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HCG样品垫处理液溶液配制操作规程

15-HCG样品垫处理液溶液配制操作规程
15-HCG样品垫处理液溶液配制操作规程

HCG样品垫处理液溶液配制操作规程

盐酸滴定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本规程旨在为盐酸滴定液的配制、标定提供操作标准。 2.范围: 本规程对本公司的中心化验室盐酸滴定液的配制,标定有效。 3.责任: 中心化验室滴定液配制人、标定人。 4.检验依据: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5.内容: 分子式:HCl 分子量:36.46 5.1 配制 ◆盐酸滴定液(1mol/L):取盐酸90ml,加水适量使成1000ml摇匀。 ◆盐酸滴定液(0.5、0.2或0.1mol/L)照上法配制,但盐酸的取用量分别为45 ml、18 ml、或9.0ml。 5.2 标定 ◆盐酸滴定液(1mol/L):取在270-30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约 1.5 g,精密称定,加水50ml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时,煮沸2分钟,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

绿色变为暗紫色。每1ml的盐酸滴定液(1mol/L)相当于53.00mg的无水碳酸钠。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盐酸滴定液(0.5mol/L)照上法标定,但基准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改为约 0.8g。每1ml的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26.50 mg的无水碳酸钠。 ◆盐酸滴定液(0.2mol/L)照上法标定,但基准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改为 0.3g。每1ml的盐酸滴定液(0.2mol/L)相当于10.60 mg的无水碳酸钠。 ◆盐酸滴定液(0.1mol/L)照上法标定,但基准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改为约 0.15g。每1ml的盐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5.30 mg的无水碳酸钠。 ◆如需用盐酸滴定液(0.05mol/L、0.02mol/L、或0.01mol/L)时,可取盐酸滴定液(1mol/L或0.1mol/L)加水稀释制成。必要时标定浓度。 5.3 原理 Na 2CO 3 +2HCl 2NaCl+CO 2 +H 2 O 5.4 计算公式 m×1000 盐酸滴定液的浓度(mol/L):= V×T 式中:m为基准无水碳酸钠的称取量(mg); v 为本滴定液的消耗量(ml); T为与每1ml的盐酸滴定液相当的无水碳酸钠的毫克数。 5.5 试剂与仪器。 ◆试剂:盐酸、基准无水碳酸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 ◆仪器:锥形瓶250ml、量筒(1000ml、100ml)100ml烧杯、碱式滴定管、电热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干燥器、扁形称量瓶、胶头滴管、研钵、坩埚。 5.6 注意事项 ◆配制中,盐酸的取用量如按药典的规定量取,则配制成的滴定液的F值常为1.05-1.10;因此,在加水稀释并摇匀后,首先与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滴定液作比较试验,求得其粗略浓度,再加水适量稀释,以调节其浓度使其F值为0.95-1.05,而后再进行标定; ◆基准无水碳酸钠应在270-300℃干燥至恒重,以除去水分和碳酸氢钠。具

消毒液配制操作规程

GMP文件 目的建立消毒液配制操作规程,规范消毒液的配制操作,确保消毒剂的正确使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消毒液的配制与使用 职责操作人员、消毒液配制人员对本标准负责。 内容 一、定义: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它不同于抗生素,它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二、配制:采用稀释法配制消毒剂,其浓度除另有规定外,均为体积比。 1、75%酒精配制(常用于皮肤和体表消毒用):洗净配制容器及量具,并进行皮肤消毒。根据需配制75%酒精的量分别计量所需酒精及纯化水。将酒精和纯化水倒入配制容器中并搅拌均匀。填写好品名、浓度、配制人、配制时间贴于盛装容器上,存放于消毒剂存放柜内。 2、0.1%新洁尔灭配制:洗净配制容器及量具。量取5%新洁尔灭溶液1ml置于配制容器中。量取50ml纯化水置配制容器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填写好品名、浓度、配制人、配制时间贴于盛装容器上,存放于消毒剂存放柜内。如用量较多时,按上述1﹕200比例同样配制。 3、4%苯酚液配制洗净配制容器及量具。根据配制溶液的量计算所需苯酚的量及所需纯化水的量(苯酚为化学纯试剂,浓度按100%计算)。量取所需苯酚置配制容器中,并加入所需纯化水。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填写好品名、浓度、配制人、配制时间贴于盛装容器上,存放于消毒剂存放柜内。 4、3%双氧水配制:洗净配制容器及量具。根据所需3%双氧水的量分别计算双

氧水的量及纯化水的量。量取双氧水及纯化水加入配制容器中并搅拌均匀。盖好3%双氧水容器盖,防止其分解。填写好品名、浓度、配制人、配制时间贴于盛装容器上,存放于消毒剂存放柜内。 5、2%甲酚皂配制:洗净配制容器及量具。根据配制溶液的量计算所需甲酚皂的量及所需纯化水的量。量取甲酚皂500ml及纯化水250ml加入配制容器中并搅拌均匀。填写好品名、浓度、配制人、配制时间贴于盛装容器上,存放于消毒剂存放柜内。配制完毕,均需做好配制记录。 三、注意事项: 1、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每月轮换使用。 2、配制消毒剂必须戴保护用品,避免烧伤。 3、在指定地点配制消毒剂,避免造成污染。 4、所用消毒剂的配制用水应为纯化水。

实验室常用液体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常用液体配制标准操作规程(SOP) 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〇〇八年九月修订

目录 一、细菌培养系统(责任人:郑子峥) 二、DNA操作系统(责任人:罗文新、陈瑛炜) 三、蛋白质操作系统(责任人:李少伟、顾颖、潘晖榕) 四、细胞培养相关(责任人:程通、张涛) 五、单克隆抗体制备系统(责任人:陈毅歆、) 六、EIA系统(责任人:葛胜祥、熊君辉)

