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安全影响

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安全影响
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安全影响

论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各国联系更为密切,经济活动更是突破地理边界,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以并购方式参与国际分工使资本的跨境流动更为频繁,各国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外资并购这一活动迅猛发展,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更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并购活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对我国经济安全造成了现实威胁,本文针对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经济安全;资本跨境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1

总体来讲,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几年国家仍然积极推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引导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重视开展有利于不发达国家改善民生和增强自主发展能力的合作。外资并购正是顺应这一发展要求迅猛发展。

一、外资并购活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逐步开放,与国际社会不断接轨,在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分工和协作中,要对外资并购活动的积极效应给予充分肯定,只有正确认识外资并购的积极效应才能更好的制定规则,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来扩大这一效应的发挥。

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相关问题(doc 7页)

更多资料请访问.(.....) 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问题 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问题及政策取向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迅猛发展,整个90年代跨国并购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0.2%,大大超过 了全球对外直接投资(FDI)15.1%的平均增长速度;90年代中后期,跨国并购投资占国际直接投资的70%-90%左右;尽管2l世纪初跨国并购投资有所下降,但仍然占据着国际直接投资的绝大部分份额。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吸收外资离不开利用跨国并购这种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自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第一起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案例——香港中策公司收购山西太原橡胶厂以来,外资并购的发展并不顺畅。据统计,到2001年,中国吸收的FDI中外资并购额仅占4.96%。自2003年以来,外 资并购内资企业的案例逐渐增加。 虽然外资并购这种国际上主要的外商投资方式在中国刚刚起步,但外商投资实践中出现的变化,已让许多中国人焦虑不安。 一、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问题 (一)最大的负面效应——市场垄断的威胁

外资控股并购最大的负面效应就在于它可能导致的垄断,跨国公司利用资本运营控股并购我国企业后,凭借其雄厚实力逐步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对我国产业尤其是战略性产业的控制,将可能垄断或图谋垄断国内一些产业。 外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行业产值的比重从1990年的2.28%上升到现在的35%以上。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外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已占据国内1/3以上的市场份额。在感光材料行业,1998年以来,柯达出资3.75亿美元,实行全行业并购,迅速获取了中国市场的较大份额,2003年10月柯达又斥巨资收购了乐凯20%的国有股,全面控制国内数码冲印市场。在移动通讯行业,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爱立信三家企业1999年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在软饮料行业,可口可乐基本控制了国内大中城市的饮料市场,国内生产能力超过5万吨的啤酒厂合资率已经达到70%。跨国公司凭借其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构筑起较高的行业进入壁垒,便可能把价格提高到完全竞争水平以上,以获得巨额垄断利润。 如果外资并购造成垄断,外商不仅控制国内市场,制定垄断价格和瓜分市场策略,破坏市场竞争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而且容易制约内资企业成长和技术进步,制约国内幼稚产业发展。 (二)挑战中国的相关政策 我国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规定了禁止外商设立独资企业和外商控股的产业内容,但可操作性不高,目前并没有单独制定外资并购的产业政策,而是把外资并购的产业政策与其他的外商投资产业政策等同视之,对于哪些领域允许外资并购、哪些领域鼓励外资并购、哪些领域禁止外资并购,主要靠部门内部掌握,缺乏全国统一、透明、公开、操作性强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导向。这使并购的信息搜集难度加大、谈判困难、并购交易成本上升。为了有效推动国有企业参与跨国并购,在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中获得最大利益,必须确定明确的外商并购的产业导向。 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世界经济发展动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产业,都应是允许跨国并购的领域:第一,不涉及我国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第二,我国缺乏国际竞争优势、而且产业全球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利用跨国并购会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对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经济领域”,也要有动态的思维。过去一直被许多国家认为是属于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如电信、交通、运输、电力、公共设施等,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被纳入了开放的领域,成了跨国并购的主战场。在电子、制药、航空、新技术等国际化程度高且我国目前缺乏竞争优势的产业领域,可以大胆参与跨国并购。

近年来全球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一览--资料

近年来全球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一览 1637年郁金香狂热 1637年的早些时候,当郁金香还在地里生长时,价格就已上涨了几百甚至几千倍。一棵郁金香可能是20个熟练工人一个月的收入总和。这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经济事件。 1720年南海泡沫 17世纪,英国经济兴盛,使得私人资本集聚,社会储蓄膨胀,投资机会却相应不足。当时,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1720年,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新股,股票供不应求,价格狂飚到1000英镑以上。后来《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通过,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灭。 1837年经济大恐慌 1837年,美国的经济恐慌引起了银行业的收缩,由于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不得不一再推迟。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1843年。 1907年银行危机 1907年10月,美国银行危机爆发,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 1929年股市大崩溃 1922年—1929年,美国空前的繁荣和巨额报酬让不少美国人卷入到华尔街狂热的投机活动中,股票市场急剧升温,最终导致股灾,引发全球经济大萧条。 1970滞涨 1973年,由石油危机造成的供给冲击导致美国出现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

