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审美特征

古诗词审美特征
古诗词审美特征

古诗词的审美特征探析

摘要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选36首古诗词,根据其审美特征,可分为六大类,即写景诗、抒情诗、童趣诗、喻理诗、田园诗和节令诗。这些诗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塑造形象,创设情景,表达感情,具有较多的美感特征。对其审美特征进行梳理,有助于提高审美能力,更好地吸收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养分。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基本类型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古诗词的价值取向在于,作者要通过对语言的匠心独运和意象的营造,旨在构建一种理想的氛围,以塑造形象、传播理念,从而获得超越时空的美感和艺术享受。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36首古诗词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们内涵深刻,也包含很多哲理。对其审美特征进行梳理,有助于深入把握其艺术魅力,提升阅读感受,使审美者获取直观自身的情感愉悦,并对学界就这一问题的探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小学古诗词的基本类型

中国古代诗歌的用途很广,所以分类也很复杂。根据有无完整故事的情节,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根据题材,可以分为写景诗、哲理诗、言志诗、题画诗、田园诗、边塞诗;根据其发展演化形式,又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词、曲等几类。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绝大部分是近体诗(亦称格律诗),即律诗和绝句。这些诗词不

适合幼儿背诵的古诗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山村》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 《静夜思》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悯农(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夜宿山寺唐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九月九日忆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送灵澈 (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山行》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八阵图》作者: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明日歌》(文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游子吟》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古浪月行》(白)

浅谈古代诗词教学的审美教育

浅谈古代诗词教学的审美教育 古代诗词,是灿烂的古代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夺目的一席。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准确,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学习古诗词,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思想,培养人的情趣,提高人的修养。 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第四学段中“阅读”部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那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笔者谈一下拙见,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品味美的意境 让学生对诗歌感知整体,串联意象,发挥想象,把握意境,是诗歌阅读教学的关键。这里涉及到两个重要的概念。意象是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对象,是作者表达情致的具体载体。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情景交融”,是诗人选择意象和创设意境时所努力追求的。古代意境优美的诗词,使诗歌既反映客观的本质真实,又有产生审美活动的情感体验,因此会产生极强的感染力。教师只有采用恰当的方法,启发学生产生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如历其境,才能更深刻的理解诗的内涵,真正体味到诗词特有的意境美。具体方法如:1大胆指导学生“吟读” “吟读”是整体感知诗词、品味诗词意境的重要途径。首先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诗意、诗情进行“吟读”。如示范吟读《游山西村》的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时要启发学生读出意境来,即用轻读重现山村月下的静谧情趣,用延长时值的拖音品味诗中那种闲适、恬静的意境。 2引音乐、美术入语文课堂 教学古诗词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播放和诗词相和谐的一段古典乐曲,或指导学生画出心中的那幅画面。多媒体的适当运用,把学生带进诗的氛围,有助于重现、品味诗词的意境。如教学《秋词》,在充分理解诗的表面意思后,可指导学生画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画面,尤其是鹤的“排云”的动作、诗人“引”的情态,一定要画出来。 3说出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幼儿古诗词100首

