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与光合作用

叶片与光合作用
叶片与光合作用

《叶片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获得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肉、叶脉及气孔等基本概念;

(2)识别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和讨论,初步认识叶片的形态特点;

(2)利用挂图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识别叶片的内部结构,并认识到叶片的结构特点与光合作用的联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光合作用的意义,增强学生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叶片的内部结构及特点

难点:叶片的结构特点与光合作用的联系

三、教具准备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采集3种以上植物的叶片

教师:叶片内部结构挂图

四、教学过程

导入:

1.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

2.是不是植物体的各个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含有叶绿体的器官

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引出“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

官”)

3.叶片的结构有哪些特点与光合作用相适应?

新课:

师:让全体学生展示叶片,观察叶片的形态、结构。

问:为什么叶片大多是扁平的?不同的叶片在形态上是否一样?在结构上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答:易于接受阳光,形态各不相同,但叶片中间都有很多纹路……

师:叶片有哪些结构?中间的纹路又叫什么名称?

(展示叶片结构挂图)

一、叶片的结构:

1、表皮:

师:说明叶片的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细胞扁平且无色透明,细胞外壁上有透明而不易透水的角质层。(板书)

问:表皮的这种结构与光合作用有哪些联系呢?

答:表皮细胞和角质层都是透明的,有利于透光,给光合作用提供光能;角质层不易透水,可以防止叶片过多地散失水分,对叶片还起到保护的作用。

师:用显微镜观察叶片,我们会发现在表皮上还有很多气孔,他们都是由成对的保卫细胞围成的。

问:气孔与光合作用有什么联系呢?

答:由于气孔可以张开或关闭,所以它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分)及产物(氧气)可以通过气孔进出叶片内。

问:表皮属于什么组织呢?(回顾植物体的基本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

答:属于保护组织。

2、叶肉:

师:要求学生观察叶片上、下表皮颜色有什么差异?

生:上表皮呈深绿色,下表皮呈浅绿色。

问:为什么叶片会出现上表皮颜色较深,而下表皮颜色较浅的现象呢?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来了解叶肉的特点。(板书)

叶肉是上、下表皮之间绿色组织的总称,它是叶片最主要的部分。

(要求学生观察叶片结构挂图,并进行讨论,然后请同学思考问题)问:为什么叶片是绿色的?

答:叶片之所以呈绿色,是因为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多种色素。

(利用挂图进行讲解)

师:接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含叶绿体较多,排列比较紧密和整齐,像栅栏一样,叫做栅栏组织;(板书)

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含叶绿体较少,排列比较疏松,叫做海绵组织。(板书)

师:栅栏组织中的细胞含叶绿体较多,海绵组织中的细胞含叶绿体较少,这也就是为什么叶片的上表皮颜色较深,而下表皮颜色较浅的原因。问:叶肉细胞中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与光合作用有什么联系呢?

答: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细胞中储存着叶片大量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栅栏组织细胞中含叶绿体较多,细胞排列紧密,有利于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海绵组织细胞中含叶绿体较少,细胞排列疏松,有利于气孔开闭,使气体进出叶片。

师:表皮属于保护组织,叶肉属于什么组织呢?

生:属于营养组织

师:由于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够制造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供给自身和其他生物利用,所以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3、叶脉:

师:要求学生观察手中叶片上的纹路,提出叶脉的概念。(板书)

师:叶脉主要有两种:网状叶脉和平行叶脉。网状叶脉相互交错,而平行叶脉大体上平行分布。

问:叶脉有什么作用呢?

答:叶脉是叶片的“骨架”,起着支持和支撑的作用,使叶片能够平展,接受阳光的照射。

师:在叶脉中有两种管道:导管和筛管(板书)

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筛管:运输有机物

师:叶脉的结构特点与光合作用有什么联系呢?

生:导管能将光合作用的原料(水)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处;

筛管能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从叶片运输到植物体的各处,为植物体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

师:叶脉属于什么组织?

