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物检定技术(B)

药品生物检定技术(B)
药品生物检定技术(B)

药品生物检定技术(B)

姓名学号

一、填空(每格1分,共30分)

1、药品的质量特性必须具有与。

2、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和和两类。

3、药品是用于、、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并规定有、和的物质。

4、常用的几种消除热原的方法、、

、、。

5、用于异常毒性检查用的小白鼠须要求、、

、、、体重、其来源

、、均应相同,雌者。

6、螨可蛀蚀损坏药品,对人体具有致病力,一是引起、二是引起、及的疾病,因此口服药品不得检出活螨。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生物检定法:

2、总体:

3、异常毒性检查法:

4、升压物质检查法:

5、无菌检查法:

三、简答(每题5分,共25分)

1、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如何判定?

2、药品的有害物质检查指哪些?

3、减少生物差异性的方法与措施有哪些?

4、抗生素效价测定中(管碟法)滴加抗生素溶液应注意哪些事项?

5、内毒素和鲎试剂的反应原理?

四、简述(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进行药品的细菌、霉菌总数的测定(请画出操作流程图)。

2、试述无菌检查中微孔滤膜过滤法的原理及适用范围.。

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为所采用的试验方法能否替代药典规定的方法用于药品微生物的检验提供指导。 随着微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制药领域不断引入了一些新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大体可分为三类:(1)基于微生物生长信息的检验技术,如生物发光技术、电化学技术、比浊法等;(2)直接测定被测介质中活微生物的检验技术,如固相细胞技术法、流式细胞计数法等;(3)基于微生物细胞所含有特定组成成分的分析技术,如脂肪酸测定技术、核酸扩增技术、基因指纹分析技术等。这些方法与传统检查方法比较,或简便快速,或具有实时或近实时监控的潜力,使生产早期采取纠正措施及监控和指导优良生产成为可能,同时新技术的使用也促进了生产成本降低及检验水平的提高。 在控制药品微生物质量中,微生物实验室出于各种原因如成本、生产量、快速简便及提高药品质量等需要而采用非药典规定的检验方法(即替代方法)时,应进行替代方法的验证,确认其应用效果优于或等同于药典的方法。 微生物检验的类型及验证参数 药品微生物检验方法主要分两种类型:定性试验和定量试验。定性试验就是测定样品中是否存在活的微生物,如无菌检查及控制菌检査。定量试验就是测定样品中存在的微生物数量,如菌落计数试验。 由于生物试验的特殊性,如微生物检验方法中的抽样误差、稀释误差、操作误差、培养误差和计数误差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因此,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附录XIX A)不完全适宜于微生物替代方法的验证。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的验证参数见表1。 表1 不同微生物检验类型验证参数 注: 尽管替代方法的验证参数与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参数有相似之处,但是其具体的内容是依据微生物检验特点而设立的。替代方法验证的实验结果需进行统计分析,当替代方法属于定性检验时,一般采用非参数的统计技术;当替代方法属于定量检验时,需要采用参数统计技术。 进行微生物替代方法的验证时,若替代方法只是针对药典方法中的某一环节进行技术修改,此时,需要验证的对象仅是该项替代技术而不是整个检验方法。如无菌试验若改为使用含培养基的过滤器,然后通过适宜的技术确认活的微生物存在,那么,验证时仅需验证所用的微生物回收系统而不是整个无菌试验方法。 替代方法验证的一般要求 在开展替代方法对样品检验的适用性验证前,有必要对替代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首先,所选用的替代方法应具备必要的方法适用性证据,表明在不含样品的情况下,替代方法

