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专题-声现象

初中物理专题-声现象
初中物理专题-声现象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任何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同时停

,但声音并没有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软木除外),气体中最

慢.我们听到的声音绝大多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常温(15 ℃)下,声音在空气中的

速度为340 m/s.

3.声音的特性

特性概念决定因素相应关系

音调声音的

高低发声体振动的频

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响度声音的

强弱或

大小发声体振动的振

幅和距离发声体

的远近

发声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

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音色音品、音

质发声体的材料和

结构

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

是不同的,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

别乐器或区分人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情、敲铁轨听声音、倒车雷达等都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例子;超声波碎石和超声波清洗等都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例子.

5.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如:禁止鸣笛、消声器);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植树造林、隔音墙、关窗户);③在人耳处减弱(如:捂耳朵、戴耳塞).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例1】(成都)如图2-1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 )

图2-1

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B.超声波具有能量

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把它放到水里后,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就能够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是在振动的.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

【点评】把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转换成可以明显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方法称为转换

法.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用到转换法来研究物理现象.

【变式训练】

1.如图2-2所示,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2

A.说明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B.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是否相同

D.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所发出的声是次声波还是超声波

答案:B

考点2 声音的特性

【例2】(福州)福州许多路口安装有盲人过街提示器,盲人可以根据提示器发出声音的高低辨别方向.其中声音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振幅

D.响度

【解析】我们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提示器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因此这里的高低应该是指声音的音调.

【答案】B

【变式训练】

2.(德州)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 )

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

答案:A

解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产生高低不同声音的原因是物体振动快慢不同,发出低沉的声音,是因为物体振动比较慢,所以频率低,音调也低.因此“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音调.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3 噪声的控制

【例3】(淮安)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道路两旁栽行道树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解析】道路两旁栽行道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选项A符合题意;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戴上防噪声的耳罩可以在接收处减弱噪声,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限制建筑工地的工作时间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变式训练】

3.(多选)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答案:AD

考点4 声的利用

【例4】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使用过程中,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_______(选填“具有能量”或“能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提高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此外,医生还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体内结石,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

【解析】声音的响度和声源的振幅有关,还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平时可以利用减少声音分散的方法来提高响度,如喊话时把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边.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说明声音具有能量.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皮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

【答案】能传递信息响度能量

【变式训练】

4.(多选)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碎石

B.用声呐探海深

C.利用B超做体检

D.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

答案:BC

考点5 声的波形图像

【例5】(多选)音乐小组的三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这几种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图2-3所示,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甲乙丙

图2-3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

【解析】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所以A选项说法正确.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音乐小组的三位同学各自的乐器音色不同,所以B选项说法错误.振幅是指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它决定了声音的响度.观察图示可知振幅相同,故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所以C选项说法正确.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观察图形,可知发声体振动的频率相同,故音调相同,所以D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ACD

【变式训练】

5.当声音的音调或响度改变时,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也会改变.如图2-4中给出了相同时间内两个不同音调或响度的发声体A和B振动的波形,其中________波形的音调高,_____波形的响度大.在图2-5中的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__是乐音的波形.

图2-4 图2-5

答案:A A 甲

考点6 创新设计实验

【例6】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请写出实验所需器材、实验步骤及实验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要有可行性,符合安全原则)

(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方法一:实验器材:大广口瓶、橡皮塞、小闹钟.

实验步骤:把小闹钟调至响铃状态,然后轻放于大广口瓶里,听小闹钟的声音.用橡皮塞塞住广口瓶的瓶口并塞紧,要求不漏气,然后再听小闹钟的铃声.

实验结论:瓶内空气和瓶外空气完全被大广口瓶和橡皮塞隔离,如果此时仍能听到小闹钟的铃声,则可证明听到的铃声是通过大广口瓶和橡皮塞传播出来的,即固体也能传声.

方法二:实验器材:白纸、铅笔、长条桌.

实验步骤:同学甲在长条桌的一端用铅笔在白纸上用力均匀地写“一”,同时同学乙在桌子的另一端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甲写“一”时的声音,重复几次实验,都可以清楚地听到写“一”时的声音.同学乙将耳朵离开桌面(注意调整耳朵与笔的距离,保证与上几次实验相比耳朵与笔的距离相同),同学甲在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写“一”,重复几次实验,都听不到甲在白纸上写“一”的声音.

实验结论:在相同的条件下,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声音,在空气中则听不到声音,说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桌子传播的,即固体可以传声.

【答案】见解析

1.(潍坊)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答案:C

解析:“引吭高歌”中的“高”说明声音的响度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

声音的响度小.故本题答案选C.

2.(潍坊)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我市为了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创建宜居文明城市,采取了多项措施.下列措施中主要用于降低噪声污染的是( )

A.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

B.倡导市民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C.高楼大厦减少使用玻璃幕墙

D.市区道路设置禁止汽车鸣笛标志

答案:D

解析: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来调节气温,不是为了降低噪声,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倡导市民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是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不是为了降低噪声,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高楼大厦减少使用玻璃幕墙是为了减少镜面反射所形成的“光污染”,不是为了降低噪声,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市区道路设置禁止汽车鸣笛标志是为了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故选项D符合题意.

3.(潍坊)为提高全体市民的防空安全意识,我市每年都要进行防空警报演练.为了使警报声传得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答案:B

一、单项选择题

1.(枣庄)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340 m/s

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

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

D.“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频率高

答案:D

解析:真空不能传声,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故选项A错误;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故选项B错误;“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选项C错误;“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故选项D正确.

