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课程设计

发电厂课程设计
发电厂课程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与其自动化班12-5班

组号:第一组

指导老师:齐辉

时间:2015.7

摘要

本设计是电厂主接线设计。该火电厂总装机容量为2×50+2×600=1300MW。厂用电率6.5%,机组年利用小时T=6500h。根据所给出的原始资料拟定两种电气主接m ax

线方案,然后对比这两种方案进行可靠性、经济型和灵活性比较厚,保留一种较合理的方案,最后通过定量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终的电气主接线方案。在对系统各种可能发生的短路故障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电气设备和道题的选择校验设计。在对发电厂一次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发电厂的配电装置布置做了初步简单的设计。此次设计的过程是一次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初步过程,起到学以致用,巩固和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建立了工程设计的基本观念,提升了自身设计能力。

关键字:电气主接线;火电厂;设备选型;配电装置布置。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3)

1.1设计的原始资料 (3)

1.2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3)

2电气主接线 (5)

2.1系统与负荷资料分析 (5)

2.2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5)

2.2.1方案拟定的依据 (5)

2.2.2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7)

2.3 主变压器的选择与计算 (8)

2.3.1变压器容量、台数和型式的确定原则 (8)

2.3.2变压器的选择与计算 (9)

3短路计算 (10)

3.1短路计算的一般规则 (10)

3.2短路电流的计算 (10)

3.2.1各元件电抗的计算 (10)

3.2.2 等值网络的化简 (11)

4电气设备的选择 (16)

4.1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16)

4.2电气设备的选择条件 (16)

4.2.1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 (16)

4.2.2按短路情况校验 (17)

4.2.3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 (19)

4.2.4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0)

5结束语 (21)

6参考文献 (22)

1 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任务书

1.1设计的原始资料

火力发电厂:

装机5台,分别为供热式机组2*50MVA(U

N

=10.5kv),凝汽式机组2*15MVA,

(U

N =10.5kv),1*300MVA(U

N

=10.5kv),厂用电率6%,机组年利用小时

m ax

T=6500

小时。

电力负荷和电力系统连接情况如下:

1、10.5KV电压级最大负荷20MW,最小负荷15MW,cos?=0.8,电缆馈线6回;

2、110KV电压级最大负荷250MW,最小负荷200MW,cos?=0.85,

m ax

T=4500h,架空线6回,系统归算到本电厂110KV母线上的电抗标幺值X s=0.024(基准容量为100MVA);

3、220KV电压级与容量为3500MW的电网连接,架空线6回,系统归算到本电厂220KV母线上的电抗标幺值X s=0.02(基准容量为100MVA);

4、发电机组的电抗,均为折算到所连接母线上的电抗标幺值X s=0.02(基准容量为100MVA)。

电气主接线形式(老师规定):

220KV采用双母带旁路母线接线,110KV采用双母带旁路母线接线。

1.2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 电气主接线选择

注:火力发电厂的发电机-变压器接线方式通常采用单元接线的方式,注意主变容量应与发电机容量相配套。我们的两电压等级母线选用的接线方式为:220KV 采用双母带旁路母线接线,110KV采用双母带旁路母线接线。

(2) 短路电流的计算

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为了简化计算,对短路电流进行近似计算法。

结合电气设备选择选择短路电流计算点求出各电源提供的起始次暂态电流''I,冲击电流

I,与计算短路电流热效应所需不同时刻的电流。

sh

(3)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要求选择:220KV侧出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

2 电气主接线

2.1 系统与负荷资料分析

发电厂容量的确定与国家经济发展规划、电力负荷增长速度、系统规模和电网结构以与备用容量等因素有关。发电厂装机容量标志着发电厂的规模和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发电厂运行方式与年利用小时数直接影响着主接线设计。从年利用小时数看,该电厂年利用小时数为6500h/a,远大于我国电力系统发电机组的平均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5000h/年;又为火电厂,所以该发电厂为带基荷的发电厂,在电力系统占比较重要的地位,因此,该厂主接线要求有较高的可靠性;从负荷特点与电压等级可知,该电厂具有10.5kv、110KV和220KV三级电压负荷。110KV 电压等级有6回架空线路,最大年利用小时数为6500h/a,说明对其可靠性有一定要求;220KV电压等级有6回架空线路,最大年利用小时数为6500h/a,其可靠性要求较高。

2.2 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2.2.1方案拟定的依据

电气主接线又称为电气一次接线,它是将电气设备以规定的图形和文字符号,按电能生产、传输、分配顺序与相关要求绘制的单相接线图。

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概括的说应该包括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三方面。

(1)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a.可靠性

安全可靠是电力生产的首要任务,保证供电可靠是电气主接

最基本的要求。

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不是绝对的。同样形式的主接线对某些发电厂和变电站来说是可靠的,而对另外一些发电厂和变电站则不一定能满足可靠性要求。所以,在分析电气主接线可靠性时,要考虑发电厂和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用户的负荷性质和类型、设备制造水平与运行经验等诸多因素。

○1发电厂或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负荷的性质和类型。

○3设备的制造水平。

○4长期运行实践经验。

b.灵活性

电气主接线应能适应各种运行状态,并能灵活地进行运行方式的转换。

灵活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操作的方便性。

○2调度的方便性。

○3扩建的方便性。

c.经济性

在设计主接线时,主要矛盾往往发生在可靠性与经济性之间。经济性主要从一下几方面考虑。

○1节约一次投资。

○2占地面积少。

○3电能消耗少。

(2)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程序

电气主接线设计在各阶段中随着要求、任务的不同,其深度、广度也有所差异,但总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步骤基本相同。其设计步骤与内容如下。

a. 对原始资料分析

○1工程情况,包括发电机类型(凝气式火电厂、热电厂、或者堤坝式、引水式、混合式水电厂等),设计规定容量(近期、远景),单机容量与台数,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与可能的运行方式等。

○2电力系统情况,包括电气系统近期与远景发展规划(5~10年),发电厂或变电站在电力系统的地位与作用等

○3负荷情况,包括负荷的性质和地理位置、输电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与

输送容量等。

○4环境条件,包括当地的气温、湿度、覆冰、污秽、风向、水文、地质海拔高度与地震等因素

c.主接线方案的拟定与选择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原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对电源的出线回路数、电压等级、变压器台数、容量以与母线结构等的不同考虑,可以确定主接线方案。

2.2.2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表2-1主接线方案

电气主接线如下图:

图2-1 电气主接线图

2.3 主变压器的选择与计算

2.3.1变压器容量的确定原则

(1) 单元接线的主变压器容量的确定原则

单元接线时主变压器应按发电机的额定容量扣除本机组的厂用负荷后,留有10%的裕度来确定。采用扩大单元接线时,应尽可能采用分裂绕组变压器,其容量亦应按单元接线的计算原则算出的两台机容量之和来确定。

(2) 变压器台数的确定原则

发电厂或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电压等级、接线形式、传输容量以与和系统的联系有密切关系。通常与系统具有强联系的大、中型发电厂和重要变电所,在一种电压等级下,主变压器应不少于2台;而对弱联系的中、小型发电厂和低压侧电压为6-10KV的变电所或与系统只是备用性质时,可只装一台主变压器;对地区性孤立的一次变电所或大型工业专用变电所,可设3台主变压器。

