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

一、简介

(1)进食障碍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两大综合症(也包括其他的比如反刍障碍,异食癖)。(2)两者都以严重异常的进食态度及行为为特征。(3)主要发病于:青春期的过重少女或那些认为自己过重的少女(神经性厌食症发病高峰期14-19岁,贪食症发病高峰期15-21岁)。(4)害怕发胖和对体型、体重的歪曲认识与期望是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共同的重要心理病理特点。

二、临床表现

(一)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AN)

1、案例:p285

神经性厌食症的核心症状是:对肥胖的强烈恐惧以及对苗条的狂热追求。

一般是先开始节食,然后逐步发展成对苗条的迫切性关注。神经性厌食症病人通常也会选择过度运动,通过严格地限制和热量摄入同时采取消耗热量的行为,使体重显著地降低。

案例中,该患者是在高考失败的情况下出现相关症状的。这与此类病人自我评价低,转而关注体型和体重的情况相关

2、DSM-IV将神经性厌食症分为两种亚型:

(1)限制性:只通过节食以减少热量摄入,他们严格限制吃入食物的数量,并且控制摄入的热量;

(2)暴食-泻出型:要依赖泻出以限制热量摄入。通常用到的泻出方法包括:自我引吐,滥用泻药、利尿剂等。

3、DSM-IV对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标准

(1)拒绝维持自己的体重在最低的正常体重水平或以上,体重下降或生长期不能达到应有的体重增加,从而导致体重持续低于标准体重的85%。(但通常神经性厌食症病人来求诊时,平均低于标准体重25%-30%)

(2)尽管体重已经低于标准体重的下限,仍然极度害怕体重增加。

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病人都有一种对增重及失去饮食控制的病态恐惧。患有神经性厌食症的人,永远不会满意于自己减轻的体重。如果每天保持同一个体重或增加一点点体重,都可能导致他们强烈的惊恐、焦虑、抑郁,只有联系每天的体重减轻才能让他们满意。

(3)对体重或体型的歪曲知觉;体重或体型状况在自我评价中有过分的影响作用;否认目前低体重的危害性。

比如一个患有神经性厌食症的女孩,在别人眼中是一个憔悴、病态、极度瘦弱的女孩,而他自己却自视为一个身体的某些部位仍需要继续减肥的女孩,并否认自己有任何问题。

4、其它问题

(1)芭蕾舞演员等对提醒要求较高的群体,有特标高风险罹患此症。

(2)一般神经性厌食症病人不会主动求医,因为它们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不正常。

(3)神经性厌食症非常难以治愈,甚至会危及生命。患有神经性厌食症的15-24岁女性,其死亡率是人群中同龄女性的12倍,死亡通常是由于接导致的胜利后果引发的,也可能是有意图的自杀行为。

(二)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 BN)

1、神经性贪食症与神经性厌食症相比,发病年领略晚,患病率更高。贪食症的某些特征与厌食症相似,如对于肥胖的恐惧和自我评价过分手到形体、体重得影响。

案例:p288

2、DSM-IV对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A、进食数量:在分段的一个短时间内(比如2小时),吃下大量的食物,

数量明显过于大部分人在相同时间和相同情境下的食量;B、进食行为是不能控制的:在进食过程中有时空的感觉,如感到想停下来不吃很困难,或无法控制吃什么、吃多少。

DSM-IV中,将神经性贪食症分为两种:

泻出型:自我引吐,滥用泻药、利尿剂等(与贪食症病人不同在于:厌食症病人吃相对较少东西就会泻出。)约占80%,并有比非泻出行更严重的病态心理,如更频繁的暴食现象、更高抑郁等。

非泻出型:可能会过度运动或禁食,但不会采取导泻行为。

(3)暴食和不适当的补偿行为至少平均每周发生两次,持续3个月。

(4)自我评价过分手到形体和体重的影响。

将对自己的评价或自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体重和体型。

3、贪食症一般始于因为追求苗条而开始的节食行为。在早期阶段,个体节食并吃低热量食物。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

(三)反刍障碍和异食癖

1、反刍障碍(rumination disorder)

反刍现象在那些反刍动物身上很普遍,比如牛和鹿,在人身上出现就是不正常了。病人会在吃完饭后将吃下去的少量食物返回嘴中咀嚼,大多数患者认为这一过程对它们有抚慰的作用。有人报告说通过在胃里“浸泡”一段时间以后,食物的味道变得更好了(=_=!)。反刍在DSM-1V中被归为幼年、童年、青少年时期出现的一种障碍,在智力落后的成年人中患病率约10%。

2、异食癖(pica)

异食癖的突出表现是重复地吃一些没有营养的东西,多发生于婴幼儿以及智力落后或痴呆的个体身上。这些人通常会吃涂料、石膏、绳子、头发、布料,大一点的孩子会吃动物粪便、沙砾、昆虫、树叶、鹅卵石。

有关异食癖的成因目前还不清楚,有观点认为它是由于体内某些矿物不足所致;而心理社会因素,如压力,也有很大的作用。

(四)进食障碍的共病性

1、抑郁症状

(1)进食障碍常并发其他障碍,最常见的是抑郁。严重的暴食者有显著的抑郁、更低的自尊、人际关系问题、精神病症状等。

(2)青春发育期的初始期会与进食及抑郁问题相联系。青春期女性更容易体验到抑郁及负性情绪,这种情绪又与病态仅是行为相关。

2、强迫症

强迫症也是神经性厌食症病人经常并发的一种障碍。暴食-泻出性病人有更多的强迫性行为,如偷窃、酒精、药物滥用。

三、病因

1、基因:

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都有家族性。患有进食障碍的年轻女性,其亲属中环进食障碍的可能性是平均水平的5倍。

2、设定点理论(set-point theory)

by Garner (1997),认为我们身体有自己设定好了的体重正常值范围,并且拒绝大幅度的改变。当个体想达到或维持远远低于设定点的体重时,就会遭到内部生理机能的反对。

可以用来解释贪食症病人的暴食现象:当我们体重越来越轻时,饥饿的感觉可能变得极端难以忍受,这就会刺激我们去吃东西、变胖,恢复到一种平衡状态。因而,长期饥饿时可能会是个体出现不可遏止的吃食物的冲动,对于贪食症病人来说,这种饥饿冲动引发了不可遏止的暴食。

3、进食障碍与脑

动物实验表明,下丘脑外侧损伤会使动物没有食欲及体重减轻,有研究者因此假设下丘脑在神经性厌食症中起着某种作用。但与下丘脑外侧损伤导致没有饥饿感和食欲的动物不同,厌食症病人时尽管很饿却不吃东西。

