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错题整理

二年级数学错题整理
二年级数学错题整理

二年级上期数学错题整理

1、在横线上画,是的5倍,有()个。

2、()与4相加是20,()个4相加是20。

3、4和6相乘可以写成(),也可以写成()。

4、2个5和5个2用同一句口诀计算,表示的意义相同。()

5、口诀“四五二十”表示4个5相乘的积是20。()

6、锐角都比钝角小。()

7、钝角都比锐角大。()

8、比钝角小的都是直角。()

9、比锐角大的都是钝角。()

10、直角都比锐角大。()

11、每一句乘法口诀都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12、4+4+4+4+4+3 可以改写成算式()或()

13、小明家住在5楼,每上一层楼需1分钟,小明从一楼走到五楼需要几分钟?

14、小亮想钉板凳,板凳面厚6里面。现有下面三种长度的钉子,小亮应该选()长的钉子比较合适。

(1)6厘米(2)5厘米(3)7厘米

15、小红家离学校很远,大约有100()远。

16、教师的门高3米。()

17、2个6相乘的积加上18得多少?列式是()

(1)6*2+18 (2)6*6+18 (3)6+6+18

18、加法算式:6+6+6+6=24,乘法算式:()

19、用两个下面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较大的三角形,这个较大的三角形还有直角吗?()

20、量一双鞋子的长度,一般用分米作单位。()

21、有()个角,()个直角

22、给下面的图形加一条线,使这个图形增加2个直角。

23、给下面的图形加一条线,使这个图形增加3个直角。

24、给下面的图形加一条线,使这个图形增加3个直角。

25、红领巾中有()个角,其中有两个(),有一个()。

26、下图中有()个直角

27、把42分成6份,每份是()

(1)7 (2)8 (3)无法确定

28、下图有几个角()

29、()与5相加是25。

30、5和7相乘可以写成(),也可以写成()

31、因为2*2=2+2,所以3*3=3+3 ()

32、4个5相加的和是9。()

33、3个5和5个3用同一句口诀计算,表示的意义相同。()

34、口诀“四七二十八”表示4个7相乘的积是28。()

35、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36、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比黑板上的直角小。()

37、把一个角放在放大镜下,这个角就变大了。()

38、把一张正方形纸减掉一个角,不可能剩下5个角。()

39、大三角板的直角比小三角板的直角大。()

40、黑板有4个直角。()

41、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能拼成一个钝角。()

42、把两根长度分别是45厘米和40厘米的铁条焊接为一根,焊接的重叠部分是5厘米,焊接后的铁条长多少分米。

43、数一数,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

注意应用题带单位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错题整理

期末错题整理 一、填空题 1.从64里面连续减去8,减()次后还剩8。 从72里面连续减去8,需要减()次正好减完。 2.有7、6、3三个数,请用加、减、乘、除进行计算,每个数只能用一次,算出得数是24。 ()() 3.小文看一本故事书,看了5天,每天看6页,第六天应该从第()页开始看。 4.数一数,下图中共有()条线段。 5.找规律填空 2,5,10,17,26()() 1,2,4,()16,32 1,2,4,7,11,(),(),() 6.7个8相加() 7和8相加() 2个8相乘() 2和8相乘()除数和被除数都是8,商是()。除数和商都是8,被除数是()。 7.一盒糖,比40多,比70少。把这些糖平均分给一些小朋友后,每人分得的块数和小朋友的人数正好同样多,这盒糖最多有()块,最少有()块。 8. 二七十四这句乘法口诀中积的末尾数是4,末尾数是4的乘法口诀共七句,每句口诀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分别是1×4=4,2×2=4,2×7=14,()×()=( 24 ),()×()=(),()×()=(),()×()=()。 9.把20厘米长的木棍锯成5厘米长的小段,要锯()次。 10.下面的□里可以填哪些数? 20<□×7<50() 11.小明有两条彩带,一条长48厘米,另一条52厘米。这两条彩带一共长()米。 12. (1)哥哥有21个玩具,弟弟有15个玩具,哥哥拿()个给弟弟后两人的玩具个数同样多。 (2)哥哥有玩具21个,给弟弟4个后,两人的玩具个数同样多,弟弟原来有

玩具( )个。 (3)弟弟有玩具19个,哥哥给弟弟4个后,两人的玩具同样多,哥哥原来有玩具( )个。 13. (1) 一个玩具火车比一个玩具飞机便宜( )元,一个玩具飞机比一个玩具 汽车贵( )元。 (2) 买上面三件物品中的其中两件,最多要( )元,最少要( )元。 (3) 三件物品全买要( )元。 (4) 用100元买上面的三件物品还剩( )元。 14. 5只兔子有( )条腿,3只公鸡( )条腿。 15.把上面的绳子对折,再对折,每段刚好1米,这根绳全长( )米。 16.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9<40 23+( )<50 9>( ) ÷4 17.学校买一批运动器材,跳绳有60根,羽毛球拍比跳绳少,羽毛球拍最多有( )副;篮球比跳绳多,篮球最少有( )个。 18. 1个人吃1个苹果用2分钟,照这样计算,6个人同时吃6个苹果要( )分钟。 19.小芳和她的2个好朋友一起到点心店,一共吃了12元的点心,平均每人吃了( )元钱的点心。 20. 在里写数。 二、 选择题 1.5个4相加是多少?不正确的列式( ) ①4+4+4+4+4=20 ②5+5+5+5=20 ③5×4=20 2.下面算式中,能改写成乘法算式6×5的有几个?( ) 6+6×4 5+5×5 5+5+5+5+5+5 6+6+6+6+6 ①2个 ②3 个 ③4个 3.5+5+5+4,不可以改写成算式( ) 玩具汽车15 元 玩具飞机46元 玩具火车38元 10 9875643210

