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交通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交通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交通运行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6亿辆,其中汽车2.7亿辆。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交通拥堵、安全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近年来,为了改善交通服务水平,提供安全、绿色、舒适的交通服务,各地政府实施了大量的交通建设项目,但这些项目究竟效果如何,需要对有一套好的交通进行评价方法体系。

本文试图对现有的交通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回顾,比较我国与国外交通领域在交通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不同,提出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建议。

1交通评价指标

指标是反映实际存在的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也可以说指标是指反映实际存在的一定总体现象的数量概念和具体数值。一项完整的指标应该由总体范围、时间、地点、指标数值和数值单位等构成。指标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和数值。

交通评价指标主要围绕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等五个方面。

交通评价按范围分地区、城市、城市内的建设项目;按评价的对象可能是城市、企业或项目;按类别分为交通基础设施、智能交通(信息化)项目、交通改善项目。

评价指标按照数量化的程度可以分为计量指标和非计量指标。计量指标就是数值分析指标,它还可以继续细分,按计量方式不同,分为价值量指标和实物量指标;按用途不同,分为总量指标和比率指标。计量指标较为具体、直观,评价时有明确的实际数值和可供参考的标准值,评价结果表现为具体的分数,所作的评价结论直接、明确,给外界的印象清晰。

非计量指标即是人们通常说的定性指标,一般采用基本概念、属性特征、通行惯例等对被评价对象的某一方面进行语言描述和分析判断,达到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非计量指标能将无法计量却反映了某方面状况的潜在因素纳入评

价范围,通过分析判断,验证计量指标评价结果得出综合评价结论。对非计量指标进行评价计分,关键是要严格定义指标的内涵,并给出评价参考标准,如此才能实现经验判断的分数转换,融入整个评价指标体系。

2交通综合评价与评价指数

交通系统是复杂的大系统,通常按单个指标进行评价无法形成对项目的总体客观的评价,需要采用综合评价法对交通的多个指标按照一定的规则合并成交通评价指数,即进行交通综合评价。

指数是综合反映多种不同事物在不同时间上的总变动的特殊的相对数。即专门用来综合说明那些不能直接相加和对比的复杂现象的变动情况。

综合评价法是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多个评价指标的集合形成一个评价指标体系。构成综合评价的要素主要有:(1)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从多个视角和层次反映特定评价客体数量规模与数量水平的。它是一个“具体一抽象一具体”的辩证逻辑思维过程,是人们对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逐步深化、求精、完善、系统化的过程。

(2)同度量化。不同评价指标往往具有不同的量纲和量纲单位,直接将它们进行综合是不合适的,也没有实际意义。所以必须将指标值转化为无量纲的相对数。这种去掉指标量纲的过程,称为指标的无量纲化(也称同度量化),它是指标综合的前提。

(3)指标的正向化。在综合评价中,有些是指标值越大评价越好的指标,称为正向指标;有些是指标值越小评价越好的指标,称为逆向指标,还有些是指标值越接近某个值越好的指标,称为适度指标。在综合评价时,首先必须将指标同趋势化,一般是将逆向指标和适度指标转化为正向指标,所以也称为指标的正向化。

(4)权重系数。相对于某种评价目的来说,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权重系数确定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综合评价结果的可信程度。

(5)综合评价模型。所谓多指标综合评价,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将多个评价指标值“合成”为一个整体性的综合评价值——交通评价指数。

3现行的主要交通评价指标体系

3.1北京地标《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指标体系》

地标《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指标体系》DB11T 785-2011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为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标准的评价指标包括:

●道路交通运行指数

●道路交通拥堵率

●拥堵里程比例

●拥堵持续时间

●常发拥堵路段数

●行程时间可靠性指数

3.2国标《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

标准由交通运输部提出,起草单位为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等6家单位联合起草。规范的评价指标分为基础性指标、特征性指标和决策性指标三类,(1)基础性指标

●交叉口平均延误

●交叉口平均等候信号灯周期个数

●平均交通流量

●自由流速度

●平均行程速度

(2)特征性指标

●行程时间比

●延误时间比

●里程比例

(3)决策性指标

●交通指数

●行程时间指数

●延误时间指数

表1 路段交通运行状况等级划分表

表2 道路网交通运行状态等级划分表

3.3《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12年版)》

2000年开始我国开始进入机动化高速发展阶段,公安部、原建设部(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启动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主动应对即将到来的快速城镇化和机动化浪潮,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进入了新时期。

2017年8月,公安部、中央文明办、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决定进一步创新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从2017年起至2020年,在全国组织实施“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提出依法治理提升工程、交通组织提升工程、交通建设优化工程、交通结构优化工程、交通文明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的全新理念方式逐步确立。

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的主要指标如下表。

表3 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表

3.4《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国标《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GBT35654-2017由交通运输部提出,起草单位包括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等多家单位。

表4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表

3.5交通运输部《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2013年6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交运发〔2011〕635号。并公布了《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共设置指标30个,分为考核指标和参考指标,其中考核指标20个,是考核评价公交都市的约束性指标;参考指标10个,是考核评价公交都市的重要参考依据。

表5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3.6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评价指标

近年来,百度地图、高德地图、滴滴出行等互联网+出行企业开始利用自身采集的出行数据分析并发布城市交通状况,三家公司对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的标准基本一致,都采取了拥堵延时指数的概念,具体情况如下。

(1)评价数据来源

百度采集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百度系的手机APP采集的手机GPS轨迹数据,如百度地图、百度手机搜索、百度贴吧、携程、去哪网等;

高德的数据主要来源于阿里系的手机APP,如高德地图、支付宝、飞猪网等;

滴滴出行的数据主要来源其自身APP快车、专车和代驾等轨迹数据。

图1 高德主要城市交通健康榜

图2 高德城市交通拥堵演示指数

(2)评价标准和计算方法

三家公司对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的指标基本一致:

●百度为交通拥堵指数、平均速度、拥堵里程;

●高德为拥堵延时指数、平均速度;