一、细菌培养系统 1、LB培养基: 每1000mL加分析纯NaCl 10g ,蛋白胨10g,酵母粉5g,用ddH2O 配制,再用10M NaOH调pH至7.4(1000mL一般加450ul),高压蒸汽灭菌15min冷却后使用。 2、固体培养基: LB培养基中加入琼脂至1.5%,高压蒸汽灭菌15min后使用。3、10%(g/V) 氨苄青霉素钠(Ap): 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粉末)50g溶于500ml无菌去离子水中,溶解后分装入4ml灭菌的EP管,全程超净工作台内操作,避免染菌,分装后-20度保存,培养细菌时做1000×使用。 注:如果购买的氨苄青霉素粉末不是无菌包装的,溶解后需用0.22滤膜过滤除菌后再分装。 4、2.5%(g/V)硫酸卡那霉素(Kan) 注射用硫酸卡那霉素(液体)通常是2ml/支,内含0.5g卡那霉素。取25支药剂(50ml),加入450ml无菌去离子水中,分装入4ml灭菌的EP管,全程超净工作台内操作,避免染菌,分装后-20度保存,培养细菌时做1000×使用。 注:如果购买的卡那霉素是粉末状的非无菌包装,溶解后需用0.22滤膜过滤除菌后再分装。 5、细菌培养: 配制相应抗性培养基,每试管倒入3~4ml培养基(卡那霉素抗性

实验室消毒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消毒剂的配制及使用规程,保证消毒剂的正确使用,防止生产区内的污染及交叉污染。 2.范围 适用消毒剂的配制及使用。 3.责任人 配制消毒剂操作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QA检查员负责监督。 4.内容 4.1.消毒剂的配制: 4.1.1. 采用稀释法配制消毒剂,其公式是: CV=C 1V 1 C:浓溶液的浓度 V:需用浓溶液的体积 C 1:稀溶液的浓度 V 1 :欲配制稀溶液的体积。 4.1.1.1. 75%乙醇溶液:取95%乙醇液3947ml加水至5000ml稀释成75%的溶液,置干燥容器内密闭保存。 4.1.1.2. 0.1%新洁尔灭溶液:取5%新洁尔灭液100ml加水至5000ml稀释成0.1% 的溶液,置干燥容器内密闭保存。 4.1.1.3. 0.2%新洁尔灭溶液:取5%新洁尔灭液200ml加水至5000ml稀释成0.2% 的溶液,置干燥容器内密闭保存。 4.1.1.4. 2%甲酚皂溶液:取5%甲酚皂液200ml加水至5000ml稀释成2%的溶液,置干燥容器内密闭保存。 4.1.1. 5. 5%甲酚皂溶液:取50%用甲酚皂液500ml加水至5000ml稀释成5%的溶液,置干燥容器内密闭保存。 4.1.1.6. 3%氧水溶液:取30%双氧水液1000ml加水至10000ml稀释成3%的溶液,置干燥容器内密闭保存。

4.1.1.7. 硫酸—重铬酸钾溶液:取250g重铬酸钾加入1000ml的水中,加热充 分溶 解后,缓慢加入4000ml硫酸液。(按重名铬酸钾:注射用:硫酸液=1:4:16) 4.1.1.8. 1%NaOH溶液:取100gNaOH加至10000ml。 4.1.2配制消毒剂时必须二人复核操作。 4.1.3配制消毒剂必须戴保护用品,避免烧伤。 4.1.4在指定地点配制消毒剂,避免造成污染。 4.2. 消毒剂的使用: 4.2.1.手部消毒时用2%甲酚皂溶液、0.1%新洁尔灭溶液、75%乙醇溶液。 4.2.2.设备及室内消毒时用5%甲酚皂溶液、0.2%新洁尔灭溶液、75%乙醇溶液。 4.2.3.管路消毒时用3%双氧水溶液。 4.2.4.消毒剂配制后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 4.2. 5.消毒剂定期更换,每月轮换使用。

标准缓冲溶液配制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标准缓冲液配制操作规程,正确配制。范围:适用于标准缓冲液的配制。 责任者:QC主任、化验员。 规程: 1.配制 1.1草酸三氢钾标准缓冲液:精密称取在54C±3C干燥4—5小时的草酸三氢钾1 2.61g加水使溶解并稀至1000ml 1.2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精密称取在115C± 5C干燥2—3小时 的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1.3磷酸盐标准缓冲液QH6.8)精密称取在115C±5C干燥2—3小时的无水磷酸氢二钠3.533g与磷酸二氢钾3.387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 1000ml 1.4磷酸盐标准缓冲液QH7.4)精密称取在115C±5C干燥2—3小时的无水磷酸氢二钠4.303g与磷酸二氢钾1.179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 1000ml 1.5硼砂标准缓冲液:精密称取硼砂3.80g注意避免风化),?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置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塞,避免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接触。 测定pH值时,应严格按仪器的使用说明书操作,并注意下列事项。 2注意事项 2.1测定前,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选择二种pH值约相差3个单位的标准缓冲液,使供试液的pH值处于二者之间。 2.2取与供试液pH值较接近的第一种标准缓冲液对仪器进行校正(定位),使仪器示值与表列数值一致° 不同温度时标准缓冲液的pH值如下表(表在下页) 2.3仪器定位后,再用第二种标准缓冲液核对仪器示值误差应不大于士 标准操作规程

