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协方差分析

i第八章单因素方差分析 (1)

幻灯片1 【例】调查了5个不同小麦品系的株高,结果如下。试判断这5个品系的株高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5个小麦品系株高(cm)调查结果 株号品系 ⅠⅡⅢⅣⅤ 1 2 3 4 5 和平均数64.6 65.3 64.8 66.0 65.8 326.5 65.3 64.5 65.3 64.6 63.7 63.9 322.0 64.4 67.8 66.3 67.1 66.8 68.5 336.5 67.3 71.8 72.1 70.0 69.1 71.0 354.0 70.8 69.2 68.2 69.8 68.3 67.5 343.0 68.6 幻灯片2 第八章单因素方差分析 One-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 幻灯片3 本章内容 第一节方差分析简述 第二节固定效应模型 第三节随机效应模型 第四节多重比较 第五节方差分析应具备的条件 幻灯片4 第一节方差分析简述 一、方差分析的一般概念 1、概念 方差分析(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是同时判断多组数据平均数之间差异显著性的统计假设检验,是两组数据平均数差异显著性t 检验的延伸。 幻灯片5 单因素方差分析(一种方式分组的方差分析):研究对象只包含一个因素(factor)的方差分析。 单因素实验:实验只涉及一个因素,该因素有a个水平(处理),每个水平有n次实验重复,这样的实验称为单因素实验。 水平(level):每个因素不同的处理(treatment)。 幻灯片6 方差分析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 ANOV A 由英国统计学家,用于推断多个总体均数有无差异。

统计学第八章方差分析

第八章方差分析 Ⅰ.学习目的 本章介绍方差分析的理论、方法与运用。通过学习,要求:1.了解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思想;2.理解方差分解原理;3.掌握单因素、双因素(有、无交互作用)方差分析的原理和流程;4学会针对资料提出原假设,并能利用Excel进行方差分析。 Ⅱ.课程内容要点 第一节方差分析方法引导 一、方差分析问题的提出 方差分析,简称ANOVA(analysis of variance),就是利用试验观测值总偏差的可分解性,将不同条件所引起的偏差与试验误差分解开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比较,以确定条件偏差的影响程度以及相对大小。当已经确认某几种因素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时,可使用方差分析检验确定哪种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最为显著及估计影响程度。 二、方差分析的有关术语和概念 1.试验结果:在一项试验中用来衡量试验效果的特征量,也称试验指100

101 标或指标,类似函数的因变量或者目标函数。 2.试验因素:试验中,凡是对试验指标可能产生影响的原因都称为因素,或称为因子,类似函数的自变量。试验中需要考察的因素称为试验因素,简称为因素。一般用大写字母A 、B 、C 、……表示。方差分析的目的就是分析实验因素对实验或抽样的结果有无显著影响。如果在实验中变化的因素只有一个,这时的方差分析称为单因素方差分析;如果在实验中变化的因素不止一个,这时的方差分析就称为多因素方差分析。 3.因素水平:因素在试验中所处的各种状态或者所取的不同值,称为该因素的水平,简称水平。一般用下标区分。同样因素水平有时可以取得具体的数量值,有时只能取到定性值(如好,中,差等)。 4.交互作用:当方差分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不唯一时,这种多个因素的不同水平的组合对指标的影响称为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三、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一)方差分解原理 一般地,试验结果的差异性可由离差平方和表示,离差平方和又可分解为组间方差与组内方差。其中,组间方差为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的加总;组内方差则是各组内的随机影响的加总。如果组间方差明显高于组内方差,说明样本数据波动的主要来源是组间方差,因素是引起波动的主要原因,则认为因素对试验的结果存在显著的影响;否则认为波动主要来自组内方差,即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不显著。 (二)检验统计量 检验因素影响是否显著的统计量是F 统计量: 组内方差的自由度 组内方差组间方差的自由度 组间方差// F

协方差分析理论与案例

协方差分析理论与案例 假设我们有N 个个体的K 个属性在T 个不同时期的样本观测值,用it y ,it x ,…,N,t=1,…,T,k=1,…,K 表示。一般假定y 的观测值是某随机实验的结果,该实验结果在属性向量x 和参数向量θ下的条件概率分布为(,)f y x θ。使用面板数据的最终目标之一就是利用获取的信息对参数θ进行统计推断,譬如常假设假定的y 是关于x 的线性函数的简单模型。协方差分析检验是识别样本波动源时广泛采用的方法。 方差分析:常指一类特殊的线性假设,这类假设假定随机变量y 的期望值仅与所考察个体所属的类(该类由一个或多个因素决定)有关,但不包括与回归有关的检验。而协方差分析模型具有混合特征,既像回归模型一样包含真正的外生变量,同时又像通常的方差一样允许每个个体的真实关系依赖个体所属的类。 常用来分析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影响的线性模型为: *,1,,,1,,it it it it it y x u i N t T αβ'=++=???=??? 从两个方面对回归系数估计量进行检验:首先,回归斜率系数的同质性;其 次,回归截距系数的同质性。检验过程主要有三步: (1) 检验各个个体在不同时期的斜率和截距是否都相等; (2) 检验(各个体或各时期的)回归斜率(向量)是否都相等; (3) 检验各回归截距是否都相等。 显然,如果接受完全同同质性假设(1),则检验步骤中止。但如果拒绝了完全同质性性假设,则(2)将确定回归斜率是否相同。如果没有拒绝斜率系数的同质性假设,则(3)确定回归截距是否相等。(1)是从(2)、(3)分离出来的。 基本思想:在作两组或多组均数1y ,2y ,…,k y 的假设检验前,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找出协变量X 与各组Y 之间的数量关系,求得在假定X 相等时修定均数1y ',2y ',…,k y '然后用方差分析比较修正均数间的差别,这就是协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协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⑴要求各组资料都来自正态总体,且各组的方差相等;(t 检验或方差分析的条件)⑵各组的总体回归系数i β相等,且都不等于0(回归方程检验)。因此,应用协方差分析前,要对资料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和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斜率同质性检验),只有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之后才能应用,否则不宜使用。 ⑴各比较组协变量X 与分析指标Y 存在线性关系(按直线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判断)。 ⑵各比较组的总体回归系数i β相等,即各直线平行(绘出回归直线,看是否