[唐]骆宾王 【正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登鹳鹊楼 [唐]王之涣 【正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静夜思 [唐]李白 【正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 [唐]孟浩然 【正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江雪 [唐]柳宗元 【正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悯农 [唐]李绅 【正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 [唐]李绅 【正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梅花 [宋]王安石 【正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相思 [唐]王维 【正文】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绝句 [唐]杜甫 【正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正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王维 【正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逢雪送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正文】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正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秋浦歌 [唐]李白 【正文】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塞下曲·其一 [唐]卢纶 【正文】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其二 [唐]卢纶 【正文】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正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所见 [清]袁枚 【正文】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七步诗 [三国]曹植 【正文】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正文】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竹里馆 [唐]王维 【正文】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赏析古代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赏析古代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中学 钱佳黎 【摘 要】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如何争取提高学生素养与中考得分的双赢,是摆在一线语文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本文从改集体齐读为自主诵读,感受古诗词的情感美;改教师解析为合作品析,感悟古诗词的语言美;改启发思考为探究想象,品味古诗词的意境美三个方面就改变古诗词教与学的方法,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作初步的探讨. 【期刊名称】作文成功之路(中旬) 【年(卷),期】2017(000)011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方法改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作为初中语文的阅读目标之一,这就明确了初中生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主要是为了“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增强文化底蕴和道德修养”。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里,古代诗词犹如繁星点点,熠熠生辉。千百年来万口传诵,熏陶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可见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古诗词教学。古诗词教学可以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改背景下的古诗词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每年的中考说明中都有明确的测试内容。由于古代诗词离学生年代久远,加上文字叙述与现代文完全不同,所以古诗词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何迎难而上,达到提高学生素养与中考得分的双赢,是摆在一线语文教师面前的新课题。为此,笔者遵循“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新课程理念,从改变古诗词教与学的方法着手,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下面结合古诗词教学案例,就此作初步的探讨。 一、改集体齐读为自主诵读,感受古诗词的情感美 “读”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基本途径,它是语文学习之母,启迪智慧之源。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自古至今,诵读一直是学习古诗词行之有效的基本方法,只有通过诵读,才能感受古诗词的节奏韵律、意境形象,才能体会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思想意蕴,进而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过去学习古诗词时,笔者喜欢组织学生集体齐读,也许是因为齐读气势宏大,声音洪亮,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而且朗朗的读书声还可营造出课堂热烈的气氛。然而齐读也容易生出一些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也不能完全发现学生出现的读音错误、停顿不当、重音不到位等情况,而且齐读易受同学间的影响,容易出现语速过快、节奏失调、语调拖沓等弊端,更难于个性化地体悟作品的

适合幼儿的古诗词

不及汪伦送我情。 17、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9、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1、静夜思李白无边光景一时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等闲识得东风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万紫千红总是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8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10、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孟浩然)2、春晓牵牛织女渡河桥。篱落疏疏一径深, , 春眠不觉晓家家乞巧望秋月,树头花落未成阴。处处闻啼鸟。穿尽红丝几万条。儿童急走追黄蝶, , 夜来风雨声19、嫦娥李商隐飞入菜花无处寻。 花落知多少。云母屏风烛影深,白、望庐山瀑布11 李长河渐落晓星沉。日照香炉生紫烟,嫦娥应悔偷灵药,遥看瀑布挂前川。高鼎 3、村居碧海青天夜夜心。飞流直下三千尺, 草长莺飞二月天,20疑是银河落九天。、题西林壁苏轼 拂堤扬柳醉青烟。横看成岭侧成峰, 12、夜书所见叶绍翁 儿童放学归来早,远近高低各不同。萧萧梧叶送寒声, 忙趁东风放纸鸢。不识庐山真面目,江上秋风动客情。 、所见4 袁枚只缘身在此山中。知有儿童挑促织, 牧童骑黄牛,21、游山西村夜深篱落一灯明。陆游 歌声振林樾。莫笑农家腊酒浑,、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3 意欲捕鸣蝉,丰年留客足鸡豚。维王 忽然闭口立。山重水复疑无路,独在异乡为异客, 、小池杨万里5柳暗花明又一村。每逢佳节倍思亲。 泉眼无声惜细流,箫鼓追随春社近,遥知兄弟登高处,树阴照水爱晴柔。衣冠简朴古风存。遍插茱萸少一人。 小荷才露尖尖角,从今若许闲乘月,、望天门山唐李白 14 早有蜻蜓立上头。拄杖无时夜叩门。 , 天门中断楚江开、山行6 杜牧22、黄鹤楼 . 碧水东流至此回远上寒山石径斜,送孟浩然之广陵李 , 两岸青山相对出白 白云生处有人家。故人西辞黄鹤楼. 孤帆一片日边来, 停车坐爱枫林晚,烟花三月下扬州。、饮湖上初晴后雨15 霜叶红于二月花。孤帆远影碧空尽,轼苏 贺知章 7、回乡偶书唯见长江天际流。水光潋滟晴方好, 离别家乡岁月多,23、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山色空蒙雨亦奇。 近来人事半消磨。渭城朝雨浥轻尘,欲把西湖比西子,唯有门前镜湖水,客舍青青柳色新。淡妆浓抹总相宜。春风不改旧时波。劝君更进一杯酒,、咏柳16贺知章、赠汪伦8 李白西出阳关无故人。碧玉妆成一树高, 李白乘舟将欲行,24 万条垂下绿丝绦。、独坐敬亭山李白 忽闻岸上踏歌声。众鸟高飞尽,不知细叶谁裁出?孤云独去闲。 桃花潭水深千尺,只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二月春风似剪刀。. 陆游宋 39 吕岩、示儿 3325、望洞庭刘禹锡、牧童死去元知万事空,草铺横野六七里,湖光秋月两相和, 笛弄晚风三四声。. 但悲不见九州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无翠, 归来饱饭黄昏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白银盘里一青螺. 不脱蓑衣卧月明。

