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上市公司对外投资若干会计问题的探讨

方案-上市公司对外投资若干会计问题的探讨
方案-上市公司对外投资若干会计问题的探讨

上市公司对外投资若干会计问题的探讨

'一、研究目的

目前,上市公司投资活动日趋频繁和复杂,新的业务事项和

问题层出不穷,而现行的会计规范与实务

相比,显得相对滞后。为此,本课题从上市公司对外投资活动中面临的实务问题入手,将对外投资取得时、持有期间和投资处置时企业遇到的而现行准则和制度尚未做出明确规范的问题为研究突破口,着重探讨对子公司投资核算的方法、股权投资差额摊销期限的确定、涉及子公司资不抵债和投资处置的会计处理等问题,研究中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最新研究成果,立足于我国实际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力求为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的会计规范提供建议和参考,并对有关会计实务产生指导作用。

二、对外投资相关会计规范的发展及成效

在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投资所适用的会计规范主要是

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和《企业会计制度》等。投资具体准则是1998年6月24日公布,并于1999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行,分别就投资的分类、投资成本的确定、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投资的划转、投资的处置和投资的披露等内容做出了相应的规定。1998年的投资具体准则与当时的《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相比,已发生了质的飞跃,在规范投资的会计实务、提供可信赖的投资财务信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准则规范的内容与国际会计惯例进一步取得一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充分地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在短期投资期末计价方法上,规定企业持有的短期投资应以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并将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确认为投资损失,这与《企业会计准则》中短期投资期末计价只能采用成本法,并应以账面余额在报表上列示相比,显然更加稳健;在长期投资减值的处理上,规定应对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定期进行逐项检查,因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企业经营状况变化等原因导致其可回收的金额低于投资的账面成本,应将其差额首先冲抵该投资项目的资本公积准备,不足冲抵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投资损失。谨慎性原则的

,一方面可消除企业对外投资项目的账面水分,真实反映投资的可变现净值,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另一方面,企业采用后,可以大大增强了其发展后劲,为国民的长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2.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什么情况下采用权益法或成本法核算,未作具体说明。在投资具体准则中,明确规定长期股权投资依据对被投资企业产生的不同影响,分为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和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等四种情况,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时,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当投资企业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3.采用了国际会计惯例通行的权益法。《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中使用的权益法是一种不完全权益法,投资准则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完全权益法,即将投资企业的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股权投资差额,按一定期限平均摊销,计入损益。

4.填补了《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的某些空白,并注意到与相关经济法规的协调。在权益法下,当被投资企业发生净亏损时,投资准则规定一般以长期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这与《公司法》中规定的投资者的责任仅以投资额为限是一致的。

2001年1月18日财政部对投资具体准则又进行了修订,修订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长期股权投资问题上。与原投资准则相比,修订后的准则有如下变化:

1.引入了“初始投资成本”概念,使有关概念更易把握和执行。

2.明确了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期限。修订后的准则规定,如果

没有规定投资期限,初始投资成本超过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按不超过10年的期限摊销;初始投资成本低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按不低于10年的期限摊销。

3.取消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修订前的投资准则对放弃非现金资产进行投资时,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由于我国现行经济

下,各种生产资料不存在活跃的市场,使得公允价值难以确定,超前引入公允价值不符合中国国情,因此修订后的投资准则取消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方法,而采用了更为可靠且简单的账面价值来进行计量。

4.长期投资减值的确认进一步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修订前后都明确规定企业应将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损失。修订前的可回收金额指的是“企业所持有投资的预计未来可收回的金额”,这样的定义过于笼统。修订后的可回收金额,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定义为“企业资产的出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有和到期处置中形成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使可回收金额的含义进一步具体化和明确化。

在会计制度建设方面,财政部于1998年和2001年先后发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针对会计实务界在有关具体准则和制度中遇到的问题,财政部在2002年到2004年期间,陆续印发了《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一)、(二)、(三)、(四)》,上述与对外投资相关的会计规范,对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会计判断标准,规范了相应的会计核算,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回顾投资会计规范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历程,无论是在准则和制度的自我完善方面,还是在其产生的作用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投资相关的会计规范对投资的会计处理更为稳健,更注重投资的经济实质,其制定和实施适应了经济环境的要求,进一步加快了我国经济的改革发展。同时,注重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理念和措施,消除了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国外资本融入中国市场的空间障碍和阻力,为我国经济逐渐走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轨道并得以健康稳定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挥了先导作用。

在充分肯定现行投资会计规范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行会计规范的制定在一段时间是相对稳定的,而实务中的经济业务却是发展变化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新的投资方式应运而生,这使得目前约束投资活动的会计规范体系或缺乏可操作性,或存在一些盲区、甚至相互矛盾的地方,这就要求会计规范本身也应适时做出相应的补充、发展与完善。

三、对权益法应用的思考

在实务中,上市公司被要求同时披露母公司报表及合并会计报表。但根据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的核算应采用权益法,因而投资者难以从这两张报表中直接获取有关投资成本的信息,以及投资收益与分派股利相关度的信息。

(一)国际会计准则有关规范的发展趋势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4年完成的《改进国际会计准则》,将《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对子公司投资会计》改为《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该准则减少了单独财务报表中对投资处理的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目的在于改进财务报表的编制质量,增强一致性。所谓单独财务报表是指由母公司、联营企业的投资者或共同控制主体中的合营者列报的财务报表,主要是指由母公司编制和呈报的除合并财务报表之外的财务报表、被豁免编制合并报表的母公司编制的财务报表。在单独财务报表对投资的处理方法中,取消了权益法,允许在成本法和公允价值法两种方法之间选择一种。在成本法下,可以为投资人

提供有关股利分配方面的信息,公允价值法则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该项投资的经济价值。