第10章单因素方差分析

第10章 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0ne-Way ANOV A),又称一维方差分析,它能够对单因素多个独立样本 的均数进行比较,可以用10种检验方法对变量间的均数进行两两比较(即多重比较检验)并给出方差分析表,还可以作出5种类型图形(Type of plots)和2种均数图形(Means plot options) 10.1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计量资料 [例10—1] 某社区随机抽取了30名糖尿病患者、IGT 异常人和正常人进行载脂蛋白 (mg /dL)测定,结果示于表10—1。试问3组人群的载脂蛋白测定结果含量是否相同?(倪宗瓒.卫生统计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0) 组别(B ) 载脂蛋白测定 糖尿病(1) 85.7 105.2 109.5 96.0 115.2 95.3 110.0 100.0 125.6 111.0 106.5 96.0 124.5 105.1 76.4 95.3 110.0 95.2 99.0 120.0 144.0 117.0 110.0 109.0 103.0 123.0 127.0 121.0 159.0 115.0 IGT 异常(2) 正常人(3) 本例是一个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已建立SAS 数据集文件并保存Sasuser.onewav4。 (1)进入SAS /Win(v8)系统,单击Solutions -Analysis -Analyst ,得到分析家窗口。 (2)单击File-open By SAS Name —Sasuser-0neway4—0K ,调入数据文件。 (3)在“分析家”窗口单击Statistics-ANOV A-One way ANOV A ,得到图10—1所示对话框。本例因变量(Dependent)为A(载脂蛋白),单击A —Dependent 。自变量(1ndependent): B(3种人的组别),单击B —Independent 。 图10.1 0ne —way ANOV A :0neway4(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 (4)单击Tests 按钮,得到图10—2所示对话框。在此对话框的ANOV A(F —检验)选项 中可进行如下设置。 Analysis of variance ,方差分析。 Welch ’s variance-weighted ANOV A ,威尔奇方差—权重方差分析。 Tests for equal variance ,相等方差检验,即方差齐性检验。 Barlett ’s test ,巴特尼特检验。 Brown-Forsythe test ,布朗—福塞斯检验。 Levene ’s test ,列文检验。本例以上都选。

协方差分析

协方差分析 某城市教育局在一次对全市初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的调查研究中想要考察身心发展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者手机了各学校初一年级至高三年级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相关身心发展量表得分,在分析时以学生所在年级来代表年龄差异,但是由于男同学与女同学的身心发展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在结果中排除性别因素,然而无法在收集数据时只收集男同学的数据或收集女同学的数据,那么该如何排除性别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呢? 在实验设计中,考虑到实际的实验情形,无法一一排除某些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变量(干扰变量),为了排除这些不能在实验处理中所操作的变量,而其结果又会影响因变量,可以通过“统计控制”的方法来弥补实验控制的不足,为了提高实验研究的内在效率,必须将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无关变量加以控制,不致产生严重的系统性误差。控制系统误差的方法有很多,例如以随机的方式将被试分配至不同群体;将系统误差加入实验设计,使其变成一个自变量;尽可能控制可控制的系统误差如光纤亮度、噪音等。 实验研究的优点众所周知,即其严密的逻辑性以及可以良好的控制误差,但是让一个标准的实验设计走出实验室,在社会科学领域实施通常比较困难。因此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经常实施的是准实验设计,在准实验设计中无法使用实验控制法来完全控制无关的干扰变量,故经常增加实验内在效度的方法——统计控制法,最常用的便是协方差分析(analysis of covariance,ANCOV A)。 顾名思义,协方差分析是方差分析的一种,它也包括自变量与因变量,同方差分析,因变量为连续变量且需要满足方差分析关于因变量的假设条件,自变量为分类变量。不同的是,并不是实验所关注的自变量却为研究者进行控制的一类变量被加入分析,它们被称为“协变量”(covariate),要注意,协变量是连续变量。 1.协方差分析的假设 协方差分析的基本假设与方差分析相同,包括变量的正态性、观测值独立、方差齐性等,此外还有三个重要的假设: 1)因变量与协方差之间直线关系; 2)所测量的协变量不应有误差,如果选用的是多项的量表,应有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或重 测信度,α系数最好大于0.80。这一假设若被违反会造成犯一类错误的概率上升,降低统计检验力。 3)“组内回归系数同质性”(homogeneity of with in rgression),各实验处理组中一举 协变量(X)预测因变量(Y)的回归线的回归系数要相等,即斜率相等,各条回归线平行。如果斜率不等则不宜直接进行协方差分析。 2.协方差分析的方差分解 方差分析的原理是将因变量的总方差分解成自变量效果(组间)与误差效果(组内)两个部分,再进行F检验。协方差使用的也是这样的方差分析思路,将因变量的总方差先行分割为协变量可解释部分与不可解释部分,不可解释的部分再由方差分析原理进行拆解。协方差分析的方差拆解如下: 3.协方差分析的步骤 协方差分析结合了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的方法,计算方法比较复杂,由于涉及回归分析的基本思路,因此一下内容也许需要在阅读了本章第六部分“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后理解得更加透彻。 以单因素协方差分析为例说明协方差分析的步骤: 1)协方差分析的准备 (B:组间;W:组内;T:总和;n:组内样本容量;k:组间容量;x:协变量;y:因变量)

