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海派书画代表——谢闲鸥

民国海派书画代表——谢闲鸥
民国海派书画代表——谢闲鸥

民国海派书画代表——谢闲鸥

谢闲鸥(1901-1980)名翔,字君翔,号闲鸥,月斋主人,别署海上闲鸥,浙江上虞人。钱慧安弟子。流寓上海数十年,从沈心海游,埋首丹青间。

所作人物仕女可乱真钱慧安。建国后供职上海博物馆,鉴定古画。近代六十名家之一。工山水、花卉,尤擅仕女。

岩壑之清,玉堂之尊,闺房之玩,篱落之雅,靡不各尽其致,而布景之掩映衬托,疏密自然,得上官周之神髓。

尝绘螺丝壳里做道场于扇面之上,铙钹钟磬,经卷蒲团,无一不备,奷毫悉辨。尝与沈心海、金粟香、朱良材、陈竹汀、李蟠根、周小娜、洪颂炯、朱其石、金灼灼、吴琴木、任年长诸人共组长虹画社。

自幼嗜画,自习《点石斋》,吴友如所画的《阴鷲果报图》,19岁从著名人物画家沈心海(名兆涵)为师,(当时沈心海60多岁),为钱慧安(字吉生,清代与任伯年齐名的国画大师)及沈心海所创花牌之嫡传,擅于工笔人物,仕女,兼山水,花鸟,对人物的须眉开相尤长,笔姿简洁,线条遒劲,时人成为《竹筋描法》,又吸取了唐寅,费晓楼上官竹庄等作品之长,特别是唐六如,文徵明,仇十洲,陈老莲等的绘艺创作以及上溯宋,元诸桂特点和精髓,发挥创造自己独特的工笔画的风格,作品于1925年就被收刊于,《当代名画大观正集及续集》发表出版。1984年,1988年,1996年又在北京中国书店及上海

书店出版及再版。

谢闲鸥先生曾在1930年创办了《长虹画社》。出版有《长虹画社画刊》、《长虹画社画集》、《谢闲鸥人物仕女画集》、《长虹画社扇集》、《长虹画社新集》等画册。其门生中出类拔萃的有曾获中国版画鲁迅奖的当代名画家杨永青先生,其早期作品曾收刊在画集内。

谢闲鸥生前作品流传甚广,解放前后多次在《上海生活》、《永安月刊》、《新闻报》、《大公报》、《新民晚报》、《解放日报》、《香港文汇报》、《文学报》等报刊杂志刊登及介绍。其作品在文史掌故文学家郑逸梅先生著作中曾多次推崇,如:《艺坛百影》书中以传记方式介绍。《瓶笙花影录》(上下册),《松云闲话》、《艺林散叶》、《文苑花絮》、《逸梅杂札》、《清末明初文坛轶事》、《南社丛谈》均有叙述闲鸥先生事宜。

谢闲鸥生前曾与国画大师张大千、张善子、马骀、谢之光等著名国画家合作共画,主持多次国画展览会,曾和张大千、徐悲鸿、朱屺瞻、刘海粟等同在“奇峰国画函授学校”任教,谢曾和大千兄弟两次合作《九秋图》,其作品深受丰子恺,陈叔亮,黄幻吾,吴湖帆,吴青霞,申石伽等著名画家推崇。代表作品有《五百罗汉图》(上海清心女子中学校长订购)、《螺壳幻景图》、《商山四皓图》、《五伦图》、《匡泸观瀑图》、《香山九老图》、《竹林七贤图》等作品流传甚广。1950年因患病脑震荡,头颅出血,卧病多时,渐离画界,病愈后,供职于上海博物馆任固化鉴定与复制。闲鸥先生生前创作所画作品《百子图》、《钟馗图》等一大批作品由北京宝古斋,荣宝斋及供海外各国爱好者收藏。

中国古代画家汇总

三国-两晋-南北朝画家 顾恺之——(约345——406年),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她就是东晋著名家,多才艺,工诗赋,尤精于绘画,擅长于佛道、人物、肖像、禽兽、山水,尤善传神。曾在建康瓦棺寺作维摩诘壁画,为世所称。代表作品《女史箴图卷》、《列女仁智图卷》、《洛神赋图卷》等。 萧绎——(505——554年),字世诚,博学善画,尤以肖像画最擅。代表作品《职贡图卷》。 隋唐画家 展子虔(约531——604年前后),隋朝山水画家,渤海(今山东阳信)人,她得人物、山水、界画与车马无不精湛尤长人物山水。代表作品《游春图卷》就是现存卷轴山水画中最古老得一幅。 阎立本(?——673年)唐代初年,人物画家,雍州万年(今陕西临潼)人。她得绘画题材非常广泛,除当时流行得宗教画外,人物、车马、山水、台阁等无所不能。但她最擅长、成就也最突出得还就是肖像画与政治性题材得历史画。代表作品《步辇图》等。 李昭道——初唐时期,青绿山水画家,画风精巧细密。代表作品《明皇幸蜀图》体现了她得典型风格,时代特征明显,就是反映唐代山水画面貌得重要传世作品。 张萱——唐代陕西长安人,最擅长画妇女与婴儿,她得人物画创作多半就是描写宫廷妇女得闲散娱乐生活,人物形象不仅“形似”而且传神,能确切刻画人物得心理状况。代表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等。 梁令瓒——或称蜀人,活动于开元年间,画风严谨、精细,在天文学上有一定贡献,代表作品《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 周昉——唐代长安人,擅长贵族人物肖像及宗教壁画,亦以仕女画为突出,以当时得关中贵妇为形象依据,具有以“丰厚为体”、“衣裳简劲,彩色柔丽”得特点,体现了中晚唐时期官僚贵族得审美情趣。代表作品《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等。 李真——中唐时人,师法周昉,代表作品《不空金刚像》。 韩滉——唐代长安人,她画了不少反映农村生活得作品,倾注了她对生活得热爱之情与对农民疾苦得同情之心,此外,她特别喜欢画牛。代表作品《五牛图》等。 韩干——唐代陕西蓝田人,一生中得绘画活动,大多数以马为表现题材,她画马,不拘成法,注重观察与写生。代表作品《夜照白图》、《牧马图》等。 韦偃——唐代得画马名家,代表作品《牧放图》等。 孙位——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晚唐宫廷画家,善画人物、鬼神、杂画。性情疏放不羁,不拘礼法,生常与僧道来往,颇有魏晋名士风度。代表作品《七贤图》等。 五代画家 荆浩——五代时期沁阳(河南济源)人,她既注重吸收传统技法得优点,也倾心师造化,既着重笔法得丰富变化,也不忽视水墨得灵活运用,在水墨山水画皴、擦、点、染得笔墨技巧上具有开创性得贡献,为后来得山水画艺术形式奠定了稳固得基础。代表作品《匡庐图》等。 阮浩——画史无传,生卒、籍贯不详。代表作品《閬苑女仙图》。 关仝——五代时期长安人,就是荆浩得弟子,有“出蓝”之誉,自成一体,人称“关家山水”,她得画势与荆浩相仿,构图以巍峨、雄奇、深远见长。代表作品《关山行旅图》、《山谿待渡图》等。

