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21世纪的精神

创新:21世纪的精神
创新:21世纪的精神

创新:21世纪的精神

【作者】夏保华

【作者简介】夏保华,石油大学社科系,山东东营257061

夏保华(1969—),男,河南商城人,石油大学副教授,科技哲学博士。

【内容提要】展示了杰出理论家,包括哲学家马克思、社会学家塔尔德、经济学家熊彼特、历史学家汤因比和管理学家德鲁克的创新观;揭示了创新的现实紧迫性,指出中国21世纪面临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只有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才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关键词】创新/21世纪/创新论

【正文】

中图分类号:B 029 文献标识码:A

人类已进入21世纪,我们要在新世纪发展得更好、更快,就不能不深切地洞察和领悟新世纪的精神。新世纪的主流精神是什么?本文的回答是创新。创新是21世纪的精神,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揭示这个主题。

一、创新:杰出理论家的呼唤

创造、创新是人类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人类文明的特色,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创造、创新虽是一个古老的现象,但直至现代,才日益成为理论家研究的对象。马克思首先从哲学高度揭示了创造、创新的本质和价值。随后,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管理学家等从各自学科进一步确证了创造、创新的价值。

在马克思看来,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1],因此,人与动物一样,靠自然界生活。人必须参与自然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才能生活。然而,人同自然界的联系根本不同于动物对自然界的依赖。动物对自然界的依赖是通过单纯的生物适应来实现的。动物是在消极适应自然界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生存的,动物的存在方式就是其本能活动。“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2]人面对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自然界,但人作为人的存在,就得进行创新实践,创造属人世界。人的存在方式就是创新实践,正是人的这种生命运动,展现了人的“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马克思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已经产生的对象性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3]。

在马克思之后,哲学家亨利·柏格森、伯特兰·罗素都十分肯定了创造、创新的价值。在《创造进化论》中,亨利·柏格森说:“时间意味着发明,意味着形态的创造以及新事物的不断产生。”他深刻地指出,“对有意识的存在者来说,存在就是变易;变易就是成熟,成熟就是无限的自我创造。”柏格森宣称:“我们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每一瞬间都是一种创造。”生命是“持续不断的成长,永无止境的创造。”伯特兰·罗素在《自由之路》中说,拥有“旨在创造而非占有精神的人,自有一种特别的快乐,这种快乐不是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所能剥夺的,这是世界上所有伟大的人生导师所宣扬的人生哲学”。

19世纪末,法国著名社会学家G.塔尔德提出一套独特的社会学理论,主张个人的创造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因。塔尔德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是“社会模仿论”,他认为,不存在任何超越个人心理体验的实体,一切社会过程无非是个人之间的互动。每一种人的行为都在重复某种东西,是一种模仿。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社会就是由互相模仿的个人组成的群体。他深刻指出,任何形式的模仿,其基础都应当是发明。他极其推崇“在社会变化过程中充分自由地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他说:“自我,或者说自己,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接受者。正因如此,社会生活才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创造物,并光芒四射。”塔尔德认为,发明是个人创见,也是通向富裕的首要条件,他说,“社会生活中变化的诸要素,即偶然性和原动力,是以个人的创见为基础的发明中体现出来的。”

20世纪初,经济学家熊彼特秉承马克思、塔尔德、柏格森等人关于创造、创新的思想,提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实质和根本现象。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之中。创新包括引入新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控制原材料供应的新来源,以及建立新组织等。在熊彼特看来,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入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也就是整个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而言的。熊彼特强调,没有创新,人类经济生活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仅有周而复始的“循环流转”[4]。

20世纪上半叶,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其巨著《历史研究》中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任何一个文明的兴起源于面对环境挑战的创造,当创造力丧失后,文明也必然衰落。汤因比研究了26个文明品种,他发现,文明的起源既不是由于种族的因素,也不是由于地理环境,而是由于互相交替的“挑战与应战”。社会环境向这个社会不断进行挑战,而这个社会则通过它的创造力不断地成功应战。这种“挑战与应战”的循环迟早总会使这个社会达到文明阶段。根据汤因比的观点,文明之所以衰落,也主要归因于创造力的丧失。他说:“文明的衰落的实质可以总结为三点:少数人的创造能力的衰退,多数人的相应的撤消了模仿的行为,以及继之而来的全社会的社会团结的瓦解。”[5]基于历史,他提出“为潜在的创造力提供良好机会,这对任何一个社会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事情,这一点极为重要”。