浅谈古诗教学与审美教育

浅谈古诗教学与审美教育 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我在教学中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就不乏“诗中有画”的千古名作。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每句一景,从而构成了一幅农村春末特有的温暖热闹、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案。又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深秋的高山,弯弯曲曲的石径,飘渺的白云,若隐若现的人家,红得似火的枫林,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深秋山野图。再如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

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教师作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诗意,用简笔画的形式一次性或逐步再现诗的画面,帮助学生感受诗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如在教学《小儿垂钓》一诗时,我将一幅小儿垂钓图用简笔画勾勒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理解诗句。诗画结合,一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可爱的儿童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活起来了。 师生同画。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画,把无形的语言变为直观的画面,理解诗的画面美。如《望庐山瀑布》一诗的教学,师生分三步读诗作画。第一步,我在解题时,边讲边画出诗人李白仰望瀑布的简笔画,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诗境,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形象。第二步,读完第一、第二句诗后,我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添画“香炉峰”、“生紫烟”、“瀑布挂前川”,突出瀑布的背景美。第三步,读三、四句诗后,为了突出“飞流直下”的气势,我在学生画的瀑布上用粉笔横着由上往下添上有力的几笔,让

诗词审美意蕴研究论文

诗词审美意蕴研究论文 诗词审美意蕴研究论文 张大千诗词审美经历了人生历程变化的改变,同时,又经历了不同地域对张大千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张大千诗词不同的审美心境和审 美意蕴,而张大千诗词在古今文化、中外文化寻求到独特的表达意蕴,从而构建了独特而充满人生意味的诗词,诗词极具张力,尤其 是诗词与他创作的绘画相配,构成别开生面的、画龙点睛的丰富韵味,起到了很好的让人遐思的作用,提升了诗词的审美境界。 一、张大千诗词的地域特色 张大千诗词中浸透的对家乡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使作品更具浓郁的情感力度和强度,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即是在国内的旅游景点,很多时候也自然让张大千想到四川,如《梦蝶》前句还在描绘 黄沙白草的无奈,后面却在写“从知蜂蝶寻常事,梦到青城古洞前”,一种悠悠的情思荡漾开来,对青城山的思念之情彰显无遗, 给人带来无穷的回味。在异国他乡,对家乡的美景依然恋恋不忘, 更凸显了游子的眷恋故乡的情怀。 二、张大千诗词因不同时空所彰显的丰富多彩的审美对象 张大千尽管在外飘荡了几十年,但创作的诗词还是描写国内的山川、人物居多,由此可以看出,张大千的心始终未离开自己的祖国,尤其是在国外游历时的情景,常让张大千想到以前的事,就更加深 了张大千诗词审美对象的变化性和多样性。 三、张大千诗词的情感书写 张大千诗词有很大的情感张力,尤其表现在这几个方面,对自然万物之热爱,对家人、友人的爱,对国家、民族、家乡之爱,对古 代名人的由衷喜欢和赞美,由此,使张大千诗词的情感更丰富多彩,同时,又使张大千诗词具有打动人心的巨大魅力。

