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电影史浅析

德国电影史浅析
德国电影史浅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德国电影史浅析

作者:孙东辉

作者单位: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河北,秦皇岛,066311

刊名:

电影文学

英文刊名:MOVIE LITERATURE

年,卷(期):2010(13)

参考文献(3条)

1.克里斯汀?汤普森世界电影史 2004

2.Cinema of Germany 2006(4)

3.Jacobsen,Wolfgang.Anton Kaes.Hans H Geschichte des Deutschen Films 1993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1d4287661.html,/Periodical_dywx201013010.aspx

中外电影史重点整理

填空 1、1895年12月28 卢米埃尔兄弟《工厂大门》46、《火车进站》《婴儿的午餐》41、《水浇园丁》 2、乔治?梅里爱(创造了快动作、慢动作、停机再拍、叠印、淡出、淡入等特技摄影,开创了电影有画面技巧剪辑,从而使电影剪辑从技术变为艺术,电影开始有了戏剧性)。其代表作有《贵妇人的失踪》、《月球旅行记》 3、爱迪生:活动电影摄影机活动电影放映机 4、鲍特《火车大劫案》《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 5、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6、“布莱顿学派”代表人物: 阿尔伯特·史密斯《鲸吞》《玛丽’珍妮的灾难》《祖母的放大镜》 詹姆斯·威廉逊《中国教会被袭击》 7、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 8、五大——米高梅、二十世纪福克斯、雷电华、华纳兄弟、派拉蒙 三小——环球、联美、哥伦比亚 9、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罢工》、《十月》 普多夫金《母亲》、《圣彼得堡的末日》 10、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战火》 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擦鞋童》 11、表现主义:伯特·维内的《卡里加里博士》、保罗·威格纳的《泥人哥连》、弗莱德立

希·茂瑙的《吸血鬼诺斯费拉枚》、保罗·莱尼的《蜡像陈列馆》 12、印象派:阿贝尔·冈斯(《拿破仑》)、路易·德里克(《狂热》)和让·爱普斯坦(《三棱镜》)特性:上镜头性视觉韵律 13、抽象派: 14、超现实主义:易斯·布努艾尔的《一条名叫安达鲁的狗》和杜拉克的《贝壳和僧侣》 15、新好莱坞:阿瑟佩恩《邦妮与克莱德》、迈克‘尼克尔《毕业生》、丹尼斯’霍伯《逍遥骑士》、卢卡斯《星球大战》、科波拉《现代启示录》 16、明星公司张石川《孤儿救祖记》开创中国家庭伦理剧先河 左翼电影:明星公司程步高《春蚕》《狂流》 战后两大公司:民族国家情怀昆仑公司蔡楚生《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都市生活文华公司桑弧《太太万岁》费穆《小城之春》 名词解释 1、吸引力电影(P18):1895年到1906年制作的早期电影称作吸引力电影,指的是电影娱乐观众的方式,迷恋电影技术本身。虽然没有故事,但是观众还是能够被不连贯的运动影像所吸引。这并不是说当时没有讲故事的电影,而是说它不是主流样式。吸引力之一是观众看到自己或者自己认识的人映在银幕上让人心动不已。汤姆·甘宁展示炫耀影像本身的魅力。旅行纪录片是早期放映的重要内容,例如乔治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鲍特《火车大劫案》。大多在室内拍摄,灯光容易控制。新闻片是这一形式的变种,杂耍影院又被称为“视觉记者”。电影在美国流行的最明晰的标志是第一次在胶片上记录战争,即1898年的美西战争。新电影人利用了人们对美西战争电影的兴趣进入了电影业,录制了各种与战争有关的活动影像。 2、电影专利公司(P22):1908年为了与对手竞争电影市场,爱迪生联合美国七家、法国

电影史复习资料 (1)

世界电影史概论复习梗概 电影艺术的初创时期(19世纪照相术发明~ 20世纪一战前后) 第一节电影的诞生:从凝固的瞬间到活动的影像 爱迪生“电影试镜”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它只能供一人观看,没能将影像放大到和真人一样的大小,并且不能以投影的方式放映影片;二十由于没解决胶片传送过程中的间歇问题,画面虽然是动态的,但不清晰。 卢米埃尔:借用缝纫机的机械原理设计了胶片传送装置,解决了电影胶片在传送过程中的间歇问题。 设计的“活动电影机”是一种轻便的手动控制设备。这种设备由手动曲柄控制,可以将影像投放在大屏幕上给多个观众看。它合并了摄影,显影和投影的功能在同一个机身中,是一个双重作用的电影放映机和电影摄影机,并在1895年取得了专利权。 第二节法国:从现实记录到艺术表现 卢米埃尔的电影电影理念:卢米埃尔兄弟已经很恰当地规定了影片的真正领域,小说,戏剧真正表现人得心灵,电影表现的乃生活的动态,自然界和它的现象,人群和人们的变动,凡是运动的东西都在摄影机的拍摄范围内,电影机的镜头是向世界开放的。 梅丽爱的贡献之一:将戏剧引入电影 梅丽爱的贡献之二:从魔术师到电影特技的创新者 梅丽爱的局限性:他认为的“无所不能却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没有能够摆脱舞台、戏剧对他的束缚。他一生死守着一套戏剧纪录片的美学。(在他看来,摄影机只是一场戏剧表演的忠实记录者,整场戏都从一个机位拍摄,没有景别变换。虽然在他的电影了出现了不同场景的镜头衔接,有了最初的分解镜头,使电影开始具有“分解与组合”的特征,距离蒙太奇的分解,组合近一步,但这只是一种简单的连接,他并没有理解到这种连接组合的巨大意义。) 第三节美国:早期电影业的成长

