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双金《观察作文》指导课实录

孙双金《观察作文》指导课实录
孙双金《观察作文》指导课实录

孙双金《观察作文》指导课实录

写作对于少年儿童,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生活本领,更是表情达意,陶冶品性,触及心灵,点燃智慧,培养创新人格,学会做人的一种锻炼。它不仅关系到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更关系到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多年来,小学生习作教学存在种种问题,如何帮助广大语文教师走出作文教学的“费时低效”的困境,教师如何指导儿童喜欢作文、学习作文,走进无拘无束、快乐表达的世界,是我们研究探讨的主题。

前几天去北京参加小学“走进儿童作文”教学研讨会,大会特别邀请老、中、青三代名师执教六堂风格各异的小学作文课;特邀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梅子涵先生与语文教研员吴琳老师对部分作文课进行谈话式互动评析;特邀国内著名语文杂志资深主编裴海安先生以及著名特级教师张光璎、贾志敏老师讲述他们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理解与感悟。与会教师深受启发。下面整理江苏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现场作文指导课和讲评课的课堂实录。希望各位老师根据平时自己习作教学的研究实践,结合课堂实录,在评论中谈谈自己的感受。

《观察作文》课堂实录

江苏孙双金

师:今天我们上什么课?

生:作文课

师:怕不怕作文课?生摇头

师:为什么不怕?

生:郑渊洁教过我作文

师:名家教过

生:丁丁老师在教我作文

师:有没有怕作文的

生:有点怕,也有点不怕

师:为什么怕

生1:怕语言不生动

生2:怕写不好,挨老师批,句子也不会编,词语也用不上

生3:总写错别字,挨批

生4:编的不是真情实感

师:因为编的不是真实的,没有真情实感,作文难不难呢?今天,孙老师给大家上一节作文课,上完后,咱们再说。

师拿出一个盒子

师:孙老师千里迢迢给大家带来一个好东西,精致的盒子里面,红绸布包着的,猜,这里面是什么东西?

师板书:猜

师:猜对了,有奖

生1:是你们家的镇宅之宝

生2:是一本作文书

生3:南京的特产

生4:一种石头,雨花石

生5:一件衣服

生6:一块玉

生7:没有东西

师:有猜是镇宅之宝的,有猜是作文书的,有猜是南京特产的。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就是

生:五花八门

师板书五花八门

师: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开始揭晓谜底了。

师边抖包袱,边让大家喊:一、二、三、(一块砖头展露在大家面前)

生:啊!

师:你现在有什么感觉?说给我听听

生1:很好笑

生2:失望

生3:不可思议

生4:奇怪

生5: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砖头

师:你上来瞧瞧

生:太普通了

师:大家几乎天天看到,请大家用语言描述一下你天天看到的东西,你说的出来吗?

师拿着砖头在教室里走了一圈

师板书:看

生:它是长方形的,红色的,外面包着一层很薄的水泥

师:长方形的不够准确,谁用一个词改一改,应该叫

生:长方体

师:观察一件东西,首先要观其形

板书:形

它还是一块红色的砖头

板书:色

外面还包裹着一层水泥,你观察得很仔细

师:我们观察一件东西,不仅要观其形,还要辨其色,仅仅观其形,辨其色还不够,谁再来说说?

生:这块砖头是凹凸不平的,有点地方被水泥包裹住了,不是红色的。

师:这说明他的观察更细了

师:刚才谁猜里面什么东西也没有?请上来

一生上台

师:面朝大家,把手伸出来,我们给他掂量掂量

生:约1.5公斤

生:2公斤

师:想知道它有多重吗?老师在家称过,3公斤,有时,观察一件东西,不光要观其形,辨其色,还要称其重

板书:重

没有秤的时候,拿手掂掂,有时候,还要听其声

板书:声

师:谁来敲敲

生1敲完甩手:很疼

生2:太重了

生3:有点疼,拍起来咚咚的

师小结:观察事物,要多角度,仅仅观察观察外面还不是真正会观察,真正会观察得有绝招

生1:掰开砖头

生2:调查它在什么地方

生3:它出现在哪些地方

师:观察一个最核心的本领是要用脑子去联想

板书:想来历

师:砖头是怎么来的

生:土做的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听老爷说的

师:有时,听老人家说话是很长见识的。砖头前身是泥土

板书:泥土

师:泥土是怎么变成砖头的呢?

生1:被烧过

师:把一堆泥土扔到火里,随便一烧就成砖头了?烧制以前还要做什么工作

生:把泥土过滤

生2:放入特制的模具

师:你太厉害了

板书:塑形

师:还要做什么

生:烧

师:还没到烧

生:还要进行晾晒

师板书:晾晒

晾晒之后要进行烧制

板书:烧制

师:烧制之后,拿出来再次晾晒,最后才成为坚硬的砖块

师小结:一块泥土变成方方正正的,坚硬的,历经风吹雨打不会变形的砖头要经过这么多的程序,你从砖的烧制中得到什么启示?

生1:人不经过各种磨练不成才

生2:做事要一步步来,不要鲁莽

生3:泥土像婴儿,塑形师我们正在成长,后面的是经过挫折,最后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师:他联想的多具体

师:什么叫观察,这种联想包括同学们想的由砖的烧制领悟的道理,深层次的观察,用眼睛看到的东西,用脑子想到的东西。我们想想仅仅可以写砖的来历吗?还可以写些什么呢?

生:还可以写砖的用处。

师板书:用处

师:砖有什么用呢?大声回答

生:盖房子

师:这是砖的基本用途、我们北京的孩子一定可以想到砖还有哪些其他的用途呢?我想你们可以想到砖的其他十几种用处

三人讨论

生:砖可以铺地

生:可以做台阶

生:当做笔

生:当砖刀

生:当练武的工具

师:砖还可以进行雕刻,师板书:雕刻

师:一块如此普通的、丑陋的砖竟然有这么多作用,从中,你悟到了什么?