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査老师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检定:即利用生物体对药品的特殊反应来测定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研究药物量效关系 2、国际标准品: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邀请有条件的国家检定机构或药厂参加协作标定的 3、国家标准品:是各国制定的机构选定一批性质完全相同的药品与国际标准品进行比较,定出它的效价,统一向全国的检定、科研、教育、生产单位分发,作为检定产品效价时使用;工作标准品是由产品的生产、科研单位自己制备的,仅供内部使用。 4、双碟:在抗生素效价测定中,装有培养基和试验菌的玻璃培养皿称为双碟。 5、阳性对照试验:是检查阳性菌在加入供试品的培养基中能否生长,以验证供试品有无抑菌活性物质和试验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的试验。 6、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是利用抗生素抑制或杀死细菌或真菌的程度作为客观指标来衡量抗生素中有效成分的效力的一种方法。 7、干扰素:是一类具有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和免疫调节等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 8、无菌检查法:系指检查药品、敷料、缝合线、无菌器具及适用于药典要求无菌检查的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9、CFU:菌落形成单位数 10、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它是当今国际社会通行的药品生产和质量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抗生素的效价:是衡量抗生素中有效成分的效力的相对标准。 二、判断: 1、从冰箱中取出菌液,回温至室温。 2、无菌室开启紫外灯至少30min。 3、称量容器的最大质量不得超过10g。 4、阳性对照菌液一般当日使用。 5、称量供试品应与标准品用同一天平及砝码。 6、刻度吸管应从0刻度开始释放溶液。 7、洁净室内,微粒少,微生物也少。 8、调PH宜为一次性,避免反复加酸、加碱影响培养基质量。 9、玻璃双碟一定要干燥,不能有冷凝水。 10、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刺激机体线性生长的激素。 三、填空: 1、供试品的称量值为60.00mg,估计效价为900U/mg,则容量瓶中供试品总效价为60mg X900U/mg=(54000U),单位效价为54000∕100ml=540U/ml 2、各国药典的无菌检查法都包括(薄膜过滤法)和(直接接种法)。 3、设某批注射剂3为总体,总数为N支,其中污染率以P表示,Q为未污染率,则(P+Q=1/Q=1-P),当抽样量为n支时,判定为合格的概率为Q n=(1-P)n,1-Q n为判定为不合格的概率或称阳性检出率。 4、在相同污染率下,当抽样量增大时,不合格品的检出率(上升),该批产品通过无菌检查的概率下降。 5、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抗需气菌药物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厌气菌药物选取(生孢梭菌)、抗真菌药物选取(白色念珠菌)作为阳性对照菌。 6、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当今国际社会通行的药品生产和质量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7、药品中的微生物总数检查是检测药物在单位质量(g)或体积(ml)内所含有的(活菌)数量。 8、微生物限度检查包括(染菌量)、(控制菌)、的检查和(活螨检查)。 9、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一般分为(稀释法)、(比浊法)和(琼脂扩散法)。 10、药品中污染(霉菌)、)酵母菌)的数量是判定药品受到污染程度的标志之一。 11、一般宜选取平均平板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稀释度级,作为菌落数计算的依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MUG-Indole大肠埃希菌检查法。 13、活螨检查法一般分为(直接法)、(漂浮法)和(分离法)三种。 14、(抗生素的效价)是衡量抗生素中有效成分的效力的相对标准。 15、抑菌圈的边缘是否清晰受(试验菌的菌龄)影响,因此要保持菌种的新鲜。 16、抗生素总量的对数值与抑菌圈半径的平方值成直线关系,抗生素的量可从(抑菌圈的大小)来计算。 17、管碟法的动力学公式 r2=4Dt[lnM-lnc-ln(4πDtH)] lgM=[1/(9.21Dt)]r2+lg(4πcDtH) 18、生物检定中用到的标准品分为:国际标准品、国家标准品、工作标准品 19、我国的药品生产洁净室的空气洁净度标准分为:100、1000、100000、300000四个级别其中100级洁净度最高 四、简答题 一、药品生物检定的主要任务: (1)药品的效价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版)规定抗生素、肝素、催产素、洋地黄、绒促性素、胰岛素、硫酸鱼精蛋白及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等都需用生物检定方法来测定效价。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

9203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用于指导药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涉及生物安全的操作,应符合相应国家、行业、地方的标准和规定等。 药品微生物的检验结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样品中微生物可能分布不均匀、微生物检验方法的误差较大等。因此,在药品微生物检验中,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必须使用经验证的检测方法并严格按照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要求进行检验。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员、培养基、试剂、菌种、设施和环境条件、设备、样品、检验方法、污染废弃物处理、检测结果质量保证和检测过程质量控制结果有效性的保证、实验记录、结果的判断和检测报告、文件等。 人员 微生物实验室应设置质量负责人、技术管理者、检验人员、生物安全责任人、生物安全监督员、菌种管理员及相关设备和材料管理员等岗位,可通过一人多岗设置。 从事药品微生物试验工作的人员应具备微生物学或相近专业知识的教育背景。 检验人员必须熟悉相关检测方法、程序、检测目的和结果评价。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者其专业技能和经验水平应与他们的职责范围相符,如:管理技能、实验室安全、试验安排、预算、实验研究、实验结果的评估和数据偏差的调查、技术报告书写等。 实验人员上岗前应依据所在岗位和职责接受相应的培训,在确认他们可以承担某一试验前,他们不能独立从事该项微生物试验。应保证所有人员在上岗前接受培训内容包括胜任工作所必需的设备操作、微生物检验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如无菌操作、培养基制备、消毒、灭菌、注平板、菌落计数、菌种的转种、传代和保藏、洁净区域的微生物监测、微生物检查方法和鉴定基本技术等,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实验人员应经过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的培训,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

1168药品生物鉴定技术

判断题 1、铜绿假单胞菌菌在曙红亚甲基蓝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形态为无色至浅橙色,透明或半透明,光滑湿润的圆形菌. A.√ . B.× 2、细菌、霉菌、酵母数选取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稀释级。() . A.√ . B.× 3、配制供试品溶液时,操作人员按要求穿戴无菌服,进入无菌室;操作前,先用酒精棉球消毒手,再用酒精棉 . A.√ . B.× 4、细菌内毒素主要是来自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 . A.√ . B.× 5、在药品的微生物检验中,若作摇瓶培养,则15-20ml培养基/250ml的三角瓶,保证通气良好。() . A.√ . B.× 6、在异常毒性检查项目中,选择试验豚鼠的标准为:体重250-350g,同性,健康,清洁级以上。() . A.√ . B.× 7、大肠杆菌在胆盐硫乳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形态为无色至浅橙色,半透明,菌落中心带黑色或全部黑色或无黑色. A.√ . B.× 8、在破伤风梭菌毒力实验中,小白鼠强直性痉挛,抽搐。呈现弓背反张,腿部强直,尾巴竖立等症状,最后死亡. A.√ . B.× 9、一般细菌毒素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 . A.√ . B.× 10、在异常毒性检查项目中,体重250-350g,同性,健康,清洁级以上的大鼠可作为标准试验动物。()

