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声现象实验探究题

初中物理:声现象实验探究题
初中物理:声现象实验探究题

1.如图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

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有关

#

2.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2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2)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的情况是:。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

|

3.在下图中,小红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

(2)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

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4)如果把细棉线改成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

象表明:________。在把细棉线改成细金属丝进行试验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其他

因素的影响,他们应保持在前后两次实验时两人的________一样,讲话者以同样

的________(填“声音的特征”)讲话,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叫________。

4.如图所示,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声音,区别:

(1)这两次声音的最主要的不同点是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2)通过这一实验,你认为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答:______.

:

5.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②.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左右,声具有.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所填的物理量②与有关,关系是.

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气温影响着地面附近的空气状况,气温越高,地面附近空气变得越稀薄,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度越快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较上层快,所以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1)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源传播时向______(上/下)拐弯.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的传播路径向______(上/下)拐弯.

7.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1)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

(2)说明了声音传播需要的条件是声音一定要在介质中传播。

(3)说明了发声体振动频率不同,声调不同。

8.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本中所涉及的探究实验中,有些实验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例如:________.

9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将会看到小球,这个现象说明;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叫做“共振”,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也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如果将甲、乙实验装置搬上月球,则实验甲(能/不能)成功.实验乙成功,这是因为.在这个实验中,小球起的作用是.

)

10.于是衡衡决定探究为何敲桶不同部位声音有差别

(1)衡衡敲桶的上部时,听到声音比较清脆悦耳;敲打桶的下端时,声音比较沉闷沙哑,于是他明白桶上边发声的音调比桶下边发声的音调(填“高”或“低”)。他通过思考判断出:桶内的油是不满的,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2)他继续进行探究,当他敲打桶发声时,用手摸了摸桶壁,感觉桶在动,这说明桶发声的原因是桶壁在,他再根据物理课学到的: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有关。于是他猜想可能是下面装了油,振动时受油的阻碍作用,下部振动得较,上部没有浸到油,振动就较(填“快”或“慢”)导致的桶上、下部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

11.小明、小红和小强一起在实验室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小明把手放在喉头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红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激起水花;小强在吊着的大钟下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敲响钟后,笔尖在纸下迅速拖过,纸上便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1)他们共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上面的实验现象,能得出共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由你来设计一个类似验证问题的实验,你将怎样设计写出你的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明同学在生活中发现当两个人离得很远时,无论你怎么大声讲话,都很难听见;而对一群人讲话,有的人能够听见,有的人却听不到。【提出猜想】小明对此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1)对此现象你的猜想是人耳能否听见声音,与(填出一个因素即可)有关。

【实验探究】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利用音频信号发生器和小华同学一起进行了探究实验。

(2)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旋钮置于5 Hz的位置,转动音量开关改变音量的大小,始终听不到声音,一段时间后,实验者产生烦躁的感觉。此现象说明:。(写出一条即可)

)

(3)将音频发生器的频率旋钮置于200 Hz的位置,转动音量开关至合适位置,距离信号发生器5 m时能听到声音,向前走到8 m时完全听不到声音。此现象说明人耳能否听见声音与有关。

(4)小明和小华都站在距离信号发生器10 m的位置,转动音量开关,小华听到声音时,小明仍然不能听到。要使小明能听到,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在生活中,扩音器与此目的相同。扩音器中的扬声器是一个把信号转化为信号的装置。

【实验扩展】(5)不考虑空间因素,如果宇航员在“天宫一号”太空授课时演示此实验,(选填“能”或“不能”)成功。利用上述设备还能研究的问题是:(可添加其他仪器等,写出一条即可)。

13.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一次性喝水用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上图(右)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的直径(即粗细)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选填符号a、b、c 或d)。

{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③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选填符号a、b、c或d),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

14.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有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_________________。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右表中的数据:(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______来反映的。(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

1.慢;低;快;高;频率;

2.(1)能(2)声音变小(或听不到声音)(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或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3.(1)棉线能传声(2)振动停止,声音的传播也停止(3)不能(4)金属丝的传声性能好;与棉线距离;响度;控制变量法

4.(1)响度;(2)传播声音的介质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快.

