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节能计算书

幕墙节能计算书
幕墙节能计算书

外滩中信城商业裙房幕墙工程

节能计算书

设计:

校对:

审核:

批准:

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

2008年12月19日

一、工程简况

1、工程名称:外滩中信城商业裙房幕墙工程

2、建设单位(业主):上海信虹房地产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上海市虹口区

4、结构形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5、建筑层数:四层,部分五层

6、地面粗糙度类型:C类

7、本工程采用的基本风压:0.55kN/m2(50年一遇)

8、抗震设防烈度:七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

9、主要外装饰:玻璃幕墙、陶土管幕墙、铝板幕墙、石材幕墙、玻璃护栏、金属格栅等

二、计算评判依据

根据GB 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有关《强制性条文》设计。

(一)根据建筑物所在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上海市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因而,该建筑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符合下表规定,其中外墙的传热系数为包括结构性热桥在内的平均值Km。当不能满足本条文的规定时,必须按照标准的规定进行权衡判断。

夏热冬冷地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限值

(二)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均不应大于0.7。当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小于0.4时,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当不能满足本条文的规定时,必须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的规定进行权衡判断。

(三)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首先计算参照建筑在规定条件下的全年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然后计算所设计建筑再相同条件下的全年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当所设计建筑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不大于参照建筑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时,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符合节能要求。当所设计建筑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大于参照建筑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时,应调整设计参数重新计算,直至所设计建筑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不大于参照建筑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

三、传热系数计算

(一)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K=1/ R

K—传热系数(W/m2.K)

—总热阻(m2.K/W)

R

R

=Ri+∑R+Re

Ri—内表面换热阻(m2.K/W)

R—材料层热阻(m2.K/W)

Re-外表面换热阻(m2.K/W)

R= /δλ

δ--材料厚度(M)

λ--导热系数 (W/m.K)

Ri=1/αi

Re=1/αe

αi—内表面换热系数(W/m2.K)

αe—外表面换热系数(W/m2.K)

