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常识防护手册

电磁辐射常识防护手册
电磁辐射常识防护手册

电磁辐射环境安全防护常识手册

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电现象和磁现象。现今,无论人类生活、科学技术活动以及物质生产活动都已离不开电。

电的应用,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工业生产的面貌,还使人们享受到了家用电器带来的便利。以发电、输电、变电、配电为主要内容的电力工业和制造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电线电缆等的电气设备工业,以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为主要内容的无线通信、广播、电视、雷达等产业,以磁力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磁记录技术、磁浮列车技术等迅速发展起来,成为现代社会的标志。

本手册从电磁学原理及其应用出发,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磁设施为主要对象,采用问答的形式就电磁应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解释,意在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和使用电磁设备(设施)。

现代人的生活已离不开电

第一篇电磁学原理

1.1什么是电荷?

电是实物的一种属性。古代就已观察到“摩擦起电”现象,并认识到电有正负两种,同种相斥,异种相吸。当时因不了解电的本质,认为电是附着在物体上的,因而称它为电荷,并把显示出这种斥力或吸力的物体称为带电体。习惯上有时也把带电体本身简称为电荷(如运动电荷、自由电荷等)。通过摩擦或静电感应方法之所以会使宏观物体显示出带电性质,是由于各种宏观物体都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而原子是由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不带电荷的中子组成的原子核所构成的。电荷是带电基本粒子的内在特性之一。

1.2什么是电场?

电场是传递电荷与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物理场。电荷周围总有电场存在;同时电场对场中其他电荷又有力的作用。任何带电体的周围空间中都存在着由电荷激发产生的电场。带电体上的电荷分布如果是不随时间变化的静止电荷,其周围空间中的电场分布也是不随时间变化的电场,称为静电场。电场分布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场,称为交变电场。

1.3什么是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表示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电场强度是矢量,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随着距离的增加,电场强度衰减得很快。

1.4什么是磁场?

磁场是传递运动电荷或电流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场,由运动电荷或电流产生,同时对场中其他运动电荷或电流发生力的作用。运动电荷或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和电场来传递的。

1.5什么是磁场强度?

磁场强度是表示磁场方向和强弱的矢量。由于磁场是电流或运动电荷引起的,而磁介质在磁场中发生

的磁化对磁场也有影响,因此磁场强度有两种表示法:磁感应强度矢量和磁场强度矢量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单位为高斯(G),国际单位为特斯拉(T,1T=10000G)。磁场强度的电磁单位为安培/米(A/m)。

1.6什么是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是指通过闭合回路面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这样产生的电动势,称为“感生电动势”。发电机就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来产生电能的。

电磁感应现象

1.7什么是电磁场?

静止电荷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电场,运动电荷(电流)在其周围空间同时产生磁场。当频率很低时,电场和磁场是相互独立的,彼此没有联系。当频率很高时,变化的电场与磁场可以相互转换且存在定量的波阻抗关系,而且可以脱离电荷或电流以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电磁能量。所以,在高频情况下,电场和磁场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这种情况下的电场和磁场统称为电磁场。

1.8什么是电磁场辐射强度?

电磁波的电场和磁场都与传播方向垂直,电场和磁场互相垂直,并且同相位。电磁波可以脱离电荷或

电流以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电磁能量,故又被称为电磁辐射。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能流密度由矢量来描述,国际单位是瓦/平方米(W/m2)或者毫瓦/平方百米(mW/cm2)。

1.9什么是工频电场?

电力系统的电源工作频率(简称工频)为50Hz(或60Hz),属于极低频(0~300Hz)范围。工频电场就是频率是50 Hz(或60 Hz)的电场。当电气设备接通市电时,其周围空间就形成了工频电场。

1.10什么是工频磁场?

工频磁场就是频率是50 Hz(或60 Hz)的磁场。电气设备接通市电并工作时,其电流便在周围空间产生工频磁场。

1.11什么是电磁屏蔽?

为了避免外界电磁场对电或非电设备的影响,或者为了避免设备的电磁场对外界的影响,需要把这些设备放在封闭或近乎封闭的导电材料(软磁金属材料更佳)制成的外壳内,这种措施称为“电磁屏蔽”。日常生活中,在钢筋混凝土的大楼内或电梯轿箱内,有时手机信号比较弱,就是因为钢筋或电梯的金属轿箱体屏蔽了手机信号。因此,某些大楼内部布设了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天线。

根据“电磁屏蔽”原理制成的法拉第笼

第二篇环境中的电场、磁场、电磁场

2.1自然界存在电场吗?

卫星观测表明,在地球空域的对流层中,平均每24小时约有八百万次雷电现象,而向太空放电的雷闪,即“高空闪电”,每24小时将近十万次。这些大规模的放电现象是正电场和负电场之间的绝缘层被电势击穿,同时产生的声光现象。许多雷雨云中的电场强度在10万—40万V/m之间。由此可见,自然界存在电场并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2自然界存在磁场吗?

自然界中的磁场是广泛存在的,地球,恒星(如太阳),星系(如银河系),行星、卫星,以及星际空间和星系际空间,都存在着磁场。众所周知,在地球上任何地方放一个小磁针,让其自由旋转,当其静止时,磁针的N极总指向地理北极,这是由于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称为地磁场。地磁场有大小和方向。地表的磁场大约为0.5高斯(G)。

2.3自然界存在电磁场吗?

自然界的电磁场来自于地球的热辐射、太阳热辐射、宇宙射线、雷电等,是由自然界某些自然现象所引起的。由于自然界发生某些变化,常常在大气层中引起电荷的电离,发生电荷的积累,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引起火花放电。火花放电频带极宽,可从几千赫兹到几百兆赫兹。另外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都会产生电磁场。在太阳黑子活跃期,其产生的电磁场可导致地球上无线电通信中断。

自然界的电磁场成因

2.4人为的电场、磁场、电磁场是如何产生的?

人为的电场、磁场、电磁场是由电磁设备产生的。变电站和高压输电线路会在其周围产生工频电场与磁场。其它的人工电磁源主要包括:雷达、电视广播发送机、信息技术设备、医疗设备等。

2.5家用电器会产生电磁场吗?