●滴滴出行为拥堵延时指数、平均速度。

其中对城市交通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主要参考交通拥堵指数和平均速度,交

通拥堵指数=实际通行时间/自由流通行时间,类似国标的行程时间比。

以百度地图为例,1.2以下为畅通、1.2-1.5为缓行、1.5-2.0为拥堵、2.0以上为严重拥堵。

图3 高德交通拥堵榜

3.7其他交通相关评价标准、规范和指南

事实上,国家交通运输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交通相关部委历年来提出过许多交通相关的评价标准和规范,这些都可以作为城市交通评价、交通建设项目效果评估等的重要参考。这些政策、标准和规范主要包括:

●《道路交通守法指数测评指南》GAT1573-2019

●《公路交通安全态势评估规范》GAT960-2011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B05-2004

●《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交通运输部2018

●《公路水路建设与运输市场信用评价指标第1部分:公路建设市场》(征

求意见稿)

●《公路水路建设与运输市场信用评价指标第2部分:水运建设市场》(征

求意见稿)

●《公路水路建设与运输市场信用评(征求意见稿)价指标第3部分:道

路运输市场》(征求意见稿)

●《平安交通评价指标体系》交通运输部2017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评价规范》交通运输部2019

●《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交通运输部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2010

●《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8)》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4国外的交通评价指标

国外的交通评价指标随着交通理念的发展与中国的有所不同。近年来,欧美及日本等国家提出城市“移动性”(Mobility)的概念。美国纽约的OneNYC(2050)规划提出来高效机动性(Efficient Mobility)目标,欧洲提出可持续性城市移动性规划(Sustainable Urban Mobility Plan),日本规划2040里提出智慧机动性(Intelligent Mobility)。

移动性与以往的交通运输是有区别的。交通运输基本上是指人和物的移动的,而移动性不止于此。移动性就是一种具有交通选择的权利,可以依靠它来获取需要去的地方。交通运输如果没有移动性就毫无意义。提高移动性应该是交通项目的建设目标。因此,国外的交通评价是围绕移动性这一理念进行的。

4.1德勤城市移动性指数

《城市移动出行指数》报告探讨了当前全球各大城市所面临的交通问题,同时还通过全面分析其移动出行的现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报告旨在探索一条更为有效的全新途径,帮助市政管理者、交通运营商和公共交通规划者评估所在城市交通网络的就绪度,以迎接“未来移动出行”,全面打造实现居民高效、普惠和可持续出行的综合性交通网络,提高城市的生产效率、宜居性和灵活性。

图4 《德勤城市移动出行指数》

德勤移动性指数突破了交通现状分析的局限,探讨真正智慧、宜居、繁荣的城市可能呈现的移动出行情况,进而对全球的移动出行概况有总体了解。我们的研究主要聚焦三大主题:

(1)运行情况与恢复能力。城市移动出行应当具备高效特征。火车准点自不必说,而在这方面表现最佳的城市还能尽量减少交通拥堵,缩短出行时间,维护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并提供多种综合性交通方式。

(2)长远规划与领导决策。城市移动出行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利益相关方

之间的合作,以及正确的方向指引。建立一个运行高效、恢复能力强且具有包容性的移动出行体系并非偶然天成。第二项主题主要分析市政管理者在评估城市未来移动出行需求方面的审慎程度和前瞻性。

(3)服务与包容性。城市移动出行应当面向所有居民。在这方面表现突出的城市能够提供广泛的移动出行网络,居民等待公共交通的时间较为适中,价格可承受的出行方式,并且能够较为容易地获取多种交通方式。我们围绕上述三大主题,进一步展开深入分析。

表6 德勤城市移动出行指数方法论

专栏:德勤城市移动出行指数方法论

基于对现有文献的审阅、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以及德勤研究团队的分析,

我们选取了超过60个独一无二的数据参数。我们通过多种数据来源收集

数据,包括政府统计数据库、第三方报告、私营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等,

然后引入来自德勤内外的城市移动出行或特定城市专家提供定性判断。

对于每项指标,我们均基于其中的数据参数给予1-5分的评分。评分方法

视指标的性质而定,包括将定性评估结果转化为得分,或将数据指数化以

得出相应分数,或两者兼有。部分数字参数和指标被应用于超过一个主题。

为确切验证一个城市对未来移动出行的准备程度,我们着重关注了交通

“智能化”或“数字化”要素的相关参数。德勤城市移动出行指数特别关

注一体化与共享移动出行、愿景与战略、未来移动出行监管准备度,以及

易用性。随后,我们将这些指标的评分进行加总平均,“五分”表示最接

近未来移动出行充分准备就绪的状态。

我们共调查了超过40个城市。(其中18个城市的剖析与本报告同时发布。

剩余其他城市的信息将于未来数月内陆续发布。)这些城市的选择均综合

考虑了其地理位置分布、不同规模大小(人口及面积)以及不同经济发展

水平。

当然,任何旨在创造此等复合型衡量方法的努力均是在此过程中做出选择

及假设的成品。我们的方法则以如何推动更快、更经济、更安全及更清洁

的城市无缝移动出行格局,以及此等系统能够为促进经济繁荣和生产力提

高做出何种重要贡献为指导方向。拥有多种便捷交通模式、重视相对于私

人所有车辆的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以及采取措施实现移动出行网络

数字化的城市,均获得高分。不同的选择和假设,在不同愿景的引导下,

必然产生不同的结果。此外,德勤城市移动出行指数目前展示的是一个快

照,而非轨迹,并未反映城市的长期发展趋势,亦不能评估过往投资对移

动出行的影响。

图5 德勤城市移动出行指数主题、指标及所选数据

使用德勤城市移动性指数对世界主要城市进行交通分析与评价,可以看到以下样例。

图6 德勤上海移动出行指数

图7 德勤东京移动出行指数

4.2可持续城市移动性的方法论和指标计算方法

《可持续城市移动性的方法论和指标计算方法》(Methodology and indicator calculation method for sustainable urban mobility)报告由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编制,作为其可持续移动性项目2.0的一部分,列出了为城市制定一套全面的可持续流动性指标的工作成果。