试题及答案--外国电影史卷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外国电影史》考试试题(AB卷) 一;填空题(每一空1分,共30分) 1:1895年12月28日被看做是电影的诞生日。 2:世界电影史上最早的一个电影流派为布赖顿。 3:1915年格里菲斯拍出了史诗性电影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 4:最早提出“纯电影”口号的是法国电影家谢尔曼·杜拉克,这一口号后来成为了早期先锋派的主要口号,又称“完整电影”。 5:著名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在其专著《从卡里加里到希特勒》一书中,第一次提到了“街道电影”这个概念。 6:1939年,约翰·福特导演了有声电影《关山飞度》,被公认为是西部片的里程碑之作。 7:《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是电影史上有影响的的第一部恐怖片。 8: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奠基阶段的两个代表导演是雷内·克莱尔和让·维果。 9: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和普多夫金的《母亲》标志着苏联电影学派的诞生。 10:《夏伯阳》被认为是苏联电影史上两个时期的重大分界线。 11:维斯康蒂执导的《沉沦》被认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先声,该片的编剧为切萨雷·柴伐梯尼。 12:安东尼奥尼的《奇遇》(1960)、《夜》(1961)、《蚀》(1962)、被合称为“关于人类情感”的三部曲。 13:1982年伯格曼拍摄了自己告别影坛的最后一部电影《芬尼与亚历山大》。14:1959年被认为是法国“新浪潮”真正的诞生年,标志作品是夏布罗尔的《漂亮的塞尔日》和《表兄弟》。 15:法国电影“左岸派”的著名领军人物是阿仑·雷,其于1959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长故事片《广岛之恋》。 16:1960年到1967年是新好莱坞的尝试阶段时期,在这一时期内阿瑟佩恩拍出了明显受到法国“新浪潮”影响的强盗公路片《邦尼和克莱德》。 17:“德国青年电影”运动的重要先驱者是玛丽·斯特劳布和亚历山大·布鲁格。18:被称为“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心脏”的导演为法斯宾德。 二;名词解释题(每一名词解释5分,共2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印象派电影:是由法国电影史学家亨利朗格卢瓦提出,主要原因有○1由于这一流派深受以突发的、瞬间的和外在的方式来观察世界,以灯光、环境、运动和消散曲线为独特的形式因素的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2为了区别于同时期的德国现主义电影。主要代表人物有以路易德吕克为中心的谢尔曼杜拉克、马赛尔莱皮埃、阿倍尔冈斯和让爱浦斯坦。 2:派拉蒙判例:彻底消解了电影行业垄断的可能。在制片体制上催生独立制片的兴起。1948年,最高法院在持续了10年之久的传奇般的“派拉蒙诉讼案”中判决好莱坞制片厂系统构成的垄断,因此它们必须在制作、发行、放映三个环节中至少放弃一个。判决后又经过了10年,制片公司终于痛苦地逐渐放弃了放印系统的控制权,也从此元气大伤。 3:室内剧电影:这个名称来源于德国戏剧家马克思莱茵哈特。他曾开了个小剧院,专演恪

外国电影史

格里菲斯贡献 一,对基本电影语言、叙事元素的开掘和定型 1第一个将镜头确定为电影最小的叙事单位,还确定了镜头--场景--段落--影片的标准概念,改变了电影构成单位,从“场”变为“镜头”。是蒙太奇艺术产生的基础。 2,将画面景别标准化,赋予特写、近景、中景、全景等以特定的涵义, 并形成了经典电影叙事的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镜头语言; 发展了大特写、大远景等一系列电影语言,并创造性的运用近景特写表现情绪 二,对电影写实功能和表意功能的进一步探究 1,有意识的系统的使用运动镜头,如摇镜头、移动镜头及景深镜头,还发明了圈入圈出、淡入淡出的技巧 2,他根据镜头的情绪内容决定画面的选择,包括构图、光线、景别,用剪辑来控制情绪和节奏3,首先使用三维立体的真实布景和表意性的灯光照明 4,注重对演员和表演要求,培养了一批优秀演员,开创了好莱坞明星制度的先河。 三,对电影剪辑、电影时空和电影节奏所作的创新 1,丰富了电影的结构,创造平行剪辑,创造了著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 快速剪辑打破了戏剧美学的“三一律”,形成了真正电影化的叙事语言,且成为好莱坞影片最为典型实用的叙事模式 2,大胆的使用闪回、平行交替等切入手法和省略法,使电影具有无限的时空自由 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史诗巨片《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将电影真正带入了成熟的叙事艺术阶段。 西部片: 1,西部片式以美国西部为背景,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发西部为题材,是美国人民民族性格与精神的体现。 2,通过特定的戏剧性程式表现,有固定的情节、善良的白人遭受暴力的威胁,英雄的牛仔作为执法者来除暴安良,结果一定是善胜恶。有固定的人物、背景和相关道具,连镜头都有一定格局。极易辨认的图像符号,处理完全模式化、公式化的。 3,西部片不是历史的再现和西部生活的真实写照,而是反映了一种道德理想,善胜恶的伦理,观众寻求的不是情节和人物性格,而是某种精神上的宽慰和道德满足。 4,代表人物作品:约翰、福特《铁骑》,《关山飞渡》等。 霍克思《红河》、齐纳曼《正午》 喜剧片: 1912-1930美国喜剧电影的黄金时代: 美国喜剧电影之父麦克·塞纳特(拍片的指导思想是对任何事情特别是自认严肃的事情采取调侃的态度,讽刺的主要目标就是虚伪),创造了著名的“启斯东警察”。其影片制造的各种噱头都成为喜剧片的类型特征。 四个电影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勃斯特·基顿《大将军》哈罗德·劳埃德《大学新生》哈莱·朗东 犯罪片(强盗片):名解 1,以城市和犯罪事件始末为北京,以犯罪分子为主要人物。

