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氏易林27

焦氏易林27
焦氏易林27

頤之第二十七

頤。家給人足,頌聲並作。四夷賓服,干戈卷閣。艮爲家,震爲人,坤多故給足。震爲聲。坤陰,故爲夷狄,震卦數四,故曰四夷。震爲賓,艮爲干戈,艮止故卷閣。

乾。思初道古,哀吟無輔。陽明不制,上失其所。乾爲初、爲古,《頤》互坤爲思、爲哀,震爲道、爲吟,一陽在上故曰失所。陽明不制者,言陽不能制陰也。全用遇卦象。○道,元本作悼,依宋本、汲古。

坤。江河淮海,天之奧府。衆利所聚,可以饒有,樂我君子。詳《乾》之《觀》。

屯。三雁俱行,避暑就涼。適與矰遇,爲繳所傷。震爲雁,數三,故曰三雁。坎爲寒,离伏,故曰避暑就涼。伏巽爲矰繳,兌爲傷。○矰,元本作繒,依宋本、汲古。行,汲古作飛,依宋元本。

蒙。秋南春北,隨時休息。處和履中,安無憂凶。伏兌爲秋,艮納丙,故曰秋南。震爲春,坤爲北,故曰春北。艮爲鴻雁,雁隨陽轉故曰隨時。艮爲時、爲休息。坎爲中和,震爲履,艮爲安。

需。履危無患,跳脫獨全。不利出門,傷我左膝。疾病不食,鬼哭其室。坎爲危、爲患,跳脫在外故无患。乾爲門戶,出門遇險故不利。兌爲傷膝象,疑爲坎股之屈信全在膝,而坎爲矯輮,又爲美脊,以義、以形皆有膝象。互离爲東,故曰傷我左膝。坎爲病,兌爲食,坎憂,故云不食。坎爲鬼、爲室,兌爲口,故曰鬼哭其室也。○跳,汲古作逃,依宋元本。膝,宋元本作踝,今依汲古。

訟。東家凶婦,怨其公姥。毀柈破盆,棄其飯飡,使吾困貧。巽爲婦,坎凶,伏震爲東、爲公,巽爲姥。姥,母也。伏震爲柈、爲盆,坎爲破,巽爲飯飡,風散故曰棄。伏坤爲吾、爲貧。○怨,元本作怒,姥作姑,依宋本、汲古。柈,汲古作盤,依宋元本。

師。泥滓汙辱,棄捐溝凟。衆所笑哭,終不顯錄。坤土坎水故曰泥、曰汙,坎爲溝凟、爲衆,震爲笑哭,坤賤坎隱,故曰終不顯錄。○汙,宋元本作洿,依汲古。

比。旦往暮還,各與相存,身无凶患。《頤》震爲旦、爲往,坤爲暮,艮者,震之反,故曰暮還。坤爲身,坎爲患。○凶患,汲古作患凶,依宋元本。

小畜。六翮長翼,夜過射國。高飛冥冥,羿氏无得。伏《豫》。震爲翮、爲翼,坎數六,故曰六翮長翼。坤爲夜、爲國,震爲射,故曰射國。震爲飛,坤惡,故曰羿,坤虛故无得。

履。蜂蠆之門,難以止息。嘉媚之士,爲王所食。從去其室。巽爲蟲,伏坎爲毒,故曰蜂蠆。乾爲門,風散故難以止息。兌爲媚、爲食,乾爲王,伏坎爲室,言王食養嘉士,士皆歸王室也。伏震爲士。○門,汲古作國,今依宋元本。

泰。被狐乘龍,爲王道東。過時不返,使我憂聾。伏艮爲狐,震爲龍,言被狐裘乘龍馬也。震爲道、爲東,乾爲王,震往故不返。坤爲憂,坤迷故聾。○被,宋元本作放,依汲古。

否。雹梅零墜,心思憒憒,亂我魂氣。乾艮皆爲果,而乾爲冰,故曰雹梅。《方言》:"大袴謂之倒頓",郭注:即今之雹袴。雹袴、雹梅皆象形語,巽隕故曰墜。坤爲心,坤迷故曰憒憒。○汲古多"懷憂少愧"四字,在第三句,依宋元本。按:乾爲魂,坤爲亂,故曰亂我魂氣。

同人。長女三嫁,進退無羞。牝狐作妖,夜行离憂。巽爲長女,伏震爲嫁,數三,故曰三嫁。巽爲進退,坤爲羞,坤伏故无羞。伏坎爲狐、爲妖、爲夜、爲憂,巽爲牝。○無羞,各本皆作多態,依《觀》之《蠱》校。

大有。轟轟??,馳東逐西。盛盈必毀,高位崩顛。此用遇卦象。震爲車、爲聲,故曰轟?。震爲東、爲馳逐,兌爲西。乾爲盛盈,兌爲毀,故曰盛盈必毀。艮爲高位,艮覆爲震,故曰崩顛。○第二句宋元本作驅車東西,茲依汲古。

謙。乘船涉濟,載水逢火。賴得無患,蒙我生全。震爲船,坎爲水、爲濟,艮爲火,故曰載水逢火。坎爲患,震爲樂,故曰無患。○生全,汲古作全生,依宋元本。

豫。至德之君,政仁且溫。伊呂股肱,國富民安。震爲君、爲仁,坤爲政,艮爲火,故曰政仁且溫。伏巽爲股肱,伊吾,語聲。呂,從口,皆震象也。又艮爲臣,亦或爲艮象,坤爲國、爲民。○至德,汲古作德至,依宋元本。

隨。生不逢時,困且多憂。无有冬夏,心常悲愁。震爲生,艮爲時,兌向晦,故生不逢時。艮爲困,巽爲憂,正反巽,故多憂。震春兌秋,故曰无有冬夏,言无時不悲愁也。

蠱。南歴玉山,東入生門。登福上堂,飲萬嵗漿。震爲南、爲玉,艮山,故曰南歴王山。艮門,震東,巽入,故東入生門。震爲登、爲福,艮爲堂,故曰登福上堂。兌口爲飲,兌澤故曰漿,震爲萬嵗。

臨。大斧斫木,讒人敗國。東關二五,禍及三子。晉人亂危,懷公出走。兌爲斧,震爲木,兌震爲口、爲言,故曰讒人。坤爲國、爲關,兌數十,故曰二五。《左傳·僖二十八年》:"姬賂外嬖梁五與東關嬖五"是也。震數三,故曰三子,申生、夷吾、重耳也。震爲晉、爲人、爲公,坤爲禍亂、爲心,故曰懷公。○斫,宋元本作破,依汲古。

觀。一室百孫,公悅嫗歡。相與笑言,家樂以安。艮爲室、爲孫,坤爲百,故曰一室百孫。巽爲嫗,伏震爲公、爲歡笑,艮爲家。

噬嗑。隨陽轉行,不失其常。君安於鄉,國無咎殃。离爲日,震爲隨、爲行、爲轉運,而离上震下,故曰隨陽轉行。震爲君,艮爲鄉、爲國,艮止,故君安而國無殃咎也。

賁。群虎入邑,求索肉食。大人禦守,君不失國。艮爲虎、爲邑,正覆艮,故曰群虎。艮爲求,坎爲肉,故求索肉食。震爲大人、爲君,艮爲守、爲國,能守故不失也。

剝。弱足刖跟,不利出門。商賈無贏,折崩爲患。湯火之憂,轉解喜來。此用《頤》象。震爲足、爲跟,艮刀,故曰刖,坤柔,故曰弱,故出不利,坤爲門也。震爲商賈,上震覆故无贏、故崩折。坤爲患、爲水,艮火故曰湯火。○商,宋元本作市,崩作朋,皆非,依汲古。

復。夏臺羑里,湯文卮處。鬼侯飲食,岐人悅喜。此用遇卦《頤》象,義詳前《无妄》林。《史記》:"西伯、九侯爲紂三公,紂烹九侯",徐廣曰,九一作鬼。○首二句依《无妄》校。羑里,各本皆作幽戶,湯文作文君。

无妄。棟橈榱壞,廊屋大敗。宮闕空廓,如冬枯樹。震爲榱棟,巽隕落故橈壞。艮爲廊屋、爲宮闕,巽隕故大敗,震虛故空廓。乾爲冬,震爲樹,巽爲枯。○空廓,宋元本作空廊,茲依汲古。

大畜。讒以內安,不利其國。室家大懼,幽囚重閉。疾病多求,罪亂憒憒。三至上正反震,故曰讒。艮爲國、爲室家,伏坤爲懼、爲幽閉、爲重、爲疾病、爲罪亂,言內有讒人,群臣被讒,幽囚重閉,不利其國也。坤迷故曰憒憒。○讒,宋元本作說,利作离,大懼作相懽,均依汲古。

大過。六龍俱怒,戰於坂下。蒼黃不勝,旅人艱苦。乾數六,故曰六龍。震爲怒,《頤》正反震,故曰戰。艮爲坂,坤爲下,震爲蒼黃、爲旅人。皆用伏象。○坂,汲古作陂,蒼作倉,均依宋元本。

坎。天下雷行,塵起不明。市空无羊,疾人憂凶。三木不辜,脫歸家邦。艮爲天,震爲雷,艮上震下,故曰天下雷行。艮爲塵,坎黑故不明。兌爲羊,巽爲市,兌巽皆伏,故曰市空无羊。坎爲疾、爲憂,震爲木,數三,故曰三木。三木,拲、桎、梏,亦坎象也。艮爲家邦,震爲脫,三木不辜,言雖被三木之刑而非其罪也。

离。一指食肉,口無所得。染其鼎鼐,舌饞於腹。伏《坎》。艮爲指,坎爲肉,兌爲口,震爲鼎,鼎兌爲舌,离爲腹。《左傳》:"子公染指於鼎,嘗之而出",林似指其事。一當作以。