(3) 主变压器型式的确定原则

选择主变压器型式时,应从相数、绕组数、绕组接线组别、冷却方式、调压方式等方面考虑,通常只考虑相数和绕组数以与绕组接线组别。在330KV 与以下电力系统,一般都应选用三相变压器。对于大型三相变压器,当受到制造条件和运输条件的限制时,则宜选用两台小容量的三相变压器来取代一台大容量三相变压器,或者选用单相变压器。一般当最大机组容量为125MW 与以下的发电厂多采用三绕组变压器,对于最大机组容量为200MW 与以上的发电厂,通常采用双绕组变压器加联络变压器,当采用扩大单元接线时,应优先选用低压分裂绕组变压器,这样可以大大限制短路电流。

2.3.2变压器的选择与计算

按照变压器容量、台数和型式的确定原则,该发电厂主接线采用3台三相双绕组主变压器和一台联络变压器。3台主变压器分别和3台发电机组组成单元接线,联络变压器选用三相三绕组降压自耦变压器。

表2-2 主变压器的参数

表2-3 联络变压器的参数

220kV 级三绕组电力变压器技术数据表

型号

额定容量(kVA) 额定容量(kV) 损耗(kW) 短路电压(%) 空载电压(%)

压 中压 低压 空载 短路 高-中 高-低 中-低 高-中 高-低 中-低 SSPSL-180000/220 180000 236 121 13.8 254 1057 1173 712 14.2 24.1

8.1

2.16

110Kv 级三项双绕组铝线电力变压器技术数据表

电力变压器型号

额定容量(kVA) 额定电压(Kv ) 损耗(kW) 短路电压(%)

空载电流(%) 连接组标

号 高压 低压 短路 空载 SSPL150000/110 150000 121±2×2.5% 13.8 646.25 204.5 12.68 1.73 YN,d11

220kV 级三相双绕组电力变压器技术数据表 电力变压器型号

额定容量(kVa) 额定电压(Kv ) 损耗(kW) 短路电压(%) 空载电压(%) 联结组标

号 高压 低压 短路 空载 SSP-360000/220 360000 236±2×2.5%

18

1950

155

15

1

YN,d11

3 短路电流的计算

短路计算在设计发电厂主接线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它为电气设备的选型、动稳定校正和热稳定校正提供依据。当短路发生时,对发电厂供电的可靠性可能会产生很大影响,严重时,可能导致电力系统失去稳定,甚至造成系统解列。因此,对短路事故的计算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是必须进行一项工作。

3.1短路计算的一般规则

(1) 验算导体和电气设备动稳定、热稳定以与电气设备开断电流所用的短路电流,应按本工程的设计规划内容计算,并考虑电力系统的远景发展规划(一般为本工程建成后5至10年)。确定短路电流时,应按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正常接线方式,而不应按仅在切换过程中可能并列运行的接线方式。

(2) 选择导体和电器用的短路电流,在电气连接的网络中,应考虑具体反馈作用对异步电机的影响和电容补偿装置放电电流的影响。

(3) 选择导体和电器时,对不带电抗器回路的计算短路点,应选择在正常接线方式时短路电流最大的点。对带电抗器的6KV 至10KV 出线与厂用分支回路,除其母线与母线隔离开关之间隔离板前的引线和套管的计算短路点选择在电抗器前外,其余导体和电器的计算短路点选择在电抗器后。

(4) 导体和电器的动稳定、热稳定以与电器的开断电流,一般按三相短路验算。

3.2 短路电流的计算

3.2.1各元件电抗的计算

选基准容量:Sd=100MVA ,Uav=Ud

发电机:50MVA

04.050100

02.043=?

===S

S

X X X N

d S

G G

150MVA 0133.0150

100

02.021=?

==

=

S

S

X X X N

d S

G G

300MVA 0067.0300

100

02.05=?

==S

S X X N

d S

G 等值电源:Sd=100MVA

0286.03500

100

11

==

=

=

=

*

S

S

S

S

S

X d

d

S 变压器: T1,T2:*1T X =*2T X =?=?

150

100

=0.08453 T3:()1.15%1=U K ()9.0%2-=U K ()9%3=U K ==0.0839 ==-0.005 ==0.05

T4:*4T X =?==0.0417

3.2.2 等值网络的化简

图2-2 等值网络图

图2-3 等值网络化简图1 图2-4 等值网络化简图2

图2-5 等值网络化简图3

477.420484

.01

07.011328.01=++=

I K

表3-1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G1.2

标幺值

有名值

0s 2.78 4.17 2S 2.13 3.19 4s

2.21

3.315 G3.4 标幺值 有名值 15.436 7.718 2.918 1.459 2.760

1.38

G5 标幺值 有名值 7.718 23.154 2.808 8.424 2.526 7.578

短路电流 42.477 13.078 12.273

4 电气设备的选择

电气设备的选择是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正确的选择

电气设备是使电气主接线和配电装置达到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在进行电气设备选择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积极而稳妥的采用新技术,并注意节省投资,选择合适的电器。

4.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1) 所选设备应能满足正常运行、检修、短路和过电压情况下的要求,并考虑远景发展;在满足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选用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设备,使其具有先进性;

(2) 应按当地环境条件对设备进行校准;

(3) 所选设备应予整个工程的建设标准协调一致;

(4) 同类设备应尽量减少品种;

(5) 选用新产品均应具有可靠的实验数据,并经正式鉴定合格。在特殊情况下,选用未经正式鉴定的新产品时,应经过上级批准。

4.2 电气设备的选择条件

正确的选择电器是使电气主接线和配电装置达到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在进行电器选择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积极而稳妥的采用新技术,并注意节省投资,选择合适的电器。电器要能可靠的工作,必须按正常条件下进行选择,并按短路状态来校验热稳定和动稳定。

4.2.1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

(1) 额定电压和最高工作电压

电气设备所在电网的运行电压调压或负荷的变化,有时会高于电网的额定电压,故所选电气设备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不得低于所接电网的最高运行电压。通常,规定一般电气设备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为设备额定电压的1.1-1.15倍,而电网运行电压的波动范围,一般不超过电网额定电压的1.15倍。因此,在选择电气设备时,所选用的电气设备允许最高工作电压不得低于所接电网的最高运行

电压,即N U ≥SN U 。

(2) 额定电流

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IN 是指额定周围环境温度下,电气设备的长期允许电流。N I 应不小于该回路在各种合理运行方式下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Imax ,即N I ≥Imax 。

由于发电机、调相机和变压器在电压降低5%时,出力保持不变,故其相应回路的Imax 为发电机、调相机或变压器的额定电流的1.05倍;若变压器有过负荷运行可能时,Imax 应按过负荷确定(1.3-2倍变压器额定电流);母联断路器回路一般可取母线上最大一台发电机或变压器的Imax ;母线分段电抗器的Imax 应为母线上最大一台发电机跳闸时,保证该段母线负荷所需的电流,或最大一台发电机额定电流的50%~80%;出线回路的Imax 除考虑正常负荷电流外,还应考虑事故时由其他回路转移过来的负荷。

