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优.选)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优.选)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南方温暖,北方寒冷,南北温差大。成因:南方纬度低,太阳辐射强,温度高;北方纬高,太阳辐射弱,温度低。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

1 / 1word.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能看懂较简单的天气形势图;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保护大气的重要性。 2、知道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理解平均气温的含义;初步学会计算日、月、年平均温度及年较差的方法。 3、学生能够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根据气温曲线图说明某地气温日变化、月变化与年变化的规律。 关于“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的总体教材分析气温是天气和气候的主要组成要素,涉及面广、理论性强,所以应采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的亲身体验的方法,利用对比法、多媒体手段进行学习。气温的测定,主要讲解气温的表示符号及读法,气温的观测和计算方法气温的变化,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年变化,主要从两个侧面说明,一是南北半球一年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时间,而是热、温、寒三带四季气温变化的特征不同;气温的年际变化。气温的世界分布,首先讲解了等温线知识,它是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的关键。本部分即重“地”又重“理”,将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的规律与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纬度、海陆、地势、洋流等结合,使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结合。又为后面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和气候特征打下基础。 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的教法建议对于气温的“空间变化(即世界的分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地图,学会从“整体到局部” 逐步分析的方法。注重从图上直接得出结论,将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联系起来分析。 1、全球年平均气温曲线变化规律---纬度位置(太阳) 2、南北半球的不同---海陆影响 3、陆地上的不同---地形地势影响 4、海洋上的不同---洋流影响 5、极值---局部最冷最热的地方 6、人类对气温的影响,可以简单的讲解。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与生活 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 ⑴日变化(P51中的图3.12) 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⑵年变化(P51中的图3.13) 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⑶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⑷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 3、气温的分布 ⑴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⑷分布规律: 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P53中的图3.17) 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⑸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⑹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 初中地理第 1 页共1 页

2021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课时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影响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1课时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影响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了解我国主要的温度带以及划分的标准 3.结合实例,说明气温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温线分布图的技能。 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 1. 分析判读有关气候图,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及其原因。 3. 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4.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及其原因。

