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脉搏的评估和护理

异常脉搏的评估和护理
异常脉搏的评估和护理

异常脉搏的评估和护理:

一、脉率异常

1.心动过速:

(1)成人脉率大于100次/分。

(2)常见于:发热、甲亢、心衰、血容量不足等。

(3)体温每升高1℃,脉率约增加10次/分,儿童增加15次/分。

2.心动过缓

(1)成人脉率少于60次/分。

(2)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甲减、阻塞性黄疸等。

二、节律异常

1.间歇脉:

(1)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二联律:每隔一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

三联律:每隔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

(2)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2.脉搏短绌:

(1)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又称绌脉。

(2)常见于:心房颤动者。

三、强弱异常

1.洪脉:

(1)脉压增大时,脉搏强而大。

(2)常见于:高热、甲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2.细脉:

(1)脉搏弱而小,扪之如细丝,又称丝脉。

(2)常见于:心功能不全、大出血、休克主动脉瓣狭窄等。

3.交替脉:

(1)节律正常,强弱交替出现。

(2)常见于高血压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4.水冲脉:

(1)脉搏骤起骤降,急促而有力。

(2)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等。

5.奇脉:

(1)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

(2)常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

(3)是心包填塞的重要体征。

护士执业资格_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生命体征的评估是执业护士考试大纲里面基础护理和技能要求掌握的内容,今天我们来复习一下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一)脉搏的评估 1.脉搏的概念 2.正常脉搏的观察及生理性变化 ⑴正常脉搏的观察 1)脉率:成人为60~100次/min。 2)脉律 3)脉搏的强弱 4)脉搏的紧张度 ⑵生理性变化 (二)异常脉搏 1.异常脉搏的观察 (1)频率异常 1)速脉:脉搏超过100次/min为心动过速。 2)缓脉:脉搏小于60次/min,为心动过缓。 (2)节律异常 1) 间歇脉:多见于各种心脏病或洋地黄中毒的病人 2)二联律和三联律 3)绌脉(脉搏短绌)即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脉搏细速、不规则;听诊时心率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常见于心房纤维颤动的病人。 (3)强弱异常 1)洪脉:常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 2)丝脉:常见于心功能不全、大出血、休克等病人。 (4)动脉管壁弹性的异常 2.异常脉搏的护理 ⑴观察:脉搏的频率、节律、强弱及动脉管壁的弹性,以及其他相关症状。 ⑵遵医嘱给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作好用药指导。 ⑶心理护理 ⑷协助进行各项检查 (三)测量脉搏的方法 1.测量部位:最常用桡动脉。 2.测量时间:测30s×2。异常脉搏、危重病人应测1min。

3.当脉搏细弱触摸不清时,测心率1min。 4.如发现病人有绌脉,由两名护士同时测量,1min,记录方式为心率/脉率/min。 5.注意事项 ⑴诊脉前,病人有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应休息20~ 30分钟后再测。 ⑵不可用拇指诊脉,以防拇指小动脉搏动与病人脉搏相混淆。 ⑶为偏瘫病人测脉搏,应选择健侧肢体。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试题及答案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考试题(2月份) 科室: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共45分) 1.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A.延髓上部 B.下丘脑 C.小脑蝶部 D.大脑枕叶 E.脊髓颈段 2.下列有关体温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长时间从事夜间工作者,在24小时内其体温一般在下午2—8点最高 B.老年人体温有下降趋势,高龄者体温会更低 C.女性在月经前期,体温轻度降低 D.婴幼儿体温较稳定 E.女性体温较男性体温稍高 3.提示高热病人退热期可能发生虚脱的表现是 A.皮肤苍白,寒战,出汗 B.脉细速,四肢湿冷,出汗 C.脉速,面部潮红,无汗 D.脉搏、呼吸渐慢,无汗 E.头晕,恶心,无汗 4.败血症病人发热时常见的热型是 A.间歇热 B.弛张热 C.不规则热 D.波浪热 E.回归热 5.物理降温后,需多长时间再次测量体温以进行观察 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30分钟 E.40分钟 6.可在口腔部位测量体温的病人是 A.腹泻患儿 B.支气管哮喘发作时 C.昏迷者 D.痔疮术后 E.精神病人 7.体温过低病人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提高室温 B.足部放热水袋 C.饮热饮料 D.加盖被 E.增加病人的活动量8.体温骤升多见于 A.休克 B.极度衰竭 C.肝癌 D.急性感染 E.肺结核 9.疟疾病人最常见的热型是 A.稽留热 B.间歇热 C.弛张热 D.不规则热 E.波浪热 10.关于体温计检查方法错误的是 A.所有体温计的汞柱甩至35℃以下 B.同时放人40℃温水中 C.3分钟后取出检查 D.读数相差0.5℃以上的体温计不能再使用 E.汞柱有裂隙的体温计不能再使用 11.成人正常脉率为 次/分次/分次/分次/分次/分 12.下列有关脉搏测量的描述错误的是 A.护士用示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端按在动脉上,计数1分钟脉率 B.诊脉时,如有异常,再重复测一两次,以求准确 C.当脉搏细弱数不清时,可用听诊器听心尖搏动,数1分钟心率代替诊脉 D.如病人心率和脉率不一致时,护士应先测心率,再测脉率,各测1分钟 E.诊脉时,不可用拇指,因拇指小动脉搏动易与病人脉搏相混淆 13.下列表现符合间歇热的是 A.体温持续升高至39-40℃,持续数日小时内变化不规则 C.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 D.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波动超过l℃,最低体温超过正常水平 E.体温持续升高至39—40℃,24小时波动不超过l℃ 14.对脉膊短绌的病人,测量心率、脉率的正确方法是 A.先测心率,后测脉率 B.先测脉率,后测心率 C.一人测心率,另一人测脉率,同时测1分钟 D.一人测心率、脉率,另一人报告医师 E.一人发口令,另一人测心率、脉率 15.对脉搏生理性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判断机体健康状态的基本依据和指标,临床称之为生命体征。本章将介绍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测量方法,以及异常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第一节体温的观察和护理 一、体温生理 (一)体温的产生 体温(temperature)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较高且稳定,称为体核温度(core temperature)。皮肤温度称为体壳温度(shell temperature),它低于体核温度,可随环境温度和衣着厚薄而变化。 (二)产热与散热 1. 产热方式机体的产热过程是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 2. 散热方式人体通过物理方式进行散热。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是皮肤。辐射(radiation)是热由一个物体表面通过电磁波传到每一个与它不接触的物体表面的散热方法。辐射散热量占总散热量的60%~65%。在低温环境中,它是主要的散热方式。 传导(conduction)传导是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它所接触的较冷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传导散热量取决于所接触物体的导热性能。 对流(convection)对流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交换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 蒸发(evaporation)由液态变为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蒸发散热占总散热量的20%~30%。 (三)体温调节 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除了自主性体温调节以外,还可由意识的行为调节来适应环境。自主性体温调节是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随机体内外环境温度刺激,通过一系列生理反应,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的体温调节方式。 (四)正常体温 正常体温是一个温度范围,而不是一个温度固定值。临床上通常以测量口腔、腋下和直肠的温度为标准。其中直肠温度最接近于人体深部温度,但在日常工作中,以测量口腔、腋下温度更为常见、方便。正常体温范围是: 口温 37℃(36.2℃~37.2℃)