4.2.2按短路情况校验

a. 短路热稳定校验

短路电流通过电气设备时,电气设备各部分的温度应不超过允许值.满足热稳定的条件为

t I t 2

≥Qk

式中:Qk 为短路电流产生的热效应,It 、t 分别为电器允许通过的热稳定电流和时间。

b.电动力稳定校验

电动力稳定是电气设备承受短路电流机械效应的能力,亦称动稳定。满足动稳定的条件为

ies ≥ish 或Ies ≥Ish

式中ish 、Ish 分别为短路冲击电流幅值和有效值;ies 、Ies 分别为电气设备允许的动稳定电流的幅值和有效值。

同时,应按电气设备在特定的工程安装使用条件,对电气设备的机械负荷能

力进行校验,即电气设备的端子允许荷载应大于设备引线在短路时的最大电动力。

下列几种情况可不校验热稳定或动稳定。

(1) 用熔断器保护的电气设备,其热稳定由熔断时间保证,故可不验算热

稳定。

(2) 采用有限流电阻的熔断器保护的设备可不校验动稳定。

(3) 装设在电压互感器回路中的裸导体和电气设备可不验算动、热稳定。 c.短路计算时间

(1)热稳定短路计算时间k t 。该时间用于校验电气设备在短路状态下的热稳定,其值为继电保护动作时间pr t 和相应断路器的全开断时间br t 之和,即

k t =pr t +br t

断路器全开断时间br t 是指给断路器的分闸脉冲传送到断路器操动机构的跳闸线圈时起,到各相触头分离后电弧完全熄灭为止的时间段。显然,br t 包括两个部分,即

br t =a in t t +

(2)短路开断计算时间'

k t 。断路器不仅在电路中作为操作开关,而且在短路时要作为保护电器,能迅速可靠地切断短路电流。为此,断路器应能在动静触头刚分离时刻,可靠开断短路电流,该短路开断计算时间'

k t 和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

in t 之和,即

'

k t =in pr t t +1

对于无延时保护,1pr t 为保护启动和执行机构时间之和,传统的电磁式保护

装置一般为0.05~0.06s ,微机保护装置一般为0.016~0.03s 。

4.2.3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

选MVA P N 20=

发电机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A u P I

n

N

43.1336220

348505.1305.1103

max

=???=

=

根据110KV 出线回路的u NS 、I max 与断路器安装在屋内的要求,查附表5,可选LW6-220/3150型户外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t in 为0.03s 短路热稳定计算时间t k 为4s

由于t k >1s ,不计非周期热效应,短路电流的热效应Q k

等于周期分量热效应Q p

()??

????

?=?+?+=++=

S KA t I I I

Q K

k

2

2

22

2

22

754.1221412

1012

2

110''273.12078.13477.142冲击电流:()KA I i sh 14.1429.1'

'==

断路器的选择:

1.从表1-2中可知,I I U U N SN N KV max ,110>==

符合高压断路器额定电压和电流的选择。 2.开断电流选择:从表1-2中可知 I I Nbr ‘

‘≥ 3.短路关合电流的选择:从表1-2中可知 i i sh NCL > 4.短路热稳定和动稳定校验: 从表1-2中知,()

()S S t t KA Q KA I K

?=>?=?=?2

2

2

2

26

.631024

132

i i

sh ES

>

隔离开关与断路器相比,在额定电压、电流的选择与短路动、热稳定校验的项目相同。但由于隔离开关不用来接通和切除短路电流,故无需进行开断电流和短路关合电流的校验。

4.2.4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sh i =114.14KA K Q =1221.754S KA ?2)( m ax I =1336.43A

根据电流互感器安装处的电网电压,m ax I ,查附表8电流互感器的技术参数,选LCW-220型电流互感器。

校验互感器的热稳定和动稳定:

从附表8中得知,热稳定系数t K =60,动稳定系数es K =60

S KA Q S KA I K K N t ?=>?=?=22221)(754.1221)(3600)160()(

5 结束语

发电厂课程设计是理论知识的具体运用,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强化,通过设计,我了解了发电厂的基本整体设计思路,由于部分条件的理想化,难免与实际发电厂线路设计以与电气设备的选择有出入。通过这次设计,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了设计之中,更好了融会贯通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更好的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原来模糊的概念在这次设计中得以清晰化、条理化,特别是短路计算,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在这次设计中,通过查阅各种资料,也对发电厂电气部分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拓展了解。此次设计不仅加强了专业课的知识运用,同时也对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了提醒,各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稍有错误将导致后续部分分析全部错误,这也提醒了我们学习需要很好的严谨性。

在此次课程设计中,主要的任务是电气主接线的选择,主变压器和联络变压器的选择,短路电流的计算,断路器、隔离开关和电流互感器的选择,通过这些步骤的设计,使我能熟练运用以前的所学知识,提高的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在这两星期的设计过程中,得到了李老师和同学们的很大的帮助,使我顺利的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在此表示由衷地感谢!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南京工程学院)

附录一:原始资料1.变电所有关资料(110/10kV) 变电所编号最大负荷 (MW) 功率因数 (COSφ) 负荷曲线 重要负荷 (%) A P1 0.9 A or B 65 B P2 0.9 A or B 70 C P3 0.9 A or B 55 L1 26 km,L2 15 km,L3 20 km,L4 24 km。注:A、B、C变电所分别由1/3的学生设计;P1~P3,L1~L4,每位学生一

组数据,互不相同。 2.环境温度 年最高温度40℃,最热月最高平均气温32℃ 3.变电所10kV侧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为1秒 4.110kV输电线路电抗按0.4Ω/km计 5.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附图一) 6.典型日负荷曲线(附图二)

附图一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 G:汽轮机 QFQ-50-2,50MW COSφ=0.8,X〃 d =0.124 T:变压器 SF7-40000/121±2×2.5% P o = 46kW P K = 174kW I o % = 0.8 U K % = 10.5 附图二典型日负荷曲线

设计说明书 一、对待设计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及电力用户的分析: 1.1、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电力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电压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根据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变电所可分为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区域变电所和终端变电所。 ①枢纽变电所 变电所位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汇集有多个电源(发电厂或其他电力网),连接电力系统的高压和中压,电压等级在330kV以上,负责向区域变电所和中间变电所供电。当其停电时,将引起电力系统解列甚至瘫痪。 ②中间变电所 中间变电所位于枢纽变电所和区域变电所之间,使长距离输电线路分段,其高压侧以交换潮流为主,起功率交换作用。它一般汇集2~3路电源,电压等级在220~330kV之间。除了通过功率外,它还降压向当地用户供电,当其停电时将使区域电网解列。 ③地区变电所 地区变电所负责向某一地区城市供电,高压侧电压等级一般为110kV或220kV,低压侧电压等级一般为110 kV或35 kV。当该变电所停电时将使该地区的供电中断。 ④终端变电所 终端变电所在输电线路的终端,直接向电力用户供电,高压侧电压一般为110 kV。当全所停电时,只影响该变电所的供电用户。 由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可以得出,变电所A在整个供电网络中的作用为终端变电所。 (Ⅰ、Ⅱ级负荷,保证不间断供电:Ⅰ:两个独立电源供电;Ⅱ:双回路供电)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说明书(国产600MW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设计计算)

