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艺设计与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

采煤工艺设计与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
采煤工艺设计与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

目录

绪论 (2)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 (5)

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5)

第二节采区内的再划分 (7)

第三节确定采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9)

第二章采煤工艺设计 (14)

第一节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14)

第二节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 (19)

设计总结 (20)

参考文献 (22)

附表

绪论

一、设计目的

(一)初步应用《煤矿开采学》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煤矿开采学》课程的理解。

(二)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三)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二、设计题目

(一)设计题目的一般条件

某矿第一开采水平上山阶段某采区、盘区或者带区自上而下开采K1,K2和K3煤层,煤层厚度、煤层间距及顶底板岩性见综合柱状图。

该采区、盘区或带区走向长度2100米,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埋深较浅,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K1煤层属简单结构煤层,硬度系数f=2,K2和K3煤层属中硬煤层,各煤层瓦斯涌出量较低,自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较小。

设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m,煤层露头为-30m。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区服务的一条运输大巷布置在K3煤层底板下方25m处的稳定岩层中,为满足该采区生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根据采煤方法不同由设计者自行决定。

(二)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

1、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1

煤层倾角条件1:煤层平均倾角为8°,阶段倾斜长度1200m。

2、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2

煤层倾角条件2:煤层平均倾角为16°,阶段倾斜长度1000m。

三、课程设计内容

(一)采区、盘区或带区巷道布置设计;

(二)采煤工艺设计及编制循环图表。

四、进行方式

学生按设计大纲要求,任选设计题目条件中的煤层倾角条件1或煤层倾角条件2,综合应用《煤矿开采学》所学的知识,每个人独立完成一份课程设计。

设计者之间可以讨论、借鉴,但不得相互抄袭,疑难问题可与指导教师共同研究解决。

本课程设计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分析与开掘工程量和维护费用比较。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

第一节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1、采区生产能力选定为120万t/a

2、采区的工业储量、设计可采储量促(1) 采区的工业储量

Z

g =H×L×(m

1

+m

2

+m

3

)×γ………………………(公式1-1)

式中:Z

g

----采区工业储量,万t;H----采区倾斜长度,1000m;

L----采区走向长度,2100m;γ----煤的容重,1.30t/m3;

m

1----K

1

煤层煤的厚度,为6.90米;

m

2----K

2

煤层煤的厚度,为3.00米;

m

3----K

3

煤层煤的厚度,为2.20米;

Z

g

=1000×2100×(6.9+3.0+2.2)×1.3=3303.3万t

Z

g1

=1000×2100×6.9×1.3=1883.70万t

Z

g2

=1000×2100×3.0×1.3=819.00万t

Z

g3

=1000×2100×2.2×1.3=600.60万t

(2) 设计可采储量

Z

K =(Z

g

-P)×C ………………………………………(公式

1-2)

式中:Z

K

----设计可采储量, 万t;

Z

g

----工业储量,万t;

P----永久煤柱损失量,万t;

C----采区采出率,厚煤层不低于75%,中厚煤层不低于

80%,薄煤层不低于85%,地方小煤矿不低于70%。本设计条件下K

1

煤层取75%,K

2和K

3

煤层取80%。

永久保护煤柱:(采区边界永久煤柱损失量和上山煤柱损失。

采区两边边界保护煤柱取10米,采取上部边界煤柱取20米,保护煤柱下部边界取30米保护煤柱;上山之间煤柱取20米保护煤柱,上山两侧煤柱各取30米保护煤柱)

P

1

=[20×2100+30×2100+10×2×(1000-20-30) +30×2×(1000-20-30)+20×(1000-20-30)] ×6.9×1.3=179.4万t

P

2

=(50×2100+100×950)×3.0×1.3=78.0万t

P

3

=(50×2100+100×950) ×2.2×1.3=57.2万t

Z

K1=( Z

g1

-P

1

)×C

1

=(1883.70-179.4)×0.75=1278.23万t

Z

K2=( Z

g2

-P

2

)×C

2

=(819.00-57.2)×0.80=609.44万t

Z

K3=( Z

g3

-P

3

)×C

3

=(600.60-57.2)×0.80=434.72万t

设计可采储量为:Z

K =Z

K1

+Z

K2

+Z

K3

=1278.23+609.44+434.72=2322.39

万t

(3)采区服务年限

T= Z

K

/A×K ………………………………………………………(公式1-3)

式中:T----采区服务年限,a;

A----采区生产能力,120万t/a;

Z

K

----设计可采储量,2322.39万t;

K----储量备用系数,取1.4。

T

1= Z

K1

/A×K=1278.23万t/(120万t ×1.4)=7.61a

T

2= Z

K2

/A×K=609.44万t/(120万t ×1.4)=3.63a

T

3= Z

K3

/A×K=434.72万t/(120万t ×1.4)= 2.59a

T= T

1+ T

2

+T

3

=13.83a ,取14年。

(4)、验算采区采出率

1)、对于K1厚煤层:

C

1=(Z

g1

-p

1

)/Z

g1

………………………………………(公式1-4)

式中:C

1

-----采区采出率,% ;

Z

g1 ---- K

1

煤层的工业储量,万t ;

p

1 ---- K

1

煤层的永久煤柱损失,万t ;

C

1=(Z

g1

-p

1

)/Z

g1

=(1883.70-179.4)/1883.70= 90.48% > 75%满足要求

2)、对于K

2

中厚煤层:

C

2=(Z

g3

-p

3

)/Z

g3

……………………………………………………

…(公式1-5)

式中:C

2

----采区采出率,% ;

Z

g2----K

2

煤层的工业储量,万t ;

P

2---- K

2

煤层的永久煤柱损失,万t ;

C

2=(Z

g2

-p

2

)/Z

g2

=(819.00-78.0)/ 819.00= 90.48%> 80%满足要求。

3)、对于K

3

中厚煤层:

C

3=(Z

g3

-p

3

)/Z

g3

……………………………………………………

…(公式1-6)

式中:C

3

----采区采出率,% ;

Z

g3

----K3煤层的工业储量,万t ;

P

3

---- K3煤层的永久煤柱损失,万t ;

C

3

=(Z

g3

-p

3

)/Z

g3

=(600.60-57.2)/600.60 =90.48% > 80%满足要求。

第二节采区内的再划分

1、确定采煤工作面长度

由于采用的煤层左右边界各有10m的边界煤柱,上部留有20m防水煤柱,下部留有30m护巷煤柱,故其煤层倾向共有1000-50=950m的长度,走向长度2100-30×2-20-10×2=2000m。又由于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埋深较浅,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瓦斯涌出量较低,自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较小,且现代采煤工作面有加长的趋势, 故该矿井设计为综合机械化程度高的现代化矿井,考虑到设备选型及技术方面的因素综采综采工作面长度为180-250m,巷道宽度为4m-4.5m,本采区选取 4.5m,且采区生产能力为120万t/a,一个工作面便可以满足生产要求。

K

1

采煤工作面采取放顶煤方式生产,合理的工作面长度应是在一个生产班内能将工作面内的顶煤全部放完。据此原则,工作面长度可以用下列式表示:

L=n(T/t)Bη=192m

式中:L--------工作面长度,m;

n--------同时放煤支架数;

T--------每班工作时间,min;

t---------每架支架放煤所需时间,min;

B-------支架宽度,m;

