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二胎政策开放的利与弊——以二胎适龄对象为例

浅析二胎政策开放的利与弊——以二胎适龄对象为例
浅析二胎政策开放的利与弊——以二胎适龄对象为例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浅析二胎政策开放的利与弊——以二胎适龄对象为例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摘要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我国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只要合法的夫妻就享有生二胎的权利,不再受“单独二孩”政策的限制,这一举措也是顺应了众多民众的呼声。就二胎政策开放而言,有利也有弊,笔者在本文中从两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期望对儿童政策的放开实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产生的背景研究出发,总结了我国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三十五年中各个阶段的生育政策以及取得的成绩,通过相关资料的查询和实地对我国的计生等部门的走访调查,掌握了我国一胎政策指引下对我国人口问题的影响,也全面了解了一胎政策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导致了出生性别比偏高、人口老龄化现象加重、核心家庭模式不利于子女的早期社会化、养老负担过重等问题。作者又对我国开放二胎政策的社会影响进行大胆的预测,开放二胎政策有利于个体早期社会化的完善、有利于减轻赡养老人的压力、减少失独家庭的出现,但是也存在着消极的影响,笔者从粮食供应的风险、人口过多导致社会整体发展滞缓、就业压力增大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最后,笔者对一胎政策和二胎政策的利弊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实施“二胎”政策是目前我国生育制度的理性选择的结论,认为实施“二胎”政策是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是顺应人口发展规律的科学选择和现实要求,笔者希望通过对本文的研究,为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希望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做出贡献。

关键词:二胎政策利弊比较研究

Abstract

In the eighteenth session of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ur fully open two-child policy, as long as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couples to enjoy a second child, no longer limited to "single second child" policy that this initiative is in line with the voices of many people . To open two-child policy is concerned, there ar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conducted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wo aspects, it is desirable to release the child policy implementation have some guidance. Through background research on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resulting departure summarized in our family planning policy 35 years various stages of growth policies and achievements, by querying and field for China family planning and other relevant information sectors of investigations, to master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one-child policy guidelines for China's population problem, but also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one-child policy on the socio-economic impacts, leading to the high sex ratio at birth, the phenomenon of an aging population increase, the core home mode is not conducive to children's early socialization, overburdened pension and other issues. Author and social impact of open two-child policy to be bold prediction, open two-child policy in favor of individual early socialization perfect, will help reduce the pressure on supporting the elderly, to reduce the loss of single family appear, but there are also negative influence, the author from the risk of food supply, overpopulation leads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ociety has stagnated, employment pressure three aspects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author of the one-child policy and the pros and cons of two-child policy i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wo-child" policy is the rational choice of reproductive system concluded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wo-child" policy is the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s a whole , choose to follow the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law of population development, we hope that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to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we hope to improve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to contribute.

Key words: Two-child policy The pros and consComparative study

目录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1)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目的 (1)

(三)研究方法 (1)

(四)文献综述 (2)

二、我国的人口政策及目前的人口现状 (3)

(一)人口政策 (3)

(二)目前的人口状况 (3)

(三)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 (4)

三、放开“二胎”政策的社会依据 (5)

(一)一胎生育政策导致性别比偏高 (5)

(二)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 (5)

(三)家庭模式对子女的影响 (6)

四、放开“二胎”政策的有利之处 (7)

(一)有利于个体早期社会化的实现 (7)

(二)缓解赡养老人的压力 (7)

(三)减少失独家庭的出现 (8)

五、二胎政策放开的弊端 (9)

(一)导致社会整体发展的滞后 (9)

(二)增大社会人员的就业压力 (9)

六、结论与展望 (10)

参考文献 (11)

浅析二胎政策开放的利与弊——以二胎适龄对象为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人口增长过快是近代以来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人口问题是解决国际间交流的必要问题之一,由人口问题而引发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等更是层出不穷,严重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使人类面临的综合性灾难问题日益严重。我国拥有全世界百分之五的人口,因为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一直面临着严重的人口问题。为了缓解我国由人口带来的压力,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提出计划生育政策,并且提出了少生优生的口号。直到2013年,我国才逐渐开放二胎政策,符合夫妻双方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可生育二胎,并且在部分省市实施。直到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大五中全会公报宣布,要“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全面二孩政策由2016年1月1号开始实施。[1]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生或者不生,成为摆在许多国人面前的重要问题。一些人提出放开二胎政策能有效的控制目前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放开二胎政策后会带来什么样的消极后果呢?是继续坚持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还是放开二胎政策。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分析,对开放二胎的利弊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二)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对我国施行放开二胎生育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全球人口问题解决程度来看,世界降低人口数量的进程中,中国的降低速度是极快的,中国仅仅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就将人口生育率减少到了世界低生育率水平,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需要花近百年的时间来完成的,可见中国在人口问题上的解决问题速度的成效是十分迅速的。而目前我国面临放开二胎的主要时期,如何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情况下,统筹解决当前的人口问题,使我们能更准确地把握生育政策同人口再生产、资源、环境协同发展,对探索确立未来人口政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因此,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对开放二胎政策是否有利于我国社会的发展,是否会在一定时期之后有所反弹,是否可以真正有效抑制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出生人口性别比等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相关的研究文献,对放开二胎政策的利弊比较研究相关问题进行了

专门性的研究,通过查阅图书馆的相关资料以及进行网上查询,掌握了研究的基本思路。

2.访谈法

通过走访当地的计生局、统计局、居委会、各乡镇计生站等部门,了解现阶段实行一胎生育政策的影响以及计划生育各阶段的相关数据,综合了解了放开二胎政策的有利之处和不利之处。

3.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了解情况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放开二胎政策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影响,并提出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四)文献综述

刘继同(2007)在中指出“传统的计划生育政存在很多的理念方面和目标方面的机构缺陷,甚至有很多的体制是与现在社会性质想矛盾的,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无法预料的结果”。在该文献中指出计划生育政策面临改善时期,但是其视角是以社会结构以及制度出发,没有基于现有人口社会问题对于二胎政策的影响进行更为详细的研究,其研究对象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时适龄人群。因此,现阶段基于人口社会问题下二胎政策的实施进行更为详细的研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全面二胎政策实施的适龄人群(以“80、90后”为主)所面对的问题急需解决。

著名国情专家胡鞍钢(2008)在中提出,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年限为30年。因为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等问题将会日益突出,这一政策已经不再适合目前的中国社会情况了。他给出了调整人口生育政策的有力支持,但是对此他并没有明确指出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就是调整政策。因此对于二胎政策如何进行调整以解决现有人口问题是此次研究的重点之一。而且文中也没用提及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问题状况层出不穷,而面对如此多的需求问题,政府从今年开始实行二胎政策,但全面开放二胎是否能满足现阶段人口问题的需求是研究重点之一。