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观察对比、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北国冰城哈尔滨的自然景观 (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观(“冰灯游园会”);南国的广州,在一年一度的春节迎春花市上,数不清的奇花异卉、争妍斗丽,竞放芳香。使学生获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感性认识。 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一)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1、数一数,图中共有几条等温线? 2、计算两条相邻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摄氏度? 3、学生计算海口和漠河的大约温差? (学生先个人思考、分析、计算,后小组交流探究。) 教师展示: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1月平均气温为-30.6℃。那里曾经出现过-52.3℃的极端最低气温,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冬季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达50℃。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气温:气温是一种地理名词,一般指大气的温度。国际上标准气温度量单位是摄氏度(℃)。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5-6时。中国用摄氏温标,以℃表示摄氏度。气温是用来衡量地球表面大气温度分布状况和变化态势的重要指标。它可根据需要分为日均温,月均温和年均温。它还是指导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气温季节变化:气温季节变化-气温季节变化是指气温以一年为周期的有规律的变化。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由于气温的高低取决于地面储存热量的多少,地面储存热量最多的时期,就是气温最高值出现的时间;储存热量最少的时期,也就是气温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因此,一年中气温最高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不是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所在的一天(北半球的夏至和冬至日),也不是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一天所在的月份(北半球的六月和十二月),而是比这一天要落后1~2个月。即最低值出现在一月或二月,最高值出现在七月或八月。海洋上落后较多,陆地上落后较少。北半球,中、高纬度内陆的气温,以七月为最高,一月为最低;海洋的气温,以八月为最高,二月为最低。气温分布图:气温图是表示空气温度(0℃或°F)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及变异情况的地图。包括气温平均值、极端值、较差、界限气温等内容。常以等值线法表示各时段气温的空间分布,以定位(气象测站)图表法表示气温一年中的变化过程。等温线间距视制图范围内温度跨度与地图比例尺而定,同一幅图内间距基本相同。等温线色层的色调及色饱和度,直观地反映气温的冷暖和数量特征及相应温度条件下的地理情况。 我国气温分布特点:1.受纬度影响显著,南北温差大,纬度越高,温度越低;2.受地势影响显著;平原温差与高原温差大;3.受气候带和大气压影响;同一纬度不同气候带温差大;4.受海陆位置影响;内地与沿海不同的季节,温差大。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因此2.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是7月,最低气温是1月,海洋最高气温是8月,最低是2月。南半球与北半球刚好相反。因此会有气温年较差。气温的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初中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练习题 最新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复习精要 1、日平均气温=(8时气温+14时气温+20时气温+2时气温)÷4 1、一天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P51 3、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 例:开远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测得该学校某天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分别为6℃、16℃、 14℃、4℃。则这天的最高气温是。日平均气温是。 4、一年中,北半球陆地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南半球相反) 5、能绘制和判读气温曲线图并能根据气温曲线图正确描述当地的气温年变化。 6、气温分布的规律: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②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③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例:某座山山脚海拔500米、气温15℃,而山顶海拔2500米,山顶气温是℃。 典型例题 1.下面是某一气象观测站根据测得的某日气温数据绘制的气温 曲线,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当地当日最高气温是,出现时间是; 当地当日最低气温是,出现时间是; 当地当日气温日较差是。 【解析】 解答本题应注意读图的准确性,一般的顺序是先依据纵坐标读出气温值,再依据横坐标读出时间值;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选题角度】 本题考察学生气温曲线图的阅读,能根据资料读出气温的变化并计算气温日较差。 【答案】31℃、14点、24℃、4点、7℃ 2.读甲乙、丙、图三地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甲地最热月是_____月,平均气温是______,最冷月是______月,平均气温是______; (2)乙地最热月是_____月,平均气温是______,最冷月是______月,平均气温是______; (3)丙地表示的气候带是______带。 (4)甲、乙两地中,______地在北半球,______地在南半球。

地理教案: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教案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能看懂较简单的天气形势图;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保护大气的重要性。 2、知道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理解平均气温的含义;初步学会计算日、月、年平均温度及年较差的方法。 3、学生能够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根据气温曲线图说明某地气温日变化、月变化与年变化的规律。 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5、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加强与他人合作、共同研究问题的意识。 教案建议 关于“”的总体教材分析气温是天气和气候的主要组成要素,涉及面广、理论性强,所以应采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的亲身体验的方法,利用对比法、多媒体手段进行学习。气温的测定,主要讲解气温的表示符号及读法,气温的观测和计算方法气温的变化,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年变化,主要从两个侧面说明,一是南北半球一年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时间,而是热、温、寒三带四季气温变化的特征不同;气温的年际变化。气温的世界分布,首先讲解了等温线知识,它是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的关键。本部分即重“地”又重“理”,将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的规律与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纬度、海陆、地势、洋流等结合,使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结合。又为后面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和气候特征打下基础。 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的教法建议对于气温的“空间变化(即世界的分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地图,学会从“整体到局部” 逐步分析的方法。注重从图上直接得出结论,将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联系起来分析。 1、全球年平均气温曲线变化规律---纬度位置(太阳) 2、南北半球的不同---海陆影响 3、陆地上的不同---地形地势影响 4、海洋上的不同---洋流影响 5、极值---局部最冷最热的地方 6、人类对气温的影响,可以简单的讲解。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选择题 1.北京的气候特点是()。 C.秋季秋高气爽 D.冬季寒冷有雪 2.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A.12点 B.14点 C.13点 D.11点 3.下列关于说明世界气温分布特点的说法中准确的是() A.从低纬向极地逐渐降低 B.世界最高气温分布在赤道地区 C.同纬度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 D.同纬度高原气温高,平原气温低 4.下列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 A.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B.同纬度海洋与陆地气温不一样 C.地势越高,气温越高 D.人类活动不会影响气温 5.一年中陆地平均最低气温南半球出现在()。 A.七月 B.一月 C.八月 D.二月 6.气温年较差大的地方比年较差小的地方的不同点是()。 A.温差大的地方冬冷夏热 B.温差小的地方冬冷夏热 C.温差大的地方四季分明 D.温差小的地方四季分明 7.右图是同一天内测得的三次气温数值,这个天平均气温是() A.10℃ B.20℃ C.15℃ D.45℃ 二.非选择题 一、填空题 1.气温是指_______。 2.等温线是_______相同的地点连成的线。