生: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生:人要服务社会

生:天生我才必有用

师:让你写一篇作文的话,你想起什么题目呢?生:一块砖

生:砖的启迪

生:感悟人生

师介绍南京的小朋友出的题目

砖的魅力和观砖记

学生下去完成习作。

【初中语文】记一件事作文指导课堂实录 语文版

《记一件事》作文指导课堂实录 贾志敏 第一课时 一、听话,找中心句 师:我们都知道,一篇作文是由一个个段落组成的,每一个段落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每一个句子又是由一个个词语组成的。因此,写好作文,就要用好每个词,写好每句话和每段话。下面老师念几段话,大家认真听,仔细想,每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老师念第一段话) 生:这段话是围绕“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来写的。 师:(翘起大拇指)你讲得真好! (老师念第二段话) (生紧张,在老师启迪下,第5次才说完整:“这段话是围绕‘河马的嘴比一般动物的嘴都大’来写的。”) 师:(提高声音,高兴地)真了不起!(走上前)我可以跟你握手吗?(跟这位学生握了手)你一共错了4次,第5次才正确,同学们都没有这种学习经历。学习就是要这样,错了没有关系。 (师又说了第三段话,学生很快答出。) 二、指导仔细观察 师:(出示一个大橘子,放在学生容易看见的位置)这是一个橘子。(板书:这个橘子真可爱)谁来读呢?(一生读) 师:读得一般,谁再试一下?(又一生读,“这个”拖调了。) 师:不是念“这——个”,应该念“这个”,语速要快些。你读。(学生读) 师:你读得真好!大家一起读。(学生齐读) 师(板书:啊!)在前面加一个“啊”,谁能读好?(学生读得不错) 师:啊,这个橘子真可爱!怎么个“可爱”,要用事实说话,要表达形象,要把话写具体。怎样写具体?要——(板书:观察)。观察,指的是以看为主,对事物进行调查。观察要——(板书:仔细)。如果要写这个橘子,你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观察? (学生说了颜色、形状、大小,教师板书。) 师:小朋友真聪明!还有吗?(见学生不举手,老师走过去,拿起橘子,作了一个“掂”的动作。) 生:(脱口而出)重量。 师:(板书:重量)好!再近一点呢?(老师把橘子送到鼻子前,作出嗅的动作。) 生:(抢答)味道。 师:(反问)是味道吗,鼻子能知道它的味道吗? 生:(恍然大悟)香味。 师:(板书:香味)再仔细观察(特意展示了橘子带叶的柄)。 生:这个橘子上有叶子。 师:一般橘子都没有,这是这只橘子的个性(板书:特征)。现在剥开橘皮,你就看到——(生:橘瓤)一尝就知道——(生:味道) 师:这样观察就仔细了,如果把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也就具体了(板书:写得具体)。 三、指导写具体 师:光写具体还不够,文章还要生动,怎么写才生动呢?那就要展开想像(板书:想像),想像要合理(板书:合理)。把你想像到的写进去,文章不就具体、生动了? (老师手拿橘子,引导学生边看边展开想像。) 师:颜色——

(完整版)作文优质课教学实录

作文优质课教学实录 目录 1,《感受母爱?体验真情》教学实录育才中学管爱平 2,特别的祝福给特别的你――如何写祝福语龙泉四中叶淑珍 3,让细节亮起来――《关注细节,抒写真情》教学实录龙泉三中包立芬 4,"片段成篇"作文教学实录民族中学叶建芬 5,感动道太中学陈伟霞 6,《让生活充满感动》作文教学案例分析兰巨中学吴海燕 7,爱的细节在屋檐下―――《感悟亲情》作文指导课案例龙泉四中吴海花 8,捕捉细节,体验亲情龙泉三中周善花 9,春节的美丽画卷查田中学汤如鸾 一,课前序曲: 课前打开课件,播放《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欣赏,跟唱. 二,新课导入: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烛光里的妈妈》,不少同学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那么听着这首歌,你有想到了什么呢生:母亲. 生:妈妈对我的关心. 师:是呀,母亲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了我们全部的爱.可以说母爱,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话题.今天,老师愿和你们一道"感受母爱,体验真情".(展示课题) 师:说起母爱,我想到了满文军一首歌颂母亲的歌――《懂你》.谁会唱吗 (有许多学生摇头) 师:今天我把这首歌的MTV带来了,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不过,我有个要求:你要谈谈MTV中哪个细节最能体现母爱.(播放《懂你》MTV,学生欣赏.) 三,说真话,诉真情 师:你觉得MTV中的哪个细节最能体现妈妈对子女的深深爱意 生1:妈妈在夜里为孩子盖被子的情景最另我感动. 生2:妈妈把吃的东西都给子女了,自己在舔碗底. 生3:雪地里妈妈背着孩子行走,体现了她对孩子的爱. 生4:妈妈深夜为孩子补衣服. 生5:妈妈在火车站等待孩子归来时的表情最能体现母爱.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也许都是平凡小事,但也正是这些小事中包含着浓浓的母爱.正如《母亲》这首小诗所写的一样.(多媒体展示《母亲》)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生(齐答):好!(齐读《母亲》) 师:你能说说诗中所写的哪些事情体现了母爱吗 生6:拿新书包,打雨伞,沏热茶. 生7:包三鲜馅,在那他乡中,母亲会牵挂你.生病了母亲会掉眼泪. 师:那我想知道:诗中所写的这些,你和你的母亲之间是否也发生过呢你能向我们谈谈你与母亲之间发生的难忘的小事吗(多媒体展示:说真话,诉真情――说说在现实生活中,你被母亲感动的情节.) 生8:每次周末我回到家里,妈妈都会为我做很多我爱吃的东西,而且总喜欢看着我吃. 生9:有次半夜,我感到很饿,当时天气很冷,妈妈还是起来为我烧吃的. 生10:妈妈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她每次上班前都为我准备好中饭.有次她为我准备了两个荷包蛋.我趁她没注意把蛋放进了她的饭盒.可中午时妈妈跑回来,把两个荷包蛋又给我送了回来. 师:就为了把两个荷包蛋给你送回来,跑了很远的路. 生10:是的,从这件事我更感受到了妈妈对我关心. 师:看的出来,你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谢谢. 生11:我每次来学校上学,妈妈总是有很多话跟我讲,而且要将我的用品全部准备好.