国产600MW 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设计计算 1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确定在不同负荷工况下各部分汽水流量及参数、发电量、供热量及全厂的热经济性指标,由此可衡量热力设备的完善性,热力系统的合理性,运行的安全性和全厂的经济性。如根据最大负荷工况计算的结果,可作为发电厂设计时选择锅炉、热力辅助设备、各种汽水管道及附件的依据。 2 课程设计的题目及任务: 设计题目:国产600MW 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设计计算。 计算任务: ㈠ 根据给定的热力系统数据,在h - s 图上绘出蒸汽的汽态膨胀线 ㈡ 计算额定功率下的汽轮机进汽量0D ,热力系统各汽水流量j D ㈢ 计算机组和全厂的热经济性指标(机组进汽量、机组热耗量、机组汽耗率、机组热耗率、 绝对电效率、全厂标准煤耗量、全厂标准煤耗率、全厂热耗率、全厂热效率) ㈣ 按《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设计制图规定》绘制出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3 已知数据: 汽轮机型式及参数

锅炉型式及参数 锅炉型式英国三井2027-17.3/541/541 额定蒸发量Db:2027t/h 额定过热蒸汽压力P b17.3MPa 额定再热蒸汽压力 3.734MPa 额定过热蒸汽温度541℃ 额定再热蒸汽温度541℃ 汽包压力:P du18.44MP 锅炉热效率92.5% 汽轮机进汽节流损失4% 中压缸进汽节流损失2% 轴封加热器压力P T98kPa 疏水比焓415kJ/kg 汽轮机机械效率98.5% 发电机效率99% 补充水温度20℃ 厂用电率0.07 4 计算过程汇总: ㈠原始资料整理: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

学校机械工程系课程设计说明书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学校机械工程系 课程设计评定意见 设计题目:国产660MW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评定意见: 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2010年 12 月9日 评定意见参考提纲: 1.学生完成的工作量与内容是否符合任务书的要求。 2.学生的勤勉态度。 3.设计或说明书的优缺点,包括: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工作能力、表现出的创造性和综合应用能力等。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综合训练) 1、综合运用热能动力专业基础课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某660MW凝气式机组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的设计计算,使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密切的结合起来,从而使《热力发电厂》课堂上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扩展。 2、学习和掌握热力系统各汽水流量、机组的全厂热经济指标的计算,以及汽轮机热力过程线的计算与绘制方法,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热力发电厂》是热能动力设备及应用专业学生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综合学习与运用,亲自参与设计计算为学生今后进行毕业设计工作奠定基础,是热能动力设备及应用专业技术人员必要的专业训练。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1、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2、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 3、正确理解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4、正确运用物质平衡与能量守恒原理 5、合理准确的列表格,分析处理数据 三、课程设计内容 1. 设计题目 国产660MW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设计计算) 2. 设计任务 (1)根据给定的热力系统原始数据,计算汽轮机热力过程线上各计算点的参数,并在h-s图上绘出热力过程线; (2)计算额定功率下的汽轮机进汽量Do,热力系统各汽水流量Dj、Gj; (3)计算机组和全厂的热经济性指标; (4)绘出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图,并将所计算的全部汽水参数详细标在图中(要求计算机绘图)。 3. 计算类型 定功率计算 4. 热力系统简介 某火力发电厂二期工程准备上两套660MW燃煤气轮发电机组,采用一炉一机的单元制配置。其中锅炉为德国BABCOCK公司生产的2208t/h自然循环汽包炉;汽轮机为Geg公司的亚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660MW凝汽式汽轮机。 全厂的原则性热力系统如图1-1所示。该系统共有八级不调节抽汽。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级抽汽分别供高压加热器,第五、六、七、八级抽汽分别供低压加热器,第四级抽汽作为0.9161Mpa压力除氧器的加热汽源。 第一、二、三级高压加热器均安装了留置式蒸汽冷却器,上端差分别为-1.7oC、0oC、-1.7oC。第一、二、三、五、六、七级回热加热器装设疏水冷却器,下端差均为5.5oC。

发电厂课程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与其自动化班12-5班 组号:第一组 指导老师:齐辉 时间:2015.7

摘要 本设计是电厂主接线设计。该火电厂总装机容量为2×50+2×600=1300MW。厂用电率6.5%,机组年利用小时T=6500h。根据所给出的原始资料拟定两种电气主接m ax 线方案,然后对比这两种方案进行可靠性、经济型和灵活性比较厚,保留一种较合理的方案,最后通过定量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终的电气主接线方案。在对系统各种可能发生的短路故障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电气设备和道题的选择校验设计。在对发电厂一次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发电厂的配电装置布置做了初步简单的设计。此次设计的过程是一次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初步过程,起到学以致用,巩固和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建立了工程设计的基本观念,提升了自身设计能力。 关键字:电气主接线;火电厂;设备选型;配电装置布置。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3) 1.1设计的原始资料 (3) 1.2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3) 2电气主接线 (5) 2.1系统与负荷资料分析 (5) 2.2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5) 2.2.1方案拟定的依据 (5) 2.2.2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7) 2.3 主变压器的选择与计算 (8) 2.3.1变压器容量、台数和型式的确定原则 (8) 2.3.2变压器的选择与计算 (9) 3短路计算 (10) 3.1短路计算的一般规则 (10) 3.2短路电流的计算 (10) 3.2.1各元件电抗的计算 (10) 3.2.2 等值网络的化简 (11) 4电气设备的选择 (16) 4.1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16) 4.2电气设备的选择条件 (16) 4.2.1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 (16) 4.2.2按短路情况校验 (17) 4.2.3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 (19) 4.2.4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0) 5结束语 (21) 6参考文献 (22)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报告dc系统

东南大学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日立250MW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设计、计算和改进 能源与环境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起讫日期 2015年3月2日~3月13日 设计地点中山院501 2015年3月2日

目录 1 本课程设计任务 (1) 2 ******原则性热力系统的拟定 (2) 3 原则性热力系统原始参数的整理 (2) 4 原则性热力系统的计算 (3) 5 局部热力系统的改进及其计算 (6) 6 小结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附件: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一本课程设计任务 1.1 设计题目 日立250MW凝汽机组热力系统及疏水热量(DC系统)利用效果分析。 1.2 计算任务 1、整理机组的参数和假设条件,并拟定出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2、根据给定热力系统数据,计算气态膨胀线上各计算点的参数, 并在h-s 图上绘出蒸汽的气态膨胀线。 3、对原始热力系统计算其机组内效率,并校核。 4、确定原则性热力系统的改进方案,并对改进后的原则性热力系 统计算其机组内效率。 5、将改进后和改进前的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并作出结论。 1.3设计任务说明 对日立MW凝汽机组热力系统及疏水热量(DC系统)利用效果分析,我的任务是先在有DC系统情况下通过对抽汽放热量,疏水放热量,给水吸热量等的计算,求出抽汽份额,从而用热量法计算出此情况下的汽机绝对内效率(分别从正平衡和反平衡计算对比,分析误差)。然后再在去除DC系统的情况下再通过以上参量计算出汽轮机绝对内效率(也是正平衡计算,反平衡校核对比)。最后就是对两种情况下的绝对内效率进行对比,看去除DC系统后对效率有无下降,下降多少。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计算书详解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连佳 姓名:陈阔 班级:12-1 600MW 凝汽式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热经济性计算 计算数据选择为A3,B2,C1 1.整理原始数据的计算点汽水焓值 已知高压缸汽轮机高压缸进汽节流损失:δp 1=4%,中低压连通管压损δp 3=2%, 则 )(MPa 232.232.24)04.01('p 0=?-=; p ’4=(1-0.02)x0.9405=0.92169; 由主蒸汽参数:p 0=24.2MPa ,t 0=566℃,可得h0=3367.6kJ/kg; 由再热蒸汽参数:热段: p rh =3.602MPa ,t rh =556℃, 冷段:p 'rh =4.002MPa ,t 'rh =301.9℃, 可知h rh =3577.6kJ/kg ,h'rh =2966.9kJ/kg ,q rh =610.7kJ/kg 。 1.2编制汽轮机组各计算点的汽水参数(如表4所示)