1984年,管理学家德鲁克集30年深思与观察写就《创业精神与创新》。在这本书中,他发展了创新理论,把创新定义为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德鲁克认为,创新有两种:一种是技术创新,它在自然界中为某种自然物找到新的应用,并赋予新的经济价值;一种是社会创新,它在经济与社会中创造一种新的管理机构、管理方式或管理手段,从而在资源配置中取得更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德鲁克看来,创新的机会无处不在,成功的创业家就在于善于寻找这些机会,并加以利用。德鲁克特别强调,任何组织,包括企业、政府机构、大学、医院等,都可以创新,也都可以学会发挥创业精神。他说:“理论、价值以及所有人的思维和双手创造出的东西都会老化、僵死,变成一种灾害性的事物。因此,创新和创业精神的确是社会经济、公共服务部门和企业共同需要的。”“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创业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创新和创业精神是正常、稳定和持续的。”他认为,“创新和创业精神也必须成为维持我们组织、经济和社会之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活动”[6]。

二、创新:现实的呐喊

透过上述杰出理论家的洞察,我们可以认识到创新的必要性。当我们面向未来,审视人类的生存现状时,就更能认识到创新的紧迫性。20世纪是人类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从世纪初发达国家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人类干预大自然的能力和规模空前增长和扩大,在人们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使人类自身陷入了始料不及的严重困境。人类制造的成千上万种化学合成物质干扰了地球生物系统在漫长地质年代建立的物质平衡与循环,加之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开采,导致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疾病蔓延、资源匮乏、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气候变化等一系列空前险恶的劫难。

与这些劫难相比,人类的精神文明的破坏是一个更阴险、更深层的罪恶。有人称,人生活在一个异化世界的边缘,现实社会充满着个人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父权制、机械主义、经济主义、消费主义、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面对这样的现实,大卫·格里芬教授指出:“我们可以,而且应该抛弃现代性。事实上,我们必须这样做,否则,我们及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都将难以逃脱毁灭的命运。”[7] 大卫·伯姆教授进一步指出:“在整个世界程序四分五裂的状况下,如果我们想通过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得到拯救的话,就必须进行一场真正有创造力的全新的运动。”[7]要完成这种运动,创新是不可或缺的。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是一种“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

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既然知识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那么创新必然是知识经济的灵魂。首先是知识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由于知识有一个老化问题,因此,必须不断更新、补充和创造更多的知识。其次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本身并不等于经济的发展,知识创新只有当其成果最终引入到生产领域,实现产品和工艺的变革时,才能带动经济发展。这个把知识创新成果引入生产领域的过程就是技术创新。再次是制度创新。制度是一种与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行为相关的规则及权利与责任系统。制度创新是指制度主体通过建立新的制度安排以获得追加利益的活动。制度创新在整个创新体系中居于基础和保证地位。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如果不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协调动作,其结果不是有名无实就是事倍功半。“如果所有制结构不合理,产权不明晰,权、责、利不匹配,分配制度不合理或者组织治理结构不明确,则一切创新的成功都将会失效。”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在扎扎实实地搞好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同时,必须特别注意制度创新,应把它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加以研究和实践。最后是管理创新。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十分密切,制度创新直接制约和影响着管理创新,为管理创新提供条件,而管理创新是在制度的规范下,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赢得管理优势,重新组合管理资源,以更有效的管理行为,实现组织创新效益的过程。任何一项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协调人与人、人与物、机构与机构的各种关系,需要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创新是这诸多创新的关键。

就中国实际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这20余年,我国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就。今天,中国的经济已从总体上告别了短缺经济的时代,基本上克服了贫困,绝大部分地区达到了小康,许多重要的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但从综合国力水平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重大问题,根据世界银行《1997世界发展报告》,中国GDP 位居第7位,约是美国的1/10,日本的1/7;中国人均GDP位居91位,约是美国的2.30%,日本的1.56%。根据中国国情,面对国际形势,中国21世纪面临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指出中国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11个方面。①下世纪30年代,全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②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和合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将面临新的形势,中国将面临发达国家经济和科技优势的巨大压力。③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的制约将迫使我们只能走一条依靠科技、节约资源、分配公平、节制消费、协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④中国在实现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赶上信息化、知识化的步伐,在实现经济转型的同时,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⑤中国要逐步缩小东西部发展水平的差距,节制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和贫富收入的差距,保持社会发展的协调和稳定。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不仅需要经济总量的增加(年GDP达到10 万亿美元以上),更需要经济质量和结构优化,劳动生产率也必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⑦科学技术能力,包括自主创新和吸收、消化、再创造与转化能力应当先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至2010年,我国科技竞争力应从目前的第20位进入世界前10名。⑧文化教育水平和国民素质需要更大幅度提高,并加强优秀人才的凝聚和组织,否则难以满足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⑨社会基础设施即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城乡公共设施、教育、科研等现代化的基础,要科学规划,先期建设。⑩要大力发展教育与科技,提高国民素质和科技水平,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11)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使之成为社会稳定与繁荣的政治和法律保证。挑战的确十分严峻,要迎接挑战必须也只能依靠创新。只有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管理创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科技发展方式、教育发展方式、社会发展方式才能真正转变。正如江泽民指出的,“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

21世纪是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21世

纪是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大发展、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世纪。21世纪是需要创新,并激发创新的世纪。创新必将是21世纪的精神。

收稿日期:2000—07—25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

[2]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

[3] 马克思.共产主义[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7.

