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家庭常用中成药方剂

最新家庭常用中成药方剂
最新家庭常用中成药方剂

家庭常用中成药方剂

家庭常用中成药方剂

一、重感灵

【处方】毛冬青 469g 羌活 25g 葛根 469g 石膏 56g 马鞭草 312g 板蓝根 250g 青蒿 125g 马来酸氯苯那敏 0.375g 安乃近 31.25g 重感灵片主治是解表清热,疏风止痛。用于治疗恶寒,高热,四肢酸痛,鼻塞,咽喉肿痛,咳嗽等重症感冒,流行性感冒,四时感冒的各种症状。

二、栀子金花丸汉语拼音:Zhizi Jinhua Wan

成份:栀子、金银花、黄芩、黄柏、大黄、黄连、知母、天花粉。

栀子

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用于肺胃热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目赤眩晕,咽喉肿痛,吐血衄血,大便秘结。

编辑本段处方

栀子116g 黄连 4.8g 黄芩192g 黄柏 60g

大黄116g 金银花 40g 知母 40g 天花粉 60g

三龙胆泻肝丸

《医方集解》处方龙胆120g 柴胡120g 黄芩60g 栀子(炒)60g 泽泻120g 木通60g 车前子(盐炒)60g 当归(酒炒)60g 地黄120g 炙甘草60g

四、消水方。麻黄6克,杏仁10克,苡仁10克,桔梗10克,远志10克,木通10克,防风7克,防己7克,蝉衣5克,制南星4克,木香4

克。

治中耳炎。同时闭目捏鼻鼓气10余次。又以两手掌磨擦至发热时分掩两耳门,一按一松20次左右。每日2次。

【出处】《江苏中医杂志》。

五、防风通圣丸

防风通圣丸主要成分:

防风、荆芥、薄荷、麻黄、大黄、芒硝、栀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当归、白芍、黄芩、连翘、甘草、白术(炒)。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防风通圣丸属于解表类中成药,来源于《宣明论方》,具有清热解毒、解表通里的作用,传统用于治疗头痛、发热畏冷、咽喉疼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疮痈初起的便秘发热等症。现代临床上把防风通圣丸又进行一些引申应用。治疗神经痛、支气管哮喘、细菌

六、九味羌活丸

由羌活150g、防风150g、苍术150g、细辛50g、川芎100g、白芷100g等。本品为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辛、微苦。用于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口干,肢体酸痛。

中药与方剂试题库

中药与方剂试题库 周四班级适用题库: 单项选择题: 总论 1.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是( ) (A)《五十二病方》 (B)《神农本草经》 (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 2.《神农本草经》载药( ) (A)365种 (B)844种 (C)1892种 (D)921种 3. 中国最早的一部药典是( )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4 .《新修本草》载药( ) (A)126种 (B)365种 (C)12807种 (D)844种 5.《本草纲目》载药( ) (A)240种 (B)365种 (C)921种 (D)1892种 6. 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是( ) (A)《难经》 (B)《五十二病方》 (C)《黄帝内经》 (D)《伤寒杂病论》 7. 被后人尊为“方书之祖”的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太平圣惠方》 8. 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 ) (A)君药 (B)臣药 (C)佐药 (D)使药 9. 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属于( )的配伍关系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杀 10. 大黄配芒硝属于( )的配伍关系 (A)相使 (B)相恶 (C)相须 (D)相反 11. 黄芩配大黄属于( )的配伍关系 (A)相使 (B)相恶 (C)相须 (D)相反 12. 人参配莱菔子属于( )的配伍关系 (A)相使 (B)相恶 (C)相须 (D)相反 13.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 (A)《神农本草经》 (B)《神农本草经集注》 (C)《雷公炮炙论》 (D)《本草纲目》 14. 具有行气活血作用的是( ) (A)辛味 (B)甘味 (C)苦味 (D)咸味 15. 具有软坚散结作用的是( ) (A)辛味 (B)酸味 (C)苦味 (D)咸味 16. 具有渗湿利水作用的是( ) (A)辛味 (B)涩味 (C)淡味 (D)咸味 17. 下列哪一组不属十九畏的内容( ) (A)官桂畏石脂 (B)水银畏砒霜 (C)芫花畏甘草 (D)丁香畏郁金 18. 除下列哪一项外,均为十八反的内容( ) (A)乌头反白蔹 (B)海藻反甘草 (C)甘草反甘遂 (D)人参反五灵脂 19. 宜文火久煎的药应除以下外哪一类( ) (A)解表药 (B)补益药 (C)贝壳类药 (D)矿物类药 20. 反映药物对机体脏腑选择性作用的性能是( ) (A)四气 (B)五味 (C)毒性 (D)归经

常用中药处方应付及用法

常用中药处方应付及用法 一、根、根茎类药 正名:别名、处方应付 人参:写人参、白参、生晒参均付生晒参;写红参付红参 西洋参:写西洋参付西洋参。 九节菖蒲:写九节菖蒲、节菖蒲、京菖蒲均付生九节菖蒲。 三七:写三七粉付三七粉(冲服)。 三棱:写三棱、荆三棱、京三棱、炒三棱、醋三棱均付醋三棱。 干姜:写干姜付干姜。 炮姜:写炮姜付炮姜。 土茯苓:写土茯苓、仙遗粮、冷饭团均付土茯苓。 大黄:写大黄、生大黄、生军、川军、锦纹均付生大黄 写熟大黄、熟军、制大黄、制川军均付熟大黄 写大黄炭付大黄炭。 山药:写山药、生山药、光山药、淮山药、薯蓣均付生山药。 山豆根:写山豆根、广豆根均付生山豆根。 山茨菇:写山茨菇、毛茨菇、冰球子均付生山茨菇。 千年健:写千年健、生千年健均付生千年健。 川乌:写生川乌付生川乌;写川乌、制川乌均付制川乌。(先煎) 川芎:写川芎、西川芎、抚芎均付生川芎。 川牛膝:写川牛膝付生川牛膝。 川贝母:写川贝、川贝母粉付川贝母(粉)(冲服)。 天麻:写天麻、明天麻均付生天麻。 天冬:写天冬、天门冬均付生天冬。 天花粉:写天花粉、瓜蒌根、栝楼根均付生天花粉。 天南星:写南星、天南星、制南星均付制南星 写生南星、生天南星均付生天南星。 天葵子:写天葵子、紫背天葵子均付生天葵子。 太子参:写太子参、孩儿参均付太子参。 木香:写木香、广木香、云木香均付生木香。 升麻:写升麻、绿升麻、黑升麻均付生升麻;写炙升麻付蜜升麻。 乌药:写乌药、台乌药均付乌药。 牛膝:写牛膝、怀牛膝均付牛膝。 丹参:写丹参、紫丹参、赤丹参均付丹参。 巴戟天:写巴戟天、巴戟肉均付巴戟天。 甘草:写甘草、生甘草、粉甘草、国老均付生甘草。 炙甘草:写炙甘草、蜜甘草、蜜炙甘草均付炙甘草。 甘松:写甘松付甘松。 甘遂:写甘遂、制甘遂、醋甘遂均付醋甘遂 写生甘遂付生甘遂。