生:属于输导组织。

师:一般情况下,叶片都是呈绿色的,但是到了秋天,有的树叶会变成黄色,

有的会变成红色,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师: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证实,叶绿体中不光含有叶绿素,还含有叶黄素、胡萝卜素、花青素等色素,叶绿素只有在光照下才能形成。到了秋天时,由于气温降低,光照减弱,叶绿素含量减少,而其它色素含量增加,使得叶片呈现出黄色或红色。

五、小结

1、认识叶片的内部结构;

2、认识叶片各部分的功能;

3、了解叶片各部分和光合作用的关系。

六、课堂练习

课本79页的练习:一、判断题,二、简答题第1题。

七、课后作业

课本79页的练习:二、简答题第2、3题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的实验材料容易采集,布置学生在课前进行收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默默地听,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能力。采用了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后,教师通过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景、平等融洽的人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由单纯的信息表达者转变成信息的加工者、组织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走进科学家的探究历程,在观察和思考中,愉快地学习,处于主体地位。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充满了活力,新课改理念得到了落实。

叶片与光合作用

《叶片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获得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肉、叶脉及气孔等基本概念; (2)识别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和讨论,初步认识叶片的形态特点; (2)利用挂图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识别叶片的内部结构,并认识到叶片的结构特点与光合作用的联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光合作用的意义,增强学生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叶片的内部结构及特点 难点:叶片的结构特点与光合作用的联系 三、教具准备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采集3种以上植物的叶片 教师:叶片内部结构挂图 四、教学过程 导入: 1.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 2.是不是植物体的各个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含有叶绿体的器官 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引出“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 官”) 3.叶片的结构有哪些特点与光合作用相适应? 新课: 师:让全体学生展示叶片,观察叶片的形态、结构。 问:为什么叶片大多是扁平的?不同的叶片在形态上是否一样?在结构上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答:易于接受阳光,形态各不相同,但叶片中间都有很多纹路…… 师:叶片有哪些结构?中间的纹路又叫什么名称? (展示叶片结构挂图) 一、叶片的结构:

1、表皮: 师:说明叶片的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细胞扁平且无色透明,细胞外壁上有透明而不易透水的角质层。(板书) 问:表皮的这种结构与光合作用有哪些联系呢? 答:表皮细胞和角质层都是透明的,有利于透光,给光合作用提供光能;角质层不易透水,可以防止叶片过多地散失水分,对叶片还起到保护的作用。 师:用显微镜观察叶片,我们会发现在表皮上还有很多气孔,他们都是由成对的保卫细胞围成的。 问:气孔与光合作用有什么联系呢? 答:由于气孔可以张开或关闭,所以它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分)及产物(氧气)可以通过气孔进出叶片内。 问:表皮属于什么组织呢?(回顾植物体的基本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 答:属于保护组织。 2、叶肉:

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测定的两种方法

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测定的两种方法 一、沉叶浮起法 为了验证叶片光合作用受到光质的影响,可用所给出的特殊光质,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设计,并对实验预期进行分析。 例:用沉叶浮起法测定叶片光合作用强度。 1.实验材料与用具:小烧杯3只(对照实验用)、三棱镜(产生不同的单色光:如红光、黄光、绿光)、打孔器(选取同样大小的圆形叶片)、注射器(制备无空气的植物叶片)、40W灯泡(提供照明)、烧杯(提供模拟环境)、富含CO2的NaHCO3稀溶液(提供CO2)、新鲜菠菜叶片。 实验过程中O2和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可忽略不计。 2.实验步骤 (1)取生长旺盛的菠菜叶,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圆片30片(打孔时要避开叶脉较大的部位) (2)将圆形叶片置于注射器内,并让注射器吸入清水,待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后,用手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并缓缓拉动活塞,使小圆片内的气体逸出。这一步骤可重复N次。 (3)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片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浇杯中待用(这样的叶片因为细胞间隙充满清水,所以全部沉水底)。 (4)分组对照实验 ①分为三个组:取三只小落杯编号为甲、乙、丙。各倒入20mL的富含CO2的NaHCO3的稀溶液,并分别向3只小烧杯中各随机放入10片菠菜叶圆片。 ②用40W的灯泡照射三棱镜,三棱镜将光散射成红光、黄光、绿光分别作用用于3只小烧杯甲、乙。丙 ③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小圆片浮起的数量(叶片完全浮起的观察时间相同,浮起的状态相同) 3.预测结果 单位时间内红光作用的小烧杯内的小圆片浮起的数量最多,绿光作用下的小圆片浮起的数量最少。 4.结果分析 因为绿叶中的色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能力最强,吸收绿光的能力最弱。因此在红光照射时产生的O2增加最快,叶片上浮的速度也就最快,相反绿光照射的烧杯中和叶片上浮最慢。 5.单色光强度对结果的影响 增强单色光强度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二、半叶干重法 测定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方法——半叶干重法,实验过程如下: (注:1.总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2.光合速率可用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的量或合成有机物的量来表示) 1.选择同一植株上生长状态良好、发育程度相似的叶片若干,叶片主脉两侧对称。 2.在叶柄处经过特殊处理使筛管的运输能力受阻、导管功能正常(即让叶柄可运输水分、无机盐而不能运输有机物。讨论最终结果),保证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能正常进行。 3.剪取叶片下半部叶片,立即保存于暗处(此叶片简称为暗片),另一半叶片同主脉保留在枝条上给予正常光照(此叶片简称光片)。控制光叶和暗叶的温度、湿度一致,开始记录时间。 4.数小时后剪下光叶。从光叶和暗叶上各切取相同大小的叶块,立即烘干至恒重,分别用分析天平称重,将结果记录在数据表中。通过相关计算和数据处理,可以测定光合作用的速率大小。 (1)将生长状态良好和发育程度相近的叶片作为实验材料的理由:叶片的发育状况不同,它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会不同。将会影响测定的准确度。 (2)阻止筛管运输功能的目的是防止叶片合成的有机物向外运输(从而避免影响实验结果)。如果处理不当使叶脉中的导管也受到损伤,叶片将会出现萎蔫现象。 (3)光叶与暗叶的呼吸作用速度从实验操作来看应该是基本相同或没有明显差异的。 (5)光合作用速度计算 光合作用速度(X)=叶块干重差(光叶干重-暗叶干重(mg)/(叶块面积(cm2)×光照时间(h))。