η-------每班工作时间利用率。

取:n=2, B=1.5m, T·η=320min , t= 5min

故本采区采煤工作面长度定为192m。

2、确定采区内工作面数目

回采工作面是沿倾斜方向布置,沿走向推进,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

工作面数目:N=(L-S

0)/(l+l

) ……………………………(公式

1-7)

式中:L ----- 煤层倾斜方向长度(m);

S 0---- 采区边界煤柱宽度(m); l ----- 工作面长度(m);

l 0 ---- 回采巷道宽度,本处取4.5m 。

N=(1000-30-20)/(192+9) =4.73,取5。 故确定采区内工作面数目为5个。 3、工

作面生产能力

Q r = A/(T ×1.1) ……………………………………………………(公式1-8)

式中:A----采区生产能力,120万t/a ;

Q r ----工作面生产能力,万t ; T----每年正常工作日,330天。

故: Q r = A/(T ×1.1) =120/(330×1.1) =3305.78t 4、确定采区内同采工作面数及工作面接替顺序

目前开采准备系统的发展方向是高产高效生产集中化,采用提高工作面单产,以一个工作面产量保证采区产量,所以定为采区内一个工作面生产。以K1煤层为例,5个区段工作面接替顺序,采用下行开采顺序。

K1煤层工作面接替顺序:

1101→1102→1103→1104→1105→1106→1107→1108→

1109→1110

注:箭头表示回采工作面的接替顺序。

第三节确定采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1、完善采区开拓巷道

为了减少煤柱损失提高采出率,利于灭灾并提高经济效益,根据所给地质条件及采矿工程设计规划,在第一开采水平中,把为该采区服务的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均布置在K

煤层底板下方25m的稳定岩

3

层中,回风大巷布置在采区上部边界。

2、确定采区巷道布置方案及方案分析比较

首先确定回采巷道布置方式,由于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条件好,涌水量较小,瓦斯涌出量较小,直接顶较厚且易跨落,同时为减少煤柱损失,提高采出率,降低巷道维护费用,采用沿空掘巷的方式。因此采用工作面布置图所示工作面接替顺序,就能弥补沿空掘巷时工作面接替复杂的缺点。

确定采区巷道布置系统,采区内有3层煤,每一层都布置5个工作面,根据相关情况初步制定以下两个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一:两条岩石上山

煤层底板15m处岩石中布置两条岩石上山,一条为运输在距K

3

上山,另一条为轨道上山,两上山层位有一定差距,使其分别联结两翼的区段;平巷不交叉;石门联系各煤层。通风路线:新风从阶段运输大巷→采区主石门→采区下部车场→轨道上山→中部甩车场→区段轨道集中平巷→区段联络巷道→区段运输平巷→工作面→区段回风平巷→回风石门→阶段回风大巷。

方案二:两条煤层上山

在K3煤层中布置一条轨道上山一条运输上山,通风路线:新风从阶段运输大巷-采区主石门-采区下部车场-轨道上山-中部甩车场-区段轨道集中平巷-区段联络巷道-区段运输平巷-工作面-区段回风平巷-回风石门-阶段回风大巷。

方案三:一煤一岩上山

在距K

煤层底板15m处岩石中布置一条岩石运输上山,在K3煤3

层中布置另一条轨道上山,石门联系各煤层。通风路线:新风从阶段

运输大巷→采区主石门→采区下部车场→轨道上山→中部甩车场→

区段轨道集中平巷→区段联络巷道→区段运输平巷→工作面→区段

回风平巷→回风石门→阶段回风大巷。

技术经济比较:

综合上述经济技术比较可见,一煤一岩上山所用费用比较低,而且随着我国巷道锚喷技术的提高的维护能都祈祷很好的效果,此外,本例中K3煤层顶地板效果比较好,易于维护,所以采用一煤一岩上山采区联合布置方式。

3、确定回采巷道的布置方式

已知采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同时,各煤层瓦斯涌出量较低,自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较小。因此有利于综合机械化作业,可以充分发挥综采高产高效的优势。同时,为减

小煤柱损失,提高采出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用单巷沿空掘巷方式,区段间留设5米小煤柱。

在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内,工作面布置和推进的位置应以达到采区设计产量及安全为准,所以设计工作面推进到距采区上山30米处的位置,即为避开采掘超前影响所留设的30m护巷。

4、确定采区内上、下区段相邻工作面交替期间同时生产时的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简图

5、采区车场选型

(1) 采区上部车场形式选择

由于该采区煤层倾角为16°,为缓倾斜煤层,绞车房距总回风巷的距离较近,故采区上部车场选用双道变坡顺向平车场。其优点是车辆运行顺当,凋车方便,回风巷短,通过能力大;缺点是车场巷道

断面大,不宜维护。

(2) 采区中部车场形式选择

本采区生产能力大,煤层倾角为16°,轨道上山布置在距煤层底板15m的岩石中,故选用中部车场的形式为双道起坡不设高低道甩入石门的中部甩车场,其斜面线采用一次回转方式。该车场特点是提升牵引角小,钢丝绳磨损小,操车方便,斜面线路短,有利于减少提升时间,但交岔点长,对开凿维护不利。

(3) 采区下部车场形式选择

由于该采区煤层倾角为16°,上山通常提前下扎,并在大巷底板变平,底板围岩条件较好,因此选用大巷装车顶板绕道式下部车场。其优点是车场布置紧凑,工程量省,调车方便,但绕道出口交岔点距装车站近,线路布置困难,绕道维护条件较差。

第二章采煤工艺设计

第一节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1、以K1煤层为对象设置采煤工艺

由于K1煤层属简单结构煤层,硬度系数f=2,各煤层瓦斯涌出量较低,自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较小,无断层,且煤层厚度为6.9m,属于厚煤层,故可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放顶煤采煤法。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四六”制作业形式,即三班采煤,一班准备。

工作面回采工艺流程为:采煤机向上割煤、移架→采煤机向下装煤→推移刮板输送机→斜切进刀→推移刮板输送机。放顶煤和割煤交叉作业,同时进行。

2、工作面的设备选用国产综采设备。

3、采煤与装煤

(1)选定落煤方式

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双滚筒采煤机直接落煤装煤。

(2)确定截深

首先根据采区的设计生产能力确定每天的推进长度,其次确定截深。

V=Qr /(L1×h×α×γ)…………………………公式2-1

式中:V----日推进度,m/天;

Qr ----工作面设计生产能力,t/天(已算出3305.58t);

L1----工作面长度,m;

h----煤层厚度m;

α----工作面采出率,对于厚煤层取0.93;

γ----煤的容重,t/m3;

将数据带入可得:

V= 3305.78/(192 ×6.9×0.93×1.3)

=2.06m/d

选择滚筒截深600mm, 割两刀放一次顶煤,每天正规循环6刀,采用“四六制”,三采一准备的工作制度。

(3)确定进刀方式

为了合理利用工作时间,提高效率,采用端头斜切煤进刀割三角方式,双向割煤。

进刀过程如下:

a. 当采煤机割至工作面端头时,其后的输送机槽已移近煤壁,采煤机机身处留有一段下部煤;

b. 调换滚筒位置,前滚筒降下、后滚筒升起、并沿送机移直;

c. 再调换两个滚筒上、下位置,重新返回割煤至输送机机头处;

d. 将三角煤割掉,煤壁割直后,再次调换上、下滚筒,返程正常割煤。

(4)确定采放比

选用采煤机割煤高度为 2.6m,放煤高度平均为 4.3m,采放比为1:1.65。

(5)确定放顶步距

据《采矿工程设计手册》,一般情况下,当采用小截深(0.5~0.6m)时,割两刀放一次顶煤,放煤步距为2倍的采煤机截深。故本设计割两刀放一次顶煤,放顶步距为0.6×2=1.2m。