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主讲教师:张方

情景导入 心血管内科,2床,王某,女,64岁,于9:30入
院。测体温 36.8℃,心率198次/min,脉搏130次/min,呼吸18
次/min,血 压140/92mmHg,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
心音强弱 不等。拟诊“心房纤颤”。
请思考: 1.该患者属于哪种脉搏异常? 2.护士应如何测量和护理?

一、正常脉搏与生理性变化
(一)脉搏的产生
? 脉搏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心脏的舒 缩和动脉管壁的弹性这两个因素。
? 当心脏收缩时,左心室将血泵入 主动脉,主动脉内压力骤然升高, 动脉壁随之扩张;
? 当心脏舒张时,动脉管壁弹性回 缩。脉搏搏动沿动脉管壁向小动 脉传播,所以可用手指在体表触 及。

(二)正常脉搏与生理性变化
年龄 性别 体型 活动及情绪 食物及药物

二、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一)异常脉搏的评估
分类
名称
脉率异常 速脉
举例 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血容量
不足、心力衰竭、疼痛等患者
缓脉
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甲减
节律异常
间歇脉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洋地黄中毒、正常人精神兴奋、过度劳累
绌脉 心房纤颤
洪脉 高热、甲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丝脉 大出血、休克、主动脉瓣狭窄及全身衰竭
强弱异常
交替脉 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
瓣关闭不全 水冲脉 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奇脉 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动脉壁异常 动 脉 硬 动脉粥样硬化


29系统精讲-循环系统-第三节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

1.患者男性,62岁。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而收入院治疗,发生室性期前收缩。下列符合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点的描述是 A.QRS波群提前出现,形态与窦性心律相同 B.QRS时限正常 C.QRS波群前或中或后有逆行的P波 D.T波常与主波方向相反 E.期前收缩后的代偿间歇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答案】:D 【解析】:考察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QRS波群提前出现,形态宽大畸形,QRS时限>0.12秒,其前无相关的P波;T波常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相反;期前收缩后有完全代偿间歇。 2.王先生,33岁,触电后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由心电图发现患者有心室颤动,应采取的措施是 A.用阿托品 B.放置心脏起搏器 C.电除颤 D.用肾上腺素 E.用利多卡因 【答案】:C 【解析】:考察室颤治疗原则。室颤可致心搏骤停,发生室颤应立即作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并经静脉注射复苏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抢救措施。 3.健康人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出现期前收缩 A.过度饮水 B.饮浓茶 C.饮酒 D.过度吸烟 E.情绪激动 【答案】:A

【解析】:考察期前收缩病因。健康人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大量吸烟和饮酒、饮浓茶、进食咖啡因等可引起期前收缩。 4.王某,男,62岁。因心房颤动住院治疗,心率114次/分,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规则,脉搏细弱,且极不规则。此时护士应如何准确观察脉搏与心率 A.先测心率,后测脉率 B.先测脉率,后测心率 C.两人分别测脉率和心率,但应同时起止 D.两人分别测脉率和心率 E.一人测心率,一人测脉率 【答案】:C 【解析】:考察心律失常病人的病情观察。心房颤动病人由于存在脉搏短绌,即心率与脉率不一致,心率大于脉率。因此应由两人分别同时计数心率和脉率。这样才能准确地反映心室率和心房率。 5.下列各项中随时有猝死危险的心律失常是 A.房性期前收缩 B.室性期前收缩 C.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D.房颤 E.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答案】:C 【解析】:记忆性题目,考察心律失常的病情观察,需掌握。随时有猝死危险的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如有发现,应立即抢救,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6.心动过缓常见的症状一般没有 A.胸痛 B.胸闷 C.晕厥 D.头晕 E.心悸

