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儿汪曾祺

老头儿汪曾祺
老头儿汪曾祺

老头儿汪曾祺

汪朗汪明汪朝

“高射”过闻一多先生

在联大读书时,爸爸也就是有几门课比较差劲,更多的课学得相当不错。这些课,有的是因为他非常感兴趣,舍得下气力往里钻;还有的是他原本基础就较好,又有灵气,因而很能出彩。

西南联大中文系有许多名教授,他们讲的课爸爸大都听过,有的听得多,有的则少些。这些教授对学生都不错,但有的更喜欢遵守纪律、刻苦治学的;有的更喜欢有才的,不太刻苦也无妨。

在前一类教授面前,爸爸不太吃得开。

像朱自清先生教的宋诗。朱先生很认真,上课时带着一沓卡片,一张一张地讲,还要求学生详详细细记笔记,还要定期考试,小考之外还有大考。联大学生记笔记确实有高手。爸爸说过一个故事:历史系有一位教授课讲得极熟,上课从来不带讲稿。每次上新课时只要问一下班上笔记记得最详细的女同学:“上次讲到哪里了?”该同学便会把上一课的最后一句话一字不落地复述出来,该教授便会接茬讲下去。一次,他又问起这个问题,这位女同学打开笔记夹看了一下,说:“您上次讲的最后一句话是:‘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我们下课。’”好嘛,她把这句话都记下来了。可惜,爸爸不是这样的好学生,上课从来不记笔记。于是上朱先生的课便有些不适应了,于是就经常缺课了,于是以后就吃亏了。大学学习期满,爸爸找不到工作,当时中文系主任罗常培先生想让朱自清先生收他当助教,朱先生一口回绝:“汪曾祺连我的课都不上,我怎么能要他当助教?”

闻一多先生却很喜欢爸爸,尽管两人“政见”不同。在西南联大期间,闻一多先生政治态度出现明显转变,逐步成为革命的民主主义者,而爸爸当时则对政治基本不闻不问,甚至对闻先生的参与政治的做法还有些不以为然,觉得文人就应该专心从文。一次,爸爸受一家小报之托,到闻一多先生家中约稿。闲聊之中,闻先生对爸爸颓废的精神状态十分不满,痛斥了他一顿。爸爸也不示弱,对闻先生参与政治的做法直截了当地提出了不同意见。两人谁也没有说服对方。分手之后,爸爸意犹未尽,提笔给闻先生写了一封短信,信里说闻先生对他“俯冲”了一通。闻先生很快写了回信,说爸爸也对他“高射”了一通。当时日军飞机常常轰炸昆明,俯冲、高射一类的军事用语一般人也很熟悉。闻先生还叫他晚上不要出去,要来看他。当晚闻一多先生找到了爸爸的住处,又对他进行了一番劝导,之后才去看望弟弟闻家驷先生。

闻一多先生在联大中文系开了三门课:楚辞、古代神话和唐诗。这三门课,爸爸都选了。闻先生上课有一个特点:可以抽烟。老师抽,学生也可以抽。他走进教室,便点燃烟斗。有时抽卷烟,还问一问学生:“你们谁抽?”老师的烟,学生自然是不好意思要的,于是大家全都摆摆手。等到闻先生点烟之后,下面的抽烟的学生随即也开始吞云吐雾,这其中便有爸爸。

闻先生教楚辞,爸爸记得最牢的是他的开场白:“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为名士。”闻先生教的古代神话,爸爸的评价是非常“叫座”,因为闻先生讲的这门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因此,不单是联大中文系、文学院的学生争着听这门课,就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学生也赶来听。当时工学院与文学院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听闻先生讲课,工学院的学生要穿越整整一座昆明城,但是他们也觉得值。

爸爸对闻一多先生讲的课印象最深的,还是唐诗。一来闻先生课讲得好,二来爸爸对此

也感兴趣。他不只一次说过,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因为闻先生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而且对西方美术十分了解,因此能够将诗与画联系起来讲解,给学生开辟了一个新境界。他讲晚唐诗人时,便是把晚唐诗与西方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印象派里的pointillism(点画法),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爸爸对闻先生的这门课可以说是“深有体会”,因为他也是对文学和美术都感兴趣的一个人。后来,爸爸曾替一个比他低一班的同学代写了一篇关于李贺诗作的读书报告,闻一多先生看过大加赞赏,评价说:“比汪曾祺写得还要好!”

〖JY〗(汪朗执笔)

琐事三桩

(一)

1968年到1969年的一段日子里,爸与我到玉渊潭〖FJF〗錿〖FJJ〗了弯之后,总喜欢绕一点道儿去一趟马神庙。在那儿买菜,顺便去京剧团的任志秋家里坐坐。任志秋就是爸的小说《云致秋行状》中人物的原型。我的印象中,那阵子他的身体似乎不大好,好像还有些什么烦心的事。有时去他家,是为他捎带工资,更多的时候,只为聊天。

任志秋在梨园界呆了一辈子,爸说他是一部活的梨园掌故、名伶轶事大全。只要是戏和角儿,爸问什么,他都知道;他聊什么,爸都爱听。他谈吐极风趣,常常自己不动声色,却把爸逗得哈哈大笑。

有一次去,他劈头就说:“前两天儿去瞧了趟尚先生尚小云。爸马上问:“他还好吧?”“好?怎么样才算好呢?”他说,看见尚小云,他都没敢认。背着孙子,在马路边慢慢〖FJF〗錿〖FJJ〗呢。爸又问:“还那么精神漂亮吗?”任志秋直叹气:“眼睛里也不亮啦,走起道儿来连后脚跟都抬不利落啦!这么跟您说吧,和街道上的老头儿们毫无二致!”

两在都闷在那儿,半晌无话。爸忽然十分激愤,眼圈都红了:“四大名旦呢,说毁就这么毁啦?”任志秋说:“无论多么好的角儿,不让他练,不让他唱,哪儿还有个好儿?”又沉默,爸的泪光闪烁。任志秋赶快排解:“老汪,您别介!您消消气!要说尚先生惨,比起那些被整死斗死的,不是强百倍?您得往开了寻思!”

回家的路上,爸唉声叹气,不断摇着头:“四大名旦……看孩子……就这么毁了……多少年以后,就知道这是罪过了!”

(二)

“文革”中后期。那天我和爸一起逛西单,走到“又一顺”饭庄附近,本来连说带笑的爸忽然停了下来,眼睛直勾勾地望着熙熙攘攘人群中的一位毫不起眼的老人。这老人就在我们前面十几步的地方,穿了一身褪了色的旧军装,步履蹒跚,吃力地朝宣武门方向慢慢走着,看得出来,身体不大好。爸犹豫了片刻,非常冲动地快步走到老人身边,一把便搀住了他的手臂。

老人显然感到意外,他一脸茫然地抬起虚朦的目光盯住爸的脸,迟疑着。爸试探着问:“您是艾……”老人点头,“那么您……”“我是汪曾祺。”爸立即回答,语气中有些激动。

爸扶着老人边走边聊,速度极慢。我跟在后面,隐隐约约知道他们诉说彼此的境遇,断断续续地听老人说,许多年一直流放在东北和新疆,现在是回来治病……快到绒线胡同,老人指指,说他就到了。爸很小心地送他过了马路。进了胡同口,他摆摆手,不让送了。老人没走多远,爸又一溜小跑地追了上去,庄重地嘱咐道:“无论如何,您千万要保重身体!”