1、隐框玻璃幕墙 8F+1.52Pvb+8F+12A+8T夹胶中空玻璃,以D-LM-03图中+9.500m 标高以下幕墙为例

查BG50176-93表4.1,玻璃导热系数:0.76 W/m·K

空气层传热阻:夏季 0.15㎡·K/W

冬季 0.18㎡·K/W

内表面换热阻:夏季 0.11㎡·K/W

冬季 0.11㎡·K/W

外表面换热阻:夏季 0.05㎡·K/W

冬季 0.04㎡·K/W

玻璃传热阻

=0.05+δ/λ+0.11+0.15+0.05+δ/λ+0.11

夏季 R

玻璃

=0.05+0.016/0.76+0.11+0.15+0.05+0.008/0.76+0.11

=0.502㎡·K/W

=0.04+δ/λ+0.11+0.18+0.04+δ/λ+0.11

冬季 R

玻璃

=0.04+0.016/0.76+0.11+0.18+0.04+0.008/0.76+0.11

=0.512㎡·K/W

幕墙传热系数

=1/0.512=1.953 W/m2.K

冬季 K=1/ R

夏季K=1/ R0=1/0.502=1.992 W/m2.K

2、明框玻璃幕墙 8F+1.52Pvb+8F+12A+8T夹胶中空玻璃,以D-LM-05图中+14.000m 标高以上幕墙为例

铝框宽度60mm,详见施工图Q-D47

=23.57㎡

铝框部分面积 A

玻璃部分面积 A

=213.49㎡

玻璃

查BG50176-93表4.1,玻璃导热系数:0.76 W/m·K

铝材导热系数:203 W/m·K

空气层传热阻:夏季 0.15㎡·K/W

冬季 0.18㎡·K/W

内表面换热阻:夏季 0.11㎡·K/W

冬季 0.11㎡·K/W

外表面换热阻:夏季 0.05㎡·K/W

冬季 0.04㎡·K/W

玻璃传热阻

夏季 R

=0.05+δ/λ+0.11+0.15+0.05+δ/λ+0.11

玻璃

=0.05+0.016/0.76+0.11+0.15+0.05+0.008/0.76+0.11

冬季 R

玻璃

=0.04+δ/λ+0.11+0.18+0.04+δ/λ+0.11

=0.04+0.016/0.76+0.11+0.18+0.04+0.008/0.76+0.11

=0.512㎡·K/W

铝框传热阻

夏季 R

=0.05+δ/λ+0.11

=0.05+0.001/203+0.11

=0.16㎡·K/W

冬季 R

=0.04+δ/λ+0.11

=0.04+0.001/203+0.11

=0.15㎡·K/W

幕墙加权传热阻

夏季 R

0=(R

玻璃

A

玻璃

+ R

×A

)/(A

玻璃

+ A

=(0.502×213.49+0.16×23.57)/(213.49+23.57)=0.468㎡·K/W

冬季 R

0=(R

玻璃

A

玻璃

+ R

×A

)/(A

玻璃

+ A

=(0.512×213.49+0.15×23.57)/(213.49+23.57)=0.476㎡·K/W

幕墙传热系数

冬季 K=1/ R

=1/0.476=2.101 W/m2.K

夏季K=1/ R0=1/0.468=2.137 W/m2.K

3、百叶窗装饰百叶窗外饰,室内方向采用1mm厚钢板+50mm厚保温岩棉+1mm厚钢板,以D-LM-03图中+9.500m标高处层间幕墙为例

查BG50176-93表4.1,钢材导热系数:58.2 W/m·K

岩棉导热系数:0.05 W/m·K

内表面换热阻:夏季 0.11㎡·K/W

冬季 0.11㎡·K/W

外表面换热阻:夏季 0.05㎡·K/W

冬季 0.04㎡·K/W

岩棉传热阻

夏季 R

岩棉

=0.05+δ/λ+0.11

=0.05+0.05/0.05+0.11

冬季 R

=0.04+δ/λ+0.11

岩棉

=0.04+0.05/0.05+0.11

=1.15㎡·K/W

幕墙传热系数

冬季 K=1/ R

=1/1.15=0.869 W/m2.K

夏季K=1/ R0=1/1.16=0.862 W/m2.K

4、陶管(铝合金波纹板)幕墙陶管(铝合金波纹板)外饰,采用175mm厚ALC板外墙,以D-LM-03幕墙为例

查BG50176-93表4.1,加气混凝土导热系数:0.22W/m·K

内表面换热阻:夏季 0.11㎡·K/W

冬季 0.11㎡·K/W

外表面换热阻:夏季 0.05㎡·K/W

冬季 0.04㎡·K/W

ALC板传热阻

=0.05+δ/λ+0.11

夏季 R

岩棉

=0.05+0.175/0.20+0.11

=1.035㎡·K/W

=0.04+δ/λ+0.11

冬季 R

岩棉

=0.04+0.175/0.20+0.11

=1.025㎡·K/W

幕墙传热系数

=1/1.025=0.976 W/m2.K

冬季 K=1/ R

夏季K=1/ R0=1/0.945=0.966W/m2.K

5、门采用10mm透明钢化玻璃,以D-LM-03图中一层所示门为例

查BG50176-93表4.1,玻璃导热系数:0.76 W/m·K

内表面换热阻:夏季 0.11㎡·K/W

冬季 0.11㎡·K/W

外表面换热阻:夏季 0.05㎡·K/W

冬季 0.04㎡·K/W

玻璃传热阻

=0.05+δ/λ+0.11

夏季 R

玻璃

=0.05+0.01/0.76+0.11

=0.173㎡·K/W

=0.04+δ/λ+0.11

冬季 R

玻璃

=0.04+0.01/0.76+0.11

=0.163㎡·K/W

幕墙传热系数

=1/0.173=5.78 W/m2.K

冬季 K=1/ R

夏季K=1/ R0=1/0.163=6.13 W/m2.K

四、各立面窗墙比及传热系数计算

各立面中,石材幕墙应用于独立的柱或连廊部位,屋顶层陶管幕墙仅仅用于挡住屋面上不美观的部分,只作为装饰,观光电梯出入口均在连廊上,与室内空间不直接接触或有建筑隔墙,故均未计入本部分计算内容。

(一)各立面幕墙汇总及窗墙比计算

1、A、B楼

窗墙比=透明部分面积/(非透明部分面积+透明部分面积),均按幕墙投影面积计算。各立面窗墙比计算结果见上表,皆小于0.7,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4.2.4条款要求。

2、C楼

窗墙比=透明部分面积/(非透明部分面积+透明部分面积),均按幕墙投影面积计算。各立面窗墙比计算结果见上表,皆小于0.7,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4.2.4条款要求。

3、D楼

窗墙比=透明部分面积/(非透明部分面积+透明部分面积),均按幕墙投影面积计算。各立面窗墙比计算结果见上表,皆小于0.7,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4.2.4条款要求。

4、E楼

窗墙比=透明部分面积/(非透明部分面积+透明部分面积),均按幕墙投影面积计算。各立面窗墙比计算结果见上表,皆小于0.7,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4.2.4条款要求。

5、F楼

窗墙比=透明部分面积/(非透明部分面积+透明部分面积),均按幕墙投影面积计算。各立面窗墙比计算结果见上表,皆小于0.7,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4.2.4条款要求。

窗墙比=透明部分面积/(非透明部分面积+透明部分面积),均按幕墙投影面积计算。各立面窗墙比计算结果见上表,皆小于0.7,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4.2.4条款要求。

(二)各立面幕墙传热系数计算

城市:上海市气候分区:夏热冬冷

1、A、B楼

各立面传热系数计算结果见上表,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4.2.2条款要求。

2、C楼

第11页,共19页

各立面传热系数计算结果见上表,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4.2.2条款要求。

3、D楼

第12页,共19页

各立面传热系数计算结果见上表,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4.2.2条款要求。

4、E楼

第13页,共19页

各立面传热系数计算结果见上表,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4.2.2条款要求。

5、F楼

各立面传热系数计算结果见上表,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4.2.2条款要求。

第14页,共19页

6、G、H楼

各立面传热系数计算结果见上表,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4.2.2条款要求。(三)各立面透明幕墙遮阳系数计算(遮阳系数参考上海耀皮公司提供的参数)

1、A、B楼

第15页,共19页

各立面遮阳系数计算结果见上表,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4.2.2条款要求。

2、C楼

各立面遮阳系数计算结果见上表,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4.2.2条款要求。

3、D楼

第16页,共19页

各立面遮阳系数计算结果见上表,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4.2.2条款要求。

第17页,共19页

5、F楼

各立面遮阳系数计算结果见上表,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4.2.2条款要求。

6、G、H楼

第18页,共19页

五、玻璃幕墙结露点计算

本处结露计算考虑以下室内外环境状态,室内温度为20℃,查表可得饱和水蒸汽压为17.53mm汞柱,相对湿度60%,则室内水蒸气的分压力为:P=17.53×0.6mmHg=10.52mmHg,查表可知,12℃的水的饱和蒸汽压是10.51mmHg,因此,结露温度点为12℃。幕墙玻璃采用8+1.52Pvb+8(Low-E)+12A+8mm中空玻璃,玻璃的热阻按0.468㎡·K/W取值,上海市冬季室外计算温度按-7℃取值。

当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θI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td时,内表面不会有结露,即应有

θI≥td

θI=tI-RI·(tI-te)/Ro≥td

式中,RI——幕墙的内表面换热阻,取0.11㎡·K/W

te——冬季室外计算温度;