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护理

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护理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是人体四大生命体征。生命体征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生理健康的基本指标。通过准确地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可以观察病情变化,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 一、体温 体温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也称体核温度。皮肤温度称体壳温度,它可随环境温度和衣着的薄厚而变化。体核温度较体壳温度高且稳定。 1.正常体温范围体温以口腔温度、直肠温度或腋下温度为标准。正常体温范围为:口腔温度:36.3℃-37.2℃;直肠温度:36.5℃-37.5℃;腋下温度:36℃-37℃. 2.体温的生理变化正常人的体温在24小时中不是恒定的,受年龄、饮食、运动、内分泌和情绪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生理性的波动,但温度值始终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3.异常体温的观察和护理 (1)发热: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根据发热

程度分为:①低热:口温不超过38℃,常见于活动性结核病、风湿热。②中等热:口温在38℃-38.5℃,常见于一般感染性疾病。③高热:口温在39℃-41℃,常见于急性感染。④过高热:口温超过41℃,见于中暑。 根据体温变化特点,发热表现有下列4种常见热型:稽留热、间歇热、弛张热和不规则热。 发热过程分3个阶段:①体温上升期:特点为产热大于散热。病人临床表现为畏寒、皮肤苍白、无汗。 ②高热持效期:特点为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平衡。病人表现为颜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干、呼吸心率较快。③退热期:特点为散热增加,产热趋于正常。表现为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 (2)高热病人护理:①注意对高热病人体温的监测。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日,可减为每日测体温2次。②采用物理降温,用冰袋冷敷头部或置于腋下、腹股沟、颈部等大血管处。体温超过39.5℃,给予温水擦浴或酒精擦浴。③补充营养和水分。供给高热能、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或经静脉补充水分、营养物质及电解质。④预防并发症。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防止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并发其它感染。⑤卧床休息。避免体

常见的异常脉搏

常见的异常脉搏 1.脉搏增快(≥100次/分):生理情况有情绪激动、紧张、剧烈体力活动(如跑步、爬山、爬楼梯、扛重物等)、气候炎热、饭后、酒后等。病理情况有发热、贫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2.脉搏减慢(≤60次/分0: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甲状腺机能减退等。 3.脉搏消失(即不能触到脉搏):多见于重度休克、多发性动脉炎、闭塞性脉管炎、重度昏迷病人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真正好的朋友,从来不需要这些表面功夫。走在这漫漫俗尘,形如微尘的我们,每天忙碌的像只蝼蚁,哪有时间去整那些虚假的表面文章。那些沉淀在岁月里的真情实意,哪一个不是无事各自忙,有事时,却又从不问回报几何的真心相助? 至于那些平日里看上去可以一起打闹,一起吃喝,一起厮混,看似好成一片的人,或许,只是你在多少次的四目相对之时,动了真心,存了真义,是你默默认定对方可称朋友,有困难的时候是你愿意伸以援手,但未必对方一样。 多少看似热情的人,内心是薄情的。而多少看似淡漠的人,内心实则一片温热。那些表面热诚的人,总是相安无事各自好,一旦你有事需要援助,别说大事,就是小事需代劳,你都会发现原来不过情比纸薄,对方远比你自己想的要现实的多。 有些人,自从与你接近,内心就存有一份自己的打算。定是你于他而言,多少有些可用之处。正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在这个功利心弥漫的世态下,没有哪一份意外的热情不无所图。不仅是职场如此,男人如此,就连女人也不能免俗。

