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作用及培养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作用及培养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作用及培养

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的作用及培养

摘要:

知法爱法是每个公民应有的责任意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对大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拥有基本的法律意识可以及时有效的保护人自身的权益和生命安全。工作初期要签的劳动伙同法,和人结婚也有婚姻法对自己的保护。如果什么都不了解一点的话。吃亏了受伤害了都不知道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所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对大学生今后的人生都有重大作用的的事情,相当于在培养一种自尊、自律、自强是人生态度。

摘要:大学生法律培养作用

一、非法律专业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意义

“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夏,庇护着我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砖石上”

①高尔斯华绥曾经这样说过。可见法律就是一样用来保护我们自身权益的至高无上的权利。知法懂法通晓利用基本法律常识来保护自己,就怕的是你不懂法。所以为每个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开设法律方面的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②康德这句话既客观又公正的阐释了法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他可以用来保护我们普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到侵害。工作顺心了,生活开心了,身心自然就健康了,人自然就幸福了,我们追求的生活自然就来了。所以在进入社会之前要学会从头到尾的保护自己,因此大学生了解一些基本法律是非常有必要的。懂得一些基本法律,在大是大非面前才能更好的做出理智正确的判断与取舍,在自己受到伤害时懂得用法律为自己保驾护航,使自身权益不受到侵害;在别人受到伤害时,还可以保护他人,助人为乐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

二、法律的作用

1、对国家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四分五裂,群雄割据,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无数的思想家,构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正是因为各派的思想主张法律不同,各自认同的君王不同,才会有那么多的战乱和纷争,以致人民在这样的局面下倍受欺凌,时局动荡。儒家认为只要人人遵守符合其身分、地位的行为规范,便可维持理想的社会秩序,国家便可长治久安了。因此儒家极端重视礼在治理国家上的重要性,提出礼治的口号。同时也主张德治。孔子说“为政以德”。他比较德刑的优劣,得出结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儒家既坚信人之善恶是教化所致,也坚信教化只是在位者一二人潜移默化的力量,于是从德治主义愆而为人治主义。这样的法治理念在和平时期还行,在战争纷乱的年代就不行了。

法家反对礼治、德治、人治,主张法治。认为国之所以治在于赏罚,一以劝善,一以止奸,否认仁义道德的价值,认为并不足以止乱,无益于治。法律的作用原在禁恶,非为劝善。

①出自英国小说家约翰·高尔斯华绥

②出自德国哲学家康德

从法家的眼光来看,只要使人不敢为恶,法律的目的便已达到,原不问人心善恶,也不要求人心良善。法家也反对人治,他们认为借助于法律便可治理国家。这样的做法虽然弊端很大,但是在春秋战国那个年代来说,这样的做法也许是对的,所以才有了后来法家的代表人物李斯成功辅佐秦始皇一同山河结束了分裂的局面。但秦之后在和平时期任然使用那套严苛的法治就无疑是加重百姓的负担,这样才会有后来的秦灭。

后来,在前人的经验上,法律制度越来越完善。所以好的律法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可以很好的治理一个国家,也可以覆灭一个国家。直到现在,我国也十分强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理念。

2、对社会

古时法律的意义在于维持政治、社会秩序,主要地是维护君权,巩固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维护父权和夫权,维护家族主义。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对普通人是依法执法,但是王公贵族就不同了,虽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是又有谁真正执行过。

现在的法治系统就比较全面了,有了一个相对公平的高度,但也防不住有的律师钻法律的空子。现在正在构建和谐社会,这就和法治有很大的关系,有了法律作为前提保障,少了很多违法犯罪的情况,生活就会更加舒心。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断的在报复社会,也有做好事反被诬陷的情况发生,出来这些,现在的社会还是友爱大于伤害的。

而大学生这个群体对社会的法治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大学生接受了这么多年的高等教育,肯定会有自己的法律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义务的意识,在这些基础的教育下,大学生会更好的适应现在的社会生活,严格约束自己,以身作则,共同构建和谐幸福的社会。在一辈又一辈人的努力下,会实现的。

3、对个人

大学生了解基本法律对自身而言的作用就比较明显了。

大学毕业了要去找工作,在工作初期就要签一个劳动合同,你如果一点都不懂,被骗了也许都不知道。劳动合同一共包括九项内容,如果在签合同之前不把方方面面都弄清楚,就会给自己留一个隐形的弊端。比如当时签的时候没有规定工作地点,公司就可以随随便便的把你派到其他地方去,你不去的话,他就有理由解雇你。比如试用期,不同的签约时间有不同的试用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就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所以试用期不是老板说多少就是多少的,有法律保障的。