外国电影史的复习资料

1、早期电影创作中的两种不同风格是什么? 答:在电影的初创期,卢米埃尔和梅里爱截然不同地代表着两种倾向、两种风格。在卢米埃尔看来,电影无非是一种“科学珍品”,运用于艺术并不是目的,他的口号是“再现生活”;而梅里爱则认为,电影能够创造艺术,“银幕即舞台”可以“改变生活”。“卢米埃尔力求引起旁观者的感觉,引起对‘当场抓住的自然’的好奇心;梅里爱则出于艺术家的偏爱而沉湎于幻想,全然不顾自然界的实际活动。”卢米埃尔表现现实生活完全是写实的、纪录性的;梅里爱表现“银幕戏剧”却是幻想的、浪漫主义的。卢米埃尔倾向自然、模拟现实,是再现主义的;梅里爱倾向技术、改变现实,是表现主义的。卢米埃尔可称为电影纪录片的先驱;梅里爱可称为电影故事片的先驱。 卢米埃尔代表作品:《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耶路撒冷教堂》等。 梅丽爱的代表作品:《贵妇人的失踪》《灰姑娘》《德莱弗斯案件》《月球旅行记》等。 2、《火车大劫案》分镜头记录。 答:《火车大劫案》共分13段,每一段都是由一个镜头拍摄下来的完整事件中的一部分。 第一个镜头:火车站电报室内景。两名强盗闯进来,逼迫电报员给火车发信号,窗外景深处火车速度渐渐放慢,强盗又将电报员捆绑起来。鲍特在这个镜头中以景深镜头的视觉线索交代出——强盗与电报员、电报员与火车以及强盗与火车之间的多种层面上的相互关系,使画面内部的信息量和视觉空间表层结构的叙事形式均得以递增和强化。 第二个镜头:火车从画右至画左位于画面中央,而强盗从画左走向画右悄悄地溜上火车。在画面中,一个由木条形成的“×”宇图形,极为醒目地吸引了观众的视线。“这个镜头把动作同情节联在一起,把紧张同画幅结构联在一起”。以微妙的运动方式、以抽象的视觉暗示,展开了有秩序地叙事。” 第八个镜头,摄影机固定在一个极为巧妙的位置上,在表现强盗冲下斜坡逃跑的时候,出现了摇拍、俯拍和仰拍等不同视角的变化。突出了户外拍摄的运动效果和环境特征。在电影史上被誉为“山谷中的美丽场面”。 第九、十、十一个镜头,分别表现了逃跑中的强盗,企图挣脱捆绳的电报员和舞厅中跳舞取乐的不知情的人们……。这种将发生在不同地点的平行动作交替切入的方法,在“同时性”的运动关系上的处理,摆脱了实际时间的束缚,打破了传统戏剧顺时叙事的原则,创造了真正符合电影艺术规律的叙事时空。其中作为叙事中被省略的那部分时空,则由观众自己凭借生活的经验去作出补充。 《火车大劫案》中的这些精彩镜头,在画面内部信息的组织上,在镜头与镜头之间时空交错的切换技巧的表现上,创造性地发展了电影叙事的流畅性和连贯性。同时,这种叙事方式不需要任何文字叙事语言的注释便可以使人一目了然。影片吸引了许多的观众,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占据美国银幕达10年之久,为“西部片”在美国的统治地位打下了基础。 3、谈谈美国喜剧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答:麦克·赛纳特是美国喜剧片的创始人,为美国电影喜剧的第一个时期“棍棒喜剧”的形式开辟了道路。赛纳特的喜剧精神整整影响了一代人,其中包括默片时期的四大喜剧明星:查尔斯·卓别林、巴斯特·基顿、哈罗德·劳埃德、哈莱·朗东。 巴斯特·基顿被称作“大石脸”的假面具的背后,蕴藏着机智、勇敢和复杂的喜剧冲突,他最优秀的影片是自导自演的《大将军》。 哈罗德·劳埃德,1925年的《大学新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品。

