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大气压强知识点

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气体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3、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其它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吸盘挂衣钩能紧贴在墙上、利用吸管吸饮料。

4、首次准确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液体压强的知识点

一、液体压强的应用:连通器

1、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连通器的特点: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种液体,各部分液面总保持相平。

3、连通器的原理:连通器中两边液体静止时两边所产生的压强相等。(p1=p2)

4、生活中连通器的例子:茶壶、锅炉水位计、过路涵洞、船闸等。

二、液体压强的传递:帕斯卡原理

1、帕斯卡原理: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个规律被称为帕斯卡原理。(p1=p2即F1/S1=F2/S2)。

2、应用:液压机。

增大(减小)的压强的方法

从影响压强的因素看,无论是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方法有:要么改变压力,要么改变受力面积,或同时改变这两个因素。

但在实际问题中,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来确定改变和如何改变影响压强的因素。

如坦克的两条履带做得宽且长,这是因为坦克的主体重(壳体、发电机、油料、武器设备等)不能减小,对地面的压力不能改变,因此只能采取增大受力面积的措施来减小它对地面的压强,以使坦克在各种地面上都能行驶,适应作战的要求。

压强公式

⑴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

⑵推导过程:

液柱体积V=Sh;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液片受到的压强:p=F/S=ρgh。

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说明这一点。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流速小的位置压强大。液体也是流体。它与气体一样,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流速小的位置压强大。轮船的行驶不能靠得太近就是这个原因。

总之,对于流体来说,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大气压强知识点 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气体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3、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其它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吸盘挂衣钩能紧贴在墙上、利用吸管吸饮料。 4、首次准确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液体压强的知识点 一、液体压强的应用:连通器 1、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连通器的特点: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种液体,各部分液面总保持相平。 3、连通器的原理:连通器中两边液体静止时两边所产生的压强相等。(p1=p2) 4、生活中连通器的例子:茶壶、锅炉水位计、过路涵洞、船闸等。 二、液体压强的传递:帕斯卡原理 1、帕斯卡原理: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个规律被称为帕斯卡原理。(p1=p2即F1/S1=F2/S2)。 2、应用:液压机。

增大(减小)的压强的方法 从影响压强的因素看,无论是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方法有:要么改变压力,要么改变受力面积,或同时改变这两个因素。 但在实际问题中,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来确定改变和如何改变影响压强的因素。 如坦克的两条履带做得宽且长,这是因为坦克的主体重(壳体、发电机、油料、武器设备等)不能减小,对地面的压力不能改变,因此只能采取增大受力面积的措施来减小它对地面的压强,以使坦克在各种地面上都能行驶,适应作战的要求。 压强公式 ⑴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 ⑵推导过程: 液柱体积V=Sh;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液片受到的压强:p=F/S=ρgh。 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说明这一点。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流速小的位置压强大。液体也是流体。它与气体一样,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流速小的位置压强大。轮船的行驶不能靠得太近就是这个原因。 总之,对于流体来说,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 ①温度:温度越高,空气分子运动的越强烈,压强越大; ②密度:密度越大,表示单位体积内空气质量越大,压强越大; ③海拔高度:海拔高度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强就越小。 PV=nRT克拉伯龙方程式通常用下式表示:PV=nRT① P表示压强、V表示气体体积、n表示物质的量、T表示绝对温度、R表示气体常数。所有气体R值均相同。如果压强、温度和体积都采用国际单位(SI),R=8。314帕米3/摩尔K。如果压强为大气压,体积为升,则R=0。0814大气压升/摩尔K。R为常数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已知标准状况下,1mol理想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把p=101325Pa,T=273。15K,n=1mol,V=22。4L代进去 得到R约为8314帕升/摩尔K 玻尔兹曼常数的定义就是k=R/Na 因为n=m/M、=m/v(n-物质的量,m-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物质的分子量,-气态物质的密度),所以克拉伯龙方程式也可写成以下两种形式: pv=mRT/M②和pM=RT③ 以A、B两种气体来进行讨论。 (1)在相同T、P、V时: 根据①式:nA=nB(即阿佛加德罗定律) 摩尔质量之比=分子量之比=密度之比=相对密度)。若mA=mB则MA=MB。

(2)在相同TP时: 体积之比=摩尔质量的反比;两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摩尔质量的反比) 物质的量之比=气体密度的反比;两气体的体积之比=气体密度的反比)。 (3)在相同TV时: 摩尔质量的反比;两气体的压强之比=气体分子量的反比)。 阿佛加德罗定律推论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 一、知识要点 (一)压力与压强的区别和联系见下表: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