(二)心理因素

1、人格特点

(1)进食障碍病人有较高的:神经质、焦虑、低自尊,对家庭及社会标准的强烈认同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具有:完美主义、害羞、依从的特点

神经性贪食症病人具有:歇斯底里特征、情绪不稳定、好交际的倾向

(2)Kreipe总结出可导致患进食障碍的危险增加的13想人格特征

自我评估差、难以表达负性情绪、悲哀、难以处理矛盾、追求完美、取悦别人、依赖性强、被注意的需求、难以处理与父母的关系、独立生活的困难、父母高期望、对长大或性成熟感到害怕、要求更加独立

怕胖的恐惧和体象障碍是引起自我挨饿的动机因素,而体重的减轻是有利的强化物。焦虑的被降低又强化了达到或维持瘦弱体型的行为。

另外一个引发强烈求瘦欲望的重要因素是来自同伴和父母的对过重体重的批评。

3、心理动力学观点

(1)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对口唇受孕恐惧的防御,之所以要回避食物,是因为食物象征性地等同于怀孕,这种焦虑在青春期不断增强,所以这个阶段是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病期。(2)神经性贪食症是由于不能发展出充分的自我感觉。当不能发展出充分的自我感觉是由母女之间的冲突型的支配关系造成的时,食物成为这种失败关系的象征,女儿的暴食和写出行为代表了需要妈妈与拒绝妈妈的冲突。

4、家庭动力学观点

有人提出一种能同时解释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的心理动力学观点,被称为家庭动力学观点。

该理论将家庭联系考虑进来,认为孩子的进食障碍在帮助家庭回避其他冲突中起了重要作用,孩子的症状在家庭中成为了其他冲突的替代物。

Minuchin(1975)概括的关于有进食障碍孩子的家庭的特征

(1)纠结:家庭有一种过分涉入的极端形式,父母会替孩子做决定,他们相信自己确切地知道孩子是怎样感受的。

(2)过度保护:家庭成员过分关注其他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幸福。

(3)僵化:家庭试图努力维持原状,而不能弹性地解决需要家庭作出改变的问题。

(4)缺乏解决冲突的能力:家庭要么回避冲突,要么长期处于慢性能够冲突之中。

(三)社会因素

1、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女性为追求理想体型,记忆走入进食障碍的误区。

人们大多认为,身材看起来好看似乎比健康更重要,外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竞争环境、自我价值、幸福以及成功。

2、大众传媒对进食障碍的发展也起到一定作用。影视、报纸杂志上的女性身材几乎都是以苗条为主;女性杂志也一再强调节食、减肥。有研究显示(Harrison & Cantor, 1997)每天看电视越多的人,其病态进食行为与态度越严重。

3、跨文化研究发现,不同的社会对肥胖的态度是有差异的,进食障碍的患病率也有差异。进食障碍或许是最有社会文化差异的一种障碍,他更经常在工业化国家出现。研究者最初发现,这种障碍的患者绝大部分都是西方中上层的白人女性。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和渗透,一首唯美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逐渐广为流传,这就是的进食障碍在非西方国家也呈现上升趋势。

四、进食障碍的治疗

(一)生物医学治疗

如前所述,进食障碍经常同时并发抑郁,药物治疗主要是应用抗抑郁剂。目前看来,似

乎效果不佳。

(二)心理治疗与干预

1、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

(1)认知行为治疗

第一层次:直接目标是帮助病人增加体重,以避免临床并发症和死亡的可能。就是要强制病人进食;尽可能隔离病人,吃饭需有人陪护,把看电视、亲属探访等作为进食和体重增加的奖励。

第二层次:长期维持病人在上一阶段治疗中增加了的体重——这是非常困难的。

(2)家庭治疗

家庭心理动力学的理论是,患有进食障碍的孩子将对家庭的注意力从隐藏起来的冲突上转移开了。因此,治疗办法就是将家庭的冲突表面化,这样孩子就不用通过进食障碍症来转移对功能失调的家庭的注意力了。

2、神经性贪食症的治疗

治疗神经性贪食症的整体目标是是帮助病人建立正常的进食模式。

第一步:对病人进行心理教育,包括:暴食及泻出行为的生理后果,引吐和食用泻药作为控制体重手段的无效性;并提供一个正确计划,使病人学会按时按量进行一日三餐。

第二步:改变病人的不合理信念,包括:鼓励病人质疑关于外表美丽的社会标准;改变病人通过挨饿以防止增重的信念。

3、心理干预

在病人发展成进食障碍之前,对病人的态度、行为进行干预。

(1)在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主题包括:关于限制热量摄入的潜在危险;

这样的教育提高了学生关于进食障碍的知识,但并没有影响到它们的信念和态度倾向,而且可能在无意中介绍给青少年一些控制体重的危险方法,比如忍饥挨饿、引吐、使用利尿剂等。

(2)提高自尊的方法。

是指通过提高青少年的自尊来改善对体象和进食的态度和行为。

这个方法很成功,它通过引发学生们在“自我知觉价值”方面的正性改变,改变了学生的身体满意度、关于进食和体重的态度、以及减重行为。

第一步:对病人进行心理教育

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 一、简介 (1)进食障碍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两大综合症(也包括其他的比如反刍障碍,异食癖)。(2)两者都以严重异常的进食态度及行为为特征。(3)主要发病于:青春期的过重少女或那些认为自己过重的少女(神经性厌食症发病高峰期14-19岁,贪食症发病高峰期15-21岁)。(4)害怕发胖和对体型、体重的歪曲认识与期望是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共同的重要心理病理特点。 二、临床表现 (一)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AN) 1、案例:p285 神经性厌食症的核心症状是:对肥胖的强烈恐惧以及对苗条的狂热追求。 一般是先开始节食,然后逐步发展成对苗条的迫切性关注。神经性厌食症病人通常也会选择过度运动,通过严格地限制和热量摄入同时采取消耗热量的行为,使体重显著地降低。 案例中,该患者是在高考失败的情况下出现相关症状的。这与此类病人自我评价低,转而关注体型和体重的情况相关 2、DSM-IV将神经性厌食症分为两种亚型: (1)限制性:只通过节食以减少热量摄入,他们严格限制吃入食物的数量,并且控制摄入的热量; (2)暴食-泻出型:要依赖泻出以限制热量摄入。通常用到的泻出方法包括:自我引吐,滥用泻药、利尿剂等。 3、DSM-IV对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标准 (1)拒绝维持自己的体重在最低的正常体重水平或以上,体重下降或生长期不能达到应有的体重增加,从而导致体重持续低于标准体重的85%。(但通常神经性厌食症病人来求诊时,平均低于标准体重25%-30%) (2)尽管体重已经低于标准体重的下限,仍然极度害怕体重增加。 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病人都有一种对增重及失去饮食控制的病态恐惧。患有神经性厌食症的人,永远不会满意于自己减轻的体重。如果每天保持同一个体重或增加一点点体重,都可能导致他们强烈的惊恐、焦虑、抑郁,只有联系每天的体重减轻才能让他们满意。 (3)对体重或体型的歪曲知觉;体重或体型状况在自我评价中有过分的影响作用;否认目前低体重的危害性。 比如一个患有神经性厌食症的女孩,在别人眼中是一个憔悴、病态、极度瘦弱的女孩,而他自己却自视为一个身体的某些部位仍需要继续减肥的女孩,并否认自己有任何问题。 4、其它问题 (1)芭蕾舞演员等对提醒要求较高的群体,有特标高风险罹患此症。 (2)一般神经性厌食症病人不会主动求医,因为它们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不正常。 (3)神经性厌食症非常难以治愈,甚至会危及生命。患有神经性厌食症的15-24岁女性,其死亡率是人群中同龄女性的12倍,死亡通常是由于接导致的胜利后果引发的,也可能是有意图的自杀行为。 (二)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 BN) 1、神经性贪食症与神经性厌食症相比,发病年领略晚,患病率更高。贪食症的某些特征与厌食症相似,如对于肥胖的恐惧和自我评价过分手到形体、体重得影响。 案例:p288 2、DSM-IV对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A、进食数量:在分段的一个短时间内(比如2小时),吃下大量的食物,