(二)投资企业在编制单独报表时,对被投资单位投资的核算采用成本法的合理性

为了从不同角度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相关的财务信息,并简化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

,我们认为可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最新成果,在单独财务报表对投资的核算中采用成本法。理由如下:

1.从提供信息质量的角度,成本法取代权益法,与合并财务报表相结合能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相关的信息

权益法与合并财务报表的差别在于财务

的细节。权益法反映母公司在子公司的权益,而合并财务报表则以合并子公司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的形式全面反映了母公司在子公司的权益情况,由此可见,合并财务报表能够提供比权益法更为完整的财务信息,因而在单独财务报表中将不再需要重复提供类似的信息,取消权益法则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权益法的优点在于其投资账面价值能够反映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净资产中享有的权益,但依据被投资企业净利润所确认的投资收益是与现金流入相脱节的报告投资收益,不仅会降低企业报告收益的质量,而且可能引起超前分配的产生。而作为财务报表的主要使用者——投资人更为关注的是投资资产的业绩和切实的投资回报,成本法则能够提供比权益法更为相关的信息。

2.对被投资单位的会计核算,在编制单独财务报表时采用成本法,能够解决集团内部母公司和子公司共同控制孙公司所带来的一系列复杂问题。

在实务中,集团公司为取得对被投资单位完整的控制权,防止投资收益流出集团,集团内部母公司和子公司共同对一家公司投资(即孙公司)的情况相当普遍,如果对纳入合并范围母公司和子公司均采用权益法,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核算就会产生不合理的现象。

下面列举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母公司与子公司中的一方持股比例达到50%以上,另一方持股比例为20%以上,例如一方持股70%,另一方为30%,母子公司合计持股比例为100%。按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母子公司对共同控制的公司均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通过股权

、二级市场收购等形式取得的股份一般会形成股权投资差额。按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的规定,投资成本大于投资当时应享有被投资公司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借差,应按规定期限分期摊销计入投资收益的借方,而投资成本小于投资当时应享有被投资公司所有者权益份额的贷差则一次性计入资本公积。在合并资产负债表日,如果母公司与子公司一方为借差(存在控股溢价),另一方为贷差,借差进行分期摊销后的摊余价值,会形成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合并价差,作为整个集团公司而言,对共同投资的孙公司实质上拥有100%的股权,借差贷差应完全抵消,合并价差的产生显然是不合理的。

第二种是母公司与子公司中的一方持股比例达到50%以上,另一方持股比例为20%以下,母子公司合计持股比例为100%,持股比例达50%以上的一方应采用权益法核算,而另一方则应采用成本法核算。而按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对纳入合并范围的双方均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子公司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它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比例低于20%,显然不能对被投资企业施加重大影响,按权益法进行核算将不能恰当地反映该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和投资收益。

因此,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若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则可避免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产生的上述矛盾问题。

3.投资企业在编制单独财务报表时,对被投资单位的核算采用成本法,会计核算简便,

长期股权投资账户能够反映投资的成本,可以有效避免虚增投资企业的资产和利润。考虑到应用成本法对被投资单位的亏损反映敏感性较差的局限性,我们可以通过计提投资减值准备方式予以解决,而被投资单位的亏损情况,则可以在编制的合并报表中反映出来。

四、涉及资不抵债的子公司的投资会计处理

对外投资在持有期间遇到持续经营的资不抵债的子公司,按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按权益法核算。按照投资准则的规定,投资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时,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以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但是,当投资企业存在股权投资差额的情况下[执行财会(2003)10号文以后,企业新发生的股权投资差额只可能是借差,因为贷差应计入资本公积],由此带来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被投资单位账面净资产减记至零时,投资企业该项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没有同步为零。如果被投资单位继续发生亏损或投资企业以非权益性投资形式继续注资支持被投资单位,投资企业应如何确认投资损失;二是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时,股权投资差额应否停止摊销。这些特殊问题,有的尚未对其进行会计规范,有的虽有规范,但与国际会计准则有差异。

(一)在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时,投资损失确认的限度

关于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时,投资损失确认的限度问题,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以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例如A公司2000年末支付150万元从第三方手中购买取得B企业全部股权,B企业当时所有者权益为100万元,A公司确定50万元的股权投资差额,分10年平均摊销。2001年B企业发生净亏损100万元,净资产降为零;2002年B企业发生净亏损80万元;2003年发生净亏损20万元;2004年实现净利润30万元。(本文不考虑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还有债权或提供债务担保等情况,因为此类损失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可通过计提坏账准备和预计负债反映投资企业应承担的其他责任。)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A公司2001年确认投资损失100万元,该项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还有45万元。2002年应确认投资损失45万元,至投资账面价值为零,有未确认损失35万元,2002年末该项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余额为100万元,“损益调整”余额为-145万元,“股权投资差额”余额为45万元。但是,对于B企业账面所有者权益为零以后发生的2002年净亏损80万元,A公司按公司法只承担有限责任,不应继续承担其损失,在“损益调整”明细账户中再确认损失45万元则不能真实地反映A公司对B企业亏损的应分担额。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实务中,投资企业对于财务状况不佳的被投资单位,往往不是采取增加权益性投资而是通过长期债权投资等形式继续提供财务援助。改进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对联营企业的投资》,已扩大了投资者在联营企业发生亏损时计算投资损失的基础:对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连同实质上构成在联营企业净投资的非权益性投资(如长期应收款)一并考虑。当投资者在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因亏损减少至零后,如果还有实质上构成在联营企业净投资的长期应收款等,投资者应继续按权益法核算并确认投资损失。

