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管理制度

新生儿护理管理制度

一、一般护理工作

1、皮肤护理

保持全身皮肤的清洁是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的重要条件,要随时更换污染的葆物,更衣时要注意保暖。

2、头部护理

每日用温湿毛巾擦拭头部1〜2次。

3、口腔护理

一般患儿可在喂奶后喂两小勺温开水,对危重禁食患儿用消毒棉棍沾浸温开水轻轻涂擦,但禁用纱布擦拭。

4、脐部护理

一般每日晨晚护理时按无菌操作程序清洁脐部,脐部感染者可用

1.5%碘酒消毒或安尔碘消毒。

5、臀部护理

一般要每日用温水冲洗臀部2〜3次或涂保护油,预防红臀和尿布湿疹的发生。

二、喂养工作

1、母乳喂养:尽可能地进行母乳喂养。

2、人工喂养,一般每3〜4h喂奶1次,夜间根据需要停喂1次。

3、喂水工作,在两次喂奶之间即喂1次水,量为奶量之一半。

4、输液,对危重新生儿进行输液支持是完全必要的,但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输液速度太快。

5、室温保持在22〜24°C,早产儿24〜26°C晨间护理时可略升高2〜3°C,湿度保持在55%-65%。

6、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新鲜,定期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和空气培养。

7、保持工作人员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严格地执行护理工作前洗手制度。

母婴同室病房管理制度

1、母婴室应设置在新生儿室相近的独立区域,并设置有洗手装置。工作人员进入室内接触婴儿前后应洗手,非工作用品禁止携带入室。

2、病床每天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1次, 一桌一抹布,用后浸泡消毒、清洗、凉干后备用;有污染的物体表面随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患儿的引流液、体液、血液等液体标本应该用消毒液消毒后排入污水处理。病房和走廊地面每天湿地拖地3次,有污染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3、隔离婴儿用具必须单独使用,实行双灭菌。

4、婴儿所用被褥、衣物、尿布(建议使用纸尿裤)一婴一用,避免交叉感染。

5、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制度。

6、室内用品、母婴床、家具等定期清洁消毒。母婴出院后,其床单、暖箱等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7、母婴一方患有感染性疾病时,均应及时与春他正常母婴隔离。产妇在传染病急性期,应暂停哺乳。感染性强的疾病,如脓疱疮、新生儿眼炎、鹅口疮等时应及时隔离。

8、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与婴儿的接触。

9、严格探视陪住制度。

10、每月必须对母婴室空气、物表、消毒剂以及医护人员的手做一次微生物监测,并保存好检测记录,对不合格的以及接近限值的必须及时分析原因并积极采取措施,重新监测直到合格。

1U对有乙肝、先天性梅毒等传染病的患儿,应实行隔离治疗,并在病历夹、床头卡上标明“乙型肝炎”等标志,所用用具、物品、被服单独放置,单独处理。

**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NICU工作制度

1、NICU是集中治疗危重新生儿的病室。NICU主任和主治医师必须经过新生儿专业的系统培训,必须有住院和主治医师的24h值班制度。护理人员必须经过新生儿专业训练,从事本专业临床护理工作3年以上。护士床位比例:一般需呼吸机的病情危重儿为1稳定时1:2。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2、新生儿尤其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命更脆弱,要求新生儿医护人员业务能力强,工作细心。

3、新生儿疾患各系统均可累及,不少跚代谢病在新生儿期即有所表现。故要求新生儿专业医师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必要时请各专业专家随时参与会诊。

4、N ICU需保持清洁、整齐,适宜温度、湿度,室内每日通风换气, 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5、严格控制NICU人员数量,减少侵入性操作,减少损伤,控制细菌侵入,防止细菌在NICU中传播。

6、N ICUX作人员必须无传染病,工作人员定期做喉部细菌培养,以便检出带菌者,阳性者须转阴后进入病房。新工作人员需体格检查合格后进入病房。

7、入NICU前需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换专用鞋,每项护理前后洗净双手。

8、N ICU内面巾、奶瓶、奶嘴、衣服、尿布消毒后再用,出院后床位消毒。患传染病或可疑传染病者须隔离。

9、吸痰、氧气、雾化器具应每天更换,心电监护、氧浓度监护每个患儿用后消毒,暖箱在使用期内每周消毒1次(使用中的暖箱每日清洁消毒)。

10、新生儿手圈、床标注母亲姓名、新生儿性别,以便识别。

1K出NICU需严格核对交接制度。

12、发现脐带出血、面色苍白或发纟甘及其他异常情况,在可能范围内处理,并立即报告医师。熟练掌握监护仪的使用,如有报警,立即床边观察。

13、每次交班除书面报告外,要巡视新生儿逐一口头交班。危重儿在交班本上书写清楚,并将特殊病情记入护理记录单上。一切用品整理齐备交给下一班。

14、控制院内感染,严格限制性抗生素的应用。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婴儿喂养指导管理

婴儿喂养可分为三种方式: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

母乳喂养:指出生6个月以内,完全以母乳喂养者。

一、母乳喂养的优点

1、母乳喂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含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适当。

①含乳白蛋白多,酪蛋白少,在胃内的乳凝块较小,易于消化吸收。母乳蛋白

质含量少,则对肾负担较牛乳为小;②脂肪的含量与牛乳大致相同,但母乳含不饱和脂肪酸及解脂酶较多,有利于消化吸收;③乳糖多为乙型乳糖,促进乳酸杆菌生长,可抑制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繁殖; ④钙磷比例合适,为2:1,易于吸收;⑤含铁量与牛奶相似,但前者吸收率高达50%,后者仅为前者的1/5,人初乳含锌较高,对小儿生长发育极为有利;⑥含较多的消化酶如淀粉酶、乳脂酶等,有助于消化。

2、母乳矿物质含量较牛乳低,不啬婴儿肾的溶质负荷,牛乳中的钠为母乳的4倍,钾为2倍,磷为6倍。牛乳喂养与母乳喂养相比,前者使肾溶质负荷增加。

3、有利于神经系统发育母乳含较多的优质蛋白、必需氨基酸、乳糖、卵磷脂、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及生长调节因子等,这些都是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的因素。

4、具有增进免疫的作用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成分,尤以初乳中含量高,如SlgA,巨噬细胞、乳铁蛋白、溶菌酶、乳酸过氧化氢酸、双歧因子等,这在预防肠道或全身感染中均起一定作用。