第4章方差分析

第四章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是将待分析资料的总变异剖分为不同的变异来源,以获得不同变异来源的总体方差的估计值。通过F检验,完成多个样本平均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即多重比较),若处理效应为随机模型时,则进行方差组分的估计。 4.1 方差分析的SAS过程 用于方差分析的主要过程有方差分析(ANOVA)和广义线性模型(GLM)。对于无缺省(缺值、缺组等)资料,或称平衡资料,一般采用(ANOVA)过程,对缺省资料(非平衡资料)应采用(GLM)过程。事实上根据效应模型的不同,还有VARCOME(方差组分)过程,MIXED(混合模型)过程等。 4.1.1 ANOVA过程 1. 名词解释 自变量与依变量在方差分析中,自变量可称为独立变量、定性变量(Qualitative Variale)、分类变量(Classiflcation Variable)或类别变量(Categorcal Variable),相当于因素处理、水平变量。依变量又称反应变量(Response Variable),相当于观察值变量。 实验效应方差分析的目的是找出对依变量产生的实验效应,这种效应可分为3种:主效应,常以自变量的英文字母表示,如A、B等。互作效应,常以星号联接自变量表示,如A*B。嵌套效应,以小括号表示,如A(B)表示A效应嵌套在B效应之内。 2 语句说明: CLASS指令必须出现在MODEL指令之前,如选用TEST、MANOVA指令,则它们必须出现在MODEL指令之后。MEANS、TEST及MANOVA等指令可重复使用,其他指令则只能出现一次。

PROC ANOV A选项串中:⑴DA TA=输入数据集名称,指明对它执行ANOV A分析。⑵MANOV A 要求将含一个或一个以上依变量遗漏数据的观察值剔除。⑶OUTPUT=(含分析结果的)输出文件名称,包括平方和(SS),F检验值,以及各效应的显著程度。 CLASS变量名称串指明自变量,自变量可以是数值的或文字的。 MODEL指令定义分析所用的线性数学模型(见表6—1),删除号(/)后的选项:⑴NOUNI:不印出单变量方差分析的结果,适用于多变量的方差分析。⑵INT:要求SAS把线性模型内的截距(即资料的总平均数)当成一个参数,同时对这个截距作是否为零的假设检验。 MEANS指令前半部要求算出某些自变量(或互作)中各组的平均数,后半部(删除号后)共有24个选项,前17个选项分别对MEANS指令中所列的主效应平均数进行多种方法的多重比较。这些选项有:⑴BON:修正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⑵DUNCAN:邓肯多重范围检验,即邓肯氏新复极差法。⑶DUNNETT(控制组组名):邓尼特控制差异检验。它是依据t分布由各组平均数与控制组(指定组如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双尾检验。⑷DUNNETTL(控制组组名):邓尼特小于控制均数检验。与控制组平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尾检验,临界值订在t分布的下端。⑸DUNNETTU(控制组组名):邓尼特大于控制均数检验。与控制组平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尾检验,临界值订在t分布的上端。⑹GABRIEL:贵博氏多重比较。⑺REGWF:R—E—G—W多重F检验。⑻REGWQ:R—E—G—W多种t检验。⑼SCHEFFE:执行沙菲氏(Scheffe)的多重比较检验。⑽SIDAK:Sidak调整T检验。⑾SUM(或⑿GTI):Sidak独立样本t检验。当两组样本含量不等时为哈氏(Hochberg)的GTI 检验。⒀SNK:纽曼—库尔多重范围检验,即q检验。⒁T(或⒂LSD):配对t检验或费歇尔最小显著差异检验。⒃TUKEY:图基固定极差检验。⒄W ALLER:娃尔—邓肯K—比率t检验。以上17种检验法最常用的为⑵、⑶、⑸、⒀、⒁。其它主要选项还有⒅ALPHA=P:界定检验的显著水准。内设值为P=0.05。当上面选项与选项⑵并用时,P值必须是0.10、0.05、0.01三者之一。与上面其他检验选项时,P可以是0.0001与0.9999间任何的值。⒆LINES:将显著性检验的平均数,由大到小排列。若某一对平均数之间无显著差异,则将它们印在同一行上,并以虚线将它们与其他有显著差异的平均数分开。当选用⑵、⑺、⑻、⒀或⒄等检验时,此选项会自动被包括在内,否则,必须附加此选项。⒇CLM:效应的各组平均数以置信区间方式表示。此项必须与⑴、⑹、⑼、⑽、⑾、⒁、⒂等联用。(21)CLDIFF:与(20)相仿,选用⑵、⑺、⑻、⒀、⒄时,附加此选项,将以置信区间方式显示各组平均数。(22)E=效应名称:它界定各显著检验的分母,缺省时以误差项的均方自动成为分母。 FREQ指令指明该变量值为各观察值重复出现的次数。 TEST指令用来指定F检验的分子与分母,H=分子,E=分母;一般而言,系统自动采用误差项的均方作为F检验的分母。但对于随机模型等,可选此项。 MANOV A指令主要用于执行多变量(多元)方差分析。 BY指令用于把数据文件分成几个小文件,然后逐一进行ANOV A分析,但文件内的数据必须先按照BY变量串的值做由小到大的重新排列。此步骤可籍PROC SORT达成。 以上指令中MODEL指令至关重要,同一资料,分析结果依模型不同而异。常用的模型定义语句有:MODEL Y=A;单因素方差分析,MODEL Y=A B两因素主效应模型,MODEL Y=A B A*B两因素带互作模型,MODEL Y=A B(A)嵌套(NESTED)模型用