浅谈德国表现主义影片特点

浅谈德国表现主义影片特点 131605223 翟志鹏 首先谈到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就不得不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处于这样的惶惶不安的社会氛围下,人们急需要一个渠道来表达出内心的惶惑与不安。所以,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就应运而生。其是在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在德国出现的把文学、戏剧和绘画上的表现主义原则运用于电影创作的电影流派。表现主义电影用荒诞离奇的手法,曲折而准确地反映出一次世界大战给德国人民带来的极度恐慌和惶惑的心情,银幕上呈现的是高度夸张、变形、主观化的世界。 德国表现主义影片的特点及其与其他类型电影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它的题材类型选择。在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品中,题材的特征是显而易见的,恐怖、灾难、犯罪题材是最常见的,表现主义电影艺术家们往往从被扭曲的、阴暗的世界中去寻找素材,在那似乎与现实隔绝的、封闭的世界中,去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孤独、残暴、恐怖、狂乱的精神状态。比如罗伯特·威恩执导的在1920年上映的《卡里加里博士》,影片通过一个精神病患者梦魇般的回忆,叙述了一个身兼心理学博士和杀人狂双重身份的卡里加里的生活,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保罗·威格纳的《泥人哥连》(1920年),描写了一个由社会政治所造就的专制暴君的残酷性,并借此转喻为威玛共和国初期德国的命运。弗立茨.朗格的《三生记》(1921年,又译《疲倦的死》),在命运之神囚禁着千万条生命的高垒坚壁的城堡中,一次爱情与死亡的冲突,终于征服了命运之神。《吸血鬼诺斯费拉杜》、《三生记》、《泥人哥连》等一系列影片出现,他们同是关于谋杀、死亡和暴力的主题的表现,同样突出了表现主义影片的恐怖、幻想和犯罪的特色,都是以主观的手段创造出来充满神秘主义的作品。表现主义电影导演们往往关注畸形社会中的心理非常态,和那些焦虑与紧张的情绪,力图找出那些狂乱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和原因,用主观化的影像风格来反证社会事实,作品因此具有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其次,德国表现主义的表演形式往往采用夸张的方式,不同于写实主义的表演方式,这类电影基本上都是运用展示迅速的变动、舞蹈般的动作、变形或扭曲的表情。在《卡里加里博士》中,演员以奇形怪状的服装、戏剧脸谱式的化妆和

专题练习之外国电影史练习

外国电影史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请列举三部卢米埃尔兄弟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其中,被称作电影史上第一部影片的是:_______________。 2、最早用电影手法叙述故事的影片是:_________________,此电影也可以说是创造了最早的喜剧电影。 3、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运用“停机再拍”技术手段拍摄的第一部影片。 4、请列举三部梅里爱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使梅里爱达到了自己电影生涯的巅峰。 5、1903年,____________导演的___________是第一部西部片,它被认为是美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6、1900年,_________拍摄的_______________被誉为世界电影史的第一部追逐片。 7、格里菲斯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8、含有“格里菲斯最后1分钟营救”的影片是___________________。 9、提出“长镜头理论”的法国电影人是__________________。 10、电影史上第一部恐怖片出自法国电影先驱________________之手的________________。 11、《一条安达鲁的狗》的导演是________________。 12、20世纪30年代初,让·雷诺阿拍摄了根据弗夏迪艾尔的同名小说改编的_____________。 13、《乱世佳人》改编自美国女作家_________________著名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 14“日本电影之父“是_________________。 15、小津安二郎的早期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印度电影之父”。 17、1945年由________________执导的________________被公认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18、请列举三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英国电影导演希区柯克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0、查尔斯·卓别林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影片” 22、列举三部法国新浪潮的代表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电影发明所依据的科学技术、物理学原理,主要有三个方面:___、___、___。(视觉滞留、摄影术、放映术) 24、1894年,___实验室的“电影视镜”问世,这个“电影视镜”的特点是仅能供一个人观赏。 25、拍摄劳动和工作的生活场景,被称作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影片的《___》 26、根据凡尔纳和威尔斯的两部科幻小说改编的《___》,是梅里爱艺术创作中登峰造极之作 27、世界第一部科学幻想片是() 28、新浪潮之父()提出了()理论和()理论 29、世界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完整版)外国电影史题库

《外国电影史》题库(第一、五、九章) 第一章电影的起源和形成 填空题 1.现代电影诞生于1895年____月____日。 2.电影的发明者是法国人________兄弟。 3.卢米埃尔兄弟最早拍摄的影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曾经利用他发明的________放映机,在纽约公映他的影片。 5.胶片是电影的________,光和影是画面影像的________。 6.在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等利用“视觉存留”原理发明的玩具。 7.形成电影的三大物质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解决活动放映问题的最重要的两组人是________与________。 9.胶片根据人的“视觉存留”原理,以每秒________个画格速度匀速向前移动,造出了一个幻像的世界。 10.电影发明的第一个十年间,电影的拍摄活动主要集中在发明电影摄影机的三个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从纪录向叙事过渡的过程中,卢米埃尔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个镜头连接成影片《救火队员》。 12.________发现了“停机再拍”的奥秘。 13.电影史上第一间摄影棚是梅里埃于________年建造的。 14.作为电影叙事史上的起点的影片是梅里埃拍摄的________。

15.________学派是早期的英国电影代表,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乔治?阿尔培特?史密斯和詹姆士?威廉逊。 16.对于电影创作,梅里埃在神话和名著中寻找灵感,卢米埃尔乐于表现上流社会生活,而“布赖顿学派”则把目光投射到________的生活和社会问题中去了。 17.从电影的独立性看,梅里埃的电影观表明电影还处在依附于________的阶段。 18.梅里埃的电影中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技术,他以此来实现电影叙事。 19.“艺术电影运动”是由巴黎金融家弗雷塞?拉菲特建立的________发起的。 20.电影的创始者们最早发现电影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特性。 21.电影叙事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 22.1903年,美国导演埃德温?波特在影片《火车大劫案》中首次运用了________的剪辑方法。 23.《火车大劫案》共有________个镜头,讲述了一伙强盗抢劫火车,最后被击溃的经过。 24.通过镜头的移动和利用场景的空间宽度,充分发掘画面的内涵与容量,强调画面自身的表现力,这是________最重要的美学思想。 25.________被认为是后来提出的“长镜头”和“场面调度”理论的创始人。 26.电影史上第一部从舞台化转向电影化的影片是________。 27.电影叙事首先需要解决的是________问题,也就是“蒙太奇”手法的雏形。 28.空间问题包括画面的________和画面内的________。 29.电影诞生后形成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一条是以卢米埃尔兄弟为代表的________主义传统的方向,另一条路是由梅里埃开创的________主义道路。 选择题