咸。喜笑不常,失其福慶。口辟言疥,行者畏忌。兌爲喜笑,正反兌故曰不常。乾爲福慶,巽隕落故曰失。兌爲口,乾爲言,辟,邪也,疥,瘡也,言口邪言穢也。伏坤爲畏忌,艮爲節,故曰疥。○辟,汲古作辨,依宋元本。疥,宋元本作??,依汲古。

恒。毛生豪背,國樂民富。侯王有德。《山海經》:竹山有獸,狀如豚,白毛,名曰豪彘。注:夾髀有麄毫,能以脊上毫射物,故曰毛生豪背。震爲毛,伏艮爲背、爲國,坤爲民、爲富,乾爲侯王。○豪,汲古作毫,依宋元本。

遯。豶豕童牛,害傷不來。三女同堂,生我福仁。巽爲豕,艮爲牛,艮少,故曰豶豕童牛,象本《大畜》也。互巽爲女,艮數三,艮爲堂,故曰三女同堂。乾爲福仁。伏震爲生。○害,宋元本作童,依汲古。女,汲古作光,依宋元本。

大壯。江海淮濟,盈溢爲害。邑被其瀨,年困无嵗。乾爲河、爲盈,兌毀故曰害。伏坤爲邑,乾爲年嵗。○濟,宋元本作海,依汲古。

晉。兩虎爭鬬,股創無處。不成仇讐,行解卻去。詳《大畜》之《損》。

明夷。五嶽四凟,潤洽爲德。行不失理,民賴恩福。震爲山,坎爲五,故曰五岳。震卦數四,坤坎皆爲水,故曰四凟、曰潤洽。《淮南子》:"河潤百里"。坤爲理、爲民。○潤,元本作??,依宋本、汲古。

家人。載車乘馬,南逢君子。與我嘉福,雖憂无咎。此用《頤》象。震爲車、爲馬、爲載、爲乘、爲南,艮爲君子,故曰南逢君子。震爲嘉福,坤爲憂。○福,宋元本作喜,依汲古。

睽。缺囊破筐,空无黍粱。不媚如公,棄於糞牆。此用《頤》象。坤爲囊,震爲筐,伏兌毀,故曰缺、曰破。震爲稻粱、爲黍稷,坤虛故曰空。震爲公,兌爲媚,兌伏故曰不媚。艮爲牆,坤柔,故曰糞牆。○粱,元本作稷,依汲古。

蹇。殺行桃園,見虎東還。螳螂之敵,使我无患。此用《頤》象。震爲行、爲桃,艮爲園、爲虎,震爲東、爲反,故曰東還螳螂,疑伏兌象。《左傳·宣二年》:"趙穿攻靈公於桃園,□之",《淮南子》:"齊莊公出行,有螳螂奮臂當車,迴車避之"。○還,元本作西,使作仁,均依汲古。

解。箕仁入室,政衰弊極。抱其彜器,奔於他國,因禍受福。此用《頤》象。震爲箕、爲仁,艮爲室,入室謂箕子囚於圜室也。坤爲政、爲弊,艮爲抱,震爲彜器、爲奔,坤爲國。抱其彜器,《周本紀》:"少師彊抱其祭器以犇周",《宋世家》又云:"微子持祭器造於軍門"是也。○箕仁,元本作飢人,依宋本、汲古。黃丕烈從元本,非,因不知入室之義,而據《殷本紀》"西伯伐飢國"爲說,然於下文義愈不協。

損。庭燎夜明,追古傷今。陽弱不制,陰雄坐戾。詳《剝》之《大有》。

益。懸貆素飱,食非其任。失輿剝廬,休坐徙居。詳《乾》之《震》。○貆,宋元本作狟,徙作從,茲依汲古。

夬。嘉門福喜,繒帛盛熾。日就爲得,財寶敵國。乾爲門、爲福,兌悅故喜。伏坤爲繒帛,乾爲盛、爲日、爲財寶,伏坤爲多,故曰敵國,言富可敵國。○喜,宋元本作善,依汲古。

姤。執綏登車,驂乘東遊。說齊解燕,霸國以安。《史記·蘇秦傳》:"臣居燕不能使燕重,而在齊則燕重",林用其事。巽爲綏,伏震爲車、爲東、爲燕、爲解,巽爲齊,伏坤爲國,乾健故目[當作曰]霸國。

萃。水深無桴,蹇難何游。商伯失利,庶人愁憂。坤爲水,震爲桴,震伏故無桴,艮止故蹇。巽爲利,坤喪故失利。坤爲庶人、爲憂。

升。三鳥鴛鴦,相隨俱行。南到饒澤,食魚與粱。君子長樂,見惡不傷。震爲鳥,數三,故曰三鳥,坤文故曰鴛鴦。震爲隨、爲行、爲南,兌爲澤,坤多,故曰饒澤。坤爲魚,震爲粱,互兌,故曰食魚與粱。伏艮爲君子,坤爲惡,震樂,故見惡不傷。○長樂,宋元本作樂

長,依汲古。

革。言無要約,不成券契。殷叔季姬,公孫爭之。彊人委禽,不悅于心。正反兌相背故曰言无要約,不成券契。《左傳·昭元年》:"鄭徐吾犯之妹美,公孫楚聘之矣,公孫黑彊委禽焉"。伏震爲姬、爲公,艮爲季孫,正反艮故曰爭。艮爲禽,兌悅,伏坎爲心。○殷叔未詳,或徐吾犯出自殷。

鼎。牛馬聾聵,不知聲味。遠賢賤仁,自令亂憒。伏《屯》。坤牛、震馬、坎耳,坤迷,故聾瞆。震爲聲,本卦巽爲味,震爲賢仁,在下故曰遠賢賤仁。坤爲賤、爲亂。○各本下有"疾病无患,生福在門"八字,語意與上文不協,斷爲衍文,依《小過》之《謙》刪。瞆,汲古作憒,依宋元本。令,宋元本作合,依汲古。

震。從商進遊,飽食无憂。囹圄之困,中子見囚。震爲商、爲遊、爲食,坎中滿故飽食。坎爲憂,震樂故无。坎爲囹圄、爲中男,艮止故見囚。○飽食,汲古作食飽,依宋元本。

艮。据斗運樞,順天无憂,與樂並居。艮爲星,卦數七,故曰斗。互坎爲樞,艮爲天,坤順,卦二陰承一陽,故曰順天坎憂。震樂故曰並居。

漸。姬奭姜望,爲武守邦。屏藩燕齊,周室以彊,子孫億昌。伏震爲姬、爲奭,巽爲姜,离爲望,故曰姬奭姜望。震爲武,艮爲守、爲邦、爲屏藩,艮爲燕,巽齊,言姬奭封燕,姜望封齊,屏藩周室,爲武王守上也。震周坎室,震子艮孫。億,大也。

歸妹。亡羊東澤,循堤直北。子思其母,復返其所。兌爲羊、爲澤,震東故曰東澤,震往故曰亡羊。坎爲北,震爲阪,故曰循堤直北。震爲子,坎爲思,巽爲母,巽伏故思母。震爲歸,故復返其所。○復,汲古作隨,依宋元本。

豐。張目關口,舌直距齒。然諾不行,政亂无緒。离爲目,震爲張,兌口伏艮,故曰關口。兌爲舌、爲齒,二至五正反兌相背故曰距。距,抗也。相背,故然諾不行。巽爲緒,二至五正反巽,故亂而无緒。此皆用覆象,自覆象失傳,《困》"有言不信"等詞皆失解。○關,汲古作開,依宋元本。

旅。載船逢火,憂不爲禍。家在山東,入門見公。通《節》。震爲船,艮爲火,故曰載船逢火。坎爲憂、爲禍,船近水故雖逢火不爲禍患。艮爲家、爲山,震爲東,故曰家在山東。震爲公,艮爲門,巽入,故曰入門見公。

巽。絕國異路,心不相慕。蛇子兩角,使我相惡。通《震》。艮爲國、爲路,坎爲心、爲慕,二至上兩震相反,故不相慕。巽爲蛇,伏艮爲角,兌卦數二,故曰兩角。《新序》:"孫叔敖爲兒時,出遊,見兩頭蛇殺而埋之,歸而泣",林似指其事。○國,宋元本作言,依汲古。

兌。鼻頂移徙,居不安坐。枯竹復生,失其寵榮。伏艮爲鼻、爲頂,互震故曰移徙。艮爲居、爲坐,震動故不安坐。震爲竹,离科上槁,故曰枯竹。震爲復、爲生,艮陽在上爲寵榮,互坎故失其寵榮。坎爲失也。○頂,汲古作項,復作後,依宋元本。居,宋元本作君,依汲古。

渙。火息无光,年嵗不長,殷商以亡。艮火在坎水上故无光。震爲年嵗、爲子,故曰殷商。子,殷姓也,坎失故曰亡。○殷商以亡,汲古作殷湯遠明,元本作殷湯光明,而首句多殷商以亡一句。按:殷湯以亡,即殷湯遠明,元本誤爲上句耳,宋本與汲古皆作三句可證。又年字汲古作千,依宋元本。

節。文王四乳,仁愛篤厚。子畜十男,夭折無有。震爲王,伏离,故曰文王。艮爲乳,震卦數四,故曰四乳。震爲仁愛,艮爲篤厚,震爲子,兌數十,故曰十男。兌爲折,震生故不折。《帝王世紀》:"文王身長十尺有四乳",《詩》:"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傳》:"太姒十子",據《史記索隱》注十子"伯邑考、武王、管、蔡、霍、魯、衛、毛、聃、曹"是也。○夭,元本作叐,音跋,《周禮》有赤犮氏,注:赤犮,猶捇拔除去之也,亦可通,茲依宋本、汲古,惟各本皆作无有夭折,依《鼎》之《蒙》校,有厚爲韻。

中孚。熊羆豹狼,在山陰陽。伺鹿取獐,道??畏難。二至五正反艮故曰熊羆豹狼。艮納丙故曰山陽,艮反則山陰矣,故曰山陰。易《中孚》:"鳴鶴在陰",亦山陰也,解者皆誤。艮止故曰伺,艮手故曰取。震鹿艮麞。??,斥??也,掌檢行道路伺候盜賊。○??,汲古作伏,非,依宋元本。