五脏常用中草药 几种特效药 中药的命名 常用于脏腑的药对配伍方剂汇总

五脏常用中草药+几种特效药+中药的命名+常用于脏腑的药对配伍方剂汇总 五脏常用中草药+几种特效药+中药的命名+常用于脏腑的药对配伍方剂汇总 2011-05-24 13:53:38|分类: 药.方 |举报 |字号订阅五脏常用中草药一肺脏 (1)肺气不足: 人参、黄芪、太子参、蛤蚧、五味子、胎盘。 (2)肺阴不足: 人参、西洋参、沙参、百合、生地、天门冬、麦冬、玉竹、阿胶、鳖甲。 (3)风寒束肺: 紫苏、荆芥、防风、苍耳、辛夷、细辛、杏仁、麻黄、。 (4)风热犯肺: 连翘、牛蒡子、浙贝、前胡、银花、菊花、桑叶。 (5)肺寒咳喘: 干姜、肉桂、细辛、半夏、紫苑、款冬花、白芥子、苏子、陈皮。(6)肺热咳喘: 贝母、石膏、葶苈子、黄芩、知母、桑白皮、竹茹、鱼腥草。

二心脏 (1)心气不足: 1 / 5 五味子,浮小麦、人参、党参、茯苓、甘草、桂圆。 (2)心xx: 大枣,人参、肉桂、桂枝、薤白、干姜、附子。 (3) 心血不足: 当归,白芍、熟地、阿胶、胎盘、制首乌。 (4)心阴不足: 枣仁,麦冬、生地、玉竹、百合、龟板、白芍、柏子仁、枸杞子。 (5)心神不安: 枣仁,柏子仁、夜交藤、龙齿、磁石、琥珀。 (6)心血淤阻: 丹皮,桃仁、红花、银杏、元胡、毛冬青、郁金、川芎。 (7)痰迷心窍: 郁金,远志、石菖蒲、冰片、麝香、苏合香、竹沥、牛黄。(8)心火亢盛: 黄连,麦冬、莲心、栀子、竹叶、牛黄、木通。三肝脏 (1)肝气郁结: xx,青皮、香附子、白蒺藜。

(2)肝xx: 石决明,珍珠母、龙骨、牡蛎、天麻、白芍、鳖甲、钩藤。 (3)肝火上炎: 2 / 5 xx,夏枯草、xx箱子。 (4)肝风内动: 钩藤,羚羊角、僵蚕、蚯蚓、天麻、全虫、蜈蚣。 (5)肝血虚弱: 白芍,当归、熟地、阿胶、枸杞子、制首乌。四脾脏 (1)脾胃湿热: 大黄、栀子、黄连、茯苓、白术、苦参、滑石、白鲜皮。 (2)脾胃虚寒: 干姜、肉桂、附子、良姜、吴茱萸、薯蓣、黄芪、人参、白术。(3)寒湿困脾: 半夏、陈皮、厚朴、白豆蔻、佩兰、藿香、砂仁、苍术。 (4)脾气下陷: 人参、黄芪、白术、补骨脂、升麻、诃子、柴胡。五肾脏 (1)肾阳虚: 破故纸、肉桂、附子、巴戟天、肉苁蓉、淫羊藿、仙茅、鹿茸。(2)肾阴虚: 山萸肉、玄参、熟地、旱莲草、女贞子、枸杞子、龟板、制首乌。

肛肠科常用中药方剂100首

1.败毒散:组成: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生姜薄荷 功效: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2.防风通圣散:组成: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石膏黄芩桔梗滑石甘草荆芥白术 栀子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通里 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憎寒壮热无汗,头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舌干,咽喉不利,涕唾稠粘,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舌苔黄腻,脉数有力。并治疮疡肿毒,肠风痔漏,鼻赤瘾疹等证。 3.葛根芩连汤:组成:葛根黄芩黄连甘草 功效:解表清里 主治:协热下利。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中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4.四君子汤: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功效: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晄白,语音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5.参苓白术散: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白扁豆山药甘草大枣 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夹湿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6.补中益气汤:组成:黄芪人参当归甘草橘皮升麻柴胡白术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1、脾胃气虚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晄白,大便稀溏,脉大而虚软。 2、气虚下陷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气短乏力,舌淡,脉虚者。 3、气虚发热症。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7.香砂六君子汤:组成:人参白术生姜甘草陈皮半夏砂仁木香 功效:益气健脾,行气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 8.黄芪汤:组成:黄芪陈皮麻仁蜂蜜 功效:润肠益气通便 主治: 9.健脾益气汤:组成:党参炒白术炒谷芽炒山楂炙黄芪炙升麻 炙甘草 功效:功能健脾益气,升举固涩。 主治: 10.四物汤: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地 功效:补血调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甚或瘕块硬结,舌淡,口唇、爪甲色淡,脉细弦或细涩。 11.四物消风汤:组成:生地当归荆芥防风赤勺川芎白藓皮蝉蜕薄荷独活柴胡红枣 功效:养血祛风