图8 《可持续城市移动性的方法论和指标计算方法》

项目基于与六个试点城市的合作:曼谷(泰国),坎皮纳斯(巴西),成都(中国),汉堡(德国),印多尔(印度)和里斯本(葡萄牙)。

这些指标用SMART(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相关的,基于时间的)方法描述,这些方法将允许城市对其移动系统进行标准化评估。这些指标还将允许了解系统随时间的演变,并衡量实施新的移动性措施或政策所带来的改进。

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重复进行,这项工作将揭示影响最有效的具体指标的措施,从而允许其他城市在有针对性的行动中选择最佳措施。

选用的指标包括:

●弱势群体的公共交通承担能力Affordability of public transport for the

poorest group

●行动不便群体的可达性Accessibility for mobility-impaired groups

●大气污染排放Air polluting emissions

●噪声障碍Noise hindrance

●交通事故死亡Fatalities

●获得移动性的服务Access to mobility services

●公共区域质量Quality of public area

●城市功能多样性Urban functional diversity

●通勤出行时间Commuting travel time

●经济机会Economic opportunity

●净公共财政 Net public finance

●移动空间使用Mobility space usage

●温室气体排放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拥挤和延误 Congestion and delays

●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cy

●可选择移动性的机会Opportunity for active mobility

●多式联运Intermodal integration

●舒适和快乐 Comfort and pleasure

●安全保证Security

各项指标数据处理方式见下图。

图9 指标数据处理方式

下图表示出所有19个指标最合适的输入数据源的类型以及比例。

图10 19个指标最合适的输入数据源的类型以及比例

4.3OneNYC2050目标指标

纽约OneNYC 2050高效移动性交通发展战略就提出了现代化纽约市的公共交通网络、确保纽约市的街道安全且便捷、减少拥堵和排放和加强与地区和世界的联系等四个方面的目标指标。其中特别提到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从2018年的202人降低至2050年的0人,即零死亡愿景。

表7 纽约OneNYC 2050交通战略目标

5几点建议

(1)纳入城市移动性概念,推进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对与国内交通评价侧重于车辆交通运行状态而言,国外更关注城市的移动性,即交通出行者交通选择的权利。这一点可以从下表的可持续城市移动性规划和传统的综合交通规划的区别中可以看看出。

表8 可持续城市移动性规划和传统规划的区别

建议我国交通行业围绕移动性这一概念,对城市交通进行安全、可达性、公平、绿色等方面进行评价。以促进城市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推进。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与组织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与组织》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与组织 [适用专业]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一、课程性质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与组织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心课。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与组织是以客运服务过程中的乘客为对象,研究如何组织客流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艺术的一门学科。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及客运服务的各项礼仪知识、职业素质和服务的相关技巧,学习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及纠纷处理的一般性原则和方法,而使学生能够在客运组织及服务中表现出较高的职业素养。 二、课程目标 能力目标: 1.能够进行正确的制服穿着。 2.掌握站姿、坐姿、行姿以及手势的具体要求,并能在工作中熟练应用。 3.能进行一卡通(储值票)充值服务、售票服务、补票服务及处理坏票服务并能够利用相关服务技巧处理乘客常见票务问题。 4.能进行安检服务,并能有效处理安检时的乘客纠纷。 5.能够利用相关服务技巧(自助售票服务、检票服务等)引导乘客安全快速地进出站。 6.能够进行候车服务和车站广播服务,保证乘客在站台的安全。 7.能够有效地处理乘客投诉。 8.能够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 9.能够处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突发事件。 知识目标: 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人员的基本仪容要求和着装规范 2.掌握不同情况下站姿、坐姿、行姿及手势的基本要求。 3.掌握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人员的服务规范用语。 4.熟悉地铁票务政策。 5.掌握地铁安全检查政策。 6.掌握广播服务五要素。 7.掌握投诉处理原则与技巧。 8.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日常客流及大客流组织方法‘

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效果评价体系的意义及标准

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效果评价体系的意义及标准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交通安全宣传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所谓没有宣传就没有管理,可见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多年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安全宣传工作非常重视,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不失时机地利用多种手段、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尤其是自2004年9月份以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公安交警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使交通安全宣传无论在广度、深度还是在声势、力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为了有效整合宣传资源,总结经验,检验宣传效果,及时调整宣传部署和方向,使交通安全宣传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效果评价体系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 一、对宣传工作全过程和宣传工作实际效果进行监督评价。交通安全宣传是一项面对广大群众的社会化的系统工程,贯穿与交通管理的全过程。为了达到普及交通安全法律知识,提高广大群众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安全法规,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宣传目的,每年宣传部门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宣传的过程怎样?绩效如何?需要进行监督和评价。 二、对交通安全宣传决策的科学性和计划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无论哪一项活动,之前总是要有预先的部署和安排,即活动的决策和计划。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也不例外。开展宣传活动预先的决策是否符合交通安全宣传客观规律、计划设计程序是否科学、目标是否先进而又可行等等需要进行评价。

三、对交通安全宣传主体即宣传民警进行评价。宣传民警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以及敬业精神、思想品质等都可能影响到交通安全宣传效果,需要进行评价。 交通安全宣传效果评价体系的标准主要是: 一、建立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机制。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总体要求,将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二、交通安全宣传决策的制定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可实现目标,且计划安排具有宏观性、战略性和长期性。防止宣传目标偏离,甚至计划落空,避免劳民伤财。 三、为实现交通安全宣传目标和达到预期效果,在宣传形式上要让群众喜闻乐见,在宣传内容上要切合实际,在宣传手段上要生动活泼,即宣传形式与内容要一致、目标与手段要统一。 四、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是交通安全宣传的最终目标。随着交通安全法律知识的普及,广大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遵守交通秩序的能力增强,群众交通安全法的遵守率是否上升、交通安全违法率是否下降,道路交通秩序是否改善,道路交通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交通事故是否得到有效预防和遏止等都是交通安全宣传效果评价的依据和标准。 五、交通安全宣传要坚持与时俱进,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配合交通管理中心工作,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促进人、车、路和谐发展作为交通安全宣传的重要内容,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为营造和谐交通环境作积极贡