5、母乳量承随小儿生长而啬,温度适宜、基本无菌、经济、方便、喂哺简便。

6、可增进母子感情,有利于观察小儿变化。可刺激乳母子宫收缩、加速子宫复旧,推迟月经复潮,有利于计划生育。哺乳的母亲发生乳腺癌、卵巢癌的机会少。

二、母乳喂养指导

母乳喂养能否成功,最重要的是母亲母乳喂养知识的了解程度,家庭、医务工作者及社会母亲进行母乳喂养的支持和指导。

1、大力宣传母乳喂养向孕妇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在分娩前帮助孕妇树立起喂人乳的信心。

2、乳母营养及个人卫生指导有学者认为乳母营养好坏可直接影响乳汁分泌的质和量。故乳母须摄入充足的营养及液体。每日除正常膳食外,还应添加3〜4MJ (700〜lOOOkeal)的能量和1〜1.5L水分,膳食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食入脂肪过多可使乳汁量减少、浓稠,易引起婴儿腹泻。食入青菜、肉、禽蛋不足可导致叶酸、维生素比2缺乏,易致婴儿发生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喝咖啡、茶、酒精饮料,可减少乳汁分泌。

3、、生活环境舒适、居室空气新鲜,保持适量活动、充足的睡眠、精神愉快,有利于乳汁分泌。此外,应保持室内及个人清洁卫生,避免感染。

4、哺乳技术指导喂哺前,先给婴儿更换清洁尿布,母亲洗净双手, 用温开水清洗乳头。喂乳时,母婴体位要舒适,母亲多采取坐位,抱起婴儿、斜卧于怀中,面对乳房,使乳头触及婴儿面颊或唇部。当婴儿寻觅乳头,口张得最大时顺势将乳头及部分乳晕放入婴儿口中,使乳头居于婴儿口腔中后部分,这样应有利于乳汁吮出,不易引起乳头损伤。

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半小时内开始喂哺母乳,可防止新生儿低血糖,也可刺激乳汁分泌。1、2个月的婴儿喂哺次数按需而定,反复吸吮刺激可促进乳汁分泌。以后,可根据小儿睡眠规律,每2〜3小时喂1 次,逐渐延长到3〜4小时一次,昼夜共6〜7次。4〜5个月时可减至5 次。每次哺乳时间为15〜20分钟,但可根据婴儿吸吮力及生活能力的不同,适当延长或缩短。乳房持续充盈可导致乳汁分泌减少,故每次喂乳应让两侧乳房排空。

喂毕,轻轻从婴儿口中取出乳头,强行取出易致乳头受伤。婴儿吃奶后,常有溢乳发生,为避免溢乳,可将婴儿竖直,头伏于母亲肩上,轻拍其背,直至嗝气后,再取右侧卧位数分钟,以利乳汁进入十二指肠。

断奶时间一般为10〜12个月龄,逐渐斷奶。奶量多者可延至1.5〜2岁。断奶前应逐渐增加辅食,减少哺乳次数。

5、观察记录婴儿吸吮反应早产儿,低体重儿,呼吸困难、脑损伤的婴儿,觅食、吸吮、吞咽反向可能减弱,而致哺喂困难。先天食管畸形、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喂哺时可出现窒息、发纟甘或呼吸困难等表现。

三、母乳喂养的禁忌

母亲患有急、慢性传染病,严重的肝、肾、心脏疾病不宜或应暂停哺乳。暂停哺乳者,必须定时将乳汁挤出。半乳糖血症的婴儿禁忌母乳喂养。

混合喂养母乳不足需添加牛、羊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称混合喂养。

人工喂养完全采用牛乳,乳制品或其它乳类、代乳品喂养婴儿,称人工喂养。人工喂养适用于母亲因种种原因不能喂哺的婴儿。

人工喂养的指导

1、选择适合婴儿年龄的乳品及代乳品。

2、按实际食量进行调整。

3、用具准备每个婴儿应备奶瓶及橡皮奶头数个。新生儿的奶瓶容量以100〜120ml为宜。以后,随婴儿食量增大,奶瓶容量可增至200ml 左右。奶瓶容量过大,而所盛奶量太少,不易保暖。采用玻璃大口直式奶瓶较好,易清洁消毒。奶头应与奶瓶配套,软硬适宜,过软妨碍婴儿吸吮。奶头孔大小以奶瓶盛水倒置时,液体呈滴状连续滴出为宜。孔过小吸吮费力,易致婴儿疲劳;孔过大可能发生呛奶。奶具每次使用前必须清洁消毒。鲜牛乳液需煮沸消毒。

4、喂养技术有效的喂食与进食时婴儿姿势、奶瓶的位置、进食环境、喂食者的态度有关。喂食时,应把婴儿抱起,斜卧于喂食者怀中,取舒适位置。喂哺前,先将乳液滴于喂食者手背测试乳温,无烫灼感方可喂哺。奶瓶置斜位,斜度为瓶中乳液充满奶头,以免吸奶无效或吸入过多空气造成溢乳。喂毕,轻轻竖抱婴儿,拍其背致嗝气后再让婴儿右侧卧数分钟。禁忌无人式的授奶方法,即婴儿卧床,将奶瓶用物体垫起, 让婴儿自动吸奶。这种喂法既不利于婴儿精神发育,且易发生奶液呛入气道,有窒息的危脸。

一般牛奶喂养3. 5〜4小时一次。出生后头半月约喂7次,每次量约70〜100ml,出生后15〜30天,每日6〜7次,每次量约100〜120ml, 1〜2个月每日6次,每次量约140ml,以后随婴儿月龄增加逐渐减少喂养次数,增加至每次奶量。每次吸吮时间约20分钟左右,最多不超过30分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钟。吸吮时间过短,不能满足婴儿吸吮欲望,影响摄入奶量。吸吮时间过长,不能助长婴儿良好的进食习惯。

奶具的消毒要严格执行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工作程序。婴儿奶瓶、盛奶器等奶具清洗干净后,经压力蒸汽灭菌后备用。奶头用清水冲净,开水消毒。,不得小于15分钟,干燥贮存。