同一深度,向各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也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当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在同一高度.常见的连通器的实例:涵洞、茶壶、锅炉水位计等。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 p=ρgh 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g=9.8牛/千克,h是液体的深度. 4、连通器 (1)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这是由于水不流动时,必须使连通器底部的液片左、右两侧受到的压强大小相等. (3)船闸的工作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三)大气压强:、 1、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重力的作用,空气又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位置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相等; (3)证明大气压存在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 首次准确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一标准 大气压等于76cm 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Pa 10013.15⨯。 4、标准大气压强:大气压强不但随高度变化,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 定不变的,通常把1、01325×105 Pa 的大气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 强,它相当于760mm 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计算过程为p=ρ 水银gh=13、6×103kg/m3×9、8N/kg ×0、76m=1、013×105Pa; 标准大气压强的值在一般计算中常取1、01×105 Pa ,在粗略计 算中还可以取作105Pa 。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气体、液体都具有流动性,因此被称作流体。 2。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二、重点、难点剖析 (一)重力和压力的区别:可以从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大小、 方向、作用点等方面来比较。 (二)注意正确地判断受力面积:压强公式S F p =中的S 是受力面 积,而不是物体的表面积,关键看所讨论的压力是靠哪一个面承 受,而不一定是受压物体的表面积,代入数据计算时要注意各物 理量单位的对应。

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知识点总结 1、压力: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着;当压力的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着。压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比较的。 2、压强: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用符号p表示。压强是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而规定的一个物理量。 3、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单位:公式:p=F/s,p表示压强,F 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压力的单位是N,面积的单位是m2,压强的单位是N/m2,叫做帕斯卡,记作Pa。1Pa=1N/m2。(帕斯卡单位很小,一粒平放的西瓜子对水平面的压强大约为20Pa) 4、增大压强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5、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压强的产生是因为液体 具有重力,同时具有流动性。)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6、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 p=ρghρ指密度,单位kg/m3,g=9.8N/kg,h指深度,单位:m,压强单位(Pa)注意:h指液体的深度,即某点到液面的距离。 7、连通器: 1、是指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2、连通器至少有两个开口,只有一个开口的容器不是连通器。 8、连通器的原理: 如果连通器中只装有一种液体,那么液面静止时连通器中液面总保持相平。 9、连通器的应用: 洗手池下的回水管———管内的水防止有异味的气体进入 室内 水位计—————根据水位计上液面的高低可以知道锅炉 或热水器内的水的多少 水塔供水系统————可以同时使许多用户用水

有关压强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压强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压强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的压力和压强是知识点内容最多的单元章节。下面是关于有关压强的知识点总结。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一汇总进行复习或者是预习,会有很好的学习效果。 一、压强 1、压强: (1)压力: ①产生原因:由于物体相互接触挤压而产生的力。 ②压力是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③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④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当物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一个物理量,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4)公式:p=f/s。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5)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1pa=ln/m2,其物理意义是:l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2、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二、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的大小 (1)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2)公式:p=ρgh。式中,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帕斯卡(pa);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米(m)。 3、连通器——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 (1)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2)应用: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船闹、下水道的弯管。 三、大气压强 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发生挤压而产生的。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方法: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于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于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1900px。 (2)计算大气压的数值:p0=p水银=ρgh=13.6x103kg/m3x9.8n/kgx0.76m=1.013x105pa。所以,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p0=1.013xl05pa=1900pxhg=760mmhg。 (3)以下操作对实验没有影响: ①玻璃管是否倾斜;②玻璃管的粗细;③在不离开水银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银面的位置。 (4)若实验中玻璃管内不慎漏有少量空气,液体高度减小,则测量值要比真实值偏小。 (5)这个实验利用了等效替换的思想和方法。 3、影响大气压的因素:高度、天气等。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4、气压计——测定大气压的仪器。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又叫做无液气压计)。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是网络课程中信息传递的基本单元,研究知识点的表示与关联对提高网络课程的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参考!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归纳篇1 一、压强 1.压强:(1)压力: ①产生原因:由于物体相互接触挤压而产生的力。 ②压力是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③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④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当物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一个物理量,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4)公式:p=f/s。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5)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1pa=ln/m2,其物理意义是:l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2.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 ①增大压力: 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减小压力: ②增大受力面积。 二、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的大小 (1)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2)公式:p=ρgh。式中,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帕斯卡(pa);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米(m)。 3.连通器——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 (1)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2)应用: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船闹、下水道的弯管。 三、大气压强 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发生挤压而产生的。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方法: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于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于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1900px。 (2)计算大气压的数值:p0=p水银=ρgh=13.6x103kg/m3x9.8n/kgx0.76m=1.013x105pa。所以,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p0=1.013xl05pa=1900pxhg=760mmhg。 (3)以下操作对实验没有影响: ①玻璃管是否倾斜; ②玻璃管的粗细; ③在不离开水银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银面的`位置。 (4)若实验中玻璃管内不慎漏有少量空气,液体高度减小,则测量值要比真实值偏小。