交通行业信用评价体系

交通行业信用评价体系 我国的交通运输企业中不仅有大型的国有企业,也有许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但由于其特殊的经营属性,在进行信用评价时。不能完全采用普通企业的信用评价指标。运输企业信用考核,是衡量运输企业遵守市场规则、诚实经营程度的一个重要制度,是对运输企业在一个阶段的经营行为、安全生产、服务质量、规费缴纳等情况的综合评价,主要目的是引导道路运输企业诚实守信、规范服务,创造良好的运输市场竞争环境,切实保障旅客、货主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运政监管机关的日常监管提供量化标准。交通运输企业由于其经营的特殊性,在信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有别于其他的普通企业。 1交通企业评价内容可分为 (1)安全状况:是道路运输组织和管理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状况关系到旅客的人身安全和货物的运输安全,是考核运输企业信用状况的必不可少的指标。 (2)经营状况:是考查运输企业自身营运状况的指标。通过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统计,可以使企业和社会更加具体地了解到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和潜力。该指标具体由经营策略、盈利能力和市场分析构成。经营策略是指交通运输企业有无完善、系统的对于现在和未来经营的规划和战略部署;盈利能力是指企业目前的盈利状况和对企业综合状况分析后所得到的企业未来的盈利潜力;市场分析是指企业能否客观地对目前所占有的和潜在的市场进行客观分析,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量。 (3)服务状况:是考查运输企业服务水平的指标。企业服务情况的考查,就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考查,是企业长远发展所必需考虑的因素,服务状况的好坏是顾客和社会评价企业诚信状况的首选指标。 (4)财务状况:是企业正常经营的基础。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内部经营和外部诚信形象的建立。该指标由报表质量、负债比率、盈利能力比率构成。 (5)管理状况:由管理层综合素质、管理控制能力和企业组织形式构成。管理层综合素质指运输企业管理层工作人员的学历、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方面的综合考查。 2交通行业信用评价评价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是系统工程中对非定量事件做定量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原理是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各组成因素,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以形成有序的阶梯层次结构。层次分析法在系统评价方法中应用比较广泛。交通运输企业信用评价模型即可使用层次分析法来建立。 3交通行业信用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针对性:针对交通行业特殊性构建有本行业特点的指标。

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效果评价体系的意义及标准

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效果评价体系的意义及标准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效果评价体系的意义及标准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交通安全宣传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所谓“没有宣传就没有管理”,可见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多年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安全宣传工作非常重视,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不失时机地利用多种手段、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尤其是自2004年9月份以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公安交警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使交通安全宣传无论在广度、深度还是在声势、力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为了有效整合宣传资源,总结经验,检验宣传效果,及时调整宣传部署和方向,使交通安全宣传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效果评价体系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 一、对宣传工作全过程和宣传工作实际效果进行监督评价。交通安全宣传是一项面对广大群众的社会化的系统工程,贯穿与交通管理的全过程。为了达到普及交通安全法律知识,提高广大群众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安全法规,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宣传目的,每年宣传部门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宣传的过程怎样?绩效如何?需要进行监督和评价。

二、对交通安全宣传决策的科学性和计划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无论哪一项活动,之前总是要有预先的部署和安排,即活动的决策和计划。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也不例外。开展宣传活动预先的决策是否符合交通安全宣传客观规律、计划设计程序是否科学、目标是否先进而又可行等等需要进行评价。 三、对交通安全宣传主体即宣传民警进行评价。宣传民警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以及敬业精神、思想品质等都可能影响到交通安全宣传效果,需要进行评价。 交通安全宣传效果评价体系的标准主要是: 一、建立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机制。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总体要求,将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二、交通安全宣传决策的制定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可实现目标,且计划安排具有宏观性、战略性和长期性。防止宣传目标偏离,甚至计划落空,避免劳民伤财。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12年版)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说明(2012年版)》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2012年版) 一、道路交通管理机制指数 1、道路交通规划体系 符号:P1 定义:针对城市的交通发展,编制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专项规划,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 主要评价内容: (1)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2)编制公共交通规划; (3)编制停车设施规划; (4)编制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 (5)编制交通安全管理规划; (6)编制城市交通年度报告。 单位:无 2、交通综合协调机构 符号:P2 定义:建立由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参加的城市交通综合协调机构,根据交通需求、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和城市发展要求,进行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 主要评价内容:

(1)有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的城市交通综合协调机制; (2)将交通管理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城市交通问题专题会议; (3)设立工作制度健全、责任明确的综合协调常设机构; (4)机构负责人为政府主要或分管领导,成员包括规划、建设、公安交通、交通运输、教育、园林、市政、城管执法等部门人员; (5)组织协调、跟踪落实与监督考核机制完善; (6)具体工作有措施、有落实、有成效。 单位:无 3、交通影响评价 符号:P3 定义:建成区内实际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项目占应进行交通影响分析项目的比例。 单位:% 表3 交通影响评价分级表 4、交通秩序综合治理机制 符号:P4 定义:建立多部门合作、工作职责和任务明确、决策科学的交通秩序综合治理机制。 主要评价内容:

(1)利用城市交通综合协调机构开展交通秩序综合治理工作; (2)定期开展交通拥堵节点和交通秩序乱点排查工作; (3)制定交通秩序综合治理重点工程实施计划,任务分解、工作责任及进度目标明确; (4)重大交通建设和改善项目征求公众意见; (5)持续开展严重违法行为整治行动; (6)建立严重交通违法与银行信贷信用考评、机动车保险费率挂钩制度。 单位:无 二、道路通行条件指数 1、道路网密度 符号:P5 定义:建成区内道路长度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道路指有铺装的宽度3.5米以上的城市道路)。 单位:km/ km2 表5 道路网密度分级表 2、人均道路面积 符号:P6 定义:市区拥有的道路面积(道路指有铺装的宽度3.5米以上的路,不包括人行道)与市区人口(包括农业人口)的比值。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 教学目标: (一)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二)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三)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四)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五)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六)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教学建议 交通运输业与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当地实际,采用启发式教学。(2)运用比较法,如在评价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时,引导学生从运量、运速、运价等几个方面,比较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的不同特点。通过比较,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时,还可列表进行比较。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表格,列出运价、运速、运量,让学生比较分析后填表格。(3)充分运用图像进行教学,以增强直观性。根据课本和地图册中的图像,指导学生读图,绘简易示意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引导学生从读图中获取知识。(4)边讲边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如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的活动题。 新课导人: 方案①: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观赏祖国的名山大J门,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实在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方案②: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下面一段材料:在我国西部山区有自然条件十分相似、位置相邻的两个县:A县和B县,两县面积和人口不相上下,自然资源相差无几,与省城距离也差不多。过去,两县交通条件、经济条件都十分落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A县利用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修起了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不仅本县各山寨之间四通八达,而且与省城和外县的联系也十分方便。而B县的交通状况基本维持原样。几年后,A县彻底告别了贫困,由温饱进人了小康社会。可B县却贫困依旧…… 教师启发提问:同学们,你们看了这则材料后有什么感想?两县后来经济水平的差距是如何形成的呢?B县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应该怎么办?(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教师简单总结,引人新课。) 讲述“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简单介绍什么是交通运输业。课文中的概念比较专业和抽象,教师要联系实际作通俗易懂的说明。需指出交通运输包括客运和货运两部分。 2.分析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时,应从实例人手。 3.学生讨论:“要致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交通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近十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成倍增加,虽然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但仍然不能满足车辆通行需要,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发,交通安全状况不断恶化,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道路交通安全成为影响交通事业发展的瓶颈。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是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根据道路运行的情况和过去的数据统计来分析道路的安全状况,评定道路的安全等级,找出安全度低的道路并适当采取安全措施,其在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提高道路安全水平上有重要的意义,一直被各国重视。 通过分析我国道路安全现状,找出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主要从人、车、路这个交通系统入手,对影响道路安全的因素都予以考虑。通过对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因素的分析,把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分解为若干指标,根据若干指标建立三级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道路安全评价的研究现状并详细介绍了四元评价方法(DHGF)及其基本步骤,并把此方法应用于兰州安宁区建宁东路的交通安全等级评价,客观反映了被评价对象的交通安全状况。 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安全评价;四元评价模型(DHGF)

Abstract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s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number of vehicles in our country increased exponentially, while highway mileage is increasing, but still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raffic, traffic congestion, traffic accidents, traffic safety situation continued to deteriorate, causing huge casualties and the loss of property, road traffic safety becomes a bottlene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ffic. The road traffic safety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study of road safety, according to the main road running situation and past statistics to analyze the road safety situation, safety evaluation of road safety, to find out the low degree of road and take appropriate safety measures and in the reduction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s, 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road safety level, has been national attention.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China's road safety, find out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raffic safety, mainly from the people, cars, the road traffic system of,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road safety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of the road traffic safety, the influence road traffic security factors decomposition of a number of indicators, three levels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a number of indicators.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statu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oad safety evaluation (DHGF )method and its basic steps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in the Anning District, Lanzhou City Jianning road traffic safety assessment,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object of traffic safety status evaluation Key Words:Road traffic safety; influencing factors; evaluation; four yuan evaluation model(DHGF)

区域地理4.8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导学案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 学习目标: 1.知道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2.知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的特点及我国主要的公路和航空港。 3.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线路和交通枢纽的分布。 4、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重点、难点: 1.道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2.我国主要铁路、铁路枢纽。 【自主学习】 铁路 公路 水运 航空 管道 运量 较大 较小 大 最小 大 运价 较低 较高 最低 最高 运速 较快 较快 最慢 最快 货运的选择 长途、大宗货物 运量小的短 途货运和客 运 运输时间不受限制的大宗或笨重货物运输和客运 客运为主,贵重或急需的物品 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 条件,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技术是保障 3、我国海洋运输航线可以分为__ ____航线和__ ____航线两大部分。 沿海航线一般以福建厦门为界分为__ _____沿海航线和__ __沿海航线。北方沿海航线以 __ __ 、 ___ __为中心,南方沿海航线以__ ___ 、___ __为中心。 远洋航线以_____ 、 _____ 、 ______ 、 ______ 、_______ 、 ______ 、 ______为据点。 4、我国主要的内河航线有__ __ 、 _ ___ 、 _ ___、 ___ __和______等。 5、____________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高低的重要标志。 6、我国主要的航空港有:___ __ 、 ___ ___ 、 __ ___ 、___ ___。 7、我国的铁路干线可分为东西干线和南北干线两组,结合下图找出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和铁路 枢纽 ①南北干线: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南昆线 ②东西干线: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③其它铁路:哈大线、北疆线、南疆线、青藏铁路 ④铁路枢纽:北京、徐州、郑州、宝鸡、兰州、上海、昆明、株洲、哈尔滨 8、写出经过下列铁路枢纽的铁路干线 ①沈阳_ _ __ 、__ ___ ②徐州_ ___ 、_ ____ ③郑州__ ___ 、___ __ ④兰州__ ___、 __ ___、 ___ _ __、__ ___ ⑤成都__ ___、 ____ _ ⑥株洲___ _ __ 、_ ____ 、_____ ___ ⑦上海__ __、 ___ __ ⑧昆明__ ___、 __ ___ 、__ __⑨北京___ ___ 、 ___ __ __、 __ ____、 __ _____、 ___ ____ ⑩南昌___ __ 、___ ___ 【巩固练习】 【合作探究】 (2009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下图显示某年湖北省与相邻省级行政区往来货物的铁路运输量差异。读图,回答

交通安全评价学习资料

交通安全评价 交通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国内外现有道路交通安全度评价方法 绝对数法(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地点事故率