. A.√ . B.× 11、在异常毒性检查项目中,选择试验豚鼠的标准为:体重250-350g,同性,健康,清洁级以上。() . A.√ . B.× 12、国家标准品系指含有单一成分或混合组分,并用国际标准品标定的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效 家药品标准物质。() . A.√ . B.× 13、鉴于98%的大肠杆菌靛基质(Indole)实验为阳性,将4-甲基伞形酮-β-D-葡萄糖醛酸苷与Indole实验结合,再 平板分离,IMVC试验,理论上可以99%分离鉴定大肠杆菌。() . A.√ . B.× 14、管碟法是根据抗生素在琼脂平板培养基中的扩散渗透作用,比较标准品和检品两者对试验菌的抑菌圈透明 () . A.√ . B.× 15、动态是指洁净室(区)已处于正常生产状态,设备在指定的方式下进行,并且有指定的人员按照规范操作. A.√ . B.× 16、所有的内毒素均为脂多糖,但并非所有的脂多糖均为内毒素。() . A.√ . B.× 17、三剂量法测定抗生素效价时,所用的双碟不得少于6个,在每个双碟中间隔的3个不锈钢小管非别装高、中 为高、中、低供试品溶液。() . A.√ . B.× 18、口服给药制剂,每克细菌数不得超过100 cfu,每ml不得超过1000 cfu。() . A.√ . B.× 19、IMVC试验是指靛基质试验(I)、甲基红试验(M)、乙酰甲基甲醇试验(V)、枸橼酸盐试验(C),主要用于金黄. A.√ . B.×

2020智慧树,知到《生物药物分析与检验》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生物药物分析与检验》 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生物药物分析与检验》(山东联盟)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生物药物分析是药物分析的一个分支,是运用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生物药物及其制剂质量控制方法的学科。 答案: 对 2、药典是国家对药物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物生产、监控、供应、使用及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令。 答案: 对 3、2015版《中国药典》分为三部,首次将通则、药用辅料单独作为《中国药典》第三部。 答案: 错 4、为了保证药品临床试验资料的科学性、可靠性和重现性,涉及新药临床研究的所有人员都必须执行哪一项规定? A:GMP B:GCP C:GSP

D:GLP 答案: GCP 5、天然生化药物指的是从生物体中获得的天然存在的生化活性物质。 答案: 对 6、抗生素属于哪一类药物? A:天然生化药物 B:微生物药物 C:核酸类药物 D:多糖类药物 答案: 微生物药物 7、生物药物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一般为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最后完成检验报告。 答案: 对 8、分析任何药品,首先是取样,要从大量的样品中取出少量样品进行分析,可以由检验人员随意抽取。 答案: 错 9、药品检验过程及结果必须要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实验数据也必须真实,不得涂改。

答案: 对 10、生物药物对酸、碱、重金属、热等理化因素的变化较为敏感,各种理化因素的变化容易对其生物活性产生影响。 答案: 对 第二章 1、酶分析法包括酶法分析和酶活力测定两种类型。 答案: 对 2、在通常的酶活力测定时总要先制备酶反应进程曲线和酶浓度曲线两条曲线。 答案: 对 3、在实际酶活测定中一般以测定底物的减少量为准。 答案: 错 4、酶活力测定过程中,检验酶反应和测定系统是否正确的标准是测得的反应速度必须和反应时间有线性的比例关系。 答案: 错 5、酶活力的测定方法有单酶定量反应法和指示酶反应偶联的定

[1168]《药品生物检定技术》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欢迎您! %E9%83%AD%E9%87%91%E8%8D%A3 同 学学号:W16103073313007 判断题 1、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为选择性抑菌剂,作为一种季铵盐阳离子去污剂可释放细菌细胞中的氮和磷而抑制绿脓. A.√ . B.× 2、霉菌、酵母菌计数平板倒置于23-28℃培养箱中培养24 h。() . A.√ . B.× 3、三剂量法测定抗生素效价时,所用的双碟不得少于6个,在每个双碟中间隔的3个不锈钢小管非别装高、中、低border-box;"> . A.√ . B.× 4、供试品溶液配制时,若供试品为纯品、原料药品,称量一般为50 mg,不得少于1 mg,否则误差较大( . A.√ . B.× 5、配制供试品溶液时,从冰箱中取出的供试品,称量前要先回温至室温()。