密斯_凡德罗与巴塞罗那德国馆

在世博会的舞台上,总是活跃着这样一群建筑师,他们的创作思想与世博会主题紧密相连,他们的设计作品体现出前卫的科技之美。虽然其中一些建筑未被永久的保存下来,但他们设计的建筑和他们的名字却被人们牢牢记住。这些伟大的建筑师们用他们的灵感与专注,创造出世博会上一个又一个震撼与奇迹,而世博会也成为这些建筑师事业的辉煌标记,将他们思想与作品永远铭记在建筑的史册之中。 在众多在世博会上大放异彩的建筑师中,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1929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了国际博览会,密斯设计的德国馆,以其 密斯·凡德罗与巴塞罗那德国馆 文?李政?李贺楠 典型的现代主义风格,成为这届博览会中最有影响力的建筑作品。虽然,巴塞罗那德国馆建成后只有3个月就随着展览的闭幕而被拆除,但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巴塞罗那德国馆 巴塞罗那德国馆建立在一个约4英尺高的石砌平台之上,由一个主厅和二开间附属用房组成。主厅的承重结构为8根十字形断面的钢柱,屋顶是薄薄的一片向四周悬挑的屋顶。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又连通,既封闭又开敞的 “一个博览会的效益取决于它探讨的基本问题,伟大的博览会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博览会探讨生活问题才会取得成功……经济、技术和文化条件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技术与工业两方面都完全面临着新问题,寻求好的方案,对于我们的文化与我们的社会以及技术工业都非常重要。” ——密斯塞罗那博览 10

空间序列。 巴塞罗那馆入口前面的平台上是一个大水池,大厅后院有一个小水池,以水作为纽带,将室内外空间互相穿插贯通,形成奇妙的流动空间。巴塞罗那馆整个建筑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异常考究,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筑物显出高贵、雅致、生动、鲜亮的品质,向人们展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巴塞罗那馆对20世纪现代建筑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影响,也使密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受注目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巴塞罗那馆以其纯净的形式,灵动的空间,钢与玻璃材质完美的运用,成为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之作,也成为密斯建筑中里程碑式的作品。 密斯的创作道路 1886年,密斯出生于德国亚堔的一个石匠家庭,绝少有人知道一位现代建筑的先行者正是从这里走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步。密斯没有受过正式的建筑学教育,他对建筑最初的认识与理解始于父亲的石匠作坊和那些精美的古建筑。可以说,他的建筑思想是从实践与体验中产生的。与一些建筑大师关注艺术形式不同,密斯的一生都专注于建筑材料的研究,研究材料的施工工艺,研究材料的美学特征。这些建筑思想的形成或许与密斯成长经历有着内在的联系。 1905年,密斯在19岁时来到柏林, 在一个擅长木结构设计的布鲁诺?保罗建筑师事务所当学徒,后来又到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事务所工作。在19世纪初,古典主义建筑依然是当时德国流行的建筑形式,但也有少数建筑师倡导要用新工艺和新材料创造出时代的新建筑。彼得?贝伦斯是建筑新思潮代表人物,他的事务所逐渐成为培养现代建筑大师的摇篮。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这些二十世纪现代建筑大师都曾在彼得?贝伦斯事务所工作过。 从事经过事务所工作的经历,使密斯获得了丰富的实际经验,1913年,密斯在柏林开设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1919年,密斯大胆的推出了一个全玻璃帷幕大楼的建筑案,让他赢得了世界的注目,随后他设计出了许多精简风格的建筑,并在1929年设计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时,达到事业高峰。1930年,在格罗皮乌斯的推荐下,密斯被任命为包豪斯学校的校长。因为当时德国纳粹党专政,1933年,包豪斯学校被迫关闭。密斯毅然决定前往美国继续开拓自己的建筑事业。 在美国,密斯的命运逐渐发生了变化,美国自由的思想氛围,为他的建筑设计提供了宽松的创造空间;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为他新技术和新材料实践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作为战后新兴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本土的文化观和价值观,而密斯的建筑作品则以其反传统的先锋性和新技术的时代性成为美国文化的精神载体,向全世界建筑界发出了呐喊和宣言。 钢和玻璃建筑之王 密斯在建筑史上最大的成就在于建立了钢建筑的新语言,虽然同一时代的建筑师也有对钢建筑的研究,但却没有人能够深入到建立起钢建筑体系的深度。从19世纪20年代初开始,密斯就认识到玻璃墙面与钢构架的结合将成为新时代建筑的标志。密斯仔细研究钢建筑的材料特质和力学特点,使钢建筑不再是曲高和寡的实验性建筑,而是 走入现实社会,成为服务于社 会大众的建筑形式; 密斯还 World Culture People 11

世界电影史考试归纳

世界电影史 一、欧洲先锋派 二、法国印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三、德国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 四、前苏联蒙太奇学派的理论与实践的美学探索 五、好莱坞的类型电影和“制片厂制度” 六、法国诗意现实主义 七、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八、日本民族电影的兴起 九、法国“电影手册派”+“左岸派”=“新浪潮” 十、中国“现实主义”与“左翼电影”剧作中的两种风格十一、昆仑与华联的区别