案例问答题分析及答题思路.

案例问答题分析及答题思路 理资料-----找症状-----下诊断-----究原因-----定目标-----评效果-----提转介 理资料 ☆一般资料、成长史资料、目前状态资料、主诉及心理测量结果。 ☆根据临床资料整理内容,缺什么就收集什么,什么不齐补什么。 一、一般状况资料 ?人口学、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记录、社会交往、娱乐活动、自我描述、内心世界。 ?上述提纲内容之外,求助者谈及的或调查了解到的其他资料另外列出,以供诊断时参考。 二、个人成长资料 ?按社会心理学分期给出婴幼儿期、童年少年期(合并)、青年期生活情况,婚恋史、疾病史,既往重大事件及现在评价。 ?根据求助者的具体情况,一直写到求助时。必须明确家庭教养方式,性萌动体验及处理方式,退缩、回避、攻击行为。 填写格式:1.童年期生活 (1)重大事件:吃食未洗手遭母训斥回忆完整。 (2)严重疾病:身体健康,未患有过严重疾病。 (3)父母情感:家庭生活传统、父母情感和谐。 (4)家庭教养:父母管教严厉、做事追求完美。 (5)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情况良好,成绩优异。 2.少年期生活 (1)严重疾病:没有严重身心疾病发生。 (2)学校教育:教育无挫折,成绩前茅。 (3)萌动体验:对异性有性萌动而自卑。 (4)成人关系:没有仇视、忌恨事或人。 (5)兴趣游戏:兴趣爱好缺游戏活动乏。 3.青年期生活 (1)求学史:升学顺利,无挫折。 (2)就业史:就业顺利,无挫折。 (3)婚恋史:婚恋挫折性欲受阻。 (4)交往史:几乎没有要好朋友。 4.个人成长中重大转变及现在对它评价 (1)童年时未洗手吃东西被母亲训斥,对生活影响很大,从此养成了讲卫生习惯。 (2)大学时同寝室同学患有肝炎而担心被传染,但认为对自己生活没有多大影响。 三、目前状态资料 1.心理功能状态——精神状态 ?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模式(退缩回避攻击)、人格特征。 2.生理功能状态——身体状态 ?睡眠、饮食、头痛、性功能失调等,躯体疾病、异常感觉。

大学生进食障碍案例研究心理学

题目:女大学生进食障碍案例研究 女大学生进食障碍案例研究摘要:在“瘦即是美”文化的倡导下,女大学生减肥现象司空见怪,人类赖以生存的进食行为逐渐受到进食障碍的困扰。文中讨论了两例女大学生进食障碍案例,分别是厌食症和贪食症患者,她们都在生理及心理上存在严重障碍及问题。进食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生理、家庭、个体心理、社会因素等。文中用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解释进食障碍产生的心里原因。进食障碍的治疗需要运用医学和心理双重疗法。但一般治疗效果甚微,我们可以将目标转移到对进食障碍及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的预防上来。 关键词:进食障碍;厌食症;贪食症;女大学生

女大学生进食障碍案例研究 1.引言: 进食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活动和习惯性行为,它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下,人类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与对美的追求不断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中国传统社会所倡导的“胖既是美”的传统观念被颠覆,西方文化的“以瘦为美”之风迅速蔓延,由此所引发的减肥风潮愈演愈烈。如今中国有关年轻女性异常减肥行为的报道屡见不鲜。进食障碍及其亚临床状态已逐渐成为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而女大学生这个群体则演变为因减肥引发进食障碍的高危人群。进食障碍会导致女大学生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进食问题上,直接影响到女大学生的身心发育、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不仅躯体方面存在营养不良、闭经、发育停滞等问题,还可能出现情绪低落、抑郁、自杀等精神问题和社会问题。 进食障碍是以异常进食行为为主的精神障碍,是个体对体重和体形的态度异常、认知失调。主要包括神经性贪食症(BN)、神经性厌食症(AN)和暴食障碍(BED)。[1]神经性贪食症的临床特征包括:反复发作暴食,以短时间内(通常两小时内)摄入大量食物为特征,发作时伴有进食失控感,通常患者为防止体重增加,反复采取不恰当的补偿行为,如引吐、泻药、过度锻炼等;神经性厌食症的特征包括:不愿意使体重保持在正常,非常害怕体重增加。对自己的体重或体形评估不恰当,或者否认当前低体重的严重性;暴食症主要是对暴食而倍感苦恼,但无极端补偿性行为,一般不能诊断为贪食症的个体可诊断为暴食障碍;[2]此外依据经验主义分类法的一种假说认为进食障碍具有连续性,在正常进食与进食障碍之间有一个过渡阶段,称之为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3]该状态在青年女性中的比例却是惊人的,如果不积极干预,个体很有可能发展为完全意义的进食障碍者。 2.案例呈现: 以下是来《重口味心理学》的两则女大学生进食障碍案例: 案例一:菲菲,女。某校大二学生。身高165cm,体重120斤。尽管别人都认为自己长得还可以,但菲菲认为自己又胖又丑。一天下午放学回宿舍后,吃掉了两大盒糖果后菲菲觉得非常难过,狂奔卫生间,把手指摊入喉咙,成功呕吐,