于爱水(2015)指出,我国长期实施计划生育,造成了人口性别比例失调、老龄化现象严重、失独风险增大以及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等人口问题;二胎开放有助于我国优化人口结构,能够更好更全面的走持续人口发展政策。二胎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未来劳动力的供需失衡,能够在2030年补充劳动力;有利于家庭的和谐发展,有效改善养老问题。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只从二胎政策开放对于我国目前人口社会问题的有利之处,没有对其可能带来的弊端进行探究。因此对于二胎政策实行后可能产生的利弊特别是弊端对于现有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的人口政策及目前的人口现状

(一)人口政策

1.计划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到21世纪初,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又做出了一些调整。由于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到达适婚年龄,在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2.单独二胎政策

“单独二胎”是指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即可生二胎。2013年11月15日,单独二胎正式开放,如进展顺利,将于2013年年底或2014年年初试行;同时,关于2015年之后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也正在拟议中。

3.全面开放二胎新政策

二孩政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因为是二孩政策,故第一胎为多孩时,不可生第二胎。2011年11月,中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1] 2013年12月,中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二)目前的人口状况

我国目前人口总量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截止到 2012 年年末,我国的人口总数为13.47 亿,港澳台地区除外。全年出生人口 1604 万人,人出生率为11.93‰,比 2011 年增长0.03‰;死亡人口 960 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比 2011 年增长0.03‰。全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出现下降,到 2012 年末全国60 岁及以上人口达到 1.85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13.7%,比 2011 年末增长0.47%;65 岁及以上人口到 1.23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9.1%,增长 0.25%。由于生育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和老龄化速度快,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从2002 年开始出现下降,2011 年为 74.5%,2012 年微降 0.1%。尽管未来几年会出现小幅波动,对于劳动力的供给问题则需要给予更多关注。[3]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严重偏高,2012 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8,这是自2008年以来连

续下降三年的结果,表明我国在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初见成效;全国总的人口性别比为105.18,由于死亡人口和出生人口的影响,总人口性别比从2005 年开始出现下降态势。城市人口的比重偏大,2012 年,城镇人口为 6.91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1.27%;乡村人口6.57 亿,城镇人口比乡村人口多3400 多万人。

(三)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

在 1982 年我国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时候,我国的城镇人口的比例大约为20%,到了 1990 年的时候该比例已经达到了 26.4%。通过对我国的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预测到本世纪末的时候,我国的城镇人口比例将会上升到 34%,并且在下个世纪会继续上升,2010 年将会达到 43%,2020 年的时候将会达到 50%,2030 年的时候将会达到 55%,到了 2040 年将会达到 60%,到了 2050 年将会达到 70%。到本世纪 20 年代时,我国的人口数量总值将达到最高峰,将会达到 14-17 亿左右。所以,我国的人口问题,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要面临的首要问题。预计 2020 年,我国将会成为全球典型的老龄化国家,并且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人口将会继续趋于老龄化。根据预测的数字显示,2020 年我国 65 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将会达到 1.6 亿,到了 2030 年,该数量将会达到 2.2 亿,2040 年将会达到 2.9 亿,在 2060 年左右的时候,我国老龄化人口将会达到最高值,达到 3 亿左右。[4]之后,我国老龄化的比重还将继续增加,并且这种现象还会持续更长时间甚至到下个世纪末。步入 21 世纪后,我国育龄妇女的数量在 2020 年前会保持增加态势,在 20 年代之后数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少,2001 年-2020 年数量大约为 3.4 亿,2021-2030 年时为3.2 亿,2031 年-2040 年大概为 3.1 亿。

三、放开“二胎”政策的社会依据

(一)一胎生育政策导致性别比偏高

目前,导致我国出生性别比严重偏高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我国的传统思想束缚,重男轻女的意识严重阻碍了我国人口的正常出生性别比,尤其是在我国农村,由于法制意识淡薄,难免会出现弃子、流产等现象,但是起主要性因素的是我国的一胎政策,目前我国城市的人口出生性别比较 1982 年相比上升了近 10 个百分点,而我国农村的人口出生性别却上升了 20 个百分点。可见,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农村人口的出生性别比最,城镇次之,城市最低的格局。我们可以逆向推导出一胎生育政策对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影响。[5]自我国的部分省市开始实施“一孩半”的生育政策以来,男女出生比例严重失衡,许多家庭在一胎为女孩的情况下,通过种种渠道申请生育二胎,目的是为了生育男孩,这样的政策刺激了生男孩的意愿,从而造成了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但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女性已经逐渐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许多由男性劳动力承担的工作也可以女性劳动力来承担,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已经不再需要单纯的男性做出贡献了,可是持续偏高的男女比例却出现了,这说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制定上存在着缺陷,实施一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重男轻女思想上的纵容。

(二)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不断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最新的一项人口普査结果显示,截止年底,中国岁以上的老人有亿,预计到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亿人。按照国际上的标准,我国已处于老龄社会,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已是不争的事实。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不仅对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同样也给家庭带来一定的负担。尤其当下的家庭正在逐渐增多,何为“4-2-1”的家庭即一对夫妻在赡养四位老人的同时还得兼顾一位小孩的抚养。面对这样的压力,该如何去改善当下的情况,仍然是一个难题。

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面对这种过快增长而对社会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压力,其对当下人口结构的构成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随着中国人口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导致老龄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自中国于年推行

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在针对当时人口众多的情况,计划生存政策对有效控制人口比例的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进歩,人口比例虽然从表面上看还是处在比较高峰的阶段,但我国自进入新世纪以来生育率就一直处于下降的水平。

第二,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促使老年人口性别失衡。自古以来中国妇女就处在不平等的地位当中,妇女在承担生育和家庭责任的同时也肩负着家庭养老的重任。[6]就当今的社会而言,人口老龄化对女性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社会责任的负担上,也体现于当下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使女性在社会环境中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目前,中国人口比例的失调,加重了老年人口妇女化的特征。中国社会正不断承受着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而这其中女性老年人口的比重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女性的寿命高于男性的同时,高龄老年妇女的比重也在不断的扩大,很明显的已超过男性老年人口。面对这样的环境状况,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该如何调整,社会老年人口对女性所带来的影响究竟能否得到有效的改善,针对“老年人妇女化”该如何提出相关的政策措施,是我们应关注的问题。但是对于解决老龄人口性别失衡所带来的问题并不应该仅仅归结于性别上的差异,而应当有效发挥妇女双重角色的功能,这样不但可以保障老年妇女不再单纯的依赖于家庭上的供养,而且会使得这些主体随着社会的变迁去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家庭模式对子女的影响