接孩子的时候,被困高层电梯下不来,一个电话打来,希望能帮忙照看一下放学的孩子。实在的人总是把别人毫不见外的信任,当作是一种荣幸,于是想都不用想就能一口答应。可当你有事需要对方只是代笔签个字这样的举手之劳时,对方都能各种不情愿各种推脱,至此你终是发现,原来人与人之间真不是一杯换一盏的事儿。关键时刻,还是得找那些看似平时不联系,但一开口能力范围之内就愿意为你想办法的人。 多少人天真的以为,认识的人越多,人脉就越广,自己就越厉害,其实,那些所谓的人脉,不过廉价。倘若你没有同等的利用价值,谁会与你建立起所谓的交际?最是谈钱伤感情,也最是感情不值钱。别结识了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有能力的人,就觉得有了依靠有了光环,自己不足够优秀,结识谁都没有用。在你困难需求的时候,你开口求助,能够推脱敷衍那算给面子,对你闭门不见佯装不熟也是情理之中。 日久见人心,患难见真情。平时是平时,别把平时当真情。这世上多少人变脸如翻书,有求于你一个样,各自安好一个样,最是有求于他嘴脸陋,让你瞬间就明白,何谓人情凉薄。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心的不再纯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不再那么的纯粹而真心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更要珍惜那些默默守护在你生活中的朋友。别看平时忙的少有见面,少有聊天,就连微信,都少有私信。但有事儿的时候,只一声招呼,谁能出力都会挺身而出,义不容辞。 真正好的朋友,从来不需要这些表面功夫。走在这漫漫俗尘,形如微尘的我们,每天忙碌的像只蝼蚁,哪有时间去整那些虚假的表面文章。那些沉淀在岁月里的真情实意,哪一个不是无事各自忙,有事时,却又从不问回报几何的真心相助? 至于那些平日里看上去可以一起打闹,一起吃喝,一起厮混,看似好成一片的人,或许,只是你在多少次的四目相对之时,动了真心,存了真义,是你默默认定对方可称朋友,有困难的时候是你愿意伸以援手,但未必对方一样。 多少看似热情的人,内心是薄情的。而多少看似淡漠的人,内心实则一片温热。那些表面热诚的人,总是相安无事各自好,一旦你有事需要援助,别说大事,就是小事需代劳,你都会发现原来不过情比纸薄,对方远比你自己想的要现实的多。 有些人,自从与你接近,内心就存有一份自己的打算。定是你于他而言,多少有些可用之处。正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在这个功利心弥漫的世态下,没有哪一份意外的热情不无所图。不仅是职场如此,男人如此,就连女人也不能免俗。 接孩子的时候,被困高层电梯下不来,一个电话打来,希望能帮忙照看一下放学的孩子。实在的人总是把别人毫不见外的信任,当作是一种荣幸,于是想都不用想就能一口答应。可当你有事需要对方只是代笔签个字这样的举手之劳时,对方都能各种不情愿各种推脱,至此你终是发现,原来人与人之间真不是一杯换一盏的事儿。关键时刻,还是得找那些看似平时不联系,但一开口能力范围之内就愿意为你想办法的人。 多少人天真的以为,认识的人越多,人脉就越广,自己就越厉害,其实,那些所谓的人脉,不过廉价。倘若你没有同等的利用价值,谁会与你建立起所谓的交际?最是谈钱伤感情,也最是感情不值钱。别结识了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有能力的人,就觉得有了依靠有了光环,自己不足够优秀,结识谁都没有用。在你困难需求的时候,你开口求助,能够推脱敷衍那算给面子,对你闭门不见佯装不熟也是情理之中。 日久见人心,患难见真情。平时是平时,别把平时当真情。这世上多少人变脸如翻书,有求于你一个样,各自安好一个样,最是有求于他嘴脸陋,让你瞬间就明白,何谓人情凉薄。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心的不再纯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不再那么的纯粹而真心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更要珍惜那些默默守护在你生活中的朋友。别看平时忙的少有见面,少有聊天,就连微信,都少有私信。但有事儿的时候,只一声招呼,谁能出力都会挺身而出,义不容辞。

15——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第十五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是评估生命活动质量的重要征象,也是护士评估病人身心状态的基本资料。临床上称为生命体征。 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是人体新陈代谢和骨骼肌运动等过程中不断产生热能的结果。 一、体温异常的护理 (一)正常体温: 成人安静状态下:舌下(36.3~37.2℃)、直肠(36.5~37.7℃)、腋下(36.0~37.0℃) (二)生理性变化 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运动、用药等因素而出现生理性波动,但其变化范围很小,一般不超过0.5~l.0℃。 1. 昼夜变化 2. 年龄差异 3. 性别差异 4. 运动状态 5. 用药作用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埋 (一)体温过高 发热:由于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中枢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0.5℃或一昼夜体温波动在l℃以上即可称为发热。 1、程度判断: 低热:37.3~38℃、中度热:38.1~39.0℃、高热:39.1~41.0℃、超高热:41.0℃以上

2、发热过程: 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退热期 3、热型: 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体温过低,体温35℃以下称之为体 温不升。 4、护理措施 (1)降低体温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方法。 (2)加强病情观察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 (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鼓励患者多饮水。 (4)补充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5)休息能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机体康复。 (6)预防并发症 (7)心理护理 (二)体温过低 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若体温低于35℃以下称为体温不升。体温 过低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常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 1. 临床分级(以口腔温度为例) 轻度:32~35℃ 中度:30~32℃ 重度:<30℃,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致死温度:23~25℃ 2. 临床表现 体温过低时病人常有体温不升、皮肤苍白、四肢冰冷、呼吸减慢、脉搏细弱、 血压下降,感觉和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昏迷等。 3、护理措施 (1)环境温度提供合适的环境温度,维持室温在22-24℃左右。

生命体征观察及护理

生命体征观察及护理 一、体温 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称生命体征,它是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应,是衡量人体状况的科学依据,人的生命体征在健康状况下变化很小,但在患病时,则会发生明显变化,因此人的生命体征的变化表明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通过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可以为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体温:正常人温度在36—37℃,口腔舌下温度为37℃,(范围在—℃),直肠温度为—℃(比口腔温度高—℃)腋下温度为—℃。 生理性变化:正常体温24小时内随新陈代谢的情况而变动,如在运动、进食后体温会稍升高,休息睡眠时体温稍降;清晨3—5时最低,5—7时最高。但升高幅度不大,一般不超过1℃。 测量体温的方法 1. 用物:体温盘内备消毒体温表、放置污体温表的容器、消毒液纱布、放置污纱布的容器、记录单、笔、有秒针的表。 2. 操作方法:检查体温表有无破损,汞柱是否在35℃以下,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向老人解释,以取得合作,根据病情选择量体温的方法。 (1)、口腔测温法:将口表汞端斜放于舌下,嘱老人闭嘴用鼻呼吸,勿用牙咬体温表,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液纱布擦净,检视读后将体温表浸入消毒液容器中。 (2)、腋下测温法:先擦干腋下汗液,将体温表汞端放于腋窝深处并紧贴皮肤,嘱老人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表,不能合作者应协助其夹紧上臂。10分钟后取出,用消毒液纱布擦净,检视读数后将体温表浸入消毒液容器中,记录体温值。 (3)、直肠测温法:老人取侧卧、仰卧或屈膝仰卧位,露出臀部,用