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不断恶化的经济预期和中东局势的不断紧张,造就了华尔街的大崩溃。标准普尔指数下跌了20%,这是华尔街有史以来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刻。 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1994年至1995年,墨西哥发生了一场比索汇率狂跌、股票价格暴泻的金融危机。受其影响,不仅拉美股市暴跌,也让欧洲股市指数、远东指数及世界股市指数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这使得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源起美国“零首付”的买房政策,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美国次贷风暴掀起的浪潮一波高过一波,美国金融体系摇摇欲坠,世界经济面临巨大压力,至今仍是国际关注热点。 2012.05.24 发生来源 次级房屋信贷危机 2007年的事件 2007年8月9日-爆发流动性危机 2007年10月9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创历史新高14,164点 2008年的事件 2008年环球股灾 贝尔斯登被接管 美联储接管房利美和房贷美 2008年9月流动性危机 美国国际集团陷入财困

2008年经济危机的成因,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2008年经济危机的成因与对策 摘要:2008年下半年源自美国的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国际经济的失衡,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内部爆发的次贷危机,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混乱,担忧和信心丧失,是目前全球经济和金融震荡的主要根源。如何迅速遏止金融危机、迅速遏制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世界各国的头等大事和一致行动。 关键词:经济危机次贷危机美国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内在原因 (一)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 按照国际惯例,购房按揭贷款是20%—30%的首付然后按月还本付息。但美国为了刺激房地产消费,在过去10年里购房实行“零首付”,半年内不用还本付息,5年内只付息不还本,甚至允许购房者将房价增值部分再次向银行抵押贷款。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购房按揭贷款制度,让美国人超前消费、超能力消费,穷人都住上大房子,造就了美国经济辉煌的十年。但这辉煌背后就潜伏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及关联的坏账隐患。 (二)房贷证券化。 出于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考虑,美国的银行金融机构将购房按揭贷款包括次级按揭贷款打包证券化,通过投资银行卖给社会投资者。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就转嫁到资本市场,并进一步转嫁到全社会投资者——股民、企业以及全球各种银行和机构投资者。 (三)第三个环节,投资银行的异化。 投资银行本是金融中介,但美国的投资银行为房贷证券化交易的巨额利润所惑而角色异化。在通过承销债券赚取中介费用的同时,大举买卖次级债券获取收益。形象地说,是从赌场的发牌者变为赌徒甚至庄家。角色的异化不仅使中介者失去公正,也将自己拖入泥潭不能自拔。 (四)金融杠杆率过高。 金融市场要稳定,金融杠杆率一定要合理。美国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过度扩张,用极小比例的自有资金通过大量负债实现规模扩张,杠杆率高达1:20—30甚至1:40—50。在过去的5年里,美国金融机构以这个过高过大的杠杆率,炮制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和虚假的繁荣。比如雷曼兄弟就用40亿美元自有资金,形成2000亿美元左右的债券投资。 (五)信用违约掉期(CDS)。 美国的金融投资杠杆率能达到1:40—50,是因为CDS制度的存在,信用保险机构为这些风险巨大的融资活动提供担保。若融资方出现资金问题,由提供保险的机构赔付。但是,在没有发生违约行为时,保险机构除了得到风险补偿外,还可将CDS在市场公开出售。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规模超过33万亿美元的CDS 市场。CDS的出现,在规避局部风险的同时却增大金融整体风险,使分散的可控制的违约风险向信用保险机构集中,变成高度集中的不可控制的风险。 (六)对冲基金缺乏监管。 以上五个环节相互作用,已经形成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而“追涨杀跌”的对冲基金又加速危机的发酵爆发。美国有大量缺乏政府监管的对冲基金,当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时,对冲基金大肆做多大宗商品市场,比如把石油推上147美元的天