2.(菏泽)人工智能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华人青年王孟秋发明了一款功能强大的便携式家用“无人相机”,相机内装有多种高科技传感器,底部装有镜头和声呐(发射超声,同时能接收超声的装置),机身只有240克.你认为向下发射超声的“底部声呐”可能与下列相机的哪个功能有关( )

A.用手机控制相机

B.相机能自动悬浮停在合适高度拍摄

C.相机水平位置运动时遇到障碍物会自动避开

D.笑脸抓拍

答案:B

解析:用手机控制相机,属于电磁波的应用,与声呐功能无关,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底部声呐”向下发出超声波,该超声波被景物反射,“底部声呐”接收反射回来

的超声波,自动测量出相机到景物之间的距离,以便相机悬浮停在合适的高度上进行拍摄,故选项B符合题意;“无人相机”向下发射超声的“底部声呐”与相机水平位置运动时遇到障碍物会自动避开功能无关,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拍摄笑脸属于光现象,与声呐功能无关,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3.(达州)如图2-6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乙

图2-6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B.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

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D.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偏离原位置程度不相同,因此响度不相同,甲偏离程度大,所以甲的响度大,即音量大.故选项D说法正确.

4.(凉山)白天你的邻居装修房子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合理可行的( )

A.叫邻居不装修房子B.将家中音响声音开到最大

C.赶快将家中的门窗关闭D.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答案:C

解析:叫邻居不装修房子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但不合理,故选项A不可行;将家中音响声音开到最大,更加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故选项B不可行;关紧门窗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选项C合理可行;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检测出声音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选项D不可行.

5.(福州)2015年3月27日,中国城堡室内乐团在福州于山九日台音乐厅举办音乐会.台下的听众能够辨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振幅

答案:B

6.我们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大雪过后,大地披上厚厚的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里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这一描述,你认为会堂、剧院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的形状,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这主要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大声音的响度

D.装饰得美观些

答案:A

7.(绵阳)如图2-7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约为尺长的一半,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并观察它的振动情况.然后减小钢尺伸出长度约为尺长的,再次试验,得到的结论是( )

图2-7

A.声音变大B.频率变高C.振动变慢D.响度变小

答案:B

解析: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约为尺长的一半,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然后减小钢尺伸出长度约为尺长的,若仍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频率会变快,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频率变高,音调会变高.故本题答案选B.

8.(湖北)下列事例中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阳光从东方射过来了

B.雷声从东方传过来了

C.云朵从东方跑过来了

D.花香从东方飘过来了

答案:B

9.在如图2-8所示的图文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声呐探测海洋深度

B.用听诊器看病

C.男女二重唱

D.用冲击钻在墙上打孔

图2-8

A.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光波、无线电波的速度大

B.减小声音分散,可增大响度

C.声音大小不同是因为音调不同

D.捂住耳朵可以减小噪声频率

答案:B

10.(成都)关于图2-9中的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图2-9

A.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B.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

D.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答案:D

解析:小提琴是琴弦振动发出声音的,当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选项A错误;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选项B错误;道路两旁建

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选项C错误;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选项D正确.

二、填空题

11.(株洲)笛子是通过从吹孔向管内灌气引起空气柱________而发声的,演奏时,通过分别开闭六个音孔,笛子就能发出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声音.

答案:振动音调

12.(漳州)萍萍帮妈妈涮洗餐具,演奏出锅、碗、筷、勺的“交响曲”,响声是由于餐具的________产生的,根据声音的________可以判断出是锅还是碗发出的响声. 答案:振动音色

13.(烟台)如图2-10所示,将手机置于封闭的玻璃罩内,拨打该手机号码并把罩内的空气用抽气机抽走,抽气过程中所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小,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但手机屏幕上始终有来电显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2-10

答案: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解析:据题意可知,向外抽气过程中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我们可以推测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而手机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随着抽气,不影响手机接收信号,即说明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4.(淄博)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 2 s 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1 531 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__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音调能量 1 531 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地球到月球之间是真空,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

三、实验题

15.(上海)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

(1)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2-11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

①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________的关系.

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两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

图2-11 图2-12

(2)请你据图2-12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________点,最低的是按住________点.

答案:(1)①长度②a b (2)A B

解析:(1)①由图示可知,琴弦b、d的材料和粗细相同而长度不同,选择琴弦b、d 进行实验可以探究音调与琴弦长度的关系;②要探究音调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而粗细不同,由图示可知,可以选琴弦a、b进行实验.(2)由图示可知,在琴弦材料和张力相同的情况下,琴弦越长,音调越低,琴弦越粗,音调越低,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A点,最低的是按住B点.

四、计算题

16.图2-13甲为某地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收超声波信号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

甲乙丙

图2-13

(1)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某次检测车速时,传感器发出至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4 s,求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像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像如图乙所示,请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像.

答案:(1)68 m (2)如图2-14所示

图2-14

解析:(1)根据速度公式,可得s=vt=340 m/s×0.4 s=136 m,由于声音发生了反射,所以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68 m.(2)在乙图中,汽车运动3 s时,通过的路程为90 m.根据速度公式,可得v===30 m/s,则速度(v)-时间(t)图像如图2-14所

示.