运行事故率 事故率法 路段事故率 事故密度法 运行事故率 地区事故率 人口事故率 事故多发点鉴别方法 车辆事故率 事故次数—事故率综合法(矩阵法) 绝对数——事故率法 安全度系数法 概率论—数理统计法 质量控制法、改进的质量控制法 当量总事故次数法 基于统计推断的鉴别法 累计频率曲线法 模糊评价法 灰色评价法 交通冲突法 层次分析法 成因分析的突出因素法 安全系数法 全系数法 (一)交通事故的绝对指标 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 (二)交通事故的相对指标 1、公里事故率L A R L = 2、车辆事故率(又叫万车事故率) R n = 410?N D (11—1) 式中:R n ——表示万辆登记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率(人/万台车); D ——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人); N ——统计区域机动车保有量(辆)。 3、人口事故率(又称10万人口事故率) R p = 510?R D (11—2) 式中:R p ——表示10万人口的交通事故死亡率(人/10万人口); D —— 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人); R ——统计区域的常住人口数(人)。 4、运行事故率(又称亿车公里事故率)

R t = 810?T D (11—3) 式中:R t ——表示亿车公里运行事故率(人/亿车公里); D ——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人); T ——统计区域内总运行车公里数(车公里)。 R= l AADT ???3658 10一年间交通事故件数 5、交叉口事故率(次/百万车辆) 按百万或万车流入交通量,计算交叉口的交通事故率,即以汽车进入交叉口的流量为基数,用交叉口内的交通事故数除之,就得到交叉口的事故率。其公式为: 交叉口的事故率= d 36524610??小时流入交通量一年间交通事故件数 (次/百万车次) (10—4) R= l AADT ???3656 10一年间交通事故件数 式中:l ——道路或路段长度 6、综合事故率410??= P V D d 式中:d ——综合事故率,也称为死亡系数; D ——全年或一定时期内事故死亡人数; V ——机动车拥有量 (三)当量事故数与当量事故率 (四)典型的交通安全分析模型 1、斯密德(Smeed )公式:3/12)(003.0NP D = 2、阿拉加尔公式: 6543211396.01447.02597.02831.08542.05215.0X X X X X X Y -+--+= 3、北京模型 4、Oppe 的“学习心理学”模型:b at t e R += 5、丹麦模型:j p j j L N U E α=)( 6、英国微观模型:βαX Y =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教学大纲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总学时: 60 学分:5 开课部门:机电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按照目标教学方法进行,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循序渐进,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和提高自我能力,熟悉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窗口形象的标准,学习目标,建学建议,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评价跟进等模块。 二、课程学时分配 三、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无) 四、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 前言 (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前程; (2)城市轨道交通迫不及待的客运人才及服务;

单元一: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的概述 1.教学内容 (1) 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的基本特性及分类; (2) 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的基本内容; (3)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的核心要素及要求。 2.重点与难点 重点: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的分类与内容; 难点: 客运服务的三个要素; 3.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的基本特性和分类,认识轨道交通车站的设施设备,掌握客运服务工作人员的核心要素,主动热情为乘客服务。 单元二: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人员的基本礼仪 1.教学内容 (1)仪容礼仪; (2)服饰礼仪; (3)仪态礼仪; (4)沟通礼仪。 2.重点、难点 重点:沟通礼仪; 难点:仪态礼仪。 3.课程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人员的基本仪容礼仪,掌握化妆基本步骤和技巧; (2)使每个同学能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人员的着装规范; (3)熟悉掌握服务中站姿坐姿行姿及手势的具体要求,并在工作中达到熟练应用; (4)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人员的规范服务用语。 单元三: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运服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指标与评价体系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指标与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解决大中城市公共交通的根本途径。确立地铁运营系统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参考价值。采用模糊数学方法,从安全管理、消防设备和应急设备3个方面对地铁火灾安全性进行定量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设计对策。 【关键词】轨道交通;安全;指标;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解决大中城市公共交通的根本途径,对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意义,但是地铁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也非常严重。运营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实现顺畅、高效运营的前提和保证,因此确立地铁运营系统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地铁运营系统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参考价值。 1 地铁安全事故及影响因素分析 安全事故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一般而言,地铁事故包括火灾、爆炸、车辆及线路事故、通信及信号故障、触电、机械伤害、灼烫、高处坠落、起重伤害等,另外还包括一些在地下车站大厅、站台等人员密集场所的乘客疏散区、疏散通道、安全进出口位置设置不当、通道宽度不够或被其他物品堆放或商业占用,当突发事故,造成乘客拥挤、逃生困难。 根据统计,火灾是威胁地铁安全的主要因素,发生火灾的总量约占地铁突发事件的65%;其次是列车出轨,占地铁突发事件13%,也是一类重要的地铁突发事件;再次就是爆炸,占地铁突发事件的8%,也占有很大的比重;接下来按照所占比例由大到小依次是停电、水灾、地震等。因而,在地铁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地铁火灾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地铁建设的今天,地铁火灾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更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2 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是由若干单项评价指标组成的整体,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是系统评价成功与否的关键,本着科学性、全面性、主导性、操作性及可比性的原则,建立地铁综合安全性水平层次结构模型。 2.1 安全评价指标确定及方法 目前,我国对地铁及隧道制定了相应的防火设计规范,如《地铁设计规范》(GBSO-1572003),依据其中的规定,可以对地铁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定性的评价。根据现有的规范和标准以及国内外地铁火灾特点,采用模糊数学方法,从安全管理、消防设备和应急设备3个方面对地铁火灾安全性进行定量评价。应急设备主要包括:声光报警、应急照明、疏散诱导、消防通讯设备;消防设备主要包括:

欧洲空中交通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研究2

利用自动化减少空中交通流量的战术管理,既战略阶段全面激活飞行管理系统,战术阶段全面监控每架航空器的飞行动态,只在遇到空管限制时才对航空器的飞行航迹进行干预。战略阶段划设预留空域并确定使用的优先等级和协调程序,战术阶段则根据用户要求进行日常空域分配,战术阶段实时使用空域,从而解决实时空中交通问题。[ 7 ] (二)欧洲空中交通管理运行标准的一致化 1、欧洲空中交通管理运行标准一致化的概况 欧洲单一天空计划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真正地实现,当整个欧盟真正地实现单一的天空,就是所谓的自由飞行,它相应的程序、规章、制度以及一些相关的运行技术标准将会成型,将会统一起来。那时候,欧洲就是一个整体,它的所有运行标准在哪个国家都是相一致的。此外,欧洲将会制定一个更加全面的计划,为实施通信、导航、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提供一个整体的框架。 2、欧洲单一天空项目未来的治理方案 欧洲单一天空空中交通管理研究在治理方面是创新性的,尤其是它承认了业界在新一代系统的定义和开发中必须发挥的作用。欧盟组建了欧洲单一天空空中交通管理研究合营事业,根据欧盟法律这是一个法人实体,它将成为欧洲空中交通管理总体计划的“所有人”,并将负责其执行。欧洲单一天空空中交通管理研究合营事业将有两名创始成员:一个是欧洲共同体,另外一个是欧洲空中航行安全组织,所以合营事业是一个公私合营的伙伴事业,在新技术和新系统开发上具备国际合作的能力。 (三)欧洲空中交通管理技术的智能化 1、欧洲空中交通管理技术智能化的简述 欧洲空中交通管理技术智能化内涵十分丰富,并有着广阔的空间和前景。欧洲空中交通管理技术发展将出现以下几种趋向:系统自动化;处理智能化;空地一体化;地面整合化;技术综合化。(此农业论文由万方期刊网首发) 2、欧洲单一天空项目的技术特点 欧洲航空航天工业协会( AECMA )正致力于研究ATM的路线图,为了执行未来欧洲的ATM系统制定了一个行业的远景。[ 8 ] 新一代欧洲空中管制系统是以星基为基础,实现一体化的通信、导航和监视,通过建立新一代的数据网络、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雷达联网和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实现对欧洲空域的统一协调指挥,最大程度地提高空域的安全、容量和效率。 [ 9 ] 四、欧洲空中交通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前景 (一)欧洲单一天空项目解决欧洲问题和服务世界

交通运输概况

5-1交通运输概况 【学教目标】 1、交通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2、交通运输网中点和线的区位选择 3、交通对聚落的影响:形成、形状、分布 【导入】2min 马航失联事件中的交通方式为:。当前国际客运的主要方式为,国际货运的主要方式为。 【思】 15min 材料一:交通运输是实现区域间资源调剂、经济交流的主要途径之一。当前主要的交通方式有公路、铁路、水运(河运、海运)、航空、管道。公路运输适合短途,运量小,属于“门到门”,较灵活,应用广;铁路输运适合长途,运量大,运费低,连续性好;水运适合长途、运量大,但受水文、气象条件的影响;航空运输速度快,但运费高、运量小,适合运输贵、轻、急物品;管道适合流体物品。 思考1 分析选择以下物流的运输方式: 1)往灾区运输救灾药品 2)快递员派送快递 3)俄罗斯往中国输送石油 4)从澳大利亚运往中国的铁矿石 5)到外省去上学 材料二:交通运输日益网络化、高速化、专业化。交通运输网由众多点(交通枢纽)、线组成。其中,点的类型有:港口、机场、车站等,线的类型有:公路线、轨道线、航海线、航空线、管道线等。影响交通网点、线选址的因素有:经济因素、科技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等。港口一般选择在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港阔水深的港湾地区。公路、铁路等交通线通常利用科技优势,架桥梁,开隧道,应多的经过居民点、资源地、风景区,少占耕地,带动经济发展。 思考2 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决定性因素是。 2)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体现了交通运输的化、化特点。 3)“要致富,先修路”,山区交通建设优先发展运输,并呈字形弯曲。 4)京九铁路是我国上世纪90年代修筑的一条现代化铁路,在选线时很少走直线,而是弯来弯去,为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其全线贯通的社会意义是? 5)公交车站一般选择在的两侧,而汽车站、火车 站等则最好建在交通便利的郊区。 6)上海港是我国第一大港,简要分析上海港的发展区位优 势? 材料三:受交通条件影响,人口和产业活动回向交通枢纽位置集 聚,并形成聚落。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出现了一批“火车拉出

现代空中交通管理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探讨

现代空中交通管理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探讨 摘要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对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现在的空中交通发展也十分迅速,空中交通管理工作也成为了现代交通管理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在空中交通管理工作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于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也是现代空中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必然发展趋势。所以本文就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空中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促进现代空中交通管理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人工智能技术就逐渐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世界顶尖技术之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各个行业的发展,都会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我国的航空事业发展十分迅速,现代航空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但是空中交通管理工作,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我国的空中交通管理工作中,人工智能技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于空中交通管理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人工智能技术的概述 人工智能也称机器智能,它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人工智能,顾名思义,就是使得计算机设备等具有智能化的特点,制造出人造的智能机器和智能系统,使其具备模拟人类思维和智能的能力。人工智能一词是在1956年被提出的,而后,世界上的专家学者一直致力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开发,现在人工智能理论已经得到了完善和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得到了初步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和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1]。 2 人工智能技术在空中交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2.1 辅助作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空中交通管理工作中,主要起到的就是辅助作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空中管理工作过程中,外界各项因素对其的干扰,对空中交通管理工作的各项参数设置和调控效率,进行智能的监控和调整,降低空中交通管理工作的难度。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飞机的飞行器内部,还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辅助飞机的飞行,提高飞行器的运行可靠性,從而大幅提高了空中交通的安全性和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2 帮助飞行员进行工作