23. 协方差分析

23. 协方差分析 一、基本原理 1. 基本思想 在实际问题中,有些随机因素是很难人为控制的,但它们又会对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如果忽略这些因素的影响,则有可能得到不正确的结论。这种影响的变量称为协变量(一般是连续变量)。 例如,研究3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的好坏。检查教学效果是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反映的,而学生现在考试成绩是受到他们自身知识基础的影响,在考察的时候必须排除这种影响。 协方差分析将那些难以控制的随机变量作为协变量,在分析中将其排除,然后再分析控制变量对于观察变量的影响,从而实现对控制变量效果的准确评价。 协方差分析要求协变量应是连续数值型,多个协变量间互相独立,且与控制变量之间没有交互影响。前面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中的控制变量都是一些定性变量,而协方差分析中既包含了定性变量(控制变量),又包含了定量变量(协变量)。 协方差分析在扣除协变量的影响后再对修正后的主效应进行方差分析,是一种把直线回归或多元线性回归与方差分析结合起来的方法,其中的协变量一般是连续性变量,并假设协变量与因变量间存在线性关系,且这种线性关系在各组一致,即各组协变量与因变量所建立的回归直线基本平行。 当有一个协变量时,称为一元协方差分析,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协变量时,称为多元协方差分析。 2. 协方差分析需要满足的条件 (1)自变量是分类变量,协变量是定距变量,因变量是连续变量;对连续变量或定距变量的协变量的测量不能有误差; (2)协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关系,可以用协变量和因变量的散点图来检验是否违背这一假设;协变量的回归系数(即各回归线的斜率)是相同的,且不等于0,即各组的回归线是非水平的平行线。否则,就有可能犯第一类错误,即错误地接受虚无假设; (3) 自变量与协变量相互独立,若协方差受自变量的影响,那么协方差分析在检验自变量的效应之前对因变量所作的控制调整将是偏倚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间接效应就会被排除; (4)各样本来自具有相同方差σ2的正态分布总体,即要求各组方差齐性。 二、协方差理论 1. 观测值=均值+分组变量影响+协变量影响+随机误差. 即 ()ij i ij ij y u t x x βε=++-+ (1) 其中,X 为所有协变量的平均值。 注:在方差分析中,协变量影响是包含在随机误差中的,在协方差分析中需要分离出来。 用协变量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y ij (adj)为 (adj)()ij ij ij i ij y y x x u t βε=--=++

第十章 协差分析

197 第十章 协方差分析 第一节 协方差分析的意义 协方差分析有二个意义,一是对试验进行统计控制,二是对协方差组分进行估计,现分述如下。 一、对试验进行统计控制 为了提高试验的精确性和准确性,对处理以外的一切条件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严加控制,使它们在各处理间尽量一致,这叫试验控制。但在有些情况下,即使作出很大努力也难以使试验控制达到预期目的。例如:研究几种配合饲料对猪的增重效果,希望试验仔猪的初始重相同,因为仔猪的初始重不同,将影响到猪的增重。经研究发现:增重与初始重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但是,在实际试验中很难满足试验仔猪初始重相同这一要求。这时可利用仔猪的初始重(记为x )与其增重(记为y )的回归关系,将仔猪增重都矫正为初始重相同时的增重,于是初始重不同对仔猪增重的影响就消除了。由于矫正后的增重是应用统计方法将初始重控制一致而得到的,故叫统计控制。统计控制是试验控制的一种辅助手段。经过这种矫正,试验误差将减小,对试验处理效应估计更为准确。若y 的变异主要由x 的不同造成(处理没有显著效应),则各矫正后的y '间将没有显著差异(但原y 间的差异可能是显著的)。若y 的变异除掉x 不同的影响外,尚存在不同处理的显著效应,则可期望各y '间将有显著差异(但原y 间差异可能是不显著的)。此外,矫正后的y '和原y 的大小次序也常不一致。所以,处理平均数的回归矫正和矫正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能够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从而更真实地反映试验实际。这种将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结合在一起,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叫做协方差分析(analysis of covariance )。 二、估计协方差组分 在第八章曾介绍过表示两个相关变量线性相关性质与程度的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 ∑∑∑----= 2 2)()())((y y x x y y x x r 若将公式右端的分子分母同除以自由度(n -1),得 ? ? ? ? ? ?--????? ?-----= ∑∑∑)1()() 1()()1/())((2 2 n y y n x x n y y x x r (10-1) 其中 1 )(2--∑n x x 是x 的均方MS x ,它是x 的方差2x σ的无偏估计量;