. B.× 7、在异常毒性检查项目中,选择试验豚鼠的标准为:体重250-350g,同性,健康,清洁级以上。() . A.√ . B.× 8、鲎试剂及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应避光-20℃处贮存。() . A.√ . B.× 9、在异常毒性检查项目中,除另有规定,取体重17~20 g小鼠5只,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给药途径,给予每只 . A.√ . B.× 10、在异常毒性检查项目中,选择试验豚鼠的标准为:体重250-350g,同性,健康,清洁级以上。() . A.√ . B.× 11、国家标准品系指含有单一成分或混合组分,并用国际标准品标定的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效 . A.√ . B.× 12、培养细菌计数平板倒置于25-30 ℃培养箱中培养48 h。() . A.√ . B.× 13、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在各试验稀释过程中,应遵循先将标准品稀释至10EU/ml,然后再针对所用鲎试剂灵 . A.√ . B.×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送检须知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送检须知 1.送检者须持单位介绍信或法人授权书,代表单位送检。送检者应熟悉所送样品特性及所附资料内容,详知送检目的,能协助工作人员依据检验标准计算送样数量,并能对“检验申请表”填写内容负责。 2.检品量一般为一次检验用量的三倍。特殊样品(医疗器械、放射药品、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贵重样品等)书面说明原因,并申明放弃复验申请权利,可酌情减量。必要时还应提供对照品或参考品。 3.送检样品应有完整包装,标签内容应符合相关文件规定,无正规标签的样品,必需贴有临时标签,标签上应注明检品名称、规格或型号、批号或编号、效期、生产单位,以及特殊储存条件等,标签上所载明的内容,必须与检验申请函及相关资料中相应内容一致。抽样检品应保持封签完整。 4.药品、医疗器械送检时需按分类要求填写“检验申请表”: 1)注册检验: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送我所检验的药品、医疗器械等,填写“注册检验申请表”。 2)监督检验:按照《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文件要求,抽取样品送我所检验的(包括生物制品批批检),填写“监督检验申请表”。 3)进口检验:按照《药品进口管理办法》及相关文件要求,送我所检验的药品等,填写“药品进口检验申请表”。 4)复验:按照《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文件,向我所申请复验的,填写“复验申请表”。详见“申请复验须知”(附件1)。 5)委托检验:按照其他行政法规文件要求,行政、司法等部门向我所申请检验的,填写“委托检验申请表”。 6)合同检验:无行政法规或相关文件规定,企事业单位等向我所申请检验的,填写“合同检验申请表”。 7)批签发:按照《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送我所的生物制品,填写“生物制品批签发申请表”。 5.菌种、细胞样品送检,需填写“菌种、细胞检验申请表”。 6.实验动物及相关样品的送检,需填写“实验动物检验申请表”。 7.送检时须按以下分类提供必要的资料: 1)注册检验:需提供注册检验通知书或委托书、有关申报资料一套,如质量标准及起草说明、制检记录及自检报告、以及其他与质量有关的申报资料。送检时提交的申报资料必须保证与报送国家局或省局的资料内容一致。资料应一次性提交完全,检验过程中不得调换任何资料。 2)监督抽验:需提供抽样记录及凭证。必要时可视情况提供以下文件证明:被抽样单位属生产企业的,应提供生产许可证及批准文号复印件、制检记录或自检报告,以及质量标准等(国家公开发行成册标准除外);被抽样单位属经营企业的,应提供经营许可证、进货凭证、合格证明复印件等;被抽样单位属医疗机构的,应提供医疗机构许可证、进货凭证、合格证明复印件等;

生物药物检测技术

生物药物检测技术 生物药物检测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整体组织,离体组织微生物和细胞等)来测定 药物的生物活性的一种方法。它以药物的药理为基础,以生物统计为工具,运用特定的实验设计,在一定条件下比较供试品和相当的标准品或对照品所产生的特定反应,通过等反应剂量间比例的运算,从而测得供试品的效价。本文主要介绍生物监测一些常用的方法。 一般杂质检查 一、氯化物检查法 氯化物检查法是利用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溶液中与硝酸银试液作用,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浑浊液,与一定量标难氯化钠溶液在相同条件下生成的氯化银浑浊液比较,以判断供试品中的氯化物是否超过了限量。 除另有规定外,取各药品项下规定量的供试品,加水溶解使成25m1(溶液如显碱性,可滴加硝酸使成中性),再加稀硝酸10m1;溶液如不澄清,应滤过;置50ml纳 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40ml,摇匀,即得供试溶液。另取各药品项下规定量的标 准氯化钠溶液,置50m1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硝酸10ml,加水使成40ml,摇匀,即得对照溶液。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硝酸银试液1.0ml,用水稀释至50ml,摇匀,在暗处放置5min,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即得。 以上检查方法中使用的标难氯化钠溶液每lml相当于10μg的Cl。在测定条件下,氯化物浓度以50ml中含50~80μg的Cl为宜,相当于标准氯化钠溶液5~8ml。在此 范围内氯化物所显浑浊梯度明显,便于比较。 二、硫酸盐检查法

微量的硫酸盐杂质,也是一种信号杂质。药物中微量的硫酸盐在稀盐酸酸性条件下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微粒显白色浑浊,与一定量标准硫酸钾溶液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硫酸钡浑浊程度比较,判定供试品硫酸盐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检查方法:取供试品,加水溶解成约4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咖稀盐酸2ml,摇匀即得供试溶液;另取标准硫酸钾溶液,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40ml,加稀盐酸2ml,摇匀即得对照溶液;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25%氯化钡溶液5ml,用水稀释成50ml,摇匀,放置10分钟,比浊。每1ml标准硫酸钾溶液相当于100μg的SO4。盐酸可防止碳酸钡或磷酸钡等沉淀生成,影响比浊。但酸度过大可使硫酸钡溶解,降低检查灵敏度。50ml供试中含2ml稀盐酸为宜。 三、铁盐检查法 原理为铁盐在盐酸酸性溶液中与硫氰酸铵生成红包可溶性硫氰酸铁配位离子,与一定量标准铁溶液用同法处理后所显的颜色进行比较。 取各药品项下规定量的供试品,加水溶解,使成25ml,移至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盐酸4m1与过硫酸铵50mg,加水稀释成35ml后,加30%硫氰酸铵溶液3ml,再加水适量使成50ml,与标准铁溶液一定量按相同方法制成的对照溶液比较,来判断样品中铁盐的量是否超过限量。 四、重金属检查法 重金属系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代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生产中遇到铅的机会较多,且铅又易在体内积蓄中毒,所以检查时以铅为代表。重金属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一般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1、Pb2++H2S→PbS↓+2H+(硫代乙酰胺法):适用于溶于水、稀酸和乙醇的药物,为最常用的方法。原理:硫代乙酰胺在弱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生硫化氢,与重