小学数学常见错题解析(单位换算2013-5-18)2

小学数学常见错题解析 ------------单位的换算 市七中小数组:曹利 引言:四年级、五年级数学的教学中,单位的换算无疑都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单位的概念从一年级就开始引入,如:元、角、分,再到后面的米、分米、厘米等,这些东西,在学生的潜意识中是相当含糊的,因为它不像其它数学知识点那样具体明了,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不断的强化,才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比较形象具体的概念。一直到四年级,学习了小数、分数之后,单位的 换算更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教学重点,为此,在这里,就单位的换算,我做如下的分析: 单位的换算 13厘米= 1013 米(×)28毫米=100028 米(√)65 小时=50秒(×) ◆错误分析: 1、学生的错误类型比较多,原因是学生自身对于基础知识的巩固不是很好,对于基本的单位间的进率不熟练 2、错误原因: 1)小时到秒的转化需要乘两次60,但这些学生有的只乘了一次,有的却乘 了三次,这说明学生对时、分和秒之间的互化关系和进制规则掌握不清, 没有和生活实践结合分析。因而就会得出50、18000、1000等答案。 2)明白怎么做,但是口算出错,如300等,属于计算错误,对结果没有检

查习惯。 3)单位互化没有问题,但是忘记了对分数5/6的处理,答案36000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建议: 时间的进制是60进制,与最常见重量、长度等10n进制单位不同,学生在理解时要有所区别。另外对于这些特殊进制的单位,教师在教学时注重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促进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感知,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强化训练的小游戏,另外家长也可以借助家庭教育的机会,在生活中多对孩子进行训练。 ◆常用单位换算集锦: 长度单位: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时间单位: 1年=365天(平年)、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体积单位: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升、 1立方分米=1升=1000立方厘米 单位换算的要点: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以进率) 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进率)

二年级上数学错题集(最新整理)

二年级(上)数学错题集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量较短的物体,用()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2、画一条比4厘米长比8厘米短的线段。 4、下面图形有几条线段。 ()条 ()条 5、毛毛用尺量三个长方形的长。 ()号长方形的长度超过6厘米;()号长方形的长度不超过6厘米。

6、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长5米,这根绳子原来有多少米? 7、一根红彩带长30厘米,一根黄彩带长20厘米。把这两根彩带结成一根彩带,街头的地方是2厘米。最后彩带长多少厘米? 8、如果将下面绳子拉直,她的长度大约是()厘米。 9、按规律填数: (1)1 6 16 31 ()() (2)24 32 40 ()56 ()()(3)93 86 79 ()65 ()()10、猜一猜,每个汉字代表是几? 3 好好=() +朋8 朋=() 8 友友=() - 好 6 2 7 11、小朋友们排成一列,从前数小华是第三个,从后数小华是第8个,这支队伍共有()个小朋友。

12、一辆自行车2个轮子,一辆三轮车3个轮子,车棚里共有8辆车,19个轮子,小朋友想一想,有()辆自行车,有()辆三轮车。 13、爸爸去参加同学会,6个老同学见面,没人都要握一次手,爸爸握了5次手,他们一共握了()次手。 14、△+△+□=24 □+□+77=○ 14+○=99 则△=() 15、小胖剪一根长70米的绳子,第一次剪了25米,第二次剪了37米,剩下的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 16、一种小球从高空落下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落下高度的一半,例如它从6米高的地方落下,就会落到3米高的地方。如果将这种小球从8米高的地方落下,第三次弹起的高度是多少米? 17、在做一道加法题时,小马虎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5看成了9,把另一个加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错题分析

典型错题分析: 一、瞧图写钱数 (1)最基本的题目,班里有6人错。(2)考查知识点:认钱、计算与换算,班级错误集中的一题。 解题方法:先分类圈出相同单位的钱数,再计算:1元+1元+2元就是4元;5角纸币+5角硬币+2角纸币=12角=1元2角,1元2角+4元=5元2角 做对的同学有:隗凯斌、陈孟骐、白宇、谷俊澎、赵昊、李玥霖、张博雅、刘泓恺、孟帅奇 二、瞧图写钱数属于基本题,没有掌握的同学在课堂听讲上明显没有集中注意力,典型错例为18、50元=(18)元(50)角7、40元=(7)元(40)角 解题方法:小数点前面的数表示“元”,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表示“角”,小数点后面的第二位表示“分”,家长可根据孩子卷面的错误进行相应练习,也提出严肃批评,最基本的题目都没有答对,可见听讲没有用心,练习度也不够。 三、填单位错的把铅笔8( )的单位填成了8(元)的可见孩子的生活经验不足,没有便宜、贵的概念,可以举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进行讲解补充相关知识,如常见的学习用品铅笔、钢笔、练习本、橡皮等的一般价钱与常用单位;常见的生活用品的价钱。 四、基本训练题型:复合单位换成单一单位,单一单位换成复合单位 五、换钱要加强练习的有:陈文浩、张光富、张博雅、孟帅奇、董晨瑶、张雨夕 六、人民币换算不同单位的比较大小还要单独训练 类型:6元7角与7元比较大小,3元5角与35元 20角与2元,算式与数进行比较,数与数比较 张光富与李晨旭的口算能力要加强: 班级典型错例记录:

人民币计算典型题目: 2元-5角= 元角 6角+7角= 元角 1元5角+5角= 元 教给孩子排序方法:把价钱抄在草稿纸上竖着排列,相同单位对齐,进行标号,再按照题目要求答题。 如: 13 元 5角 35 元 48 元 3 元 5角 先比较“元”之前的数的大小,再比较“角”前面数的大小,进行大小按题目要求标号再排序,填写在卷子上。 解决问题 求两数相差几的题目不能正确列式的有:田晓彤、孟尚逸、孟帅奇、陈文浩,不明确求两数之间相差几要用减法,适当画图进行讲解以求明确为什么用减法? 解决问题错的有:董晨瑶、梁梦涵、张博雅袁丰鑫25-10=35(笔误?),表现出来的问题有读题能力有待加强,不能图文并茂的瞧图,联系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正确运用加法与减法来解决问题。 班级学生情况概述:班里有很多同学在这次测试中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与进步,特别就是隗凯斌、谷俊澎、赵昊同学的成绩提高很明显,也瞧出了家长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希望继续稳定状态,加强自我管理。个别同学成绩落后,一些基本题

小学生数学中常见的错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精品教育文档

xx数学中多见的错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生活当中人们常常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聪惠的人知错及时改正,并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今后不犯类似错误。愚笨的人犯了错误仍执迷不悟,不知悔改。学习中也同样有类似现象发生,尤其在数学学习中,由于小学生喜欢急于求成、大意、字体不工整等原因,经常会出现千奇百怪的错误,作为教师要善于做一个有心人,及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探究,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下面就小学生多见的错题原因及解决对策作一探讨。 1.小学数学中多见的错题产生原因分析 学生常在作业或考试中出现计算错、抄错数、答非所问等一些现象。有些题自己苦思冥想想不出来,但经过别人稍一点拨,立刻恍然大悟。这些错题的背后,如果仔细分析,却隐藏着许多规律性的东西,详尽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2生活经验匮乏,对题目理解不透。数学的学习离不开现实生活,出题者所用的数字不是生编应造,每一道题的答案都符合实际生活、生产常识。如果你计算出飞机每小时行40千米;参加兴趣小组的有18.56人,遇到这种不符合实际的数时,就要回过头来检验是不是哪个地方出现了错误。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无限的,有些数学题是他们从未接触过的知识,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 1.3受思维定势,知识负迁移的影响。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对最先学习的东西往往记忆比较深刻,如果以前学过的东西对以后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这叫知识的正迁移,否则就叫知识的负迁移。在学习简易计算时老师总强调“凑整法“所以当学生遇到下面的题时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只想到了“凑整“而忽视了简易算法的可行性。 1.4知识掌握不牢靠,思维不灵敏出错。数学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灵敏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生做题时经常会套错公式,对于灵敏多变的题考虑不全面,比如:圆的周长与圆的面积公式混;梯形面积计算时除以2;把48根小棒平衡分成若干份有几种分法?大多数学生只想到1到2种做法。学生不能有条理、有顺序地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错题集及分析

二年级数学上册错题集及分析 厘米.(长度从尺子刻度从1厘米到7厘米) 错因分析:学生只注重纸条的右端对准7厘米处.忽视0刻度是否对准纸条的左端. 2.1米—20厘米=( )厘米 错因分析: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换算不熟练.少数学生20-1来解决.强调统一单位后相加减. 3. 一共有()条线段. 错因分析:学生只注意到其中两条线段.对于两条线段合起来的第三条线段不理解.强调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 4. 3 6 + 3 6 6 错因分析:学生只考虑数位对齐.个位对十位.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强调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相同数位对齐) 5.56—35=11 错因分析:学生学习了退位减法后.分不清是否需要退位.统一全退位.强调不够减时再退位. 6.比36大18的数是多少? 错因分析:学生看见“比”字就求相差数.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的能力.找到谁比谁大.大多少.怎么求? 7.53+28+16= 5 3 + 2 8 8 1 2 8

+ 1 6 4 4 错因分析:少数学生把连加看出两道分开的题目.先前两个加数相加.再把后两个加数加起来.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让孩子理解先加前两个加数.再加上第三个加数. 8.一张课桌62元.比一把椅子多34元.一套课桌椅多少元? 62+34=96(元) 96+62=158(元) 错因分析:混淆了谁多谁少.可以让学生把“比一把椅子多34元”前面补充完整.再来反复读题理解究竟是谁的价钱高. 9.74-38得数大约多少? 错因分析:学生知道38可以看做40.但对于74部分孩子认为更接近80 . 10.一共有42位小朋友来上课.已经搬了35张桌子.19把椅子.还要再搬几张桌子?几把椅子? 错因分析:学生对于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不清.把椅子和桌子混在一起. 11.判断题:数学书表面的直角比黑板上的直角小. 错因分析:学生对于直角的概念不够明确. 12.画一个有直角的三角形. 错因分析:学生在连续学习角的基础上.惯性认为一定画直角.部分学生对三角形与角的区别不注意. 13.4+4=()×() 错因分析:学生在做题中审题不清.对加法与乘法的区别有些模糊. 14.补充口诀:五五(二五) 错因分析:学生说的比写的快.把中间的“十”跳过. 15 ()×()=() 错因分析:学生把乘法与加法的意义混淆.写成5×5 16.3个4相加.和是多少? 错因分析:学生看到“和”就认为是加法. 17.小白兔一共有几只?小灰兔一共有几只?两种兔一共有几只? 错因分析:学生学习了乘法以后.求两种兔子的总数时只考虑乘法.