Ro——幕墙的总热阻

则θI=tI-RI·(tI-te)/Ro

=20-0.11×(20-(-7)) / 0.468

=13.65℃>12℃

已知结露点温度是12℃,玻璃面板室内表面温度高于结露点温度,因此不结露。

第19页,共19页

全玻幕墙计算书范本

全玻幕墙计算书范本 基本参数: 地区,计算处标高:100M,校核玻璃规格:1.1M X 2.65M 抗震7度设防玻璃采用10+10夹胶玻璃 Ⅰ.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J17-88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2-96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113-97 《建筑幕墙》 JG3035-96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 GB/T15225-94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 GB8013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的化学成份》 GB/T3190 《碳素结构钢》 GB700-88 《硅酮建筑密封胶》 GB/T14683-93 《建筑幕墙风压变形性能检测方法》 GB/T15227 《建筑幕墙雨水渗漏形性能检测方法》 GB/T15228 《建筑幕墙空气渗透形性能检测方法》 GB/T15226 《建筑结构抗震规范》 GBJ11-8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修订本)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铝合金建筑型材》 GB/T5237-93 《浮法玻璃》 GB11614-99 《不锈钢热轧钢板》 GB4237-92 《建筑幕墙窗用弹性密封剂》 JC485-92 《花岗石建筑板材》 JC205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J118-88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87 《钢化玻璃》 GB9963-98 《普通平板玻璃》 GB4871-85 《中空玻璃》 GB11944-89 《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GB699-88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1579 《不锈钢棒》 GB1220 《不锈钢冷加工钢棒》 GB4226 《聚硫建筑密封胶》 JC483-92 《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胶剂》 JC486-92 《铝及铝合金板材》 GB3380-97 《不锈钢冷轧钢板》 GB3280-92 Ⅱ.基本计算公式: (1).场地类别划分:

铝单板幕墙计算书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燕大附中体育馆铝板幕墙设计计算书 二〇一四年九月二十八日

目录 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1 1.1 幕墙设计规范: 1 1.2 建筑设计规范: 1 1.3 铝材规范: 2 1.4 金属板及石材规范: 2 1.5 玻璃规范: 3 1.6 钢材规范: 3 1.7 胶类及密封材料规范: 3 1.8 五金件规范: 4 1.9 相关物理性能等级测试方法: 4 1.10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 5 1.11 土建图纸: 5 2 基本参数 5 2.1 幕墙所在地区 5 2.2 地面粗糙度分类等级 5 2.3 抗震设防 5 3 幕墙承受荷载计算 6 3.1 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方法 6 3.2 计算支撑结构时的风荷载标准值 8 3.3 计算面板材料时的风荷载标准值 8 3.4 垂直于幕墙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8 3.5 平行于幕墙平面的集中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8 3.6 作用效应组合 8 4 幕墙立柱计算9 4.1 立柱型材选材计算 9 4.2 确定材料的截面参数10 4.3 选用立柱型材的截面特性11 4.4 立柱的抗弯强度计算12 4.5 立柱的挠度计算12 4.6 立柱的抗剪计算13 5 幕墙横梁计算13 5.1 横梁型材选材计算 14 5.2 确定材料的截面参数16 5.3 选用横梁型材的截面特性17 5.4 幕墙横梁的抗弯强度计算17 5.5 横梁的挠度计算18 5.6 横梁的抗剪计算18 6 铝单板的选用与校核19 6.1 铝单板荷载计算20 6.2 B板的强度、挠度校核20 6.3 C板的强度、挠度校核22 7 连接件计算23 7.1 横梁与立柱间焊接强度计算 23 7.2 立柱与主结构连接 24 8 幕墙埋件计算(粘结型化学锚栓) 26 8.1 荷载值计算26 8.2 锚栓群中承受拉力最大锚栓的拉力计算27 8.3 群锚受剪内力计算 28 8.4 锚栓钢材破坏时的受拉承载力计算28 8.5 锚栓钢材受剪破坏承载力计算29 8.6 拉剪复合受力承载力计算29 9 幕墙转接件强度计算30 9.1 受力分析 30 9.2 转接件的强度计算 30 10 幕墙焊缝计算30 10.1 受力分析30 10.2 焊缝特性参数计算31 10.3 焊缝校核计算31 11 铝单板幕墙幕墙胶类及伸缩缝计算32 11.1 立柱连接伸缩缝计算32 11.2 耐候胶胶缝计算32 12 幕墙板块压板计算32 12.1 压板的弯矩设计值计算33 12.2 压板的应力计算33 12.3 螺栓抗拉强度验算34 13 附录常用材料的力学及其它物理性能35

石材与瓷板幕墙工程结构设计计算书

石材与瓷板幕墙工程结构设计计 算书 项目名称: 未命名工程 设计日期___________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 审核者_____________ 批准者_____________ 设计单位: 未命名公司

目录 一.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1.幕墙设计规范 2.建筑设计规范 3.铝材规范 4.金属板及石材规范 5.玻璃规范 6.幕墙设计规范 7.胶类及密封材料规范 8.门窗及五金件规范 9.《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10.土建图纸 二、基本参数 1.幕墙所在地区 2.地区粗糙度分类等级 3.抗震烈度 三、幕墙承受荷载计算 1.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2.垂直于幕墙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3.作用效应组合: 四、幕墙立柱计算 1.立柱型材选材计算: 2.选用立柱型材的截面特性: 3.立柱的内力分析: 4.幕墙立柱的抗弯强度及抗剪强度验算: 5.幕墙立柱的挠度验算: 五、幕墙横梁计算 1.横梁型材选材计算: 2.确定材料的截面参数: 3.选用横梁型材的截面特性:

4.幕墙横梁的抗弯强度计算: 5.横梁的挠度计算: 6.横梁的抗剪计算: 六、石板的选用与校核 1.石板板块荷载计算: 2.石板的抗弯设计: 3.石板的剪应力校核: 七、连接件计算 1.横梁与角码间连结: 2.角码与立柱连接: 3.立柱与主结构连接 八、幕墙埋件计算(土建预埋) 1.荷载及受力分析计算: 2.埋件计算: 3.锚板总面积校核: 4.锚筋长度计算: 九、幕墙焊缝计算 1.受力分析: 2.焊缝特性参数计算: 3.焊缝校核计算: 十、立柱连接伸缩缝计算 十一、耐候胶胶缝计算

单元式幕墙设计计算书综述

单元式半隐框幕墙 设计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建设地点: 山东省青岛市 建筑物标高:20.0m 建筑面积: 主体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7度 本次设计范围:单元式半隐框幕墙。 建设单位: 建筑设计单位: 二、设计计算依据 1、建筑结构施工图 2、标准规范: GB/T21086-2007 《建筑幕墙》 JGJ102-2003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33-2001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T139-2001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GJ113-2009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GB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J50016-200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7-2001 《建筑物防雷击设计规范》 JGJ101-96 《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 GB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 CECS 102:2002 《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GB5237.1~6-2004 《铝合金建筑型材》 GB/T15227-2007 《建筑幕墙抗风压、气密、水密性能检测方法》GB/T118250-2000 《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 GB16776-2005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JG/T882-2001 《幕墙玻璃接缝用密封胶》 GB/14683-2003 《硅酮建筑密封胶》 JC486- 2001 《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剂》 JC/T883-2001 《石材幕墙接缝用密封胶》 JC693-1998 《热反射玻璃》 GB17841-1999 《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 GB 9962-1999 《夹层玻璃》 GB/T 11944-2002 《中空玻璃》 GB/T9963-1998 《钢化玻璃》 GB/T18915.1-2002 《镀膜玻璃第一部分阳光控制镀膜玻璃》GB/T18915.2-2002 《镀膜玻璃第二部分低辐射镀膜玻璃》 JC/T915-2003 《热弯玻璃》 GB/T17748 《铝塑复合板》 YS/T429.2---2000 《铝幕墙板氟碳喷涂铝单板》 GB/T18600---2001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 GB/T9298-1988 《平开铝合金窗执手》 GB/T9300-1988 《铝合金窗不锈钢滑撑》 GB/T5277 《紧固件螺栓和螺钉》 GB/T818-2000 《十字槽盘头螺钉》 GB3098.1-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3098.2-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 GB3098.4-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细牙螺纹》 GB3098.5-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自攻螺钉》 GB3098.6-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螺柱》

玻璃幕墙荷载设计计算书

榆林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中心 玻璃幕墙 设 计 计 算 书 计算:赵成云 校核: 榆林市成信建工 2015年6月27日

目录 一、风荷载计算 (1) 1. 风荷载标准值: (1) 2. 风荷载设计值: (2) 二、立柱计算 (2) 1. 立柱荷载计算: (2) 2. 选用立柱型材的截面特性: (6) 3. 立柱的强度计算: (8) 4. 立柱的刚度计算: (9) 5. 立柱抗剪计算: (11)

最高点35米幕墙设计计算书 一、风荷载计算 1.风荷载标准值: Wk: 作用在玻璃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 μz: 35m高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C类区计算): (GB50009-2001 7.2.1) μz=0.616×(z/10)0.44=1.19397 μf: 脉动系数 : (GB50009-2001 7.4.2-8)μf=0.5×35(1.8×(0.22-0.16))×(z/10)-0.22=0.527257 βgz: 阵风系数 : (GB50009-2001 7.5.1-1)βgz=к×(1+2×μf) = 1.74634 Wk=γ0×βgz×μz×μs×W0 (JGJ102-2003 5.3.2) =1.1×1.74634×1.19397×1.2×0.45 =1.23854 kN/m2

2.风荷载设计值: W: 风荷载设计值: kN/m2 rw : 风荷载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1.4 按《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2003 5.1.6条规定采用 W=rw×Wk=1.4×1.23854=1.73395kN/m2 二、立柱计算 1.立柱荷载计算: (1)风荷载线分布最大荷载集度设计值(矩形分布) qw: 风荷载线分布最大荷载集度设计值(kN/m) rw: 风荷载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1.4 Wk: 风荷载标准值: 1.23854kN/m2 Bl: 幕墙左分格宽: 1.5m,玻璃选用6+12a+6 Br: 幕墙右分格宽: 1.2m,玻璃选用6+12a+6 qwk=Wk×(Bl+Br)/2 =1.23854×(1.5+1.2)/2 =1.67202kN/m

玻璃幕墙计算书

远东新村幼儿园办公楼玻璃幕墙设计计算书 一. 幕墙承受荷载计算 1.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W k=zzs W o W k : 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 z : 瞬时风压的 阵风系数取 2.25 z :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取 1.14 s : 风荷载 体型系数取 1.5 W o : 基本风压, 当地取值为0.55kN/m2 W k=2.25X1.14X1.5X0.55=2.12kN/m 2 2. 风荷载设计值 W=w W k=1.4x2.12=2.9kN/m2 W : 风荷载设计值 w : 风荷载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值为1.4 3. 玻璃幕墙构件重力荷载标准值 G K=G AK BH=0.4x1.047x1.65=1.73kN G K : 幕墙构件包括玻璃和铝框重力荷载标准值 G AK : 幕墙构件包括玻璃和铝框的平均自重0.4kN/m2 B : 幕墙分格宽1.047m H : 幕墙分格高1.65m 4 A二BH=1.65x1.047=1.72m2 4 地震作用 1 垂直于玻璃幕墙平面的水平地震作用 q E=Emax G k/A q E : 垂直于玻璃幕墙平面的水平地震作用kN/m2 E : 动力放大系数取 3.0 max :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04 G k : 玻璃幕墙构件重量为0.74kN A : 玻璃幕墙构件的面积m2