3.一年当中,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_______月,南半球出现在_______月。 4.一天中,陆地口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 5.某地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分别是7℃、15℃、13℃、7℃,日平均气温为_______℃ 6.在同纬度地带,高山、高原气温较_______,平原的气温较_______。 7.如果世界气温继续升高,_______会融化,_______会升高,会被淹没。 8.重庆比峨眉山顶的海拔高度低2739米,气温相差_______℃。 二、连线题 ①一天中最高气温 A.七月 ②一天中最低气温 B.一月 ③一年中最高气温 C.14时 ④一年中最低气温 D.日出前 三、综合题 下图中: (1)A表示的气候带是_______带,B是_______带,C是_______带。 (2)年温差最小的是_______,各月平均气温在_______度以上。 (3)B地最冷月的平均气温是_______度, C地是_______度。 (4)B地最热月的平均气温是_______度, C地是_______度。 (5)B他的年较差是_______,C地的年较差是_______。

中国气候分布六大气候带

中国气候分布六大气候带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不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地理环境亦极其复杂而丰富多彩。5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在漫长的岁月里,又不断地开发、利用和改造着周围的环境。今天,中国人民正面临着新的考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进一步认识这片土地。这套丛书,系统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基本知识,广及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资料新颖,文字流畅。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同志,将会从中学到多种知识,加深对祖国的了解,更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以极大的爱国热忱,投入祖国的建设中去。 出版者的话 1980~1986年间,我们曾组织出版了一批地理知识读物,着重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这些书出版以后,引起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注意和好评。但因时隔多年,不少读者要求重印,有的建议进行修订,增补更新的资料。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同时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我们约请了原作者对原书进行修订,增补了新的科研成果并更新资料,修改了原书中一些不必要的或不够准确的内容和提法,文字表述上也进行了修饰。书中的插图作了部分调整,还新增了彩色照片,以增加读者的感性认识。为了突出主题,我们将《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及其极值》、《中国的河流》、《中国的湖泊》、《中国的沼泽》、《中国的土壤》、《中国的森林》、《中国的草原》、

《中国的沙漠》、《中国的海洋》和《中国的自然保护区》这11种书汇总起来,组成一套“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出版,在开本设计上与原书相比亦有一些变化。我们还将继续组织编写一些有关的专题,纳入这套丛书之中。这套丛书适合于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自学阅读,又可作为中小学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参考资料,是一份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好材料。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1992年5月 UID1 帖子33677 精华39 积分37077 阅读权限255 性别女来自扬州在线时间183 小时注册时间2008-7-13 最后登录2010-1-30 查看详细资料 返回主题 TOP admin 开心豆豆 管理员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气候(第1课时)《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影响》教案 (新版)新人教