各种家用电器——电视机、空调器、电冰箱、电风扇、洗衣机、组合音响、家用电脑、家庭影院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频率和大小不等的电磁场。

2.6我们有可能远离电磁场吗?

不可能。在人类认识和利用电磁现象之前,基本生活在自然界产生的电磁场之中,包括地球自身的大地电场、大地磁场、大地与云层之间和云层之间由于闪电产生的雷电电磁场以及来自太阳和其他星球的电磁场。认识电磁现象之后,电磁原理的应用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同时也把人类带进了一个充满人造电磁场的环境之中。

2.7什么叫电磁环境背景值?

电磁环境背景值亦称自然本底值,它反映自然环境的原始状态下的电磁场强度。目前,在全球人为电磁源日益增多的今天,要寻找绝对没有人为产生的电磁场的区域是非常难做到的。因此,环境背景值实际上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2.8电磁环境背景值是如何获得的?

电磁辐射环境背景监测点主要设置在地形较开阔的绿地内。测量人员将对综合电场强度、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进行检测,然后经过整体分析计算出电磁环境背景值。

2.9为什么要在公园的草坪上测量电磁环境背景值?

测点应避开高层建筑物、树木、金属结构以及高压线等明显的用电设备,尽量选择空旷地方。在城市里,公园里的草坪相对来说比较开阔,且位置较稳定,其下垫面受城市发展的影响较小,便于长期监测。

第三篇电场、磁场、电磁场限值标准

3.1我国现行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电磁场的限值标准有哪些?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 10.3-1996)0

我国现行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电磁场的限值标准汇总对比

3.2我国制定电场、磁场、电磁场的限值标准的宗旨是什么?

为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促进伴有电磁辐射的正当实践的发展。

3.3我国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环境限值标准是多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推荐4000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100mT作为公众全天辐射时的磁感应强度评价标准。

3.4国际组织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环境限值标准是多少?

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限制时变电场、磁场和电磁场暴露(300GHz以下)导则》推荐以5000V/m 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限值标准,100mT作为公众全天辐射时的磁感应强度限值标准。

3.5其它国家和组织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环境限值标准是多少?

第四篇电场、磁场、电磁场的测量

4.1用什么仪器测量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目前国内常见的工频测量仪有美国Holaday公司的HI-3604型工频电磁场强度测量仪,德国Narda公司的EFA-300型低频电磁辐射仪,意大利PMM公司的PMM-8053型工频测量仪,德国安诺尼(Aaronia AG)SPECTRAN NF-3020以及SPECTRAN NF-5035低频电磁辐射分析仪等。

Holaday公司的HI-3604型工频电磁场强度测量仪

德国Narda公司的EFA-300型低频电磁辐射仪

意大利PMM公司的PMM-8053型工频测量仪(PMM公司已被德国Narda公司收购)

德国安诺尼(Aaronia AG)SPECTRAN NF-3020及SPECTRAN NF-5035低频电磁辐射分析仪(两者外观一样,

检测范围不同)

SPECTRAN NF-3020及SPECTRAN NF-5035丰富的配件可以实现对输变电设备进行精确的定点源检测(图中

为PBS系列近场探头)

4.2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测量单位是怎样表示的?

工频电场的大小用电场强度表征,单位是伏特每米(V/m);

工频磁场的大小用磁感应强度表征,单位是特斯拉(T)。环境中的磁感应强度较小,常用nT、mT、mT 来表示,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 T = 103 mT = 106mT = 109 nT

4.3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的测量依据有哪些?

2国家标准:工频电场测量(GB /T 12720-91)

2环境保护行业标准: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 24-1998)

4.4我国电磁场的测量依据有哪些?

2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

2环境保护行业标准: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仪器和方法(HJ/T 10.2 1996)

4.5环境电磁场监测要注意什么?

监测布点应考虑地形、地物影响,避开高层建筑物、树木、金属结构以及高压线等明显的用电设备,尽量选择空旷地方。在电磁设备或设施正常工作时间内进行测量,读取稳定状态的最大值。气候条件应符合行业标准和仪器标准中规定的使用条件,一般为无雨、无雪、无雾的天气,温度0-40°C。

第五篇环境中电场、磁场、电磁场管理与防护

5.1我国电磁辐射法律法规有哪些?

目前,我国电磁辐射法律法规体系相对比较薄弱,尚无单行法,现行采用的是1997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18号令《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5.2我国环保部门对电磁环境是如何监督管理的?

我国政府和环保部门十分重视对电磁环境的监督管理:

(1).为了避免发生电磁污染对环境造成危害,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规定了环境中公众可以接受的

防护水平上限的公众导出限值或评价标准。

(2).对新建、改建、扩建电磁设备(设施)建设项目,如变电站、高压输电线路、磁浮列车等,要求

建设单位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电场、磁场、电磁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提出防

止污染的有效措施,以确保建设项目所在地周围居民活动空间以及其它环境敏感目标中的电磁

环境符合国家标准限值。

(3).建设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前,环境保护部门对建设项目(包括公用移动通信基站)进行环保竣工验

收,经验收合格的方批准其正式投入运行。

(4).在环境中和已建的电磁设备(设施)周围设立电磁环境常规监测点,长期监测环境中电场、磁场、

电磁场的变化。

(5).积极处理来电、来信、来访,发现环境中电场、磁场、电磁场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及时进行查

处。

5.3对正常运行中的高压输电线路、变电站、磁浮列车、移动通信基站等,个人是否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对正常运行中的高压输电线路、变电站、磁浮列车等电磁设备(设施),建设单位在设计阶段,已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电场、磁场、电磁场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防止污染的有效措施;建设项目建成投入正式运行前,均须通过环保竣工验收。因此个人无须采取防护措施。

5.4对家用电器产生的电场、磁场、电磁场是否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合格的家用电器产品都经过质量检验部门的抽检,其运行产生的电场、磁场、电磁场都会保持在一个安全水平内。因此,在正确使用这些电器的前提下,无需采取额外的防护措施。

家用电器产生的电场、磁场、电磁场有一个明显的特性,就是随距离增加衰减得很快,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同电器保持适当的距离、减少使用时间就可避免或减少影响。

5.5如何减少家用电器的电场、磁场、电磁场的影响?