一、多项选择题

1.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

B.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拉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响度不相同

C.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D.放在玻璃罩中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铃声明显减弱

答案:AC

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减小噪声

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医生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答案:ABD

3.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钟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船上的人是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的

D.停止撞击后钟还在嗡嗡作响是因为有回声

答案:BC

解析: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不是空气振动产生的,故A选项说法错误;不同材料的物质发声结构不同,所以钟发出的声音音色与其他的物质发声的音色不同,客船上的人是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故B选项说法正确;钟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的,故C选项说法正确;停止撞击后钟还在嗡嗡作响是因为钟还在振动,故D选项说法错误.

4.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2-15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改变钢尺弯折的幅度

C.改变硬纸片滑过梳子的速度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图2-15

答案:AC

5.“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0.1 m/s,则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一名学生提出了下列四个有关的场景,正确的是( )

A.教室内学生能更清楚地听到教师的讲课声

B.汽车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

C.管乐队在会场内的演奏效果将更好

D.我们听到万米高空传来客机声时,却不能看到该客机

答案:BD

解析: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0.1 m/s,教师发出声音后,回声现象会很严重,学生听到教师的讲课声不会更清楚,故A选项说法错误;汽车的喇叭声传播得太慢,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故B选项说法正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0.1 m/s,是正常时的,乐队在会场内演奏时,回声现象严重,将变得很混乱,故C选项说法错误;由于声音传播速度太慢,当从万米高空中传来客机的声音时,飞机早已经飞过去而看不到了,故D选项说法正确.

6.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能减弱噪声( )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市区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答案:AD

7.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 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种超声波具有能量

B.这种声波的强度是145 dB

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BC

解析:“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人耳能够听到的,因此不是超声波,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声音的强弱表示声音的响度,该声波的强度是145 dB,故B选项说法正确;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故C选项说法正确;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选项说法不正确.

8.雅安地震时,解放军及时赶到灾区进行救援,废墟下的被困人员往往用砖块敲击周围坚硬物体求救,这是因为( )

A.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效果好

B.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C.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D.消除寂寞,增强自信心

答案:AC

9.如图2-16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ⅰ”的声音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16

A.瓶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瓶和瓶内水的振动产生的

B.瓶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C.瓶内水柱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D.瓶内空气柱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答案:AC

解析:敲击时,振动发声的是瓶子和水柱,瓶子中的水量的多少制约了瓶子振动的频率,水量越多,瓶子振动越慢,即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相反,水量越少,瓶子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10.在音乐会上,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歌手为其轻声伴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男低音歌手比女高音歌手的音调高

B.男低音歌手比女高音歌手的音调低

C.男低音歌手比女高音歌手的响度大

D.男低音歌手比女高音歌手的响度小

答案:BC

二、实验题

1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

.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这些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1 2 3 (2)1 4 6 (3)80 1.02 (4)取任意编号的一根琴弦,调整其松紧程度,用相同的力拨动琴弦,比较音调的高低

解析:要研究音调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需用控制变量法.(1)要验证猜想一:琴

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需控制琴弦的长短和琴弦的材料不变,所以要选择1、2、3.(2)要验证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需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和琴弦的材料不变,所以要选择1、4、6.(3)要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需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和琴弦的长短不变,所以应选长度为80 cm、横截面积为1.02 的不同材料的琴弦.(4)探究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的关系时,需要使用同一根琴弦,且控制拨弦的力相同,使弦松紧程度不同,来研究音调高低和琴弦的松紧程度的关系.

三、计算题

12.一辆汽车以36 km/h的速度行驶到距一悬崖绝壁875 m处时按了一声喇叭,声音以340 m/s向前传播,遇到绝壁后又反射回来,问:在行驶的汽车里,驾驶员要经过几秒钟才听到喇叭的回声?

解:汽车的速度=36 km/h=36×=10 m/s,设驾驶员按喇叭后,喇叭声传到绝壁返回汽车用的时间为t,在时间t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声音传播的距离=,设按喇叭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由题知,2s=+,即2×875 m=10 m/s×t+340 m/s×t,解得:t=5 s.

13.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 000 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一人用石块敲击长铁管的一端,另一人在铁管的另一端将耳朵贴着管口倾听,可以先后听到两次敲铁管的声音.如果这两次敲击声的时间间隔为0.2 s,求这根铁管的长度. 解:设铁管的长度是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是==,

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时间是==,

因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比在铁管中多0.2 s,

所以-=0.2 s,

解得s≈73 m.

四、科普阅读题

14.阅读《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回答问题

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

电话完全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你知道科学家们发明电话是受什么启发吗?是传声筒.让我们去参观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与发现主题展B 厅——声音之韵展,观察、研究一下传声筒,直观地去体验传声筒传递声音的过程吧.

装置简介:两个非常粗的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在空中盘成螺旋状,布置在展区的两个不同位置,相距大约十几米长,图2-17左上角就是其螺旋状的管路之一.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分别为听筒管路和话筒管路,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端口分别是听筒和话筒,如图2-18所示.就像人打电话一样,用话筒说话,用听筒听声音,如图2-19所示.

图2-17 图2-18 图2-19 图2-20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在振动介质(空气、液体或固体)中某一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来回发生振动,并带动周围的质点也发生振动,逐渐向各方向扩展,这就是声波.声波前进的过程是相邻空气粒子之间的接力赛,它们把波动形式向前传递,它们自己仍旧在原地振荡,也就是说空气粒子并不跟着声波前进!如图2-20所示,连续振动的音叉,使周围的空气分子形成疏密相间的连续波形.