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2010年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和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共2册 作者: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9-1 册数:16开2册 定价:665元 优惠价:498元

内容简介 (一)2010年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 定价:285.00元《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主要收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对于各项药品质量检测方法、各类制剂以及生物测定、中药等诸多方面检验操作规范化的要求,是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的重要依据和补充。2010年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组织编写。现已出版发行。(二)2010年版《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目录: 片剂 注射剂 酊剂 栓剂 胶囊剂 软膏剂乳膏剂糊剂 眼用制剂 丸剂 植入剂 糖浆剂 气雾剂

粉雾剂 喷雾剂 膜剂 颗粒剂 口服溶液剂口服混悬剂口服乳剂散剂 耳用制剂 鼻用制剂 洗剂冲洗剂灌肠剂 搽剂涂剂涂膜剂 凝胶剂 贴剂 一般鉴别试验 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 红外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荧光分析法 火焰光度法 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二部) 柱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柱 国内常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色谱柱气相色谱法 电泳法 毛细管电泳法 分子排阻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色谱数据处理系统 相对密度测定法 馏程测定法 熔点测定法 凝点测定法 旋光度测定法 折光率测定法 黏度测定法 pH值测定法 电位滴定法与永停滴定法 非水溶液滴定法 氧瓶燃烧法

《药品生物检定技术》试题及答案 (2)

[1168]《药品生物检定技术》 简答题 (10.0 分)1. 简述药品生物检定法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生物药品包括酶、激素、细胞因子、抗生素、疫苗、血清及血液制品等。它们在预防、治疗及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生物药品的研究、开发、质控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由于大部分生物药品具有结构不确定性,需要运用多种现代生物技术,从定量角度研究剂量与反应的关系,从而构建各种生物药品的检定方法,以阐明其疗效及毒性,所以需要药品生物检定法来检定 (10.0 分)2. 简述家兔热源法的不足之处? 答:目前越来越多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用鲎试剂法,而不再选用家兔。因为鲎试剂使用方便,更灵敏,误差也更小。而家兔可能会因为个体的差异使热原检查有所不同。 (10.0 分)3. 一剂量法—— (10.0 分)4. 比浊法—— 答:比浊法又称浊度测定法。为测量透过悬浮质点介质的光强度来确定悬浮物质浓度的方法,这是一种光散射测量技术本法主要是用于测定能形成悬浮体的沉淀物质,例如微量磷、硫、氯和钙等的测定,生物碱沉淀试剂形成的混浊也可用此法测定。这是根据悬浮体的透射光或散射光的强度以测定物质组分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当光线通过一混浊溶液时,因悬浮体选择地吸收了一部分光能,并且悬浮体向各个方面散射了另一部分光线,减弱了透过光线的强度。 在水质监测和管理过程中,比浊法常用于测量饮用水、工业用水、废水的透明度;也用于测量空气及其他各种气体中悬浮固体的含量,是空气和水污染研究的一种工具。在酿造工业中,比浊法常用于各种饮料澄清过程的控制和过滤过程的监控。在分析化学上,可通过生成悬浮沉淀的反应产物来测定某些元素的浓度,例如,通过生成硫酸钡悬浮物来测定Ba2+ 或SO2-,以及在煤、焦炭、油、橡胶中的总硫量;通过生成硫化银和氯化银悬浮物来测定Ag+或Cl-;在容量分析中,浊度测量也可用于确定滴定终点,如用钙盐滴定氟化物、用银盐滴定溴化物、用钡盐滴定硫酸盐等。在生物化学中,比浊法广泛用于测定液体食品中细菌的生长量及氨基酸、维生素和抗生素等。根据悬浮体系中粒子的沉降速度与其半径的平方成正比的原理,比浊法可用于不同大小粒子沉降速度的监测和粒子大小的分类。 (10.0 分)5. 若10-1、10-2、10-3的平板上分别长出如下菌落数,试问本次测试药品中的染菌数。

药品微生物检测试题与答案1

二O一九学年第二学期 《药品微生物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本试卷适用班级:拟卷教师: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细菌 B.病毒 C.支原体 D.衣原体 2. 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核质 D.荚膜 3. 判断灭菌是否彻底的标准是() A. 荚膜 B.鞭毛 C.菌毛 D. 芽孢 4. 酒精消毒最适宜的浓度是() A. 50% B.60% C.75% D. 100% 5. 玻璃器皿、瓷器、药粉等灭菌常采用( ) A. 煮沸消毒法 B. 高压灭菌法 C. 干烤法 D. 滤菌器过滤 6. 卡介苗是根据哪项变异原理制备的() A.形态变异 B. 毒力变异 C. 耐药性变异 D. 菌落变异 7. 加压蒸汽灭菌的温度要求达到() A. 110℃ B. 115℃ C. 121℃ D. 100℃ 8. 烘烤灭菌的温度应达到() A. 150℃ B. 160℃ C. 180℃ D. 121℃ 9. 有致病作用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是() A. 色素 B. 维生素 C. 热原质 D. 抗毒素