润滑剂润滑肛表汞端,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液纱布擦净肛表,检视读数后将肛表浸入消毒溶液容器内,用卫生纸为老人擦净肛门,整理衣被,协助老人取舒服的卧位,记录体温值。 注意事项: 在甩体温表时用腕部力量,不能触及他物,以防撞碎;切忌把 体温表放在热水中清洗或在沸水中煮,以防爆裂;刚进食或面 颊或面部热敷后,应待30分钟后方可测量;坐浴或灌肠者须 待30分钟后方可测直肠温度;为婴儿、重老人测量时,应守 护在旁;如老人不慎咬碎体温表时,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的玻璃 碎片屑,以免损伤口腔,再口服蛋清液或牛奶,以延续汞的吸 收,病情允许者也可服用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以促进汞的排 出。 热程度的划分:以口腔温度为标准,低热:℃—℃;中度热:℃—℃;高热:℃—℃;超高热41℃以上。 体温异常的护理 1. 高热老人降温法 体温超过39℃称高热。常采用以下护理措施: 物理降温法:利用物理原理达到散热目的,体温超过39℃。 可用冰袋冷敷头部。体温超过℃,可用乙醇擦浴、温水擦浴或 做大动脉冷敷。 药物降温法:按医嘱应用解热剂使体温下降。在未明确发热原 因时,不要轻易使用退热药,以免改变其原有热型其他临床特 征,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 2. 高热老人的其他护理 高热老人应注意多休息,减少能量消耗,有效防止病情恶化;高热老人因唾液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口腔内食物残渣有利于细菌繁殖易

最新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教学目标:1.掌握脉搏的正常值 2.熟练掌握脉搏的测量技术及注意事项 3.掌握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4.熟悉脉搏的生理变化 5.了解脉搏的产生 重点难点:1.异常脉搏的评估 2.脉搏的测量方法 导入新课:生命体征是评价生命活动是否存在及其质量的标志,而在病理情况下,其变化是极其敏感的,那么脉搏的变化又反映了出现了哪些症 状呢? 第二节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讲授新课:一、脉搏的定义 随着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出现相应的扩张和回缩, 在表浅动脉上可触及到搏动简称脉搏。 二、正常脉搏的生理变化 1.脉率每分钟脉搏搏动的次数。 正常值:60~100次/分 影响因素:(1)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低,老时轻度增加 (2)性别:女性比男性稍快,通常相差5次/min (3)体型:身材细高者常比矮壮者的脉率慢 (4)活动、情绪:运动、兴奋、恐惧、愤怒、焦虑使脉 率增快 (5)饮食、药物:进食、使用兴奋药、浓茶或咖啡能使 脉率增快,禁食、使用镇静药、洋地黄类药物能使 脉率减慢 正常情况下脉率和心率一致,当脉率微弱得难以测定时,应测心率。 2.脉律指脉搏的节律性。反映了左心室的收缩情况。 正常脉律跳动均匀规则,间歇时间相等,但正常小儿、青年和 一部分成年人中,可出现吸气时增快,呼气时减慢,称为窦性心 律不齐。一般无临床意义。 3.脉搏强弱是触诊时血液流经血管时的一种感觉。脉搏的强弱取决于 动脉充盈度和周围血管阻力,即与心搏量和脉压大小有关, 也与动脉壁的弹性有关。 4.脉搏紧张度触诊时能感觉到动脉壁性质,正常动脉管壁光滑、柔软, 且有弹性。 三、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一)异常脉搏 1.脉率异常