每个人都会结婚,开始是美满的,但是到婚姻走到尽头的时候呢,曾经的恩爱或许会变得恶语相向,为了那点财产的分配,谁都不愿意吃亏,尤其是现在的女孩子们一定要了解基本的婚姻法避免以后受到伤害。现在离婚率又这么高,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去选择财产公证等方法来保护自己。

三、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途径

1、在学校里

提高学校的法治氛围,严格规范校规校纪。用法治的观念来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推行人人平等。以法治的观念来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公开公正公平来推行各项活动、选举的举行。提高教师的法治素养,这样在授业的时候也可以潜移默化的树立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作用,让大学生更多的学习到对自身有帮助的基本法

律知识,拥有良好的法律修养。多参加法律方面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多听听法律方面的讲座,看看有关法律的书籍,在耳濡目染下慢慢渗透法律的意识,增强自身的修养。

2、国家对大学生的影响

通过不断完善现有的法规法治,加强对法治的建设,深入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句法治方针。大力惩治违法乱纪的人,通过网络报刊电视等途径向观众传播法治知识,公开对违法乱纪人的审判。大学生要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国家法治建设的心动向,多看看新闻等实时报道,树立心中法律的影子,加强法治深入人心。人人心中存在法律,时时警戒自己不干违法乱纪的事,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一代又一代深入人心。

总结: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不只是法律专业的同学才学法律,应该是每个大学生都去了解基本法律常识,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面对社会的残酷斗争,多一个保护自己的方法,也是很好的。如上述所说,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了解一些基本法律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作用都是很大的,一个大学生或许太少,但是所有大学生加起来就是一个庞大的力量,一点一点的改变社会的法治意识,引领正确的法治风气。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充实自己的法律知识,不是在做无用功,它的用处要以后才会体现出来而已。

参考文献《制度是怎样形成的》200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苏力。

《法律意识论》2001年法律出版社出版,作者:刘旺洪

《论法的精神》201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孟德斯鸠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作用及培养

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的作用及培养 摘要: 知法爱法是每个公民应有的责任意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对大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拥有基本的法律意识可以及时有效的保护人自身的权益和生命安全。工作初期要签的劳动伙同法,和人结婚也有婚姻法对自己的保护。如果什么都不了解一点的话。吃亏了受伤害了都不知道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所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对大学生今后的人生都有重大作用的的事情,相当于在培养一种自尊、自律、自强是人生态度。 摘要:大学生法律培养作用 一、非法律专业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意义 “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夏,庇护着我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砖石上” ①高尔斯华绥曾经这样说过。可见法律就是一样用来保护我们自身权益的至高无上的权利。知法懂法通晓利用基本法律常识来保护自己,就怕的是你不懂法。所以为每个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开设法律方面的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②康德这句话既客观又公正的阐释了法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他可以用来保护我们普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到侵害。工作顺心了,生活开心了,身心自然就健康了,人自然就幸福了,我们追求的生活自然就来了。所以在进入社会之前要学会从头到尾的保护自己,因此大学生了解一些基本法律是非常有必要的。懂得一些基本法律,在大是大非面前才能更好的做出理智正确的判断与取舍,在自己受到伤害时懂得用法律为自己保驾护航,使自身权益不受到侵害;在别人受到伤害时,还可以保护他人,助人为乐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 二、法律的作用 1、对国家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四分五裂,群雄割据,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无数的思想家,构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正是因为各派的思想主张法律不同,各自认同的君王不同,才会有那么多的战乱和纷争,以致人民在这样的局面下倍受欺凌,时局动荡。儒家认为只要人人遵守符合其身分、地位的行为规范,便可维持理想的社会秩序,国家便可长治久安了。因此儒家极端重视礼在治理国家上的重要性,提出礼治的口号。同时也主张德治。孔子说“为政以德”。他比较德刑的优劣,得出结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儒家既坚信人之善恶是教化所致,也坚信教化只是在位者一二人潜移默化的力量,于是从德治主义愆而为人治主义。这样的法治理念在和平时期还行,在战争纷乱的年代就不行了。 法家反对礼治、德治、人治,主张法治。认为国之所以治在于赏罚,一以劝善,一以止奸,否认仁义道德的价值,认为并不足以止乱,无益于治。法律的作用原在禁恶,非为劝善。 ①出自英国小说家约翰·高尔斯华绥 ②出自德国哲学家康德