5、评价婴儿进食情况记录每日进食乳品种类、摄入量及剩余量,观察婴儿吸奶时面色变化、活动情况、吸吮和呑咽能力及疲倦程度,有助于对婴儿健康的评估。

传染病患儿消毒隔离制度

1患传染性疾病新生儿单独居住隔离病房,专人护理。

2. 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入室前应穿好专用的隔离衣、拖鞋、带好口罩帽子,进入后进行手消毒。

3. 新生儿隔离病房内的物品专用,固定医疗器械,如:听诊器、血压计、吸痰器等,个人物品不得带入。

4. 一切操作严格执行隔离技术,污染的手不得非污染物品和自己的面部,离开隔离区应脱去隔离衣,必须消毒,清洗双手。

5. 保证病房内通风,正确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保持室内清洁,室

内物品和地面每日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6. 病室内所有垃圾均为感染性废物(包括生活垃圾)都必须入黄色医疗垃圾袋,为双层密封医疗垃圾袋并进行标识。

7. 所有奶瓶奶嘴单独使用并消毒,先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剂、(HIV

患儿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按常规消毒处理。尽量使用一次性奶瓶。

8. 送检标本放在有盖盒内,防治漏出并做好标记。

9 •患儿出院后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置。

产房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产房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产房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1.前言 1.1 目的 产房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产房内新生儿的安全与健康,减少因操作失误、不合规行为或设备故障而造成的不良事件发生。 1.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工作于产房的医务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产房护士、助产士和医生等。 2.术语定义 2.1 产房 指专门用于接生和处理分娩过程中各种紧急情况的设备和空间。 2.2 新生儿 指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 2.3 安全管理

指对产房新生儿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全过程管理。 3.产房新生儿安全责任 3.1 产房护士 a. 监测新生儿生命体征的稳定性,并及时采取必要的行动。 b. 协助医生进行分娩操作,并确保操作规范。 c. 保持产房内的清洁和卫生,并定期消毒和更换相关设备。 3.2 助产士 a. 提供分娩辅助和支持,确保顺利进行。 b. 定期检查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c. 协助产房护士进行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工作。 3.3 医生 a. 负责监督和指导分娩过程,确保母婴的安全。 b. 根据需要进行紧急手术或治疗,并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c. 提供新生儿的医疗诊断和治疗,解决相关问题。

4.新生儿安全管理流程 4.1 接诊与登记 a. 对患者姓名、年龄、住院号等信息进行登记和确认。 b. 进行孕产史、过敏史等相关信息的询问。 c. 完善患者档案,记录相关信息。 4.2 评估和监测 a. 对新生儿进行初步评估,包括Apgar评分、呼吸、 循环等方面。 b. 对孕妇进行评估,包括宫缩、胎心监测等方面。 c. 持续监测新生儿和孕妇的生命体征,及时掌握其健 康状况。 4.3 分娩过程管理 a. 根据产妇的生产进程,及时调整产房和设备等准备。 b. 协助医生进行分娩操作,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c. 监测新生儿出生后的情况,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4.4 术后护理和指导

新生儿护理管理制度

新生儿护理管理制度 一、一般护理工作 1、皮肤护理 保持全身皮肤的清洁是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的重要条件,要随时更换污染的诼物,更衣时要注意保暖。 2、头部护理 每日用温湿毛巾擦拭头部1~2次。 3、口腔护理 一般患儿可在喂奶后喂两小勺温开水,对危重禁食患儿用消毒棉棍沾浸温开水轻轻涂擦,但禁用纱布擦拭。 4、脐部护理 一般每日晨晚护理时按无菌操作程序清洁脐部,脐部感染者可用1.5%碘酒消毒或安尔碘消毒。 5、臀部护理 一般要每日用温水冲洗臀部2~3次或涂保护油,预防红臀和尿布湿疹的发生。 二、喂养工作 1、母乳喂养:尽可能地进行母乳喂养。 2、人工喂养,一般每3~4h喂奶1次,夜间根据需要停喂1次。 3、喂水工作,在两次喂奶之间即喂1次水,量为奶量之一半。 4、输液,对危重新生儿进行输液支持是完全必要的,但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输液速度太快。 5、室温保持在22~24℃,早产儿24~26℃晨间护理时可略升高2~3℃,湿度保持在55%-65%。 6、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新鲜,定期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和空气培养。 7、保持工作人员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严格地执行护理工作前洗手制度。

母婴同室病房管理制度 1、母婴室应设置在新生儿室相近的独立区域,并设置有洗手装置。工作人员进入室内接触婴儿前后应洗手,非工作用品禁止携带入室。 2、病床每天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1次,一桌一抹布,用后浸泡消毒、清洗、凉干后备用;有污染的物体表面随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患儿的引流液、体液、血液等液体标本应该用消毒液消毒后排入污水处理。病房和走廊地面每天湿地拖地3次,有污染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3、隔离婴儿用具必须单独使用,实行双灭菌。 4、婴儿所用被褥、衣物、尿布(建议使用纸尿裤)一婴一用,避免交叉感染。 5、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制度。 6、室内用品、母婴床、家具等定期清洁消毒。母婴出院后,其床单、暖箱等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7、母婴一方患有感染性疾病时,均应及时与春他正常母婴隔离。产妇在传染病急性期,应暂停哺乳。感染性强的疾病,如脓疱疮、新生儿眼炎、鹅口疮等时应及时隔离。 8、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与婴儿的接触。 9、严格探视陪住制度。 10、每月必须对母婴室空气、物表、消毒剂以及医护人员的手做一次微生物监测,并保存好检测记录,对不合格的以及接近限值的必须及时分析原因并积极采取措施,重新监测直到合格。 11、对有乙肝、先天性梅毒等传染病的患儿,应实行隔离治疗,并在病历夹、床头卡上标明“乙型肝炎”等标志,所用用具、物品、被服单独放置,单独处理。 **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NICU工作制度