(6)确定放煤方式

单轮、间隔、多口放煤。这种方式工艺简单,便于工人掌握,并可在实践中逐步提高采出率。

4、运煤

工作面采用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运煤,运输平巷采用转载机和胶带运输机运煤。

5、选择支护

(1)支架选择

以设备选用配套原则为基础并结合采煤工作面采煤能力具体情况,工作面采用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从《采矿设计手册》选用如下设备:

(2)确定移架方式

因为此采区顶板条件好,结构稳定,且采用及时支护方式,每天推进6刀,所以选用分组间隔交错式的移架方式。这种方式移架速度快,能满足采煤机快速牵引的需要,适用于顶板较稳定的高产综采面。

(3)确定支护方式

K1煤层属简单结构煤层,硬度系数f=2, 顶板有7.8m厚的灰色砂质泥岩,采高为 3.0m,为防止片帮和冒顶,选用及时支护方式进行支护。

(4)确定端头支架

由于巷道宽 4.5m,而架宽为 1.5m,因此选3架,左右两端共需6架。从《采矿设计手册》选用如下设备:

(5)工作面的支架需求量:

由n = L / E

式中:n ——工作面支架数目,取整数;

L ——工作面长度,m;

E ——架中心距;

得:n= (192+4.5+4.5)/1.5=134;

故工作面共需要支架134架。

(6)超前支护方式和距离

由于采用综采工艺开采,支撑压力分布范围为20~30m,峰值点距煤壁前方5-15m,所以超前支护的距离为20m。选用单体支柱和金属铰接顶梁支护。

6.采空区处理

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

第二节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

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包括了工作面布置图、循环作业图、劳动组织表还有技术经济指标表等,有关工种及出勤人数,均参照我们

实习矿井的实际情况做了安排,相关图表在这里省略,一起放在大图中。

总结

经过几个月的实习,过程曲折可谓一语难尽。在此期间我们也失落过,也曾一度热情高涨。从开始时满富盛激情到最后汗水背后的复杂心情,点点滴滴无不令我回味无长。生活就是这样,汗水预示着结果也见证着收获。劳动是人类生存生活永恒不变的话题。通过实习,我才真正领略到“艰苦奋斗”这一词的真正含义,我才意识到老一辈为我们的社会付出。我想说,设计确实有些辛苦,但苦中也有乐,在如今单一的理论学习中,很少有机会能有实践的机会,但我们可以,而且设计也是一个团队的任务,一起的工作可以让我们有说有笑,相互帮助,配合默契,多少人间欢乐在这里洒下,大学里一年的相处还赶不上这几个月的合作,我感觉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更加近了;我想说,确实很累,但当我们看到自己所做的成果时,心中也不免产生兴奋;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同样可以为社会作出我们应该做的一切,这有什么不好?我们不断的反问自己。也许有人不喜欢这类的工作,也许有人认为设计的工作有些枯燥,但我们认为无论干什么,只要人生活的有意义就可。社会需要我们,我们也可以为社会而工作。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必要失落呢?于是我们决定沿着自己的路,执着的走下去。同时我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团队需要个人,个人也离不开团队,必须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某个人的离群都可能导致导致整项工作的失败。实习中只有一个人知道原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每个人都知道,否则一个人的错误,

班组正规循环作业制度

山西省晋中灵石煤矿有限公司正规循环作业管理办法 二〇一七年

山西省晋中灵石煤矿有限公司 正规循环作业管理办法 一、正规循环作业的概念、适用范围和目标 1、正规循环作业的概念 正规循环作业就是在按定员、定额、定时、定质量、定安全的要求下完成一个循环的全部工序的作业,并周而复始的完成规定的循环次数。 掘进(开拓)正规循环作业指按照掘进(开拓)作业规程中循环图表的安排,配备一定的工种及定员,在掘进、支护工作面按照规定的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所规定的任务,并保证周而复始地、不间断地进行掘进(开拓)的作业方法。 采煤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指根据采煤工作面的生产过程,配备一定的工种及定员,按照采煤作业规程中循环图表的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质、按量、安全地完成工作面落煤、装煤、运煤、支护和采空区处理等工序的全过程,并保证周而复始地、不间断地进行采煤的作业方法。 2、适用范围 本公司的采煤、掘进、开拓作业。 3、基本目标 采掘作业月度正规循环率不低于80%。 二、采煤、掘进(开拓)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标准 1、采煤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标准:

①作业规程和循环图表要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要完成规定的正规循环率。 ②完成作业规程中规定的产量、进度、效率、主要材料消耗、工作面煤炭采出率等指标。 ③工作面工程质量合格,机电设备完好率不低于 90%。 ④安全生产,杜绝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 2、掘进(开拓)正规循环作业的标准: ①作业规程和循环图表要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要完成规定的正规循环率。 ②完成作业计划所规定的进度、效率和主要材料消耗等技术经济指标。 ③工程质量合格,机电设备完好率不低于 90% 。 ④安全生产,杜绝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 三、实现正规循环作业的管理措施 1、强化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素质 各采掘队组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加强对本单位作业人 员的业务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作业人员技能水平和工作责任感,使之既懂生产、精技术、通安全、熟管理,又有团队协作精神,形成合力。同时作业人员也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通过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自身岗位操作技能,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依托集团公司的“三个100%”学习,通过落实规范管理,使广

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样本

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 一、范畴 1、本规范规定了采煤工作面设计程序、根据、技术内容、设计阐明书编写格式。 2、本规范合用于综采工作面、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水采工作面设计。 二、设计程序 1、采煤工作面设计由矿生产技术部门按采煤工作面衔接安排,拟定工作面设计或项目设计负责人。 2、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关于科(部)室,依照采区设计研究拟定采煤工作面设计详细原则。 3、设计负责人依照设计指令下达设计告知单,告知关于单位提供有关基本资料或者告知各专业依照有关基本资料进行专业设计。 4、设计负责人或者各专业依照拟定设计原则及收集有关资料进行采煤工作面设计。 5、编制采煤工作面设计阐明书。 6、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关于单位负责人对采煤工作面设计进行审查。经修改通过后报送长治公司进行审核备案。 三、设计根据 1、长治公司批准采区设计。 2、矿总工程师批准掘进地质阐明书。 3、采面位置、范畴,井上、下关系及四邻采面地质状况。涉及煤层赋存状况、水文地质、瓦斯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赋存状况与涌出特性,煤层爆炸倾向,煤层自燃发火倾向及分类状况。 4、采面内煤层顶底板岩性特性、岩移特点及上、下煤层间及夹矸关系;邻近工作面同一煤层矿压观测资料。