[4]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

[5] 汤因比.历史研究(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4.

[6] 彼德·德鲁克.创新精神与创新[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308.

[7] 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16,2.

让“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同辉

让“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同辉 今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中38次提到创新的同时,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这发人深省。 高海建书记在《家和万事兴》一文中指出,企业的成败关键在于企业成员追求什么样的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信念和行为。 企业成员应该有什么样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呢?在我们高举创新的大旗的时候,是不是同样也不能忘了培育“工匠精神”才是我们不可忽缺的必练内功。 工匠精神是什么?通俗的百度百科词条这样解释: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可见工匠精神已经超越繁复的产品和服务标准,成为一种自觉的发自内心的精神追求,成为工匠职业自豪感的支撑与源泉,同时也成为产品可信可靠的终极保障。 不可否认,“工匠”的作用和价值,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被轻视,认为“工匠”从事的是简单与重复的劳作,是低价值的可以被随时替代的。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搞装修的泥水匠,有人忙不过来,有人街边等活。区别是是否用心在做,用心的因可信可靠不容易被替代,因为其背后的“工匠精神”无可替代。 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在专著《匠人》里指出:尽管很多工作被机器人替代,但是工匠身上所拥有的精益求精、专心敬业的精神品格是代替不了的。

无独有偶,美国畅销书作家亚力克·福奇《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在引言中也明确指出:工匠精神永远是一股强大力量。书中预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使工匠精神经历了衰微,但必将荣耀回归。因为社会的不断发展,依靠的正是这些富有工匠精神的各式各样的“工匠”。 不要以为“工匠精神”是仅仅对简单重复劳动的人员的精神启发,更对所有各行各业从业者的启发,包括人们眼中高高在上的管理人员、科学家、文艺创作者、软件开发者等等等等,因为智慧越高的地方问题越多,越需要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谁知道阿尔法狗唯一落败的一场围棋赛,不是因为一个暗藏的Bug。 工匠精神的踏实和创新精神的飞扬,是不是有矛盾?答案是否定的,观察鸟的起飞,就会发现,鸟需要一根坚实的树枝完成起飞的发力。踏实与飞扬也是这个关系,因为没有工匠精神的踏实,就没有创新精神的飞扬。因为灵感更会光顾踏踏实实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只有孜孜不倦探索的人,才会比别人更早发现事物的本质,找到突破难题的钥匙。依靠空想的所谓创新,往往就是实质上的避实就虚,经不起硬碰硬的考验。我们崇尚的科学精神,本质也是一种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不断地试验、总结、验证、归纳,直至发现事物的规律。 《工匠精神》作者认为:“百年来,工匠精神如同一台不知休止的发动机,引领着美国成为创新者的国度”。 百年老字号,我们依然津津乐道时时缅怀,说到底,让我们感动的是工匠们厚道实在的付出,对素不相识者的负责精神,我们缅怀的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心得体会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心得体会 【--教师节祝福语】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文明的高度进步,促使我们迈 着急促的步伐,进入21世纪。这一世纪充满了竞争与挑战,充满了 拼搏和自信。振兴一个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21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 创新人才。因此,这一有着深远意义的任务就落在我们教师的身上。我深感任务重大,所以,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将实施创新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任务。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 指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愿望与态度,需要人的内在动机去激励和推动。因为,激励可以使人发现自身的积极因素,从而产生自信,人一旦有了自信,将会产生巨大的勇气和动力。李时珍因为从小立下志愿,要为穷人看病解痛,所以,不畏艰难险阻,到各地去采药尝药,终于写成了《本草纲目》。因为,他自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许多学生提出一些‘异想天开”的问题,我不对他们泼冷水,而是鼓励赞扬,引导他们敢于想他人未想、做他人未做的事。

许多科学家们的重要发现和发明,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敏捷的青年时代。青少年时期,是创造教育的重要时期,而创新教育又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但是需注意,青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往往面广而不深入,情节过于简单,思维不深刻,需要引导和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首先必须凭借课文,从而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但这些创新因素分布广泛,这就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创新因素蕴含在语言、思维、德育、美育之中。如《司马光砸缸》一课,我挖掘创新因素是引导学生认识救人,既要有勇又要有谋,进而引伸到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司马光运用逆向思维方式,把缸砸破,让水离开人,而不是想办法让人离开水。 创新因素广泛分布在词、句、段、篇之中。如在文中的句子有的看似平常,往往容易被人忽视,但实际上潜藏着创新的因素。在讲一篇课文时,设计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设想出一些可能性和合理性的答案,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发展了他们的思维。