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一、引言 医疗机构作为新生儿的出生地和生存空间,对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有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要确保新生儿在医疗机构内得到安全和可靠的护理服务,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制定并执行新生儿安全管理 制度,全面提升医疗机构对新生儿的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1.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新生儿是生命的脆弱者,他们的生命和健康需要得 到特别的关注和保护。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新生儿的意外伤害和医 疗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提升医疗机构对新生儿的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新生儿 的护理监管和质量控制,提高医疗机构对新生儿的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专业能力和 服务水平。 3.保护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医疗机构的管理行为,保障医疗 机构的合法权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维护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形象。 三、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 1.以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宗旨。在医疗机构内,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是首要保障的目标。所有的管理措施和服务行为都应该以这一宗旨为指导,保障新生儿的 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依法合规,医院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标准规范,提供符合法律要求的安全 管理和护理服务。 3.科学合理,医疗机构应该遵循科学的护理原则和规范,合理制定和实施新生儿的护理方 案和护理措施,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4.紧急救护,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紧急救护制度和程序,及时有效地处理新生儿的急 诊状况,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5.信息透明,医疗机构应该及时公开新生儿的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服务透明度 和公信力。 四、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1.新生儿登记管理: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新生儿登记管理制度,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档 案登记和身体检查,及时掌握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和发育情况,为新生儿提供个性化的护理 服务。

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前言 新生儿是家庭和社会的宝贵财富,也是医疗机构的重点保护对象。医疗机构应制定出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新生儿的监护和保护,确保他们的健康与安全。本文将介绍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的 具体内容。 一、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儿科、产科、新生儿科等相关部门和临 床医疗岗位,以确保医疗机构内新生儿的全面安全。 二、新生儿保健 1.医疗机构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新生儿健康保健计划,对新生 儿进行全面、规范、科学的检查和护理,包括但不限于乳房护理、皮 肤护理、排便护理等。 2.医疗机构应根据新生儿的健康情况,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了解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问题。 3.医疗机构要规范新生儿的喂养,提供充足的母乳或人工奶,监测新生儿的进食情况和是否出现吐奶、呛奶等情况。

三、新生儿安全保障 1.医疗机构要落实新生儿的标识,从接生到出院期间,保证 新生儿的身份信息正确性和统一性。 2.医疗机构应根据新生儿的性别、年龄、疾病、手术等情况,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确保各新生儿之间不互相交叉感染。 3.医疗机构要规范使用医疗器械,并做到严格消毒、灭菌, 确保新生儿不会出现交叉感染。 四、新生儿护理要求 1.医疗机构应该派遣专职医生及护士负责新生儿监护工作, 定期进行护理、检查等工作。 2.医疗机构要规范新生儿护理流程,做好新生儿的护理服务,包括按时喂养、及时更换尿布、浴液浴盆消毒等。 3.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新生儿的心理护理,及时关注婴儿父母 情绪状态,协助和引导婴儿父母调整心态,消除紧张情绪。 五、应急处理 1.医疗机构必须制定新生儿的应急处理预案,应急处理预案 应包含急性疾病、体温异常、呼吸困难、抑郁等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法。 2.医疗机构应具备足够的应急救治设备和药品,并设置应急 处置定点。

医院新生儿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医院新生儿室的护理质量与安全性,保障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新生儿室的护理工作,包括新生儿室的设置、管理、护理操作、安全防护等方面。 第三条医院新生儿室应建立健全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新生儿室的正常运行和新生儿的安全。 第二章新生儿室设置与管理 第四条新生儿室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设置合理,布局科学,环境安静、清洁、舒适。 第五条新生儿室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生活用品,确保满足新生儿护理需求。 第六条新生儿室应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新生儿室的日常管理和护理工作。 第三章护理操作与质量控制 第七条新生儿室的护理操作应严格按照护理规范和流程进行,确保护理质量。 第八条新生儿室的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九条新生儿室的护理质量应定期进行评估和监控,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 第四章安全防护与紧急处理 第十条新生儿室应建立健全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新生儿受到意外伤害。 第十一条新生儿室应制定紧急处理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第五章护理记录与信息管理 第十二条新生儿室的护理人员应认真记录新生儿的治疗、护理过程和健康状况,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三条新生儿室应加强信息管理,确保新生儿的信息安全,便于信息的查询和统计。 第六章监督与考核 第十四条医院应加强对新生儿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的监督与考核,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第十五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进行严肃处理,对直接责任人进行追责。 第七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七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医院所有。 第十八条原有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1 一、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安排至少1名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分娩现场。分娩室应当配各新生儿复苏抢救的设备和药品。 二、产科医护人员应当接受定期培训,具各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 三、新生儿病房(室)应当严格按照护理级别落实巡视要求1无陪护病房实行全天巡视。 四、产科实行母婴同室,加强母婴同室陪护和探视管理:住院期间,产妇或家属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抱婴儿离开母婴同窒区。因医疗或护理工作需要,婴儿须与其母亲分离时,医护人员必须和产妇或家属做好婴儿的.交接工作,严防意外. 五、严格执行母乳喂养有关规定。 六、新生儿住院期间需佩戴身份识别腕带,如有损坏、丢失,应当及时补办,并认真核对,确认无误。 七、新生儿出入病房(室)时,工作人员应当对接送人员和出入时间进行登记,并对接收人身份进行有效识别。 八、规范新生儿出入院交接琉程。新生儿出入院应当由医2人员对某陪护家属身份进行验证后,由医护人员和家属签字确认,并记录新生儿出入院时间。 九、新生儿病房(窒)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 十、新生儿病房(室)应当制定诮防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应急演练。

十一、对于无监护人的新生儿,要按照有·关规定报告公安和民 政等部门要善安葺,并记录安置结果。 十二、对于死胎和死婴,医疗机构应当与产妇或其他监护人沟通 确认,并柙强管理;严禁按医疗废物处理死胎、死婴。对于有传染性 疾病的死胎、死婴,经医疗机构征得产妇或其他监护人等同意后,产 妇或其他监护人等应当在医疗文书上签字并配合办珲相x手续。医 疗机构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殡葬管珲条例》等妥善处理, 不得交由产妇或其他监护人等自行处理。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殡葬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2 为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各项管理规定,保障新生儿住院 期间的安全而应遵循的制度。 一、目的为新生儿提供安静、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保证新生 儿的健康需求。 二、标准 1、人员管理 ⑴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科主任由具备儿科副高以上专业 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护士长由具备主管护师3年以上护士 担任。在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积极协助下对病房进行管理。 ⑵根据床位数配备足够数量的医师和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 定期参加新生儿专业知识的培训。 ⑶医师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3:1,应当经过新生儿专业培训, 有一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具备独立处置常见新生儿疾病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等基本技能。 ⑷护士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6:1,护士要相对固定,并经新生 儿专业培训合格,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熟悉新生儿急救 操作技术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