电影诞生日: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的大咖啡馆的印度厅首次向公众展示了由“活动电影机”拍摄而成的影片 电影的出现:主要由曝光速度和影像底片的材质决定。 动画创始人:艾米尔·雷诺。1892年雷诺在歌剧院放映了《更衣室外》 鲍特作品:《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火车大劫案》 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年最后一分钟营救) 《党同伐异》(1916年) 格里菲斯贡献:1、把电影变成了一种诉说故事和吸引观众生动而有力的方法,奠定了电影的叙事传统。 2、提出电影结构时空的基本单位是镜头,并第一个将画面景别标准化。 3、通过改变拍摄的距离、角度、用光、以及镜头的长短和组接的节奏,能 够操纵观众的心里和情绪的反应。 4、确立了电影表演的规则,反对舞台上的夸张造作,强调一种更逼真和电 影化的表演 迈克·塞纳特:美国喜剧创始人,创办“启动斯” 最大贡献:发现了查理·卓别林 查理·卓别林:形象“流浪汉查理”--夏尔洛,《流浪汉》 《凡尔杜先生》1947年 创作特点:1、电影的戏剧性,来源于对人性的挖掘,并融入了社会批判的因素 2、时间上,善于应用长镜头来表现动作的连贯性所造成的喜剧冲突 3、空间上,善于使用全景镜头,来表现人物与环境构成的多种信息 4、影片通常只是一个松散的,开放的框架。场景与场景之间,没有环环相 扣的严密线索;而每个场景内部的表演、节奏、情调和气氛等是独立完 整的。 一、现实主义--卢米埃尔兄弟 代表作品:《火车进站》《水浇园丁》 主要贡献:1、采用纪实的手法,呈现日常生活场景,还原现实的流动性和自然感。 2、参入主观化选择,创造出一种影像最初的叙事方法,如:《水浇园丁》。 3、开创现实主义电影的创造风格。 二、表现主义--梅里爱 代表作品:《月球旅行记》、《魔窟》、《太空旅行记》、《贵妇的失踪》 主要贡献:1、采用多种摄影特技去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丰富影像的表达手段。

《外国电影史》练习题(二)

《外国电影史》练习题(?二)! ! 1、1903年,____________导演的___________是第?一部?西部?片,它被认为是美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2、在20世纪初,众多制?片?厂开始在好莱坞建?立摄影棚,他们选择好莱坞的原因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列举三部格?里菲斯导演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出现“最后1分钟营救”的经典?手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是美国喜剧电影的先驱和奠基?人。! 5、查尔斯·卓别林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第?一部喜剧?片是______________。! 6、20世纪20年代,好莱坞被称为“冷?面笑匠”的四位喜剧明星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是第?一个在美国编写分镜头剧本的?人。! 8、约瑟夫·冯·斯登堡导演的影?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9、美国好莱坞的制?片?厂制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是制?片?厂制度的奠基?人。! 11、“垂直整合”是指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位?一体的完整模式。! 12、“明星制度”最早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发明的。! 13、“成批定?片”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美国制?片?厂制度下,影?片放映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放映制度。! 15、请指出“?八?大?金刚”中的“五?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海斯法典”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海斯法典”由________________提出。! 18、第?一部有声电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一部“百分之百有声”的电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外电影史复习资料

中外电影史复习资料 【填空】 1.早期电影的摄制与放映主要集中在三个国家:法国、英国和美国 2.卢米埃尔兄弟是电影的创始人之一,他们在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放映的电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公开放映的电影。这些电影包括:《火车进站》、《工厂的大门》和《水浇园丁》(戏剧性最强)等。开创了纪实主义 3.乔治?梅里爱是早期电影最为重要的一个人物。其代表作有《贵妇人的失踪》、《月球旅行记》等等。开创了技术主义 4.卢米埃尔和梅里爱之后,法国电影工业的代表是百代与高蒙。百代的策略主要是垂直整合与横向整合。 5.“布莱顿学派”代表人物:阿尔伯特·史密斯(《祖母的放大镜》)和詹姆斯·威廉逊(《中国教会被袭击》) 6.美国早期电影最重要的人物是鲍特代表作有《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1902)、《火车大劫案》(1904) 7.格里菲斯代表作《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年)和《党同伐异》(1916年) 8.印象派电影代表人物和作品:杜拉克《微笑的伯戴夫人》《西班牙节日》、阿贝尔·冈斯《车轮》、路易·德吕克《流浪女》、让·爱普斯坦《三面镜》、莱皮埃《黄金国》 9.抽象主义:维金?艾格林《对角线交响乐》,费尔南?莱谢尔《机器的舞蹈》 超现实主义:路易斯·布努艾尔的《一条名叫安达鲁的狗》和杜拉克的《贝壳和僧侣》10德国表现主义代表作:罗伯特·维内的《卡里加里博士》、保罗·威格纳的《泥人哥连》弗莱德立希·茂瑙的《吸血鬼诺斯费拉枚》、保罗·莱尼的《蜡像陈列馆》 11.蒙太奇学派的主要人物和代表性作品: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十月》,普多夫金的《母亲》,等等 12.第一部有声电影的诞生:1927年10月6日《爵士歌王》 13.诗意现实主义大师代表导演、作品:让·维果《操行零分》,卡内尔《雾码头》,雷诺阿《大幻灭》、《游戏规则》 14.《电影手册》上首先出现“新浪潮” 15.左岸派的代表导演和作品:代表导演是阿伦·雷乃(《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罗伯·格里耶、玛格丽特·杜拉斯(《印度之歌》)。 16.早期中国电影放映:1903年,西班牙人雷玛斯上海“青莲阁”茶楼放映电影,1908年12月22日,西班牙人雷玛斯上海虹口活动影戏园中国境内最早的专业电影院 17. 1905年丰泰照相馆摄制戏曲片《定军山》,中国电影由此诞生 18. 中国叙事电影的开始:1913,张石川、郑正秋创立新民公司,拍摄《难夫难妻》; 同年,黎明伟和黎北海兄弟在香港拍摄《庄子试妻》。 19. 明星公司1922年成立,领导人是张石川(商业价值)和郑正秋(社会责任、教育功能)。拍摄《孤儿救祖记》,其特点:剧作内涵与社会思潮有所应合(左翼)。使明星公司成为中国早期最重要的制片机构,开创了明星公司伦理正剧的传统。《春蚕》也是明星公司创作上发生改变后进步的左翼电影 20. 中国最早自资经营影片摄制的是商务印书馆活动影片部 21. 1926年,明星联合神州、上海影戏、大中华百合组成六合影片营业公司 22. 天一公司最早拍摄古装片(《梁山伯祝英台》、《白蛇传》 23.安东尼奥尼爱情三部曲《奇遇》《夜》《蚀》 24.《四季歌》在电影《马路天使》中出现《国歌》在电影《风云儿女》中出现《毕业