而有的情感是在素朴的语言中直抒胸臆!表达张大千对亲人、朋友、家乡的刻骨铭心的牵挂和无尽的思念。《念娇儿》表达了对女 儿生病的担心和牵挂,字字句句表达了真挚的父爱,纯朴自然。 《思家》:“已过中秋近重九,山川信美客思家。寂寥秋色无人赏,今岁芙蓉定不花。”一种落寞、孤寂之情在于对故乡的无尽牵挂, 尤其是中秋、重阳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自然容易勾起漂泊在外的 张大千的思家之情。《盼友人书不至》表达了无限的惆怅,内心的 寂寞与凄凉和诸多牵挂,让张大千难以释怀。《答友人书》中更是 以一种难以言说的心情叙述自己归家不得而一切都无太多心情去做,连基本的生活有时候也懒得理,一句“独行宜痛苦,小酌亦沉酣。”表达了多少痛苦与无奈。《怀乡》对故乡四川魂牵梦绕,在梦中见 到故乡,才使作者欣喜。《老矣》更多表达张大千年老患病的苦痛 以及漂泊之苦,让人感觉心酸。这些诗词,张大千毫不掩饰自己的 苦痛、喜悦、无奈、寂寞等各种情感,常常信手拈来,直接表达感情,有时豪情、有时柔情、有时多情的性情中的张大千就通过其诗 词得到了很好地表现。自然万物是张大千醉心表现和书写的,而蕴 涵的情感也呈现多样特色,使张大千诗词更具情感魅力,具有感染 人的魄力。 四、张大千诗词的'深厚文化底蕴 张大千诗词处处透露出传统文化的根基,其比较工整的句式,比较古朴的语言,诗句中引用的典故、传说、诗词等更使他的诗词具 有非常浓厚的传统文学韵味。同时,他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 了现代人的情感和表达方式,也擅长融合中外、古今的文化,使诗 词有很浓厚的文化底蕴。 张大千扎实的古文功底,使他在创作题画诗时,信手拈来,旁征博引,有很丰富的文化含量,常常是把古代的历史典故、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等自然融入诗词的意境中,既巧妙含蓄,又增 添了诗词的无穷意味,拓展了诗词的表现力,更能增加读者丰富的 想象力。在《题山水图》中“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引用寇准 的诗句表示闲适的心境;在《莲花峰》中“韩公殊可笑”就把韩愈 所经历的故事自然融入诗中,引人无尽的联想。《夷陵三游洞》中“寻诗问苏黄,扪碑识元白”两句中就包含了宋代大诗人苏东坡、

适合幼儿读的古诗

适合幼儿读的古诗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悯农(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吃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如何进行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如何进行审美教育 2017年教育部對中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进行改编,里面加入更多的文言文与古诗词,这无疑是对中国文化重视的表现。在这种形式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提升学生对于中国古诗文的兴趣与理解能力,有助于弘扬中国古诗词文化。本文主要阐述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利用合适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使其能体会到古诗之美。 标签:小学语文;古诗文;审美教育 引言 中华好诗词这一电视节目的火热,使得国内兴起一股诗词热,人们才发现原来中国中小学竟然会背那么多诗词,不禁加强对孩子古诗词等优秀文化的教育。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最好的阶段就是小学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想象力强、记忆能力强,只要教会学生对与古诗词的审美方式,这种方式必将有助于学生以后阶段古诗词的学习。因此,在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审美势在必行。 1 提升学生对古诗文美的感知 人教版中的古诗文能选进教材,都是经过教育部专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的决定,这些古诗文必定是中华文化的体现,一般都是五言绝句,含义浅显易懂方便小学生学习、记忆。中国的古诗讲究严格,用词考究,深入了解,必能发现其精美。 1.1 用词考究、音韵美。 中国的古诗词,虽然有的只有短短几十字,却是作者凝练了所处的环境、自己的情感在里面,都可以被谱上曲用来吟唱,也能被画家绘画出精美的画作。中国的古诗词用词考究,都是经过诗人反复斟酌之后,才确定写出的,因此,这些古诗词,改一字都会失去原有的含义。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必须融于感情进行朗读,这样才能体会到诗词的韵律美。比如,在学习李白的《静夜思》时,对于诗词的诵读平仄、音调,要弄清,在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时,一定要缓慢,才能体会出诗词的音乐美。 1.2 意境美。在进行古诗文学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想象到那种诗词的画面,需要利用课本中的图片和多媒体文件对学生进行教学,有助于让学生感受到诗中的画面,从而体验到其深意,对于诗词中的每一字都要进行分析。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不正是真实写照吗?用“推”可能显得无礼,而用“敲”,不仅体现了礼貌,还与安静的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瞬间就能想象到这种画面。比如,我们在学习《游园不值》这首诗时,对诗词中表现出来的每个景物都融入到脑海中,然后进行诵读,在读到最后两句时,就会想象到在紧闭的柴门外,开放茂盛的杏树的红杏花露出来,正是春天万物复苏的好时节。以后在遇到这种情形时,