声波是一种振动的机械波,它的基本参数是频率f、波长λ和波速v.通过示波器可观测到可视化波形如图2-21所示.频率是声源(或某一质点)1秒内来回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而声源完成一次全振动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周期T,其单位为秒.显然,f=.频率与人耳主观感觉声音的音调有关.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振幅与声音的强度有关.波长是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也是波形图中相邻波峰(或波谷)的距离.这三者的关系是v=λf.

图2-21

人耳能感觉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在20~20 000 Hz,称为音频波.在这个频率范围以外的振动波,就其物理特性而言与声波相似,但在人类不引起声音感觉.声速亦称音速,是声波通过介质传播的速度,它和介质的性质与状态(如温度)等因素有关.在空气中声速为334.8 m/s(22 ℃时),水中声速为1 440 m/s,在钢铁中声速为5 000 m/s.

现实世界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波,但因为声波的能量随扩展的距离逐渐消耗,最后声音消失,一旦声源远离接收者就无法准确获得信息.早在18世纪欧洲已有“电话”一词,用来指用线串成的话筒(以线串起杯子).电话的出现要归功于贝尔,早期电话机的原理为:说话声音为空气里的复合振动,可传输到固体上,通过电脉冲于导电金属上传递.

随着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声音信号的传递借助电磁波传送.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不但传播速度快,而且频率范围广,但它在水中会被吸收而急剧衰减.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手机这种移动通信工具,它兼具发射和接收这两种功能,在同步地球卫星的协助下能使通信范围几乎覆盖地球上的每个角落.

请根据上述材料和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传声筒”的展示项目,形象地向观众展示了:当一名观众在管路一侧发声,管路中的________产生震荡,另一侧的观众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两人可进行对话. (2)以下应用或工具利用“传声筒”原理的是________.

A.医生给病人看病用的听诊器B.水杯琴

C.天坛回音壁D.超声波医学检查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 m/s

C.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潜入水中的潜艇通信使用电磁波

(4)一列声波从空气中传入水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波速变大,频率增大B.波速变小,频率不变

C.波速变大,波长变长D.波速变小,波长变长

答案:(1)空气(2)A (3)A (4)C

解析:(1)“传声筒”的管道中有空气,当一名观众在管路一侧发声,引起管路中的空气震荡,另一侧的观众能够听到空气传输的声音,两人可进行对话.(2)“传声筒”中的声音在管道中传播,减小了声音的分散,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故选项A符合题意;水杯琴说明液体振动可以发出声音,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天坛回音壁,是利用了声音的反射,即回声,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超声波医学检查,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选项A正确;声音只有在15 ℃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才是340 m/s,在其他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故选项B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选项C错误;潜艇是利用超声波进行通信的,故选项D错误;声波由空气进入水中,波速变大,周期和频率不变,由波速公式v=λf得知,声波的波长变长,故选项C正确.

(完整)初二物理声现象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A.验钞机B.微波炉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2.你观察过下列现象吗?安静的傍晚,狗竖起耳朵在警觉地谛听.这是由于()A.狗听到很远处的人们手机的对话B.狗听到火星发出的声音 C.狗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高频率的声音D.狗听到无线电波 3.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B.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 C.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D.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 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声体都在振动 B.声音和光一样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C.人们常用音色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D.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减弱噪声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在音乐会上,人们常用响度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刮风时,我们能听到树叶发出的声音,说明树叶在振动 D.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以减弱噪声 6.物理教科书上有下列两则信息,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上述两则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 B.狗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 C.猫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蝴蝶,不能发现飞行的蜜蜂 D.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7.夏天人们在购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总是把西瓜拿在手中拍一拍,根据声音判断西瓜的成熟情况。这种选瓜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回声大小不同 8.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

初中物理声现象实验

图3-1-1 一:声音的产生 (一)基础知识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3:如图3-1-1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二):巩固习题 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 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在大鼓上放些沙粒,击鼓时,会看到_______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鼓敲 击得越响,会看到________现象,又说明________________. 3:请从图中选择一幅图片,根据图片情景提出2个物理问题,并作回答. 示例:问题:以树为参照物小女孩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回答:小女孩与树的相对位置在改变,以树为参照物小女孩是运动的. 问题1: 回答1: 问题2: 回答2: 答案:1:B 2:沙粒被弹起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沙粒会弹得越高。说明声音的响度是由振幅决定 的,震幅越大,响度越大。 3:问题1: 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关系 回答1: 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问题2: 两岸猿声啼不住的声源是什么? 回答2: 猿声带的振动 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一)基础知识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2:介质不同声音的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 (二):巩固习题 1.右图是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的照片,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 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2.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时,手机中的发声体在_____________。能判断出与我们通话的人是谁,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如图所示,把一手机设置为响铃状态,放进真空罩中,用另一手机拨打罩内的手机号码,罩内手机信号灯闪烁,但我们听不到手机的铃声,可见电磁波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声音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填“能”或“不能”) 3.在图2所示的装置中,敲响右边的音叉,会看到的现象是竖直放置的泡沫小球__________。如将上述装置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实验,则会看到泡沫小球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 答案:1:B2:振动;音色;能;不能3:泡沫小球被弹起;不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三: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一)基础知识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①: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通过哪些实验体验乐音的音调。 (1)利用相同的钢锯条在不同长度用相同的力使其振动时的快慢,辨别声音音调的高低。 现象:锯条伸短时,钢锯条振动快,音调高;钢锯条锯条伸长时,振动慢,音调高; 结论: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将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质量不同的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的声源是空气柱的振动,瓶中的空气柱越短,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显然图中音调最高的是d,其次是a,b瓶的音调低,c瓶的音调最低。 (3)“水杯琴”敲击有水的地方,杯子盛水后,相当于改变了杯壁的振动情况,一般说来,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低,那么音调由高到低的是b,c,d,a (4)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有关 弦短,弦细,弦紧,振动频率高,音调高。 弦长,弦粗,弦松,振动频率低,音调低。 (5):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辨别声音音调的高低。 现象:快划时,硬纸片振动快,音调高;慢划时,硬纸片振动慢,音调高; 结论: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6):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现象:同样大的力拨动细的橡皮筋时,橡皮筋振动快,音调高;