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0-08-31T15:09:45.6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7期供稿作者:马慧琴 [导读]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导致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 马慧琴(新疆哈密地区哈密市南湖乡卫生院新疆哈密 839122)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7-0203-01 体温是身体内产热与散热平衡的结果。体温的产生是人体不断进行着糖、脂肪、蛋白质的物质代谢,这三大营养物质通过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50%左右变为体热以维持体温,其余的能量共给机体利用,最终仍转化为热能散发体外。在异常情况下,通过体温调节,人体的产热与散热的速度就不一致,所以就产生了异常体温。 1 体温过高 1.1定义体温过高又称发热,由于各种原因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超过正常范围。根据发热的程度可分为:(1)低热,口腔温度:37.2℃~37.9℃,常见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2)中度发热:38℃~38.9℃常见于感染性疾病。(3)高热:39℃~41℃见于急性感染。(4)过高热:超过41℃,见于中暑。 1.2常见热型引起发热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感染性发热,二是非感染性发热(如肿瘤、结核组织疾病、血液病)。传染病是因病原体感染人体而引起,故发热是许多急性传染病共有的最常见的症状。 每一种传染病的热型、热程及发热程度不尽相同,常见的热型有: (1)稽留热:多为高热,体温升高达39℃以上,持续数日或数周,日差不超过1℃。常见于急性传染病,如伤寒、肺炎球菌肺炎。 (2)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时间,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一下,再经过一个间歇时间后,又再次升高而反复发作.见于疟疾等。(3)弛张热:体温高低不一,日差大于1℃,甚至可达2~3℃,但最低温度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等。 (4)不规则热:体温在一日内的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行性感冒、肿瘤性发热等。(5)回归热:缓起高热,持续数日,高热反复出现,见于回归热、布氏菌热等。 1.3发热的临床表现及对机体的影响发热对机体代谢及重要系统功能可产生影响,如可使糖、脂肪、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当发热时间过长,可使患者体重下降,免疫功能降低。发热时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口干或恶心、甚至呕吐。高热患者还可出现烦躁不安、谵语和意识障碍,小儿高热易伴有惊厥昏迷。退热期,由于出汗增加,皮肤和呼吸道水分蒸发也增多,易导致机体脱水。因此对高热患者要加强护理。 2 体温过低 2.1定义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导致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当体温低于35℃时,称为体温不升。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产热不足,加上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较多而导致体温不升;全身衰竭的患者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导致体温不升,常是临终前的表现,某些休克、极度衰弱、重度营养不良患者在应用退热药后发生急剧降温反应,可导致体温过低。 2.2体温过低的临床表现及机体的影响体温降低可以降低细胞和组织的代谢,患者出现皮肤苍白、口唇耳垂呈紫色、轻度颤抖、心跳呼吸减慢、血压降低、尿量减少、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3 护理措施 3.1体温过高的护理 3.1.1注意观察,我们应该每四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三天后,可逐渐减至每日两次,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呼吸、血压,若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3.1.2降温如果体温高达或超过40℃,且用药后持续不退时,应采取降温措施,超过39℃可用冰袋冷敷头部,体温超过40°,可用酒精擦浴,温水擦浴或做大动脉冷敷,注意心前区、足底、腹部等部位,禁做冷敷或擦洗,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对于昏迷、感觉异常和年老体弱的要慎用. 3.1.3注意营养和水分的补充,高热时,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生成和分泌减少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另一方面,高热使分解代谢增强,蛋白质、糖、脂肪和维生素大量消耗,导致身体消瘦和营养。应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者进食,不能进食者给鼻饲补充营养,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高热时患者呼吸加快,皮肤出汗增多,导致体内水分丧失,因此要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通过静脉滴注来补充水分、营养物质和电解质等溶液。 3.1.4做好口腔护理,高热患者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口腔内食物残渣易发酵,有利于细菌生长及繁殖,同时,由于维生素缺乏和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引起口腔炎和粘膜溃疡,我们应该在晨起、睡前、饭后协助患者漱口,或用棉球擦洗,口唇干裂者因涂油保护。 3.1.5做好高热患者的皮肤护理,高热患者发热过程中,往往会大量出汗,我们应该及时给患者擦干,更换衣服,以防着凉。 3.1.6注意让患者卧床休息,高热患者新陈代谢增快、消耗多、进食少、体质虚弱,因此应让患者减少活动,卧床休息。 3.1.7降温后处理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后,要密切观察降温情况,必须在30分钟后测量体温一次并做好记录通知医生。 3.2体温过低的护理 3.2.1注意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至少每小时测一次体温,直到体温恢复至正常且稳定。如是治疗性体温过低,要防止冻伤。 3.2.2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评估产生体温过低的原因。 3.2.3去除病因,给予保暖措施,提供合适的环境温度,以24℃左右为宜;新生儿置温箱中。给予毛毯、棉被、热水袋、电热毯等。给予温热饮料,摩擦身体表面可以增加皮肤内的热量。 3.2.4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接触,及时发现其情绪的变化,做心理护理,同时加强健康教育。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习题()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一、单选题 1.陈丰,男,40岁,主诉头晕。多次测得收缩压21Kpa (158mmHg),舒张压12Kpa(90mmHg)左右,应考虑为 A.高血压 B.低血压 C.舒张压偏低 D.收缩压偏低 E.临界高血压 2.体温上升期患者表现为 A.畏寒、皮肤潮红、无汗 B.畏寒、皮肤苍白、无汗 C.畏寒、皮肤苍白、出汗 D.畏寒、皮肤潮湿、出汗 E.畏寒、皮肤潮红、出汗 3.洋地黄中毒者的脉搏为 A.水冲脉 B.间歇脉 C.洪脉 D.速脉 E.丝脉 4.呼吸和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称为 A.陈一施呼吸 B.毕奥式呼吸 C.库斯莫式呼吸 D.浮浅性呼吸 E.鼾声呼吸 5.下列哪项不属于吸气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 A.三凹征 B.吸气时间缩短 C.指甲发绀 D.鼻翼扇 E.胸闷、烦躁

6.测量血压,被测者坐位或仰卧时,肱动脉应分别平于 A.第3肋软骨,腋中线 B.第4肋软骨,腋中线 C.第5肋软骨,腋前线 D.第6肋软骨,腋后线 E.第6肋软骨,腋前线 7.属于节律异常的脉搏是 A.缓脉 B.丝脉 C.绌脉 D.洪脉 E.速脉 8.测量脉搏,不符合要求的是 A.患者情绪激动时,休息20分钟再测 B.不用拇指诊脉 C.异常脉搏须测30秒钟 D.脉搏细弱不清,可听心率 E.有绌脉者,二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一人测脉率 9.物理降温后的体温,绘制符号及连线是 A.红点红虚线 B.蓝点蓝虚线 C.蓝圈蓝虚线 D.红圈蓝虚线 E.红圈红虚线 10.朱先生在测口腔温度时不小心咬破体温计,护士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了解咬破体温计的原因 B.检查体温计破损程度 C.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 D.让病人喝500ml牛奶 E.给予电动吸引洗胃 11.体温突然升高,见于 A.休克 B.极度衰竭 C.肝癌 D.急性感染 E.肺