我们认为,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最新成果,对被投资单位净亏损确认投资损失的限度应扩大为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长期债权等非权益性质投资账面价值之和(不包括经营性应收账款,其损失可通过提取坏账准备揭示),以防止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后,通过非权益性投资继续投入资金支持,却不按照权益法确认损失。同时,还要与公司法相协调,无论是否存在对被投资单位非权益性投资的情况,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损失的限度均应以公司法规定的对被投资单位亏损应承担的责任为限。

(二)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按现行准则规定,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后,要暂停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待投资账面价值恢复到投资成本以上时才恢复摊销。因此,上例中2003年、2004年均不确认投资收益,也不需要摊销股权投资差额,待投资账面价值恢复到投资成本(本例为100万元)以上时才恢复摊销股权投资差额。但是,2002年、2003年、2004年不摊销股权投资差额是不合

理的。一方面,因为上述差额是A公司看好未来B企业发展前景,其性质是为取得更多投资收益而预付的成本,类似于无形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这部分预付成本的摊销,不应受被投资单位经营业绩好坏的影响,正如资产的价值转移和成本的分摊不能因企业亏损而暂停一样;另一方面,如果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一直未恢复到投资成本水平,剩余的股权投资差额一直不摊销挂在账上,成为虚拟资产,不符合谨慎性原则。这种做法也与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摊销的会计规范不一致。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时,股权投资差额是包括在投资账面价值之中的,我们认为可以将“股权投资差额”设为一级会计科目,把股权投资差额与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分开核算。股权投资差额作为预付成本,其摊销应按现行投资准则规定的摊销期限分期平均进行摊销,不受被投资单位经营业绩好坏的影响,不存在暂停摊销、恢复摊销的问题。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中不再包括股权投资差额,完全根据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不会再出现被投资单位净资产账面价值已为零,而投资企业该项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仍大于零的现象。经过上述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账户余额能直接反映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中应享有的份额,而且容易确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亏损中实际应承担责任的金额。'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论文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非公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如何摆脱地域、资源、市场等多种因素制约,不断发展壮大,是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充足,不仅在总体上为资本输出提供了资金保障,也使对外直接投资成为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同时,我国又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资本输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压力。另外,国际上各种贸易壁垒层出不穷,为扩大对外贸易,企业必须走出国门,到境外投资设立贸易公司等各类企业,以规避壁垒。从民营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上讲,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吸取先进技术,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是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 一、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一)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经过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民营企业在进出口方面己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国际贸易经验,在产品、品牌、设备、技术、人才和管理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并开始拥有自己的竞争优势。为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实现跨国经营、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据全国工商联与商务部有关机构的联合调查,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生力军。按企业数计算,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母体民营企业为2573家,占我国对外投资企业总数的64%. 但是,我们仍可以看到,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规模相对较小。以浙江省为例来说,该省民营企业的境外投资项目其平均投资规模不足30万美元。这样的投资规模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国外子公司约600万美元的平均规模,也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子公司平均约260万美元的规模。 另外,就总体数量而言,中国企业在开展对外投资方面尽管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甚至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也很大。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显示出了与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中国民营企业在1992年才开始对外投资,而且一直处于边缘化生存状态。直到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相关对外政策出台,以及中国加入WTO的大好时机下,才得以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从有关数据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速度是相当迅速的。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在2011年3月份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揭示,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55.3亿美元,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投资净额(即流量)为5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93%.截至2010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449亿美元,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即存量)448亿美元。这说明就总体而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2010年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其流量与存量分别占到了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0.9%和0.55%.而按对外直接投资的

方案-上市公司对外投资若干会计问题的探讨

上市公司对外投资若干会计问题的探讨 '一、研究目的 目前,上市公司投资活动日趋频繁和复杂,新的业务事项和 问题层出不穷,而现行的会计规范与实务 相比,显得相对滞后。为此,本课题从上市公司对外投资活动中面临的实务问题入手,将对外投资取得时、持有期间和投资处置时企业遇到的而现行准则和制度尚未做出明确规范的问题为研究突破口,着重探讨对子公司投资核算的方法、股权投资差额摊销期限的确定、涉及子公司资不抵债和投资处置的会计处理等问题,研究中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最新研究成果,立足于我国实际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力求为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的会计规范提供建议和参考,并对有关会计实务产生指导作用。 二、对外投资相关会计规范的发展及成效 在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投资所适用的会计规范主要是 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和《企业会计制度》等。投资具体准则是1998年6月24日公布,并于1999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行,分别就投资的分类、投资成本的确定、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投资的划转、投资的处置和投资的披露等内容做出了相应的规定。1998年的投资具体准则与当时的《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相比,已发生了质的飞跃,在规范投资的会计实务、提供可信赖的投资财务信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准则规范的内容与国际会计惯例进一步取得一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充分地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在短期投资期末计价方法上,规定企业持有的短期投资应以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并将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确认为投资损失,这与《企业会计准则》中短期投资期末计价只能采用成本法,并应以账面余额在报表上列示相比,显然更加稳健;在长期投资减值的处理上,规定应对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定期进行逐项检查,因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企业经营状况变化等原因导致其可回收的金额低于投资的账面成本,应将其差额首先冲抵该投资项目的资本公积准备,不足冲抵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投资损失。谨慎性原则的 ,一方面可消除企业对外投资项目的账面水分,真实反映投资的可变现净值,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另一方面,企业采用后,可以大大增强了其发展后劲,为国民的长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2.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什么情况下采用权益法或成本法核算,未作具体说明。在投资具体准则中,明确规定长期股权投资依据对被投资企业产生的不同影响,分为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和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等四种情况,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时,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当投资企业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3.采用了国际会计惯例通行的权益法。《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中使用的权益法是一种不完全权益法,投资准则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完全权益法,即将投资企业的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股权投资差额,按一定期限平均摊销,计入损益。 4.填补了《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的某些空白,并注意到与相关经济法规的协调。在权益法下,当被投资企业发生净亏损时,投资准则规定一般以长期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这与《公司法》中规定的投资者的责任仅以投资额为限是一致的。 2001年1月18日财政部对投资具体准则又进行了修订,修订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长期股权投资问题上。与原投资准则相比,修订后的准则有如下变化: 1.引入了“初始投资成本”概念,使有关概念更易把握和执行。