最强中药配方,常用处方

最强中药配方,常用处方 药对是介于中药学和方剂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可分为要对配伍、药对成方和药对组拆三方面的内容。药对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2药味的配伍组合,是中药配伍应用中的基本形式。常用药对【威灵仙葛根】各10g通络祛风、解痉止痛,适用于颈椎病之颈项强痛并证。【海桐皮豨签草】10~15g祛风湿,适用于风湿痹病。【附子肉桂】 5~10g(先煎);1.5~3g(煎服)、1~1.5g(吞服)温阳祛寒,适用于命门火衰证。主治命门火衰。【附子干姜】3~10g(先煎);2~8g温阳祛寒、温补脾肾,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之里虚寒证。脾肾阳虚适用。【桂枝附子】5~10g;10g(先煎)温阳固表、温阳化气,适用于风湿表虚证、肾阳不足之腰痛。【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适用于血虚失眠证。【龙骨牡蛎】20~30g镇惊、收敛,适用于肝阳上亢之惊、痫病,滑泄不止诸证。重镇心肝生用;固摄收涩锻用。【磁石珍珠母】各30g,先煎。定惊安神,适用于心悸、少寐病。【旋覆花代赭石】10g(包煎);20~30g(先煎)降逆涤饮,适用于痰饮呕吐、咳嗽气喘病证。【全蝎蜈蚣】6只;3只熄风止痉,适用于各种痉病。研磨吞服, 1.5g/bid,病重者加倍。【地龙僵蚕】各10g抗癫痫、止痛,适用于肝阳挟痰之癫痫、头痛。小儿按年龄适当减少。【川芎露蜂房】10~15g;10g散风止痛,适用于剧烈的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仅可治标,中病即止,不宜久服。【全蝎露蜂房】1.5~3g(煎服)、0.5~1g(吞服);3~10g适用于邪躆脉络、久治不愈之病证。有毒,只宜暂用,不能久服。【僵蚕蝉衣】3~8g;3~6g祛风除疹,适用于风热瘾疹之病证。【代赭石牛膝】30g(先煎);10~15g滋补肝肾、降逆下行,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耳鸣。【陈皮青皮】10g;5~10g理气健脾,适用于肝胃气郁之脘痞病证。效果较小。【枳实厚朴】除胀消痞,适用于气滞湿阻之痞满证。效果较大。【香附川楝子】各10g理气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之脘协痛、痛经病。治气分郁滞。【延胡索川楝子】各10g理气、活血、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之脘腹痛。治气滞血瘀。长于止痛。【柴胡郁金】3~10g;10~15g行气活血,适用于气血瘀滞之协痛、闭经病。长于疏泄。【川楝子路路通】各10g疏肝通络,适用于肝郁之疝气。【槟榔沈香】10g;1~3g(煎服后下)、0.5~1g(研磨冲服)理气降逆,适用于气滞气逆证。药力峻猛。【小茴香沈香】1~3g;后下、3~5g(煎服)、2~3g(吞服研磨)理气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之腹

常用中草药方剂

常用中药方剂 解表剂 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 【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9克、甘草3克。【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脉浮紧者。 荆防败毒散 【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各30克、甘草15克。 【功用】发散风寒,解表祛湿: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证初起,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数者。本方亦可用于痢疾、疮痈初起而有表寒证者。

葱豉汤 【组成】葱白(连须)5条、豆豉30克。 【功用】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身痛,舌苔薄白,脉浮。 辛凉解表剂 桑菊饮 【组成】桑叶8克、菊花6克、薄荷3克、杏仁6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连翘6克、芦根6克。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伤风、感冒初起,咳嗽、头痛、微发热,苔薄,脉浮者。本方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以咳嗽为主者。 银翘散 【组成】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蒡子18克、薄荷18克、荆芥穗12克、豆豉15克、桔梗18克、生甘草15克、竹叶12克,芦根15克。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初起,发热微恶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

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者。目前常用本方加减治疗风热感冒、“流感”、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麻疹、“乙脑”、“流脑”以及腮腺炎等急性传染病初起而具有风热表证者。 麻杏石甘汤 【组成】麻黄6克、杏仁9克、生石膏24克、甘草6克。【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用于外感风热,或风寒郁而化热,热壅于肺,而见咳嗽、气急、鼻煽、口渴、高热不退,舌红苔白或黄,脉滑数者。常用本方配伍鱼腥草、黄芩、瓜蒌、贝母等,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以及麻疹合并肺炎。清热剂 清气分热剂 白虎汤 【组成】生石膏30克、知母9克、甘草3克、粳米9克。【功用】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用于外感热病之气分实热证,如高热、烦渴、大汗出、面赤,舌干苔黄,脉洪大或滑数及胃火引起的头痛、身痛、鼻衄等症。用本方加减,可治疗“流

经方的各种中成药

经方的各种中成药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经方的各种中成药 中成药有服用方便、易于携带、节省药材、口感易于接受等诸多优点,了解其组方、来源及功用是正确使用中成药的保障,更是灵活、扩展使用的前提。目前中成药组方来源有古方、验方、科研组方等几种情况。经方是方剂之祖,配伍精当,有诸多源于经方的中成药可供临床选用。其中有的是原方原量,有的原方化裁,本文据其成分、药名与原方的关系,将源于经方的中成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忠实于原方成分和比例,原方原名,其功用、主治一目了然。如桂枝颗粒(桂枝汤)、葛根汤颗粒(片)(葛根汤)、小青龙颗粒(小青龙汤)、五苓胶囊(片)(五苓散)、茵陈五苓丸(茵陈五苓散)、麻仁丸(胶囊)(麻子仁丸)、小柴胡丸(颗粒、胶囊、片)、桂枝茯苓丸(胶囊、片)、理中丸、葛根芩连丸(颗粒、胶囊、片、口服液)、炙甘草合剂、小建中颗粒(胶囊、片)、黄芪建中丸、大黄虫丸、鳖甲煎丸、薯蓣丸等。二是忠实于原方成分和比例,但方名有变,如果了解了其组方渊源,功效和主治则豁然明了。麻杏止咳片是麻杏石甘汤原方,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用于外感风热或风寒郁而化热,热壅于肺。咳嗽气急,口渴,鼻煽,高热不退,舌红苔白或黄,脉滑数。桂芍镇痫片是柴胡桂枝汤原方,功能和营卫,清肝胆,用于治疗各种发作类型的癫痫。寒喘丸即射干麻黄汤,止咳定喘,发散风寒。用于咳嗽痰盛,哮喘不止,咽喉不利,夜卧不宁。黄芪健胃膏即黄芪建中汤,补气温中,缓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腹痛拘急,心悸自汗,并用于胃、十二脂溃疡,胃肠功能紊乱。一清胶囊和三黄片是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原方,清热解毒,泻火通

