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的三境界

教师职业的三境界
教师职业的三境界

教师工作的三种境界

马克思说过,个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教师团队是由个体组

成的,教师个体亦是千差万别的,他们的工作表现就一定不能等量齐观。若用“你为什么要当教师?”这个问题来考察教师,给出的答案可能千差万别,但不管表述方式如何,答案的类型不外乎三类:谋生手段、自我实现、热爱。这三类答案恰恰就反映出了教师工作的不同境界。

第一种境界:“小”教师

之所以称之为“小”教师,并非个头小,而是“境界低”、“眼界小”。曾听说过一个教师这样克服自己的职业倦怠,每天早晨她来到学校,感到心力交瘁时,她会反复对自己说:我是来挣钱的!挣到了钱我才会过上好日子!于是她的心里坦然许多,也轻松了许多。虽然这是个较为极端的案例,但是它还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部分教师的心理轨迹。这类教师比较多的关注比如房子、工资、福利等物质层面的收益,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完成工作任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本本分分、按部就班、尽职尽责即是他们工作的最佳状态。他们厌烦改革,惧怕创新,渴望相对安定的工作环境和波澜不惊的生活氛围,“不断改善

工作生活条件,提高福利待遇”即是他们的最高追求。

发展趋势:平庸无为或者工作绩效较差,家长社会意见强烈,得不到同事的敬重,面临下岗或被炒的危险。

社会需求值:★.

一个学校的老师都能达到“小”教师的最佳境界,学校也能保持长治久安的底线。但是这时的学校就会沦为工厂,教师是机器,学生是产品,没有活力,也没有生机。

在师资力量匮乏的情况下,“打工仔”式的“小”教师会暂时高枕无忧,一旦学校竞争环境更加激烈,学校师资出现过剩,这类教师由于缺乏一定的职业境界、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会最早遭遇危机。第二种境界:“能”教师

这类教师不仅仅满足于解决自身的生活需要,得到合理的劳动报酬,更渴望机遇的垂青,能得到充分展示自己才华与能力的舞台,希望得到认可与鼓励。他们在工作中注重挖掘自身潜力,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积极进取。在他们身上有着一般教师所不具备的的“绝活”或“秘籍”,或是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或是在学术上著书立说,或是在某个领域独树一帜,“专业化”是他们的突出特征。他们付出的动力是得到承认,有时也仅仅是兴趣使然,是建筑在不断成功基础上的愉悦感觉,是来自管理者的理解与尊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正由于此,即使物质上的暂时匮乏也不会影响其工作热情,甚至会迸发“士为知己者死”的豪迈激情。渴望公平竞争的赛场,优质厚酬的分配机制,人尽其才的选拔制度是他们的需求。

发展趋势:

A、在不断得到认可,得到尊重的过程中,在“光晕”效应下,他们对教育事业责任感不断得到增强,人格修养不断得到升华,有成为“教

育家”的可能。.

B、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家广泛认可的同

时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实现了教与学的“双赢”,成为教学

能手和教育专家。

C、由于引导不得力,师德素养得不到有效提升,其中的一部分教师

可能过于急功近利,追求暂时的成功,沉浸于一时的辉煌中,他们坐在功劳簿上等待晋升和提拔。“一夜随成名师”,像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夜空,从此辉煌不再,是他们中一部分人的真实写照。

D、因得不到及时的鼓励和强有力的支持,随即抱怨丛生,进取意识

不断消减,发展欲望日趋平淡,职业倦怠感产生,渐渐的沦为碌碌无为的“打工仔”或“小”教师。

社会需求值:★★★

这是学校教师队伍中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思维活跃,喜欢创新,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如果有良好的机制与健康的学校文化做保障,他们将成为学校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应该得到学校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第三种境界:“好”教师

好教师是真正具有“博爱”情怀的教师。他们发自内心地爱教育,爱学生。能当一名“教师”,同学生在一起,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享受。他们不受虚名所累,不被俗利吸引,也不会因暂时的困难或挫折而消沉,他们致力于自己的发展,但更关注学生的成长,他们不仅努力改善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素质提升,更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走向。正由如此,他们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尊重。他们的需求是

希望有宽松自主地发挥空间和社会、学校真诚的理解和有力的支持。发展趋势:

A、由于这样的教师德行上乘,他们更追求脚踏实地的工作,愿把功夫用在日常教学的研究上,而在社会影响力上没有“独特”的表现,知名度远远不如“能”教师高。即便如此,他们由于主观、客观上均有益于学生,更能成为“学校放心、家长信任、同行敬重、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B、成为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是金字塔尖上熠熠发光的宝石,是教师队伍中的精英,也是中国教育的脊梁。他们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有对生活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有睿智学者所独有的知识分子风骨,他们有高尚的师德,勤学不辍、笔耕不息,他们的毕生所得已凝聚成光彩夺目的教育思想,在无数教师心灵中产生广泛的积极影响。他们身在课堂,但心系国家,不仅在三尺讲台上用自己的才华赢得了学生的尊重,而且也以高尚的人格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