法律意识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论法律意识对大学生健康成长 所谓意识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与物质相对应的。马克思主义早就告诉我们,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1〕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应,是人脑的机能、“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意识根据它的对象和内容不同,可作不同分类,如自我意识、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可进一步细分,法律意识就是社会意识的一种。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3〕 据此,我们可以将大学生法律意识表述为: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这种反应和体验是积极的,能动的。这种表述可以概括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不同层次和组成部分,正如刘旺洪教授所言:“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4〕大学生法律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备社会主义现代法律意识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又有自己的特征,同时还区别于一般社会群体的法律意识。就其主体而言,大学生的年龄层次、受教育程度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或社会公众;就其内容而言,由于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致使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因此,他们的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虽然客观上讲,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法律意识必然包括法律思想体系的理论内容,但就实际状况而言,在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中,法律思想体系理论内容的比重还是较低的。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结构 大学生法律意识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它包括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理论、法律信仰四个基本要素,这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形成由低级向高级,由深层到表层,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多层次结构。只有当四要素产生最佳组织效应时,才能实现整体功能的最优化。 1.大学生法律心理,即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现代法及法律现象的直接心理反应、感受、体验等,是大学生对法及法律现象反应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的心理状态。大学生的法律心理是在对法律观念、法律理论、法律理念的向往与勇于接受的基础上和导引下而形成的直观而不片面、具体而不盲目的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可使片面性、盲目性、自发性降至最低限度,是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克服自身的偏激性而获取的。因此,大学生法律心理具有如下特征: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浅谈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浅谈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大学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希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不仅对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提高全民法律素养的关键。下面是给大家搜集的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基础课堂教学 加强法律基础课教学对提高整个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要增强师资力量。师资薄弱是影响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第二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引进律师、法官、检察官进校园为学生授课或者讲专题,利用他们丰富的法律工作经验,提高学生适用法律能力。最后,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一起抓,在课堂上不能偏向任何一方的教学,只有这两者共同发展的大学生,才称得上高素质的大学生。 2.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法律知识的实效性 在教学中以案说法、以案解法、法案结合来组织教学,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适当时可以组织课堂辩论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法律知识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掌握法律知识的目的。

3.促使大学生树立对法律的敬仰,树立学法、知法、守法的意 识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引进律师、法官、检察官进校园,为 学生授课,开讲座,利用他们法律工作中的案例,来个现场断案,在学生中树立法律的威严,剔除社会上的各种妨碍法律公平公正的干扰,促使他们树立对法律的敬仰,从而促使大学生树立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培养具有良好法律素养的大学生,是高校法制教育神圣而不可推卸的责任。 高校除了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外,同时也要加强对大 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把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修养相结合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引导他们了解我国各项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和规定,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把他们培育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为了客观地分析与评价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进一步理解加强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呈现以下特点: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 负责人 【摘要】众所周知,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本文谈到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和相关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 一、调查背景和意义 众所周知,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也是公民、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而当今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法律意识的强与弱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乏,法律素养的不足,经常有违法犯罪的事件发生,甚至有些是震惊全国的恶性犯罪行为。权威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不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亟待加强已经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它的解决有着重大的意义。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很多情况下几乎没有用法律解决争端的概念,曾经从中学里学过的法律知识也只不过为了应付所谓的考试,而在现实中,法律知识极为重要。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社会的不良因素和现象影响,我们要通过学习法律,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由此我们提出一系列疑问:到底会有多少大学生真正了解法律知识,有足够的法律意识呢?而了解的同学到底又了解了多少,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的呢?或者,通过我们的调查,会不会有同学因此开始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呢?所以,我们调查小组决定针对我们丽水学院在校大学生展开一次调查,以了解我们学院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从而提出一些方案,从我做起,增强法律意识,做一个知法懂法的好公民。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分析 (一)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通过纸质稿以及电子稿收集资料,调查对象是丽水学院的学生,人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2、调查结果:通过调查我们对大学生法律意识有了基本了解。 (二)情况分析如下:第一、对发法律知识了解甚少。近%80的人只是听说过法律援助,知道并了解的人少之又少。44%的人承认自己在法律知识方面的缺失,并且有29%的人虽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却不懂得如何将法律知识应用于实践,仅有少部分人能够掌握并应用法律。第二、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很多大学生在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会选择沉默,而不是去争取他们的利益。这就会是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会越来越淡。另外还有一些违法犯罪的极端例子已经一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当他们受到不法侵害时竟然还会有接近30%的人选择用暴力解决问题,这种情况着实令人担忧。第三、大学生缺少维护法律公平公正的决心。当大学生面对生活中的违法乱纪的行为时,40%的人选择用沉默面对,有些人说:我们的力量太薄弱,和他们抗衡那就是以卵击石。生活中,部分大学生缺少维护法律的勇气和责任感。第四、大学生对法律的漠视与不关心。大学生法律知识欠缺的原因在于仅有2%的人会选择去关心和了解一些国家的立法和法律报告。还有接近2%的人对于已经触及到法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分析。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分析。