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一、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以双变量为例) 联系: 1、概念上的相似性 回归分析是为了分析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自变量X取不同值时,因变量平均值Y的变化。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可以从变量的总偏差平方和中分解出已被自变量解释掉的误差(解释掉误差)和未被解释掉的误差(剩余误差); 方差分析是为了分析或检验总体间的均值是否有所不同。通过对样本中自变量X取不同值时所对应的因变量Y均值的比较,推论到总体变量间是否存在关系。运用方差分析,也可以从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中分解出已被自变量解释掉的误差和未被自变量解释掉的误差。因此两种分析在概念上所具有的相似性是显而易见的。 2、统计分析步骤的相似性 回归分析在确定自变量X是否为因变量Y的影响因素时,从分析步骤上先对X和Y进行相关分析,然后建立变量间的回归模型。最后再进行参数的统计显着性检验或对回归模型的统计显着性进行检验。 方差分析在确定X是否是Y的影响因素时,是先从样本所的数据的分析入手,然后考察数据模型,最后对样本均值是否相等进行显着性检验。二者在分析步骤上也具有相似性。 3、假设条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回归分析有五个基本假定,分别是:自变量可以是随机变量也可以是非随机变量;X与Y之间存在的非确定性的相关关系,要求Y的所有子总体,其方差都相等;子总体均值在一条直线上;随机变量Y i是统计独立的,即Y1的数值不影响Y2的数值,各Y值之间都没有关系;Y 值的每一个子总体都满足正态分布。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有:等方差性(总体中自变量的每一取值所对应因变量Y i的分布都具有相同方差);Y i的分布为正态分布。 二者在假设条件上存在着相同。 4、在总离差平方和中的分解形式和逻辑上的相似性 回归分析中,TSS=RSS+RSSR,而在方差分析中,TSS=RSS+BSS。二者均是以已解释掉的误差与未被解释掉的误差之和为总离差平方和。 5、确定影响因素上的相似性 为简化分析起见,我们假设只有一个自变量X影响因变量Y。在回归分析中,要确定X是否是Y 的影响因素,就要看当X已知时,对Y的总偏差有无影响。如果X不是影响Y的因素,等同于只知变数Y的数据列一样,此时用Y去估计每个丫的值,所犯的错误(即偏差)为最小。如果因素X 是影响Y的因素,那么当已知X值后 6、在统计显着性检验上具有相似性 回归分析的总显着性检验,是一种用R2测量回归的全部解释功效的检验。检验RSSR*(N-2)/RSS,方差分析的显着性检验是一种根据样本数据提取信息所进行的显着性检验。它也是通过F检验进行的。 区别: 1、研究变量的分析点不同 回归分析法既研究变量Y又研究变量X并在此基础上集中研究变量Y与X的函数关系,得到的是在不独立的情况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更加精确的回归函数式,也即判断相关关系的类型,因此需建立模型并估计参数。方差分析法集中研究变量Y的值及其变差而变量X值仅用来把Y值划分为子群或组,得到的是自变量(因素)对总量Y是否具有显着影响的整体判断,因此不需要建立模型和估计参数。

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统计学》实验五 一、实验名称:方差分析 二、实验日期: 2010年12月3日 三、实验地点:经济管理系实验室 四、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培养学生利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熟练掌握利用EXCEL 进行方差分析,对方差分析结果进行分析 要求:就本专业相关问题收集一定数量的数据,用EXCEL进行方差分析 五、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个人电脑(人/台),EXCEL 软件 六、实验过程 (一)问题与数据 消费者与产品生产者、销售者或服务的提供者之间经常发生纠纷。当分生纠纷后,消费者常常会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为了对几个行业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消费者协会在零售业、旅游业、航空公司、家电制造业分别抽取了不同的企业作为样本。其中零售业抽取7家、旅游业抽取6家、航空公司抽取5家、家电制造业抽取5家。具体数据如下: 取显著性水平α=0.05,检验行业不同是否会导致消费者投诉的显著性差异?(二)实验步骤 1、进行假设 2、将数据拷贝到EXCEL表格中 3、选择“工具——数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三)实验结果分析:由以上结果可知:F>F crit=3.4066或P-value=0.0387657<0.05,拒绝原假设,表明行业对消费者投诉有着显著差异。 实验心得体会 在这学习之前我们只学习了简单的方差计算,现在运用计算机进行方差分析,可以做出更多的比较。通过使用计算机可以很快的计算出组间和组内的各种数值,便于我们进行比较分析。