0.02pH单位,若大于此偏差,则应小心调节斜率,使示值与第二种标准缓冲液的表列数值相符。重复上述定位与斜率调节操作,至仪器示值与标准缓冲液的规定数值相差不大于0.02pH单位。否则,须检查仪器或更换电极后,再行校正至符合要求。 24每次更换标准缓冲液或供试液前,应用纯化水充分洗涤电极,然后将水吸尽,也可用所换的标准缓冲液或供试液洗涤。 2.5?在测定高pH值的供试品时,应注意碱误差的问题,必要时选用适当的玻璃电极测定。 26对弱缓冲液(如水)的pH值测定,先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校正仪器后测定供试液,并重取供试液再测,直至H值的读数在1分钟内改变不超过±0.05为止;然后再用硼砂标准缓冲液校正仪器,再如上法测定;二次pH值的读数相差应不超过0.1,取二次读数的平均值为其D H值。 2.7.配制标准缓冲液与溶解供试品的水,应是新沸过的冷纯化水,其pH 值应为5.A7.Q 2.8.标准缓冲液可保存2-3个月,但发现有浑浊、发霉或沉淀等现象时,不能继续使用。

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本规程旨在为培养基配制提供操作标准。 2.范围: 公司培养基配制 3.责任: 质量管理科、菌检员对实施本SOP负责。 4.检验依据: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5.内容: 5.1 营养琼脂 ◆称本品34g,置三角烧瓶中,加1升纯化水,加热溶解、分装,用牛皮纸包扎好,高压灭菌121℃30分钟,室温下冷却至45℃(PH应为7.2±0.2范围内),放于冰箱内保存,备用。 5.2 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用于霉菌总数测定。 称本品30g,置三角烧瓶中,加1升纯化水,加热溶解、分装,用牛皮纸包扎好,高压灭菌121℃30分钟,室温下冷却至45℃(PH应为6.4±0.2范围内),放于冰箱内保存,备用。

5.3 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基 ◆称本品33g,置三角烧瓶中,加1升纯化水,加热溶解、分装,用牛皮纸包扎好,高压灭菌121℃30分钟,室温下冷却至45℃(PH应为8.0~8.2),放入冰箱内保存、备用。 5.4 胆盐乳糖培养基 ◆称本品36g,置三角烧瓶中,加1升纯化水,加热溶解、分装,用牛皮纸包扎好后高压灭菌121℃30分钟,室温下冷却至45℃(PH应为7.2~7.4),放入冰箱内保存、备用。 5.5 营养肉汤培养基 ◆适用于一般细菌的培养。 称取本品19g,加纯化水1000ml,煮沸到完全溶解后分装,高压灭菌121℃ 30分钟备用。 5.6 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 ◆用于大肠杆菌及肠道致病菌的分离鉴别。 称取本品36g,加纯化水1000ml,浸泡10分钟,煮沸至完全溶解,高压灭菌115℃30分钟,冷至55℃左右,振摇培养基,倾注灭菌平皿备用。 5.7 室温菌种保存培养基 ◆用于常用菌种的保存。 称取本品28g,加纯化水1000ml,浸泡10分钟,加热煮沸,高压灭菌121℃30分钟,备用。 6.文件变更历史:

稀盐酸配制标准操作规程规程

稀盐酸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制定稀盐酸配制标准操作程序和方法,确保稀盐酸配制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适用范围 本标准操作方法适用配制稀盐酸。 3依据 《中国药典》2010年版 4职责 提取操作人员按照本规程进行操作,提取工班长、QA人员、前提车间工艺员、前提车间主任、生产部负责对本标准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5内容 5.1配制前的准备 5.1.1由操作人员检查配制现场应有“清场(清洁)合格”的状态标志,并在3天有效期限内,若超过有效期应重新进行清场。 5.1.2检查磅秤,是否正常,有检定证书,并在检定效期内。 5.1.3报工班长检查合格,并在渗漉记录上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生产。生产时,换上“正在生产”状态标志。 5.1.4准备好洁净的盛装容器。 5.1.5由操作人员核对现存盐酸的品名、数量,并检查盐酸的澄明度。 5.1.6用盐酸配制成稀盐酸应提前备好足够的蒸馏水。 5.2操作法 5.2.1将盐酸配制成稀盐酸 配制比例 水:盐酸=4:1(每1kg盐酸应加水4kg稀释) 配制流程:准备洁净容器,加水4份,再加入盐酸1份,混合均匀。 5.2.2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配制后应及时密封,贴上状态标示,并填写稀盐酸配制使用台账。 5.3质量检查

由工班长对配好后稀盐酸的数量及性状进行复核检查。 5.4配制完毕后,操作人员应按《清场管理制度》及时清洁、清场,报工班长检查合格,发放“清场(清洁)合格”状态标志。 5.5注意事项 因盐酸是强酸,腐蚀性强,故生产操作中操作人员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佩戴护目镜,口罩及塑胶手套,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6.培训 前提车间操作人员、班/组长、工艺员、QA、物料员、车间主任及副主任。 7.相关文件 《一般生产区物料卫生管理规程》