数学典型错题分析

数学典型错题分析 班级: 姓名: 1.将 13 2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2.在下图中,用阴影部分表示出52公顷。 3.一根电线,第一次剪去53,第二次剪去5 4米,( )剪去的长。 A.第一次 B.第二次 C.无法判断 4.一块长方形草坪的周长是40m ,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1)一根电线长10米,第一次用去53,第二次用去5 3米。两次一共用去多少米?(先说说两个分数有什么不同) (2)一堆煤两天烧完,第一天烧了52,第二天烧了5 2吨。哪一天烧去的多一些?(如果去掉“两天烧完”呢) (3)两根同样的绳子,第一根剪去32,第二根剪去3 2米。哪一根剪去的长一些? 6.一台拖拉机耕地21公顷,这台拖拉机多少小时耕地5 4公顷?列式为( ) 7.(1)一个长方形的棱长之和是120厘米,长、宽、高的比是7:2:1。这个长方形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2)两个数的比是7:2,他们的平均数是45.这两个数分别是( )和( )。 8.从A 地到B 地,甲车需要4个小时,乙车需要5个小时。甲车的速度是乙车速度的( )%。 9.两筐梨共重54千克。从甲筐中取出5 2,从乙筐取出6千克,两筐剩下的同样重。两筐梨原来各种多少千克? 10.水果店橘子比苹果多100千克。橘子卖出3 1后,苹果的重量比橘子多25千克。橘子原来有多少千克? 11.(1)一笔钱,单买上衣能买15件,单买裤子能买20条。一条上衣比一条裤子贵( )%。 (2)一项工程,甲队独做要50天,乙队独做要40天,甲队的工作效率比乙队低( )%。

12.将厚度为0.1毫米的一张纸对折再对折,这样对折4次后,这张纸厚( )毫米。 A.0.4 B.0.8 C.1.6 D.3.2 13.水结成冰厚,体积会增加10 1。那么,一块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将减少( )。 A. 91 B. 101 C.11 1 14.甲、乙、丙三个工程队修一条长1200米的公路,甲队修的是其他两个队的3 1,乙队修的是其他两个队的4 1。丙队修了多少米? 15.奶糖每千克24元,水果糖每千克18元,巧克力每千克48元。商店把这三种糖取同样的重量混合成什锦糖出售,360元能买这样的什锦糖多少千克? 16.集体照收费标准:“6.5元,送4张照片。另外加印每张0.8元。”我们班有48名同学,2位老师。每人一张,应付多少元? 17.用同样大的正方体搭成下面这组积木,至少需要( )个。 从上面看 从正面看 18.把一个直径10厘米的圆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19.把一个圆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多了8厘米,原来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0.一个面积是1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按3:1放大后,面积是( )平方厘米。 21.下列关于统计表和统计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统计表没有统计图形象具体,用处不大。 B.统计图中折线统计图最有用,它不但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C.这样分段整理身高数据不正确:140~145,145~150,150~155…… D.黄山、泰山、华山主峰的海拔高度,既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也可以制成扇形统计图。

一年级数学错题整理,超典型例题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数学错题整理一、看图写数。 ()()() 二、先数一数,再在里画点子。 三、看一看,填一填。 1、这些水果排在最左边的是(),排在最右边的是()。 2、在()的左边,在()的右边。的右边是()。 3、的左边有()种水果,右边有()种水果。 四、对号入座(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11的相邻数是()。 ○112和13 ○210和12 ○39和10 2、9可以分成()。 ○13和6 ○21和7 ○35和3 3、和5相邻的两个数是()。 ○13和2 ○24和3 ○34和6

五、看图比多少,再填上数。 比多( 比少( 六、填空。 1、18的个位上是(),十位上是()。 2、用6、7、8、14、15这五个数写出四个算式。 3、两个加数都是5,和是(),被减数是17,减数是4,差是()。 4、两个1合起来是(),两个10合起来是()。 七、看谁算的又快又好。 7+2= 10-3= 9-7= 9-3= 3+3+4= 9-6= 15-3+5= 11+4-1= 16-5= 19-3= 4+8= 7+2-5= 12-5-2= 3-2= 2+5+1= 6+2+2= 5+5-2= 6+2-5= 8+6= 13-9+3= 11-5+2= 8-3+7= 12+3-9= 3+8-3= 八、在里填上+或-。 5=12 2=10 8 7=15 6=7 1=6 九、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0 10 10 10

十、看图填一填,算一算。 ?颗 6颗 一共有()颗,()个十和()个盒子外面有()颗,一,组成的数是()。 盒子里面有几颗? 十一、圈一圈,算一算。 1、2、 = + = 十二、解决问题(先画一画,再列式计算)。 1、小朋友们排成一队做游戏,小雨排第13,小红排第20,小雨和小红之间有多少人? 2、今天小红从第10页读到第16页了,明天该读第17页。她今天读了多少页? 3、这次放假从2月13日开始,到2月17日结束,2月18日到校,一共放假几天? 4、小朋友们在排队做操,芳芳左边有9人,右边有6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小学数学常见错题调查问卷

“小学数学作业常见错题分析研究” 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问题设计:母素娟 问卷统计:母素娟 问卷整理和分析:罗敏 一、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作业出错的问题所在,找出出错的根本原因,并对调查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分析,为解决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减少学生在写作业时的错误率,提高其作业的质量。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二年级随机抽查部分同学。 调查方法:采用不记名的调查问卷方法,以单项选择为主,根据选项选择。接着进行整理、统计、分析。 三、调查问卷内容(见附页) 四、调查数据整理、分析 发放调查问卷30份,回收问卷30份,将问卷统计、整理数据如下:

在“关于《三合二小数学中常见错例分析调查问卷》学生问卷数据整理分析中,我发现了以下问题: (一)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从第2个问题中可以看出:喜欢做数学作业的学生占到学生数的96.7%;从第8个问题调查中,我们看到100%的学生对于数学的重要性事予以肯定的。 (二)学生做作业的时间比较短:学生做作业过快,也是学生作业出错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第3个问题和第5个问题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写作业的时间约为30分钟,占总人数的86.7%,写作业时间在30到60分钟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13.3%。60分钟以上的无一人。 (三)学生做作业的态度端正与否也是导致学生作业出错较多的原因之一。 从第6个问题中可以看出:约占总人数33.3%的学生认为出错的原因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从第7个问题中可以看出:约占总人数56.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作业态度是比较认真;从第9和第10个问题中可以看出学生作业中出错是和是否专心和细心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小学生数学二年级错题集(上学期)

小学生数学二年级(上半学期)错题集一.用竖式计算。 35+28-29=59+18+23= 83-47+18=76-34-16= 72÷9=45÷5= 8x2=7x9= 36÷6+14=7x5-12=

拓展一 + 4 6 7 4 - 3 8 98 - 71 - 2 6 拓展二 在里填上“<”“>”或“=”。 5 x 49 6 x 6 6 + 69 x 432 78-196024÷86÷214÷718÷2÷3 4 厘米 1 米 1 米100 厘米 1 米 10 厘米 2 米 拓展三 在里填上“+”“-”“x”或“÷”。 427=682>1020 4 < 6 99=1887=56355= 7 拓展四 在里最大能填什么数字? 4 < 26 6 x< 3268 > 9 x X8< 343x< 2638 >x 9

二.填空题 1.在算式 28 ÷ 4=7 中,4 是(),7是(),28 是()。 2.35 ÷ 7 读作:7x 8读作: 3.5 个 3 的和是多少?请用乘法列算式: 4.根据口诀,写出两道乘法和两道除法算式: 六七四十二 5.两个加数都是 6,结果是多少? 6.4 个 3 相加的和,列式(); 30里面有()5,列式(); 7. 20÷ 4=5 ,读作(),被除数是(),4 是(),商 是()。 8.5 个 4 相加,用表示: 写成乘法算式是:或 9. 去掉()个就和同样多,再增加()个就和同样多。 10.一个数比 28 大,比 35 小,是 4 的倍数,这个数是()。 11. 把 12 个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个;12 个,每 4 个分成一份,可以分成()份。 12.把口诀补充完整。 ()十二四六()三()十八 ()得六()二十三()得九 13. 2 个 4 的积是(),2 个 4 的和是() 14. 有一些练习本,比 20 本多,比 30 本少,平均分给 6 个小组正好分完,一 共有(本练习本。 ) 15. 3 本数学书约厚 2( 字典约厚 4 () 你一庹长约()米( );教学楼约高 15();课桌长 60 ( ;小红一步长约 60();钉子长 5 ( )厘米;你一拃长大约()厘米。 ); );

小学数学六年级人教版上学期错题集(分类整理)

应用题饲养小组养了白兔和灰兔。白兔36只,灰兔12只,白兔和灰兔分别占总数的百分之几?(怎么让答案里的数字对应正确) 2.往一个池塘里放养鱼苗,若按7:4的比来放养鲤鱼和鲫鱼,那么鲤鱼苗就比鲫鱼苗多1200尾,问着两种鱼苗各放养了多少尾? 3.幼儿园买回来240个苹果,按照大、中、小三个幼儿班的人数分配给各个班。大班有28人,中班有25人,小班有27人。三个班各应分得多少个苹果?

(盈亏问题,利润问题) 4.一件衣服销售中第一次比原价1200元降低了10%,第二次又降低了20%。这件衣服现价多少元? 5.某种水果去年四月份比三月份涨价15%,五月份比四月份涨价10%,五月份比三月份涨了百分之几? 6.每棵苹果树去年收益250元,今年通过科学剪枝,每个树收益提高了16%,今年每棵树多收益了多少元? (只列式不计算) 7.某商品现价60元,亏了25%,亏了多少元?若想盈利25%,应按多少元定价出售? 8.两家售货亭都以每件120元的价格出售某种商品,一个星期后,甲售货亭把售价降低了15%,再过一个星期又提高了30%;乙售货亭在两星期后才提价15%。请问两周后,甲、乙两家售货亭中,哪一家此种商品的售价高? 9.李老师为学校买足球,足球40元一个,甲商店的这种足球“买四送一”,乙商店的这种足球八折出售,李老师要买30只足球,去哪家商场合算?(校内作业------浓度问题和利润问题混合练习) 10.李老师为学校买足球,足球40元一个,甲商店的这种足球“买四送一”,乙商店的这种足球八折出售,李老师要买32只足球,去哪家商场合算?(校内作业------浓度问题和利润问题混合练习) 11.一种彩电按定价卖出可获得利润960元,如果按定价的八折出售,则亏损832元。这种彩电的购入价是多少元?(校内作业------浓度问题和利润问题混合练习) 12.一件大衣若卖100元,可以赚钱25%。若卖120元,可以赚钱多少元? 13.某大型商场去年计划盈利160万,结果超过计划20万,完成了计划的百分之几? 14.5月初大米价格比4月初上涨了15%,6月初又比5月初回落了10%,6月初比4月初涨了还是跌了,涨跌幅是多少? 15.3月份猪肉价格比2月份回落7%,受春节需求量增大的影响,2月份猪肉价格比1月份上涨了8%,3月份猪肉价格比1月份长了还是跌了?涨幅或跌幅是多少?(注:三个量,1,2,3月的猪肉价格都能设为单位1,把哪个月的设为单位1更好?)

