的工人不愿意出去,而外企业的工人却想“跳槽”到该类企业中。其它厂商为防止工人“跳槽”,不得不也实行高工资策略。这样,就会出现所有厂商支付的工资都高于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劳动市场就不能出清,出现了非自愿失业。这时,厂商支付给新工人的工资会高于其劳动边际收益,工资和劳动边际收益的差额是边际训练费用。劳动边际训练费用是对厂商利润的扣除,所以,厂商不愿意多雇用新工人。这会造成劳动市场上新工人不能全部就业,劳动市场就成为非出清的。

c.反向选择

该模型进一步说明了生产率和工资率之间的关系。假设生产过程中工人的能力是有差别的。工人的能力与他们的最低期望工资正相关。厂商用较高的工资能吸引能力较强的雇员。厂商依据求职者要求的工资高低判断其能力大小。厂商认为,求职者提出低工资是无能的表现,所以,厂商理性地将高工资付给那些能力强的人,并摒弃那些要求低工资的人。这种选择雇员的方法与一般厂商以低工资雇用新工人的方法相反,所以,叫做反向选择(逆向选择)。新雇员进入企业后,厂商要设计自我选择机制,引导雇员显示其真实能力,在了解雇员能力的基础上作出解雇还是继续工作的决策,保证高工资高效率。所有的厂商都作反向选择的结果时,在职工人的工资远高于劳动市场出清时的水平。因此,失业率会提高,并且在职工人之间工资存在显著的差别。

d.社会模型

该模型将工资粘性归于社会习惯和适当行为原则。该模型认为,工人的努力程度依赖于他所在组织的工作规范。因此,厂商能通过提高工人群体的工作规范

来提高劳动效率。厂商可以制定一个略高于工人最低需求水平的工资,在这个工资以上,给予一个奖励工资。为了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通常将获得最低工资的市场定额定得比较低,使大多数人都能超过这个标准,以获得奖励工资。社会模型以此来解释为什么计件工资的定额定得比较低,容易为绝大多数工人所超过,工人大多可得到奖励工资,发挥了工资刺激工人生产积极性的作用。

二、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价格粘性论

价格粘性上凯恩斯主义的基本信条之一,新凯恩斯主义坚持和发展了这一信条。价格粘性是指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

粘性价格理论试图说明价格粘性的原因以及它何以会造成商品市场不能完全出清。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厂商的定价方式主要有两种:“边际成本定价法”——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采用的定价方法,和“成本加成定价法”——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采用的定价方法;而成本主要由货币工资和投入品的价格构成,所以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名义工资粘性往往导致价格粘。

价格粘性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转换为市场是否出清的问题,即市场机制是否有效的问题。价格有弹性,则市场出清,市场机制有效;而价格有粘性,则市场不能出清,市场机制失灵,只有政府干预才能纠正市场失灵。凯恩斯主义仅仅指出经济中存在价格刚性或粘性及由此产生的后果,但是没有从理论上论证价格刚性或者粘性的原因,所以,他们受到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的批评,说他们缺乏微观基础。这一批评击中了凯恩斯主义的要害,成为导致原凯恩斯主义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凯恩斯主义为了复兴凯恩斯主义,对价格粘性提出了形形色色的理论说明,试图从当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和理性预期的假定出发,刻意在分析技术上下功夫,建立起复杂的数学模型,以一套形式上比较严谨的说法,给价格粘性提供微观经济学基础。新凯恩斯主义价格理论较多的使用价格粘性的概念,而较少使用价格刚性概念;凯恩斯主义则恰好相反。在深入剖析价格粘性的过程中,新凯恩斯主义区分了名义价格粘性和实际价格粘性。名义价格粘性是指名义价格不能按照名义需求的变化而相应地变化;实际价格粘性是指各类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比有粘性。

1.名义价格粘性论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厂商在调整价格时要遵循“状态依存法则”或“时间依存法则”,才能在调整价格后使厂商利润最大化。但是,这两个法则直接阻碍着厂商调整名义价格。所谓“状态依存法则”是指价格为状态的函数,随着经济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与之相关的名义价格粘性理论是“菜单成本论”。“时间依存法则”是指价格为时间的函数,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改变。与该法则相联系的是名义价格粘性论是“交错调整价格论”。

(1)菜单成本论

所谓“菜单成本”(menu cost),是指厂商调整价格所花费的成本,包括研究与确定新价格、编印价目表、通知销售人员、更换价格标签等所花费的成本,这

类成本类似于餐馆打印新菜单所花费的成本,所以称作“菜单成本”。

主张用菜单成本来解释价格粘性的新凯恩斯主义者主要有曼昆、阿克洛夫和耶伦等人。他们假定经济中的厂商是垄断竞争厂商,这种类型的厂商有一定的控制产品销售价格的能力;当需求发生变化时,厂商可以调整产量或调整价格,由于调整价格的成本和风险高于调整数量的成本和风险,所以厂商选择调整数量而不调整价格,从而导致价格粘性。

曼昆等一些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小的菜单成本之所以会导致价格粘性,也因为存在着价格调整的外部性:单个厂商降价有利于经济中的其他厂商。当一个厂商降低对其产品索要的价格时,这会使平均价格水平或多或少地下降,从而增加了实际货币余额。实际货币余额的增加引起LM曲线向外移动,这会扩大总收入。经济的扩张又会增加对所有厂商产品的需求。这种单个厂商的价格调整对所有其他厂商产品需求的宏观经济影响称作总需求的外部性。正是由于存在这种总需求的外部性,小的菜单成本使价格具有粘性。

菜单成本理论旨在说明,当经济中的总需求发生变化时,厂商做出的反应是不调整价格而只调整数量(调整就业量和产量)——尽管调整价格对整个社会是有利的;如果全体厂商都做出这样的选择,那就必然造成就业和产量的周期波动。曼昆因此把“小的菜单成本和大的经济周期”联系在一起。

(2)长期合同论或交错调整论

这种理论认为,价格之所以不随着总需求的下降而及时下降,是因为厂商之间存在长期的供货合同,这种合同可以保证买主按照会同签订时的价格购买到所需要的产品的任何数量。所以,长期合同包含长期的价格协议。合同虽然允许价格将来可以随着成本的变化进行调整,但是价格并不随着对这种产品需求量的变

化而进行调整。

这种理论实际上认为企业的定价方式是“成本加成定价法”。在这种定价方式下,产品价格和生产成本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关系:

P=C(1十r) (6—22)

其中,P表示产品价格,C表示生产这种产品的成本,r表示成本加成的比率,rC构成企业的利润。这个加成方程说明,价格随着成本的变化作同方向变化,但是与需求的变化没有关系。只要成本和加成比率不变,即便需求发生了变化,价格也不会变化。

这种长期合同的签订和到期不是同步的,而是交错进行的,因此,对于单个厂商来说,他的产品定价和调价是不连续的,他无法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迅速地调整价格;对于全体厂商来说,即便供货合同到期的那部分厂商根据需求变化调整了价格,这种产品的市场价格还是变化缓慢。

一些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企业之间即便不存在公开的长期供货合同也不会轻易变动价格。因为企业为了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就有动力建立按成本定价的声誉。如果企业由于其他原因而变动价格,客户就会认为他们上当受骗了,原来的主客关系就可能难以维持。如果供货方要证实他调价的合理性,他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对企业来说交易费用太高。因此,建立长期稳定的主客关系对企业和客户双方都有利。这种长期的主客关系可以看作是一种隐性合同。

2.实际价格粘性论:

新凯恩斯主义者鲍尔和罗默认为,实际价格粘性在解释名义价格粘性和名义冲击的非中性时有重要作用。实证分析也表明,没有实际粘性,菜单成本论等名义价格粘性模型只有在非常不合理的参数下才能成立。所以,分析实际价格粘性是必要的。

新凯恩斯主义的实际价格粘性论包括:实际刚性和货币非中性论,需求非对称论,厂商信誉论,投入产出表理论。

(1)厂商信誉论

该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价格的选择效应和激励效应引诱厂商实行优质高价的定价策略,从而导致实际价格有粘性。优质高价的信念使价格具有选择效应,同时,也产生一种对厂商维护自己信誉的激励效应。这种情况下,厂商采取优质高价的定价策略将是适当的。当经济发生衰退时,厂商也不会降价而是调整产量。而这时由于产量减少,成本上升,实际成本也是较高的,因此,这时的价格粘性就是实际的。

(2)需求非对称论

这是斯蒂格勒(George J.Stigler)等人根据保罗·斯威齐(Paul M.Sweezy)的折弯的需求曲线理论来解释价格粘性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仍然被新凯恩斯主义者用来解释价格粘性的原因。

这种理论假定厂商是寡头垄断厂商。这种厂商面临的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并且带有一个折弯的拐点的需求曲线。如图6—4。P1为这个市场上的厂商接受的现行价格水平,与这个价格相对应,需求曲线在尺点折弯向下倾斜。

折弯的需求曲线理论试图说明,寡头市场对单个厂商提价和降价的反应有明显的差异,因而导致企业提价和降价的结果大不相同。(1)如果一个企业提高价格,他的竞争对手不会跟随提价,顾客将大量购买价格保持不变的产品,提价的那个企业的销售量将因为提价而大量减少,即需求曲线在价格大于P1的范围内有较大的需求价格弹性。(2)当一个企业降价时,其他企业为了保持其市场份额将被迫跟随降价,因而通过降价所能增加的销售量很少,即需求曲线在小于P1的范围内弹性较小。

由于这两个原因,厂商将倾向于把产品销售价格稳定在某一水平上,如图6—4中的P1。在这种情况下,厂商的边际成本变动只要不超过一定的范围(如图6—4中MR曲线的虚线部分),价格就不会变动。

布兰查德和费希尔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从动态的角度来看,由于调整价格是有成本的,这使得企业在不连续的时间间隔内变动价格。这时企业按照两种不同的规则来调整价格。如果价格调整的成本主要是来自收集信息,则企业使用“时间相关价格规则”,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变动价格,可能是最优选择。相反,如果调整价格的成本主要是物质的,例如“菜单成本”,那么,企业使用“状态相关价格规则”,即将价格变动作为状态的函数,可能是最优选择。

时间相关价格规则和状态相关价格规则的区别是:在时间相关规则下,价格是时间的函数,即价格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调整。例如,在存在长期合同时,工资和价格随着固定的时间间隔加以调整。在状态相关规则下,价格是状态的函数,即价格随着状态的变化而调整。例如,对于大多数目录价格来说,调整的时间长度有很大的随机性,可以认为这类价格调整是状态的函数。

(3)投入产出表理论

该理论从厂商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明实际价格粘性。由于投入产出关系的复杂性,厂商难以承担巨大的工作量去计算和预测供求变化,从而独立制定适当的价格。这时,厂商最佳的行事方式就是,依据直接供给要素的厂商所提供的信息来调整价格。由于需求变化对单个产品价格的影响在错综复杂的投入产出联系中传递十分缓慢,所以,需求波动对要素价格变动的影响也非常缓慢。当上游厂商不能迅速调整价格时,下游厂商的成本变化也会很慢。成本与总需求表现出相对的独立性。依据成本加成原则定价的厂商也不愿意经常变动价格。所以,各厂商之间的相对价格比较稳定,价格就有了实际粘性。

(4)信息不完全、风险和不确定性

这种理论假定厂商是寡头垄断型的,厂商做出调价决策会面临着“囚犯难题”,价格变动的后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当一个厂商降低其产品价格时,他的销售量从而利润能否增加取决于这个市场上其他厂商和消费者的反应。如果竞争对手跟随他以相同的幅度降价,他的市场份额不会增加;如果竞争对手以更大的幅度降价,他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将会减少。如果竞争对手不做出反应,他降价的后果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厂商降价会使消费者认为这家厂商的产品质量下降了,对这种产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消费者也可能把率先降价的行为看作是今后其他厂商也会降价或价格会进一步下降的信号,从而做出持币待购或推迟购买的决策。

一些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厂商一般倾向于回避风险;当需求变化时,调整产量的风险总是小于调整价格的风险。如上所述,厂商调整价格的后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当一家企业减少产量时,只要不是减少得太多,它的风险只是存货减少到正常水平以下,在这种情况下它下一期扩大生产把存货提高到正常水平就可以解决问题。如果生产成本一直变化不大,那么,减少产量的风险就很小。而且,产量减少导致存货减少的后果以及生产成本的变化是厂商自己可以控制的、可以解决的,价格调整的后果是厂商自己无法控制的,因此产量调整的后果的不确定性要小于价格调整的后果的不确定性。

信息不完全也是造成价格粘性的一个原因。当需求变动时,企业并不清楚需求变动的原因是什么,他往往把这种需求变化看作是一种暂时的变化,因而认为没有调整价格的必要。企业通常是通过观察需求变动的程度和持续性来决定是否调整价格,这就使得价格的变化滞后于需求的变化。

三、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信贷配给论

新凯思斯主义的信贷配给理论试图证明为什么在金融市场上会出现信贷配给以及利率的自动调节并不能出清资本市场。

在宏观经济学中,通常用货币存量和利率这两个变量来描述金融市场,货币政策是通过这两个变量作用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仅用这两个变量来刻画金融市场是不够的。因为,货币存量是内生的,金融体系在发行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内部货币时是充分灵活的,因此,货币存量对于决定价格水平和产出来说不是一个关键变量。并且,在经济活动中通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货币政策虽然对资本市场上的利率影响很小,但是却对经济产生较大影响,这说明仅用利率不足以说明金融市场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新凯恩斯主义者强调信贷的可得性和资产负债表的状况是投资率的重要决定因素,于是产生了信贷配给理论。

信贷配给理论建立在不完全信息的假设前提上。其基本观点是,资本市场不但是连接储蓄者和投资者的媒介,而且还涉及借贷双方由于对投资项目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许多问题。这些信息问题,不仅形成了资本市场结构和债务手段,而且还影响货币政策向商品市场传导的方式。

1.信贷配给及其原因

所谓信贷配给(credit rationing),是指金融市场即便处在正常运行的状态,借款者也不能从银行那里借到他想要借的那么多款项。布兰查德和费希尔区分了

两种类型的信贷配给:第一种信贷配给发生在借款者不能在现行的利率条件下借到他想要借的那么多。第二种信贷配给发生在在同样的借款者中间,借到而另一些人却借不到。

发生信贷配给的原因在于:

(一)信息不对称和银行厌恶风险

一些人能够在金融市场上,借款者和贷款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借方总是比贷方有更多的关于还款或违约概率的信息;借方比贷方更多地了解投资项目的风险和预期收益;贷方只能在事后确定哪些人违约和借款者有多大的还款能力,银行无法了解贷款的具体用途和具体用法。

无论从利润目标来看,还是从外部竞争来看,或者从银行资产的安全性来看,银行都是一个风险回避者。银行只有通过降低不良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才能使破产机会最小化,才能使自己稳定发展,才能使预期利润最大化。因此,银行并不是把利率高低作为是否贷款和贷款多少的惟一指标,也不论当前的利率是否能够使信贷市场出清。