第二节气候第1课时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了解我国主要的温度带以及划分的标准 3.结合实例,说明气温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温线分布图的技能。 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 1. 分析判读有关气候图,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及其原因。 3. 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4.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及其原因。 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观察对比、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北国冰城哈尔滨的自然景观 (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观(“冰灯游园会”);南国的广州,在一年一度的春节迎春花市上,数不清的奇花异卉、争妍斗丽,竞放芳香。使学生获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感性认识。 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一)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1、数一数,图中共有几条等温线? 2、计算两条相邻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摄氏度? 3、学生计算海口和漠河的大约温差? (学生先个人思考、分析、计算,后小组交流探究。) 教师展示: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1月平均气温为-30.6℃。那里曾经出现过-52.3℃的极端最低气温,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冬季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达50℃。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能看懂较简单的天气形势图;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保护大气的重要性。 2、知道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理解平均气温的含义;初步学会计算日、月、年平均温度及年较差的方法。 3、学生能够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根据气温曲线图说明某地气温日变化、月变化与年变化的规律。 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5、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加强与他人合作、共同研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建议 关于“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的总体教材分析 气温是天气和气候的主要组成要素,涉及面广、理论性强,所以应采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的亲身体验的方法,利用对比法、多媒体手段进行学习。

气温的测定,主要讲解气温的表示符号及读法,气温的观测和计算方法 气温的变化,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年变化,主要从两个侧面说明,一是南北半球一年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时间,而是热、温、寒三带四季气温变化的特征不同;气温的年际变化。 气温的世界分布,首先讲解了等温线知识,它是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的关键。本部分即重“地”又重“理”,将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的规律与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纬度、海陆、地势、洋流等结合,使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结合。又为后面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和气候特征打下基础。 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的教法建议 对于气温的“空间变化(即世界的分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地图,学会从“整体到局部”逐步分析的方法。注重从图上直接得出结论,将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联系起来分析。 1、全球年平均气温曲线变化规律---纬度位置(太阳) 2、南北半球的不同---海陆影响 3、陆地上的不同---地形地势影响 4、海洋上的不同---洋流影响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3.2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举例说明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能用气温曲线图,说明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3.初步学会阅读和绘制气温曲线图。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体会、感悟“气温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引导法、综合分析法。 教具准备: 自制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看录像)除夕之夜,北国的哈尔滨人们冒着严寒,正在观赏冰灯,整座冰灯园就像神话中的水晶宫;而在南国的广州春节迎春花市上,人们手捧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徜徉在花的海洋,春意浓浓,喜气盈盈……同是春节,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气温和景观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呢?这节课我们就能知道答案。 [板书] §3.2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讲授新课] [提问] 我们每天都能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听到和读到气温这个词。那么,请大家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和气温有关呢? [提示] 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以讨论方式进行。大家可从我们的衣、食、住、行来思考,也可以你的一天为例想一想。 [学生回答] 略 [师小结] 前段时间气温较高,我们只穿T恤就行了;现在,我们需要穿上长衫,披上外套才行。这说明现阶段温度下降了。 [板书] 一、气温和生活