对经济危机的一点看法

对经济危机的一点个人看法 二零零八年,雷曼兄弟破产,美林被收购,AIG急需巨额现金来摆脱财务困境。至此,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而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与影响,此次经济危机迅速波及了整个世界并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此次经济危机的对金融市场的冲击之强显而易见。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各金融机构面临严重的经营危机与信用危机。金融危机发生后,无论美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金融市场都是一片混乱。过度投资与放贷,大量金融衍生产品推出后监管失控,使银行形成了大量不良资产,致使金融机构资金链断裂,无法正常运转。再者,世界货币体系紊乱,各国货币汇率巨幅波动,给国际经营和外汇兑换带来重大影响。虽然在近期金融危机中美元表现强势,但根据分析,美国为缓解经济颓势,可能会通过增加货币发行、降低利率等手段来刺激经济,美元随时可能停止升值而贬值。所以,两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加大美元与其他国家货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和风险。从宏观角度看,众多实体经济公司企业遭遇订单消费减少的困扰,随时面对倒闭的风险,从而裁员加剧,导致失业率急剧上升,美国最新经济数字显示,9月份企业裁员近16万人,失业率达6.1%,创2001年“911”恐怖袭击以来的最高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预测,受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的影响,2009年全球失业人数将达到创记录的 2.1亿。此外,世界各国股市连连暴跌,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等近段时间来被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而导致的。 毋庸置疑,此次经济危机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而沉重的灾难。个人看来,面对如此大的冲击,作为普通市民的我们更应该有清醒的头脑进行理性的分析与应对。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原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出现有一定的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决定的,当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危机就会爆发。这是一个普适的经济规律,既然是规律,它的发生发展便有历史的必然性,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作为个体的我们也就不应该对之过于恐慌,应把它当做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其实上述的影响中,对绝大多数市民影响最大的是失业率的上升和股市的暴跌。失业率是劳动力供给和就业需求共同决定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顺从市场的导向,摸清市场各个行业的供求关系,择业时面向市场的需求,把自己培养成市场需要的人才。而针对暴跌的股市,我觉得作为一

论中国利用外资的利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论中国利用外资的利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利用外资是指“使用国外资本,包括现汇、实物、劳务、技术等来发展本国经济,提高本国国力”的政治经济手段。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利用外资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时也产生很多的弊端,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本文从中国利用外资的概况、利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概况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方式 我国利用外资,一般分为直接投资方式和其他投资方式。采用最多的直接投资方式,所谓直接投资方式(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是指“外国企业、公司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按照中国有关的政策、法律在中国境内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企业等从海外吸收任何形式的资本。包括外币现金、机器设备等有形资本和专利权、专有技术等无形资本”。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外商投资股份制公司和合作开发。其他投资方式包括补偿贸易、加工装配等。 (二)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 1978-1985年为起步阶段,我国政府设立了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和开发区等,对外商投资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借用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等贷款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1986-1991年为稳定发展阶段;1992-1996年为大规模增长阶段,小平同志92年的南巡,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这一期间直接投资迅速增长;1997-2000年为调整阶段,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疲软的影响,利用外资进入以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主的新阶段;2001至今为恢复性增长阶段,我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稳定,政府逐步实现加入WTO所作的承诺,恢复了外国投资者的信心,使得我国吸引和利用外资有了恢复性增长。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吸引、利用外资的数量总体也在不断增加。除了受政治因素引起了一些波动外,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吸引、利用外资的影响也很大。 二、我国利用外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外商直接投资以资本、技术、管理和市场营销经验等一系列成熟生产能力和生产要素的综合投入为特征,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贡献表现在很多方面。 (一)外商投资工业的迅速扩张促进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利用外资直接促进了我国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快速增长。外商投资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外商投资对我国工业经济规模扩张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工业总产值构成的变化上。二十世纪初,国有经济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逐年快速下降,外商投资经济(包括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提高到同期的25.72%。 (二)外商投资经济税收对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的贡献 我国涉外税收中95%左右是外商投资经济创造的税收。涉外税收和外商投资经济税收 的增长及其在我国工商税收总额中的比重变化,与外商投资经济的工业产值增长和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变化基本是同步的。 (三)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变的影响 1、利用外资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 外资流入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过程。 2、利用外资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变的影响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利用外资规模日益扩大,成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变的重要因素。同时,与外资流入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相伴而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及其扩散效应和示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内蒙古财经大学双学位学士论文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者 内容提要 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在美国发生并蔓延到全世界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发展也造成了巨大损失,也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于今天的去全球经济一体化来说,由于美国造成的金融危机我国必须正视其问题,对其问题采取正确的措施来