标准溶液配制作业指导书-1

标准溶液的配制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标准溶液配制活动、保证标准溶液(标准物质)准确、可靠,量值溯源稳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技术中心检验测试用标准溶液(标准物质)的制备、标定、验证、有效期限的规定和标识等活动。 3.职责: 3.1配制人员:记录配制、稀释过程和数据;加贴标签; 3.2审核(复核)人员:检查配制过程符合性,计算有效性和结果准确性。 4.工作过程及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方法选择:按照检验、测试、分析标准(方法)规定执行或按照国家标准(如GB/T601、GB/T602等)规定执行。 4.1.2制备标准溶液用水,应符合GB/T6682-92中二级水的规定,特殊项目、微量测定用元素标准溶液配制用水应符合GB/T6682-92中一级水的规定。 4.1.3配制标准溶液所用试剂的纯度应为基准剂试、高纯试剂、光谱纯试剂。 4.1.4所用分析天平的砝码需定期校正,滴定管、容量瓶及移液管使用已校正的。 4.1.5标定标准溶液所用的基准试剂应为容量分析工作基准试剂。 4.1.6制备标准溶液的浓度系指20℃时的浓度,在标定和使用时,如温度有差异,应按附表1进行补正。 4.1.7“标定”或比“较较”标准溶液浓度时,平行试验不得少于4次,平行测定结果的极差(即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与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1%,结果取平均值。浓度值取四位有效数字。 4.1.8对规定用“标定”和“比较”两种方法测定浓度时不得略去其中任何一种,且两种方法测得的浓度值之差不得大于0.2%,以标定结果为准。 4.1.9制备的标准溶液浓度与规定浓度相对误差不得大于5%。 4.1.10配制浓度等于或低于0.02mol/L的标准溶液时,应现用现配。 4.1.11碘量法反应时,溶液的温度不能过高,一般在15-20℃之间进行。 4.1.12标准贮备液有效期为两个月。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在常温(15-25℃)下,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2个月。 4.1.13微量测定用工作液应用标准溶液逐级冲稀成所需工作液,每次吸取体积不得小于5ml。4.1.14微量测定所用标准溶液在常温(15-25℃)下保存期一般为2个月,有效期内出现混浊、沉淀或颜色有变化时,应重新制备。 4.2 配制方法 4.2.1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按照检验、测试、分析标准(方法)规定执行或按GB/T601-2002执行 4.2.1.1直接配制法 用分子量求出欲配制的浓度质量。 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一定量已干燥的基准物放入洁净的烧杯中溶于水,转入已校正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根据物质的重量,溶液的体积计算出其准确浓度。 配制标准溶液校核登记。

透析液配制操作常规及质量控制教学提纲

透析液配置操作常规及流程 一、配制室 1.浓缩液配制室应位于透析室清洁区内相对独立区域,周围无污染原,保持环境清洁, 每班用紫外线消毒1 次。 2.浓缩液配制桶须标明容量刻度,应保持配制桶和容器清洁,定期消毒。 3.浓缩液配制桶及容器的清洁与消毒。 (1)浓缩液配制桶:每日用透析用水清洗 1 次;每周至少用消毒剂进行消毒1 次, 并用测试纸确认无残留消毒液。配制桶消毒时,须在桶外悬挂“消毒中”警示牌。 (2)浓缩液配制桶滤芯:每周至少更换 1 次。 (3)容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 行业标准中对药用塑料容器的规定。 用透析用水将容器内外冲洗干净,并在容器上标明更换日期,每周至少更换1 次或消毒1 次。 二、成分及浓度 透析液成分与人体内环境成分相似,主要有钠、钾、钙和镁四种阳离子,氯和碳酸 氢根两种阴离子,部分透析液含有葡萄糖,具体成分及浓度见表

碳酸氢盐透析液成分及浓度 成分浓度(mmol/L) 钠135 ~145 钾0 ~4 钙 1.25 ~1.75 镁0.5 ~0.75 氯100 ~115 醋酸根 2 ~ 4 碳酸氢根30 ~40 葡萄糖0 ~11 二氧化碳分压(mmHg) 40 ~110 pH 7.1 ~7.3 1.钠常用透析液钠离子浓度为135 ~145 mmol/L,少数特殊病情(如低钠血 症、高钠血症等)患者用低钠(钠离子浓度低于130 mmol/L)或高钠(钠离子浓度高于 145 mmol/L)透析液。 2.钾透析液钾离子浓度为0 ~ 4 mmol/L,常用钾浓度为 2 mmol/L,临床应依 据患者血钾浓度适当调整

3.钙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有低钙血症倾向。常用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一般为1.5 mmol/ L;当患者患高钙血症时,透析液钙离子浓度调至1.25 mmol/L;当患者患低钙血症时, 透析液钙离子浓度调至1.75 mmol/L。 4.镁透析液镁浓度一般为0.5 ~0.75 mmol/L。 5.氯透析液浓度与细胞外液氯离子浓度相似,一般为100 ~115 mmol/L。 6.葡萄糖分含糖透析液(5.5 ~11 mmol/L)和无糖透析液两种。7.透析液碳酸氢盐透析液碳酸氢盐浓度为30 ~40 mmol/L。8.醋酸根浓缩液中常加入2 ~4 mmol/L 醋酸,调整透析液pH 值和防止CO2 跑掉。 三、配制 (一)制剂要求 1.透析液应由浓缩液(或干粉)加符合质控要求的透析用水配制。2.购买的浓缩液或干粉,应具有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注册证、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 可证、卫生许可证。 3.医疗机构制剂室生产血液透析浓缩液应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后按国 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标准生产。 (二)人员要求

消毒液配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分发部门 综合部[ ] 采购储运部[ ] 生产部[ ] 工程项目部[ ] 财务部[ ] 工艺技术部[ ] 研发部[ ] 市场策划部[ ] 销售服务部[ ] 销售事业部[ ] 质量保证部[ ] 质量控制部[ ] 动力维修车间[ ] 设备部[ ] GMP认证部 [ ] 固体制剂车间[ ] 冻干粉针车间[ ] 小容量注射剂车间[ ]