5.(1)①超声②音调(2)次声波(3)20Hz;能量(4)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

6.(1)上(2)下

7.(1)甲乙(2)丁(3)丙

8.(1)ABC;ADF或AHI;80;

(2)选E材料,先拨动较松琴弦,观察其频率的高低;再拨动较紧的琴弦,观察其频率的高低;换H、I 材料重复上述实验

(3)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

9.被弹起;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空气;能量;能;不能;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放大实验现象.

10.(1)高;信息(2) 振动;频率;慢;快

11.(1)他们共同探究的问题是: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能得出共同的结论是: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3)设计:弹吉他发声时,会发现琴弦在振动。

12.以生活现象导出试题,考查响度、次声波、扬声器和耳机的构造和原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等知识与物理学方法、物理实验探究相关内容。第(1)题,结合现象提出猜想,猜想不完整,需填入影响人耳听到声音的因素。需对现象加以分析。现象中“离得很远”“大声讲话”“有的人……有的人……”这些关键词告诉我们因素可以为:离声源的距离、声音的频率或响度、听者的听力等。回答时注意题目要求,只填最有把握的一个即可!第(2)题,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 Hz到20 000 Hz;把高于20 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超声波和超声波都会给人体造成危害。频率旋钮置于5Hz的位置,是次声波,人听不到声音,一段时间后,产生烦躁的感觉。可从次声波的危害和提出的猜想角度进行思考。第(3)题,注意题目中变量和不变的物理量,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可知要填入的为变量:到声源的距离。第(4)题,①小明和小华都站在距离信号发生器10 m的位置,即固定声源到人的距离;转动音量开关,小华听到声音时,小明仍然不能听到。这说明人耳能否听见声音与响度和人耳的听力差异有关。对小明来说,自身的听力无法改变,只能扩大声音的响度。或据后面“扩音器与此目的相同”推知此处为扩大声音的响度。此处不能答为“改变声音的响度”。②因变化的电流经放大器放大后,通过扬声器的线圈,使线圈在磁场中来回振动,带动纸盆也来回振动,扬声器就能够发声了,所以扩音器中的扬声器是一个把电流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的装置。第(5)题,①太空授课时,“天宫一号”内是有空气的,所以能演示此实验。“天宫一号”外为太空,无空气,无法演示此实验,注意差别。②可由音频信号发生器为一声源这一角度考虑学过的实验及探究的问题,给出答案

13.固体能传声;金属丝的传声效果更好;振动停止,发声停止;a,d; 琴弦音调高低与粗细的关系;a,c

14.(1)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度睛其敲击玻璃板(2)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3)受振动时,单层玻璃比双层玻璃振动强。

(完整)初二物理声现象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A.验钞机B.微波炉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2.你观察过下列现象吗?安静的傍晚,狗竖起耳朵在警觉地谛听.这是由于()A.狗听到很远处的人们手机的对话B.狗听到火星发出的声音 C.狗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高频率的声音D.狗听到无线电波 3.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B.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 C.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D.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 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声体都在振动 B.声音和光一样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C.人们常用音色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D.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减弱噪声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在音乐会上,人们常用响度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刮风时,我们能听到树叶发出的声音,说明树叶在振动 D.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以减弱噪声 6.物理教科书上有下列两则信息,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上述两则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 B.狗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 C.猫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蝴蝶,不能发现飞行的蜜蜂 D.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7.夏天人们在购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总是把西瓜拿在手中拍一拍,根据声音判断西瓜的成熟情况。这种选瓜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回声大小不同 8.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