1.1绘制汽轮机的汽态线,如图2所示。

1.3计算给水泵焓升: 1.假设给水泵加压过程为等熵过程; 2.给水泵入口处水的温度和密度与除氧器的出 口水的温度和密度相等; 3.给水泵入口压力为除氧器出口压力与高度差产生的静压之和。 2.全厂物质平衡计算 已知全厂汽水损失:D l =0.015D b (锅炉蒸发量),锅炉为直流锅炉,无汽包排污。 则计算结果如下表:(表5) 3.计算汽轮机各级回热 抽汽量 假设加热器的效率η=1

(1)高压加热器组的计算 由H1,H2,H3的热平衡求α1,α2,α3 063788.0) 3.11068.3051()10791.1203(111fw 1=--?==ητααq 09067.06 .9044.2967)6.9043.1106(063788.0/1)1.8791079(1h h -212fw 221=--?--?=-=q d w d w )(αηταα154458 .009067.0063788.0212=+=+=αααs 045924 .02.7825.3375) 2.7826.904(154458.0/1)1.7411.879(h h -332s23fw 3=--?--=-=q d d w w )(αηταα200382 .0154458.0045924.02s 33=+=+=αααs (2)除氧器H4的计算 进除氧器的份额为α4’;176 404.0587.43187.6) 587.4782.2(200382.0/1)587.4741.3(h h -453s34fw 4=--?--=-=q w w d )(’αηταα 进小汽机的份额为αt 根据水泵的能量平衡计算小汽机的用汽份额αt

发电厂专业课程设计

发电厂专业课程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12-5班 组号:第一组 指导老师:齐辉 时间:2015.7

摘要 本设计是电厂主接线设计。该火电厂总装机容量为2×50+2×600=1300MW。厂用电率6.5%,机组年利用小时T=6500h。根据所给出的原始资料拟定两种电气主接m ax 线方案,然后对比这两种方案进行可靠性、经济型和灵活性比较厚,保留一种较合理的方案,最后通过定量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终的电气主接线方案。在对系统各种可能发生的短路故障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电气设备和道题的选择校验设计。在对发电厂一次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发电厂的配电装置布置做了初步简单的设计。此次设计的过程是一次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初步过程,起到学以致用,巩固和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建立了工程设计的基本观念,提升了自身设计能力。 关键字:电气主接线;火电厂;设备选型;配电装置布置。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3) 1.1设计的原始资料 (3) 1.2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3) 2电气主接线 (5) 2.1系统与负荷资料分析 (5) 2.2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5) 2.2.1方案拟定的依据 (5) 2.2.2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7) 2.3 主变压器的选择与计算 (8) 2.3.1变压器容量、台数和型式的确定原则 (8) 2.3.2变压器的选择与计算 (9) 3短路计算 (10) 3.1短路计算的一般规则 (10) 3.2短路电流的计算 (10) 3.2.1各元件电抗的计算 (10) 3.2.2 等值网络的化简 (11) 4电气设备的选择 (16) 4.1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16) 4.2电气设备的选择条件 (16) 4.2.1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 (16) 4.2.2按短路情况校验 (17) 4.2.3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 (19) 4.2.4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0) 5结束语 (21) 6参考文献 (22)

课程设计发电厂

专业模块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1.课程设计的目的: 专业模块课程设计是在学习电力系统基础课程后的一次综合性训练,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达到: (1)巩固“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分析”等课程的理论知识。 (2)熟悉国家能源开发策略和有关的技术规范、规定、导则等。 (3)掌握发电厂(或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4)学习工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5)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和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2.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 (1)分析原始资料(每个原始资料最多两人使用) (2)设计主接线 (3)设计厂用电(所用电)接线 (4)主变压器(或发电机)的选择 3.设计成果: (1)主接线图一张、含主变、厂(所)用电 (2)设计说明书一份

专业模块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单独一页 目录 1.前言(简要介绍本次设计任务的内容、设计的原则、依据和要求) 2.原始资料分析 3.主接线方案确定 3.1 主接线方案拟定(2~3个,小图) 3.2 主接线方案评定(可靠、灵活、经济) (本章要求在说明书中明确画出方案拟定示意图,针对图示可以从主接线的三个基本要求列表评价所初选的方案,最终得出结论,对可靠性的定量计算评价,不做要求)。 4.厂用电(所用电)接线设计 5.主变压器(或发电机)的确定 (确定主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型号、容量、台数,列出技术参数表,简要说明确定的理由) 6.结论 结论是课程设计的总结,单独作为一章编写,是整个设计的归宿。要求准确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7.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完整的主接线图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

1000 MW凝汽式发电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的设计 学院:交通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姓名:高广胜 学号: 1214010004 指导教师:李生山 2015年 12月

1000MW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任务书 1.2设计原始资料 1.2.1汽轮机形式及参数 机组型式:N1000-26.25/600/600(TC4F ) 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四缸四排气、单轴凝汽式、双背压 额定功率:P e =1000MW 主蒸汽参数:P 0=26.25MPa ,t 0=600℃ 高压缸排气:P rh 。i =6.393MPa ,t rh 。I =377.8℃ 再热器及管道阻力损失为高压缸排气压力的8%左右。 MPa 5114.0MPa 393.608.0p rh =?=? 中压缸进气参数:p rh =5.746MPa ,t rh =600℃ 汽轮机排气压力:P c =0.0049MPa 给水温度:t fw =252℃ 给水泵为汽动式,小汽轮机汽源采用第四段抽汽,排气进入主凝汽器;补充水经软化处理后引入主凝汽器。 1.2.2锅炉型式及参数 锅炉型式:HG2953/27.46YM1型变压运行直流燃煤锅炉 过热蒸汽参数:p b =27.56MPa ,t b =605℃ 汽包压力:P drum =15.69MPa 额定蒸发量:D b =2909.03t/h 再热蒸汽出口温度:603t 0 .rh b =℃ 锅炉效率:%8.93b =η 1.2.3回热系统 本热力系统共有八级抽汽,其中第一、二、三级抽汽分别供给三台高压加热器,第五、六、七、八级分别供给四台低压加热器,第四级抽汽作为高压除氧器的气源。七级回热加热器均设置了疏水冷却器,以充分利用本机疏水热量来加热本级主凝结水。三级高压加热器和低压加热器H5分别都设置内置式蒸汽冷却器,为保证安全性三台高压加热器的疏水均采用逐级自流至除氧器,四台低压加热器是疏水逐级自流至凝汽器。 汽轮机的主凝结水经凝结水泵送出,依次流过轴封加热器、四台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然后由汽动给水泵升压,在经过三级加热器加热,最终给水温度为252℃。 1.2.4其它小汽水流量参数 高压轴封漏气量:0.01D 0,送到除氧器; 中压轴封漏气量:0.003D 0,送到第七级加热器; 低压轴封漏气量:0.0014D 0,送到轴封加热器; 锅炉连续排污量:0.005D b 。 其它数据参考教材或其它同等级汽轮机参数选取。 1.3设计说明书中所包括的内容 1.原则性热力系统的拟定及热力计算; 2.全面性热力系统设计过程中局部热力系统的设计图及其说明; 3.全面性热力系统过程中管道的压力、工质的压力、温度、管道的大小、壁厚的计算; 4.全面性热力系统的总体说明。