目的:建立消毒液配制岗位的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消毒液配制岗位。 责任:岗位操作人员严格按本规程进行操作。工艺员、QA对本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内容: 1、配制前检查及准备 1.1 检查配制所需的容器是否已清洁并在清洁有效期内。 2、0.1%新洁尔灭消毒液的配制 2.1 用量筒接取换热至室温的注射用水20580ml倒入已清洁的消毒捅中。 2.2 用量筒量取5%新洁尔灭420ml倒入注射用水中备用。在容器上挂上标识。 2.3 用途:0.1%新洁尔灭用于工具、设备外表面、房间。 3、2%来苏儿(甲酚皂)消毒液 3.1 用量筒接取换热至室温的注射用水一定容量倒入已清洁的消毒捅中。 3.2 用量筒量取12.5%来苏儿或50%来苏儿一定容量倒入注射用水中备用,在容器上挂上标识。 3.3 用途:2%来苏儿用于房间、设备的清洁、水池、地漏的液封。 4、75%乙醇溶液 4.1 用量筒量取换热至室温的注射用水2740ml倒入已清洁配液桶中。 4.2 用量筒量取95%乙醇10260ml倒入已清洁配液桶中,打入消毒液接收间、密闭、备用。在容器上挂 上标识。 4.3 用途:用于皮肤、工具、设备、房间的消毒 5 、以上数值为配制比例,生产时按实际需要配制。 6、消毒液的配制公式为 原液浓度×原液体积=消毒液浓度×消毒液配制体积 例如:预配制75%乙醇溶液10000ml,使用95%的乙醇体积为Vml, 95%×V=75%×10000, V =7895ml。 7 、消毒液的编号 7.1 编号原则:配制日期(8位)+该消毒液当天配制的流水号(两位)。 如:2010年01月30日第一次配制的0.1%新洁尔灭消毒液编号应为2010013001。 8、消毒液配制、使用注意事项: 8.1 消毒液配制后必须保存,使用期限为48小时。 8.2 处理洁净区器具、设备等的消毒液应一个月更换一次,以免产生耐药菌株。 8.3生产20ml产品时,蠕动泵和过滤器需放在B级消毒液接收室进行操作。 9、清洁与清场 9.1 将配制消毒液所用器具送到器具清洗间进行处理。 9.2 清洁工具的清洗与存放 9.2.1 清洗方法:按《清洁工具清洗、消毒标准操作规程》(编号:SOP-PM-0001700)进行操作。 9.2.2 存放地点:C级洁净区清洁工具存放于洁具存放间。

标准溶液配制标定操作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9725化学试剂电位滴定法通则 3一般规定 3.1除另有规定外,本规程所用试剂的级别应在分析纯(含分析纯)以上,所用制剂及制品,应按GB/T603的规定制备,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的规格。 3.2本规程制备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除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盐酸-乙醇标准滴定溶液、 )=0.5mol/L]外,均指20℃时的浓度;在标准滴定溶液标亚硝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NO 2 定、直接制备和使用时若温度不为20℃时,应对标准滴定溶液体积进行补正。规定“临用前标定”的标准滴定溶液,若标定和使用时的温度差异不大时,可以不进行补正。标准滴定溶液标定、直接制备和使用时所用分析天平、滴定管、单标线容量瓶、单标线吸管等按相关检定规程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 3.3在标定和使用标准滴定溶液时,滴定速度一般应保持在6-8mL/min。 3.4称量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小于或等于0.5g时,按精确至0.01mg称量;大于0.5g时,按精确至0.1mg称量。 3.5制备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应在规定浓度的±5%范围以内。 3.6除另有规定外,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时,需两人进行实验,分别做四平行,每人四平行标定结果相对极差不得大于相对重复性临界极差[CR (4)r=0.15%],两人共八平行标 0.95 (8)r=0.18%]。在运算过程中保留5位定结果相对极差不得大于相对重复性临界极差[CR 0.95 有效数字,取两人八平行标定结果的平均值为标定结果,报出结果取4位有效数字。 3.7本规程中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0.2%(k=2)。 3.8本规程使用工作基准试剂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当对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度有更高要求时,可使用标准物质(扩展不确定度应小于0.05%)代替工作基准试剂进行标定或直接制备,并在计算标准滴定溶液浓度时,将其质量分数代入计算式中。 3.9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小于或等于0.02mol/L时(除0.02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氯化

透析液配制室制度流程

透析液配置室制度 1.购买的浓缩液或者干粉,需由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注册证, 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 2.透析液必须用浓缩液或者干粉加符合标准的透析用水配制。 3.医疗机构制剂室应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后按国 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标准生产血液透析浓缩液,且只能限本医院内部使用。 4.透析室用干粉配置浓缩液(A,B液),应由经过培训的护士和 技术员操作,并做好配置记录和专人核实登记。 5.透析液配置应在清洁区内相对独立区域设置,周围无污染源, 干燥通风,室内整洁,每班对环境清洁消毒一次。 6.浓缩液配置桶须标明容量刻度,应保持配置桶和容器清洁, 每日用透析用水清洗一次,每周消毒一次,并有记录。 7.每周至少更换或消毒一次容器,消毒后备用容器应干燥保存。 8.透析液成分及浓度测定每月一次,检查记录。 9.浓缩B液配制应在配制后24小时内使用,B桶外标明配制时 间,当天未用完的B液应废弃。A液应在配制后一周内使用。 10.浓缩液配制桶滤芯,每周至少更换一次。 11.每月一次透析液细菌培养一次,要求细菌数<200CFU/ml,透 析液内毒素至少3个月检测一次,内毒素<2EU/ml.透析液的细菌内毒素每台透析机至少每年检测一次,登记并保留检验结果。

透析液配置流程 多人份的配制: 1.按照需要配液量,先注入所需的配液量的透析用水,水37°C 2.开启电源开关,开始搅拌,同时加入核对好数量的A或B透 析粉(A干粉15袋,B干粉15袋)并计时。 3.当液体搅拌清澈时,关闭电源开关。 4打开阀门开关,分装透析液至每个容器内。 5分装后立即用透析用水冲洗桶内。 单人份的配制: 取量杯一只,用透析用水将容器内外以及量杯冲洗干净,按成品干粉说明要求,将所需的干粉倒入容器内,加入所需透析用水的量,加盖后左右上下摇动容器,至干粉完全融化即可。