解决全球金融危对我国造成的损失将金融危机中的危害转为利,使我国经济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状态下,迅速将金融界快速发展起来,并对金融影响也越来越大。然而面对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与在金融发展中使人们对其备受关注。 关键词:金融危机债务汇率风险 Abstract A massiv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pread to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round the world, also caused huge loss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lso caused huge loss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For today's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caused by the financial crisis, our country must face the problem of taking the right step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n China's losses from the financial crisis harm to benefit, make our economy get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 in this state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rapid will finance developed quickly, and the financial impac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big. However, in the face of the outbreak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to its attention. Key words:The financial crisis Debt Currency risk 目录 一、金融危机发展概况 (1) ㈠金融危机概述 (1) ㈡金融危机的原因与过程 (2)

外资并购对我国汽车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外资并购对我国汽车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我们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其他的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汽车出口产业的并购的步伐进一步的加快,怎样加强我国于其他的外资企业进行合作,怎样的促进我们国家的汽车出口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强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外资并购的产业安全方面的主要理论,还有就是介绍了我们国家汽车出口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不足之处,外资并购是我们国家汽车发展的主要模式,同时分析了我们国家汽车出口产业的消极影响,并且提出了比较合理的意见或者是建议,完善外资的法律体系制度,进一步的建立我们国家汽车的自主品牌同时加强我们国家汽车技术的培养。 标签:外资并购;出口贸易;汽车出口行业 引言 目前我国外资并购呈现逐年增多的现象,虽然国内学者已经对其给我国汽车出口产业的影响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现在这个方向的研究还不是十分系统,分析的也相对不够全面。因为研究外资并购给我国汽车出口产业带来的影响对保护我国本土品牌和本土汽车出口产业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系统和全面的研究这一问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既能完善产业保护的相关立法和措施,也能给解决类似问题提供更详尽的理论依据,促进这一方向问题的理论研究进程,从而使我国的外资并购相关保护政策和措施更加全面、系统。本文将结合现有外资并购案例和以往研究数据,更加全面分析汽车出口产业外资并购的现状及给我国汽车出口产业带来的影响,并针对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及汽车出口产业外资并购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关于外资并购对我国汽车出口产业影响的对策研究将使我国本土汽车出口产业的保护措施更加系统、规范、有效,也让我国本土汽车出口产业摆脱两难的尴尬境地,使其在外资并购的同时健康发展! 就我国而言,关于企业并购的研究还是比较晚的,并且大部分都是停留在对于国外一些研究学者的学究基础上,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所以我国的研究学者想要对于企业并购进行很好的研究,还是存在有很大的困难的。外资并购战略意义是我國许多企业缺乏真正的外资并购战略的原因之一。直到近几年外资并购的安全问题才渐渐被重视,关于外资并购中产业安全的保护措施的研究还不是很完善。 一、外资并购含义的界定 就当前情况来说,对于外资并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其中,外资并购主要就是指外国投资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对于我国境内的一些企业通过合同的方式进行购买或者是投资,并且这些投资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在外商企业控制之下。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外资并购。 二、外资并购对我国汽车出口产业的影响及SWOT分析

2008年经济危机的成因,中国的影响与对策

2008 年经济危机的成因与对策 摘要: 2008 年下半年源自美国的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 主要的是国际经济的失衡,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内部爆发的次贷危机,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混乱,担忧和信心丧失,是目前全球经济和金融震荡的主要根源。如何迅速遏止金融危机、迅速遏制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世界各国的头等大事和一致行动。 关键词:经济危机次贷危机美国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内在原因 (一)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 按照国际惯例,购房按揭贷款是 20%—30%的首付然后按月还本付息。但美国为了刺激房地产消费,在过去 10 年里购房实行“零首付”,半年内不用还本付息,5 年内只付息不还本,甚至允许购房者将房价增值部分再次向银行抵押贷款。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购房按揭贷款制度,让美国人超前消费、超能力消费,穷人都住上大房子,造就了美国经济辉煌的十年。但这辉煌背后就潜伏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及关联的坏账隐患。 (二)房贷证券化。 出于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考虑,美国的银行金融机构将购房按揭贷款包括次 级按揭贷款打包证券化,通过投资银行卖给社会投资者。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就转 嫁到资本市场,并进一步转嫁到全社会投资者——股民、企业以及全球各种银 行和机构投资者。 (三)第三个环节,投资银行的异化。 投资银行本是金融中介,但美国的投资银行为房贷证券化交易的巨额利润所 惑而角色异化。在通过承销债券赚取中介费用的同时,大举买卖次级债券获取收益。形象地说,是从赌场的发牌者变为赌徒甚至庄家。角色的异化不仅使中介者 失去公正,也将自己拖入泥潭不能自拔。 (四)金融杠杆率过高。 金融市场要稳定,金融杠杆率一定要合理。美国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过度扩张,用极小比例的自有资金通过大量负债实现规模扩张,杠杆率高达 1:20—30 甚至1:40—50。在过去的 5 年里,美国金融机构以这个过高过大的杠杆率,炮制 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和虚假的繁荣。比如雷曼兄弟就用 40 亿美元自有资金,形成2000 亿美元左右的债券投资。 (五)信用违约掉期(CDS)。 美国的金融投资杠杆率能达到1:40—50,是因为CDS 制度的存在,信用保险机构为这些风险巨大的融资活动提供担保。若融资方出现资金问题,由提供保险的机构赔付。但是,在没有发生违约行为时,保险机构除了得到风险补偿外, 还可将 CDS 在市场公开出售。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规模超过 33 万亿美元的 CDS 市场。 CDS 的出现,在规避局部风险的同时却增大金融整体风险,使分散的可 控制的违约风险向信用保险机构集中,变成高度集中的不可控制的风险。 (六)对冲基金缺乏监管。 以上五个环节相互作用,已经形成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而“追涨杀跌”的对冲基金又加速危机的发酵爆发。美国有大量缺乏政府监管的对冲基金,当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时,对冲基金大肆做多大宗商品市场,比如把石油推上 147 美元的天