民国海派书画代表——谢闲鸥

民国海派书画代表——谢闲鸥 谢闲鸥(1901-1980)名翔,字君翔,号闲鸥,月斋主人,别署海上闲鸥,浙江上虞人。钱慧安弟子。流寓上海数十年,从沈心海游,埋首丹青间。 所作人物仕女可乱真钱慧安。建国后供职上海博物馆,鉴定古画。近代六十名家之一。工山水、花卉,尤擅仕女。 岩壑之清,玉堂之尊,闺房之玩,篱落之雅,靡不各尽其致,而布景之掩映衬托,疏密自然,得上官周之神髓。 尝绘螺丝壳里做道场于扇面之上,铙钹钟磬,经卷蒲团,无一不备,奷毫悉辨。尝与沈心海、金粟香、朱良材、陈竹汀、李蟠根、周小娜、洪颂炯、朱其石、金灼灼、吴琴木、任年长诸人共组长虹画社。 自幼嗜画,自习《点石斋》,吴友如所画的《阴鷲果报图》,19岁从著名人物画家沈心海(名兆涵)为师,(当时沈心海60多岁),为钱慧安(字吉生,清代与任伯年齐名的国画大师)及沈心海所创花牌之嫡传,擅于工笔人物,仕女,兼山水,花鸟,对人物的须眉开相尤长,笔姿简洁,线条遒劲,时人成为《竹筋描法》,又吸取了唐寅,费晓楼上官竹庄等作品之长,特别是唐六如,文徵明,仇十洲,陈老莲等的绘艺创作以及上溯宋,元诸桂特点和精髓,发挥创造自己独特的工笔画的风格,作品于1925年就被收刊于,《当代名画大观正集及续集》发表出版。1984年,1988年,1996年又在北京中国书店及上海

书店出版及再版。 谢闲鸥先生曾在1930年创办了《长虹画社》。出版有《长虹画社画刊》、《长虹画社画集》、《谢闲鸥人物仕女画集》、《长虹画社扇集》、《长虹画社新集》等画册。其门生中出类拔萃的有曾获中国版画鲁迅奖的当代名画家杨永青先生,其早期作品曾收刊在画集内。 谢闲鸥生前作品流传甚广,解放前后多次在《上海生活》、《永安月刊》、《新闻报》、《大公报》、《新民晚报》、《解放日报》、《香港文汇报》、《文学报》等报刊杂志刊登及介绍。其作品在文史掌故文学家郑逸梅先生著作中曾多次推崇,如:《艺坛百影》书中以传记方式介绍。《瓶笙花影录》(上下册),《松云闲话》、《艺林散叶》、《文苑花絮》、《逸梅杂札》、《清末明初文坛轶事》、《南社丛谈》均有叙述闲鸥先生事宜。 谢闲鸥生前曾与国画大师张大千、张善子、马骀、谢之光等著名国画家合作共画,主持多次国画展览会,曾和张大千、徐悲鸿、朱屺瞻、刘海粟等同在“奇峰国画函授学校”任教,谢曾和大千兄弟两次合作《九秋图》,其作品深受丰子恺,陈叔亮,黄幻吾,吴湖帆,吴青霞,申石伽等著名画家推崇。代表作品有《五百罗汉图》(上海清心女子中学校长订购)、《螺壳幻景图》、《商山四皓图》、《五伦图》、《匡泸观瀑图》、《香山九老图》、《竹林七贤图》等作品流传甚广。1950年因患病脑震荡,头颅出血,卧病多时,渐离画界,病愈后,供职于上海博物馆任固化鉴定与复制。闲鸥先生生前创作所画作品《百子图》、《钟馗图》等一大批作品由北京宝古斋,荣宝斋及供海外各国爱好者收藏。

画家简介

高奇峰简介 高奇峰(1889 -1933),广东番禺(今广州)人。幼年多斋,因家境贫寒,曾寄食于他人之家为小役,至其兄高剑父振兴家道方挈之归。17岁时,随兄赴日本留学,21岁学成归粤,作品初露于社会。民国初年由广东省政府资助,与兄剑父同至上海创办《真相画报》及审美书馆。后剑父随孙中山奔走国事,审美书馆馆务由奇峰担任。1918年受广东工业学校之聘任职于该校美术制版科,同时自设美学馆于广州,开馆课徒。后因染肺疾,迁居珠江之滨天风楼,杜门作画以自娱。1933年被中央政府任命为赴德国柏林中国美术展览会专使,在赴南京途中之上海病逝。与高剑父、陈树人被称为“二高一陈”、“岭南三杰”、为岭南派创始之人之一。出版有《三高遗作合集》等。高氏擅画花鸟走兽,亦能山水、人物,用笔能粗能细,能工能写。其工者用笔细致入微,写者则水墨淋漓,笔力豪放。尤擅画雄狮猛禽。 程璋简介 程璋(1869—1936年),安徽休宁人。后移居江苏泰兴。由于他酷爱绘画,便常利用工作余暇,涂抹点染,临摹古画。不足一年,便画艺大进。他父亲去世后,程璋便把一千数百元的遗产,全部用来购买日本出版的博物图册,历尽数年,孜孜不倦,潜心研习博物学。学有所成后,他便辞去典铺的职务,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他曾任常州粹化学校的国画及博