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依据 为了确保新生儿在医疗机构内得到安全和质量的护理服务,保证其生 命安全和健康发展,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本安全管理制度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新生儿护理 质量管理与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相应 指导意见。 二、通用原则 1.尊重人权原则:尊重新生儿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保护其隐私和个 人信息的安全。 2.安全优先原则:以新生儿生命和健康安全为首要目标,全面加强安 全管理工作。 3.客户导向原则:以新生儿为中心,提供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高质量、安全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4.制度规范原则:建立健全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 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 1.岗位培训与管理 (1)医护人员应经过相关的新生儿护理培训,熟悉新生儿观察和护 理技能,同时了解新生儿的特殊需求和相关安全问题。

(2)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确保其能够提供高 质量和安全的护理服务。 (3)医护人员应遵循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 不得泄露新生儿相关信息。 2.新生儿入院管理 (1)对入院新生儿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病史和相关家庭情况,确保医疗机构有关新生儿的信息完整和准确。 (2)建立新生儿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新生儿的健康情况、护理措施 和医疗处理等。 (3)确保新生儿住院区的卫生环境干净整洁,符合卫生标准,定期 进行卫生消毒。 3.患者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 (1)对新生儿进行临床风险评估,了解其疾病和护理风险,采取相 应的预防措施。 (2)建立新生儿护理的相关流程和规范,确保护理过程中符合相关 的安全要求。 (3)严格控制新生儿的感染风险,实施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避免 医疗相关感染的发生。 4.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1)医疗机构应确保新生儿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信息的采集、储 存和传输等流程。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 (2)【精选文档】

1、新生儿科的工作人员在院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本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住院医师应加强对新生儿的各项业务技术管理. 2、新生儿科的工作人员 ,每天查房一次 ,并及时处理新生儿的异常症状,做到轻症不转院。需复诊者应多次观察,需转院者由科主任确定。 3、加强检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做到检查器材专用,如听诊器、体温计、测黄疸仪等。查房先后专业清洁洗手。 4、新生儿的工作人员 ,必须做到不旷工、不迟到、不早退,把心放在新生儿科,认真细心观察每一位新生儿。做到科学观察,合理医疗. 5、新生儿科全体工作人员每周业务学习一次,讨论解决疑难病例。 1、新生儿病房布局合理,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 2、新生儿病房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为 55-65%;保持空气清新,每日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每日空气循环消毒三次;每月做空气培养并做好记录。 3、新生儿病房一人一床,被单床单枕套按规定进行换洗,发现污渍及时更换,新生儿出院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后才干使用.

4、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 如:雾化吸入器、面罩、体温计、浴巾等 5、奶瓶“一人一用一消毒” ,配奶间用具专用,应用煮沸消毒或者高压蒸汽灭菌. 6、新生儿所用衣物,面巾等必须经消毒后方可使用 ;用后物品应放入专用容器,防止交叉感染 ;使用后的一次性纸尿布放入专用污物桶加盖密封保存处理. 7、对新生儿沐浴室内的沐浴用品,沐浴池及地面进行消毒。 8、新生儿病房暖箱 ,蓝光箱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一用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蓝光箱应当每周更换并做好终末消毒处置。 9、对新生儿病房工作人员的手,物体表面做细菌监测;每年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病原携带检查,阳性带菌者应调离新生儿室,阴转后方可回新生儿室工作。 10、新生儿病房的医务人员须更换好衣、帽、鞋、口罩 ,外出时必须更换外出衣、鞋。非本室工作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新生儿室,家属应在规定时间进行探视。 11、医务人员应按要求做好手卫生,接触每一位新生儿先后均应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12、新生儿查对制度,做好新生儿腕带,床头标识,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13、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并准确、及时、全面书写护理记录,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其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新生儿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发展。下面将介绍新生儿科的各项管理制度。 一、门诊管理制度 1.预约挂号:根据科室的接诊能力和医生的工作量,定期进行预约挂号,避免患者排队等候时间过长。 2.分诊制度:设立专门的分诊台,将患者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和就诊需求进行分诊,以保证病情危急患者能及时得到救治。 3.接诊流程:新生儿科医师接诊患者时,应进行详细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等,并按疾病的需要给予相应的治疗。 二、住院管理制度 1.病区管理:设立专门的新生儿病区,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需求进行分床,并定期进行病床清洁消毒。 2.就诊记录:医务人员对新生儿的病情、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进行详细记录,确保患者的病情了解和病历资料的完整性。 3.病情评估:定期对新生儿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以了解病情的变化和治疗的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医嘱管理:对医嘱进行严格的执行,确保患者按时按量用药,并及时纠正错误的医嘱。 三、急危重症管理制度

1.急救设备:购置和维护专业的急救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等,确保急危重症患者的及时治疗。 2.急救团队:组建急救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定期进行急救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急危重症的处理能力。 3.病例追踪: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病例追踪,了解治疗效果和转归情况,为今后的急救工作提供经验和参考。 四、护理管理制度 1.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服务。 2.母婴之间的交流:鼓励和促进新生儿和母亲之间的交流和亲子关系建立,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感。 3.家属沟通:与患者家属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解答疑问,提供必要的医疗知识和护理指导。 4.健康教育: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包括新生儿护理知识、喂养方法等,提升患者家属的护理能力。 以上是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的简要介绍,通过这些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可以保障新生儿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医疗效果。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 一、新生儿检查管理制度: 1、婴儿出生后的检查时间安排及内容要求 2、检查过程中的操作规范 3、检查结果的记录、报告和处理要求 4、异常情况的处理及相关的通知流程 二、新生儿喂养管理制度: 1、婴儿的喂养时间和方式安排 2、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指导要求 3、喂养的补充剂与配方要求 4、婴儿的饮食记录与评估 三、新生儿护理管理制度: 1、婴儿的日常护理要求及护理标准 2、婴儿的体温测量和体重测量规范 3、婴儿的洗浴、更衣和床铺保洁要求

4、婴儿皮肤护理和脐部护理的方法与流程 四、新生儿疾病预防管理制度: 1、婴儿疫苗接种的时间和接种方案 2、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要求 3、新生儿眼疾病预防的方法与指导 4、注意事项及家庭风险评估的指导要求 五、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1、婴儿的睡眠安全与窒息预防要求 2、安全设施的使用与维护要求 3、婴儿监护设备的操作和检测要求 4、家庭访视及安全纪录的管理要求 六、新生儿家长指导管理制度: 1、家长的早期育儿指导要求 2、婴儿常见问题的解答和指导 3、家庭环境和养育方式的指导要求 4、家长参与婴儿护理的培训与指导要求附件:

- 新生儿检查记录表 - 母乳喂养指导手册 - 婴儿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 婴儿疫苗接种程序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立法 机关颁布的儿童保健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了对儿童健康的保护与 管理的相关规定。 2、《婴幼儿奶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国家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对婴幼儿奶粉产品的配方注册管理的暂行规定。 3、《新生儿疫苗接种管理办法》:卫生健康部发布的对新生儿 疫苗接种的管理规定,包括疫苗接种时机、剂量和注意事项等要求。

医院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所有新生儿病房、产房、新生儿科、妇产科和其他相关科室。 3.职责与义务 3.1医院管理层负责制定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3.2新生儿科负责新生儿的接收、床位的分配、护理、治疗等工作,保证新生儿的安全。 3.3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按规定操作,确保新生儿的安全。 3.4家属应遵守医院相关规定,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关注新生儿的安全。 4.新生儿安全管理措施 4.1登记制度 4.2出入管理 4.2.1新生儿的出入必须经过护理人员授权和确认,确保新生儿的安全。 4.2.2家属离开病房时,必须告知护理人员,并将新生儿交给医护人员照料,确保新生儿不被擅自带出病房。

4.3安全护理 4.3.1新生儿的护理必须由专业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 专业知识和技能。 4.3.2护理人员应按规定洗手并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新生 儿不受交叉感染的影响。 4.3.3新生儿床位及环境必须保持清洁和卫生,床单、毛巾等物品必 须定期更换和消毒。 4.4营养管理 4.4.1新生儿的喂养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4.4.2婴儿奶粉的配制和消毒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操作,保证新生儿的 食品安全。 4.4.3存放婴儿奶粉的容器必须清洁、干燥和密封,避免细菌滋生。 4.5医疗操作 4.5.1所有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前必须仔细核对患者身份和医嘱,确保手术、药物等安全准确。 4.5.2使用医疗器械前必须检查其完整性和有效性,避免使用过期或 损坏的器械。 4.5.3进行危险操作时必须由两名以上医疗人员同时操作,避免操作 失误和意外。 5.应急预案

新生儿护理管理制度

新生儿护理管理制度 1. 引言 新生儿是指出生28天内的婴儿。对于新生儿的护理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 新生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完整的新生儿护理管理制度,以确保新生儿得到全面的护理和照顾。 2. 护理目标 •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环境,预防感染和伤害。 •保障新生儿的饮食和营养需求,促进其健康成长。 •对新生儿进行定期体检和健康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提供良好的定期睡眠和休息环境,促进新生儿的睡眠质量。 •为新生儿提供康复护理,支持早期发育和早期干预。 3. 护理原则 •保持洁净和整洁的护理环境,定期消毒。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过热或过冷。 •坚持母乳喂养,在需要的情况下给予合适的辅助喂养。 •使用适当的药物和器材,按照医嘱正确给药和使用。 •定期观察和记录新生儿的生理指标和行为反应,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给予新生儿充分的关爱和安全感,减少焦虑和不安情绪。 4. 护理措施 4.1 饮食护理 •遵循母乳喂养原则,根据新生儿需求提供定时喂养。 •提供适量的辅助喂养,如人工奶粉或其他营养品。 •确保婴儿在喂养过程中正确吸吮,避免吞咽困难。 •注意新生儿的饮食过敏情况,及时调整喂养方式。 4.2 温度调节 •维持室温在适宜范围内,通风良好。 •根据季节和新生儿情况调整室内温度和湿度。 •为新生儿提供适当的衣物,避免过于单薄或过于厚重。 4.3 定期体检和健康评估 •定期测量新生儿的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参数。

•观察新生儿的皮肤、眼睛、鼻子、口腔等部位的状况。 •检查新生儿的脐带和肛门,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4.4 睡眠和休息管理 •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噪音和过度刺激。 •定期观察新生儿的睡眠情况,确保其充足的睡眠时间。 •安排适当的活动和游戏时间,促进新生儿的活动能力发展。 4.5 康复护理和早期干预 •为出生早产、低体重儿提供额外的监护和护理。 •配合医生和康复师的治疗计划,进行康复护理训练。 •提供早期干预服务,帮助新生儿克服发育障碍和功能障碍。 5. 护理记录与信息管理 •完整记录新生儿的生活习惯、喂养情况、睡眠情况等。 •定期记录新生儿的体征参数,如体温、呼吸频率、心率等。 •及时记录和报告新生儿的异常情况和变化,以便医生和护士进行相应处理。 •合理保管和处理新生儿的护理记录,确保信息安全和隐私。 6. 护理培训与监督 •对护理人员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 •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和复核,保证护理质量。 •建立和改进护理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7. 结束语 制定新生儿护理管理制度是保证新生儿安全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通过严格遵守护理原则和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新生儿患病和发育障碍的风险。同时,持续的护理培训和监督也能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为新生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婴幼儿照护管理制度

婴幼儿照护管理制度 一、背景介绍 婴幼儿照护管理制度是指针对婴幼儿照护的一套规范和管理程序, 旨在确保婴幼儿的健康、安全和幸福。针对婴幼儿的特殊需求和脆弱性,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婴幼儿 照护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婴幼儿健康管理 1.健康筛查 在婴幼儿入托前,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健康筛查,包括体检、疫苗接 种等。通过这些筛查,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健康问题,确保婴 幼儿能够在安全和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2.饮食管理 提供婴幼儿合理均衡的饮食是照护管理制度的核心要求之一。确保 婴幼儿获得充足的营养,食物的质量和安全也需要得到严格的控制。 除了合理的配方奶粉和辅食外,提供清洁卫生的餐具和饮水也是必不 可少的。 3.睡眠管理 婴幼儿在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睡眠来促进身体和大脑的发育。照 护人员需要制定规范的睡眠管理制度,确保婴幼儿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并提供安全舒适的睡眠环境。