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资料

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 的影响

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逐渐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客观的分析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我国经济持续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外资、经济发展、建议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经济的逐步全方位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我国成为理想的投资地之一。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02年我国吸收外资甚至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它的影响不容忽视。从实际出发,正确分析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正确制定和实施对外商投资的战略措施,才得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总体上来看,具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有助于资本的形成 我国的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相对短缺,外商直接投资满足了我国经济建设对资金的大量需求。例如,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经济效益继续提高,节能减排积极推进,对外贸易平稳增长,改革迈出新步伐,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经济效益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企业利税增加和财政收入增长上。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增加了我国的资本存量,而且间接推动了我国企业扩大投资规模,从而明显增大整个社会的资本规模。同时,也促进我国财政收入的增加。 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在我国产业优化和升级的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起到了一定作用。据资料显示,外资中近70%投向第二产业,近30%投向第三产业,投向第一产业的比重不足2%。这大体符合我国现阶段调整产业结构的客观要求,从而促进了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 3、对中国的经济总产值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在外资迅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也飞速增长。我国的对外贸易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1545.6亿美元,增长56倍,年均增长率为16.74%。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的排名也由1978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三位,贸易大国的地位已确立。从近几年来看,中国吸收外资有所起伏,但从长远来看,跨国公司仍看好中国,将其列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投资地。 4、促进技术的进步 外商直接投资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给我国带来不少较为先进和适用的技术,促进了我国产品技术的升级换代。通过与外商的合资与合作,我国许多产品的技术水平也有明显提升。从间接效应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通过示范作用,促使我国企业或通过技术进步的形式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或通过自主创新来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 5、增加就业总量 在外资对我国就业数量增加方面,数据显示,2011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6420万人,比2008年的73280万人增加3140万人,年均增加348.9万人。其中,全国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005年的25159万人增加到35914万人,累计增加10755万人,年均增长超过4%;2011年末,全国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2005年的48121万人减少到40506万人,累计减少7615万人,年均减少1.9%。从数据来看我国就业人数每年成增长趋势。外资企业通过前后的产业联系也间接的创造了就业机会。