《统计学》实验六 一、实验名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二、实验日期: 2010年12月3日 三、实验地点:经济管理系实验室 四、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培养学生利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熟练掌握EXCEL绘制散点图,计算相关系数,拟合线性回归方程,拟合简单的非线性回归方程,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要求:就本专业相关问题收集一定数量的数据,用EXCEL进行相关回归分析(计算相关系数,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一元线性回归预测) 五、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个人电脑(人/台),EXCEL 软件 六、实验过程 (一)问题与数据 10个学生每天用于学习英语的时间和期末考试的成绩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要求, (1)绘制学习英语的时间和期末考试的成绩的散点图,判断2者之间的关系 形态 (2)计算学习英语的时间和期末考试的成绩的线性相关系数 (3)用学习英语的时间作自变量,期末考试成绩作因变量,求出估计的回归方程。 (4)求每天学习英语的时间为150分钟时,销售额95%的置信区间和预测区间。 学生时间(分钟)成绩(分) A 120 85 B 60 65 C 100 76 D 70 71 E 80 74 F 60 65 G 30 54 H 40 60 I 50 62

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 别与联系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一、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以双变量为例) 联系: 1、概念上的相似性 回归分析是为了分析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自变量X取不同值时,因变量平均值Y的变化。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可以从变量的总偏差平方和中分解出已被自变量解释掉的误差(解释掉误差)和未被解释掉的误差(剩余误差); 方差分析是为了分析或检验总体间的均值是否有所不同。通过对样本中自变量X取不同值时所对应的因变量Y均值的比较,推论到总体变量间是否存在关系。运用方差分析,也可以从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中分解出已被自变量解释掉的误差和未被自变量解释掉的误差。因此两种分析在概念上所具有的相似性是显而易见的。 2、统计分析步骤的相似性 回归分析在确定自变量X是否为因变量Y的影响因素时,从分析步骤上先对X 和Y进行相关分析,然后建立变量间的回归模型。最后再进行参数的统计显着性检验或对回归模型的统计显着性进行检验。 方差分析在确定X是否是Y的影响因素时,是先从样本所的数据的分析入手,然后考察数据模型,最后对样本均值是否相等进行显着性检验。二者在分析步骤上也具有相似性。 3、假设条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回归分析有五个基本假定,分别是:自变量可以是随机变量也可以是非随机变量;X与Y之间存在的非确定性的相关关系,要求Y的所有子总体,其方差都相等;子总体均值在一条直线上;随机变量Y i是统计独立的,即Y1的数值不

影响Y2的数值,各Y值之间都没有关系;Y值的每一个子总体都满足正态分布。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有:等方差性(总体中自变量的每一取值所对应因变量Y i 的分布都具有相同方差);Y i的分布为正态分布。 二者在假设条件上存在着相同。 4、在总离差平方和中的分解形式和逻辑上的相似性 回归分析中,TSS=RSS+RSSR,而在方差分析中,TSS=RSS+BSS。二者均是以已解释掉的误差与未被解释掉的误差之和为总离差平方和。 5、确定影响因素上的相似性 为简化分析起见,我们假设只有一个自变量X影响因变量Y。在回归分析中,要确定X是否是Y的影响因素,就要看当X已知时,对Y的总偏差有无影响。如果X不是影响Y的因素,等同于只知变数Y的数据列一样,此时用Y去估计每个丫的值,所犯的错误(即偏差)为最小。如果因素X是影响Y的因素,那么当已知X 值后 6、在统计显着性检验上具有相似性 回归分析的总显着性检验,是一种用R2测量回归的全部解释功效的检验。检验RSSR*(N-2)/RSS, 方差分析的显着性检验是一种根据样本数据提取信息所进行的显着性检验。它也是通过F检验进行的。 区别: 1、研究变量的分析点不同

第八章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

第八章 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 一、教材说明 本章内容包括: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方差齐性检验,一元线性回归,一元非线性回归.主要讲述方差分析和一元线性回归两节内容. 1、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1)了解方差分析的统计模型,掌握平方和的分解,熟悉检验方法和参数估计,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了解效应差的置信区间的求法,了解多重比较问题,掌握重复数相等与不相等场合的方法,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熟练掌握Hartley 检验,Bartlett 检验以及修正的Bartlett 检验三种检验方法,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理解变量间的两类关系,认识一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熟悉回归系数的估计方法,熟练掌握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能用R 软件来进行回归分析,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平方和的分解,检验方法和参数估计、重复数相等与不相等场合的方法、检验方法的掌握,回归系数的估计方法,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难点是检验方法和参数估计,重复数相等与不相等场合的方法. 实际问题的检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二、教学内容 本章共分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方差齐性检验,一元线性回归,一元非线性回归等5节来讲述本章的基本内容. §8.1 方差分析 教学目的:了解方差分析的统计模型,掌握平方和的分解,熟悉检验方法和参数估计,会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平方和的分解,检验方法和参数估计 教学难点:检验方法和参数估计 教学内容: 本节包括方差分析问题的提出,单因子方差分析的统计模型,平方和分解,检验方法,参数估计,重复数不等情形. 8.1.1 问题的提出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多个总体均值的比较问题,处理这类问题通常采用方差分析方法. 例8.1.1 8.1.2 单因子方差分析的统计模型 在例8.1.1中,我们只考察一个因子,称为单因子试验.记因子为A ,设其有r 个水平,记为1r A , ,A ,在每一水平下考察的指标可看做一个总体,故有r 个总体,假定 (1)每一总体均为正态总体,记为2 i i N(,)μσ,i 1,2,,r =; (2)各总体方差相同,即22 2212r σσσσ== ==