三、婴幼儿安全管理 1.室内安全 针对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能力,设计安全的室内环境是十分重 要的。移除可能存在的危险物品和锐利物品,安装安全防护网和扶手 等设施,确保婴幼儿的安全。 2.防火管理 建立严格的防火管理制度,包括定期检查火警设施维护情况、组织 员工参加灭火演练、教育婴幼儿逃生知识等,以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并增强员工和婴幼儿的应对能力。 3.人员安全 对接触婴幼儿的照护人员进行严格的背景和资质审核,确保其具备 相关的照护能力和素质。同时,建立监控系统和签到签出制度,确保 每位婴幼儿的直接照护人员都能够正确履行职责。 四、婴幼儿幸福管理 1.情感陪伴 婴幼儿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照料,更需要情感的陪伴和关爱。 建立情感陪伴机制,让婴幼儿在护理人员的呵护下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增强其安全感和幸福感。 2.游戏和教育

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1 一、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安排至少1名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分娩现场。分娩室应当配各新生儿复苏抢救的设备和药品。 二、产科医护人员应当接受定期培训,具各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 三、新生儿病房(室)应当严格按照护理级别落实巡视要求1无陪护病房实行全天巡视。 四、产科实行母婴同室,加强母婴同室陪护和探视管理:住院期间,产妇或家属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抱婴儿离开母婴同窒区。因医疗或护理工作需要,婴儿须与其母亲分离时,医护人员必须和产妇或家属做好婴儿的`交接工作,严防意外. 五、严格执行母乳喂养有关规定。 六、新生儿住院期间需佩戴身份识别腕带,如有损坏、丢失,应当及时补办,并认真核对,确认无误。 七、新生儿出入病房(室)时,工作人员应当对接送人员和出入时间进行登记,并对接收人身份进行有效识别。 八、规范新生儿出入院交接琉程。新生儿出入院应当由医2人员对某陪护家属身份进行验证后,由医护人员和家属签字确认,并记录新生儿出入院时间。 九、新生儿病房(窒)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 十、新生儿病房(室)应当制定诮防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

查和应急演练。 十一、对于无监护人的新生儿,要按照有·关规定报告公安和民政等部门要善安葺,并记录安置结果。 十二、对于死胎和死婴,医疗机构应当与产妇或其他监护人沟通确认,并柙强管理;严禁按医疗废物处理死胎、死婴。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死胎、死婴,经医疗机构征得产妇或其他监护人等同意后,产妇或其他监护人等应当在医疗文书上签字并配合办珲相x手续。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殡葬管珲条例》等妥善处理,不得交由产妇或其他监护人等自行处理。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殡葬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2 一、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安排至少1名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分娩现场。分娩室应当配各新生儿复苏抢救的设备和药品。 二、产科医护人员应当接受定期培训,具备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 三、新生儿病房(室)应当严格按照护理级别落实巡视要求无陪护病房实行全天巡视。 四、产科实行母婴同室,加强母婴同室陪护和探视管理,住院期间,产妇或家属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抱婴儿离开母婴同室区。因医疗或护理工作需要,婴儿须与其母亲分离时,医护人员必须和产妇或家属做好婴儿的交接工作,严防意外。 五、严格执行母乳喂养有关规定。 六、新生儿住院期间需佩戴身份识别腕带,如有损坏、丢失,应当及时补办,并认真核对,确认无误。 七、新生儿出入病房(室)时,工作人员应当对接送人员和出入时间进行登记,并对接收人身份进行有效识别。 八、规范新生儿出入院交接流程。新生儿出入院应当由医2人员对某陪护家属身份进行验证后,由医护人员和家属签字确认,并记录新生儿出入院时间。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汇编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 新生儿病室工作制度 一、医护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必须更衣、换鞋、戴帽、戴口罩。接触新生儿前后洗手,并经常保持手的清洁。非本室人员未经许可禁止入内。 二、新生儿病室应保持清洁无尘、整齐、布局合理,洁污路线分开。每周做大清洁一次,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拖地两次,拖布分开使用、放置。 三、新生儿病室保持空气清新,每日上、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日用空气净化屏或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室内温度保持在22—26℃,相对湿度55—65%为宜。 四、新生儿一患一床,包单、衣物及时更换。 五、每个婴儿奶瓶做到一婴一用一消毒,用具应采用高压蒸汽消毒灭菌。 六、患儿均使用一次性纸尿裤,应用后均放入黑色垃圾袋内集中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七、听诊器专人专用,每日用75%酒精擦拭消毒,头皮刀、体温表一用一消毒。 八、新生儿治疗室桌面、门把手等各种物体表面每日用

含氯消毒剂擦拭,使用中的暖箱从内到外分别用灭菌水、500毫克/升84消毒液,干布各擦一遍,患儿出暖箱后及时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九、严密观察新生儿一般情况,有异常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不得延误。 十、每次交接班除书面交接外,还要做好床头逐一交接班,一切用品均应整理全后交给下一班。 十一、凡新生儿腹泻、严重新生儿脓疱疮、化脓性脑膜炎禁止进入新生儿病室。本室新生儿在住院期间发现有腹泻、脓疮等传染性疾病者,立即隔离,及时转出新生儿病室,并立即对新生儿病室进行消毒处理。 十二、新生儿病室内物品不得外借,器械、药品应固定专用。贵重仪器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并有使用记录。 十三、新生儿使用热水袋,温度不宜超过50℃,热水袋应加布套,切勿贴近新生儿身体,以防烫伤。 十四、新生儿出院时应仔细做好核对工作。出院病床单元做终末大消毒。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正规范本(通用版)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 简介 新生儿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主要负责提供给新生儿护理、预防和治疗各类疾病的医疗服务。为了保证新生儿健康和安全,医院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医护人员能够依据统一标准进行工作。本文档将介绍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的内容。 1. 新生儿入院管理制度 1.1 入院准备 在新生儿入院之前,医院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调查新生儿的出生情况和孕期情况,了解有无高风险儿的情况。 •按照医院规定的程序、要求,为新生儿办理入院手续。 •按照新生儿的病情,设置相应的入院隔离措施。 1.2 入院流程 新生儿入院时,应按照流程进行: 1.接待家长和新生儿,核对身份信息和住院凭证等证件。 2.进行新生儿常规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3.办理住院手续,签署知情同意书等必要的文件。 4.安排床位,分配医生和护士负责新生儿。 5.介绍病情和治疗计划,告知家长有关注意事项。 2. 新生儿护理管理制度 2.1 护理计划 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和特点,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包括:喂养计划、体温管理、皮肤护理、排泄管理等。 2.2 饮食管理 根据新生儿的年龄和发育情况,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确保新生 儿获得足够的营养,同时避免过饱和和过度喂养。 2.3 体温管理 对于新生儿来说,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容易出现低温和高温问题。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测量新生儿的体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适宜 的体温。 2.4 皮肤护理 新生儿的皮肤较为脆弱,容易出现皮疹、湿疹等问题。护理人员 需要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保持新生儿的皮肤清洁和干燥。