社会需求值:★★★★★

这样的教师现在在教师群体中所占的比例还太少太少。当“好”老师越来越多的时候,中国教育的春天才会真正来到。

教师的几个层次与境界

教师的几个层次与境界 1.教师的含义 关于教师的含义,在古代,以韩愈在《师说》中的表述为代表,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近现代,教师特指专门学科的讲授者,而前苏联的加里宁认为,教师就是有威望的、明智的、对人们有巨大影响的人。 针对教师的这些刻画和描述,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的职业内涵。 2.教师的专业特点 一般地,教师的工作具有如下特点: 教师的工作完全是为了学生,教师的工作需要专业知识、专业经验、专业判断,教师必须经过长期的培训、严格的资格考核,教师的工作需要有充裕的专业自主空间,教师的工作必须有足够的监察与纪律,教师的社会地位在于教师的不断学习。 3.教师劳动的特点 首先是复杂性,即教师劳动的目的和任务,与教师劳动的对象-学生,是复杂的,劳动方式和影响因素也是复杂的。 其次是创造性,具体先在:需要对不同对象的因材施教,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处理,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的遵循与运用。 第三是示范性,即身教胜于严教。 最后是长期性,具体表现在人才培养的周期长,教师劳动成果显效时间长,劳动成果的效用十分长久。 4.教师的知识 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两方面:一是关于理论方面的知识,即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二是关于实践的知识,即,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包括案例知识(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与策略知识(运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核心是反思)。除此之外,条件性知识与底部宽厚的文化知识,也构成教师知识结构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师成长的关键在于,将外在的理论知识通过自己的反思转化为自己自觉的教学行为。就教师知识的积累和发展来说,需要细于留心,善于积累,乐于交流,勤于反思。 5.现代教师的专业能力结构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现代中小学教师,其专业能力应该包含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反思能力和教师的科研能力(如上图所示)。 6.教师人格的三境界 (1)经师——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经师是指教师就像传道士一样,严肃、严格、严谨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做一位不误人子弟的合格教师。(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 (2)能师——具有教育智慧的专家型、研究型教师,有深厚的专业功底、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出色的教学效果,对教育教学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3)人师——教师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人师以自身独特、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塑造学生人格,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终生受益的影响和感化。该境界是教师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享受境界。 7.教师的几个层次 有学者认为,教师分为若干个层次:大教师,好教师,教书匠,以教谋生者,与因教

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三个层次

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三个层次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历史性的教育变革,给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教师生命的崇高意义和价值在于不断走在超越自我的生命里程之中,不断焕发自身的生命活力。如何实现自我蜕变,奠定专业内涵,设计自我专业发展的行为策略,承担自我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拟从教师自我专业的行为跟进到行为改进的行为策略方面探讨一种发展的方向。 一、行为跟进:从行为模仿到观念转变 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涉及到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是行为跟进阶段,二是行为改进阶段,三是行为品质阶段。在行为跟进阶段,首先要澄清对行为模仿的片面认识,不要以为模仿就是不思进取,就会僵化教条。事实上,一个年轻的教师如果缺少学习模仿的对象,就有可能失却前进的方向与目标,无所适从于教学改革的思潮,结果造成思想上的模糊和行为上的迟滞,要想进行行为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1. 踩着别人的足迹磨砺自己的功底。 当一名新教师从师范院校走出来踏上教学岗位的时候,他所面对的第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原先的师范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想在严峻而残酷的日常教学生活中可能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面对复杂多变难以适应的教学实践,一些印象式的现成的教育学知识几乎是不堪一击。于是,我们不得不让这些新教师寻找距离最近、时间最短的行为模仿对象。 教学行为模仿的第一种对象是自己学生时代的老师,当你还是学生的时候,他们是怎样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特点进行有效教学的,可以采用回忆记录的方式进行筛选,从中选择优秀的教学者予以模仿,从而迅速改变自己教学的陌生感;行为模仿的第二种对象是所在学校教师中学有专长、教有特色的教师,以跟班听课、合作备课等形式先模后教,先学后练,不求神似,但求形象,逐步接近他们的教学特点;行为模仿的第三种对象是一些名师的教学录像资料,认真揣摩他们的教学语言和教学经验,挖掘他们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不是被动吸收,而是找寻规律,合理有序地积累学习心得,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一些新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的一般认识,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等把握不准,因此出现了贪多求快,一讲到底,重点不突出,条理不清晰等教学问题,他们无法把握和控制教学内容,机械地灌输书本知识,抹杀了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思考的时间与权利,教学效果当然很不理想。因此,为了迅速提高专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首先要充分认识教学经验的获得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随着教学实践活动的深入,认知水平和运作能力将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其次要合理安排教

提升教师职业境界

提升教师职业境界 本人师范大学毕业在中学任教已22年,先后送过两届初中毕业班和14届高中毕业班。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也曾聆听过不少“大师”的讲座和教诲,对教师的成长及教育的发展有切身体会。目前到了教学生涯发展的瓶颈期和困惑阶段,梳理成长经历及相关思考,特作此文,献给无数和我一样在三尺讲台奋力挣扎的同行。 一般来讲,教师的专业成长要经历四个阶段:入职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和知名教师。但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完整地走完这四个阶段,许多人停留在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 1.入职教师——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 他们对教育事业有新鲜感,对教学工作有紧张感,对学校及整个团队有依赖感。 这一阶段的教师,由于刚从大学毕业,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对一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有所了解,同时由于年轻,接受新鲜事物快,有朝气和活力,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充满憧憬,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和闯劲,这些都是入职教师的优势。也正是由于年轻,他们对教育教学实践还没有经历和经验,他们的教育教学还处于模仿、借鉴、学习和吸收阶段。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给他们家的温暖,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给他们指定有奉献教育精神、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不仅要在教育教学业务方面指导他们,更重要的是应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帮助

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使他们明白教育是事业而不仅是职业。 作为入职教师,首先要面对新的教育环境调整自己的思路和心态。毕竟以前在大学学习的东西都是间接的理论性的(现在的师范大学好像对中小学教育的技能培养有所加强),或者听其他人谈的中小学教育环境并不切合现在学校的实际,尽快从失落的阴影中走出来投入新的工作。其次,要熟悉所在学校并适应学校的管理制度和人际氛围并融入其中,熟悉所教的学生和教材,带着教材走进学生、和学生一起认识教材、使用教材和重构教材。这一阶段,需要做的事很多,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外,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多向其他教师的课堂学习。不仅要听指导教师的课,也要听同学科其他教师的课,更要听相近学科的其他教师的课。每个老师都有自己上课的风格,我们可以通过听他们的课来比较、感悟各个老师的教学特点,并借鉴他们的长处为自己的教学实践服务,慢慢地取百家之长形成自己的特点。 二是要研究教材。尽快把自己所教学科的整个学段(高中三年、初中三年)的所有教材读完,知道各个知识点的前后衔接和照应关系,明白各种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和先后顺序,什么时候以哪种能力培养为主同时兼顾其他几种能力的照应。同时,还要阅读相关学科的教材,明确与自己所教学科的相应知识和能力在其他学科中学生是否已经具备,自己学科又该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什么基础。比如一个物理教师,就要关注数学、化学、生物及地理的教学要求。