常用中药方剂药物组成及功用主治 Microsoft Word 文档

常用中药方剂药物组成及功用主治 1、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主治:阳郁厥逆证,肝脾不和证。 2、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久咳肺虚,气阴两虚证。 3、四物汤:生地黄、川芎、当归、芍药 功用:补血活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 4、补阳还五汤: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川芎、地龙、桃仁、红花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 5、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伤寒少阳证,妇人热入血室。 6、血府逐瘀汤:生地黄、桃仁、红花、当归、甘草、赤芍、桔梗、枳壳、柴胡、川芎、牛膝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 7、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 功用: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虚证。

8、银翘散: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穗、牛蒡子、豆豉、薄荷、生甘草、桔梗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9、五苓散: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蓄水证,水湿内停,痰饮。 10、止嗽散:桔梗、荆芥、紫苑、百部、白前、甘草、陈皮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证。 11、四君子汤:人参、茯苓、白术、甘草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 12、保和丸: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萝卜子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积。 13、小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 功用: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 14、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炙甘草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咳嗽。 15、玉屏风散:生黄芪、白术、防风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中药与方剂习题集及答案

中药与方剂学》习题集 第一章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填空题 1.东汉____ 著《 _________ 》,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全书共收载方 剂 ___ 首,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 2.南北朝时期,____ 著《_______ 》,将药物按功效归类成宣、通、补、泄、轻、重、 滑、涩、燥、湿十种,其后引伸为“十剂” 。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现存医籍中最早记载方剂的专书是《黄帝内经》 B.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是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 C.金·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药方论》是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 D.《圣济总录》广搜博采,载方 61739 首,是明以前方书的总集 E.《太平圣惠方》是宋代官府药局的成药配本 2.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是 ( ) A.《太平圣惠方》 B. 《普济方》 C. 《圣济总录》 D. 《外台秘要》 E. 《五十二病方》 三、简答题举出五部方论方面的著作,指明其成书朝代、作者。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填空题 ____是组方的依据,方___的体现, 2. 温法主要可以分为____ _、_____、__ __ _三种。 3. 清代___将诸多治法概括为“八法” ,他 在《____》中 说: “论治病之方 又以 ___八法尽之。 二、单项选择题 1. 清代提出“八法“的医家是 ( ) A. 汪昂 B. 程钟龄 C. 罗美 D. 吴鞠通 E. 王孟英 2. 提出中医“八法”的医书是 ( ) A. 《医学心悟》 B. 《医方考》 C. 《医方集 解》 D. 《古今名医方论》 E. 《医林改错》 第三章方剂与治法 一、填空题 1.金代成无己在《伤寒明理 ?药方论》中说:“制方之用,_、__、__、七方是也。” 2.《本草纲目·序列》中说:“徐之才曰,药有__、____、__、__、__十种。”

常用中药处方的正名和别名

常用中药处方的正名和别名 正名别名 三七田三七参三七旱三七大黄川军生军锦纹山豆根广豆根南豆根 山药怀山药淮山药 天冬天门冬 天花粉栝楼根 丹参紫丹参 升麻绿升麻 牛膝怀牛膝 乌药台乌药 北沙参辽沙参东沙参 甘草粉甘草皮草国老 白芍杭白芍白芍药芍药白芷杭白芷香白芷 延胡索元胡玄胡索 当归全当归秦当归 百部百部草 苍术茅苍术 土鳖虫地鳖虫 牡蛎左牡蛎 艾叶蕲艾祁艾 西红花藏红花番红花 红花草红花红蓝花 辛夷木笔花 金银花二花双花忍冬花桑叶霜桑叶冬桑叶 淫羊藿仙灵脾 橘叶南橘叶青橘叶 肉苁蓉淡大芸 佩兰佩兰草醒头草 细辛北细辛辽细辛 青蒿嫩青蒿 茵陈绵茵陈 浮萍紫背浮萍浮萍草 益母草坤草 墨旱莲旱莲草 山茱萸山萸肉杭山萸 千金子续随子 马钱子番木鳖 五味子了五味子北五味子 木瓜宣木瓜

木蝴蝶玉蝴蝶千张纸 王不留行王不留 牛蒡子大力子鼠粘子牛子 龙眼肉桂圆肉 瓜蒌全瓜蒌栝楼 白果银杏 赤小豆红小豆 佛手川佛手广佛手佛手柑诃子诃子肉诃黎勒 补骨脂破故纸 沙苑子沙苑蒺藜潼蒺藜 青果干青果 枸杞子枸杞甘枸杞 栀子山栀子 牵牛子黑丑白丑二丑 砂仁缩砂仁 草决明决明子马蹄决明 茺蔚子益母草子坤草子 莱菔子萝卜子 娑罗子梭罗子 蒺藜白蒺藜刺蒺藜 槟榔花槟榔大腹子海南子罂粟壳米壳御米壳 广防己木防己 防己粉防己汉防己 羌活川羌活西羌活 麦冬麦门冬杭寸冬杭麦冬附子川附片淡附片炮附片郁金黄郁金黑郁金 泽泻建泽泻福泽泻 前胡信前胡 南沙参泡沙参空沙参 干姜炭炮姜炭姜炭 独活川独活香独活 茜草红茜草茜草根 党参台党参 香附香附子莎草根 重楼七叶一枝花蚤休 柴胡北柴胡南柴胡软柴胡桔梗苦桔梗 浙贝母象贝母 秦艽左秦艽 黄芩条黄芩枯黄芩子黄芩黄连川黄连雅连云连