以传统的角度来看一胎化是不符合伦理道德的一个政策从人们的生育自由权方面而言,开放二胎更加符合伦理道德要求。因为节制生育是对生育自由权的限制。通过以发展经济的方法而不是通过以限制一个家庭的生育权来解决人口与经济发展的问题更加符合自然伦理。从家庭伦理的方面来看,开放二胎可以确保家庭的和谐稳定。[7]

四、放开“二胎”政策的有利之处

(一)有利于个体早期社会化的实现

早期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人在从幼儿到青少年期间的社会化阶段,同时幼儿时期和青少年时期也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对每个人的一生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这一阶段,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并不成熟,独立判断和思考事物的能力也较为缺乏,大多是以模仿和盲目地跟从为主,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对新鲜的事物也有着强烈的新奇感。在个人早期社会化的过程中,同辈群体对其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过去实行一胎政策的过程中,多是独生子女,缺乏同辈群体,导致独生子在应有的年龄未能形成个体健康的社会性,抗压能力差、社会融入能力低、社会责任意识也比较淡薄,这些现象都意味着独生子女政策并不利于个体社会化的完成,同时也不利于小孩的健康成长。[8]但是实行了二胎开放政策之后,能够更好地引导人们向早期社会化的向善性转化,而向善性的转换从根本上来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是我国科学发展观政策的重要体现。另外,开放二胎政策也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是在尊重人权的基础上进行的经济和政治建设,才是最为稳定的建设。

(二)缓解赡养老人的压力

目前,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多是夫妻双方赡养四位老人和一个小孩,尤其是在一胎政策的压制下,这种家庭生活模式会一直循环下去,这样给中年夫妇带来了巨大的赡养老人的压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时间不够用。赡养老人不仅需要金钱的付出,同时还需要时间的付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今的社会生活下,工作压力本身就很大,工作之余还需要一些应酬,这样留给老人的时间则是少之又少。同时对于独生子女建立起的家庭来说,配偶的父母也是需要照顾的,如何合理地分配时间,处理好工作、小孩、老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许多中年人面临的较为头疼的问题。第二,经济负担较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压力也成了压在独生子女身上的一项困难,抚养小孩、照顾老人都需要花钱,并且费用会逐年增加。特别是遇到老人生病,则需要更多的费用,然而独生子女只能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来完成。实行了放开二胎政策,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二胎,到了中老年时有两个孩子赡养,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孩子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子女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这样也

成为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另外,放开二胎政策,孩子不再是享受专宠和溺爱,减少子女的溺爱现象,对于孩子的培养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包括日后赡养老人也会更加精细。

(三)减少失独家庭的出现

失独家庭最为社会上的一类特殊群体,多是由于意外或者疾病而使一个家庭失去了唯一的孩子,幸福和谐的家庭因此而陷入了痛苦之中。在出现失独事件,失去孩子之后,夫妻之间因为过度思念孩子,很容易陷入埋怨和纠缠,导致家庭矛盾的出现,严重则会离婚。另外,失独家庭遭受丧子打击后,甚至有可能会想用非理性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从而扰乱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此而言,独生子女占主体时,也是社会风险源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实行二胎政策开放以后,能够降低独生子女的成长风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失独家庭的出现,即使发生了意外,夫妻仍然还能有另一个感情寄托,不会让家庭陷入失独状态之中,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9]同时,实行二胎开放政策也能够让老人在晚年时老有所依,生活有保障,减少空巢老人的数量,也可以逐步地将社会养老转换成为家庭养老,不仅能够减少政府和社会的压力,同时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和谐。

五、二胎政策放开的弊端

(一)导致社会整体发展的滞后

二胎政策的开放,必然会造成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的增长会对社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治安上,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再加上我国人口基数本来就大,这样犯罪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特别是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受教育水平都不高,整体学历偏低,多是集中在中专学历以下,很早就开始进入社会工作,文化程度与法律意识都较为淡薄,这样犯罪率也会有所增加,影响社会治安,制约社会文明,从而减缓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和谐。[11]以医疗卫生事业为例,据专家研究表明,到2013年医生的从业人数已达到每千人中有3名医护人员,但是在2003年时医生的从业人数则是每千人中有0.8名医护人员,如果二胎政策放开,到了2040年时,医护从业人员将会增长为每千人中1.1名,因此人口的急剧增长也会改变我国现有良好的医疗条件,从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二)增大社会人员的就业压力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一直存在着就业压力较大的问题,即使近几年在政策的引导下,就业情况得到了良好的缓解,但是从近两年高校的就业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许多高学历青年找不到工作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就业压力又开始出现了新一轮的增长态势。[12]就这一状态而言,开放二胎政策,必然会增加人口,然而在社会岗位有限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失业,生活无法保障,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远发展。[13]

六、结论与展望

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对出生人口数量及时期生育率的影响大小,主要取决于这样几个参数: 第一,育有独生子女的已婚育龄妇女的规模大小。规模越大,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后进入目标人群的数量就越多; 第二,目标人群生育第二个孩子意愿的高低。[14]在目标人群中,计划和确定要生第二个孩子的比例越高,新增加出生人口数量越多; 第三,政策放开后目标人的二孩生育分布。如果目标人群都集中在短期内( 比如在两年内) 生育,这一两年的出生数会非常大,如果能分散在比较长的时期生育( 比如在 6 年或 8 年内生育) ,那么每年的新增出生数量会少很多,年度出生人数的峰值也会低很多; 第四目标人群的年龄结构。由于二胎生育意愿是随年龄上升而下降的,所以目标人群中的年龄结构会对出生数量产生影响,在同样目标人群规模下,年纪大的育龄妇女比例越高,生育的孩子数量越少; 第五,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时间。[15]由于在中国目前的育龄妇女中,各个年龄人数的差异很大,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目标人群的规模及结构会大不相同,进而影响累积生育势能的小。就目前的育龄妇女结构而言,越晚放开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目标人群的规模会越小,因为 1973 年以前出生高峰期出生的队列正在逐步退出育龄期。本文前面预测的人口变化都是基于2012 年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如果推后几年,比如,2017 年或 2020

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累积的生育势能也会有相当程度的降低。

参考文献

[1]王美涵,董文松.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财经论丛.2004年第5期

[2] 董慧莉.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探析[J]特区经济.2006年第3期

[3]杨成.关于失地农民安置的探讨[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4年第5期

[4]高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讨论[J].经济学家.2004年第1期

[5]康岚.失地农民被征用土地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8 期

[6]王林燕.中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3期

[7]潘光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研究[J].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期

[8]侯辉.我国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12期

[9]李绍光.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5期

[10]涂文明.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和建构[J].理论导刊.2004年第12期

[11]廖小平.中国失地农民研究[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年

[12]党国英.以市场化为目标改造农村社会经济制度[J].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3期

[13]林黎.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困难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6期