精神病患者进食障碍的原因及护理

精神病患者进食障碍的原因及护理 我院是一所精神病专科医院,在精神科进食障碍是临床常见的一组本能行为障碍症状,可见 于各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过分兴奋躁动、木僵状态、痴呆等精神病患者,进 食障碍可持续几天至数周,直接严重影响患者的躯体健康和治疗措施的实施,也给护理工作 带来很大困难。本文通过对8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进食障碍分析,结合护理实践,提出了 相应的护理措施。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1至4病室住院的精神病患者,男性63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4.68±10.86)岁。其中诊断为精神分裂症60例,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5例,癔 病5例,分裂样精神病4例,偏执性精神病2例,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1例。 1.2方法:以2006年5月18日~2010年5月16日的护理交班报告为线索,结合病程 记录,确定进食障碍的类型和原因。 1.3结果:从2006年5月18日~2010年5月16日,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中有进食障 碍者共86例。进食障碍的类型最常见的是拒食52例,其次为厌食24例,异食6例,暴食4例。进食障碍原因所见,最常见的为被害妄想40例,其次为自罪妄想、意向倒错各20例, 幻觉支配6例和过分兴奋5例,木僵和自杀各4例,违拗3例,痴呆、疑病妄想各2例。 2 护理 从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被害妄想、幻觉等精神症状是导致进食障碍的主要原因,这就要 求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及时做好护理工作,争取使患者的精神症状尽快恢复,根据 不同情况,其护理如下。 2.1 具有被害妄想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诚恳耐心地为患者做出解释,逐步取得患者的信任。不能粗暴地硬逼着患者进食,否则效果适得其反。必要时护士可带这样的患者到食堂观 察整个饭菜的制作过程或让其自取餐具,到饭盆里盛饭,或让患者进餐厅任选一份饭菜,或 与其他患者交换食物,也可由护理人员先尝一口饭菜,总之,千方百计打消患者的顾虑,让 患者有信任感和安全感而进食。 2.2对自罪妄想的患者:护理人员细心劝说使其打消顾虑而自动进食,或预先将馒头、 米饭、菜混合搅拌在一起,使其认为是残渣剩饭而吃下,并注意把污物收藏好,配膳室要加锁,严格防止因患者乱吃而引起消化道疾病或食物中毒。 2.3对因过份兴奋躁动而拒食的患者:应与其他患者分开进食,避免环境的刺激。这患 者均日夜忙碌、躁闹不安,体力消耗很大,不顾及进食、进水、休息睡眠、上厕所等,生活 自理能力下降,护理这样的患者,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及蔼真诚、严肃认真的态度,注意观察患者的进食情况,以防营养不良、体重下降,应给予高热量、富有营养、易消 化的饮食,进食确实困难者,可按医嘱给予鼻饲,在操作前,应设法让患者安静并做有效的 解释,以免患者乱动而造成吸入性肺炎。 2.4对意向倒错患者:应特别加以注意,如可设专人看护,耐心地做说服解释工作,严 防吃进污物,必要时可给予约束保护。 2.5对幻味、幻嗅,命令性幻听的患者:护理人员要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 要诚恳耐心、态度温和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对此类患者可采用集体进餐的办法,见其他患者 吃得很香,平安无事,自己可放心地吃,也可换一下环境,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而轻松地进餐。

一例进食障碍案例分析

一例进食障碍案例分析 疾病分类: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生理障碍(进食障碍) 常见问题分类:自我成长问题 治疗方法分类:认知领悟疗法;认知行为疗法 姓名:李某性别:女年龄:19 教育程度:中专社会经济地位:某剧团歌唱队学员婚姻状况:未婚 外在表现:丰满,短发,时髦得体。沮丧,没精打采,脸上浮肿,面色发灰,眼大无神 表现出的问题: 她对心理医生说:“我已经好几夜没睡着觉了,眼前一阵阵地发花,神思恍惚,上课根本听不进去,盯着讲台上的老师,只见他嘴巴一开一合,可我脑子发空,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些什么。特别糟糕的是什么东西都不想吃,看见那些油汪汪的菜就觉得恶心。”医生对他作了体格检查,抽血做肝功能等,结果各项化验指标都正常,可见她并无躯体疾病。 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 医生从心理角度对她进行询问。李某遂向医生讲了自己的有关情

况。 她小时候很得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宠,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尽着她吃,于是她就长得相当胖,大人都管她叫“棉花。”她进入初中以后,开始了青春发育期,身体发生了一些变化,食量更是大增,而各项体育活动她都不喜欢,只爱在家里看看书、听听音乐。由于缺少锻炼和从不节制食欲,身体更加速了发胖的“进程”。 记忆中发胖最迅猛的时期是有一年的暑假:爸爸单位上发了价值数百元的清凉饮料,有可乐、甜汽水、甜果汁和啤酒花。这一来,她简直是‘奋不顾身’地喝开了,做作业时喝、看电视时喝、同学来了一起喝,一人在家时独自喝,一个夏天里每天至少喝三瓶饮料。临到开学时的体重足足增加了二十公斤,在校园里只觉得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眼光打量她。如果说过去她胖得还算可爱,犹如雪白丰腴的棉花,那么这一时期她则是胖得让人“目不忍睹”。一些调皮的男生,常指指戳戳着她的背影嘁嘁喳喳。更有甚者,一个特别讨嫌的男生干脆给她起了个外号:“肥河马。”这下子她才发现自己成了一个难看的胖丫头。于是她开始努力减肥。 但是身体好像在跟她作对一样,她越是希望瘦一点,越是瘦不下来。就连报名考剧团后的一系列紧张复习、练习也没能把她累瘦。看见别的女孩苗条的身材,自己真是又羡慕,又生气。她走到那里,就觉得别人在说“肥河马来了”。尤其是那些男生的讥诮眼神,更让她

大学生进食障碍案例研究心理学

.. . .. . . 题目:女大学生进食障碍案例研究 女大学生进食障碍案例研究摘要:在“瘦即是美”文化的倡导下,女大学生减肥现象司空见怪,人类赖以生存的进食行为逐渐受到进食障碍的困扰。文中讨论了两例女大学生进食障碍案例,分别是厌食症和贪食症患者,她们都在生理及心理上存在严重障碍及问题。进食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生理、家庭、个体心理、社会因素等。文中用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解释进食障碍产生的心里原因。进食障碍的治疗需要运用医学和心理双重疗法。但一般治疗效果甚微,我们可以将目标转移到对进食障碍及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的预防上来。 关键词:进食障碍;厌食症;贪食症;女大学生