(一)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不高。 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董舆[2]教授通过他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出:“人们的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虽然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学过一些法律知识,但整体法律知识水平却较低。 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只是临到考试的时候突击,应付了事,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大学生不可能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 (二)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法制观念淡薄。 法律观点、法律观念是法律意识的组成部分,它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的依据。它们与法律知识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当前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较低,法律知识薄弱,易产生错误的观点、淡薄的法制观念,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实现持怀疑、不信任的态度。《中国青年研究》(1999,2)[3]中有这样一组调查数据,对象是某高校三年级的大学生,他们对于“如果你涉及到诉讼,你对法律的公正裁决”表示有信心的占35.1%,而58.1%的大学生表示信心不足,有6.8%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没有信心。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回答“不太平等”的占第一位为79.7%,“不平等”的占第二位12.8%,认为“平等”的占9.5%。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权利观念,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甚至会放弃法律武器,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导致了违法犯罪的可能性。 (三)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 时至今日,大学生犯罪问题已呈现上升趋势,据中国犯罪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4]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1965年,大学生犯罪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1%,“文革”期间,占整个刑事犯罪的2.5%,而近几年,占整个社会的17%。我们知道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和硫酸的饮料,倒在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和嘴里,造成多只狗熊受伤。刘海洋在被拘留后说,自己学了法律基础知识。知道民法、刑法等,但却不知道伤害狗熊是违法犯罪。现在知道了,自己

如何提高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不能自发形成的。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的提高,只能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唤起大学生对自由、权利、秩序以及法律的憧憬和期待,进而增强其法律意识。 1.注重理论学习,增加课堂教学。正确的极强的法律意识绝不是空中楼阁,而要以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作为底蕴,因而大学生首要的是学习法律,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学习法律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课堂教学掌握我们国家基本部门法的理论,如宪法、民法、刑法经济法、婚姻法、诉讼法等等,这是确立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不学法、不懂法便不会有正确的法律观,更谈不上参与民主政治建设,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有关法学原理系统地讲清、讲透,使学生学习能抓住重点,领会实质,以便牢固地把握法律的基本原理,从而为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奠定基础。注重法律的课堂教学,还应该增加课时,通过大量的法律知识的灌输,强化学生的法律意 2.注重家庭支持,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供坚强的后盾。家庭教育具有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特点,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如果家庭教育不力,将会严重影响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因此,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做知法、守法的楷模。家长应保持与子女的联系,积极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并及时掌握子女的心理需求与思想动态,给予子女相应的指导和关爱,解开他们思想上的症结,矫正他们不端的行为,抑制他们过分的物质欲求,使子女在父母的关爱、呵护下,树立起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人格,增强抵御外界不良诱惑的能力。 3.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至关重要。宏观上,我国必须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真正落到实处,使法律和制度不依领导人的看法而改变,克服无法可循、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等现象,真正作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各部门各领域严格依法依规章办事,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法制教育,惩办腐败,完善社会监督,确保司法独立、司法公正,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在全社会形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微观上,要预防和惩治一切凶杀暴力、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等有害书刊、音像制品及非法网站毒害大学生,净化环境,强化治安,在全社会创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形成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舆论和风气。 4.大学生也应该积极的学法、懂法并用法,加强自身的法律修养。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最重要的是大学生们自己主观方面的接受,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所以只有大学生自己积极的学法、懂法并用法,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法律保障自己的利益,同时提醒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保障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也不会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样是解决如何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问题的根本所在。 总之,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于国家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做好各项具体的工作。

浅谈大学生法律意识及教育策略

浅谈大学生法律意识及教育策略 建成法治国家,应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要有一套反映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律制度体系;另一方面是要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秩序所包含的伦理价值的信仰,即社会公众对法律忠诚的信仰。如果说前者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后者就是法治得以实现和法治精神得以形成的关键。法学法律意识就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态度的总称,提高全民法律意识是我国依法治国战略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 绪论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该有良好的法律,有依法办事的政府工作人员,有公正司法的审判、检察系统,有守法的国家、机关、公民,而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法律意识。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其法律意识结构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中国的法治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我国高校连续扩招,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达1738.8万人,研究生110.5万人左右,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文化素质、技能素质等多方面,但法律素质应该是大学生综合

素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依法办事,明辨是非,抵御不良社会现象影响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引导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需要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康树华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1965年青少年犯罪约占1%,“***”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约占到整个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2.5%;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3在校大学生犯罪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而且犯罪类型向多样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大学生犯罪成为高校和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法律意识低下、法制观念淡薄是最直接的原因。因此,在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的同时,努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使他们对违法犯罪有更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做到自觉守法、自觉用法,从而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三、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就是人们对于法与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与心理态度的总称,就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对法的制定实施就是非常重要的。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法律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与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对法、法律制度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以及对行为就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依法治国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它的有效实施就是以全体公民的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为前提的。大学生就是我国社会主义与谐社会建设的栋梁,就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强与弱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因此,充分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律观念较为模糊。针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一)确立科学培养观念,提高对法律意识的认识 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观念。我国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与法律就是由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就是全体人民意志的反映,代表了全体人民的利益,在我国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在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过程中,应当强化宪法与法律的这种权威。只有使大学生学会了运用法律知识的方法并能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才能培养好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也才能真正使法律知识教育取得更好的实效性。 (二)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家长、学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这其中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善我国的法治环境,将依法治国的国策贯彻到底,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与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落实到实处。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大学生对我国的法治发展有信心,能够从内心接受社会主义法律意识,进而了解法律的内