对外投资(中级财会难点)

第五章投资 第二节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确认 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其特点是,企业持有该投资的时间短,以赚取差价为目的。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应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 1.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 2.该投资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3属于衍生工具。交易性金融资产范围内的衍生工具,包括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以及具有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征的工具。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量 (一)初始计量 ⒈初始计量初始计量是指企业取得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时,应按照取得该项投资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相关的交易税费在取得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在取得交易性投资时所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构成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⒉后续计量后续计量是在持有期内对投资价值的再计量。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进行后续计量,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投资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的后续计量,是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对原账面的金额进行的调整。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账户的设置 ⒈“交易性金融资产”账户的设置 为了总括地反映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应当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总账账户,总括地反映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变动的结果。 该账户应按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等进行明细账户。 ⑴“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明细账户的设置。该明细账户用来反映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成本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借方登记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贷方登记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投资成本,余额在借方表示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的初始成本。该明细账按用途和结构来分类,属于反映原始数据的被调整类账户。 ⑵“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明细账户的设置。为了总括反映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的期末公允价值,而设置账户。该明细账户用来反映本期与上期末两个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增减变化。该明细账按用途和结构来分类,双重性质的调整类账户。 该明细账户借方登记本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的公允价值高于上期末公允价值的调增额,以及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而转出的调减额;贷方登记本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的公允价值低于上期末公允价值的调减额,以及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而转出的调增额。 该明细账户期末是借方余额,就表示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应调增的金额,此时,该明细账户属于附加调整类。“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相加,其结果表示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期

浅谈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以及应对措施

浅谈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以及应对措施 摘要: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无论从总量上还是从范围上,都呈现出越来越强劲的增长势头,发展都外经济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后,我国许多企业纷纷走出国门,踏上国际化的道路,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却面临着各种阻力,了解决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通过陈述我国对外投资所表现出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对外投资所存在的问题,揭示对外投资面临的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 关键词:对外投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一、中国对外投资基本现状 中国对外投资起步晚,到改革开放初期,才对外直接投资,相比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滞后了一个多世纪。但经过这30多年改革开放的探索和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尽管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速度较快,总体来看的话仍然存在这一系列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速度很快,但从总体来看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规模明显偏小。因此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 2、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偏小。 3、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不高。 4、企业对外投资地区结构不尽合理。从整个海外投资布局来看,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仍明显偏少,从而影响了中国对外投资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5、企业对外投资的效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6、对外投资缺乏有效的国家宏观指导 第三,调整地区结构,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你总是很轻易地抛弃一些东西。好在,这个世界上总是还有人,在一直寻找它们。度、巴基斯坦、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其实这战国帛书有20多卷,每卷各不相同,我爷爷当时拓下来的那一篇只是其中很短的一部分,但是又极其重要,现在也就是我有几份拓本当压箱底的宝贝,世面上有钱也买不到. 自由贸易协议的签订,更可成为中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伙伴和对象。综合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和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行,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可以以湄公河次区域为考虑的重点。交通的便利减少了运输成本,传说中四种女生找不到对象,一是不爱化妆的,二是比较宅的,三是性格像男生的,四是腐的,你中了几枪。次区域各国共同努力,建立次区域贸易和投资信息服务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为贸易商和投资者提供服务,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最终形成。

上市公司对外(含委托)投资公告格式(第6号)

上市公司对外(含委托)投资公告格式(第6号) 发布部门 : 深圳证券交易所 时效性 : 现行有效 发布日期 : 2016.05.09 发文名称 : 主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7号--信息披露公告格式(2016修订) 上市公司对外(含委托)投资公告格式(第6号) 证券代码:证券简称:公告编号: XXXXXX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委托)投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或除董事XXX、XXX外的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董事XXX因________(具体和明确的理由)不能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一、对外投资概述 (1)对外投资的基本情况,包括协议签署日期、地点,协议主体名称,投资标的以及涉及金额等。 (2)董事会审议投资议案的表决情况;交易生效所必需的审批程序,诸如是否需经过股东大会批准或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等。 (3)是否构成关联交易。

二、交易对手方介绍(如适用) 主要介绍除上市公司本身以外的投资协议主体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或名称、住所、企业类型、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主营业务和相互关系等。如属于关联交易,说明关联关系。 交易对手方为法人的,需披露相关的产权及控制关系和实际控制人情况。 三、投资标的的基本情况 如果是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1)出资方式:介绍主要投资人或股东出资的方式:①如现金出资的,说明资金来源;②如涉及用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出资的,应当介绍资产的名称、账面价值、评估价值或本次交易价格、资产运营情况、设定担保等其他财产权利的情况、涉及该资产的诉讼、仲裁事项;③如涉及用公司股权出资的,应当介绍该公司的名称,股权结构,主营业务,最近一期经审计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等财务数据,及其他股东是否放弃优先受让权(股权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时适用); (2)标的公司基本情况:如是成立有限责任公司,还需说明公司的经营范围、各主要投资人的投资规模和持股比例;如是成立股份有限公司,还需说明经营范围、前五名股东的投资规模和持股比例等; 如果是投资具体项目:披露项目的具体内容,投资进度,对公司的影响; 如果公司投资进入新的领域,还需披露新进入领域的基本情况、拟投资的项目情况、人员、技术、管理要求,可行性分析和市场前景等; 如果对现有公司增资,应按照前述“出资方式”的要求披露增资方式,同时披露被增资公司经营情况、增资前后的股权结构和最近一年又一期的主要财务指标,包括不限于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等。 四、对外投资合同的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合同(包括附件)的主要条款,包括投资金额,支付方式,标的公司董事会和管理人员的组成安排、违约条款、合同的生效条件和生效时间,以及合同中的其他重要条款。