[提问] 请大家阅读书上50页阅读材料,说说它们分别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四者中哪一项相关? [讨论] 请大家分组讨论五分钟,然后每组把你们的答案写出来。 [答案] 第一个材料与衣有关; 第二个材料与食有关; 第三个与住有关; 第四个与行有关。 [提问] 相信大家都已清楚气温与我们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了。下面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气温是变化的还是无论在任何时间或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呢?请大家举例说明! [提示] 一天、一个月、一年,国内与国外,我国北方与南方,热带、温带、寒带气温状况如何? [讨论] 略 [答案] 气温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的,每天午后气温往往最高,日出前后最低;一年中春季(或冬季)与夏季的温度相差很大,我们南京会相差20度左右;我国南方常年温和,北方常年寒冷,气温较低,南北温度差异较大! [承转] 同学们思维活跃,相当棒!既然气温是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年份都存在着差异,也就是气温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板书] 二、气温的变化 [讲述] 有这样两句习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午热晨凉,冬寒夏暑”。大家想一想,从这两句习语中,你能得出一个与气温有关的什么结论? [讨论] 略 [答案] 可以得出气温在每日的不同时刻都有变化,每年的不同季节都有变化。 投影展示课本51页图3.12“气温日变化” [讲解] 我先给大家讲一下气温曲线图的结构:横坐标轴表示时间(24小时),纵坐标轴表示气温刻度,曲线是不同时刻气温高低的连线。 [提问] 请大家观察一下曲线的弯曲情况,告诉我一日之内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什么时间?最低值又会出现在什么时间? [答案] 午后2时左右是一日气温的最高值,日出前后是最低值。 注意:从图中看到的是凌晨4时,但并不是说就是每个地方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候。各地地方时不同,迎来日出的时间也不一致。有的会是凌晨4时,有的却是凌晨6时。因此,较为科学的说法就是日出前后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候。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夏天中午午睡后往教室赶的时候比正午还热啊?高温季节几乎每时每刻都离不开风扇,不然就汗流不停,但日出前后不吹风扇也不会流汗,可能你还会拉被单盖到身上。这就是气温的日变化。 [板书] 最高气温───午后2时左右 1.日变化 最低气温───日出前后 [提问] 请大家还是看投影图。其中气温的最高值是多少?最低值又是多少?它们之间的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反思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本节以气候的要素——气温为核心,分三个问题展开讲述。我 讲的是前两个问题,气温与生活以及气温的变化。从学生们熟悉的天气预报与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气温对生活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了解气温、研究气温变化规律的兴趣。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以猜想——误解——纠正的模式引导学生从描述气温到直观反 映气温变化,再到总结一个地方气温变化的规律,最后利用气温曲线图表现出来的规律分析其地点的位置,层层深入地研究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的规律。本节课基本完成教学目标,但是仍然留下很多遗憾。 关于课堂活动 基于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习过程的设计意图展开许多课堂活动。从师生互动的角度看,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比较顺利,能引导学生把自己零星的想法尽量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出来,并纠正描述过程中的错误或误解。但也有意外的情况,比如问到气温指谁的温度的时候, 学生会说出是天气、气候的温度。如果能即时区分两者差别,明确两 者概念,更利于气温的学习。从生生互动的角度看,似乎展开的不很 全面。为了引发兴趣,让学生们举出气温对生活影响的例子,学生似 乎不知从何入手,比较茫然,看来问题的提出有些突兀。如果能在完 成提示图片的基础上,再进行此问题效果可能更好。 关于练习反馈 气温曲线图是研究气温变化规律的基本工具,掌握其绘制方法 也是教学目标之一。教学过程中,通过描述气温,发现气温在一日之

内是不断变化的,思考如何直观表现这种变化,得出用图线表示的结论。通过观察和演示认识气温曲线图,并亲自绘制,作为学习气温变 化规律的一个反馈。通过前面的思考、观察做铺垫,绘制气温曲线图 比较简单,容易完成。备课的时候我这个设计比较满意。但是听过几 节其他老师的课以后,觉得这个环节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比如把气温曲线和热量带知识结合,也可直接让学生绘制南半球某地的气温曲线,加强知识的联系和整合,体现地理知识的应用性。 关于语言 这个是在备课过程中就使我很注意的一个问题,力求精练准确。提出问题时语言相对比较简练,解释问题时的语言还待考究。回顾整节课,有些问题不在设计之内,又不好回避,解释的语言就不是很精 练了。我想,这个应该是准备不足的表现。在备课的过程中,对学情 的分析不到位,忽略了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影响了整个进度,以至整节课前松后紧,本该是发散性的气温异常现象的话题,没有得到充分的讨论,很可惜。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课的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教案

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3、了解我国的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差异。 【学习重点】 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 学会分析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学习过程】 南北气温的差异 【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学法提示:采用读图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的方法: 阅读课本内容和图完成: 1、在图2.13中找出0℃等温线,观察这条线大致沿哪座山脉和哪条河流分布。 2、观察图中等温线的疏密,说明气温的变化情况。 3、查找最南、最北气温极端数值,说明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差异 读课本图2.14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 4、与1月等温线分布特点相比,7月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如何?南北气温极值是多少? 5、7月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出现明显弯曲,为什么? 6、根据以上问题,总结7月气温分布特点。