幼儿古诗100首79813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春晓 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 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 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 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 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弹琴 作者: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八阵图 作者: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草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凉州词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诗词审美意境之表现

诗词审美意境之表现 (一)唐诗的意境 唐人有关意境的研究与创造有划时代的意义。纵观整个中国古代诗歌史, 主要是唐诗真正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创造出韵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的诗歌意境。 (1)盛唐诗人在其诗歌创作中, 创造出兴象玲珑、韵味无穷、高度浓缩、多层次又轮廓明晰的意境。我们看下面几首诗: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之一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王维《辛夷坞》 各诗无一不是情景交融契合, 并且能再造想象, 引人遐思, 含蓄蕴藉, 言外有意, 余味无穷。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评王维诗时就称赞其作品:“词秀调雅, 意新理惬, 在泉为珠, 着壁成绘, 一字一句, 皆出常境。” (2)中唐诗人在其诗歌创作中, 创造出以心照境、心与境谐、境生象外、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的趋于内向化、主观化的意境。所以, 中唐诗歌的意境便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我们看下面几首诗: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I>——司空曙《江村即事》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老兔寒蟾泣天色, 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 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 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 一泓海水杯中泻。 ——李贺《梦天》 上面前两首诗, 以心照境, 写得不即不离, 含蕴深远, 境生象外, 言外有意, 是 诗人对世理人生无可无不可的独特情趣与心境的真实写照, 尤其“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明写客观物境, 实则更是诗人心灵世界的外化, 象外有象, 弦外有音。第三首诗也表现出中唐诗境的特殊风貌: 一方面境界深远, 言外有思, 同时全诗又弥漫着一种浓重的主观情思即怀古伤今的感慨, 由此人们读之, 一种主观化的色彩, 一种浓郁的伤悼之情沁人心脾。第四首李贺之作主观化色彩更为突出, 诗中天上境界以及由天上看人间的景观都是诗人主观臆度而出, 是诗人心灵世界的曲折反映。这种诗境同前两种一样, 反映出唐诗之意境由盛唐到中唐的转变痕迹: 突出点是由外向型、开张型向内向型、主观型的演变。 (3)晚唐诗在意境方面以朦胧美最为突出。这个时期诗歌本来有多种意境: 一是怀古咏史诗深沉含蓄的意境, 如杜牧的《登乐游原》, 薛逢的《悼古》, 王枢的《和严恽落花诗》等都是如此。二是爱情诗细美幽约、迂回曲折的意境。如杜牧、李商隐有关爱情题材的诗作多是如此, 而李商隐则更为突出, 如其《锦瑟》, 特别以爱情为题材的无题诗更是如此。三是味外有味、韵外有致、景外有景的多重意境, 这方面以司空图为代表。在整个晚唐时期, 在诗歌意境的创造上, 李商隐的朦胧诗造诣最高, 在整个中国诗史上独标风韵。 以上所言是唐诗在意境创造方面的主要成就和特征, 尽管这几种意境各有独到之处, 但总体上都以韵味深长为特征, 这是唐诗各种意境的共同点。

适合幼儿园小班的古诗儿歌有哪些知识讲解

适合幼儿园小班的古诗儿歌有哪些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相思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凉州曲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送灵澈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回想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送友人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夜下征虏亭 船下广陵去, 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 江火似流萤。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绝句四首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二首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幼儿古诗词集合(精选)