物教员。后到上海与宋教仁、于右任等人执教中国公学。又应聘掌教苏州的草桥学舍及北京清华大学。二十世纪初由京返沪,作了海上寓公。在上海期间参加了“海上题襟馆”、“豫园书画善会”、“宛米山房书画会”(程璋曾任会长)等美术团体,同当时海上画派的吴昌硕、王一亭、哈少甫、黄山寿、陆廉夫、赵叔孺、贺天健、赵子云、江仲山、商笙伯、曾农髯、吴待秋等一大批著名的书画家,博古论今,研习书画,共同推动了海派绘画艺术的发展,1936年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享年68岁。 程璋是一位全才的画家。他不论花卉、翎毛、走兽、山水、人物,皆能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尤以花卉、鸟兽最精。他博采众长,广泛地研习古今各流派的绘画特点,传统绘画功力深厚,技法精严。同时又熟谙透视原理,精通博物学。在绘画中又能参揉西画的技法。因此,他所描绘的物像工致细腻,形象生动传神,色彩秾丽,构图别致,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能风行于当时的正统画派之外,在近代画坛上独树一帜。 程璋的绘画作品颇受世人的喜爱,他的绘画作品构图严谨,技法精湛,行笔流畅。他的花鸟画中蕴含着恽南田的笔墨韵味.兼工带写.用笔圆润,敷色典雅,形象生动而不呆板,颇具神韵。他的走兽画造型准确.比例协调.注重写生,将西画的技法巧妙地运用到中国传统绘画之中利用光线的

中国历代著名画家

中国画历代名家简介 唐 阎立本:(601-673)唐代雍州万年人。隋代画家阎毗之子,阎立德之弟。太宗时任刑部侍郎,显庆初年,代兄做工部尚书,总章元年为右丞相。擅长书画,最精形似。曾画《步辇图》等,作画所取题材相当广泛,如宗教人物、车马、山水,尤其善画人物肖像。代表作《历代帝王图》是古典绘画中的重要作品之一。所画宫女,曲眉丰颊,神采如生。用墨而有骨;设色奇特而有法。描法富于变化,有粗有细,有松有紧,用笔也较顾恺之细密精致,富有表现力。 吴道子:(约686~760前后) 中国唐代杰出画家。后改名道玄,尊称吴生,阳翟(今河南省禹县)人。约生于唐高宗时代,绘画活动在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约公元七世纪末、八世纪前期)。少孤,生活贫寒。早年为民间画工,年未弱冠,穷丹青之妙。神龙年间(705~707)事逍遥公韦嗣立,为小吏。景龙年间(707~710)任兖州瑕丘(今山东省滋阳县)县尉,不久坚辞而去。以后,他浪迹东都洛阳,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后专工画,师法张僧繇,并在寺观从事壁画制作。开元年间(713~741)他被唐玄宗召入禁中为宫廷作画,先后任供奉、内教博士,官至宁王友。他奉诏绘制了一些历史画或政治性肖像画(如《金桥图》),同时常在长安、洛阳作壁画,观者如堵,名声广播。天宝年间(742~756),他奉诏游蜀归来,在大同殿画出嘉陵江三百余里旖旎风光。玄宗因之称羡道: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758年以后,其事迹不详。吴道子所作人物、鬼神、鸟兽、台阁都冠绝一世。作宗教壁画有三百壁之多。后人奉为“画圣”,被民主画工尊为“祖师”。其艺术风格是“落笔雄劲”、“敷粉简淡”,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因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的物象“高侧深斜、卷飘带之势”,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还创出“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的淡彩法,称做“吴装新格”。其作品反映现实生活者较多,有强烈的人民性。诗人杜甫在看了他画在洛阳玄元庙的壁画《五圣图》后写有“画手看前辈,吴生独擅场。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发,旌旗尽飞扬”的赞语。其其画风,为唐代和宋元以来许多画家所效法。宋代李公麟的朴质清劲的“只以墨踪为之”的“白画”发展起来的。对后世影响极大。代表作《金桥图》《地狱变相》《送子天王图》。 张萱:唐代杰出画家,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艺术活动主要集中在唐开元、天宝年间(713-755),张萱供奉于内廷,在集贤院中任画直,司宫廷画家之职。以善绘贵族仕女、宫苑鞍马著称,在画史上通常与另一稍后于他的仕女画家周昉相并提。唐宋画史著录上记载张萱的作品计有数十幅,不少还一再被许多画家摹写,但出于张萱本人手笔的原作,今已无一遗存。《捣练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人物动作自然,细节刻划生动,勾线工线劲健,设色富丽。在人物造型上,画中的妇女曲眉丰颊、丽多姿,脸庞体形都显得肥胖。另有代表作有《虢国夫人游春图》等。 周昉:中国唐代画家。字景玄,又字仲朗。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生卒年不详。出身贵族。周昉见于记录的最早活动时间是唐代宗大历(766~779)年间任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长史。最后见于记载的活动时间是德宗贞元(785~804)奉诏画章敬寺壁画。代表作《纨扇图》即《纨扇仕女图》,亦名《挥扇仕女图》。

尔雅 绘画里的中国走进大师与经典2019

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将欧洲的()带到了中国。A A、圣像画 B、静物 C、风景画 D、世界地图 2 ()哪一个不属于课程中提到的早期外销画。C A、制茶 B、陶艺 C、中国风情 D、制丝 3 ()不属于课程中提到的清朝时期广东流行的绘画风格。D A、英国 B、荷兰 C、意大利 D、法国 4 5 6 郎世宁减弱了绘画中的光影、透视和结构。√ 7 外销画出现在1680年代。× 1.2 1 徐悲鸿曾说:“()习画之所,盖中国西洋画之摇篮也。”B A、董家渡 B、土山湾 C、广东 D、上海 2 用西洋红画国画,可以说始于()。B

A、周慕桥 B、郑曼陀 C、杭稺英 D、吴友如 3 ()不是课程中提到的对冯钢百产生影响的艺术。C A、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B、美国的艺术 C、日本的艺术 D、古典艺术 4 《点石斋画报》里的很多图像,都使用了西方绘画的技法,表现了日常发生在大街小巷里的事件。正确 5 土山湾的绘画题材包括宗教画和日常风俗,以日常风俗为主。错误 2.1 1 ()不是课程中提到的“海派”画家产生的背景。D A、金石趣味的流行,大大削弱了传统文人的淡泊、柔弱的气质,为人们摆脱传统,接受西方新艺术提供了帮助。 B、全国的书画家纷至上海,使上海的绘画社团和组织得到了延伸,市场经济的规则开始进入书画领域。 C、《南京条约》的签订后,五口通商,使得大量西洋商品进入中国,带来的图像和符号对中国画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D、清政府宫廷绘画中,西洋画风的流行。 2 从趣味、形式、思想、理念方面来说,“金石入画”都可以被称为是中国的“文艺复兴”。错误 2.2 1 ()不是课程中提到的“海派”画家。D A、任熊 B、赵之谦 C、虚谷 D、陈老莲 2 ()不是课程中提到的,任伯年作画的特点。B