《只拣儿童多处行》孙双金

孙双金教学实录——《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一课时 师生问好。 上课之前,给同学们听一支歌。 春天在哪里。 会唱吗跟着一起唱。 师: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 生:春天在哪里? 师:春天来了,我们都想去找春天,你想到哪去找春天? 生:我想到公园去找春天。 生:我想到野外去找春天。 生:我想到草原上去找春天。 师:是的,去广阔的草原上找春天。 生:校园的花圃里。 师:春天到了,我们都想找到明媚的春天。中国也有一位古代的诗人写找春天的事。 出示诗。 师:谁来猜一猜,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谁来猜一猜,猜对了表扬,猜错了也表扬,表扬你的勇气。 生:儿童不知道到哪去找春天,只知道游人多的地方去。 师:表扬,一起读一读。 师:你们比古代的人聪明,不仅儿童喜欢去找春天,大家都想去找春天。我们的冰心奶奶也要去找春天,冰心奶奶把这两句诗改了一下,读。 师:冰心奶奶只儿童多处行,到儿童多的地方去找春天。看孙老师写课题,其中还有一个生字。 师:写拣字,提示右边不是东。 师: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说错了也不要紧。 生:只拣儿童多的地方走。 师:去干什么呀? 生:去找春天。 师:冰心奶奶为什么不到其他地方去找春天,为什么不到游人多的地方去找春天呢把课文读一遍,要解答这个问题,要读课文。 学生自读。 师:课文读完之后,我发现你们班的刘星宇同学给课文标了标有几段,这个方法很好,向她学习。 师:标好的同学举手,说一下有几段。 生:九段。 师:文章比较长,请你看看九段中你最想读哪段,呆会我请他来读一读。 学生自读。 师:谁愿意把自己读书的情况给大家展示一下。孙老师最喜欢举手的同学,举手的同学是最自信的同学。 生读。第八小节。 师: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读这一段。 生:写出了花儿的旺盛。 师:真好,她不仅读出了她喜欢的这一段,而且讲出了喜欢的原因。读得真好,但是有一个字音读得不准。 生:浑身解数。 师:板书。这个字是个成语。解是个多音字。浑身解数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浑身的本事。 师: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师:好,像她那样,谁来读一读自己喜欢的这一段。我看见举手的同学眼睛里充满着自信。 生读。 师:读和流畅准确。说说为什么? 生:因为把YI和园写成一个大魔术匣子。 师:谁像小天使。

低年级写话 课堂实录(全国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低年级写话课堂实录(全国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新加坡南洋小学周艾冰 上课以后老师让学生看一个故事 出示课件(图片形式):小明向大家介绍自己,他背着 一个书包,老师提问书包里有什么?书包里有好多好多的东西,想不想知道? 生:想 (课件继续播放。) 师:里面有四本书一盒彩色笔,一把尺,猜一猜还有吗? 生:有 (课件继续播放。) 师:还有没有,七张纸,重不重。 (随着课件播放老师描述:他走出看到一个大太阳,两 朵云,两只鸟,听到鸟的叫声,可是这时一架飞机飞过来。 他走到一座山,看到两旁有四棵树,一阵风吹过,叶子的旁 边有三朵花,真好看。花朵里忽然跑出了一只兔子,它跳着 跳着就跑了,很快不见了,紧接着出来一条蛇,这时蛇听到 一些声音,什么声音呢,听到一只鸡在叫,一只狗在叫,小 明继续往前走,一只羊从身边跑过,把他吓了一跳,你们猜 猜为什么跑这么快呢,狼在追他,一只牛跟他打招呼,这时 小时听到一阵笑声。一匹马在笑,不知道,为什么笑得这么

开心,因为他看到了一只会跳舞的猪,所以哈哈大家起来。 继续往前走,两只熊,走过一条河,一座桥,走过木桥,看 到河里有三条鱼在游水,岸边有一只青蛙在吃早,终于走到 了学校,一面国旗,认识吗?这是我的国旗,新加城的国旗,学校里发生什么事情,今天不告诉你们。 接下来请你们说说从图上你们看到了哪些特别的词? 生:数量词 师:用了什么量词? 生:一面国旗 师:很好,还有吗? 生:一匹马。 师:很好,再来。 生:一朵云 师:非常好,再来 生:一所学校 生:一条蛇 师:还有吗 生:三朵花 生:两只熊 生:三条鱼 生:一只兔子 师:很好,你们都很仔细在听我的故事。现在我们来玩

写人作文指导课堂实录

写人作文指导课堂实录 导语:些人作文是学生写作的一种重要文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准备的写人作文知道课堂实录。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写人作文课堂教学实录师:上一堂课我们讲到了写人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抓住了人物的特点,我们又如何把人物写生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一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在上课之前我请同学们先来做一回小老师,请大家议一议,评一评下面两段人物描写有什么不同,谁好谁劣,“好”的好在哪里,“劣”的那里不足。 片断一:“李云是一个机灵、淘气的孩子。长着一对乌黑的大眼睛,睫毛长长的,黝黑的,腮帮鼓鼓的。他喜欢穿一些图案动感十足的运动衫。” 片断二:“李云是一个机灵、淘气的孩子。他特别喜欢穿一些图案动感十足的运动衫。他那胖乎乎的脸上,长着一对乌黑调皮的大眼睛,油黑闪亮的长睫毛随着眼帘忽闪忽闪的。碰到困难的事儿,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在他那黝黑的脸上,不论是那鼓鼓的腮帮,还是那薄薄的嘴唇,或者那微微翘起的小鼻尖,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 生:第一段只写出了李云的大眼睛、睫毛、腮帮等容貌特点,而第二段还抓住了“睫毛随着眼帘忽闪忽闪的,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这些情态,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这样就把李云机灵、淘气的性格特征写得活灵活现。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师:讲得非常好!抓住了人物的情态,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就能把人物的性格特征写得活灵活现。这确实描写人物的一种好方法。 板书:抓住人物情态描写 生:第二段描写:“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来写,把它的眼睛写得具体很形象。 师:采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来描写人物外貌往往能把人物写得具体、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不愧描写人物的一种好方法。 板书: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描写。 生:作者虽然抓住了李云的眼睛、睫毛、腮帮、穿着特点来写,但只抓住了人物的静态来写,没写出的动态情况,只显示出人物的“形”,没有传物的“神”,显得比较死板,人物“活”不起来。而第二段不仅抓住了人物的容貌静态特点来写,还抓住了动态特点写。“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这种“动“、“静”结合的写法,不仅把李云机灵的性格特点活灵活现的展示出来了,而且还把他遇到困难是那种肯于动筋的内心情感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师:讲得非常精彩。采用动、静结合,描写人物外貌,不仅把人物的性格特点活灵活现的展示出来了,而且还把人物的内心情感生动地表现出来了。这又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描写人物的一种好方法。 板书:采用动、静结合描写 师:今天我们学了好几中描写人物外貌的好方法,现在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到的这些方法来修改一下自己上次写的的作文。比一比,

孙双金《观察作文》指导课实录

孙双金《观察作文》指导课实录 写作对于少年儿童,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生活本领,更是表情达意,陶冶品性,触及心灵,点燃智慧,培养创新人格,学会做人的一种锻炼。它不仅关系到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更关系到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多年来,小学生习作教学存在种种问题,如何帮助广大语文教师走出作文教学的“费时低效”的困境,教师如何指导儿童喜欢作文、学习作文,走进无拘无束、快乐表达的世界,是我们研究探讨的主题。 前几天去北京参加小学“走进儿童作文”教学研讨会,大会特别邀请老、中、青三代名师执教六堂风格各异的小学作文课;特邀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梅子涵先生与语文教研员吴琳老师对部分作文课进行谈话式互动评析;特邀国内著名语文杂志资深主编裴海安先生以及著名特级教师张光璎、贾志敏老师讲述他们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理解与感悟。与会教师深受启发。下面整理江苏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现场作文指导课和讲评课的课堂实录。希望各位老师根据平时自己习作教学的研究实践,结合课堂实录,在评论中谈谈自己的感受。 《观察作文》课堂实录 江苏孙双金 师:今天我们上什么课? 生:作文课 师:怕不怕作文课?生摇头 师:为什么不怕? 生:郑渊洁教过我作文 师:名家教过 生:丁丁老师在教我作文 师:有没有怕作文的 生:有点怕,也有点不怕