消毒剂配制及使用操作规程

消毒剂配制及使用操作规 程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消毒剂配制及使用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消毒剂的正确使用,防止生产区内的污染和交叉污染。 范围:适用于消毒剂的配制及使用。 责任:车间工艺员负责起草本程序,按本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配制消毒液操作工应严格按本程序操作。岗长、工段长要保证岗位操作人员按本程序进行操作。制剂一车间主任负责对本规程的实施进行监督。QA检查员负责对本程序中的质量控制项进行检查。 程序: 1.消毒剂配制 采用稀释法配制消毒剂,其公式为: CV=C 1V 1 C:消毒剂浓度 V:需用消毒剂的体积 C 1:欲配制消毒剂的浓度 V 1 :欲配制消毒剂的体积 量取95%乙醇3947ml,加水定容至5000ml,置于干燥容器内密闭保存。

量 取5% 新洁尔灭溶液200ml,加水定容至5000ml ,置于干燥容器密闭保存。 进入无菌操作区(A\B 级)的消毒液必须经过两道除菌过滤后使用。除菌过滤后的消毒剂使用期限不得超过24小时。除菌过滤后C 级操作工先用不锈钢盲板将C 级B/C 级通道口盲死,然后B 级操作工用75%乙醇溶液对通道管路进行擦拭消毒,最后B 级操作工用不锈钢盲板将B 级B/C 级通道口盲死。 消毒液过滤顺序为先过滤75%乙醇溶液再过滤3%过氧化氢溶液最后过滤%新洁尔灭溶液。 2.注意事项 A 级、 B 级和 C 级洁净区用消毒剂为注射用水配制, D 级洁净区所用消毒剂为纯化水配制。A 级、B 级洁净区内所使用的消毒剂必须经过除菌过滤。D 级消毒液配制可用秤称量,并使用较大体积容器一次配完。 各不同级别洁净区盛装消毒剂的容器必须有明显的级别状态标识,填有品名、浓度、配制人、复核人、配制时间,禁止不同级别容器或消毒剂交叉使用。 洁净区内存放的消毒液及其容器必须放在指定位置。配制消毒剂时必须双人复核。 应在消毒液配制室配制消毒剂,避免造成污染。配制消毒剂时应避免化学灼伤。配制后应立即填写记录。 3.消毒剂的使用 手部、设备消毒时用75%乙醇溶液。 室内消毒时用%新洁尔灭溶液、75%乙醇溶液。 室内的75%乙醇所用喷壶和注射用水所用喷壶应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浸泡。 对室内空气消毒时使用臭氧。 配制后经除菌过滤的消毒剂使用期限不得超过24小时。 配制后未经除菌过滤的消毒剂保存时间不得超过一周。

消毒液的配制及操作规程

消毒液的配制及操作规程 1.1 0.1%(0.3%)新洁尔灭消毒液 1.1.1 配制:用量筒量取注射用水9,800ml (3100 ml )倒入配液桶中,放冷至30℃以下,再用量筒量取5%新洁尔灭200ml 倒入注射用水中,搅拌混匀后备用,在容器上贴标签,注明品名、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24小时更换。 1.1.2 用途:用于皮肤、工具、设备、容器、房间,具有地漏液封、清洁、消毒的作用。 1.2 3%(5%)来苏儿(甲酚皂)消毒液 1.2.1 配制:用量筒量取注射用水10,000ml 倒入配液桶中,放冷至30℃以下,再用量筒量取50%来苏儿640ml (1100 ml )倒入注射用水中,搅拌混匀后备用,在容器上贴标签,注明品名、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24小时更换。 1.2.2 用途:用于地漏的液封。 1.3 75%乙醇溶液 1.3.1 配制:用量筒量取药用乙醇(95%)7890ml 倒入配液桶中,加水温在30℃以下的注射用水2110ml,搅拌均匀后,用酒精比重计测溶液酒精度,再用95%乙醇或注射用水补足使酒精度达75%,用0.22μm 的微孔滤膜过滤后备用,在容器上贴标签,注明品名、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24小时更换。 1.3.2 用途:用于皮肤、工具、设备、容器、房间的消毒。 1.4 2%(0.4%)NaOH 溶液配制: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 80克(16克)于5000ml 烧杯中,加纯化水至4000ml ,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后,移至配液桶中备用,在容器上贴标签,注明品名、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一周内更换。 1.4.1 用途:用于玻璃、不锈钢、橡胶类器具的消毒。 1.5 3%双氧水溶液 1.5.1 配制:用量筒量取注射用水9000ml 倒入配液桶中,放冷至30℃以下,再用量筒量取30%双氧水1000ml 倒入注射用水中,搅拌混匀后备用,在容器上贴标签,注明品名、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24小时更换。 1.5.2 用途:用于工具、设备、容器的消毒,此浓度可以除热原。

