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文论思想

庄子的文论思想
庄子的文论思想

庄子的文论思想---《逍遥游》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宋国(今河南商丘)。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逍遥”一词,在《庄子》中出现三十六次,如“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以游逍遥之虚”,“逍遥无为也”(《天运》),“逍遥乎无业之业”(《达生》),“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让王》)。关于“逍遥游”的解释很多,但是基本意思都是闲放不拘、怡然自得、了无牵挂。“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诗经·郑风》己有“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此外,《楚辞》、《离骚》、《礼记》等都提到过“逍遥”一词,这些所谓“逍遥”都是安然自得之意,且多与形体之怅然徘徊相关。但是《庄子》中的“逍遥”不拘泥于形体之逍遥飘摇,而主要是喻心态之逍遥自得。如“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以纯粹之心态言逍遥,这是庄子所使用逍遥的独特之处,庄子之逍遥有现在精神自由的含义。“游”与“逍遥”意义相当,但使用更为频繁。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夫子与之游”,“吾王不游,吾和以休。”“若夫贯日而持详,一日而曲列之,是所使夫百吏官人为也,不足以是伤游玩安燕之乐也。”这些“游”指的是交游、游历。与庄子讲的“游”最接近的是孔子的“游”。这是孔子认为通往理想人格的道路,“游”是指一种富于自由感的人生体验和审美境界。闲暇无事之为游,从君子修养的角度讲,藏、修、息、游是必经的步骤,也是唯美人生的四个环节,其中的“游”表现出人的一种高度自由的欢乐状态。然而庄子讲的“游”其内涵更甚于孔子所指的“游”,更赋予哲学和美学涵义。

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每一部作品中所蕴含的感情,有的比较强烈,有的则比较隐蔽,作者笔下的大鹏,雄健美丽,才能无双,志向高远,它能够振翅飞向九万里的高空,能够背负青天而飞向遥远的南冥;然而有所待的大鹏

虽然能高飞万里,但在追求“逍遥游”上却是失败了。我们难道从大鹏身上体会不到作者志向高远而无法实现的痛苦吗?我们难道从描写大鹏南飞壮举的字里行间体会不到作者难以言说的苦情吗?

陈俊宇

学号:201008182007

庄子的自然政治思想观

庄子的自然政治思想观 庄子生活在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的战国乱世,有感于社会秩序的混乱,其借《庄子》一书隐喻地提出他的自然政治观,继承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追念尧舜的原始大同社会,他的自然政治观还包括君王内治、社会公义和经济政策,独创性地建立起一套治国方针,也为后世的统治者提供了某些方面的理论来源和方法论的指导。 标签:庄子;自治;政治观 1.庄子的治国之道 庄子是老子之后的道家思想集大成者,其继承了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观念,体现在政治上就是明确否定现实的社会制度以及文化生活,向往远古的至德之世,在政治上主张不干涉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实行无为而治。庄子的观点认为政治不是干涉和强制,而是使得百姓各得本分,这样政治就能向前推进了。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上古社会,是庄子的理想社会。尧顺应天地之道治理国家,没有贪欲之心而天下富足,自然无为而万物自生自化,像渊水一样玄默无为而百姓安定。百姓则各行其是,安守本分,庄子曰:“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行其是,天下皆尧也。” 庄子表面上是不谈政治的,却正得着政治的最高效用,最庞大、最复杂的莫过于宇宙,庄子讲的就是一套“天地位,万物育”的原理,既然可以用来治理宇宙,那么治理天下国家也就是很容易的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使人的生命与宇宙同化,《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天地万物究其起点,就是“道”?道可以理解为真理、智慧。那么,作为帝王,应该如何治理国家呢?在《应帝王》中,庄子提出“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也就是说,只要帝王的精神修养得到锻炼,达到“无己”“无功”“无名”之境,就可以达到天下大治了,这并不是真正的无为,而是一种顺乎天道的有为,强调帝王的内心修养。 2.实践中的庄子思想 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说,庄子的这一套政治理论无疑是落后的,它代表原始社会的图景,无法适应当世生产力的发展。 到了战国时期,铁质农器大量使用,私田大量开垦,地主阶级不断壮大,农民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耕织作业,盐铁手工业也得到发展,人类从顺应自然进化到改造自然。但庄子的自然政治观还是有意义的,可以一定程度上对苛政暴行进行矫枉过正。柳宗元在《封建论》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