最新初中物理《声现象》试题

初中物理《声现象》 试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声现象》试题 班级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 第一章综合测试 一?填空题: 1-声音是由于_________ 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 -.真空_______ 传声傾"能"或,,不能") 2?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 传声的,人潜入水中时,仍能听岸上人的说话声,这说明__________ 也能传声,人隔着 枕头能听到钟表"嘀答"这说明_______________ 同样也能传声? 3.科学工和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 波,经过4.6s收到回声,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_______ 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 5 O On√s). 4?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______ 停止,锣声消失?月球 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 不能传声? 5.声波起因于_________ 声波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 因此 声波不能通过真空?声波具有____________ . 6.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_ 而产生的,钢琴、吉他、笛子 等乐器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也可能从它们的— _______ 来分辨? 7.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11I是指女同学声音的 __________ 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__ 的缘故? 8?被誉为"绿城"的南宁市,街道两旁种植了大量树木,它可 以使传来的__________ 被部分吸收而减弱,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安静? 9.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有:3)控制噪声声源;②阻断噪声传播; 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下列控制噪声的方法分别是属于哪一种?(D摩托车上的消声器_______ (2)在体育馆的顶端和四周 仅供学习与交涼,如冇15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初中物理 《声现象》综合测试题

福鼎十五中初二物理月考试题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m/s 2.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_中不能传播声音.登上月球的宇宙员只能靠___________交谈。如图,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________可以传播声音。 3.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锣鼓声声震天响”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较高。 4、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__ m/s,光在______________中沿直 线传播,光年是天文学上的____________的单位。 5、当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成90o时,入射角为____________;当入射光线 垂直于镜面入射,入射角为____________,甲、乙两人在照同一面镜子,甲在镜中看到乙的眼睛,乙看到甲的眼睛,这是由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光路是____________的缘故。 5.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的一端抵在钢琴的盖板上,另一端咬在牙齿的中间,通过硬棒来“听”钢琴声,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 6.2004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 7.春光明媚,春意昂然,晴朗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地面上有一些小圆斑。小芳来到波平如镜的湖边散步,她看到岸边的柳枝和天上的白云倒 映在湖中,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湖水里自由地游来游去,仿佛中,鱼儿好 像穿梭在柳枝和白云之间……小芳看到湖中的柳枝和白云是 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地面上的一些小圆斑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的,它是太阳的_________(实像还是虚像) 8.太阳、月亮、耀眼的玻璃幕墙、晶莹的钻石、正在发光的灯: 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芸从示波器上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比较,如图a、b所示,由图形可知______是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_____是噪声的波形。(图在第2题下面) 10、飞玲同学看黑板上的字时,发现黑板反光现象,这是由于黑板发生 ____________反射,其他同学都可以看到黑板上的字是由于____________反射。

初中物理声现象实验

初中物理声现象实验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图3-1-1 一:声音的产生 (一)基础知识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3:如图3-1-1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二):巩固习题 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在大鼓上放些沙粒,击鼓时,会看到_______现象,这说明 ______________.鼓敲击得越响,会看到________现象,又说明________________. 3:请从图中选择一幅图片,根据图片情景提出2个物理问题,并作回答. 示例:问题:以树为参照物小女孩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回答:小女孩与树的相对位置在改变,以树为参照物小女孩是运动的. 问题1: 回答1: 问题2: 回答2: 答案:1:B 2:沙粒被弹起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沙粒会弹得越高。说明声音的响度 是由振幅决定的,震幅越大,响度越大。 3:问题1: 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关系 回答1: 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一)基础知识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2:介质不同声音的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 (二):巩固习题 1.右图是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的照片,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 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2.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时,手机中的发声体在_____________。能判断出与我们通话的人是谁,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如图所示,把一手机设置为响铃状态,放进真空罩中,用另一手机拨打罩内的手机号码,罩内手机信号灯闪烁,但我们听不到手机的铃声,可见电磁波 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声音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填“能”或“不能”) 3.在图2所示的装置中,敲响右边的音叉,会看到的现象是竖直放置的泡沫小球 __________。如将上述装置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实验,则会看到泡沫小球 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 答案:1:B2:振动;音色;能;不能3:泡沫小球被弹起;不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三: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一)基础知识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①: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通过哪些实验体验乐音的音调。 (1)利用相同的钢锯条在不同长度用相同的力使其振动时的快慢,辨别声音音调的高低。 现象:锯条伸短时,钢锯条振动快,音调高;钢锯条锯条伸长时,振动慢,音调高; 结论: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将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质量不同的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的声源是空气柱的振动,瓶中的空气柱越短,振动的越快,频率越