女大学生进食障碍案例研究 1.引言: 进食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活动和习惯性行为,它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下,人类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与对美的追求不断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中国传统社会所倡导的“胖既是美”的传统观念被颠覆,西方文化的“以瘦为美”之风迅速蔓延,由此所引发的减肥风潮愈演愈烈。如今中国有关年轻女性异常减肥行为的报道屡见不鲜。进食障碍及其亚临床状态已逐渐成为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而女大学生这个群体则演变为因减肥引发进食障碍的高危人群。进食障碍会导致女大学生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进食问题上,直接影响到女大学生的身心发育、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不仅躯体方面存在营养不良、闭经、发育停滞等问题,还可能出现情绪低落、抑郁、自杀等精神问题和社会问题。 进食障碍是以异常进食行为为主的精神障碍,是个体对体重和体形的态度异常、认知失调。主要包括神经性贪食症(BN)、神经性厌食症(AN)和暴食障碍(BED)。[1]神经性贪食症的临床特征包括:反复发作暴食,以短时间(通常两小时)摄入大量食物为特征,发作时伴有进食失控感,通常患者为防止体重增加,反复采取不恰当的补偿行为,如引吐、泻药、过度锻炼等;神经性厌食症的特征包括:不愿意使体重保持在正常,非常害怕体重增加。对自己的体重或体形评估不恰当,或者否认当前低体重的严重性;暴食症主要是对暴食而倍感苦恼,但无极端补偿性行为,一般不能诊断为贪食症的个体可诊断为暴食障碍;[2]此外依据经验主义分类法的一种假说认为进食障碍具有连续性,在正常进食与进食障碍之间有一个过渡阶段,称之为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3]该状态在青年女性中的比例却是惊人

进食障碍简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e10459168.html, 进食障碍简述 作者:王冰莹 来源:《学理论·中》2014年第06期 摘要:在5~10%年轻人中普遍都存在进食方面的问题。20世纪后半叶,食欲过旺成为进食障碍的主导症状。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高热量食物的易获得和以瘦为美的文化之间的紧张引起的。遗传因素、环境压力和个体自身对此也有影响。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进食障碍的症状。如果患者的家庭成员能够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患者的行为并参与治疗,那对进食障碍患者将有很大裨益。 关键词: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非典型性进食障碍a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7-0054-02 21世纪的今天,不论是西方或是东方国家,人们对讨论诸如节食、减肥、健身等此类的 话题从未停止过。有些人群易产生错误的体像认知和消极的情绪体验,进而引起不当的饮食行为。因此,许多国内外学者认为应引起大众对进食问题的重视并普及他们对进食障碍的理解。进食障碍是指一组以进食行为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1]。本文将对进食障碍的分类、流行病学 资料、成因、治疗方面进行简单介绍。 一、进食障碍的临床诊断和分类 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ED)以三大类为主: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AN)、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 ,BN)、非典型性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EDNOS)。 根据美国心理协会的诊断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SM-IV),将神经性厌食症定义为“拒绝将体重保持在正常体重及以上,或不希望体重增长”。神经性厌食症的4个诊断标准如下:体重下降、害怕变胖、体像变形、闭经(女性)。此外,神经性厌食症还可分为:限制食物摄入并以锻炼来控制体重的限制性亚型;暴饮暴食和/或食物清除的暴食-清除亚型。BN也过分关注体重和体形,但它以无法 控制的周期性进食发作为特点。通过各种手段来阻止体重增长,其中以催吐和泻药滥用最为常见。神经性贪食症诊断标准为个体暴饮暴食及连续三个月平均每周两次存在代偿行为(例如呕吐、禁食),且个体的自我概念以体形、体重为主。这些症状须发生在神经性贪食症过程之外。神经性贪食症也可分为:以暴饮暴食后禁食或锻炼为特点的非清除性亚型;以自我催吐、使用泻药或利尿剂为特点的清除性亚型。非典型性进食障碍以暴食症(Binge-eating disorder,BED)为例,指个体以暴饮暴食为特点,它不伴有极端的代偿行为,如清空肠胃等。因此它与肥胖有关。其诊断标准为个体大量地暴饮暴食,并且因缺乏不宜的代偿行为而感到痛苦[2]。

病例28-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完稿

神经性厌食症病人的护理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AN)是一种以病态的对肥胖的恐惧、体像障碍(body-image disorder)、过分追求苗条为特点的一种进食障碍,其表现涉及生理、行为及心理活动各个方面。此类病人大多数为年轻女性,起病年龄通常在10~30岁之间,其中85%左右在13~20岁之间起病,高峰年龄为17~18岁。病人一般开始时只是普通的节食,之后出现失控,其核心的心理特征是特有的关于体型和体重的超价观念。病人可能对自己的身体有歪曲的体象,即使体重过低仍认为自己太胖。为了追求苗条,病人可能采取节食、禁食、引吐、过度运动、滥用泻药等方式。 【病例】病人HY,女性,16岁,高一学生,持续节食,伴频繁暴食并引吐、消瘦、频繁晕厥、闭经、成绩下降、社交退缩、情绪低落,持续1年余。 一、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 (一)入院时 1.诊疗情况据病人家属介绍,病人性格内向,敏感,自尊心强,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直是班里前三名,一直是班里的班长。在上小学时,病人体型较胖,曾被班里的男同学取笑,为此气恼,但从未向家人和老师提及,仅对自己的好朋友哭诉过。到了初二时,病人的发育速度较快,体重(75Kg)和身高(170cm)明显增加,出现第二性征、初潮,班里的男同学给起了“傻大个”的外号,为此经常哭泣,学习成绩开始下降,从前五名下降至十八名。病人上网搜索减肥方法,开始每日节食,早饭不吃,晚上仅吃一个苹果,不吃薯片、肉类(尤其是肥肉),其间偶尔出现几次暴饮暴食,进食后自行催吐,每天下课后在学校坚持跑5000米。持续一年后,病人体型明显改善,体重降至55Kg,身高长到172cm,班中同学对其刮目相看,部分女同学也开始效仿,病人为此感到骄傲,此时病人的成绩也有所提升(升至前十名)。进入初三后,学习压力开始增加,病人依旧节食并坚持长跑,体重降至48Kg(身高173cm)。偶尔在上课时出现晕厥,出现闭经,记忆力下降,学习吃力,家人曾带病人在综合性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医生建议增加营养摄入,停止节食。病人对医生的建议并不在意,诉对自己的体型并不满意,认为再瘦一点更好,坚持自己的减肥计划,家人并未在意。初中升高中考试,病人只考了520分,只能上周边一般的高中,病人为此情绪低落,自责,每日哭泣,不愿意见人,拒绝进食,家人反复劝说下能进食一点,待家人离开便