5、邻近工作面及边界小窑采空区、积水状况资料。 6、编制内容必要符合《矿产资源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等国家关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原则和规范规定。 7、采煤工作面设计编制必要以经集团、公司和政府关于部门批准设计文献(矿井设计、矿井改扩建设计、水平延深设计、区域设计等)和经审批采区地质阐明书为根据。 四、工作面设计内容 1、工作面所处位置及编号,所采煤层位置(编号),巷道布置、巷道断面,支护形式及支护材料选取计算,掘进设备。 2、工作面几何尺寸、位置、边界、煤柱,邻近工作面开采状况,采动对地面影响预测及采用相应办法,工作面储量计算及回采率。 3、采煤办法、生产工艺、顶板管理、设备选型、生产能力及其拟定根据、可采期及工作制度。 4、依照煤层赋存条件、顶底板岩性和矿压资料,拟定液压支架选型设计和顶板管理办法。 5、通风、运送、供电、注浆、供排水、综合防尘、煤层注水、防灭火、瓦斯抽放、钻场钻孔、防治水、通讯照明和监测监控等系统设施选型、布置和能力配套设计,并附各种系统图及有关图纸。 6、综合防尘、防火、防瓦斯、煤尘爆炸隔爆设施、办法及灌浆系统拟定。 7、防治瓦斯、煤层突出、火灾、透水及其他危险现象安全技术办法。 8、采煤工作面重要技术经济指标。 9、六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讯联系系统、紧急避险系统涉及避难硐室和救生舱)设计。 五、采煤工作面设计阐明书编制

采煤工作面正规循环率考核办法

采煤工作面正规循环率考核办法 为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和科学化管理,提高正规循环率,减小因工序衔接不紧凑及其它各环节因素对正常安全生产造成的影响,现对采煤队实施正规循环作业标准化管理,特制定《采煤工作面正规循环率考核办法》。本办法适用于采煤队及相关职能科室。 一、考核机构 成立正规循环率考核小组 组长:分管矿长 副组长:分管副总 成员:生产管理科、调度室、安全管理科、综机管理科、防冲击地压科、地质测量科、通风科、机电科、采煤队主要负责人。 考核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管理科,负责正规循环率考核工作,提出考核奖罚意见,报矿考核办公室进行综合考核。 二、采煤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标准 1.作业规程和循环图表要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完成率不低于90%。 2.完成作业规程中规定的产量、进度、效率、主要材料消耗、工作面煤炭采出率等指标。 3.工作面工程质量优良,机电设备完好率不低于90%。 4.安全生产,杜绝轻伤及以上人身伤亡事故。 三、实现正规循环作业的管理措施 1.强化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素质。各采煤队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加强对本单位作业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不断

提高作业人员技能水平和工作责任心,做到程序化作业,解决好影响正规循环作业中人的因素。 2.建立健全操作标准和生产责任制。各采煤队必须建立健全操作标准和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作业人员在生产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和责任,做到职责明确,形成一个严密高效的管理责任系统。 3.正规循环作业管理实行目标化。为了实现正规循环作业的有序进行,必须注重各环节目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保证等五个方面。目标的制定要切合实际,要在矿总体目标的指导下,形成个人向班组、班组向区队、区队向全矿负责的管理体系。 4.科学管理,提高作业循环图表的可操作性。正规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必须从实际出发,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图表作业。同时,应根据条件变化及时调整,使正规循环作业图表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保证正规循环率。 5.确保正规循环,严抓工程质量。对于质量管理必须坚持“班组自检、队组日检、职能科室抽检、矿井月检”的四级管理制度,对于不合格的工程质量要严肃追究。认真落实班长是现场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的管理要求,对各个环节进行把关,区队管理人员进行检查考评,做到与班组长工资挂钩考核,对检查提出的问题,认真做到当天落实不留隐患。生产管理科实行“质量责任追究制”,凡发现在施工中存在偷工减料、质量低劣等现象,将严肃处理。 6.超前分析,不断完善。区队要建立正规循环统计表,实施日记录、旬总结的动态管理,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

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 一、范围 1、本规范规定了采煤工作面设计的程序、依据、技术内容、设计说明书编写的格式。 2、本规范适用于综采工作面、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水采工作面的设计。 二、设计程序 1、采煤工作面设计由矿生产技术部门按采煤工作面衔接安排,确定工作面设计或项目设计负责人。 2、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科(部)室,根据采区设计研究确定采煤工作面设计的具体原则。 3、设计负责人根据设计指令下达设计通知单,通知有关单位提供相关基础资料或者通知各专业根据相关基础资料进行专业设计。 4、设计负责人或者各专业根据确定的设计原则及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采煤工作面设计。 5、编制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6、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单位负责人对采煤工作面设计进行审查。经修改通过后报送长治公司进行审核备案。 三、设计依据 1、长治公司批准的采区设计。 2、矿总工程师批准的掘进地质说明书。 3、采面位置、范围,井上、下关系及四邻采面的地质情况。包括煤层赋存情况、水文地质、瓦斯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赋存情况与涌出特征,煤层爆炸倾向,煤层自燃发火倾向及分类情况。 4、采面内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岩移特点及上、下煤层间及夹矸关系;邻近工作面同一煤层的矿压观测资料。 5、邻近工作面及边界小窑采空区、积水情况资料。 6、编制内容必须符合《矿产资源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7、采煤工作面设计的编制必须以经集团、公司和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设计文件(矿井设计、矿井改扩建设计、水平延深设计、区域设计等)和经审批的采区地质说明书为依据。 四、工作面设计内容 1、工作面所处位置及编号,所采煤层位置(编号),巷道布置、巷道断面,支护形式及支护材料的选择计算,掘进设备。 2、工作面几何尺寸、位置、边界、煤柱,邻近工作面开采情况,采动对地面的影响预测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工作面储量计算及回采率。 3、采煤方法、生产工艺、顶板管理、设备选型、生产能力及其确定的依据、可采期及工作制度。 4、根据煤层赋存条件、顶底板岩性和矿压资料,确定液压支架选型设计和顶板管理方法。 5、通风、运输、供电、注浆、供排水、综合防尘、煤层注水、防灭火、瓦斯抽放、钻场钻孔、防治水、通讯照明和监测监控等系统的设施选型、布置和能力配套的设计,并附各种系统图及相关图纸。 6、综合防尘、防火、防瓦斯、煤尘爆炸的隔爆设施、措施及灌浆系统的确定。 7、防治瓦斯、煤层突出、火灾、透水及其它危险现象的安全技术措施。 8、采煤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六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讯联络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包括避难硐室和救生舱)设计。 五、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的编制 设计说明书包括封面、会审签字表、会审记录表、章节目录、章节内容及附图。 概述 1、工作面的井上下位置及对地表的影响、盖山厚度和四邻关系、主要大巷的关系。 2、工作面周围开采状况。 3、工作面所采煤层及开采顺序。 4、该工作面计划接替时间及安装时间。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

一、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 内容以图表为主,主要包括:“三书”(地质说明书、爆破说明书、顶板管理说明书、九个系统(运输、通风、排矸、排水、供电、防尘、避灾、监控、通信等系统、措施(安全技术措施。要求各种图表清晰准确,文字简明通俗易懂。 1.概述 要求说明采煤工作面位置、范围、邻近采掘情况及其影响,附表说明工作面走向长度、倾斜长度、煤层厚度、倾角、容重、地质储量、可采储量等。 2.地质情况(即地质说明书 包括煤层赋存状况、煤层结构、厚度、倾角、硬度、煤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顶底板岩石性质、结构、层理、节理、断层、强度、顶板分类、煤层瓦斯、二氧化碳含量、自然倾向、煤尘爆炸性等。 3.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包括采煤方法、采高、落煤方式、装煤方式、运煤方式、支护形式的选择,巷道布置简述(附图,附每循环出煤量及材料消耗基础表。 4.顶板管理及支护形式(即顶板管理说明书 包括顶板的管理方法、工作面支护顶板管理图(包括回采工作面支架、特殊支架的形式、结构、规格、支护间距、放顶步距、最小控顶距、最大控顶距、工作面上下出口支护的支架的结构规格,并加以说明、初次放顶的措施、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特殊支护措施、回柱方法及工艺要求、支护材料复用的规定、工作面上下顺槽支架回撤以及距工作面滞后距离的规定、工作面上下出口支护的质量要求、过断层和过老空等巷道的安全技术措施。 5.爆破说明书