第1章《声现象》实验探究题历年试题汇编

第1章《声现象》实验探究题历年试题汇编 一.声音的产生 1.(2019秋?吴江区期中)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如下实验: (1)如图1:①轻敲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乒乓球也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②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 (2)如图2: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声波具有。 (3)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这两个实验,则图1实验(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图2实验(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2.(2017秋?园区期中)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如图,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由此可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利用乒乓球来反映音叉的振动情况,这种思维方法叫做(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3)若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加大敲击音叉的变化,会听到声音的响度更,以及看到乒乓球弹起的高度更。根据实验现象的这个变化,又可以总结出:声源的越大,声音的越大。 3.(2019秋?常熟市期末)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某物理兴趣小组做了几个实验:(1)甲同学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乙同学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分析上述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 (2)丙同学用手敲鼓,鼓面发出响声,但是他看到鼓面几乎没有什么异样。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3)小组成员在探究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他们经过认真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别的物质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质做媒介。 为验证猜想,他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随着不断向外抽气,发现所听到的手 机铃声越来越小。由此现象可以推得猜想是正确的。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 有下列步骤: A.猜想与假设B.分析与论证C.实验研究D.提出问题 你认为上述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填字母序号)

初中物理声现象实验

图3-1-1 一:声音的产生 (一)基础知识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3:如图3-1-1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二):巩固习题 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 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在大鼓上放些沙粒,击鼓时,会看到_______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鼓敲 击得越响,会看到________现象,又说明________________. 3:请从图中选择一幅图片,根据图片情景提出2个物理问题,并作回答. 示例:问题:以树为参照物小女孩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回答:小女孩与树的相对位置在改变,以树为参照物小女孩是运动的. 问题1: 回答1: 问题2: 回答2: 答案:1:B 2:沙粒被弹起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沙粒会弹得越高。说明声音的响度是由振幅决定 的,震幅越大,响度越大。 3:问题1: 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关系 回答1: 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问题2: 两岸猿声啼不住的声源是什么? 回答2: 猿声带的振动 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一)基础知识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2:介质不同声音的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 (二):巩固习题 1.右图是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的照片,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 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2.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时,手机中的发声体在_____________。能判断出与我们通话的人是谁,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如图所示,把一手机设置为响铃状态,放进真空罩中,用另一手机拨打罩内的手机号码,罩内手机信号灯闪烁,但我们听不到手机的铃声,可见电磁波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声音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填“能”或“不能”) 3.在图2所示的装置中,敲响右边的音叉,会看到的现象是竖直放置的泡沫小球__________。如将上述装置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实验,则会看到泡沫小球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 答案:1:B2:振动;音色;能;不能3:泡沫小球被弹起;不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三: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一)基础知识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①: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通过哪些实验体验乐音的音调。 (1)利用相同的钢锯条在不同长度用相同的力使其振动时的快慢,辨别声音音调的高低。 现象:锯条伸短时,钢锯条振动快,音调高;钢锯条锯条伸长时,振动慢,音调高; 结论: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将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质量不同的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的声源是空气柱的振动,瓶中的空气柱越短,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显然图中音调最高的是d,其次是a,b瓶的音调低,c瓶的音调最低。 (3)“水杯琴”敲击有水的地方,杯子盛水后,相当于改变了杯壁的振动情况,一般说来,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低,那么音调由高到低的是b,c,d,a (4)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有关 弦短,弦细,弦紧,振动频率高,音调高。 弦长,弦粗,弦松,振动频率低,音调低。 (5):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辨别声音音调的高低。 现象:快划时,硬纸片振动快,音调高;慢划时,硬纸片振动慢,音调高; 结论: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6):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现象:同样大的力拨动细的橡皮筋时,橡皮筋振动快,音调高;