小過。凋葉被霜,獨蔽不傷。駕入喜門,與福爲婚。震爲葉,巽落故曰凋葉。艮爲門,震爲喜福,霜或用兌澤象,抑或取大坎。○凋,宋本、汲古作彫,依元本。

既濟。黃离白日,照我四國。元首昭明,民賴恩福。《离·九二》:曰"黃离"。离爲日、爲照。艮爲國。震卦數四。故曰四國。艮爲首,坤爲民,頤本大离,林詞全取《頤》象。○恩,從宋元本,汲古作爲。

未濟。順風直北,與歡相得。嵗熟年豐,邑无盜賊。似亦取《頤》象。

上一页【TXT小说库为您提供更多更好的TXT小说,记住我们的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1d10506022.html,)】页下一页

人之第十三_焦氏易林的意思

人之第十三_焦氏易林的意思 同人。櫜置山颠,销锋铸刃。示不复用,天下大欢。通《师》。坤为櫜,震为陵,干亦为山陵、为颠。艮为锋刃,艮覆故销、故不用。坤为天下,震乐故曰大欢。○櫜置,宋本作密櫜,疑非,兹依汲古。 干。一臂六手,不便于口。莫肯为用,利弃我走。○便于,从宋本,汲古作使堵,非。 坤。獐鹿逐牧,饱归其居,安宁无悔。○宁,从宋本,汲古作息,此用《同人》伏象。 屯。鸿鱼逆流,至人潜处。蓬蒿代柱,大屋颠仆。艮为鸿,坤为鱼、为水、为逆,故曰鸿鱼逆流。鸿,大也。坎为圣人,在下故曰潜处。坤为蓬蒿,震木为柱。坤在艮屋下,故曰代柱。坎陷故颠仆。○大,从宋元本,汲古作天屋。处,宋元本作渚,依汲古。仆,依《观》之《需》校,各本皆作倒。《五行志》:"心嫱?荆?郁~逆流上",故林词不吉。 蒙。三羖五?,相遇俱行。迷入空泽,经涉六驳,为所伤佟7鼍棱怀颍?试涣、曰?。艮纳丙,故曰三羖。坎纳戊,故曰五?。互震为行,坤为迷、为虚,故曰空泽,坎陷故曰泽。艮为驳,能食虎豹,然曰经涉则非兽也。《诗·秦风》:"隰有六驳",《传》:驳,如马。陆机云:驳马,梓榆也。树皮青白驳荦,遥视似驳马,故谓之驳。下章云"山有苞棣,隰有树檖",皆言木,此不应言兽,兹林词曰经涉六驳,为所伤伲??迷妩Z。亦以六驳为木,与陆诂合。坎数六,故曰六驳。

坎又为佟!瘃,依宋本,汲古讹骏。末句汲古作为偎??浪卧?尽?懰?者,言羊为驳木触伤也。 需。黄帝出游,驾龙乘马。东上泰山,南过齐鲁,邦国咸喜。离为黄,干为帝、干为马,故曰驾龙乘马。离为东,干为山,兑为鲁。伏坤为邦国。兑悦为喜。○东,依宋本,汲古讹乘。 讼。履危不安,心欲东西。步走逐鹿,空无所得。通《明夷》。震为履,坎为危,故履危不安。坎为心,为西,离为东,震为鹿、为走,坤虚,故空无所得。○坎西、离东证。 师。望尚阿衡,太宰周公。藩屏汤武,立为侯王。伏离为望,伏巽为权衡。震为主、为周,故曰太宰周公。又干为圣人,伏重干,故圣人多也。坤为城、为屏藩,坎水故曰汤。震为武、为王,故曰汤武也。○太宰周公,依宋本,汲古作大半周公,皆讹字。 比。白龙黑虎,起伏俱怒。战于阪泉,蚩尤败走,死于鱼首。详《蒙》之《坎》。鱼首,地名。坎为首,坤为鱼,故曰鱼首。○鱼首,宋元本、汲古皆作鲁首,非。败走作走败,兹从《益》之《比》较改。 小畜。载石上山,步跌不前。颦眉之忧,不得所欢,长思忧叹。通《豫》。艮为石、为山,坤为载,故曰载石上山。震为步,坎陷,故步跌不前。坎为忧,故曰颦眉,艮为眉也。震为欢,坎伏故不得。坎为忧。○颦,汲古讹显,依宋元本。汲古无"长思忧叹"四字,依宋元本。 履。周德既成,行轴不倾。申酉昳暮,耄老衰去,箴石不佑。通《谦》。震为周,艮为成,故曰周德既成。震为行,坎为轴,坎平故

大衍之数占卦方法及步骤

大衍之数占卦方法及步骤 编辑人:结缘神州本文为博客连接文档,请返回博客以参考阅读: https://www.360docs.net/doc/1d10506022.html,/u/1979434592 该方法是最古老的易经占卜方法之一,是继承龟占后的主流占卜方法,至今尚未失传。 占卦须知 大衍之数占卦需要通过筹策算出一个卦,每个卦有六个爻,第一个爻写在最下面,依次往上写,最终画出六个爻组成一个卦。占卦时候需要记录的东西,就是每个爻的代表数字是什么,每个爻有可能的数字是6、7、8、9。 准备条件 1、五十根筹策。 说明:古代人用筹策(蓍草)算卦,但是如今很难寻找这种东西,因此,在实际运用时,请用五十根类似筹策的东西用来算则可。如果您是生活在农村,可以自己用竹片修理出来五十根竹签,如果您生活在城市很难寻找生态竹子,你可以购买五十根一次性筷子(这种方法不符合环保要求,但是如果竹签在日后循环使用也可),或者拿家里的筷子凑够五十根,用完后再清洗。如果您使用的是家里的筷子,请先将油污洗干净。 2、一张白纸,一支笔。 纸和笔随便,能记录则可。 3、桌子、椅子。 4、一间房间。 占卦要求 时间:最好在清晨或者晚上夜深人静时候,务必要在头脑清醒的时候。如果您当天曾应酬、喝酒、体力劳动、房事等等,请不要占卜。 环境:不要有嘈杂声音,不要有干扰因素。最好在自己的书房,早晨万物尚未苏醒之时。 占卦步骤 1、先在纸上写好您要求问的事情,比如求问婚姻,则写上一句话:“某某(您的名字)如 今因为和某某的婚姻一事,不知如何取舍,特请问于神灵,请神灵指点迷津,吉凶悔吝,都请指明,感恩至上!”如果您问的是别的事情,便应相对更改。 2、拿好五十根筹策,先算准确,是否真的是五十根。 3、接着按照以下步骤: 首先,任意取出一根,放在桌子正上方,这一根一直不用。(易经原文: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又九) 第一次运算: 1.任意在手中将四十九根分为两组,左手甲,右手乙。(易经原文:分而为二以象两) 2.从甲组中取出一根,放置于左手二指之间,其余的两堆放在桌子上。(易经原文:挂一以象三) 3.甲组那堆,用四除之,也就是四根四根的数。(易经原文:揲之以四以象四时) 4.数完所余之数,会有1、2、3根或者4跟(如果刚好除尽,则是4根),将此余数也

焦氏易林27

頤之第二十七 頤。家給人足,頌聲並作。四夷賓服,干戈卷閣。艮爲家,震爲人,坤多故給足。震爲聲。坤陰,故爲夷狄,震卦數四,故曰四夷。震爲賓,艮爲干戈,艮止故卷閣。 乾。思初道古,哀吟無輔。陽明不制,上失其所。乾爲初、爲古,《頤》互坤爲思、爲哀,震爲道、爲吟,一陽在上故曰失所。陽明不制者,言陽不能制陰也。全用遇卦象。○道,元本作悼,依宋本、汲古。 坤。江河淮海,天之奧府。衆利所聚,可以饒有,樂我君子。詳《乾》之《觀》。 屯。三雁俱行,避暑就涼。適與矰遇,爲繳所傷。震爲雁,數三,故曰三雁。坎爲寒,离伏,故曰避暑就涼。伏巽爲矰繳,兌爲傷。○矰,元本作繒,依宋本、汲古。行,汲古作飛,依宋元本。 蒙。秋南春北,隨時休息。處和履中,安無憂凶。伏兌爲秋,艮納丙,故曰秋南。震爲春,坤爲北,故曰春北。艮爲鴻雁,雁隨陽轉故曰隨時。艮爲時、爲休息。坎爲中和,震爲履,艮爲安。 需。履危無患,跳脫獨全。不利出門,傷我左膝。疾病不食,鬼哭其室。坎爲危、爲患,跳脫在外故无患。乾爲門戶,出門遇險故不利。兌爲傷膝象,疑爲坎股之屈信全在膝,而坎爲矯輮,又爲美脊,以義、以形皆有膝象。互离爲東,故曰傷我左膝。坎爲病,兌爲食,坎憂,故云不食。坎爲鬼、爲室,兌爲口,故曰鬼哭其室也。○跳,汲古作逃,依宋元本。膝,宋元本作踝,今依汲古。 訟。東家凶婦,怨其公姥。毀柈破盆,棄其飯飡,使吾困貧。巽爲婦,坎凶,伏震爲東、爲公,巽爲姥。姥,母也。伏震爲柈、爲盆,坎爲破,巽爲飯飡,風散故曰棄。伏坤爲吾、爲貧。○怨,元本作怒,姥作姑,依宋本、汲古。柈,汲古作盤,依宋元本。 師。泥滓汙辱,棄捐溝凟。衆所笑哭,終不顯錄。坤土坎水故曰泥、曰汙,坎爲溝凟、爲衆,震爲笑哭,坤賤坎隱,故曰終不顯錄。○汙,宋元本作洿,依汲古。 比。旦往暮還,各與相存,身无凶患。《頤》震爲旦、爲往,坤爲暮,艮者,震之反,故曰暮還。坤爲身,坎爲患。○凶患,汲古作患凶,依宋元本。 小畜。六翮長翼,夜過射國。高飛冥冥,羿氏无得。伏《豫》。震爲翮、爲翼,坎數六,故曰六翮長翼。坤爲夜、爲國,震爲射,故曰射國。震爲飛,坤惡,故曰羿,坤虛故无得。 履。蜂蠆之門,難以止息。嘉媚之士,爲王所食。從去其室。巽爲蟲,伏坎爲毒,故曰蜂蠆。乾爲門,風散故難以止息。兌爲媚、爲食,乾爲王,伏坎爲室,言王食養嘉士,士皆歸王室也。伏震爲士。○門,汲古作國,今依宋元本。