光合作用练习题

光合作用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关于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1昼夜是为了将淀粉运走耗尽 B、将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1昼夜是为了进行光合作用 C、将叶片放到酒精中,水浴加热是为了让叶片褪色 D、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有无淀粉生成 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为植物自身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 B、为动物和人提供物质和能量 C、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为动、植物和人的呼吸提供氧气 D、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两种气体的含量比较稳定 3、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A、有利于除去叶绿素 B、便于检验淀粉的多少 C、使天竺葵只进行呼吸,耗尽原有的淀粉便于用碘液检验 D、方便进行实验 4、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实验用的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实验的结果是() A、叶片黄白色,酒精绿色 B、叶片黄白色,酒精无色

C、叶片绿色,酒精绿色 D、叶片蓝色,酒精无色 5、天竺葵叶制造有机物所需要的原料有() A、光和二氧化碳 B、叶绿素和二氧化碳 C、有机物和氧二氧化碳 D、水和二氧化碳 6、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A、叶绿体 B、表皮 C、叶绿素 D、细胞膜 7、在鱼缸里放养适量的金鱼藻等水草,金鱼将生活得更好,其主要原因是() A、增加了鱼的食物 C、增加了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美化了环境 D、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 8.养鱼缸里经常要放一些新鲜的水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水草呼吸作用增加鱼缸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B、新鲜的水草可以美化养鱼缸 C、水草是鱼的重要饵料 D、水草光合作用增加鱼缸内氧气的含量 9、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不断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却基本保持不变,这是由于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②矿物燃料的燃烧;③死亡动植物的腐烂;④某些矿物如碳酸钙等的加热分解……………………………………………………()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0、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

10叶片与光合作用

10.叶片与光合作用 知识目标:1.识别叶片的结构,说明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阐述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对作物种植的指导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的意义,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生态学意识。 2.形成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叶的结构 难点: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教程: 学生思考: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吗?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一.叶片与光合作用 教师展示叶的结构模式图,学生阅读教材,知道叶的组成,理解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征。 讨论:1.雨后常见到荷叶上有滚动的水珠,水为什么不能渗透到叶片内? 2.为什么一般叶片上表皮比下表皮绿色深一些? 二.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1.由实验中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及能量变化写出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2.由表达式,从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光合作用的实质。 3.由光合作用的实质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