10. 病毒的结构不包括() A. 核质 B. 核心 C. 衣壳 D. 包膜 11. 脊髓灰质炎病毒侵人机体的途径是() A.呼吸道 B.消化道 C.伤口 D. 性接触 12. 下列关于药物微生物限度检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微生物限度检测是指细菌、真菌总数检测和控制菌检查 B. 微生物限度检测是指细菌总数检查和控制菌检查 C. 微生物限度检测是指细菌、真菌总数和无菌检测 D. 微生物限度检测是指无菌检测和控制菌检查 13. 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微生物限度检查验证中,试验组的各菌回收率不得低于() A. 50% B. 70% C. 100% D. 200% 14, 疫苗等生物制品的原料药一般采取哪种方法进行消毒灭菌() A. 烘烤法 B. 滤过法 C.高压蒸汽法 D. 流通蒸汽法 15. 药物细菌总数检查培养温度和时间分别是() A. 37℃, 1d B. 37℃, 3d C. 30'℃~35℃, 2d D. 30~35℃, 3d 16. 微生物限度检查用于培养真菌的培养基是() A. 沙堡琼脂培养基 B. 玫现红钠琼脂培养基 C.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 D. 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 17. 真空冷冻干燥法不适宜保藏() A. 细菌 B.恙螨 C.粉螨 D. 疥螨 18. 中药材的螨污染中,以哪种螨虫污染为主() A. 尘螨 B. 病毒 C. 粉端 19. 病原体在传播时,形态和数量都不发生变化的传播方式称为 A. 机械性传播 B. 生物性传播 C. 非传染性传播 D. 传染性传播 20. 无菌检查用的滤膜孔径不大于() A. 0. 45um B. 0. 40um C. 0. 55um D. 0. 35um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质粒 2. 消毒 3. 菌落

18春西南大学1168]《药品生物检定技术》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1168 学年学季:20181 判断题 1、铜绿假单胞菌菌在曙红亚甲基蓝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形态为无色至浅橙色,透明或半透明,光滑湿润的圆形菌落。() . A.√ . B.× 2、细菌、霉菌、酵母数选取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稀释级。() . A.√ . B.× 3、配制供试品溶液时,操作人员按要求穿戴无菌服,进入无菌室;操作前,先用酒精棉球消毒手,再用酒精棉球消毒供试品瓶口。() . A.√ . B.× 4、细菌内毒素主要是来自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 . A.√ . B.× 5、在药品的微生物检验中,若作摇瓶培养,则15-20ml培养基/250ml的三角瓶,保证通气良好。(). A.√ . B.× 6、在异常毒性检查项目中,选择试验豚鼠的标准为:体重250-350g,同性,健康,清洁级以上。(). A.√

. B.× 7、大肠杆菌在胆盐硫乳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形态为无色至浅橙色,半透明,菌落中心带黑色或全部黑色或无黑色。() . A.√ . B.× 8、在破伤风梭菌毒力实验中,小白鼠强直性痉挛,抽搐。呈现弓背反张,腿部强直,尾巴竖立等症状,最后死亡,即为阳性反应。() . A.√ . B.× 9、一般细菌毒素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 . A.√ . B.× 10、在异常毒性检查项目中,体重250-350g,同性,健康,清洁级以上的大鼠可作为标准试验动物。() . A.√ . B.× 11、在异常毒性检查项目中,选择试验豚鼠的标准为:体重250-350g,同性,健康,清洁级以上。(). A.√ . B.× 12、国家标准品系指含有单一成分或混合组分,并用国际标准品标定的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效价、毒性或含量测定的国家药品标准物质。() . A.√

生物药物分析方法

谈谈生物药物分析方法 —现状与发展趋势 药物制剂0301 许敏华 3031901053 摘要:本文对生物药物分析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并对近年来生物药物分析的新方法、新技术的进展及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物药物分析 生物药物包括直接从生物体分离纯化所得生化药物及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或其它生物技术研制的生物技术药物及生物制品[1]。由于生物药物具有毒性低、副作用小、易被吸收的特点,同时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及功能,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方面有着突出贡献。随着人们对生命本质及身体健康的日益关注,生物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日趋增加,控制生物药物的质量,加强药物分析检测技术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将对用于生物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并对近年来生物药物分析的新方法、新技术的进展及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一.生物药物分析方法 生物药物分析主要包括化学方法、仪器分析方法和生物检定法。 1.化学法 化学法包括重量法和滴定法 重量法:指待测物经处理后分离出与待测组分相关的单质或化合物,根据其质量,确定该组分的含量。硫酸软骨素的测定及胰酶中脂肪含量的测定均采用重量法[2]。 滴定法:指利用化学反应定量关系,根据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确定待测物的含量。目前滴定法在我国药典中仍占有一定的比例,氨基酸类和糖类药物多用滴定方法进行含量测定[3]。 化学方法主要用于常量分析,准确度较高,但操作繁琐,耗时较长,不利于实现自动化,在药典及近年来的研究中有所下降。而仪器分析方法的研究、应用与改进则是生物药物分析的热点。 2.仪器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方法用于微量和痕量分析,灵敏度较高。主要包括光学法、电化学法、色谱法、电泳法、酶法、免疫法。 2.1光学法 在生物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光学分析方法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法、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质谱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主要是利用生物大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对特定波长具有光吸收作用或某些特殊基团可与某些化学试剂反应生成稳定的颜色,根据吸收光的波长及强度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由于其设备简单,价格低廉,操作方便易于普及等特点在药物分析中应用很广泛。测定的药物涉及蛋白质多肽类、酶类、抗生素、维生素及嘌啉类药物的测定[4,5]。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灵敏度不高,一般可达10-4~10-7g/mL。 荧光法:利用某些基团在吸收了能量以后能够发射出一定波长的荧光等性质,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近年来镧系敏化发光的方法在对氨基酸、肽类、蛋白质、核酸、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等的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6]。荧光法灵敏、准确、选择性好、荧光特性参数多,动态线性范围宽、灵敏度比分光光度法高2~4个数量级,对微量和痕量