首先要按照家用电器的说明书正确操作,这是保证安全和减少其产生的电场、磁场、电磁场影响的前提条件。其次在使用家电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电器宜分开放置,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

(2).不要把长期运行的电器,如电线、电源开关、插座、冰箱、充电器等靠近自己的床头或贴近身

体的地方;

(3).勿在电脑显示器后方长时间逗留,因为辐射最强的是背面。另外,头部应与屏幕宜保持30cm

以上距离;

(4).收看电视时,人应与电视屏幕保持3倍以上对角线距离;

(5).微波炉启动后,人应离开0.5 m以上距离,更不要将眼睛直接贴近观察窗;

(6).使用电热毯时,应在断电的状态下就寝;

(7).在手机接通瞬间,其发射功率最大,因此最好在手机接通一两秒后接听电话。

电磁波的危害和防护

电磁波的危害和防护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家用电器——电视机、空调器、电脑、手机等已经成为现代都市家庭不可或缺的东西。然而,各种家用电器和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多种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在特定条件下,这些电磁波可能成为“电磁污染”,危害到人们的健康。 1 电磁污染危害人体的机理 电磁污染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等。 热效应: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导致体温升高,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 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将遭到破坏,人体也会遭受损伤。 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对人体的伤害具有累积效应,其伤害程度会随时间和影响程度发生累积,久而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电磁波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可能被诱发意想不到的病变。 2 电磁污染的危害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电磁辐射对人体有五大影响:(1)电磁辐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之一; (2)电磁辐射会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 (3)电磁辐射是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之一; (4)过量的电磁辐射直接影响儿童身体组织、骨骼发育,导致视力、肝脏造血功能下降,严重者可导致视网膜脱落; (5)电磁辐射可使男性性功能下降、女性内分泌紊乱。 3 电磁波的防护 3.1电磁环境标准及相关规定 为控制现代生活中电磁波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们身体健康,1989年12月22日我国卫生部颁布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GB9175-88),规定居住区环境电磁波强度限制值:长、中、短波应小于lOV/m,超短波应小于5V/m,微波应小于10μW/cm2。我国有关部门还制订了《电视塔辐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国家环保局也颁布了《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试题(答案)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试题科室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60分) 1、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活度:处于某一特定能态的放射性核在单位时间内的衰变数,记作A,A=dN/dt=λN,表示放射性核的放射性强度。根据指数衰变规律可得放射性活度等于衰变常数乘以衰变核的数目。放射性活度亦遵从指数衰变规律。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贝可勒尔(Bq),常用单位是居里(Ci)。由于有些放射性核一次衰变不止放出一个粒子或γ光子,因此,用放射探测器实验计数所得的不是该核的放射性活度,还需利用放射性衰变的知识加以计算。 2、放射源 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密封源,如钴钴-60、铯-137、铱-192等。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锝-99m 等.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当人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但当人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时,一般不会有不适症状,也不会伤害身体 3、吸收剂量 描述X和γ射线的辐射量分为电离辐射常用辐射量和辐射防护常用辐射量两类。前者包括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等。后者包括当量剂量、有效剂量等。 所谓“剂量”是指某一对象接收或“吸收”的辐射的一种度量。 电离辐射传给单位质量的被照射物质的能量叫吸收剂量,吸收剂量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电离辐射的能量,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被照射物质的种类。它适用于任何电离辐射和任何被照射的物质。 吸收剂量(D)的单位和比释动能相同,SI单位是焦耳千克-1表示,其特定名称为戈瑞 4、辐射事故的处理 1.立即撤离有关工作人员,封锁现场,控制事故源,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放射源丢失,要全力追回,对放射源脱出,要将源迅速转移至容器内。 2.对可能受放射性核素污染或者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个人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彻底清除污染并根据需要实施医学检查和医学处理。 3.对受照人员要及时估算受照剂量。 4.污染现场未达到安全水平之前,不得