焦氏易林59

渙之第五十九 渙。望幸不到,文章未就。王子逐兔,犬踦不得。詳《謙》之《既濟》。王,汲古作羊,非,依元本。 乾。猋風阻越,車馳揭揭。棄古追思,失其和節,憂心惙惙。詳《需》之《小過》。第三句汲古作棄名追亡,元本作棄古退思,茲依宋本。又揭揭,汲古訛竭竭,依宋元本。 坤。蛇得澤草,不憂危殆。此用渙象。巽爲蛇,震爲草,草在坎中,故曰澤草。坎爲危殆,震解,故不危。 屯。兩犬爭鬬,股瘡无處。不成仇讐,行解卻去。互艮爲犬,正反艮,故曰兩犬爭斗。艮爲節、爲瘡,巽爲股,巽伏,故曰股瘡无處。坎爲仇,巽爲隙,震解,巽伏,故曰不仇、曰解隙。○卻,同隙,宋元本作邪,汲古作却,依局本。 蒙。因禍受福,喜盈其室,求事皆得。坤爲禍,震爲福喜,艮爲室,坤多,故曰喜盈其室。 需。江有寶珠,海多大魚。亟行疾去,可以得財。乾爲江河、爲玉,故曰寶珠。伏坤爲海、爲魚、爲疾、爲財。○有,宋元本作多,亟疾作疾亟,依汲古。 訟。三牛生狗,以戌爲母。荊夷上侵,姬伯出走。詳《坤》之《震》。三牛,宋元本作三年,依汲古。 師。安息康居,異國穹廬。非君習俗,使伯憂惑。詳《蒙》之《比》。末句宋元本作使伯心憂,茲依汲古。惑與俗韻,憂不協。 比。行觸天罡,馬死車傷。身无聊賴,困窮乏糧。《參同契》二月榆魁臨于卯,麥生,天罡據西。注:天罡,即北斗。睽之漸曰:魁罡所當,初爲敗殃,是天罡所指之處亡也。艮爲星,故曰天罡。艮卦數七,北斗七星,象尤切也。坤爲車馬、爲死傷、爲身、爲窮乏,震爲糧,震覆,故曰乏糧。○罡,汲古訛綱,局本又訛網,依宋元本。 小畜。裸裎逐狐,爲人觀笑。牝雞司晨,主母亂門。詳《大有》之《咸》。母,元本作作,非。 履。爲季求婦,家在東海。水長无船,不見所歡。詳《屯》之《蹇》。 泰。男女合室,二姓同食。婚姻孔云,宜我多孫。乾男坤女,伏艮爲室,乾坤交,故曰合室。坤爲姓,兌爲食,兌卦數二,故曰二姓同食。震爲嫁,故曰婚姻。伏艮爲孫。○末句元本作宜室我家,茲依宋本、汲古。 否。太微帝室,黃帝所直。藩屏周衛,不可得入。常安長在,終无禍患。太微,即紫微。

杜志国:尚秉和《焦氏易林》研究质疑

杜志国:尚秉和《焦氏易林》研究质疑 《中国学术》2002年第2期 《焦氏易林》是一部汉代流传下来的易学著作,又名《易林》、《焦氏周易林》、《大易通变》等,西汉人焦延寿撰。全书以《周易》64卦为纲,通过每卦与它自身及其它63卦的相互配合,共成4096卦,并以每64卦为一林,因而称作“易林”。每卦又皆各配有文辞,大多用四言韵语写成,偶尔也有三字为句的。句数多为四句,少数也有五句、六句、七句,甚至八句。由于它结构上与《周易》有别,文辞上也不依傍《周易》,因此长期以来被视为《易》学中之另类,多归入术数一派。近代学者尚秉和先生一反前之观念,认为《焦氏易林》不但传经,而且“字字步趋《周易》”,发前人所未发。而在整个尚氏《易》学体系中,《焦氏易林》一书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意义非凡,可以说它是尚秉和先生“打通西汉以前的易学,钩沉失传易象的敲门砖”。其所著《焦氏易林注》(以下简称《注》)、《焦氏易诂》二书,也向为学者所重。 尚氏《易林》研究的最大特色就在于象数,尚秉和先生认为“《易林》之词无一字不从象生”,“有吾人不知其象者矣,断无象外之辞”,他广泛运用伏象、覆象、中爻、半象,以及先天卦、后天卦、纳甲、辟卦、九宫等法来解《易林》,以求无一字不合象,共发掘《易林》用象1500余例,远远超过了《说卦传》所载,从而被视为对《易》象研究的重大贡献,王树鰓赞之曰:“不但为焦氏之功臣,而抑亦西汉先师之厚幸也。”仵墉曰:“不但为焦氏之功臣,实于《易》学所关至钜,其有功于后学甚大。”于省吾先生说:“由于《周易》无象外之辞,而先生的绝大发明则在于象,解决了旧所不解的很多的易象问题,可以说,先生对易象贡献是空前的。”汉代是象数《易》的黄金时期,焦延寿作为卦气说发展过程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其所著《焦氏易林》中含有象数学的成分,当然很有可能。但是,是否即如尚先生所言,字字皆从象生,是否运用了那么多的取象方法以及那么多的“逸象”,却是值得怀疑的。尚氏《易林》研究本身存在的许多自相矛盾之处、牵强附会之说也是不可回避的。从而,学术界对尚氏《易林》研究所作的高度评价也有重新思考的必要。 在当代学者中,《焦氏易林》所包含的文学、哲学价值已经受到了比较多的关注,但奉尚氏之说为圭臬的仍不在少数,邓球柏氏所著《白话焦氏易林》一书,虽然在方法上与尚氏有一定差异,但仍不脱象数之囿,可是并不成功,自《随》林之后,基本再未作任何象数方面的阐释。杨书诚在为该书所作的《序》中说:“近人有尚秉和先生五十以学《易》,精研《焦氏易林》,撰有《焦氏易诂》、《焦氏易林注》,以象解《焦氏易林》,虽大有益于后学,但一有取象泛滥,而失去易卦取象的确定性之嫌,二是未能充分挖掘出《焦氏易林》中巨大的文学上与哲学上的财富,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可更为遗憾的是,即使是注意到了是书中包含的巨大的文学与哲学财富的学者,仍然不能摆脱象数的束缚,险怪之论常见诸笔端。如陈良运《<焦氏易林>诗学阐释》一书着重阐发了《焦氏易林》在文学上的价值,但很多地方却仍以象数学为立论的根据,而某些观点之大胆,足以令人瞠目结舌。《焦氏易林?革之讼》曰: 临河求鲤,燕婉失饵。屏气摄息,不得鲤子。 陈良运认为“这是一首描写夫妇之间性生活的诗,可能是文人诗中绝无仅有之作”,并解释说:“《革》是阴性卦,下经卦为《离》,为…中女?,又有…鱼?象(《诗经》中的…鱼?,多有性的意味);上经卦为《兑》,有…欢悦?之象;互体有《巽》,有…入?之义。《讼》是阳性卦,下经卦为《坎》,为…中男?,上经卦为《乾》,取阳性之义,互体又是《离》、《巽》,再示…入?、

焦氏易林用法

(一) 西汉人焦赣,字延寿。焦延寿将周易中的六十四卦,每一卦再变成六十四卦,组成了4094卦,然后在每一卦赋予诗歌式的文辞。古书原有十六卷,当时定名为《易林》。别人亦称《焦氏易林》。易林中的文辞,引经据典,用词简洁,虚拟比喻,比兴转折。解释文辞,没有相当的文学功底是不行的。所以自汉以降,这种预测方法只在少数的士大夫中流行。久而久之,精通《焦氏易林》预测方法的人越来越少。 运用《焦氏易林》进行预测,首先要定准每天的值日卦。 《焦氏易林》的值日卦是由二十四节气决定的。以下是节气与六十四卦的具体对应: 立春雨水:小过卦,蒙卦,益卦,渐卦,泰卦。 惊蛰春分:需卦,随卦,晋卦,解卦,大壮卦。 春分那天震卦当值一日。 清明谷雨:豫卦,讼卦,蛊卦,革卦,夬卦。 立夏小满:旅卦,师卦,比卦,小畜卦,乾卦。 芒种夏至:大有卦,家人卦,井卦,咸卦,姤卦。 夏至那天离卦当值一日。 小暑大暑:鼎卦,丰卦,涣卦,履卦,遁卦。 立秋处暑:恒卦,节卦,同人卦,损卦,否卦。 寒露秋分:巽卦,萃卦,大畜卦,贲卦,观卦。 寒露霜降:归妹卦,无妄卦,明夷卦,困卦,剥卦。 秋分那天兑卦当值一日。 立冬小雪:艮卦,既济卦,噬嗑卦,大过卦,坤卦。 大雪冬至:未济卦,蹇卦,颐卦,中孚卦,复卦。 冬至那天坎卦当值一日。 小寒大寒:屯卦,谦卦,睽卦,升卦,临卦。 一节十五天,一气十五天,共三十天。每卦六爻,各司六天。 (二)