初中物理 《声现象》综合测试题

福鼎十五中初二物理月考试题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m/s 2.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_中不能传播声音.登上月球的宇宙员只能靠___________交谈。如图,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________可以传播声音。 3.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锣鼓声声震天响”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较高。 4、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__ m/s,光在______________中沿直 线传播,光年是天文学上的____________的单位。 5、当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成90o时,入射角为____________;当入射光线 垂直于镜面入射,入射角为____________,甲、乙两人在照同一面镜子,甲在镜中看到乙的眼睛,乙看到甲的眼睛,这是由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光路是____________的缘故。 5.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的一端抵在钢琴的盖板上,另一端咬在牙齿的中间,通过硬棒来“听”钢琴声,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 6.2004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 7.春光明媚,春意昂然,晴朗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地面上有一些小圆斑。小芳来到波平如镜的湖边散步,她看到岸边的柳枝和天上的白云倒 映在湖中,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湖水里自由地游来游去,仿佛中,鱼儿好 像穿梭在柳枝和白云之间……小芳看到湖中的柳枝和白云是 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地面上的一些小圆斑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的,它是太阳的_________(实像还是虚像) 8.太阳、月亮、耀眼的玻璃幕墙、晶莹的钻石、正在发光的灯: 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芸从示波器上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比较,如图a、b所示,由图形可知______是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_____是噪声的波形。(图在第2题下面) 10、飞玲同学看黑板上的字时,发现黑板反光现象,这是由于黑板发生 ____________反射,其他同学都可以看到黑板上的字是由于____________反射。

最新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实验探究A卷

声现象实验探究练习题 实验探究: 1、如图6-8所示的是小明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在竹 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 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吹奏歌曲. (1)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________. (2)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 最高的位置是_____,音调最低的位置是_______. (3)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还有哪些乐器的发声原理与竹笛 相似?请你举出一例_________. 2、请你找到鼓、小提琴、长笛,观察它们的发声. (1)鼓是靠________振动发声,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________,音调越________. (2)小提琴是靠________振动发声,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________. (3)长笛是靠________振动发声,长的空气柱产生的音调________. 3、如图4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 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 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 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_______次钢尺振动得 快,它的音调_______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 ________有关. 4、你试试能用哪些方法使下面的这些物体发声? 一根棉线或者橡皮筋;一个酒杯;一个笔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在发声时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上述探究,可能知道声音是________产生的. 5、如图3所示,当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左边完全相同的音 叉________(填“会”或“不会”)振动,靠在左边音叉的小 球能弹起.这说明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 将右边音叉 的振动传给了左边音叉的缘故. 6、去掉罐头盒两端的盖子,在一端蒙上橡皮膜,用橡皮筋 扎紧,对着火焰敲橡皮膜,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这是因 为________________. 7、如图4,向暖水瓶中灌开水时,有经验的人通过声音就知 道水是否快满了.自己实际灌一次开水,再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8、现给你如下器材:钢尺一把、木梳一把、音叉、乒乓球(系细线)、皮 筋、鼓、纸张、小锤.请你任选器材,设计一个有关声现象的实验. 提出问题: 猜想或假设: 器材: 设计实验: 探究结论:。 学习方法指导 同学们只要能做到以下几点你的学习一定能有突飞孟进的提高:上好每堂课,用好每一秒。 练准每道题,迈实每一步。