溶液配制作业指导书

漳州雅色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页次 主题标准溶液配制技术指导书 批 准审 核 编 制 编号版本 制定部门电镀技术课生效日期 一、标准溶液的制备: 1、0.1N硫酸亚铁铵Fe(NH4)2(SO4)2?6H2O 1)配制:称取39.0g硫酸亚铁铵于800mL水中溶解后20mL浓硫酸以水稀释至1L。 2)标定: 取10 mL 0.1N K2Cr2O7溶液加10mL硫磷混酸加3滴PA酸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为绿色。 3)计算: C硫酸亚铁铵=C重铬酸钾×V重铬酸钾/V硫酸亚铁铵 2、0.1N K2Cr2O7 配制:准确称取4.903g经140~150℃烘干至恒重的K2Cr2O7溶于200mL水中,完全溶解后,移至1L容量瓶中,以蒸馏水水稀释至刻度。 3、01N 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配制:称取17.0000g AgNO3于500mL烧杯中,用不含CLˉ离子的蒸馏水溶解后,移至1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2)标定:准确称移基准试剂NaCl 0.12-0.15g,放入锥形瓶中,加50mL水溶解,加铬酸钠指示剂1Ml,在充分摇动下,用配好的AgNO3溶液滴定直至溶液微呈砖红色 为终点。 3)计算: C硝酸银=C氯化钠×V氯化钠/V硝酸银 4、0.1N Na2S2O3配制与标定 1) 配制:A称0.1g Na2S2O3预溶于500mL水中 B称25g Na2S2O3溶于A中,稀释到1L 2)标定: 移取0.1mol/L K2Cr2O7标准溶液10.00mL,于碘量瓶中,加25mL煮沸,冷却后的蒸馏

水,溶解后,加2g固体KI及10mL 20% H2SO4,盖上瓶塞摇匀后,于瓶口封以少量蒸馏水,于暗处放置10min,取出用水冲洗瓶塞及内壁,加150ml冷却蒸馏水,用待标定的 Na2S2O3溶液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为亮绿色即为终点. 3) 计算: C硫代硫酸钠=C重铬酸钾×V重铬酸钾/V硫代硫酸钠 5、EDTA的配制与标定 1)配制: 称取EDTA80g以水加热溶解冷却,稀释至1000mL,充分摇匀。 2)标定: A、Zn2+标准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金属锌1.6g,置于小烧杯中,加入约10mL HCl(1+2),待Zn完全溶解后,以少量蒸馏水冲洗杯壁,定容至250mL。 B、吸取25mL Zn2+标液于250mL锥形瓶,加20mL水,滴定1:1 NH3·H2O至刚 出现浑浊,此时PH=8,加10mL缓冲液,加铬黑T 4滴,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纯黑色。 4)计算: C EDTA=m锌/(V EDTA×M锌) 6、0.1N Hg(NO3)2的配制 准确称取1.623g Hg(NO3)2加稀HNO3至溶解后加水至1L。 7 标准硫酸(H2SO4)溶液 (1)配制:C(1/2H2SO4)=1mol/L,量取分析纯硫酸(ф=1.84g/cm3)30mL,慢慢倒如500ml 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L C(1/2H2SO4)=O.1mol/L,量取分析纯硫酸(ф=1.84g/cm3)3mL,慢慢倒如 500ml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L (2)标定: 以碳酸钠标定:称取在120℃干糙过的基准级无水碳酸钠1.6g(四位有效数 字),置于250ml烧杯中,加水120ml,搅拌使其溶解,加入甲基橙指示剂3-4滴 用配制好的硫酸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刚变红色为终点 m C(1/2H2SO4)=v×0.05299

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新版】

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1.0目的 本规程规范了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的配制操作规程。 2.0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检验用的所有培养基 3.0职责 微生物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品管部经理负责监督。 4.0内容 4.1培养基定义 指人工配制的生物营养物质,即用人工方法将多种物质按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需要配成的一种混合营养物。通常指干粉培养基和配制好的琼脂、肉汤、稀释液等等。

4.2培养基制备前准备工作 制备培养基所用的玻璃器皿,如吸管、试管、三角瓶和平皿等,新的玻璃器皿(首次使用)和再次使用的玻璃器皿分别按各自批准的规程洗涤、干燥。 4.3培养基的制备 4.3.1检验人员必须依据培养基生产厂家的操作说明进行配制,并填写《培养基配制记录》, 配制记录上注明所用培养基的批号;盛装配制好的培养基的容器外应贴《培养基标 签》,标签应注明:名称、批号、配制人、配制日期、有效期至等信息。 4.3.2配制好的培养基依据说明书规定时间进行灭菌,避免微生物滋生。 4.3.3必要时,灭菌后的培养基在配制后必须进行pH值

的测定以确保符合药典及生产厂家 的规定。 4.3.4倒平板用培养基温度应控制在50度。 4.3. 5.培养基的制备和使用应由专人进行。 4.3.6.培养基的使用尽量做到现配现用,剩余的培养基应放在冰箱中保存。 4.4培养基的保存 4.4.1环境条件:应在洁净的普通冰箱内冷藏保存,温度控制在2-25度。否则,融化后常 因理化条件改变而不能再用。 4.4.2按时检查培养基的外观,如失水、沉淀、过期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4.5培养基配制清单 5.0附件 《培养基配制记录》《灭菌记录》 6.0修改历史

消毒液配置细则

消毒液配置细则 一在配制消毒液前,要仔细检查消毒剂,不合格的不能使用。消毒液的浓度有严格要求,在配制消毒液前,应仔细检查原装药液的浓度,认真计算并核对好使用量,确保准确无误。 二配制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刷洗干净,不能携带任何污物。 三采用戊二醛进行器械消毒,应随用随领,不可领取后贮存备用。配制之前应仔细阅读浓缩戊二醛的标签和使用说明书,注意戊二醛的含量、生产日期及有效期。消毒液每2周更换1次。戊二醛对金属器械有一定腐蚀作用,可加0.5%亚硝酸钠作为防锈。 四清洗机酶洗液使用要求溶解温度必须达到40度。 五配置的84消毒液分别按以下要求执行:湿化瓶1000mg/L ,止血带1000 mg/L,普通器械1500 mg/L,特殊感染2000 mg/L,分箱使用,不可混用。每天使用前测试有效氯浓度,并及时更换,及时登记。六84消毒液细配方法如下:市场销售的84消毒液含有效氯5%左右。 需要84消毒液40毫升、1960毫升水能够配制完成2升的1000 mg/L含氯消毒液。 需要84消毒液60毫升、1940毫升水能够配制完成2升的1500 mg/L含氯消毒液。 需要84消毒液80毫升、1920毫升水能够配制完成2升的2000 mg/L含氯消毒液。 以此类推。