庄子的道家思想

庄子的道家思想 ——以逍遥游齐物论为例《史记》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庄子和老子一样把“道”看作世界最高原理,认为道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是世界的终极根源和主宰。他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太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他继承了老子“道”无形无象的思想,认为道是虚无的实体,他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游》)因此,他认为不可能给“道”提出明确的规定。他说:“道不当名”,即使取名为道,也是“所假而行”。(《知北游》) 在“道”和“物”的关系上,庄子思想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继承老子,认为万物产生于形体,形体产生于精神,个别精神产生于绝对精神——“道”。一方面他又发展了老子思想中即气以言道的合理内涵。认为道即气。他强调“道无所不在”,并用“周、遍、咸”三字形容。认为道作为世界的终极根据,不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外,而是一切事物的内在原因。 齐物论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它是一种齐彼此、齐是非、齐物我的相对主义理论。他改造了老子关于对立面互相转化的思想,把事物的运动、变化加以绝对化。他说:“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齐物论》,下同)认为事物无时无刻

不在变移,其形态绝不固定。由于过分强调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他提出“万物一齐”,为老子的“贵柔”“不争”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他认为,从“道”的观点看来,一切事物都是无差别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没有确定不移的是非标准。他说:“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认为小草茎与大屋柱、丑人与美人以及各种怪异乘戾的现象都是同一的。他反对“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认为人的名、言、概念总是把事物分割开来把握,根本无法表达“道”。由于“囿于物”,受条件限制,人们不可避免产生“成心”,即主观片面的认识。有了“成心”,便自以为是,以彼为非,于是就产生了是非之争。庄子认为:“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一切是非之争都是对道的割裂。而以“道”的观点来看,“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非的区分是没有必要的。庄子的齐物论有见于运动的绝对性,却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有见于知识的相对性,却导致否定是非标准,陷入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是庄子人生论的核心内容。逍遥游就是超脱万物、无所依赖、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在庄子看来,达到这种境界的最好方法就是“心斋”、“坐忘”,这两者体现了一种精神自由和天人合一的精神逍遥游。 庄子的逍遥游是指“无所待而游无穷”,对世俗之物无所依赖,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游于世间。“逍遥”在庄子这里是指,人超越了世俗观念及其价值的限制而达到的最大的精神自由。“游”并不是指形体之游,更重要的是指精神之游,形体上的束

庄子的文学言意观对后世中国文论的影响

论文题目:庄子的文学言意观 对后世中国文论的影响

目录 一、庄子简介 (3) (一)生平 (3) (二)思想 (3) (三)精神 (4) 二、《庄子》作品介绍 (4) 三、庄子文论思想 (5) (一)“言不尽意”说 (5) (二)“得意忘言”说 (6) 四、后世文论的体现 (7) (一)《易传》“立象以尽意” (7) (二)西晋陆机《文赋》 (7) (三)严羽“言有尽而意无穷” (8) (四)王弼《周易略例.明象》 (9) (五)苏轼《答谢民书》 (9) (六)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 (10) (七)司空图“四外说” (10) (八)王士祯“神韵说” (11) (九)梅尧臣“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11) (十)王国维“意境论” (12) 五、对庄子文论思想的理解 (12) 参考文献 (14)

摘要 作为我国古代最具有思辨精神的哲学家之一,庄子提出了“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说,由此而引申出后世对于这一思想的传承,长久以来一直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的热门话题。具体到艺术和审美上来,作者、鉴赏者的语言究竟能否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意,古今多数派文论家的观点是:言不尽意。庄子还提出一个与“言不尽意”论密切相关的“得意忘言”说,主张接受者大可不必太看重“言”,应该只将其当作获得“意”的工具即可,这和上述“言不尽意”之论相统一。我国古代文论言意之论从“言不尽意”的承传轨迹,可以看出:从晚唐开始,“言不尽意”论得到凸显,延展到宋代蔚为大盛,之后,虽在理论阐说上原创性和新意不多,但一直导引着后世文学批评的取向,成为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最重要的审美原则之一。 关键词:庄子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传承

出自庄子

出自《庄子》及其注解的成语有: 扶摇直上、鹏程万里——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御风而行——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越俎代庖——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大相迳庭、不近人情——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 肌肤胜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 形如槁木——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大言炎炎——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朝三暮四——狙公赋芧,曰:『朝三而莫四。』众狙皆怒。 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游刃有余——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余地矣。 踌躇满志——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旁门左道——故此皆多骈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 盗亦有道——故跖之徒问跖曰:「盗亦有道乎?」 唇亡齿寒——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人人得而诛之——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 独来独往——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 善始善终——善夭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 莫逆之交——四人相视而笑,莫逆於心,遂相与为友。 唯命之从——父母於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 冥冥之中——冥冥之中,独见晓焉。 勃然作色——谓己道人,则勃然作色。 虚与委蛇——吾与之虚而委蛇,不知其谁何,因以为弟靡,因以为波流,故逃也。不徐不疾、得心应手——斲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应於 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於其间。 相濡以沫——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吐故纳新——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见笑大方——吾非至於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 井蛙之见——井蛙不可以语於海者,拘於虚也。 夜以继日——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 望洋兴叹——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何罪之有——然且不免於罔罗机辟之患,是何罪之有哉? 君子之交淡若水——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亦步亦趋——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哀莫大於心死——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失之交臂——吾终身与女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 不知天高地厚——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 化腐朽为神奇——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无所不在——庄子曰:「无所不在。」