师:为什么怕 生1:怕语言不生动 生2:怕写不好,挨老师批,句子也不会编,词语也用不上 生3:总写错别字,挨批 生4:编的不是真情实感 师:因为编的不是真实的,没有真情实感,作文难不难呢?今天,孙老师给大家上一节作文课,上完后,咱们再说。 师拿出一个盒子 师:孙老师千里迢迢给大家带来一个好东西,精致的盒子里面,红绸布包着的,猜,这里面是什么东西? 师板书:猜 师:猜对了,有奖 生1:是你们家的镇宅之宝 生2:是一本作文书 生3:南京的特产 生4:一种石头,雨花石 生5:一件衣服 生6:一块玉 生7:没有东西 师:有猜是镇宅之宝的,有猜是作文书的,有猜是南京特产的。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就是 生:五花八门 师板书五花八门 师: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开始揭晓谜底了。

孙双金《三顾茅庐》教学实录

孙双金《三顾茅庐》教学实录 T:你认为哪些地方表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 S: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 T:你这是请他出山之后的“诚心诚意”,之前呢? S:“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你再帮张飞“嚷一下” T:自己练一练,看谁来做一次“猛张飞”。你说张飞嚷时是怎样的心情? S:生气、讨厌(怎么搞的又去了)个别读/齐嚷 T:“捆”只能捆来人却捆不来人的心啊!刘备怎么说? S:齐读 T:这地方能看出刘备诚心诚意,还有什么地方? S:“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侍侯。” T:刘备为何让他俩在门外等侯? S:刘备怕他俩打扰诸葛亮,怕张飞闹堂…… T:是啊,刘备是怎样“恭恭敬敬”的,看这个恭字,(指导识写出恭)谁来表演一下刘备恭恭敬敬…… S:一生表演(两手立正站好) T:一个刘备,还有不同站法吗? S:另一生表演(低头弯腰,双手抱拳)弯腰低头是对一个人的尊敬 T:噢,更恭敬,这样才能体现对人的虔诚和恭敬。看看书上刘备站了多久,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还有一个时间,半晌是多长时间?“半天”起码也得一个小时,同学们想象一下,刘备恭恭敬敬站了半晌又两个时辰……刘备是什么人?诸葛亮又是什么人?你知道他们年龄吗?……一位47岁的首领,对着一位27岁的毛小伙子站了半晌,一个站一个还躺着。哎呀,了不起啊!齐读这部分。 S:在等的时候,张飞……刘备急忙又把他拦了回去。

T:还有哪些地方体现刘备的诚心诚意? S:“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刘备“轻轻”敲门说明他怕惊醒诸葛亮,对他尊重、诚心。 T:噢,抓住了“轻轻”,连敲门声都是那么小心翼翼。生怕惊醒了诸葛亮。 S:还有这里也能体现出刘图示的诚心诚意。“刘备站在台阶下等候。”封建社会是分等级的。大臣参见皇上的时候是站在阶下,而此时,刘备是首领,诸葛亮不过是一介村民,刘备却站在阶下,可见他诚意。 S:“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是刘备的结拜兄弟。却没听他兄弟的话,说明诸葛亮比张飞更重要。 T:都突出了诸葛亮更重要。还有一些地方说明刘备的诚心诚意,他看见你,你看见他了吗? S:“冬去春来”刘备在两兄弟不同意下去的时候,去了,可见他诚心诚意。 T:刘备是打马一路奔去的吗? S: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T:他为什么不骑马到跟呢? S:他怕马蹄惊扰了诸葛亮。 T:刘备不至于半里多路就下马,说明他把诸葛亮当成了自己的老师。读读看,看谁能读出刘备的诚心诚意,谁就是小刘备。 S:读:“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才悠然醒来。”齐读转折 T:刘备轻轻敲门轻轻地进去,恭恭敬敬地等,等啊等啊,诸葛亮翻了个身,又等啊等啊,等了半晌,才悠然醒来,刘备先前等得那样耐心,这时刘备怎样?刘备为何那么“快步”? S:刘备想见诸葛亮。 S:刘备见诸葛亮醒来很兴备,想马上进去和他讨论国家大事。 T:噢,刘备真是求贤若渴,那诸葛亮到底值不值得刘备这样“诚心诚意”地去请呢?读读最后两节。 S:读最后两节。 T:你读了有何体会,刘备为何“三顾茅庐”你看出来了吗?

郑桂华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类比构思 执教者华东师范大学郑桂华杭州市第九中学高一学生 师课前聊天之后提及-----说清楚一下,把敏锐的感觉用文字记录下来,这就是语文课常做的事情。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类比构思法之后,教师出示冰心的《霞光》,请一位女同学来朗读。师:请大家说说看,写了什么?作者想写什么? 生:生命中的快乐和痛苦,不必太在意。 师:写的是霞的物象,但写的是快乐和痛苦,为什么不直接写,有什么好处? 生:容易让读者有兴趣,不枯燥。 师:生命是庄严的话题,神圣的大话题,用这个物象写,容易让作者喜欢。 生:引发读者的共鸣。 师:不直接讲出来。含蓄。 生:霞和生命中的快乐和痛苦有相似的地方。 师:更加直观 生:更加透彻,更具体。 师:所以有时候选择一个物象来承载就要更加直观形象。 屏幕显示谈生命(节选文字) 之后屏幕上只有三个大字人生像? 师:你能想到哪些物象来表达人生感受,写得越多越好……大于等于8个 学生思考,写。 生:繁星迷宫小草浮云沙丘战争白纸彩绘乐谱程序游戏农场赌博搓麻将(学生想解释的时候,被教师忽略) 生继续表达:像高尔基文中的海燕像登山,到山顶的那种香烟——抽到高兴的时候就没有了公交车——有些人陪你到终点,有些只是过客浓咖啡—有苦也有甜 子弹—一瞬间的人生没有彩排的电影风筝----只有制约着才能飞得更高 五颜六色的调味盒餐巾纸—看看还多,其实快用完了雷雨—狂风暴雨后才见彩虹 一场旅行瀑布——蓄势待发,倾泻一瞬间火箭——扔掉一些东西才能飞得更高 师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将这些物象一一写在黑板上,并标上了序号。 师:现在请大家转换身份,写作文大部分时候是给别人看的,现在请大家当一下读者。作为读者,你最愿意看哪一篇呢,暂时不考虑内容。凭理性思考,只投一票。 师:投好后,请回忆反思,交流一下,为什么投给这个,为什么不是哪个?理由是什么? 生:给“没有彩排的电影”感觉很文艺。 师:是不是很期待? 生:会引发我的阅读兴趣,人生思考。(教师板书人生思考) 生:我也选这个,因为人生只有一次机会,有共同点。 师:也就是有足够的联系相通(板书) 生:人生像一场战争,最能激发人的兴趣,因为人往往一不注意就被撂倒,人生太激烈了。 师:你一定很有感触。(板书最有感触) 生:搓麻将因为人生沉重,而用这样调侃的笔法更能引发人的思考,有一个反差(板书) 更能激发阅读期待(板书) 生:风筝很好,有老师家长的制约,很像。 师:大家更关注这些带形容词的物象。更清楚? 生:遐想的空间更大。 生:不确定因素更多,更能切合人生的主题。 生:写作就像外科医生一一,切入点很小,但是却力求更细微具体。