脑梗塞常用中药方

脑梗塞常用中药方 常用中药单方许多临床及药理研究证明,中药单方有很好的疗效,有着简便、价廉的特点。下面的单方是临床医生常用的,供参考。1.涤栓散用广地龙30g、蜈蚣1条、白芷9g,共研细末制成散剂。每次服6g,日服3次,10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停药2日,一般1~3个疗程即见效,治脑血栓形成。2.红龙汤红花15~25g、地龙25~40g、葛根30~50g,水煎服。治脑血栓。3.水蛭口服液水蛭口服液(每10mL含生药水蛭3g),口服,每次10mL,每日3次,30日为1个疗程。治脑梗塞。4.蜈蚣蜈蚣1条、白花蛇1条、全蝎10g,共为细末,每日1剂,分3次口服。治中风。 5.豨莶草豨莶草500g,以米酒、陈醋各30g层层喷洒,蒸透晒干,如法9次,粉碎,再用蜜600g,熬至滴下成珠,和入药末,制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服20g,分早晚服,以米汤或稀饭送下。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6.三七、人参三七、人参各50g,粉碎后,每次服用3g,每日2次。益气化瘀,治脑血栓及其后遗症。 7.南星、木香南星、木香各等分,每次12g,姜片10片,每日1次,水煎服。用于治疗中风痰盛。 8.南星(汤泡)、甘草(炙)、防风各90g,每服12g,姜10片,水煎。用于治疗中风瘫痪,口眼斜,口噤不语。 9.三生饮生南星、生川乌、生附子、木香、生姜各30g,

加人参30g,煎服。用于治疗中风昏愦,口眼斜,痰气上壅,咽喉有声。10.桃仁烧酒浸泡1个月,捞出,晒干研细末,和蜜为绿豆大小的丸剂,每次50丸,每日3次,饭后2小时用酒服下,不能饮酒者,可用水服之,治疗半身不遂、半身麻痹或神经痛。常用中药复方脑梗塞属祖国医学“中风”范畴,而现在的中医学者则又根据现代的检测设备加以完善,对其不同证型进行临床实验研究,得出了许多有效方剂,经笔者选录如下:1.丹芪汤组成丹参15~30g黄芪20~40g桃仁9~12g红花6~9g地龙9~15g加减伴有畏寒、项背疼痛、舌苔薄白、脉象浮者,加羌活以疏散外风;伴有头晕热痛、目胀耳鸣、舌质微红、苔微黄、脉弦者,加白菊、牛膝、黄芩、钩藤、石决明、夏枯草,以平肝潜阳;伴有失语者加石菖蒲、远志以祛痰开窍。功能益气化瘀,活血通络。主治脑血栓形成。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15~60天。来源杨昌祖.湖北中医杂志,1991,137∶72.通栓汤组成水蛭、当归各12g丹参、地龙各15g川芎、红花、赤芍各10g炙黄芪50g功能破血逐瘀,补气通络。主治脑血栓形成。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来源梁改凤,等.中医药研究,1997,(2)∶323.补肾豁痰汤组成熟地、赤芍、巴戟天、竹茹、决明子各15g山茱萸、地龙、法半夏、石菖蒲各10g黄芪30g加减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麻仁;夜寐不安者加五味子、夜交藤。

(完整版)《方剂与中成药》试卷A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方剂与中成药》期末试卷(A) 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将正确选项的填入对应的表格内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40分)将正确选项的填入对应的表格内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以麻黄汤为例说明方剂的组成原则 2.写出防风通圣丸的处方来源、药物组成、方解、功能、主治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将正确选项的填入对应的表格内 1、某人,外感风寒夹湿,恶寒,发热,无汗,头痛且重,肢体酸痛,口苦微渴可选用中成药: A九味羌活丸B牛黄解毒片C黄连上清片D小活络丹 2、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清稀,肢面浮肿可选用中成药:A养阴清肺膏B小青龙合剂C知柏地黄丸D芎菊上清丸 3、外感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可选用中成药: A防风通圣丸B通宣理肺丸C活血止痛片D蛤蚧定喘丸 4、三焦热盛,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尿赤便秘可选用中成药:A木香顺气丸B越鞠保和丸C人参健脾丸D三黄片 5、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可选用中成药: A补中益气丸B牛黄解毒片C八珍益母丸D七制香附丸 6、胃火牙疼,牙龈肿痛,口臭,大便正常可选用中成药: A人参养荣丸B四君子丸C清胃黄连丸D六味地黄丸 7、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口苦胁痛,尿赤涩痛可选用中成药:A龙胆泻肝丸B消栓通络片C艾附暖宫丸D大山楂丸 8、湿热痢疾,里急后重,腹痛泄泻可选用中成药: A小活络丹B天麻丸C小儿感冒颗粒D香连化滞丸 9、上焦风热,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大便干燥,小便黄赤可选用中成药: A六味地黄丸B黄连上清丸C养阴清肺膏D十全大补丸 10、肺热咳嗽,痰黄稠粘,口干咽痛大便干燥可选用中成药: A八珍丸B杞菊地黄丸C清肺抑火丸D乌鸡白凤丸 11、外感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口渴,咽干可选用中成药: A清热解毒口服液B栀子金花丸C银翘解毒片D藿香正气水 12、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可选用中成药: A附子理中丸B清胃黄连片C清热解毒口服液D导赤片 13、心火亢盛,灼伤阴血,失眠多梦,精神恍惚可选用中成药: A银翘解毒片B朱砂安神丸C桑菊感冒片D清瘟解毒丸 14、老年人便秘,腹胀,食欲不振可选用中成药: A大黄清胃丸B安宫牛黄丸 C 麻仁滋脾丸D银黄口服液