q E=3x0.04x0.74/1.72=0.18kN/m2 2平行于玻璃幕墙平面的集中水平地震作用: p E=Emax G k P E :平行于玻璃幕墙平面的集中水平地震作用kN E :动力放大系数取3.0 max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04 G k :玻璃幕墙构件重量为0.74kN/m P E=3x0.04x0.74=0.088kN 二.玻璃的计算 玻璃选用中空玻璃 1. 计算玻璃在垂直于玻璃平面的风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应力 w=6eWa2/t2 w :风荷载作用下玻璃的最大应力N/mm2 W :风荷载设计值为0.00135N/mm2 a :玻璃短边边长1047mm t :玻璃厚度取10mm e:弯曲系数0.0775 w=6x0.0775X0.00189X10472/102=13N/mm2 I 2. 计算玻璃在垂直于玻璃平面的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应力 G AK =t/1000=25.67.2/1025=0.1798kN/m2 G AK :玻璃自重I :玻璃重力体积密度kN/m3 t:玻璃厚度 q EA=EEmax G AK q EA :地震作用设计值 E :地震作用分项系数1.3 E :动力放大系数取3.0 max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04 q EA=1.3X3X0.040.1798=0.028kN/m2 2

最新干挂石材幕墙设计计算书(可编辑)1

最新干挂石材幕墙设计计算书(可编辑)1一期酒店裙楼幕墙装饰工程 干挂石材幕墙-结构设计计算书 设计: 校对: 审核: 批准: 深圳蓝波幕墙及光伏工程有限公司 7>2013年4月

目录 一、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1 1.幕墙设计规范: 1 2.建筑设计规范: 1 3.铝材规范: 1 4.金属板及石材规范:2 5.玻璃规范: 2 6.钢材规范: 2 7.胶类及密封材料规范: 3 8.门窗及五金件规范:3 9.《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 4 10.土建图纸:4 二、基本参数 4 1.幕墙所在地区: 4 2.地区粗糙度分类等级: 4 3.抗震烈度: 5 三、幕墙承受荷载计算5 1.风荷载标准值计算:5 2.垂直于幕墙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6 3.作用效应组合: 7 四、幕墙立柱计算 8 1.立柱型材选材计算:9

2.确定材料的截面参数:11 3.选用立柱型材的截面特性:12 4.立柱的抗弯强度计算:13 5.立柱的挠度计算:14 6.立柱的抗剪计算:15 五、幕墙横梁计算 16 1.横梁型材选材计算:17 2.确定材料的截面参数:20 3.选用横梁型材的截面特性:22 4.幕墙横梁的抗弯强度计算:23 5.横梁的挠度计算:23 6.横梁的抗剪计算:三角荷载作用下24 六、短槽式(托板)连接石板的选用与校核26 1.石板板块荷载计算:27 2.石板的抗弯设计:28 3.短槽托板在石板中产生的剪应力校核:29 4.短槽托板剪应力校核:29 七、连接件计算30 1.横梁与角码间连接:31 2.角码与立柱连接:33 3.立柱与主结构连接35 八、幕墙埋件计算后补锚栓39

建筑外装修石材幕墙设计计算书范本

石材幕墙设计计算书 设计: 校对: 审核: 批准:

装饰有限公司二〇一〇年二月

目录 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1) 1.1 幕墙设计规范: (1) 1.2 建筑设计规范: (1) 1.3 金属板及石材规范: (1) 1.4 钢材规范: (1) 1.5 胶类及密封材料规范: (1) 1.6 相关物理性能等级测试方法: (2) 1.7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 (2) 1.8 土建图纸: (2) 2 差不多参数 (2) 2.1 幕墙所在地区 (2) 2.2 地面粗糙度分类等级 (2) 2.3 抗震设防 (2) 3 幕墙承受荷载计算 (3) 3.1 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方法 (3) 3.2 计算支撑结构时的风荷载标准值 (4) 3.3 计算面板材料时的风荷载标准值 (4)

3.4 垂直于幕墙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5) 3.5 作用效应组合 (5) 4 幕墙立柱计算 (5) 4.1 立柱型材选材计算 (6) 4.2 确定材料的截面参数 (7) 4.3 选用立柱型材的截面特性 (8) 4.4 立柱的抗弯强度计算 (8) 4.5 立柱的挠度计算 (9) 4.6 立柱的抗剪计算 (9) 5 幕墙横梁计算 (10) 5.1 横梁型材选材计算 (10) 5.2 确定材料的截面参数 (12) 5.3 选用横梁型材的截面特性 (13) 5.4 幕墙横梁的抗弯强度计算 (13) 5.5 横梁的挠度计算 (14) 5.6 横梁的抗剪计算 (14) 6 短槽式(托板)连接石材的选用与校核 (15) 6.1 石材板块荷载计算 (16) 6.2 石材的抗弯设计 (16)