我们站了好久,望着老人的背影渐渐远去。爸又激动起来,用一种我很少听到的高而利的声调说:“简直不像话!把人整成这样!”“这老头是谁呀?”我小声问他。“艾青!大诗人! ”以后的一路上,爸不再作声,自顾自地沉浸在一种复杂的情绪之中。

几年之后,在电视上看到了神采奕奕、侃侃而谈的艾青,与我们在街上遇到的判若二人。

问爸,他笑着说:就是他!

(三)

1976年,唐山地震后不久,我从东北回京探亲。爸说我在乡下缺油水,得吃点好的“补补”,拉着我去了西单菜市场。

买肉排长队。爸极有耐心地与我商量:买硬肋还是五花?喜欢吃腐乳肉还是“腌嘟鲜”?身后的一个妇女掩口而笑:这个爸爸也忒民主了!

冷不防,突然有人在爸的肩膀上猛地击了一掌,宏声大嗓地叫道:“哈哈!汪曾祺!”回头一看,是一位与爸年龄、个头相仿,身板结实的老头。他一手拎了一只硕大的菜篮,另一只手仍然很亲热地拍击着爸:“好久不见啦!”爸也十分高兴:“成荫啊!你这家伙!最近忙什么呢?”“忙不忙,忙什么,上边说了算,由不得咱们!”爸会意地点点头。

寒暄了几句,成荫凑近爸的耳朵,神神秘秘地问:“最近听说‘江’的什么事没有?”爸立刻两眼发亮,跟我说:“你先排队,快到了叫我。”两人躲到一边聊天去了。

刚开始,他们还挺谨慎,轻声轻气地,谁知越说越高兴,忘了形,声量便控制不住了,还嘻嘻哈哈地笑个不停。排队买肉的人被他们吸引了注意力,拼命地竖起耳朵,虽然只能听出只言片语,但说的是谁,敏感的人肯定是明明白白。

我为他们攥着一把汗。那个时候,尽管老百姓对“四人帮”已相当不满,可是基本都是关起门来议论,“上面”隔三岔五地追查“反革命谣言”,人们懂得自我保护。我叫爸:“你过来,快排到了!”他摆摆手:“别急,还得会子!”我又叫:“马上就排到了!”他倒干脆:“你自己看着买吧!随便!”

买了肉,我过去拉拉爸的袖子:“你们不会小声一点儿?别人都听呢!”成荫笑着吐吐舌头:“得嘞,不聊了!”拍拍他的大菜篮:“家里给的任务,还没完成呢!”爸说:“这位可是会吃好东西的主儿!”没走几步,成荫回过头大声说:“什么时候找机会喝几杯?”爸自是慨然应允。

“闹了半天,大导演就是这个样子呀?”我笑着说,爸很认真:“嘿,他可是个大好人,又有才华,又直率,人家正经是个老革命呢,一点架子都不摆。”我问他们怎么会这么熟,爸说,他搞《沙家浜》,成荫拍彩色影片《南征北战》,大家都在江青的手底下干活儿,“一根绳上拴的蚂蚱呗。”

我买的肉已引不起爸的兴致,回家的路上,他有滋有味地“传播”起刚刚听来的“小道消息”。

〖JY〗(汪明执笔)

高邮〓汪曾祺

爸过去不大谈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我们也想不起详细地问他。只是听妈妈说过,他很小就死了亲娘,十几岁便离开了家乡,从来没有回去过。爸有时给他姐姐寄些钱,寄到镇江,我们随着妈妈“你姐姐……你姐姐……”地说,他也没有意见。我记得曾经从爸的抽屉中翻出一封落款“淡如”的旧信,问他:“谁是淡如?”“我父亲。”我们就“汪淡如如何如何”地说他父亲,爸并不制止。我从没有觉得“你姐姐”和“汪淡如”该与我们有什么实际的联系。在我们的印象中没有故乡的概念,自然这种亲情就很淡薄。

“文革”中,知道了爸的父亲是“地主”,于是在本来淡薄的感情中又加上一层反感。偶尔爸说起他父亲的名言“多年父子成兄弟”,我们只是不失时机地起一个哄;家里买了好的咸鸭蛋,爸说远不如他家乡的大麻鸭下的蛋好吃,又说他的祖父把一个咸蛋分成两三顿下酒,我们会嘲笑地说“穷地主”。

我记得有一次看一篇繁体字的文章,问爸“”字怎么读,他眼睛一亮:“邮局的邮,我的家乡高邮的邮的呀!”他找来地图,眯着已经开始发花的眼睛,指出高邮给我看。在苏北,离镇江不远的地方。“搞来搞去,侬是江北人!”我模仿着上海话说,爸稍有些不快:

“江北人怎么啦?地方穷就被人蔑视,没道理!苏北人和苏南人一样聪明、勤快!”停了一会儿又嘟哝道:我的家乡也出过不少名人呢!

许多地方的人对苏北人有偏见,我很少对人说起过我的老家在苏北。犯不上为那个连我自己都没有好感的地方受“连累”。

妈让爸给他姐姐汇些钱去。大姑姑收到钱,说她要把这钱作路费,来北京看看爸。爸竟慌乱起来:十来岁上一别,几十年都没见过面,见了会怎么样?该说些什么?一连好几天,他变得碎嘴唠叨,每天都把“我姐姐”挂在嘴上。妈笑他:自己的姐姐,又不是什么贵宾,至于你这么手忙脚乱的!

我们去火车站接大姑姑。爸没有把握地说,他怎么也想不出姐姐长得什么样子了,万一认不出来,接不到怎么办?我开玩笑:那就等到最后,把剩下的一个没人管的随便什么老太太接回来!爸用白眼瞪着我,觉得我简直一点都不体谅他。

担心真是多余的。这对分别了几十年的姐弟离得大老远,就双双地定在那儿,眼中盈盈地闪出泪光。爸声音发颤地小声说:那就是我姐姐!那就是我姐姐!边说边快步地迎了上去。然而,下一步并没有出现影视剧中那种激动人心的场面。姑姑很镇定地把她的外孙“小黄毛”和随身的两个旅行袋介绍给我们,爸也只是问了“一路上还算顺利吧?”一类的话,大家从从容容地回家。

大姑姑衣着朴素,但是整整齐齐。她身材瘦小,面色微黑,总是垂着眼睛,让人觉出她有些忧郁。她的话不多,声音低低的,说着一口高邮话。爸说,光是听听她的声音,就能想起高邮,想起小时的好些事儿来。