包括钻眼设备、安全炸药种类、爆破器材、炮眼布置方式及炮眼布置图(必须表明工作面高度和打眼范围、炮眼位置、排数、个数、深度、角度及炮眼编号,要用三视图表示、炮眼布置说明表(必须说明各种炮眼名称、编号、深度、角度、每个炮眼装药量及总装药量、封泥长度、连线方式和起爆顺序等。 6.生产系统 包括通风方式、通风系统图、通风路线、通风设施、风量计算和要求;综合防尘及喷雾洒水系统;排水方式、设备选型及布置、排水系统图;煤、矸及材料装运方式、设备选型及其系统图(包括溜煤眼及煤仓;供电设施、电缆设备负荷选择及系统图;灌浆灭火系统;充填、抽放瓦斯等管路系统图;通信系统;压风系统;电气设备布置图;安全监控装备布置系统图;井下避灾路线系统图根据生产条件简要叙述;附采煤工作面设备配置检修表。 7.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指标 包括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方式、正规循环作业图表、劳动人员、管理人员配备表,采煤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8.安全技术措施 包括避灾路线图、爆破、顶板管理、支护(采煤工作面过老巷、断层、破碎带防冒顶片帮的技术措施、通风、瓦斯管理、综合防尘、防灭火、运输以及设备维修管理等安全技术措施;提高回采率及提高煤质的措施。 技术措施。

采煤工艺设计与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

目录 绪论 (2)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 (5) 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5) 第二节采区内的再划分 (7) 第三节确定采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9) 第二章采煤工艺设计 (14) 第一节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14) 第二节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 (19) 设计总结 (20) 参考文献 (22) 附表

绪论 一、设计目的 (一)初步应用《煤矿开采学》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煤矿开采学》课程的理解。 (二)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三)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二、设计题目 (一)设计题目的一般条件 某矿第一开采水平上山阶段某采区、盘区或者带区自上而下开采K1,K2和K3煤层,煤层厚度、煤层间距及顶底板岩性见综合柱状图。 该采区、盘区或带区走向长度2100米,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埋深较浅,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K1煤层属简单结构煤层,硬度系数f=2,K2和K3煤层属中硬煤层,各煤层瓦斯涌出量较低,自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较小。 设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m,煤层露头为-30m。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区服务的一条运输大巷布置在K3煤层底板下方25m处的稳定岩层中,为满足该采区生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根据采煤方法不同由设计者自行决定。 (二)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 1、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1 煤层倾角条件1:煤层平均倾角为8°,阶段倾斜长度1200m。 2、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2 煤层倾角条件2:煤层平均倾角为16°,阶段倾斜长度1000m。 三、课程设计内容 (一)采区、盘区或带区巷道布置设计;

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范例

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范例

更多资料请访问.(.....)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工作面名称: 施工单位: 负责人: 编制人: ××煤矿 年月日

会审单位及人员

会审意见

目录 第一章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巷道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煤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煤层顶底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地质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水文地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节主要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采煤方法与采煤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采煤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采煤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采煤面生产能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设备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顶板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支护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两巷及端头顶板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矿压观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煤矿工作面循环作业采煤知识

煤矿工作面采煤知识 关键词:正规循环率工作面循环作业采煤循环循环方式 工作面循环作业:即是完成破煤、装煤、运煤、支护、顶板管理等基本工序并周而复始地进行的作业过程。在一般条件下综合机械化果煤的顶板管理工作大大简化,因此采煤机割煤、移支架、移输送机就成为综采工作面生产中的三个主要工序,沿工作面全长完成这三个工序,也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回采工作面的循环:即完成落煤、装煤、运煤、工作面支护及采空区处理等全部工序的整个过程。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的工作面,不管是炮采、机采、综采,均以完成回柱放顶(移架),作为一个循环标志。而掘进工作面的循环,是完成钻眼、装药联线、放炮通风,装岩、运岩、支护作为一个循环。 采煤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概念:根据采煤工作面的生产过程,配备一定的工种及定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质、按量、安全地完成既定任务,并保证周而复始地、不间断地进行采煤的作业方法。 采煤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标准: ①有一个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作业规程和循环图表,完成规定的正规循环率。 ②完成作业规程中规定的产量、进度、效率、煤质、主要材料消耗、工作面煤炭采出率等指标。 ③工作面工程质量合格,机电设备完好率不低于 80% ,事故率不超过 2% 。 ④安全生产,消灭死亡和重大事故。 正规循环率:一般指全月正规循环次数与全月工作日数乘作业规程规定的日循环次数之比,即: 月正规循环率(%)=[全月正规循环次数/(全月工作日数×作业规程的日循环次数)]× 100%

上式中:全月工作日数是指当月日历数减去外因素,如例假、检修、停电或其它影响的日数,不能累计逐日的影响时间而后算天数。回采工作面的正规循环率,按照煤层的地质条件,工作面的机械装备,日进度等而决定。双循环的工作面,月正规循环率一般不低于75 %;日进三循环或多循环的月正规循环率一般不低于70%;掘进工作面的正规循环率,一般不低于75%。 式中:月正规循环数——是按正规循环标准的要求,逐日累计的统计数,不得用月末总进尺数反算。 月工作日数——指全月日历日数减去因工作面外部因素影响的日数(如节假日、矿井检修、停电、重大运输和提升事故的影响等)。凡工作面本身事故影响造成的停产日数,仍按工作日数计算。 要求:采煤工作面按煤层的地质条件、机械装备条件等,条件好时正规循环率为80%-90% ,条件差时为 70%-80% 。 循环方式概念:循环方式就是循环进度和每昼夜循环数的总称。 ( 1 )循环进度:循环进度是采煤工作面完成一个循环后向前的推进距离。 L=n × b 式中L ——循环进度; n ——每循环落煤次数; b ——落煤次数。 落煤进度的确定:顶板稳定性、工作面运输能力、工作面支架排距、采煤机械的技术特征。 每循环落煤次数的确定:顶板冒落步距、经济合理性。 ( 2 )昼夜循环数目 昼夜循环数目的多少决定于循环周期(时间)的长短,它直接决定着采煤工作面的日产量、效率和其它技术经济指标。

采煤工艺设计与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

采煤工艺设计与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 图表 1

2

目录 绪论 (2)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 (5) 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5) 第二节采区内的再划分 (7) 第三节确定采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9) 第二章采煤工艺设计 (14) 第一节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14) 第二节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 (19) 设计总结 (20) 参考文献 (22) 附表 3

绪论 一、设计目的 (一) 初步应用<煤矿开采学>课程所学的知识,经过课程设计,加深对<煤矿开采学>课程的理解。 (二) 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三) 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二、设计题目 (一) 设计题目的一般条件 某矿第一开采水平上山阶段某采区、盘区或者带区自上而下开采K1,K2和K3煤层,煤层厚度、煤层间距及顶底板岩性见综合柱状图。 该采区、盘区或带区走向长度2100米,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埋深较浅,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K1煤层属简单结构煤层,硬度系数f=2,K2和K3煤层属中硬煤层,各煤层瓦斯涌出量较低,自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较小。 4