铝单板幕墙设计计算书

铝单板幕墙设计计算书 Ⅰ.设计依据: 《建筑幕墙》 GB/T 21086-2007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02-2003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33-2001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GJ/T 139-200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2005年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2000年版)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0 《建筑制图标准》 GB/T 50104-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2006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 50018-2002 《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 GB/T 18250-2000 《建筑幕墙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方法》 GB/T 18575-2001 《高耐候结构钢》 GB/T 4171-2000 《焊接结构用耐候钢》 GB/T 4172-2000 《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GB/T 20878-2007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 GB/T 5237.1-2004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着色型材》 GB/T 5237.2-2004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T 3880.1-2006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 GB/T 3880.2-2006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尺寸偏差》 GB/T 3880.3-2006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 3098.1-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 GB 3098.2-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细牙螺纹》 GB 3098.4-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自攻螺钉》 GB 3098.5-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螺柱》 GB 3098.6-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 GB 3098.15-2000 《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和承载面积》 GB/T 16823.1-1997 《铝板幕墙板基》 YS/T429.1-2000 《铝板幕墙氟碳喷漆铝单板》 YS/T429.2-2000 《铝塑复合板》 GB/T 17748-1999 《铝塑复合板用铝带》YS/T432-2000 《建筑用铝型材、铝板氟碳涂层》 JG 133-2000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 《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锚栓》JG160-2004 《混凝土接缝用密封胶》 JC/T 881-2001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第二版) 》 《BKCADPM集成系统(BKCADPM2007版)》 Ⅱ.基本计算公式: (1).场地类别划分: 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D四类: --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本工程为:山东,按C类地区计算风荷载。 (2).风荷载计算: 幕墙属于薄壁外围护构件,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规定采用,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述公式计算: 1当计算主要承重结构时 W k=βzμsμz W0(GB50009 7.1.1-1) 2当计算围护结构时 W k=βgzμs1μz W0(GB50009 7.1.1-2) 式中: 其中: W k---垂直作用在幕墙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 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7.5.1条取定。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βgz=K(1+2μf) 其中K为地区粗糙度调整系数,μf为脉动系数。经化简,得: A类场地: βgz=0.92×[1+35-0.072×(Z/10)-0.12] B类场地: βgz=0.89×[1+(Z/10)-0.16] C类场地: βgz=0.85×[1+350.108×(Z/10)-0.22] D类场地: βgz=0.80×[1+350.252×(Z/10)-0.30]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7.2.1条取定。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 A类场地: μz=1.379×(Z/10)0.24 B类场地: μz=1.000×(Z/10)0.32

xx隐框玻璃幕墙设计计算书

XXXXXXXX隐框玻璃幕墙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计算依据: 1、XXXXXXXXXX楼建筑结构施工图。 2、规范: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96; 《建筑幕墙》JG 3035-1996;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9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 50009-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J 17-88。 3、工程基本条件 (1)、地区类别:C类 (2)、基本风压:Wo =0.30 kN/m2 (3)、风力取值按规范要求考虑。 (4)、地震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 (5)、年最大温差:80oC (6)、建筑结构类型:Du/H的限值=1/300。 二、设计荷载确定原则: 在作用于幕墙上的各种荷载中,主要有风荷载、地震作用、幕墙结构自重和由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作用效应等等。在幕墙的节点设计中通过预留一定的间隙,消除了由各种构件和饰面材料热胀冷缩引起的作用效应。所以,作用于垂直立面幕墙的荷载主要是风荷载、地震作用,幕墙平面内主要是幕墙结构自重,其中风荷载引起的效应最大。

在进行幕墙构件、连接件和预埋件承载力计算时,必须考虑各种荷载和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即采用其设计值;进行位移和挠度计算时,各分项系数均取1.0,即采用其标准值。 1、风荷载 根据规范,垂直于幕墙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按下列公式(2.1)计算:W k = bz ms mz Wo ················(2.1) 式中: W k ---风荷载标准值( KN/m2); bz---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 ms---风荷载体型系数; m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并与建筑的地区类别有关;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取值; W o---基本风压( KN/m2)。 按规范要求,进行建筑幕墙构件、连接件和锚固件承载力计算时,风荷载分项系数应取γw= 1.4,即风荷载设计值为: W= γw W k = 1.4W k ··············(2.2) 2、地震作用 幕墙平面外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公式如下: qEK =bEamax GkA ·················(2.3) 式中, qEK为垂直幕墙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 KN/m2) bE为地震动力放大系数; amax为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GkA为单位面积的幕墙结构自重( KN/m2)。

幕墙计算书

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二).设计参数 1.玻璃幕墙最高标高为62m,取62m处风压变化系数μ z =1.48 2.基本风压W =0.35KN/m2 3.年最大温差 : △T=80 C 4.玻璃厚度取: 6 1.2=7.2mm (三)、荷载及作用 1.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W K =β D ·μ S ·μ Z ·W W K :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 β D :阵风风压系数, 取β D =2.25; μ S :风荷载体型系数±1.5; μ Z :60米高处风压变化系数1.48(C类); 10米高处风压变化系数0.71(C类) W :基本风压:北京地区取0.35KN/m2 W K1=β D ·μ S ·μ Z ·W =2.25×(±1.5)×1.48×0.35 =±1.78 KN/m2 W K2=β D ·μ S ·μ Z ·W =2.25×(±1.5)×0.71×0.35

=±0.838KN/m2 按《规范》取W K2 =±1.0KN/m2 2.幕墙构件重力荷载 玻璃为6(钢化)+12A+6(钢化) G b =25.6 0.006 2=0.3072KN/m2 幕墙所用铝材、附件: G L =0.11KN/m2 单元玻璃幕墙自重荷载: G = G b + G L =0.3072+0.11=0.42KN/m2 幕墙单元构件重量: G 1=G·L 1 ·b 1 =0.42 1.228 2.5=1.29KN 幕墙最大玻璃块重量: G 2=G b ?L 2 ·b 2 =0.3072×1.228×2.157=0.81KN 3.玻璃幕墙构件所受的地震作用: A.幕墙平面外的水平地震作用: q E K =β E ·α m a x ·G 1 q E K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 βE:动力放大系数取3.0; αm a x: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按8度抗震设防设计取0.16 G:幕墙构件(墙面和骨架)的重力: G 1 =1.29KN; q E K =β E ·α h m a x ·G 1