_五位一体_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_贺庆芝

“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东中部经验本文为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生物技术专业“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编号:230)成果“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贺庆芝曾怀才彭翠英 (南华大学药学与生命科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要培养“品格、素质、知识、技能、思想”相结合的“五位一体”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就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囊括教学、提升能力和思想培养等活动相结合的全新教育模式,研究建立完整的创新教学体系。 【关键词】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五位一体的内涵 1、在品格标准方面 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和人格,具有艰苦创业、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甘于奉献、敢于创造的创业精神; 2、在素质涵养方面 应用型人才应具备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在内的较高综合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 3、就知识结构而言 具备扎实、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知识,具备与专业性质相适应的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知识,具备科技开发的理论与方法。 4、就能力要求而言 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设计、制作、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经营管理、组织交往、应急应变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技术思想表达和技术应用能力;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实验、计算机、外语等专业技能和基本工艺操作技能[1]。 5、就应具备的思想而言 能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的实验设计、工作流程,并转移到生产、流通、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根据“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结合本科应用型人才特点,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适合于同时兼顾应用型和创新性的本科人才的模式: 1、打造囊括教学、提升能力和思想培养等活动相结合的全新教育模式 从某些方面看,规模较小的大学无论是在学生数目和学校配套设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劣势。如果我们花时间用心去解析每个学生性格、取长补短、科学安排、充分配足资源,教学效果肯定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这篇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出打造囊括教学、提升能力和新思想活动相结合的全新教育模式的思路[2]。 (1)培养教学模式中的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性的能力。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提醒我们,自我发展才是所有的散发式发展的活水源头。“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在学校的教学体系当中从上到下尽善尽美的呈现出来,要以科学的视角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培养学生们自主的发展的能力[3]。①创新教育方式。在教学模式中我们的目的是要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还应该同时把创造性思维方式融会贯通,充分理解,变成自己的理论。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学生们需要掌握的信息量太大,虽然在学习知识和得到经验方面有提升,尤其是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幅度的提高,只不过学生所能掌握的知识面毕竟有限,各学科之间也缺少一个合理的整合和融会贯通,缺乏一个总体的全面性的思维[4],在创新设计课题方面会由于以上缺点,时常会带来难以独立解决等副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改变以上的缺陷,我们必选摒弃过时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教学传统方式,开启全新的创新教育模式时代,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学老师进行科学合理的选题,采用做任务的方式,把学生自身的兴趣,自由组合创新队伍,让学生在创新设计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自己构思方案和进行设计,整个过程贯彻创新的原则,形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机制,达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②营造创新教育环境。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加大力度孕育学生的创新思想和能力,采取越早越好的方式,即从新生一入学就组织丰富多彩的相关课外活动,不但可以达到学生对专业的了解,而且还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对专业的热爱和兴趣。与此同时专设实验室和配备一部分仪器设备,在专职教师的指导下,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充分提高精湛技能和必须的创新能力,凝结资源开拓包括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相结合的育人院校。 (2)以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和重点,充分培养学生各具特色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在打造应用型人才和开拓育人为纲领的教学模式,需要有侧重点,一是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培养学生各具特色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教学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精彩互动,假若专职教师的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非常具有创造性和引导性,那么学生耳濡目染,长期以往,必将形成独到的创新能力思维,因此我们得出结论,专职教师的具有创造性和引导性的教课方式,将会很大程度上带动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研究建立一套完整的可用的创新教学体系 开创新的教学体系,需要积极不断的探索,大胆的走出课堂,以科学合理的选题方式,由专职教师研究教学项目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人能力的情况和不同的爱好兴趣,完全随机的组合创新成员。在以创新为原则的基础上,整个过程中我们要落实让学生在创新设计训练中全方位多角度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具有自己创新的构思方案和设计;指定的专职教师会参与进来共同解决训练项目中出现的问题,以此达到创新课题通过具体的创新对象,实现对创新课题组更加精确和仔细的指导,而且可以一对一地,进行全面的创造性思维的教育;教育强调工程基础,采取独立学习、项目团队、技术讨论等教学方式,形成集教学、训练和创新活动为一体的新的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从而逐渐形成一整套完备的教学体系[5]。 三、“五位一体"培养模式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1、建设“五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基础 近年以来,南华大学学生“双向导师制”实施、重要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值得肯定,在校史记上可以留下光辉的一笔。在2009-2012年之间,有一大批重要的“双向导师制”单位对于本校各个专业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咨询和服务等方面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其中还包括一些长期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多年以来在与本校各年级各专业教师开展过多种项目和课题的科技合作,都很成功。来自于这些单位的精英人士,有的成为了学生的讲座专家,还有的成为了兼职教师。开设一定课时、举办讲座、指导论文,下一步要与这些单位在青年教师的实(下转第53页)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有实质意义的主导资源。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创新、开发、传播和运用。自九十年代以来,知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其他生产要素的总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支柱产业——信息产业、生命工程等方面的许多例子已经表明,他们的资本主要是创新的知识。知识创新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的创新,而科技创新的基础在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而我们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课程设计要适应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并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课程设计要符合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精神实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素质教育应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数学教育实质上也是把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自身的核心内容。可以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创新是知识经济和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在本质的统一体现,是二者共同的灵魂。 既然创新是知识经济和素质教育的共同本质要求,那么,怎样培养创造型人才,形成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社会环境和创新意识的社会氛围就是至关重要的。 创新,需要一种全新的新的教育思想。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提出为这种全新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勾勒出大概的轮廓,并为摒弃应试教育的弊端寻找到了通途。但是,全新教育思想的形成远不是多加几门课程那样简单,它需要从教育思想的根本转变去建立自身的支点。全新的教育思想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个性、能力、研究。有个性才能有创新,素质教育应注重学生在个性和个体潜能上的挖掘和培养,强调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从而使每个学生在其天赋允许的范围内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能力是知识的转化形态,能力的培养并不排斥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这一过程是素质教育的真谛所在;研究是一切创新的母机,尤其是高等教育要突破教育体制的封闭结构,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教学过程应渗透研究内容,学习应具有研究性质,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养成研究问题的习惯。 创新,需要一种先进的社会文化。创新或创新意识,是一种先进文化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创新意识的淡漠和创新能力不强不仅是科学技术的落后,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不先进,进而说明社会教育观念的沉旧与落后。著名美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指出:要想“知道21世纪的教育是什么样子,首先要看21世纪的文化是什么样子”。中华民族是极富创新精神的民族。但是,在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妨碍了创新精神的进一步发扬光大。先进的社会文化至少也要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内涵:民主、进取、开放。民主是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健康的个体心态存在的社会基础,只有民主才能有个性,只有民主才能有平等,才能有利于创新活动的文化社会机制,当然这种民主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的;进取是创新的文化动力,这种进取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进取的文化功能,是先进社会文化的必然要求;开放的文化是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封闭必然僵化,必然窒息创新的灵魂,只有开放才能扩大视野,才能汲取全人类的文化营养,得不断创新的活力。