【精品】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说明书国产600MW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设计计算

国产600MW 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设计计算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确定在不同负荷工况下各部分汽水流量及参数、发电量、供热量及全厂的热经济性指标,由此可衡量热力设备的完善性,热力系统的合理性,运行的安全性和全厂的经济性.如根据最大负荷工况计算的结果,可作为发电厂设计时选择锅炉、热力辅助设备、各种汽水管道及附件的依据. 课程设计的题目及任务: 设计题目:国产600MW 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设计计算. 计算任务: ㈠根据给定的热力系统数据,在h —s 图上绘出蒸汽的汽态膨胀线 ㈡计算额定功率下的汽轮机进汽量0D ,热力系统各汽水流量j D ㈢计算机组和全厂的热经济性指标(机组进汽量、机组热耗量、机组汽耗率、机组热耗率、绝对电效率、全厂标准煤耗量、全厂标准煤耗率、全厂热耗率、全厂热效率)

㈣按《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设计制图规定》绘制出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图3已知数据: 汽轮机型式及参数 机组型式: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四缸四排汽、单轴、凝汽式汽轮机; 回热加热系统参数

锅炉型式及参数 锅炉型式英国三井2027—17。3/541/541 额定蒸发量Db:2027t/h 额定过热蒸汽压力P b17。3MPa 额定再热蒸汽压力3。734MPa 额定过热蒸汽温度541℃ 额定再热蒸汽温度541℃ 汽包压力:P du18。44MP 锅炉热效率92.5% 汽轮机进汽节流损失4% 中压缸进汽节流损失2% 轴封加热器压力P T98kPa 疏水比焓415kJ/kg 汽轮机机械效率98。5% 发电机效率99% 补充水温度20℃ 厂用电率0.07 4计算过程汇总: ㈠原始资料整理: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计算书

热 力 发 电 厂 课 程 设 计 指导老师:连佳 姓名:陈阔 班级:12-1

600MW 凝汽式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热经济性计算 计算数据选择为A3,B2,C1 1.整理原始数据的计算点汽水焓值 已知高压缸汽轮机高压缸进汽节流损失:δp 1=4%,中低压连通管压损δp 3=2%, 则 )(MPa 232.232.24)04.01('p 0=?-=; p ’4=(1-0.02)x0.9405=0.92169; 由主蒸汽参数:p 0=24.2MPa ,t 0=566℃,可得h0=3367.6kJ/kg; 由再热蒸汽参数:热段: p rh =3.602MPa ,t rh =556℃, 冷段:p 'rh =4.002MPa ,t 'rh =301.9℃, 可知h rh =3577.6kJ/kg ,h'rh =2966.9kJ/kg ,q rh =610.7kJ/kg 。 1.2编制汽轮机组各计算点的汽水参数(如表4所示)

1.1绘制汽轮机的汽态线,如图2所示。 1.假设给水泵加压过程为等熵过程; 2.给水泵入口处水的温度和密度与除氧器的出 口水的温度和密度相等; 3.给水泵入口压力为除氧器出口压力与高度差 产生的静压之和。 2.全厂物质平衡计算 已知全厂汽水损失:D l=0.015D b(锅炉蒸发量),锅炉为直流锅炉,无汽包排污。 则计算结果如下表:(表5)

3.计算汽轮机各级回热抽汽量 假设加热器的效率η=1 (1)高压加热器组的计算 由H1,H2,H3的热平衡求α1,α2,α3 063788.0) 3.11068.3051() 10791.1203(111fw 1=--?== ητααq 09067 .06 .9044.2967)6.9043.1106(063788.0/1)1.8791079(1h h -2 12fw 22 1 =--?--?= -= q d w d w )(αηταα154458 .009067.0063788.0212=+=+=αααs 045924 .02 .7825.3375) 2.7826.904(154458.0/1)1.7411.879(h h -3 32s23fw 3=--?--= -= q d d w w )(αηταα200382.0154458.0045924.02s 33=+=+=αααs (2)除氧器H4的计算 进除氧器的份额为α4’; 176 404.0587.4 3187.6) 587.4782.2(200382.0/1)587.4741.3(h h -4 53s34fw 4=--?--= -= q w w d )(’αηταα 进小汽机的份额为 αt 根据水泵的能量平衡计算小汽机的用汽份额αt 1 .31)(4t =-pu mx t h h ηηα 即 056938 .09 .099.0)8.25716.3187(1 .31=??-=t α 0.1011140.0569380.044173t 44=+=+=ααα’ 根据除氧器的物质平衡,求αc4 αc4+α’4+αs3=αfw 则αc4=1-α’4-αs3=0.755442 表6 小汽机参数表

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课程设计报告书

火力发电厂锅炉 补给水处理设计 6X200MW机组火力发电厂锅炉水处理设计(夏季水质) 院(系):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年月日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水在火力发电厂中的生产工艺中,既是热力系统的工作介质,也是某些热力设备的冷却物质,所以水质的优劣,是影响发电厂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 社会不断的进步,对电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随着大型火电机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电工厂化学水处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火力发电厂的用水多来自于江、河、水库等水力资源,大江、大河、水库中的水含有有机物、胶体等杂质,水中含有溶解的盐类及气体。其中有些盐类,如钙盐和镁盐进入锅炉,会使锅炉的管壁结成污垢,严重时造成爆管事故。如果高压蒸汽把盐类带进汽轮机,还会在高压喷嘴或汽轮机叶片上沉积,影响汽轮机的出力和效率,严重时造成汽轮机叶片断裂事故。另一问题是在水冷却设备中,热水与较冷的水接触后,部分水蒸发成蒸汽排入大气中,把热量带走,因此要损失一部分水。损失的循环水也较大,我国凝汽式发电厂补给水流约为5%,国际较先进水平补给水流为1%~3%,热电厂由于供热回水损失较大,补给水流为30%以上,造成电厂年运行费用增大。因此为了保证热力系统中有良好的水质,必须对水进行适当的净化处理和严格的监督水汽质量。所以电厂中必须设置锅炉水处理系统,对原水进行化学加药除氧、离子交换除盐、过滤澄清除杂质等处理。 本次课程设计以6X200MW汽包锅炉为题目来探讨发电厂锅炉水处理设计等问题。课程设计是工科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为毕业论文(设计)和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样本

热力发电厂 课程设计计算书 题目: 600MW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 专业: 火电厂集控运行 班级: 火电062班 学号: 姓名: 王军定 指导教师: 周振起 目录

1.本课程设计的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计算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计算原始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计算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全厂热力系统辅助性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原始数据整理及汽态线绘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全厂汽水平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各回热抽汽量计算及汇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汽轮机排汽量计算与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汽轮机汽耗量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热经济指标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汽轮机发电机组热经济性指标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全厂热经济指标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反平衡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660MW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