教师的五种教学境界

教师的五种教学境界 来源: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作者:潘建辉 具有不同学识、能力、阅历和不同教学理念、教育思想、教育热情的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驾驭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将课堂教学理解为现成知识的传授;有的将其看成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有的认为它是激发和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索的过程;也有的将教学看成是教育的一部分;还有的将自己炽热的爱融人课堂,并将其看成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自觉与不自觉地处于某种教学境界。下面,笔者就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将教学划分为五种境界,并依次加以讨论。 一、境界一一—授之以鱼 课堂教学起码应传授知识,因此,教师需拥有足够的知识,并能分辨知识的好坏优劣,还要有传授知识的必要技能。若教师对教学的认识仅达到这一步,且其教学又是以单纯的传授现成知识为主,忽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不顾学习欲望的激发,几乎没有对学生的教育和热爱,那么他只进人了教学的第一境界——授之以鱼。 这里的“鱼”指的是知识。鱼有死、活、鲜、腐、大、小之分,知识也有优、劣、好、坏、有用、无用之别。《墨辨》将知识分为亲知、闻知、说知(其中亲知是亲身经历的知识,闻知是从别人那里听到的知识,说知是推演出来的知识)。现代课程论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因此授之以鱼中的“鱼”,主要是指闻知中的陈述性知识和部分策略性知识。另外,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知识载体的发展,传授知识的方式也不一样。口语时代,口耳相传,口语就是传授知识的载体。抄书和印书的书面语时代,教师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辅之以解释讲解。多媒体时代,传授知识的方式和途径更是多样化。 处于“授之以鱼”这一教学境界的教师只能算是拙师。因为比较而言,这种教师更多的是用事倍功半的笨拙手法进行教学的。拙师,只是把教书当成其求生的饭碗。当前的教师中,拙师是极其少见的。 二、境界二——授之以渔 如前所述,只注重单纯传授现成书本知识的是拙师。那么有没有更巧妙的传授法宝呢?有,那就是“授之以渔”。此处的“渔”是指获取知识的方法,即学习方法。如果将学习方法当做鱼,则获得学习方法的方法就是更高层次的“渔”。实际上,“渔”仍然只是一种知识,它主要是策略性知识和部分元认知知识。授之以渔,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果一位教师只是把学生当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能力的被动改造者,把传授现成知识、方法,以及能力的培养当成教学的全部,而没有意识到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重要性,也没有将教学提高到教育的高度,更没有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那么他就处于教学的第二种境界——授之以渔。 处于第二境界的教师深信,授人以鱼,仅得一餐食;授人以渔,可终生享用。因此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顶礼膜拜的施教信条,从而过分夸大了“授渔”的功效。然而,

教师的五种教学境界

教师的五种教学境界 具有不同学识、能力、阅历和不同教学理念、教育思想、教育热情的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驾驭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将课堂教学理解为现成知识的传授;有的将其看成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有的认为它是激发和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索的过程;也有的将教学看成是教育的一部分;还有的将自己炽热的爱融人课堂,并将其看成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自觉与不自觉地处于某种教学境界。下面,笔者就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将教学划分为五种境界,并依次加以讨论。 一、境界——授之以鱼 课堂教学起码应传授知识,因此,教师需拥有足够的知识,并能分辨知识的好坏优劣,还要有传授知识的必要技能。若教师对教学的认识仅达到这一步,且其教学又是以单纯的传授现成知识为主,忽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不顾学习欲望的激发,几乎没有对学生的教育和热爱,那么他只进人了教学的第一境界——授之以鱼。 这里的“鱼”指的是知识。鱼有死、活、鲜、腐、大、小之分,知识也有优、劣、好、坏、有用、无用之别。《墨辨》将知识分为亲知、闻知、说知(其中亲知是亲身经历的知识,闻知是从别人那里听到的知识,说知是推演出来的知识)。现代课程论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因此授之以鱼中的“鱼”,主要是指闻知中的陈述性知识和部分策略性知识。另外,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知识载体的发展,传授知识的方式也不一样。口语时代,口耳相传,口语就是传授知识的载体。抄书和印书的书面语时代,教师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辅之以解释讲解。多媒体时代,传授知识的方式和途径更是多样化。 处于“授之以鱼”这一教学境界的教师只能算是拙师。因为比较而言,这种教师更多的是用事倍功半的笨拙手法进行教学的。拙师,只是把教书当成其求生的饭碗。当前的教师中,拙师是极其少见的。 二、境界二——授之以渔 如前所述,只注重单纯传授现成书本知识的是拙师。那么有没有更巧妙的传授法宝呢?有,那就是“授之以渔”。此处的“渔”是指获取知识的方法,即学习方法。如果将学习方法当做鱼,则获得学习方法的方法就是更高层次的“渔”。实际上,“渔”仍然只是一种知识,它主要是策略性知识和部分元认知知识。授之以渔,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果一位教师只是把学生当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能力的被动改者,把传授现成知识、方法,以及能力的培养当成教学的全部,而没有意识到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重要性,也没有将教学提高到教育的高度,更没有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那么他就处于教学的第二种境界——授之以渔。 处于第二境界的教师深信,授人以鱼,仅得一餐食;授人以渔,可终生享用。因此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顶礼膜拜的施教信条,从而过分夸大了“授渔”的功效。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是授之以渔,是以必要的“鱼”为基础的,即没有必要的“鱼”为基础和前提,“渔”也是无法传授的;二是“渔”与“鱼”一样,也有好坏优劣之分。如,有死记硬背之“渔”、应付考试之“渔”、探索创造之“渔”、获取知识之“渔”、反思领悟之“渔”,等等。难道授之以探索和创造之“鱼”还不如授之以应试之“渔”或死记硬背之“渔”吗?三是并非每一种方法都具有普适性。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不能不分对象地将教师自以为好的方法倾囊相授,即对于“渔”也要因材而授。更何况,“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的教师一样,都是“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这一传统教学观的持有者。“鱼”和“渔”授得再好,他也只是个教书匠。因此,达到第二境界的只能算是匠师。 匠师对教学的认识只达到方法的教学论层面。匠师的突出特点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应对考试,不管对学生发展是否有益,也不管学生是否喜欢,只要是自己为有用的、好的知识和方法,他就强行灌输,强迫学习,使学生普遍产生厌学情绪。匠师只是把教书当成一份