初中物理声现象实验

初中物理声现象实验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图3-1-1 一:声音的产生 (一)基础知识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3:如图3-1-1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二):巩固习题 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在大鼓上放些沙粒,击鼓时,会看到_______现象,这说明 ______________.鼓敲击得越响,会看到________现象,又说明________________. 3:请从图中选择一幅图片,根据图片情景提出2个物理问题,并作回答. 示例:问题:以树为参照物小女孩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回答:小女孩与树的相对位置在改变,以树为参照物小女孩是运动的. 问题1: 回答1: 问题2: 回答2: 答案:1:B 2:沙粒被弹起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沙粒会弹得越高。说明声音的响度 是由振幅决定的,震幅越大,响度越大。 3:问题1: 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关系 回答1: 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一)基础知识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2:介质不同声音的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 (二):巩固习题 1.右图是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的照片,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 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2.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时,手机中的发声体在_____________。能判断出与我们通话的人是谁,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如图所示,把一手机设置为响铃状态,放进真空罩中,用另一手机拨打罩内的手机号码,罩内手机信号灯闪烁,但我们听不到手机的铃声,可见电磁波 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声音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填“能”或“不能”) 3.在图2所示的装置中,敲响右边的音叉,会看到的现象是竖直放置的泡沫小球 __________。如将上述装置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实验,则会看到泡沫小球 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 答案:1:B2:振动;音色;能;不能3:泡沫小球被弹起;不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三: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一)基础知识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①: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通过哪些实验体验乐音的音调。 (1)利用相同的钢锯条在不同长度用相同的力使其振动时的快慢,辨别声音音调的高低。 现象:锯条伸短时,钢锯条振动快,音调高;钢锯条锯条伸长时,振动慢,音调高; 结论: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将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质量不同的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的声源是空气柱的振动,瓶中的空气柱越短,振动的越快,频率越

上海昆明学校物理声现象实验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用尺子来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1)用尺子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_____有关.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 (2)用尺子来探究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保持人耳到钢尺的距离不变,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答案】慢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钢尺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 【解析】 (1)尺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钢尺振动频率小于20Hz; (2)用尺子来探究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保持人耳到钢尺的距离不变;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 故答案为(1)慢;低;频率;钢尺振动频率小于20Hz; (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 故答案为:(1). 慢 (2). 低 (3). 频率 (4). 钢尺振动频率小于20 Hz (5). 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 【点睛】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 20000Hz; 2.吉他演奏会上,小组同学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经过讨论,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找到如下表所列的6种规格的琴弦,以及专门测量声

初中物理声现象试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声现象》试题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得分_____ 第一章综合测试 一.填空题: 1.声音是由于_____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真空___传声(填"能"或"不能") 2.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传声的,人潜入水中时,仍能听岸上人的说话声,这说明______也能传声,人隔着枕头,能听到钟表"嘀答"这说明_______同样也能传声. 3.科学工和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6s 收到回声,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 4.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____停止,锣声消失.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不能传声. 5.声波起因于_____,声波的传播需要_____,因此声波不能通过真空.声波具有______. 6.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而产生的,钢琴、吉他、笛子等乐器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也可能从它们的_____来分辨.7.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___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的缘故. 8.被誉为"绿城"的南宁市,街道两旁种植了大量树木,它可以使传来的______被部分吸收而减弱,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安静.9.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有:①控制噪声声源;②阻断噪声传播; 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下列控制噪声的方法分别是属于哪一种? (1)摩托车上的消声器___(2)在体育馆的顶端和四周用吸音材料制成特殊形状的结构_____(填序号) 10.有的人在唱歌时常常"走调",走调的意思是指其唱歌时___发生了改变. 二.选择题 1.在百赛跑中,计时员依据下列事实开始计时才准确()