干挂石材幕墙计算书

干挂石材幕墙设计计算书 基本参数:XX地区基本风压0.650kN/m2 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 Ⅰ.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2006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04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02-2003 《建筑幕墙》 JG 3035-1996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GJ/T 139-2001 《铝合金建筑型材基材》 GB/T 5237.1-2004 《铝合金建筑型材阳极氧化、着色型材》 GB/T 5237.2-2004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 3098.1-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 GB/T 3098.2-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自攻螺钉》 GB/T 3098.5-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 3098.6-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 GB/T 3098.15-2000 《浮法玻璃》 GB 11614-1999 《钢化玻璃》 GB/T 9963-1998 《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 GB 17841-1999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第二版) 》 《BKCADPM集成系统(BKCADPM2006版)》 Ⅱ.基本计算公式: (1).场地类别划分: 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D四类: --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本工程按B类地区计算风荷载。 (2).风荷载计算: 幕墙属于薄壁外围护构件,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规定采用风荷载计算公式: W k=βgz×μs×μz×W0(7.1.1-2) 其中: W k---垂直作用在幕墙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 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第7.5.1条取定。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βgz=K(1+2μf)

幕墙计算引用的规范

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1.1幕墙设计规范: 《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 GB50429-2007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2-2003 《点支式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 CECS127-2001 《点支式玻璃幕墙支承装置》 JG138-2001 《吊挂式玻璃幕墙支承装置》 JG139-2001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113-2009 《建筑瓷板装饰工程技术规范》 CECS101:98 《建筑幕墙》 GB/T21086-2007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33-2001 《小单元建筑幕墙》 JG/T216-2008 1.2建筑设计规范: 《地震震级的规定》 GB/T17740-1999 《钢结构防火涂料》 GB14907-2002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 《高处作业吊蓝》 GB19155-2003 《工程抗震术语标准》 JGJ/T97-95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 JGJ/T121-99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145-200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 JG160-2004 《建筑表面用有机硅防水剂》 JC/T902-2002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6566-2001 《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 CECS154:2003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 CECS180:200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年版、局部修订)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2008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年版)

单索结构玻璃幕墙结构计算

第三部分、单索结构玻璃幕墙结构计算 第一章、荷载计算 一、计算说明 本章我们计算的是位于群楼部分的单索结构玻璃幕墙,单索结构幕墙总高度36.430 m,总长度24 m。整个单索玻璃幕墙的主立面为一双曲平面,计算时,取风荷载计算部分表3-1中XX风荷载进行计算,在此部分单层拉索点式玻璃幕墙的最大水平分格为a=1960 mm,竖向分格为b=1921 mm,标准层层高为H=4.2 m。幕墙位于A座北立面的4轴与D轴的交汇处,幕墙形式及做法见投标图中DY-M02。支撑结构采用钢结构支撑体系。 二、单索玻璃幕墙的自重荷载计算(可按具体工程状况进行荷载工况分析) 1、玻璃幕墙自重荷载标准值计算 G AK:玻璃面板自重面荷载标准值 玻璃面板采用TP8+1.14PVB+TP8 mm厚的中空钢化玻璃 G AK=(8+8)×10-3×25.6=0.41 KN/m2 G GK:考虑各种零部件和索件等后的玻璃幕墙重力荷载标准值 G GK=0.45 KN/m2 2、玻璃幕墙自重荷载设计值计算 r G: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r G=1.2 按《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第 G G:考虑龙骨和各种零部件等后的玻璃幕墙重力荷载设计值 G G=r G·G GK=1.2×0.45=0.54 KN/m2 三、单索玻璃幕墙结构承受的风荷载计算 说明:根据点支式幕墙工程技术规程(CECS127—2001),在计算点支式支撑结构风荷载标准值时,取风阵系数进行计算,其计算过程有待进一步修正。此处只是取其意,具体计算过程暂不能作为本版标准计算书的正确部分。 1、水平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W 0: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基本值 0.45 KN/m 2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表D.4(按50年一遇) H :单索结构玻璃幕墙钢结构高度,取H=36.430 m T :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取T=0.474 s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表E T=0.013H=0.013×36.43=0.474 s ξ:脉动增大系数,取ξ=1.779 由W 0·T 2=0.62×0.45×0.4742 =0.063,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表 υ:脉动影响系数,取υ=0.806 由c 类地区,单索结构高度36.43 m ,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表 μ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取μZ =0.74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表7.2.1 βZ :风振系数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表7.4.2 βZ =Z Z μξν?+1=999.00.1806.0779.11??+=2.435 μS :风荷载体型系数,取μS =-1.2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 W K :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 W K =1.1βz ·μS ·μZ ·W 0=1.1×2.435×(-1.2)×0.74×0.45=-0.9 KN/m 2 (负风压) 取W K =1.0 KN/m 2 2、水平风荷载设计值计算 r W :风荷载分项系数,取r W =1.4 按《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第 W :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设计值 W=r W ·W K =1.4×1.0=1.4 KN/m 2 四、荷载组合(面板) 1、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组合标准值计算 ψW :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取ψW =1.0 按《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第 ψE :地震作用的组合值系数,取ψE =0.5 按《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第 q K =ψW ·W K +ψE ·q EK =1.0×1.0+0.5×0.64=1.32 KN/m 2

玻璃幕墙强度计算书分解

启航佳园安置小区B区幕墙强度设计计算书 大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3 年 6月 10 日