教师职业的三境界

教师工作的三种境界 马克思说过,个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教师团队是由个体组 成的,教师个体亦是千差万别的,他们的工作表现就一定不能等量齐观。若用“你为什么要当教师?”这个问题来考察教师,给出的答案可能千差万别,但不管表述方式如何,答案的类型不外乎三类:谋生手段、自我实现、热爱。这三类答案恰恰就反映出了教师工作的不同境界。 第一种境界:“小”教师 之所以称之为“小”教师,并非个头小,而是“境界低”、“眼界小”。曾听说过一个教师这样克服自己的职业倦怠,每天早晨她来到学校,感到心力交瘁时,她会反复对自己说:我是来挣钱的!挣到了钱我才会过上好日子!于是她的心里坦然许多,也轻松了许多。虽然这是个较为极端的案例,但是它还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部分教师的心理轨迹。这类教师比较多的关注比如房子、工资、福利等物质层面的收益,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完成工作任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本本分分、按部就班、尽职尽责即是他们工作的最佳状态。他们厌烦改革,惧怕创新,渴望相对安定的工作环境和波澜不惊的生活氛围,“不断改善 工作生活条件,提高福利待遇”即是他们的最高追求。 发展趋势:平庸无为或者工作绩效较差,家长社会意见强烈,得不到同事的敬重,面临下岗或被炒的危险。

社会需求值:★. 一个学校的老师都能达到“小”教师的最佳境界,学校也能保持长治久安的底线。但是这时的学校就会沦为工厂,教师是机器,学生是产品,没有活力,也没有生机。 在师资力量匮乏的情况下,“打工仔”式的“小”教师会暂时高枕无忧,一旦学校竞争环境更加激烈,学校师资出现过剩,这类教师由于缺乏一定的职业境界、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会最早遭遇危机。第二种境界:“能”教师 这类教师不仅仅满足于解决自身的生活需要,得到合理的劳动报酬,更渴望机遇的垂青,能得到充分展示自己才华与能力的舞台,希望得到认可与鼓励。他们在工作中注重挖掘自身潜力,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积极进取。在他们身上有着一般教师所不具备的的“绝活”或“秘籍”,或是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或是在学术上著书立说,或是在某个领域独树一帜,“专业化”是他们的突出特征。他们付出的动力是得到承认,有时也仅仅是兴趣使然,是建筑在不断成功基础上的愉悦感觉,是来自管理者的理解与尊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正由于此,即使物质上的暂时匮乏也不会影响其工作热情,甚至会迸发“士为知己者死”的豪迈激情。渴望公平竞争的赛场,优质厚酬的分配机制,人尽其才的选拔制度是他们的需求。 发展趋势: A、在不断得到认可,得到尊重的过程中,在“光晕”效应下,他们对教育事业责任感不断得到增强,人格修养不断得到升华,有成为“教

做教师的四种境界

做教师的四种境界——有感于朱永新的《教育使命》 做教师的四种境界——有感于朱永新的《教育使命》 第一、要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应该是占有一定的位置,这个位置的轻重是靠教师的威信来维系的。而教师的威信又是从哪来呢?是靠学生对教师的信服度,因此教师在学生面前或者说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首先,他的思想、言行要让学生瞧得起。让学生瞧得起,就是教师说话要注意慎重,不要口无遮拦、出言不逊。其次,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公平公正,不能搞偏向或者是特权;第三,就是教师要做到自尊、自爱、自重。 第二,要做一个让自己心安的老师;当教师就要当一个好教师、一个称职的教师。何为好和称职呢?即对学生要教书育人,对同事要真诚坦率,对上级要理解尊重,对事业要兢兢业业。北师大教授于丹老师曾说过:“山坡上开满了美丽的野花,但在牛羊的眼中只是饲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如果大家都用看饲料的心态去接近它们,就看不到野花的美丽了。”这种“饲料的心态”提示着今天的教育倡导怎样的标准。因此,每一个教师都要认真看待每一个成长中的生命,都要怀着悲悯的心态,帮助所有孩子把翅膀缝起来,让所有的孩子都能自由翱翔,这样作为老师才能放心,才能安心。 第三,要做一个让学校荣耀的老师;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优劣,每一位教师应该本着对学校的发展负责,对学生的成长负责的态度,善于学习,踏实工作,追求卓越,开拓创新。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他所做的是别人不能做的,是带有自己个性特点的,是世界的唯一,即不可复制、不可替代性。 第四,要做一个让历史铭记的老师;教师其德之高,其品之正,其学之深,其业之精,其人之善,在让人深受感染之时,也令人倍感振奋。作为一名人民的教师,他们所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学识,还有让学生终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他们所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心智的提升,还有人格的完善。因此,人们称念老师是红烛,点燃着自己,照亮了别人;人们称道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一个个无暇的心灵雕刻美丽的花朵。人们还由衷地把教师作为天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确,一个职称的人民教师、一个高尚的人民教师、一个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他对学生成材、成长的影响,他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所做出的贡献,既无法用数字量化,也无法用金钱衡量。 三尺讲坛,只因为我们具有足以让一代代人传承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精神,只因我们具有勤学、乐施、向善的品德,只因我们对学生始终抱有极大的热情,实实在在地走近他们,真真挚挚地关注他们,热热忱忱地服务他们,学生就将我们作为恩师,不管我们是否清贫,不管我们是否平凡,学生都会把我们铭刻于心,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精神丰碑,也是我们成为历史所铭记的、无上光荣的人。