爸陪着大姑姑聊天,不断地问这问那,姑姑十分冷静地一一告给他。对恍如隔世的乡音,爸既熟悉又陌生,姑有时说得快了一点,他就听不大懂,问我:“说的什么?”我笑他:你的家乡话,怎么倒要问我!爸有点不好意思:得适应一阵子吧。

我和爸一起领着大姑姑各处走走。去故宫。爸旧地重游,很是激动,滔滔不绝,姑姑却静静地不动声色。到午门时,爸告诉姑他当年在城楼上工作过,住在旁边的一排平房里,不算正式的职业,没有固定的收入,穷困潦倒。他们把脚步停在那儿,默默地把城楼上下看了个遍。两副不同的表情,发着不同的感慨。

坐长途汽车去长城。在三个多小时的漫长的路途中,两位老人大部分时间都各自沉默着,淡然地望着窗外的景色,只有小黄毛不安分地大喊大叫。我从侧面看过去,发现这姐弟二人其实长得十分相像,都是苏北人的样子——我过去从没有觉得爸像苏北人。我想得出他们小的时候,姐姐文静,弟弟英俊。我不声对爸说:“你长得像你姐。”爸附在我耳边说:“小时候大人都说我比她漂亮!”

姑姑离京前说,什么时候回高邮看看吧。我们只当是一句分别时的客套话,并不往心里去。

姑姑走了以后,爸常常愣着,我们看出来,他得了思乡病了。不久,他接连写了《受戒》、《大淖记事》、《异秉》等浸透了高邮风土人情的小说。

汪朗读大学时去外地报社实习,将结束时有信来,详详细细地告诉家里他动身的时间、路线,大概的车次,之后,一下子没有讯息,十天半月里竟不知去向。妈慌了,让我们每天查阅他沿途经过的那些地方的报纸,看看有什么天灾人祸可能殃及她的儿子。爸也查地图,一看经过南京,便沉住了气,安慰妈说:“这家伙不会去镇江看我姐姐吧?”又过了几日,还是没消息。妈见了熟人就紧张兮兮地通报:我儿子失踪了!

终于来了一封电报:×月×日×时×次×车厢到京。看看发报地址,高邮!爸乐了:这小子,真行!

我奉命接站。汪朗站在站台上朝我傻笑,身边一堆行李,筐子篓子之类。我也傻笑,因为他和几个月前离开北京时相比,完全变了一个样子:剃了一个黑白分明的盖儿头,更显

得脑袋大;脚下穿了一双皮条编制的“草鞋”,虽说透着结实,但是又肥又蠢,一望便知是乡下货色。哎,整个人完全就是一副久不进城的乡下人模样!

一进家门,汪朝喊:哟嗬,这是谁家的阿毛呀?妈心疼地抱怨:钻到那么个地方,连个招呼都不打!爸不远不近地上上下下打量着儿子,满脸都是笑纹,眼睛都乐成一条缝了!他用褒奖的口气说:不赖!是个高邮孩子!

汪朗一边拆筐卸篓,给我们看那些土特产,一边忙不迭地谈高邮。原来,他去镇江看望大姑姑,姑侄俩一拍即和,便一道回了老家。老家那些我们从未听说过的人,在这家伙嘴里都成了至亲至爱。他自自然然地说“奶奶”(爸的二任继母)怎样,“姑姑们”怎样,“叔叔”和“表弟表妹”怎样,一大帮子人被他掰得头头是道,俨然已成为一家儿的!我们觉得汪朗的热烈让人不大能吸收,只有爸着着实实地被他感染了,仔细地听他说,脸上泛着兴奋的红光,虽然能看出来,他对汪朗的叙述并不完全了然。

好几天过去了,汪朗回乡的兴奋已经降了不少温度,爸却更像一个不倦的挖宝人,变着法儿从儿子嘴里掏出更多的“高邮”,他屁颠屁颠地跟在汪朗后面问这问那,让人觉得怪可笑的。爸有一次很不平衡地跟我叨咕:我的家乡,我还没回,倒让这家伙抢了先!

汪朗回过老家后,各种表格中的“籍贯”都由“北京”改成了“江苏高邮”。我把这个发现告诉爸妈。妈笑着说,倒学会认祖归宗了!爸替儿子理直气壮:本来嘛!

终于,1981年初秋,受高邮市政府的邀请,爸回到了他魂牵梦萦,阔别了42年的故乡高邮。出发前他掩饰不住的那股子欣喜劲儿,真如一个赤子将投进母亲的怀抱。

江苏电视台为爸拍了一部电视片《梦故乡》。我记得那次周末回家,爸急不可待地要放这部片子的录相带给我们看。汪朝笑他:老头儿看过了又要看,几遍才算够?看片子的时候,我们一如既往地插科打诨,说爸“表现不俗,可以评一个最佳男主角”,可是没有像以往一样听到他反抗的声音。我回头看,一下子惊呆了:爸直直地盯着屏幕,眼中汪汪是饱含着泪,瞬间,泪水沿着面颊直淌下来!

汪曾祺小说陈小手

汪曾祺小说陈小手 汪曾祺小说《陈小手》中的人物陈小手是旧社会一个男性产科医生的形象。他身上有许多令人尊敬的品质,大家了解哪些? 陈小手汪曾祺 我们那地方,过去极少有产科医生。一般人家生孩子,都是请老娘①。什么人家请哪位老娘,差不多都是固定的。一家宅门的大少奶奶、二少奶奶、三少奶奶,生的少爷、小姐,差不多都是一个老娘接生的。老娘要穿房入户,生人怎么行?老娘也熟知各家的情况,哪个年长的女佣人可以当她的助手,当抱腰的,不需临时现找。而且,一般人家都迷信哪个老娘吉祥,接生顺当。老娘家都供着送子娘娘,天天烧香。谁家会请一个男性的医生来接生呢? 我们那里学医的都是男人,只有李花脸的女儿传其父业,成了全城仅有的一位女医人。她也不会接生,只会看内科,是个老姑娘。男人学医,谁会去学产科呢?都觉得这是一桩丢人没出息的事,不屑为之。但也不是绝对没有。陈小手就是一位出名的男性的产科医生。 陈小手的得名是因为他的手特别小,比女人的手还小,比一般女人的手还更柔软细嫩。他专能治难产。横生、倒生,都能接下来(他当然也要借助于药物和器械)。据说因为他的手小,动作细腻,可以减少产妇很多痛苦。大户人家,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请他的。中小户人家,忌讳较少,遇到产妇胎位不正,老娘束手,老娘就会建议:

去请陈小手吧。陈小手当然是有个大名的,但是都叫他陈小手。 接生,耽误不得,这是两条人命的事。陈小手喂着一匹马。这匹马浑身雪白,无一根杂毛,是一匹走马。据懂马的行家说,这马走的脚步是野鸡柳子,又快又细又匀。我们那里是水乡,很少人家养马。每逢有军队的骑兵过境,大家就争着跑到运河堤上去看马队,觉得非常好看。陈小手常常骑着白马赶着到各处去接生,大家就把白马和他的名字联系起来,称之为白马陈小手。 同行的医生,看内科的、外科的,都看不起陈小手,认为他不是医生,只是一个男性的老娘。陈小手不在乎这些,只要有人来请,立刻跨上他的白走马,飞奔而去。正在呻吟惨叫的产妇听到他的马脖上的銮铃的声音,立刻就安定了一些。他下了马,即刻进产房。过了一会(有时时间颇长),听到哇的一声,孩子落地了。陈小手满头大汗,走了出来,对这家的男主人拱拱手:恭喜恭喜!母子平安! 男主人满面笑容,把封在红纸里的酬金递过去。陈小手接过来,看也不看,装进口袋里,冼洗乎,喝一杯热茶,道一声得罪,出门上马。只听见他的马的銮铃声哗棱哗棱走远了。 陈小手活人多矣。 有一年,来了联军。我们那里那几年打来打去的,是两支军队。一支是国民革命军,当地称之为党军;相对的一支是孙传芳的军队。孙传芳自称五省联军总司令,他的部队就被称为联军。联军驻扎在天王庙,有一团人。团长的太太(谁知道是正太太还是姨太太),要生了,生不下来。叫来几个老娘,还是弄不出来。这太太杀猪也似的

捡烂纸的老头 阅读附答案

捡烂纸的老头阅读附答案 捡烂纸的老头 汪曾祺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他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馒头、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贴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正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们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爱吃什么要点儿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①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提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 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的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啮。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他可不在乎这个),自言自语:“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 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里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论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征

分 类 号:I247.7 单位代码:10452 本科毕业论文 论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征 姓 名 高冠强 学 号 200601120520 年 级 2006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系 (院) 文学院 指导教师 蒋心海 2008年4月10日

摘要 汪曾祺的小说着力表现人民大众的生活情趣、生活理想以及人情美和人性美的艺术主题。他不追求故事情节的曲折、完整性,而是以含蓄、空灵、淡远的风格和奇崛平淡、简洁明快、生动传神的语言,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意蕴,彰显独特的审美价值,其作品呈现出鲜明的散文化文体特点,对当代小说文体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汪曾祺;小说;散文化

Abstract Wang Zengqi’s novellas are to reflect the taste and ideal of life belonging to the masses and the art theme of human relationship and human nature. He does not pursue the plot windingly, the integrity, but is by contains, elusive, the pale far style and unusual light, succinct is sprightly, the vivid expressive language, diligently builds the strong culture reveals the unique esthetic value, its work presents the bright prose literary style characteristic, has had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to the contemporary novel literary style. Keywords: Wang Zengqi; novels;characteristics of essays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可以当笑话看的散文 ——读《汪曾祺散文》有感 我一直讨厌散文,不止是因为考试要考,而且还因为呆板无趣,看着想让人睡觉,每次看着看着都是迷迷糊糊,让人讨厌。所以我的书架上什么书都有,就是没有散文集,。像什么朱自清﹑老舍﹑巴金等人的散文实在是除了被迫才读几篇,否则几乎不看,因为这是在太无聊了。 但是,相比之下我认为汪曾祺的散文要比其他人好多了,他的散文轻松自在,而且总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丝隐秘的幽默,让人嘴巴一咧,会心一笑。他的手法很有意思,总会在文中一些微妙的地方加上几句看似文不对题的几句话,却又在无意间把文章提升到了另一个层次。 有人评价: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汪曾祺则是要从内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种原汁原味的“本色艺术”或“绿色艺术”,创造真境界,传达真感情,引领人们到达精神世界的净土。 在这本书中他的《跑警报》很有意思写出了西南联大在昆明时逃飞机轰炸时的许多趣事,当预行警报的灯笼挂出,人们从驿道撤入郊区的深山老林,警报响起后,男生手里提了一大袋零食在宿舍门口等人,直到女生出来了以后上去“嗨”一声以后欣然地并肩走出后门带着闲适的心,嘴里啃着零食,又因为是跑警报所以不能悠哉悠哉的,得带一些危险感,但还是显得不紧不慢。让人不得不感慨道:“原来跑警报也可以这样” 又比如说《五味》他用了风趣的笔法写出了全国各地的饮食习惯以及一些趣闻,比如山西人的酸,四川人的麻辣,无锡的甜,当然包括全国各地的人都喜欢的臭豆腐。是的,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当我仔细回想一下后,也就发现原来《舌尖上的中国》应该是根据这篇文章改变的吧。我当然也喜欢他的《端午的鸭蛋》就连上课时也很想知道老师到底是怎样上这节课的。 我比较喜欢的还有《多年父子成兄弟》,一对父子之中并不需要过多的语言,那无与伦比的“孩子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早春的时候带着一大堆孩子在田野上狂奔,“我”初恋时,父亲在一旁给我出馊主意,这种父亲哪里能够看见:如此民主而且回去理解孩子,从孩子身上学会不怕担干系,只是本着同学有难就要两肋插刀的的淳朴精神而去帮助他们。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 文如其人,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境的淡泊和对人情世故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 我真的很喜欢这个作家和他一样幽默自在的散文,自由自在让人一看上去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理解,他并没有苦心去钻研如何写,同时也不用我们广大的读者去钻研如何读,只是像饭后的水果让人心里甜滋滋的,只是需要一颗轻松自在的心。篇二:读《汪曾祺散文》有感读《汪曾祺散文》有感 暑假,我买了一本《汪曾祺的散文》。本想在闲暇之余读这本书消磨时光,那知道却对其手不释卷。 《汪曾祺散文》描绘了各个地区风情,人物特色,民风习俗,以及地方特产,这一切,都使人耳目一新 人物传记,上到文学家,下至普通平民,一切都是汪曾祺先生所接触的人。我印象最深的是《吴大和尚和七拳半》这个故事。书中描写了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含辛茹苦的吴大和尚和矮的出奇的七拳半。他们都是旧社会的普通平民,他们都有烧饼店,却拥有不同的故事,吴大和尚开烧饼饺面店,有妻小,本来是个幸福的家庭,结果他的妻子跑了,留下了他孤单一人看家;七拳半是个体户,他也有个烧饼店,而且生意兴隆,作者对其充满了期望。