我国电磁辐射防护规定标准总汇

数国家采纳为电磁照射的安全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支持采用ICNIRP 导则规定的安全限值,并积极着手电磁照射标准的协调工作,希望全球采用统一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在欧洲,先后出台了EN50361、EN50383等针对无线通信终端和基站的照射基础测试标准和EN50360、EN50384、EN50385等相应的产品标准。这些标准均采用ICNIRP导则作为电磁照射限值要求,同时针对特定产品给出了具体的测试方法。目前针对现场环境的基站电磁照射标准EN50400和EN50401等正在制定过程中,不久将会推出。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一直采用ANSI/IEEEStdC95.1标准作为电磁照射限值要求。2005年,国际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已经对IEEEStdC95.1进行了修订,采用了与ICNIRP相同的限值要求,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NSI)将采用该标准。美国现行的无线通信终端电磁照射测试方法标准是IEEEStd1528,针对基站等的测试方法标准是ANSI/IEEEStdC95.3。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目前已经推出了针对无线通信终端电磁照射测试方法的标准IEC62209-1,该标准将取代原有的EN50361和IEEEStd1528。针对其他类型设备的标准也在制定过程中。 过去我国多个相关的国标同时并存,几个单位同时又在制定或修订类似的国标。截至目前,我国电磁照射相关的国家标准有:GB9175-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12638-90《微波和超短波通信设备辐射安全要求》、GB10436-89《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GB10437-89《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GB16203-96《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这些标准分别由国家环保局、卫生部和原机电部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制定与发布。这些标准规定的电磁照射限值和测量方法存在不一致的问题。这种状况不能满足和适应当前社会发展以及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需要。新的国家标准出台后将废止这些旧的标准。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8月组建了“全国照射人体有关电、磁和电磁领域评定方法标准化技术工作组”,新的工作组以保护环境和人身健康为目的,协调各部门团结合作,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工作组将于2006年3月推出《无线通信终端电磁照射暴露限值》国家标准,并在今后陆续推出针对整个频段的电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试题(答案)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试题 科室__________ 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名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侮题10分,共60分) 1、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活度:处于某一特定能态的放射性核在单位时间内的衰变数,记作A , A=dN /dt=入N, 表示放射性核的放射性强度。根据指数衰变规律可得放射性活度等于衰变常数乘以衰变核的数目。放射性活度亦遵从指数衰变规律。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贝可勒尔(Bq), 常用单位是居里(Ci)。由于有些放射性核一次衰变不止放出一个粒子或丫光子,因此,用 放射探测器实验计数所得的不是该核的放射性活度,还需利用放射性衰变的知识加以计算。 2、放射源 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 密封源和非密封源。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密封源,如钴钴-60、铯-137、铱-192等。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 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锝-99m等?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当人受到 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但当人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时,一般不会有不适症状,也不会伤害身体 3、吸收剂量 描述X和丫射线的辐射量分为电离辐射常用辐射量和辐射防护常用辐射量两类。前者包括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等。后者包括当量剂量、有效剂量等。所谓剂量”是指某一 对象接收或吸收”的辐射的一种度量。电离辐射传给单位质量的被照射物质的能量叫吸收剂量,吸收剂量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电离辐射的能量,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被照射物质的种类。 它适用于任何电离辐射和任何被照射的物质。吸收剂量(D)的单位和比释动能相同,SI 单位是焦耳千克-1表示,其特定名称为戈瑞 4、辐射事故的处理 1 ?立即撤离有关工作人员,封锁现场,控制事故源,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 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放射源丢失,要全力追回,对放射源脱出,要将源迅速转移至容器内。 2 ?对可能受放射性核素污染或者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个人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彻底清除污染并根据需要实施医学检查和医学处理。 3 ?对受照人员要及时估算受照剂量。 4 ?污染现场未达到安全水平之前,不得解除封锁,将 事故的后果和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

电磁辐射防护标准体系及暴露限值

电磁辐射防护标准体系及暴露限值 2012年01月18日 14:10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纺织报》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字号大中小] 我国自1988年以来,先后由卫生部、国家环保局和电子部起草制定过6个有关电磁辐射的国家标准。由卫生部制定颁布的电磁标准包括:GB 18555-2001 作业场所高频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GB 16203-1996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GB 10437-1989 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GB 10436-1989 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GB 9175-19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颁布的电磁辐射防护标准有GB 8702-1988电场辐射防护规定。此外针对环境防护还制定了HJ/T 10.3-1996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 24-1998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两个标准。 电子部制定的电磁防护标准有GB 12638-1990微波和超短波通信设备辐射安全要求。 但是,由于各部委从各自的业务和学术观点出发,尚不能统一得出最终的标准稿,目前仍停留在“征求意见稿”的阶段。 此外,电磁防护国军标有:GJB 7-1984微波辐射安全限值、GJB 475-1988微波辐射生活区安全限值、GJB 476生活区微波辐射测量方法、GJB 1001-1990作业区超短波辐射测量方法、GJB 1002-1990超短波作业区安全限值、GJB 2420-1995超短波辐射生活区安全限值及测量方法、GJB 3861-1999短波辐射暴露限值及测量方法。 针对上述标准标龄偏长、内容混乱的问题,由总装备部牵头、对1984年以来制定的7个涉及电磁防护的国家军用标准进行归并统一,也考虑了“暴露”、“限值”概念及重新界定“暴露限值”的GJB 5313《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标准,在2004年出台了正式版本。 最新制定的《GB/T 23463-2009 防护服装微波辐射防护服》标准,规定按照GJB5313的暴露限值和工作场所的电磁辐射场强计算至少经过具备的电磁辐射防护服屏蔽效能。同样,公众是否需要穿着电磁屏蔽防护服,也只要根据该标准提出的对应频率下暴露限值及所处环境的实际电磁场强度,即可下结论。 下图列出了国内典型电磁标准的暴露限值的对比情况。为了便于比较,均采用电场强度作为暴露限值的评价指标。 从图中可以看出:各种典型电磁标准的暴露限值均表现为在频率轴上“两头高、中间低”的曲线走向,即对于约30MHz以下频率的电磁波,以及约10GHz以上的电磁波对人体的损伤较小,人体即使暴露在较高的电场强度下也可耐受;在约30MHz~10GHz的范围内成为最敏感的频段,各典型电磁标准均规定了相对较低的暴露限值,即在这个频率范围内,人体只能在较低的场强下方可耐受。

辐射安全与伤害防护制度防护措施

辐射安全与伤害防护制 度防护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辐射安全与伤害防护制度防护措施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 号)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1号)的规定,结合我院辐射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全体员工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现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有关辐射防护法律、法规,接受、配合各级各级环保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一、成立辐射安全管理小组,加强对射线装置的监督和管理。 二、在使用射线装置前,向环保局申请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经环保局审批,领取《辐射安全许可证》后,从事许可证范围内的辐射工作,接受环保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射线装置退役或在使用期间破损,及时向环保部门做好射线装置档案的注销登记,不随意处置。 三、从事辐射工作人员定期参加环保部门组织的上岗培训,接受辐射防护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守法和自我防护意识,获得培训合格证后,方上岗从事辐射相关工作。从事辐射安全管理的人员也要定期接受辐射防护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教育,加强辐射安全管理。

四、从事辐射工作人员上岗前需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无禁忌症方可上岗,上岗后每2年进行1次职业健康体检,必要时可增加体检次数,体检结果由预防科存档;辐射工作期间,辐射工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笔,每季度接受剂量监测,尽可能做到“防护和安全的最优化”的原则,监测结果由预防科负责记录,并存档。射线装置的使用场所设置放射性标志和工作指示灯;已鉴定委托检测合同,每年定期对射线装置的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进行监测。 五、辐射事故发生时,严格以《放射事故报告制度及应急处理方案》中的方案进行处理,必立即采取防护措施,控制事故影响,保护事故现场,并及时向环保、公安、卫生部门报告;辐射事故发生后由辐射安全管理小组总结报告,并提出整改方案加以落实,以防发生同类事故。 第一章操作规程 1、使用人员在操作前必须熟悉该设备规格、性能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否则,不可上机操作。 2、操作前,应首先检查控制台面上的各种仪表、调节器、开关等是否处于正常位置(零位或最低位)。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目录