660MW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 计算(设计计算) 一、计算任务书 (一)计算题目 国产660MW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设计计算)(二)计算任务 1.根据给定热力系统数据,计算气态膨胀线上各计算点的参数, 并在h-s图上绘出蒸汽的气态膨胀线; 2.计算额定功率下的气轮机进汽量Do,热力系统各汽水流量D j、G j; 3.计算机组的和全厂的热经济性指标; 4.绘出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图,并将所计算的全部汽水参数详细 标在图中(要求计算机绘图)。 (三)计算类型 定功率计算 (四)热力系统简介 某火力发电场二期工程准备上两套660MW燃煤汽轮发电机组,采用一炉一机的单元制配置。其中锅炉为德国BABCOCK公司生产的2208t/h自然循环汽包炉;气轮机为GE公司的亚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660MW凝汽式气轮机。 全厂的原则性热力系统如图5-1所示。该系统共有八级不调节抽汽。其中第一、二、三级抽汽分别供三台高压加热器,第五、六、七、八级抽汽分别供四台低压加热器,第四级抽汽作为0.9161Mpa压力除氧器的加热汽源。 第一、二、三级高压加热器均安装了置式蒸汽冷却器,上端差分别为-1.7℃、0℃、-1.7℃。第一、二、三、五、六、七级回热加热器装设疏水冷却器,下端差均为5.5℃。 气轮机的主凝结水由凝结水泵送出,依次流过轴封加热器、4台低压加热器,进入除氧器。然后由气动给水泵升压,经三级高压加热器加热,最终给水温度达到274.8℃,进入锅炉。 三台高压加热器的疏水逐级自流至除氧器,第五、六、七级低压加热器的疏水逐级自流至第八级低压加热器;第八级低加的疏水用疏水泵送回本级的主凝结水出口。 凝汽器为双压式凝汽器,气轮机排气压力 4.4/5.38kPa。给水泵气轮机(以下简称小汽机)的汽源为中压缸排汽(第四级抽汽),无

(完整版)供电工程毕业课程设计

1 设计要求及概述 1.1 设计要求 (1)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上设计内容; (2) 用计算机画出电气主接线图; (3) 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设备选择要列出表格。 1.2 概述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供应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供稳固性、可靠性和持续性。然而电网的稳固性、可靠性和持续性往往取决于变电所的合理设计和配置。一个典型的变电站要求变电设备运行可靠、操作灵活、经济合理、扩建方便。 电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种无形的、不能大量储存的二次能源。电能的发、变、送、配和用电,几乎是在同一瞬间完成的,须随时保持功率平衡。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电力工业必须超前发展,这是世界电力工业发展规律,因此,做好电力规划,加强电网建设,就尤为重要。 变电所作为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对其进行设计势在必行,合理的变电所不仅能充分地满足当地的供电需求,还能有效地减少投资和资源浪费。 本次设计根据一般变电所设计的步骤进行设计,包括负荷统计,主变选择,主接线选择,短路电流计算,设备选择和校验,进出线选择。

2 负荷计算与无功补偿 2.1计算负荷方法 取其安装最大负荷为有功功率计算负荷。 所用到的公式: 2.2陶瓷厂负荷计算 Qc= Pc tan(arccos K ? =? 1051 ? = ) ) 733 var 82 9. .0 3. tan(arccos 82 1282 .0 1051 =1. cos? 3. = A ÷ Pc KV = ÷ Sc? 3 1282 /(= ) = 1. ? = ? 10 Sc Un A /( Ic0. 74 3 ) 同理可以计算出其他各点的计算负荷,整理得下表:

热电厂热力系统计算分析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 1.1设计目的 1.学习电厂热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一般途径和方案论证、优选的原则 2.学习全面性热力系统计算和发电厂主要热经济指标计算的内容、方法 3.提高计算机绘图、制表、数据处理的能力 1.2原始资料 西安某地区新建热电工程的热负荷包括: 1)工业生产用汽负荷; 2)冬季厂房采暖用汽负荷。 西安地区采暖期101天,室外采暖计算温度–5℃,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1.0℃,工业用汽和采暖用汽热负荷参数均为0.8MPa、230℃。通过调查统计得到的近期工业热负荷和采暖热负荷如下表所示: 热负荷汇总表 1.3计算原始资料 (1)锅炉效率根据锅炉类别可取下述数值: 锅炉类别链条炉煤粉炉沸腾炉旋风炉循环流化床锅炉 锅炉效率0.72~0.85 0.85~0.90 0.65~0.70 0.85 0.85~0.90 (2)汽轮机相对内效率、机械效率及发电机效率的常见数值如下: 汽轮机额定功率750~6000 12000~25000 5000 汽轮机相对内效率0.7~0.8 0.75~0.85 0.85~0.87 汽轮机机械效率0.95~0.98 0.97~0.99 ~0.99 发电机效率0.93~0.96 0.96~0.97 0.98~0.985 (3)热电厂内管道效率,取为0.96。 (4)各种热交换器效率,包括高、低压加热器、除氧器,一般取0.96~0.98。 (5)热交换器端温差,取3~7℃。

(6)锅炉排污率,一般不超过下列数值: 以化学除盐水或蒸馏水为补给水的供热式电厂2% 以化学软化水为补给水的供热式电厂5% (7)厂内汽水损失,取锅炉蒸发量的3%。 (8)主汽门至调节汽门间的压降损失,取蒸汽初压的3%~7%。 (9)各种抽汽管道的压降,一般取该级抽汽压力的4%~8%。 (10)生水水温,一般取5~20℃。 (11)进入凝汽器的蒸汽干度,取0.88~0.95。 (12)凝汽器出口凝结水温度,可近似取凝汽器压力下的饱和水温度。 2、原则性热力系统 2.1设计热负荷和年持续热负荷曲线 根据各个用户的用汽参数和汽机供汽参数,逐一将用户负荷折算到热电厂供汽出口,见表2-1。用户处工业用汽符合总量:采暖期最大为175 t/h,折算汇总到电厂出口处为166.65 t/h。 表2-1 热负荷汇总表 折算到热电厂出口的工业热负荷,再乘以0.9的折算系数,得到热电厂设计工业热负荷,再按供热比焓和回水比焓(回水率为零,补水比焓62.8 kJ/kg)计算出供热量,见表2-2。根据设计热负荷,绘制采暖负荷持续曲线和年热负荷持续曲线图,见图2-1、图2-2。 表2-2 热电厂设计热负荷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发电厂电气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题目:2×15MW水力发电厂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二、原始资料: 1、待设计发电厂类型:水力发电厂; 2、发电厂一次设计并建成,计划安装2×15 MW 的水力发电机组,利用小时数4000 小时/年。 3、待设计发电厂接入系统电压等级为110kV,距系统110kV发电厂45km;出线回路数为4回; 4、电力系统的总装机容量为600 MV A、归算后的电抗标幺值为0.3,基准容量Sj=100MVA; 5、发电厂在电力系统中所处的地理位置、供电范围示意图如下所示。 6、低压负荷:厂用负荷(厂用电率)1.1 %; 7、高压负荷:110 kV 电压级,出线4 回,为I 级负荷,最大输送容量60 MW,cosφ= 0.8 ; 8、环境条件:海拔< 1000m;本地区污秽等级2 级;地震裂度