(二)逆向选择

银行的利率既有正向选择作用,也有逆向选择作用。如果利率提高使得风险较小的投资项目或投资者获得贷款,银行的利润就会增加,这就是正向选择效果。如果利率提高吓跑了低风险的投资者,而提高了高风险投资者的借款比例,银行的利润会因为借款人还款能力低而减少,这就是逆向选择效果。

(三)道德冒险

当贷方和借方之间的合同是一个允许破产的债务合同时,贷方提高利率会增加借方进行高风险投资的刺激。这是因为借款人与银行的利润函数不同,借款人的预期利润是投资风险的递增函数,高风险往往有高回报;银行(贷款人)的预期利润则是投资风险的递减函数,投资风险越大,还款的概率就越低,银行收回贷款本息的可能性越小。如果投资方破产,银行只能获得抵押品,而抵押品的价值总是低于贷款本金。

2.信贷配给模型

由于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冒险,银行贷款的预期利润并不总是与利率的高低

p

新凯思斯主义者认为,信贷资金供给增加,贷款的成本降低,银行对借款人的投资风险和违约概率的乐观预期,都会使得银行的预期利润下调。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银行预期利润降低会使信贷配给面扩大,更多的借款人可以获得贷款。

在银行预期利润为π*时,第1组借款人之所以被排除在信贷市场之外,可能是因为:(1)银行认为他们的投资项目的风险过高;(2)他们的资信度较低;(3)银行认为对他们的投资行为难以控制;(4)银行难以识别他们的还款能力。

因此,在可以识别借款人的特征时,银行将愿意把资金贷放给那些风险小、还款概率大的借款人,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借款人即便愿意支付高于金融市场的利率或提供更多的贷款抵押或担保也得不到贷款。这说明,资本市场并不仅仅是在利率的调节下实现均衡,而且还在数量调节下达到均衡。当资本市场存在信贷需求大于信贷供给时,银行往往不是采用提高利率的办法而是采取信贷配给的办法强制使资本市场达到均衡。从宏观经济的层面来看,这时候的资本市场处在非出清状态。

四、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承认,产生总量扰动的冲击之源可能来自供给方面或需求方面。然而,新凯恩斯主义者指出,在经济中存在着一些摩擦和缺陷,它们将放大这些冲击从而导致大的真实产量和就业的波动。对于新凯恩斯主义者而言,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冲击来自何方,而在于经济如何对其作出反应。

在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内部,就总量波动问题有过两条研究思路。力量较大的一派强调名义刚性的重要性。而另一派则追随凯恩斯(1936年)和托宾(1975年),探讨工资和价格灵活性的潜在的不稳定影响(destabilizing impact)。

(1)名义刚性下的经济周期模型

我们将依次考察它们。考虑图7.8,在图(a)中我们要说明的是货币供应下降的作用,此时总需求曲线从AD0移至AD1。如果菜单成本和真实刚性的共同作用使得价格水平在P0处保持不变,那么总需求的下降将使经济从E0移至El点。

产量的下降降低了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在图(c)中,劳动力的有效需求曲线Dle 表示不同的产量水平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如图所示,生产Y1的产量需要L1的劳动力。因为价格水平和真实工资分别固定在Po和Wo,企业就偏离了对劳动力的

观念(notional)需求曲线DL,而处于图(d)中以NKL1表示的有效劳动力需求曲线上。在刚性的真实工资w0下,企业愿意雇佣L0的工人,但是如果多雇工人的话,他多生产出来的产品却卖不出去。总需求冲击导致的非自愿失业的增加量为L0-L1。在固定价格水平下,新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SRAS(P0)是完全有弹性的。最终,在(a)中,价格和工资向下的压力将使经济从E1点移至E2点,但这个过程可能长得令人无法忍受。因此与凯恩斯一样,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也提倡将总需求曲线移回E0的措施。在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中,货币冲击在短期内是非中性的,尽管在长期货币是中性的,如图中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LRAS)所示。

即使降价最终对所有企业都有利,企业也可能不降价,这是协调失灵的一个例子。如果所有当事人联合采取某个策略,那将产生一个好得多的(也是人们所喜欢的)结果。但是,却不存在这样做的私人激励。其结果却产生了对所有当事人都不利的结局。这就出现了协调失灵(见曼丘,1994年)。在一个分散化的经济中,当事人之所以无法成功地协调他们的行动,是因为在假定其他当事人都不采取行动的前提下,任何单个的企业都没有削减价格增加产量的激励。由于一个企业的最优策略依赖于其他企业采取的策略,就出现了策略互补性,因为如果降低价格增加产量所有企业都将获益(阿尔维,1993年)。对许多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来说,宏观经济不稳定的根本原因与协调失灵问题有关(见鲍尔和罗默,1991年;

莱荣霍夫德,1992年)。

(2)灵活价格下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第二条思路认为,工资和价格刚性不是主要的问题。即使工资和价格是充分灵活的,产量和就业仍然可能极不稳定。的确,价格刚性可能大大降低总量波动的幅度,凯恩斯在其《通论》的第十九章提到过这一点,但经常被人们忽视(《通论》第269页)。在托宾(1975年)的论文发表之后人们开始重新考虑这一问题(见谢夫林,1989年,该文讨论过这一争论)。托宾自己对那些继续强调名义刚性的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家持强烈批评态度(托宾,1993年),而在新凯恩斯主义的这种经济周期模型——它不依赖于名义价格和工资惯性,尽管真实刚性很重要——的发展中,格林沃尔德和斯蒂格利茨发挥过重要的影响。

在格林沃尔德和斯蒂格利茨(1993年a,1993年b)模型中,企业被假定是风险规避的。由不对称信息所造成的金融市场缺陷对许多企业的权益融资产生了约束。权益配给的企业只能通过部分多样化降低其面临的风险。由此而来的对债务而非新权益发行的依赖使企业更易于破产,尤其在萧条时期每家企业的需求曲线都左移时。在此情形下,一个风险规避的、受权益约束的企业将更倾向于削减产量,因为与价格灵活性有关的风险大于来自产量调整的风险。格林沃尔德和斯蒂格利茨认为,随着企业生产的增加,破产的概率也增加,而由于破产造成成本,在企业的生产决策中将把这一点考虑进去。边际破产成本(marginal bankruptcy cost)衡量由破产造成的预期额外成本。在衰退中,边际破产风险增加,而一个风险规进的企业对此的反应是每降低一价格水平上的产量(给定工资)。企业净值的任何变化和企业对其面临的风险的认识的任何变化对企业的生产意愿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并将由此而来的以风险为基础的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其结果,需求引致的衰退很可能导致总供给曲线的向左移动。这些事件的结合可能使得价格水平保持不变,尽管在此模型中没有阻止价格调整的任何摩擦。的确,价格灵活性通过产生更大的不确定性,将很可能使情况变得更坏。在格林沃尔德一斯蒂格利茨模型中,总需求和总供给是互相依赖的,而“需求”和“供给”冲击的两分法可能充其量是一种误导”(格林沃尔德和斯蒂格利茨,1993年b,第103页)。

图7.9所示为总需求冲击使总供给曲线左移的情形。尽管产量水平从Y0降至Y1,但价格水平保持P0不变。由于碎觉到风险增加,总供给曲线左移,这也将使劳动需求曲线左移。如果真实工资受效率工资诸因素的影响,那么非自愿失业将增加,而真实工资不会有任何显著变化。