式中:第M个辐射N频段辐射的辐射水平; 对应于N频段的电磁辐射所规定的辐射限值。 5 监测的质量保证 5、1电磁辐射监测事先必须制定监测方案及实施计划。 5、1.1监测点位置的选取应考虑使监测结果具有代表性。不同的监测目的,应采取不同的监测方案。 5、1.2监测所用仪器必须与所测对象在频率、量程、响应时间等方面相符合,以保证获得真实的测量结果。 5、1.3监测时要设法避免或尽量减少干扰,并对不可避免的干扰估计其对测量结果可能产生的最大误差。 5、1.4监测时必须获得足够的数据量,以便保证测量结果的统计学精度。 5、2监测仪器和装置(包括天线或探头)必须进行定期校准。 5、3监测中异常数据的取舍以及监测结果的数据处理应按统计学原则办理。 5、4电磁辐射监测应建立完整的文件资料。仪器和天线的校准说明书,监测方案,监测布点图,测量原始数据,统计处理程序等必须全部保留,以备复查。 5、5任何存档或上报的监测结果必须经过复审,复审者应是不直接参与次项工作但又熟悉本内容的专业人员。 6 名词解释 6、1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 6、2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SAR):指生物体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电磁辐射功率,即吸收剂量率。 6、3功率密度(power density):在空间某点上电磁波的量值用单位面积上的功率表示,单位为W/M2。 或在空间某点上坡印廷矢量的值。 6、4等效辐射功率(equivalent radiation power): 6、4、1在1000MHZ以下,等效辐射功率等于机器标称功率与对半波天线而言的天线增益的乘积。 6、4、2在1000MHZ以上,等效辐射功率等于机器标称功率与全向天线增益的乘积。 6、5热效应(thermal effect):指吸收电磁辐射能后,组织或系统产生的直接与热作用有关的变化。

电磁辐射考试题与答案

1、手机信号强度和电磁辐射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2.0分) A手机信号越强,手机辐射越小 B手机信号越强,手机辐射越大 CCDMA2000 DTD-LTE 正确答案:A 2、我国《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规定通信领域应用范围内的辐射强度标准限值功率密度为() (2.0分) A20微瓦/平方厘米 B30微瓦/平方厘米 C40微瓦/平方厘米 D50微瓦/平方厘米 正确答案:C 3、基站和手机,哪一个对人体的电磁辐射影响相对较大?() (2.0分) A基站 B手机 正确答案:B 4、下面哪种电磁辐射体需环境评估通过后方能建设?() (2.0分) A陆上、海上移动通讯设备 B步话机 C额定功率20W基站 D功率较小的室内分布系统 正确答案:C 5、下面哪种辐射属于电离辐射?() (2.0分) A基站辐射 B核辐射 C电视机辐射 D微波炉辐射 正确答案:B 6、基站环评验收时,需选取多少基站进行站址现状环境测试?() (2.0分)

A10% B20% C30% D40% 正确答案:B 7、下面哪种设备的电磁辐射强度最小?() (2.0分) A电热毯 B电视机 C移动基站 D收音机 正确答案:C 8、我国在30-3000MHz这一通信领域应用范围内的电磁辐射标准限值比欧美工业化国家要更加严格,其中美国的标准是我国的()倍? (2.0分) A2 B5 C15 D25 正确答案:D 9、下面哪个方式可以查询苹果手机的信号强度?() (2.0分) A呼叫*3001#12345#* B呼叫*3002#12345#* C呼叫*3003#12345#* D呼叫*3004#12345#* 正确答案:A 10、经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多年来对省内数万座基站的现场监测,所有基站都符合电磁环境安全的要求,而且95%以上的监测点的数据小于(),远低于40微瓦/平方厘米的国家标准。 (2.0分) A1微瓦/平方厘米 B5微瓦/平方厘米 C10微瓦/平方厘米 D15微瓦/平方厘米 正确答案:A 11、下面哪种辐射属于电离辐射?() (4.0分)

辐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辐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6252辐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Radiation safety protection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1号)的规定,结合我院辐射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操作规程 1、每天上岗前做好摄片机保洁工作,保持机器良好的工作环境。 2、开机后应注意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并检查其他功能键是否选择正确。 3、操作机器时应该小心仔细,尤其注意电源电压,不得超过标识的标准电压。 4、对于随时出现的液体应立即清理,防止流入仪器设备内部。

5、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杜绝一切非法操作。 6、根据人体大小,摄片部位,合理选择参数。 7、随时观察照片质量,出现异常应检查摄片机是否正常,如果异常应立即报告维修人员。 8、工作结束后应关闭摄片机并将电源关闭。 第二章岗位职责 1、使用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体检,并经过辐射安全防护培训,持证上岗。 2、要正确使用射线装置,做到专人专管专用。 3、工作时,每一名工作人员必须佩带个人剂量笔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4、从事射线装置岗位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杜绝非法操作。 5、发生放射事故,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不得拖延或者隐瞒不报。 第三章辐射防护制度 1、使用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体检,并经过辐射安全防护培训,持证上岗。

电磁辐射的危害及防护(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电磁辐射的危害及防护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299-73 电磁辐射的危害及防护(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微波炉、手机等家电和通讯工具不断普及,为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了福音。另一方面这些电子产品又产生了各种有害电磁辐射,成了我们生活中一个新的污染源,即通常所称的“电磁污染”。 这些有害的电磁辐射不仅影响了其它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更重要的是它还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为此,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治它。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还相继采取法律形式宣布禁止产生电磁污染的产品(即电磁兼容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在德国,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在VDE/0876标准中还把电子设备的辐射划为4个等级。其中N区为适用于居住区,规定在30~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计划