汪曾祺小说的叙事艺术

绪论 汪曾祺是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他既是一个“早熟”又是一个“晚成”的作家。汪曾祺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发表作品,由于历史、政治的原因一度搁笔30年,到80年代又“重操旧业”,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地发表了大量的作品,由此确定了他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汪曾祺不仅是一个跨越现当代两个时期的作家,而且是少有的一个将自己的创作风格从创作初期一直延续下来的作家。汪曾祺80年代后的创作风格,在其40年代发表的小说《老鲁》《鸡鸭名家》中已显露出来。汪曾祺80年代的繁华,只不过是将“多年的花结成果”。汪曾祺在一篇文章里这样说过,“我家的后院有一棵藤本植物,家里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因为它从来不开花。有一年夏天,它突然暴发似地一下子开了很多白色、黄色的花。原来这是一棵金银花。我80年代初忽然写了不少小说,有点像那棵金银花。”①汪曾祺的小说,正如他家后院的那株金银花,开的只是些白色、黄色的花,没有姹紫嫣红的喧闹,没有香气袭人的浓郁,只有一份淡淡的愉悦。读汪曾祺的小说,就像陶渊明诗中所说的,“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在他的小说里面,没有通常意义上的情节人物,他只是在记录一种生活,一份对生活的感觉。汪曾祺正是以这种“散文化小说”的叙述,树立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散文化的小说有明清小品文的遗韵。 作为富有个性的作家,汪曾祺营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他用最经济的文学体裁——短篇小说来描摹市井百姓生活中的精彩一刻。汪曾祺曾谈到:“一个短篇小说,是一种思索方式,一种情感形态,是人类智慧的一种模样。或者:一个短篇小说,不多,也不少。”②通过短篇小说来塑造人物,其形象难免会缺乏立体感,没有传统小说的向心力。但是读完汪曾祺的作品,那些小人物鲜活的面孔依然历历在目。而且会产生这样一个印象:有相当一部分作品不太像小说,即失去了某些传统小说的特性。按常规小说是应当对一个故事情节进行完整的叙述,或是对某种典型性格的刻画。但在汪曾祺的小说中,有些作品常常显得故事性不强甚至没有多少故事可讲,因此也就缺乏故事赖以依附的完整情节,缺乏完整生活场面的展示与清晰完整的人物行为描写。汪曾祺坦言:“我不善于讲故事,也不喜欢太像小说的小说,即故事性很强的小说。故事性太强了,我觉得就不太真实。”③所以他的作品是对生活现象的印象式描绘,是主体对某种情景的瞬间感受,是作者对某种情感的抒发。这些作品读起来更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讲述他的一次

汪曾祺鉴赏家全文

汪曾祺鉴赏家全文 《鉴赏家》是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经典作品,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汪曾祺鉴赏家全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汪曾祺鉴赏家全文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这个卖果子的和别的卖果子的不一样。不是开铺子的,不是摆摊的,也不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也就是给二三十家送。这些人家他走得很熟,看门的和狗都认识他。到了一定的日子,他就来了。里面听到他敲门的声音,就知道:是叶三。挎着一个金丝篾篮,篮子上插一把小秤,他走进堂屋,扬声称呼主人。主人有时走出来跟他见见面,有时就隔着房门说话。“给您称——?”——“五斤。”什么果子,是看也不用看的,因为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叶三卖果子从不说价。买果子的人家也总不会亏待他。有的人家当时就给钱,大多数是到节下(端午、中秋、新年)再说。叶三把果子称好,放在八仙桌上,道一声“得罪”,就走了。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的好处,第一是得四时之先。市上还没有见这种果子,他的篮子里已经有了。第二是都很大,都均匀,很香,很甜,很好看。他的果子全都从他手里过过,

有疤的、有虫眼的、挤筐、破皮、变色、过小的全都剔下来,贱价卖给别的果贩。他的果子都是原装,有些是直接到产地采办来的,都是“树熟”,——不是在米糠里闷熟了的。他经常出外,出去买果子比他卖果子的时间要多得多。他也很喜欢到处跑。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什么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是亲家一样了。——别的卖果子的下不了这样的功夫,也不知道这些路道。到处走,能看很多好景致,知道各地乡风,可资谈助,对身体也好。他很少得病,就是因为路走得多。 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批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子”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 他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 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 叶三卖了三十多年果子,他的两个儿子都成人了。他们都是学布店的,都出了师了。老二是三柜,老大已经升为二柜了。谁都认为老大将来是会升为头柜,并且会当管事的。他天生是一块好材料。他是

思维导图捡《烂纸的老头》《理水》

高二语文小说阅读思维导图导学案 编写人:岳成坤使用时间:2020.06 【学习目标】 1、读懂文本,思路梳理。 2、学会画思维导图,串联小说关键知识点。 《捡烂纸的老头》思路梳理——纵向梳理(概括段意) 1、烤肉刘的回民馆子。①平民化②价格实惠③味道诱人 2、介绍饭馆的老主顾和流动客人—生意兴隆,人情味浓。 3、捡烂纸的老头出场。 ①外貌穿着:衣服破烂——邋遢 ②肖像描写:脸色浅黄,牙齿残缺不全,六七十岁—老、丑 ③语言动作描写:行为怪异 4、老头约架。有自尊心,希望引起别人注意。虚拟旁观者对老头行为评价。 5、进一步对老头的行为点评。 6、老头约架的结局。 7、老头死去,留下了八千多块钱。 8、制造悬念,留下想象的空间,引起读者的思考。 《捡烂纸的老头》思维导图——横向梳理(要素分析) 一、环境 (一)自然环境——烤肉刘的回民饭馆 1、特点:市井氛围,生意兴隆,人情味浓 2、手法:描写 3、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所; ②为主人公捡烂纸的老头出场做铺垫。 (二)社会环境——主人公生活的社会背景 1、特点: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较富裕,社会安定 2、手法:侧面描写 3、作用:烘托人物形象,侧面表现小说主题 二、人物 (一)主要人物——捡烂纸的老头 1、形象特点:①老丑②邋遢③行为怪异④有尊严⑤节俭 2、塑造手法:联系文本分析①外貌穿着:衣服破烂——邋遢 ②肖像描写:脸色浅黄,牙齿残缺不全,六七十岁—老、丑 ③语言动作描写:行为怪异 ④动作、语言:约架,维护自尊心 3、作用: 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主题:即使是看似微贱、遭 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 (二)次要人物——烤肉刘 1、形象特点: 2、塑造手法:侧面描写 3、作用: ①烤肉刘既是饭馆的经营者,也是饭馆的代称,饭馆是主人 公老头出现的场所,介绍烤肉刘是为了主人公的出场做铺垫。 ②饭馆不仅是人物活动的场所,也是社会背景的缩影,是社 会环境描写。 ③饭馆中的各色人物对老头的漠视,揭示了本文的呼吁关注 关心周围小人物的主题。 (三)次要人物——顾客 1、形象特点:介绍了饭馆里的老主顾和流动客人。老主顾都 是附近的工人,周围的人都把这里当作食堂,彼此关系紧密; 流动客人来自四面八方,在饭馆里自在用餐。 2、塑造手法: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详略结合 3、作用: ①这些次要人物的描写,为老头出场做铺垫。 ②这些顾客大多彼此熟悉,每天都能见到老头,却对他漠视 冷淡,视而不见。从人们的态度折射出社会的冷漠。 三、情节 (一)概括主要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端(第1、2段):烤肉刘的回民饭馆及顾客。 发展(第3段):老头出场 高潮(第4-6段):老头约架 结局(第7、8段:老头死去 (二)线索 1、明线: 2、暗线: 3、作用: (三)情节手法 (四)特殊情节的作用 1、开头: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 为“老头“的出场作了铺垫。 2、中间: 3、结尾:结尾交代“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以简笔收 束全文,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 四、主题 (一)标题的意蕴 (二)标题的作用 ①点明小说写作的主要对象——老头; ②“捡烂纸”表明了老头的职业和身份,容易被别人鄙视和 蔑视,寄予了作者对老头的深切同情。 ③以小见大,表现主题,呼唤人们关注小人物的命运。 (三)主题意蕴概括 ①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 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 ②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唤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 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同情、理解和尊重。 《理水》思路梳理——纵向梳理(概括段意) 序幕:(1)考察归来,大员们大摆筵席,交流见闻。 开端:(2-5)禹的到来 发展:(6-12)禹听取官吏汇报。 高潮:(13-23)禹与众人争论治水方法。 结局:(24-25)禹下定决心,采用导的方式治水。 《理水》思维导图——横向梳理(要素分析) 一、环境 (一)自然环境—— 1、特点: 2、手法: 3、作用: (二)社会环境——写作背景,这个开始实际上写的就是黄 河决堤发洪水,国民党却不顾这些灾情,反而变本加厉的搜 刮民脂民膏,无视百姓安危,导致当时受灾人数众多,鲁迅