除上述影响之外,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也考察了信贷市场缺陷的后果,这种市场缺陷使得风险回避的贷款人以使其资产组合更安全的方式对衰退作出反应。这种行为可能通过提高金融中介的真实成本来放大一个经济冲击的影响。由此而来的信贷挤出可能将衰退转化为萧条,因为许多受权益约束的借款人发现信贷过于昂贵或难以获得,从而导致破产。因为高利率可能增加违约的可能性,风险回避的金融机构常常采取信贷配给的办法。伯南克(1983年)认为,大萧条的严重程度之所以如此之大,主要原因是经济中信贷体系的崩溃,而非货币供给的下降(贾菲和斯蒂格利茨,1990年,该文考察了信贷配给)。

(风险管理)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

第三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理论研究 随着20世纪50年代金融创新的兴起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后金融创新的蓬勃发展,西方经济学家对大量金融创新进行了实证和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观点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由于经济学家们所处的历史阶段及对金融创新的理解不同等原因,他们对金融创新的研究也从不同方面进行,但总体上显得零散,缺乏系统性。其主要成果集中于对金融创新动因的研究。一、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 西尔柏(W.L.Sill)主要是从供给角度来探索金融创新的。西尔柏研究金融创新是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公司创新最积极这个表象开始的,由此归纳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最大的利润,减轻金融约束而采取的“自卫”行为。 这里的金融约束主要包括:一是外部约束,主要指政府制定的经济制度和市场地位对企业实现最优化的限制,前者会对金融企业的经营范围和行为方式产生直接影响,而后者则通过金融产品的定价方式和供求数量来影响金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外部约束的存在会使金融企业的效率降低和机会成本上升,因而要通过创新来弥补这些损失。二是内部约束,主要指金融企业内部制定的利润目标、增长率目标、资产比等指标,金融企业主要通过这些指标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经营风险,以保证经营的稳定,但是另一方面,金融企业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克服现实中的种种限制,从而形成了对创新的需求。 西尔柏使用线性规划模型(Linear Programming Model)来解释约束诱导理论。在模型中,金融创新被认为是各种约束因子的函数,金融企业受制于金融约束引起的成本增加而产生了金融创新的需求,因而金融创新是为了降低各种约束所引起的上升成本。西尔柏还认为技术和立法也在金融创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尔柏的约束诱导理论是从微观金融组织的行为分析入手,侧重于金融工具和金融业务创新研究,以此来解释金融企业的“逆境创新”,但对于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创新涉及较少。但是,金融创新是金融领域内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要使创新规范化和合理化,还需要有制度创新作保障。 二、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 凯恩(J·Kane)提出了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Circumventive Innova-tion Theorem)。所谓“规避创新”,就是经济主体为了回避各种金融规章和管制的控制而产生的一种创新行为。凯恩认为,现实中,政府为了保持均衡和稳定的宏观局面,制定了各种经济立法和规章制度,从而对经济主体的行为产生了各种约束。但经济主体总是要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为此,会有意识地寻

金融理论与政策

1.比较凯恩斯主义、现代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有效性思想观点。 (1)凯恩斯主义:如果货币政策能够影响总需求,就能影响产出。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是货币政策有效。当经济出现萧条,失业率上升时,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就可起到增加就业和产量的积极作用;反之,经济过热,通胀率较高时,中央银行可削减货币供给量,给经济降温,那么这种政策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失业率上升的后果。总之,货币政策能够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价格水平和均衡产出,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增加;如图: (2)现代货币主义(弗里德曼):货币政策只在短期影响产出,长期内只会加剧经济波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的影响投资和收入,而是通过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由于存在适应性预期,从长期看,货币政策不影响产出。如图: (3)理性预期学派:公众预期到的货币冲击对实际产出没有影响,只有没有被预期到的货币冲击才有产出效应;从而,央行根据公开信息制定的货币政策无实际效应。

(4)新凯恩斯主义:在理性预期假设下货币政策也有效:①现实中存在信息成本,这会导致信息不完全和信息粘性,即便公众的预期是理性的,也难以完全预期到政府行为和未来通胀。②由于存在菜单成本,厂商和公众的行为调整有时滞。 沿袭了凯恩斯主义市场非出清(粘性价格)的假设,并引入理性预期概念,加强了对市场失灵的微观基础的分析。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当经济出现需求拉动时,由于工资和价格的粘性,工资和价格的缓慢调整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经济要恢复到正常的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供求不等的非均衡状态。因此,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完全必要的。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不管预期中或预期外的政策对总产出都会产生影响,而预期外的影响更大。 2.运用你所学的利率理论分析,以下因素对市场利率的影响:(1)银行危机; (2)通胀预期;(3)经济周期。 (1)银行危机;(2)通胀预期;(3)经济周期。 可以解释经济周期和预期对市场利率的影响:

新凯恩斯主义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理论 一、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劳动市场论 凯恩斯主义理论有个特点和致命弱点:考察工资粘性和失业等问题时几乎不讨论劳动市场。这就使得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理论缺乏微观基础。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了劳动市场理论,不仅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阐明了劳动市场失灵、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并存等问题,而且在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理性预期假设基础上,解释了劳动市场失灵的原因,较好地说明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发现象,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微观经济学的劳动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劳动市场理论的关键性假设是工资粘性。工资粘性是指工资不能随着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地调整,工资上升容易下降难。新凯恩斯主义区分了名义工资粘性和实际工资粘性。名义工资粘性是指名义工资不随名义总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实际工资粘性是指实际工资与需求的变化几乎没有相关性。 1.名义工资粘性 (1)交错调整工资论 该理论认为,在短期内,不论通过合同机制还是理性预期机制来稳定工资水平,都会导致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存。交错调整工资是指劳资双方通过雇用合同调整工资。由于合同签订的时间不同,工资调整就会交错进行,形成一个交错的序列。 交错调整工资使得工资总水平具有了惯性。工资不仅与以前的工资水平有关,而且与今后的工资期望值有关,而工资的期望值又与总需求的变动有关。不过,合同一旦签订,总需求的变动就对未到期的工资合同没有影响,只会影响到期合同的工资调整。所以,总工资水平有惯性。这种惯性会影响产出和就业,使工资的稳定性和产出稳定性之间有替代关系。 总工资的稳定性和产出稳定性之间的替代关系可以这样理解。当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量与总工资的增长相适应时,货币政策能使总工资水平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其代价是通货膨胀率提高。当工资水平稳定时,货币投放量的变动会引起经济中超额需求较大的波动,总产量和就业率也会发生相应的较大波动。总产量和就业的稳定性就差。总工资水平越稳定,产出和就业就越不稳定。反之,总工资水平越不稳定,产出和就业就越稳定。总工资水平越稳定,名义工资粘性就越大。 合同机制有助于总工资稳定,导致工资出现刚性。当货币政策与工资的相关程度很低时,工资合同能使名义工资随价格水平的改变而作相应的调整,将工资维持在较高水平上,保持工人实际工资水平不变。合同机制维持总工资稳定性的作用越大,总工资水平越稳定,但是就业和总产量的波动就越大。工资越稳定,工资粘性也越大。 工资合同中的期望机制对总工资惯性也有影响。签订合同时,如果双方都重视近期预期的作用,总工资的惯性就大;如果劳资双方都比较重视未来较长时期的理性预期值,那么,总工资的惯性就比较小,工资不太稳定,产出和就业比较稳定。对未来短期内的期望制越重视,工资总水平就越稳定,名义工资粘性就越