试论庄子的虚静的文论思想

试论庄子的虚静的文论思想 虚静说最早出现在先秦时代。这一学说起于老子,成于庄子,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的思想。庄子则极大地发展了老子的虚静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在精神上要彻底解放,心灵世界应做到极度虚无空明,一尘不染。及至魏晋,“虚静说”渐渐进入了审美和艺术领域。 庄子这一“虚静”思想给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龠五藏,澡雪精神”。“虚静观”正式进入审美创作领域。进入审美领域的“虚静”则是指审美主体在进入审美活动之前必须去物去我,保持一种空灵、宁静的审美心态。强调作家在构思以前必须要具有“虚静”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激发构思想象的积极的手段,认为这是使构思得以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 文艺创作本质上讲,虚静是一种自由自觉的精神活动。虚静作为一种体验,要求凝聚专一,虚以待物,宠辱不惊,洁身自好。 庄子认为要达到“虚静”,必须“心斋”和“坐忘”。“心斋”就是要荡尽胸中俗气浊物.腾挪出空明虚静的心理空间以观“道”体“道”。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讲,就是通过“心斋”扫除俗心杂念,陶钧文思,澡雪精神,最终达到“真淡”的最高审美层次。而“坐忘”是比“心斋”更高也更深一层的精神境界。即庄子所说的“无功”,“无名”、“无已”或“丧我”,完全忘掉自己的存在,放弃任何利害得失的计较盘算,从抽象思维、理智活动中解脱出来,进入到“虚静”心态的最深层。这是一种更为自觉也更为彻底的精神自由,创作主体与创作对象之间融为一体。在这状态中,渗透着理性的情感活动通过活跃的想象得到充分的抒发,从而使创作者体验到一种忘怀一切的解脱感、自由感和难以言喻的精神愉悦。最终达到最佳的创作状态。 虚静既是进入创作的准备或前提,又是贯穿覆盖整个创作过程的心理准备。虚静之心不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的造化,它同养气保神一样,需要一个积学储宝、酌理富才、研阅穷照的漫长实践过程。 虚静不是寂然不动,枯坐人冥,它要求作者置身于人事与自然之中,与天地万物同呼吸,吐故纳新,击浊扬清,静中观动。这中间,感性与理性互渗,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共进。因此朱熹说,诗作不好只缘“不识”。即“不虚静之故”。“不虚不静,故不明;不明,故不识;若虚静而明,便识好物事”。虚静作为哲学上的认识论,体现了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即重在内心的体察领悟,不重思辩的理论探索。 进入文学创作与审美领域的虚静,使作家艺术家摆脱名利等各种杂念的影响,充分驰聘自己的艺术想象,在构思中形成最优美的艺术意象。“意在笔先”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但它必须在虚静的前提下方能实现。老庄哲学对文学创作、审美欣赏的影响多么深刻。 由虚静的创作状态,进而导引出中国文论中极为推崇的一个重要论题“意境”。 在对中国古代意境论的梳理和探求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基石之一的老庄思想的影响。老庄以“道”为核心来解释宇宙及人生,“道”所体现的无极无限的“虚空”之境,以及万物与我为一的一系列理论无不在诗歌的意境追求中充分地体现着。道家追求“化同于大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老子看来,人和天地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庄子也在《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在庄子看来,只有当人与自然和谐一体时,才能进入一种自由的境界、美的境界。即有形又无形,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可言说、触摸,以“虚”和“无”为本质。庄子谈言意、谈意致,谈心斋、坐忘、神遇、无待是为了阐述其对道的追求中的人生哲学观点,但这一观点更趋向和通向艺术与审美的心境。作家进

出自《庄子》的成语说课讲解

出自《庄子》的成语

出自《庄子》的成语 内篇部分 庄子·逍遥游 【鹏程万里】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扶摇直上】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夏虫朝菌】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秋水》) 【姑射神人】藐姑射之山(25),有神人居焉。 【绰约多姿】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26),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27),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28)。 【越俎代庖】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大而无当】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 【大相径庭】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 【断发文身】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中规中矩】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 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 【跳梁小丑】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 罟。