大学生法律意识论文

大学生法律意识论文: 摘要: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 组成部分。 本文在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展开研究,对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办法。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善于独立思考,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喜欢表现自己、设计自我,注重个人的现实利益,对自身的素质要求较高。但由于某些社会风气、传统道德和法制教育的不足,致使其法律意识方面非常淡薄,甚至缺失。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有鉴于此,加强大学 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就更不容忽视,而且应当成为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1.法律信仰缺乏法律信仰是指基于社会主体通过对法律现象的感受而形成的内 心对法律价值的认同,对法律的坚定信念和尊重,是公众自觉守法的升华。部分 大学生崇尚权力,迷恋金钱和财富,对法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认识没有准确 地把握,对法治缺乏信心,甚至认为法律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受权力和金钱的支配,有了权力和金钱,就可以为所欲为,颠倒是非。 2.法制观念淡薄人之为人,最首要的就是其言行举止受到各种规范的约束,如校规、道德、法律,以及各种社会礼仪习惯等,其中,最基本的规范应当是道德和法律,大学生更应如此。然而,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他们或者动辄恶言相向, 互相看不起对方;或者漠视对方权益,无事生非,造谣中伤,恶意攻击他人;或者不知如何保护自己被他人侵犯的合法权益,只能忍气吞声;更有甚者,根本无视法律的存在,最终不得不受到法律的制裁。例如轰动全国的马加爵恶性杀人案件,还 有发生在北京动物园的清华大学生刘海洋的“泼熊事件”等。 3.法律知识不足当代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法律素质不高, 他们所知道的一些法律知识,也仅限于课堂上的灌输所得。他们始终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学习法律便一无是处”,从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法规。殊不知,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命运和前途,而且关系到民族 的振兴、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4.强调权利而忽视义务权利和义务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权利与义务是 相对应的,从利益分配上讲,就是索取和付出的关系,他们之间具有统一性、平衡性的关系。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尊重他人的权利是主张自己权利的前提,不尊重他人的权利,其实就是践踏自己的权利。然而,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片面强调自己的权利,只知道索取利益,不懂得履行相应的义务。 总之,当前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干扰,法律的权威还没有在大学生的头脑中完全彻 底地树立起来。但可以肯定的是仍然有不少的学生具有浓烈的忧患意识,对法律的渴求显得尤为强烈。他们深知在法治社会里,法律无所不在。无论是目前的生活、学习,还是将来参加工作,无一例外地都要受到来自法律的各方面的调整和 约束。所以作为合格的大学生,就应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使自己在遵纪守法、 依法办事等各方面,都能成为全社会的楷模。 二、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法律意识论文

题目: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调查与分析 专业: 班级: 组长: 组员: 成员分工: 调查目的:在中国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又可以映射出法制贯彻的效果。法律意识是一种较为宽泛的社会意识表现形式,对于大学生来讲,法律意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对实际法律问题的观点、态度与解决方法,简单得说,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法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对每一个大学生素质修养的必备要求,是能够懂法运用法律的前提;对实际案例的解决是法律意识高低的具体表现,具有直观性。因此,为了客观地了解我校在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了解我校在校学生对法律问题的观点与态度,我们组织了关于学生法律意识的问卷调查。 摘要: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这是现代法治社会对每个公民的要求,特别是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法律素质的提高更为迫切。但近几年来,在大学校园里由于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不稳定因素凸显,导致一系列犯罪事件的发生,令人担忧。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刻不容缓。这篇论文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作了法律方面的分析。 关键字: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 正文: 法律意识,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 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未来社会的支撑主体,其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影响到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整个社会法治文明的程度。 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结合调查结果,对当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所存在的问题作一个全面分析。 (一)大学生法律知识水平不高,法律观点偏差。 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来源很局限,大多只是从教育中获得。高校的《法律基础》课学时有限,在短时间内要完成相当于《法律概论》的内容是不可能的。因此,高校大学生在这有限的课时中获得的法律知识也是有限的。更何况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只是临到考试的时候突击,应付了事。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大学生不可能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导致整体法律知识水平较低。 (二)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权利意识不强。 大学生缺乏权利观念,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不了了之。甚至会放弃法律武器,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导致了违法犯罪的可能性。 法律观点、法律观念是法律意识的组成部分,它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的依据。它们与法律知识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当前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较低,法律知识薄弱,易产生错误的观点、淡薄的法制观念,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实现持怀疑、不信任的态度。《中