7、阅读材料指出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 阅读课文内容和图2.17完成: 7、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8、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进行学习结果的交流 【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 讨论完成课本33页活动。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学后质疑】你还有疑问吗 【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双基训练: 一、选择题 1、以下省区中跨热带和亚热带的有() ①福建②海南③广东④云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影响 B.地势影响 C.洋流影响 D.纬度影响 3、关于我国夏季气温的正确叙述是() A.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我国纬度最低的曾母暗沙 B.漠河由于纬度高,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C.我国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D.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很大 4、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是()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_1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正确描述1月0oc等温线的分布,知道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有关地理图表的能力。 通过读图和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温度带的主要分布地区及温度带的划分标准。 使学生正确认识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理解气候与人类生活密切,从而增强环境意识,懂得利用不同的热量资源,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农作物品种多样世界罕见的国情,增强爱国情感。 通过分析、讨论所给资料,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类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降低气候对人类的不利影响。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本节教材从春节我国南北两地的不同景观入手,引出了我国南北气温差异这一话题。通过安排学生阅读等温线分布图,使其了解我国气温在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上的特点。紧接着,教材又通过表格、图片、文字及一系列思考题,让学生结合纬度位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形等方面的知识来

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教材又介绍了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以及温度带对我国各地农业的影响,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密切的关系,温度带是连接我国气温基础知识和农业生产的纽带,是基础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规律。 我国1月0°c等温线的分布。 绘制、阅读和分析有关地理图表。 难点:冬季我国南北气温悬殊的原因。 基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本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关系极为密切:首先,我国南北气温的地域性差异是由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造成的;其次,这种差异会造成各地区在民俗、建筑、饮食等各方面的不同,尤其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更是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各种实例使学生对气候在自然地理要素中的重要位置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从学科能力上来讲,本节侧重于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等温线图。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过等高线图,本节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形成读等值线图的思维方式。

中国的气温分布

《中国的气温分布》教学设计 德兴第二中学地理组朱云龙 2016.9.29 教学课题第三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1课时《中国的气温分布》所用教材教材名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自用参考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投影仪、多媒体设备、卡片、水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初步学会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3、了解我国的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 的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初步学会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3、了解我国的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 的差异。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增强科教兴国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学会分析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导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及内容 课前板书:气候(气温) 【创设情境】放寒假了,海口的小明去哈尔滨的外婆家。(好冷啊!……冻死了!) 放暑假了,海口的小明再去哈尔滨的外婆家。(去外婆家避暑喽,嘻,带着羽绒服呢。……奇怪,怎么不冷呢?) 【教师】你能解答小明的疑惑吗?【学生】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温差小板书:一、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 【教师】请大家齐声朗读P30页第一段。这段话描述的是什么季节?反映了什么地理现象?【学生】冬季,我国南北方城市的气温差别很大。 【教师】那么,夏季我国的气温分布又有何特点?本节课我们将重点判读两幅图,P31页图2.13“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2.14“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分析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板书:1、冬季南北温差大 2、除青藏高原外,夏季普遍高温 【提示】温故知新:等温线的概念、疏密程度与温差的关系(学案“课前预习”)读图步骤:读图名→读图例→提信息→析规律→探原因 【师生活动】学生分组读图、探究活动(将全班同学分A、B两大组,A组完成冬季的,B 组完成夏季的,之后,请各组选同学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 比较冬季和夏季等温线的疏密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等概念;了解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基本规律。 2.过程与方法: 学会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的计算方法;能使用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分析得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认识到气温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学会关注生活,感受“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基本理念。 【教学重点】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以及气温曲线图的判读。 【教学难点】绘制标准的气温曲线图,以及气温曲线图的判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启发、反思、互助、探究、综合、讨论、提问 【教学课时】一课时(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一则气温与战争的故事 二战期间,希特勒侵略苏联,莫斯科保卫战是因为严冬到来温度骤降德国的坦克里的油料都结冰了,而苏联的增援部队是从西伯里亚来的不怕冷的,结果苏联赢了。