建立小学数学错题集--循序渐进提高数学成绩-如何建立错题集

建立小学数学错题集--循序渐进提高数学成绩 恩格斯说:“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 孩子的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犯错和不断纠错的过程。 如果能把数学学习中所有的错题都集中在一起,引导学生反思,分析出错的原因,再经过系统、全面地分析、诊断,就能大面积地提高全班学生的正确率,把错误率降到最低。这就是建立“数学错题集”对于教学的益处。 1.什么是数学错题集 数学错题集”是指学生在平时作业及形成性练习中出现的各类错题的系统汇总。准备一本数学错题集,就是为自己建立一个错误档案。具体来说,是让学生准备一本较厚的笔记本,把日常数学练习和测试中做错的题目抄下来,或者裁剪、粘贴在错题本上。通过对错题收集、整理、反思和合理利用,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能力。 2.为什么要建立错题集 ① 从实处入手,避免反复出错 练习和测验是检验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方式,很多老师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许多上课讲过了、平时练过甚至考试考过的题目,仍然有学生做错,这常常让老师很恼火,让学生很遗憾。

分析原因时,我们一般会归咎为上课不专心,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知识点学习存在漏洞。可反复讲练效果不佳,深层原因还有一点:学生对错题价值的认识不够。对平时练习中出现的错题,往往只是简单订正,没有深入分析原因。 个别孩子在没有老师的监督下,甚至会偷懒,半问半抄完成订正,这为再次发生错误提供了更大可能性。 ② 从细处收集,便于知识整理 学生做错题,老师都会要求及时订正,直接写在作业本上,为什么还要专门建立错题集呢? 订正在作业本、练习册或者试卷上,比较分散。对于想要巩固的孩子,由于难以查找,不便整理,如果换了作业本,更是无从检查。等到时间长了,记忆就淡了。复习的时候没有了依据,只好全面撒网,导致复习没有针对性,效率大大降低。 在建立数学错题集的基础上进行复习,孩子把在各个单元中出现的错误都按本来面目集中到错题集上,学生有数、老师也有数,师生复习都有准确的依据。这样学生就可以减轻负担,提高效率。 ③ 从长久出发,积累教学资源 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的错题集更是宝贵的财富。同一年龄层次的孩子在认知上都存在很多相同的障碍,这导致,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每一届学生在学习同一教学内容时,出现的错误都惊人的相似。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错题集(全)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 一、最大填几 9×()< 65 2×()< 19 9 ×()< 75 52 > 6×()()× 5 < 21 55 > 8 ×()50 > 9 ×() 462 > 4□7 726 >□19 5□2 < 573 82□< 837 二、填空 1、 2、45是5的()倍,表示45里面有()个()。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000克棉花和8千克相比()重。 5、配列大小:200克、500克、2千克、5000克、6千克 6、500克+1500克=()千克3千克=1500克+()克1千克=1公斤=()斤一个5分硬币重1克,()个5分硬币重10克。

7、1000克比700克多()克,1千克300克=()克 8、你妈妈体重是()千克,你爸爸体重是()千克。 9、1000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对吗?() 10、2030千克比2000千克多()千克,1袋白糖重1()。 11、一个苹果重200克,()个苹果1千克。 12、按从轻到重排列。 600克1千克20千克3000克 ( ) ( ) ( ) ( ) 13、改正不对的单位。 小明体重30克,他一顿饭能吃50千克的包子。 14、一桶油连桶重9千克,桶重100克,油重()千克()克。 15、一头大水牛的体重是469千克,大约是()千克。 16、表示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常用()作单位。表示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常用()作单位。 17、1个2分硬币约重1克,1000个2分硬币约重()。 18、1袋精盐重500克,()袋精盐正好是1千克。 19、4000克=()千克,1千克又叫1()。 20、一个四位数,百位上是6,百位上的数是千位上的数的2倍,其他数位上都是零,这个数是()。 22、电话机的价格是408元,约是(),笔记本电脑的价格是5984元,约是()元,买这两种商品大约需要带()元。 23、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一个西瓜重5()一个冬瓜重10() 一颗糖果重3()一个鸡蛋重50() 一袋大米重25()一辆卡车可以装货50000()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数学(下)错题整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错题整理 一、填空 1. 闰年的2月比平年的多1填;为( )天。 2. 演出从下午3时开始;经过2小时15分钟后结束;结束时间是( )时( )分。 3. 奥运会每4( )举行一次。 4. 340÷2读作( );也可以读作( )。 5. 79×42的积大约是( )。 6. 共有12根小棒;这些小棒的62是( )根;这些小棒的4 1 是( )根。 7. 0.5吨= ( )千克 8. 一根铁丝正好围成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如 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9. 一根铁丝长 5 4米;比另一根短51 米;两根铁丝共( )米。 10.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 );写作( );6份是( ) 个( );写作( )。 11. 一堆煤4吨;可以烧15天;平均每天烧这吨煤的( );5天烧这吨煤的( );平均每天 烧( )吨。 12. 把6块饼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6块饼的( );是( )块。 13. 王师傅每天的睡眠时间约为7小时;他每天的睡眠时间约占全天的( )。 14. 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 );3份是它的( )。 15. 把2米长的丝带平均分成5份;1份是( )米;2份是( )米。 16. 3天是一周的( );3个c 加上( )个81是87 。 17. 2除以4;商是两位数且没有余数;□ 里最大能填( )。 18. 小明家住6楼;他从1楼上到5楼一共走了60级台阶;他上下一次楼;要爬( )级台阶。 19. 6□8÷3的被除数是中间是( )时;结果没有余数。 20. 小红在数学考试时;把一个数除以3错算成了乘3;结果得378;正确的结果是( )。 21. 6□2÷3要使商中间有0;□里可以填( )。 22. 8□2÷4要使商中间有0而没有余数;□ 里可以填( )。 23. 214÷4的商是( )位数;420÷4的商的中间有( )个0。 24. 要使7□6÷7的商里面有0;□里最大能填( )。