幼儿古诗词集合 (精选) 注:此集合适合3-6岁幼儿朗读、背诵用,包含有诗经、乐府、文赋、唐诗、宋词、元曲中的短小名篇。最后附有4篇现代诗,及《心经》。选材大多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家长也可根据儿童的兴趣选取其中部分进行引导背诵。 祝宝宝们健康成长!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七步诗 魏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凉州词(一)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登鹳鹊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凉州词(二)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适合幼儿读的古诗

适合幼儿读的古诗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适合幼儿读的古诗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悯农(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吃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浅谈-中学古典诗词教育审美能力培养

浅谈中学古典诗词教育 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摘要 古典诗词是一种高度凝练、意象丰富的文学作品,它所涵储的传统文化的基因,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及熔铸健全人格中更是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为此,中学的古典诗词教育的出发点应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熔铸健全的审美人格。然而,当前的中学的古典诗词教育由于过分注重翻译、分析、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训练与讲解,致使古典诗词的文化底蕴流失严重,失去了美感。本文尝试从吟诵感悟、理性渗透、想象与联想、思想熏这四个方面加以论述,探讨如何在中学古典诗词教育中渗透审美人格教育。 关键词:中学语文古典诗词吟诵感悟理性渗透想象与联想审美人格 引言 在倡导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中学的古典诗词教育在这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审美教育和人格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容。 一当前中学古典诗词教育所面临的任务 语文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然而,当前的语文教育主要是以知识和技能教学为主,是以实用文章教学为主要容,其人文教育难以得到进一步的开展。具体体现在教学中,就是以大量繁琐机械的知识讲解和训练,将原本充满人性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学科,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变成了僵化繁琐的解题技巧和训练。要解决当前语文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应该依靠这种比较注重心灵塑造的审美教育来解决,以此来改变语文教育现状。 审美教育是包含文学等各门艺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文学教育,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容和途径。因为“文学教育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从而向学生灌输正确的理想、人生的信仰等。古典文学在语言上有着现当代文学所不具备的特殊力,其微言大义更能让今天的学生领会汉字的原初意义。不论是先的散文,还是《史记》中的选章,还是唐诗宋词,通过阅读,我们都可从中感受那种特有的审美效果,从而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1] 这表明文学教育是具有其它教育容和手段不可替代的美育功能,所以,它更能显出健全人格的特殊价值,特别是古典诗词,它是一种“高度凝练、意象丰富的文学作品,”[2]“它所涵储的传统文化的基因,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及熔铸健全人格中更是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3] 正是因为古典诗词凝结着传统思想、文化和精神等,2003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提出的教学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典作品的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4]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给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培养学生较好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他们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 二当前中学古典诗词教学的现状及不足 迫于生存的需要,自然而然会主“实用”至上,视语文为工具,那么,作为母语教育的语言教育必然会失掉它自身独特的人文性。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上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把古

谈谈古诗词教学的审美教育

谈谈古诗词教学的审美教育 摘要: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离不开审美教育。语文更是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教师应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那些被选入教材的古诗词,语言美、画面美和情感美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我们对古诗词的学习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艺术活动。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审美教育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引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将审美教育提到了突出的位置,指出“语文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借助古诗词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失为一条便捷的途径,也是一种极有效的方法。 中国诗歌,尤其是那些被选入教材的古诗词,大多是千古流传的名篇,文质兼美,本身就具有不朽的审美价值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我们对古诗词的学习过程,就是一种审美的艺术活动。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往往很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那么,如何借助古诗词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美的感染,美的熏陶呢?我在十几年的古诗词教学中,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品析字词,感知诗词的语言美 诗词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是诗词语言的高度凝练