庄子·齐物论 【形如槁木】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心如死灰】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朝三暮四】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养生主 【目无全牛】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发硎新试】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7)。【游刃有余】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踌躇满志】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注:踌躇,悠然自得的样子;满志,满足了心意。与今异意。

浅谈庄子的政治思想

浅谈庄子的政治思想 摘要:庄子是先秦时期的唯心主义大家,他的政治思想是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庄子主张统治者治世要使人恢复人之常性,实行无为而治,使社会回归到至善至美的自然当中,恢复混乱之前的正常状态。虽然其治世方案是消极的甚而有些颓废的逃避感觉,但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依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当时的社会环境;理想的社会;政治本于常性;无为而治 庄子(前369 -前286年),姓庄,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一说今山东曹县)人,是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隐士,也是思想,哲学,文学的集大成者,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将其与老子并称为“老庄”。而从古至今,世人看庄子,总是在一个“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飘渺境地,深刻而又虚无,让人捉摸不透。 研究庄子哲学思想的人颇多,但是研究其政治思想的人并不算多。不过其实,他对政治的理解也是有其独到之处的,是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政治思想并不简简单单的就是世人所理解的“无为”二字,而是在他认清了政治为何物之后,才认定了政治不可为。 一、当时的社会环境 庄子所处的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以“礼”为根本制度的政治格局,在绵延了数百年之后,终于支撑不住走向崩溃的边缘,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战国之前的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弑君三十六位,亡国五十二次,大小征战不计其数。其间既有诸民族之间的大争斗与大融混,又有中原诸侯之间的争战屠戮,骨肉相残。整个社会礼崩乐坏,民不聊生。”[1]所以后代史家说“春秋无义战”。就在这样的争斗兼并中,诸侯的数量越来越少,到了战国时代,主要只剩下七雄:东齐西秦,南楚北燕,中原韩赵魏。七雄虎视天下,其战争的规模之大、杀戮之酷,前所未有。在这二百四十八年中,大小战争二百二十二次。“争

庄子故事及思想

庄子和他的时代 (一)庄子其人 庄子(公元前约369一前约286年),姓庄,名周,可算是先秦的最大的道家。他的生平,我们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很小的蒙国(位于今山东省、河南省交界)人,曾作过“漆园吏”,在职不久就隐居起来,可是他的思想和著作当时就很出名。《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子函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1]庄子与孟子同时,是惠施的朋友。 庄周主要继承老子的“以道为体”的形上学,使道家走向精神逍遥之路。庄子的师承不清[2],一生主要过着隐居的生活。庄周的学术思想主要保存在《庄子》一书中。《汉书·艺文志》着录庄子五十二篇,现存的三十三篇是晋人郭象所编,计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十庄子所作,外、杂篇是其后学所作。 (二)庄子的时代 任何人都不能完全的超越或者脱离自己的时代,庄子的时代恰逢“美好的”旧社会彻底瓦解,残酷的新制度已经来临的时代。就是说,保持着氏族传统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早期宗法社会已经崩溃。物质文明在迅速发展,历史在大踏步的前进,生产、消费在大规模的扩大,文明所带来的罪恶和苦难从未曾有。人们日益被物所统治,被自己所造成的财富、贪欲所统治,他们已经成为巨大的异己的力量主宰支配着人们的身心。 于是庄子发出了最强烈的抗议。他要求不役于物,要求恢复到人的本性。这很可能是世界思想史上最早的反异化的呼声,它产生在文明的发轫期。今天为哲学史家批评的庄子的那些落后、反动、倒退的社会政治思想,其实质都在此处。对原始社会生活的极端美化并不能使社会历史随着这种理想而转移。从整体上说,历史并不回到过去,物质文明的进步的确付出了代价,但是这是发展的现实和不可阻挡的必然。庄子的意义,并不在于这种回到自然的非现实的空喊和正面主张,而在于他们揭露了阶级社会的黑暗,描述了现实的苦难,倾诉了人间的不平,展示了强者的卑劣。庄子在这种文明的批判中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第一次突出了个体的存在。他基本上是从人的个体的角度来执行这种批判的。关心的不是伦理、政治问题,而是个体存在的身心问题,才是庄子思想的实质。 像庄子那样,实际上是要求立即消灭私有制和一切文明以及“劳动本身”,过动物般的无知无识的生活,却是现实的不可能实现的,这是开历史的倒车。所谓的人的本性、独立、自由和所谓的人的真实存在只能是历史的具体的。自然性并不就是人的本性。动物性的个体自然存在也并不自由,动物性的自然生存并非人的自由理想。这一切庄子自然也知道,如何超脱苦难世界和越过生死大关这个问题,正由于并不可能在物质世界中现实的实现,于是最