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

张能立2010-11-22 一、辞海中有关“人文”词条的定义 辞海中有关“人文”词条的定义如下【1】: “人文”:“1、旧指诗书礼乐。<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2、指人事。《后汉书.公孙瓒论》:…舍诸天运,征乎人文?”。 “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即人性、教养。欧洲15、16世纪时开始使用这一名词。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以别于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几经演变。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 “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有两个方面的涵义:(1)指与中世纪神学不同的、以人与自然为对象的世俗文化的研究。(2)贯穿于资产阶级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的价值理念和哲学观念,即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它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要求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要、人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其主流是市民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的禁欲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人文主义教育”:亦称“人道主义教育”。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首先提出。代表人物有维多里诺、伊拉斯谟等。从人道主义出发,反对中世纪封建的、经院主义教育,主张以“人”为中心,把人的思想情感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反对强迫纪律,残酷体罚和死记硬背,强调尊重儿童个性;主张扩大学科范围,在课程上要求着重学习古典语言(希腊文、拉丁文),重视体育和道德,也学习一些自然科学。近代以来,其涵义发生了变化,或者追求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或者相对于科学主义教育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对辞海有关人文词条及有关哲学、历史书籍的学习,笔者认为“人文”的内涵应该包含两个方面:1、人文精神;2、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泛指一切人文学科的知识,其中包括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和语言学等。人文精神,泛指对自然(宇宙)和人的观点或看法。因为人有民族和地域属性,故对人的看法包括对本地与外地、本民族与外民族、本国与外国的看法。经过几千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沉淀,现代人文精神应该包括3个方面:求真;求美;求善。 1、求真 求真,就是相信自然(宇宙)存在客观规律,对于这些客观规律,人类通过理性和良知,可以发现它们。换句话说,人类认识客观规律,不需要上帝等超自然力量的指导。 2、求美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点整理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点整理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点整理 3.1、唯物辩证法 3.1.1、3.1.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1.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唯物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部分) 3.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3.2.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2.2、联系的客观性

〖原理〗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要求:一、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二、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 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改变 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2.3、联系的多样性 〖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2.4、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指事物的局部,是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 【原理内容】两者相互区别:①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②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两者相互联系:①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 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②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整体的功能及其变 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 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2.5、系统优化原理 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原理内容】系统具有整体性(即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 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系统具有有序性(即系统的各要