[1168]《药品生物检定技术》

[1168]《药品生物检定技术》 1、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为选择性抑菌剂,作为一种季铵盐阳离子去污剂可释放细菌细胞中的氮和磷而抑制绿脓杆菌的细菌。() A.√ B.× 2、霉菌、酵母菌计数平板倒置于23-28℃培养箱中培养24 h。() A.√ B.× 3、三剂量法测定抗生素效价时,所用的双碟不得少于6个,在每个双碟中间隔的3个不锈钢小管非别装高、中、低标准品溶液,其余则为高、中、低供试品溶液。() A.√ B.× 4、供试品溶液配制时,若供试品为纯品、原料药品,称量一般为50 mg,不得少于1 mg,否则误差较大()。 A.√ B.× 5、配制供试品溶液时,从冰箱中取出的供试品,称量前要先回温至室温()。 A.√ B.× 6、在药品的微生物检验中,若作摇瓶培养,则15-20ml培养基/250ml的三角瓶,保证通气良好。() A.√ B.× 7、在异常毒性检查项目中,选择试验豚鼠的标准为:体重250-350g,同性,健康,清洁级以上。() A.√ B.× 8、鲎试剂及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应避光-20℃处贮存。() A.√ B.× 9、在异常毒性检查项目中,除另有规定,取体重17~20 g小鼠5只,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给药途径,给予每只小鼠供试品溶液0.5 ml。() A.√ B.× 10、在异常毒性检查项目中,选择试验豚鼠的标准为:体重250-350g,同性,健康,清洁级以上。() A.√ B.× 11、国家标准品系指含有单一成分或混合组分,并用国际标准品标定的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效价、毒性或含量测定的国家药品标准物质。() A.√ B.× 12、培养细菌计数平板倒置于25-30 ℃培养箱中培养48 h。()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关于标准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关于标准品(对照品)的规定 标准品、对照品系指用于药品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即药品标准中使用的具有确定的特性或量值,用于对供试药品赋值、定性、评价测定方法或校准仪器设备的物质,其中标准品系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 对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已经发放提供的对照品(标准品)(可参阅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ⅩⅤG),且使用方法相同时,应使用中检所提供的现行批号对照品(标准品),并提供其标签和使用说明书,说明其批号,不应使用其他来源者;如使用方法与说明书使用方法不同(如定性对照品用作定量用、效价测定用标准品用作理化测定法定量、UV法或容量法对照品用作色谱法定量等),应采用适当方法重新标定,并提供标定方法和数据;若色谱法含量测定用对照品用作UV 法或容量法,定量用对照品用作定性等,则可直接应用,不必重新标定。 对照品(标准品)标定的技术要求: 纯度测定方法应选用色谱法,并采用两种以上不同分离机理或不同色谱条件并经验证的色谱方法相互验证比较,同时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或其它适宜方法检测HPLC法的色谱峰纯度,而后根据测定结果经统计分析确定对照品(标准品)原料的纯度。 对于组份单一、纯度较高的药物,对照品(标准品)标定方法宜首选可进行等当量换算、精密度高、操作简便快速的容量法。可根据药物分子中所具有的官能团及其化学性质,选用不同的容量分析方法,但应符合如下条件:(1)反应按一个方向进行完全;(2)反应迅速,必要时可通过加热或加入催化剂等方法提高反应速度;(3)共存物不得干扰主药反应,或能用适当方法消除;(4)确定等当点的方法要简单、灵敏;(5)标化滴定液所用基准物质易得,并符合纯度高、组成恒定且与化学式符合、性质稳定(标定时不发生副反应)等要求。 标定方法的选择要关注如下事项:(1)供试品的取用量应满足滴定精度的要求(消耗滴定液约20ml);(2)滴定终点的判断要明确,提供滴定曲线。如选用指示剂法,应考虑其变色敏锐,并用电位法校准其终点颜色。(3)为排除因加入其它试剂而混入杂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或便于剩余滴定法的计算,可采用“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的办法;(4)要给出滴定度(采用四位有效数字)的推导过程。 标定结果要根据3个以上实验室各不少于15组测定结果经统计分析,去除离群值和可疑值后的结果,并报告可信限。 如该药物没有可进行等当量换算并符合要求的容量法时,可采用反复纯化的原料,色谱法确定纯度后扣除有关物质、炽灼残渣、水分和挥发溶剂等后的理论含量确定为标准品含量,以此为基准进行对照品(标准品)的换代和量值传递。