常用中药的别名

常用中药别名 全草类 苦地丁:为罂粟科植物地丁紫堇的全草。处方别名:地丁、地丁草、苦地丁、苦丁茶、如意草 甜地丁:为豆科植物米口袋、小米口袋的带根全草。处方别名:地丁、甜地丁、萝卜地丁、米口袋、米布袋 紫花地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犁头草的带根全草。处方别名:紫花地丁、紫地丁、箭头草、犁头草、疔毒草、堇菜地丁 石见穿:为唇形科植物紫参的全草。处方别名:石打穿、石见穿、石大穿、石大川、华鼠尾、黑面风 寻骨风:为马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的全草。处方别名:清骨风、白毛藤、白面风、寻骨风、巡骨风、兔耳草、猫耳朵 积雪草: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的全草。处方别名:积雪草、崩大碗、马蹄草、地钱草、落得打 泽兰: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的地上部分。处方别名:水香、水泽、泽兰、龙兰、孩儿菊 佩兰:为菊科植物佩兰的地上部分。处方别名:佩兰、香佩兰、兰草、香草、燕草、薰草、千金草 千里光:为菊科植物千里光的全草。处方别名:千里急、千里明、千里光 农吉利:为豆科植物野百合的全草。处方别名:野百合、鼠卵草、野芝麻、农吉利 瞿麦:为石竹科植物瞿麦、石竹的地上部分。处方别名:巨麦、瞿麦、石竹、巨句麦、剪刀花 石韦: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有柄石韦的叶。处方别名:石韦、石苇、大石韦、独叶茶、石皮、石剑、石尾、金星草 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地上部分。处方别名:荆芥、姜芥、郑芥、荆芥炭 芥穗: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果穗。处方别名:芥穗、芥禾、荆芥穗、芥穗炭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全草。处方别名:马苋、马齿苋、马齿草、马齿菜、马铃菜、五行草、长命菜、五方草、长命苋 瓦松:为景天科植物瓦松、晚红瓦松的全草。处方别名:瓦松、瓦花、瓦莲花、瓦宝塔、瓦松景天 茵陈蒿:为菊科植物茵陈蒿、滨蒿的地上部分。处方别名:茵陈、白蒿、因尘、茵陈蒿、绵茵陈、安吕草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等的全草。处方别名:公英、卜公英、蒲公英、黄花地丁、通天草、黄花郎、白鼓钉、奶汁草、凫公英、金簪草、婆婆 丁、鹁鸪英、蒲公丁 卷柏:为卷柏科植物卷柏、垫状卷柏的全草。处方别名:卷柏、万岁、万岁草、不死草、岩松、还魂草、九死还魂草、卷柏炭 藿香:为唇形科植物藿香的地上部分。处方别名:火香、藿香、广藿香、南藿香、兜娄婆香、藿去病 通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茎髓。处方别名:通草、通丝、通花、大通草、白通草、方通草、丝通草、通脱木、活梵、离南、泡通 混淆品:小通草:为旌节花科植物喜马山旌节花、中国旌节花或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的茎髓。小通草、通草棍 珍珠透骨草:为大戟科植物地构叶的全草。处方别名:透骨草、地构叶、珍珠透骨草 混淆品:透骨草:为透骨草科植物透骨草的全草或根。粘人裙、麻荆芥、老婆针线、透骨草 羊角透骨草:为紫葳科植物角蒿的全草。处方别名:透骨草、羊角蒿、羊角透骨草 凤仙透骨草: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的全草。处方别名:透骨草、凤仙、凤仙花、金凤花、指甲草、凤仙透骨草 旱莲草: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处方别名:鳢肠、鳢肠草、墨旱莲、旱莲草、黑墨草、黑头草、墨汁草、墨汁旱莲、白花草、金陵草、猢孙头、墨 菜、墨记菜、假葵花

中药(常用方剂)

患者神志清,精神差, 胸痛较前减轻,无呼吸困难,恶心呕吐,饮食不振,舌质暗, 苔白,脉沉细,治疗以益气活血通痹,方以血府逐瘀汤: 柴胡10g 枳壳12g 赤芍10g 甘草4g 桃仁10g 川牛膝10g 红花10g 桔梗10g 当归15g 生地15g 川穹8g 患者仍有言语不畅,无肢体抽搐,无恶心呕吐,饮食及睡眠可,二便调。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治以滋阴潜阳,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0g 钩藤15g 石决明30g 杜仲15g 寄生12g 牛膝15g 泽泻 30g 生龙牡各30g 丹参 30g 赤芍15g 郁金12g 甘草6g 患者左侧肢体仍活动不利,饮食可,舌质淡、苔白、脉弦滑主,于主任运用中医辨证为中风,证属风痰阻络,痰阻与脉中,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故肢体活动不利,舌脉从证,中医治以化痰熄风通络,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半夏 10g 白术 10g 天麻10g 云苓 12g 泽泻 30g 枳壳12g 南星 12g 生龙牡各30g 丹参 15g 菖蒲15g 郁金12g 患者神志清,精神可,仍咳嗽咳痰,阵发性呼吸困难,于主任查瞧病人,患者舌红,苔黄,脉滑数,中医辨证为痰热阻肺,肺失宣发,则气短,失于肃降则憋喘,咳嗽咳痰,中医治 以清热宣肺平喘,方拟喘定汤加减: 麻黄03g 桑白皮15g 冬花15g 半夏10g 杏仁10g 苏子15g 黄芩10g 甘草06g 厚朴12g 葶苈子15g 地龙10g 中医治以益气养阴,生脉散加味: 党参10g 麦冬20g 五味子10g 茯苓10g 桂枝10g 生白术10g 甘草3g 玄参10g 丹参10g 中医治以化湿与胃,保与汤加减:

莱菔子15g 陈皮12g 云苓12g 连翘10g 炒麦芽30g 山药10g 神曲10g 枳壳15g 厚朴15g 内金10g 患者时有头晕,纳差,脉沉细弱,给予中药地黄饮子加味,滋肾阴,补肾阴,开窍化痰。 熟地12g 巴戟天9g 山茱萸9g 石斛9g 肉苁蓉各9g 附子6g 五味子6g 官桂6g 白茯苓6g 麦冬6g 石菖蒲6g 远志各6g 患者神志清,精神差,阵发性头痛心慌,患者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思虑过度,肝失所养,肝阳上亢,则头晕,心阴不足,心失所养,则心悸失眠,治疗上宜疏肝理气,养血安神,方拟逍遥散加减: 当归10g 芍药10g 柴胡10g 白术10g 茯苓10g 枳壳10g 香附10g 乌药10g 薄荷10g 患者仍有左侧肢体无力,口苦,纳差。舌苔白厚,脉滑。中药利湿化痰治疗,方药如下: 半夏10g 陈皮10g 茯苓15g 甘草3g 枳实12g 竹茹15g 全蝎6g 丹参20g 宣肺疏风,止咳化痰,止嗽散加减: 橘梗12g 前胡10g 紫苑12g 荆芥12g 陈皮15g 百部9g 双花15g 鱼腥草15g 杏仁9g 甘草3g 患者神志清,精神可,仍诉咳嗽胸闷。查体: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低,双肺少量罗音。心音低,心律规整,未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舌淡,苔白,脉滑。 中医辨证为气虚水肿。治宜补气养心,利水消肿。方药拟生脉散合五苓散加减: 人参6g 麦冬10g 五味子6g 丹参12g 白术12g 茯苓15g 猪苓15g 泽泻15g 桂枝12g 甘草6g 中医清营解毒,透热养阴方拟清营汤加减:

常用中草药与方剂

常用中草药与方剂 常用中草药 第一节概述 一.性能 (一)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温与热,寒与凉,只是程度上的差异。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寒凉药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于阳症、热症;温热药多具有温阳、救逆、散寒等作用,常用于阴症、寒症。此外,还有平性药,性质比较和平。其中也有微寒微温者,乃属于四气之内,故称四气而不称五气。 (二)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此外,还有淡味,所以实际上有六位。不过一般认为淡附属于甘,故不称六味而叫五味。 辛味能散能行,适用于表症和气滞血瘀证;甘味能补能缓,适用于虚症或缓和抅急疼痛;酸味能收、能涩,适用于虚汗、遗精、久泻等症;苦味能泻、能燥、能坚,适用于热症、湿症或便秘等症;咸味能软坚散结、痰块等症;淡味能渗、能泻,适用于水湿症。故《内经》说:"幸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三)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沉是泻利。升浮药主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等作用。凡味辛、甘,性温、热的药物大多有升浮作用,如麻黄、桂枝、黄芪之类。沉降药多主卞行而向内,有潜阳、降逆、收敛、清热、渗

湿、泻下等作用。凡味苦、酸、咸,性寒、凉的药物、大多有沉降作用,如大黄、芒硝、牡蛎之类。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都能升浮,如辛夷、荷叶、升麻等。子、实及质重的药物,大都能沉降,如苏子、枳实、磁石、熟地等。 二、禁忌 (一)配伍禁忌:某些中草药经配伍后,可相互拮抗,降低或丧失疗效,甚至产生剧烈的毒性。前任曾有“十八反”、“九畏” 的记载,现附录于下,以供参考。 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歌:硫黄原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憎,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凌,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炒炙焙莫相依。 关于配伍禁忌问题,目前尚有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在无明确结论之前,尚需慎重对待,如无绝对把握,不得随意尝试,以保用药安全。 (二)妊娠禁忌:即妇女怀孕期间对某些药物的禁忌. 禁用的有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甘遂、芫花、三凌、莪术、水蛭、虻虫、麝香等。慎用的有桃仁、红花、附子、干姜、肉桂、枳实、牛膝、大黄、芒硝、薏苡仁、冬葵子、代赭石、半

常用中药药对

南医大中医学常用中药组合 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麻黄、桂枝 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麻黄、杏仁 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桔梗、杏仁 补脾和胃、调和营卫的常用组合:生姜、大枣 透达疹毒的常用组合:升麻、葛根 通治一身风寒湿邪的常用组合:羌活、独活 畅通气机、宽胸利膈的常用组合:川芎、柴胡 助阳解表的常用组合:麻黄、附子 治疗寒邪伏于阴分的常用组合:附子、细辛 回阳救逆的常用组合:附子、干姜 开窍化痰,交通心肾的常用组合:石菖蒲与远志、茯苓合用益气固表、敛阴潜阳:煅牡蛎、生黄芪 补肾固精的常用组:沙苑蒺藜、芡实 滋阴清热止血的常用组合:龟板、黄芩、白芍 清心开窍、凉血解毒的常用组合:牛黄、水牛角、麝香 清心凉肝,开窍熄风的常用组合:犀角、羚羊角、麝香 化瘀散结止痛的常用组合:五灵脂、蒲黄 清宣润肺的常用组合: 石膏、麦冬、桑叶 润肺滋肾,金水并补的常用组合: 百合、生地、熟地 温阳化气,利水平冲之常用组合:茯苓、桂枝 健脾祛湿的常用组合:茯苓、白术 温阳健脾的常用组合:桂枝、白术 祛痰剂中理气化痰、健脾渗湿的常用组合:橘红、茯苓

清热化痰,散结开痞的常用组合:半夏、瓜蒌 润肺清热化痰的常用组合:瓜蒌、贝母 温肺化饮的常用组合:五味子、干姜、细辛 方中药对的作用 1. 麻黄汤中麻黄配杏仁的作用是:宣肺平喘 2. 桂枝汤中桂枝配白芍的作用是:调和营卫 3. 小青龙汤中细辛\干姜\五味子相配的作用是:温肺化饮,敛肺平喘止咳 4. 桑菊饮中中桔梗配杏仁的作用是:宣肺止咳 5. 大承气汤中大黄配芒硝的作用是:峻下热结 6. 小柴胡汤中柴胡配黄芩的作用是:和解少阳 7. 四逆散中柴胡配枳实的作用是:疏肝理脾 8. 逍遥散中柴胡配当归\白芍的作用是:疏肝养血 9. 半夏泻心汤中半夏\干姜\黄芩\黄连相配的作用是:调和寒热\辛开苦降\散结除痞 10. 白虎汤中石膏配知母的作用是:清热生津 11. 清营汤中银花\连翘\黄连\竹叶相配的作用是:透热转气 12. 清胃散中黄连配升麻的作用是:清散胃热 13. 玉女煎中石膏配熟地的作用是:清胃滋阴 14. 青蒿鳖甲汤中青蒿配鳖甲的作用是:养阴透热 15. 理中丸中干姜配人参的作用是:温中补虚. 16. 四逆汤中附子配干姜的作用是:回阳救逆 17. 当归四逆汤中当归配桂枝的作用是: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18. 补中益气汤中黄芪配柴胡\升麻的作用是:补气升阳