关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社会调查报告篇一: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及思考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及思考 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从人类对社会法律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的角度来看,法律意识包括法律知识、法律理想、法律情感、法律意志、法律评价和法律信仰五个方面的内容。法律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的精神底蕴,既是法律规范建设的精神动力,又是制度建设的精神支柱,不仅影响法律规范创制的质量,而且制约着法律规范转化为现实制度的全过程,从而决定法律制度建设的成败。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我系以小组为单位,对各寝室不同年级的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后,从中了解到我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问卷分析 1.对法律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掌握得不全不牢,理解不深。 调查表明:他们对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等方面的常识比较了解,有70%的同学都能答对这些方面的问题;但对法理、民法、知识产权法、仲裁法国际法、行政法

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大部分人较为生疏。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欠缺。 2.有平等的诉求,但对平等的理解不深。 在调查中了解到:他们有平等的思想意识,但对平等认识不到位,在心灵深处,惧怕权势;对他人的不良违法行为能进行正确评价和谴责,但在涉及自身利益时,却采取双重标准。如对在法治社会中您认为对社会经济生活调控影响最大的应当是什么的选答,认为各级官员的意志的表明部分人在心中已经认同官员的特权。当在寝室里遇到窃贼时,有47%的人选择可能会痛打他一顿。 3.有建立法治国家的法律理想和热情,但对现实法治建设的心理准备不足。 调查中了解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是认同的,但对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对建成法治国家的困难和长期性预见不足。如在对您认为法治国家在我国能实现吗的选答, 70. 3%的人认为可以实现;对您对违法执法的现象持什么态度的选答,有33. 3%的人选择见惯不怪,只有29%的人选择非常气愤。 4.有崇敬法律的意识,但缺少践行法律的行为,法律信仰有待加强。 如对您认为什么是社会主体行为最根本的评价标准的选答,只有40. 9%的人选择法律;对假如您是电影中的秋菊,