中国古代书法家排行榜

1.王羲之,其书法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被尊为一代“书圣”。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其作品《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蛇”。 2.颜真卿,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舒和,神彩飞动。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了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幅,称为“颤体”。书风饶有筋骨。悲恸处所作行草《祭侄文稿》后世评为“天下第二行书”。 3. 柳公权,其书结体紧密,笔画锋棱明显,如斩钉截铁,偏重骨力,书风遒媚劲健,可与颜真卿的雄浑雍容书风相媲美,被后人誉为颜筋柳骨。在书法史上具有很大影响。,后人习楷书多“以柳体入门,以颜体见功”。著有《玄秘塔碑》。 4.王献之,被评“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兼精楷、行、草、隶各体。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 5.诸遂良,其特色是善把虞、欧笔法融为一体,方圆兼备,波势自如,比前辈更显舒展。《唐人书评》中把褚遂良的字誉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宋代大书画家米芾称颂他:“九奏万舞,鹤鹭充庭,锵玉鸣珰,窈窕合度”,以表明褚的字体结构有着强烈的个性魅力。 6.钟繇,工书法,博取众长,自成一家,尤精于隶、楷。书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后人评其隶行入神,八分入妙,和大书法家胡昭并称“胡肥钟瘦”。与晋王羲之并称“钟王”。钟繇的书法古朴、典雅,字体大小相间,整体布局严谨、缜密,历代评论成就极高。 7. 欧阳询,学自王羲之父子,参以隶法,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后人称为“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兰亭记》,行书有《行书千字文》。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我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8.苏轼,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神龙变化不可测,他偶露一下手笔的《黄州寒食诗帖》就已惊天动地了,书法用笔、墨色也随着诗句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达到“心手相畅”、几近完美的境界。 9.怀素,中国历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其草书作品有《自叙帖》《食鱼帖》《苦笋帖》《圣母帖》等。 10.米芾,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米芾初师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后转师王羲之、王献之,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书法功力非常深厚,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 11.黄庭坚,书法博采众长,结体中宫紧凑而外围宽博,用笔左右纵横,如摇双橹,他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韵”,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如郎月清风,书韵自高。苏书尚天趣,黄书尚韵味;黄书结体取纵势。他与苏轼一起将宋代书法的人文气推向高峰。 12.虞世南,字用笔圆润,外柔内刚,结构疏朗,气韵秀健。传说唐太宗学书就是以虞世南为师。著有《孔子庙堂碑》,此碑书法用笔俊朗圆润,字形稍呈狭长而尤显秀丽。横平竖直,笔势舒展,一片平和润雅之象。宋黄庭坚有诗赞曰:“虞书庙堂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 13.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

中国历代著名书法家一览表 (珍藏版)...

中国历代着名书法家一览表(珍藏版)... 中国历代着名书法家一览表(珍藏版)...楷书四大名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元之赵孟俯。 初唐四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钟王---三国魏钟繇、东晋王羲之。 二张--指东汉张芝、唐代张旭,二位善草书之书家。 赵董---指元代赵孟俯,明之董其昌。 邢张米董---指晚明四大家邢侗、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四人,其中董其昌、邢侗又有“南董北邢”之说。 吴中四才子---指明代居于苏南的书法家唐伯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祝允明。 二沈---指明初沈度、沈粲兄弟二人,又号称“大小学士”,前者以婉丽胜,后者以遒逸胜。 鲜赵---指元代书家赵孟俯、鲜于枢,又称元“二雄”,赵氏代表作如《仇锷墓碑铭》、《三门记》、《汲黯传》、《二陆文赋跋》、《嵇康绝交书》、《兰亭十三跋》等;鲜于枢代表作如《韩愈进学解》、《渔父词》、《透光古镜歌》、《韩愈石鼓歌》、《苏轼海棠诗》、《老子道德经》等。 米薛:指北宋米芾、薛绍彭,后者代表作如《杂书卷》等。苏黄米蔡---指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苏氏代表作如《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寒食诗》、《醉翁亭记》等;黄氏代表作如《松风阁》、《苏

轼寒食诗跋》、《花气诗》、《诸上座帖》等;米氏代表作如《多景楼诗》、《苕溪诗帖》、《蜀素诗》等;蔡氏名作如《万安桥记》、《颜真卿自书告身跋》,“四家”之蔡(一说为蔡京)。 颜柳---指颜真卿、柳公权,书史上又有“颜筋柳骨”之称, 前者的代表作如《多宝塔感应碑》、《郭家庙碑》、《元吉墓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祭侄季明文稿》、《争座位帖》等;后者的代表作如《李晟碑》、《金刚经》、《神策军碑》等。颠张醉素---颠张即张旭,代表作如《肚痛帖》;醉素指怀素,代表作如《自序帖》、《千字文》、《苦笋帖》等,二人并称草圣。 虞欧褚薛---指初唐的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虞氏的代表作有《孔子家庙碑》,欧阳氏代表作如《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虞恭公温颜博碑》、《皇甫诞碑》,褚氏名如《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等,薛氏代表作如《信行禅师碑》等。 羊薄---指南朝宋书法家羊欣、薄绍之,前者善隶(正)书,后者善行草。二王---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前者为书圣,代表作如《兰亭序》等,后者代表作如《鸭头丸》、《十二月帖》等。 三谢---指东晋的谢尚(从兄)、谢奕(兄)、谢安(弟)三人,他们不仅在政治上着名,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并因此得名“谢家之宝树”。

海派水彩中的风景水彩画

海派水彩中的风景水彩画 ---------------------------------------------------------------范文最新推荐------------------------------------------------------ 海派水彩中的风景水彩画 摘要海派艺术的兴起,既是一种历史进程的契机,也是一种艺术发展的必然。上海是第一个被引进西画法的城市,也被称为中国水彩画的发祥地。 在海派水彩画中,风景写生创作是水彩画家们的选择主流之一。风景画更多是来自普通的平凡的景物。画家们在平凡中找出不平凡的题材来寄托深情,表现出美的意境来。 文章通过对身边的海派画家们的分析以及结合自身的经历来表现海派水彩中的风景水彩画。所谓“景外之景”不是凭空而来的,是通过观察体验,发掘蕴藏在大自然、大社会的诗情画意来加以塑造的。从三位大师身上,可以学到发现须用心,表现须技巧。技巧高,画中的意境自然更高雅。触景可生情,因情亦可生景。 1 / 11 关键词:海派,海派水彩,风景写生,风景水彩画, 意境 Abstract The rise of Shanghai art is both a historical process, is also a kind of inevitab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rt. Shanghai introduced to painting method is the first city, also known as the birthplace of the Chinese watercolor painting.