性。诗词语言十分富有表现力,往往“以一当十”,力求“一字传神”。像我们熟知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如此。 诗词教学时要重视诗歌字词的品析,感知诗词语言独特的美。如杜甫笔下的《绝句》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一个“含”字,若一般写来,用“外”也能讲得通。通过进行对比品析,方知“含”字用得妙,妙在它把诗人所站的位置点出来,原来诗人是在屋子里从窗户内向外瞧的,这个“含”字,不仅含住了西岭千秋雪,而且把上述全部景物尽收眼底,便显得一切都是从诗人眼中出发的,避开了正面写人。又如《江畔独步寻花》开头两句中的“满”和“压”写出花开得多,把小路都遮住了,把花枝压得弯下了腰。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深一层的品析:“满”体现了大地锦绣、春色四溢的景象,“压”让人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春的奋发精神。诗人把静态的花写活了,从中让学生体会诗人炼字、炼句的匠心独运,潜移默化地感知语言美。 中国古诗词,特别注重押韵,又富有节奏感,有着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的音乐美。节奏感也是诗词语言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双重功能:一是使声音的刺激具有规律性,读起来有一种舒适感,便于大脑吸收语言信息,使古诗词易于被记住;二是以一定的节奏表达一定的情感。诗词节奏鲜明,韵律和谐,通过反复诵读,有助于体会感情,进入诗词的意境。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名句,“倍思亲”读的速度可慢些,语调要深沉些,

浅议古诗文诵读和审美教育

浅议古诗文诵读和审美教育内容摘要:目前在语文教学中提倡素质教育,然而素质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以人为本,通过学习而受到美的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在审美素质教育中渠道很多,通过古诗文诵读就是其中之一。目前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则对此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为在诗文当中包含着较高的审美价值,又是思想美、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的和谐统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审美优势。 正文: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灵,而且还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是点燃灵魂的火焰,诗是催动心搏的激情,然而最能体现出这些效果的,应该是诵读了。诵读的优越性,古今教育名家都不乏精辟论述,而且通过长时间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诵读诗文是一种整体感悟,言文之妙、情感之真,全都可以通过诵读而求得,当然诵读还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教师应注意营造情境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爱憎分明,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这是感性上的认识。老舍先生以“井里蛙声出清泉”为题,白石老人则以涓涓细流和蝌蚪为画,仔细品来确实是意味深长。在诗文中有许多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都很强,构成了奇特的艺术境界,所以诗文是以精炼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内容,这就需要学生展开联想,使学生产生一种新的审美意识活动,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想像、体验、判断的思维能力,拓展了想像空间。 培养良好的情感,完善人格,在诵读过程中,不仅仅知道反映什

么时代生活的社会情况,还应了解作者在怎样的环境和情绪下创作,才能更容易沟通和共鸣。比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正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愤慨和对劳动人民饱受蹂躏的同情吗? 开启心灵之窗,激发创造情趣。开启应找到切入点,情感体验和诵读二者沟通起来。抓住这个突破口,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始终沉浸在情感体验之中,从而产生新的思维。 重点表现在情感和形象上,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会一遍遍地感知形象、理解主题,去把握作品的思想性。在诗句里有的是作者描写景物,有的则是来抒发自己的情怀。最初诵读会去理解表面字的含义,而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到升华,可以捕捉到言外之意。“诗句并非无情物”,诗句里作者的感情会移到学生的心里,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使学生真正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要想通过诵读来提高审美情趣,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使学生拥有绘画的眼睛和音乐的耳朵。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启动各种感官,对文字所表达的色彩、声音等都比较敏感。以色彩为例:自居易的《忆江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日出之红,江水之绿,所成之蓝,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动静结合的图画,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去感受,把诗文当成一幅画或一首音乐来欣赏。 二、要给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在我国有许多典故,比如老舍先生和白石老人以艺术为生命,自己默默无闻,甘愿于奉献,却背上了这千古恶名,这种精神是多么可贵呀!学生提出新的理论,这就是创

幼儿古诗100首

幼儿必备古诗100首幼儿古诗100首 整理于2018年7月25日 第1 页

幼儿必备古诗100首 第2 页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直译: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直译: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直译: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秋浦歌(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直译:(我)头上的白发足足有三千丈(长),只因愁思无穷无尽也像这样长。不知道在明亮的镜子里的我,从什么地方得来这满头苍苍白发? 夜宿山寺(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直译: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直译: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