工匠精神 主题班会

“工匠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课题:我与工匠精神 班级: 时间: 地点: 主持人: 班主任: 参与者: 二、活动背景 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让“工匠精神”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频词。那么,工匠精神本身具备怎样的意蕴,才能流行起来?它之于中职校学生有怎样的特殊意义?中职生怎样广泛激发或者深度培育这样一种精神? 三、活动目标 1.掌握工匠精神内涵。 2.在活动中感悟工匠精神的魅力。 3.明晰工匠精神对于职校学生无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即职校学生为什么需要“工 匠精神”。 四、活动准备 1. 教师准备 查阅有关“工匠精神”的知识、图片、故事、影片资源等;准备有关“工匠精神”的知识竞赛题目。 2.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工匠精神”的故事、人物代表等文字、图片或影像资源;尝试进行有关“工匠精神”的短剧表演与诗歌朗诵。 五、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教师主导) 1. 为什么说起钟表,大家就会想到瑞士各品牌钟表? 2. 为什么国人要出国门掏钱“扫货”,甚至去到日本买“马桶盖”? 3. 当今,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 ——他们拥有且传承工匠精神 (二)主持人引言,宣布主题班会正式开始 主持人A:说起“工匠精神”,我们熟悉又陌生。熟悉工匠是什么,陌生精神会什么? 主持人B:是呢!不过请家稍安勿躁,或许听完下面的诗朗诵,各位对“什么是工匠精神”会有所领悟呢!下面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两位同学为 我们带来诗朗诵《读·工匠精神》。 (三)诗朗诵:《读·工匠精神》(两位同学)

(创新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创新管理)创新型人才的 培养

工商管理09-5班 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背景:乔布斯去了,苹果来了。当大家均于热议“谁是下壹个乔布斯”时,宁波市新近出台了壹份关于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培养的《意见》。宁波市认为,乔布斯天赋异禀,他的成功或许难以复制,但能够于环境和制度上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从今年开始,宁波市将以5年为壹个培养周期,于3个层次培养1400名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目前,首批各层次培养人选的选拔已经开始。5年内,宁波将培养1400名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这壹数字到2020年计划达到2800名。于《意见》中,宁波市加大了对入选人才的资助力度,据初步估计壹个周期(5年内)培养经费超过5000万元。 我们不禁心中疑问:这样就能培养出中国的“乔布斯”吗?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出中国的创新型人才呢? 二十壹世纪什么最重要?是人才。人才是壹个国家立足根基、不断发展的持续动力。而创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创新”成为壹个关键词。培养和造就壹大批能够引领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参和国际竞争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人才工作、教育工作的重大主题和历史使命,这是由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

代特点所决定的。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劳动为核心价值的。我们正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壹体制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重要特征的。同时,我们置身于壹个全球化的环境,我们不仅要建立国际视野,积极地利用世界人才资源;而且要确立教育国际化的目标和战略,培养能够参和国际竞争、能够于世界舞台上发挥聪明才智的创新型人才。美国有乔布斯,中国也应有自己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构建和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开放性”是壹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我国现行教育体系的突出弊端,就是于计划体制和应试教育的模式中,教育和生活、学校和社会、理论和实践、研究和生产、开发等相互脱离,学校教育缺乏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参和,缺乏国际化的视野。于这种环境下,要想培养出乔布斯式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对现有的培养体制做出改变,而不是仅仅投入金钱,人才的培养需要特定的环境。 中国的人才培养,应立足于教育机制的改革,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的文化氛围,国家的政策及资金支持。构建开放式教育体系有俩种主要的途径。 壹是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对于科技人才培养而言,这主要是进壹步促进产学研合作,建立政府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促进高校和企业、产业的结合,促进科学研究和知识转化、技术应用的结合,且结合重大科研项目形成研究基地和创新团队,实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等等。这壹过程,不仅

工商管理如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论文

工商管理如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企业规模和数量的扩大,社会对高校工商管理人才的重视度不断提升。但是从职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看,对人才的创新能力不足,与社会的需求不符,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在教育中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导致教学手段单一。本文就工商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 人才工商管理专业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工商管理型人才,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更高,导致我国职业院校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落后,所以需要加强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的完善,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一、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首先,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地开展,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管理人才,通过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通过与学生工作岗位的联系,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活动的有效进行;其次,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需要保证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并构架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加强对教学方式的创新,通过将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1]。 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的理念不足。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保证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毕业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相应的工商管理实践技能,进而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培养出能够胜任工商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能力水平的人才,但是由于

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热点。但在创新创业教育热中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比如,有人以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要让人人都成为创业者,有人以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在高校开设几门相关课程。这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深入了解、理性认识的表现。 从1947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创业课程至今,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外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趋势。在国外,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是两个既相互联系但又有明确区分的概念。我国则将创新看作创业的基础和核心,把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近年来,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比较迅速,正在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趋势。 那么,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使人人都成为创业者吗?当然不是。创业教育专家布罗克豪斯认为:“教一个人成为创业者,就如同教一个人成为艺术家一样。我们不能使他成为

另一个梵高,但是我们却可以教给他色彩、构图等成为艺术家必备的技能。同样,我们不能使他成为另一个布朗森,但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所必需的技能、创造力等却能通过创业教育而得到提升。”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目的不是使每个学生都去创业,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国外有研究表明,创新创业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工资收入。 既然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那么,它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应贯穿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各阶段,而不能指望在高等教育阶段毕其功于一役。从国际看,英国、法国、日本、印度等国家都非常重视中小学阶段的创业教育,重视从孩提时代就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商业和经济意识等。可见,我国不仅应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而且应实行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并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分工,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还应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可以通过课程来实施,应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但是,仅有课程是不够的。把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还应探索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创新创业