初中物理声现象阶梯训练

初中物理声现象阶梯训练 (每题10分,共100分;完成时间30分钟)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速度是340m/s,合 km/h。 *2.在声现象中,音调高是指声音的高,响度大是指声音的大。 *3.不同的发声体即使发出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声音,人们的听觉依然可以根据的不同将它们区分开来。**4.常有这种情况,人还毫无察觉的时候;狗、猫却已经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因为( )。 A.狗、猫比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广 B.人比狗、猫的听觉频率范围广 C.狗、猫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广 D.人比狗、猫的发声频率范围广 知识的应用 **5.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耳朵贴近管口会听到两次声音。两次响声的时间间隔一定大于 s以上;后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经传来的,其理由是。若在月球上做同样的实验,另一端的人会听到次声音。原因是 。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月球上的宇航员交谈时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B.优美动听的乐曲一定不是噪声 C.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 D.人对着高墙喊一声,人不一定就能听到回声 ***7.站在百米跑道终点计时台上的甲、乙两名计时员,为同一跑道的运动员计时,甲看到起跑发令枪冒烟时开始计时,而乙则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计时,则: (1)甲、乙两名计时员谁计时准确? (2)若甲、乙两名计时员的反应速度相同,他们计时相差大约是多少? 知识的拓展 ***8.战争年代军队里流传这样的话:“老兵怕机枪,新兵怕大炮”。老兵有经验,如果他能够听到远处炮击时的炮声,他就知道炮弹不会在他附近爆炸,他不会死。试用物理知识说明。 ***9.有一根长为L的钢管,当在一端打击一下时,某人在它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时间间隔为t。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气,在钢中的速度为v钢。写出求钢管长度L的表达式。

初中物理声现象实验

初中物理声现象实验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图3-1-1 一:声音的产生 (一)基础知识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3:如图3-1-1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二):巩固习题 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在大鼓上放些沙粒,击鼓时,会看到_______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鼓敲击得越响,会看到________现象,又说明________________. 3:请从图中选择一幅图片,根据图片情景提出2个物理问题,并作回答. 示例:问题:以树为参照物小女孩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回答:小女孩与树的相对位置在改变,以树为参照物小女孩是运动的. 问题1: 回答1: 问题2: 回答2:

答案:1:B 2:沙粒被弹起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沙粒会弹得越高。说明声音的响度是由振幅决定的,震幅越大,响度越大。 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一)基础知识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2:介质不同声音的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 (二):巩固习题 1.右图是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的照片,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 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2.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时,手机中的发声体在_____________。能判断出与我们通话的人是谁,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如图所示,把一手机设置为响铃状态,放进真空罩中,用另一手机拨打罩内的手机号码,罩内手机信号灯闪烁,但我们听不到手机的铃声,可见电磁波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声音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填“能”或“不能”)

物理 声现象综合试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D.引吭高歌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声音的有关知识。 【详解】 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同样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出的音调。下列做法中所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A.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都伴有次声波产生,而人耳听不到次声波,不能准确预测灾害的发生。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也能接收到它们产生的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B.人们用噪声监测仪来监测噪声的强弱等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噪声 C.人们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D.取材质相同但质量与体积均不相同的松木块,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量筒量出它们的体积。通过计算得出“同种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相同”的结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 题目正文中使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也能接收到它们产生的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采用的是转换法,故A不符合题意;

初中物理声现象实验

图3-1-1 一:声音的产生 (一)基础知识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3:如图3-1-1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二):巩固习题 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 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 为了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在大鼓上放些沙粒,击鼓时,会看到_______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鼓敲击得越响,会看到________现象,又说明________________. 3:请从图中选择一幅图片,根据图片情景提出2个物理问题,并作回答. 示例:问题:以树为参照物小女孩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回答:小女孩与树的相对位置在改变,以树为参照物小女孩是运动的. 问题1:

答案:1:B 2:沙粒被弹起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沙粒会弹得越高。说明声音的响度是由振幅决定的,震幅越大,响度越大。 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一)基础知识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2:介质不同声音的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 (二):巩固习题 1.右图是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的照片,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 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 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2.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时,手机中的发声体在_____________。能判断出与我们通话的人是谁,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如图所示,把一手机设置为响铃状态,放进真空罩中,用另一手机拨打罩内的手机号码,罩内手机信号灯闪烁,但我们听不到手机的铃声,可见电磁波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声音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填“能”或“不能”) 3.在图2所示的装置中,敲响右边的音叉,会看到的现象是竖直放置的泡沫小球__________。如将上述装置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实验,则会看到泡沫小球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 答案:1:B2:振动;音色;能;不能3:泡沫小球被弹起;不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三: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一)基础知识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①: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2:通过哪些实验体验乐音的音调。 (1)利用相同的钢锯条在不同长度用相同的力使其振动时的快慢,辨别声音音调的高低。 现象:锯条伸短时,钢锯条振动快,音调高;钢锯条锯条伸长时,振动慢,音调高;