教师的五种境界

近段时间我读了万玮老师《教师的五种境界》,万玮老师是著名数学教师、班主任,现为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校长,其著作《班主任兵法》深受读者喜爱。我读过后结合自己这些年从教的经历,回顾了一遍,根据我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将我的经历也划分成五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教知识 我初上讲台时,教初中数学。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教材教法,想着怎么样把每节课的知识点落实。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如何引入?如何设计变式训练?单元测试结果出来后,学生成绩全乡名列前茅我就欢欣鼓舞,平均分不佳就急火攻心,然后花更多的时间去练习、讲解。那时候,初三有两个班,我教的是乙班,另一个班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中年女教师,我使出浑身解数,所教班级的平均分居然与她的班级不相上下,算是初步站稳脚跟,那时的经验是“题海战,时间缠,早结束功课多复习几遍”。 第二个阶段:教方法 教了几年后,我逐渐把关注点从教转移到学生的学。同样在一个课堂里听课,每个学生的学习结果却迥异。于是我开始尝试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把自己放到学生的位置上,想象他们在学习时会遇到什么问题。我领悟到数学与数学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自己学到的那些数学知识并不能保证我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 在这个阶段,我逐渐减少自己讲课的比重,而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预习、探究、纠错乃至请学生上台讲题。总之,一切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我都愿意去尝试。这一阶段的成果是,我教得不累,基本上不需要再占用数学课之外的时间,学生成绩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我从1987年-2001年在初中十四年,教了十二年毕业班,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全县前茅。 第三个阶段:教状态 2001年我到了辉县市高级中学,对我这个没上过高中的中师毕业的教师是一个挑战,尽管我把高中的教材提前进行了复习,但高中数学知识的外延太多了,起初两年我是被动地学知识教知识,两年后,我逐渐把握了教材,同时深深地感受到数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要,在每节课中提炼思想、总结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再后来,我注意到一个现象,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哪怕数学学习能力并不突出,但通常都态度端正、学习认真;而那些看起来很聪明的学生,如果学习马虎,成绩就很可能不理想。有时候,你准备了一节课,设计很精彩,课上得也很顺利,为学生铺设的路径很巧妙,可有些学生根本就没听,对他来说效果等于零。 于是,我开始用更多的时间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关注学生的兴趣、意志,判断哪些学生是真心喜爱学习,哪些是在被动应付,哪些学生悟性强,哪些学生虽然勤奋却学得吃力。在课上,我发现学生听课状态不理想时甚至会停下来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课后也更加频繁地与学生谈心、沟通,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鼓励。 在我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基本上与其学习状态成正比后,我便更执着于发掘学生的内驱力,而慢慢放弃外在的推、拉乃至拖、拽,也变得更加有耐心。 第四个阶段:教人生 在前面三个阶段奋斗了近二十年后,我到了六中复习班,我的教育视野有一天突然打开。回顾自己以往的努力,总还是离不开分数二字。无论是关注知识、方法

教师的三种境界

教师的三种境界 浙江临安市教育局潘军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几句话,大家可能都很熟悉。但是,对我来说更是意义深远。 我想,不管我能不能成就大事业、大学问,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有所追求的人来讲,我完全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自己的人生境界。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谈点粗浅的体会,想与大家共勉。我认为,作为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师,要具备以下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大学无涯,教师要有学养 第二种境界:大爱无声,教师要有爱心 第三种境界:大道无形,教师要有思想 第一种境界:大“学”无涯,教师要有学养 学习是一个老话题了,但是对于一个真正热爱学习、追求真理的人来讲,可以说是“此生有涯,此学无涯”。我觉得,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作为一名教师,倍加需要静下心来多学一点、学深一点,学好一点,争做一名有学养的教师。 一要有书香气。古时读书人家,一般都家藏万卷图书。我们的古人为防止书籍霉变、虫蛀,用樟木制成书箱来存放书籍;或用樟木片放在书籍间隙;或放一种叫芸香草的中药。随时间的积累,当书之主人打开书箱,翻阅书籍时,就会有一股香气扑面而来,此之谓“书香”的渊源。有道是“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自然应该身上常留书香气,读好“有字之书”,求得“有我之境”;读好“无字之书”,求得“无我之境”。用书香滋养心灵,以书香成就人生。 二要有书生气。人们说得好“越单纯越幸福”。坐在一个小小的书房里,手捧书籍,在淡淡的灯光下,与古今中外的名家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是一份难以言喻的喜悦与享受。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滋润,也是内省与自察,伴随着感悟和体会,淡淡的喜悦在心头升起,让自己始终保持着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 当我的论文《写在教育的天平上》发表后不久,湖北省黄岗中学教务主任发来电子邮件向我告知,他们学校曾专门召开行政会进行学习与研讨。当我收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刘霞光博士从美国发来的电子邮件:“潘老师:您好!阅读了你的博客上的文章,感动又感慨!我现在是在大洋彼岸写这封短信,只是想表达诚挚的问候和对你的敬意!”当我收到一个名叫小凡的网友的来信说:“潘老师,当我看了您写的《我是农民的孩子》后我流泪了,人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被感动,从而在感动之余去思索着关于自己的事情。”……我感动了,我为他们而感动,我为自己而感动,我为文字而感动,我为友情而感动。