护理业务学习(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护理业务学习记录 时间: 地点: 参加人员: 学习主题: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主讲人:学时: 1学时 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脉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发生周期性的波动,这种周期性的压力变化可引起动脉管壁发生有规律的搏动,称为动脉脉搏简称脉搏。 一、正常脉搏的生理变化 (一)脉搏的形成 (二)正常脉搏及其生理变动 1.脉率脉率是每分钟脉搏搏动的次数。正常情况下脉率与心率一致,脉率是心率的指示。健康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为60~100次/分。脉率与呼吸的比例约为4︰1~5︰1。脉率受诸多因素影响而发生波动。 (1)年龄:一般儿童脉率较快平均约90次/分,婴幼儿可达130次/分,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低。老年较慢,平均约55~60次/分,到高龄时又轻度增加。 (2)性别:女性比男性脉率稍快,平均每分钟快7~8次。 (3)体形:体表面积越大,脉搏越慢,所以身材细高者常比矮壮者的脉率慢。 (4)活动、运动、进食可使脉率增快;休息、睡眠、禁食则使脉率减慢。 (5)情绪:兴奋、恐惧、愤怒、焦虑可使脉率增快;抑郁、镇静则使脉率减慢。 (6)药物:使用兴奋剂、浓茶或咖啡能使脉率增快;而镇静剂、洋地黄类药物则使脉率减慢。 2.脉律脉律是指脉搏的节律,是心搏节律的反映。正常脉律为均匀规则,间隔时间相等。在正常小儿、青年和一部分成年人中,可见到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临床意义。 3.脉搏的强弱脉搏的强弱取决于心搏出量、脉压和周围血管阻力的大小。正常情况下每搏的强弱应

相等。 4.波形波形是将血流通过动脉时动脉内压力上升和下降的情况用脉波计描记出来的曲线。正常的脉搏波形,由一升支、波峰和降支构成。 5.动脉壁的情况经触诊可感觉到动脉管壁的性质。正常动脉管壁为光滑、柔软、且有一定弹性。二、异常脉搏的观察 (一)脉率异常 1.心动过速指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超过100次/分,又称为速脉。常见于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血容量不足等。 2.心动过缓指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少于60次/分,又称为缓脉。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二)节律异常 1.间歇脉指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代偿间歇)。例:二联律、三联律)。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病、心肌梗死等, 2.脉搏短绌指脉率少于心率,脉律完全不规则。常见于心房纤颤的病人。绌脉越多,心律失常越严重。 (三)强弱异常 1.洪脉当心搏出量增加,周围动脉阻力较小,动脉充盈度和脉压较大时,则脉搏增强而振幅大,称为洪脉。常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2.细脉或丝脉当心搏出量减少,周围动脉阻力较大,动脉充盈度降低时,脉搏减弱而振幅低,扪之如细丝,称细脉或丝脉。常见于心功能不全、大出血、休克、主动脉瓣狭窄等。 3.交替脉指一种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为心肌受损的一种表现,常见于高血压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 (四)波形异常 1.水冲脉指脉搏骤起骤降,急促而有力。主要由于收缩压偏高,舒张压偏低引起脉压增大所致。2.重搏脉在正常脉波中其下降期有一重复上升的脉波,但较第一波为低,且不能触及。 (五)动脉壁异常 动脉硬化时,管壁粗硬,失去弹性,且呈纡曲状,用手触摸时,有紧张条索感,如同按在琴弦上,中医称为弦脉.。见于动脉硬化病人 三、脉搏的测量方法与记录

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脉搏的评估 讲授新课:一、脉搏的定义 随着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出现相应的扩张和回缩, 在表浅动脉上可触及到搏动简称脉搏。 二、正常脉搏的生理变化 1.脉率每分钟脉搏搏动的次数。 正常值:60~100次/分 影响因素:(1)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低,老时轻度增加 (2)性别:女性比男性稍快,通常相差5次/min (3)体型:身材细高者常比矮壮者的脉率慢 (4)活动、情绪:运动、兴奋、恐惧、愤怒、焦虑使脉 率增快 (5)饮食、药物:进食、使用兴奋药、浓茶或咖啡能使 脉率增快,禁食、使用镇静药、洋地黄类药物能使 脉率减慢 正常情况下脉率和心率一致,当脉率微弱得难以测定时,应测心率。 2.脉律指脉搏的节律性。反映了左心室的收缩情况。 正常脉律跳动均匀规则,间歇时间相等,但正常小儿、青年和 一部分成年人中,可出现吸气时增快,呼气时减慢,称为窦性心 律不齐。一般无临床意义。 3.脉搏强弱是触诊时血液流经血管时的一种感觉。脉搏的强弱取决于 动脉充盈度和周围血管阻力,即与心搏量和脉压大小有关, 也与动脉壁的弹性有关。 4.脉搏紧张度触诊时能感觉到动脉壁性质,正常动脉管壁光滑、柔软, 且有弹性。 三、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一)异常脉搏 1.脉率异常 (1)心动过速(速脉):成人脉率超过100次/分。常见于甲亢、心肌缺 血、某些药物、电解质紊乱和贫血。一般每升高 1℃,成人脉率增加10次/分,儿童增加15次/分。 (2)心动过缓(缓脉):成人脉率少于60次/分。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房 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减退、阻塞性黄疸等。 2.节律异常 (1)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 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代偿性间歇),亦称为过早搏 动。 如每隔一个或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前者称为 二联律,后者称为三联律。可以是某些心脏病的严重体征, 如心肌病、心肌梗死、洋地黄中毒等,也可以是由于过度疲 劳、情绪激动引起的暂时征象。 (2)绌脉(脉搏短绌):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常见于房颤病