汪曾祺小说的人性内涵

学年论文 题目:汪曾祺小说的人性内涵 姓名:覃思霖 学号: P100711042 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 2010级2班 指导老师:张向东 2013 年 10 月 22 日

汪曾祺小说的人性内涵 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覃思霖指导老师:张向东 摘要汪曾祺小说是一幅自然清新而高雅隽永的风俗画,他以故乡高邮的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给读者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内涵。在他的小说中,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意识,儒道佛思想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小说中的和谐。在对乡土风俗的描写中,渗透了作者对传统哲学意识和审美的思考。他所描述的人物是真、善、美的化身,渗透出一种美的人性,给人美的情感体验。本文以汪曾祺小说为载体,将从民间善恶观、人物的仁爱、抗争精神和对生活的态度等角度来阐述作者对人性美的追求。 关键词汪曾祺,小说,人性美,风俗 汪曾祺是我国当代作家中最具有独特风格和美学追求的作家,他对风俗、友情、爱情、自然的独特描写都表现出自己对人生的热爱,对健康人性的向往。其笔下很少有惊天动地的大人物、大英雄,更多的是对旧社会中普通小人物、小市民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比如商人、工匠、医生、农民、学生、和尚、挑夫等。他力图通过小人物的平凡命运挖掘人类内心深处蕴藏的美。其《受戒》和《大淖记事》的发表与获奖①,引起了文坛和读者的关注。汪曾祺是沈从文的弟子,写作风格与师相近。与前辈抒情小说作家不同的是,他更注重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他的小说创作中,这使得他的小说富有一种浓郁的文化韵

味。有评论家认为:“真正使新时期小说步入新的历史门槛的,应该是手里擎着《受戒》的汪曾祺。”②他在小说中将人性美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更值得我们去品味和研究。 一.儒家色彩的民间善恶观 汪曾祺继承了传统小说对道德民间化的书写。在他所写的人物里,大多是重义轻利、乐于助人和具有强烈家庭观念意识的传统人文主义思想,人们各自在自己的生活圈里过着安分的日子,因此,活得很快乐很知足,人与人之间很少有激烈的斗争,他描绘的世界很少有悲伤。朋友同甘共苦,夫妻相濡以沫,邻居间团结互助,民风也极其简朴。 在《徒》中,写到小学教员高北溟身处困境,却不苟于世。他面对世俗的压力和排挤,仍保持着一个知识分子的清高和节操,为了恩师的遗稿能被刻印,他省吃俭用,甚至牺牲自己孩子的前途。《故乡人-钓鱼的医生》中,王淡人一个有博大仁爱之心的人,作为一名医生,他救死扶伤,替人医病从不计较报酬。家乡发大水,他冒着洪水去救治乡人,全然不顾个人安危。《故里三陈-陈泥鳅》中,写陈泥鳅好依也好利。他打捞尸体还讨价还价,救活人则不计较报酬,救上来的人的人一无所有了,他连姓名都不问,还把自己的积蓄无偿的周济孤寡老人。这种尚义精神是儒家以义为上思想的表现。《大淖记事》中受伤的十一子被接回以后,东头的几家大娘、大婶杀了下蛋的母鸡,给巧云送来了。锡匠们凑了钱,买了人参,熬了人参汤给十一子补营养。挑夫、锡匠、姑娘、媳妇,川流不息地来看望十一子。而刘号长

《鉴赏家 汪曾祺》阅读答案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专给大宅门送果子。他的果子的好处,第一是得四时之先。市上还没有见这种 果子,他的篮子里已经有了。第二是都很大,很香甜,很好看。果子全都从他手里过过,有疤的、 挤筐、变色、过小的都剔下来。他的果子有些是直接到产地采办来的,是“树熟” ——不是在米糠里 闷熟了的。他出去买果子比卖果子的时间要多得多。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什 么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和园主打多年交道,熟得像是亲家。——别的卖果子的下不了这样的功夫,也不知道这些路道。到处走,能看很多好景致,知道各地乡风,可资谈助,对身体也好。他很 少得病,就是因为路走得多。 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 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 端午前后,批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 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子”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 他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 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 这年是叶三五十岁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给老爷子做寿。两个儿子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 他们养得起他。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两位大布店的‘先生’,有个卖果子的老爹, 不好看?”儿子连忙解释:“不是的。你老人家岁数大了,老在外面跑,风里雨里,水路旱路,做儿 子的心里不安。”“我跑惯了,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又说,“你们也不用给我做什么寿。你们要是有孝心,把四太爷送我的画拿出去裱了,再给我打一口寿材。”这里有一种风俗,早早把寿材准备下了,为的讨个吉利:添福添寿。儿子依了他。 叶三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给季匋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他一来就是半天,给季匋民磨墨、漂朱膘、研石青石绿、抻纸。季匋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大气都不出。看到精 彩处,情不自禁地深吸一口气,小声惊呼。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笔。季匋民从不当众作画,对叶三可例外,他认为叶三真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 也不是谀媚。季匋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好在哪里?”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季匋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叶三说:“紫藤里有 风。”“唔!你怎么知道?”“花是乱的。”“对极了!”季匋民提笔题了两句诗:深院悄无人,风拂紫 藤花乱。季匋民画了一张小品,老鼠上灯台。叶三说:“这是一只小老鼠。”“何以见得?”“老鼠把 尾巴卷在灯台柱上,它很顽皮。”“对!”季匋民最爱画荷花。他画的都是墨荷。他佩服大家李复堂,但是画风和复堂不似。李画多凝重,季匋民飘逸。李画多用中锋,季匋民微用侧笔。李复堂有时水 墨淋漓,粗头乱服,意在笔先;季匋民没有那样的恣悍,他的画是大写意,但总是笔意俱到,收拾 得很干净,而且笔致疏朗,善于利用空白。他的墨荷参用了张大千,但更为舒展。他画的荷叶不勾筋,荷梗不点刺,且喜作长幅,荷梗甚长,一笔到底。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匋民一 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问叶三:“如何?”叶三说:“四大爷,你这画不对,‘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是吗?我头