[14]李贝贝.论构建城乡融合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15]温乐平.论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制度保障[J].南昌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浅析二胎政策开放的利与弊——以二胎适龄对象为例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浅析二胎政策开放的利与弊——以二胎适龄对象为例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摘要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我国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只要合法的夫妻就享有生二胎的权利,不再受“单独二孩”政策的限制,这一举措也是顺应了众多民众的呼声。就二胎政策开放而言,有利也有弊,笔者在本文中从两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期望对儿童政策的放开实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产生的背景研究出发,总结了我国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三十五年中各个阶段的生育政策以及取得的成绩,通过相关资料的查询和实地对我国的计生等部门的走访调查,掌握了我国一胎政策指引下对我国人口问题的影响,也全面了解了一胎政策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导致了出生性别比偏高、人口老龄化现象加重、核心家庭模式不利于子女的早期社会化、养老负担过重等问题。作者又对我国开放二胎政策的社会影响进行大胆的预测,开放二胎政策有利于个体早期社会化的完善、有利于减轻赡养老人的压力、减少失独家庭的出现,但是也存在着消极的影响,笔者从粮食供应的风险、人口过多导致社会整体发展滞缓、就业压力增大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最后,笔者对一胎政策和二胎政策的利弊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实施“二胎”政策是目前我国生育制度的理性选择的结论,认为实施“二胎”政策是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是顺应人口发展规律的科学选择和现实要求,笔者希望通过对本文的研究,为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希望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做出贡献。 关键词:二胎政策利弊比较研究

Abstract In the eighteenth session of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ur fully open two-child policy, as long as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couples to enjoy a second child, no longer limited to "single second child" policy that this initiative is in line with the voices of many people . To open two-child policy is concerned, there ar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conducted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wo aspects, it is desirable to release the child policy implementation have some guidance. Through background research on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resulting departure summarized in our family planning policy 35 years various stages of growth policies and achievements, by querying and field for China family planning and other relevant information sectors of investigations, to master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one-child policy guidelines for China's population problem, but also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one-child policy on the socio-economic impacts, leading to the high sex ratio at birth, the phenomenon of an aging population increase, the core home mode is not conducive to children's early socialization, overburdened pension and other issues. Author and social impact of open two-child policy to be bold prediction, open two-child policy in favor of individual early socialization perfect, will help reduce the pressure on supporting the elderly, to reduce the loss of single family appear, but there are also negative influence, the author from the risk of food supply, overpopulation leads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ociety has stagnated, employment pressure three aspects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author of the one-child policy and the pros and cons of two-child policy i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wo-child" policy is the rational choice of reproductive system concluded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wo-child" policy is the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s a whole , choose to follow the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law of population development, we hope that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to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we hope to improve

2020全面放开二胎最新政策

2020全面放开二胎最新政策 20XX全面放开二胎最新政策:全面放开二孩无需试点 20XX全面放开二胎最新政策,何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全面放开二胎还有多少人愿意生?国家卫生计生委在7月10日的时候新闻发布会上回应这样称,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要继续组织实施好单独两孩的政策,同时也是需要积极做好进一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研究论证工作。 全面放开二孩无需试点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的效果有哪些? 单独二孩其带来的增量人口上限仅为400万人,其提升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到0.3%。显然靠单独二孩杯水车薪。应该立即全面放开二孩,已无需再试点了,也没时间试点了。 立马放开二孩会导致人口数量出现反弹吗? 全面放开二孩,可能头几年有所反弹外,但年平均总和生育率也难以由现在的1.4至1.5升到1.8以上,2020年人口总量也难以突破14.5亿人,人口峰值也难以突破15.3亿人。 中国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的问题 我国的人口结构状况和总和生育率水平已达甚至超过最发达国家水平,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水平,这将严重制约我国发展。未来我国发展将面临经济大幅度滑坡、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和难以实现现代化的三重风险。

准生二胎的条件有哪些? 一、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二、双方均为少数民族,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三、双方均为归国华侨,或者来本省定居不满6年的香港、 澳门、台湾地区居民,只有一个子女在内地定居的; 四、再婚夫妻,再婚前生育子女合计不超过两个的,但不适 用于复婚夫妻; 五、婚后不育,夫妻双方均满30周岁,依法收养一个子女的; 六、第一个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医学上 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七、夫妻一方为一级至六级的残疾军人;一级至五级因公(工) 致残人员,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八、矿工井下作业连续5年以上,并继续从事井下工作,只 生育一个女孩的; 九、农村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十、男方到女方家落户且女方没有兄弟的农村夫妻,只生育 一个子女的(仅适用女方姐妹中一人); 十一、农村夫妻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十二、大山区的乡,女方在农村,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有关单独二胎政策看法的调查报告

关于单独二胎政策看法的调查报告 历史文化学院1503班秦梦瑶 2015211648 总背景 1、中国计划生育的历程 ?1982年十二大,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坚持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 ?从1980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1984年提出在农村适当放宽生育两孩的条件。 ?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的通过。 ?再到今天的全面放开二孩,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在处于动态调整的“进行时”。 2、为何全面放开二胎 ·单独两孩实践遇冷生育率低到危险 ·“银发危机” ·“刘易斯拐点”隐忧 ·“失独”社会之殇 ·男女比例失衡 3、二胎政策全面放开有什么好处? ·高二孩生育率,叠加第二次“婴儿回声潮”效应,人口老龄化进程延缓·增加年轻、高素质新生劳动力,符合经济未来发展方向

·伴随新生人口成长,大消费行业需求有望持续高涨 一、调查目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随着国家放开单独二胎政策的实行,已经有几个省份具体实行单独二胎政策,其余省份也都在准备中,并将适时实行单独二胎政策,河北省也将于近期放开单独二胎。计划生育是我国长期基本国策,本次单独二胎政策也是根据我国人口结构的现状以及人们的需求来制定实施的。放开单独二胎的政策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具体的影响呢,这些影响需要政府实施哪些措施来应对呢。人口数量的变化带来的影响需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我的这次调查得出的个人结论,为政府机构提供个人见解,为解决放开单独二胎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提供一些依据。 二、调查时间: 2016年1月11日至2月15日 三、调查地点: 青岛市胶州市胶西镇计划生育站 四、调查范围: 亲戚朋友及同学 五、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全面二胎政策的影响