2007年《焦氏易林》值日卦图表: (三) 预测方法: 1. 根据预测当天阳历的日期,在图表中找出当日当值的主卦。 2. 预测人自己求出一个之卦。

求卦方法多式多样: A.可以用翻书得到的页码数,确定之卦。 B.可以用六十四卦卦签抽卦。 C.可以用心想数定卦。 D.可以用钱筮法求卦。 E.随心所欲,法无定法······ 3.在《焦氏易林》中查找主卦之卦的卦辞。 4.用卦辞含义,分析所测事物的变化结果。 例如:2007年02月05日,求财。 得到之卦是乾。 02月05日是小过卦当值,查找卦辞应是小过之乾。卦辞说: 乾:积德累仁,灵佑顺信,福祉日增。 今译:积德行善,聚集仁义,顺天承地,诚信公正的人,必定得到神灵的护佑,福贵天天增长。 结论:义中取利,财源绵长。有贵人相助,机遇多多。 您想使用《焦氏易林》预测,您就得有一本《焦氏易林》书籍。这里不做转录,以求节省公共资源。有兴趣的同仁,您可以在实践中检验一下它的准确性。古书上记载了许许多多灵验的事例。

井之第四十八_焦氏易林的意思

井之第四十八_焦氏易林的意思 井。踬跛未起,失利后市,不得鹿子。详《屯》之《困》。○鹿,汲古作麇,依宋元本。 干。左辅右弼,金玉满堂。常盈不亡,富如廒仓。详《蒙》之《坤》。○廒,宋元本作敖,依汲古。 坤。雨师娶妇,黄岩季女。成礼既婚,相呼南去。膏泽田里,年岁大喜。详《恒》之《晋》。南去,宋本作而归,汲古作南上,依元本。田里,汲古作下土,依宋元本。又末句宋元本无,依汲古。 屯。螟虫为伲?ξ壹畏Y。尽禾殚麦,家无所得。详《坤》之《革》。○嘉谷,宋元本作稼穑,家作秋,均依汲古。得,汲古作食。第三句汲古作中留空虚,均依宋元本。 蒙。跛躄难步,迟不及舍。露宿泽陂,亡其襦袴。震为步,坎蹇,故曰跛躄难步。艮为舍,艮止,故不及舍。坎为露、为宿、为泽陂,震为襦袴,坤为亡,故又曰亡其襦袴。 需。大夫祈父,无地不涉。为吾相土,莫如韩乐。可以居止,长安富有。干为父,兑言,故曰祈父。陈朴园云:《诗》:"祈父予王之爪牙",《毛传》:"祈父司马"也。蹶父为司马之官,《尚书》称司马,亦曰祈父。圻祈古通用。《诗·大雅·韩奕篇》:"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林所本也。伏坤为土地,艮为居止、为安。干为富,兑悦,故曰乐。○祈,各本多作行,依汲古。 讼。少孤无父,长失慈母。悖悖茕茕,莫与为耦。通《明夷》。

坎为孤,震为父,坤丧,故无父。震为长,坤为慈母,坤亡,故失慈母。坤寡,故曰茕茕,故无耦也。 师。侧弁醉客,长舌作凶。披发夜行,迷乱相误,亡失居处。艮为冠,二四艮覆,故曰侧弁。《诗·小雅》:"侧弁之俄,屡舞傞傞"。震为客,坤迷,故曰醉客。兑为舌,二至上兑形特长,故曰长舌。震为发,坤为夜、为迷乱、为亡失。○处,宋元本作止,依汲古。 比。马惊车破,王坠深津。身死魂去,离其室庐。震为车马,坎为破,三至五震覆,故马惊车破。九五为王,坎陷,一阳陷坤水中,故曰王坠深津。坤为死、为身,干为魂,坤为白色,干伏,故曰魂去。艮为室。○车破,宋元本作破处,依汲古。第二句依汲古,宋元本作王孙沈沟。死,各本作绝,依局本。第四句宋元本作自为患害,依汲古。汲古末多贞难无虞四字,依宋元本删。 小畜。东行述职,征讨不服。侵齐伐陈,衔璧为臣,大得意还。通《豫》。震为东、为征讨、为陈、为璧,兑为口,故曰衔璧。巽为齐,艮为臣,《左传》"楚子围许,许男面缚衔璧"。 履。百足俱行,相辅为强。三圣翼事,王室宠光。详《屯》之《履》。 泰。本根不固,华叶落去,更为孤妪。通《否》。巽陨落,故曰本根不固。兑为华,巽落,故曰落去。巽为妪,巽寡,故曰孤妪。 否。牧羊稻园,闻虎喧讙。畏惧怵惕,终无祸患。详《否》之《节》。患,各本皆作焉,依《屯》之《复》校。喧讙,宋元本作喧喧,怵惕作休息,均依汲古。 同人。履位乘势,靡有绝弊。为隶所图,与惺?弧Mā稿煛贰U馉

焦氏易林

《焦氏易林》与汉代《易》学研究 .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四川成都610071)摘要:《焦氏易林》是研究汉代《易》学的重要参考资料。本文主要从《易林》在汉代齐《易》学派中的特殊性、《周易》经学的文学转换两个方面,对其在汉易发展史上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作了详细分析,从而有利于对其的正确解读。 关键词:《焦氏易林》;汉易;文学化 《焦氏易林》(以下称《易林》)是西汉焦延寿所撰的一部《易》学著作,又名《周易变卦》、《大易通变》等。全书共4096卦,卦辞多为四言韵语。其思想来源主要源于《周易》,是研究汉代《易》学演变发展的重要文献。 1 齐易学派之奇葩 《易林》以“易”为名,其创作初衷首先就是为诠释《易》而作。它侧重于卜筮验占,故古代学者多视之为术数之末流、《易》学之另类,历代官修目录和私人著述也都基本上将之归入术数或阴阳五行类。正史中对该书的最早著录见于《隋书?经籍志三?历数类》,其后,新、旧《唐书》均收入“五行类”,《宋史?艺文志》归入“蓍龟类”。私人著述如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收入“卜筮类”:“旧见沙随程迥所记,南渡诸人以《易林》筮国事,多奇验。求之累年,宝庆丁亥始得之莆田。皆韵语古雅,颇类左

氏所载繇辞。或时援引古事,间尝筮之,亦验。”元胡一桂《周易启蒙翼传外篇》“论易林”条:“今焦氏诗既不本之卦爻辞,又不取之卦爻象,虽其变卦次第本文王序卦,而义则无取。”实际上,《易林》虽由于其特殊的形式和内容,而被前人认为已“不复更及《易》道”(南宋叶适《习学记言》),但并非与《易》完全无关,它是植根于《易》学传统之中的,有其产生的基础。过去的《易》学研究常常忽视它,提到“汉易”多言孟喜、京房,对《易林》或省略不提,或一笔带过。近年来此书渐受重视,被视为《易》学奇葩,如民国尚秉和先生认为《易林》不但传经,且文辞字字皆由象生,解决了几千年来无法解释的卦爻辞与象之间的关系问题。他发掘《易林》用象1500余例,由之返观《周易》、《左传》、《国语》等所载卦爻辞,建立了尚氏《易》学体系,著有《焦氏易诂》、《焦氏易林注》、《周易尚氏学》等。 对《周易》的研究,从汉代开始,大致分为象数和易理两大流派,“汉易”即属前者。汉初官方传《易》的有施雠、孟喜、梁丘贺三家,同出田何。据《史记?儒林列传》,孔子传《易》商瞿,六世至齐人田何。田何开创了“汉易”的主流学派——“齐易”,其传人仅丁宽、王同、周王孙三人的后学有记载。王同传杨何,其后学多以《易》显赫,如即墨成、主父偃等,司马迁父子所学亦为此。施、孟、梁丘三家受业于田王孙,为丁宽一脉,三家之学有所不同,其中施、梁丘二家所遗资料甚少,于今可考的田氏后学,主要有孟喜、焦延寿、京房三家。