4.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光合作用的意义。 教师进一步倡导:我们应该爱护花草树木,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学生阅读教材,理解立体高效种植的优势,从而知道合理密植的重要性。 板书: 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场所——叶 ①叶的结构?? ???—输导组织—叶脉—营养组织—叶肉—保护组织—表皮 ②叶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叶片总表面积大气孔进行气体交换 叶脉能运输水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d c b a 2.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表达式:二氧化碳+水 氧气+有机物(贮存能量) 实质:①物质变化;②能量转化 意义:①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 ②为其它生物提供能量 ③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 3.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七年级生物叶片与光合作用

叶片与光合作用(附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叶片与光合作用”,是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的内容。该节要求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徒手切片,识别叶片的结构,领悟叶片的结构,领悟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本节内容涵盖了7年级上册所要求的主要内容。包括光合作用、叶片的结构、徒手切片、临时装片的制作、显微镜的使用、绘图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本节的教学在整册教科书中显得非常重要,本节的教学设计更具举足轻重的作用。 2.设计意图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探究性学习贯穿于依课程标准编制的教材的全部文字和设置的各个栏目之中。因此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应该时时不忘探究,探究式教学理应成为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探究式教学理念应贯穿于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 3.设计思路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观察叶片的结构”这一实验活动,虽然这个活动不是一个探究活动,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意图进行改进,让学生循着探究的过程完成这一实验活动,使这一普通的活动增加了“悬念”感,变得更加有趣味性,促进学生在整个活动中充满激情地、创造性地完成这一实验活动,而不是机械地照搬照套教材中的步骤。 4.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必须掌握好学生练习徙手切片的操作时间,重点应该放在观察叶片的结构上。也可以连续安排2课时,这样时间充裕一些。 (2)课前教师应准备好一些切得较薄的切片(浸在10%~20%甘油的水溶液中)作为备用。 (3)实验材料应该选用易于撕下表皮的叶,如菠菜、槐树、蚕豆的叶。可以在开学之初种些蚕豆,以供实验课上的使用。 (4)大班额上课,应事先分好活动小组,必要时可事先对小组长及科代表进行培训。 (5)徙手切片时,所用的切片很锋利,应强调安全,以避免伤害,同时应有防范措施,如准备医用碘酒、创可贴等药物。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1.学校和社区 (1)学校的教学条件我校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城市万州的南岸,是开发新区(江南新区)的一所初级中学,与万州主城区仅一江之隔。1999年通过了国家级的“普九”验收,教学条件介于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教材上要求的活动(包括实验活动)多数能够完成。目前,我校有闭路电视系统、学生电视台、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等教学设施。随着新区的开发建设,借学校整体搬迁之良机,我校的教学条件一定会越来越好。 (2)社区的生物课程资源的特点我校所在的社区一直是万州主城区的蔬菜基地,附近有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对岸主城区有三峡博物馆、西山动物园、西山公园、水产养殖研究所、三峡学院、三峡中心人民医院、卫校、中医校、青少年宫、疾控中心等与生物课程有关的机构。离主城区不远处(约1小时车程)

光合作用 ——真正光合和净光合题型分析

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1.“半叶法”---测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生产量,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干物质产生总量 例1. 某研究小组用番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采用“半叶法”对番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进行测定。其原理是:将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可先在叶柄 基部用热水、或热石蜡液烫伤或用呼吸抑制剂处理)阻止两部分 的物质和能量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小时后,在A、B的对 应部位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 A、M B,获 得相应数据,则可计算出该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其单位是 mg/(dm2·h)。 问题:若M=M B-M A,则M表示__ B叶片被截取部分在6小时内 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总量。 2 . 气体体积变化法---测光合作用O2产生(或CO2消耗)的体积 例2: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图3装置进行光合速率的测试实验(忽略温度对气体膨胀的影响)。 ①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装置的烧杯中放入适宜浓度的 NaOH溶液;将玻璃钟罩遮光处理,放在适宜温度的环境中;1 小时后记录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得X值。 ②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装置的烧杯中放入NaHCO3缓 冲溶液;将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1小时后记 录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得Y值。 请你预测在植物生长期红墨水滴最可能移动方向并分析原因: 表1 3. 黑白瓶法---测溶氧量的变化 例3: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0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 (1)黑瓶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为3mg/L的原因是;该瓶中所有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为_______mg/L·24h。 (2)当光照强度为c时,白瓶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______mg/L·24h。 (3)光照强度至少为____(填字母)时,该水层产氧量才能维持生物正常生活耗氧量所需。4.小叶片浮起数量法---定性比较光合作用强度的大小 例4.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叶的光合作用 习题(含答案)