企业对外投资定期财务分析报告机制探讨

企业对外投资定期财务分析报告机制探讨企业对外投资定期财务分析报告机制探讨-会计 企业对外投资定期财务分析报告机制探讨 阮东华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对外投资定期财务分析报告的必要性,继而在分析企业对外投资定期财务分析报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 :对外投资;财务分析报告;必要性;问题;对策 一、企业对外投资定期财务分析报告的必要性 定期的财务分析报告披露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投资 者可以通过各种与业性分析方法来解读这些会计信息,了解被投资企业的庐山真面目,以判断企业对外投资价值及变劢,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因此,定期财务报表解读、分析对企业对外投资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对外投资企业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所有权不经营权分离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被投资企业来说所有者不 经营者是分开的,所有者不参不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劢,就必须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解读,正确识别,企业不同时期的经营活劢在收益性、风险性、流劢性等方面的信息质量,定期财务分析报告能够对企业对外投资的持续经营状况进行判断,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经济活劢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够预测企业在未来对外投资的利益和风险,从而促使对外投资企业作出正确投资决策,尽可能地避免投资损失,获得期望的投资报酬。另外,投资者可以通过研究被投资企业定期财务分析报告,肯定投资企业对外投资经营成果,就会采取对被投资企业进行戒者增加投资的决策。通过定期的财务分析报告,投资企业更加方 便的查阅、使用和决策,这有利于企业的对外投资及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有利于降低对外投资的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对未来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在投资中可能会遭受收益损失甚至本金损失的风险。为获得不确定的预期效益,而承担的风险。企业对外投资是为了获取投资收益,但是这种收益是以承担一定风险为代价的。按照财务投资基本原则,投资收益不风险是成正比的,即投资者获取投资收益水平越高,所要承担的风险水平也越大;投资者获取投资收益水平越低,所要承担的风险水平也就越小。 ,三,有利于正确评估被投资企业的价值 对外投资的目的是为投资者戒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实现投资企业的戓略目标。财务报表的分析是对可能影响被投资企业价值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来判断这些因素及其变化可能对被投资企业价值带来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投资者正确评估被投资企业的价值。 ,四,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通过对定期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可以增加对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的了解。被投资企业及时的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状况,能够取得投资者的信任,有利于企业扩大投资。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有利于充分挖掘企业发展的潜力,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二、企业对外投资财务分析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缺乏与业的会计分析人员。使得财务分析报告的信息可能不严谨,降低了参考使用的价值。甚至财务分析报告会出现错误,不能正常反映企业经营状况。财务分析报告的工作人员能力、业务水平和认识水平方面存在差异,也一定程度影响了财务分析报告的结果,不利于对对外投资的管理。 ,二,定期财务分析报告缺乏完整性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范讲解

成都工业学院投资学基础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投资学基础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 教学班级:本科班 学生姓名:兰旭雨 班级:1305012 学号:42 课程考核成绩: 任课教师签名: 2014 年5 月15 日

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范化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的声誉,影响到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更影响到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如何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这一问题不解决,证券市场就难以健康发展。因此,信息披露监管部门需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等力量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完善公司治理,树立上市公司诚信形象,维护投资者知情权,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信息披露,顾名思义就是将信息公之于众,为公众所知晓,在证券市场中,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证券监管机构监管上市公司的主要途径。信息披露制度又称信息公开制度,是指在证券市场上公开发行证券者,将公司财务、经营、投资结构、董事会构成等信息完整、真实、准确、及时地予以公开,供市场理性判断证券投资价值以维护公司股东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作为政府干预市场的重要手段,它不仅维护了证券市场的公平性,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而且还通过对市场失灵的矫正提高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银广夏”等一批造假公司的曝光,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制度建设、执法与监管方面还任重道远。 一、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立法现状 我国制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律规范的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王保树先生认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发展阶段、走向成熟阶段。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逐步完善,形成了现行的信息披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基本框架。从信息披露的内容上来看,表中各法律法规和规章已经做出了比较全面的规定,形成了以信息披露文件为主线的、由初始信息披露、定期性披露、不定期性披露和其他披露四部分内容组成的比较清晰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内容框架。 在证券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我国,立法方面能取得以上的成绩,首先是应该肯定的。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是在经济转轨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思想认识上的模糊、制度的不健全和改革的不配套,使得上市公司的运作和特别是信息披露制度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备 虽然我国已形成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基本框架,但在信息披露的立法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明细、可操作和公平执行的具体规范;透明度不高,有的规范已不执行,但未能出台新的规范替代,或者在实践中已有新的做法,却未形成规范对外公布;口头意见代法现象严重,法随人意,法随人变,政策多变;部门立法,部门分割,有的措施缺乏照应,有的相互交叉,有的则存在遗漏和抵触现象;规范的制定与执行没有适当分离,造成根据需要立法或执法的现象,随意性大;形式不规范,体例不统一,编号不系统,给使用者造成很大不便。具体例如: 1、《证券法》对信息披露的规定不明确 一些定期性和不定期性报告中对重大事件的解释不够明确,对重大投