庄子论论文

浅谈庄子之“忘”与“游” 学院:西南大学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班级:2009级汉教三班 姓名:石秀诗学号:222009308011201 【摘要】:“忘”是庄子美学的一个核心,是庄子神行于宇宙遨游于四海的关键所在;“游”可谓是庄子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庄子心灵与精神世界所向往的自由生活。以“忘”而“游”谓之庄子。 【关键词】:庄子、忘、游、庄子思想 引言 有人说:“没有老子,就没有道家思想;没有庄子,道家将被遗忘”这诚然说出了庄子在道家的地位之高。“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无物不然,无物不可”的观点是庄子相对主义的态度。我们知道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乃如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那么庄子之道又是什么呢?我们从庄子之道能看到的庄子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历来人们对庄子思想的评论是丰富多彩的。本文以庄子思想中的“忘”与“游”来对庄子本人及庄子道家思想进行浅论。 一、庄子与《庄子》 庄子,闻一多说他是一个“真实的诗人”,郭沫若则说他是一个厌世的思想家,那么庄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又是在那种社会背景下生活的一个人,庄子的《庄子》玄妙的人生哲理是怎样产生的?以上种种都得先从庄子这个人入手。 庄子,这位道家的先圣,生活于春秋战国时代,与孟子生活于同一个时间。在政治混乱、战争频繁、思想活跃的年代里,庄子的生活是多样的。物质上,他是一个编织草鞋为生的穷光蛋;文化上,他是学富五车道家思想的泰斗。他是一个贫穷而富足的人,诚如这段评价说的“他的形象太丰富了,可以一会是敏锐的

人生解剖师,一会儿又是沉淀往事的诗人;一会儿是濮水上悠游的垂钓者;一会儿又是土屋前闲坐的穷汉”○1,当然,他还是一位口才雄辩大师,他与惠子的“鱼之乐”之论以及“枯鱼之肆”、“涸辙之鲋”的故事便是最好的证明。这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庄子,其人生如梦一场般千变万化。 《庄子》出世以后,与《老子》《周易》于魏晋南北朝被世人列为“三玄”,从此倍受人们推崇,那时文人们“废六经,谈老黄”赋诗论道以“玄”为美为善。《庄子》这一本奇书蕴含了中国古典哲学、美学、艺术学等多方面的思想内容。《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和“杂篇”三个部分。“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观点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庄子与《庄子》都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当中的是与非、虚与实、对与错之精神观是为后人看待现实世界开拓的一个窗口。 二、庄子之“忘” “忘”即是“心亡”——忘记自我意识之意,简而言之为“忘我”。然而,庄子之忘的内容是丰富的,它不仅仅在于“忘我”。 “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忘”,是庄子高妙人生的条件关键,诚如武林高手般“忘我”之境才是武功最高之境,手中无剑才是剑招之至。但是,庄子强调的“忘”应该是《逍遥游》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之意,他

庄子中的成语故事(全)

庄子中的成语故事 朝三暮四 原文----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这个故事源于《庄子*齐物论》。 有一年碰上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觉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经胜利了。 其实橡子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就转怒为喜。那些追求名和实的理论家,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象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 朝三暮四的原意是指实质不变,用改换名目的方法使人上当。宋《二程全书·遗书·十八·伊川先生语》:“若曰圣人不使人知,岂圣人之心是后世朝三暮四之术也?”遗憾的是,后来应用这个成语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处,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后者指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一会儿倒向秦国,一会儿倒向楚国。就象十年前美苏争霸时期,有些非洲国家时而倒向美国,时而倒向苏联。朝三暮四本来与此无关,但以讹传讹,天长日久,大家也就习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了。 ------------------------------------------------------------成者英雄败者贼 这个故事出于《庄子*盗跖》。 在春秋这个社会(其实不限于春秋),小的盗贼被抓起来,而窃国大盗却成了诸侯。齐桓公小白杀了他的哥哥才当上齐国的国君,当上国君后又把嫂子据为己有。对这样的人,著名的贤人管仲却心甘情愿地辅佐他。齐国的大臣田常杀死了齐王,窃取了齐国,自己当了齐王。对这样的窃国大盗,圣人孔子也毫无愧色地接收了田常送给他的钱。要是议论起来,这种事情真是让人不足挂齿,