凯恩斯主义概述

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或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Keynesian economics)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1936)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这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所谓的萨伊法则相对,后者认为价格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趋向于创造完全就业。试图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联系起来的努力成了凯恩斯《通论》以后经济学研究中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家试图找他他们思想的宏观表达,另一方面,例如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试图为凯恩斯经济理论找到扎实的微观基础。二战以後,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新古典主义综合学派。 历史背景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对当时感受到占支配地位的假设和理论越来越受到冲击的思想家,作家和艺术家之一。当物理学开始质疑绝对时间的必要性,作家们开始质疑叙事结构,作曲家开始质疑调性的和谐是否必须的时候,凯恩斯开始质疑当时经济学上的两大支柱:首先是货币是否必须要有一个牢固的基础,一般用的是金本位,其次就是萨伊法则所认定的,如果需求减少,则供给或者价格也会相应减少,从而重新达到平衡。 凯恩斯自己与伦敦的布卢姆茨伯里区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陶醉于改变人们思想的氛围。正是这一经历和凡尔赛条约的签订使他最终决定与传统理论决裂。1920 年他写出了《和平的经济後果》这篇文章,文中他不光阐述了他认为的凡尔赛条约的整体经济後果,而且确立了他作为一个有可以影响国家决策的实际从政经验的经济学家的地位。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国家权力和整体经济趋势的效果的文章,发展了货币政策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参照物的理论,他越来越相信经济系统不会自动地沿着一个曲线即经济学叫所谓的最优生产水平前进。可是他既没有找到证据,也没有找到一个形式来表达这些思想。 30年代晚期,全球化的经济系统开始冲击英国——当时居于中心地位的国家。为了利用竞争优势,英国按照自由贸易政策,从其它地方进口食品和其他低价值商品,并用节约出来的劳动制造高价值的商品用于出口。这一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使英国达到了帝国的颠峰,并控制了包括印度、埃及和广阔的殖民地以及其经济和军事上不同英国的盟国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随着德国经济的崩溃和超通货膨胀的来临以及後来被称为大萧条的全球生产衰退的到来,对金本位,经济自动调整的特性以及以生产带动经济的模式的批评开始浮出水面。数十个不同的学派争奇斗艳。凯恩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传播着一个简单的观点:大萧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三十年代的时候在生产和投资领域有一股投机的风潮——当时的工厂和运输网络远远超出了当时个人的支付能力。对“需求不足”的重视和他创造的允许政府能够调控经济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的形式使当时的众多年轻经济学家接受他的理论和方法。 也有众多的经济学家反对他的理论,认为导致萧条的根源不是需求的缺乏,而是对商业的信心;所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削减政府开支,从而恢复对重返金本位的信心。 凯恩斯的理论 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在微观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凯恩斯指出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没有起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是否存在。根据古典主义经济理论——《通论》以前实践中常用的说法——需求不足只是衰退和经济混乱的症状而不是原因,因而在一个正常运行的市场中是不会出现的。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一个经济体系中达到充分就业的关键是两点:一是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商品的价格,价格的不断变动反过来导致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二是这个系统创造的新的财富可能会被保存起来用于将来消费或者用于投资将来的生产,同样有一个供求机制决定着这个选择。存款的利息率遵循同价格一样的机制,即它是货币的价格。 即使是在“大萧条”最严重的年份,这一理论仍然把经济的崩溃解释为缺乏有力的刺激生产的机制。所以合适的

第五章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汇总

第五章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了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和理论特点; ?掌握新凯恩斯主义有关价格粘性和货币非中性论的主要观点; ?正确认识新凯恩斯主义的利率效应理论; ?掌握新凯恩斯主义信贷配给理论的主要观点; ?能够辨析新凯恩斯主义在经济政策上与凯恩斯、新剑桥学派和新古典综合派的异同。 主要内容 1.一、新凯恩期主义经济学派概述 1.(一)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主要理论 与特点 2.(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政策取向2.二、货币的非中性 1.(一)工资粘性与货币的非中性 1.1、工资粘性 2.2、工资粘性下的货币非中性 2.(二)价格粘性与货币的非中性 1.1、价格粘性 2.2、价格粘性下的货币非中性

1.三、利率作用与信贷配给 1.(一)利率的激励效应与选择效应 1.1、利率的激励效应 2.2、利率的选择效应 2.(二)银行最优利率的确定与信贷配 1.1、银行最优利率的确定原则 2.2、信贷配给 2.四、经济滞胀理论 1.(一)效率工资论 1.1、效率工资的决定 2.2、效率工资与非自愿失业 1.(二)失业滞后论 1.1、对经济滞胀的解释 2.2、效率工资与非自愿失业 2.五、货币政策理论 1.(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和中介指标 2.(二)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 3.(三)信贷政策主张

一、新凯恩期主义经济学派概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凯恩斯主义者们(主要代表是前面章节学习过的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凯恩斯主义的同时,着重将凯恩斯的理论运用于实际的经济政策之中,并不断分析出现的新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帮助政府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得到了西方各国政府的重视。在1948——1973年间,西方各国的工业生产增长了三倍多,经济基本上是稳定的和繁荣的,著名经济学家希克斯曾把这段岁月称为“凯恩斯时代”,可惜好景不长,连年推行扩张性财政金融政策也带来了种种恶果。其中最严重的就是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通货膨胀与生产衰退、失业并存的“滞胀”局面。在这种背景下,现代凯恩主义倍受责难,随着时势变迁和政局更替,现代凯恩斯学派从官方经济学的宝座上跌落下来,在西方各国的地位和影响已大大削弱。 在凯恩斯主义是日渐衰落的同时,经济自由主义在西方经济学界处于红火时期,经济自由之风吹遍西方,进而影响到世界各国,占据了影响和决定各国政府经济政策的主流学派地位。但在现实中经济自由主义取得的效果却令人失望,各国推行新经济自由主义的结果,是以巨大的代价换取了短暂的成功。

浅谈国内外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研究

浅谈国内外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研究 为了从理论上阐述区域金融创新,西方经济学家陆续提出不少不同的见解,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形成了色彩缤纷的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流派。 在20世纪60年代-90年代,欧美国家有大量的学者研究了区域金融问题,根据、(1997)的研究,西方关于区域金融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货币经济学展开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货币主义模型和凯恩斯主义模型)、公开市场操作的区域影响、区域货币乘数、区域金融市场(区域利率差异、区域信贷市场),此外,一体化金融市场内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LuigiGuiso、PaolaSapienza和LuigiZingales(XX)、Jayaratne和Strahan(1996)也是西方区域金融研究的重要方面。 西尔柏从供给角度来探索金融创新。西尔柏研究金融创新是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公司创新最积极这个表象开始的,由此归纳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最大的利润,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卫”行为。西尔柏从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和工具创新分析框架中推出的金融创新理论对于从供给角度研究金融创新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 凯恩提出了“规避”的金融创新理论。所谓“规避”,就是指对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性措施实行回避。“规避创新”,

则是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管理行为。它意味着,当外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与机构内在要求相结合,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规章制度时就产生了金融创新行为。 希克斯和尼汉斯提出的金融创新理论的基本命题为“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这个命题报考两层含义: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是否具有实际意义。金融创新实质上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 威廉·L·斯尔帕(),美国著名的经济和金融学家,他在1983年5月发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一文,在文中他详细阐述了金融创新的原因,并用直线程序模型加以说明。斯尔帕认为:创新活动是经济推动力的产物,在金融部门中,不定期的观察结果表明大多数金融成果都源于经济刺激。金融创新是微观经济的框架,它是约束诱导、技术的进步和立法的结果。 对中国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中国的金融学者们做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 张军洲博士在《中国区域金融分析》中提出了区域金融的概念内涵:区域金融理论是以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发展空间结构变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在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