浅析小学数学常见错题教学方法

浅析小学数学常见错题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18-09-26T10:34:06.180Z 来源:《成长读本》2018年9月总第34期作者:柏孝等[导读] 数学是较为抽象的学科,且常会引入大量的符号,这会加大学生理解的难度。 晴隆县鸡场镇大地小学贵州561407 摘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教师对于学生犯错的现象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不要过度的指责和谩骂,这样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的掌握应该学会的知识。小学的数学教师更是这样,数学本身对小学生来说就是难度比较大的学科,出现错误很重要,老师要善于利用这些错题,采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引导和训练学生,提高思维能力,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题利用教学策略数学是较为抽象的学科,且常会引入大量的符号,这会加大学生理解的难度。刚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孩子接受知识的能力还不够强,接受信息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且活泼好动,课上的注意力不太容易集中,在课堂表现和课下作业中总会出现很多的错误。当他们出现错误时,教师肯定会采取一些措施,但有些是不当的,比如,将出错的地方抄写若干遍,罚站等等。机械性的重复和体罚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它们的作用微乎其微,还是要从学生犯错的根源入手,寻找科学的方法来纠错以及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 一、学生做错题的原因 学生做错题数学题的原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下面具体列举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1.数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课本上的知识是学生做题的基础,首先要对这些知识有初步的了解,才能在做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印象并会熟练的运用。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效率较低,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会造成对知识理解的不够充分或者是出现偏差,这样去做题自然是会容易出错。尤其是一些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更容易搞混,比如,路程和位移,全等和相似。数学课这种逻辑性强且前后联系大的课堂,一处跟不上就容易断层,对以后的学习都会有影响,扎实的数学基础是很重要的。 2.思维定式的影响 人们总是喜欢按照自己的习惯去考虑和解决问题,小学生也不例外,在做数学题的时候他们也喜欢按照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去解答。但是有的题目虽然很简单,却总喜欢拐个小弯,没那么容易得到满分。有的学生做题做到最后却会丢一步,或者是南辕北辙,加减法做反,这些问题多数是受惯性思维的影响。 3.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是使小学生做错数学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总会影响听课效率。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不够,课堂上容易走神,这会使知识掌握不牢固,做题出错。做题的时候也会注意力不集中,将题目看错。在选择题中,有时候题目要求选错误的,学生们由于看题不仔细就会直接选择正确的一项,后边的直接略过,也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在填空题中,也容易出现丢掉单位的现象。 4.阅读能力欠缺 人们常常认为像语文这种学科才会要求具备较强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其实不然,数学同样需要。阅读能力的欠缺首先就会使学生对于一些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出现问题,这就会为学生做题埋下隐患。其次,数学题的题干都比较精练、严密,有时候还有点抽象。而小学生的词汇量有限,对于句式的理解能力也有限,容易出现理解不到位或者误解的现象,连题都理解不清楚自然更难做对。 二、开展纠错活动的铺垫,端正态度 首先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对出现错误要有宽容的态度。学生的年纪小,不管受是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都是可以原谅的,教师在这方面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其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不要被自己的错误打败,告诉他们出现错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让自己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引导他们主动的去面对错误,积极的改正错误,避免因为出现太多的错误而丧失信心甚至是厌学状况的现象出现。 三、利用数学错题资源的具体策略 1.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 针对前面提到的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来看,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讲解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尽量的通俗易懂,对于重难点要更加仔细、明确的进行讲解,可以通过随堂抽查的方式督促学生们对知识点进行背诵和掌握。鼓励他们与教师进行交流,数学这类学科遇到问题不能堆积,需要及时解决。但是小学生有时候会比较畏惧老师,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对他们进行鼓励,在课上有什么听不懂的就及时提出来,老师可以进行简单的讲解,时间不允许的时候要课下与同学进行沟通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每节课上课之前要对上节课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大致的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为他们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这样可以减少错题的出现。 2.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的。有人也会觉得这是语文老师的任务,但是这个问题既然对数学学科产生了影响,那么数学老师也有义务为这方面做出努力。教师在讲解概念的时候就要勾画重点词语,通过关键词加强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讲题的过程中,更是要从审题开始讲起,要一个字一个字的仔细阅读题干,不要靠自己的惯性思维认为这道题会考什么就怎么做。注意帮助学生区分一下题目中常出现的文字游戏,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归纳典型错误 典型错误就是大部分学生都容易出现的错误,归纳这种题型对于数学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不同类型的错误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这可以起到提前预防或者事后纠正的作用。 4.积累错题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准备一个错题本,对于比较有价值的错题可以进行记录。学生自己为自己纠错,这样可以加深他们的记忆,日后在遇到同类型的问题也可以有所借鉴。老师也要有意识的建立自己的错题资源库,这可以积累老师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可以避免学生在做题中走更多的弯路。 四、小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内错题汇总