孙双金教学实录

孙双金教学实录:《送别组诗》 作者:梁西发来源:梁西发博客时间:2005年11月2日 热点推荐: 冯为民:教好语文选修课的浅见 李彬:中学语文教学的美育内涵探 唐建新:感受台湾中小学《国文》课本的编排 《送别组诗》课堂教学实录 孙双金 师:(板书“诗”)你们学过诗吗?(生答学过) (在“诗”前板书“组”字)“组诗”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一组诗歌。 师:(在“组诗”前板书“送别”)“送别组诗”是什么意思呢? 生:这一组诗都是写送别的。 生:把送别的诗放在一起,成为一组诗。 师;是呀,以前我们一堂课一般是学习一首诗,今天啊,我们一堂课来尝试学习一组诗,一组写送别的诗,大家有没有信心?(生答有) 我们先学习第一首诗。(板书:赠汪伦)请大家自读这首诗,自己尝试解释它。我相信大家有能力完成这个任务。 (学生各自投入地读,然后各自尝试解释诗句。) 师:谁来试一试?我最喜欢自信、勇敢的学生。 生:李白乘着小船刚要离开,突然听到岸上传来踏歌声,桃花潭的水啊,即使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 师:(高兴地)你真能干,不用老师讲,自己就理解了!谁再来试试。 生:(小手举成一片,个个跃跃欲试,老师又点了一位同学)李白乘着小船刚要离去,忽然听到岸上有人踏歌相送。桃花潭的水啊,你即使有千尺深,也抵不上汪伦送我的感情深呀! 师:不错,不错,看来同学们自学能力挺强,离开老师也能学习。古人讲:“学贵有疑,小疑者小进,大疑者大进。”对这首诗,你们有什么问题呢? 生:“踏歌声”是什么意思? 生:为什么李白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呢? 生:李白和汪伦的感情为什么这么深呢? 师:苏州的小朋友真聪明,提出了一些好的问题。但我想念你们再读读诗,

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作文教学课堂实录(请大家指正) 《有趣的游戏》作文指导课课堂实录 一、回顾游戏,指导说写一段话 师:同学们,星期一我们做的“拼句”游戏,大家喜欢吗? 生(合):喜欢。 (教师板书:前仰后合、肚子疼、老师) 师:请同学们用上“前仰后合”、“肚子疼”和“老师”这几个词语,把咱们做的游戏说一说,看谁说得好。 生甲:老师教我们做了一个“拼句”游戏,大家笑得前仰后合,最后都肚子疼了。 师:我们在哪儿做的这个游戏? 生乙:老师在教室里教我们做了一个“拼句”游戏,同学们有的笑得前仰后合,有的笑得肚子疼了。 师:再完整一点,我们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的游戏,这个游戏怎么样,好玩吗? 生丙:星期一,语文老师在教室里教我们做了一个“拼句”游戏,这个游戏可好玩了,乐得同学们有的前仰后合,有的趴在桌子上直喊肚子疼。 师:看来这个游戏大家都非常喜欢,所以记忆犹新。你能用笔把这个游戏用一段话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生(合):能—— 师:写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记叙文的六要素,谁还记得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来?(学生沉默了一会儿) 生:开头、结尾——不对,不对,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师:看来,同学们对记叙文的六要素掌握的不是很牢固,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一段话写一写这个游戏,注意把记叙文的六要素写清楚。 (学生动笔写游戏)五分钟后 师:哪位同学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自己写的这段话? (学生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人举手。) 师:是不是大家今天不在状态呀?怎么不如做游戏时积极高呢? (逐渐有几个同学举手了。) 生甲:星期一,语文老师在教室里教我们做了一个“拼句”游戏。同学们写完纸条后,就开始读纸条,同学们拼出的句子五花八门,教室里传出同学们阵阵笑声。这个游戏真有趣。师:刚才,这个同学说的这段话,时间是——(生答:星期一)地点是——(生答:教室)人物是——(生答:老师和同学)事情起因是——(生答:老师教我们做了一个游戏)经过是——(生答:同学们拼出了五花八门的句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结果是——(生答:这个游戏真有趣)还有同学愿意读一读自己的作品吗?

黄厚江作文模板教学实录.doc

【教育感言】 作文教学要提高效率,首要的是对中学作文教学的价值追求有准确的定位,对写作的一般规律有准确的把握和真正的尊重,致力于学生写作状况的改善和写作过程的优化。如果总在教学的形式和手段上动脑筋翻花样,恐怕只能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堂写作课,学习怎样写出人物的个性。 (师板书“写出人物的个性”。) 师:那什么是人物的个性呢? 生1:我认为是人物独有的特 点。(师板书“独有”。) 师:是的,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区别于另外一个人的独有的特 点。请大家从学过的课文中举例子,说说课文写出了人物怎样的鲜明个性。 生2: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老师教学生写字,就表现了老 师慈爱负责的个性。 师:是的,这是通过具体的事件写出人物的个性。除了通过事件写人物之外,还有许多细节也可以写出人物的个性。《我的老师》中有能表现蔡芸芝老师个性的细节吗? 生3:“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 敲在石板边上”的细节,表现了老师的和蔼亲切。 师:很好,这个细节就是老师充满爱的个性动作。其他同学还能