教师的五重境界读书摘记

《教师的五重境界》读书摘记 我将自己这些年从教的经历回顾了一遍,根据我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将其划分成五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教知识。 我初上讲台时,教初中数学。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教材教法,想着怎么样把每节课的知识点落实。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如何引入?如何设计变式训练?单元测试结果出来后,学生成绩在年级里名列前茅我就欢欣鼓舞,平均分不佳就急火攻心,然后花更多的时间去练习、讲解。那时候,年级里教我班的平行班的是另一位老教师,也是学校安排给我的带教教师。我使出浑身解数,所教班级的平均分居然与她的班级不相上下,算是初步站稳脚跟。 第二个阶段:教方法。 教了几年之后,我逐渐把关注点从教转移到学生的学。同样在一个课堂里听课,每个学生的学习结果却迥异。于是我开始尝试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把自己放到学生的位置上,想象他们在学习时会遇到什么问题。我领悟到数学与数学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那些数学知识并不能保证我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在这个阶段,我逐渐减少自己讲课的比重,而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预习、探究、试错乃至请学生上台讲题。总之,一切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我都愿意去尝试。这一阶段的成果是,我教得不累,基本上不需要再占用数学课之外的时间,学生成绩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第三个阶段:教状态。 再后来,我注意到一个现象,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哪怕数学学习能力并不突出,但通常都态度端正、学习认真;而那些看起来很聪明的学生,如果学习马虎,成绩就很可能不理想。有时候,你准备了一节课,设计很精彩,课上得也很顺利,为学生铺设的路径很巧妙,可有些学生根本就没听,对他来说效果等于零。于是,我开始用更多的时间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判断哪些学生是真心喜爱学习,哪些是在被动应付,哪些学生悟性强,哪些学生虽然勤奋却学得吃力。在课上,我发现学生听课状态不理想时甚至会停下来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课后也更加频繁地与学生谈心、沟通,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鼓励。在我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基本上与其学习状态成正比后,我便更执着于发掘学生的内驱力,而慢慢放弃外在的推、拉乃至拖、拽,也变得更加有耐心。 第四个阶段:教人生。 在前面三个阶段奋斗了十多年后,我的教育视野有一天突然打开。回顾自己以往的努力,总还是离不开分数二字。无论是关注知识、方法还是状态,最终的目标还是指向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完成这样一种顿悟并不容易,我经历了漫长的渐悟过程。我带过的第一届学生在工作之后回学校看望我,聊到他们当年的学习点滴,还聊到现在工作了才发现在学校里学到的哪些东西是有用的、哪些是没有用的,在那一刻我豁然开朗。我作为老师,看到那些曾经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长大之后很平庸而调皮的孩子却大有作为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去反思教

教师的四种境界

教师的四种境界 第一种教师:以谋生为目的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教师视他们的工作为支撑自己和家庭生活的手段。虽然这并没有什么错,但是,这种工作动力不一定会带来很好的教学结果。其实,与其他的一些工作压力小、轻松、不很重要的职业相比,教师的收入要少得可怜。一个一般的橄榄球运动员一年所赚的钱相当于20个很成功的教师的工资总和。 当然,也有些为生存而教学的教师干得很不错。他们知道如果干得不好,他们会失掉谋生的职业。但由于是被迫的,总会有某种心灵的缺陷。因为这种“以谋生为目的”的教师,有的只是外在的压力,缺少了内在的动力。 第二种教师:以自傲为动力 自傲是一些教师工作的原动力。这种教师往往知识渊博、功底深厚,只要能满足“自傲”心,就很愿意与他人分享他们的知识。他们可能并不在意他们的付出,他们追求的是发现自我、证明自我,从中感到满足。 这类教师工作会很努力,可能会很出色。他们自傲的原因是因为害怕失去面子。由于太重结果,他们会很在意丢脸和失意,或者被他人拒绝和反对。面对“不听话”的学生,这种教师很容易失去耐心。也可以说,自傲的另一面同样可能会

使教师走上不成功之路。 第三种教师:以教育为己任 有的教师具有改造人的责任感,或者是把教书看成是自己的社会责任。这种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很注意用个人的人格力量去改造人。他们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试图告诉学生怎样做人,他们往往以能影响、改变学生的生活轨道为乐趣。 这种类型的教师很容易辨认。他或她很可能会把正常的课停一停,给你们讲一些世界名人的社会生活之类的东西。如果有一天,你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时候,你觉得刚刚学到了一点东西,而它对你的一生将很有价值,或是它总让你不断地去思考,去寻求结果。祝贺你,你得到了一个好教师。 第四种教师:以爱为根本 “Laboroflove”——爱的奴役,是英文中一个常用短语。它是指一个人在重压之下还是不断地去做一件自己爱做的事。他们很努力地工作,虽然一次又一次地受到磨难,却可能得不到任何利益。 这样的老师往往以一种养育自己孩子的心态去教育学生,你可以像信任父母那样去信赖他们,而他们也会让你一生难忘。这种教师在现实中不容易碰到,是最难能可贵的。

教师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一种境界

教师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一种境界 ——用爱播撒希望 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道风景线最为绚丽,那就是师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无数颗炽热的心,我们用爱播撒着希望。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中一个显著特点,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教师的崇高风范。爱岗是指一个人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岗位。教师的爱岗,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具体体现为热爱工作和热爱学生。敬业是指一个人对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的敬业,就是对国家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具体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对学生的热情关怀、尽心尽力和无微不至。 爱岗敬业是一种职责,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因此,教书育人也就成了教师应当履行的道德义务。说到教书育人,我认为教师的爱岗敬业首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只有爱护、教育的义务和责任,没有喜欢一部分,歧视另一部分的权力,教师就是一位多孩子的母亲,每个孩子都是母亲心头肉,爱要洒向全体学生。其次是要坚持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学生在教师的教育下,要成为人才。我认为教师的爱岗敬业,最终必须落实在教师认真负责、精心施教的工作态度上。教育过程中的任何轻率、差错和随意性,都会使学生造成不良的、甚至是终身洗刷不掉的影响。爱岗敬业的内涵。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敷衍塞责。 爱岗敬业更是一种境界。爱岗敬业应有的精神境界是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爱岗敬业必备的工作态度是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有句广告语这样说:“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当我们将爱岗敬业当作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时,我们就会在工作上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奉献;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责任;少一些懒惰,多一些上进;有了这种境界,我们就会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并抱着知足、感恩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从而赢得学生的尊重,社会的认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选择了教育事业,就是选择了无私奉献。时代对教育寄