统计学第十章(方差分析)

第十章 方差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方差分析中,( )反映的是样本数据与其组平均值的差异。 A.总离差平方和 B.组间离差平方和 C.抽样误差 D.组内离差平方和 2.∑∑=??? ? ??k 1i 2 1-j ij n i i x x ——是( ) 。 A.组内平方和 B.组间平方和 C.总离差平方和 D.因素B 的离差平方和 3.∑∑=??? ? ??k 1i 2 1-j ij n i i x x ——是( ) 。 A.组内平方和 B.组间平方和 C.总离差平方和 D.总方差 4.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计算F 统计量,其分子与分母的自由度各位( )。 A.k ,n B.k ,n-k C.k-1,n-k D.n-k ,k-1 5.方差分析基本原理是( )首先提出的。 A.费雪 B.皮尔逊 C.泰勒 D.凯特勒 6.组间离差平方和反映的是( )。 A.抽样误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总误差 7.组内离差平方和反映的是( )。 A.抽样误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总误差 8.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对立和假设是( )。 A.μμμk 21=== B.差距不显著,,,μμμk 21 C.不是全部相等,,,μμμk 21 D.全部不相等,,,μμμk 21 9.单因素方差分析的零假设是( )。 A.μμμk 21=== B.差距不显著,,,μμμk 21 C.不是全部相等,,,μμμk 21 D.全部不相等,,,μμμk 21 10.在方差分析中,若F k -n 1,-k 05.0F ) (>,则统计推论是( )。

时间序列分析讲义第10章协方差平稳向量过程

第十章 协方差平稳向量过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 在时间序列理论当中,涉及到向量时间序列的主要有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多元动态系统,另一部分是向量自回归模型的估计和检验。在本章当中,我们主要讨论一些基本概念。 §10.1 向量自回归导论 仍然利用小写字母表示随机变量或者实现,只是现在讨论1?n 向量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假设一个p 阶向量自回归模型可以表示为)(p VAR : t p t p 2t 21t 1t εY ΦY ΦY Φc Y +++++=--- (10.1) 其中p 1ΦΦ ,是n n ?阶系数矩阵,t ε是白噪声向量,满足: ? ? ?≠=Ω=t s t s E ,0,)(t s εε 其中Ω是n n ?阶正定矩阵。 可以利用分量形式将上述方程组的第一个方程表示为: t p t n p n p t p p t p t n n t t t n n t t t y y y y y y y y y c y 1,)(1,2)(12,1)(112,) 2(12,2)2(122,1)2(111 ,) 1(11,2)1(121,1)1(1111εφφφφφφφφφ++++++++++++++=--------- (10.2) 由此可见,在)(p VAR 模型当中,每个变量都表示成为常数项和其他所有变量的p 阶自回归的形式。此时与一元情形的一个显著的不同是,每个方程的残差项之间可能是相关的。 利用滞后算子形式,可以将)(p VAR 模型表示成为: t t p 21εc ΦΦΦ+=----y L L L I p n ][2 (10.3) 其中滞后算子多项式的元素可以表示成为: p p ij ij ij ij ij L L L L )(2)2()1()(φφφδ----= Φ 其中j i ij ==,1δ,j i ij ≠=,0δ 定义10.1 如果一个向量过程的一阶矩和二阶矩与时间无关,则称其是协方差平稳过程。此时下述变量与初始时间t 无关: )(t E y 和)(j t t E -'y y 命题10.1 如果一个向量过程满足)(p VAR 模型,且该过程是向量协方差平稳过程,则该过程的性质有: (1) 该过程的均值向量可以表示成为: c ΦΦΦI μp 211][-----= n (10.4) (2) )(p VAR 模型可以表示成为中心化形式: 12()()()()t t t t p t ----=-+-++-+12p y μΦy μΦy μΦy με (10.5) §10.2 向量自回归方程的表示和平稳性条件 与将高阶线性差分方程表示为一阶差分方程一样,我们也可以将一个普通的VAR (p )模型表示成为VAR (1) 的形式。为此,我们定义更高阶的向量为: 1(,,,)np ?'=t t-1t-p+1ξy -μy -μy -μ )0,,0,(1'=? t np V ε