人文精神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内驱力

人文精神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内驱力 步入新世纪,人类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最终和最高的价值目标是“人类解放”。在当代社会,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是以“人的解放”为核心内涵的文化自觉,即以人文精神的确立为前提的。如果没有这种文化的自觉,没有一种先进的文化对人的培育和塑造,没有一种进步的文化精神为人提供价值支撑、行为导向和力量整合,社会将失去秩序、稳定和前进的方向。在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尤其如此。换言之,走入21世纪的中国要真正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向现代化迈进,不能没有人文精神,不能没有文化的自觉导引和支持。显然,人文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内驱力。 一、人文精神是民族精神守护的不朽长城 改革开放使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都受到商品大潮的强烈冲击,一个引人注目的走向就是精神层面的物化(商品化)和浅化(世俗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西方文化观念也依恃其发达的生产力,以高科技为手段,以高水准的物质享受为动力,以自由放纵、感官刺激为包装,对一个古老民族的文明传统(核心是价值观念)提出了全面的挑战。一种文化,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当一代政治信念和意识形态随着历史转换(经济变革)淡出而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当整个社会的物质财富剧增激发了许多人的物质欲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科学、民主、理性、纪律、勤俭的时候,如何实现价值重构就成为我们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严峻问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一个时期以来,一些文化界人士最先意识到现代人的精神危机,面对种种非理性和纵欲的倾向,惊呼“人文精神的失落”,并发出“重建人文精神”的呼唤。 什么是人文精神?我们所处的当今时代,社会发展需要一种什么样的人文精神?我们可以对此作一概括:人文精神是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是世界文明的金字塔,是民族精神守护的不朽长城。将人文精神及其价值尺度纳入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视野,这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现实所提出的内在要求。这一点在我国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今天,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二、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精神 人文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着眼于人类对自身命运和对世界的理解和把握,关注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寻求对人类痛苦解脱的思索,是人的本质最深刻、最集中的体现,也是主体的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关系到人类命运的发展和前途。从人类的当代境况看,全球性的市场化和技术化浪潮会导致人的自我迷失:市场经济的泛化使人不断地向物的深渊沉沦,从而遗忘人之为人的本性,使人类所固有的动物性以赤裸裸的方式被诱发出来;技术化则使人同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带有对抗的性质。在我国,目前人们虽然不乏物质追求的勇气、成就感和自信心,但却缺少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文化精神、文明意识、道德水准、人格尊严这些具有人文意义的价值取向被人们冷淡。如果不改变这种主体状况,社会发展将失去动力和前进方向。因此,我们要培育全体社会成员的现代文明意识,如对社会的责任感,对理想、道德、美的情感等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人和人之间的理解与宽容,人与自然的协调意识等等。在传统文化式微,革命战争年代远逝,以政治为中心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不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之时,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新人文观和社会主义新人文精神,追寻新世纪的精神家园,重塑人们心中的信念和价值观体系,已成为现今社会的当务之急。 三、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精神 人文精神汇聚了人类文化创造的全部智慧和崇高理想,涵盖着人的生命的全部意义并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教案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教案 政史地教研组:马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构建本单元的知识体系,从整体上领会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系统优化的方法;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趋势和状态、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理解矛盾分析法的普遍意义;明确创新意识的哲学基础和依据。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矛盾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性及坚持这一思想方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构建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矛盾分析法,主观题的解题方法(体现类) 【教学方法】采用学案: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构建知识体系】(板书设计) 联系的观点:联系的特点及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总特征发展的观点: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的含义、基本属性:原理、方法论 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的原理、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根本观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方法论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方法论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方法论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方法论 辩证否定观的原理、方法论 要求:创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原理、方法论

具体做法:先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自己或与同学合作,写出本单元的知识体系。教师到同学中间,帮助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5分钟结束后,由教师与同学共同完成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体系。(重点突出矛盾观) 二、总结矛盾分析法:(突破难点) 具体做法:将6名学生分成一组,每个同学填一个,然后交流。既提高了效率,又体现了合作精神。最后教师点评,由PPT展示正确答案,供同学们参考。 三、练习题: 1、【2012年浙江省会考例卷】下列材料摘自C县的“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要充分发挥本县地处边疆的优势,大力发展边境旅游业和边境贸易;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以不断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为重点,同时大力加强其他社会建设。 请回答:材料中,C县的规划体现了矛盾分析法的哪些道理?(6分) 具体做法:同学们先自己做,然后请同学到讲台上将自己的答案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说出自己答题的思路,由同学们找出问题。教师最后点评,PPT展示正确答案及答题的方法。 2、【2011年浙江高考】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