设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m,煤层露头为-30m。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区服务的一条运输大巷布置在K3煤层底板下方25m处的稳定岩层中,为满足该采区生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根据采煤方法不同由设计者自行决定。 (二) 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 1、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1 煤层倾角条件1:煤层平均倾角为8°,阶段倾斜长度1200m。 2、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2 煤层倾角条件2:煤层平均倾角为16°,阶段倾斜长度1000m。 三、课程设计内容 (一) 采区、盘区或带区巷道布置设计; (二) 采煤工艺设计及编制循环图表。 四、进行方式 学生按设计大纲要求,任选设计题目条件中的煤层倾角条件1或煤层倾角条件2,综合应用<煤矿开采学>所学的知识,每个人独立完成一份课程设计。 设计者之间能够讨论、借鉴,但不得相互抄袭,疑难问题可与指导教师共同研究解决。 本课程设计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分析与开掘工程量和维护费用比较。 5

综采工作面模型要求

综采工作面模型设计要求 一、模型组成要求 1、进风顺槽设备列车模型:移动变压器、组合开关、监控中心、清水泵、乳化泵 2、进风顺槽模型:超前支架 3、采煤工作面模型:液压支架、刮板运输机、采煤机 4、回风顺槽模型:破碎机、转载机、超前支架、胶带运输机 5、地面监控中心模型 二、模型设备功能要求 1、各设备具备仿真模拟运行功能,包括乳化泵、清水泵仿真运行,皮带仿真运行,三机仿真运行(破碎机、转载机、刮板运输机),采煤机具备牵引行走、滚筒旋转割煤、前后摇臂升降功能。 2、工作面支架具备跟机移架功能。采煤机过后的支架能跟机自动移架,包括降柱、移架、升柱、推溜等动作。 3、监控中心具备“一键启停”顺序控制功能。当按下“一键启动”按钮后,乳化泵、清水泵、皮带、三机(破碎机、转载机、刮板运输机)、采煤机顺序启动,设备上安装的指示灯也顺序亮灯。当按下“一键停机”按钮后,所有设备顺序停机。 4、设备状态视频监控功能。在工作面运输机机头和机

尾、皮带机头安装微型摄像头,配备电脑并在电脑上对监控画面进行显示。 三、其他要求 1、模型要做到形象逼真、仿真度高,按照综采工作面实际情况进行布置,模型能直观反映出综采工作面设备布置、生产工艺、巷道布置、运输系统。 2、顺槽监控中心模型应与实际相符,包含六台显示器、两台操作台(采煤机操作台和支架操作台)、两个凳子及其上面坐着的两个操作员等,具有“一键启停”按钮并能顺序启动顺序停止所有模型设备。地面监控中心模型与顺槽监控中心模型配置、功能相同并进行互联。 3、所有设备均需安装指示灯,安装预警语音,用以指示设备的启停状态,用以指示“一键启动”过程中设备的启动顺序。用机械传动技术显示工艺流程。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南桐矿业公司 (采煤) 作业规程 矿井名称: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红岩煤矿 回采工作面:3601N1工作面 总工程师:王光全2014年7 月15 日安全矿长:段云平2014年7 月11 日生产矿长:易利荣2014年7 月10 日机电矿长:廖秀兵2014年7 月7 日生产副总:张召2014年7 月 4 日安全副总:陈勇2014年 6 月21 日通瓦副总:范林2014 年 6 月16 日机电副总:易晓钢2014年 6 月12 日调度室:董道平2014年 6 月11 日安监科:曹优能2014年 6 月11 日机运科:韩广斌2014年 6 月11 日通瓦科:钟传平2014年 6 月11 日技术科:柯军2014年 6 月8 日生产科:吴祥文2014年 6 月 6 日施工队:廖化兵2014年 6 月 6 日编制:杨科2014年 6 月 6 日 红岩煤矿生产技术科 二O一四年七月十五日

目录 第一章概况 (2)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2) 第二节编写依据 (3) 第三节煤层 (3) 第四节地质构造 (4) 第五节煤质 (4) 第六节水文地质特征 (4) 第七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5) 第八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5) 第二章采煤方法 (6) 第一节工作面巷道布置 (6) 第二节回采工艺 (7) 第三节设备配置 (8) 第三章顶板控制 (10) 第一节支护设计 (10)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 (13) 第三节两巷及端头顶板控制 (15) 第四节矿压观测 (17) 第四章生产系统 (18) 第一节运输系统 (18) 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18) 第三节排水系统 (25) 第四节供电系统 (25) 第五节通讯照明 (25) 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 第一节劳动组织 (26) 第二节作业循环 (26)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 第六章煤质管理 (27)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8) 第一节一般规定 (28) 第二节顶板管理 (30) 第三节防治水 (39) 第四节爆破安全管理 (39) 第五节“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控 (43) 第六节运输 (48) 第七节机电 (51) 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65) 第九章“六大系统” (66)

煤矿综采工作面安装作业规程

车集煤矿综采工作面安装作业规程 目录 第1章工作面概况5 第2章工作面安装工程量5 第3章设备运输路线6 第4章安装准备工作6 第5章设备安装与回撤10 第6章设备安装与回撤要求20 第7章工作面安装期间通风系统20 第8章工作面供电系统22 第9章工作面供、排水系统22 第10章工作面避灾路线23 第11章安全技术措施23 第1章工作面概况 2513工作面位于25采区南翼最上部,西为风氧化带防水煤柱,北为25轨道上山保护煤柱,东为设计的2511工作面,南为火成岩边界。 2513工作面走向长度645-705m,倾斜长56-126m,煤层倾角10-22°,平均倾角15°。切眼内支架采用后退式安装,工作面安装设备见工作面安装工程量。 第2章工作面安装工程量 1准备工作量

1.1安装各种绞车共计13部。 1.22513上巷、切眼共计铺道950m。 1.3安装临时乳化液泵站及电源:XRB-80型乳化液泵2台,配套乳化液箱1台,铺设高压供液管路220m(从乳化液泵站经过切眼铺至切眼下口向外30m)。 1.4BZX-4/127综保3台,用于两顺槽通讯信号和照明。 1.5运输路线的信号系统。 1.6安装运输系统的安全设施。 2生产系统安装 2.1上巷 2.1.1移动设备列车: 2.000011.1.1里侧电缆车1辆,外侧电缆车1辆。 2.000011.1.2KBSGZY-630/6/1.14kV型变压器2台。 2.000011.1.3WRB-200/31.5型乳化液泵2台,配套乳化液箱1个。 2.000011.1.4KBZ-400型馈电开关1台,QJZ-4×315/1140型组合开关3台,BZX-4/127型照明综保1台。 2.000011.1.5供液进回液高压胶管各1趟。 2.000011.1.6专列照明10盏。 2.1.2通讯系统:安装KTC101载波通讯、控制、保护1套,线路长1300m,其中主机、电源1套,载波电话13台,闭锁7台,带闭锁电话7台,智能终端1台。

掘工作面循环

掘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

织金县秀华煤矿采掘工作面 循 环 作 业 图 表 二0一五年

一、11706运输巷循环作业表、劳动组织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循环作业图表﹝零点班(其它班与零点班相同)﹞ 时间 工序 1 2 3 4 5 6 7 8 交接班、安 全检查 30 打眼80 装药、联线40 撤人布岗、 放炮撤岗30 临支、洒水 降尘 20 出货 16 永久支护120 运料、维护 溜子、 120 2)、劳动组织图表 班次 职工 在册出勤