初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及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将答案 填写在下面的答题卡内. 1.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随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人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3.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 原因是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4.人站在桥洞里说话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 A.桥洞两端开口,不反射声音 B.桥洞窄小,反射的回声跟原声混在一起分不出来 C.桥洞反射的声音都从洞口跑掉了 D.桥洞两侧反射回来的声音正好抵消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 波 6.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 是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初二物理第一章第1章《声现象》实验探究题苏州历年试题汇编

第1章《声现象》实验探究题苏州历年试题汇编 一.声音的产生 1.(2019秋?吴江区期中)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如下实验: (1)如图1:①轻敲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乒乓球也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②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有关 (2)如图2: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声波具有。 (3)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这两个实验,则图1实验(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图2实验(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2.(2017秋?工业园区校级期中)小丽等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由此可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利用乒乓球来反映音叉的振动情况,这种思维方法叫做(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3)若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加大敲击音叉的变化,会听到声音的响度更,以及

看到乒乓球弹起的高度更。根据实验现象的这个变化,又可以总结出:声源的越大,声音的越大。 3.(2019秋?常熟市期末)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某物理兴趣小组做了几个实验:(1)甲同学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乙同学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分析上述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 (2)丙同学用手敲鼓,鼓面发出响声,但是他看到鼓面几乎没有什么异样。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以下活动中所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A.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时,引入了光线的概念 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等大的两个棋子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C.测量人体体温时,利用体温计内水银柱的长度变化来显示人体的温度高低 D.在探究蒸发快慢与空气流通速度关系的时候,要确保温度表面积等因素相同 (3)小组成员在探究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他们经过认真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别的物质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质做媒介。 为验证猜想,他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随着不断向外抽气,发现所听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小。由此现象可以推得猜想是正确的。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

初中物理声现象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初中物理声现象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调来辨别的 B. 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C. 紫外线属于电磁波 D.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答案】A 【解析】【解答】A、因每个人的音色都不同,所以我们才可“闻其声,知其人”,A符合题意; B、手机能发出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所以手机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B不符合题意; C、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等都是电磁波,C不符合题意; D、一般认为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是3×108m/s,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音色是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 (2)可见光、不可见光、无线电波都是电磁波; (3)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等都是电磁波; (4)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站在加速上升的电梯里的人受到电梯地板的支持力大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 B. 测量体温前,用力向下甩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的惯性使它回到玻璃泡内 C.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 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电梯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B、体温计在使用之前,需要先用力向下甩,里面的水银随着体温计一起向下运动,当体温计停下时,水银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就回到玻璃泡内了,故B正确; C、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去拨动同一音叉时,力大时音叉振动的振幅比力小时的振幅大,两次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C错误; D、起跳后在空中运动时,做曲线运动,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改变.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在两个物体上;(2)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3)声音的特征是音色、音调和响度,响度的大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供参考)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2、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3.用一软橡胶棒以不同的力轻敲同一个音又,所产生的声音将有不同的是( )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4、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A.音色好坏B.音调高低C.响度大小D.乐音三要素 5、如图是童谣“小蜂蜜”的一段歌词与乐谱,当小玲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期间,音调逐渐升高.关于这期间小玲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小玲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并且振动一次的时间逐渐增加 B、小玲的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逐渐增加,振动幅度逐渐增大 C、小玲的声音通过空气以声波的方式传入人耳,声波的传播速度不变 D、小玲的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km/h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 B.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 7.自然界中有许多奥妙的声,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 B.用超声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利用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 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8.如果用手按在自行车车铃的金属盖上,无论你怎样用力打铃,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手按在车铃上时 ( ) A. 影响了车铃的正常振动 B.车铃就不会振动 C. 没有铃声传出 D.车铃周围就没有传声介质 9.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大象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初中物理竞赛练习题声现象