庄子的文论思想

庄子的文论思想---《逍遥游》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宋国(今河南商丘)。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逍遥”一词,在《庄子》中出现三十六次,如“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以游逍遥之虚”,“逍遥无为也”(《天运》),“逍遥乎无业之业”(《达生》),“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让王》)。关于“逍遥游”的解释很多,但是基本意思都是闲放不拘、怡然自得、了无牵挂。“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诗经·郑风》己有“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此外,《楚辞》、《离骚》、《礼记》等都提到过“逍遥”一词,这些所谓“逍遥”都是安然自得之意,且多与形体之怅然徘徊相关。但是《庄子》中的“逍遥”不拘泥于形体之逍遥飘摇,而主要是喻心态之逍遥自得。如“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以纯粹之心态言逍遥,这是庄子所使用逍遥的独特之处,庄子之逍遥有现在精神自由的含义。“游”与“逍遥”意义相当,但使用更为频繁。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夫子与之游”,“吾王不游,吾和以休。”“若夫贯日而持详,一日而曲列之,是所使夫百吏官人为也,不足以是伤游玩安燕之乐也。”这些“游”指的是交游、游历。与庄子讲的“游”最接近的是孔子的“游”。这是孔子认为通往理想人格的道路,“游”是指一种富于自由感的人生体验和审美境界。闲暇无事之为游,从君子修养的角度讲,藏、修、息、游是必经的步骤,也是唯美人生的四个环节,其中的“游”表现出人的一种高度自由的欢乐状态。然而庄子讲的“游”其内涵更甚于孔子所指的“游”,更赋予哲学和美学涵义。 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每一部作品中所蕴含的感情,有的比较强烈,有的则比较隐蔽,作者笔下的大鹏,雄健美丽,才能无双,志向高远,它能够振翅飞向九万里的高空,能够背负青天而飞向遥远的南冥;然而有所待的大鹏

出自《庄子》地成语

出自《庄子》的成语 内篇部分 庄子·逍遥游 【鹏程万里】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扶摇直上】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夏虫朝菌】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秋水》) 【姑射神人】藐姑射之山(25),有神人居焉。 【绰约多姿】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26),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27),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28)。 【越俎代庖】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大而无当】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 【大相径庭】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 【断发文身】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中规中矩】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 【跳梁小丑】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 庄子·齐物论 【形如槁木】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心如死灰】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朝三暮四】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养生主 【目无全牛】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发硎新试】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7)。 【游刃有余】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踌躇满志】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注:踌躇,悠然自得的样子;满志,满足了心意。与今异意。 庄子·人间世 【螳臂当车】“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庄子·大宗师 【莫逆之交】(相视莫逆)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相忘江湖】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相濡以沫(相呴相濡)】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应帝王 【向疾强梁】“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勌。.....” 【虚与委蛇】壶子曰:“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不知其谁何,因以为弟靡,因以为波流,故逃也。 庄子·胠箧

谈论庄子哲学思想

谈论庄子哲学思想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是一位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思想家。他决然不与宋君合作的态度,他在妻子去世后“鼓盆而歌”异乎常人的举动,充分显示了他特立独行的性格和超越凡俗的精神境界。在他看来,不仅一般的生活是无聊的,即使南面为君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及各级官吏,其生活也是无聊的,对超越生死超越时空的自由精神境界的追求才是他的最高理想。在本文中,笔者试就庄子追求生命自由的哲学特质作粗浅分析。 一、追求生命自由的最基本的范畴 “道”是《庄子》中的基本概念,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基本的范畴。《庄子》基本继承了《老子》中“道”的思想,庄子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①老子的道重客观的意义,庄子的道从主体上升为一种宇宙的精神。庄子把道和人紧密结合,使道成为人生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庄子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宇宙万物运动的法则,“道”是无形相的,在时空上是无生灭的。“道”的特点,具有绝对性,创造性,永存性,普遍性,无为性。“道”的存在是无条件的,“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无为”形容道的幽隐寂静,“无形”形容道的超乎名相。道虽然幽隐寂静,却在作用上可取得信验(“有信”)所以具有绝对性;道具有创造性,“神鬼神地,生天生地”,在品位上与时秩上都先于天地鬼神,是产生万物的最后根源,也是一切存在的始源;道“自古以固存”,“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出上古而不为老”,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故具有永存性;“道”遍及六合四方,“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又具有普遍性;“道”还具有无为性,道无为而万物自化,“杀生者不死,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生生者不生”②,万物常因特殊的际遇而兴起而消失,道运作万物而自身却永不消失。庄子详细地阐述“道”,向世人宣告自已体悟的宇宙观,这也正是他追求生命自由的逍游境界的思想基础,要达到生命的绝对自由,就必须深刻体悟“道”这个基本的范畴。 二、追求生命自由的理想手段 在庄子看来,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道的境界。如何扩大人的内在生命,便是庄子所关注的问题。人被生存的环境所蔽,为知见所囿,形成锁闭的心灵。庄子所关心的,不在于生理我的满足,不在于家庭我的实现,也不在于社会我的完成,而在于体现宇宙我的理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便是宇宙我的体现。宇宙我的体现,有赖于超越精神的展现。超越的意义,在于扬弃与提升,扬弃俗世的价值,而提升到更高更辽阔的精神领域中。“不从事于务”,即扬弃利禄、名位,权势,毁誉之俗世活动。“游乎尘垢之外”、“游乎四海之外”、“出六极之外”,心灵活动超出于物质世界形相之拘限,冲破现实的藩篱而精神上达。真正的自由是“无待”的,它不依赖于任何条件。那么怎样才能做无待呢?那就是“心斋”与“坐忘”。“心斋”,庄子解释为“若一志,无听之于耳而听之于心,无听之于心而听之于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③。“虚”即虚无,指无执无为的心境而言。“心斋”作为方法,是一个“致虚”、“守静”的过程,亦即去执去为过程,其要旨是“一志”和“唯道集虚”。“一志”者,义为专一心灵,神不外驰,不为外物所动。这一过程同时是“唯道集虚”的过程。道之性为虚,冲虚自然。人要“体道”,心灵也要冲虚自然。这一虚静之心是需要不断地化欲,