中国历代书画家名录

中国历代书画家名录 秦汉魏晋南北朝著名书画家 安弘嵩蔡邕曹不兴程邈曹仲达戴逵顾恺之皇象李斯陆探微陆机仇靖索靖张僧繇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王献之王珣王僧虔王微卫铄卫协卫恒韦诞卫瓘谢赫萧绎杨子华姚最羊欣宗炳郑道昭钟繇张芝 隋唐五代时期著名书画家 边鸾褚遂良曹霸董源丁道护戴嵩刁光胤董伯仁杜牧戴峄冯承素顾闳中顾德谦关仝贯休高文进胡瓖怀素黄筌黄居寀韩滉韩幹贺知章怀仁荆浩巨然柳公权陆柬之梁令瓒卢稜伽李阳冰李昭道李思训李邕李白李赞华李隆基李世民李煜欧阳询阮郜石恪孙位孙过庭滕昌祐吴道子韦偃卫贤王知敬王齐翰王维徐熙徐浩薛稷虞世南阎立本杨凝式杨广颜真卿智永展子虔张璪张旭张萱钟绍京周昉郑法士周文矩赵幹赵嵒 南北宋辽金元时期著名书画家 陈琳鲜于枢崔白蔡京蔡襄陈容陈汝言崔嗀曹知白范宽范仲淹范成大冯大有法常方从义顾安龚开郭熙郭畀勾龙爽宫素然郭忠恕管道升高克明高克恭何澄惠崇黄庭坚黄公望姜夔贾师古柯九思林椿李公麟李嵩李成李唐李建中李安忠李衎李迪李安忠刘松年刘贯道梁师闵梁楷陆游米芾米友仁马琬马和之马兴祖马君详马远倪瓒钱选祁序屈鼎乔仲常任仁发司马光苏轼盛懋孙君泽苏汉臣孙知微王居正王庭筠王诜王冕王瓘王渊王振鹏王希孟王绎王蒙吴元瑜吴镇吴琚吴说文天祥文同武洞清武宗元卫九鼎夏圭薛绍彭许道宁徐禹功徐铉徐崇嗣萧照阎次平易元吉扬补之颜辉姚月华岳飞燕文贵赵孟頫赵麟赵雍赵伯驹赵佶赵构赵昌赵孟坚赵令穰张择端张渥张中张即之郑思肖邹复雷朱敦儒朱锐朱熹朱德润翟院深周朗陈居中 明清时期著名书画家 边文进(景昭) 陈淳(白阳) 陈录(宪章) 陈栝(白阳子) 陈洪绶(老莲) 陈继儒(眉公) 仇英(十洲) 崔子忠(青蚓) 戴进(静庵) 杜堇(柽居) 丁云鹏(南羽) 董其昌(玄宰) 杜琼(东原) 归昌世(文休) 文壁(征明) 郑燮(板桥) 唐寅(伯虎) 吴昌硕(俊卿) 陈洪绶(老莲) 郎世宁陈师曾(衡恪) 八大(朱耷)

豪迈雄奇 -- 海派书画大师贺天健

豪迈雄奇-- 海派书画大师贺天健 豪迈雄奇-- 海派书画大师贺天健 -- 海派书画大师贺天健" name=image_operate_30301353826126515 alt="豪迈雄奇-- 海派书画大师贺天健" src="https://www.360docs.net/doc/1e16429553.html,/DownloadImg/2013/11/1311/3 6663325_1" width=690 height=414 real_src="https://www.360docs.net/doc/1e16429553.html,/DownloadImg/2013/11/1 311/36663325_1" action-data="http%3A%2F%https://www.360docs.net/doc/1e16429553.html,%2Fmw690%2F4 d53934egcf4bda736816%26690" action-type="show-slide" src_cetemp="https://www.360docs.net/doc/1e16429553.html,/DownloadImg/2013/1 1/1311/36663325_1"> -- 海派书画大师贺天健" name=image_operate_42211353826164296 alt="豪迈雄奇-- 海派书画大师贺天健" src="https://www.360docs.net/doc/1e16429553.html,/DownloadImg/2013/11/1311/3

6663325_2" width=380 height=67 real_src="https://www.360docs.net/doc/1e16429553.html,/DownloadImg/2013/11/1 311/36663325_2" src_cetemp="https://www.360docs.net/doc/1e16429553.html,/DownloadImg/2013/1 1/1311/36663325_2"> 贺天健(1891-1977),中国现代著名中国画家、书法家,江苏无锡人,原名贺骏,字健叟。早年曾任职于上海中华书局、民国第一图书局。1922年之后,任教于南京美专、上海美专、无锡美专、昌明艺专、新华艺专等校,为上海中国画会创办人之一。解放后受聘于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1954年任中国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1960年任上海画院副院长,1962年在丹麦举行个人画展,被丹麦美术界誉之为"水墨画大师"。著有《学画山水过程自述》,出版有《贺天健画集》、《贺天健山水画册》等。 -- 海派书画大师贺天健" name=image_operate_23641353826182593 alt="豪迈雄奇-- 海派书画大师贺天健" src="https://www.360docs.net/doc/1e16429553.html,/DownloadImg/2013/11/1311/3 6663325_3" real_src="https://www.360docs.net/doc/1e16429553.html,/DownloadImg/2013/11/1 311/36663325_3"

中国历届书法家协会理事会名单

中国历届书法家协会理事会名单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届领导机构名单 主 王震、谷牧、方 王坤骋、萧娴 理 李 佟 冰岩、谢瑞阶、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主 王 震、谷 楚图南、魏文伯、刘海粟、杜 陈 丹 石、沈 岫、柳 理 王 冠 刘 艺、刘 蔚、 启 弟、肖 芬、肖 琼、陆 重、沈 武中奇、李 立、 李 李鹤年、毕开文、 何 海、张 旭、张 虎、张 越、 张 源、张 张 周昔非、周秉声、 布拉克、林 赵 倩、耶 拉、段成桂、 钟明善、姚奠中、 董 文、董寿平、 蒋维崧、韩天衡、鲁 赖少其、谭右铭、 毅、戴明贤、魏传统、魏启后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届领导机构名单