工种 夜早中合 计 夜早中 合 计 班 长 1 1 1 3 1 1 1 3 放炮 员 1 1 1 3 1 1 1 3 溜子、皮 带 1 1 1 3 1 1 1 3 综合工 种 4 4 4 12 3 3 3 9 合 计 7 7 7 21 6 6 6 18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 号 指标名称单位数量 1 巷道断面m 2 S净=7.6m2 2 巷道方位度91 3 巷道坡度沿C8煤层顶板掘进 4 工程量m 160 5 日循环数个 3

6 循环进尺m 2.0 7 循环率% 90% 8 月进尺m 180 9 循环炸药 消耗 ㎏/循 环 8.6kg 10 循环雷管 消耗 个/循 环 21个 11 施工期月 1.17 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项目单位指标备注掘进断面 积 m27.6 煤岩硬度 系数 f 3.5 日计划循 环个数 个 3 m3循环率% 90 班进度m 2.0 日进度m 6 出勤人数人21 工效m/工0.29 每m炸药kg/m 12.17

耗 每m雷管 个/m 15.22 耗 锚杆消耗根/m 8 锚网消耗吨/m3 6 说明:1、风水管路由早班人员配合机修工接好,由机修工负责。 2、生产班风筒具迎头超过规定距离时,由当班班长配合瓦检员负责延风筒。 3、班长把各项工作分配详细,支护、运输等工种都需要做兼职工作。 二、11706回风巷循环作业图表、劳动组织表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循环作业图表﹝零点班(其它班与零点班相同)﹞ 时间 1 2 3 4 5 6 7 8 工序 交接班、安 30 全检查 打眼80 装药、联线40 撤人布岗、 放炮撤岗30 临支、洒水20

采煤工作面爆破要求

(一)采煤工作面的爆破工作要求 采煤工作面爆破工作应满足“五不、两少、两高”的要求。 “五不”:不崩坏顶板;不崩倒、崩坏支架;不崩翻刮板输送机;不留底煤,以减少工人起底煤的工作量;不出大块煤炭,以减少工人二次破碎的工作量。 “两高”:爆破自装率高,爆破后要求煤体松动适度,使尽量多的煤落入刮板输送机,以减少人工攉煤量,同时防止把煤抛到采空区一侧,以提高煤炭采出率;炮眼利用率高,以保证采煤工作面的循环进度。 “两少”:爆破消耗的时间少,应尽量增加每一次爆破的炮眼个数,以减少放炮次数,缩短放炮的辅助时间,提高出煤工效;爆破材料消耗量少,应合理布置炮眼和装药量,降低炸药、雷管消耗量,提高经济效益。 另外,在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工作面进行爆破作业时,还有特殊的安全要求,概括为以下基本内容: (1)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工作面,都必须使用取得产品许可证的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雷管。 (2)放炮工作必须由经过专门训练、取得放炮合格证的专职放炮员担任。放炮作业包括放炮母线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只准放炮员一人操作。 (3)放炮作业时,放炮员、班组长、瓦斯检查员都必须在现场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 (4)装药前和放炮前后,必须检查瓦斯。如果放炮地点20m以内瓦斯浓度达到1%时,不准装药、放炮,同时附近20m以内,都必须进行洒水降尘。 (5)炮眼封泥必须使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炮眼部分,应用粘土炮泥充填封实。严禁放糊炮和放炮出现“打筒”现象。 (6)采煤工作面可以采用分组装药,但一组装药必须一次起爆。严禁在一个采煤工作面使用两台放炮器同时进行放炮。 (二)采煤工作面炮眼布置方式 采煤工作面炮眼布置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单排眼布置方式:在煤层厚度为1.0m以下的薄煤层或煤质松软、节理发达的中厚煤层中,可沿工作面中间打一排向下倾斜的炮眼,称为单排眼,如图5--7所示。炮眼与工作面煤壁的夹角为65。~75。。 (2)双排眼布置方式:在煤层厚度1.0m~1.5m,煤质中硬的中厚煤层中,可靠近顶、底板沿工作面打两排眼,称为双排眼,如图5—8所示。如上、下两排眼互相错开,又称三花眼。 底眼位于工作面下部,靠近底板。它的作用是将煤层下部的煤沿底板

综采工作面回撤作业规程

综采工作面回撤作业规程

————————————————————————————————作者: ————————————————————————————————日期:

13102综采工作面预计在6月中旬采到停采线,为顺利回撤该工作面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等设备,特制定13102综采工作面回撤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一、回撤前工具、材料、设备的准备工作 1、13102措施巷(停采线前5米)作为13102工作面回撤通道。 2、在前刮板机机头煤帮侧打回柱绞车硐室、安装22KW回柱绞车。 3、01运输绕道下部安装1台22KW回柱绞车。 4、在回撤通道口安装1台25KW调度绞车。 5、拆转载机、工作面输送机前将浮煤清理干净。 6、工作面机头、机尾出口处的巷道采用锚杆锚索配合11#工字钢梁支护,以保证拆设备时安全。 7、回柱绞车分别打好压柱、戗柱。 8、回撤前先将设备列车运走,并将用来回撤支架用的泵站放到运输顺槽中比较宽敞的地点。 9、为了保证通风,在工作面进风巷安装一台11KW局部扇风机,以备拆架时用。 10、准备φ24.5绳卡,40型溜子链100挂,φ20螺丝200条,U 形环15T的20个,10T的20个。 11、10T滑轮5个、20T滑轮5个、10T手动葫芦5个、5T手动葫芦10个。 二、回撤前工作面的准备

1、工作面从距离停采线20m处开始,控制好采高3.5m,不进行放顶煤操作,采煤机割煤时必须沿底板割煤。 2、当工作面推到距停采线15m时,沿工作面追机在支架顶梁上开始铺金属网,网下铺设钢丝绳,金属网与钢丝绳每隔0.5m用14#铁丝双股扭三圈绑一道。网与网的长、短边,联网均采用搭接,联网距200mm,用14#铁丝双股扭三圈。钢丝绳两端固定在工作面上、下两巷顶板锚杆或锚索上,用10T手拉葫芦拉紧,蹬直。铺网1.8m 时开始敷设第一根钢丝绳φ21.5mm。第二根绳距离第一根钢丝绳0.5m。 3、工作面在距离停采线5m处时,开始进行锚网锁支护,第一排锚杆要采用梯子梁顺峒布置支护,其余顶锚杆不采用梯子梁支护架设木托盘(50*400*200mm)。锚杆间排距900*900mm进行支护,锚索支护采用15.24*12000mm,间排距1600*1600mm(见附图)。顶锚杆锚固力85KN,帮锚杆锚固力50KN,锚索锚固力120KN。 4、在煤壁不好的地段打设贴帮柱。 5、待前部刮板机、采煤机回撤后开始在回撤通道中铺道。 6、13102运输顺槽与13103回风顺槽联络巷内按标准敷设24k g轨道120m,道岔两附。 三、回撤的工作面设备数目及数量 1、MG300/730型采煤机1台 2、ZF7600/24/38型支架96架 3、ZFG7600/24/36型支架5架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范本.