浅析次贷危机背景下外资并购对我国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浅析次贷危机背景下外资并购对我国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0-09-30T08:58:09.530Z 来源:《新学术论坛》2010年第9期供稿作者:夏迎梅[导读]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主要方式。 夏迎梅安徽大学08级国际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主要方式。跨国并购在给我国带来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之外,也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当今全球次贷危机背景下,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本文分析了外资并购在次贷危机背景下的发展特点,据此提出了我们对此所持的态度和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国际直接投资,外资并购,次贷危机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形式。外资并购在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国有企业改造重组、推进技术进步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信用偏紧,全球股市、汇市、楼市波动频繁,美国经济陷入困境,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受到影响,全球经济放缓,并影响了我国的外资并购。 一、外资并购在次贷危机下的发展特点次贷危机爆发后,跨国并购由活跃趋向减缓,行业巨头表现积极。这就是外资并购在次贷危机下的发展特点。 2007年之前,股票价格攀升、公司利润激增和融资条件便利驱动了跨国并购复苏性增长并成为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根据(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7),从90年代末达到峰值开始连续三年下滑之后,全球跨国并购交易在2004-206年无论是在金额上(分别为3806.0亿美元、7163.0亿美元和8804.6亿美元)还是数量上(分别为5ll3件、6134件和6974件)均出现显著增长,分别占到同年国际直接投资流入总量的51%、76%和67%。充裕的流动性和较低的融资成本使得私募基金和其它对冲基金在此轮跨国并购复苏中的重要性显著,2006年涉及金额达1581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17%,比2000年则增长了172%。次贷危机爆发后,由于全球金融系统信贷偏紧,私募基金遭到资金来源锐减与投资大幅缩水的双重打击,损失严重。如私募基金巨头百仕通集团2008年第一季度净亏额达2.51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实现盈利11.3亿美元。私募基金重创使跨国并购交易受到影响。根据国际金融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统计,2007年第三季度,全球包括跨国并购在内的并购交易额较第二季度减少42%,从1.74万亿美元降至1万亿美元。2008年以来,全球已被公布的并购交易额为1.9万亿美元,美国并购交易额为4304 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34%和39%。 相对于杠杆收购市场的萎缩,资信状况良好、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行业巨头由于更易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在近期并购市场上尤其积极。例如日前惠普计算机公司以高达139亿美元并购电子数据系统公司(EDS);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以18亿美元收购CNET网络等。 二、次贷危机背景下外资并购对我国的影响外资并购不仅是全球通用的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形式,而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市场手段。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以平常心态,以全球视野看待外资并购。外资并购在国有企业改革、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优化、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方面有着不可否认的推动作用。虽然通过外资并购的方式可以为我国的相关企业提供资金,并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但是外资并购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受美国次贷危机和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的影响,我国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投资增长过猛、经济增长过快等问题的挑战,这也给我国的外资并购问题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在外资并购中,大多数外资企业是想利用并购这种形式很快在我国相关产业中站稳脚跟,同时消除竞争对手,甚至在该行业中形成垄断优势。(一)外资并购加剧了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的不平衡市场机制的作用往往导致外国直接投资偏离我国的产业政策和经济布局策略。目前,外资并购主要着眼于发展前景较好的制造业、流通业和金融业,对于国家大力发展的农业、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的直接投资较少,并且加强了在技术转让和专利保密方面的工作。同时绝大部分的投资集中于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各经济特区,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吸引的外资较少,这也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状况。(二)外资并购容易形成垄断和控制由于外资企业以全球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它很少甚至完全不考虑我国的某些经济及社会利益,有时会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经济利益发生冲突。它们可以利用其雄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优势在中国形成一定范围的垄断和控制,甚至对市场进行肆意操纵,乃至最终形成完全垄断,进而弱化竞争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杠杆作用。例如,在饮料市场上,国内八大饮料公司已有7家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收编;在洗涤用品市场上,全国四大年产超过8万吨的洗衣粉厂已被外企吃掉了3个,等等。外资垄断的危害不仅表现为市场效率的降低、市场结构的扭曲,而且还严重制约着我国不成熟产业及民族工业的发展。(三)大幅裁员影响社会稳定次贷危机背景下,外资企业大量裁员,造成失业率上升,甚至社会不稳定。这部分裁员在他们看来具有经济合理性考量,是企业在次贷危机下维持生存所必需的举措,但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下岗职工的分流和安置问题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有可能出现不和谐现象。所以,并购后的企业裁员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四)外资并购法规建设落后,且缺乏可操作性我国有关外资并购的规定散见于许多法律法规中,目前,相关的条例只有《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和《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等少数几部,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大法。由于各条例出自于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商务部、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工商总局等几个不同的部门,其结果从内容上看,缺乏系统性、协调性、完备性,甚至相互冲突,可操作性差;从形式上看,大多是行政法规,立法层次低,不利于规范我国外资并购行为,且还存在着互相矛盾的问题,在实际运行时缺乏可操作性。 三、中国的对策