庄子“环中”论对后世文论及哲学的影响

庄子“环中”论对后世文论及哲学的影响 庄子提出“环中”论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南朝刘勰在风格论、唐代司空图在意境论上都有发挥。而邵雍则对此概念进行两次转换,使其实化为图,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了具体的内容;进而再一步把它抽象化,在“环中”的位置实以“太极”和“人心”,从而沟通天人,创立了崭新的象数体系和心学理论。进而对文学的本原论产生了影响。 标签:环中;文论;哲学 自庄子提出“环中”论,南朝的刘勰、唐代的司空图、北宋的邵雍都对此理论在各自的立场上进行了阐释、吸收和发挥,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学界虽也有少许的涉及,但并不详细。其中对于他们在何种层次上吸收、如何吸收以及他们的不同之处更缺乏研究。本文试图对如上问题略作探讨。 一、庄子“环中”论的特点 “环中”作为一个概念是由《庄子》一书最早提出来的,而作为一种思想却早在《老子》中就已产生。《老子》第五章有谓:“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橐,是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器;龠,是古代乐器,形状像笛,都是中空圆环之状。庄子在谈到“环中”时说: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郭象注曰:“偶,对也。彼是相对,而圣人两顺之。故无心者与物冥,而未尝有对于天下也。枢,要也。此居其枢要而会其玄极,以应夫无方也。”“夫是非反覆相寻无穷,故谓之环。”成玄英疏日:“体夫彼此俱空,是非两幻,凝神独见而无对于天下者,可谓会其玄极,得道枢也。”“环者假有二窍,中者其空一道,环中空矣,以明无是无非。”陆德明释文日:“‘以应’应对之应。”就是说真正的道,离开了相对,超越了相对;既不是无,也不是有;既不是是,也不是非;既不是恶,也不是善。那么,一切的相对都离开了以后,你可以得到一个道的什么东西呢?“谓之道枢”。得了这个“道枢”,就可以得其“环中”。“环中”是一个圈圈的中央,在圆的中心点可以四面八方活动。宇宙和生命都是无始无终,像一个圆圈一样,这个圆圈有个中心点,你要是把握住了这个中心点,在出世与人世之间,可以应对所有问题和事物。 庄子“环中”论的特色有以下几点:首先,具体地说,庄子是以车毅做比喻,抽象地说这是庄子虚拟的一个“环”,这个环由是非和对待组成,无始无终。其次,所谓的“中”是庄子虚拟的这个“环”的中点,是道的枢纽,但并非就是道本身,就像门的枢纽不是门一样。只有站在这个中点来应对问题才是得道的应对态度。再次,这里说的是看问题的角度问题,庄子认为站在“环”的中心看问题是一个最正确的角度。因为如果你站在环的组成部分里,你将永远脱离不了是非和对待。

《庄子》中成语集锦

出自《庄子》的寓言和成语: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望洋兴叹朝三暮四薪火相传东施效颦无中生有呆若木鸡 每况愈下邯郸学步成者英雄败者贼栉风沐雨庖丁解牛中规中矩大相径庭 朝生暮死沉魚落雁秋毫之末栩栩如生迎刃而解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踌躇滿志不翼而飞支离破碎真知灼见探囊取物强聒不舍吐故纳新昭然若揭似是而非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失之交臂捉襟见肘学富五车 庄子的寓言 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2.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3.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4.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5.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6.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而身犹死之,而况其真乎!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7.庄于谓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始时所是,卒而非之,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年非也。”惠子曰:“孔子勤志服知也。”庄子曰:“孔子谢之矣,而其未之尝言。孔子云,‘夫受才乎大本,复灵以生。’呜而当律,言而当法。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已乎已乎!吾且不得及彼乎!”