八年级物理的压强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的压强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的压强知识点 1 压强 相关的压力判断是初中力学的难点和重点,通常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考试形式主要是根据物体的状态或图片来判断液体压强等相关物理量的变化。 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相同时,应力面积越小,压力效应越明显。 这两个实验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f=g=mg)和(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 0.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f/s)。 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在同一液体中,在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力相等。 (3)在同一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的压力越大。 (4)在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力越大。 2.液体压强的大小

(完整版)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第九章 压强 一、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 的物体在平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G 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 对比法 3、压强: 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 Pa );F :牛顿(N ) S :米2(m 2)。 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 S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 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 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 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 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

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 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1)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膜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膜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2)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 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5、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F=G FG 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㈡其次确定压力F=pS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 压力:①作图法②对直柱形容器F=G

压强初中物理知识点

压强初中物理知识点 篇一: 压强初中物理知识点 正文: 压强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物体受到的压力与其所受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在初中物理中,压强涉及到许多知识点,包括: 1. 定义和公式: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用帕斯卡(Pa)或牛顿(N)作为单位。定义式为:P = F / S,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物体的面积。 2. 流体压强:流体在流速不同的情况下,压强不同。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这是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公式:P(压强) = ρ(密度) × V(体积) × g(重力加速度) / S(面积)。 3. 固体压强:固体的压强与物体的体积和形状有关。固体受到压力时,会将压力传递到周围的空气中。因此,固体的压强可以通过计算固体的面积和固体的体积来计算。公式为:P(压强) = ρ(密度) × V(体积) / S(面积)。 4. 大气压强:大气压强是指在大气中,一个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强。大气压强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大小与地球的半径有关。在地球的内部,由于地球半径的减小,大气压强也随之减小。 5. 压强的应用:压强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工程、建筑、医疗等。例如,在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中,需要考虑压强对建筑物结构的影响。在医疗中,压强也常用于描述手术过程中的压力。 拓展:除了以上四个知识点,压强还有许多其他的应用。例如,在工业生产

中,压强可以用来控制产品的生产和运输。在物理学研究中,压强也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力的作用。此外,压强也是气象学和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研究流体的运动和性质。 篇二: 压强初中物理知识点 正文: 压强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该物体所受到的压强。在初中物理中,压强涉及到许多知识点,包括: 1. 定义和公式: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通常用帕斯卡(Pa)或牛顿(N)作为单位。压强的定义式为:p = F/S,其中p是压强,F是力的大小,S 是物体面积。 2. 物体的压强:物体受到的压强由其表面面积和深度决定。深度是指物体进入另一个物体的部分,面积是指物体表面上所有区域的面积之和。例如,在一块平板上,有一个深达一半的圆形孔,平板受到的压强会因为孔的深度而增加。 3. 不同材料的压强:不同材料之间的压强存在差异,这是因为不同材料的弹性模量不同。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的程度,它是一个比值,用千克·米/平方厘米(kg·m/cm2)作为单位。例如,钢的弹性模量比木头高得多,因此相同重量的物体在相同深度下,钢受到的压强比木头大。 4. 流体的压强:流体的压强与流体的速度和体积有关。在液体中,压强可以通过密度和流速来计算。在气体中,压强可以通过密度和体积来计算。 5. 压强的应用:压强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建筑、桥梁、汽车、飞机、医疗设备等。例如,在汽车发动机中,压强用于控制进气和排气,以确保燃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点大全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点大全 第一篇: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物理下册· 八年级物理下册·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二篇: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归纳 压强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 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4.F= Ps; 5.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 增大;(2)F不变,S 减小;(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6.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7.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动性。 8.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 9.液体压强计算:P=ρ液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垂直距离,单位m。) 10.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1标准大气压= 1.013×105 帕= 76cm水银柱高。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15.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第三篇: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第九章压强 一、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平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GF+GG – FF-GF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 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点大全