中南医院辐射安全与防护专业知识人员培训计划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放射相关人员的放射防护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结构,保障医护人员、病人和公众的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培训对象 医院与放射直接或刊幢接触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培训原则 外出培训与在院培训相结合、个别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及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原则. 三、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辐射安全综合素质,尤其是防护专业素质,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保障医护人髓.病人和公众的身心健康. 四、培训内容 按辐射安全和放射防护专业娶求,结合工作买际,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害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放射性污染事件管理规定》、《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安全工作培训手册》等法律法规、专业防护知识和技能. 五、组织管理 医院放射防护领导小组负责医院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培训工作: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实施培训计划. 六、培训方法 以集中授课为主、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开展科室范围内的学习讨论等形式,并将培训纳入在职继续教育的管理考核中。 七、培训时间 按照医院《培训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与要求,每年相关人员不少于2次的集中培训学习。每年分期分批地派出人员参加上级主管部分举办的辐射安全培训班,并以点代面,在院内普及辐射安全知识。 八、授课人员 1.医务处负责人 2.相关科室负责人 3.外出参加培训人 4.卫生监督及环保局管理人员

标准----电磁辐-防护规定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UDC614.898.5 GB8702-88 (1988年3月11日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 1988年6月1日实施) 1 总则 1.1 为防止电磁辐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促进伴有电磁辐射的正当实践的发展,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一切单位或个人、一切设施或设备。但本规定的防护限值不适用于为病人安排的医疗或诊断照射。 1.3 本规定中防护限值的范围为100KHZ~300GHZ。防护限值与频率的关系见下图。

1.4 本规定中的防护限值是可以接受的防护水平的上限,并包括各种可能的电磁辐射污染的总量值。 1.5 一切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单位或个人,应本着“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原则,努力减少其电磁辐射污染水平。 1.6 一切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单位或部门,均可以制定各自的管理限值(标准),各单位或部门的管理限值(标准)应严于本规定的限值。 2 电磁辐射防护限值 2.1 基本限值 2.1.1 职业照射:在每天8H工作期间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1W/KG。 2.1.2 公众照射:在1天24H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02W/KG。 2.2 导出限值 2.2.1 职业照射:在每天8H工作期间内,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6MIN 内的平均值应满足表1要求。 表1 职业照射导出限值 150/0.40/ (0.5)(0.0015 注: 1) 系平面波等效值, 供对照参考。 2) 供对照参考, 不作为限值; 表中f是频率, 单位为MHz; 表中数据作了取整处理。 2.2.2 公众照射:在1天24H内,环境电磁辐射场的参数在任意连续6MIN内的平均值应满足表2要求。

电磁辐射的危害防护及测试

一.电磁辐射的危害: (1)它极可能是造成儿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医学研究证明,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意大利专家研究后认为,该国每年有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其主要原因是距离高压电线太近,因而受到了严重的电磁污染。 (2)能够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电磁辐射污染会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并会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瑞士的研究资料指出,周围有高压线经过的住户居民,患乳腺癌的概率比常人高7.4倍。美国得克萨斯州癌症医疗基金会针对一些遭受电磁辐射损伤的病人所做的抽样化验结果表明,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工人,其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要快24倍。 (3)影响人的生殖系统,主要表现为男子精子质量降低,孕妇发生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等。 (4)可导致儿童智力残缺。据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有35万为缺陷儿,其中25万为智力残缺,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计算机、电视机、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对胎儿有不良影响。 (5)影响人们的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如果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6)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由于眼睛属于人体对电磁辐射的敏感器官,过高的电磁辐射污染会引起视力下降,白内障等。高剂量的电磁辐射还会影响及破坏人体原有的生物电流和生物磁场,使人体内原有的电磁场发生异常。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电磁辐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老人、儿童、孕妇属于对电磁辐射的敏感人群。 二、有5种人特别要注意电磁辐射污染: (1)生活和工作在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人员;(2)经常使用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人员; (3)生活在现代电器自动化环境中的工作人员; (4)佩戴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5)生活在以上环境里的孕妇、儿童、老人及病患者等。 三、电磁污染的防护措施: (1)家电的摆放: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之中。特别是一些易产生电磁波的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电脑、冰箱等更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室内不要放置闲杂金属物品,以免形成电磁波的再次反射。可在电脑桌上放置一盆仙人掌,这样有助于减少辐射。可以放几瓶水吸收电磁波,必须是塑料或玻璃瓶,绝对不能是金属杯盛水。(2)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同时尽量避免多种办公和家用电器同时启用。 (3)手机的使用: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在使用时应尽量使头部与手机天线的距离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4)保持安全距离:注意人体与办公和家用电器距离,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

2020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知识题及答案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0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知识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2×5=10分) 1.半衰期:放射性母核数目衰变掉一半所需时间,或放射性活度减弱一半所需 时间。 2.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称为同位素。 3.松散污染:指该污染用擦拭、清洗等方法可以转移或去除的污染。 4.感生放射性:稳定的核素吸收一个中子后转变成放射性核素也就是活化产物, 活化产物衰变时产生的放射性称为感生放射性。 5.半厚度:r射线经过n个半厚度的屏蔽层后,其强度将减弱到原来强度的1/2 n。 二、选择题(1×17=17分) 1.在正常本底地区,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约为 B 。

A)20mSv B) 2.4mSv C)5mSv 2.在人工辐射源中,对人类照射剂量贡献最大的是 B 。 A)核电厂 B)医疗照射 C)氡子体 3.在核电厂放射性热点设备上布置铅皮,目的是为了屏蔽 B 。 A)β射线 B)γ射线 C)n射线 4.在内照射情况下,α、β、γ放射性物质的危害程度依次为: A 。 A)α>β>γ B)γ>β>α C)γ>α>β 5.固定的表面污染对人具有 A 风险。 A)外照射 B)内照射 C) A+B