说说不同的例子吗? 生4:动作描写也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如《赵普》,他向宋太祖推荐人才,太祖不任用,他就反复推荐,气得太祖撕坏了他的奏章,他回去把撕坏的奏章粘贴好,第二天还是推荐这个人。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太祖终于采纳了他的意见。这表现赵普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意 见。 师:有很多同学学习文言文只注意字词和句子的理解,而这位同学从文言文中学习写作的手法,非常可贵。 生5:还有外貌描写。鲁迅的胡子是“隶体的‘一’字”,头发是根 根直竖的,这就写出了鲁迅的瘦削、严肃,表现了他的顽强、倔强与 刚正不阿。 师:除了具体事件、动作描写和肖像描写可以表现人物个性,一 句话也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来。《“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主要人物 是那位船长,他的一句话就能表现他的性格。有同学记得吗? 生6:“??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 个人救出去。”反映了船长高度的责任感和舍身为人的精神。 师:大家能举出语言表现人物个性的例子吗?(学生没有反应)《社戏》里面的双喜,大家还有印象吗? 生7:有印象。当大人们迟疑不决时,双喜大声地说:“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这些话反 映了他的聪明,也使得大人放心地让“我”去看戏了。 师:是的,双喜的这段话,可以说是个性化的语言,写出了他的

孙双金课堂实录_1

孙双金课堂实录 3月21日,河南漯河郾城县苏教版(国标本)教材培训暨教学研讨会在郾城县人民剧院进行。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特级教师孙双金亲临会场,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展现了名师讲课的风采。为让众多没有参会的教师都能领略名师的风采,绿宝石历时三四天,终于将课堂实录整理出来,现予公布,以飨网友。此份实录,未经孙双金老师过目,如有不当之处,纯属绿宝石水平有限,敬请斧正。上课地点: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县人民剧院上课时间:2004年3月21日上午上课伊始,教师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中的《好汉歌》。雄壮、豪迈的歌声在剧院里回荡。歌曲结束,师生进行课前交流。师:同学们,谁知道刚才听的是什么歌?生(齐答):《好汉歌》。师:好听吗?生(齐答):好听。师:你最喜欢《水浒传》里的哪一位好汉?生:我最喜欢神勇冠英的武松。生:我最喜欢鲁智深。师:噢,你最喜欢花和尚鲁智深。生:我喜欢《水浒传》里的林冲。生:我最喜欢九纹龙史进。师:《水浒传》里面一共给我们塑造了多少位好汉的形象?一起说。生(齐答):108位。师:你知道什么样的人叫好汉吗?生:勇敢的人。生:重情义的人。生:有正义感的人。生:爱打抱不平的人。生:忠义疏财的人。师:是“仗”义疏财的人。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师:讲的真好。你们是什么学校的?生(齐答):实验小学。师:听了同学们讲,我非常喜欢你们。你们课外看了好多的课外书,尤其是《水浒传》,是不是?生(齐答):是。

师:刚才同学们讲了好汉的许多特点,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一下《水浒传》里面108将中第一位出场的好汉。他是谁?生(齐答):林冲。师:板书课题(一笔一画,苍劲有力)。一起把题目读一读。生(齐读):《林冲棒打洪教头》师:再读一遍,速度再稍快一点。生(再齐读):《林冲棒打洪教头》(速度较前稍快)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孙老师最喜欢发言的同学,讲对的表扬,讲错的还是表扬。生:林冲为什么要打洪教头?师:听到没有,这就是问题,林冲为什么要打洪教头呢?你很会思考,请坐。有不同的问题吗?生:林冲棒打洪教头的原因是什么?师:原因是什么?换一个角度来问,基本一样,还是一个问题。生:林冲打的是好人还是坏人呢?生:洪教头是谁呢?生: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而不是拳打洪教头呢?师:她关注“棒”打,而不是“拳”打。不像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而是棒打洪教头。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你很会思考。生:最后是林冲赢了呢?还是洪教头赢了呢?师:她关注他们的结果。生:林冲是怎样棒打洪教头的?师:实验小学的同学都很会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我们现在来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找一找答案。现在把书立起来,要把课文读正确,做到不添字,不掉字,不错字,也不能读得结结巴巴。行不行?生:(自由读课文,时间长达8分钟。)师:这篇课文比较长,请你们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学生标画自然段)刚才已经读了课文的8段,现在再来看一看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段?把你喜欢的这一段再读一读。开始。生:(自由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师: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完的请举手。你喜欢哪一段?生:我喜欢第七段。师:大家看着第七

作文讲评课课堂实录五

具体展现真情实感 ——《那一次,我真_____》作文讲评课课堂实录 内乡县赤眉一初中辛颂义师:同学们,上一周我们写了作文《那一次,我真_____》,下面我们再做以简单的回顾。(大屏幕展示上次作文指导的流程,即出示题目——出示习作训练目标——学生补充题目——选材指导——构思指导——误区呈现及范例——范文示例——学生构思后动笔写作。教师边出示幻灯片边做简单提示。) 师:我们此次作文的训练目标就是要选取典型的事件,通过具体叙事,表达真情实感。那么,今天我们要通过这节讲评课知道如何具体地表达真情实感,通过评改习作,我们要学会具体、真实地表达情感。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师:这次作文,大部分同学都写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得是情深意切,感受也各不相同。老师统计了一下:共写了25 种不同的感受,其中,以写《那一次,我真快乐》、《那一次,我真后悔》、《那一次,我真伤心》和《那一次,我真尴尬》的最多。 还有一些感受,写的人比较少,但很有特色,让人很受启发,我们来看看“眼前一亮”。 (多媒体出示别出心裁的题目: 《那一次,我真可爱》——席苗苗 《那一次,我真残忍》——李盼 《那一次,我真幸福》——邵田 《那一次,我真纠结》——陈旭 《那一次,我真了不起》——任佳薇 《那一次,我真过分》——王巧 《那一次,我真长了见识》——杨静 《那一次,我真失败》——时浩 《那一次,我真的错了吗》——杨书强 《那一次,我真感到劳动的艰辛》——刘永康) 师:你比较喜欢哪个题目呢?你喜欢的理由是什么呢? 生1:我比较喜欢《那一次,我真了不起》,因为他肯定了自己,做事中有一种成就感,会写得更真切。 生2:我比较喜欢《那一次,我真的错了吗》,因为这篇文章肯定会写作者内心的矛盾,