浅谈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田百军 浅谈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善于独立思考,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喜欢表现自己、设计自我,注重个人的现实利益,对自身的素质要求较高。但由于某些社会风气、传统道德和法制教育的不足,致使其法律意识方面非常淡薄,甚至缺失。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有鉴于此,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就更不容忽视,而且应当成为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1.法律信仰缺乏 法律信仰是指基于社会主体通过对法律现象的感受而形成的内心对法律价值的认同,对法律的坚定信念和尊重,是公众自觉守法的升华。部分大学生崇尚权力,迷恋金钱和财富,对法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认识没有准确地把握,对法治缺乏信心,甚至认为法律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受权力和金钱的支配,有了权力和金钱,就可以为所欲为,颠倒是非。 2.法制观念淡薄 人之为人,最首要的就是其言行举止受到各种规范的约束,如校规、道德、法律,以及各种社会礼仪习惯等,其中,最基本的规范应当是道德和法律,大学生更应如此。然而,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他们或者动辄恶言相向,互相看不起对方;或者漠视对方权益,无事生非,造谣中伤,恶意攻击他人;或者不知如何保护自己被他人侵犯的合法权益,只能忍气吞声;更有甚者,根本无视法律的存在,最终不得不受到法律的制裁。例如轰动全国的马加爵恶性杀人案件,还有发生在北京动物园的清华大学生刘海洋的“泼熊事件”等。 3.法律知识不足 当代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法律素质不高,他们所知道的一些法律知识,也仅限于课堂上的灌输所得。他们始终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学习法律便一无是处”,从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法规。殊不知,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命运和前途,而且关系到民族的振兴、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4.强调权利而忽视义务 权利和义务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的,从利益分配上讲,就是索取和付出的关系,他们之间具有统一性、平衡性的关系。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尊重他人的权利是主张自己权利的前提,不尊重他人的权利,其实就是践踏自己的权利。然而,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片面强调自己的权利,只知道索取利益,不懂得履行相应的义务。 总之,当前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干扰,法律的权威还没有在大学生的头脑中完全彻底地树立起来。但可以肯定的是仍然有不少的学生具有浓烈的忧患意识,对法律的渴求显得尤为强烈。他们深知在法治社会里,法律无所不在。无论是目前的生活、学习,还是将来参加工作,无一例外地都要受到来自法律的各方面的调整和约束。所以作为合格的大学生,就应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使自己在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等各方面,都能成为全社会的楷模。 二、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原因分析 1.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正在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其心理上具有明显的成长特征,情绪、情感的自控力较差,喜欢用批判的、怀疑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极力想摆脱来自外界的干涉和约束,面对着经济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众多人生考验,会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部分学生功利性、自我性、短期性、随意性心理症状混合交织,客观上会对法律、制度产生心理抵触。 2.外界价值观念的影响 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状态,这有利于他们学习知识、开阔视野。但真假难辨的各种信息也会对他们的价值观造成冲击和影响。有的在主流与支流、精华与糟粕、真善美与假恶丑等问题上分辨不清;有的只顾搞所谓的“自我设计”、“自我完善”,从而陷入个人主义的泥潭;有的把追求物质享受作为人生的精神支柱,追捧“金钱万能、享乐至上”的生活方式。这种价值观的错位一旦受外界不良因素诱导,就容易走上违法的道路。 (辽宁大学党政办公室,辽宁沈阳110036) 摘要: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从当代大 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展开研究,对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办法。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制教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47(2008)01-0213-02 【教育研究】 213 2008.1理论界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问卷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问卷 亲爱的各位同学: 你好!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我们做了以下调查,对你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参与调查,深表感谢。 一.单选题 1.你认为你的法律意识如何? A.非常强.11% B.强 17% C.一般 62% D.很差 10% 2.在现实生活中,你觉得你的法律意识有用处吗? A.非常有用 75% B.一般 20% C.基本没有3% D.法律不如权利有用 2% 3.你是从哪种途径获取法律知识的? A.网络 14% B.电视 20% C.报纸 29% D.学校 37% 4你认为法律的作用主要是? A.保障公民的利益 23% B.规定公民的义务 4% C.处罚违法犯罪行为 20% D.维持社会秩序 53% 5.你认为法律意识与你的学习有关吗? A.关系密切 35% B.一般 42% C.关系不大21% D.完全没关系2% 6.学校或相关部门组织法制宣传活动或讲座,你觉得 A.很有意义且愿意去22% B.太形式主义没有意义20% C.有意义但浪费时间48% D.没有兴趣10% 7.你所在大学是否重视《法律基础》的学习? A.重视并且认真学 29% B.重视但并未认真学49% C.不重视 17% D.未开设此课程5% 8.对于法院,公安局等执法机关,你的态度是? A.完全信任12% B.比较信任 10% C.除非不得已,不跟他们打交道 66% D.不信任12% 9.你认为普及法律知识中的主要问题是? A.懂得法律知识但不能实际运用32% B.不能充分理解法律知识27% C.缺乏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25% D.法律知识学习没能得到真正的重视16% 10.你关注国家的立法活动或者法律报告吗? A.经常 26% B.偶尔49% C.很少 14% D.从不11% 11.你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吗? A.很希望 92% B.一般 8% C.不大想0% D.完全没兴趣0% 12.你在路上等地方看到有人在偷东西,你会 A.明哲保身,视而不见36% B.悄悄地提醒被偷的人61% C.报警0% D.大声呼喊,并训斥那个小偷3% 13.你对盗版的看法是? A.无所谓,便宜就好 22% B.很反感 9% C.看它的质量而定 69% D.向相关部门举报0% 14.你在公交车上遇到骚扰时,你会如何去做? A.出声制止,维护自己的权益56% B.用适当的方法让他得到惩罚18%

[简,析,大学生,其他论文文档]简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简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 论文摘要:法律意识是法制之根本,以市场经济为基点的中国现代法制建设呼唤全社会法律意识的觉醒。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其法律意识的状况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成效。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项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系统工程。文章首先介绍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内涵,然后分析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在高校法制教育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仍然存在法律认知偏差、法律情感淡薄、法律信仰缺失等问题。最后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要树立以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合理设置大学生法律课程,大胆探索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方式改革,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途径,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途径 “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治目标的确立,使中国步入了法制现代化的快车道。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宏伟目标的确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选择和积极着手实施的问题,而首先是个理性思考、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新思维的问题。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其法律意识的状况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效。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内涵 大学生法律意识是我国社会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备社会主义现代法律意识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又有自己的特征,同时还区别于一般社会群体的法律意识。具体来说,与其他社会群体的法律意识相比较,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层次性。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层次性,指的是由于大学生所处的年级、专业的不同,从而具有不同水平的法律意识,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第二,矛盾性。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在总体上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大学生一方面对我国的法制建设非常关心,表现出要求加快和完善法制建设的迫切心情和强烈愿望,也认识到法制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有时有部分同学对我国的法制状况仍持冷漠、偏激的态度,甚至对我国的法治表示怀疑和不信任。第三,不平衡性。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大学生的宪法意识弱于部门法律意识;在具体的部门法里,大学生的民法意识、经济法意识、刑法意识、婚姻法意识、继承法意识等普遍高于行政法意识;大学生的实体法意识普遍高于诉讼法意识。第四,不成熟性。由于大学生尚未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使得他们的法律意识的内容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一)法律认知偏差