异常体温的观察和护理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异常体温的观察和护理 疾病、药物与其它因素(高热或寒冷环境),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受损时,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关系发生变化,出现异常体温。体温过高或过低都是异常现象。 (一)发热 病理性的体温升高超过一般人的正常范围称发热。由于致热源直接作

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中枢功能紊乱及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或散热减少所致。发热是疾病的常见症状,也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但长期发热可使体内能量物质大量消耗。引起重要器官功能发生障碍。 1.引起发热的原因 (1)感染性发热临床上最常见,包括生物性病原,如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原虫、寄生虫等感染引起。 (2)非感染性发热中枢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所致(中暑、脑外伤);吸收热(大面积烧伤、内出血);变态反应性发热(风湿热、药物热、输液反应);内分泌与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发热(甲亢、失水)。 2.发热程度的划分(以口腔温度为计) (1)低热体温37.5-37.9℃。如结核病,风湿热。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2)中等热体温38-38.9℃。如一般性感染性疾病 (3)高热体温39-40.9,如急性感染疾病。 (4)超高热体温℃41以上,如中暑 3.发热的过程 (1)体温上升期其特点为产热大于散热。临床表现病人自感畏寒、无汗、皮肤苍白。由于皮肤血管收缩,皮温下降所致。此期时间长短因素而异,有的几小时体温就上升到点,如肺炎双球菌性肺炎、疟疾

等;也有在数日内上升到点,如伤寒疾病等。 (2)高热持续期其特点为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体温维持在较高状态。病人表现出颜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和脉搏加快,此期可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 (3)体温下降期(退热期)其特点为散热增加而产热减少,体温恢复至正常调节水平。病人表现为大量出汗和皮肤温度下降。退热的方式有骤退和渐退两种。骤退型体温急剧下降;渐退型为体温逐渐下降。体温下降时,由于大量出汗体液丧失,老年体弱及心血管病者,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等虚脱休克现象,应密切观察、加强护理。如果体温突然下降,脉搏、呼吸增快,全身症状加重,则是病情恶化的表现。若是体温下降,症状减轻,则表示病情好转,趋向正常。

异常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1]

10月份护理部应知应会内容 一、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体温过高 1.临床分级(以口腔温度为例) 低热: 37.3~38.0℃ 中等热: 38.1~39.0℃ 高热: 39.1~41.0℃ 超高热: 41.0℃以上 2.发热过程 (1)体温上升期:病人主要表现为畏寒、皮肤苍白、无汗、皮肤温度下降,严重者有寒战。体温上升有骤升和渐升两种方式。如体温突然升高,在数小时内升至高峰,常伴有寒战称骤升,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疟疾等;如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多无明显寒战称渐升,多见于伤寒等。 (2)发热持续期:病人表现为颜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和脉搏加快、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3)退热期:病人表现为大量出汗和皮肤温度降低。退热有骤退和渐退两种形式。骤退时由于体温急剧下降,大量出汗体液丧失,年老体弱和心血管病人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冰冷等虚脱或休克现象,应严密观察并及时给予处理。渐退时体温逐渐下降,在2-3日内恢复正常水平,体温下降后疾病症状也随之消退。 3.常见热型 (1)稽留热:体温在39~40℃以上水平持续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温差可达2℃以上,但都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严重化脓性感染。 (3)间歇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后又迅速降至正常,经过一天或数天间歇后体温又升高,高热期与无热期(间歇期)有规律的交替出现,反复发作。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性肾炎等。 (4)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达39℃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骤降至正常水平,数日后又出现高热,如此规律地交替出现。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逐渐至正常水平,数日后又逐渐上升,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6)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等。 4.高热患者的护理 (1)观察病情:高热病人每4小时测量体温1次;体温降至38.5℃(口腔温度)以下时,改为每日测量4次;体温降至正常水平3天后,改为每日1次。在测量体温的同时要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呼吸及出汗等体征,如有异常应立即与医生联系。 (2)促进散热、降低体温:发热持续期,应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及大动脉处用冰袋冷敷,或用乙醇擦浴等。必要时可给予药物降温,但须注意防止退热时大量出汗发生虚脱。采取降温措施30分钟后应测体温1次,做好记录与交班。病人出现寒战时应该注意保暖。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高热病人因呼吸加快,皮肤蒸发水分增多,体液大量丧失。应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应摄入2500~3000ml的水。 (4)补充营养:及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宜少量多餐,并注意食物美味可口。 (5)增进舒适、预防并发症:高热病人由于消耗多,进食少,体质较虚弱,故应卧床休息。发热病人机体抵抗力降低,加之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易引起口腔炎和粘膜溃疡,应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内感染。对出汗较多的病人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物和床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着凉;对长期高热卧床的病人,应预防压疮和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6)加强心理护理:经常询问病人,关心了解其感受,耐心解释体温的变化,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缓解期焦虑、紧张的情绪。 (二)体温过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