汪曾祺《捡烂纸的老头》阅读附答案

汪曾祺《捡烂纸的老头》阅读附答案 汪曾祺《捡烂纸的老头》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馒头、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贴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们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爱吃什么要点儿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搬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有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 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的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自言自语(他可不在乎这个):“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 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里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

汪曾祺小说研究

新时期以来,小说研究一直是汪研的重点。这也符合汪曾祺的创作实际。形成了这样几个研究热点:小说的文体风格,艺术渊源及及传统文化底蕴及思想意蕴。 对汪曾祺小说的创作文体风格,大多数人用“淡中有味,飘而不散”,平淡、和谐来概括。较系统地着手这一工作的李国涛。他在《文学评论》87年第4期上发表《汪曾祺小说文体描述》一文,从“小说是回忆”、近似随笔、“写小说就是写语言”三方面结合具体作品对汪曾祺小说文体的3个支点:回忆、结构、语言进行透彻、精遂的解析。杨志勇则从叙述方式(包括视角、语言等)的突破、着力于气氛的创造、虚实相生以激发读者的主体创造意识三方面来阐释汪曾祺小说的文体意识,并指出在这几方面汪曾祺的文艺观与西方现代文学(形式学派、接受美学)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共振。许多研究者都提到汪曾祺小说“散文化”这一特点,“散中有凝”,追求内在的神韵,认为这是对传统小说观念的消解,这是较一致的看法。许宗华专门对汪曾祺小说“非情节化”作了论述, 具体分析其在情节设置、人事描写上的独特表现。张洪德则进一步从“对人物作个体凸现或群体描绘”,“运用‘写意’手法展示人物风貌”,“选取独特细节对人物作传神描绘”3方面分析了汪曾祺小说中人物描写的散文化技巧。谈到小说散文化,汪曾祺小说中“气氛即人物”,注重氛围感渲染和酿造,得到了评论界一致认同。邓嗣明撰文从氛围气这点来探讨汪曾祺小说的艺术品格,认为汪曾祺小说氛围气的出现,关键在于用气氛酿造人物,构成一种情调。而情调的形成又取决于作家审美理想与相应物象撞击所产生的意绪和情思,所以氛围气的创构就在于他对这种意绪和情思的捕捉和组建;接下他从这一转化的两种形态:一、气氛即人物:审美感受的物质外化;二、小说“散文化”:理想人格美的塑造对汪曾祺小说文体的抒情审美品格作了深层的剖析,很有创见。有的从汪小说的叙事风度入手,认为平淡既是其叙事方式、叙事态度,更是汪对待生活和生命的基本态度。有的则提出其文体意识体现于“叙述方式的突破、着力于气氛的创造和激发读者的主体意识”三方面。 汪小说语言研究又是汪小说文体特色研究这一热点中的热点。谢锡文,李陀和杜悦分别从

鉴赏家汪曾祺读后感

鉴赏家汪曾祺读后感 汪曾祺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下面是我为大家提供的鉴赏家汪曾祺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我一直讨厌散文,不止是因为考试要考,而且还因为呆板无趣,看着想让人睡觉,每次看着看着都是迷迷糊糊,让人讨厌。所以我的书架上什么书都有,就是没有散文集,。像什么朱自清﹑老舍﹑巴金等人的散文实在是除了被迫才读几篇,否则几乎不看,因为这是在太无聊了。 但是,相比之下我认为汪曾祺的散文要比其他人好多了,他的散文轻松自在,而且总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丝隐秘的幽默,让人嘴巴一咧,会心一笑。他的手法很有意思,总会在文中一些微妙的地方加上几句看似文不对题的几句话,却又在无意间把文章提升到了另一个层次。 有人评价: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汪曾祺则是要从内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种原汁原味的“本色艺术”或“绿色艺术”,创造真境界,传达真感情,引领人们到达精神世界的净土。 在这本书中他的《跑警报》很有意思写出了西南联大在昆明时逃飞机轰炸时的许多趣事,当预行警报的灯笼挂出,人们从驿道撤入郊区的深山老林,警报响起后,男生手里提了一大袋零食在宿舍门口等人,直到女生出来了以后上去“嗨”一声以后欣然地并肩走出后门带着闲适的心,嘴里啃着零食,又因为是跑

警报所以不能悠哉悠哉的,得带一些危险感,但还是显得不紧不慢。让人不得不感慨道:“原来跑警报也可以这样” 又比如说《五味》他用了风趣的笔法写出了全国各地的饮食习惯以及一些趣闻,比如山西人的酸,四川人的麻辣,无锡的甜,当然包括全国各地的人都喜欢的臭豆腐。是的,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 当我仔细回想一下后,也就发现原来《舌尖上的中国》应该是根据这篇文章改变的吧。我当然也喜欢他的《端午的鸭蛋》就连上课时也很想知道老师到底是怎样上这节课的。 我比较喜欢的还有《多年父子成兄弟》,一对父子之中并不需要过多的语言,那无与伦比的“孩子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早春的时候带着一大堆孩子在田野上狂奔,“我”初恋时,父亲在一旁给我出馊主意,这种父亲哪里能够看见:如此民主而且回去理解孩子,从孩子身上学会不怕担干系,只是本着同学有难就要两肋插刀的的淳朴精神而去帮助他们。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 文如其人,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境的淡泊和对人情世故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 我真的很喜欢这个作家和他一样幽默自在的散文,自由自在让人一看上去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理解,他并没有苦心去钻研如何写,同时也不用我们广大的读者去钻研如何读,只是像饭后的水果让人心里甜滋滋的,只是需要一颗轻松自在的心。 最近,我偶然翻到一篇小说,就是汪曾祺的《鉴赏家》。刚翻开那本书,我根本就没有准备看这篇小说,因为鉴赏一类的东西给我一种呆板无趣的感觉。等

现代文阅读《捡烂纸的老头》答案详细解析

现代文阅读答案详细解析 捡烂纸的老头 汪曾祺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他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花卷、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挨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正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了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想吃什么要点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①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提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 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他可不在乎这个),自言自语:“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跳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