-认知障碍老人护理

认知障碍老人的护理 认知障碍是指由于认知缺陷或异常造成的心理障碍。包括:1.感知障碍2.记忆障碍3.思想障碍。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老年性痴呆。 老老年性痴呆是指老年老化程度超过生理性变化,或过早老化,致使脑功能障碍引起获得性、持续性智能障碍。老年性痴呆的发生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年龄成正比。一、发展阶段 按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期: 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活动减少、易疲劳、眩晕、心悸、食欲减退、兴趣及主动性下降,情感淡漠或抑郁以及轻度健忘。此时表现不易辨别,常被认为神经症或正常老化。 中期则出现典型的痴呆症状,包括定向力障碍,尤以时间定向障碍最为多见,随病情发展,地点人物定向也减退,记忆力障碍,智能障碍,精神症状,此期患者大多伴有幻觉或妄想,以幻视、幻听和被窃妄想最为多见,情绪改变亦较常见。 晚期则全面智能障碍,卧床、无自主运动,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完全丧失,情感淡漠,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常伴大小便失禁,最终因并发症导致死亡。 二、基本护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性痴呆患者最终会丧失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只能起到缓解作用,家庭护理尤为重要。 对于痴呆老人,护理的根本目的是维持他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并通过调整周围环境,使之与患者的生活能力相适应,延缓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现象。及时得到正确的护理和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 1.穿着护理 痴呆老人往往不能根据气候加减衣服,家属应随时根据天气变化为患者更换衣物,以免冻着或中暑,衣服要宽松,鞋子选用舒适的棉质套鞋。 2.居住环境 居室要宽敞,设施简单,光线充足,室内无障碍,室内最好铺地毯,床边设置护栏,妥善保管危险性物品,病人的生活环境要固定,减少室内物品的变动。 3.出行护理 痴呆老人多伴有椎体外系统病变,共济失调,病人站立,行走都会发生困难,容易跌伤,上下楼梯一定要有人搀扶。外出一定要有人陪同,以免迷路,并在老人的衣服醒目处标上姓名,住址,联系电话,以防走失。 4.睡眠护理 痴呆老人往往有睡眠障碍,要为病人创造入睡条件,周围环境要安安静,入睡前温水洗脚,不要給老人饮酒,吸烟,等影响睡眠质量。不要让单独居住,长期卧床要定期进行翻身,拍背等护理。 .5.卫生护理 维持良好的个人习惯,可减少感染的机会,个人卫生包括皮肤,头发、指甲、口腔等卫生,洗脸时,要从患者的后面或旁边进行,面对面洗脸,会使患者很勉强或不合作。如患者不肯刷牙或不会,可用棉棒沾盐水擦洗,以达到清洁效果。 6.饮食护理 1.注意营养搭配 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搭配合理。应多吃清淡的食物,要多吃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要避免吃哦容易造成身体伤害的食物,如太烫的食物。 2.控制食量 防止吃的太少或吃的太多,有的患者不只饥饱,一餐吃很多,刚吃过还要吃,这个时候注意,

青少年不同自我评估、社会因素下进食障碍状况分析研究

青少年不同自我评估、社会因素下进食障碍状况分析研究 发表时间:2017-12-06T15:28:31.53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30期作者: Michelle Sun1 金岳龙2 万宽3(通讯作者)[导读] 厌食症主要分为两类:限制型患者主要靠禁食和锻炼,暴食引吐型患者为间歇出现暴食,然后又用各种方法降低体重。(1上海美国学校上海 201107)(2皖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安徽芜湖 241002)(3上海市奉贤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1499)【摘要】目的:进食障碍在中国有明显上升趋势,但是社会对青少年进食障碍的关注相对较低,加上媒体报道提倡瘦身形象进一步增加进食障碍的风险。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注意,成千上万的家庭可能会受到不良影响。了解青少年进食障碍的状况,并获得不同自我评估、社会因素下对进食障碍的影响。方法:分层整群抽取安徽某市384名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调查青少年进食障碍状况,其内容包括进食 障碍量表、家庭情况、自我评价和社会因素等。结果:女生进食障碍评分(67.88±21.40)高于男生(57.09±21.73)(P<0.05);非独生子女进食障碍评分(65.96±22.51)高于独生子女(60.90±21.49)(P<0.05);大学生进食障碍评分(71.31±24.74)高于高中生(56.53±16.95)(P<0.05);对自己要求较低、学习成绩较差、学习负担较重、与同学关系较差、遇困难从不向同学/朋友求助者进食障碍评分较高(P<0.05);非常或一般关注媒体瘦身宣传、伙伴和/或朋友有节食者进食障碍评分较高(P<0.05)。讨论:青少年进食障碍评分较高,加大媒体正面宣传、心理关怀、社会支持及同伴教育,可降低青少年进食障碍的发生。【关键词】青少年;进食障碍;自我评估;社会因素【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0-0019-03 Analysis of Eating Disorders in Adolescents under Various Self-assessments and Social Factors Michelle Sun1,Yuelong Jin2,kuan Wan3. 1 Shanghai American School, 201107 Shanghai, China. 2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Wannan Medical College, 241002 Wuhu, Anhui, China. 3 Shang Hai Feng Xian District Center for District Control & Prevention, 201499 Shanghai,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Eating disorders is trending up noticeably in China. But social awareness in the country on eating disorders among youth is still low. In addition, media coverage advocating thinner body image further raised risks of eating disorder. If the issues not addressed, tens of thousands of families can be adversely aff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eating disorders among adolescents and to assess the effects through self-assessments and social factors on eating disorders. Methods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was conducted among 38 4 adolescents in a city of Anhui provinc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eating disorders among them. Study includes eating disorder scale, family status, self-evaluation and social factors. Results The scores of girls eating disorders (67.88±21.40) higher than boys (57.09±21.73) (P<0.05); children with siblings have eating disorder score (65.96±22.51) higher than those from one-child family(60.90±21.49) (P <0.05); scores of college students eating disorders (71.31±24.74) higher than high schools students (56.53±16.95) (P <0.05); students with lower expectation, weaker academic performance, heavier load in school, poorer peer relationship, seldom asking help from classmates or friends while encountering hardship were scored higher on eating disorders (P<0.05); those who pay much or general attention to media slim propaganda, and those whose partners and / or friends are eating disorders dieters score higher (P<0.05). Discussion Psychological care, social support and peer education, can reduce the risk of eating disorders in adolescents. 【Key words】Adolescents; Eating disorders; Self assessment; Social factors 厌食症是一种进食障碍类的疾病[1]。厌食症主要分为两类:限制型患者主要靠禁食和锻炼,暴食引吐型患者为间歇出现暴食,然后又用各种方法降低体重。严重患者更有生命危险。有报道指出,中国进食障碍群体正在明显增加[2]。但是社会对这个问题从教育引导,心理咨询到治疗康复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如果被忽视的话,对众多家庭必然带来巨大负面影响。众所周知,社会, 家庭和自身心理是影响厌食症的重要因素[3]。我国过去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城市化所带来的城乡人口、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各种媒体对瘦身的过度宣传会对处在成长期青少年的心理会有很大影响。了解这些因素对进食障碍倾向的关联性及如何有效防治进食障碍的发生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针从自身心理评估和社会因素的角度对青少年进食障碍进行研究。研究以384位芜湖地区在校学生为样本,采取分层整群取样,对进所分析对象食障碍进行量化评分。最后对社会,媒体如何预防,降低青少年群体厌食障碍的风险进行了探讨。 1.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安徽某市410名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大学生200名,高中生210名。共发放调查表410份,全部收回,剔除资料不全者26份,得到有效问卷384分,有效回收率为93.66%。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1. 2.1调查工具1.2.1.1调查基本内容年龄、性别、家庭情况、自我评价和社会因素等。 1.2.1.2进食障碍问卷(EAT-26)[4] 共26项,分为3个因子,包括节食、贪食与食物关注和口腔控制。采用1(从不)、2(很少)、3(有时)、4(经常)、5(常常)、6(总是)计分,其中第26项为反项计分,各项目之和的得分越高,代表个体进食态度和行为越可能偏离正常。 1.2.1.3抑郁与焦虑量表[5] 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评抑郁量表(SDS)对焦虑、抑郁症状进行评定,两量表分别由20个项目组成,每题按最近1周以来相应症状发生的频率(很少、有时、大部分时间、绝大部分时间)进行4级评分,前者有5项为反向评分题,后者有10项为反向评分题。粗积分累加后乘以1.25 即取整数部分为标准分,前者得分高于50分显示可能有焦虑症状,后者53分以上即可能有抑郁症状。 1.2.2现场调查过程调查时先由调查者向调查对象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并要求调查对象在20min内独立完成调查表内容,对于不愿意合作的同学尽量说服鼓励其完成调查问卷,已致于减少无应答偏倚。 1.3 统计学分析