物理专题复习声现象的综合题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如下图所示的实验,通过听声音的变化,能够达到“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这个目的的一项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A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掉到鼓面上,一小球对鼓面的撞击力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也不同;B是研究声音的传

播;C和D是研究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的关系.故选A 考点:音调;响度;声音的传播 2.有一根长10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 A.一次回声B.两次回声C.三次回声D.四次回声 【答案】B 【解析】 【分析】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中,最后是在气体中。 【详解】 甲同学在一根空心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声音会在钢管和空气中同时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钢管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则乙同学会听到两次敲击声。 故选B。 3.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下列有关声音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 B.声音在真空中传器速度为340m/s C.风吹树枝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详解】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0m/s,故B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风吹树叶发出声音,这是由树叶的振动发出的声音,故C 正确; 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 错误。 故选C。 【点睛】

初中物理声现象试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声现象》试题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得分_____ 第一章综合测试 一.填空题: 1.声音是由于_____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真空___传声(填"能"或"不能") 2.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传声的,人潜入水中时,仍能听岸上人的说话声,这说明______也能传声,人隔着枕头,能听到钟表"嘀答"这说明_______同样也能传声. 3.科学工和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6s 收到回声,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 4.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____停止,锣声消失.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不能传声. 5.声波起因于_____,声波的传播需要_____,因此声波不能通过真空.声波具有______. 6.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而产生的,钢琴、吉他、笛子等乐器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也可能从它们的_____来分辨.7.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___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的缘故. 8.被誉为"绿城"的南宁市,街道两旁种植了大量树木,它可以使传来的______被部分吸收而减弱,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安静.9.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有:①控制噪声声源;②阻断噪声传播; 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下列控制噪声的方法分别是属于哪一种? (1)摩托车上的消声器___(2)在体育馆的顶端和四周用吸音材料制成特殊形状的结构_____(填序号) 10.有的人在唱歌时常常"走调",走调的意思是指其唱歌时___发生了改变. 二.选择题 1.在百赛跑中,计时员依据下列事实开始计时才准确()

初中物理声现象阶梯训练

初中物理声现象阶梯训练 (每题10分,共100分;完成时间30分钟)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速度是340m/s,合 km/h。 *2.在声现象中,音调高是指声音的高,响度大是指声音的大。 *3.不同的发声体即使发出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声音,人们的听觉依然可以根据的不同将它们区分开来。**4.常有这种情况,人还毫无察觉的时候;狗、猫却已经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因为( )。 A.狗、猫比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广 B.人比狗、猫的听觉频率范围广 C.狗、猫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广 D.人比狗、猫的发声频率范围广 知识的应用 **5.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耳朵贴近管口会听到两次声音。两次响声的时间间隔一定大于 s以上;后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经传来的,其理由是。若在月球上做同样的实验,另一端的人会听到次声音。原因是 。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月球上的宇航员交谈时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B.优美动听的乐曲一定不是噪声 C.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 D.人对着高墙喊一声,人不一定就能听到回声 ***7.站在百米跑道终点计时台上的甲、乙两名计时员,为同一跑道的运动员计时,甲看到起跑发令枪冒烟时开始计时,而乙则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计时,则: (1)甲、乙两名计时员谁计时准确? (2)若甲、乙两名计时员的反应速度相同,他们计时相差大约是多少? 知识的拓展 ***8.战争年代军队里流传这样的话:“老兵怕机枪,新兵怕大炮”。老兵有经验,如果他能够听到远处炮击时的炮声,他就知道炮弹不会在他附近爆炸,他不会死。试用物理知识说明。 ***9.有一根长为L的钢管,当在一端打击一下时,某人在它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时间间隔为t。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气,在钢中的速度为v钢。写出求钢管长度L的表达式。

初二物理声现象综合题

20XX年秋季期期考八年级物理(上)复习练习题(一) (第一章声现象) :班学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A.验钞机B.微波炉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2.你观察过下列现象吗?安静的傍晚,狗竖起耳朵在警觉地谛听.这是由于()A.狗听到很远处的人们手机的对话B.狗听到火星发出的声音 C.狗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高频率的声音D.狗听到无线电波 3.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B.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 C.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D.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 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声体都在振动 B.声音和光一样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C.人们常用音色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D.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减弱噪声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在音乐会上,人们常用响度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刮风时,我们能听到树叶发出的声音,说明树叶在振动 D.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以减弱噪声 6.物理教科书上有下列两则信息,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上述两则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 B.狗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 C.猫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蝴蝶,不能发现飞行的蜜蜂 D.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7.夏天人们在购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总是把西瓜拿在手中拍一拍,根据声音判断西瓜的成熟情况。这种选瓜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回声大小不同

初中物理声现象专题测试试卷(附答案)

初中物理声现象专题测试试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 1.下列关于乐音和噪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无论乐音和噪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乐器只会发出乐音,不会发出噪声 C. 乐音能使人心情舒畅;噪音却使人烦燥不安,有碍健康 D. 使用隔音材料可以降低噪音的危害 2.在电影院内听不到回声,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A. 墙壁反射的声音与原声混在一起分不出来 B. 墙壁吸音性好,传向墙壁的大部分声音被吸收了 C. 墙壁吸收了全部声音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3.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 音调 B. 振幅 C. 音色 D. 响度 4.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能够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的是() A. 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听声音的变化 B.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情况 C. 抽去罩内一些空气后,听闹钟的铃声变化 D. 小丽通过"土电话"听小刚的轻声说话声 5.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 音色 B. 响度 C. 音调 D. 频率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导致噪声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噪声的音色 C. 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中的手机,手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手机铃声 D.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7.2013年4月16日,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如图所示,“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