I.基本参数: 1.工程所在地:陕西 - 西安 2.抗震设防等级:8度抗震设计 0.16(按基本地震加速度0.30g设计) II.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 99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02-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33-2001 《建筑幕墙》 JG 3035-1996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 《结构静力计算图表》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幕墙工程手册》赵西安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GB/T 81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 113-2003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GJ/T 139-2001 《点支式玻璃幕墙支承装置》 JG 138-2001 《吊挂式玻璃幕墙支承装置》 JG 139-2001 《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 GB/T 18250-2000 《建筑幕墙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方法》 GB/T 18575-2001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 GB/T 15225-1994 《建筑幕墙空气渗漏性能检测方法》 GB/T 15226-1994 《建筑幕墙风压变形性能检测方法》 JG 15227-1994 《建筑幕墙雨水渗漏性能检测方法》 GB/T 15228-199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1994 《硅酮建筑密封胶》 GB/T 14683-2003 《幕墙玻璃接缝用密封胶》 JC/T 882-2001 《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胶》 JC/T 486-2001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 GB/T 18601-2001 《石材幕墙接缝用密封胶》 JC/T 883-2001 《铝塑复合板》 GB/T 17748 《干挂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及其不锈钢配件》 JC 830.1,830.2-1998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GB 16776-2002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份》 GB/T 3190 《铝合金建筑型材》 GB/T 5237-2000 《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 GB/T 3880-1997 《碳素结构钢》 GB/ 700-1988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699-1999 《高耐候结构钢》 GB/T 4171-2000

干挂石材幕墙设计计算书

XXXX工程石材幕墙 设 计 计 算 书 二〇年月

目录 1 计算引用的规、标准及资料 (1) 1.1 幕墙设计规: (1) 1.2 建筑设计规: (1) 1.3 铝材规: (2) 1.4 金属板及石材规: (2) 1.5 玻璃规: (3) 1.6 钢材规: (3) 1.7 胶类及密封材料规: (4) 1.8 门窗及五金件规: (4) 1.9 相关物理性能级测试方法: (5) 1.10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 (6) 1.11 土建图纸: (6) 2 基本参数 (6) 2.1 幕墙所在地区: (6) 2.2 地面粗糙度分类等级: (6) 2.3 抗震烈度: (6) 3 幕墙承受荷载计算 (6) 3.1 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方法: (6) 3.2 计算支撑结构时的风荷载标准值: (7) 3.3 计算面板材料时的风荷载标准值: (8) 3.4 垂直于幕墙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8) 3.5 作用效应组合: (8) 4 幕墙立柱计算 (9) 4.1 立柱型材选材计算: (9) 4.2 选用立柱型材的截面特性: (10) 4.3 立柱的力分析: (11) 4.4 幕墙立柱的抗弯强度及抗剪强度验算: (12) 4.5 幕墙立柱的挠度验算: (14) 5 幕墙横梁计算 (14) 5.1 横梁型材选材计算: (15) 5.2 确定材料的截面参数: (16) 5.3 选用横梁型材的截面特性: (17) 5.4 幕墙横梁的抗弯强度计算: (18) 5.5 横梁的挠度计算: (18) 5.6 横梁的抗剪计算:(梯形荷载作用下) (19) 6 短槽式(托板)连接石材的选用与校核 (20) 6.1 石材板块荷载计算: (20) 6.2 石材的抗弯设计: (21)

玻璃幕墙预埋件受力分析设计计算书

玻璃幕墙预埋件受力分析 设 计 计 算 书 计算: 校核: 审核: XXX装饰工程公司 XXXX年XX月XX日

目录 一、计算依据及说明 (1) 1.工程概况说明 (1) 2.设计依据 (1) 3.基本计算公式 (3) 二、荷载计算 (5) 1.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5) 2.风荷载设计值计算 (8) 3.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8) 4.荷载组合计算 (8) 三、预埋件计算 (9) 1.预埋件受力计算 (9) 2.预埋件面积计算 (9) 3.预埋件焊缝计算 (10) 4.锚筋锚固长度计算 (11) 5.锚板厚度验算 (12)

[强度计算信息][产品结构]设计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及说明 1.工程概况说明 工程名称:[工程名称] 工程所在城市:北京市 工程所属建筑物地区类别:C类 工程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八度(0.2g) 工程基本风压:0.45kN/m2 工程强度校核处标高:10m 2.设计依据

3.基本计算公式 (1).场地类别划分: 根据地面粗糙度,场地可划分为以下类别: A类近海面,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工程名称]按C类地区计算风压 (2).风荷载计算: 幕墙属于薄壁外围护构件,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8.1.1-2 采用 风荷载计算公式: w k =β gz ×μ sl ×μ z ×w 其中: w k ---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 β gz ---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条文说明8.6.1取定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β gz =1+2gI 10 ( z 10 )(-α) 其中g为峰值因子取为2.5,I10为10米高名义湍流度,α为地面粗糙度指数 A类场地: I 10 =0.12 ,α=0.12 B类场地: I 10 =0.14 ,α=0.15 C类场地: I 10 =0.23 ,α=0.22

玻璃幕墙转接件焊缝计算书

计算书 设计: 校对: 审核: 批准:

目录 1 基本参数 (1) 1.1 幕墙所在地区 (1) 1.2 地面粗糙度分类等级 (1) 1.3 抗震设防 (1) 2 幕墙转接件焊缝计算 (1) 2.1 基本参数: (1) 2.2 荷载标准值计算 (2) 2.3 焊缝计算 (2) 2.4 焊缝特性参数计算 (3) 2.5 焊缝校核计算 (3)

玻璃幕墙转接件焊缝设计计算书 1 基本参数 1.1幕墙所在地区 **地区; 1.2地面粗糙度分类等级 幕墙属于外围护构件,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依照上面分类标准,本工程按B类地形考虑。 1.3抗震设防 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2.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3.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4.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在维护结构抗震设计计算中: 1.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2.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 4.适度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 根据国家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008版),唐山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由于本工程是标准设防类,因此实际抗震计算中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选取,也就是取:α max =0.16; 2 幕墙转接件焊缝计算 2.1基本参数: 1:计算点标高:100m; 2:幕墙立柱跨度:L=5100mm,短跨L 1=500mm,长跨L 2 =4600mm; 3:立柱计算间距:B=1400mm; 4:立柱力学模型:双跨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