三种境界的反思

三种境界的反思! 发表时间:2012-6-13 17:48:00 日志内容: 最近很少看电视,早早的就知道有“心术”这部电视剧,却不知道里面的故事情节,无意中在广播中听到了,做医生的三种境界。觉得很深刻就在网上认真的把这三种境界从新的看了一遍! 医生有三重境界。第一种叫治病救人,就是看好病人的疾病。第二种叫人文关怀,不仅看好病人的病,还有悲天悯人之心,对待病人要像亲人一样。第三种,那就是进入病人的灵魂,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 那么,教师是否也可以达到这三种境界呢! 教师有三种境界。第一种:传道授业,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工作。第二种:亦师亦友,不仅教他们学习,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习惯,做他们知心朋友。第三种,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爱上你,信任你,听从你的教诲,跟从你的行为。 第一种,传道授业。虽然很好做,但不一定大家都能做到,现在有很多教师不再把这个行业看成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只是把他当成一种职业。有的甚至觉得只为了一点点的微薄的收入,不值得全心的付出,开始玩世不恭,甚至放弃起来,他们不能称为教师,因为他们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也就不能称作教师。而真正能做到传道授业,教会学生学习的,已经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了,而且我们大部分教师都只能做到的也就是这些。他们传授学生知识,解答学生疑问,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成为了教师境界中的第一种。 第二种,亦师亦友。这一种教师,道德比较高尚,能真正去了解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不仅仅教学生知识,我们还叫他们做人,我们教师真正的责任是教书育人,教书是直观的,育人是内涵的,但是要我说,育人比起教书,才是更重要的,要想教好学生,就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不仅仅关注他们的学习,更要关注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娱乐,他们的心情和想法。让他们有话和你说,有话敢和你说,有话想和你说。做学生信任的教师,更是学生信任的朋友。 第三种,亲其师、信其道。这是树立威信,不是强硬的让学生听你的话,而是让学生从心底里信任你,听从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都要是学生的榜样,做到在学生眼中,你没有错误,你处处都闪耀着金光,这个就要求你,不仅要做好第二种,更要在第二种的基础上,知道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细节。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里,解决他们生活上,学习上和其他一些特殊方面的难题。让他们完全的信任你,放心的跟随你,因为你没有错误,因此也能带给学生更多的良好习惯和能力,使学生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让自己真正成为光辉事业中的一缕耀眼的金光。 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又能做到第几种呢?

教师的五重境界读书心得体会

教师的五重境界读书心 得体会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教师的五重境界》读书心得体会 今年暑假,在教育局的组织下,我阅读了两本好书,书名分别是《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和《教师的五重境界》。这两本书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诠释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达到的五重境界,同时也阐释了实施“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喊出了教师要善待学生,与学生共同进步的教育理念。下面我主要就《教师的五重境界》这本书来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斧正。 每辆车的车窗都有两个雨刮器,每当天落雨时,雨水将窗玻璃上灰尘淋得浮起来,弄花我们的视线,将雨刮器左右一打,玻璃即可明净通透,雨点旋即落下,溅成一朵朵雨花,再刮再净。每每读到神秀说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时,我的脑海总会想起雨天开车的情景。 我们的教育就是那块窗玻璃,终日纠缠于学生的繁琐事务与学校和家长中,如何能不染尘埃,我们只有透过这块玻璃才能更好的与学生交流,继而反馈自身。因此我们在从事教育的同时也得学学神秀的笨功夫----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教育之法与擦玻璃颇有相通之处。擦玻璃不得法,反而搞花了玻璃,任你怎样勤拭,也只是越擦越模糊。同样,日夜埋头苦教,不断重复自己,终究会产生疲怠感,反而事倍功半。原因有二,一为离本依末,二为无计可施。 有的放矢是擦玻璃的第一步,必须洗净抹布,用净布拭之。在教育的同时,我们必须明确我们的目标,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理想。首先,我们的教育应当关注长期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方式。在当前中考的指挥棒

教师要有三种心

教师要有三种心 [摘要]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需要爱的,就像幼苗需要水分和阳光一样。教师爱的雨露应公平地洒向每一个学生,应该对学生有极大的耐心和宽容,像父母对子女一样地呵护和关爱。教师从事的是高度复杂的智力活动,这项工作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因而教师必须具有一颗慧心。要能熟练掌握教育的规律,运用教育的智慧,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挥洒自如,独具特色。教师要修炼出一颗平常心,才不会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心理失衡,才能活出一种高境界。 [关键词]爱心;慧心;平常心 1爱心 爱是最好的老师,没有情感注入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一些刚走上 岗位的青年教师,尽管他们经验不足,但由于热情高,尊重学生而深受学生的欢迎。而一些中老年教师,由于对学生的关爱不够,反而得不到学生的青睐。 学生是需要爱的,就像幼苗需要水分和阳光一样。爱能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给他们自信、自尊的力量。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张笑脸、一句鼓励都能表达对学生的关怀,即使是小学生也能感觉到其中传达出来的爱意。作家魏巍回忆小学时的蔡云芝老师,写到了一个细节,对教师的爱作了生动的诠释。大意是说:有一回“我”在课堂上不守纪律,蔡老师举起了教鞭,似手要落下来,“我”用手一挡,教鞭轻轻地敲在了课桌上,“我”和其他同学都笑了,蔡老师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感觉到,蔡老师爱我们。正是这种温馨的爱,使“我”在放暑假时不愿离开学校,假期里做梦要去找蔡老师,使成了作家的“我”多年后还记忆犹新。 教师应该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切忌眼中只有优等生而忽略了其他学生。尤其是对那些“学困生”,更应加倍地呵护关爱,才能使他们逐渐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逐渐向学生和老师敞开心扉,从而找回失去的自信。 爱心还表现在对学生的耐心和宽容上。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教师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不要指望一次教育就能让学生彻底转变。而要以心换心,用博大的胸怀包容学生在成长中因幼稚而犯的各种过错,用爱的阳光融化学生心里的寒冰。做到循循善诱、反复开导,晓之以理还需动之以情,使学生被老师的真诚感化,心悦诚服地纠正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偏差。 教师要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家庭一般的温暖。天下的父母哪个不觉得自己的孩子优秀,哪个对孩子不是关怀备至,哪个计较对孩子的付出,哪个在孩子犯错后就抛弃。教师能发自内心地喜爱自己的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他们,视他们个个都是最棒的,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不求回报的付出,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会让学生在这种充满爱的环境里,逐渐形成健全的人