< 7 级;最高气温36°C;最低温度?2.1°C;年平均温度18°C;最热月平均地下温度20°C;年平均雷电日T=56 日/年;其他条件不限。 三、课程设计内容: 1.发电厂主接线的设计; 2.短路电流的计算 3.电气设备的选择(母线电缆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避 雷器) 4.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设计 四、程设计成果: 1.课程设计正文,包括说明书(扼要阐明设计思路和各设计内容的最终成果,并附必要的图表)和计算书(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短路电流的计算,电气设备的选取的计算及成果),合订在一起。2.附图A3(主接线图)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任务:设计一新建水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二、目的: 1、复习巩固本课程及其他课程的有关内容,增强工程概念,培养电力工程规划设计的能力。 2、复习《水电站电气设备》相关知识,进一步巩固电气主接线及短路计算,电气设备选择等内容; 3、利用所给资料进行电厂接入系统设计,主接线和自用电方案选择,掌握短路电流计算,会进行电气设备的配置和选型设计。 三、具体内容及安排 1、根据对原始资料的分析,确定发电机与主变压器的接线形式。要求每个电压等级至少有两种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确定最优方案。(时间1天) 2、对主变压器的型号进行选择;对厂用电进行设计,包括厂用变压器的型号。(时间1天) 3、为选择电气设备的需要和校验动、热稳定,计算短路电流。(时间1天) 4、对所需电气设备进行选择。(时间1天) 5、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设计。(时间0.5天) 6、画图并整理设计资料。(时间0.5天) 注:共五天。 四、参考书籍:(略)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模板(DOC)

课程设计报告 (2009~2010年度第 1 学期) 名称: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 题目:火力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拟定和计算院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班级:热能0606班 学号:1061170627 学生姓名:张晓敏 指导教师:李志宏 设计周数: 1 成绩: 日期:2009年12月23日~12月30日

一、课程设计题目 火力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拟定 二、课程设计目的 进一步巩固本课程中所学到的专业理论,训练电厂工程师必备的专业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将来从事电力行业或非电力行业专业技术工作的实际需要。 三、课程设计要求 1、熟练掌握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拟定和计算的方法、步骤; 2、培养熟练查阅技术资料、获取和分析技术数据的能力; 3、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应有的严谨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4、全部工作必须独立完成。 四、课程设计内容 引进350MW汽轮机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拟定和计算(额定工况) (1)、原始资料 A、制造厂提供的原始资料 a、汽轮机型式和参数 引进350 MW TC2F-38.6型机组 p0=16.66MPa, t0=538℃, pr1=3.769MPa, tr1=324.3℃, pr2=3.468MPa, tr2=538℃, pc=0.00484Mpa hc=2330.3kJ/kg b、回热系统参数 pfw=19.5MPa, pcw=1.72MPa 项目单位一抽二抽三抽四抽五抽六抽七抽八抽 加热器编号 H1 H2 H3 H4 H5 H6 H7 H8 抽汽压力 MPa 6.50 3.77 2.06 1.012 0.427 0.157 0.078 0.0268

600MW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设计加深巩固热力发电厂所学理论知识,了解热力发电厂计算的一般步骤,掌握热力系统的能量平衡式、质量平衡式和热经济性指标的计算,并考虑不同辅助成分引入回热系统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一期达到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了解发电厂系统和设备的目的。具体要求是按给定的设计条件及有关参数,求出给出的热力系统额定工况时各部分的汽水流量和各项热经济性指标。 二、设计目的及已知条件 1、600MW 机组的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 2、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3、汽机形式和参数 机组形式:国产N125—135/550/550型超高压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机 额定参数:600000千瓦,处参数:0135P =绝对大气压,00550t C = 再热参数:热段压力23.4绝对大气压,温度:0550C 排气参数:00.05P =绝对大气压 0.942=n X 4、回热系统参数

该机组有7组不调节抽气,额定工况时,其抽气参数如表1,给水泵的压力为170绝对大气压,凝结水泵的出口压力为12绝对大气压。 表1 N125—135/550/550型机组回热抽气参数 5、门杆漏气和轴封系统漏气

表2 门杆漏气量和轴封系统漏气量 6、锅炉型式和参数 锅炉形式:国产SG400/140型汽包式自然循环锅炉 额定蒸发量:400吨/时 过热蒸汽参数:141gr P =绝对大气压,0555C =gr t ,156b P =绝对大气压 给水温度:0240C =gs t 锅炉效率: 0.911gl η= 7、其他已知及数据 汽机进汽节流损失 00.05P 中间联合汽门节流损失 0.05s P 均压缸压力 1.5绝对大气压 轴封加热器压力 0.97绝对大气压 锅炉排污量:0.01PW gl D D = 全厂汽水损失:0.015l gl D D = 化学补充水压力为6绝对大气压 温度为20℃ 该热发电机组的电机效率 m g 0.980.985ηη?=? 排污水冷却器效率 b 0.98η= 排污水冷却器端差 8℃ 除氧器水箱水位标示 20m 三、计算过程 1、汽态曲线(N125-135/550/550型机组的蒸汽膨胀过程曲线)

电力系统分析毕业课程设计_论文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摘要 本文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潮流计算,对给定题目进行分析计算,再应用DDRTS软件,构建系统图进行仿真,最终得到合理的系统潮流。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最基本最常用的计算。根据系统给定的运行条件,网络接线及元件参数,通过潮流计算可以确定各母线的电压幅值和相角,各元件流过的功率,整个系统的功率损耗。潮流计算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发供电的必要手段和重要工作环节。因此,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的规划计算,生产运行,调度管理及科学计算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画出系统的等效电路图,在计算出各元件参数的基础上,应用牛顿—拉夫逊Newton-Raphson法以及MATLAB软件进行计算对给定系统图进行了四种不同负荷下的潮流计算,经过调节均得到符合电压限制及功率限制的潮流分布。 其次,轮流断开环网的三条支路,在新的系统结构下进行次潮流计算,结果亦均满足潮流分布要求。牛顿—拉夫逊Newton-Raphson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上诉计算过程经过四到五次迭代后均能收敛。 最后,应用DDRTS软件,构建系统图,对给定负荷重新进行分析,潮流计算后的结果也能满足相应的参数要求。 关键词:牛顿-拉夫逊法MATLAB DDRTS 潮流计算

一、题目原始资料 1.系统图: 两个发电厂分别通过变压器和输电线路与四个变电所相连。 2.发电厂资料: 母线1和2为发电厂高压母线,发电厂一总装机容量为300MW,母线3为机压母线,机压母线上装机容量为100MMW,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分别为40MW和20MW;发电厂二总装机容量为200WM。 3.变电所资料: (一)变电所1、2、3、4低压母线的电压等级分别为:10KV 35KV 35KV 10KV (二)变电所的负荷分别为:(3)50MW 40MW 55MW 70MW (三)每个变电所的功率因数均为cosφ=0.85; (四)变电所1和变电所2分别配有两台容量为75MV A的变压器,短路损耗 414KW,短路电压(%)=16.7;变电所3和变电所4分别配有两台容 量为63MV A的变压器,短路损耗为245KW,短路电压(%)=10.5;4.输电线路资料: 发电厂和变电所之间的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及长度标于图中,单位长度的电阻为,单位长度的电抗为,单位长度的电纳为。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课设内容: 1.对给定的网络查找潮流计算所需的各元件等值参数,画出等值电路图 2.输入各支路数据,各节点数据利用给定的程序进行在变电所在某一负荷 情况下的潮流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3.跟随变电所负荷按一定比例发生变化,进行潮流计算分析。 1)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增大; 2)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