全面二胎政策的影响 在过去一百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几乎所有国家都曾弥漫过或正弥 漫着对生育率的忧虑。有些国家(如一些非洲国家)抱怨生育率总居高不下,而另一些国家(如欧洲和东亚的一些发达国家)则苦恼生育率持续低迷。即使在同一国家里,也可能几十年前还在恐慌“婴儿潮”阻碍发展,今天却又担心生育率之低难以应对老龄化之挑战。 有关这个问题,我们也无法具体统计政策出台后,有多少女性愿意 生育二胎,但我们从生育政策逐步放开的历史,或许能够知晓女性生育 意愿的趋势。 到底什么水平的生育率是好的生育率呢?毫无疑问,极低或极高的 生育率之于社会的存续与发展都是有害的。倘真的有“最优生育率”存在,那定是在这两个极值之间。更重要的是,这世上没有人咸美之、皆 大欢喜的生育率水平。所谓的“好”或“最优”一定是在特定情境下之 于特定对象而言的。那么,假设本周宣布的“全面二胎”政策真能让中 国生育率有明显提升,谁又会是政策的受益者呢? 同时,新《条例》规定了可以再生育子女的条件:夫妻生育两个子女,有子女经依法鉴定为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医学上认为 可以再生育的;曾患不孕不育症,依法收养两个子女后又怀孕的;再婚夫 妻一方已生育两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或者生育一个子女,再婚后无共 同生育子女的;再婚夫妻一方已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再婚后 共同生育一个子女的;再婚夫妻各生育一个子女,再婚后共同生育一个

子女的;省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 专家研究认为,分区域分步放开二胎,可以避免同时全部放开二孩 带来的人口大起大落式的剧烈变动,也可避免放开“单独”(即夫妻双 方一方是独生子的可生二胎)带来的花费时间较长、贻误时机等问题。 看来专家想得非常周到,把“单独”贻误时机的问题也想到了。但是, 假如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一者,可能很难避免人口大起大落式的剧烈变动;二者,可能会出现一个人口生育高峰,为社会带来诸多隐患。 在前面谈到二胎政策的出台原因时已说到一部分二胎政策所能带来 的益处——即是第一个有利方面:对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有益。而二胎政 策的第二个有利方面便是:对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有益。 人口规模会阻碍生活水准提高吗? 在“全面二胎政策”公布后没多久,一位性格较真的朋友给我发来 微信,询问这个问题——“人口规模与生活水准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他坦诚地说,对这问题的思考让他感到有如精神分裂的困惑。 很明显嘛,土地面积必有其上限,过大规模的人口超过自然资源的负荷。如果人口减少了,均摊到每个人的资源就多了,那么生活水准提高是很 显然的事情。与此同时,他听到别人说,人口规模下降会阻碍创新,妨 害一国之长期竞争力。他又觉得似乎也很有道理。那到底是人愈多愈好,还是人愈少愈好呢? 这问题的答案首先取决于一国之经济结构是怎样的。倘这个国家是 以农业为主,那它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是土地。土地的供给是有限制的。 给定土地数量,劳动力的边际产出随人口增加而递减。所以,生活水准

学者建议放开“二胎”的利与弊

学者建议放开“二胎”的利与弊! 导读:日前,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历经两年研究指出,我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然而不同的声音也于近期传出,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小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放开二胎政策,百害而无一利。”两种相反的观点,到底谁接近真相?延续了这么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否需要调整? 一、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这次专家错没错? 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生育政策的调整,可以缓解20年之后的高度老龄化局面,使总人口变化更加平稳,并再次获得人口红利。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历经两年的研究指出,我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11月1日中广网) 专家的研究,不是“烟酒”,笔者一般都会相信;专家的建议,不是拍脑袋决定的,笔者一般都不反对;对于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两年的研究成果,笔者表示非常钦佩。但是,对于专家“2015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意见,笔者不敢苟同,甚至认为这或许是个坏主意。 专家指出,我国应实施“生育自主、倡导节制、素质优先、全面发展”的新人口政策。专家的理想很丰满,然而现实很骨感。如果“生育自主”,富翁富婆要生多少孩子?明星名人要生多少孩子?连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上也有嘉宾想生“一个足球队”呢;“倡导节制”当然很好,可是有多少人会响应倡导、会节制?之前不是吃过“父母熊熊一对,孩子熊熊一窝”的亏吗?为什么要走回头路?“素质优先”是一种幻想,十个指头有长短,一窝鸡也有几个不叫的,生的孩子多了,能保证每个孩子的素质吗?此其一。其二,“素质优先”怎么体现和衡量,是否制造另一种不公平?“全面发展”更是让人难以理解,全面放开二胎莫非就全面发展了? 专家研究认为,分区域分步放开二胎,可以避免同时全部放开二孩带来的人口大起大落式的剧烈变动,也可避免放开“单独”(即夫妻双方一方是独生子的可生二胎)带来的花费时间较长、贻误时机等问题。看来专家想得非常周到,把“单独”贻误时机的问题也想到了。但是,假如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一者,可能很难避免人口大起大落式的剧烈变动;二者,可能会出现一个人口生育高峰,为社会带来诸多隐患。 中国不能没有没有专家,但专家太多未必是一件好事。专家的一个正确观点,可能带来巨大效益;反之,专家的一个错误观点,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倘若国家采纳“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这个建议,带来的后果到底是“人口红利”还是“人口灾难”,目前估计没谁敢打包票。中国地大物博,但总资源就这么多,人口越多,分摊到每个人身上的资源就会越少,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正因如此,对于“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这个建议,国家不能只听专家建议,还要听听百姓意见。 放开二胎早已不是新闻,而10月26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报告集纳了20多位人口学者的政策建议,这是新闻。因为这个报告,有

解析全面二胎政策!

解析全面二胎政策! 2015年12月21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 八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草案提出,本修正案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独生子女政策将在下周五正式宣告终结,强制避孕节育也将成为历史。2016年二孩出生均合法 取消假期之后,就是增加新的假期。新的计生法通过之后,生育二孩将得到鼓励,而且生育二孩的生育假也将延长。修正案草案修改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明确全国统一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地方可以结合实际对允许再生育子女的情形制定具体办法。中金网 同时明确,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人口计生法修正案实施之日,就是"全面两孩"落地之时。”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介绍,人口计生法修正案草案第十八条明确,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如果获得通过,修正案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201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都是合 法的。 二胎政策的影响 延长生育假修正案草案修改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8

条,明确全国统一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地方可以结合实际对允许再生育子女的情形制定具体办法。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修正案草案还修改了具体条款鼓励符合条件的夫妻生育二孩。如,规定符合政策生育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据悉,这一政策是为了解决“二孩政策”所带来的生育假不足的问题。 根据人口计生法第29条规定,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由各省区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或者人民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取消晚婚假对与全面两孩政策不协调的奖励与保障的条款,修正案草案也进行了修订,删除了对晚婚晚育夫妻、独生子女父母进行奖励的规定。 随着二胎政策的尘埃落定,中国母婴行业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5日在沪首次发布的《2015CBME中国孕婴童消费市场调查报告》中显示,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母婴消费市场规模未受影响,占家庭收入的11%。 刺激市场据最新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现有超过7000万0-3岁婴幼儿人口,婴幼儿人口基数占较大比重。再

二胎政策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期末考核 课程名称:劳动经济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劳动经济学》评分标准