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

第八章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 §1单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 试验指标:研究对象的某种特征。 例各人的收入。 因素:与试验指标相关的条件。 例各人的学历,专业,工作经历等与工资有关的特征。 因素水平:因素所在的状态 例学历是因素,而高中,大学,研究生等,就是学历因素水平;数学,物理等就是专业的水平。 问题:各因素水平对试验指标有无显着的差异? 单因素试验方差分析模型 假设 1)影响试验指标的因素只有一个,为A ,其水平有r 个:1,,r A A ; 2)每个水平i A 下,试验指标是一个总体i X 。各个总体的抽样过程是独立的。 3)2~(,)i i i X N μσ,且22i j σσ=。 问题:分析水平对指标的影响是否相同 1)对每个总体抽样得到样本{,1}ij i X j n ≤≤,由其检验假设: 原假设0:i j H μμ=,,i j ?;备选假设:1:i j H μμ≠,,i j ?; 2)如果拒绝原假设,则对未知参数21,,,r μμσ进行参数估计。 注 1)接受假设即认为:各个水平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反之则有显着差异。 2)在水平只有两个时,问题就是双正态总体的均值假设检验问题和参数估计问题。 检验方法 数据结构式:ij i ij i ij X μεμδε=+=++,偏差2 ~(0,)ij N εσ是相互独立的,1 1r i i i n n μμ==∑。不难验证, 1 0r i k δ ==∑。 各类样本均值 水平i A 的样本均值:1 1 i n i ij j i X X n == ∑; 水平总样本均值:11111i n r r ij i i i j i X X n X n n =====∑∑∑,1 r i i n n ==∑; 偏差平方和与效应 组间偏差平方和: 2 221 1 ()r r A i i i i i i S n X X n X nX ===-=-∑∑;(衡量由不同水平产生的差异) 组内偏差平方和:

第八章 方差分析

第八章方差分析习题 一、是非题 1.方差分析是双侧检验() 2.在样本量较大时,方差分析对资料的正态性要求可以忽略()3.在样本量较大时,方差分析对资料的方差齐性要求可以忽略()4.对于完全随机设计,总样本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各组的样本量相同,则检验效能相对较高() 5.如果各组的样本标准差相差不超过0.1,则可以认为各组之间的方差是齐性的。() 二、选择题 1.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A. SS组间> SS组内 B. MS总= MS组间+ MS组内 C. SS总= SS组间+ SS组内 D. MS组间> MS组内 2. 多个样本定量资料比较,当不满足独立、正态、方差齐性等条件情况下应选择()。 A. 方差分析 B. t 检验 C. Z 检验 D. Kruskal-Wallis 检验

3.当组数等于2 时,对于同一资料的双侧检验,方差分析结果与t 检验结果( )。 A.完全等价且F= B.方差分析结果更准确 C.t 检验结果更准确 D.完全等价且t= F 4.方差分析结果,F> F0.05(ν1 , ν2 ) ,则统计推论结论是()。 A. 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 B. 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C. 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 D. 各样本均数间差别都有显著性 5.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的组内均方是()的统计量。 A.表示平均的随机误差度量 B.表示某处理因素的效应作用度量 C.表示某处理因素的效应和随机误差两者综合影响的结果 D.表示n个数据的离散程度 6. g 个组方差齐性检验拒绝H0,可认为()。 A.σ12、σ22、…、σg 2不全相等 B.μ1、μ2、…、μg不全相等 C.S1、S2、…、S g不全相等 D.X1、X 2、…、X g不全相等

第八章方差分析

1X 1X 1X 1 X 第八章 方差分析 教 学 目 的 一、理解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二、掌握 1、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方法; 2、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方法; 3、多组方差齐性检验的方法。 第一节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一、方差分析的功能 我们学习了单样本、双样本的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如果我们有四个样本资料,要检验四个总体平均数是否有显著性差异,仍用双样本方法(Z 或t )进行检验,其效率很低,要进行: 次检验! !! 6)24(2424== -?C 方差分析的功能就在于方差分析能够利用多个样本资料,对多个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进行概括、快速检验。 二、方差分析的逻辑原理 假如某次测试获得如下三组数据: 测试数据: A B C n =5 10 15 10 12 20 12 K =3 14 17 6 11 8 10

12t X = 8 15 12 X 11 15 10 注:n 为样本容量、K 为组数、X 为小组平均数、t X 为总平均数。 总变异可分解为两部分: 1、一个数据与总平均数的离差可以分解为该数据与本组平均数的差和本组平均数与总平均数的差两部分。 )()()(t t X X X X X X -+-=- 2、一个小组n 个数据与总平均数t X 的离差平方和 ()()[] 2 222 22 2)()()(0 )()())((2)()(t t t t t t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K 组的离差平方和 w b t n t b t t t t SS SS SS X X SS X X SS X X SS X X X X X X +=-∑∑=-∑∑=-∑∑=-∑∑+-∑∑=-∑∑2 2 2 2 22) ()() ()()()(组内平方和:组间平方和:总平方和: 当组间平方和远远大于组内平方和时,则变异主要是由分组(或实验处理)造成,则几个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反之,则几个总体平均数差异不显著。在实际检验时,用组间方差与组内方差的F 比值作为检验统计量。 三、方差分析的基本过程 算其值 、选择检验统计量并计不相等。 至少有一对总体平均数、提出假设:::211321 0H H μμμ== ※两个条件:总体为正态分布、多个总体方差为齐性,用F 检验。 (1)求平方和(常用原始数据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