二年级下册数学错题集 一、数据收集整理 1、《课堂作业本》P3第2题 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 A品牌(箱)12 10 15 13 B品牌(箱)8 9 7 10 (2)从B品牌牛奶9月份的销售情况看,售出最多的是第()周,售出()箱;售出最少的是第()周,售出()箱。 (3)两种品牌的牛奶销售箱数相差最大的是第()周。 (4)如果超市想再进一批牛奶,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5)从上图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6)你还能提出其它数学问题吗? 二、表内除法(一) 1、《课堂作业本》P10第2题 根据算式填一填,圈一圈。 10÷2=5 一共有()朵花,平均分成()一共有()朵花,每份有() 朵,分成()份。 2、《同步练习》P7第4题

3、《同步练习》P8第4题 筐里有24个桃子,每次取出的个数一样多,几次可以取完?每次可以取几个? 4、《同步练习》P14第5题 读一读,想一想,分一分。 45只兔子9个家,家家只数都相差,最多最少差8只,你说如何来分家? 四、表内除法(二) 1、《同步练习》P25第4题 老师手上有5张扑克牌,分别是8、6、2、3、4,你能照样子拼出商是7、8的除法算式吗?看谁拼的多? 例:24÷3=8 2、《同步练习》P27第4题 一条长32米长的彩带,每次剪下8米,要剪几次才能剪完? 三、图形的运动(一) 1、《课堂作业本》P20第4题 五、混合运算 1、《同步练习》P33第3题 公共汽车上原来有40人,到和平站下车8人,上车11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2、《同步练习》P34第5题 一辆公共汽车停靠在A站,下车10人,上车9人,这时车上有30人。停靠A 站前这辆公共汽车上有多少人? 3、《课堂作业本》P37第5题 张伯伯原来比李叔叔多22盆花,张伯伯送给了李叔叔8盆花,这时张伯伯比李

(完整版)浅谈小学生数学错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浅谈小学生数学错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作者:李朝营 单位:新密市米村镇柿树湾小学

浅谈小学生数学错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做错数学题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长期存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只有弄清楚学生真正的出错原因,才能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避免错误,真正体验到失败是成功之母,是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作为教师,教学必须植根于探讨研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找到最佳方法进行解决,减少无效劳动,让师生之间在轻松愉悦中去学会知识。 我们仔细分析了学生们的作业,发现错误以计算、解决问题为主。下面我们从两方面谈谈错误的症结以及解决措施: 一、计算方面 1、低年级学生计算错误原因的分析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计算错误的收集,进行了汇总分类: (1)基础知识不扎实:有一些错误的产生是由于运算的基本概念等知识不扎实造成的。如:9+6这样的,20以内的加减法还没掌握好。 (2)算理不明:有些错误是由于学生对计算法则没有牢固掌握和准确运用造成的。如12×3有的学生就算2×3=6,最后结果等于16,没有体会到3个十的意义。 (3)思维定势:消极的思维定势具有习惯性,成见性,想当然等特性,会严重干扰和抑制学习的顺利进行。如在“25÷5,36÷4,56÷8”等题后夹一道“20+4”,很多学生往往错算成“20÷4”。 (4)注意不集中:在计算过程中常出现看错数字或符号等顾此

失彼,丢三拉四的现象。 (5)书写潦草:有些学生不注意书写格式,字迹潦草,如把“6”写成“0”,把“7”写成“1”等。 (6)计算错误:一些计算方法很简单却常常出错误,如连续退位的多位数加减法,要不忘了进位或退位,要不不用进位或退位还去进位或退位。 (7)缺乏验算:计算中即使出现一些错误,如果有检查验算的习惯,也不难发现问题,自我纠正。可是,常出现计算错误的学生,偏偏就没有验算的习惯。 2. 探索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策略 计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懂理,就是使学生懂得计算的算理;会算就是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熟练就是经过反复练习,使学生对基本计算能够算得又对又快;灵活就是使学生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 (1)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计算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例如:用游戏、比赛等方式训练;开火车、抢答、闯关卡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予,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规范书写格式。计算过程中的随意书写和杂乱的笔迹,是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错题整理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错题整理的重要性 作者:吕如璋 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47期 摘;要:有效的整理错题是牢固掌握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知识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现如今的小学学生却常常忽略这一点,每次经历考试之后,学生总是会忘记卷子上错题的存在,不去整理那些错题,导致在之后的考试中总是在同一个地方栽跟头。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整理错题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课下的复习效率、夯实学生薄弱知识的掌握。这样看来,学会整理错题是小学学生必备的一项学习技能。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题整理;培养习惯;提高效率;夯实知识 每个人的记忆都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对每一个知识点都掌握得那么清楚、那么牢固,总会有出错的时候。如果学生面对这些错题不管不顾,只会越积越多,等到期末再意识到整理错题的重要性,恐怕错题多得让学生无从下手。这样的话根本无法提高复习的效率,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也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说学生要及早意识到整理错题的重要性。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复习如何有效开展进行一番探讨,希望对广大教师与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有了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减轻平时的学习压力,轻轻松松地去面对平时大大小小的考试,还可以为以后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平时学生自主地去整理曾经做错的题目,这也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之一。如果学生刚开始整理错题一段时间,就觉得比较辛苦,然后就选择放弃继续整理错题,那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没有办法达成。因为他没有持之以恒,而选择在整理错题的路途中半途而废。 例如,教师在教授“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一节课的内容时,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学习这课的知识点是比较容易的,基础不好的学生学习这一节的内容就会有一些吃力。因为学生对这些知识没有掌握的很牢固,所以会在做题的过程中犯错,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这些错题反映了学生在哪些方面的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去加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步一个脚印走好整理错题道路上的每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慢慢地会培养出学生的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提高课下复习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