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思想

简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思想,并对其评价 食品科学学院 3115818020 马建彬 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凯恩斯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 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在微观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凯恩斯指出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没有起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是否存在。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社会的消费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1)所得数量。(2)客观环境因素。 1、工资单位之改变; 2、所得与净所得之差别; 3、资产的货币价值的变动; 4、时间贴现率; 5 、财政政策之改变;6、个人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以上除工资单位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在短期内都不会有太大变动,所以对消费也不会有重大影响。因此,消费是真实所得的较稳定的函数。它还有三大假设: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2. 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3.平均消费倾向(APC)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凯恩斯主义的推演逻辑是从充分就业开始的:1.以往假设的充分就业均衡建立在萨伊定律基础之上,其前提是错误的,因为总供给与总需求函数的分析结果显示,通常情况下的均衡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2.之所以存在非自愿失业和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其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因为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就业量就取决于总需求;3.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的对资本未来收益之预期”;4.政府不加干预就等于听任有效需求不足继续存在,听任失业与危机继续存在;政府须采取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而非货币政策,增加投资,弥补私人市场之有效需求不足。 凯恩斯消费理论可以概括为总需求理论。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的主要

浅析凯恩斯主义及其新的发展

浅析凯恩斯主义及其新的发展 摘要:凯恩斯主义是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个主要流派,产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9 世纪3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为应付频繁的经济危机,一种以政府干预经济生活为主要特征的理论—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并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的经济理论之一。但自7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陷入困境,走向衰落。本文试图论述凯恩斯主义对传统经济学的重大突破及其贡献,并指出了凯恩斯主义自身的理论缺陷,阐述了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前提及其特征,最后分析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凯恩斯主义,理论缺陷,经济危机,新的发展 一、凯恩斯主义的出现及其贡献 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之后, 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学日益遭到严峻的挑战,此时凯恩斯主义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凯恩斯主义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有了新的观点和新的见解:一是承认经济危机确实存在。而传统经济学根据萨伊定律:供给恒等于需求,从根本上否认普遍意义上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二是确认经济危机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调节而恢复均衡, 因而主张采取强有力的政府干预, 对危机进行紧急救治。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只会出现局部失衡, 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具有很高的完善性和协调性, 可以自动调节使经济运行重新恢复正常, 因此主张自由放任, 反对政府干预。三是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有效需求不足。这一观点改变了资产阶段经济学家从经济外部寻找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原因的一贯传统。他从考察生产、就业和收入的决定因素入手, 分析了有效需求原理以及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偏好三个基本心理规律, 进而分析了消费与投资两方面有效需求不足的内在结构。 二、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核心 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就业理论,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理论。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西方资本主义未实现充分就业的主要原因。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决定实际就业量, 有效需求的大小决定就业水平的高低。由于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的作用,有效需求不足造成非自愿失业,达不到充分就业,出现“富裕中的贫困”的矛盾现象。凯恩斯认为,影响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心理因素分别是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流动偏好和心理上的资产未来收益预期。而这三大心理因素又将影响三大基本心理规律,它们分别是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当社会的实际收入增加时社会消费不会按同一绝对量增加,所以储蓄的绝对量

新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摘要]新凯恩斯主义在对劳动力市场的研究中,着力于从多个角度说明工资的粘性,并由此来证明劳动力市场的失灵、失业发生的必然性和加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这些研究从多个方面给我国的就业以启示。 [关键词]新凯恩斯主义、工资黏性、劳动市场、就业 一新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个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新学派。它坚持凯恩斯的基本信条,在凯恩斯传统下构建微观基础,并以独辟蹊径的研究方法和新颖的理论观点复兴了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者对失业的原因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提出了独特而又新颖的劳动市场理论。该理论克服了凯恩斯主义考察失业问题几乎不论及劳动市场的致命缺陷,维护了凯恩斯主义劳动市场非出清的信条。 新凯恩斯主义劳动市场论的关键性假设是工资粘性。工资粘性是指工资不能随需求的变动而迅速进行调整,工资上升比较容易而下降则比较困难。由于工资有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之分,因而工资粘性也有名义工资粘性和实际工资粘性之分,新凯恩斯主义劳动市场理论也就分为名义工资粘性论和实际工资粘性论。 (一)长期劳动合同导致名义工资粘性。在一些有工会组织的大型企业中,工资通常是由工会与企业通过谈判订立的合同而固定下来的,一般一定三年不变,在合同有效期限内,工资是不能随市场的供求行情而调整的。一些没有工会组织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因受有合同企业工资粘性的影响,工资也不会轻易变动。 (二)隐含合同理论。隐含合同是指厂商与工人之间没有正式的工资合同,但互相有将工资相对稳定的协议或默契,被称为“看不见的握手”。该理论认为,从长期看工人向厂商提供劳动服务,厂商支付工资,实际上是一个保障合同交易。这一保险合同可以保护工人免受随机的、可以观察到的经济波动的影响。由于决定工资的劳资双方对待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工人是风险厌恶者,厂商是风险中性者,于是双方在确定工资时会达成一种默契,实际工资保持相对稳定而不随经济波动而变化。将风险由工人工资转移给厂商利润,作为转移风险的代价工人接受低于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隐含合同的存在使工资具有粘性。由于隐含合同的建立或货币工资的调整要参考公众有效性信息,而完全准确地确定公众有效性信息需要耗费厂商和工人较高的成本,因而调整工资的合同只是根据几个比较廉价的、简单的经济参数确定,这就使工资不能随着需求变动迅速做出调整,工资出现粘性。隐含合同之所以导致失业是由于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厂商和工人都只有部分的有限的信息,这就决定了均衡的合同会出现无效率的非充分就业。此时一般会采取解雇工人的形式。暂时失业的工人为了建立起其一个‘可靠者”的声誉,以求将来能得到更优惠的工资合同,往往会拒绝其他厂商提供的高工资的职位,因此失业会继续存在。 (三)效率工资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人的工作效率受工资影响,工资的减少最终导致的是成本的增加或产量减少。于是当供给波动时会改变劳动力的边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第二次作业答案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第二次作业答案 二、单选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填入括号内) 1、乘数的概念最早由(C )提出。 A.汉森 B.索洛 C.卡恩 D.凯恩斯 2、托宾认为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之间存在(B )关系。 A.同向变动 B.反向变动 C.相等 D.不确定 3、平方根定律认为当利率上升时,现金存货余额( C)。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D.不确定 4、立方根定律货币预防动机需求与利率之间存在(B )关系。 A.同向变动 B.反向变动 C.相等 D.不确定 5、关于IS-LM模型中IS曲线正确的是(D )。 A.储蓄是收入的负函数 B.储蓄是利率的正函数 C.投资是收入的正函数 D.投资是利率的负函数 6、在IS-LM模型的古典区域,货币投机需求(B )。 A.为正 B.等于零 C.为负 D.不确定 7、当资本边际效率上升时,关于IS-LM模型中IS曲线正确的是(A )。 A.向右上方移动 B.向右下方移动 C.向左上方移动 D.向左下方移动 8、当货币需求增加时,关于IS-LM模型中LM曲线正确的是(C )。 A.向右上方移动 B.向右下方移动 C.向左上方移动 D.向左下方移动 9、当增加政府税收时,关于IS-LM模型中IS曲线正确的是(A )。 A.向右上方移动 B.向右下方移动 C.向左上方移动 D.向左下方移动 10、在凯恩斯区域,政府主要通过(B )达到目标。