1168《药品生物检定技术》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秋季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1168 学年学季:20202 判断题 1、铜绿假单胞菌菌在曙红亚甲基蓝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形态为无色至浅橙色,透明或半透明,光滑湿润的圆形菌落。() . A.√ . B.× 2、在二剂量检测抗生素效价试验中,高剂量抑菌圈直径应为20-24nm,个别可为18-24mm,高剂量与低剂量抑菌圈直径之差应大于或等于2mm。() . A.√ . B.× 3、配制供试品溶液时,操作人员按要求穿戴无菌服,进入无菌室;操作前,先用酒精棉球消毒手,再用酒精棉球消毒供试品瓶口。() . A.√ . B.× 4、鲎试剂在保温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导致结果出现假阴性。() . A.√ . B.× 5、鲎试剂及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应避光-20℃处贮存。() . A.√ . B.× 6、在测定抗生素效价的浊度法中,浑浊程度越高,光吸收越好,效价越高。()

. A.√ . B.× 7、国家标准品系指含有单一成分或混合组分,并用国际标准品标定的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效价、毒性或含量测定的国家药品标准物质。() . A.√ . B.× 8、浊度法系将一定量的抗生素加至接种有试验微生物的液体培养基内,混匀,经长时间培养后,测量培养基浊度。() . A.√ . B.× 9、在管碟法测定抗生素效价时,琼脂含量过多影响抗生素的扩散,过少又使钢管下陷;而抗生素本身结构简单者容易扩散,分子量大的扩散就慢。() . A.√ . B.× 10、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得的供试品中的菌落数,实际为菌落形成单位数,不应理解为细菌、霉菌、酵母菌的个数。() . A.√ . B.× 11、空气洁净度检查时,对可能与产品接触的空气和表面区域以及关键区域要比非产品接触区域有更严格监督。() . A.√ . B.× 12、在实行GMP中,许多药厂对洁净环境中微生物污染监督参数使用两个水平,即警告水

生物检定法

天津农学院 课程论文 中文题目:生物检定法及其应用 英文题目:Biometric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学生姓名王娟娟 系别基础科学系 专业班级 2008 级应用化学专业 3班 成绩评定 2011 年11月

摘要 本文阐述了生物检定法的意义,通过效价检定,生物检定常用方法,和实验设计,来说明生物检定法。还通过举肝素的分析和检测的例子,对生物检定法进行了解读。本文围绕生物检定法的基本概念,应用范围,常用方法,试验设计,对生物检定法进行了一个详细的介绍,使人们能够系统的了解生物检定法,这些介绍从不同方面给使用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检定法;效价检定;试验设计;应用范围;常用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biometric method,through verification titer, biometric method in common use, and experimental design, to illustrate biometric method.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heparin and detection of example, biometric method of understanding to read.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basic concept of biometric method,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the commonly used method, experimental design, biometric method for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enable people to understand biological verification method of the system, these introduced from the different aspect provide user reference. Key words:Biometric method; Titer verification; Test design; Application scope; Commonly used method

药品生物测定的发展趋势

药品生物测定的发展趋势 [摘要]生物测定是经典的药品检测专业之一,现代仪器分析的广泛应用,给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机遇,面对目前的基本状况,阐明了生物测定专业在中药开发、新药研制、药物安全性评价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面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药品是特殊商品,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用药者的安全和疗效。药品检测方法和检测水平随着制药工业的发展不断改进提高。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邻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分析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巨大的变革,使分析化学发展成为以仪器分析为主的现代分析化学。面对生命科学中复杂的分离分析任务,发展了色谱分析方法。结构分析、价态分析、晶体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又促进了光谱分析的发展。以计算机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的来临,仪器分析迅速发展,为药物检测提供各种非常灵敏、准确而快速的分析方法[1]。生物测定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其发展前景令我们从事药品生物测定工作者所关注。 [关键词]生物测定,药理,药品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logical determination [ Abstract ] biological assay is a classic drug testing professional one,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modern instrument analysis, bring grea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face of the current basic situation, expounds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biological determin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drug safety assessment and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Medicine is a special commodity, the drug qualit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medication. Drug detection method and detection level with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to develop continuously improving.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djacent mutual penetration between disciplines, the development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has experienced three great changes, so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become dominated by instrumental analysis of modern analytical chemistry. In the face of life sciences complex segregation analysis task, development of the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method.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valence state analysis, crystal analysis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pectroscopic analysis. Computer application as the main sign of the coming of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strument analysis, for drug testing to provide a variety of very sensitive, accurate and rapid analysis method ( 1 ). Bioassay has been a great challenge, the development foreground that we engaged in pharmaceutical and biological determination of educators concerned. [ Key words ] bioassays, pharmacology, drug 1 药品生物的特点与业务范围 1.1 药品生物测定的定义与特点药品生物测定(简称生测)是利用药品(或药品中的有害杂质)对生物(或离体器官及组织)所引起的反应来测定药品的含量或安全性的一种方法。 生测法的优点是测定的结果与医疗要求基本一致,能直接反映药品的效果或毒副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