欧阳中石 主 、佟韦 张虎、刘正成 邵宇、沈鹏、王学仲、李 张海、聂成文、 林岫、尉天池、朱关田、段成桂、刘自椟、邹振亚、何应辉、夏湘平 理 孙轶青、沈鹏、刘炳森、林岫、王祥之、苏士澍、洪民生、梁东、熊伯齐、王景芬、张源、刘正成、 张荣庆、邹德忠、邵宇、佟韦、刘艺、权希军、张虎、张旭、李志敏、盛绳武、薛夫彬、苏适、 周慧珺、韩天衡、张森、王伟平、吴建贤、周志高、王学仲、顾志新、曹柏昆、孙伯翔、李铎、夏湘平、 朱寿友、张道兴、张坤山、汪守德、尉天池、赵绪成、张杰、洪炜、刘江、朱关田、马世晓、林剑丹、 张海、王澄、王宝贵、李刚田、冯志福、聂成文、伦杰贤、王延风、姚志忠、邹振亚、魏启后、朱学达、 张业法、李半黎、徐无闻、刘云泉、何应辉、李曲斋、张桂光、田树苌、文景明、陈巨锁、陶佛锡、陶然、 段成桂、冯巨中、李百忍、刘天明、徐本一、张明明、涂廷多、赵佩绂、姜玉库、刘自椟、王崇人、钟家佐、 王精、谢云、王兆荣、张鑫、王一琴、颜家龙、邬邦生、戴明贤、张有碧、赵正、肖弟、刘正谦、 胡介文、李群杰、郭伟、耶拉、康庄、赵彦良、尼亚孜?克里木、陈奋武、谢澄光、王云、方延年、 拉巴次仁、刘振国、黄强、吴东民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领导机构名单 顾、谢云 主

世纪初期“海派”代表画家书法观念研究

20世纪初期“海派”代表画家书法观念研究 徐海东 内容摘要清末民初由赵之谦、任伯年等人开创的“海派”画风对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影 响深远。同以往的文人画派相比,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海派”画风艺术风格上有其独特之 处。由于受时代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海派”画家比较重视书法在绘画中的作用,重视笔 墨线条的金石味,绘画用笔方式上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生 活在艺术领域的反映,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关键词赵之谦吴昌硕书法金石入画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叶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发生巨变的时期,政治经济上的变革在文 化艺术领域同样在发生。在五口通商重镇的上海,由于“海禁一开,贸易之盛,无过上海一 隅,而以研田谋生者,亦皆于而来,侨居卖画。”1这种经济的繁荣吸引了大量前来谋生的 职业画家。英国的艺术史家迈克尔·苏利文在其书中写道:“活跃于上海的任伯年画风中, 通商口岸特有的喧嚣的气氛与融汇在大众性之中的蓬勃生气文化交融在一起。”2“海派” 画家在吸收外来艺术积极因素的同时,作品带有强烈时代气息,给衰弱的清末绘画注入了新 的生机。在绘画创作的同时,“海派”画家十分重视书法在绘画领域的运用,社会民众审 美取向的变化影响了其书法风格的形成。其书法倾向于古朴厚重的碑派意趣,带有明显的时 代印记。 一“海派”画家以书入画观念和书法的碑学取向 在中国艺术领域,由于绘画与书法特殊的亲缘关系,历来不少文人画家都主张以书入画、 书画相融。而其中影响较大者,则首推元代赵孟頫,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其绘画名作《秀石 疏林图卷》题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正是赵对书法与绘画在用笔、形式美感上的联系的理论总结。王原祁的《麓台题画稿·仿大 痴设色》云:“书法与诗文相通,必有书卷气,然后可以言画。”3则是从传统的文人画角 度阐释了书法在绘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代陈师曾《文人画之价值》一文指出: 1张鸣珂《寒松阁谈艺琐录》转引自徐书城着《中国绘画艺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73页 2(英)M.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着《东西方美术的交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230页 3周积寅着《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548页

中国古代画家名录

中国古代画家名录-1 三国-两晋-南北朝画家 顾恺之——(约345——406年),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他是东晋著名画家,多才艺,工诗赋,尤精于绘画,擅长于佛道、人物、肖像、禽兽、山水,尤善传神。曾在建康瓦棺寺作维摩诘壁画,为世所称。代表作品《女史箴图卷》、《列女仁智图卷》、《洛神赋图卷》等。 萧绎——(505——554年),字世诚,博学善画,尤以肖像画最擅。代表作品《职贡图卷》。 ----------------------------------------------------- 隋唐画家 展子虔(约531——604年前后),隋朝山水画家,渤海(今山东阳信)人,他的人物、山水、界画和车马无不精湛,尤长人物山水。代表作品《游春图卷》是现存卷轴山水画中最古老的一幅。 阎立本(?——673年)唐代初年,人物画家,雍州万年(今陕西临潼)人。他的绘画题材非常广泛,除当时流行的宗教画外,人物、车马、山水、台阁等无所不能。但他最擅长、成就也最突出的还是肖像画和政治性题材的历史画。代表作品《步辇图》等。 李昭道——初唐时期,青绿山水画家,画风精巧细密。代表作品《明皇幸蜀图》体现了他的典型风格,时代特征明显,是反映唐代山水画面貌的重要传世作品。 张萱——唐代陕西长安人,最擅长画妇女和婴儿,他的人物画创作多半是描写宫廷妇女的闲散娱乐生活,人物形象不仅“形似”,而且传神,能确切刻画人物的心理状况。代表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等。 梁令瓒——或称蜀人,活动于开元年间,画风严谨、精细,在天文学上有一定贡献,代表作品《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 周昉——唐代长安人,擅长贵族人物肖像及宗教壁画,亦以仕女画为突出,以当时的关中贵妇为形象依据,具有以“丰厚为体”、“衣裳简劲,彩色柔丽”的特点,体现了中晚唐时期官僚贵族的审美情趣。代表作品《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等。 李真——中唐时人,师法周昉,代表作品《不空金刚像》。 韩滉——唐代长安人,他画了不少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倾注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对农民疾苦的同情之心,此外,他特别喜欢画牛。代表作品《五牛图》等。 韩干——唐代陕西蓝田人,一生中的绘画活动,大多数以马为表现题材,他画马,不拘成法,注重观察和写生。代表作品《夜照白图》、《牧马图》等。 韦偃——唐代的画马名家,代表作品《牧放图》等。 孙位——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晚唐宫廷画家,善画人物、鬼神、杂画。性情疏放不羁,不拘礼法,平