完整word版常用中药方剂歌诀100首

1 麻黄汤: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2 桂枝汤: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汗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组成: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3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组成: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香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 4 大青龙汤:大青龙用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燥,解表清热此为良。 组成: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石膏,生姜,大枣 5 小青龙汤: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丛,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组成: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 6 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组成:柴胡,川芎,前胡,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 7 香薷散:香薷散中扁豆朴,祛暑解表化湿阻,易豆为花加银翘, 组成:香薷,白扁豆,厚朴 8 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经宣剂, 组成: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苦桔梗,生甘 草,苇根 9 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 组成: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芥 穗,淡豆豉,牛蒡子 10 白虎汤:白虎膏知粳米甘,清热生津止渴烦,气分热盛四大证,益气生津人参添。 组成: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11 清营汤: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燥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组成:犀角,生地黄,元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 12 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清热凉血散瘀专,热入血分服之安,蓄血伤络吐衄斑。 组成: 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 13 普济消毒饮: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 组成:薄荷,牛蒡子, 黄芩,黄连,陈皮,甘草, 玄参,柴胡,桔梗,连翘,板蓝根, 马勃, 僵蚕,升麻 14 清暑益气汤:王氏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已两伤,洋参麦斛粳米草,翠衣荷连知竹尝。 组成: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 15 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疗渚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癸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组成: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癸子,无灰酒 16 龙胆泻肝汤: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车前子 17 清胃散:清胃散中当归连,生地丹皮升麻 生, 组成:生地黄,当归身,牡丹皮,黄连, 升麻 18 苇茎汤:苇茎瓜瓣苡桃仁,清肺化痰逐瘀 能, 组成:苇茎,薏苡仁,瓜瓣,桃仁 19 玉女煎:玉女石膏熟地黄,知母麦冬牛膝 襄, 组成:石膏,知母,熟地,麦冬,牛膝 20 白头翁汤:白头翁治热毒痢,黄连黄柏佐秦皮,清热解毒并凉血,赤多白少脓血医。 组成: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 21 理中丸:理中干姜参术甘,温中健脾治虚寒,中阳不足痛呕利,丸汤两用腹中暖。 组成:人参,干姜,甘草,白术 新加香薷治阴暑。 风温咳嗽服之消。 清疏风热煮无过。 或加石膏泻胃火,能消牙痛与牙宣。 热毒痰瘀致肺痈,脓成末成均胜任。 肾虚胃火相为病,牙痛齿衄宜煎尝。

肛肠科常用中药方剂

1.败毒散:组成: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 桔梗人参甘草生姜薄荷 方歌: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 功效: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2.防风通圣散:组成: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 石膏黄芩桔梗滑石甘草荆芥白术栀子 方歌: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苓术力偏饶。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通里 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憎寒壮热无汗,头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舌干,咽喉不利,涕唾稠粘,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舌苔黄腻,脉数有力。并治疮疡肿毒,肠风痔漏,鼻赤瘾疹等证。 3.葛根芩连汤:组成:葛根黄芩黄连甘草 方歌:葛根芩连甘草伍,用时先将葛根煮,内清肠胃外解表,协热下利喘汗除。 功效:解表清里 主治:协热下利。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中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4.四君子汤: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方歌: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获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却。 功效: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晄白,语音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5.参苓白术散: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白扁豆山 药甘草大枣 方歌: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夹湿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6.补中益气汤:组成:黄芪人参当归甘草橘皮升麻柴胡白术 方歌:补中参草术归陈,芪得升柴用更神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最新几种常见的中药配方

几种常见中药配方 1、黄连解毒散 【主要成分】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性状】黄褐色粉末;气微香,味苦。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三焦热盛,疮黄肿毒; 1、防治禽的新城疫、流行性感冒、法氏囊、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小鹅瘟、传染性喉气管炎、支气管炎、新母鸡病等,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呼吸困难、闭目缩颈、肿头肿脸、冠髯发紫、拉黄白或黄绿色粪便、产蛋下降、蛋品质下降等。 2、治疗猪伪狂犬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肺炎、口蹄疫、水泡病、非典型猪瘟、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 3、畜禽多种细菌或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禽类)、鸭浆膜炎、肠炎、内脏出血、菌血症和败血症。 4、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免疫抑制性疾病,促进生长发育,提高饲料报酬。 【用法用量】混饲:治疗每袋100g拌料25-30kg,预防量减半,全天量可集中1次投喂,连用3-5天。也可以用开水烫泡20-30分钟后,稀释至适量清水饮用,药渣拌料。 2、清瘟败毒散 【兽药名称】通用名:清瘟败毒散 【主要成分】玄参、连翘、地黄、水牛角、黄连、黄芪、栀子、牡丹皮等。 【性状】本品为灰黄色的粉末;气微香,味苦、微甜。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凉血清热,清瘟祛邪。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维护猪群健康体系。增加畜禽采食量,提高蛋禽产蛋量,降低死亡率。 【适应症】广泛用于畜禽细菌性、病毒性和细菌病毒混合感染性疾病。 1、本方能清热生津、清热解毒、保肝利胆、增强免疫、促进食欲。对无名高热征、温和性猪瘟、猪高热病、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等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1)能使高热病变异病毒造成免疫缺陷性疾病的猪只免疫体系得到快速恢复。(2)无名高热、伪狂犬、细小病毒等病毒引起的精神沉郁,厌食或食欲废绝,皮肤发红,毛囊、腹下、四肢末梢等有出血点;耳朵发绀呈蓝紫色,结膜炎,眼睑肿胀;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气喘,呼吸困难;粪便燥结,腹泻下痢,小便赤黄量少;后躯瘫痪,站立困难,出现神经症状等,以及仔猪体质虚弱、呼吸困难、反复拉稀、腹泻不止、逐渐消瘦、脱水、走路摇摆等。(3)高热病引起的:母畜体温升高全身红紫、耳朵发蓝、心力衰竭、呼吸困难、浑身发抖、四肢无力。早产或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后无乳等。 2、主要针对禽新城疫、禽霍乱,传染性法氏囊炎、鸭瘟、鸡痘等病毒引起的家禽精神沉郁、缩头垂萎、眼睑流泪,甩头流鼻、排黄、绿色粪便、嗉胀、口流黏液、食欲减少、产蛋下降、便血腹泻等症。对于大肠杆菌引起的输卵管炎、泄殖腔炎、腹膜炎、败血型大肠杆菌如包心、包肝等效果明显。对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白痢、伤寒、腹泻也有特效。用后能迅速提高禽的采食量,改善家禽的精神状况,显著改善蛋壳颜色,增加蛋壳厚度。 3、母猪产前、产后一周给药,可提高仔猪免疫力和抗病力,减少腹泻等疾病的发生。 3、金花平喘散 【处方】洋金花200g 麻黄100g 苦杏仁150g 石膏400g 明矾150g 【制法】以上5味,粉碎,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浅棕黄色的粉末;气清香,味苦、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