2.5 排泄管理 新生儿排泄功能不完善,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新生儿的排尿和排便 情况。对于有特殊排泄问题的新生儿,护理人员需要特别关注。 3. 新生儿医疗管理制度 3.1 临床诊疗档案管理 新生儿科需要建立和维护每个新生儿的临床诊疗档案。包括病历、诊断结果、治疗方案等信息,以便医护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新生儿的病 情和治疗进展。 3.2 药物管理 新生儿用药需要特别谨慎,医院需要制定相关的药物管理制度, 确保使用安全、合理的药物。包括药物配比、计量、给药方式等方面 的管理措施。 3.3 医疗手术管理 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的新生儿,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医疗手术管理 制度,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包括手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术后处理等方面的管理措施。

新生儿室管理制度

新生儿室管理制度 1、新生儿室保持清洁、整齐和适宜温度、湿度,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紫外线空气清毒,并每天一次. 2、工作人员必须是无传染病毒,并须定期做喉部细菌培养,以便检出带菌者。新工作人员经体格检查,合格者才能入室工作。 3、工作人员进婴儿室前戴好帽子、口罩,穿好隔离衣,更换专用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 4、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前必须洗手,(步法)戴好口罩,更换专业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感染患儿须分开放置及护理,先护理非感染患儿洗净双手后再护理感染患儿。 5、新生病儿使用的面巾、奶头、奶瓶须经煮沸消毒,衣服、包布、尿布须经熏柜消毒才可应用。新生病儿出院后,床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病儿入院时须称体重、测体温(每2小时一次),早产儿每日称体重一次,其它新生病儿每星期称体重一次。新生病儿入院时应有家属在场,将其足纹印于病历纸上,手圈、床及包被外面,均需标明患儿的姓名、性别,以便识别。 7、新生儿房间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不得随意外出,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各种。 8、新生儿房间内的物品、器具应固定专用,专人管理物品,随时补充,定时消毒,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器具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故障的一般处理。 9、认真、仔细地做好基础护理,新生病儿每天沐浴一次,注意耳后、手心、腋下、会阴部、臀部等部位的清洁,要求无分泌物、无臭味,注意臀部护理,大便后用温水冲洗,如发现红臀及时处理,保持床单清洁、整齐,如有污迹,应随时更换。浴盆每日消毒一次。 10、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除书面交班外,还要严格执行床头交班. ﻬ感染管理制度 一、目的 1、新生儿室感染管理是月子中心重点,也是新生儿室感染暴发流行的重要发源地。新生儿感染多数通过接触和空气传播。产妇、医护人员、陪人、探视者常可成为带菌者,新生儿室建筑卫生学设施不符要求,灭菌、消毒隔离制度不严,在暴发流行中均起到负面影响,现针对新生儿室预防月子中心感染的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以采取以下管理措施.ﻫ二、新生儿房、母婴同室的合理布局ﻫ1、严格区分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 (1)非限制区设于新生儿房最外侧(包括换鞋及推车、

1.1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新生儿入院必须对家属进行入院宣教。使其自觉遵守院内一切规章制度,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2、严格交接班制度,每班清点人数,坚持床头交接班。 3、切实加强无菌技术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医嘱做到班班核对,每周总查对二次。 4、毒、麻、剧、限药品定量,标签醒目,做到五专、落双锁,班班核对交接,做到帐物相符。外用、内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用药分柜放置,标签正规、醒目,注意药物质量批号,注射药一定要保存在原装盒内。 5、用氧做到防火、防震、防油、防热,室内禁止吸烟。 6、注意用电、用火安全,液化汽定点放置并落锁,防火设备、易燃、易爆物品定点妥善保管。 7、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制度,正确按规定处理一次性用物。 8、做好危重新生儿护理,防坠床、防烫伤、防跌落,每个病房有床栏、水温计和防滑措施,药物磨碎喂服到口,外出或转科、做检查有人护送。 9、急、危、重新生儿入院必须先通知病房做好准备,由专人护送入院。 10、抢救器材及药品定位、定数量,处于完好、备用状态,由专人负责,定期保养、检查。

值班、交接班制度 1、护士必须实行24小时连续的轮班制,严格遵守医院规定的工作时数与护士长派班制度。 2、各班护士必须坚守岗位,严守劳动纪律,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窗轻)、“十不”(不擅自离岗外出、不违反护士仪表规范、不带私人用物入工作场所、不在工作场所内吃东西、不做私事、不打瞌睡不闲聊、不开手机、不与患者及探陪人员争吵、不接受患者馈赠、不利用工作之便谋私利)。 3、按时交接班,提前做好接班前的准备工作。在交接未清楚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4、掌握病室动态及患者的病情与心理状态,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的完成。 5、严格执行“十不交接”:衣着穿戴不整不交接;危重患者抢救时不交接;患者出、入院或转科、死亡未处理好不交接;皮试结果未观察、未记录不交接;医嘱未处理完不交接;床边处置未做好不交接;物品、麻醉药品数目不清时不交接;清洁卫生未处理好不交接;未为下一班工作做好准备不交接;护理记录未写完不交接。 6、对患者实行逐个床头交接,如发现病情、处置交代不清和患者不在病房时须立即查问。接班时发现的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的问题应由接班者负责。 7、交接班的内容: ⑴病室患者的动态。 ⑵患者的一般情况,医嘱执行情况,重症患者护理记录,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各项处置完成情况以及尚待继续完成的各项工作。 ⑶查看重症和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基础护理完成情况,检查皮肤情况,各种管道的护理,术后患者病情及伤口情况等。 ⑷常规备用的贵重、毒、麻醉、限制药品的数量、保存及使用,抢救仪器及物品的备用状况。 ⑸环境的整洁与安全,各项物品的处置情况。 8、交接班形式:集体早交班(医护集中、分开、集中与分开交替等形式酌情选用)、床头交班、口头交班、书面交班。集体早交班应限定在15-30分钟完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