90年代以来的三大经济危机

90年代以来的三大经济危机 良时金融事业部:杨小强 文章摘要: 时间主要股市表现 第一次 90至92 年道琼斯:经历二次较大的调整: 第一次:1987年8月至10月,指数由最高的2722点跌至最低的1616点,跌幅38.98%。 第二次:1990年8月至10月,指数由2934.65下探到2365.1,跌幅17.4%。 日经:持续时间较长,跌幅较大 从1990年开年的最高的38915点跌至1992年8月18日的14309点,跌幅63.23%。 此后日经长期维持在22000与14000之间走箱体运动,直到1997年 第二次 97年6 月至98 年底恒生指数: 从1997年8月的最高16820点,到1998年8月6544点,下跌过程维持一年,跌幅达到61.1%。 日经指数: 从1997年6月的20879点至1998年10月的12788点,跌幅38.75%。 第三次 2000至 2002年道琼斯指数: 从2000年1月的11749.9跌倒2002年10月的7197点,跌幅达到38.74%。 日经指数 2000年4月从最高20327点开始,到2002年6月的7604点,跌幅62.59% 恒生指数 在2000年3月摸高18397点后,4月出现大跌,到03年4月份最低到达8338点,跌幅54.68% 进入1990年代以来,世界先继发生多次经济危机,除1990年的日本房产泡沫、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等涉及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金融危机,还包括那些影响相对较小的金融动荡,这些震荡在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等国一直没有停止。下面就其中影响最大的三次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第一次、1990年到1992年经济衰退 此期间发生了冷战后的第一次战争——海湾战争。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发生在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

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外贸和吸收外资的影响

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外贸和吸收外资的影响 风向标 一去年全年及今年的国际经济形势 一去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没有预料的明显 ——美国和欧盟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 ——主要工业国股市急剧滑坡美元大幅度贬值。 ——拉美出现金融动荡。 ——世界贸易额萎缩投资大幅度减少。 二国际组织已调低美国和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预测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最新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秋季报告中认为全球经济增长将持续下去但主要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将低于以前的估计。其中美国和欧元区在2002年的增长率被分别下调了0.1和0.5个百分点其在2003年的增长率则被分别下调了0.8和0.6个百分点。由于预计日本经济已经触底明、后两年的增长率被分别调高了0.5和0.3个百分点参见表1。 另据联合国10月9日发表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200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1.7%2003年的增长率则为2.9%这比先前的预测值分别低了0.1和0.3个百分点美国在2002年和2003年的增长率将分别为2.3%和3.2%。

此外欧盟委员会已将欧元区2002年经济增长率预测值由1.4%调低至1%日本政府则预测日本在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为零。 三今年全球经济走势并不看好 美、欧、日均不大可能出现强劲增长亚洲的增长也有出现波动的可能。去年9月份美国的汽车销售猛跌商品零售额下降1.2%。如果房地产市场也出现降温则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2/3的私人消费将难以拉动经济增长。欧元区消费和投资乏力欧元升值将削弱出口竞争力。日本的企业投资仍在减少通货紧缩现象依然严重失业率居高不下金融机构不良债权继续增长政府尚无良策在短期内解决结构性问题。亚洲新兴经济体在去年上半年的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IT行业生产和贸易的复苏但对美国市场的高度依赖和IT产业本身较强的波动性使亚洲的增长具有一定脆弱性。 此外短期内还有一些影响今年全球经济走势的不确定因素。 一是美伊战争可能导致油价进一步上涨。根据海湾战争的经验市场预期使油价在开战之前就达到高点开战后则逐渐回落。如果美伊战争的持续时间和波及范围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油价就有可能从目前的高点继续攀升打击全球经济复苏;二是发达国家股市仍不稳定有可能再跌。目前美国仍不断爆出新的公司财务丑闻投资者信心备受打击。如果发达国家股市继续下跌必将进一步加大财富缩水效应严重影响投资和消费;三是不能排除美元大幅度贬

外资并购我国汽车行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目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资本流动出现新的趋势,跨国并购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表的《世界投资报告》数据显示,跨国并购从2003年以来占DF工的比例均高达8%0以上,2007年最高时达95.6%。2007年由于世界经济的降温,跨国并购的高涨势头有所减弱,特别是发生美国的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并购交易的锐减。但即便如此,2007年跨国并购投资仍占国际直接投资的91.8%。2008年,全球并购继续降温,全年全球并购总额为9158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7%,[1]但跨国并购占国际直接投资的比重仅仅下降了5.8%(见表1)。 表1 2003—2010年:国际直接投资及跨国并购变化趋势表单位:亿养元 年份国际直接投资(DFI) 增长比例 (%)跨国并购增长比例例 (%) C. M&A/FDI (%) 2003 8621 20 6879 20 69.7 2004 9123 22 7561 21 76.4 2005 9874 25 8479 26 73.7 2006 11245 40 10325 45 84.6 2007 9604 21 9012 37 83.2 2008 9158 18 8751 26 77.8 2009 8410 -23 6812 -24 62.1 2010 8654 -18 7124 -22 65.1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投资报告》整理 而近几年外资在我国汽车业高额并购金额与数量巨大的并购案例,引起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高度关注,国内很多学者和专家也纷纷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但这些学者在对我国汽车业外资并购进行研究时,大多都是从外资在我国汽车业并购的某一方面出发去研究,缺乏系统的研究。在对我国汽车业外资并购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的时候又大多集中在对我国汽车业外资并购的简单回顾,对我国汽车业外资并购的动因分析、方式分析、效应分析等并没进行系统分析,对于我国的汽车业在外资并购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也很缺乏系统的分析。 本文是基于以上的原因与背景,力图的从跨国并购的理论基础出发,对我国