捡垃圾的老人阅读答案

很多年前的一幕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时我还在念书。一个午后,我和几位学生干部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张罗一次募捐活动。我们把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长的红布上。相片上,那些用木棍撑着墙壁的教室,以及把砖头当作桌椅的孩子们在秋风中冷得发抖。 那时,我们没有在意一个靠拾垃圾为生的老头的到来。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桶,我们每次掩鼻而过时,总看到这个老头专注的用铲子或者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我们便很厌恶这个蓄着一撮白胡子的老头。 他佝偻着身子,很吃力的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们面前走过。忽然,他停下来,在那块红布前站定。他眯着眼很仔细地瞧着照片,很久才移向另一张。 我们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的衣袖: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几件衣服当垃圾检跑了! 我笑笑,低头清理那少得让人脸红的捐款。突然,我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 老人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直像老松树皮一样的手颤抖着递过来一元钱!; 当我回过身来时他已经把钱放到了桌上,然后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使命似地离开了 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名字都被淡忘的老人,却记得用生命里流淌着的朴实血脉,承担起被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我心中的种种谜团像中了魔力般地被解开——在我们只用华丽的文字呼唤觅食的爱的时候,却让多少珍贵的东西从自己的后花园中丢失。 平常,老人弯腰拾起的,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 阅读题: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佝偻: 哑然失笑: 2.读画< ;的句子,再回答问题。 (1)句中把_____比作_______,突出了老人_______。

汪曾祺小说特色

汪曾祺小说特色 朴素、平淡、韵味无穷—----汪曾祺作品语言特色表现为:独特的口语化的语言。吸取古典文学的营养。突破诗歌、散文、小说的界限。重氛围渲染,表现健康的人性。形成了其具有独特韵味的文学语言。对于打破“文革”后那段冰冻期特有的话语禁忌,功不可没。这决定了汪曾祺作品无可置疑的文体学意义。 许多人喜欢汪曾祺,有的甚至是疯狂地喜欢。汪曾祺像一阵清风在中国文坛刮过,让人眼前一亮。他承继了乃师沈从文之风,而又以白描见长,别成一家。他的小说、散文语言如同水中磨洗过的白石子,干净圆润清清爽爽。这种语言魅力显然得益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的完美化合。汪曾祺将精练的古代语言词汇自然地消融在文本中,又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中吸取甘美的乳汁,兼收并蓄,克钢化柔,扫除诗歌、散文、小说的界限,独创一种新文体。豪华落尽见真淳。轻盈流丽,小巧精致,如生生燕语,呖呖莺歌,滑而不腻。令人一读之下而悠然神往。汪曾祺那信马由缰干净利索的文字,淡而有味,飘而不散,有初发芙蓉之美,可谓俗极,雅极,炉火纯青。 汪曾祺对中国文坛的影响,特别是对年轻一代作家的影响是巨大的。在风行现代派的上世纪80年代,汪曾祺以其优美的文字和叙述唤起了年轻一代对母语的感情,唤起了他们

对母语的重新的热爱,唤起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上世纪80年代是流行翻译文体的年代,一些作家为了表现自己的新潮和前卫,大量模仿和照搬翻译小说的文体,以为翻译家的文体就是现代派的文体。我们现在从当时的一些著作的作品就可以看到这种幼稚的模仿。汪曾祺用非常中国化的文风征服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的人,且显得特别“新潮”,让年轻人重新树立了对汉语的信心。本文即尝试从语言的角度对汪曾祺作品进行分析。 一、独特的口语化的语言王安忆说“汪曾祺老的小说,可说是顶容易读的了。总是最平凡的字眼,组成最平凡的句子,说一件最平凡的事情。” (1)确实如此。王安忆又说:“汪曾祺讲故事的语言也颇为老实,他几乎从不概括,而尽是详详细细,认认真真地叙述过程,而且是很日常的过程。” (2)我认为汪曾祺小说散文的语言特色重要表现为独特的口语化的语言。举个例子,“我家后园有一棵紫薇。这棵紫薇有年头了,主干有茶杯口粗,高过屋檐。一到放暑假,它开起花来,真是‘紫得’不得了,紫薇花是六瓣的,但是花瓣皱缩,瓣边还有很多不规则的缺刻,所以根本分不清它是几瓣,只是碎碎叨叨的一球,当中还射出许多花须、花蕊。一个枝子上有很多朵花。一棵树上有数不清的枝子。真是乱。乱红成阵,乱成一团。简直像一群幼儿园的孩子放开了又高又脆的小嗓子一起乱囔囔。”(《紫薇》)汪曾祺的白话文给人一种解

汪曾祺鉴赏家赏析

汪曾祺鉴赏家赏析 引导语:汪曾祺的《鉴赏家》一文被选入苏教版选修教材《短篇小说选读》之中,位 于“一个完整的世界”这一模块,下文是原文赏析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鉴赏家》是作家汪曾祺的名篇,我和小说中主人公叶三同是果贩,我以水果商贩的 视角来鉴赏《鉴赏家》,用平民化语言,心理式描述,随笔式自由,家常式交流,谈谈我 的感受和理解。 我是“汪迷”,迷上作家汪曾祺后,写了两篇赏析文后。我和汪曾祺夫人施松卿侄子 施行老师,在网络上不期而遇了。施老师今年85岁高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退休教师。 世界华文文学家协会副理事长,现在身体健康,精神饱满,乐观豁达。笔耕不缀的老者。 施行老师进入八旬之后,才开始文学创作,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而且精神矍铄, 文思泉涌,愈战愈勇,81岁公开出版了《汪曾祺文学阅读词典》,82岁合编出版了《文史 趣闻百篇》,83岁出版了自传体《玩年集》,84岁又合著出版了《上外情》。最近又合 编出版了《难忘的苏俄岁月》,现在仍在写作,时常应邀到上海高校做文学与人生讲座。 其精神和毅力着实令我钦佩,值得我终生去学习。 施行老师不认为自己进入垂暮之年,而是进入大玩特玩之玩年,施老师把他的4句人 生箴言告诉我: “玩年靠文学熏陶,生命靠激情燃烧,身体靠健康保障,信念靠理想塑造。”以励共勉。 施老师对我很感兴趣?问了我很多问题?问我是如何迷上汪曾祺了?问我一个水果小商 贩怎么会迷上读书写作的?问我的学历?问我的家庭?问我现在有什么生活困难?让你很自然 地感受到,施老师的悲悯情怀。 施老师的年龄正好是我的两倍,他儿子只比我小两岁。我们没有年龄和身份的隔阂, 每天早晚相谈文学,谈人生,谈养生。和我说不为人知的汪曾祺的家庭趣事。说我很像汪 曾祺的小说《鉴赏家》中的主人公叶三呀?如果你没读过这篇小说,值得你认真一读。 汪曾祺的小说名篇《鉴赏家》说的是两个身份迥异的人,画家和果贩。演绎着“伯子 牙摔琴知音”生死相随的佳话。其文化内涵和社会教育意义,当属中华文化之魂宝,也当 之无愧。 《鉴赏家》第一句话,以“全县第一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鉴赏家是叶三。高屋建瓴,统领全篇。 “鉴”就是鉴别,分辨。“赏”就是融通,欣赏。鉴赏家首先是会“鉴”,然后是会“赏”。会鉴会赏方可成家。称为“家”的人也一定在某一专业领域学识,经验见解都是 顶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