进食障碍与睡眠障碍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进食障碍: 2.神经性厌食 3.神经性贪食 4.失眠症 5.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6.催眠时相 二、单选 1.关于神经性厌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数患者即使十分消瘦仍认为自己胖 B.神经性厌食者因食欲减退而不愿进食 C.神经性厌食者多知道自己体重过低、进食过少是病态,常主动就医 D.神经性厌食患者多同时并发抑郁症 2.神经性厌食常发生于() A.青少年男性 B.青少年女性 C.中年男性 D.中年女性 E.老年女性 3.神经性厌食最具特征性的症状是() A.无故意控制进食量的愿望B.比平时体重减轻30%以上 C.不伴有间发性暴饮暴食D.包括躯体疾病所致厌食 E.患者有采用各种方法减轻体重的行为 4.神经性厌食患者因担心发胖,常采用下面哪些措施?() A.间歇禁食和滥用泻药 B.自我诱发呕吐 C.使用厌食剂或利尿剂 D.糖尿病患者可能会放弃胰岛素的使用 E.以上都可以出现 5.神经性厌食患者为了减轻体重常使用多种方法,下面哪项说法不正确?() A.患者并不回避“导致发胖的食物” B.采用过度运动的方法 C.自我诱发排便 D.自我诱发呕吐 E.服用厌食剂或者利尿剂 6.下面关于神经性厌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神经性厌食常为慢性迁延性病程 B. 患者对治疗多不予合作 C. 多数患者的社会功能基本正常 D. 神经性厌食不等于食欲减退 E. 与神经性贪食症患者不同,厌食症患者不会出现暴饮暴食

7.神经性厌食与正常节食比较,错误的是() A.神经性厌食患者的节食行为在体重达到理想标准时能适可而止 B.神经性厌食患者一般情况下伴有内分泌紊乱 C.正常节食者一般无体像障碍 D.神经性厌食患者与正常节食有本质上的不同 E.神经性厌食患者可伴有抑郁症状 8.与进食障碍不符合的是 ( ) A.采取极端的节食手段B.无端地害怕体重增加 C.过分努力地增加体重D.否认体重是问题所在 9.进食障碍的治疗的首要目标是() A.纠正不正常的进食习惯B.矫正进食障碍 C.增加病人的体重D.将营养状况恢复至正常 E.改变错误的认知 10.可能导致进食障碍的心理学因素是() A.人自我控制感较低、缺乏自信B.家庭关系不和睦 C.先天的易感性D.崇尚苗条的文化强制性 11.患者,女性,18岁。半年前患者的体重轻度肥胖,因过分担心自己会变得更加肥胖而开 始节食。初期拒绝进食肉类食品,可进食米饭和面食,但饭后常自我催吐。近期只喝少许菜汤和果汁,体重明显下降,月经已经停止,但患者认坚信自己还是太胖。 (1)你认为该患者可能患了() A.抑郁症B.神经性贪食症C.神经性厌食症D.消化系统疾病E.精神分裂症(2)对该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时,除了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以外,下列哪项措施最好()A.与患者共同制定进食计划,要求患者自觉按计划执行 B.为患者制定进食计划,要求患者执行 C.要求患者每餐自觉地按量进食 D.与患者共同制定进食计划,要求患者执行,达到目标体重后给予表扬或奖励 E.要求患者每餐有固定的进食量,否则施以惩罚性措施 12.有关失眠症诊断标准,正确的是() A.每周失眠2次,持续1月以上B.每周失眠3次,持续1月以上 C.每周失眠2次,持续2月以上D.每周失眠3次,持续2月以上 13.某女,56岁,自诉“难以入睡且睡眠不深、易醒八年”。服用安眠药效果不佳。对其最 可能的诊断是() A.睡眠困难B.失眠症C.睡惊症D.梦魇E.药物依赖 14.睡眠中突然出现的一种短暂的恐惧和惊恐发作,伴有强烈的语言、运动形式及自主神经 系统的兴奋现象,这是() A. 夜惊 B.梦魇 C.睡行症 D.睡眠一觉醒节律障碍 15.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睡前1、2小时内锻炼能使睡眠加深 B. 对失眠者不要对其睡眠进行限制 C. 睡行症发作期间被人唤醒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D. 早醒是健康的行为 E. 减少白天睡眠的时间能有助于失眠的治疗 16.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不包括下列哪项() A. 刺激限制治疗 B. 催眠疗法 C.睡眠限制治疗 D. 矛盾意向法 E.放松治疗