中国对外投资现状、作用及发展趋势

中国对外投资现状、作用及发展趋势 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作用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及特点 (一)我国对外投资现状。根据商务部数据,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6128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金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0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截至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463亿美元。数据显示,,我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增长较快。尤其对美国投资,增长了23.9%,对欧盟的投资增长了1.7倍,大大高于中国对外投资的总体增速。此外,中国对服务业的投资上升明显,服务业增长最快,增速为27.1%,占全部对外投资的比重达64.6%。而对采矿等资源投资同比下降了4.1%,在全部投入中仅占18.8%。下一步中国将重点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加大对外投资力度,鼓励优势产业和富余产能向沿线国家转移。 有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内中国境外直接投资预计将达1.25万亿美元,中国似乎正在往全球投资者的角色迅速转变。境外投资帮助更多来自各行业的中国公司进入新市场和获得更具竞争力所需的经验、技术、品牌和人力资本。而中国公司的投资也从选择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转向具备先进技术、知名品牌、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全球分销网络的发达国家。 (二)我国对外投资特点。一是我国即将成为净资本输出国。据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我国共实现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其中金融类131.1亿美元,同比增长27.5%,非金融类10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而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1197.1亿美元,同比增长0.8%。全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同期我国吸引外资规模仅差37.1亿美元,这也是我国双向投资按现有统计口径首次接近平衡。按照目前发展的趋势,中国对外投资增速

新三板上市公司对外投资管理制度-修改后

XX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对外投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XX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保证公司科学、安全与高效地作出决策,明确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等组织机构在公司对外投资决策方面的职责,控制财务和经营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公司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XX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公司对外投资事项是指公司为获取未来收益而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股权或者经评估后的实物或无形资产作价出资,对外进行各种形式的投资活动,包括股权投资、委托理财、委托贷款、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 第三条按照投资期限的长短,公司对外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短期投资主要指公司购入的能够随时变现且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包括上市公司股票、债券、基金、外汇等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投资主要指投资期限超过一年,或不能随时变现或不准备变现的各种投资,包括长期股权投资等。 第四条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50%以上的及其他纳入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企业发生的本制度所述对外投资决策事项,视同公司发生的事项,适用本制度的规定。 公司参股的企业发生的本制度所述对外投资事项,可能对公司股票、债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公司应当参照本制度的规定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后,再行按照参股公司章程及其有关制度行使公司的权利。 第五条公司对外投资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及《公司章程》等的规定,

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产业规划要求,有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有预期的投资回报,并最终能提高公司价值和股东回报。 第六条公司董事、监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忠实勤勉,按照行业公认的业务标准履行本制度,对有关事项的判断应当本着有利于公司利益和资产安全和效益的原则审慎进行。 第二章对外投资的审批权限 第七条公司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超过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总资产30%的事项(重大对外投资事项),应当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第八条公司对外投资事项(股权投资除外)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应当提交董事会审议: (一)对外投资涉及的资产总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的10%以上,该对外投资涉及的资产总额同时存在账面值和评估值的,以较高者作为计算数据; (二)对外投资标的在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相关的营业收入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0%以上; (三)对外投资标的在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净利润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0%以上; (四)对外投资的成交金额(含承担债务和费用)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0%以上。 上述指标计算中涉及的数据如为负值,取其绝对值计算。 公司对企业进行投资必须按照公司章程及本制度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第九条低于本制度前条规定的标准的除股权投资外的其他对外投资事项,应提交公司总经理决定。 第十条若某一对外投资事项虽未达到本制度规定需要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

小企业对外投资的会计处理

是指在其本身的主要业务以外,以、、方式,或者以购买、等方式向境内外的其他进行,以期在未来获得的。我国将企业的对外投资划分为、、与。而将于2013年1月1日施行的《小》将企业的对外投资划分为与,长期投资按投资性质进一步分为与长期股权投资。本文中的小企业指符合《划分》、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小企业会计准则》简化了对外投资的分类与处理方法,也减少了企业的纳税调整。 一、短期投资的核算 短期投资是指小企业购入的能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如小企业以赚取为目的从购入的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持有期限较短,种易变现,既可能是性的投资,也可能是性的投资。 (一)短期投资的确定 通常小企业都是以支付现金取得短期投资,短期投资的成本包括取得短期投资支付的购款和税费。相关税费是指小在过程中按照有关规定应负担的等各种税款、以及手续费、等。 如果在取得短期投资时,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属于购买时暂时垫付的,不计入短期投资的成本,应当作为或单独核算。 (二)持有期间取得现金股利和的会计处理 持有期间收到的、在购买时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作为债权的收回处理,记“”科目,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股权性在持有期间,被宣告分时,按本企业可分得的金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科目。债权性短期投资在日,按的计算应取得的利息收入,借记“应收利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三)出售短期投资的处理 小短期投资时,应当将出售价款扣除该短期投资的(即)、出售过程中支付的相关税费后的净额,计入出售的投资收益,并结转出售的短期投资的成本。部分出售某项短期投资的,可以采用、或者结转其所出售的短期投资的成本。 《小》对包括短期投资在内的各项均采用成本,取消了模式,因此也不再确认。取得投资时支付的税费计入投资成本,不再计入,与法相,减少了小的纳税调整。 二、的核算

关于上市公司管理中股权投资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关于上市公司管理中股权投资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关于上市公司管理中股权投资会计核算问题研究摘要: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颁发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管理中股权投资会计核算越来越规范,对上市公司的整体管理以及长远发展十分有利。文章将着重探讨股权投资与会计核算的相关概念、上市公司管理中股权投资会计核算的变化、上市公司管理中股权投资会计核算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会计核算 我国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的会计核算制度,其中《企业会计准则》便发挥着极大的功效。这些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对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会计核算的规范有着巨大的作用,使上市公司的会计核算更加科学和准确。股权投资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还与上市公司的利益紧密相连。上市公司管理中股权投资会计核算的规范对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的规范核算十分重要,准确规范地进行股权投资会计核算能够为上市公司节约成本,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一、股权投资与会计核算的相关概念 第一,股权投资的涵义。股权投资实际上就是指上市公司通过支付对等的价格来获取被投资单位一定的股权或者被投资单位的资本份额的一种对外投资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上市公司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上市公司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或货