初中物理竞赛练习题(4)------声现象(课堂) 初三()班姓名() 1、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2、(奥赛解题大全P28)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情况, 这里的“高”、“低”实际是指() A:音调B:响度C:音色D:都有可能 3、(奥赛解题大全P2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dB是人们的听觉下限B:30—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C:在马路住宅间植树可以减小噪声D:越使劲拨动琴弦,琴的音调越高 4、(奥赛解题大全P29)在冬天,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即使是繁华的闹 市区,虽然仍旧车水马龙,但并不显得非常嘈杂了,然而在雪被踩过之后,大自然又恢复了以前的喧嚣,这是为什么? 5、(奥赛解题大全P36)一人在相隔153m的两墙之间喊了一声,听到的两次回声间隔0.4s,求 此人离两墙的距离是多少米? 6、(奥赛解题大全P34)一架超音速飞机在高空沿水平方向飞行,当飞机飞过某人头顶上方后 10s这人才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此时飞机已飞到此人前方6210m处,求: (1)这架飞机的飞行高度是多少? (2)这架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几倍?

初中物理竞赛练习题(4)------声现象(课后) 初三()班姓名() 1、在雷雨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而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由于()(奥赛解题大全P30) 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B:双耳效应 C:雷声经地面、山峦、云层多次反射D: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大 2、牛的叫声与老鼠的叫声相比较,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奥赛解题大全P30) A:牛的叫声更响,说明牛声带振动的频率较高 B:牛的叫声更响,说明牛声带振动的振幅较大 C:牛的叫声音调低,说明牛声带振动的频率较低 D:牛的叫声音调低,说明牛声带振动的振动幅较小 3、火车进站时,常见有维护人员检查车轮和支撑弹簧,他们不时地用锤子敲击检查部分,根据 声音作出判断,这是()(奥赛解题大全P30) A:敲击时同时观察是否松动B:听声音的响度,判断部件是否正常 C:听音调,判断部件是否正常D:听音色,判断部件是否正常 4、几个相同的水杯中装入不同深度的水,用棍敲击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是因为() A:振动的振幅不同B:振动的频率不同 C:各声音的音色不同D:和以上三种原因都有关 5、某同学将一把长15cm的钢尺插在课桌的夹缝中,使之振动发声,三次钢尺露出桌面的长度 分别为10cm、8cm、5cm,比较三次发声,音调最高的是()(奥赛解题大全P30)A:10cm B:8cm C:5cm D:三次一样高 6、(奥赛解题大全P30)下列关于音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同一音阶中“1”比“5”音调高B:音调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 C:音调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D: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调不会相同 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奥赛解题大全P30) A:提琴、钢琴所发C调“1”的音色不同 B:提琴、钢琴所发C调“2”的音色相同 C:女中音、男高音所发C调“3”的音调不同 D:女高音、男低音所发C调“4”的音调相同

【物理】初中物理声现象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初中物理声现象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 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了() A. 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 故答案为:A 【分析】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应用了转换法. 2.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区各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古诗词诵读活动.下面是小欣同学对某些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 “沉舟侧畔千帆过”﹣﹣﹣﹣﹣旁边的船是以沉船为参照物 B.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C. “夜半钟声到客船”﹣﹣﹣﹣﹣客船上的人能听出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辨别的 D. “潭清疑水浅”﹣﹣﹣﹣﹣“疑水浅”是光的反射现象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沉舟侧畔千帆过”﹣旁边的船运动是以沉船为参照物的,故A正确;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说明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B错误; C、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出来的,故C错误; D、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故D 错误. 故选A. 【分析】(1)判断运动是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有位置变化;(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根据音色可以判断不同的声音;(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