A.货币政策 B.财政政策 C.收入政策 D.物价政策 11、债券的违约风险与利率是(A )变动的。 A.同方向 B.反方向 C.同步 D.不确定 12、根据纯预期理论、流动性理论,下列正确的是(C )。 A.在预期利率上升时,LP理论比PE理论的收益曲线斜率更小 B.在预期利率不变时,LP理论比PE理论的收益曲线更向下倾斜 C.在预期利率下降时,LP理论比PE理论的收益曲线平坦些 D.在预期利率不确定时,LP理论比PE理论的收益曲线变动幅度更小 13、根据储蓄生命周期论,储蓄主要取决于(D )。 A.利率 B.收入 C.当前收入 D.终生收入 14、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与原凯恩斯主义学派在理论上的共同点是(A )。 A.承认实际产量和就业量的经常波动 B.否认劳动市场中非自愿失业的存在 C.强调工资和价格的粘性 D.从微观角度阐明宏观经济政策 15、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以(C )弥补原凯恩斯主义的缺陷。 A.从宏观角度说明微观主体行为 B.从宏观角度解释宏观经济政策 C.从微观角度说明宏观经济政策 D.从微观角度解释微观主体行为 16、不完全信息的信贷市场通常是在(B )的作用下达到均衡。 A.利率 B.利率和配给 C.利率和政府干预 D.政府干预 17、被新奥国学派、伦敦学派、芝加哥学派、弗莱堡学派推为代表人物的经济学家是(A )。 A.哈耶克 B.萨缪尔森 C.弗里德曼 D.凯恩斯 18、关于中立货币的条件,下列正确的是(A )。 A.哈耶克认为保持货币中立的条件是货币供应的总流量不变 B.哈耶克认为保持货币中立的条件是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相等 C.哈耶克与维克塞尔在这方面是一致的 D.哈耶克认为变动货币供应量若对一般物价没有影响,则对商品相对价格没有影响 19、哈耶克认为货币制度改革的最好办法是(D )。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要点

凯恩斯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经济学者,我在高二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他的观点,虽然并没有仔细的拜读过他的作品,但是通过网络的只言片语和在宏观经济学课本及高中知识,对他的宏观经济学观点还是得出了少量的要点。 凯恩斯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提出者,他打下了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是经济学宏观类门派的创始人,新自由派几乎没法在低位上撼动他。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在经济萧条时期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在当年的经济大萧条的危机时期,失业人口骤增,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急转直下,物价居高不下,当时胡佛总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已经对市场失去了控制,凯恩斯认为,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政策,控住经济确保足够水平有效需求,他的干预政策有一个大特点:以稳定经济为目的,强调在经济萧条时期,用扩张性政策,在经济膨胀时期,用紧缩性政策。后来的西方经济学者把凯恩斯国家干预政策的主张成为“逆经济风向的”和“斟酌使用”的宏观经济政策。但是在之后,凯恩斯主义缺点也逐渐暴露,西方国家出现了很严重的滞涨问题,经济增长停滞,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也遭到了质疑。 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在微观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凯恩斯指出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没有起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是否存在。 凯恩斯主义还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和效果就在于使经济社会脱离自然失业的状态。工资和价格是具有刚性的,虽然从理论上说,工资和价格应该灵活的涨落以便保持平衡。但是实际情况表明,情况并不是这样,因为二者的刚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由于价格和工资的刚性,所以市场上的未必经常相等。 凯恩斯消费理论可以概括为总需求理论。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的主要对象是国民收入决定。依据凯恩斯理论,国民收入大小取决于经济中的总需求。总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但它比较稳定。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方向变动关系。而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政府必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避免流动性陷阱,因而货币政策效果有限,增加收入主要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原凯恩斯主义

1、比较新凯恩斯主义与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并着重分析他们对经济波动的看法?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继承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失业、市场不出清是经济的常态”的说法,认为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在经济体系中是重要的,认为古典二分法(注)失效,重视短期分析;强调市场的不完全性(不完全竞争);赞成政府干预经济活动。新凯恩斯坚持了凯恩斯主义的工资、价格黏性(刚性),市场不出清、斟酌使用经济政策的观点。但同时也吸收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性预期和微观基础,例如个人利益最大化等。 关于经济波动 整个宏观经济问题被归结为两个问题:总需求是否等于总供给,如果不相等会引起经济波动;用什么经济政策对付经济波动。不同的经济学派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根据萨伊定律,图中的投资口和储蓄口总是连在一起的,投资恒等与储蓄,总供给总是等于总需求,不需要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 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工资和价格刚性或其他原因,投资口和储蓄口之间没有管道相连,投资未必等于充分就业状态的储蓄,总供给未必等于总需求,所以管道中流动的国民收入会因此而上下波动。为稳定宏观经济,国家必须干预。新古典综合的观点也是如此。 随着新古典综合的衰落,以货币主义为先驱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出现。 货币主义认为,凯恩斯主义的错误在于忽视了货币发行过多的消极作用,凯恩斯主义认为增发货币可以解决就业问题,没有顾及通货膨胀的后果。在凯恩斯主义影响下,西方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投资。货币主义认为,这不过是用政府投资替代了私人投资。政府投资往往用于非生产投资,而私人投资的用途总是生产性。生产性投资减少,企业雇工人数减少,部分地造成失业;生产性投资减少,社会生产量减少,部分地导致通胀。 可以说,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都认为经济运行的问题出现在需求方面。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而货币主义则反对财政政策,主张着重货币政策。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否定了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理论,用企业的不完全信息来解释宏观经济学中波动问题。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个人力图对经济变量做最准确的预期,避免行动盲目性。但是,在短期内,由于信息不充分,预期未必准确,随着时间的拉长,信息会越来越多,在长期,人们能够正确预期到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总供给量,根据预期到的总供给量决定自己的行动。市场机制会是实际产量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改变了总需求,而总供给不变,后果是价格上涨,而产量不变。即,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在长期是无效的。在短期,由于人们的信息不充分,人们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会使总供给量变动,就业量、产量可能会偏离充分就业水平。即使这样,凯恩斯的经济政策也难以奏效,因为,政府的信息也不充分,无法做出正确的预期。 新凯恩斯主义,他们坚持凯恩斯主义的工资、价格刚性,认为两者的刚性根源于资本主义体制和行事通则,完全符合理性预期和个人利益最大化等原则,为它的宏观经济学找到了微观基础。在外界力量冲击下,产量和就业量会偏离充分就业水平,由于工资和价格刚性,使社会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有必要采用斟酌使用的经济政策。一方面,可以低于外来冲击,另一方面,可以使经济在受到冲击后迅速恢复,避免长期的偏离。 可见,新凯恩斯主义认为,投资口和储蓄口之间存在着一个连接的管道,但外来冲击下,工资和价格的刚性的泥沙把管道给堵上了,如果听其自然,需要水流长时间冲刷恢复;有必要采用斟酌使用的经济政策,来疏通管道,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古典二分法是古典经济学家把经济分为两个互不相关部分的研究方法。当时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分为实际经济与货币,相应地经济学分为经济理论和货币理论。经济理论研究实际经济中产量的决定,即产量是由制度,资源,技术等实际因素决定的,与货币无关。货币理论说明物价水平的决定,即我们所公认的货币数量论。宏观经济学中认为是名义变量和真实变量的理论区分。