初中物理声现象实验

初中物理声现象实验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图3-1-1 一:声音的产生 (一)基础知识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3:如图3-1-1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二):巩固习题 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在大鼓上放些沙粒,击鼓时,会看到_______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鼓敲击得越响,会看到________现象,又说明________________. 3:请从图中选择一幅图片,根据图片情景提出2个物理问题,并作回答. 示例:问题:以树为参照物小女孩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回答:小女孩与树的相对位置在改变,以树为参照物小女孩是运动的. 问题1: 回答1: 问题2: 回答2:

答案:1:B 2:沙粒被弹起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沙粒会弹得越高。说明声音的响度是由振幅决定的,震幅越大,响度越大。 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一)基础知识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2:介质不同声音的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 (二):巩固习题 1.右图是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的照片,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 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2.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时,手机中的发声体在_____________。能判断出与我们通话的人是谁,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如图所示,把一手机设置为响铃状态,放进真空罩中,用另一手机拨打罩内的手机号码,罩内手机信号灯闪烁,但我们听不到手机的铃声,可见电磁波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声音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填“能”或“不能”)

初中物理声现象模拟试题及解析

初中物理声现象模拟试题及解析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 1.对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月球上宇航员鼓掌相互间能听到掌声 B. 声音能靠固体和气体传播而不能靠液体传播 C.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米/秒 D. 巡道员一般是将耳朵贴在钢轨上听远处是否有火车驶来 【答案】 D 【解析】【分析】(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 (2)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 (3)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解答】A、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月球上宇航员鼓掌相互间不能听到掌声,故A错误;B、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由于次声波的频率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听不到,故B错误; C、在同种介质中,次声波的传播速度与超声波相同,故C错误; 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将耳朵贴在钢轨上听,能更早发现远处是否有火车驶来,故D正确. 故选D. 2.下面四句话中正确的是() A.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 医生使用的听诊器减小了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音调更高 C.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 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超声波是高频率高能量,所以可以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故A正确; B、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声更大,故B错误; C、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C错误; D、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1)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3)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4)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

备战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声现象的综合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医生给病人检查身体时,经常使用到听诊器,可以听到心脏跳动发出的微弱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因为这个声音属于次声波 B.听诊器增大了心脏的振幅,从而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C.听诊器是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的原理 D.医生可以判断病人的病情,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是心跳声音的强度太弱,故A错误; BC.听诊器前端实际是一个面积较大的膜腔,被体检者体内的声波振动后,听诊器内的密闭气体随之震动,传到耳塞的一端,由于腔道狭窄,气体的震幅就比前端要大很多,医生听到传来的声音也就大了很多,故BC错误; D.医生是根据声音传递信息来判断病人的病情,故D正确。 2.有一根长10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 A.一次回声B.两次回声C.三次回声D.四次回声 【答案】B 【解析】 【分析】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中,最后是在气体中。 【详解】 甲同学在一根空心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声音会在钢管和空气中同时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钢管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则乙同学会听到两次敲击声。 故选B。 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B.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噪声 C.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D.“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

物理 声现象综合试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D.引吭高歌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声音的有关知识。 【详解】 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同样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出的音调。下列做法中所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A.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都伴有次声波产生,而人耳听不到次声波,不能准确预测灾害的发生。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也能接收到它们产生的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B.人们用噪声监测仪来监测噪声的强弱等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噪声 C.人们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D.取材质相同但质量与体积均不相同的松木块,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量筒量出它们的体积。通过计算得出“同种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相同”的结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 题目正文中使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也能接收到它们产生的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采用的是转换法,故A不符合题意;

初中物理声现象实验

图3-1-1 一:声音的产生 (一)基础知识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3:如图3-1-1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二):巩固习题 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 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 为了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在大鼓上放些沙粒,击鼓时,会看到_______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鼓敲击得越响,会看到________现象,又说明________________. 3:请从图中选择一幅图片,根据图片情景提出2个物理问题,并作回答. 示例:问题:以树为参照物小女孩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回答:小女孩与树的相对位置在改变,以树为参照物小女孩是运动的. 问题1:

答案:1:B 2:沙粒被弹起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沙粒会弹得越高。说明声音的响度是由振幅决定的,震幅越大,响度越大。 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一)基础知识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2:介质不同声音的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 (二):巩固习题 1.右图是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的照片,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 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 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2.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时,手机中的发声体在_____________。能判断出与我们通话的人是谁,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如图所示,把一手机设置为响铃状态,放进真空罩中,用另一手机拨打罩内的手机号码,罩内手机信号灯闪烁,但我们听不到手机的铃声,可见电磁波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声音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填“能”或“不能”) 3.在图2所示的装置中,敲响右边的音叉,会看到的现象是竖直放置的泡沫小球__________。如将上述装置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实验,则会看到泡沫小球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 答案:1:B2:振动;音色;能;不能3:泡沫小球被弹起;不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三: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一)基础知识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①: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2:通过哪些实验体验乐音的音调。 (1)利用相同的钢锯条在不同长度用相同的力使其振动时的快慢,辨别声音音调的高低。 现象:锯条伸短时,钢锯条振动快,音调高;钢锯条锯条伸长时,振动慢,音调高;