孙双金教学实录——《赠汪伦》

孙双金《赠汪伦》教学实录 日前,笔者听了特级教师孙双金的一节古诗教学课,感触颇深。孙老师根据所教古诗《赠汪伦》这首送别诗的特点,巧妙设计了“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仅读懂了一组送别体诗歌,而且初步领会了这一类诗歌的表达方式,收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一、明确目标,激发学习热情教学伊始,孙老师就告诉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组送别体古诗,相信大家一定能学好。我们先学习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赠汪伦》。”这显然是一段经过精心设计的导语。导语不仅告诉了学生今天学习的是送别体诗,而且让学生感觉到今天的目标稍高了一些——要学习一组送别体古诗,“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使其一上课就处于“愤”“悱”状态,对提高学习效率是很有帮助的。二、精读一首,领悟表达方式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形成语文能力,为课后的广泛阅览打下扎实的基础。《赠汪伦》是一首唐诗,而且好读易懂,孙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始自终引导学生自学古诗,掌握送别体古诗的表达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自主朗读,了解诗歌大意。孙老师先让学生自主读诗,思考诗中说的是谁送谁?谁别谁?让学生明白送别体诗歌中人物的主客之分;然后指名读诗歌,让学生说说“汪伦是怎样送李白的?”“李白是怎样别汪伦的?”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大意;最后请两名学生试说诗歌的意思,重在了解学生是否真正读懂了诗歌。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学得生动、充实,基本上明白了诗歌的意思。 2.自学质疑,理清作者思路。学贵有疑。孙老师用明代学者陈献章有关质疑的名言激励学生主动质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希望同学们认真读诗,善于动脑,提出你的疑问。孙老师愿和大家共同进步!“学生听了思维非常活跃,提出了两个有价值的问题:”汪伦为什么要踏着节拍、唱着歌送李白?“”为什么汪伦早不送,晚不送,却在船即将离开时送?“孙老师并不急着作答,而是引导学生再次自读诗歌,并让学生同桌讨论,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了《赠汪伦》一诗是汪伦用踏歌的方式送别李白的,表达了二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学生通过主动质疑、自读释疑、互助学习,完成了教学意图。 3.自由诵读,体会思想感情。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强调诵读的重要性。事实上诵读遵循了形象感知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吸收语言、转化语言。古诗尤其要重视诵读,让学生充分领悟其图画美、语言美、意境美。孙老师在学生读通、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想像李白和汪伦分别的场面:“假如你是李白,会对汪伦说些什么?”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李白和汪伦,通过学生口语交际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孙老师引导学生进入诗境,诵读全诗、领悟诗情,学生从声情并茂的吟诵中读懂了诗歌,领悟了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迁移转化,带读一组诗歌孙老师在学生学会《赠汪伦》一诗的基础上,分别出示了《送孟浩然之广陵》和《别董大》两首送别诗,让学生运用学习《赠汪伦》所掌握的方法自学这两首诗。学生通过朗读,很快弄清了《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作者李白是用目光送别孟浩然,《别董大》一诗作者高适是用语言送别董大,通过吟诵领悟了诗中所表达的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短短三十五分钟,学生便读懂了三首古诗,可见效率是很高的。课末,老师设计了开放式作业,布置学生课后搜集、吟诵有关送别氖瑁墙镂慕萄У目占溲由斓娇瓮猓嘌鸭⒄怼⑽招畔⒌哪芰Γ欣谘镂乃刂实娜嫣岣摺?br> 综上所述,孙老师“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古诗教学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诗歌的体裁特点、内容特点,结合大纲推荐篇目,精读一首,带读几篇,丰富其文化底蕴。尤其在教学中,孙老师很好地充当了引导者、组织者、点拨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学、自读、自悟,组织学生质疑、讨论,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一点更值得我们借鉴。 一、质疑导读 板书“李白”(旁打?)师:谁能把想到的告诉大家?生如数家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诗人; 生:他的祖籍在今甘肃秦安附近,五岁迁居四川江油县,还可算是我们老乡呢!(众笑)

于永正《把作文写得有声有色》教学课堂实录.docx

于永正《把作文写得有声有色》课堂实录 执教者:于永正整理与评析:叶秋莲(徽州区岩寺镇中心学校) 第一课时 师:咱们是四年级几班的?生:一班! 师:哦,咱们是四( 1 )班的学生。(板书“于永正”)这就是我的 名字,我叫什么名字。生:于永正!师:怎么称呼我? 生:于老师!师:真有礼貌,喜欢我吗?生:喜欢! 师:一见我就喜欢吗?为什么喜欢?生:你“和蔼”。 师:我脸上写着两个字:“和”、“蔼”?生:不是 师:(笑)是——又不是?我也喜欢你们。你看,你们就像一朵朵的花,非常美丽!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连上两节作文课。中间如果想那 个了,那个的门就在教室后边,自己去,不用向我请假,你想你如果 向我请假:“老师,我想那个了!”那多难为情呀!自己去,完了自 己再回来,好吧! [ 一句“我也喜欢你们。你看,你们就像一朵朵的花,非常美丽!” 包含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不用请假就可以自由上厕所,给学生提供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有了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有了真正的民主教学,学生的潜能便会得到开发,学生的表达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精彩。 ] 师:上课生:老师好。 文档大全

师:小朋友好,请坐。今天给小朋友上两节作文课。请同学们看两幅 画,谁来读图上的句子? 生:(一个同学读,感情一般但很流利。) 师:读的不错。听老师读(师很有感情地朗读),在这幅画中,哪些 地方写了作者看到的事物?想好再说。你第一个举手,你来。生1:细雨 师:想好再说。生 2 :细雨、山、天空 师:说完了吗?没有说完?要不要说完呢?不用说完了,但后面要加一个字。 生 2:等 师:如果写下来不说“等”,还可以用——生:省略号 师:如果写下来不说“等”,还可以用省略号,看来要学好语文真不 容易。 师:这段话中哪些是写了作者听到的声音?生:“唰唰”“叽叽”师:看老师写字“唰唰”,是什么声音?生:细雨飘落的声音。师:“叽叽”是什么声音,谁来学一学小燕子的叫声? 生 1 :“叽叽”(模仿的声音厚而低沉) 师:老燕子。生 2 :叽叽(比前者好一点) 师:年轻了一点点。生 3:叽叽 师:太老了,谁能学得更小一些?生 4:叽叽 师:都没有我学的好,听我的“叽叽” (于老师学得很像小燕子的鸣 叫声)