绘画里的中国;走进大师与经典1-11章答案

1.1 1【单选题】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将欧洲的()带到了中国。 A、圣像画 B、静物 C、风景画 D、世界地图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哪一个不属于课程中提到的早期外销画。 A、制茶 B、陶艺 C、中国风情 D、制丝 我的答案:C 3【单选题】()不属于课程中提到的清朝时期广东流行的绘画风格。 A、英国 B、荷兰 C、意大利 D、法国 我的答案:D 4【单选题】从哪个年代开始,葡萄牙人就到澳门安家落户?() A、1550年代 B、1560年代 C、1540年代 D、1570年代 我的答案:A 5【多选题】 一开始的清代外销画有哪些不同的题材?() A、茶叶的制作过程 B、陶艺的制作课程 C、制丝的过程 D、农作的过程 我的答案:ABC 6【判断题】郎世宁减弱了绘画中的光影、透视和结构。 我的答案:√ 7【判断题】外销画出现在1680年代。 我的答案:×

1.2 1【单选题】徐悲鸿曾说:“()习画之所,盖中国西洋画之摇篮也。” A、董家渡 B、土山湾 C、广东 D、上海 我的答案:B 2【单选题】用西洋红画国画,可以说始于()。 A、周慕桥 B、郑曼陀 C、杭稺英 D、吴友如 我的答案:B 3【单选题】()不是课程中提到的对冯钢百产生影响的艺术。 A、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B、美国的艺术 C、日本的艺术 D、古典艺术 我的答案:C 4【判断题】《点石斋画报》里的很多图像,都使用了西方绘画的技法,表现了日常发生在大街小巷里的事件。 我的答案:√ 5【判断题】土山湾的绘画题材包括宗教画和日常风俗,以日常风俗为主。 我的答案:× 2.1 1【单选题】()不是课程中提到的“海派”画家产生的背景。 A、金石趣味的流行,大大削弱了传统文人的淡泊、柔弱的气质,为人们摆脱传统,接受西方新艺术提供了帮助。 B、全国的书画家纷至上海,使上海的绘画社团和组织得到了延伸,市场经济的规则开始进入书画领域。 C、《南京条约》的签订后,五口通商,使得大量西洋商品进入中国,带来的图像和符号对中国画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D、清政府宫廷绘画中,西洋画风的流行。 我的答案:D 2【判断题】从趣味、形式、思想、理念方面来说,“金石入画”都可以被称为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我的答案:× 2.2

中国历代画家名录及作品(二)

中国历代画家名录及作品(二) 王绂(公元1362~1416年),一名芾,字孟端,号友石,江苏无锡人,曾隐居九龙(今惠山),自号九龙山人。洪武时生员,永乐初以善画被提拔,供事文渊阁,官中书舍人。以墨竹名天下,笔致纵横落,能于遒劲中见姿媚,得文同、吴镇遗法。山水多学王蒙,风格苍郁,平远之景则近倪瓒。能诗,着有《书画传习录》、《友石山房集》。作品有《乔柯竹石图轴》,《隐居图轴》,《北京八景图卷》,〈湖山书屋图卷〉,〈竹鹤双清图轴〉(与边景昭合作)。 边景昭(生卒年未详),陇西(今甘肃)人,永乐(1403~1424)间召至京师授武英殿待诏。至宣德 (1426~1435年)间仍供事内殿。善绘事,尤精于花鸟,师南宋画院体格。花之娇笑,鸟之飞鸣,叶之正反,色之蕴籍,不但勾勒有笔,其用墨无不合宜。其设色沉着而妍丽,一图之中能描绘多种禽鸟,飞鸣夕栖跃于花木竹石间,饶有生趣。为明代早期花鸟画之高手。作品有〈双鹤图轴〉,〈春禽花木图轴〉。 李在(公元?年~1431年),字以政,福建莆田人。宣德时与戴进等同以善画进入宫廷,官直仁智殿待诏,日本画

僧雪舟,曾与他切磋画研。工山水,细润处近郭熙,豪放处宗马远、夏圭,笔气生动,得苍劲之意。善画人物,〈画史绘要〉谓“自戴进以下,一人而已。”作品有〈〈阔渚晴峰图轴〉,〈米氏云山图(册页)〉,〈萱花图(册页)〉,〈归去来兮图卷之三—云无心以出岫〉。 夏芷(生卒年未详),字庭芳,一作廷芳,浙江杭州人。善山水从戴进,笔力逼其师。但用意模仿而少风韵。约生活于宣德时期,不幸早卒。作品有〈归去来兮图卷之四—或棹孤舟〉。 戴进(公元1388~1462年),字文进,好静庵,又号玉泉山人,浙江杭州人。宣德间(1426~1435年)官直仁殿待诏,绘画临摹精博,得唐宋之家之妙,故道释、人物、山水、花果、翎毛、走兽等,无所不工。山水师马远、夏圭,并取法郭熙、李唐,俱遒劲苍润;人物佛像能变通用笔,顿挫有力;所作葡萄配以勾勒竹、蟹爪草,别具格调。画在明中叶影响较大,是“浙派”的创始人。作品有〈蜀葵蛱蝶图轴〉,〈仿燕文贵山水轴〉,〈雪景山水图轴〉,〈溪堂诗思图轴〉,〈达摩六代祖师像卷〉。 夏昶(公元1388~1470),字仲昭,号自在居士、玉峰,