浅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浅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育工作是培养祖国接班人的一项崇高的职业,决定着祖国未来的命运的,所以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能够高瞻远瞩,能够知晓祖国未来的形式,世界的发展趋势,根据未来的需求培养一批与世界接轨的新型人才。而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为了迎接未来的挑战,对于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我有以下见解: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首先要有自己的认识,到底怎样的人是创新型人才。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从广义上看,创新型人才是专指那些思维敏捷、思想解放、思路超前的人和那些敢想敢闯、敢作敢为、敢试敢冒的人。也就是那些具有经验、知识、信息,并将其融合运用到实际中,能够对行动目标有效地进行整理、判断、创新的人。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观念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不受传统认知或书本老师的认知观点所限制,不受学科限制,有自己的独特想法。 2、思维具有灵活性。创新型人才可以轻易摆脱惯性,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根据不同的信息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3、认识具有新颖性。创新型人才思想活跃,能够经常提出不同寻常且又可以被人们所接受、认可的观点。 4、人格特征鲜明。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立性,敢于质疑,敢于探究,敢于从想象中探求食物的本质,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清醒的认识。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几方面;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坚持的基本理念 首先需要我们革新教育思想,要清楚的认识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才,该怎么培养。其次就是评价体系的创新,明确怎样的学生是优秀的学生,怎样的正确的衡量一个学生。为此,必须

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oc

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 【摘要】大规模的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培养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首先要深入认识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特征和核心能力,同时要从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综合性创新实践基地等四方面科学合理地构建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本科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一、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一)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国际高等教育的共同主题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国民素质和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富有科学技术竞争力和高文化素质的人才的竞争。大力培养各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科技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走向全球:美国创新的新发展报告》中说:“没有人去创造、应用和开拓新思想,就不会有创新过程。创新事业不仅需要科学家和工程师来推进,而且需要有文化和思想敏锐的人才来经营和管理。获得智慧型人才是全球化主要推动力。” 近年来,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本科阶段非常注重创新教育。在美国,各级各类学校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对教育进行全面改革,注重开发个性、原创精神和创新能力。英国的大学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研究方法论的教育,又要发展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提高文献检索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日本一直倡导“启发式”和“实践性”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德国更是提出大学是创新运动的缔造者。

正是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才使得美国、德国、日本和英国等国家率先成为创新型国家,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综合创新指标明显高于其它国家,其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通常在70%以上,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强。 (二)本科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保证 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推进和加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取得了巨大发展,同时也需要大批能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据统计,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3200万人,居世界首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总量1000万人,研发人员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研究和发展总经费也居世界第六位,但创新综合指数则排名28,属中等偏下的水平。同时,人均产值很低,每百万元产值所需的人数,约为美国的16倍、德国的一三倍。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绝对值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五位,但很大一部分是依赖国外直接投资,关键技术掌握在投资商的手中。2002年,在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一些与人才有关的指标(如合格工程师、信息技术人员),我国在49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最后,与科技人员数量排名第一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因此,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匮乏、特别是本科层次的匮乏,严重阻碍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就大学而言,不仅要认识到自己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选择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更要重新审视自己本科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办学思路,改变培养模式,更好地担负起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使命。

树立创新意识

1、知识目标 ◇识记: (1) 辩证否定的含义 (2) 形而上学否定观 (3) “扬弃”的含义 (4) 创新意识 ◇理解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3)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4)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的内容◇分析 (1)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说明怎样对待民族传统文化 (2)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说明怎样对待外来文化 (3)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说明社会主义改革 (4)运用辩证否定原理,分析说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火系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两种不同的否定观,提高分析比较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3)通过分析事例,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初步树立辩证的思维观念、反对形而上学的思维观念 (2)自觉树立创新意识,实事求是,与时俱近。 (3)懂得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不断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壮大 【情景导入】: 福娃来了----奥运吉祥物的诞生 思考:从辩证法角度,材料是如何体现创新精神的? 《学习讲义》P223

【整体感知】: 作为世界观,辩证法昭示我们,世界是一个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世界;作为一种思维方法,辩证法要求我们以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涵,有助于我们自觉树立创新意识,有助于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五、【课文导语】: 作为世界观,辩证法昭示我们,世界是一个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世界;作为一种思维方法,辩证法要求我们以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涵,有助于我们自觉树立创新意识,有助于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一)、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课堂探究: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什么否定观? ◇探究提示: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这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教材中列宁的名言体现的是辩证的否定观,它是与形而上学否定观根本对立的一种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这是因为: (1)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保持其性质和现状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和向它事物转化的方面。 (2)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当肯定方面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维持其原有性质和自身的存在。当否定方面上升为主要方面,并战胜了肯定方面时,事物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实现事物自身的否定,旧事物变成了新事物。 ◇思维拓展:(1)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肯定方面是维持事物的存在、保持事物的性质和现状的方面,即肯定一事物是该事物而不是它事物的方面。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处于统治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