教师要有三种心

教师要有三种心 发表时间:2010-05-06T19:52:07.420Z 来源:《新华教育导刊》2010年第4期供稿作者:邓彦文(城固县第三中学陕西城固723211) [导读] 爱是最好的老师。 【摘要】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需要爱的,就像幼苗需要水分和阳光一样。教师爱的雨露应公平地洒向每一个学生,应该对学生有极大的耐心和宽容,像父母对子女一样地呵护和关爱。教师从事的是高度复杂的智力活动,这项工作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因而教师必须具有一颗慧心。要能熟练掌握教育的规律,运用教育的智慧,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挥洒自如,独具特色。教师要修炼出一颗平常心,才不会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心理失衡,才能活出一种高境界。 【关键词】爱心;慧心;平常心 The teacher has to have three kinds of heart Deng yan-wen 【Abstract】The love is the best of teacher.The student need love and be like a young sprout demand humidity similar to the sunlight.Teacher love of the rain Lou should fair and square spread toward each student, should to the student have biggest of patience with tolerate, be like parents to the sons and daughters similarly protect with care and love.What teacher be engaged in is height complications of intelligence activity, this work pole challenge and create sex, as a result the teacher have to have a Hui heart.The regulation having to be well-trained to control education, usage education of intelligence, let oneself of education the teaching activity write freely, only special features.The teacher want to fix Lian a common heart, just can't at thing desire crosscurrent of society mental state disequalibrium, then can live a kind of Gao state. 【Key words】Benevolence;Hui heart;Common heart 1.爱心 爱是最好的老师,没有情感注入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一些刚走上 岗位的青年教师,尽管他们经验不足,但由于热情高,尊重学生而深受学生的欢迎。而一些中老年教师,由于对学生的关爱不够,反而得不到学生的青睐。 学生是需要爱的,就像幼苗需要水分和阳光一样。爱能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给他们自信、自尊的力量。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张笑脸、一句鼓励都能表达对学生的关怀,即使是小学生也能感觉到其中传达出来的爱意。作家魏巍回忆小学时的蔡云芝老师,写到了一个细节,对教师的爱作了生动的诠释。大意是说:有一回“我”在课堂上不守纪律,蔡老师举起了教鞭,似手要落下来,“我”用手一挡,教鞭轻轻地敲在了课桌上,“我”和其他同学都笑了,蔡老师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感觉到,蔡老师爱我们。正是这种温馨的爱,使“我”在放暑假时不愿离开学校,假期里做梦要去找蔡老师,使成了作家的“我”多年后还记忆犹新。 教师应该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切忌眼中只有优等生而忽略了其他学生。尤其是对那些“学困生”,更应加倍地呵护关爱,才能使他们逐渐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逐渐向学生和老师敞开心扉,从而找回失去的自信。 爱心还表现在对学生的耐心和宽容上。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教师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不要指望一次教育就能让学生彻底转变。而要以心换心,用博大的胸怀包容学生在成长中因幼稚而犯的各种过错,用爱的阳光融化学生心里的寒冰。做到循循善诱、反复开导,晓之以理还需动之以情,使学生被老师的真诚感化,心悦诚服地纠正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偏差。 教师要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家庭一般的温暖。天下的父母哪个不觉得自己的孩子优秀,哪个对孩子不是关怀备至,哪个计较对孩子的付出,哪个在孩子犯错后就抛弃。教师能发自内心地喜爱自己的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他们,视他们个个都是最棒的,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不求回报的付出,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会让学生在这种充满爱的环境里,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学会感恩和回报,学会去爱别人。 2.慧心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性格经历各不相同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着很强 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还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要传授他们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还要教他们学做人。这决定了教师工作是一项高度复杂的智力活动,充满了挑战性和创造性,因而必须具有一颗慧心才行。 教师的慧心表现在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上。在教育实践中,遵循教育的规律,不做犯傻的事情。积极探索教育的方法技巧,努力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善于反思,勤于总结,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出一套有自我特色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慧心还表现在不懈追求教育的智慧上。教师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细心地揣摩和研究,使自己做到传授知识能高屋建瓴、以简驭繁,或煽情、或激趣、或启发、或点拨,无不恰到好处;教育学生能因材施教、扬长补短,或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或当头棒喝、促其猛醒,或缓或急、或轻或重,都能掌握好火候。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洞烛幽微、见微知著、防微杜渐。练就一套过硬本领,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紧紧吸引在自己身旁,这样的教师就会成为独具慧心的教育能手。 3.平常心 所谓平常心,就是要淡泊名利、忘怀得失,保持内心的平衡宁静。 一个人心理失去了平衡,就会出现心理病变,给身心带来痛苦,给工作造成损失。 在这个纷繁喧嚣、五光十色的社会里,在这个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一个人的内心很容易失衡。教师注定了不能像明星那样光彩照人,像老板那样财大气粗,像官员那样前呼后拥,只能是默默无闻,辛勤耕耘。虽然教师的待遇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比起一些高收入行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