二胎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摘要:在撰写“二胎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论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我国二胎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二胎政策的利与弊,能更理性的看待国家实行的二胎政策,同时对实行二胎政策的原因进行探讨,了解更多的方式来解决现在社会存在的问题,从而与二胎政策共同实施;本论文主要采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观点进行论证,同时利用权威机构的数据统计进行分析,通过对劳动力的主体、内容和三大机制中的“供求机制”进行分点剖析二胎政策对我国整体劳动力市场来说的影响。 关键词:二胎政策;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结构

目录 一社会现状 (1) (一) 前言 (1) (二)“二胎政策”的可行性 (1) (三)“二胎政策”的非可行性 (2) 二“二胎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3) (一)“二胎政策”的实施带来的有利影响 (3) 1 提高劳动适龄人口的数量 (3) 2 缓解独生子女的特性造成社会的问题 (3) 3 缓解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养老问题 (4) (二)“二胎政策”实施带来的不利影响 (4) 1 基础设施的配置 (4) 2 更多的社会资源的消耗 (4) 3 妇女劳动力的影响 (5) 三延伸和建议 (5) (一)适当延迟劳动力退休年龄 (5) (二)扩大和深化教育,提高人口质量 (5) (三)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缓解“用工荒” (6) 参考文献: (7)

二胎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一社会现状 (一) 前言 “双独二胎”政策后,围绕“二胎政策”、“失独家庭”和“延迟退休”的话题就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地位有所动摇,“双独二胎政策”及“单独二胎政策”呼之欲出,浙江舟山率先放开“单独二胎”政策,其他省市也都在积极申报等待中。近几年国家频繁调整我国生育政策,主要是基于我国人口结构正发生着显著变化。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 360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8万人。出生人口164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08%o,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2‰,去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5‰,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95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44万人,这是相当长时期以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的连续第二次下降,第一次发生在2012年。这说明我国生育率已经处于下降趋势,虽然目前放开了“双独”、倾向全面放开“单独二胎”,但在短期内,难以缓解生育率处于低水平状态,“单独二胎”政策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其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中劳动力会产生什么影响,其真的可以对我国人口红利期的延长有效吗?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当下。民众对这一新“单独二胎”政策所抱的态度是否会真的带来人口出生率的增加呢?而除了放开“单独二胎的政策外”,还有怎么样的政策、方式能解决计划生育带来的社会问题呢? (二)“二胎政策”的可行性 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进程效果看,可以了解到要素积累、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基础要素等条件对经济增长是非常的重要的。而从人口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来看,人口增长会有效提高适龄劳动力在数量上的绝对增长,从而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增长、扩大劳动力市场和提高技术水平,从而满足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条件。从人口角度来观察一个经济体整体经济水平,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参与劳动的人数,即经济增长的劳动力资源的禀赋,另一个则是科学技术水平。相对劳动人口数量增加[14],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一般需要更长时间和在更好的经济发

全面放开二胎弊大于利

全面放开二胎弊大于利 开放是指解除封锁,禁令,限制。二胎政策是指中国实行的一种与计划生育相对应的政策,指符合指定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需要指出的是,二胎政策有其益处和弊端。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开放二胎政策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的问题,我方的观点是开放二胎政策弊大于利。下面我将从宏观的社会和微观的个人与家庭两个方面论述。 首先,从宏观的社会角度来说,一方面,在社会经济方面,面对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环境容量少,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开放二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力的数量,延长了人口红利期,短期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劳动力数量的增多会进一步加剧就业压力,造成资源的进一步紧张,环境压力加大,而人口红利期延长也不利于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型产业转型,从而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在社会问题方面,开放二胎政策使得青年人口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养老负担过重问题,但是开放二胎政策并不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根本措施,养老能力取决于劳动生产力,并不是劳动力与老年人口的直接对比。老龄化的过程是机械化取代劳动力的过程,是劳动密集型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的过程,有利于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从而有利于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次,从微观的个人和家庭方面来说,一方面,开放二胎政策使得家庭中孩子的数量增多,孩子的抚养成本提高,加大了家庭的生活负担。 另一方面,我方承认,孩子数目的增多可能会让他们在父母无暇照顾时互相陪伴,减少孤单感。但是也容易是孩子对玩具,衣物以及父母关爱的互相比较,造成生活矛盾。孩子长大后面对一定数量的家产的争夺也会产生大量家庭纠纷,不利于家庭和睦气氛的培养和亲情的维系。综上,我方坚持认为,开放二胎政策弊大于利。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今天很高兴能够和对方辩友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现在的中国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老龄化趋势严重之后大批老人的养老怎么办,比如人口红利期结束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该何去何从,然后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今天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多生孩子,把我们过去几十年走过的那条路再重新走一遍。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实际上今天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另一种办法,那就是继续向前走。我们已经看到18世纪的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从此走上强国之路,我们已经看到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通过航空工业的发展从此进入发展的新纪元,我们也已经看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崛起依赖的是汽车工业的发展。这些大国的经验都已经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当劳动密集型产业遇到发展瓶颈时,我们所想的不应该是再去期盼亚洲四小龙式的奇迹,也不应该再去企图重温亚洲四小虎式的辉煌,我们应该尽力从粗放型经济过渡到集约式经济,我们应该努力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为技术资本密集型。 现在,当人海战术的蜜月期已经过去,摆在中国面前的这道选择题已经非做不可了。如果今天我们按对方辩友所说的那样用生孩子来解决问题,我们真的能成功吗?在几十年之后,劳动力市场依然会出现和今天一样的情形,甚至会因为人口基数的更加庞大而使情况变得更糟,到那时我们又该怎么办呢?和今天一

二胎政策利与弊

二胎政策利与弊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而呈现这一态势的原因之一便是我国的人口红利,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大力发展了第二产业,获得了骄人的成果,然而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年龄增长,继续采用计划生育政策势必会使得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受累于人口老龄化严重的情况。而此时全面开放二胎政策是一个减少未来人口老龄化影响的重要举措,然而二胎政策的出台原因并不仅是这一个,因为人们对于生二胎的期望和呼声也是原因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基础设施的完善,在中国传统的多子多福理念的影响下,人们想生二胎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同时,开放二胎也有利于男女比例的平衡,因为以前计划生育的政策,加上传统观念中糟粕的影响,男女比例的失调越来越严重,而这会导致社会犯罪率的提升、对社会稳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再者,开放二胎会带动育婴、育儿等儿童产业的发展,这是刺激经济,改善产业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手段之一。 此外,开放二胎政策的原因远不止这几个,在此不再赘述。 二胎政策的弊 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不可能只有利而没有弊的,我们看到一项政策的弊也是为了避免这种弊端所带来的影响。二胎政策的弊端之一便是:人口质量提升困难。人口质量和人口数量一直是人口政策中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之争也是让所有人头疼的问题,