焦氏易林注

焦氏易林注 上 焦氏易林注敘 昔者同年友尚君節之著《焦氏易詁》,河北大儒王晉卿先生見之曰:“此書將二千年易家之肓詞囈說一一駁倒,使西漢易學復明於世,孟子所謂其功不在禹下。”陳散原與王晉卿書曰:“讀尚氏《焦氏易詁》,歎爲千古絕作,以今世竟有此人著此絕無僅有之書,本朝諸儒見之,當有愧色。”夫王陳二先生皆老師宿儒,於周易皆有著述,胡以傾佩此書若是之極哉。墉于周易夙未致力,徒震乎二先生之言,而莫明其所以然,乃即《焦氏易詁》而讀之,久之,悉節之先生注《易林》,復抽繹《焦易》著爲《易詁》,其大本大原皆在《焦氏易林注》中,然後知二先生傾佩之由而絕非妄歎也。蓋《易林》一書,二千年來無有通其義者,今所傳元刊舊注及陸敕先、顧千里、黃蕘圃所考訂丁宴易林釋文、翟雲升、牟庭等之易林挍略,統所釋祇二三百條,且祇人物、故事及字句之訛誤。至於考及易象者,千餘年來無一人也,獨節之謂西漢釋易之書無如《易林》之完善,凡《易林》之辭,無一字不從象生,且無一象不本之易。於是搜求易象之根源,考稽林詞之依據,校勘板本之沿革,糾正音韻之訛謬,逐字注釋,使讀者燎若觀火,無一不解之詞,亦無一無根之象。蓋古聖人之作易,本由觀象,後聖人之繫易,亦由觀象。《焦氏易林》之辭,仍不外觀象而已,但其所用之正象、覆象多半失傳,故學者不解其所謂,豈知以艮爲龜、爲金,以兌爲月、爲老婦,以坎爲矢,以乾爲日,坤爲水,皆本之《易》而二千來年無有識者,故《易》多誤解,《易林》之辭亦遂難通。今節之獨得之,蓋不知幾經研考,幾經印證,反覆尋繹,不得不休,積之既久,始逐次領悟,又久之,始融會貫通。大義既通,不但爲焦氏之功臣,實于易學所關至鉅,其有功於後學甚大。至於爬梳字句,闡發幽滯,考稽故事,爲先儒所不能釋或釋之而誤,爲一一訂正其失者,猶其餘事也。乃《焦氏易詁》既付梓傳世,《易林》之注以篇帙浩繁,印行匪易。小兒道益從先生遊,籌之至再,力亦未贍。會豐潤董宗之、董作人昆仲聞之,曰:“是我後學之責也。”慨然相助,是書始得公之於世,夫以二千年人人愛讀之書,而人不能解其義,今忽冰消霧釋,剨然得解,則是書之出,始劍光射斗,不能終湮者,理也。然非宗之昆仲之熱心文學,亦不能成功若是之速。語云:“附驥而名益彰。”其是之謂乎?故並及之。 已卯冬月,年愚弟蒲城仵墉謹識。 焦氏易林注例言 西漢釋易之書,其完全無缺者,祇有《焦氏易林》與楊子《太玄》,乃《太玄》至漢末宋衷首爲之注,吳陸績因之作釋失,范望更因宋陸而集其成。至唐王涯、宋許翰、司馬光等更起迭爲而注益詳,獨《易林》無注者。烏程蔣氏影元本略注其故實,然甚尠,十卦九注未詳,偶有注者,皆《左傳》、《國語》所習見,無大益也。後牟庭作校略,丁晏作釋文,陳喬樅據《易林》以解齊詩,顧千里、黃丕烈等於字句皆略有考訂,而丁晏解彙爲蝟,以李耳爲虎名,最爲精當,然皆病其太略,且所釋祇名物故實,至於以卦象釋《易林》文者,訖無一人。蓋自東漢以來,易象即失傳,後儒所知卦象,皆以漢魏人所用者爲範圍,而《易林》之辭無一字不從象生,其所用之象,與易有關者約百七十餘,皆爲東漢人所不知,故東漢人解易多誤。後儒不知其誤,而反疑《易林》,以其用象與漢魏人不合也,於是林辭之難解過於易矣,其詳盡在《焦氏易詁》中。 一、《易林》雖不明解易,然能注易者莫過於《易林》,如以坤爲水、爲魚、爲心志、爲疾,以艮爲牛、爲龜、爲國、爲邑、爲床,以兌爲華、爲老婦,以巽爲少姬等逸象,易之不能解者,皆賴以得解。及其既解,然後知易林所取之象,仍本之易,至爲明白,無如二千年學者竟熟視無睹也。而尤要者,則在其正覆象並用。聖人敘卦,除乾、坤、坎、離、頤、大過、中孚、小過正覆不變外,餘一正卦必次以覆卦。而雜卦震起艮止、兌見巽伏、咸速恒久諸辭尤示人以象正如此、覆則如彼之義。乃自正覆象失傳,凡《易》之言正覆象者,多不得解,獨《易林》知之。凡遇正覆震相背者,不曰讒即曰訟,於是《震》卦之“婚媾有言”、

焦氏易林逸象 注解

《焦氏易林逸象》注解(一) 2009-05-13 20:11 乾逸象 为日、《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彖》“大明终始”,大明即日。《晋》彖传“顺而丽乎大明”,是。 注:乾纯阳,故为大明,故为日。假借取象。一说,乾与离相舍于南,离为日,是以乾亦为日,假借取象。 大川、见《同人》。 注:乾卦象古文字。《易纬·乾坤凿度上》;乾川。象形取象。 河海、《同人》“利涉大川。” 注:乾为川,故为河海。假借取象。 山陵、《同人》“升其高陵。” 注:乾刚,为天故崇,故为山陵。会意取象。 石、《说卦》“乾为玉。” 注:乾为玉,故为石。假借取象。 南、《同人》荀注:“乾舍于离,相与同居。” 注:先天八卦方位。离为日,乾亦为日。 虎、《文言》“风从虎”,“履虎尾。” 注:乾阳刚威猛,乾为君王,故为虎。会意取象。 顺据《焦氏易诂》补录 注:《易诂》:“乾顺行,坤逆行。《乾凿度》云;‘乾贞子,左行阳时六。坤贞未,右行阴时六’。此实易道阴阳往来交姤之枢纽。”此系以纳甲而言阴阳消息也,乾初爻在子,阳气上行故为左为顺,依次行子、寅、辰、午、申、戌六个阳时;坤初爻在未,阴气下行故为又右为逆,依次行未、巳、卯、丑、亥、酉六个阴时。此借经典之言而来,仍为假借取象。 坤逸象 为水、《益》“利涉大川。” 注:先天八卦,坤居北方,坎为水,故坤亦为水,同乾为日,假借取象。一说,坤卦纯阴,至柔之象,《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故坤为水,假借取象。 江淮河海、 注:坤为水,故为江淮河海,形声假借。 渊、《讼·彖传》“入于渊。” 注:坤为水,纯阴静止,故不前为回,《说文》;“渊,回水也”,会意取象。 鱼、《剥》“贯鱼。” 注:坤为水,为众,水中众多者,鱼也。会意取象。 蛇《上系》“龙蛇之蛰。” 注:伏乾为龙,在天为龙,在地为蛇。错卦假借 云、《小过》“密云不雨。” 注:《说文》:“云,山川气也”,坤为水为川,阴虚为气,坤为纯阴,故

焦氏易林全文-推荐下载

焦氏易林 1---乾之乾 道徙多阪,胡言连蹇。译喑且聋,莫使道通。请遏不行,求事无功。2---乾之坤 招殃来螯,害我邦国。病伤手足,不得安息。 3---乾之屯 阳孤亢极,多所恨惑。车倾盖亡,身常忧惶。乃得其愿,雌雄相从。4---乾之蒙 鵊鵴鳲鸠,专一无忧。君子是则,长受嘉福。 5---乾之需 目瞤足动,喜如其愿,举家蒙宠。 6---乾之讼 龙马上山,绝无水泉,喉焦唇干,舌不能言。 7---乾之师 仓盈庾亿,宜稼黍稷。年岁丰熟,民人安息。 8---乾之比 中夜犬吠,盗在墙外。神明佑助,消散皆去。 9---乾之小畜 据斗运枢,顺天无忧。所行造德,与乐并居。 10--乾之履 空拳握手,委地更起。富饶丰衍,快乐无已。 11--乾之泰 不风不雨,白日皎皎,宜出驱驰,通理大道。 12--乾之否 载日晶光,驂驾六龙。禄命彻天,封为燕王。 13--乾之同人 子号索哺,母行求食。反见空巢,訾我长息。 14--乾之大有 上帝之生,福佑日成。修德行惠,乐且安宁。 15--乾之谦 山险难登,涧中多石。车驰軎击,载重伤轴,担载差踬,踠跌失足。16--乾之豫 禹凿龙门,通利水源。东注沧海,民得安从。 17--乾之随 乘龙上天,两蛇为辅,踊跃云中,游观沧海,民乐安处。 18--乾之蛊 彭祖九子,据德不殆。南山松柏,长受嘉福。 19--乾之临 南山昊天,刺政关身。疾悲无辜,皆憎为仇。 20--乾之观 江河淮海,天之奥府。众利所聚,可以饶有。乐我君子,百福是受。21--乾之噬嗑 坚冰黄鸟,终日悲号。不见白粒,但见藜蒿,数惊鸷鸟,为我心忧。22--乾之贲

室如悬磬,既危且殆。早见之士,依山谷处。 23--乾之剥 大禹戒路,蚩尤除道。周匝万里,不危不殆,见其所使,无所不在。24--乾之复 三人为旅,俱归北海。入门上堂,拜谒王母,饮劳我酒。 25--乾之无妄 传言相误,非干径路。鸣鼓逐狐,不知迹处。 26--乾之大畜 三羊争雌,相逐奔驰。终日不食,精气劳疲。 27--乾之颐 纯服黄裳,戴上以兴。德义既生,天下归仁。 28--乾之大过 桀跖并处,人民愁苦。权兵荷粮,战于齐鲁。 29--乾之坎 黄鸟采绿,既嫁不答。念我父兄,思复邦国。 30--乾之离 胎生孚乳,长息成就。充满帝室,家国昌富。 31--乾之咸 三人求桔,反得大粟。女贵以富,黄金百镒 32--乾之恒 东山西岳,会合俱食。百家送从,以成恩福。 33--乾之遁 弱鸡无距,与鹊交斗。翅折目盲,为鸠所伤。 34--乾之大壮 隙大墙坏,蠹众木折。狼虎为政,天降罪罚。高弑望夷,胡亥以毙。35--乾之晋 三痴俱走,迷路失道。惑不知归,反入患口。 36--乾之明夷 弓矢俱张,把弹折弦。丸发不至,道遇害患。 37--乾之家人 三女求夫,伺候山隅,不见复关,长思叹忧。 38--乾之睽 阳旱炎炎,伤害禾谷。穑人无食,耕夫叹息。 39--乾之蹇 骑豚逐羊,不见所望。径涉虎庐,亡羝失羔。 40--乾之解 暗昧冥语,相传诖误。鬼魅所居,谁知卧处。 41--乾之损 姬姜祥淑,而人偶食。论仁议福,以安王室。 42--乾之益 公孙驾骊,载聘东齐。延陵说产,遗季纻衣。 43--乾之夬 孤竹之墟,失妇亡夫。伤于蒺藜,不见少妻,东郭棠姜,武氏以亡。44--乾之姤