清末海派画家吴友如最后的杰作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e16429553.html, 清末海派画家吴友如最后的杰作 作者:董惠宁 来源:《收藏与投资》2016年第06期 社会新闻画中颇有价值的是西方新的科技发明。除前述“罄款常存”外,“电报变格”画了西方电报居然可使“数万里程途,瞬息可达降”之神奇;“车行树腹”形象地绘出了美国旧金山蒸汽火车穿过大树行驶的趣闻;“履险如夷”画面使读者如实地看到,欧洲人制造的热气球飞行在荷兰上空化险为夷的情景。无疑,这些新闻图画为闭塞的中国读者带来了一些最新发明、科技珍闻之类的信息,使生活在封建封闭社会中的中国人大开眼界。如彼时电话始通,自英至法,于话筒中可闻透过英伦海峡之歌声,画中谓之“德律风”。美术设馆,任人欣赏,而不藏之名山、珍诸箧笥。如,第四号里的修街机器、第十七号里的西国丹青、第二十一号里的大自鸣钟、第二十四号里的西人走冰、第五十三号里的美国女、第六十一号里的河有新星、第六十六号里的师旷失聪、第六十七号里的铜罗飞栈、第九十一号里的活招牌、第九十五号里的电器妙用、第九十九号里的新式巨炮。其中“活招牌”,描述的是西洋人做的流动广告,题记云:“……英人某精于格致,以新法制成刍料,马食之而肥腯,遂时肥马驾车而出,悬一标于马背,以为此马之肥皆缘食予新法刍料之故。招摇过市,盖以此为活招牌也。也而肥马之后随一瘦马,另驾一车亦插一标于其背,谓此马之瘦以未食余之刍料也。一肥一瘦相形之下殊觉显然……”这类流动广告,在当时国人眼里可谓石破惊天,十分轰动。更能体现晚清国人的好奇心的,是对于各种文娱的介绍与描述。西人之走冰、摔跤、马戏、丹青等,均让国人眼前一亮。 从一些图片来看,有关外国新闻的场景多出于画家根据文字新闻凭自己经验阅历想象而成。从第十三号里的“天上行舟”可见一斑。“天上行舟”无疑是介绍西方的飞艇,但画家想象能够上夭的应该有翅膀和尾巴,因此,人为的在艇两侧加上三对如鸟翼般的翅膀和一个尾巴。有些参考外国报刊照片的图则较真实。 从绘画风格上看,由于西洋绘画技法的渗透,使惯用毛笔、宣纸的国画家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把西洋画法中的透视、解剖、注重形象写实等西画技法吸收融合到自己的绘画中去,形成了别开生面的“海派”人物画风。吴友如等继承了明清版画木刻艺术,特别是民间艺术的优秀绘画技巧,用写真的方式广泛描写社会风情,将其擅长的人物肖像画和界画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特别擅长战争画,画作大多融入民间年画线描技巧与西洋画透视、解剖之术。 擅作层次丰富之大场景铺陈,构图新颖紧凑。线条简洁生动,道劲流畅,独具风格。他的创作最大艺术特点及效果是:人物丰富而具有真实性,画面生动而富戏剧性,对连环画创作风格甚有影响。因为无论从画报的表现形式还是装订样式上看,都与后来的连环画极其相似,不同的是画报的画每张都是独立的,前后不相连贯。 在吴友如等的时事新闻画中,传统的题材,如花草树木或旧式屋宇,仍用传统画法,即以白描为主,而新式建筑、机器和西式穿戴的人物则参用一些西洋版画技法,如以密集的网状线条处理深色部分或阴影。在空间与构图方面,采用把西洋线透视和中国界画中平行透视和中国

海派绘画

海派绘画 海派又称“海上画派”,或“沪派”,一般指的是发生于十九世纪中叶(1843年),至二十世纪初期(1927年)时,一群画家活跃于上海地区,并从事绘画创作的结果与风尚。 海上画派大约形成于19世纪中叶,当时上海成为近代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吸引了各地画家云集沪上,逐渐形成“海上画派”。当时寓居上海的名画家有虚谷、任熊、任熏、任颐(伯年)、吴昌硕等人,他们大都平民出身,以卖画为业,创作题材丰富,画面清新通俗,深受平民阶层的欢迎。与以北京为中心的正统宫廷画派形成鲜明的对比。海上画派,对中国近现代国画影响深刻,作为一个地域流派,至今存在(新“海派”),兴盛不衰。他们的作品在今天的书画艺术市场上仍占很大的份额。就区域性而言,上海的开埠,所引发的社会发展──属于政治的、文化的、生活的多元性,包括商业的频繁已成为中国的活动特区,人民的生活也随着商业兴趣,而有更广泛的视野;就经济的发展,使之富裕的象征,甚至酬谢礼物,便落在精致文化的发展上;就文化特质来说,绘画创作是极为适宜的主题艺术。因此,自古虽也有卖画的记载,但文人大都以知音相赠,或停留在教书授徒,以求“束修”的供养,虽然先有郑板桥等人,有类似职业性的主张外,真正以画为职业的事件,上海地区的繁荣,成为此风气的催发者。究其原因,当然是上海地区,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包括了政治的涉入,被划入外国道商的港口;本身传统文化的承继,如扬州画派的存留,事实上商贾与仕绅交往之间,绘画与书法的赠酬,是极为现实性的礼品,典雅适宜;这项经济状况的衡量,也间接促成上海地区艺术活动的蓬勃发展。所以说上海的画风已接近职业性、专业性的画作,并且颇有现实性的题材,包括传统人文精神的形式,诸如吉祥意义、道德品评、祈求理想等,甚至偏向具有“情绪”性的创作,如喜怒哀乐为内涵,这便是海上画派大都以花鸟画为主的主因。因为山水画较不易表现出大富大贵的即兴题意,言及此,这又要检视绘画完成的快慢问题,花鸟画颇具象征性的意义,配合人物画亦近于人情世故的题材,只要安置妥当,画家在快速度下,很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山水画虽有简笔画法,毕竟无法草率,因此海上画派的风格趋向民俗性的画作,亦历历可数。当然就绘画发展而言,外延于内敛的充实,当画家感受到仕绅与商业之间有所牵动时,如何引导人情高雅又简明的画法,是促成画风的主因。 海上画派,上承唐宋传统技艺,吸取明清陈淳(白阳)、徐渭(青藤)、陈洪绶(老莲)、八大山人、石涛和“扬州八怪”等诸家之长,又受清代金石学的影响。 画风:潇洒放纵,又雄厚古朴的特色。 画技上:借鉴民间与西洋绘画艺术,对传统中国画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作品体现时代生活气息,在“正统派”外别树一帜,融贯中西,独成一派。 就内容来说:花鸟画最多,其次为人物、再次山水画,依序再为杂项题材,就传统的意义上,有来自古诗词、文学作为基调,再佐以西方反衬法、结构法、设色法等,在笔法墨法的应用上,简逸而明快,只求意境而略其形式。 特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能破格创新,流派自由,个性鲜明;重品学修养;和民间艺术联系深,能达到雅俗共赏;善于借鉴吸收外来艺术;作品颇具象征性,讲究内涵充实,造型色彩华美而兼具实用性与现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