面对经济危机的影响

面对经济危机的影响,扩内需、保增长、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于是,保增长成为地方政府的中心任务,地方政府为此都出台了很多措施,其中加强招商引资成为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成为其完成保增长任务的法宝。 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内各地区间的招商引资竞争瞬间加剧了。地方政府为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纷纷将招商引资列为一号工程,各级领导亲自带头找项目、谈项目、促投资。有的甚至制定了全员招商办法,所有政府部门都有任务,就连公安和政法机关也不例外,完不成任务概不提拔。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下,不仅美洲、澳洲、欧洲、南亚等主要外资来源地是它们的战场,北京、上海、天津等一线城市,甚至深圳、青岛、兰州、呼和浩特等二线城市也成为它们竞争的目标。 当前招商引资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1.提高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成本 为了完成保增长的中心任务,地方政府纷纷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有的加大了招商引资活动的规模和频率,有的采取了委托中介机构借力招商的办法,有的设立了招商引资奖励资金,有的出台了招商引资项目优惠政策,还有的制定了全员招商管理办法,给每个单位每个人员都下达招商引资任务指标。这些措施都伴随着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大量投入,然而,无论地方政府如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项目的总投资需求是有限的,这种竞争必然会提高招商引资的工作成本。 2.导致了各地区间的激烈竞争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少跨国公司缩减了投资计划。面对这种形势,地方政府转而瞄准了国内项目。有的派人常驻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大中城市,寻找投资项目信息。有的制作了内资企业排名清单,逐个打探投资信息。还有实力雄厚的大城市,利用自身优势同国有大中型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争取投资项目。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地区间的激烈竞争。 3.降低了利用外资的质量标准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标志着我国利用外资进入了新时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然而,面对经济危机的影响,部分地区出现了降低标准的苗头。有的地区开始忽视区域定位,敞开欢迎所有外资项目,比如有的生态涵养区也参与工业项目的竞争,有的提出了“放宽要求、加快审批、快速投入”的口号。不顾环境和资源压力、只顾经济增长的政绩观重现。 4.增加了地方国企的经营风险 按照商务部的统计资料推算,95%的利用外资配套有内资投资,而内资投资多数来自国有企业。按照正常情况,外方寻找国内合资方需要一个过程,通常需要1-3年。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一些地方通过行政干预加速了这个过程。为争取到外资项目,一些地方政府开始拉郎配,安排所属国企在原本没有投资计划的情况下同外方合资,有的企业被迫接受了多个项目,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其经营模式被打乱、经营范围被调整、资本结构被改变,经营风险大大增加。 5.引发了政府政策的扭曲落实 一些地方政府为争夺项目,出台了税收、房租、土地等优惠政策,部分大城市还针对内资项目制定了户口、住房和教育等照顾政策。第一类政策属于补贴政策,通过给予财政补贴,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首先,这种补贴是没有依据的,这些企业既没有特别贡献,也没有承担超额成本。其次,这种补贴是不公平的,是对平等竞争的破坏。第二类政策属于照顾政策,大城市通过提供这些照顾,吸引中西部成熟企业到大城市发展。这既不符合中央发展中西部的战略,也违背了这些政策的本意。 出现上述问题的理论分析 1.地方政府职能的错位和越位 政府职能即政府对国家和社会进行管理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大体可以分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四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要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应为法制政府、有限政府和服务政府,致力于弥补市场失灵和提供公共服务,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而不应直接从事竞争性经营活动,更不能直接干预其他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的职能定位也应该符合上述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法人寻找项目、洽谈项目、投资合作等明显属于市场行为,按照上述理论应由企业法人自主进行,政府不应该参与,更不能干涉。招商引资事务中,政府应该扮演“筑巢引凤”的角色,制定政策、优化环境、搭建平台、提供服务,而不能代替企业去找项目、谈项目、进行投资合作。显然,当前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活动存在政府职能错位和越位现象,这种错位和越位正是导致出现前述各种问题的根源。 2.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不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