焦氏易林32

恒之第三十二 恒。黃帝所生,伏羲之宇。兵刃不至,利以居止。震爲帝、爲玄黃,故曰黃帝。坤爲牛,坤伏,故曰伏羲。羲,犧同,牛牲也。艮爲兵刃,艮覆故曰至。巽爲利。○宇,宋本訛宗,依元本、汲古。刃,宋元本作刀,依汲古。 乾。登墀踒足,南行折角。長夜之室,不逢忠直。此用《恒》象。震爲足,兌折故踒足。震爲南,艮爲角,艮覆故折角,伏坤故曰夜、曰室。 坤。燕雀衰老,悲鳴入海。憂在不飾,差池其羽。頡頑[當作頏]上下,寡位獨處。此仍用《恒》象。兌爲燕雀,坤爲老、爲海,四五二句《詩·邶風·燕燕》文,乃莊姜送戴嬀大歸于陳之詩,故曰寡位獨處,義與毛合。○鳴,宋元本作鴻,第三句作憂不在鄉,寡作在,均依汲古。 屯。開閡除憂,伯自外來。忉忉无患,无心得歡。坤爲門,震爲開、爲除,坎爲憂,在外故開門除憂。震爲伯,伯自外來,言由外來內也。坎爲患、爲心,震樂故无。○无,汲古作之,依宋元本。心,宋元本作之,依汲古。 蒙。郊耕釋耜,有所疑止,空虛無子。坤爲郊,震爲耕、爲耜,坎爲疑,坤爲虛。釋耜,言輟耕也,故因疑而止。坤爲虛,震爲子,坤亡故无子。○郊,宋元本作効,耜作秬,均依汲古。釋,汲古作擇,依宋本。 需。張牙切齒,齗怒相視。禍起蕭墻,牽引吾子。患不可解,憂驚吾母。互兌爲牙齒,兌剛魯故曰齗怒。离爲視,故曰齗怒相視。離爲禍,伏艮爲墻、爲牽引,坎爲患、爲憂,伏坤爲母。○齗怒相視,宋元本作斷怒相及,依汲古。齗齗,爭辯貌。 訟。履不容足,南山多棘。毋出房闥,乃无病疾。伏《明夷》。震爲足、爲履、爲南,坎爲棘、爲室,故曰房闥,坎隱伏,故曰毋出。坎爲病疾,震解故无。○闥,汲古作閨,依宋元本。 師。牛騂无子,鳴於大野。申后陰微,還歸其母。騂,《玉篇》云:馬赤黃也。坤爲牛、爲黃,故曰騂牛。震爲子,坤殺,故曰子。坤爲野,震爲鳴,故曰鳴於大野。坤爲后、爲母,震爲歸,周幽王后,申國女,幽王寵褒姒,廢申后,故曰遠歸其母。○三四句宋元本作"申後陰微,罡歸其母",茲依汲古。 比。龍生於淵,因風昇天。章虎炳文,爲禽敗軒。發輗溫谷,暮宿崑崙。終身无患,光精照耀,不被禍難。首二句兼用《恒》象。震爲龍、爲生,兌為淵,故曰龍生於淵。巽爲風,乾爲天,龍在天上,故曰因風昇天。比坤爲文,艮爲虎,震爲車,震覆故曰敗軒。禽者,田獵也。輗,轅端持衡者。坤爲車,一陽在坤上若轅端衡木,蓋艮象也。《水經注》渭水右有溫谷,然此溫谷即暘谷。《書》宅嵎夷曰暘谷。《淮南子》日出於暘谷,言發輗東海,夕至崙崑[當作崑崙]也。坤爲暮,艮爲崑崙,坤爲身,艮爲終、爲光明,坎爲患難。○昇,宋元本作身,禽作凶,光作充,均依汲古。照,元本作炤,依宋本及汲古。禍,汲古作患,與上患字複,

【免费下载】焦氏易林注 68易书大全291本

既濟之第六十三 既濟。玄兔指掌,相與相恃。證訊詰問,誣情自直。宛死誰告,口爲身禍。多用半象。指,汲古作捐,恃作視,誣作註,直作侶,宛死誰告作死誣難告,均依宋元本。 乾。游駒石門,騄耳安全。受福西鄰,歸隱玉泉。乾爲門、爲石、爲馬,故曰游駒石門、曰騄耳。坎爲西鄰、爲泉,乾爲玉。○隱,宋元本作邑,依汲古。 坤。陽春草生,萬物風興。君子所居,禍災不到。坤爲茅茹,故曰草、曰萬物。坤爲風、爲禍災。○風,宋元本作盛,依汲古。坤爲風失傳象。 屯。人无足,法緩除。牛出雄,走羊驚。不失其家。前四句三字句,末四字句。震爲人、爲足,伏巽,下斷,故曰无足。坎爲法律。除,授官也。坤柔,故曰緩除,言人有疾不能授官也。坤爲牛,震爲出、爲雄、爲羊、爲驚。艮爲家。家,音姑,與除韻。○緩,汲古作紱,依宋元本。牛,宋元本作才,依汲古。 蒙。泰山上奔,變見太微。陳吳廢忽,作爲禍患。艮爲山,震東,故曰泰山。泰山,東岳也。震爲奔,艮爲星,故曰太微。坤坎皆在北。太微,北極星也。陳吳,皆訛字,疑吳爲突之形訛,陳爲臣之音訛,言祭仲臣突廢忽也,事見《左傳·桓十一年》突,鄭厲公;忽,鄭昭公。坤爲臣,坎爲禍患。○山,元本作上,上作止,依宋本、汲古。吳,汲古作吾,微作傲,依宋元本。 需。乘龍吐光,先暗後明。燎獵大得,六師以昌。乾爲龍,离爲光,互兌口,故曰吐光。坎爲暗,离爲明、爲燎,坎數六,坎衆,故曰六師以昌。言文王因獵得太公也。○第二句宋元本先作使,依汲古。後,宋本、汲古作復,依元本。又吐光,汲古作光土,六作太,均依宋元本。《山海經》天不足西北,有龍銜燭照天門。 訟。羊頭兔足,羸瘦少肉。漏囊敗粟,利无所得。詳《剝》之《恒》。 師。因禍受福,喜盈其室。螟蟲不作,君无苛忒。坤爲禍,震爲福、爲喜,坎爲室。巽爲螟蟲,巽伏,故曰不作。震爲君,坤爲苛忒,震解,故无。○苛忒,宋元本訛可得,依汲古。 比。舜升大禹,石夷之野。徴詣王庭,拜治水土。王庭,汲古作黃門,依《乾》之《中孚》。 小畜。烏子鵲雛,常與母俱。顧類羣族,不离其巢。伏艮爲鳥,震爲鵲。坤爲母、爲羣、爲族類。艮爲巢。○族,汲古作聚,依宋元本。 履。夷羿所射,發輒有獲。矰加鵲鷹,雙鳥俱得。元本注:夷羿,古之善射者。伏震爲射,坎爲獲。繫繳於矢曰矰。巽爲矰。艮爲鷹,震爲鵲,坤數二,故曰雙鳥。○矰,汲古訛增,鵲作倉,俱依宋元本。

焦氏易林文学研究

焦氏易林文学研究 本书要研究的《焦氏易林》,是一部在小传统圈子里流传的占筮之书。它的作者是西汉时期的焦赣(当然,关于本书的作者还有一定的争议,本书的第一部分将对作者进行详细的考辨),在《汉书》当中有关于他的简单记载。焦赣的弟子京房是当时的一位经学大师,主要以研究《周易》著称。汉代易学当中有一派叫做“京焦之易”,说的就是他们师徒两个在易学方面的创见。按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提要》当中的说法,把《周易》引向占验一派,焦赣和京房是始作俑者。焦赣曾经做过西汉时期的小黄令,他的易学是得自隐士的传承。所以,根据我们对他的了解,可以知道他是一个生活在社会下层的读书人,又由于他做过低级官吏,所以他对于当时的民情是非常了解的。而他所生活的时代,西汉王朝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雄风,在一步步走向衰落。作为一位有广大悲悯胸怀的下层文人和官吏,焦赣以他敏感的触觉和过人的智慧写出了《焦氏易林》一书。这本书本来是用于算卦占卜的,它使用《周易》卦变的原理,把《周易》的六十四卦演变为四千零九十六卦,每一卦都模仿《周易》配有卦辞。这些卦辞大都是四言诗的形式,也有个别是三言的,用意大概不外乎是判断吉凶。由于其为占筮书,故其占辞讲究暗示性、多义性,而为了便于记忆,又编为歌谣诗词的形式。在这一点上,它同其他的卦歌签诗并无区别。关键是它的作者将它有意识地当作诗来写,作者在书中说:“作此哀诗,以告孔忧。”说的就是这种创作意识。并且,其中却也不乏优秀之作。故而,明代的钟惺在《古诗归》中收录其一些繇辞并加按语评析,闻一多先生选编《易林琼枝》,并于其后附录中将《易林》与《史记》并驾齐驱。由此可见,其文学成就被前人评价之高。中国的诗歌一开始是《诗经》的四言诗形式。在四言诗的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了五言诗。现在一般的观点认为,五言诗的起源和民间乐府诗歌有关。但是,由四言诗变为五言诗,这中间有一个过程。而现在的文学史对于汉代诗歌的演变过程却没有详细地说明,尤其是对于汉代的四言诗发展,所谈到的也只是汉初韦孟《讽谏诗》和汉末的文人四言诗如朱穆《与刘伯宗绝交诗》、仲长统《述志》等。这些诗歌并不能说明汉代诗歌由早期民间行为上升到文人创作的清晰过程。我个人认为,《焦氏易林》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就是标志着汉代诗歌从民间向文人的一个过渡状态,典型地体现了民间文学和文人创作的互渗互动。对《焦氏易林》进行研究,可以解决汉代诗歌发展的诸多问题。在汉代的文学活动中,大部分文人在集中精力创作辞赋和实用性很强的散文,而《焦氏易林》的作者却能够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潜心于诗歌的创作,这应该说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焦氏易林》以其巨大的内容含量,和同时代的文体都有相涉,因此,研究《焦氏易林》对于更深刻地理解汉代文学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焦氏易林》还是西汉时期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很多情况。作为一部有鲜明创作意识的作品,焦赣用他的智慧为后人留下了一份丰厚的文学遗产,后世的很多诗人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可以找到《焦氏易林》的影子。因此,闻一多先生把《焦氏易林》称作是“唐宋诗的滥觞”。通过对《焦氏易林》的研究,可以对中国诗歌发展史中的一些问题有新的理解。而且,对《焦氏易林》这一著作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改变对文学研究范围的看法。文学的研究,决不是仅仅盯在一些文学经典之上,它应该有一个更为宏阔的视野。葛兆光先生在他的《中国思想史?导论》中提到“思想史的写法”这 1