初二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声现象 一、理解与应用 1.电影《地道战》中的日军指挥官让人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里,以下有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 A.甲说:“从水缸中能看见地道里游击队员的像,判断有无游击队员.” B.乙说:“从水缸中能听见地面下传来的声音,判断有无游击队员挖地道.” C.丙说:“防止自己的讲话被游击队员偷听.” D.丁说:“是为了藏匿物品.” 2.你观察过下列现象吗?安静的傍晚,狗或猫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 A.狗或猫在谛听无线电波 B.狗或猫在谛听火星发出的声音 C.狗或猫在偷听远处人们手机的对话 D.狗或猫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频率的声音 3.小明晚上在睡觉时,将机械式手表放在枕头下,他的耳朵在枕头上能比在空气中更清晰地听到手表秒针走动时的“嘀嗒”声,这现象说明()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比空气中快 C.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音调比在空气中高 4.关于声现象,以下知识结构错误的是() 5.小明同学面对悬崖大叫一声,经过1s听到回声,小明与悬崖间的距离大约是() A.340 m B.170 m C.34m D.17m 6.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我国已进行了“神舟”号载入航天飞船的试验.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着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初中物理专题-声现象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任何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同时停 止 ,但声音并没有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软木除外),气体中最 慢.我们听到的声音绝大多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常温(15 ℃)下,声音在空气中的 速度为340 m/s. 3.声音的特性 特性概念决定因素相应关系 音调声音的 高低发声体振动的频 率 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响度声音的 强弱或 大小发声体振动的振 幅和距离发声体 的远近 发声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 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音色音品、音 质发声体的材料和 结构 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 是不同的,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 别乐器或区分人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情、敲铁轨听声音、倒车雷达等都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例子;超声波碎石和超声波清洗等都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例子. 5.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如:禁止鸣笛、消声器);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植树造林、隔音墙、关窗户);③在人耳处减弱(如:捂耳朵、戴耳塞).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例1】(成都)如图2-1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 ) 图2-1 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B.超声波具有能量 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把它放到水里后,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就能够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是在振动的.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 【点评】把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转换成可以明显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方法称为转换

初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及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将答案 填写在下面的答题卡内. 1.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随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人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3.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 原因是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4.人站在桥洞里说话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 A.桥洞两端开口,不反射声音 B.桥洞窄小,反射的回声跟原声混在一起分不出来 C.桥洞反射的声音都从洞口跑掉了 D.桥洞两侧反射回来的声音正好抵消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 波 6.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 是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初中物理声现象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初中物理声现象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调来辨别的 B. 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C. 紫外线属于电磁波 D.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答案】A 【解析】【解答】A、因每个人的音色都不同,所以我们才可“闻其声,知其人”,A符合题意; B、手机能发出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所以手机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B不符合题意; C、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等都是电磁波,C不符合题意; D、一般认为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是3×108m/s,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音色是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 (2)可见光、不可见光、无线电波都是电磁波; (3)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等都是电磁波; (4)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站在加速上升的电梯里的人受到电梯地板的支持力大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 B. 测量体温前,用力向下甩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的惯性使它回到玻璃泡内 C.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 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电梯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B、体温计在使用之前,需要先用力向下甩,里面的水银随着体温计一起向下运动,当体温计停下时,水银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就回到玻璃泡内了,故B正确; C、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去拨动同一音叉时,力大时音叉振动的振幅比力小时的振幅大,两次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C错误; D、起跳后在空中运动时,做曲线运动,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改变.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在两个物体上;(2)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3)声音的特征是音色、音调和响度,响度的大小

最新初中物理声音练习题

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 2.古代人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到来。这是应用了的知识。 3.弹奏钢琴上B调的“1”音键与C调的“1”音键相比调“1”音键弹奏的钢丝振动的频率大。 4.国际标准音调的频率是440Hz,它的物理意义是。5.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奏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不同,原因是;用大小相同的力弹奏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 的不同,原因是;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不同,原因 是。 6.蝙蝠靠接收自己发出的回声,在黑夜中飞行和捕食。7.图B1-1中的甲和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音乐的波形。 甲乙 图1 8.一阵低沉的闷雷震得人心里发慌;远处好像有人在拉胡琴;一声刺耳的尖叫声使喧闹的人们陡然安静下来。上述三种声现象中所强调的声音的特点依次是、和 9.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爆炸的内光。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错 误: 10、人听觉的频率范围是 Hz至 Hz,高于 Hz的声音叫超声,低于 H z的声音叫次声。 11、大象可以听到500Km外的同类用脚踏地时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这种声音是__________声波,这种声音能传播得很远,容易绕过障碍物,且无孔不入。12.当你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音响的音箱面板时,你手的感觉是,这种感觉表明。 13.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面上启动并向岸边驶去,水中鱼可听到马达声,岸边飞的鸟、散步的人也可听到,若距快艇的距离都相等,觉察快艇启动先后的 是。 14.元宵节晚上,小伟在家里阳台上看到一簇绚丽的烟花在空中开始绽放,3s后听到它在空中的爆破声,这声音是通过传来的,小伟与烟花绽放的地方相距 约 m。 15.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通过声获得信息,也就是说声能传递信息,请举出2个有关声传递信息的例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