6.工作人员控制区,个人剂量计应佩戴在工作人员的 B 部位。 A)右胸 B)左胸 C)头部 7.控制区内产生的湿废物应作为 B 进行收集和处理色收集袋。 A)可压缩 B)不可压缩 C)待去污物品 8.人体皮肤的β放射性表面污染限值为 B 。 A)4Bq/cm2 B)0.4Bq/cm2 C)40Bq/cm2 9.个人剂量限值限制的是 C 。 A)外照射剂量 B)内照射剂量 C)内照射剂量+外照射剂量 10.在 B 工况下进入反应堆厂房,必须办理《红区进入许可证》。 A)任何 B)反应堆运行 C)停堆 11.气衣主要用于 B 。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试题

科目:辐射防护基础知识 考试用时:本次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错选不得分) 1. 以下哪个标记是为“电离辐射”或“放射性”的标识:( ) A. B. C. D. 2. 原子核半径尺度为:( ) A. 10-15 m B. 10-12 m C. 10-10 m D. 10-6 m 3. β衰变一共有多少种模式:( ) A. 一种 B. 两种 C. 三种 D. 四种 4. 在下列给出的屏蔽材料中,屏蔽γ射线宜选用以下哪种:( ) A. 聚乙烯塑料 B. 混凝土 C. 有机玻璃 D. 铝合金 5. 原子核所带电性为:( ) A. 电中性 B. 负电 C. 不带电 D. 正电 6. 以下不属于γ射线与物质作用机制的有:( ) 姓名:_ _ _______ 单位/部门:_ __________ 岗位:___ __ ___ - -- - - -- - - - -密 - - - - - - - - 封 - - -- - -- - 线 - - - - - - - - 内 - - - - - - - - 不 - - - - - - - - 得 ____ 岗位:___ __ ___ -- - 内 - -- - - -- - 不 - - - - - - - -得

A. 光电效应 B. 碰撞散射 C. 康普顿散射 D. 电子对效应 7. 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是:( ) A. 居里 B. 毫克镭当量 C. 贝克勒尔 D. 伦琴 8. 下列数字中,有可能是组织权重因子W T 的是:( ) A. B. C. 20 D. 9. 有效剂量的单位是:( ) A. 戈瑞 B. 伦琴 C. 希伏 D. 拉德 10. 以下哪一个是放射性货包的标识:( ) 下列属于职业照射的情况是:( ) A. 客机飞行员所受的来自宇宙射线的照射 B. 乘坐头等舱的商务精英所受的来自宇宙射线的照射 C. 核电厂职员工体检时所受的照射 D. 普通公众所受的来自土壤、建筑物的放射性照射 12. 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规定 姓名:_ _ _______ 单位/部门:_ _ _________ 岗位:___ __ ___ -- - - - - - -- - -密 - - - - - - - - 封- - - - - - - - 线 - - - - - - - - 内 - - - -- - - - 不- - - - - - - - 得

GB8702-19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 8702-19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1988年3月11日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1988年6月1日实施) 1总则 1.1为防止电磁辐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促进伴有电磁辐射的正当实践的发展,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一切单位或个人、一切设施或设备。但本规定的防护限值不适用于为病人安排的医疗或诊断照射。 1.3本规定中防护限值的范围为100KHZ~300GHZ。防护限值与频率的关系见下图。 1.4本规定中的防护限值是可以接受的防护水平的上限,并包括各种可能的电磁辐射污染的总量值。 1.5一切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单位或个人,应本着“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原则,努力减少其电磁辐射污染水平。 1.6一切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单位或部门,均可以制定各自的管理限值(标准),各单位或部门的管理限值(标准)应严于本规定的限值。 2电磁辐射防护限值 2、1基本限值 2、1.1职业照射:在每天8H工作期间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1W/KG。 2、1.2公众照射:在1天24H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02W/KG。 2、2导出限值 2、2、1职业照射:在每天8H工作期间内,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6MIN内的平均值应满足表1要求。

2、2、4对于脉冲电磁波,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其瞬时峰值不得超过表中1.2所列限值的1000倍。 2、2、5在频率小于100MHZ的工业、科学和医学等辐射设备附近,职业工作者可以在小于1.6A/M的磁场下8H连续工作。 3对电磁辐射源的管理 3、1下列电磁辐射可以免于管理 3、1.1输出功率等于和小于15W的移动式无线电通讯设备,如陆上、海上移动通讯设备以及步话机等。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电磁辐射 开放分类:物理、辐射、辐射危害、电磁频谱、人体防护 目录 ?名词解释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关于电磁辐射的预防建议 英文名称:electromagnetism radialization 名词解释 电磁辐射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而该能量是由电荷移动所产生;举例说,正在发射讯号的射频天线所发出的移动电荷,便会产生电磁能量。电磁“频谱”包括形形色色的 电磁辐射,从极低频的电磁辐射至极高频的电磁辐射。两者之间还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光等。电磁频谱中射频部分的一般定义,是指频率约由3千赫至300吉赫的辐射。电磁辐射所衍生的能量,取决于频率的高低-频率愈高,能量愈大。频率极高的X光和伽玛射 线可产生较大的能量,能够破坏合成人体组织的分子。事实上,X光和伽玛射线的能量之巨, 足以令原子和分子电离化,故被列为“电离”辐射。这两种射线虽具医学用途,但照射过量将会 损害健康。X光和伽玛射线所产生的电磁能量,有别于射频发射装置所产生的电磁能量。射频 装置的电磁能量属于频谱中频率较低的那一端,不能破解把分子紧扣一起的化学键,故被列为“非电离”辐射。哪里会有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的来源有多种。人体内外均布满由天然和人造辐射源所发出的电能量和磁能量;闪电便是天然辐射源的例子之一。至于人造辐射源,则包括微 波炉、收音机、电视广播发射机和卫星通讯装置等。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2000年11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第五届全国科学大会统计显示,全国每年出生的 两千多万新生儿中,接近120万为缺陷儿,专家指出,导致婴儿缺陷因素中,电磁辐射大危害最大。 电磁辐射是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 1至3月为胚胎期,受到强电磁辐射可能造成肢体缺陷或畸形。 4至5月胎儿形成期,受到电磁辐射可能引起智利不全,甚至造成痴呆。 6至10月为胎儿形成期,受电磁辐射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出生后体制弱,抵抗力差。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局令 第18号)