外国电影史期末考试

1、道格玛95 一场由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托马斯·温特伯格、克里斯丁·莱文等人发起的一场电影运动。因为是在1995年发生,所以叫做道格玛95。 这场运动强调电影摄制过程中的纯粹性,后期剪辑的修改和其他发明的自由。强调电影拍摄过程中的质朴感,主要关注于故事的真实性与演员表演本身。 2、新现实主义电影 地点:意大利 时间:1945年到1951年,反法西斯抵抗运动。 理论:反映了进步工作者致力于民族改造。 标志: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特点:以最大的热情来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困苦生活,揭露社会不平等性。 代表作品:德西卡《擦鞋童》德桑蒂斯《罗马十一时》 创作原则: 1、用日常生活的事代替虚构的事。 2、不给观众提供出炉的答案 3.、反对编导分家 4、不要职业演员。 5、每个普通人都是英雄 6、采用生活化语言 评价:不仅是一场新现实主义运动,还是统一的电影艺术运动。 3、电影手册派 1958年到1962年,在法国出现了拍片新浪潮,涌出了一批激进导演,突破以往电影传统语法,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由于他们大都是巴赞创办的《电影手册》杂志的评论员,由到电影俱乐部中看影片、在杂志上写评论文章中逐步走上影坛的,因此将他们叫做“电影手册派”。代表人物:特吕弗、戈达尔、夏布洛尔、里维特、卡斯特 4、左岸派 50至60年代,在法国新浪潮兴起的同时,巴黎有另外一批电影艺术家,也拍出了一批与传统叙事技巧大相径庭的影片。由于他们都住在巴黎塞纳河左岸。因此而被称为“左岸派”。 代表人物:雷乃,科尔皮,瓦尔达; 理论: 1、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和潜意识学说 2、萨特的“存在主义” 3、伯格森的“直觉主义” 4、布莱希特的影响。 风格:侧重人物内心现实,内心现实与外部现实结合,关注“双层现实”:“头脑中的现实”和“眼前的现实”。 5、新德国电影 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联邦德国,旨在振兴德国电影的运动。 背景:二战结束,50年代电影转好,50年代前危机。在新浪潮运动,1962年在奥伯

吐血整理学德语一定要看的25部德国经典电影(附观看资源)

吐血整理学德语一定要看的25部德国经典电影(附观看资 源) 学德语一定要看的25部德国经典电影,全部看过的一定是真爱!没有看全的孩子可以趁着小长假好好的补一发,一起来看看这份德国经典电影清单吧! 因为文章太长(小编整理到一口老血喷出啊),所以小编先把要说的说了吧:关注@沪江德语微信号,消息回复' 经典'即可在线观看这25部德国经典电影。(ps:本文根据微博博主@德国梦想家小胡的电影清单整理,海报及剧情简介摘自豆瓣电影。)1. Das Leben der Anderen 窃听风暴指导导演: 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 电影类型: 剧情/悬疑 上映日期: 2006-03-23 电影片长: 137分钟豆瓣评分:9.1剧情简介: 1984年的东德,整个社会笼罩在国家安全局的高压统治之下,特工魏斯曼奉命监听剧作家德莱曼及其女友演员克里斯蒂娜的生活,监听过程中,魏斯曼渐渐对这家人的生活产生了兴趣,开始暗中帮助他们……《窃听风暴》当年,一举囊括最佳影片、导演、制作、男主角、男配角、剧本、摄影七项大奖,也是最经典的德国电影之一。 2. Das Boot 从海底出击

执导导演: 沃尔夫冈·彼德森 电影类型: 剧情/ 历史/ 战争/ 冒险 上映日期: 1981-09-17(西德) 电影片长: 149分钟(剧场版)豆瓣评分:9分剧情简介: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发明了一艘出没无踪的U型深海潜水艇,在海战中无往不利。一次,这艘潜水艇奉命出击,执行对英国船队的袭击任务,在他们完成任务后的返航途中,却遭遇上前所未见的危机。潜在的重重危机随时威胁着舰艇上官兵的生命安全,这个貌似强大实则冷冰冰的庞然大物完全不能自保,一切只能听天由命......影片改编自战地记者布克海姆的畅销自传,荣获1982年第54届奥斯卡金奖六项提名。沃尔夫冈·彼得森成为第一位凭着德语电影获得最佳导演提名的人。 3. Die Welle 浪潮执导导演: 丹尼斯·甘塞尔电影类型:剧情上映日期: 2008-03-13(德国)电影片长: 107 分钟豆瓣评分:8.7剧情简介: 赖纳·文格尔是德国某所高中的老师,学校正在进行“国家体制”主题活动周。由于他最喜欢的“无政府主义”课被另一位老师捷足先登,因此他只能主讲“独裁统治”课程。对于自由散漫的学生们来说,任何课程都只是为了学分而上。他们在课上大声聊天,无心听讲。文格尔别出心裁提出假想“独裁”的实验。在为期一周的实验中,文格尔被置于至高