币资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投资,而进行这种投资活动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获得一定程度的经济利益,这其中的经济利益主要通过分得利润与股利获取等方式取得。股权投资分为对企业子公司的投资、对联营企业的投资以及对合营企业的投资,股权投资的主要特征便是公司占有被投资单位的股权份额。 第二,会计核算的概念。会计核算也可以称之为会计反映,主要的计量尺度是货币,然后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营等进行相关情况的反映。会计核算主要是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和已经完成的经济交易活动等进行事后的核算,主要工作便是记账、算账、报账。做好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前提就是合理组织会计核算形式,保证会计工作的总体质量,使会计核算工作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同时,会计核算工作还需要正确及时的编制企业的会计报表,使公司的相关管理者及信息使用者能够及时的了解企业的相关会计信息。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有设置账户和账簿、复式记录、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 二、上市公司管理中股权投资会计核算的变化 第一,上市公司管理中股权投资会计核算成本上的变化。在上市公司管理中,股权投资会计核算成本的计量发生着变化。首先,对于以现金购入的股权投资,应该按照上市公司进行投资时实际支付的全部资金,作为上市公司初始的投资成本,包括税金和手续费等各方面的费用。其次,对于以非先进进行交易的股权投资,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发展分析 摘要:20世纪80年代FDI(外国直接投资)在全球迅猛发展并成为促进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FDI大量涌入我国,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吸收FDI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企业也积极走出去,对外进行直接投资扩大我国的产品市场。为此,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我国采取更加合理的对策有效引导对外投资,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摘要:对外直接投资;FDI;全球化;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迅速地加入了全球贸易的大环境下,成为国际经济贸易领域极具活跃的国家。自我国加入WTO后,我国企业也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会积极“走出去”,打破单方被投资的局面,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因此,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以及发展困境,有利于我国合理的对策有效引导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利用我国企业特殊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更好地推动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快速发展。 二、目前中国FDI现状描述 2013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截至2013年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257亿美元。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继续高速增长,创下1231.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2%。自2003年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实现了连续12年的增长,2014年流量是2002年的45.6倍,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7.5%。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吸引外资仅差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 1.高速发展,但差距依旧明显。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近几年发展迅猛,2014年创下对外直 接投资的历史最高值1231.2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吸引外资仅差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但是与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相比较显示出了极大差距。 2.对外投资行业分布广泛,但是投资领域高度集中。这也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一大共性。 对外投资行业大多分布在服务也、资源业和制造业。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涵盖了国民经济的18个行业大类,按三次产业划分,投资流量占比分别为1.3%、25.3%和 73.4%;2014年底三次产业存量占比分别为1%、24%和75%。投资存量规模超过1000 亿美元的行业有4个,依次分别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上述4个行业累计投资存量达6867.5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 77.8%。 3.投资地域高度集中。我国对外投资遍布全球近八成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地域高度集中。 截至2014年底,中国1.85万家境内投资者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近3万家,分布在全球186个国家(地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域分布高度集中,2014年底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20位的国家地区存量占总量的近90%,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为136.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11.1%。显示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地域的高度集中度。 4.对外投资存量增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对外投资的存量规模也不断扩大, 首次步入全球前10行列。2014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8826.4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2221.6亿美元,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存量的份额由2002年的0.4%提升至 3.4%,在全球分国家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排名中较上年前进3位,位居第8,首次 步入全球前10行列。

上市公司认购私募基金的6个注意事项

上市公司认购私募基金的6个注意事项 引言 贤丰控股(002141)4月17日收到深交所监管函,公司拟以29,997万元投资由关联方丰盈基金管理的规模为3亿元的丰盈惠富基金,并将继续向投资者募集直至基金实缴总规模达到10亿元。交易所要求说明公司高管是否在丰盈惠富基金中任职,本次投资事项是否可能导致同业竞争或关联交易,以及后续募集期内继续投资丰盈惠富基金的计划。 一、参投关联方产业基金二、深交所发函高度关注三、深交所披露有关规定四、并购基金监管趋严五、上市公司参投基金注意事项1参投关联方产业基金 4月8日,贤丰控股发布公告称,作为金融控股平台,公司拟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投资广州丰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 理的横琴丰盈惠富新产业并购投资基金壹号,基金设立规模为人民币3亿元。公司拟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29,997万元,丰盈基金拟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3万元;丰盈基金在合伙协议生效后的3个月内将继续向合格投资者以同等条件进行募集直至基金实缴总规模达到10亿元。 根据公告,丰盈基金由公司持有49%股权,由珠海连上信德投资合伙企业(有效合伙)持有49%股权、由连上创展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2%股权,连上创展由公司控股股东贤丰