金融创新概述

2、金融创新概述 2.1金融创新的定义 对于金融创新的具体含义,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解释,其有关定义大多是根据美籍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 Schumpeter,1883-1950)对“创新”一词的观点衍生而来的。 熊彼特于1912年在其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中对创新所下的定义是:创新是指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也就是企业家对企业要素实行新的组合,这包括以下几种情形:新产品的出现;新的生产方法或技术的应用;开辟新的市场;发现新的原料供应来源;推行新的管理方式或组织形式。[1] 从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将金融创新定义为:在金融领域内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它是各种金融要素新的结合,是为了追求利润机会而形成的市场改革,泛指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 根据这一定义,可以将金融创新大致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新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第二类是国际新市场的开拓,第三类是国内、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新工具、新方式、新服务的出现,第四类是银行业组织和管理方面的改进,第五类是金融机构方面的变革。 2.2金融创新的理论基础[2] 1、技术推进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韩农和麦道威,他们通过对自动提款机的研究,认为信息处理和通讯技术加快了资金调拨速度,缩短了交易时间和空间距离,降低了成本,促进了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使24小时连续性的全球金融交易成为了现实。 2、约束诱导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西尔伯(W.L. Silber)。他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机构入手,认为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寻求最大的利润、减轻内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约束而采取的自卫行动。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工具的动力是减轻或摆脱诸多内外部制约。特别是外在环境的变化使金融机构无法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时,即内外制约导致成本大幅上升时,将迫使金融机构通过产品、服务和管理方法的创新来获得新的平衡。 但是该理论关于金融创新成因的探讨过于一般化,不能充分体现金融创新的特征和个性,同时过分强调“逆境创新”和金融企业的作用,使金融创新的内涵过窄。 3、财富增长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格林包姆(B. Green)和海沃德(J. Haywood)。他们在研究美国金融业发展史时发现,科技进步引起了财富的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人们要求规避风险的愿望增加,这就促使创新不断出现,金融资产日益增加,因而财富的增长是金融创新和金融资产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因。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述评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述评 摘要: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至60年代期间,凯恩斯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新正统。然而,这个新正统的凯恩斯经济学从20世纪70年代迄至今日,在西方经济学界不断演变,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三个派别。这三派别及其观点各有创新,也各有不足,它们的前途将是怎样,有待实践的检验。 关键词:早期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Abstract: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especially in the 1950s to 1960s period, Keynes economics a western economics new orthodox. However, this new orthodox Keynes economics from 20th century 70's 20000yds are to this day, the western economics continuing evolution, and formed a "new classic " and "new Cambridge school" and "new Keynesian economics" three factions. These three factions and its view each have innovation, also have each inadequacy, their future will be how, needs to be tested in practice. Keywords: early Keynesians New classic New Cambridge New Keynesian economics

西经答案 第二十一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第二十一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1.简述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 解答:(1)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第一,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具有决定性作用;第二,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而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第三,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如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第四,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国家的经济政策会使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2)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可概括为如下三点:其一,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其二,反对“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其三,力主“单一政策规则”,即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排除利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的影响。 2.简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 解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主要有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和自然率假说。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现象是个体经济行为的后果。微观经济学表明,理解个体行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假设个体追求其最大利益。所以,要使宏观经济学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应将个体利益最大化作为基本假设。 所谓理性预期是经济当事人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用通俗的话说,理性预期假设的意思是,在长期中,人们会准确地或趋向于预期到经济变量所应有的数值。 市场出清的假设是说,无论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还是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使相应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相等或趋向于相等。 自然率假说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该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等,而在长期中,该社会的经济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 3.推导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解答:一个典型企业i的供给函数由下式给出 yi=h(Pi-P)+y eq \o\al(*,i) 其中,yi为企业的产量,Pi为其产品的价格,P为价格总水平,y eq \o\al(*,i)为企业的潜在产量,h表示企业对其产品价格与价格总水平偏离的一种反应,h>0。 用Pe表示企业对价格总水平P的估计,从而有 yi=h(Pi-Pe)+y eq \o\al(*,i)(1) 进一步地,企业对价格总水平的估计假定按下式进行 Pe eq \o(P,\s\up6(^))+b(Pi eq \o(P,\s\up6(^)))(2) 式(2)表示,企业对价格总水平的估计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该社会的有关机构预测并公eq \o(P,\s\up6(^))eq \o(P,\s\up6(^))的调整,参数b为调整系数。 将式(2)代入式(1)并整理,得

金融创新理论与中国金融创新的路径探讨(一)

金融创新理论与中国金融创新的路径探讨(一) 论文资料|国际金融论文|财经论文金融创新理论与中国金融创新的路径探讨 基本思路:1.金融创新的涵义与基本理论2.金融创新的机理分析的历史考察3.中国金融创新的现状4.中国金融创新的"瓶颈"5.中国金融创新的优势 6.中国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一.金融创新的涵义与基本理论 当代金融创新理论起源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经过0年代的发展,至80年代形成高潮,进入90年代仍如火如荼。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从80年代开始的。 对这一理论进行研究首先需要对“金融创新”有一个定义,虽然学界对此也有些争论,但基本上是衍生于创新理论的倡导者熊彼特(J.A.Schumpeter)的观点。我国学者对此的定义为: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我个人认为加五个字更好,即:金融家的活动,是金融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这一表述强调了金融创新的主体是金融家,他们是金融活动的策划者、发起者和维护者。同时,这一表述指明金融创新是“一种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这一表述,金融创新大致可归为三类: (1)金融制度创新;(2)金融业务创新;(3)金融组织创新。 从思维层次上看,“创新”有三层涵义:(1)原创性思想的跃进,如第一份期权合约的产生;(2)整合性将已有观念的重新理解和运用,如期货合约的产生;(3)组合性创性,如蝶式期权的产生。 从创新理论来看,流派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技术推进理论;(2)货币促成理论;(3)财富增长理论;(4)约束诱导理论;(5)制度改革理论;(6)规避管制理论;(7)交易成本理论。 从这些理论本生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各种理论确实能说明一定时间和空间跨度金融金融创新背后的生成机理,但都偏重于某个侧面。事实上,每一种创新都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且在不同的时空各种因素的所起作用又有差异,这一点我们从金融发展历史的角度可以看得很清楚。 二.金融创新的机理分析的历史考察 金融创新的宏观分析 1.60年代的避管性创新 创新时间创新内创新目的创新者50年代末外币掉期转嫁风险国际银行机构1958年欧洲债券突破管制国际银行机构1959年欧洲美元突破管制国际银行机构60年代初银团贷款分散风险国际银行机构出口信用转嫁风险国际银行机构平行贷款突破管制国际银行机构可转换债券转嫁风险美国自动转帐突破管制英国1960年可赎回债券增强流动性英国1961年可转让存款单增强流动性英国1961年负债管理创造信用英国60年代末混合帐户突破管制英国60年代末出售应收帐款转嫁风险英国60年代末复费廷转嫁风险国际银行机构创造风险2.70年代转嫁风险的创新 创新时间创新内容创新目的创新者1970年浮动利率票据(FRN)转嫁利率风险国际银行机构特别提款权(SDR)创造信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邦住宅抵押贷款信用风险转嫁美国1971年证券交易商自动报价系统新技术运用美国1972年外汇期货转嫁汇率风险美国可转让支付帐户命令(NOW)突破管制美国货币市场互助基金(MMMF)突破管制美国1973年外汇远期 转嫁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国际银行机构1974年浮动利率债券转嫁利率风险美国70年代中期与物价指数挂钩之公债转嫁通胀风险美国1975年利率期货转嫁利率风险美国1978年货币市场存款帐户(MMDA)突破管制美国自动转帐服务(ATS)突破管制美国70年代全球性资产负债管理防范经营风险国际银行机构资本适宜度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美国 3.80年代防范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