板书: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二)新课讲解 1.大家能不能举例说明气温对其我们生活的影响。 气温对饮食的影响 气温对建筑的影响 气温对农作物的影响 气温对交通的影响‘ 2.如何观测气温,阅读材料。 3.我们在描述气温的时候总是用到一些描述气温的值。 日最高气温 日最低气温 日平均气温 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4.展示图片 1)读各个时间段的气温, 2)4次观测中气温最高值、最低值分别是多少? 3)计算:你会使用数学方法计算气温的平均值? 4)思考:如何求得一个月、一年的平均气温? 5.午热晨凉,冬寒夏暑,分别指出了气温在不断的变化中。请同学们体会分别指出了什么变化? 气温在这一日之内的变化情况,叫作“气温日变化”。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

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特点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特点 一、知识要点 1、①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②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普遍高 温 ③温度带划分的主要指标:(课本P35图) 自北向南有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2、降水的特点 ①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时间分布特点: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少。 ②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划分四类干湿地区:(课本P38图)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③植被自东向西的变化: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二、跟踪训练

(益阳)读“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1~2题: 1.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城市是( D ) A.哈尔滨 B.上海 C.北京 D.广州 2.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月份数最多的两个城市是( C ) A.哈尔滨北京 B.北京上海 C.上海广州 D.广州哈尔滨 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3~5题:

3.下列对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 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雨季最长 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D.三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 4.“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什么气候特征( B ) A.冬季南北温差大 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 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 5.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D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专 题训练 一、选择题 读世界部分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的值可能是 A.-10℃B.0℃ C.10℃D.20℃ 2.造成图中0℃等温线陆地上向南突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地形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洋流 年均温,是指某地当年测出的每日平均温度的总和除以当年天数得到的平均温度。下图为世界局部年均温等值线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图中对应的数值正确的是 A.0<P<1020<Q<30 B.-10<P<030<Q<40 C.0<P<1030<Q<40 D.-10<P<020<Q<30 4.造成甲、乙两地数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盛行风、洋流 B.纬度、地形 C.海陆位置、地形 D.纬度、洋流 5.下图示意某区域1月份0℃等温线分布。导致图中0℃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降水 C.沿岸洋流 D.曲折海岸 读“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回答下列问题。 6.造成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太阳辐射、地形 C.大气环流、下垫面 D.洋流、地形 7.a岛上等温线的值最有可能为 A.0℃ B.-5℃ C.2℃ D.-8℃ 8.读“我国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分布图”,可知 A.甲区域气温高于4℃ B.甲区域受西南季风影响 C.西风带致乙区域暖湿 D.甲区域多处于锋面雨区 下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单位:°C)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9.控制图中①②③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及数值递变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纬度 D.海陆位置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主备人:蒋钫七年级地理备课组审核 【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明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学习重点】 1、气温的测定。 2、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3、气温的全球分布规律。 【学习难点】 气温变化曲线的判读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复习气温概念,如何描述一个地方的气温?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气温与我们的影响以及气温的变化。 二、自学导读 (一)自学“气温与我们”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测定气温一般用摄氏温标,记做,读做;观测时通常一天要进行次,一般在北京时间时、时、时、时观测。 2、读P49页图3.10,填出不同时段的气温:8点时是℃,14点时是℃,20点时是℃,2点时是℃,根据图右边的文字内容,计算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 3、根据日平均气温的方法,你能描述什么是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吗? 日平均气温是。 月平均气温是。 年平均气温是。 4、阅读P50页活动题资料,根据下列描述,将气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连线: ①早穿皮袄午穿纱 A.气温与饮食 ②夏天吃冷饮,冬天吃“火锅” B.气温与着装 ③冬季气温突降,易患感冒 C.气温与商业