集团持有100%;连上信德由连上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由贤丰集团持有70%股权)担任普通合伙人并持有1%合伙份额,由连上创展担任有限合伙人并持有99%合伙份额。因此,在贤丰控股及其大股东的混合架构下,丰盈基金实际上是贤丰控股实际控制人贤丰集团100%持股。通过查阅私募汇,广州丰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已经在中基协登记备案的私募 基金管理人。 2深交所发函高度关注 深交所对贤丰控股参投行为表示高度关注,并要求公司按照《中小企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2号:上市公司与专业投资机构合作投资》的规定,就以下事项做出补充说明:1、请补充说明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在丰盈惠富基金中任职,如是,请说明任职情况。2、请补充说明本次投资事项是否可能导致同业竞争或关联交易。如是,应当说明是否已做出相应安排(如投资基金在收购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相同或相近的资产之后,上市公司具有优先购买权等)。 3、公司是否存在后续募集期内继续投资丰盈惠富基金的计划。 此外,深交所还要求公司严格遵守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2号:上市公司与专业投资机构合作投资》的规定,在与专业投资机构合作投资事项筹划和实施过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会计核算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会计核算 “对外投资”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包括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对外投资”科目应按债券种类和投资对象进行明细核算。“对外投资”科目与“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的金额应当相等,余额反映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数。在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外投资”科目,在投资时如何进行会计核算有明确的规定,而在投资收回时,如何作会计核算,制度没有规定。本人建议作如下会计核算。 一.购入各种债券的对外投资的会计核算 事业单位购入各种债券形成的对外投资,应按实际支付的款项,借记“对外投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年末事业单位收到债券利息时,按实际收到的利息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事业单位转让债券以及到期兑付的债券本息,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对外投资”科目。实收金额与账面金额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其他收入”科目。同时,按账面金额,借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二.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的会计核算 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应按评估价或合同、协议确认的价值借记“对外投资”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按账面原价,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收回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时,对固定资产评估,按收回时评估的固定资产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按实际收到的货币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对外投资”科目,按收回投资与投资成本账面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其他收入”科目;并按投资实际成本,借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同时,按收回的固定资产价值,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三.用材料对外投资的会计核算

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下投资业务会计处理探析

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下投资业务会计处理探 析 一、投资业务的分类 投资指企业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或以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对其他企业进行投资。对外投资主要分为金融资产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15号会计准则一投资于债务和权益性证券的会计处理将有价证券投资分为三类:(1)交易性证券投资,指企业为了在短期内出售而购买和持有的权益性和债务性证券,在资产负债表列作流动资产;(2)持有到期投资,是投资者有意愿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债券;(3)可供出售的证券,持有可供出售的证券是为了在未来某一时间出售,持有时间6~18个月,既可以是短期投资也可是长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主要包括股票投资和其他股权投资。 任何投资取得时按取得成本入账,但证券投资取得后的会计处理有较大差异。针对不同投资类型投资,会计处理的方法有:公允价值法、权益法、摊余成本法、合并财务报表法。本文将结合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探讨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下不同类型投资业务的会计确认、后续计量、期末计价及减值情况。 二、股票投资的确认与计量

(一)确认为交易性证券和可供出售的证券根据美国(FASB)115号会计准则,交易性证券和可供出售的证券在取得时均按其原始取得成本入账,在后续计量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虽然都是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处理上有所不同。交易性证券公允价值变动计人净利润,可供出售的证券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下的综合收益。 (1)初始计量。对交易性证券和可供出售的证券的在取得时均按其原始取得成本入账,成本包括买价和经纪人的佣金、交易税费及手续费等。 [例1]假定2006年7月1日,s公司以每股$40的价格购入B公司发行的股票1000股,占B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10%,发生交易费$500。根据投资持有目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情况。(单位:美元下同) 投资持有者准备短期持有将其划分交易性证券。 借:股权投资――交易性证券40500 贷:现金40500 如投资者确认为可供出售证券。所作分录相同。 (2)后续计量。公司在取得有价证券后,对交易性证券和可供出售的证券持有期间的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法,即被投资公司宣告发放股利时确认投资收益;出售时根据取得收入与投资成本差额确认投资收益;会计期末要确认未实现的持有利得和损失,但对未实现的持有利得和损失列报有所不同,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范与监管案例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范与监管案例 2011年7月目录 1、信息披露规范架构和总体原则 2、信息披露日常监管关注重点 2.1 应披露的交易 2.2 关联交易 2.3 对外担保 2.4 业绩预告和定期报告 2.5 异常波动和澄清公告 3、信息披露责任 信息披露规范架构和总体原则 人大基本法-证券法 行政法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上市公司监管条例(拟出) 证监会部门规章-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 编报规则; 规范问答 自律性规则 - 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 相关通知、指引和备忘录等 信息披露规范架构和总体原则 涉及的主要规则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上市规则 第二章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定 第七章临时报告的一般规定 第八章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决议 第九章应披露的交易 第十章关联交易 第十一章其他重大事项 ?备忘录 信息披露规范架构和总体原则 ?信息披露分类 信息披露规范架构和总体原则 信息披露相关通知和指引: ?关于统一上市公司临时公告董事会声明和监事会声明的通知(2008)?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指引(2007)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董事选任与行为指引 2009

?关于进一步做好上市公司公平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 2009.4.10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指引(2010) ?上海证券交易所募集资金管理规定(2008)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董秘管理办法(2011) 信息披露规范架构和总体原则 其他常用法规: ?1.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 ?2.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订) ?3.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证监 发[2005]120号文) ?4.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证监发[2004]118号文) ?5.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国发[2005]34号文) ?6.关于规范中管干部辞去公职或者退(离)休后担任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独立董事、独立监事的通知 ?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相关各方行为的通知2007.8.15 信息披露规范架构和总体原则 ?信息披露的概念:什么是信息披露? 披露:指上市公司或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股票上市规则和其他有关规定在指定媒体上公告信息。 ?披露主体 ?披露媒介 ?披露方式 ?披露要求 信息披露规范架构和总体原则 信息披露的范围:哪些信息需要披露? 规则有规定: ?上市规则: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决议、应披露的交易、关联交易、其他重大事项 规则未规定的: ?对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 凡是对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在招股说明书、募集说明书、上市公告书与定期报告中均应当披露。 ?对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 公司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上市公司应当通过临时报告立即进行披露,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判断的基础是基于理性的第三者(投资者)的角度。 信息披露规范架构和总体原则 及时披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