开放二胎政策能带来多种好处,但不可避免的便是人口质量的提升困难显得更严峻了。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之中,笔者认为人口质量更为重要,人口质量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基础,而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之中,比拼国家之间的软实力、高科技实力比比拼人口数量更能带来成效。诚然,人口数量的庞大能提高社会整体的需求,但也会受制于这种需求,亦会因为人口质量的不高而在“高精尖”等高科技行业落后于他国,从而使得本国的发展落后于他国。这是我们所需要极力避免的。 而提升人口质量便不得不提到教育水平的问题,根据阿里大数据的分析,自开发二胎政策的消息出台之后,全国搜索备孕书籍的城市中,四线城市的家庭占到了整个搜索人群的46.39%。而一线城市的家庭只占整个搜索人群的10.07%,二线城市的家庭则只占整个搜索人群的19.07%。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因为这不仅仅反应了四线城市生活悠闲,人们乐于生二胎,一二线城市生活压力大,人们不愿意生二胎的情况,更是反应了教育水平和生二胎的意愿之间的关系,因为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对女性的教育水平的提升,会减缓人口增长的速率,所以不管是计划生育还是开放二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素质始终紧密相连,如果能提高对国民基础教育的投入,会使人口出生率自然稳步降低,从而缓解人口压力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而同样的,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是全球都将要面临的问题,我们在这一阶段之中更是应该注重提高人口素质,因为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是必然的,那么加强国家实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便是提高人口素质,所以我认为在开放二胎政策之后,我国政策的下一个重点便是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

“全面二孩”政策论文

摘要:自1980年,中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我国的人口政策几经变化, 在经历了从 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 人口的主要矛盾也发生变化, 人口红利消失,人口老龄化 问题以及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等等问题凸显。 实行“全面二孩”政策,适当提高人口数量,弥 补劳动人口不足,有利于平衡人口性别比例, 降低养老人口比重, 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能力及 实现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 所以放开”全面二孩”政策是大势所趋。 文章将从放开政策实行 原因及背景,“全面二孩”政策的利弊端,民众对其接受程度及态度,实行“全面二孩”政 策的意义等展开讨论。 关键字:放开二胎、人口问题、政策调整、可持续发展 ?放开全面二孩”政策实行原因及背景: 中国或面临“低生育陷阱”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 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中 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 1.4,远低于更替水平 2.1,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 1.3的“低生育陷阱” 。当前是修复人口结构的最后窗口期, 根据统计数据预测, 全面放开二孩后,除了头几年有所反弹外,年平均总和生育率也难以由现在的 1.4 至1.5升到1.8以上,2020年人口总量也难以突破 14.5亿人,人口峰值也难以突 破15.3亿人。我国的人口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应立即由数量控制转向改善优化结 构,现在应该担心的是补偿性生育量太小问题,而不是生育堆积。 + 2000^2100年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前景 150000 一低右案14 -i 中方案1.6 —高方韋1.8 50000 2000年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2060 2070 2080 2090 2100 注:S 中低、中、离方廩分别I 为设宦的删[]生育率. 资*4来源:南京大学人口学者陈友华绘制 2、人口结构问题 (1)人口老龄化危机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 例相应增长的动态。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 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中国13.67亿人口中, 60岁及以上的老人2.1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 15.5%; 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亿人,占比 1、 130000 110000 90000 70000 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

2020年两会热点关于二胎提案政策解读

2020年两会热点关于二胎提案政策解读 两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3月3号天上午,出席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北京团代表 报到。现任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国家卫计委科学技术研 究所所长马旭表示,全面放开二胎预计在今年不会搞区域性试点, 单独二孩政策效果还要再观察一段时间。 中国社科院12月15日发布《经济蓝皮书:2016年中国经济形 势分析与预测》指出,中国目前生育率已经非常接近“低生育陷阱”,呼吁尽快从“单独二孩”向“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过渡。 自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即单独二孩)政策。对于全面放开二胎,国家 层面仍然持谨慎态度,国家卫计委曾多次公开表示,目前暂无全面 放开生育二胎的时间表。 国家卫计委2016年1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年底,大概有100万对的单独夫妇提出了申请。2012和,中国劳动人口已经连 续2年下降,近期,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将公布,劳动年龄人 口可能还将延续前两年的下降趋势,而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步伐也有 望加快。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金营预计“十三五”后半期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可能性比较大。湖北人口学会副秘书长石智雷表示,到2016年底或2017年初就应该推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试点工作。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必要性: 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 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生育政策的调整,可 以缓解20年之后的高度老龄化局面,使总人口变化更加平稳,并再 次获得人口红利。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历经两年的研究指出,

浅析二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7年第18期(总第258期)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深度关注▲ 浅析二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深圳技师学院 赵四化 【摘要】人口政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文章以二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为研究课题,通过对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各种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了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为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也进一步丰富了人口政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二胎政策;人口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衡;经济结构转型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宣布:“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将对我国的人口结构及经济发展产生重大深远影响。 一、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由重视数量转向为重视质量,生育意愿逐渐降低,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少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减少。目前我国平均总和生育率已低于替代水平,步入平均每对夫妇终身生育1.7-1.8个子女的低生育国家行列,这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在30多年的一孩政策约束下,生男孩的意愿更强烈,导致我国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将极大地缓解上述矛盾,意义重大。 (一)拉动国内经济需求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愿意付出更多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从婴幼儿开始,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需要给他们在日常消费、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提供满足,这样就能够促进多领域的快速发展,拉动经济发展。例如:根据艾瑞咨询集团预测,在单独二胎政策的前提下,2014年至2018年,婴儿行业市场的规模将由1.65万亿快速增长到3.02万亿,平均每年增长16%,高于之前12%的增长速度,而现在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提出,将会更进一步扩大对婴幼市场的消费,拉动婴幼市场的快速发展。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184元,同比增长10.1%,如果按照10%的复合增长率计算,2016-2021年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大约是2.4-4.0万元,按照每户的收入计算,新生儿出生三年的人均支出约为1.2万元。如果全面开放二胎政策,我国将在2016-2021年六年内带给幼儿相关产业大概3000亿的市场产量。 (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 新生人口的增加,需要各种消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人更加注意精神方面的消费,例如旅游消费、娱乐消费、体育消费等。青年的快速消费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向轻工业、服务业方面转型,形成国民经济重工业、轻工业、服务业多行业的合理配置,增强我国的经济发展动力。而且像互联网、金融行业等高科技服务行业,需要新一代文化素质水平高的青年劳动力。因此,弥补我国青年劳动力不足,将能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我国目前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据联合国的调查,到2050年,全球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平均比例为20%,而我国老年人将占30%,超过全球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将会造成青年劳动力资源短缺,延缓经济发展速度。从目前欧洲发达国家可以看出,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正成为制约欧洲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原因就是出生率下降而形成的人口结构老龄化所造成的。人口老龄化还将带来沉重的社会保障负担。据统计,我国1980年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为13∶1,到2003年,这个比例变成了3∶1,预计到2020年,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将超过1亿人,届时供养比例将达到2.5∶1,社会保障压力非常大。全面开放二胎政策,提高二胎出生率,能够减轻我国社会经济的负担,更好地推动未来我国经济平稳发展。 (四)调节男女比例失衡问题 由于之前的一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又因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男孩更加重视,所以导致男女失衡。据统计,2015年中国大陆总人口137462万人,男性人口70414万人,女性人口67048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2(以女性为10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51,男女人口相差3366万,这意味着约有3000余万的男性人口将面临“打光棍”的局面,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增加二胎出生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男女比例失衡,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