外国电影史补充知识点

1、新酷儿新酷儿电影是给1990年代早期在电影节巡演时获得评论界称赞的一次酷儿电影浪潮的一个命名。新酷儿电影,或者我要提到的NQC,是电影理论家比·鲁比·里奇(B.Ruby Rich)造出并广泛记载,它表现了令人兴奋的前景,女同性恋和男同性恋形象以及电影制作者已经峰回路转。不再背负着正面形象寻求认可的麻袋布或者边缘制作的相对晦涩,电影可以激进也可以通俗,可以流行并且经济上可行。这次浪潮,或者说运动,由1991年和1992年的圣丹斯电影节(Sundance)——詹妮·李文斯顿(Jennie Livingston)的《巴黎在燃烧》(Paris is Burning,1990年)、托德·海恩斯(Todd Haynes)的《毒药》(Posion,1991年)、汤姆·凯林(Tom Kalin)的《夺魄》(Swoon,1992年)——以及其它电影节令人惊讶的成功构成。更大的收获通常包括马龙·瑞格(Marlon Riggs)的《饶舌》(Tongues Untied,1990年)、加斯·范·桑特(Gus Van Sant)的《我私人的爱达荷》(My Own Private Idaho,1991年)、伊萨克·朱利恩(Isaac Julien)的《年轻灵魂的反叛》(Young Soul Rebels,1991年)、劳里·林德(Laurie Lynd)的《敬候赐复》(,1991年)、德雷克·贾曼(Derek Jarman)的《爱德华二世》(Edward II,1992年)、普拉娣巴·帕码(PratibhaParmar)的《极乐》(Khush,1991年)、克里斯托弗·芒奇的(Christopher Munch)的《小时与时间》(The Hours and Times,1991年)和格雷格·阿雷基(Gregg Araki)《走投无路》(The Living End,1992年),以及像塞德·本宁(Sadie Benning)、塞西莉亚·道格迪(Cecilia Dougherty)、苏·弗雷德里希(Su Friedrich)、约翰·格列森(John Greyson)和莫妮卡·楚特(Monika Treut)这样一些电影制作人的作品。像里奇指出的那样,这些电影几乎没有共同的美学或叙事策略,它们似乎分享的是一种态度。她发现它们是“不敬的”和“有力的”,根据J.霍勃曼(J.Hoberman)的观点,它们的主角是“自负地过分自信”。1 实际上,我感觉将这一类型结合在一起的东西最好描绘成反抗。这种反抗可以在几个层面上加以考虑,都是用来阐明新酷儿电影的特征。第一,尽管西方大众文化有对接受主体的永恒的规定,这些电影表达了边缘的声音,不仅仅是集中在女同性恋和男同性恋群体,而且还集中于包含在其中的亚群体。举例来说,《饶舌》和《年轻灵魂的反叛》都探究了黑人男同性恋的男性体验(后者还出现了少有的跨种族结合)。《我私人的爱达荷》有主角的男性卖淫。纪录片《巴黎在燃烧》注意了纽约异装舞会的男同性恋以及换性的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年轻人。第二,这些电影没有为其角色的缺点甚至罪过辩解:他们避开了正面的形象化的描述。《夺魄》、《毒药》和《走投无路》美化了犯罪和(同性)色情暴力。在《夺魄》和《走投无路》中心的这些男同性恋在他们的杀人关系中展现。凯林在《夺魂》中高度程式化的摄影和黑白色的使用把这部电影不体面的事件变成了一种精致的带有某一时代特征的作品。在一场重要的戏中,一个高角度的法庭的戏剧性场面和来自原审的连续镜头交叉剪接,这部电影就基于这个原审。当一个“精神病学家” 从法院证人席上描述这两人的病状时,他们在上面松散着头发拥抱欢闹的那张床在前面填满了空间。另一方面,阿拉基让他的主要角色冒充西岸酷派的衣冠楚楚,虽然在路上,“热情”而且全神贯注。与此同时,海恩斯大量借鉴了尚·惹内(Jean Genet)的《情歌恋曲》(Un chant d'amour,1950年),特别是其艺术和性爱控制,在一个男子监狱黑暗的地下室和不能擦过的岩丛中传递一个囚犯对另一个囚犯的性着迷。第三,这些电影挑战过去的圣洁,特别是讨厌、害怕同性恋的过去。《爱德华二世》、《小时与时间》以及《夺魄》都重访了历史的婚姻关系,并坚定地设置了忽略了的同性恋内容。《爱德华二世》讲述了国王爱德华同加维斯顿(Gaveston)的同性恋关系。《小时与时间》详述了约翰·列侬(John Lennon)与布莱恩·艾普斯坦(Brain Epstein)之间的性活力。《夺魄》重述了利奥波德(Leopold)同勒布(Loeb)的凶杀案,而且最重要的是对希区柯克《夺魂索》(1948年)的再现,但是完全呈现了凶手的同性恋。第四,这些电影屡屡在形式、内容和类型方面挑战电影常规。塞德·本宁的短片用一台费雪Pixel Vision拍摄,使用各种各样的文本创新以提供粗糙的、实验性的但是仍然自信的作品。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