知识点1:压力 1.概念: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3.作用点:作用在受力面上。 4.大小:重力和压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力,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至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有:F=G=mg。但压力并不是总等于重力 知识点2: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概念: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4.公式: P=F/S ,(F表示压力,S表示物体的受力面积) 5.单位:帕斯卡(符号为:Pa), 1Pa = 1N/m2 意义:1Pa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6.增大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力。举例:用力切菜等。 (2)减小受力面积。举例:把菜刀磨锋利,推土机的铲刃,汽车上的安全锤,图钉的尖头,注射器的针头等。 7.减小压强的方法: (1)减小压力。举例:车辆行驶要限载等。 (2)增大受力面积。举例:铁轨铺在路枕上,坦克的履带,滑雪板,高楼的地基,坐在沙发比坐在板凳上舒服等。 知识点3: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 (3)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 (4)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公式:P=ρgh,(ρ表示液体的密度,h表示液体的深度)(1cm的水柱的压强是100Pa) 4.补充: (1)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等其他因素无关。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无关(注意:深度不是高度)。 (2)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 (3)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须先由公式P=ρgh算出压强,再由公式 P=F/S,得到压力 F=PS。 知识点4:连通器 1.概念: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归纳 压强 1.压力: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称为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力公式:P=f/s,其中P的单位为帕斯卡,1Pa=1n/m2,即物理意义为1m2的面积上的压力为1n。 4.f=ps; 5.增加压力的方法:(1)s保持不变,f增加;(2) F保持不变,s减小;(3) 同时,放f↑, s↓. 减压方法正好相反。 6.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7.液体压力的原因:液体受重力影响,液体具有流动性。 8.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力;(2)液体内部有四面八方的压力;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 9.液体压力计算:P=ρ液体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为kg/m3;H是液体深度,是指液体自由表面到液体内部某一点的垂直距离,单位为M) 10.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1.证明大气压力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3.测量大气压力的仪器是:气压计。普通金属盒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力。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表实际上是由气压计改装而成的。1标准大气压=1.013×105帕=76cm汞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15.流量和压力之间的关系:液体中的流量越大,压力越小。

物理压强必备知识点大全

物理压强必备知识点大全 压强 压强相关判断是初中力学的难点和重点,一般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考查形式主要为根据物体的状态或图片判断液体压强及其他相关物理量的大小变化。 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F=G=mg)和(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F/S)。 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初三压强知识点总结

初三压强知识点总结 第1篇:初三压强知识点总结 导语: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这是初三物理的知识点之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初三压强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吧!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012年真题】水平桌面上放有*、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内分别盛有等质量的液体。 其中*、乙、丁容器中的液体密度相同。若将小球a放在*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漂浮,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1;若将小球a 用一段不计质量的细线与乙容器底部相连,并使其浸没在该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2;若将小球a放在*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悬浮,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3;若将小球a放在丁容器的液体中,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杆压住小球a,使其浸没,且不与容器底接触,小球a静止时丁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2 第2篇:初二压强的知识点总结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初二压强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f=ps【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h:单位:米;ρ:千克/米3;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 未完,继续阅读 > 第3篇:初中物理知识点之压力压强杠杆总结 压力和压强 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损坏。 物体由于外因或内因而形变时,在它内部任一截面的两方即出现相互的作用力,单位截面上的这种作用力叫做压力。 一般地说,对于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将会产生压(或张)形变和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复习神攻略,让你轻松拿高分!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复习神攻略,让你轻松拿高分! 一、知识点梳理 (一)压强 1、压力 (1)定义:物理学中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作压力。 (2)方向:垂直于物体的受力面且指向被压物体内部。压力的方向不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3)大小:压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物体的运动状态等无必然联系。在不同的情况下,压力的大小并不相同。 2、压强 (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作压强。 (2)物理意义: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公式: ,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 ①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②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③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②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③在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的压强 (1)产生的原因:由于液体的重力作用,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又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对容器壁也有压强。 (2)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如下:

①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③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的大小 公式: 。式中: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为帕[斯卡](Pa); 表示液体密度,单位为 千克/米3(kg/m3);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为米(m);g取9.8N/kg。运用公式时应统一单位:的单位用 kg/m3、h的单位用m,压强的单位是Pa。 3、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作连通器。 (2)原理:如果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相同。 (3)应用:水壶的壶身与壶嘴、锅炉的炉身与外面的水位计组成的都是连通器,这类设备正是利用连通器的特点来设计制造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是我国的三峡船闸。 (三)大气压强 1、大气压强 (1)大气压强:包围在地球周围的空气层叫作大气层,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的压强叫作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单位及换算。国际单位:帕斯卡。常用单位:厘米水银柱、毫米水银柱和标准大气压等;通常把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叫作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水银柱=1.01325×105帕。 2、大气压的存在 (1)气体有重力,所以气体有压强。气体有流动性,所以气体内部朝各

初三物理压强知识点

初三物理压强知识点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动性。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物理学习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初三物理压强知识点 1、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 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 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 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 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²(m²)。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 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 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2、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 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 压强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 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⑴ 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 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液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初二物理重难点压强知识点

初二物理重难点压强知识点 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接下来小编整理了初二物理学习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二物理重难点压强知识点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4、F= PS; 5、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 增大;(2)F不变,S减小;(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6、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7、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动性。 8、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 9、液体压强计算:P=ρ液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垂直距离,单位m。) 10、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1标准大气压= 1.013×105帕= 76cm水银柱高。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初三物理压强知识点

初三物理压强知识点 初三物理压强知识点 1、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 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 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 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 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 ²(m²)。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 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 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2、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 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 压强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 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⑴ 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 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液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