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工作面编号:4421

编审人员签字编制单位:回采四区 编制人:巩庆刚李敦芝 施工负责人: 审查单位: 技术科: 地质科: 通防科: 机电科: 运输科: 煤质科: 安监处: 采煤副总: 生产矿长意见: 签字

会审意见会审人员: 会审意见: 矿总工程师意见: 签字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开采影响 一、采煤工作面平面图 二、工作面位置与毗邻关系 本工作面属于四层煤,位于-1100水平前组四采区第一亚阶段。F12断层东侧,以上为4420工作面,已经开采结束,以北为F15断层,以东为F11断层。 工作面标高:-801.50--897.05。地面标高:+187米。 三、工作面投影位置 位于南宫庄及其西北部的部分农田。 四、工作面开采对地面建筑物,主要井巷及其它方面的影响。 地面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沉降。 第二节工作面地质状况 一、煤层赋存条件 二、煤层及顶底板岩性变化特征(附综合柱状图) 1、煤层产状 此煤层属古生代二迭纪山西组,煤层走向157-171度,倾角25.5度。 2、煤层顶底板岩性 顶板为灰白色中砾砂岩,坚硬,近煤层处层理发育,局部发育成楔状,不易破碎,伪顶厚0.1-0.7,粉砂岩灰黑色,易碎,易冒落,直接底为细砂岩,灰色,层理发育,厚2.0米,该面直接顶为4类,老顶2级。 三、水文地质情况

该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在顶板裂隙发育地带有少量淋水,最大涌水量0.05 m3/min,正常涌水量0.02 m3/min。 四、实测地质构造 五、主要地构造说明 本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F1断层对回采的影响程度较小。 六、冲击地压鉴定意见 经有关部门鉴定,该煤层有冲击倾向性,属冲击地压煤层,按冲击地压面管理,重点治理范围:上、下平巷60m,上、下端头20m,有悬顶、工作面来压及特殊情况下,重点加强煤粉检测,发现有冲击危险时,必须及时放炮卸压 第三节巷道布置 一、工作面巷道布置 工作面进回风巷及切眼沿四层煤布置,均为单巷布置,顶板为砂岩,局部撇底煤;支护形式为锚网带,掘进断面形状为梯形,掘进断面积5.72m2。 二、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

采煤学复习题,整理

采煤学复习题 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 含煤地带称为煤田。 2、矿区——开发煤田形成的社会区域,成为矿区。 矿区根据储量、赋存条件、煤炭市场需求量和投资环境等情况,确定矿区规模、划分井田,规划井田开采方式,规划矿井或露天矿建顺序,确定矿区附属企业的类别、数目和生产规模,建设过程等,总称为矿区开发。 3、井田——在矿区内,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一般情况下——煤田-(矿区)-井田(矿井) 4、井田范围——是指井田沿煤层走向的长度和倾向的水平投影宽度。 5、矿井储量——见问题70 6、直立巷道——立井、暗立井、溜井 6、水平巷道——斜井、暗斜井、上山、下山 7、倾斜巷道——平硐、石门、煤门、平巷 8、井田内划分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回采巷道分类 开拓巷道——为全矿井、一个开采水平或阶段服务的巷道,如井筒、井车场、阶段(或水平)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等。 准备巷道——为整个采区服务的巷道,如采区上(下)山、采区上下车场、采区石门等。 9、回采巷道——仅为采煤工作面生产服务的巷道,如区段运输平巷、区段回风 大巷、开切眼,叫做回采巷道。 10、采场——用来直接大量采取煤炭的场所,称为采场; 11、采煤工作面——在采场内进行回采的煤壁,称为采煤工作面(也称 回采工作面) 12、回采工作——在采场内,为采取煤炭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称为回采工 作。回采工作可分为基本工序和辅助工序。破煤——装煤——运煤——工作面支护——采空区。 13、采煤工艺——在采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各项工序的过程。 14、采煤系统——回采巷道的掘进一般是超前于回采工作进行的。他们之间 在时间上的配合以及在空间上的相互位臵关系,称为回采巷道布臵系统,也即采煤工艺; 15、采煤方法——采煤系统与采煤工艺的综合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配 合。 16、回采工艺的五个主要工序——找不到 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17、我国常用的主要采煤方法及其特征——见课本18页 18、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及其开采技术不同,厚煤层分层采煤方法;

煤矿综机检修硐室掘进工作面作业劳动组织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煤矿综机检修硐室掘进工作面作业劳动组织与主要技术 经济指标 第一节劳动组织 巷道掘进采用每天“三八”制(一天三班,每班八小时)组织生产,每班一个循环,循环进尺2m。 表5.1-1 劳动组织表

第二节循环作业 一、循环作业图表 为保证正规循环作业的完成,迎头施工作业必须根据劳动组织的人员配备,合理安排工序,工序和工序之间尽量做到交叉进行,平行作业,以充分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工时利用率。

二、工期保证措施 (一)组织管理措施 (1)按照工程项目管理法组织施工,对本掘进工程实行包工期、包质量,包成本的项目负责制,将任务指标分解,层层落实到班组和个人。 (2)优化管理机构和劳动组织,选用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为跟班副队长,按工程、岗位实行定员、定编,各项工作任务实行定量、定时、定人。 (3)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各班组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奖罚分明,使整个区队形成一个团结奋斗、工作高效的集体。 (二)技术措施 施工前认真编制施工作业规程,选择技术先进、机械设备配套合理的施工方案,按设计要求及时调配好设备、材料

和劳动力,为快速施工创造条件。 利用流线图及网络技术,制定合理的分部、分项及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目标,根据实际完成与计划对比,做出相应的调控和补救措施,实现工程进度的动态控制,保证工期目标的顺利实现。 坚持正规循环作业,消除影响工期的因素。合理安排工序转换工作,压缩转换时间,并充分利用机械设备停歇时间,进行维修、保养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采用施工机械化配套设备,充分发挥设备能力,并充分发挥机械效能,进行快速施工。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5.3-1 技术经济指标表

综采工作面安全标准

综采工作面安全标准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GB50125-200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综采采区设计规范》等,由集团公司安监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 编制过程中,编写组进行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参考国家有关资料,反复修改,最后由安监局组织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七章。内容包括:基本规定、回采工作面设备、“一通三防”设施、监测监控、顶板管理、探放水及排水设施、避险系统。本标准适用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对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管理和监管,并作为《矿井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的评估、检查内容,其中第一章《基本规定》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需要对规范进行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电子版发送至集团公司安监局办公室,邮箱:ajjstx@https://www.360docs.net/doc/1d6575284.html,。 本规范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同煤集团安监局 主要起草人:丁学良、康松涛、段文广、史永强、贺家伟、李杰、王岗

1基本规定 1.0.1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的一翼最多只能布置1个回采工作面;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双翼最多只能布置2个回采工作面。 1.0.2回采工作面不得破坏工业场地、矿界、防水和井巷等安全煤柱;未经审批,不得进行“三下”开采。 1.0.3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 1.0.4回采工作面范围内及周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楚的严禁进行回采作业。 1.0.5孤岛开采、均压开采、近距离煤层开采、煤柱下覆开采、冲击地压区域开采、放顶煤开采、采用炮采工艺开采,必须按规定履行审批程序,落实好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1.0.6巷道净高不低于1.8米,有2个畅通的安全出口,人行道宽度符合规定。 1.0.7工作面及两巷顶板支护完好,在压力集中或顶板破碎区采取可靠的加强支护措施。 1.0.8端头支护、超前支护符合规定,有采用钢性连接的防倒、防坠装置。 1.0.9严禁在采煤工作面范围内再布置另一采煤工作面同时作业。严禁在综采工作面布置前切巷。 1.0.10查清同层、上部采空积水及小窑破坏区积水、顶底板砂岩含水层和下部奥灰水承压情况,科学制定探放水设计,认真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