叶的光合作用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 1. 如图中能表示叶片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A. B. C. D. 2. 用水草进行实验的装置如图,定时 记录试管顶端的气体量,本实验主要研 究() A. 光照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 响 B. 水温对光合 作用速率的影响 C. 水量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D. 光照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3. 在塑料大棚内生产草莓,在适宜的条件下,如改变哪一项,会使产量增加() A. 适当增加氧的含量 B.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 C. 适当增加水蒸气的含量 D. 适当增加氮气的含量 4. 为了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农业生产中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延长光照时间 ②合理密植 ③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④减少二氧化碳浓度.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5. 某同学进行“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所看到的菠菜叶横切面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A. 制作临时切片时,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多切几次,要选取其中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进行观察 B. 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图中的[4]气孔 C. 叶片中所有的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气孔的开闭由[5]保卫细胞控制 6. 小明的父亲用温室大棚生产蔬菜,为了提高温室大棚内蔬菜的产量,你认为他采取的措施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A. 定时通风 B. 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C. 适时松土、施肥 D. 保持棚内温度恒定 7. 我们用同位素标记法可证实,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参与光合作用的()

A. 淀粉 B. 水 C. 淀粉和水 D. 二氧化碳 8. 小龙同学在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时,设计了一组实验(如图):将甲、乙两装置同时放在室外3-4小时后,取出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内.结果伸入①试管的木条复燃了,伸入②试管的木条不复燃.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 伸入①试管的木条复燃了,说明金鱼藻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 B. 伸入②试管的木条不复燃,说明金鱼藻在暗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 设计乙装置的目的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其变量是温度 D. 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9. 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用具,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选用的材料、用具不合适的是() A. 用碘液检验是否含有淀粉 B. 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C. 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氧气的生成 D. 用沸水对天竺葵叶片进行脱色处理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0. 在“探究光照与有机物的关系”实验中,绿叶要放在酒精中脱色的原因是叶绿素能溶于酒精.______ .(判断对错) 11. 一片完全叶包括叶脉、叶片和叶柄三部分.______ (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12.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__ 和______ ,产物是______ 和______ ,条件是______ ,场所是______ . 13. 如图A为光合作用实验的几个步骤,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51第4课时叶片与光合作用(1)

【教学课题】第3单元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第4课时叶片与光合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概述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二、能力目标 1、制作叶片表皮临时装片,进一步熟练显微镜操作。 2、根据叶片光合作用的功能特性,推测叶片的结构组成。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在观察活动中,养成细致严谨、善于思考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 1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2制作叶片表皮临时装片,熟练显微镜操作【教学难点】 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解决型 【教学媒体】自制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准备】1.显微镜、叶片横切永久切片。2.实验用材料:新鲜的菠菜叶片。3.收集并自拍植物叶片组成、结构及植物表皮上气孔结构等相关图片。 4.自制植物叶片结构模型 【教学设计】

【内容要点】 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方法和设计意图 导入 激发兴趣引发思考1、日常生活中,我们周围大部分植物的叶片 排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相邻两个叶片相 互错开,可以获得更多的阳光,有利于光 合作用的进行。 2、出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图片。 提出问题: 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有哪些结 构与光合作用有关呢? 气体是如何进出叶片的? 光合作用在叶片的那些结构中进行呢? 3、引入课题:叶片与光合作用 回顾光合作用 的本质 从生活中的叶 镶嵌现象,到 具体的叶片结 构与光合作用 相适应, 激发 起学习的兴趣 2、提出问题:叶片的哪些结构和正、背面的 色差有关? 3、根据学生提出的假设,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观察叶片下表皮细胞,并提出问题: (1)表皮细胞有什么特点? (2)表皮上有什么特殊形状的细胞? (3)气体是如何进出叶片的? 师生共同总结: (1)表皮细胞是透明的,细胞排列紧密。 有利于透光,也防止水分散失。 (2)表皮上有半月形细胞围成的气孔。 气孔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4、教师展示图片对比上下表皮中的气孔数 目,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大部分陆生植物 叶片下表皮气孔数目比上表皮多。 提出问题:这个特点对植物的生活是否有 利? 思考并对色差 现象进行假设 进行观察实验 并进一步思考 和总结 推测下表皮上 的气孔比上表 皮多的原因 激发起学生探 究叶片内部结 构的兴趣 通过实验了解 叶片表皮的结 构 强化“结构和 功能相适应” 的观点