贾志敏老师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贾志敏老师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课时一: 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谁知道?哪十大人物?你说。 生:王百姓。 师:对了,王百姓。还有吗? 生:黄舸。 师:少年英雄黄舸。还有吗? 生:雷英雄。 师:不是雷英雄,是排雷英雄。丁晓兵一个手臂都没有了,被炸飞了。他走上台领奖的时候,我看他用左臂,慢慢地抬起来,抬到了额前向全国观众行了个军礼,我看到这儿潸然泪下。还有吗? 生:还有华益慰。 师:对了,好军医华益慰。慈善家霍英东等等。这些英雄人物、模范人物以他们的模范行为,感动了所有的人。所以感动就在我们身边,读(教师指板书:感动)生:感动。 是:读得快一点,“感动”读! 生:感动。(有所改变) 师:感动往往就在一瞬之间,(师板书:在一瞬间)谁把这几个字念一下,你念。生:感动在一瞬间。 师:不错,读得还可以。你读, 生:感动在一瞬间。 师:显然你读得比他好,谁再来读? 生:感动在一瞬间。 师:哎,太好了。你读呢? 生:感动在一瞬间。(读得有底气有感情) 师:一起读。感动在一瞬间,起! 生:感动在一瞬间。 师:往往因为人家的一个眼神,一件事,一个动作,一个肢体也能让人感动。感动自己的什么?感动的人感动的事很多。懂得感动的人,才会知道感恩。会感恩的人,才是高素质的人。下面我举一个例子,一个人的一句话感动了所有的人。这个人是谁呢?姓夏,夏天的夏,夏衍哪。他是个老作家,生前写过许许多多一流的文学作品,本来就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亲友孩子,到了晚年他身体不好住进了医院,在医院的病床上他还是想着别人。特别是在他弥留人间的那些日子里,谁知道弥留人间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还生活在人世间的意思。 师:还生活在人世间,就是即将离开人世的意思。有一天,突然他的病情恶化了,在旁边的护理人员看了,着急得不得了。下劳你别急,我马上去找医生。就在这时,几度清醒几度昏迷的夏老,突然自己清醒过来,他猛然坐起身,瞪大了眼睛,伸出手,张大了嘴大声地说了一句话:“不是叫,是请!”说完这句话倒在床上,死了。这是他一生当中说的最后一句话,意思是,你不是去叫医生,是去请医生。一个字之改足见他的人格。他始终想着别人,所以他说这句话令在场的人感动不已。这件事传开了,整个的医院上上下下,从医生到病人,从病人到护理人员,从护理人员到家属都感动不已。这件事被新闻记者知道了,写文章报道出来,读到这篇文章的人都感动不已。这样的人和事在我们周围很多,你在电视上看到的,

孙双金送别组诗教学实录解析

孙双金《送别组诗》教学实录 (2011-12-07 12:00:33) 师:刚才这堂课因为诗歌的情感比较沉重,杜甫的诗的最大特点,有人说是沉郁顿挫,是不是?杜甫他是个忧国忧民的诗人,所以同学们刚才学得也比较凝重,学得非常沉重。下面几首诗我们要比较活泼一点。 师:我们来看看古代诗人,他们在送别朋友的时候,(板书:送别)他们是怎么表达他们的情感的。(补充板书:送别组诗)今天这堂课呢,孙老师要带大家学习第一组诗,所以我们就把它称为(师生齐读)送别组诗。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先学第一首(屏幕出现《赠汪伦》并配乐),一起把这首诗朗诵一遍。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师:读得很好,这首诗是谁写的? 生:(齐答)李白。 师:李白写给谁的? 生:(齐答)汪伦。 师:谁知道汪伦是什么人?你说。 生:汪伦是个乡下人,他也非常地喜欢写诗,可是他自己不会写。 师:基本讲对。汪伦是安徽泾县人,他是个酿酒师,他非常喜欢诗歌,非常地仰慕诗人,尤其是当时唐朝鼎鼎大名的诗人,谁? 生:(齐声大声答)李白。 师:李白诗写的好,好到什么程度呢?被皇帝传到宫里面去写诗给皇帝看,用现在的话说,李白是当朝最大最大的大腕了。他非常仰慕李白,他怎么见到李白呢?(指着一位男同学说)你知道你说? 生:他是写了一封信给李白,上面写着他那边有十里桃花,还有万家酒店,李白很喜欢喝酒,所有就来了。 师:李白喜欢游玩祖国的大好河山,喜欢饮酒,李白斗酒诗百篇是不是?一个十里桃花,一个万家酒店,正中李白下怀,于是李白就来到桃花庄上。到那里一看,只有桃花潭一圈桃花,只有一个姓万的人家开了一家酒店,但是李白有没有怪汪伦呢? 生:(齐答)没有。 师:他就欣然住在汪伦家里,和汪伦饮酒谈诗,成了非常好的知己朋友,这首诗就是李白离开汪伦的时候,写给汪伦的。再把它吟诵一遍。 (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师:这首诗比较好理解的,诗的意思你们会解释吗? 生:(齐答)会。 师:谁来说说看?这首诗比较好懂的,我请没有发过言的,你来试一试。 生:李白乘舟将要离开了,忽然听到岸上有歌声,桃花潭水虽然深千尺,不过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意。 师:你叫什么名字?

薛法根:作文教学讲评课教学实录及点评

薛法根:作文教学讲评课教学实录及点评——作后讲评课教学实录及点评 执教:江苏省苏州市盛泽实验小学 金洁萍 点评:江苏省苏州市盛泽实验小学 薛法根 板块一:欣赏语言的幽默感 1.出示沈青圆同学作文中的句子:“同学们个个像常年被浸泡在水里的抹布,突然被捞起,全身湿露露的。” 师:我看到很多学生读着读着都笑了。你觉得哪里好笑? 生:说我们是“常年浸泡在水里的抹布”。 师:这样描写很有意思,是吗?能够使人发笑,这样的句子是精彩的。 2.出示沈青圆同学作文中的句子:“一节体育课下来,我闻到了四十只烤鸭的味道!” 师:你真闻到烤鸭的味道了吗? 生:没有。 师:这样写是为了表达什么? 生:被太阳晒了很长时间,很热,晒黑了一圈。

师:那看看老师写的这句话。 出示:“一节体育课下来,我们晒黑了一大圈。” 比较一下:哪句话的效果好? 生:沈青圆写的句子效果更好,这样写显得很幽默。 师:的确,幽默的语言让人眼睛发光,记忆深刻。写作不只是把意思写出来,还要吸引人,让读的人会心一笑,这就是高水平的写作。 【这一个欣赏句子的板块,旨在发现学生作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对比凸显孩子所写语句的情趣感。“常年浸泡在水里的抹布”写的是浑身是汗,“闻到烤鸭的味道”写的是口干舌燥,但孩子却用比喻、夸张的方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非直截了当地写出来,就有了特别的意味——不自觉地运用了文学性的语言。这样的语言折射出的是孩子细腻的生活感受力和丰富的语言表现力,常加点评和赏析,必定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力。这样的讲评,讲得在理。】 板块二:感悟结尾的含蓄感 2.出示钱思懿同学作文中的句子:“渐渐地,我盯着这袋饮料出神,在一霎那间,我恍然大悟,明白了白开水中包含着的那份默默的爱······” 师:老师觉得这句话最精彩的就是这个省略号,在恰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