外来器械质量管理制度 一、查对制度 1 外来器械(包括植入物)核准进入后查对名称、数量、初步处理情况、器械物品完好程度。 2清洗消毒时:查对消毒液及酶、碱性清洗剂的配置浓度及有效浓度、浸泡消毒时间、酶洗前残余消毒液与碱性清洗剂是否冲洗干净3包装时:查对器械、敷料的名称、数量、质量、干燥度。 4灭菌前:查对器械、敷料包装规格、重量是否符合要求、装放方法是否正确、灭菌器各种仪表、程序控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灭菌后:查实验包外的灭菌标识、包内化学指示卡、有无潮包,植入器械每次灭菌时进行生物学监测。 6发放灭菌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外观质量、灭菌标识等。 7及时对发生缺陷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 二、外来器械(包括植入物)灭菌物品召回追溯制度。 1 发现灭菌物品在处理、质量检测、记录等方面发生缺陷时,根据发生质量缺陷器物的名称,前往所以科室召回。 2 履行缺陷资料的收集—分类—原因分析—制度改进—落实措施纠正偏差—跟踪监控—实施持续质量改进。 3 按下列进行担跟踪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1)按器械包外灭菌胶带上注明的灭菌锅号、锅次、品名、灭菌日期、无菌有效期、责任人、质检人等信息进行质量追踪。 (2)再次核对该次灭菌运行程序的运行参数。

试液配制操作规程

GMP文件 目的建立试液配制操作规程,规范试液的配制操作,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范围适用于本企业试液的配制 职责试液配制人员对本标准负责。 内容 一、配制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二、膏状品、待包装品、成品检验用试液的配制: 酸性氯化亚锡试液(砷盐):称取氯化亚锡20g,加盐酸50ml, 滤过即得。(有效期3个月) 碘化钾试液(砷盐):称取碘化钾16.5g,置200ml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移至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本液临用新配。置棕色瓶中,避光。 稀盐酸(酸溶物):量取盐酸234ml,置1000ml容量瓶或烧杯中,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本液含HCl应为9.5~10.5%。 醋酸铅棉花(砷盐):取脱脂棉1.0g,浸入醋酸铅试液与水的等容混合液12ml中,湿透后,挤压出去过多的溶液,并使之疏松,在100℃以下干燥后,贮于玻璃塞瓶中备用。 氢氧化钠试液(黏度):取氢氧化钠4.3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溴甲酚绿指示液(酸碱度):取溴甲酚绿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2.8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变色范围PH2.8~4.6(黄→蓝绿)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酸碱度):取溴麝香草酚蓝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3.2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变色范围PH6.0~7.6(黄→蓝) 盐酸试液(1→40)(酸溶物):量取浓盐酸10ml,加水稀释至400ml,摇匀即得。 盐酸试液(9→100)(黏度):量取浓盐酸90ml,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得。

醋酸铅试纸(硫化物):取滤纸条浸入醋酸铅试液中,湿透后,取出,在100℃干燥即得。 醋酸铅试液(硫化物):取醋酸铅10g,加新沸过的冷水溶解后,滴加醋酸使溶液澄清,再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ml,即得。 醋酸盐缓冲液(PH3.5)(重金属):称取醋酸铵25g加水25ml溶解后,加7mol/L 的盐酸试液38ml,用盐酸试液(2mol/L)或5mol/L的氨试液准确调节至3.5(电位法指示),用水稀释至100ml,即得。 醋酸溶液(6 mol/L)(含量):量取醋酸36ml,,缓缓加入预先加一定量水的1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碳酸钠溶液(1→50)(含量):称取碳酸钠2g,加入至100ml水中,摇匀即得。 重铬酸钾(1→200)(含量):称取重铬酸钾1g,加入到200ml水中,摇匀即得。 醋酸铵溶液(2→5)(含量):称取醋酸铵20g,加入50ml水中,溶解后即得。 盐酸溶液(9→100)(黏度):量取盐酸90ml,缓缓加入预先加一定量水的10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稀硫酸溶液(酸溶性钡盐、鉴别):量取硫酸57ml,缓缓加入预先加一定量水的烧杯中,摇匀,转移至1000ml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本液含H2SO4应为9.5~10.5%(1mol/L)。 氯化钡试液(鉴别):取氯化钡细粉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标准铅溶液(重金属):称取硝酸铅0.1599g,置1000ml量瓶中,加硝酸5ml与水50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储备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μg的Pb)。 标准砷溶液(砷盐):称取三氧化二砷0.132g,置1000ml量瓶中,加20%氢氧化钠溶液5ml溶解后,用适量的稀硫酸中和,再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储备液10ml,置1000ml量瓶中,加稀硫酸10ml,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μg的As)。 溴化汞试纸(砷盐):取滤纸条浸入乙醇制溴化汞试液中,1小时后取出,在暗处干燥,即得。 乙醇制溴化汞试液(砷盐):取溴化汞2.5g,加乙醇50ml,微热使溶解,即得。本品应置玻璃塞瓶内,在暗处保存。 氢氧化钠试液(20%)(砷盐):称取氢氧化钠20g,置塑料烧杯中,加水100ml搅拌使溶解,即得。 碳酸钠试液(鉴别):取无水碳酸钠10.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硫代乙酰胺试液(重金属):取硫代乙酰胺4g,加水使溶解成100ml,置冰箱中保存。临用前取混合液(由1mol/L氢氧化钠溶液15ml、水5.0ml及甘油20ml组成)5.0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