如何区分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总结 简单易懂 (1)

怎样区分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方法一:如试题所问的是“植物体或叶片或叶肉细胞”,则为净光合作用;如试题所问的是“叶绿体”或则指真正光合作用。 如:1.植物体(或叶片)吸收的CO 2,释放的O 2 ,表示净光合作用。 2.植物体的叶肉细胞吸收的CO 2,释放的O 2 ,表示净光合作用。 3.植物体的叶绿体吸收的CO 2,释放的O 2 ,表示真光合作用。 方法二:如题目中提示是“某容器中”测出的CO 2吸收量或O 2 的释放量,则全表 示净光合作用。 如:将一株绿色植物放在一个密闭的三角瓶中,如图甲所示,在瓶口放一个测定瓶中CO2浓度的传感器,传感器的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以检测一段时间内瓶中CO2浓度的变化。根据实验所测数据绘制曲线如图乙所示。 如果图甲中的装置用于在适宜条件下测定植物光合用速率,应首先将该装置置于黑暗条件下,此时测得数值表示的是呼吸作用速率;之后再将装置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此时测得的数值表示的是净光合作用速率。 方法三:如题目的文字中强调“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或“光合作用”CO 2 吸收量或O 2 产生量,则表示真光合作用。如文字中强调“植物体”有机物积累量,就表示净光合作用。 例题: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右上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指求真光合作用,35℃与30℃时都为h,因此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指净光合作用最多,应该约26℃,是代表净光合作用的那条蓝色曲线的最高点所对应的温度。)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温度高于25℃时,应该是净光合作用的减少,而不是题中真光合作用的减少。)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净光合作用积累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据试题中的表述,如何区分真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现归纳如下:

光合作用强度指标和影响因素(精)

光合作用强度指标和影响因素 1、光合作用强弱变化的指标 光合作用强弱变化的指标通常是光合速率和光合生产率。 光合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或放出O2的量或有机物的消耗量。一般测定光合速率的方法都没有把叶片的呼吸作用考虑在内,所以测定的结果实际是光合作用减去呼吸作用的差数,称为表观光合速率或净光合速率。如果把表观光合速率加上呼吸速率,则得到总(真正)光合速率。 光合生产率,又称净同化率率,是指植物在较长时间(一昼夜或一周)内,单位叶面积生产的干物质量。光合生产率比光合速率低,因为已去掉呼吸等消耗。 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内因: 1)叶龄: 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叶龄密切相关。从叶片发生到衰老凋萎,其光合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新形成的嫩叶由于组织发育不健全、叶绿体片层结构不发达、光合色素含量少、光合酶含量少、活性弱、气孔开度低、细胞间隙小、呼吸细胞旺盛等原因,净光合速率很低,需要从其它功能叶片输入同化物。随着叶片的成长,光合速率不断提高。当叶片伸展至叶面积最大和叶厚度最大时,光合速率达最大值。通常将叶片充分展开后光合速率维持较高水平的时期,称为叶片功能期,处于功能期的叶叫功能叶。功能期过后,随着叶片衰老,光合速率下降。 2)光合产物的运输: 光合产物从叶片中输出的快慢影响叶片的光合速率。例如,摘去花或果实使光合产物的输出受阻,叶片的光合速率就随之降低。反之,摘除其他叶片,只留一个叶片和所有花果,留下叶片的光合速率就会增加。如对苹果枝条进行环割,光合产物会积累,则叶片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叶肉细胞中蔗糖的积累会促进叶绿体基质中的淀粉合成和淀粉粒形成,过多的淀粉粒一方面会压迫和损伤叶绿体,另一方面,由于淀粉粒对光有遮挡,从而阻碍光合膜对光的吸收。 外因: (1)光照 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形成叶绿素的必要条件。此外,光还调节着光合酶的活性和气孔开度,因此光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 1)光强 在暗中叶片无光合作用,只进行细胞呼吸释放CO2。随着光强的增高,光合速率相应提高,当达到某一光强时,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净光合速率为零,这时的光强称为光补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