④夏季购买空调,冬季购买皮衣 D.气温与健康 ⑤热带沙漠地区的居民墙厚窗小 E.气温与体育运动 ⑥北方人爱滑雪,南方人善游泳 F.气温与建筑物 ⑦柑橘怕低温,-9℃以下会受到毁灭性冻害 G.气温与交通 ⑧冬季汽车、摩托车启动速度很慢 H.气温与农作物 (二)自学“气温的变化”部分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读P51页上面文字,气温的日变化是以;气温的年变化是以 。 2、读图3.12“气温日变化”及右边的文字,该地的日最高气温约℃,最低气温约℃,日较差约℃。一日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 3、读图3.13“气温年变化”及右边的文字,该地的月平均最高气温约℃,最低气温约℃,年较差约℃。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 4、读图3.13“气温年变化”及右边的文字,完成下表: 北半球气温最高的月份气温最低的月份 陆地 海洋 5、请参加教材P51页活动一。 读图3.14“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月,数值约为℃; ⑵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月,数值约为℃; ⑶气温年较差为℃; ⑷该地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冬夏,季节变化,年较差(大或小)。 6、请参加教材P51页活动二。 根据下表中的气温数据,按照提示步骤,画一幅气温曲线图。 月份 1 2 3 4 5 6 气 -20.1 -15.8 -6.0 5.8 13.9 19.7 温℃ 月份7 8 9 10 11 12 气23.3 21.6 14.3 5.6 -6.7 -16.8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主备人:钫七年级地理备课组审核 【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明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学习重点】 1、气温的测定。 2、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3、气温的全球分布规律。 【学习难点】 气温变化曲线的判读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复习气温概念,如何描述一个地方的气温?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气温与我们的影响以及气温的变化。 二、自学导读 (一)自学“气温与我们”容,思考下列问题。 1、测定气温一般用摄氏温标,记做,读做;观测时通常一天要进行次,一般在时间时、时、时、时观测。 2、读P49页图3.10,填出不同时段的气温:8点时是℃,14点时是℃,20点时是℃,2点时是℃,根据图右边的文字容,计算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 3、根据日平均气温的方法,你能描述什么是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吗? 日平均气温是。 月平均气温是。 年平均气温是。 4、阅读P50页活动题资料,根据下列描述,将气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连线: ①早穿皮袄午穿纱 A.气温与饮食 ②夏天吃冷饮,冬天吃“火锅” B.气温与着装

③冬季气温突降,易患感冒 C.气温与商业 ④夏季购买空调,冬季购买皮衣 D.气温与健康 ⑤热带沙漠地区的居民墙厚窗小 E.气温与体育运动 ⑥北方人爱滑雪,南方人善游泳 F.气温与建筑物 ⑦柑橘怕低温,-9℃以下会受到毁灭性冻害 G.气温与交通 ⑧冬季汽车、摩托车启动速度很慢 H.气温与农作物 (二)自学“气温的变化”部分容,思考下列问题。 1、读P51页上面文字,气温的日变化是以;气温的年变化是以 。 2、读图3.12“气温日变化”及右边的文字,该地的日最高气温约℃,最低气温约℃,日较差约℃。一日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 3、读图3.13“气温年变化”及右边的文字,该地的月平均最高气温约℃,最低气温约℃,年较差约℃。一年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 4、读图3.13“气温年变化”及右边的文字,完成下表: 北半球气温最高的月份气温最低的月份 陆地 海洋 5、请参加教材P51页活动一。 读图3.14“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月,数值约为℃; ⑵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月,数值约为℃; ⑶气温年较差为℃; ⑷该地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冬夏,季节变化,年较差(大或小)。 6、请参加教材P51页活动二。 根据下表中的气温数据,按照提示步骤,画一幅气温曲线图。 月份 1 2 3 4 5 6 气 -20.1 -15.8 -6.0 5.8 13.9 19.7 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