进食与睡眠障碍

进食与睡眠障碍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进食障碍和睡眠障碍的分类、可能原因;掌握进食障碍和睡眠障碍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重点掌握进食障碍和睡眠障碍各个主要类型的诊断标准;了解进食障碍和睡眠障碍的预防、治疗原则及方法;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初步分析。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进食障碍 1、进食障碍的概述:进食障碍是一组以进食行为异常为主的心理障碍,包括与体重和进食有关的极端的情绪、态度和行为,其严重的情绪和躯体问题对生命有威胁,主要有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等。除此之外,进食障碍还包括暴食症、反刍障碍、异食癖等。 2、进食障碍的主要类型:进食障碍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 (1)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厌食是一种多见于青少年女性的进食行为异常,是个体担心发胖而采取限制饮食、过度运动、引吐、导泻等方法减轻体重,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功能紊乱,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个体体重明显低于正常的标准,甚至已明显消瘦仍自认为太胖。常有内分泌紊乱,女性表现为闭经(至少已连续3个月经周期)。神经性厌食病人对自己的节食行为和对进食的成功控制感到非常自豪,这也是与神经性贪食病人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 神经性厌食的临床描述有以下四点:一、过分节食;神经性厌食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会导致病人体重逐渐减轻,体形消瘦及神经—内分泌改变;二、神经性厌食普遍开始于对体重、体形非常敏感的人

群;三、神经性厌食的病人不会自己的体重满意,他们看到的想到的自己总是还需要再减种形象;四、神经性厌食的病人很少主动求医,通常是迫于社会和家人的压力才会这样做。 神经性厌食的危害: 神经性厌食最常见的医学后果就是闭经,这在神经性贪食中也偶尔发生。这个特征是一个客观性的生理指标,具有诊断价值。引发的其他生理症状还有皮肤干燥,头发或指甲易断裂,对低温敏感且无法忍受,肢体和面颊上长出类似胎毛的绒毛,心血管问题,经常性的呕吐会导致体内的电解质紊乱,从而导致心脏和肾脏问题。神经性厌食病人经常会伴随有各种精神症状,如焦虑、烦躁、抑郁、悲观等情绪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强迫症状等。此外,物质滥用在神经性厌食病人身上也很常见。 神经性厌食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六条:一、神经性厌食是一种多见于青少年女性的进食行为异常,特征为故意限制饮食,使体重降至明显低于正常的标准,为此采取过度运动、引吐、导泻等方法以减轻体重。二、常过分担心发胖,甚至已经明显消瘦仍自认为太胖,即使医生进行解释也无效。三、部分病人可以用胃胀不适,食欲下降等理由,来解释其限制饮食。四、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女性可出现闭经,男性可有性功能减退,青春期前的病人性器官呈幼稚型。有的病人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五、症状至少已经3个月。六、并非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病人节食也不是其他精神障碍的继发症状。 (2)神经性贪食:神经性贪食的特征为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及暴食行为,病人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常采取引吐、导

进食障碍患者的护理Microsoft Word 文档

进食障碍患者的护理 进食障碍是以摄食行为异常和心理紊乱为特征,伴发显著体重改变和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组精神障碍。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和神经性呕吐。 进食障碍较易发生在青少年和成年早期人群中,尤其是女性群体。患病率大约为4%,男女比例约为1:6~1:10.大约有0.3%~0.7%的女性患有神经性厌食症,其中以舞蹈演员、运动员为多见。出发年龄一般为13~20岁,神经性厌食症的病死率大约为5%。贪食症较厌食症为多见,发病率约为1%~4%,其中4%~15%为女性中学生,发病年龄比神经性厌食症稍晚,多为18~25岁。大部分是由神经性厌食症发展而来。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进食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下列几类因素有关: 1.社会文化因素该因素在发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由于现代社会文化的影响,人们 把女性的身材苗条作为举止优雅、自我约束、有吸引力的象征,因而使众多女性追求苗条。另外社会竞争加剧,使女性为适应社会要求,对自身形体要求提高,从而促进进食障碍的发生。 2.家庭因素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与进食障碍也有密切相关性,如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家庭过度保护和干涉、对父母过度依赖、家庭破裂、家庭中有节食减肥、酗酒抑郁者,或家庭中存在过多讨论肥胖和体形美的环境。另外,个人童年早期的不幸经历,尤其是性心理发育上的创伤经历在发病中也有一定作用。 3.生物学因素与进食行为有关的神经内分泌中枢功能失调可能是进食障碍的生物学基 础,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等系统异常。此外,神经递质例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免疫调节功能也存在异常。 二、常见类型的临床表现 (一)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是以患者对自身体像的感知有歪曲,担心发胖而故意节食,以致体重显著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 1.恐惧肥胖,关注体形本病以对肥胖的强烈恐惧和对体型体重的过度关注为核心症状。 多数患者为自己制定了明显低于正常的体重标准,有些患者虽无标准,但要求体重不断下降;有些患者即使已经骨瘦如柴仍认为自己太胖,或认为身体的某一部位过于肥胖,如臀部太大,腿太粗等,即使他人解释劝说也无效,这种现象称为体像障碍;有些患者虽否认有怕胖的心理,但即使自己体重已很低,仍不肯进食和改善健康状况。 2.采取各种措施控制体重为避免体重增加或达到自己制定的体重标准,患者常常严格 限制饮食。最初只是少吃主食、肉、蛋等,逐渐发展为完全避免食用高糖分或高蛋白的食物,以清水煮菜叶充饥。多数患者对各种食物的成分了如指掌,对食谱有严格的要求,个别患者某段时间内仅吃某一种被患者自认为不使人发胖的食物。患者进食时速度非常缓慢,常常将食物分成很小块,再送入口中细嚼慢咽,或者采用在口中咀嚼,然后吐出,以确保食物不被吸收。个别患者每餐必须剩下部分食物,或者按固定的顺序进餐。绝大多数恩初期并不真正厌食,只是不敢吃,甚至有部分患者有发作性的暴食表现。除限制进食外,患者还常采用过度运动避免体重增加,如:每日强迫锻炼、不停地走动、跑步、游泳、做健美操或做家务等,有的即使在屋中也拒绝坐着。这些活动强度量大与体力极不相称,使人感到患者是在自我折磨、自我惩罚。运动的习惯一旦形成,往往不会短时期内消失,即使患者极度消瘦、虚弱时,仍继续坚持锻炼。还有部分患者采用进食后立即用手指刺激咽后壁进行引吐或使用大量泻药、利尿剂和减肥药的方式避免体重增加,这种行为常常是患者秘密进行,需要观察才能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