广西交通运输概况

1 广西交通运输概况(来源于广西统计局): 交通建设 交通运输业成效显著。我区已构成了一个以海港为龙头,铁路、公路为骨干,空运、水运航线相配合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1)公路建设。广西公路网四通八达,几乎所有的乡镇都通了公路。建有桂林至南宁至北海、钦州至防城港高速公路,近几年还将建成一批高等级公路。1998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5.11万公里,比1978年的2.98万公里增长71.5%,99.6%的乡镇和68.6%的村公所通了公路。高速公路439公里。(2)铁路建设。广西现在有黎湛、枝柳、南昆等三条与区外连通的铁路干线,还有南防等6条地方铁路和一批专用铁路。1998年末铁路通车里程达3090公里,比1978年的1715公里增长80.2%,(3)港口建设。建成防城港9个万吨级泊位、北海港5个万吨级泊位、钦州港4个万吨级泊位以及一批内河码头泊位。1998年末,全区港口吞吐量达2235万吨。(4)航空港建设。广西现有桂林、南宁、北海、柳州、梧州五个机场,装备了技术先进的导航、通讯设备。共开通了100条国内航线,5条地区航线和4条国际航线,形成以南宁、桂林为中心,连结北京、上海、广州及西南、中南、西北、华东、东北各大城市的航空网络,并已开通南宁至香港、河内、曼谷、北海至香港,桂林至香港、澳门、日本福冈的直达航线。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可达500万人次。1998年旅客和货物吞吐量分别达301.5万人次和2万吨。 2 一季度广西对东盟出口超过1亿美元(来源南宁海关): 今年一季度广西对东盟出口额为1.063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5%。但是,广西对东盟发达和较发达国家的出口则显著增长。 其中,一季度广西对新加坡出口增长16%,对文莱出口增长235.4%;对菲律宾出口有所下降,对马来西亚出口增长34.3%,对泰国出口增长27.5%,对印尼出口增长78.4%。对上述国家出口的商品主要有铅锭、瓷餐具、氧化锌、橡胶加工机器、铁合金、滑石、化肥等。 同期,广西对越南、缅甸、老挝出口明显下降。其中,对越南出口下降25.5%,由于越南占广西对东盟出口总额70%的比重,因此,对越南出口下降是广西对东盟出口整体下滑的主要因素。 3 2004年一季度广西物流业企业景气指数(来源广西区企业调查队) 一季度,广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景气指数达到133.11,比上年同期和上期分别大幅提高15.41点、21.76点。其中,道路运输业为138.35,城市公共交通业为128.57,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为125.00,仓储业为120.00,邮政业为148.00,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3.35点、20.24点、58.33点、10.00点、10.50点。 今年,广西各级政府把现代物流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作为一项重点做好的经济工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依托大通道和中心城市,统筹发展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及包装等物流经济,力争将广西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中心,促进了广西物流业企业景气度上升。 一季度,广西交通运输、仓诸和邮政业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的景气状况呈现5个特点:(一)业务预计比较理想。业务预订景气指数达到129.99,其中:道路运输业为145.99。

交通安全分析及评价详解

第六讲交通安全分析及评价 交通安全分析是使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辨别、分析交通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定性、定量描述的技术方法。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系统安全运行,查明系统中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危险。 交通安全评价也称危险性评价或风险评价,它是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对系统中固有或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通过与评价标准的比较得出系统的危险程度,提出改进措施,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 一、交通安全分析及评价的内容 与系统有关的事故结果或各种危险因素统计分析 危险因素识别及重要度分析 安全防护措施作用效果分析 系统整体安全性评价(可能性、严重性、风险等) 系统各影响因素安全性评价 事故或安全隐患易发点段识别分析 二、统计图表分析法 比重图 趋势图 直方图 圆图法

排列图法 三、因果分析图法 可以使复杂的原因系统化、条块化,而且直观、逻辑性强,因果关系明确,便于把主要原因弄清楚。 四、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安全检查表是为系统地发现运输工具、运输线路、车站、车间、班组、工序或机器、设备、装置、环境以及各种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不安全因素而事先拟好的问题清单。它根据系统工程分解和综合的原理,事先把检查对象加以剖析,把大系统分割成若干个小的子系统,然后确定检查项目,查出不安全因素所在,以正面提问的方式,将检查项目按系统或子系统的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和避免漏检查,这种表就叫安全检查表。 五、事故树分析法 1、事故树分析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事故树分析是一种演绎推理法,这种方法把系统可能发生的某种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种称为事故树的树形图表示,通过对事故树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确定安全对策提供可靠依据,以达到预测与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2、事故树符号及意义 3、事故树分析步骤 1)事故树的编制

(交通运输)广西交通运输概况精编

(交通运输)广西交通运输 概况

(交通运输)广西交通运输 概况

1广西交通运输概况(来源于广西统计局): 交通建设 交通运输业成效显著。我区已构成了壹个以海港为龙头,铁路、公路为骨干,空运、水运航线相配合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1)公路建设。广西公路网四通八达,几乎所有的乡镇都通了公路。建有桂林至南宁至北海、钦州至防城港高速公路,近几年仍将建成壹批高等级公路。1998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5.11万公里,比1978年的2.98万公里增长71.5%,99.6%的乡镇和68.6%的村公所通了公路。高速公路439公里。(2)铁路建设。广西当下有黎湛、枝柳、南昆等三条和区外连通的铁路干线,仍有南防等6条地方铁路和壹批专用铁路。1998年末铁路通车里程达3090公里,比1978年的1715公里增长80.2%,(3)港口建设。建成防城港9个万吨级泊位、北海港5个万吨级泊位、钦州港4个万吨级泊位以及壹批内河码头泊位。1998年末,全区港口吞吐量达2235万吨。(4)航空港建设。广西现有桂林、南宁、北海、柳州、梧州五个机场,装备了技术先进的导航、通讯设备。共开通了100条国内航线,5条地区航线和4条国际航线,形成以南宁、桂林为中心,连结北京、上海、广州及西南、中南、西北、华东、东北各大城市的航空网络,且已开通南宁至香港、河内、曼谷、北海至香港,桂林至香港、澳门、日本福冈的直达航线。桂林俩江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可达500万人次。1998年旅客和货物吞吐量分别达301.5万人次和2万吨。 2壹季度广西对东盟出口超过1亿美元(来源南宁海关): 今年壹季度广西对东盟出口额为1.063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5%。可是,广西对东盟发达和较发达国家的出口则显著增长。 其中,壹季度广西对新加坡出口增长16%,对文莱出口增长235.4%;对菲律宾出口有所下降,对马来西亚出口增长34.3%,对泰国出口增长27.5%,对印尼出口增长78.4%。对上述国家出口的商品主要有铅锭、瓷餐具、氧化锌、橡胶加工机器、铁合金、滑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