2016年开放二胎政策调查报告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6年关于开放二胎政策你有什么看法?下面是小编搜集的相关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2016年开放二胎政策调查报告篇一 一、调查目的 随着国家放开单独二胎政策的实行,已经有几个省份具体实行单独二胎政策,其余省份也都在准备中,并将适时实行单独二胎政策,河北省也将于近期放开单独二胎。计划生育是我国长期基本国策,本次单独二胎政策也是根据我国人口结构的现状以及人们的需求来制定实施的。放开单独二胎的政策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具体的影响呢,这些影响需要政府实施哪些措施来应对呢。人口数量的变化带来的影响需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我的这次调查得出的个人结论,为政府机构提供个人见解,为解决放开单独二胎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提供一些依据。 二、调查时间: 2015年3月20日至4月10日 三、调查地点: 宁晋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凤凰路256号)。 四、调查范围: 来宁晋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办理各种业务的每个人。 五、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六、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 通过对放开单独二胎政策的看法,83%的被调查者表示支持,孩子们可以有个伴,互相照应,10%的被调查者不支持,并认为现在中国人口数量太多了,另外还有7%的被调查者表示还没有想好;对于你是否会考虑生二胎的问题,63%的被调查者表示会考虑生,22%表示不会

考虑生育二胎,养孩子成本太高了,同时也有15%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一定,视情况而定;对于你为什么想生二 胎的看法,80%的被调查者持有希望儿女双全,年老多个依靠的观点,65%的被调查者表示这是遵照老一辈家长的希望,另外有55%被调查者认为想生二胎的理由是子承家业,传宗接代;对于你为什么不想生二胎的看法,82%的被调查者认为当下生活成本高,多一个孩子家里开销增加太多,33%的被调查者则担心给孩子的爱不均衡,难免会出现偏心,另有12%的被调查者表示更喜欢三口之家的生活,62%的被调查者会选择独生子女作为自己配偶,75%的被调查者担心孩子以后的受教育问题,80%的被调查者担心孩子多了以后的医疗问题。 希望政府通过以上调查结果采取措施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未来人口增加所造成的的医疗压力;第二,未来人口增加造成的基础教育压力问题;第三,做好单独二胎政策宣传解释工作。 2016年开放二胎政策调查报告篇二 一、现状分析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由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可知,我国现有人口共13.397亿,2010年末全国总人口达13.410亿人。在这样的一个人口基数下,我国的人口老年化也在加剧。据《2011年至2015年老年事业发展纲要》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0.2%以上,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1.3亿,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占整个亚洲老年人口的1/2。而在2010年年底我国60岁及其以上的人口比重已经达到20.38%。据相关专家推测,在2020年将达到27.53%,2030年更将是 37.55%,2040年将为45.00%。所以我国将进入超老年型社会。中国迅速上升的老年人口比例,对比为数不多的人均收入,难免会让我们想到未来养老难的问题。 二、农村生育观原因分析 1、计划生育观 今天的农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人们有了更多的积蓄来干别的事,但和城市人口相比,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思想不够解放,眼界不够开阔以及农村传统思想的病根,在计划生育观上仍存在严重问题。通过调查,接近90%的村民认为农村不该多生,在多数城里人看来,只有一个才不叫多生,但70%的村民认为农村家庭两个孩子最好,尤其是一男一女,她们看来两个并不为多。在对待农村生育与中国人口压力的问题上,35%的村民肯定农村超生会增重国家人口压力,应该严格控制农村计划生育,只有严格符合条件的夫妇才可以生二胎,然而

开放二胎政策利大于弊立论陈词

主席、对方辩友你们好!我方的观点是“现阶段开放二胎政策利大于弊”。 首先我方认为开放二胎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第一,二胎政策可以调节当前的人口结构。众所周知,我国已经进入严重老龄化、少子化社会,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如今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且出生率不到国际标准的二分之一,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将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尽早开发二胎政策,为未来储备足够的人力资源,缓解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压力。第二,二胎政策可以保证我们完成从劳动密集型经济向技术密集型经济的转变。劳动密集型经济仍是我国经济的主导成分,而我们的“人口红利”却正在消失,在这个特殊的过渡时期,唯有二胎政策提供的充足劳动力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才能保证这次经济革命的胜利。第三,二胎政策可以有效调节性别比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我们知道,某一时刻的性别比失衡,不仅影响一代人婚姻、家庭的建立,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年龄段人口的正常生活,从而同时影响着人口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二胎政策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国家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男女比例为105:100,四个二胎政策试点地区为102:100,显然,男女比例问题已经初步得到缓解。 其次我方认为开放二胎政策也有利于个体的发展。第一、二胎政策可以为孩子创造更健康的成长环境。在当今时代,我们不难看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弊端。作为唯一的孩子,独生子女被家人过分的宠爱,自理能力低、适应能力差;缺乏兄弟姐妹的陪伴,很多孩子性格孤僻、冷漠。此时,我们需要二胎政策,让两个孩子在相互学习中完善性格,在相互照顾中学会关爱他人,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第二、二胎政策可以避免失独家庭。开放二胎政策,可以减轻子女在赡养老人上的压力。从一定程度上说,有了二胎政策,失独父母老无所依的悲哀也可以避免。南京大学社会学家陈友华(排比句、儿女绕膝、天伦之乐、和谐的家庭氛围) 多子多福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并且 (独生子女本质上是一个高风险家庭,二胎政策放宽可以避免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畸形传承被扭曲的家庭结构能得到部分修复。同时可以避免未来的劳动力过度短缺延缓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与程度减轻未来社会养老的压力。balabala) 例子要简练 老龄化。65岁8.9% 60岁13.26% 近20年来。中国生育率1.15胎非常低只有国际标准的二分之一 国家标准:2.7胎发达国家2.3胎发展中国家 陈友华教授独生子女家庭很危险 中国的首要问题不是人口数量、而是人口结构(倒金字塔结构(生产者和消费者)会导致经济泡沫) @@@@@@ 资料 自我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