大学生法律意识

大学生法律意识

大学生法律意识 调 查 报 告 2012级会计一班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

目录 一、引言 (2) 二、调查概况 (2) (一)调查目的 (2)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3) (三)调查的内容 (4) 三、调查结果分析 (4) (一)基本结果分析 (4) 1.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4) 2.了解法律知识途径分析 (5) 3.区分违法与犯罪调查分析 (5)

一、引言 众所周知,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也是公民、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而当今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法律意识的强与弱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乏,法律素养的不足,经常有违法犯罪的事件发生,甚至有些是震惊全国的恶性犯罪行为。权威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不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亟待加强已经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它的解决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调查概况 (一)调查目的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很多情况下几乎没有用法律解决争端的概念,曾经从中学里学过的法律知识也只不过为了应付所谓的考试,而在现实中,法律知识极为重要。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社会的不良因素和现象影响,我们要通过学习法律,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由此我们提出一系列疑问:到底会有多少大学生真正了解法律知识,有足够的法律意识呢?而了解的同学到底又了解了多少,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的呢?或者,通过我们的调查,会不会有同学因此开始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呢?所以,我们调查小组决定针对我们学院在校大学生展开一次调查,以了解我们学院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从而提出一些方案,从我做起,增强法律意识,做一个知法懂法的好公民。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学生(由于调查的困难性,选取了本学院进行调查) 2、调查时间:2013,10-2013,11

我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调查报告

我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调查报告

我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小组成员:XX XX 摘要: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社会客观法律现象的主观反映,即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统称。依法治国条件下,法律意识成为推进法治进程的观念先导。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与未来,对这一群体的法律意识的关注与培育,将会直接影响中国法治化的进程。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制条件 前言: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社会客观法律现象的主观反映,即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统称。它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和法制观念。199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正式载入宪法。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二○一○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特别要求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现行《宪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已成为中国的治国方略之一。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依法办事,首

先要提高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因为“任何法律的制定、遵守、执行都离不开一定社会的法律意识的指导和支配,列宁曾把法律意识视为法制建设的核心环节,因而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的强弱对法制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中不乏精英和骄子,作为国家的栋梁与未来,对这一群体的法律意识的关注与培育,将会直接影响中国法治化的进程。 一、我院大学生法律意识基本状况 调查题目: 1、你所在的年级 2、请你评价一下你的法律意识 3、你认为法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4、你知道全国的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吗? 5、作为一名大学生,你认为法律和自己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吗? 6、你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吗? 7、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8、在大学城,有一些来历不明的二手车,你会买吗? 9、学校组织的一些法律宣传活动和讲座,你觉得有必要吗? 10、造成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 结果、比例:(附件一) 总结: 学生对法律的信任度仍不乐观,对待是非清楚,但态度仍不够坚决。

大学生法律意识案例

大学生法律意识案例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内容摘要:作为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而且要拥有一定的法律素养,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观念,懂得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中国的法律现状,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只有树立 * 防治观念,领会 * 法律精神,加强法律修养,才能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成为一个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四有新人 关键词:法律;大学生;思修;法治 一、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的重要意义 作为当代大学生,处在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拥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已经成为一项基本任务,在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的同时,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这不仅对大学生个人有很大的帮助,对国家也有很多益处,使得国家花费巨额成本培养的大学生真正的成为有用的人才。 首先,作为个人,法律观念的树立有助于我们人生道路的选择,帮助我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次,拥有一定的法律知识,了解职业活动中的相关法律,对于大学生的求职和就业,正确处理有关职业的法律关系,做到知法守法用法有很大的帮助。 拥有一定的法律知识是社会道德的外在要求,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不可替代,法律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规范,也是人们活动的底线和根本准则;当代大学生都是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人,大学毕业以

后会对国家和社会有很重要 * 。如果大学生缺乏法律知识,没有树 立法律意识和观念,就容易出现马加爵杀害同窗的事情,更有甚者,一些人利用掌握的高科技知识来犯罪,结果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一)基本法律知识 树立法律意识,了解法律知识,最基本的就是要知道什么是法律,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了解我国的法律现状。 法律是国家创制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是统治阶 级意志的体现,法律的内容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我国是 * 国家,因而我国 * 法 律是 * 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体现,它是 * * 事业顺利 发展, * 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我国的 * 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涵盖宪法和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7个法律部门,包含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3个层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法律运行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遵守(守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我国的法律制定机关是全国人民 * 及其常务委员会,省级的 地方人大也可制定地方性法律。在我国,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个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我国的法律执行大部分都是由行政机关来贯彻执行,因而行政执法占大部分。法律适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