15.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局令第18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有效地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电磁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能量流,且限于非电离辐射,包括信息传递中的电磁波发射,工业、科学、医疗应用中的电磁辐射,高压送变电中产生的电磁辐射。 任何从事前款所列电磁辐射的活动,或进行伴有该电磁辐射的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办法的规定。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第四条从事电磁辐射活动的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本系统、本行业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管理办法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监督管理 第六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下列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申报登记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负责对该类项目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并负责该类项目的竣工验收: (一)总功率在200千瓦以上的电视发射塔; (二)总功率在1000千瓦以上的广播台、站; (三)跨省级行政区电磁辐射建设项目; (四)国家规定的限额以上电磁辐射建设项目。 第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级”)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除第六条规定所列项目以外、豁免水平以上的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和设备的环境保护申报登记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负责对该类项目和设备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并负责竣工验收;参与辖区内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项目竣工验收以及项目建成后对环境影响的监督检查;负责辖区内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队伍的建设;负责对辖区内因电磁辐射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实施监督管理和监督性监测。 第八条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可承担第七条所列全部或部分任务及本辖区内电磁辐射项目和设备的监督性监测和日常监督管理。

辐射实验室安全知识点

辐射类安全题789、放射性废物,经过屏蔽处理后可以当作一般垃圾处理。 对错(标准答案:错误) 790、涉辐人员,必须每年进行一次职业病体检,每两年进行一次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 对错(标准答案:正确) 791、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将放射源从高到低分为Ⅴ、Ⅳ、Ⅲ、Ⅱ、Ⅰ五类。对错(标准答案:错误) 792、进口放射性同位素(或含放射源设备)转让,必须向国家环保总局提出申请。 对错(标准答案:正确) 793、放射性同位素应当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 对错(标准答案:正确) 794、未经环保部门批准,不得擅自进口、转让放射性同位素。对错(标准答案:正确) 795、只要有辐射许可证,可以不管其规定的范围从事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生产、销售、使用活动。 对错(标准答案:错误) 796、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与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根据射线

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射线装置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对错(标准答案:正确) 797、各涉源单位须取得“许可登记”方能开展相关工作,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参加指定医疗单位的职业病体检、政府环境主管部门举办的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定期接受个人剂量监测(3个月一次),持证上岗。 对错(标准答案:正确) 798、射线装置、辐射工作场所须安装防盗、防火、防泄漏设施,保证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使用安全。辐射工作场所的入口处应放置辐射警示标志和工作信号。 对错(标准答案:正确) 799、购买放射源、同位素试剂和射线装置时,应首先向学校辐射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向政府环境主管部门办理“准购证”,方能委托采购部门进行采购。 对错(标准答案:正确) 800、各涉源单位要建立健全放射性同位素保管、领用和消耗的登记制度,做到帐物相符。实验过程必须小心谨慎,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对错(标准答案:正确) 801、各涉源单位不必健全放射性同位素保管、领用和消耗的登

电磁辐射的产生及其电磁干扰的防护

电磁辐射的产生及其电磁干扰的防护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它们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使人们开始不知所措,其中最为熟知的便是电磁辐射。 电磁污染已被公认为排在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之后的第四大公害,它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已经不容忽视——电磁辐射是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是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造成伤害;直接影响儿童的发育、骨髓发育、视力下降…… 本文将针对地磁辐射的产生及其电磁干扰的防护进行论述。 关键词: 电磁辐射电磁干扰防护 什么是电磁辐射 提到“电磁辐射”,人们总会感到很恐慌,甚至认为它是隐形杀手,但事实并不然,只有当辐射超过一定限度时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我们与电磁辐射“朝夕相伴”,我们不能生活在没有它的世界——电视、电脑、冰箱……正是这些事物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如此丰富多彩。 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泄露的现象叫做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又称电子烟雾,它是以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形态存在的物质,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共同组成的,而该能量是由电荷移动所产生。 电磁辐射可按其波长、频率排列成若干频率段,形成电磁波谱,频率越高该辐射的量子能量越大,其生物学作用也越强。同时,电磁辐射污染造成的危害是

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对人体的危害是不同的,波长越短,对人体的作用越强,因此,不能等闲视之,我们还需在各种电磁辐射环境中工作、生活和学习,生命是脆弱的,我们要立足于防范,以减低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电磁辐射的产生 电磁辐射的来源有多种。人体内外均布满由天然和人造辐射源所发出的电能量和磁能量。电磁辐射源可以分为自然电磁辐射源和认为电磁辐射源。 (一)自然电磁辐射源 自然辐射源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和地球的热辐射。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生物、大气运动的能源,也是被动式遥感系统中重要的自然辐射源。我们接受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是可见光,红外线,远红外,还有紫外线。由于太阳和地球的距离很远,因此强度也大大降低了。一些宇宙天体也向地球发射x射线、γ射线。 地球辐射可分为两个部分:短波(0.3—2.5微米)和长波(6微米以上)。地球除了反射太阳辐射以外,还以火山喷发、温泉等形式,不断地向宇宙空间辐射能量。天空打雷,地震等也会产生较强的电磁辐射。地球上部分矿物质,如花岗岩,也能放出γ射线。人体也是一个小小的辐射源,人体辐射的电磁波频率分布主要为红外与远红外,波长为5.6--12微米。 (二)人为电磁辐射源 人为电磁辐射源(高频感应加热设备、高频介质加热设备、短波和超短波理疗设备、微波发射设备和无线电广播与通讯等各种射频设备)主要有各类无线电设备,如移动电话机、无线对讲机、室内无线电话、广播电视发射机、微波和卫星通信装置、雷达、无线电遥控器等,也包括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如微波炉、高频护眼灯、医疗磁共振设备、射频电热器、交流高电压输电线、转换开关、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