焦氏易诂 05卷

《焦氏易诂》卷五 [清]尚秉和撰 遯上九肥遯解 凡汉人说之。皆作飞遯。淮南九师云。飞而能遯。吉孰大焉。张平子思玄赋。欲飞遯以保名。曹植七启。飞遯离俗。毛西河惠栋朱芹洪颐□皆从之。即王弼虽未明释。然云矰缴不能及。似亦读为飞。惟子夏易传释肥为饶裕。虞氏谓干盈为肥。莫衷一是。兹易林需之遯云。去如飞鸿。又节之遯云。奋翅鼓巽。又革之遯云。退飞见祥。是焦氏亦读肥为飞。与淮南九师同也。又朱芹易札记。引姚宽西溪丛语云。肥。古作?[上非下巴]。?[上非下巴]蜚同字。是肥即蜚。蜚即飞也。虞翻误也。盖上九居极。上干为行。飞亦干象。不必以干盈为象。 遯九三臣妾象 遯九三云。畜臣妾吉。自来解者莫知艮之为臣。虞翻以三变坤为臣当之。后易家皆遵用之。岂知易蹇六二云。王臣蹇蹇。蹇下艮。故亦曰臣。小过六二云。遇其臣。亦以艮为臣。焦氏易林本之。凡遇艮即言臣。后人不解易象。于是易林艮臣之象。初睹之亦不知其所谓矣。即妾象。疑亦指艮。古于僮仆臣妾实不分。如以艮妾为不合。则坤臣亦不合矣。 大壮初九征凶有孚及象其孚穷也解 既曰征凶。则不孚也。乃曰有孚。义自违反。且与象语不协。像曰孚

穷者。初阳四亦阳。二三又阳。故曰孚穷。易林阳遇阳则塞之旨。本此也。乃虞翻解有孚。谓四与五易位成阴。则初孚于四。岂知卦为大壮。不为需。虞说若当。像尚言孚穷乎。像言孚穷。确指四阳。王弼知其然。以穷凶可信为解。上下语不违反矣。然像曰孚穷。确指二三与四言。则爻词之孚。似不得以闲文为解。亦未协也。案说文有字云。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有食之是也。然则初九之有孚。谓不宜于孚也。正与象之孚穷合也。 大壮九四壮于大舆之輹说 解易之书。莫古于左传。闵元年毕万筮仕。遇屯之比。辛廖曰。震为土。车从马。又晋语。震。车也。是左氏内外传皆以震为车。易林本之。遇震即言车。大壮下干。干为大。震车。故曰大舆。乃二千年学者。舍左氏不从。而以卦变为穿凿。祗一王引之能觉察其非。以震为车。还周时之旧家。而詈虞氏之曲为穿凿。真能独立为说者也。惟輹为震象。王氏仍知之不真。按左氏僖十五年。晋筮嫁伯姬。遇归妹之睽。即震变离也。震为车。变离形毁。故曰车脱其輹。孔疏引子夏易传云。輹。车下伏兔。今谓之车屐。以缚于轴。据是。则輹为震象益明。因輹在车下而形若屐。屐者履属。震象也。震形灭。故曰车脱輹。由是推大小畜之车脱輹。皆以旁通覆震故也。左氏所说。其真谛也。大壮九四。壮于大舆之輹。即以震为舆为輹。虞氏所说未当也。 大壮羊象用中爻 自王弼及锺会反古。谓易无互象。宋人承之。不敢言互。且无论左氏

古诗白话焦氏易林_焦氏易林全文新注翻译赏析

古诗白话焦氏易林_焦氏易林全文新注翻译赏析《焦氏易林》是对《易》卦的演弈。可能是由于《管锥编》的影响,《焦氏易林》由此前不被重视一而变为研着丛出。 《焦氏易林》源于《易经》,然与之有迥异独特之处。《易经》共有卦爻辞450条,《易林》有4096占卦变之辞,较之《易经》卦爻辞有10倍之多,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信息内容。 《焦氏易林》在六十四卦基础上复变六十四,亦即一卦变六十四,六十四卦变四千零九十六卦。这样,六十四卦中的一卦变为另一卦称之为“之卦”,然后在“之卦”后配以相应的文辞/b/iaohiyiin,即所谓的四言诗卜辞。《易林》占辞与《易经》卦爻辞同是占辞,但《易林》皆为统一的四言诗格式(偶见三言诗),而《易经》则无此统一格式。《易林》是四言,有人赞日:“古雅玄妙”,“世人无识,但以占卜书视之,”,“异响幽情,深文急响”,“简妙”。“《易林》以理数立言,文非所重,然其笔力之高,笔意之妙,有数百言所不能尽,而藏裹迥翔于一字一句之中,宽然而余者。” 《易林》的作者未定,一般有四种说法:焦延寿,崔篆,许峻,明代学者顾炎武以为东汉后期著作。 焦氏易林注卷一 干之第一 坤之第二 屯之第三

焦氏易林注卷二需之第五 讼之第六 师之第七 比之第八 焦氏易林注卷三小畜之第九 履之第十 泰之第十一 否之第十二 焦氏易林注卷四同人之第十三大有第十四 谦之第十五 豫之第十六 焦氏易林注卷五随之第十七

临之第十九 观之第二十 焦氏易林注卷六噬嗑之第二十一贲之第二十二剥之第二十三复之第二十四 焦氏易林注卷七无妄之第二十五大畜之第二十六颐之第二十七大过之第二十八 焦氏易林注卷八坎之第二十九离之第三十 咸之第三十一恒之第三十二

焦氏易林7

師之第七 師。鳥鳴呼子,哺以酒脯。高樓之處,子來歸母。嗇人成功,年歲大有,妬婦無子。震爲鳥、爲鳴、爲子、爲哺。坎爲酒、爲脯、爲室,坤爲重,故曰高樓。坤母震子,震歸,故曰子來歸母。震爲人,坤爲吝嗇,故曰嗇人。嗇人,鄉官也。震爲功,坤爲年歲、爲積聚,故大有。坎爲妬,伏巽爲婦,坤喪故無子。○鳥,宋元本作烏。嗇,宋元本作穡。 乾。一簧兩舌,侫言諂語。三姦成虎,曾母投杼。此全用《師》象。震爲音,故曰簧,坎數一,故曰一簧。震爲舌,坤數二,故曰兩舌。震數三,坤爲姦,乾爲虎,故曰三姦成虎。坤爲母、爲重,曾與層同,故曰曾母。坎爲杼,事詳坤之夬注。侫言諂語,言坎上下皆兌口,凡《易》云有言者象皆如此。○虎,從汲古,宋元皆作古。 坤。春桃生花,季女宜家。受福且多,在師中吉,男爲邦君。此用《遇》卦師象。震爲春、爲桃、爲花、爲生。坎爲室家,伏巽爲季女。《詩·召南》:“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坤爲邦,震爲長男、爲君,故曰男爲邦君。○邦,宋元本作封,依汲古。陳樸園引“無在師中,吉”四字,並謂似是武王娶邑姜事,故曰邦君。與毛異。 屯。殊類異路,心不相慕。牝牛牡豭,獨無室家。艮震皆爲道路,相反故曰殊類異路、心不相慕。坎爲心也。坎爲牝豭,坤爲牝牛,艮爲室家,坤寡坎孤,故無室家。 蒙。折若蔽日,不見稚叔。三足孤烏,遠其元夫。《楚辭》:“折若木以蔽日”,若,木名也。坎爲木、爲折,離伏,故曰蔽日。艮爲叔、爲少,坎隱,故不見稚叔。震爲足,數三,艮爲鳥、爲烏,故曰三足孤烏。震爲夫、爲長,故曰元夫。○若、日,從宋元本,汲古作葉、作目,非。遠,汲古作達,亦非。 需。雀東求粒,誤入罔域。賴仁君子,脫服歸息。通《晉》。離爲雀,位東,艮爲求,艮爲反,震爲粒,故曰雀東求粒。離爲網罭,乾爲仁、爲君子,震爲服、爲歸,震反爲艮,艮止,故曰脫服、曰歸息。《詩》“兩服上襄”注:兩服者,馬之上駕也。脫服,即馳駕也。○丁晏云:罔域即網罭。服,宋本、汲古訛復,元本訛腹,皆不知服訓而妄改。○離東之證。 訟。王孫季子,相與孝友。明允篤誠,升擢薦舉,爲國幹輔。通《明夷》。震爲王、爲子,反艮爲孫、爲季,坤順,故孝友。離明坎信,故曰明允篤誠。震爲升擢薦舉。坤爲國,震爲輔。○幹,依宋元本,汲古作藩。薦,宋本元作家,依汲古。 比。刖樹無枝,與子分離。饑寒莫食,獨泣哀悲。艮爲刀、爲手、爲木,故曰刖樹。坎爲孤,故曰無枝。坎爲寒,坤爲饑,兌口爲食,兌伏,故莫食。坎爲獨、爲泣、爲悲哀。第二句象未詳。○刖樹,從宋本,汲古作削木。泣,汲古作立,依宋元本。 小畜。舜升大禹,石夷之野。徵詣玉闕,拜治水土。通《豫》。震爲帝、爲升,故曰舜升大禹。艮爲石,坤爲夷、爲野,故曰石夷之野。《洛書靈淮聽》:“禹出石夷”是也。震爲徵、爲詣、爲玉,艮爲闕、爲拜,坎爲水、爲土。○玉,依宋元本,汲古作王,亦合。○坎爲土證。又按:《史記·夏本紀》注:“楊雄《蜀王本紀》云:‘禹生於石紐’,《括地志》:‘茂州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