浅析庄子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浅析庄子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天人合一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与儒家积极入世、努力尽自己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不同,庄子追求的自由是精神的超脱解放,他否定一切外在形式的束缚,包括儒家仁义的束缚,以化解人生之忧。 2)“无以人灭天”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庄子认为,自然本身便是一种完美的状态,无需经过人化的过程。人与天地自然都是由气构成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天与人是统一的。但是,由于人类社会建立了种种制度、规范,破坏了自然本性,造成了天与人的对立。 从当世的角度看: 庄子这种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思想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我们为了谋求经济的发展,不惜以牺牲自然为代价,最终导致不断地受到自然的惩罚,如今才意识到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殊不知早在几千年前智慧的前人就已经向我们提出了警告。 然而,在庄子的这一思想中,要恢复人性之自然,就必须破除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却是偏激的,不科学的。他认为原始社会是最接近自然的,也就是最高的社会境界,这其实是将自然状态理想化了,是违背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不能因为强调文明进步的负面意义就否定人类的文明,我们思考的应该是怎样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来发展人类文明。 从个人角度看: 唯我独尊,主张宽容,承认自己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必须以承认别人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为先导。这些观念不正是我们如今讲求人文关怀、建立和平世界庄子的自由精神和超脱思想在社会利益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是调节人们压抑心理的一个绝好药方。它为生活在这个在市场经济催生下物欲横流的现实中的人们在社会之外找到了一个宁静的心灵港湾,建造了一个心情的绿色花园,使人们能有一块自由精神的乐土。这种精神的自由超脱也给人提供了一条消解生活压力苦闷,在逆境中保持平衡心理,获得平和心态的很好途径,让人们获得心灵的淡泊与宁静,增强了人们生活的信念和勇气,以完成对自我的超越。 从社会角度看: 《庄子·逍遥游》强调的是一种极度自由的状态, 他主张人与自然合一,反对人为物役,对生死名利具有豁达情怀,以超功利的自由境界为人生理想等,都对今天的人们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在他的著作中体现出的自由逍遥的精神风骨,敢于问天的求索精神,遵循规律

老子和庄子政治思想异同

老子和庄子政治思想异同 [论文摘要] 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道家在先秦各学派中扮演重要角色。道家思想以其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独特领悟,在中国传统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并在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形成进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老子是先秦道家思想的奠基人,庄子则是老子之后道家思想的又一重要集大成者,两人作为道家这一先秦重要思想派系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中必然存在着一脉相承的道家观念的精髓,同时,由于老庄生活年代、人生际遇等等个人生平经历上的种种不同,他们的思想主张必然也存在差异之处。 [关键词] 道家政治思想老子庄子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先秦道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正如钱穆先生所言“此两人,可谓是中国道家思想之鼻祖,亦为中国道家思想所宗主。后起道家著述,其思想体系,再不能越出庄老两书之范围,亦不能超过庄老两书之境界。”充分的肯定了老庄在道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一、老子的政治思想概述 (一)小国寡民 老子对他理想中的社会描述道:“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基于这样的认识,老子否认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老子的思想学说中,人类群体生活所必须的伦理道德、礼仪制度都是没有意义的。“小国寡民”是老子经过感悟、体验和总结而升华出的一种具有浓厚道德色彩的乌托邦。 (二)无为而治 在政治方式上,老子的主张是无为而治。在老子看来,无为是最高境界,他说:“为学日益,为益日损。损只又损,以至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在老子看来,“道”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而无为正是达到道的境界的最直接的途径。无为政治也是最符合道的原则的政治. 由上所述,其“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也是被后世统治者采纳,在汉初达到鼎盛时期,“文景之治”的盛况与其实行的“与民休息,无为而治”是分不开的。而《道德经》和老子道家思想对中国思想的影响和发展作用是巨大的,以至于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儒道互补。 二、庄子的政治思想概述 庄子在政治思想上,继承并且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在个性上主张逍遥,本性自足,在存在论上主张万物一体。 (一)逍遥游——政治自由 游世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而《逍遥游》可以说是《庄子》的总论。逍遥者,象征无所拘碍之自得自由的状态。 他认为民靠其常性生活,而不受外表的干涉,就是过上了很自由的生活,也就是逍遥游。他在《马蹄篇》中说:“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天放”,是自然而放任的意思,亦即是极端自由的意思。他认为人民一切的不幸,是来自政治的干涉。他在谈到政治时,攻击仁义的不足,一方面认为仁义不是人之本性;另一方面,认为就算是最好的干涉也不如不干涉。 游世思想的核心意识是“不认真”或者叫做“放弃认真”。不认真的看待现实社会的一切,以此把个人从社会生活的黑暗压力中解救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